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摊经济发展趋势

地摊经济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21 17:2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摊经济发展趋势

第1篇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大量新生活元素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夜经济就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的一种现象,夜间消费作为消费的另一主阵地,已经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创造了令人惊奇的经济效益。

发展夜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夜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夜经济高度契合了这一要求,夜经济的繁荣,必将极大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的增长,从而为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增添动力和活力。

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人已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三分之一的收入、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而其中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在国内,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正因为如此,许多城市都将夜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倾力打造。石家庄将发展夜经济列为城市发展战略,桂林更是花巨资打造“两江四湖”夜景,而北京的酒吧、上海的Party、长沙的演艺、成都的吃喝更是声名远扬,让每一个生活与行走在其中的人流连忘返。

夜经济不仅迎合了城市文化和人们的消费需求,更体现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有“不夜城”之称,当地的市民夜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夜经济异常繁荣。从主题内容来看,夜经济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劳务、餐饮、购物等服务业,是人们一般需求之外的增量需求,这些增量需求的增加可以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催生新的服务内容。夜经济的繁荣能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

夜经济最直接的经济效果是使得经济活动时间延长,通过延长服务时间、提供服务新内容,可以增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对解决就业矛盾、缓解就业压力有重大作用。

如何推动夜经济发展繁荣

目前中国的夜经济还不发达,但有些大城市已经尝到了夜经济的甜头,那么,如何将夜经济做得更火,点得更亮呢?

一是让“夜生活”多元化,为不同层次的夜间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休闲方式和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增加。白天奔波于职场的人们其实很渴望晚上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能够舒缓压力的夜间消费,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但现在的一些娱乐场所定价普遍偏高,远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娱乐场所多数做的应该是大众化生意,花钱不多,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身心放松。因此,可以通过对夜经济市场细分和逐步升级,让人们在夜间均有一个适合消费的场所。

二是结合城市特色,塑造城市的独特个性,发展特色夜经济。特色即个性,个性即魅力,魅力聚人气,人气生财富。结合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等,从文化、娱乐、休闲等消费形式着手,积极引导其向高品位、高层次发展,做到文化和娱乐并重,在娱乐中注入文化的内涵,这正是夜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还要着力营造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化文娱消费氛围,如定期举办广场文化活动,满足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休闲性消费要求。

三是形成有特色的夜市中心。城市的夜市有自发形成的背景,但需要有序引导。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搞好夜市总体规划,设立诸如酒吧街、小吃街、文化广场等多种多样的夜市中心,满足市民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夜间经济的繁荣,有赖于推出一批引导消费潮流的特色消费场所、建设一批应时应景的夜间观光旅游项目等。像上海外滩、夜重庆那样,一个现代化都市的亮化工程格外“抢眼”,特别能激发人们走出去看一看的愿望。

四是加强管理,创建健康文明的夜生活方式。目前不少城市夜市的地摊商品有许多假冒伪劣产品,而歌舞厅那昏暗的灯光会让人想起许许多多暧昧的流言。因此,给夜市一个恰当的定位,就成了发展夜经济的当务之急,加大对夜市的管理力度,依靠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把夜经济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创造良好的夜生活环境,为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坚实的基础。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保证结构调整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是大力宣传,吸引市民广泛参与,推进夜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再好的夜经济规划也免不了冷清收场。市民的生活习惯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激活市民的热情。有关部门可通过举办一些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来吸引市民眼球,整合夜间的旅游产品和资源,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和各项服务项目按照市场的需求有机整合,形成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真正有市场吸引力的项目,将休闲文化做到极致,就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参与,拉动城市夜经济,推动城市旅游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六是做好夜生活的后勤服务,确保夜生活的安全、有序。夜经济的外延不仅仅是别具特色的自然美景、商贸购物,还应包括高度发达的金融交通系统、配套的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和安全保障等。通过立体化服务,打造城市特色夜经济,形成以夜间旅游观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为特色的消费格局。

总之,繁荣夜经济,政府部门要提供有力的支撑,创造良好的环境。夜经济亮起来的是城市,火起来的是文化,文化与城市在交融中相得益彰,城市品牌得以树立。繁荣夜经济,政府是推动力量,市场是主导力量。如果无法调动起市场主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真正形成繁荣的夜经济。

城市夜经济的繁荣程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人文与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发展夜经济需要量力而行,要用发展眼光去看待,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准、主流消费群的收入、消费水平来考虑,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如今,在中国的广大城市,夜经济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望成为经济转型时期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带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城市,夜晚的灯光必将更美更亮,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兴旺,城市生活更加流光溢彩。

第2篇

一、逐步减少对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的依赖。

金融危机受到打击最重的就是广东、浙江这些作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企业。其实,这种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值得仔细推敲。首先,仅就工资而言,中国制造工人的工资并不是最低的,越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都比中国工人的工资低。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劳动力的供应方面和中国相比,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印尼、越南、菲律宾拥有大量比中国更廉价的劳动力,而印度的优势在于,由于人口增长率较高,年轻劳动力的储备比中国丰富,且劳动力的英语水平和理工方面的技能比较高。其次,仅就中国国内的人工成本而言,由于许多企业富余人员众多或流程不合理,劳动生产率并不高,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总体人工成本并不比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低多少。

最后仅就中国国内的工资收入而言,变化也在发生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低工资逐年上升,就连内地的低工资状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即使中国的劳动力人工成本比较低的优势能够继续保持,在大批跨国公司和众多国外中小企业进入中国的情况下,如此低廉的劳动力优势难道都是为中国企业准备的吗?据报道,2002年初,世界500强中的100强已经开始或者决定把它们的研发中心搬到北京中关村,这意味着大批相对低廉的中国知识分子将会成为世界500强的研发核心。

除此之外,海外的不少中小企业也纷纷把它们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来,提前享受低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成本优势已经渐渐变得不是中国独有的了。

