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白色污染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白色污染”就是环境问题的一种,现今全世界都在想方设法解决“白色污染”这个问题。
一、“白色污染”的定义
1868年人类制成第一种塑料以后,塑料制品相继产生。由于塑料制品方便耐用,价格低廉,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1998年,我国塑料原料产量约为676万吨,进口量800多万吨,塑料制品近1600万吨。从两个时期的塑料用量对比得出三年我国塑料消费量增长约45.45%。自此我国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生产第二大国。
近几年,“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白色垃圾成堆的环境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英国《卫报》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废弃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因为塑料废弃物多为白色,所以得出这个名称。
据网上所描述的“白色污染”的定义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动时声音发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则较柔软,抖动时无发脆声音;发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烧时有浓烟)。
二、临安市“白色污染”的现状
(一)临安市“白色污染”的现状
临安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颗绿色明珠,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经118.51°-119.52°,北纬29.56°-30.23°。东临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西接安徽歙县,宁国和绩溪,北靠安吉。东西相距100公里,南北宽达50公里,土地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人口51.03万市人民政府设在锦城镇。
临安市原本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但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剧,加上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得原本美丽的临安变成了一个正在遭受环境污染迫害的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临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大量的游客给临安市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其中白色污染是重中之重。游客大量的涌入临安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达,还带来了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一系列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中以塑料制品为主,也就是说主要是白色污染。
据调查西径山的年游客量是28万,每人每天使用2个塑料袋,那么游客塑料袋的年使用量是20440万个,临安市这样的景区大约有30个,也就是说光塑料袋的使用量就达61.32亿个,再加上饮料瓶、食品袋之类的塑料垃圾,可想而知游客所带来的污染是多么严重。
临安市的白色污染除了发生在旅游景点,在城乡结合部,甚至城市的某些生活小区也随处可见。例如:某些路上,到处都是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
(二)对临安市“白色污染”的分析
1、对临安市“白色污染”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本次采用的是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可用问卷95份。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有38.95%的人对于塑料制品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他们不知道塑料制品遇到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等物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不知道塑料制品对动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有22.11%的人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他们平均每人每天使用超过10个塑料袋,按每天10个计算,那么一年下来这些人使用塑料袋3650个/人,据有些数据调查,2005年临安市总人口52万,照这样计算,这22.11%的人总共一年要用塑料袋41964.78万个。更有74.74%的人甚至对于“白色污染”一词的意思都不理解。这对于解决“白色污染”这一情况是很不利的,因为不了解“白色污染”的意思,不清楚“白色污染”的危害,而且因为塑料制品价格低廉,方便耐用,所以被广泛使用,这就大大增强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也导致“白色污染”的治理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希望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的,虽然有些人不支持塑料袋收费。笔者就临安市“白色污染”问题的现状,除了通过问卷调查之外,还对临安市的一些市民及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在走访中了解到,临安市白色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时,有些市民表示自己不会乱扔垃圾,但是当问及自己认识的人,或者在路上看见有没人乱扔垃圾时,他们表示:他们认识的人或看见有些人在路上有乱扔垃圾袋的习惯,即使垃圾箱就在离自己几米的路上也不会投到垃圾箱里。还有一些人则是经过河边的时候很习惯地把塑料袋、塑料瓶等扔下去,他们认为垃圾扔进河里,那就随着河水的流动冲走了,就相当于不存在了。环保部门对市民宣传教育,同时把河里的垃圾处理掉了,但是没过多久河里又有新的垃圾出现。
2、临安市“白色污染”危害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及走访,了解到白色污染对于临安市的市容市貌及居民的生活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就象上面所提到的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每当刮风的时候那些塑料袋就像风筝一样在天上飞,这严重影响临安的市容市貌。临安市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的:(1)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首先,据有关材料介绍,塑料食品袋和一次性餐盒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等物质,而残渣和重金属的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响会更大。其次,残渣对食物的色、香、味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一次性塑料袋还会放出有毒气体,长期食用会引发中毒。(2)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一般的普通塑料制品降解的时间是200多年,一旦进入土壤很难降解,会改变土壤的特质,严重污染土壤。塑料制品的不透气性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如果牲畜误食了丢弃在水里或者是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3)污染水体和空气。临安市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如果塑料制品被填埋,由于它难降解,在不断分解的过程中会长时间产生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不断地污染地下水。而且塑料制品即使是放在那里,它当中的有害成份也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形成酸性或者碱性的有害物质,同时也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水中,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如果塑料制品被焚烧,不但会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这不仅污染空气,而且间接的会使得鸟类和鱼类出现畸形甚至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4)占地过多。第一,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第二,上面提到过临安是利用填埋处理垃圾的,由于塑料制品体积大、密度小,而且很难降解,那么它会很快填满场地,会降低填埋场地垃圾处理的能力,从而增长了垃圾停留的时间,占地更多。
三、临安市“白色污染”的治理办法
(一)禁用塑料袋
禁用塑料袋是最根本的方法。
全球目前率先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是两个亚洲国家:不丹和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从2002年3月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在实施这项禁令以前,首都达卡的950万人每天要消耗1000万只塑料袋。禁令颁布后,全国315家生产塑料袋的工厂全部关门,塑料袋的用量减少了90%。
(二)减少使用塑料袋
目前,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开始限制塑料购物袋产销,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用这个办法来减少“白色污染”。临安作为我国的一个市区,由于法律的支持,实施这个办法是最现实的,也可能是最有效的。从西方国家爱尔兰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出,这个办法是大有可为的,因为爱尔兰实施这个办法之后,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了90%。有数据表明,自2002年启动此项税收以来,爱尔兰已征得7500万欧元税款,购物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95%,人均年消费21个,收税前则为328个。
(三)实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处理塑料制品传统的方法是将塑料制品等垃圾一埋了事,但是,垃圾“增产”的速度太快,造成埋不胜埋,同时,填埋很容易毒化土壤和造成水体污染。可以将装垃圾的箱子用不同颜色分开,把塑料制品分离出来重新利用。比如,日本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回收,国民也自觉遵守,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可通过分类回收进行处理或循环利用。所以日本废塑料的回收率很高,“白色污染”得到较好的抑制。
(四)研究开发新型塑料
新型塑料的降解时间是18个月内,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由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成功并形成规模生产的生物塑料―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成功地将淀粉进行了可塑“改性”淀粉含大于使用后可回归大自然填补了我国工业化生产生物降解可塑淀粉材料的空白,其材料与制品可广泛用于工业包装、医疗用品和一次性生活用品等领域。由于成本和塑料袋的承重能力的原因,并非全部用可降解材料生产。所以应该开发降解时间更短,成本更低的塑料。
(五)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如少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重新拿起“布袋子”、“菜篮子”,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生活消费逐步实现“绿色化”。
参考文献:
1、张本效.城市管理问题研究[M].南海出版公司,2007.
