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8: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招标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设备科工作计划范文一
医院器械科工作计划根据卫生局“关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五条规定”文件的精神和医院党委行政的要求,我科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自查,汇报如下:
1. 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共31 项,
器械科狠抓管理内涵,坚持院科二级负责制,坚持用制度管人,形成良好的制度管人的新局面,先后制订了《关于一次性卫生材料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一次性医用材料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医疗器械外借管理规定》、《关于新购一次性卫生材料的管理办法》、《医疗器械销售代表来访登记制度》、《医疗器械销售代表来访制度》以及采购人员、仓库保管员、器械会计、维修人员考核细则等。
2. 加强了仓库管理。 对进院物品要求仓库保管员按技术要求做好验收,并通知及时科室领用。 对一次性卫生材料,我们仍坚持货比三家,比质量,比服务、比 价格。 我们将主要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 ②在科室内部管理上下功夫。 ③梳理整顿心内科、骨科和介入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条件 成熟进行招标、竞标和议标采购等。 ⑥强化院科二级负责制,提高管理意识和水平。 器械科行风建设工作汇报 在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行风建设中,我们经常利用科务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盛市、局及医院行风建设文件精神,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用制度管人,凭制度做事,加大管理力度,强化院、科二级负责制,提高管理意识和水平,做好各项工作。 一、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先后制定了8 个相关文件:①《医疗器械销售代表来访登记制度》、②《告医疗设备销售代表书》、③《医疗器械设备、卫生材料采购制度》、④《医疗设备申请购置及审批制度》、 ⑤《医疗器械采购人员职责》、⑥《关于新购一次性医疗器材的审批规定》、⑦《医疗器械科采购人员考核细则》、⑧《医疗器械科采购员服务规范》,并对各级人员定期培训、考核,警钟常鸣,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防腐倡廉能力,坚决杜绝各种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二、制度落实方面,我们对医疗设备、卫生材料的购置均实行了公开招标,目的是促进公平竞争,增加工作透明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我们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规定:
1、单价10 万美元或批量采购10 万美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办理国际招标。
2、单价人民币10 万元或批量采购人民币10 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办理政府采购,主办单位是无锡市政府采购中心和无锡市卫生局。
3、单价 5 万元以上或批量采购 5 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采取限制性招标法。通过向相关单位发出邀请投标书,进行公开招标。
4、单价5 元以下或批量采购5 万元以下的医疗设备采用询价法。询价采购是集中采购的方式之一,它充分满足了申购部门的一些金额孝时间要求紧的采购需求。
5、卫生材料采购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所有供货单位仔细核对三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万无一失,在价格上,我们主要采取招标和货比三家的方法,努力降低成本, 如对一次性卫生材料,我们坚持货比三家,通过比质量,比服务、比价格,在同等质量、品牌条件下,将价格压到最低。 我们对 31 种卫生材料进行了效能比价,通过卫生材料计划性采购、计划性控制领用、督查使用情况、货比三家降低价格等措施,使无锡最大的一院在市级综合医院中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仅占 18.7 元,居全市最低。
三、存在的问题
对照有关规章制度,我们对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认真梳理,我们认为还存在如下问题:
1、对一次性植入材料的管理力度要加强。目前有的科室还存 在擅自购买物品,先斩后奏,对统一由器械科购买物品持抵触态度,刁难、不配合,不按照购买医疗器械的有关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四、今后的打算
我们将继续加大制度管理的力度,增加全程采购的透明度,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公示制度等。 我们将在征求使用科室(心内、骨科、脑外、介入等)意见后制订相关的管理规定,严格操作程序。 我们将对供应商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对心内科、骨科和介入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进行一次整顿,在条件成熟时将进行招标、竞标和议标采购等。 同时为了配合临床工作的需要,我们将保证24 小时提供保障服务,同时要求临床尽可能提前将所需材料的要求告知。我科将严把质量、价格和程序关,对于违反规定的要求将坚决抵制。
医院设备科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强化教育,提高思想道德防线
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与财、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要从强化教育入手,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廉政建设,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注重经常性,做到警钟长鸣。我们及时学习传达医院和纪检委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定期学习党纪法规和采购工作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警示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注重针对性,我们除进行专题学习外,还组织了针对性较强的学习讨论,深刻理解文件精神,牢记文件中的各项要求。三是加强设备处的监督制约,自觉接受审计、纪检和群众的监督,设备处不但接受审计、纪检的工作监督,还主动接受群众及生产厂家的监督,针对设备购置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让群众提意见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堵塞漏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通过找问题,完善制度,严格程序,规范行为,提高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中思想道德防线,提升采购人员的内控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形成 “不想、不能、不敢”的氛围。“不想”靠教育,提高觉悟增强自觉性;“不能”靠制度,加强监督机制;“不敢”靠严惩,克服侥幸心理,明白伸手必被抓的必然性,从而提高了采购人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是做好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仪器设备采购工作,部署加强风廉政建设落实到设备采购的具体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成立医科大学总医院设备专家评审库,医科大学总医院仪器管理委员会:院长任组长,相关副院长进入该委员会,并任副组长,主要成员由设备处、财务处、医务处、科研处、纪检处和审计部门等主要负责人担任,并明确了分工和任务。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为做好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和领导保证。
三、加强制度管理严格程序
加强制度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招标管理程序,属于政府采购目录下的商品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制度,积极编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为了加强我院固定资金管理,依法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天津市财政局相关文件,编制出适合我院的设备管理程序文件既:“购置设备申请程序”“购置设备审批程序” “购置设备采购原则” “购置设备审批权限”。为了规范监督管理,规范采购行为还制定了:“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和经办人行为规范”“设备采购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制度”“设备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程序,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认真规范采购行为,必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择优的采购原则,用管理制度约束腐败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加大了对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监控力度,努力做到规范行为有依据,严格程序不变通,执行程序不走样,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规范医院设备招标采购评标方法,堵塞腐败案件发生
规范医院设备招标评标方法,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抑制招标采购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堵塞腐败案件,使医院设备招标采购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优化、透明,净化医疗设备销售市场,提高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的组织、管理、实施和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廉政建设。
规范医院设备招标评标方法内容:1、确定评标原则:医院设备招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医疗设备采购招标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体现招标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 的基本原则;坚持功能优先,价格合理,不保证最低价格中标的原则;在选择商家时,以生产厂家优先,其次总销售商的原则;评标过程中统筹兼顾综合分析的原则;评标委员会的组建要遵循科学、公正、严谨的原则。2、规范评标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规范医疗设备采购招标,从程序上规范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使医疗设备招投标工作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医院设备采购招投标全过程活动必须在医院审计、纪检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审计、纪检部门将严格按照“医疗设备、耗材招标采购监督条例”执行。3、量化评标指标:医疗设备采购招标中的评标因素主要包括投标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资质、业绩、售后服务和信誉等,因此要对设备企业生产实力、资金情况、技术质量、经营实力、价格因素综合分析,合理划分各因素的分值比例,这是评标工作的关键。4、制定评标方法考虑的因素:技术性能配制、运行费用、保修期后的维修费用、备品备件提供的能力。5、评标纪律:严格规定在评标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参加评标的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标纪律,堵塞设备采购评标中的漏洞,降低腐败案件发生。
五、建立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好医院设备采购工作中的反腐败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任务,要坚持常抓不懈,要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医疗领域的商业腐败问题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与建立健全医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起来,与医疗服务秩序、严格医院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对存在的问题,通过逐步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建立防控医院购销领域抵制商业腐败的长效机制, 制度反腐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制度反腐,意味着不仅要通过制度惩治腐败,而且要通过制度预防腐败,预防腐败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做保证,建立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审计、纪检监督检察制度,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制度,设备招标评审制度,设备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些制度,并让这些制度切实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在设备采购运行的各个环节,有效地预防和反对腐败,不断铲除商业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六、今后任务、方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经常性的举办参观学习各种类型的警示教育,提升责任意识、内控意识、风险意识和监督意识,提高廉政建设意识和反腐败的能力,