二、提高产品层次,使出口产品逐步从国际低端市场走向国际高端市场。

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之所以充满活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非常低的运营成本。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模式的核心要素有四个:灵活的机制;敏锐的市场意识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利用仿制技术快速发展;粗糙但使用的管理模式。

然而今天的危机表明,完全依靠这样的方式发展,我们就永远在被动中生存。要掌握提升产品的档次,产品市场竞争会越宽松这个普遍规律。比如说鞋市场上的规律:

100元以下的地摊货竞争最为激烈,大型企业基本无法满足其苛刻的成本要求;400元甚至是奢侈品的竞争却相对宽松,且利润丰厚。因此企业应该创立新的企业品牌战略,以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强企业竞争力,占领上层较为宽松的竞争市场。

从2007-2008年各类出口产品增长对比中可以看到,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巨大挑战,那些能够自主创新、竞争力强的外贸企业相对受影响较小,而那些产品缺乏竞争力、低附加值的企业则在苦苦挣扎。

调查显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地区出口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产品升级成为出口企业的优先选择。

50%的样本企业选择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30%的样本企业选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仅有4%的样本企业选择减少出口、增加国内销量。

经过这次的危机,我们应该反思以往,总结经验,增强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

三、逐步摆脱主要依赖来料加工(oem)赚取少许利润的局面。

营销专家刘永炬指出:“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品牌故事。‘企业的核心,品牌是关键’,要不然我们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只能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中国廉价劳动力市场,只有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让我们走出只做oem的怪圈,创造来自中国的国际品牌。”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这类产品不能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领头产业。由于近几年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致使我国产品很难与印度等欠发达国家竞争,发达国家的外包产品也多转向此类国家。所以,我国企业应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产品更新,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改变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思想,而以产品质量和服务及创新为企业灵魂,努力开发技术含量高的制成品替代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出口,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并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在近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国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廉价的中国制造优势锐减,单纯的加工贸易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只有自主创新,走产品差异化之路,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利润。

事实上,目前,中国外贸结构已逐渐发生转变。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6625。8亿美元,增长22。9%;同期,加工贸易出口6751。8亿美元,仅增长9。3%。

2008年3月,全国两会热议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中国已经开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经济战略大转型中迈入,中国企业需要自己的专利,需要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胜利,才可能在中国本土,甚至全球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四、注意企业现金流,企业负债表的动向由于美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企业应对现金流采取及时监控,以避免流动资金不足造成企业的生存困难。注意企业的收款方式,尽量避免高风险的方式作业。

在财务方面的风险方面,现总结出中小企业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中小企业应加大应收货款的催讨和回收力度。避免出现货款收不回或是不能收回余款的现象。

2。对客户及供应商重新做信用额度的评估,这是风险中最重要的一环,有些客户在倒闭前会有一些不寻常的动作出现,比如说大量下订单,回款是否及时等,这些征兆要提前获悉。

3。应减少库存量,对目前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增加库存就等于是在赌博,同时资金压力也会加大。

4。交易条件中的付款方式更要理性些,但对于新客户或信用度较低的客户,宁愿少做单,也要加速回款速度。不管是否是大客户,定期通过银行或是信用公司调查客户的金融状况,以便调整企业的收款方式。

参考文献:

[1]黄静波,《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45-91。

[2]姚铁明,《关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m]现代商贸工业出版社,2007,60-78。

[3]钟祖昌 谭秋梅,全球供应链管理与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j],国际经贸探索,2007,(01)。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化加速阶段 问题及对策

一、安徽省城市化历史进程及所处阶段的判别

(一)安徽省城市化发展历程

纵观安徽省城市化发展历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数量的增加。1949年安徽省只有合肥、芜湖、安庆、淮南和蚌埠5个城市;2008年,安徽省共有城市22座,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5个,市辖区44个。二是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1949年城镇人口为266万人,城镇化率为8.69%;2008年,安徽省市镇人口为2485万人,城镇化率为40.5%,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8.4个百分点,缩小到2008年的5.2个百分点。

笔者归纳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如下:

首先,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从1953年的8.69%,到2008年提高到40.5%,年均提高0.58个百分点,而全国城市化速度为0.5个百分点,安徽省城市化速度均值高于全国。

其次,城市化进程滞后。1953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滞后全国4.62个百分点,2008年滞后5.18个百分点,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相比,甚至与中部和西部部分省份相比,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

第三,近年来出现加速趋势,且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速度。1978年以前年均增加0.16个百分点,1978-2008年年均增加0.93个百分点,其中1978-1990年年均增加0.44个百分点,1990-2000年年均增加1.01个百分点,2000-2008年年均增加为1.56个百分点。

第四,城市化出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来看,安徽省城市化大体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1953-1978年的缓慢增长期。1953年城市化率为8.69%,到1978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达12.62%,1953-1978年安徽省年均城市化速度为0.16个百分点。期间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三个小的阶段:第一阶段(1953-1957年):城镇化的缓慢增长期,1957年城镇化率为8.96%,比1953年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7个百分点;第二阶段(1957-1965年):城镇化的波动期,1958-1960年,城镇化率由1957年的8.96%提高到了1960年的16.5%,年均增长2.51个百分点,而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了11.59%,年均增长-0.9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65-1978年):城镇化的停滞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低于1960年的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39个百分点。

1978-2008年为城市化平稳快速发展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到200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40.5%;1978-2008年其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其间根据城市化速度又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78-1995年为城市化平稳发展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1995年为19.09%,年均增长0.38个百分点;1996-2008年为城镇化的加速增长期,2008年城市化率为40.5%,比1996年提高21.4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城市化进程,近期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以1978年为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二)对安徽省城市化所处阶段的判别