2、赵玉峰,赵冬平,赵忠.现代生活中的污染与防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太阳雨.“白色污染”不容忽视的问题[J].福建质量信息,2007(9).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blem of white pollution and the deteriorating of humans on the environm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liminate white pollu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white pollution and harm,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I believe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white pollutants from our side will disappear.
Key words: white pollution;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X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什么叫白色污染
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动时声音发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则较柔软,抖动时无发脆声音;发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烧时有浓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塑料进入广泛实用阶段。由于塑料具有很多优点:它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加工方便,质地轻巧,因此塑料一问世,便深受世界欢迎,它迅速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制成碗、杯、袋、盆、桶、管等。塑料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塑料的普及被誉为白色革命。
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 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01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2001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2、 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 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 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白色污染 治理 资源化 垃圾分类 对策
塑料自问世以来,以其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性好、隔热、防水、绝缘、经济实惠、易生产等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使用量与日俱增。由于用后被随意丢弃,形成所谓的 “白色污染”。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1.影响人、畜健康塑料废弃物对人的危害早的定论[1]。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研究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存的氯乙烯单体能使人产生“肢端骨溶解症”,长期接触氯乙烯单体后,会出现皮肤硬化症,还有人出现脾肿大、胃及食道脂肪瘤、肝损伤、门静脉压亢进等病变。废塑料也会危及动物健康。动物误食塑料后,会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殖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引起动物的死亡。
2.影响环境卫生在城市居民区、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五颜六色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造成“视觉污染”。废塑料与其他废物混杂在一起,也易导致细菌、病原菌、蚊蝇等的大量繁殖,影响公众健康。
3.污染土壤、影响生物生长废塑料进入土壤中长期不降解,会对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养分的迁移转化、土壤微生物的类型和活性等理化性质产生深刻的影响,降低土壤肥力。土壤中残留的塑料阻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影响植物对水、肥的吸收;也会影响植物发芽、出苗,降低产量及作物品质。对土壤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4.影响航运及水力设施的正常运转废塑料进入水体,随水流漂移,一方面会影响水的流动,堵塞涵洞,降低防洪、泄洪能力;另一方面水中大量的废塑料会缠绕在水力设施如轮船、水力发电机等的转动部位并致其损坏,引发事故。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1.塑料用途广,使用量剧增
(1)农用塑料地膜的使用由于农用塑料增产效益高,导致其使用量剧增。塑料薄膜的应用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全国仅塑料包装业的年总用量就达5 000万t;农用塑料年总用量在2 000万t以上,其中在666.7万hm2耕地50余种农作物上应用地膜近1000万t,农产品保鲜膜、营养钵塑料等的使用量亦达1000万t左右。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000万t塑料残余物遗留土壤,单位耕地面积塑膜残留量达3kg/667m2[2]。由于废地膜不易分解,积留在农田不易清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2)商品的生产与包装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一系列其他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包装过程,被用作包装袋、包装盒、防震泡沫塑料、隔层板及塑料产品等,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他包装材料,1990-2000 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8.9%[3]。
(3)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方式也由“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都在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泡沫餐具的生产和使用量极大,食品包装、购物买菜的塑料袋使用数量也是惊人的。据调查[4], 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消费已达100亿只,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购物袋消耗要超过万亿只。
2.人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用后随手抛弃、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这是导致“白色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3.垃圾的袋装化为方便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在一些地区提倡垃圾袋装化。城市居民也习惯于将生活垃圾装进塑料袋内抛弃,给垃圾的分类、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剧了“白色污染”的程度。
三、目前的治理现状
1.填埋填埋法是我国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由于简单易行,勿需繁琐的操作工艺,是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一种主要方法。但由于我国垃圾的产量大,并夹杂了大量废塑料,使其体积庞大,降低了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再加上废塑料非常稳定,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可在土壤中200年不降解,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因此,填埋法并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2.焚烧焚烧虽然可以销毁塑料袋并可以获取一定的热能,但在焚烧过程中,塑料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同时,建一个垃圾焚烧厂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不适宜大范围推广。
3.禁用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国家经贸委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相继出台了相关“禁白令”。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法》明确规定对固废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原则,对地膜、一次性包装塑料制品的使用也作了有关限制。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6号令,规定到2000年12月31日,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1年4月23日、5月29日连续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关于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通知》。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禁白令”,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收效甚微,“白色污染”形势依旧严峻。究其原因,一是塑料的诞生被誉为一场“白色革命”,已渗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使用管理不当带来污染而禁止使用,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老百姓很难接受,这也是禁白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二是国家针对治理“白色污染”的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的措施,给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上带来了一定困难,政府执法不严,执法多数是“一阵风”;三是“禁白令”配套措施没跟上,缺乏一套好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由此可见,治理“白色污染”,只靠单一的行政命令是很难行得通的。