关键词:采购招标 廉政制度 廉政条款
高校采购大多实行政府采购,招标工作多由中介机构完成,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制度机制风险、权力运行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三类廉政风险。制度风险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权力运行风险包括权力配置不合理、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过于集中三个方面;思想道德风险包括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它们都取决于制度的顶层设计。
有关专家指出,政府采购制度设计亟待进一步完善,理顺政府管理体制,提高监管力。政府采购主要是采购人和市场的问题,不能期待仅仅通过技术革新和交易方式的改变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法律制度和道德来解决。
1 高校廉政制度的内涵
1.1 高校廉政制度的概念分析
所谓高校廉政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制止和惩处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教师利用其掌握与教育相关的权限和资源所发生的各类腐败行为,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公正,保证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或条款。
高校廉政制度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专门规定廉政建设内容的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廉政文件”),二是嵌入在各职能部门管理办法之中的规范性条款(以下简称“廉政条款”),廉政条款一般由职能部门制定学校统一签发。
1.2 廉政条款:廉政文件的有益补充
如上所述,高校廉政制度包括“廉政文件”和“廉政条款”两个方面。廉政文件是指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根据上级文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的反腐倡廉规范性文件;廉政条款是指具体业务工作,根据流程中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设置科学合理的分权机制,对集中的权力事项进行必要的确权、分权、限权等,通过廉政条款对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廉政文件和廉政条款在高校廉政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2 高校采购招标领域相关廉政立法探析
2.1 我国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制度建设现状
我国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制度建设主要来源于国家立法、国务院行政法规以及各部委的行政规章。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2.1.1 国家立法
《政府采购法》内容包括政府采购内容、采购方式、采购程序、采购合同以及相关的风险防控制约和追究机制;《招标投标法》对政府采购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过程中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2.1.2 国务院行政法规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各个环节中投标人、评标专家、机构、中标人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规范了招投标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
2.1.3 部委规章
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
2.1.4 地方政府规章
以北京为例,对于招标采购的管理,人事局、财政局、发改委等根据各自职能分别出台相关规定,对专家评审、采购、资格预审、招标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为了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活动,确保政府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切实防范政府采购运行中的廉政风险,政府层面分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不难看出,采购招标领域国家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但直接言明廉政因素的“廉政条款”严重匮乏;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立法有待加强。
2.2 我国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制度缺位与原因
有研究认为,现有高校采购招标“一校一模式、一校多规章”的现象严重,存在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过程中,决策结构、管理模式、组织运行、监督体系的多样化和自主性。
2.2.1 廉政制度缺位表现为采购招投标活动不规范行为
采购招标业务流程中的重点环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目前,高校采购招标业务的基本流程是:受理采购申请编制招标文件招标公告进行资格预审开标、评标、中标签订采购合同。各高校负责招标采购的主管部门基本上是将采购招标工作交由1~2人负责,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专家身份直接参与评标,不相容职务未能有效分离,容易导致标书制作、资格预审、参与评标等重点环节由同一人经手,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
采购招标中的标书制作存在技术陷阱。高校招标采购标书中的技术参数和货物品牌往往由使用人提供,招标文件中技术指标具有倾向性,技术参数具有唯一性等,虽有监察人员评标现场监督,但由于技术壁垒,监察人员往往很难辨别出招标文件技术上的陷阱。
评标委员会原则上由校方专家按比例组成。评标委员会是通过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相对比较公正。招投标文件明文规定评标专家中可以有校方专家代表。校方专家出席评标现场,客观上有利于帮助学校遴选出合适的中标供应商;但由于校方专家对学校情况知情,评标过程中其个人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评标结果,参与评标也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
设备使用人以释疑为由出席招标现场。评标委员会成员有时会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让设备使用人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哪一个投标人更符合招标要求,到场的设备使用人往往会明确表态,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设备使用人考虑到设备使用需要,确实认为某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更符合要求;另一种可能是招投标程序之外双方已经达成某种默契,直接导致风险发生。
借壳围标现象严重。受财政部门对专款执行的硬性规定等客观条件限制,有些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项目或者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的项目,不得不一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导致一部分借壳围标现象发生,致使部分高校采购招标流于形式;同时也有一些投标单位通过内部操纵,以借壳围标途径保证中标几率等。
2.2.2 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条款”缺位的原因
招标主体多元化。调研发现,当下多数高校没有成立统一的招投标管理部门,许多高校的招标采购分别由基建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分块采购,招标主体多元,招标制度各家自成体系。“多头采购、分散管理”问题突出。
招标制度有缝隙。由于高校统一的招投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没有将廉政风险防控因素嵌入业务管理制度的规范条款,导致采购招标制度存在缝隙和漏洞,招标采购各个环节中存在一定廉政风险。
既得利益者自保。健全完善的制度设计既有利于受众群体的公平、公正,使公共资金用在实处。高校采购招标的廉政条款缺位很大程度来自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自保,规范详尽的“廉政条款”难免会给既得利益者造成“限权”和“断财”。
3 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制度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廉政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制度约束难奏效,需要通盘考虑,从整体进行布局和设计,要在制度建设方面打一套“组合拳”。高校廉政制度的位阶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位阶,校党委或校纪检监察部门出台的专门性廉政文件第二位阶,学校各职能部门或二级学院出台的专门性廉政文件第三位阶,学校职能部门各类具体业务管理制度的廉政条款。
3.1 完善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文件”的法理思考
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文件的制定必须符合高校管理体制实际,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等主要工作;同时又要保证学校用于采购的财政资金合理运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防止腐败。从法理角度看, 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文件”的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廉政制度框架,做到制度明目齐全。笔者认为:
第一,作为廉政制度第一位阶的规范性廉政文件由学校党委或者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制定出台,其适用范围是全校各工作单位、各职能部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这类规范性廉政文件包括《××大学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办法》《××大学信息公开办法》《××大学道德诚信守则》,理所当然地适用于高校采购招标领域的各个环节。
第二,作为廉政制度第二位阶的规范性廉政文件出台与制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统一学校招标管理体制问题,建议高校应成立统一的招标管理组织机构,由该部门起草制定《××大学招标管理办法》,按照校内行政程序,由学校统一签发,再由招标管理部门统一实施,通过制度明确招标主体的职责和权限、招标采购范围、招标采购方式、招标采购程序等内容,特别是要明晰采购招标的管理者、操作者、使用者之间的权限范围,建立三者之间的权力分离机制,同时学校监察部门要立足监察和纪律监督的角度,制定专门的《××大学招投标监督办法》,明确规定高校采购招标需要监督的具体环节,监督部门的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监督内容以及监督之后的问责机制等。
3.2 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条款”立法建议
在高校采购招投标领域,作为廉政制度第三位阶的廉政条款,应由学校统一成立的招标管理机构统一制定出台,具体廉政条款的拟定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
第一,根据当前高校对招标采购管理的现状,第二位阶的廉政文件《××大学招标管理办法》下辖制度应包括《××基建工程采购招标实施细则》《××物资采购招标实施细则》《××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实施细则》,这些文件应由高校各职能部门负责制订,细化各管理口径的采购招标行为,完善各个环节的廉政条款。
第二,必须直接将高校采购招标中廉政风险的防控因素直接嵌入具体业务管理条款当中,例如:招投标重点流程中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等;也可以制定专门性的制度,例如:制定招投标专家管理制度,招标评标专门办法等,对于经常委托招标机构的,还应该制定招标机构委托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第三,细化并完善制度的具体条款,特别是要将廉政风险防控的分权、限权、放权、减权等方面的廉政因素写进具体条款,从业务管理制度设计本身健全内控机制,综合考虑权力运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宏军.科学推进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J].北京教育,2012(2):4-6.
[2] 周燕.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J].北京教育,2011(10):18-20.