本文运用叶裕民对城市化阶段性的研究,运用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加以分析。笔者计算了1953-2008年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以此为据来分析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从城镇人口增长系数看,1953-1978年安徽省为0.2;1978-2008年为1.053,说明1978年以后,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城市人口增长规模超过总人口增长规模,农村人口绝对数开始下降,人口的增长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

1978-1990年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0.444,1982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82年以前,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小于0.5(1958、1959年除外);1982年以后大部分年份,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0.5,即1982年以后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农村人口规模增长,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90-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0.858,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农村人口规模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2.73,说明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总人口的增长规模,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1996年以后大部分年份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1,1996-2000年为1.982,2000-2008年为1.053,乡村人口绝对规模开始下降成为常态。

据此,笔者认为从1982年开始,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是安徽省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转折点,即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总人口规模增长。

综上所述,以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依据,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3-1982年为前城市化阶段,人口增长系数小于0.5;1982-1996年为城市化前期阶段;1996年以来为城市化中期阶段。1982年是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起点,1996年是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总人口,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转折点。安徽省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二、安徽省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滞后,就业压力显现

安徽省人口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5%左右,城市化水平滞后,2008年为40.5%,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5.2个百分点,远没有实现城市化。

笔者研究了1978-2008年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就业之间的关系,以城镇从业人员增长为自变量Y,经济增长为因变量X,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构建二者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Y=44.904+0.641X

(0.867)(7.307)

结论:经济增长与城镇就业增长相关度为0.867,高度相关;经济增长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城镇就业相应变动0.641个百分点,模型通过检验。

2008年安徽省经济增长率为12.7%,相应城镇从业人员增加8.141个百分点;2007年城镇从业人员为818.1万人,以此为据,城镇新增岗位66.6万个,大约70万。安徽省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不考虑城市化人口的自然增长,意味着每年近70万人口进入城市生活。2008年城市化率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约150万人进入城市,城镇需要新增岗位约100万个,才能满足需要。笔者认为城镇新增岗位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大

一是从横截面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存在较大的差异。2008年城镇率较高的地级市有:铜陵、马鞍山、芜湖、淮南、合肥、淮北。铜陵最高,为75.3%;合肥为62.4%,在安徽省居第五位。城镇化率最低的是阜阳市,为30.6%。从区域看,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形成皖江经济区,马芜铜为安徽省城镇化率前三位,城镇化水平较高;皖中地区的合肥市是省府所在地,是安徽省唯一超级大城市,2008年总人口近200万,是区域城镇化率较高的地级市;皖北和皖南地区城镇化率较低。

二是从时间序列变化看,安徽省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地级市的城镇化率并不都是稳步提高的,地级市的城镇化率排序不断变化。

首先,合肥、淮北、马鞍山、滁州、蚌埠、巢湖、芜湖、铜陵、宣城、安庆数据较为稳定,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在安徽省地级市城市化率排序中前移。其次,宿州、淮南、亳州、六安的城市化率下降,阜阳、黄山城镇化率小幅提高。第三,合肥、池州、芜湖、宣城、铜陵提高幅度达到20个百分点,位序前移大。

综上所述,安徽省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差异巨大。

(三)城市首位度不高

一般认为“区域内城市首位度为小于2,说明区域内城镇空间分布较均衡,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当首位度超过6时,就认为区域内各城镇处于一种极度失衡的发展状态,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笔者以非农人口为基础,计算了安徽省城市首位度。1998-2008年首位度在1.2-1.8之间,说明安徽省城市首位度目前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省域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相对较为均衡。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安徽省首位度不断提高,1998年为1.22,2008年为1.77。说明人口要素正向以合肥为中心的大城市积聚,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经济、人口等要素向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集中,聚集效应明显。

(四)近期城市化速度过快

一般认为我国在快速城市化时期,以0.5-1%的速度增长是比较合适的。按照国际经验,1%的速度也是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安徽省的城市化速度近年来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以来年均为1.56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提高1.8%,这是城市化历史上罕见的高速。

(五)粗放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模式产生一系列问题

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应而生的是城市化模式的粗放,集中体现在城市用地摊大饼式扩张,造成的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紧张。一是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市辖区从1999年的1764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7467平方公里,扩大55.65%;建成区从1999年的645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220平方公里,扩大89.2%。二是耕地总量、人均耕地减少。1990年耕地总量为4365.497千公顷,2008年仅为4144.98千公顷,减少20多万公顷;人均耕地从1990年的人均1.15亩下降为2008年的0.92亩。

城市用地的扩张产生城中村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土地紧张问题等等,实质上是社会利益矛盾冲突的集中反映,而在利益博弈中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弱势群体如农民或拆迁户的利益无法通过固定的渠道得以保护,由此而引发的暴力抗法问题成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隐患。

(六)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城镇体系不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力有限

安徽省大中小城市比例为1:1.5:1.2。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中小城市发育滞后,尤其是小城市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

城市化规模过小,聚集效应不明显。根据学者的研究,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城市规模(非农人口)只有在大于25万的时候,才会产生聚集效应,城市的最佳规模在100-400万之间。按照这一标准,只有合肥达到了比较理想规模的下限。

综上所述,快速城市化时期,安徽省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安徽省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均资源少,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质量不高,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滞后;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城镇体系不完善;城市规模较小,对腹地的辐射力弱。而安徽省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各种矛盾显现,成为制约城市化安全的隐患。

三、安徽省城市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1、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二元性特征明显。

一是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不协调;二是非农产业发展滞后;三是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究其原因:安徽省的城市化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聚和扩散作用都比较弱;城市化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政策的重点在城市,而非农村;最后制度上安排的二元性加剧了城乡的二元性。简而言之,非农产业不发达、农业发展薄弱、城乡差距扩大是制约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原因。