4.替代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时,人们在寻求其他替代物来减轻“白色污染”。一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与一次性塑料制品相比,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没有优势,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尽管可降解塑料可被微生物降解,但总还是存在一个降解周期,用后如果不重视回收利用,同样可以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提倡以纸代塑。认为废纸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可以解决所谓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这会给我国并不富裕的森林资源带来压力;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并不环保。另外,纸不具防水性,在隔热、抗拉强度等性能尚无法与塑料相比。“以纸代塑”值得商榷。
四、回收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废物具有二重性,弃之不用即为垃圾,污染环境;回收利用即可变为资源,可重新造福于人类。废塑料是一种资源,清洁的废旧塑料可以被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因此,加强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关键。造成“白色污染”的责任不在塑料本身,而在人类不恰当的行为。对于如何进行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宣传教育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方式,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多种渠道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了解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在“白色污染”治理中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投身到“白色污染”的治理工作中来。
2.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是解决垃圾污染,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有关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如美国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日本的“绿化地球百年行动计划”,德国、韩国制定了《包装条例》等,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全国性的专门法规。因此,制订、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是有效治理“白色污染”的前提。
3.制订促进废塑料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仅靠行政命令,而要给回收、加工、利用塑料制品的企业以优惠政策,以经济杠杆调动积极性。建议有关职能部门或地方政府,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调动超市、大卖场以及连锁店的力量,通过他们的工作,尽可能多地把使用过的废弃塑料购物袋回收、集中起来,免费或低价提供给从事塑料再生利用的企业,解开塑料购物袋回收利用工作中,长期以来因回收成本高而无法运作的“死结” [5]。 使众多的集体或个人积极地投入到废塑料的回收、加工利用中来,彻底根治“白色污染”。
4.加强废塑料的再生利用的技术研究废弃塑料经回收后,经过加工处理进行再生利用,制造成各种产品,才算完成了一个循环周期。目前,尽管废塑料已经有了多种用途,但在回收、分选、处理的技术上还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及综合利用技术,以使废塑料的再利用达到无害化及有效利用的要求,缓解环境污染。
结语
“白色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引导人们对塑料产品从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进行全程管理,重视回收、再利用环节,“白色污染”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参考文献:
[1]杨福馨侯林青:杨连登编著.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与城市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210
[2]崔峰: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8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塑料袋、塑料盒子作为“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其制成材料是聚乙烯,这种化工原料大都来自石油。其危害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早已是显而易见:(1)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结构稳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能降解参与大自然的循环,未经处理的塑料袋等塑料制品还会造成土壤结构的板结,从而导致土地的破坏和农作物减产。(2)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及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良刺激。(3)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中毒或死亡。(4)进人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
二、解决塑料袋环境问题的途径
由于塑料袋、塑料盒子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在众多国家都已开展了“反塑运动”。免费刺激需求,免费难免浪费,国家公布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法令法规,目的在于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和使用量,这个初衷是好的,也是通过经济杠杆控制“白色污染”的一种思路。但从西方国家已有的经验来看,一味限用禁用塑料袋只能是治标之法,而非治本之策。国际治理“白色污染”的主流思路可以概括为“4R”,即从源头控制减量(reduce)、促进回收利用(recycle)、局部实行限制(restriction)、鼓励发展替代(replace)。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鼓励发展替代”。然而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及成本条件而言,能代替塑料袋作为购物袋的主要产品是纸袋、可循环利用的纺织品购物袋以及可降解塑料袋。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学者曾对这三种替代品进行研究对比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纺织品购物袋是最可行的方案,降解型塑料袋是长远之策,而纸袋不宜有较大发展。这是因为纸袋的制造过程会造成严重水污染,还要消耗大量木材,在原料获取和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用它顶替塑料袋得不偿失;纺织品购物袋能多次循环使用,结实美观,原料丰富,开发成本低,技术难度低,实际可操作性强,鉴于可降解塑料和纸购物袋的发展现状,当前把纺织品购物袋作为塑料购物袋的替代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纺织品(主要是棉布)在材料获取及生产过程中难免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在使用纺织袋过程中,因为会弄脏袋子,使用者经常需要水洗,从而也耗费了水资源。不过两权其害取其轻,纺织袋与纸袋比较还是优点更多;而降解塑料袋在不降低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是购物袋“绿色化”的最优选择,但从目前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对降解塑料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多数降解塑料产品在降解可控性、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技术难题,导致现在开发出来的降解塑料袋性能不够完善,价格较高,无法大面积推广。
因此,纺织品购物袋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环境问题的短期方案,同时可以把开发可降解塑料作为长远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环保纺织品购物袋生产领域的研究上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急需继续完善纺织品购物袋的使用性能,弥补其在环保方面的不足,还要采取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等方式切实降低纺织品购物袋的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接受。
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尽管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塑料袋和塑料包装制品是“白色污染”的祸端以及“白色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但由于它们给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加之人们长时间使用中所养成的固有习惯,决定了塑料袋和塑料包装制品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完全消除。万事开头难,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白色污染”,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面对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劣,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应当追问一下自己:时环保知识了解多少?又为环境保护做了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从而积极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
如今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环保知识知之甚少。例如他们分辨不出哪些废弃物是可回收废弃物,哪些废弃物为不可回收废弃物;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程序了解不清,对很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意识不强。其中多数人的环保意识薄弱,参与环保活动的目的模糊。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校学生,环保离自己还很遥远,那应该是政府和企业考虑的事情。毋庸置疑,保护环境有许多事情必须由政府和企业来做,但这并不代表环保就与我们学生无关。这些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可以从小事做起,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是社会中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参与方能治本治源。其实,不是只有政府公布的政令限制和律令奖罚、环保组织的积极宣传、污染企业通过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来控制污染才叫环保,就餐时少吃一次盒饭,喝水时少用一次用即弃饮料杯,购物时少拿一个塑料购物袋子,这也是为环保做贡献。大多数时候环保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们何乐不为呢?