1.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新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是过去那种从未实施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时期过渡而来的。虽然说通过一段时期的改革,高校资产那种根据隶属关系,由多个部门计划、购置、多头、重叠、交叉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改革。但是,旧有的一些因素,仍然顽固地寄生在现在管理体系中,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高校中,这种粗放型的管理体系,导致设备的购置和管理缺乏完整性和有效联系,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原则。具体说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和缺陷:
1.1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存在对资产的核算、建设和配置不够科学完善
单纯靠会计核算其实不能客观反映固定资产的实况。旧的核算方式很难将时间维度引入,资产折旧无统计,固定资产价值有水分,失真。同时在资产建设和配置方面,管理体系中的计划和论证存在着部门本位主义,资产的配置自下而上申报,上层往往被动接受,缺少顶层管理体系的决定决策、统筹规划及系统论证。管理粗放,制度流于形式,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1.2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和日常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高校规模的扩大化,使得资产使用部门增多,而各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又非常地不稳定。同时,资产使用各部门非常缺乏具有相关知识的专门资产管理人员,差不多都是兼职人员在做,这种态势不符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客观需求,很难保证高新资产的合理使用、跑冒滴漏和安全完整。校内部门之间的整合、校内的人员人动,包括一些人陆续到点离退休,这都需要对资产进行交接和转移,如果管理体系中没有制度和管理作为约束,就会很快导致资产的大量流失,最终使资产管理陷入混乱,而且这种混乱与日俱增,使资产管理成为一团乱麻。
1.3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账账、账实不符
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一些高校管理针对的角度的管理运行的系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样就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资产登记与报账产生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众多部门之间与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畅通高效的沟通渠道,久而久之形成账与账之间的不符,账与实际情况的不符。比如,那些业已报废、报损或遗失的资产,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清查、核销,是自然损耗还是人为流失,很难管理到位。
1.4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闲置资产的清理和处置存在缺陷
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统筹规划,经常出现重复采购现象,资产使用率很低。据有关资料统计,高校部分资产利用率仅有30%左右,出现许多闲置资产。资产后续管理出现监督约束机制的真空地带,重购置,轻管理,不能有效建立起日常登记、保管、养护、丢失赔偿等制度。
1.5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一个管理体系完善,其本质是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度的完善。由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问题,使得资产的计划、购置和管理上有很突出的随意性,即使是一些表面制度健全的高校,也因为缺少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度流于形式,缺少执行力,更无谈执行效果。对于资产管理工作好与坏的奖罚不到位,有利于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
1.6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资产管理软件不完善是个瓶颈问题
信息革命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资产管理体系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软件保驾护航,那么我们的管理体系就会漏洞百出。磨刀不误砍柴工,管理软件的更新换代,对于高校资产的管理工作事半功倍。通过先进的管理软件,把资产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和理论化,这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2. 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有四个重要方面:一是科学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二是专业过硬思想过硬的管理队伍;三是高科技信息化管理手段;四是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1 创新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实体架构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实体架构应该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资产管理机构,二是资产管理队伍。在这一组织和人员架构下,开展资产管理中的计划、招标、采购、验收、登记、发放和日常管理等管理工作。在完善管理体系实体架构的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2.1.1 创建完善固定资产购置方面的采购中心
规范采购方式,实行统一采购和统一招标,是确保高校固定资产采购质量、堵塞采购过程漏洞的根本途径。要设置专门部门,有计划有依据地代表学校向政府采购中心申报采购计划,并承担政府采购文件编制,负责报送相关材料。同时组织校内的小件物品或低值消耗品宜的采购工作。
2.1.2 创建完善资产管理办公室
设置专门资产管理部门来负责学校资产的管理,对全校的资产在存量、增量、流量等方面做到管理到位,账目明晰,以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要认真做好学校各部门资产购置申请的收集和审核,编制有针对性和符合客观需要的采购计划。同时,要及时跟进对新购置的资产的验收,所得数据要准确录入,打好标签,及时发放到位,并开展好资产账目、资产流动、资产处置、清产核资等工作。
2.1.3 在资产管理队伍方面配置应设置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
高校下属的各院系处室要指定专(兼)职资产管理员,这些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资产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能够切实将各院系相关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能够履行资产的购置、报废、清产核资、记录报表、考核报表等资产管理工作,并能够准确宣传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尽到常态的监督义务。
2.2 在实体架构基础上创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
2.2.1 创新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的管理制度
有关文件规定:固定资产配置是指高校根据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配备资产的行为。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该从三个关口加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一是计划关口。要重视资产购置的计划性,要尽可能地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购置计划的论证和通过全过程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以做到严格审查,科学配置,慎重申报;二是预算控制关口。要通过完善的预算制度,来准确界定资产购置计划的可行性,打破部门小利益,要在全校发展的高度,避免资产浪费;三是论证关口。对于重大设备和工程项目,要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保障,来保证这些资产分量比重大的购置的必要性,并形成重大资产购置工作失误的问责机制,做到层层把关,有责可问,有错必罚。
2.2.2 创新完善固定资产采购的管理制度
采购管理制度是指以文字的形式对采购组织工作与采购具体活动的行为准则、业务规范等做出的具体规定。高校为了规范采购工作,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必须建立健全多种采购管理制度,以此作为采购人员与采购部门的工作准则与行为规范,以保证采购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从而圆满地完成采购任务,满足企业其他部门对采购业务的要求。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特别突出体现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要在制度中体现资产计划申报关联因素与采购关联因素的分离;二是制度要规定严格执行招标采购的相关程序;三是要明确规定在本校组建成立招标评审小组;四是管理制度要加强对零星采购工作的管理;五是要在管理制度特别强化对固定资产验收工作。只有管理制度的全覆盖,才能够保证资产采购的正常运转和高质高效。
2.2.3 创新完善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
在日常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特别注意如下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要强调管理的连续性。一种资产使用过程中,从新到旧都有一个过程,不管何时何地,不论部门整合或拆分,不论人员更替或离退休,属于国家的资产是不可以由于而漏管或失踪的,要通过制度让资产始终处在管理之中;二是制度要体现资产处置的管理。一份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总有陈旧报废退出管理系统的那一天,这一环节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成为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要通过严密的制度,防止部门和个人利用制度管理漏洞,来随意处置资产,随意变卖资产,要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制订相应的惩罚制度,有效防控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要完善好资产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2.3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必须引入资产管理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时代为管理工作走向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借助这一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从而很好地解决传统管理手段的漏洞百出和效率低下。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专业的管理软件,建立健全校内的资产数据库,实现全方位的动态管理。特别应该引进网络版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借助这一系统数据库录入所有资产信息,将资产的编号、规格、型号、购置年限、厂商、供应商、进账日期、出厂日期、设备现状、使用人、价格、使用部门等等记录入库,并利用其资产申报、增加、查询、调动、处置、清查等管理功能,以及多种报表的统计功能,来实现管理水平的飞跃。借助校园网联动全校各层次管理部门,为决策层提供一个可以一览资产全局决策依据,实时记录、监控、了解资产的变动,实现各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对资产账目的对账和汇总。
关键词集团公司;物资管理;提升水平
2018年是集团公司建立新体制之后第一个完整的年度。提出了建设全路先进的现代运输企业,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排头兵的发展目标。按照集团公司发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物资工作要落实总公司物资工作要求,瞄准国内一流企业,深入查找物资管理自身存在的不足,补强工作短板,全面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全面对标找差,厘清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短板”
近年来,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工作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贯彻总公司物资管理要求,弘扬“创新实干、精益卓越”上铁精神,不断坚持创新发展,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总公司的肯定,连续几年在总公司物资工作会议等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18年总公司物资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构建“独具中国铁路特色、国内领先,与中国铁路快速发展、中国高铁全球领先地位相适应的物资高质量管理体系”。近期目标:到2020年,缩小铁路物资管理与国内先进企业的差距,适应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长期目标:按照铁路经营管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的要求,打造出一个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具有中国铁路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物资管理生态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改制后,运输经营要求的变化,需要物资管理工作从传统供应保障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在保障物资高质量供应的同时,要在降本增效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照铁路物资发展定位,适应集团公司经营发展要求,从管理主要流程上查找物资管理的薄弱环节。
1.1物资管理制度体系方面
集团公司按照总公司健全物资管理制度体系工作要求,巩固和强化上海局“1+X+Y+Z”的物资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在集团公司层面构建形成了由1个总的管理办法、28个配套管理制度、11个具体实施细则、14个业务流程的“1+28+11+14”文件和流程组成的物资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站段层面制度建设,初步实现站段、集团公司、总公司物资管理制度体系的有效对接,形成上下衔接,覆盖全面的三级物资管理制度体系。但是对照物资管理目标,我们的制度体系主要还是以传统物资管理为基础,与当前铁路物资管理实践和发展要求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采购管理方面主要是沿用传统采购方式,对实施供应链采购鲜有描述;随着铁路快速发展,新型物资增多,电子板件类配件尤其突出,仓库保管还是依据《铁路物资技术保管规程》(1979年版),部分库存物资无保管标准,只能参照执行;面对立体仓库、自助微库等新型仓库设施以及自动化仓储作业方式的出现,原有库存管理标准不能适应新要求;缺少对物资管理工作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1.2物资采购管理方面
目前总公司实行“两级集中采购管理”,2017年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率达到95%以上,大力实施公开采购,采用以招标、网上竞价为主的物资采购方式,取得较好的成效。同时也必须看到,集中采购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单位还存在多头采购、多级采购、多批次采购的现象,各类物资需求采购不够协同,运营、非运输企业、非依法必需招标的建设物资,各自独立采购,制约了集中采购规模优势的发挥。采购方式中招标及网上竞价比重不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物资公开采购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物资采购执行主体、采购方式选择、采购环节控制方面还有待规范,物资规模采购效益还有很大空间。按照“互联网+物资专业管理”的理念,构建“京东上铁商城”,初步改变了办公用品采购“散、乱、多头采购”的现象,电商应用范围还有待拓展。
1.3物资库存管理方面
2016年以来,先后出台《上海铁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运营物资库存管理的通知》《上海铁路局闲置物资管理实施细则》《上海铁路局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办法》等库存管理制度,2017年开始下达物资库存控制目标,通过强化物资库存基础管理,创新仓储模式,加快闲置物资处置等措施,不断压缩库存规模,优化库存结构。2017年全年降低库存资金1.7万元,超额完成降低1.5亿元的控制目标。但是从库存管理指标看,全局物资库存周转天数在100天左右、闲置物资达到13860万元,物资库存周转天数和库存结构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4物资综合利用方面
集团公司制定下达各单位主要物资节约和修旧利废计划,坚持物料领用支出的“先旧后新”原则,重点关注消耗量大,更换频繁的物资,注重日常管理和长效机制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站段物资节约三级管理网络的作用,积极推动修旧利废工作的开展,不断扩大修旧利废范围。2017年全局实现修旧利废物资节约6036万元。规范废旧物资处置程序和流程,全面清理废旧物资,强化监管与回收,杜绝流失。充分发挥物资采购商务平台载体优势,加大报废物资的网上集中竞卖力度。2017年累计完成废金属销售112531t,回收价值21384万元。总体上看物资修旧利废占物资消耗总额比例还比较低(不到全局2017年材料消耗35.6亿的2%),动车配件等新型高价值配件实施“修旧利废”才刚起步,后续潜力巨大。废旧物资处置主要还是集中在废钢轨、废金属等传统项目上,对于报废设备、废合金材料等新材料回收力度不大,处置效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5信息化建设方面
目前物资部门主要使用总公司统一开发的《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商务平台》。《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个别站段没有投入使用,一些站段使用信息不完整,极少数单位数据还有差错;物资采购商务平台应用面还主要停留在集团公司层面,基层单位使用面不够,比如2018年1~5月份网上采购情况,全局78个站段仅有18个站段进行网上竞价采购,成交金额1132.6万元,占站段自购物资不到5%。两大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功能尚未启用,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2全力创优争先,全面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对标物资管理先进标准,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工作要着重在更新管理理念,构建从松散到集中、从粗放到精益、从单一采购向供应链全过程管理、从购置成本最优向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转变;物资管理体制要适应集团公司进入公司制管理的新体制,进一步优化整合信息资源,深化集中采购、供应保障、质量管控和风险管控;管理方式我们与一流企业相比还很传统,手段也较为落后。物资管理效率和效益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近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并力争取得突破。