2、技术创新不足,城市产业升级缓慢,城市化动力不足。

一是技术创新不足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表现为没有核心技术。二是城市产业升级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上工业不强,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且表现在产业内部结构扭曲,水平低,区域化的专业分工没有形成。三是产业技术含量低,多是资源耗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剧了资源环境的恶化,资源瓶颈凸现。四是城市产业发展对区域的拉动不强,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五是城市就业不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就业压力大,城市化进程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3、经济增长方式及城市化模式粗放,资源环境恶化。

在人均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以资金和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的济增长方式,是难以持续的,造成了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的是粗放的城市化模式,结果之一就是城市用地在规模上的扩张、在用地结构上不合理,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张与有限的农业耕地资源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城市用地的无序、过度扩张,产生了城中村现象,失地农民问题凸现,农民利益受损,直接威胁城市化安全的实现。

(二)制度原因

1、制度改革滞后,严重制约城市化安全的实现。

一是以户籍为核心的制度二元性严重制约了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二是财政体制的二元性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三是以户籍为基础的福利政策,城乡分割的措施,使进城农民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市民。陈前虎把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归纳为:发展阶段的危机;资源利用的危机;认识决策的危机。并认为这种危机实质是制度供给的危机,这种恶性竞争的、粗放的制度损害地域分工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从而导致资源无法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配置。

2、政府的经济政策及战略是制约城市化安全实现的重要因素。

分析世界城市化历程,可以发现,城市化安全是建立在城市化与产业城市、空间城市化协调基础上的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经验说明: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化安全经济基础;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城市化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在各种矛盾凸现的时代,统筹各种矛盾,化解城市化安全的威胁,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城市体系不完善。

一是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较大的差异;二是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三是缺乏能够带动全省的中心城市。

综上所述,安徽省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可以归结为:一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二是城市化地域空间分布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三是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与资源环境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

四、应对之策

(一)大力发展经济,强化城市化的动力基础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竞争力是关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高度化,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优先发展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的同时,通过生产力平衡布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二)深化制度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二是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尤其是促进福利制度、佣工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改革;三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政府人员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改革人事任免制度及分税的财政体制,消除城乡制度上的二元性,鼓励人口城乡、跨地区流动。

(三)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承接规划带”等新农村运动的政策红利。坚定东向发展战略,与长三角城市进行有效的合作;进行体制改革,鼓励人员跨区流动,早日融入长三角地区。

(四)在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体系的同时,在全省范围统筹规划,为城市合作搭建平台

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培育若干具有地区影响的、辐射大的中心城市,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引擎;积极发展小城市,大力扶持小城镇,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是实现安徽省城市化安全的关键所在;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制度改革,是解决安徽省城市化面临问题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才能平稳推进,才能实现城市化安全。

参考文献:

[1]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4;4

[2]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所带来的挑战〔J〕.中国经济,2004;9

[3]赵淑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甘肃农业,2007;1

[4].农村发展和城市化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5]马军杰,吴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冲突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7;4

[6]陈前虎.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6;30

[7]刘炜.城市化发展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J〕.经济学家,2006;1

[8]陈前虎.中国城市化面临的发展危机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6;30

第4篇

[论文摘要]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产生经济效应的重要途径。洛阳市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笔者借助相关的资料,立足现实,采用举例论证、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洛阳市旅游商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洛阳开发旅游商品的对策,以期对洛阳旅游商品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洛阳旅游商品概况

旅游业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朝阳产业,旅游商品由于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加之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产生经济效应的重要途径,各地旅游商品的发展都先后受到了当地政府机关的重视,很多学者也开始了对旅游商品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年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大力开发洛阳旅游商品已迫在眉睫。洛阳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和土特产品历来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其中可供开发和生产的旅游商品资源非常丰富,大体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以仿唐三彩、仿古青铜器、泥塑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工艺美术品;各种化妆品、服装、背包、摄影(像)器材、地图、指南针、睡袋、旅游鞋等生活日用品和旅游专用品;以潘和尚烧鸡、洛阳水席、杜康酒、果子油茶、煎饼果子、甜牛肉汤、不翻汤等各种特色小吃为代表的传统食品、饮料;以澄泥砚、山茱萸、中华猕猴桃、洛阳牡丹等为代表的土特名产及其他旅游消费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仿唐三彩,其市场占有率可达30%以上,玉器、地方食品和黄河奇石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受欢迎,其市场占有率均高于10%,而雕刻艺术品、竹木制品、中药材等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洛阳旅游商品存在问题

洛阳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具产业形态和产业规模,成为洛阳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目前洛阳市已经具备培养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人才的专门学院和学校,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专门人才对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各类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也日趋专业和完美。政府部门对旅游商品发展工作极度重视,鼓励支持旅游商品的不断开发和市场的日渐规范,2006年10月18日洛阳市旅游商品业协会的成立成为洛阳市旅游商品行业的一个里程碑,2009年1月8日河南省目前规模最大旅游商品市场洛阳文化旅游礼品城在关林钱江商贸城开门迎宾,目前建成的一起工程占地一万平方米,展示和销售具有浓郁河洛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多达1200多种。这些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洛阳旅游商品行业腾飞的基础,但是,一些影响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旅游商品主题不明显

“千年,牡丹花城”是对洛阳旅游形象主题的定位,围绕这一中心主题还可辐射出多角度的主题形象,这些都是洛阳地区文化个性的表现,旅游商品作为纪念意义很强的商品应当反映出这些地区文化主题,但目前洛阳的旅游商品很难展示这些恢宏的形象,缺乏统一的主题。例如洛阳是中外知名的“千年”,中国历代帝王中有96位帝王长期在洛阳执政,但是现在洛阳市场上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以洛阳历代帝王为主题的旅游商品出现;唐三彩中战马、骆驼、胡商形象比比皆是,但却没有能反映出洛阳“千年”在古代即是繁华的商贸场所这个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出生或长期生活在洛阳的历史名人很多,如赵匡胤、老子李耳、苏秦等,但能够反映出这些“千年”历史名人形象的旅游纪念品却一直没有出现;玉器和雕刻艺术品以佛和观音的形象为最多,而能够展现出“牡丹花城”的玉器和雕刻品却很少见,睿智的卢舍那、驮经的白马、义薄云天的关羽等能够显示洛阳地方文化的旅游商品则很难看到。