要想让人们自觉爱护环境,做到大众环保、人人环保,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大学生可以在全校乃至全社会不定期地开展“环保宣传周”、“环保活动日”、利用周末进行“环保一日行”及发起环保签名等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知道做哪些事情属于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属于破坏环境;环境污染对我们自己以及对他人对后世存在哪些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为环保做些什么。只有让每个人认识到开展环保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才有利于使更多的人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新风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并逐渐消除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损伤和危害。
四、大学生环保倡议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不仅只是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前提。消灭污染、保护环境,担负起每一个生存在地球上的人所应负起的责任,为此,大学生们应倡议:
《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针对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文本阅读理解转变为主题综合实践探究,是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优化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载体入手,依据课程的本质特征,建构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品德教学在课后进一步达到优效。
教学片断: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全文共可以分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生活中的工业品”四个版块。在进行“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版块教学时,我进行了如下处理;
师:幸好人们现在都已意识到“白色污染”这个问题,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合理利用塑料废弃品。(板书:合理利用)
师通过多媒体简介一些国家的做法(特别提到我国的“限塑令”)
师: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少先队员可以做些什么?
生1:以后妈妈买菜时让她用布袋,不要用塑料袋。
生2:我们吃好零食后要将包装袋扔进可以回收的垃圾箱。
生3:我们应该少用一些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杯子等,就可以减少污染。
生4:我们可以把用过的塑料袋洗干净,多用几次。
……
师: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很强,决心也很大,让我们把它写在行动卡上吧。
小组活动(在行动卡上写下心愿、打算)
学生交流,并在“地球”上贴小树。(“地球”要留在班中,督促大家知行统一)
上到这儿,课也算完美收尾了,但留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品德与社会课最重要的是以知导行,知行统一,将自己的认识真正落实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学生会做吗?能做到怎样的程度?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吗?……同时我又发现在学生的金点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塑料袋”这个词。我不禁心头一亮,何不趁热打铁,就以“塑料袋”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将品德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起来,不仅能继续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也能促使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实践中行动起来。于是就有了“让我们向塑料袋说Bye”的综合实践活动,范围就选在学生家庭中。经过选题,学生确立了“家庭中塑料袋的使用现状调查”、“ 塑料袋的处理方式”、“ 如何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样的研究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或采访、或调查、或上网、或分析……最后呈现出了“小报、倡议书、图片、录音、标语”等丰富多彩而又极具实效的成果,更引发了学生“目前我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将来能不能从事有关环保的职业”这样持续性的思考问题。
活动后续:
活动结束后,教室里的垃圾桶原来每天都要用掉两个塑料袋,学生们发现桶里的垃圾一般都是纸、铅笔屑之类的,就省去了一个塑料袋。校园里,也经常能看到学生在为环保做出的一份努力。不少家长与老师交流学生在家中都自觉地做起了“节约小卫士”,一个塑料袋、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
教学评析:
品德课程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都应该注重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以自己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并且实践活动的体验又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一、整合,以生活放大课程的相融性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白色污染”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的金点子都是源自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由此产生的“让我们向塑料袋说Bye”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自己的家庭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生活、探究生活、思考生活,因此活动后,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成了真正的道德行为,他们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省下一个塑料袋,关掉一个水龙头, (下转第120页)(上接第118页)督促一位家长……活动真正与儿童的真实生活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品德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自然、顺畅地融为一体,丰富体验性。
二、整合,以探究丰富过程的体验性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并在收集、归纳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并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在学生认知建构的体验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生活的人。老师根据教学载体的特点引导孩子建立活动研究的形态,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有效的方式去探究、体验,学生小组合作,或采访、或调查、或上网、或分析……他们用自己的眼观察,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脑思考,用自己的手行动,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和行动空间,所以他们的探究成果是喜人的,“小报、倡议书、图片、录音、标语……”是他们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最佳说明。探究活动时学生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从而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三、整合,以优效提升认知的建构性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样本作文一xx县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部,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人口约20万,是一个祥和而又热闹的小城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几年来,岱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岱山的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环境的状况,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一、调查人员:xxx
二、调查的对象、时间和方式
20XX年8月11日至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实地调查,其中调查的对象有:水资源、白色污染和噪音污染。