2.1按照集团公司制度建设要求,健全物资管理体系
按照现代先进企业物资管理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物资管理制度。采购方面重点是建立物资供应链管理管理体系,推进物资采购由传统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物资仓储标准方面重点围绕新型物资保管保养,建立适应物资仓储管理的保管保养标准体系。面对新型仓储设施不断增多,加快建立立体仓库、智能微库等现代化仓储设施,以及由此带来的作业方式变革,补充新型仓库管理标准及作业标准。在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先进单位”评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物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物资管理的科学评价。
2.2坚持物资集中采购,规范采购行为,提高物资采购效益
集团公司按照铁路总公司“大物资”管理理念,贯彻物资两级集中采购要求,要按照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最大限度地把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物资采购整合起来,减少所属单位分散采购量,把更多精力投入运输经营和建设,通过实施集中采购,实现规模采购,最大限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坚持以公开招标为主的物资公开采购。一是凡达到国家和总公司、集团公司规定的范围和条件的,均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严禁以各种形式规避招标采购,做好“应招尽招”。二是在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严禁设置不合理的资质和业绩门槛,排斥供应商参与铁路物资市场竞争。三是物资需求和采购信息公开,所有物资需求和采购信息都要在中国铁路上海局物资采购商务平台进行公告,实施公开采购。四是积极采用适合的物资评审办法。要按总公司要求做好综合评估法试点工作,后续做好应用。同时要扩充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探索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法。不断总结电商采购情况,逐步引入其他电商平台,增加竞争,提高电商采购效益。
2.3实施物资库存科学管控
坚持“满足需求、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原则,落实物资库存管理职责,特别是要加大对站段闲置物资的监督考核力度,健全库存物资管理考核机制,下达包括库存余额、库存周转天数在内的库存控制指标,创新物资库存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移动设备管理单位物资库存“中心仓库”管理模式、固定设备管理单位物资库存“联储共享”管理模式。优化物料资源的调配,实现全局范围库存物资的统筹管理、分类管控,充分利用库存物资。同时要在实施动车配件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范围,如大型养路机械配件、机车柴油等。扩大电商采购范围,增加电商数量,通用物资全部通过电商采购,随用随采,通用物资实现“零库存”。
2.4大力实施物资综合利用,充分挖掘物资利用价值
扩大物资修旧利废和节约范围,特别是针对新型高价值配件开展修旧利废的难点,加快出台相关激励和配套措施,提高站段开展修旧利废的能力和积极性。废旧物资处置要在“公开拍卖”的基础上,细化不同物资销售特点,探索分类处置的模式,不断提高废旧物资处置效益。如探索报废设备增值业务模式;新型合成材料分类回收、分类处置;开展物资串换。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6-0029-0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不断地健全,全球经济化水平加快,煤化工企业竞争压力也开始增加。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不只是为煤化工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力,还为其进入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会。为此,在这样的情况,美化工企业作为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相互结合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其经营管理过程需要各种机械、电子、化工等多个方面的设备产品,在煤化工企业数据处理、开发建设方面需要一些高、精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光依靠国内制造企业满足是不足的,还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机械以及化工等机器。而进口设备采购管理则主要是运用各种采购方式来获取国外的资源、服务,从而依靠国际贸易规则,对采购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的过程。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进口设备的合理采购管理,有助于提升煤化工竞争力。因此,合理、科学、有效的实行煤化工进口设备的采购管理已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一、采购管理定义及重要性
(一)采购管理的概念
采购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在现实市场环境下,根据企业的经营能力,运用恰当的方式和策略,通过付出相应的费用而向外界获得材料和服务的行为,是企业产品增值过程的起点。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严密的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
(二)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采购管理是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保证生产是采购管理的一个基本任务,也成为对整个企业运营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职能。采购部门也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行政性供应中心,而是企业真正的利润中心之一。
2.采购管理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采购管理的目标就是想法设法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通,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作用,缩短交货周期、增加送货频率。由于采购过程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需要接触外部供应商,不确定因素较多,对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响应速度相对较为迟缓,如果采购管理在效率上跟不上,很可能形成供应需求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采购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起点。企业进行加工生产,采购物料的质量是一个基本的保证,采购管理供货质量上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采购管理跟不上,采购物料的质量不能保证,就好像盖楼房根基不稳固、建大桥偷工减料一样,这样的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4.采购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方面。在生产制造加工型企业,原材料成本占的比重最大,因此,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利润率的一项重要措施。采购管理的目标就是降低采购成本,减小开支,用较少的库存保证生产活动不间断地均衡运行。如果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采购管理,额外增加了采购金额,就是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降低了企业的利润。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对企业至关重要。
二、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现状分析
(一)煤化工企业进出口设备采购特点
煤化工企业进出口设备采购共以下方面特点:一是投资金额大。煤化工企业所需要的设备有的需要几百万,有的甚至几千万元,比如说煤化工企业的一台型压缩机组就会高达五千万元。二是集中度高,投资取向明显。煤化工企业一般都是以化工生产为单位的单位。三是煤化工企业的进口设备技术含量高,构造复杂。
往往一台化工设备的机器涵盖多种系统、功能,并且还具有许多庞大的配送的系统、技术以及机械。四是煤化工企业具有通用和专业设备共同交织在一起,比如说专用的化工机械设备以及通用的机械设备,像汽车、计算机等。五是对于煤化工进口设备的采购往往都是集中在年初、年末,为此企业的采购主管以及工作人员对采购计划下达比较紧。
(二)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设备流程
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业务审批流程上存在繁琐的领导审核,整个流程大约有6到7个人需要签字审核。因为我国多数的煤化工企业进口使用了较为方便的ERP系统,所以节省了人力来回跑签单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员工直接的催促,煤化工企业进口企业领导很可能不会第一时间审核相关单据。实际上过于复杂的审核流程大大降低了采购效率。现阶段,我国多数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流程如下:
图1 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一般流程(自上而下)
从图1可以看出,审批流程的复杂不仅仅在于审核人数,更在于审核次数。预算审批完毕后进入采购实施阶段,并需要进行询价采购。在供应商的选择上,由设备服务采购员自主选择至少三家机械设备单位。在收到三家设备单位的报价后再上报采购部领导审批。在这个过程中,对供应商的选择是没有专人进行监管的,如果发生“围标”、“串标”的行为,是无法被发现的。
(三)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设备问题
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和以往体制的原因,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问题比较多,如一是观念陈腐,对采购的认识有误区。一般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层认为采购就是买东西,对采购环节严防死守,对价格的要求非常高,对采购的技术性和应有的地位缺乏认识。采购的工作经常会遭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质疑和不解。企业采购人员的组成多由领导的关系人员组成,设置多重职位监督管理采购权限,上级领导经常越权指挥。二是采购违纪违法现象屡有发生。煤化工企业采购管理人员同时又是采购监督人员,他们既承担者管理监督职能,又直接越权参与采购业务。这种操作模式,缺乏互相制约的机制,难以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阳光采购”的采购原则。虽然煤化工企业采购管理制度规范严格,仍然是流于形式,致使采购的监督管理存在重大隐患和缺位,这样不利于采购业务中有关环节的相互制约和监督,容易诱发腐败。煤化工企业各个层面上常常将采购项目化整为零、串标围标,严重损害国家利益。
除了以上以外,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的采购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进口设备的采购过分地比较供货源的价格,影响了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和谐关系;二是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业务审批流程不合理,往往造成企业采购不流畅。三是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制度不合理,其制度执行不好。
三、改进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的对策
针对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提高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工作的效率,增加员采购工工作的积极性,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采购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采购管理的正确认识
要想改变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认识的误区,就需要对采购管理重新认识。让煤化工企业所有的管理者都从战略上重视进口设备采购管理,把进口设备采购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煤化工企业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经营上面,将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变为战略采购,主要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的资源为我所用,来提升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另外,对于员工的观念问题,首先企业高层领导要统一观念,然后通过开展培训统一员工对企业采购管理的认识,转变员工的观念,从意识上重视采购管理,让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方式决定深入人心,减少了实施的阻力。让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所有的工作员工认为:采购不仅仅是买东西,也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环节,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并称企业管理的三大核心功能。并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用管理工作应从宏观层面审视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纳入重要的企业议事日程。
(二)优化采购业务审批流程
针对于多数煤化工企业采用了现代化的ERP系统以及针对其进口设备采购的物料品种多的特点,煤化工企业优化采购业务审批流程中采购物资由企业物资保管员利用ERP系统下订单,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升企业对采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提高采购所在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效能。采购员进行统计整理,形成采购任务,针对既定的进口设备购任务进行采购的策划和计划,再由采购员向供应商下正式订单,若是没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则设计采购招标书,招标公告并要求各个供应商投标,实施招标采购。为此,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业务审批流程优化,如下图:
图2 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业务审批流程优化
(三)控制采购成本
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控制也是关键的一环。经营效益的好坏与生产成本能否有效控制密切相关。若采购成本高,生产成本必然也高,反之亦然。因此,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成本控制是企业增效的最佳途径。为此,如何控制进口设备采购成本成为进口设备采购各级管理人员重要工作,工程可以通过供应商会议、质量小组等方式组织实施供应商改进,提高供应商质量,改善供应水平,控制、减少所有与采购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采购成本和间接采购成本。直接采购成本的控制与降低,可采取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定期谈判、优化供应商、实施本地化、与供应商共同开展改进项目等多种途径。间接采购成本控制与降低包括缩短供应周期、增加送货频次、减少进口设备库存、实施来料免检、循环使用进口设备包装、合理利用相关的政府有利政策、避免汇率风险等。
(四)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
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既是满足提高进口设备采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管理采购程序和标准,并开展定期的评价和维护,必将为进口设备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抵御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采购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进口设备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转。
煤化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首先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广东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和相关采购办法为采购管理制度的指导规范;根据企业相关情况,上要承接进口设备仓库、设备部、后勤等需求部门相关管理制度,下要结合财务部相关管理制度;结合自身特点,规定以采购金额的多少作为区别实施采购方式的标准,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和定点采购等六种采购方式。详细说明采购流程、报销流程,阐述清楚企业对于采购的重视程度、违反采购制度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后果,让进口设备采购部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熟悉采购管理制度,熟练依照采购管理制度办事。
(五)监控采购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在建立了完善的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严密合理的采购程序的基础上,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就是关键。一是可以通过拓宽监督管理渠道,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定期对采购项目进行审查;对采购业务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的监督进行转变,并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监督的作用,督促和约束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及其责任追究制度来强化执行力,明确相关部门及员工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员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完成不力,以致造成后果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并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警告处分或给予必要的处罚来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以此来提升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履行意识。
参考文献
[1] 钱芝网.采购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经济出版社,2008.