(二)对旅游商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旅游商品具有特殊的造型、美感、历史、文化与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纪念价值、地位价值等附加价值,不仅可以增加旅游地的经济收入,而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九十年代之前,人们很少认识到旅游商品的功能,洛阳旅游商品受到关注也是在旅游业相关设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洛阳的旅游景区建设只侧重于对旅游景观、景点和设施进行开发建设,对旅游商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旅游商品成不了气候,没有把旅游商品开发列入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落实。再加上旅游业从业人员对旅游商品也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在推销和销售过程中只是把旅游商品当作一般的商品销售,使旅游商品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旅游商品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展示旅游地主题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可用于纪念、馈赠、收藏,也可作为增强旅游印象的载体,引起重游的动机,另外,一些具有艺术价值、制作精美的旅游商品也可吸引潜在游客慕名前来。

(三)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所有商品设计开发的前提,如今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也在变化,除了希望旅游商品有文化味道外,还“喜新厌旧”即追求新意。由于洛阳旅游商品开发起步晚,缺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旅游商品的设计很难推陈出新,几乎所有的景区景点的旅游商品都大同小异,与市场流通的普通商品也都相似,缺乏个性和新意。例如:占洛阳旅游商品市场份额最多的唐三彩目前只有战马、骆驼、大象、胡商等几个简单的形象,而形态滑稽、笑容可掬的伎乐佣、大肚弥勒佛等形象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唐三彩的颜色也只有褐、红、白、黄、绿等几个传统的颜色或几种颜色的简单混合,而现代人非常喜爱的黑、蓝、紫、粉、茶色、玫瑰红等颜色则非常少见甚至没有。这一切都为洛阳市旅游商品的创新提供了绝佳机会。另外,旅游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包装很重要,不仅需要精美而且要方便携带。目前,洛阳的旅游商品几乎都存在一些包装上的问题:有些商品体积过于庞大、过重携带很不方便;有些商品甚至因为没有包装仅用塑料袋随便一套就算完事;有些商品价格不菲,可是包装相当低劣,使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大减,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虽然我们不主张“以貌取人”,但亮丽的外表毕竟是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首要条件。

(四)旅游商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旅游商品市场的可进入性较高,市场管理体制又不甚完备,使大量个体摊贩涌入销售市场,给市场管理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洛阳旅游商品市场极不规范,如在古玩市场的空地上以及门外地上随处可见一些临时性的小地摊,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附近时常可见一些游走的小商贩销售伪劣、低档的旅游商品,欺客、宰客行为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统一集中的销售市场,加之旅游商品价格没有统一的监管权威机构,同一质量、同一规格的商品,不仅不同地区不同价格,而且同一区域不同系统的价格也不相同,且有的相差过于悬殊,令游客迷惑不解。旅游商品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商品,通常需要销售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洛阳旅游商品不注重销售艺术,销售人员对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了解不深,无法详细、准确地介绍旅游商品,再加上语言障碍、文化障碍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洛阳旅游商品的销售;另外,一些旅游商品商铺对商品的摆放缺乏艺术性,经常将互不相关的商品摆放在一起,对游客心理及需求把握不准确,这些都说明洛阳市旅游商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洛阳旅游商品开发对策

(一)提升政府对旅游商品扶持的力度

洛阳市政府对旅游的扶持力度较大,但这些扶持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点的建设、旅游

节庆的策划等方面,而忽视了旅游商品这一重要的经济收入渠道。旅游商品的意义不仅在经济方面,制作精美、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商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和形象识别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重新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专门的旅游商品发展规划,包括制定发展旅游商品的长远战略、方针及不同时期实施目标,以求改变洛阳旅游商品现状。旅游业发展到今天,经济收入是衡量旅游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旅游者数量稳定的情况下,旅游购物应成为关注的重点,政府应组织一些专家、学者及旅游商品销售商针对洛阳旅游商品的开发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指导洛阳旅游商品的发展方向,为顺利发展旅游商品提供尽可能适宜的环境条件。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唐三彩进行科研创新,设计出各种不同主题的作品,这些主题可有多种选择,如以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白马寺24尊元代夹苎造像、玄奘等为代表的佛教系列造像三彩,以十三朝古都为主题的都城文化三彩造像,以洛阳牡丹为代表的牡丹文化三彩,以中华姓氏始祖为依托的寻根文化造像等等。

(二)注重文化特色在旅游商品中的体现

洛阳人杰地灵,历经4000多年的历史风霜,作为国都的历史长达1529年,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河出图,洛出书”,儒学渊源于此,道教始创于此,佛教授传于此,在这里形成的“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洛阳旅游商品的设计完全可以以洛阳牡丹、汝阳杜鹃为代表的花文化;以黄河澄泥砚、黄河鲤鱼、黄河奇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以洛阳水席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石刻艺术;以“释源”“祖庭”白马寺、玄奘故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邙山上清宫、下清宫、吕祖庵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洛阳古代艺术馆、周山王陵为代表的墓葬文化等为主题进行深度挖掘,设计出一系列的旅游商品,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其中。