三、调查的内容概况:
(一)水库
我们先观察了长河路的水,长河路的水呈黑绿色,河水正在消毒,冒出了许多泡泡,象一个隐形人在河里洗泡泡浴,虽然它能映出周围的树木,但是上面有一些纸、塑料袋等垃圾。而海水就更脏了。海水是泥黄色的,海水里也有一些木头、饮料瓶和纸头。我们还实地观察了摩星山水库、枫树水库和洛沙湾水库,水库都还有一半多的水,水都很清,没有漂着什么东西,但我们下来时顺便看了与枫树水库相连的长河以及与摩星山相连的长河,长河两边虽然都绿化了,但河面上还是漂了些白色塑料袋以及一些杂物,还有很多人在长河里洗东西、钓鱼等。
(二)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最严重,不自觉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多,自从有了限塑令后人门还是不会自觉地用环保袋,还是以塑料袋为主。我们到小菜场门口去调查了一下,数了30人,每个人都拎着好几个塑料袋,没有一个人带篮子。因为菜场还在供应塑料袋。我们又到三江超市调查一下,观察了其中两个收银台,共统计了二十个人,十三个年轻人,四个学生,三个老年人。其中十一个年轻人和二个学生购买了塑料袋,另二个学生没有装塑料袋,直接用手拿走了,其他的几位都是带了袋子,但只有二人带环保袋。
(三)噪音
我们岱山的噪音污染还是比较小,白天主要是在建设工地工作的机器的噪音,在新区的建设工地上,来回拉石头的汽车发出的喇叭声,挖土机的声音,打桩机的声音很响。在城区道路改造的机器也有很多声音,来回汽车鸣喇叭的声音也很响。晚上比较安静,但空调机发出的声音和来回汽车的喇叭声还是有些吵人。
四、实地调查后的发现:
我们调查后发现,环境污染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排放。
2、生活污水的排放。
3、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
4、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五、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是社会的主人,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3、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减少白色污染。
4、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5、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样本作文二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四)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 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五)设施不够完善。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破损严重;二是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车场、水果市场、畜禽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六)、交通工具(、车辆、轮船、飞机等)废气和噪音音;
(七)、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八)、废水、废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1、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保护环境的措施】
通过调查的我得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任的人们,外面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但总体来看,全市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总天数仅占全年天数的73%,与上年持平;城市河道水质状况较差,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幅度不大,且一些企业的废水超标排放有反弹的趋势,致使个别地区的地表水污染程度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水环境
总体状况
长江泰州段及泰州引江河共6个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Ⅱ类水标准,水质良好;新通扬运河泰州市区段、南官河变电所以南段、泰东河、东城河南段、宣堡港泰州市区段、鲁汀河在新通扬运河以北段、兴化市五条河流、靖泰界河广陵大桥至毗芦大桥段、古马干河共17个断面达国家Ⅲ类水标准,水质较好;新通扬运河姜堰林场公路桥至官庄大桥段、南官河海陵区段、鲁汀河在新通扬运河以南段、如泰运河砂石场段、靖泰界河季市大桥以东5个断面水质较差,介于Ⅳ类和Ⅴ类水中间;靖江市十圩港丰产桥以南段5个断面水质很差,劣于国家Ⅴ类水标准。
主要河流水质
长江泰州段长江泰州段水质良好,4个断面达国家Ⅱ类水标准。
引江河所设高港大桥与泰州大桥2个断面水质为Ⅱ类,是目前泰州市水质最好的河流。
新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共设6个监测断面,自西向东依次为泰西、迎江桥、泰东、林场公路桥、官庄大桥、洪林大桥。泰州市区段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姜堰段水质较差,林场公路桥至官庄大桥段水质劣于Ⅳ类水,洪林大桥以东水质稍有好转,但仍劣于Ⅲ类水,姜堰段超标项目有氨氮、石油类。与*年相比,林场公路桥断面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均有一定升高。
通扬运河共设4个监测断面,自西向东依次为莲花池、曲江桥、杭家铺大桥、白米刘池桥,河流水质介于Ⅲ类与Ⅳ类水之间。与上年相比,泰州市区莲花池断面水质有一定好转,其余断面水质变化不大。
鲁汀河是接纳泰州市区西北工业区废水集中排放及大部分生活污水的主要河流,排污渠入河口位于渔业社断面上游,紧邻排污口的渔业社断面水质劣于Ⅳ类水,部分指标劣于Ⅴ类水,因此,常年处于黑臭状态。但与*年相比,渔业社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有所降低。由于经新通扬运河河水稀释,至朱庄大桥断面处,水质已明显好转,朱庄大桥和兴化冷冻机厂两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
南官河是泰州市连通长江的水上通道之一,纵贯泰州市区,与新建引江河平行。南接长江,北接鲁汀河,全长24公里,共设2个监测断面。河流水质由南向北逐渐变差,其中氨氮在泰山公园处超过Ⅴ类水标准,主要原因是泰山公园断面处河水长期处于滞流状态,加上沿岸生活污水的集中排放及停靠船只的排污,致使该断面水质常年较差。
泰东河泰东河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仅石油类项目出现轻微超标。
如泰运河河流水质自西向东总体下降,砂石场断面氨氮劣于Ⅴ类水标准。
靖泰界河是靖江、泰兴两市的一条分界河流,自东向西水质逐渐好转,季市大桥断面水质劣于Ⅳ类水,广陵大桥至毗芦大桥段水质达Ⅲ类水标准。
十圩港是贯通靖江南北的一条主要河流,十圩港丰产桥以北段水质达Ⅳ类水,丰产桥以南段水质劣于Ⅴ类水,主要污染因子有氨氮、化学需氧量。
其它河流水质其余11条主要河流中,兴化白涂河、泰兴季黄河水质劣于Ⅲ类水,靖江横港靖城段水质劣于Ⅴ类水,泰州市区东城河、宣堡港,泰兴市古马干河,兴化市蚌蜒河、乌巾荡、北澄子河、车路河、横泾河八条河流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
地下水
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泰兴与靖江的地下水水质较差,主要污染指标有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细菌总数等。地下水水质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年工业水污染源主要分布在电力、供热生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5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90.7%。按区域划分,重点水污染源主要集中在泰兴市和靖江市。等标污染负荷占全市75%的16家重点污染源中,泰兴市有8家,靖江市有4家,兴化市有2家,市区和姜堰市各1家。
*年工业用水总量为30997万吨,其中新鲜用水量为21989万吨,占总用水量的70.94%,重复用水量为9008万吨,占总用水量的29.06%。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4516万吨,其中达标排放的废水为13790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95%。按区域划分,泰兴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最高,为7519万吨,姜堰市2471万吨,兴化市2291万吨,市区1216万吨,靖江市1020万吨。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其中CODcr排放量为17322吨,氨氮排放量为643吨,石油类排放量为102吨,挥发酚排放量为3.90吨,氰化物排放量为1.36吨,六价铬排放量为2.86吨,铅排放量为0.04吨,砷排放量为1.66吨。
措施与行动
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的行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全国开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省环保厅《关于对全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跟踪检查的通知》的要求,制订了严查工作方案,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严查行动检查组,采取事先不通知、不打招呼的方式,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直接赴现场检查,保证了检查情况真实、可信。