[2] 丰景春.项目采购管理与评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3] 诸祝军、肖朝阳.关于设备采购管理的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Abstract: The bidding is a procurement method which can full play the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s, make the participants obtain fair competition, impro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maxim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introduce competition, reduce costs and control quality,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verhaul and maintenance project and procurement of electric power company is completed through tender.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ized,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ender evaluation,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aterials, engineering, service tender evaluation work status of power generation corporate from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learns advanced bidding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combined with the his own experie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nder evalua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companies. 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关键词: 发电企业;招标评标;管理;探索
Key words: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tender evaluation;management;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00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162-03
0 引言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以下简称大化总厂)是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下辖大化电厂和百龙滩电厂,总装机容量758MW,年发电量约35亿千瓦时,其中大化电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中游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城,是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第六级梯级水电站,1983年投产发电,有5台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566MW;百龙滩水电站1999年投产发电,有6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92MW。
1 概述
为了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交易的公平、满意和可信度,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1999年8月30日全国人在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并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大化总厂应改革的要求,依据集团公司和上级单位相关制度和办法,在不断学习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企业招标评标管理制度,现已实现物资、工程、服务的采购基本采取招标方式,包括:企业内部技改、修理、小型基建、其他等项目涉及重要物资类(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工程类(包括设计、施工、单项工程承包、工程总承包等)和服务类(勘测、设计、监理、调试、技术咨询等)的采购。十多年来,企业项目管理中落实招标评标制度,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大化电厂招标评标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大化电厂招标评标管理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1 1999年~2005年初步实施阶段 总厂无招评标管理办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管理制度,厂内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的物资、工程、服务类采购由上级主管部分负责招标评标管理工作。主要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两种方式,以邀请招标为主。
关键词:物资采购;风险;风险防范
物资采购风险易对企业的资金链造成影响,对于经营实业的企业来讲,资金链断裂等资金问题是企业的“头号威胁”。除此之外,物资采购风险还会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经营者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物资采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采购风险。
一、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
企业物资采购虽然具有强烈的可控性,但是受到了人员、制度、政策、经济市场等变量因素的影响,给物资采购过程加注了更多的潜藏风险,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机。
(一)自然风险
企业物资采购需要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将物资运送至指定地点,在运输的过程中,自然灾害是对物资最大的威胁,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的发生。在现实社会当中,每年都会发生高速公路货车侧翻、追尾等车祸事故,给当事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自然环境中的暴雪、海啸、地震、洪水等也会引起采购风险。另外,工程建设、道路修缮等工程原因也会引发采购风险,致使物资无法在预订时间内达到指定地点。自然因素往往是不可控制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只能依靠变化路线、运输方式等手段进行预防。
(二)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来自于企业自身以及政府。企业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很可能作出项目调整、资金调整等变动,这势必会对物资采购造成影响,而国家所制定的某些政策,如相关产品生产指标、生产原料控制等,同样会对物资采购造成影响。
(三)市场风险
采购过程中,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动、产品市场价值发生改变、同类新产品的推出等将会导致采购风险,对企业产品制造与销售造成打击,从而影响该产品生产原料的采购。
(四)质量风险
物资采购质量风险很多时候是由资金风险和供应方诚信问题引起的。企业在采购前,对供应方未进行全面的考察,最后被供应方欺瞒,交付给企业劣质的物资。而资金风险则是由企业内部引起的,或是因为资金链问题,或是因为采购人贪污问题而引发的。
(五)招标采购风险分析
1、制度风险。企业采用招标方式进行物资采购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招标管理制度,这其中便隐藏了物资采购风险,招标管理制度不严谨、存在漏洞、不符合法律,或者招标管理制度无法全面执行都会对物资采购造成影响。
2、计划风险。计划风险主要表现为:物资采购项目上报过迟;资金抽掉困难、抽调不及时或资金缩水;招标公布与文件发售时间安排不合理;招标文献存在法律漏洞,招标流程不符合法律要求。
3、标物风险。招标周期过长,周期内标物价值与标价发生重大变化,出现贬值,将引起采购风险;短时间内标物供求关系、标物属性等发生变化也将引起采购风险。标物风险主要表现为:
(1)集团对于标物存在多种标码和描述,导致实际标物与标书内表述不符,标价前后出现严重差异。这样的风险在很多的企业当中都存在。给其物资采购风险防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资金编码套用、物料描述错误等引起的报价错误,影响潜在投标人竞标与报价。
(3)招标方案设计不完善、不严谨,为招标工作的进行带来了阻碍。在实际的招标工作中,招标方案的质量决定着招标工作的成败。
二、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控制物资采购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完善企物资采购链条
企业物资采购需要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物资采购链条,并与链条上下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来讲,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采购流程标准,保障采购物资品质与数量,稳定物资采购的供求关系;其次,还要加强对物资供应商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双方之间的关系,建立信任;其三,则需要企业合理设计采购方式: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很多的企业都选择使用招标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虽然有利于挑选更加优质的供应商,但是在供应关系管理与长期合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因此,企业在选择采购方式的时候,需要谨慎考虑,不可盲目跟风;第四,则需要对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巧妙避免自然风险,并降低运输成本。
(二)建立完善的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
建立完善的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最为重要的步骤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参考西方企业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提升风险评估机制的有效性,准确对采购风险进行预警,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各类型采购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一套物资采购监督系统,全程把关企业物资采购,对风险进行捕捉、识别和破解,加强采购流程的监督与控制力量,尤其要加强对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监督和抵御,实施监控物资市场的供求关系与物资价值变动。
(三)加强对采购部门的管理
采购部门是企业物资采购的执行部门,对于他们的管理将能够有效的削弱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加强对采购部门的管理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联合财务部,加强采购部门的资金管理:采购部门执行物资采购计划,常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就是资金,内部时现资金外流、资金不足等情况;第二,加强部门运作的制度管理:企业需制定规范财务部门运作的相关制度,提升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加强对采购部门的监督,强化内部监督与控制力量。
结束语
物资采购维持了企业的运作,对于它的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识别风险的敏锐“嗅觉”,沉着应对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作者单位: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潘辉.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5(02):315-316.
[2] 余祖光.企业物资采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J].科技视界,2012(26):166-168.