(三)加强旅游商品的销售策略

第5篇

[论文摘要]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图书馆的建立,服务应围绕“以人为本”建立“人文”服务理念和创建“人文”环境,开展多种读者服务模式,为各阶层的读者服务。本文阐述了建立“人文”服务理念,培养提高图书馆员的个人素质,对图书馆创新服务提出建议。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它注重对人的管理,注重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就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就图书馆管理而言,以人为本包括有“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因此,新图书馆落成开馆不仅要有新的馆舍、现代化的设备,更要有一流的管理措施,来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下面就创新服务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建立“人文”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其内涵和核心内容是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激发人的热情,挖掘人的潜力,满足人的合理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图书馆建设中,特别是应用到新建图书馆的管理中,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文化信息权利与教育权利的重要条件,它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因此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新馆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应向“人性”回归

在管理层面上,要树立“馆员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全心全意地做好服务工作;在服务层面上,要树立“读者为本”的理念,提供一 种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深层次的主体服务和人性化的阅览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其外部环境要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要高雅时尚,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内部环境要与人文协调统一,设施装潢要做到的绿色环保,书架摆放要有特色,桌椅布置需切合实际,让读者即能在书海中自由徜徉,又能找到安静的港湾汲取营养,整体布局要体现人文关怀。

2.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首先,馆领导要变刚性领导为柔性领导。要以自己的品格和领导艺术以及自身内在的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提高来感召下属,以宽容别人的胸怀激励下属;其次,要营造信任人、理解人的氛围,在全馆形成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和谐宽松氛围,使大家在轻松、和睦、愉快的环境中发挥各自的才能;第三,要营造团队精神。现代社会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与合作,很多工作需要团队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图书馆的组织系统内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以人为本”开展创新服务

1.做好基础服务工作

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的根本宗旨。在图书馆工作中,服务是中心工作,也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赖以生存的基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最高准则。这就要求全体员工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需要”的观念,变“以我为主、坐等上门”为“以读者为中心、服务到家”;变“重藏轻用”为“服务第一”;变“静态僵化”为“搞活创新”的服务理念。随着全社会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也向这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必须继续完善,进一步做细做好;二是充分利用馆内文献资源做好信息服务;三是深入机关、科研单位和高校等部门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四是加强信息技能培训服务,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各项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培训,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和了解图书馆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2.扩大面向弱势群体的服务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存在着弱势群体。作为公共图书馆,为广大读者特别是为弱势群体读者提供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弱势群体是指一些拥有很少量或基本没有三种资源的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就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靠打零活摆地摊养家糊口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农民和退休较早的低收入“体制内”人员。这些人员的规模达到了1.4亿人-1.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左右,并且这个群体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其弱势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而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弱势群体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存在着极大的不适应。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里明确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所以搞好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是我们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建图书馆应该建立盲道、设置视障阅览室,提供盲文图书、有声读物、磁带以及盲人专用电脑等;在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办社区书屋,为附近地区的群众获取文化信息提供方便;对老人和智障儿童要格外关注和爱护,可与当地的残联、智障学校和敬老院联系,共同协办智障阅览室或定期为敬老院送书,使这些孩子、老人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

3.尝试性的创建图书银行

建立图书银行是一个新的尝试,首先建立一个有馆内专家参加的“存书审核小组”,对“储户”递交的存书根据其价值和流通频率决定是否收存,通过存书审核小组验收的文献,根据新旧程度和使用价值,经双方协商同意,确定折扣价,为每位“储户”办理“存折”,每次存取的详细记录都会反映在“存折”上。“存折”余额每满50或100元,个人所持借阅证即可在原有借书最大册数基础上增加一册借阅权限,以此类推,最多可增加五到十册借阅权限。图书银行作为自助式的“精神快餐”,让那些闲散图书走出了个人天地的小圈子,进入了读者互助互利的大网络,极大的调动了读者的积极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丰富我馆的藏书量。

4.定期组织“读者个人图书交换交友会”

目前,我们每个家庭和个人手中都存有一些相对“过时”的图书期刊,有些甚至是长期滞留家中,暂时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又感到可惜,使这些文献资源真正成了“死”书。而图书馆是读者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每天的读者流通量很大,所以,定期组织举办“读者个人图书交换交友会”,即可以让那些“死”书活起来,发挥它的作用,又能增加我馆读者们之间的友谊,为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办馆理念,必定会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新馆外围开辟阅报栏和信息园地

图书馆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随时随地起到对社会的教育职能。可以在图书馆的外围最醒目的地方开设阅报栏,派专人负责每天更换报纸,让来馆读者和路过的市民随时都可以看到最新的全国各大媒体的报纸。开辟信息园地,为各个阶层的读者提供一个个人信息的场所,这也是新图书馆的“人文”环境的具体体现。

三、注重培养提高图书馆员的个人素质和调动工作积极性是搞好图书馆事业的关键所在

图书馆员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教育者,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财富,是实现图书馆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图书馆是否能搞好,关键是馆员的素质问题。因此要求我们的馆员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意识,具体办法:

1.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健全合理的激励制度

新馆开馆前,率先要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馆员守则等,适时对馆员进行开馆前的培训。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信息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并通过这一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图书馆目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处于工作实绩的竞争之中,不断处于外界和自我的激励之中。同时也使馆员清楚认识到,只要努力工作就可获得良好的待遇。

2.推行全员岗位聘用制和岗位轮换制

图书馆要想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提高其服务效率,就必须实行全员聘用制。打破年龄、资历、职称等限制,使现有人员开展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真正做到业务岗位双向选择,并签订各级责任状,规定工作目标,无论以前什么职称,一律以现任工作岗位支付工资。另外,岗位轮换制度也是调动和提高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切实可行好方法,每一年到两年,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作适当调整。这样既可以加强岗位间的交流和联系,又可以促进馆员为适应新岗位、新工作而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3.开展馆内岗位培训和组织馆外参观学习

馆内岗位培训是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在职人员进行的某一业务或某一专题的培训;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馆进行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组织馆员们走出去,参观其他兄弟省市图书馆,或开展馆际间的业务骨干交流等,这样既可以使馆员开阔视野和拓宽今后的工作思路,又可以学到别的馆的先进经验,找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差距。