*年共检查企业5294家,有违法行为企业123家,处罚39家,限期整改84家。其中市区海陵区检查726家、处罚8家;高港区检查493家、处罚3家;泰兴市检查527家,处罚6家;兴化市检查342家、处罚3家;靖江市检查2370家,处罚18家;姜堰市检查836家,处罚1家。
*大气环境
总体状况
城市空气从全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结果看,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但可吸入颗粒物PM10出现超标。兴化市TSP年均值浓度符合二级标准的要求,其它各市PM10的年均值与日均值超标情况较为严重,尤其在部分时段空气污染级别达到了中度甚至重度污染。
城市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在0.016—0.049毫克/立方米之间,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的要求。其中泰兴、市区二氧化硫浓度较高,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0.8%,0.4%,其次为靖江市,其日均值超标率为0.3%,兴化、姜堰最低,其日均值未出现超标现象。
城市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年均值在0.010—0.033毫克/立方米之间,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08毫克/立方米的要求。泰兴、靖江二氧化氮浓度较高,且泰兴出现日均值超标现象,其超标率为2.2%。兴化最低。
城市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或总悬浮颗粒物(TSP)。市区、泰兴、靖江和姜堰采用自动监测测试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浓度在0.121—0.188毫克/立方米之间,均超过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的要求。其中靖江、泰兴、姜堰的PM10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5毫克/立方米的要求,靖江市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最高,为0.188毫克/立方米。兴化市仍采用“五日法”测试的是悬浮颗粒物浓度,其浓度符合二级标准的要求。
酸雨全市降水PH均值在5.53——6.25之间,降雨pH均值姜堰市最低,且pH均值低于临界值5.60,呈现酸性状态,酸雨出现频率为41.4%。泰州市区酸雨发生率为4.5%;靖江市酸雨发生率为6.5%;泰兴与兴化市全年无酸雨发生。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6471吨,烟尘排放量为9679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2554吨。与*年相比,烟尘排放量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26.77%,工业粉尘下降9.7%,二氧化硫略有增长。
措施与行动
取缔土炼油点按照国务院《关于坚决取缔土炼油场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市按季督查土炼油点的取缔、关停情况,共取缔土炼油点84个。
*声环境
总体状况
*年声环境呈轻污染和中污染状态,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4.8分贝至58.2分贝之间。泰州市区略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一类区标准(50分贝),属轻污染级;其余各县市处在55至60分贝之间,属中污染级。与*年相比,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总体略有加重。市区平均等效声级与*年持平,兴化市略有下降,其它三市的平均等效声级有所上升。
市区、兴化市、姜堰市的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低于70分贝的标准,泰兴与靖江两市的平均等效声级超过70分贝。与去年相比,市区的交通噪声路段污染有很大的改善,而兴化、靖江、泰兴三市仍有不少路段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靖江与泰兴两市的交通噪声路段超标率分别高达74.7%与74%。
措施与行动
环境噪声污染管理市区主要路段实施禁鸣,*年泰州市环保局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加强中、高考期间的环境噪声管理的通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建筑施工噪声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噪声污染问题,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人员1200人次,纠正扰民的环境违法行为650件。
*工业固体废物
总体状况
工业固体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能源利用不充分而产生的废物。*年全市共产生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79.51万吨,其中炉渣产生量最大,为45.47万吨,占57.19%;其次是危险废物15.68万吨,占19.72%;其它废物13.74万吨,占17.28%;粉煤灰4.47万吨,占5.62%;冶炼废渣0.15万吨,占0.1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75.84万吨,占产生量的95.39%,贮存505.2吨,处置3.61万吨。
措施与行动
白色污染治理我市积极组织实施白色污染防治工程。一,大力开展白色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活动,“两台一报”开办专题栏目,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知识。“6.5”世界环保日在全市广泛开展消除白色污染、宣传省政府171号禁白令,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防白禁白的意识;二,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办事处等,定期开展消除白色污染突击活动,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督促落实相关措施;三,成立了市政府白色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织3-4次由工商、卫生、城管、环保、经委、质监、公安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大的检查,对在经营中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超薄塑料袋的违法行为进行查禁;四,积极组织开发替代产品,指导扶持了泰兴中丹集团、姜堰江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兴化长江旅游餐具有限公司开发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袋、纸杯、快餐盒等,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从而促进城乡白色污染的消除。
*生态建设
状况
生态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完成了相关资料数据库和近10万字的调查报告;泰州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摆上了重要议程,《泰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姜堰、兴化市先后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并继续抓好创建成果的巩固,与此同时,靖江、泰兴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创建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年内有10个乡镇完成了环境优美乡镇规划的编制工作,4个乡镇通过市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完成生态村申报8个;完成清洁文明生产企业申报6家。此外,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泰兴市溪桥镇翁庄村160亩农田蔬菜通过日本JONA公司有机食品认证。
措施与行动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全面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泰州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经市政府审查讨论后,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颁布实施。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完善生态市建设的领导体系,分解落实责任,保证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姜堰、兴化要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靖江、泰兴要按规划要求,加快创建步伐,保证如期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
资料
“一控双达标”工作取得进展
*年全市主要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中,除烟尘排放量高于*年总量控制计划所确定的指标外,其余均低于计划量。据对全市569家工业企业的排污申报登记情况统计,占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排放量65%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12家,排放废水达标量为12510吨,达标率为93.4%。