关键词:燃气企业 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
引言
城市燃气企业作为能源基础建设项目,市政管网及燃气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投入最终作为成本反映到经营成果中,成本的高低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分析研究城市燃气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定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措施方法,有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燃气企业成本的内容
1、燃气销售成本
燃气销售成本包括燃气采购成本、辅助材料成本、门站或压缩母站的直接工资、费用及输送成本等。其中气源采购成本是燃气销售成本的主要内容,除部分城市燃气企业建立贮气设施拥有少量备用应急气源外,气源主要是向上游油气田生产企业或中间燃气管输企业采购,采购有两种方式,一是燃气管输采购,与上游燃气供应企业签订供应气合同,价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区域定价,数量依据上一合同期结合实际用量确定。二是运输车辆采购,向上游气田供应商采购现货。
2、燃气安装成本
燃气安装成本包括直接工程材料成本、直接职工薪酬和其他相关费用。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管网建设区域红线内的调压箱、庭院管、立管、燃气表和户内管安装的材料耗费。
3、管道输送成本
管道输送成本是指长输管道输送成本,包括管道维护运行费用及辅助材料消耗、动力消耗、维护费、管网设施资产折旧等。
4、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公司销售燃气,提供安装劳务,组织和管理企业发生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二、城市燃气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成本意识
企业成本意识较淡薄,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粗放,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缺少一套系统的成本管理制度,各项成本管理基础规章不够健全完善,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企业成本管理措施不尽完善,制度执行不力
企业缺乏具体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成本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成本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
4、没有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管理没有实施全员参与,没有贯穿到工程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部过程。工程技术人员不关心成本管理,对工程设计、施工进行精略估计,财务预算人员根据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工程量数据进行简单成本核算,导致成本不实。
5、城市燃气项目投资规划不科学,投资分析论证不充分,投资较盲目
企业对投资城市燃气项目缺乏科学规划,事先未经详尽的市场调研和盈利预测,投资较盲目。对城市燃气项目及管网投资的财务论证和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形成闲置和低效资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6、成本管理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成本激励机制不足,不能做到奖罚分明。成本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办法不明确,奖惩措施力度不大,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三、完善城市燃气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㈠提高成本意识
提高全员成本意识,是企业管理、控制成本的有力保证。企业通过以下方式持续提高全员成本意识:1、在企业培训计划中强调成本管理重要性和成本控制必要性。2、对员工不断进行成本意识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全员成本意识。 3、建立激励机制,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控制成本的严肃性。 4、建立“资源节约型”和“低成本运营”的企业文化。 5、积极倡导成本领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㈡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根据统一规划、集中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确定企业成本管理统一协调部门,制定具体成本核算、管理、分析、考核制度,包括材料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以及成本核算办法、成本分析办法、成本考核办法等。
㈢完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1、精心设计,优化工程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控制管网投资成本
科学合理的管网布局有利于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管网资产使用效率。精心设计,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意义重大。在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备选的管网方案进行优化、斟选,主管网布局要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相适应,管径大小和密度有前瞻性。采取招议标方式择优选用具有资质条件、实力雄厚、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认真组织设计单位进行现场勘查,编制设计概算,作为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单位和监理以及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设计方案,努力做到工程设计不漏项,工程量计算全面准确,施工方案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以项目概算为依据编制工程项目预算。
2、加强招标、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招标前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对工程量清单,严格按照计算规则和设计图纸,考虑各标段之间的联系和项目划分情况,保证工程量清单不漏项、不增项、不错项,确保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正确性。评标时做到总价与单项报价的综合评价,施工方案与报价合理搭配,确保选出报价低、单项报价均衡、技术水平高、自身实力强、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竞争能力的施工单位。工程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 通过市场询价、应用竞争机制和经济合同手段等控制材料、设备、工程用品的采购价格。主要材料应公开招标确定价格及供应单位。
3、科学组织施工,加强工程管理,控制工程材料成本
施工过程工程材料成本控制有两个方面,第一,数量控制。企业采购人员在购买材料时,要依据材料清单、材料汇总表,并且结合工程施工进度与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材料数量。在工程材料领取时,成本管理人员需要确定材料的限额, 按照工程进度发放, 并且与材料账目及时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现场人员要加强工程材料管理,对于已完工工程项目,未使用材料及时办理退库手续,防止工程材料丢失。第二,质量控制。采购人员在购买材料与设备时, 严格按照规定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 对于一些价格较高却不具备招标条件的零星采购,则需要利用三方询价制度,确定购买方案。在材料保管方面,材料保管人员应根据材料自身性质进行规范保管, 防范材料出现损毁, 避免工程材料浪费。
4、加强结算管理
工程结算是成本控制关键环节, 工程结算部门应保持独立性, 即隶属于工程部门之外。在结算时, 企业结算人员应认真核对工程量与图纸, 综合单价与招标合同,同时, 参与施工现场管理, 参加施工项目验收,亲临现场抽查变更签证, 严格审查监理确认的变更工程量, 杜绝不合理工程成本支出。在各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造价人员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分析, 以确保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5、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降低供销差成本
严格执行国家《天然气流量计量仪表选型规程》,选择合适的流量计和燃气表。加强抄收,严格考核,提高抄收率、抄见率、回款率等,加强对用户用气量变化的数据分析。客户服务部与生产运营部建立联动机制,采取措施,防止用户偷气。加强对场站和城市管网的巡检查漏工作,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6、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燃气企业依托商业银行布局合理、信息系统完善、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共同开发燃气代收费系统。通过在商业银行设立燃气代收费窗口方式售气,有利于节约成本、方便用户,加速资金周转,确保资金安全。对工商业全部采用IC卡表预付费结算方式,对用量较大的工业户采取周结算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㈣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企业建立成本费用管理目标责任制,从企业负责人到科室、车间班组、个人都承担成本管理责任,将成本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建立横向分解落实到企业科室、纵向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的管理网络,把成本管理目标同经济责任制挂钩,把目标成本完成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奖优罚劣,形成企业算总账、车间部门算分账、班组算细账、个人算小账、企业一盘棋的体系,一级保一级,人人有指标,个个抓落实。
㈤科学规划,加强投资分析,建立燃气项目管理责任制
企业制定科学的城市燃气项目投资计划,并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加强投资分析,对具体燃气项目展开全面市场调查,摸清用户状况,测算市场容量,进行严密细致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确定投资具备经济可行性后履行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明确参与项目投资审批人员的责任。推行投资项目运行效益评估制度,通过对实施后的决策项目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作为对决策者进行奖惩的依据,同时进一步改进决策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采购机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保证政府采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区域内的政府采购机构及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区域外进入本区域政府采购事宜的政府采购机构适用本办法。
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履行对政府采购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
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区域外的政府采购机构进入本区域政府采购事宜时,必须向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登记备案。
第三条市及各市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应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政府采购机构办理政府集中采购业务,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条各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要适应政府采购事业发展的需要,培育壮大各类政府采购机构,建设务实、创新、敬业、高效的政府采购队伍。
第二章资格管理
第五条凡在威海市行政区域内政府采购事宜的政府采购机构必须具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定的资格,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六条政府采购机构应当在认定的业务范围、资格内政府采购事宜。
第七条政府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事宜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从业人员、设施装备等。
第八条凡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区域内的政府采购机构经批准分立、合并或注销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报告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政府采购机构享有以下权利:
(一)接受委托,依法独立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
(二)依据有关规定确认供应商资格;
(三)按照有关规定收取中介服务费;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条政府采购机构承担以下义务: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
(二)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对相关的资料、信息、商业秘密等负有保密责任;
(四)受理并答复潜在供应商的质疑;
(五)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
(六)组织参加政府采购培训;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执业管理
第十一条政府采购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的规定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
第十二条政府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第十三条政府采购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关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符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专业岗位任职要求。
第十四条政府采购机构应当根据委托政府采购事宜,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协议,依法确定委托的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政府采购事宜必须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批复的政府采购计划和批复意见为依据。
第十五条政府采购机构应当将开标、评标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并作为电子档案保存。
第十六条政府采购机构要认真受理政府采购质疑,并作出答复。
第五章培训管理
第十七条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切实提高采购队伍的执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政府采购培训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十八条政府采购培训以脱产培训为主,非脱产培训作为补充。
脱产培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研讨班、培训班等形式,培训时间、内容和方式根据所承担的业务工作需要确定;可以委托有关正规培训机构进行,也可以由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自行组织培训。
政府采购机构应当积极组织参加政府采购培训,配合做好培训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非脱产培训。
第十九条政府采购培训应当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应当作为考核政府采购机构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六章考核管理
第二十条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应当依法对政府采购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考核。
第二十一条考核内容
(一)机构制度情况。包括内部机构的设置,规章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等。
(二)设施装备情况。包括固定的营业场所及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所需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等。
(三)人员素质情况。包括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业务考试,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创新、敬业和务实精神等。