总之,图书馆新馆启用后应围绕“以人为本”建立“人文”服务理念和创建“人文”环境,开展多种读者服务模式,为各阶层的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龚艺.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和谐社会.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2]赵文广.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2)

第6篇

一、商贸物流业的不断崛起与壮大,使*市步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市在历史上是个农业大市,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工业、商业均不发达,交通亦十分落后。但从1984年开始建设批发市场,通过吸聚全国商贩,汇聚全国商品,市场规模越建越大,商品越做越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快。从1992年开始,*批发市场的规模、交易额、综合效益等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同类批发市场的前三甲。到20*年底,*批发市场的经营面积已经达到了250万平方米,拥有4万余个商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人,年市场成交额达到425亿元,成为鲁南、苏北地区最大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批发城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关联作用,乃至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批发市场的作用已经无处不在。

1、增强了老区人民的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经济欠发达,群众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极为淡薄,如:过路的客人到谁家里借休一宿、吃顿饭,谁也不会计较经济帐。随着批发市场的兴起,首先是改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由于南北客商云集,其商业文化的融合、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经营理念的碰撞,使全市人民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生产经营模式都相对的要比外地超前一些。如:我市从1992年开始就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乡镇企业改制在全省最早,于1998年就全部完成出售改制,比全国最早的顺德市晚两年,比全国其他地市早三至五年;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3家;国有股从一般竞争性经营领域退出,我市在2003年就基本完成。前几年一位经济学家从南方考察后到*说,没想到*人民的思想这么新、观念这么超前。如果说北方人的思想观念比南方落后五年的话,那么*只滞后一两年。现在可以说南方所有的经营项目和经营模式几乎在*都能找的到。这些观念上的东西,大都来源于批发市场的潜移默化。

2、培养和锻炼了大批的优秀经营人才。这里有两组抽样调查数字可以证明:全市1.8万多户私营企业主中,有90%的业户在批发市场经营历练过;22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约有60%户的原始积累是在批发市场完成的,之后由经营业态转入工业生产领域。其中不乏净资产过亿元的企业,如20*年在全市上缴利税排名第四的山东金升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大陆集团、兰山顺鑫焦业、银东铝业等大型企业的法人代表,都曾经在市场租摊经营过。有人形象的比喻说,“*批发市场是个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也是一个生产民营企业的工厂。此外,*批发市场还有“核裂变”功能,开始是一个家庭租摊经营,之后家庭内部再分摊经营;有心计的雇员,经锻炼后还能另立门户变为新的老板。

3、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人测算,*批发市场实现的增加值,每增加1万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增加5万元,是五倍的效应。可以说,没有*批发市场的带动就没有*今天的民营经济。20*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达到了854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市增加值的70.5%,增长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上缴税金51亿元,占全部工商税收的71%,;完成投资522.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4.3%;全市民营经济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90%。更为重要的是,依托批发市场在全市还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如依托胶合板市场,在全市形成了3800家胶合板生产企业;依托五金市场,在全市形成了8000余家小五金加工厂;依托塑料制品市场,形成了2000多家橡塑生产企业,可以说除汽车外在*批发市场上都能找到我市的地产品。

4、带动了城市建设。全市136平方公里建成区中,有批发市场的建成区就占了45平方公里,约占城市建成区的三分之一。由于批发市场的不断搬迁、改造、扩建,迫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跟上。例如仅城市周围的国道、省道,在批发市场建设的22年间,有的三易其道,有的五易其道。同时,20多万人的流动人口和2万多外来商户,使*城的人气非常旺。以前*城是人多,现在又加上车多,每年三、四百万平方米的城市房地产面积基本没有积压,而且价格还年年攀升,每平方米价格最高的已逼近4500元。

5、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到今年6月末,全市餐饮业户已经达到9000多户,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企业266家。二是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营业性运输车辆已发展到10.6万辆,年货运量达到1.*亿吨,货运周转量129.6亿吨,每天进出批发城的运输车辆达到六千辆。三是带动了金融业的繁荣。今年6月统计资料显示,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市每年的货币回笼都在120亿元以上,而全省货币却都是净投放。四是带动了邮电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6.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万户,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部通讯工具,处全省第3位。此外,文化产业、旅游业、娱乐业、城市物业等新兴服务业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二、抢抓机遇,遵循发展规律,成就*商贸物流业的今天

1、抢抓机遇建市场。我国批发市场的萌芽,脱胎于各类国有批发站的经营模式,如五金站、糖酒站、纺织品站、药材站的二、三级批发;发展的形式,初期借鉴了农村集贸市场的地摊经营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几乎对所有的生产经营领域,谁认识早,抢抓机遇,先行一步,谁就能在某个行业将多年积聚的能量焕发出来,占尽先机,形成规模优势。全国最早的批发市场是浙江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建于1982年。我市的批发市场比义乌市晚两年,建于1984年,在全国属第三家,在全省属第一家。当时,我市抓住我省某县纺织品商户大批迁移(被驱赶)的机遇,在靠近地区纺织品站的东方红旅社院内,率先建起了拥有固定摊位的纺织品批发市场(当年还相继建设了小百货、五金、北关农贸副食品等四大专业批发市场)。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活商、亲商政策措施,不断地吸引全国四面八方客商汇聚*。到1991年底,*批发城54个交易区批发的商品,涵盖了除国家管制品以外的所有工业品。这种最早抢先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我市在鲁南苏北地区商贸中心地位。