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
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上,制定了《泰州市环保局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泰州市环境技术评估规范》,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针对近年来三产行业环境矛盾急剧增多的问题,市环保局经过调研,在与市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联系协调的基础上,提出了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管理新举措(泰政复[*]66号)。按照新规定,各相关部门不再批准在居民住宅楼内新建、改建、扩建饮食娱乐经营场所;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符合国家要求的油烟净化装置;全市范围内一律不得审批1蒸吨/时以下立式燃煤锅炉。新举措的推出,为从根本上解决三产企业环境污染矛盾和污染纠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的管理与监控上,市环保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规定,未经审批、未进行规范化整治的排污口一律不准排污。对重点污染源,要按规范安装污水流量计和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到*年度,全市重点污染源共安装流量计29台、COD自动监控仪12台、黑匣子12个、等比例采样器7台、适配器12个,并有11家企业实现污染源信息联网。
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实行市、区、镇、村四级联动,层层落实责任制,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为贯彻落实省人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管理条例》,目前市区已建立起一套汽车检测、治理、抽检、复检的防治体系;市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对周边城市的摩托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正在制定实施方案。市环保局与市公安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市区禁鸣区域的划分方案,市公安局于5月《关于实施市区机动车禁鸣的通告》,禁鸣效果明显。
关键词 Nature M.T环保地膜;生物地膜;可降解地膜;降解速率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47-01
农业上,农用地膜应用很广。由于农用薄膜分子量大、性能稳定,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在土壤中长期存留,降解时间长达200~300年,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生物可降解材料能被微生物或酶分解,最终代谢成CO2和H2O,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并且能够克服对石油原料的依赖,因此生物可降解塑料替代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是解决“白色污染”行之有效的举措[1-2]。为了解决农膜大规模应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成功研制出多种新型可降解塑料来代替传统的塑料地膜[3-5]。
清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Nature M.T环保地膜,其原材料是公司研发团队通过大量多次试验论证对聚乳酸进行生物改性,使其具有延展性、柔韧性、耐温性,于2012年成功研制出新型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母粒,目前已可全面取代市面上所使用的传统石化塑料,此产品获多项技术专利,并通过SGS等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认证和检测。由该母粒制成的产品可取代传统塑料制品,达到无毒害、无重金属、无塑化剂等的环保100%生物可全降解新材料。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台湾群力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引进清炀科技公司的环保可分解聚利膜技术在大陆生产及推广应用。
本研究通过土壤填埋方式研究环保地膜降解性能,从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地膜重量的减少量和降解率等方面探讨了Nature M.T环保地膜的降解特性,为Nature M.T环保地膜在蔬菜种植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田间试验设在漳州长泰县陈巷镇西湖村群力果蔬基地。土壤理化特性:pH值6.30,有机质30.5g/kg,全氮2.85 g/kg,全磷3.11 g/kg,全钾8.15 g/kg,碱解氮100.51 mg/kg,速效磷98.15 mg/kg,速效钾358.35 mg/kg。
试验材料:番茄品种为农科180;供试地膜为Nature M.T环保地膜(产地:厦门)、国产常规聚乙烯地膜。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每种地膜为一个处理,以国产常规聚乙烯地膜为对照(CK)。3次重复。田间农事操作同当地番茄生产。
1.3 试验方法
土壤采自群力果蔬基地,土样采集完后,风干、磨碎过5 mm筛,备用。
2015年8月,番茄苗移栽后20 d,将地膜剪成50 mm×50 mm大小的方块,取约1 g地膜与1 kg土壤混匀,装于填埋箱中。田间填埋箱的规格为210 mm×140 mm×100 mm,底部和四周为80目的不锈钢丝网,顶部为30目的不锈钢丝网。每种地膜处理15个箱,填埋箱装好后置于种植的两畦番茄之间的垄上土壤表层。
1.4 取样及指标测定
填埋前,称取地膜的重量,于填埋后15、30、45、60 d各取3个填埋箱进行相关测定。降解速率测定:主要测定田间地膜重量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降解率(%)=(降解前重量-降解后重量)/降解前重量×100
1.5 数据分析
采用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显著差异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测定填埋地膜的失重情况来衡量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由表1可知,与常规聚乙烯地膜相比,Nature M.T环保地膜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可降解特性。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Nature M.T环保地膜的降解效果越明显,填埋于土壤中60 d后,重量由原来的平均0.999 0 g下降到0.621 7 g,平均降解率达到37.77%。填埋于土壤中60 d后,常规聚乙烯地膜的重量变化不明显,平均降解率仅为1.02%。
3 结论与讨论
可降解地膜的评价方法包括降解生成物的积存量降解过程中氧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量等[6-7]。本研究采用测定地膜的失重量来衡量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随填埋时间的延长,Nature M.T环保地膜重量不断减轻,到达60 d时,地膜的平均降解率达到37.77%,这与张晓海等[8]、王朝云等[9]的研究结果类似。与Nature M.T环保地膜相比,常规聚乙烯地膜的重量变化很小,几乎不能降解。通过本研究发现,Nature M.T环保地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膜,其降解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张文群,金维续.降解膜残片与土壤耕层水分运动[J].土壤肥料,1994(3):12-15.
[2] 李培夫.我国降解农膜的研制现状及应用前景[J].新疆农垦科技,1995(6):24-25.
[3] 袁俊霞.农用残膜的污染与防治[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20(1):3l-32.
[4] 高怀友,赵玉杰.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3):184-186.
[5] 许香春,王朝云.国内外地膜覆盖栽培现状及展望[J].中国麻业科学,2006,28(1):6-11.
[6] STROTMANN U,REUSCHENBACH P,SCHWARZ H,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online CO2 evolution test and a multicom-ponent biodegradation test system[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2004,70(8):4621-4628.
[7] TSUJI H,SUZUYOSHI K,TEZUKA Y,et al.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f biodegradable Polyesters:3.effects of alikali treatment on biodegra-dation of Poly(?-caprolactone)and Poly(R)-3-hydroxybutyrate films in controlled soil [J].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2003,11(2):57-65.