(四)工作质量情况。包括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招标文件(谈判文件、询价文件)的制作质量;政府采购信息的范围内容时效;开标评标现场的管理;采购合同的制定和签订;中介服务费的收取和保证金的管理;采购文件的归档保存;报表数据的报送;质疑的答复;政府采购效率和成功率等。
(五)业务培训情况。包括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人数、考试成绩和内部培训等。
(六)职业道德情况。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依法执业、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等。
第二十二条考核方法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能够量化的内容进行定量考核,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进行定性综合考评。
(二)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除正常考核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随机方式进行考核。
(三)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可对一次政府采购活动进行专项考核,也可对一段时期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第二十三条考核要求
(一)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应当组织考核小组对政府采购机构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成员可以邀请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邀请采购人和供应商参加。
(二)组织考核前应当制定考核计划和考核方案,并在实施考核前十日以文件形式通知政府采购机构。
(三)考核小组可以向采购人、供应商征求对政府采购机构的意见,并作为考核参考依据。
(四)考核结束后应当形成书面考核意见,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综合考核小组、采购人和供应商的意见后,形成正式的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应当书面通知被考核的政府采购机构,并在“威海政府采购网”公告。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政府采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一)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二)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三)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四)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五)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第二十五条政府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与供应商恶意串通的;
(二)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三)开标前泄露标底的;
(四)开标前泄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情况的;
(五)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
第二十六条政府采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一)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公告信息而未公告的;
(二)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的;
(三)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供应商,对潜在投标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或者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供应商的其他内容的;
(四)未按规定将应当备案的委托招标协议、招标文件、评标报告、采购合同等文件资料提交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的;
(五)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第二十七条政府采购机构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政府采购机构在政府采购业务中有违法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报请上级财政部门依法取消其采购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政府采购;问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05-02
一、政府采购的内涵
政府采购,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于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政府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尚无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物,《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的时间较短,因此,无论是法律本身还是配套制度、保障措施等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虽然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政府采购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制定了一部分与之配套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措施,但国家还未出台政府采购的实施细则,现制定的制度和措施,依然不能满足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制度和法律上尚不明晰的问题。按照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时只针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全省全地区内没有统一的政策文件规定、统一的执行标准,造成了采购政策、采购程序等上下级之间不统一,各地区之间不统一,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制度的执行。
2.政府采购程序缺乏透明度,采购效率低下。政府采购预算是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最关键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采购预算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脱节,没有同步编制,表现为实际编制时经常是与部门预算分别布置,分别编制、分别上报,形成与部门预算脱节的现象;二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简单粗糙,公共支出项目还没有细化到改府采劝目录,编制不够认真,对采购的商品未作具体说明,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采购机构一般是将经财政批准的资金计划作为采购的依据。财政何时批准,采购中心就何时采购,缺乏计划性和操作进度,致使零星采购多,小额采购多,重复采购多,无时间计划,无规模计划。
目前,中国的政府采购程序十分烦琐复杂,导致整个政府采购的效率低下。一是采购资金的申请、拨付环节不够顺畅。虽然有的地方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但资金申请环节的时间周期长,同样形响了采购项目的执行周期;二是对政府采购程序的认识不全面。大多数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开标和评标的过程,而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过程包括项目的预算和计划的制定,采购项目的实施方案,信息公告,供应商资格审查,专家的选择,评审委员会的确定,评标标准的制定,开标、评标、定标,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验收以及资金支付等一整套过程,每一个环节在操作时都要力求严谨、规范。
3.政府采购寻租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供货商和承包商为了个人利益,与采购人合谋,通过拉关系、给回扣等不正当手段,寻找一种权利“寻租”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产生“寻租”的根本原因:(1)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在采购中,委托人往往受制于信息提供人。采购的范围、方式以及采购的限额标准实际上都是由人最终决定,这就为人偏离委托人的委托目标提供了可能;(2)契约不完备。签订契约是规范委托人、人双方行为的一种方式,但因为契约不可能包括所有未来的情况和不可知因素引起的事件,也就不可能规定各种情况下的双方责任;(3)监督不完全。采购权力是在多层委托下产生的,加大了采购权力执行监督的成本,同时监督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监督的积极性缺乏,更容易产生采购权力委托运作的失灵,造成委托人对采购权力人的监督不力,从而加剧了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产生。
采购人、采购机构相互勾结谋取利益。一些采购招标机构,特别是一些社会招标中介机构,为了迎合一些采购人的不合理意愿和招标评审时评标专家的素质等因素,在招标的运作程序中,利用现有制度的漏洞,打法律法规的“球”,采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招标环节上,时限不明确、招标文件的倾向性要求等有违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做法,以达到采购人内定中标人的目的,从而导致了腐败现象的产生。
4.政府采购监督的力量和力度不够。政府采购的监督是包括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政府采购事项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方式和类型管理及政府采购执行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在政府采购的执行过程中,作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往往设置只有几个人的部门负责日常的监督管理,承担着相关文件起草、标准制定、日常监督管理、投诉处理、培训指导等大量纷繁复杂的事务,加上目前政府采购上作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惩处办法,缺乏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等政策依据,从而使得政府采购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约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监管部门对招标文件的审查、开标现场监督等环节的监管不得力,走形式走过场,有些监管部门人手少只是象征性地走走场面,不参与全程监督管理。由于指导能力匮乏等原因,监管部门对采购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考核、进入标准、规章制度建设、纠纷处理措施等等考核内容未作政策上的规定,监管部门考核工作也只能走走形式。
三、规范中国政府采购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审批制度,强化资金控制。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向当地财政部门申报年度采购计划,财政部门根据资金支付能力,并区分轻重缓急提出意见,上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建立操作制度,强化规范运作。依据《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情况制定《政府采购操作规程》,明确采购机构、采购单位、资金管理部门、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并实行相互牵制制度,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公开招标―网上定购或合同定购―验收―付款―核算―决算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分工,严禁串岗、,预防采购风险。建立核算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应单独核算,实行“三专”,即设立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安排专人,实行“四分开”:授权人员与批准人员分开、批准人员与执行人员分开、执行人员与会计人员分开、会计记录人员与出纳人员分开,有效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建立专联,统一会计核算。建立保证金制度,强化风险意识。建立投标保证金制度和履约保证金创度,有效防止“串标”、“流标”现象和“豆腐渣”工程。增强投标单位、中标单位的“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把政府采购风险降到最低线。
2.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任何一个制度规定都是通过操作执行来实现的,操作执行越规范,制度优势和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要进一步完善采购程序运行机制,对采购信息、公开竞标、资质审核、评标定标、采购文件编制、专家评审、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等重要环节制定操作细则,同时,财政和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业务的指导,抓好细则的落实,不断加强对采购程序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对采购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经济责任制度、内部工作规程、人员工作纪律守则、例会汇报制度、定期抽查制度、考评制度等等,确保采购工作人员按照程序合法公正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要进一步规范和创新采购方式。围绕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网络系统,根据不同的采购项目,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明确方式内涵和适用环境,实行区域招标、选择性招标、协议供货、网上招标等新的采购形式,以更加高效、实用的方法,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3.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是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运作的保证。要建立事前预算约束、事中动态监控和事后监督处罚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察、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责和社会舆论的优势,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可设置三重监督机制:第一层为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督,各级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的计划安排和执行最熟悉,侧重于对采购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第二层为各级监察、审计的监督,侧重于事后监督;第三层为社会舆论监督,旨在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4.完善和建设一支合格的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加强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一是抓思想政治建设和廉政教育。二是抓业务建设。要求采购人员不仅要熟悉相关的财政、产业、贸易政策及法律知识,还必须准确掌握招投标程序、商务谈判以及商品、工程、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其次,加强对现有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可通过对一些比较成功的政府采购招标项目范例的剖析等方式,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三是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向社会招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既懂经济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现有的政府采购队伍中间,优化政府采购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范围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家林.政府采购立法与财政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苏明.政府采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杨灿明,李景友.政府采购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6-28.
[4]张喜军.中国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的制度性探索[D].长春:吉林大学,2007:120-125.
[5]艾文山.中国政府采购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27-30.