2、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首创即创新,一个民族的振兴在创新,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在创新。同样,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壮大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可以说,*批发市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当初,我们针对街头商贩,不驱赶、不割“资本主义尾巴”,而是设立固定摊位经营,这就是一个尊重群众首创、政策因势利导的结果。1985年当先期办市场的巨大效益显示出来之后,机关、学校、部队、村居、企业纷纷提出办市场,党委、政府尊重群众意愿,提出了“多元化投资、谁建设、谁受益”和“先建设、后规范”的发展指导思想。当有关部门多头到市场滥收费时,一些经营户就将符合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收齐后,主动交到市场管理办公室,我们在调研时将此创造称之为“扎口管理”。之后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在批发市场加以实施。当广大经营户期盼有一个权威的部门统一管市场时,市委、市政府顺应形势,先后三易其名成立了“*批发市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在其之下设立了有行政编制、赋予市级管理权限的“*商城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批发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3、把握市场规律发展市场。培育和建设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必须遵循市场建设规律。*批发市场之所以能够持续繁荣,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遵循了市场建设的一般规律。一是坚持“先有市后建场”。即把能够成市规模、分散在各处的同类经营户集中起来,划行归市,新建市场。否则,如果“先建场再成市”,可能就是“空壳市场”。二是坚持“先繁荣后规范”。如果当初走“先规范后繁荣”,可能市场就不会发展到今天。三是坚持“先综合后分专”。今天的*批发城走的是从“批发市场”再到“专业批发市场”,即从一个综合市场分出若干个专业批发市场。

4、赋予外地客商本市国民待遇。我市从建设批发市场的第一天起就看到了外地客商的巨大作用,“没有外地商户的参与,就没有*批发城今天的规模”,这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因此,自1985年以来,我市对外地商户的子女就学、就业、户口迁入、房产购置乃至行使民力,都给与与本地市民同等的待遇和权力。这一切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在20年前却需要勇气和胆识。目前,在*批发市场经营的10万余名商人中,外地客商约占了四分之一,最早来*商户,其第二代、第三代已经融入*大家庭。

5、“以商兴工”巩固市场。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般经营户经过五、六年的原始积累,资产都能达到上百万元。他们在掌握了营销渠道和市场行情之后,有些批发户就将积累的商业资本转向了工业资本。这种“以商兴工”的发展策略,反而又促进了批发市场的持续繁荣。因为随着全国各地的市场建设热,地产品占有率已经成为提高专业批发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我市的华东板材市场,在本市建起3000多家胶合板生产企业之后,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板材市场,年市场交易额达到60亿元。义乌、柯桥的批发市场也说明了这一发展规律。

三、商贸物流业进一步繁荣与发展,还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批发市场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全国其他市地专业批发市场所遇到的共性问题:

1、批发市场之间巩固和发展的竞争加剧。目前,全国“批发市场建设热”仍在继续。以我市的周边地市为例,苏北的宿迁、徐州两市,近几年其市场建设的档次都很高,规模也很大,而且徐州市的市委书记带队来*参观时还亲自到市场散发招商宣传资料。包括河南、河北、安徽的一些市地,每年都在有不同的新市场投入使用,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蚕食着*批发市场的“通路”。而且随着新的交易方式的不断出现,一些大型生产厂家不可能只在一地设立一处总,这就使*批发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

2、经营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尽管我市去年被浙商论坛年会推选为“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和“十佳投资潜力城市”,但经营环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市场设施租赁费太高,挤占了商户的部分利润;部分批发市场还存有交叉经营、无序竞争问题;原有的市场利益格局难以打破,宏观调控较为困难,等等。商贸物流业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产业,因此,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经营环境。3、市场交易成本的竞争将成为今后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知道,批发市场的生命力在于率先形成的市场竞争于是和在市场上多年积淀的巨大无形资产。而这个无形资产,一是商户,二是物流通道。留得住商户是市场发展的基础。要留得住商户,关键是能够使商户赚钱。而能够使商户赚钱,就必须降低商户的经营成本。商户的经营成本一是费、二是税、三是物流费用。税是刚性,费是规定,而发展现代物流,则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商户的物流成本。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市已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四、*市已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今后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来抓

20*年,全省第二次科学发展现场会议在*市召开之后,根据现场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及时抓住机遇,又作出了“站在新起点,实行新跨越”的战略部署。即“十一五”期间,实现“总量再翻番,人均过三千”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又被作为“实现新跨越的五大战略重点”之一的——“实现现代服务业的新突破”中的重中之重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关于现代物流概念。物流,简单地说就是物品的流动。中国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现代物流,按交通部的定义,则是指“在原材料和产成品及相关信息空间移动的全过程中,由专业服务商按照客户的指令,为其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运输、储存、配送等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的全过程服务”。

关于“物流”和“商流”。“物流”和“商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分属两个不同的产业。其基本职能也不同。物流发挥的是供应链和各个环节的衔接职能,其基本功能是组织商品的合理有效流动,它以物品的流动为核心,特点是信息流密集;而商流(批发市场)发挥的是商品贸易集散职能,其基本功能是商品的买卖交易,以商流为特点,资金流密集。物流中心则要求有完善配套的商务中心,最基本的仓储、运输车辆及信息平台等其他物流设施。而批发市场则要求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完备的商业设施、合理的摊位和门点布局。同时,“物流”和“商流”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主体也不同。批发市场一般由市场主办者(投资建市场的主体)和场内商户组成。市场主办者求的是摊位出租能使商户承担得了的收益最大化;商户求的是商品有效益的交易量的最大化。而物流中心求的是双赢,互惠互利。首先是让自己的服务客户赚钱而后再自己赚钱,所达到的是物流费用的不断降低,而不是单纯收取运费,凡是物流必然有运输,但再完美的运输也不是物流。因此,批发市场作为一种流通业态,不管它占地有多大,仓储运输具有多么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但从根本上看,却不是物流中心。而物流中心无论如何发展,也不可能取代批发市场的地位,批发市场的改造、提升也并不是向物流中心的模式转换。如果将批发市场一定改造成物流中心,也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市场职能与功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