一、物资管理的概述及意义
众所周知,物资是企业生产的重要资料,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过程中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经营过程必不可少的管理部分。物资管理工作包括物资采购、储存、使用、制度、计划等方面。物资管理的意义主要包涵三个方面:首先,完善的物资管理系统能够调控采购过程,继而控制企业的成本;其次,合理的物资储备能够保证企业生产资料的充足性,是顺利开展生产工作的基本保证;最后,科学的物资管理能够保证物资储备的正常储存,继而确保材料的质量。
二、完善物资管理系统,提高企业效益
1.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物资管理也是如此,同样需要建立并健全一套管理制度,只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的宏观调控,继而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物资管理涵盖的内容较多,需要建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物资管理制度比如:物资供应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办法采购合同管理办法、物资、采购仓储管理办法、物资供应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积压物资处置办法、定额考核办法等,这就使得物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是有一个制度的可控流程,这也是企业一个部门的工作流程的完整呈现,这就需要在每项总制度之后附加一张流程总图以及子图,确保各项制度的简单易懂,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2]。并且需要明确规定出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利,使企业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又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企业发展。其次,近年来,采购部门被认为是“油水”最多的部门,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员工在进行物质采购过程中,收取回扣、贿赂等公报私囊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随着因此,在制定完善流程的同时,需要加大制度检查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制度执行的力度,在物质计划、价格、招标、接收、付款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监察,严格约束采购回扣等行为。
2.物资计划
物资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物资储备,能够供应及时,继而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效益。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波动性强,风险高。首先,企业需要定期整理物资计划,将企业生产的各方面需求进行整理,包括物资名称、规格、价格、性能等方面的需求,然后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一定的整合,尽可能减少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实力,强化控制风险的能力。其次,企业需要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市场动向,掌握各种所需物资的价格、性能、质量等方面信息,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物资用量进行预算,整理月计划、季度计划和年计划。同时,各个部门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备案,认真核查物资的质量、价格、质量等情况,在保证库存的同时要防止积压。
3.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与企业效益是直接相关的,物美价廉的物资既可以保证生产,又能够提升效益,这就要求采购部门优化采购方案[3]。首先,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要对众多供应商进行了解,并逐渐建立起供应商资料,采购时首选货源充分、价格合理、材料优质的供应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尽量避免从中间厂商订货,避免因价格累加而导致的成本升高。其次,要严格执行比价和限价的采购制度,这就要求采购部门对供应商有着充分的了解,掌握其管理、技术、设备、品牌质量等方面的情况,这样就能进行同价格比质量,同质量比价格,切实保证物资的高性价比。最后,企业还需要根据所需物资的数量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消耗量大的物资可以实施招标采购,消耗量小的物质则可实施网上订货。
4.物资储存
物资储存充足是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那么企业就需要强化物资储存管理,严格执行物料管理相关制度。首先,在每中物资进入仓库时都要详细记录,认真核对物资的名称、规格、数目、价格、质量、产地等等,对于计划不清、规格不清、数量不清、质量不清的物资严禁入库。其次,要定期检查仓库中的物资,保证各种物资包装完整、标识清晰、数目正确、质量优良,无混淆、无丢失、无损坏,对于易潮、易腐蚀、易变性的物资进行分类保养,确保其质量。最后,规范物资出库制度,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方针,每种物资的发放必须要认真记录,建立详细的档案,领取部门还需要出示相关使用证明。同时,严格执行盘库盘点制度,执行物资相关奖惩制度,确保物资准确出库。
三、结语
关键词:物资招标;存在问题;采购措施
一、前言
在一个企业庞大复杂的管理体系中, 人、财、物的管理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要使管理工作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必须加强对物资的管理。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是物资管理的重中之重,其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和生命力。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规范内部物资采购行为,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推出了相关的物资招标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对物资变动感知的敏感度,还能准确把握内部的供求变化情况,更好地了解供货商信誉,从而结合需求角度与物资方面来进行采购范围控制,避免了物资采购过程出现的违规行为,纯洁了内部采购工作。长期的实践证明,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促使物资采购时间缩短到最小化,提升采购效率,才能实现采购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只有提升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使物资在经营过程中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规避物资采购风险的目的。
二、当前企业物资采购招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价格机制不完善
当前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很多招标人在招标活动中对原材料或产品的价格划定上并不明确,模棱两可,并且存在着许多隐形的附加条件。采购人员对原材料进行采购的时候,对市场研究不到位,对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不调研。往往在原材料价格上容易受到招标人的误导,导致做出错误的选择。等真正确定买卖关系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潜意识里面的原材料价格跟招标人设定的价格并不相符,并且随之而来是一系列附加条件,这就对采购方极为不利,极易引发双方矛盾。
(二)管理流程比较混乱认识不到位
调查发现,目前有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流程相当混乱,严重阻碍了管理工作进程,降低管理工作效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科学规划管理流程,极有可能导致采购成本超标现象;部分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确,造成员工之间相互推却工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管理不同物资,导致采购出现严重的分散现象。这种分散的采购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物资的快速配置,但实践起来十分困难,因为企业难以进行大批量的采购,这样各个下属部门的具体采购情况便无法实现有效控制,这也意味着企业预算的采购成本将会增加。
(三)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不公平性
我国招投标法明确规定招标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但实际的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着不少“违规操作”、“暗箱操作”情形。但这种类型的招投标很难从工作环节里分析其违规性,但无形之中很多潜在的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却被剥夺了。此外,很多公开招标项目的管理模式存在“明招暗定”现象,这就导致很多“关系标”和“权力标”的出现。一些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相互串通,围标串标,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行业的公平竞争,严重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物资招标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企业物资管理人员来自于技术工人或以工代干转型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对物资业务不熟悉,因此文化水平不统一,参差不齐,基层物资管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物资采购工作本身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与技术性,采购人员应该对物资市场的动态有最直观、最全面的认识,并且要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知识。而这些对物资市场的敏感度以及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大多数采购人员没有具备的。采购人员的采购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金钱交易,这就需要采购人员在工作工程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责任意识。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采购工作需要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容易导致企业采购人员与外部人员联手操作,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严重破坏物资采购管理。
三、提升企业物资招标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企业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采购责任制、质量检验责任制及价格管理责任制,使得采购质量得到相关制度的保证,尽量减少采购到质量不合规格的产品,避免劣质产品进入生产环节,提高企业民主管理力度,制定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企业制度,切实提高工作实效。完善与规范物资招标采购环节,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原则。实现招标采购的集中化,进一步规范相互制约管理制度,规范招标采购制度,实现集中把关采购产品质量、集体进行质量审核、逐级审批,加强审批环节的监督、管理,这样才可以真正使得采购质量得到保障,使采购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加强其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在企业制度本身方面进行完善外,还需要辅以其它手段进行管理。首先,加强对采购材料质量的检验,进行科学的物资计量,及验收入库等基础工作原始记录,确定标书上面的质量、数量及交货时间等内容与购进的中标物资相一致,防止出现以次充好、以少报多等不利于企业生产的现象发生。
其次,要加强招标工作专门的考核制度,招标工作要接受监督部门的严格检查,对于购买方原因或操作违规而造成的购进材料质量不达标,材料数量跟标书不符合的现象,可以对相关责任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能力考核。招标工作失误导致的错误,应该加强对招标领导小组成员的考核;验收失职导致的错误,则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的考核。企业按照错误的轻重程度及损失情况进行相应的扣奖、罚款及岗位调离等处罚。再次,对投标供应商资格进行预审,及加强财务监控招标工作中的力度,企业应该加强跟信誉好、价廉物美的供货单位之间的合作,开标前应进行技术交流,必要时签订技术协议。在购进价格的制定上,应该实现现款、抵款及商业票据等不同付款方式的有效结合,实现合理公平。
最后,对于采购的原材料在数量、质量上存在疑问的供货单位,采取必要的制约措施来处理,也可以暂停支付货款。制定原材料质量供货单位内部退货制度,减少数量不够,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进入采购范围。
(二)加强企业招标采购队伍建设
招标采购人员除了需要掌握过硬的业务技术、遵章守纪、严于律己,还应该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一些职业素质低,屡教不改的人员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在采购人员成长过程中,不断丰富他们的职业知识,提高他们采购的基础水平和业务技术,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进行熟练的操作。因此,可以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抓住工作重点与技巧,努力学习电子商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要鼓励采购人员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自觉学习能力,保持求实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计划采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进行采购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加强他们对相关政策、法规法律的认识与掌握,使他们在采购工作中规范自己的采购行为。在法律的约束下,强化自身的工作素质,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保证不受外界不当利益因素的诱惑而做出违法违纪的行为。
(三)完善企业物资招标流程和评审过程
完善和规范招标采购程序意义重大。这就需要物资招标采购部门完善招标流程及评审过程。采购部门应该对技术资料进行认真查阅、核实技术数据、明确招标的品种,还要对采购的数量予以规定。对于采购信息的整理与收集,可以通过网络传媒查找生产厂家相关资料,分析整理相关资料,然后以电子邮件、网上查询及电话联系手段与生产厂家交流接触,对招标品种进行市场调研,并适当预测价格。在资源地分布、质量标准及运输方式等层面进行同口径对标比价。此外,采购部门应该分析现行车间生产工艺现状,并积极与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沟通,这有利于招标采购物料质量技术标准的确定。
同时,企业应该积极管理与监督物资招标采购工作,运用“分口把关、权力分解”手段,促使采购环节各种权力的相分离,加强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采购腐败现象被扼杀于源头上。
(四)确保评标专家的资质满足标准和要求
企业如果收到了投标方的投标文件,就意味着招投标工作已经进入评标环节。评估环节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专家对接到的“技术方案”进行书面形式的技术评审。
2.专家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后,企业可以就投标文件中的相关疑问提出来,以寻求专家或企业技术人员的解答与帮助,并以书面形式向投标方提出相关的商务或技术澄清提纲,并要求投标方在设定时限内以书面形式返回应答。
3.企业将投标方返回的澄清提纲答卷进行复印,将复印的纸张传发给评标专家,这就实现了采购评标过程。整个评标阶段时间应该根据问题的多少来设定,做到先评技术标,再评商务标。
4.事先设定好评分方法,专家组各成员在评标和投标方面的基础上实现最后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性能、性能价格比、投标方能力与业绩、优惠条件、投标方资质等方面,也可以进行评审排名。
因此,必须保证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平,确保他们本身的知识程度,操作能力达到相应标准,这才使评标结果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物资招标采购是企业成长与壮大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能源,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但现阶段的物资招标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提高招标采购管理工作水平还任重道远。因此,必须进行采购管理模式的创新,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和经济能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采购责任制、质量检验责任制及价格管理责任制,加强对采购原材料的质量把关,严禁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生产领域。还要加强对采购环节腐败问题的监督,提高采购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丰富他们的职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最大程度提高企业采购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包庆华.企业生产管理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 于 泳.浅论加强企业采购招标管理[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