关键词:实践活动;自主修身;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66-2
传统的课程教学较少提供给学生接触社会的实践机会,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构建学生的认识结构,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同时能缩小生活与语文的距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合力,尤其是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小学生最具可塑性,因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小学生自主修身,是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的有效策略之一。
我校曾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在学年段语文学习的内容,设计并开展了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表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教育是自然所得,是潜移默化所得,效果胜于空洞的说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磨砺的自主修身能力。
一、在收集信息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自觉增强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渠道获取学习的信息和资料,使他们初步掌握通过观察、查阅、人际交往、网络媒体等获取学习的信息和资料,是我们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例如在开展“我身边的白色污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先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家乡白色污染的情况,了解白色污染的原因。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明白保护环境的意义。最后开展“反对白色污染,人人有责”“防止白色污染,从我做起”等活动,探寻防止白色污染的方法。学生们有的实地拍照;有的向科学老师请教;有的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查找;有的上网搜集下载;还有的甚至几个人一起合作摘录电视和报纸上的广告,办手抄小报、编写公益广告词,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和资源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家都想通过自己亲身努力获得最有价值的资料,查找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筛选的过程,而且他们是怀着极大的热情与渴求知识的心理在主动地学,自觉地学。还没开始学习课文,他们的身心早已进入学习状态。他们为找到的精彩资料而欢欣,为寻求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而鼓舞。课还没上,环境意识已在孩子心中萌动,进而在具体地展开探究湖泊及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自然、历史、社会等各个学科进行整合,开展探究环境保护的小课题。
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学生边实践边认识,边研究边实践,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真切感受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自主探究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自然增强了,而环保意识是当今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修养之一。
二、在关注自然中,学生的家乡情感得到自觉培养
乡村有色彩鲜明的高山田野,清可见底的小溪流水,倚山而建的农家小屋,随风飘荡的袅袅炊烟,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这些丰富的景观既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题材,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思想情感的素材。因此,我们引导学生从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方面,运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特写,编成特写集;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校园的橱窗内,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教师更可利用以上这些富有农村特色的语文资源,激发学生展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对于《碧螺春》一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家乡的茶文化和魅力。课后,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茶艺表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身着旗袍,宛如一位茶道表演者娓娓道来,营造散发芳香的“茶文化”;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学生还引用古诗句、古筝曲名、成语等赞扬碧螺春。这是一次文学、音乐、美的文化整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中国名茶,品中国名茶,学生在一次不经意的饮茶中品出了生活情趣,品出了对家乡浓浓的爱。
三、在走进社会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得到自主提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它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既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使之得到良好的品德熏育。
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呈现一种动态的“活水”式教育。实践中,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产生了问题意识。如,带领学生参观了新开发的工业园区后,宽阔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使学生感慨不已,不由地产生了好奇:“家乡可真美啊!”这就是一个语文实践活动研究的问题:探寻家乡的变化。在形成了这样的专题后,学生便开始了深层次的实地调查,他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分布到各个地方,通过了解与统计,探寻着家乡的变化,知晓了家乡的经济快速发展与桥、路有很大的关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形成了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实践资源,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语文课程很多内容反映的都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身就来源于社会。因此,我们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知识变得“活”起来,并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真正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我们不是让孩子对某一项内容、某一点知识有非常精深的了解,只是让孩子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是要培养孩子们对社会的态度,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公民意识,这是给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
四、在交流共享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自主养成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交流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学科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沟通、合作、交流,重视通过发展性的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自修和补充,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在这多渠道的平等、民主的实践合作中,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谦让、竞争,这必然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中的相关知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顺利发展和形成。
水资源总体开发利用率不高;洪水灾害仍是心腹大患。
报告指出,长江水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总体开发利用的程度并不高。据杨桂山介绍,长江的水量是全国总量的35%,但汛期水量占去了全年水量的70%-75%。据1990-2000年的数据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太湖水系为84%,而金沙江水系则只有4.3%。洪水灾害历来是长江流域的心腹之患。1998年后,虽然没有出现流域性的大洪水,但随着枯水期的过去,长江防洪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对长江防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杨桂山说,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洪水危害最严重的中游地区防洪压力。但长江中下游仍有80万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河道泄洪能力和湖泊调蓄能力仍显不足,蓄滞洪区建设严重滞后,而且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将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动与江湖蓄泄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洪涝灾害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心腹大患”。
从“总体尚好、局部污染”到“局部尚好、总体加剧”
从事长江水资源保护和研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环保专家翁立达对长江流域水质状况的评价是:"过去一直认为长江水质总体尚好,局部污染严重。现在的形势是局部污染得到控制,整体水域污染仍在加剧。"翁立达介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长江的水量巨大,稀释容量大、能力强,忽略了长江流域接受的排污量也大。他说,尽管长江水资源污染已亮起了“红灯”,但长江污染仍在加剧,废污水的排放量仍在逐年增加。这些水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业、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山林地区径流污染,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包括因海损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等。虽然近年来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长江水污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表明,上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95亿吨,到本世纪初增加到近270亿吨,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1989年约为150亿吨,10余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增加了80%。
治污能力有限排污口遍布沿江
记者在武汉沌口开发区看到,在距离开发区取水站的上游不到1公里的地方,就是武汉晨鸣汉阳纸业的排污口,经常大量排放污水,致使取水管不得不向江中心多伸进300米,增加300万元的造价。类似现象在长江沿岸的许多城市都能见到。江西省九江市一个县的化工园区,化工厂产生的污水没有达标处理就直排长江,有的暗设管道偷排,致使附近水域鱼虾死亡。长江流域内的污水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在上世纪70年代末污水处理率在15%以下,90年代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48%。据统计,整个长江流域的污水处理率在7%至8%,中小城市的处理比率则更低。
两岸不加处理的生活工业污水通过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涌向长江,直接导致了长江水质的恶化。据调查,长江干流394个主要排污口中,半数以上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这些排污口每天都在向长江喷吐“黑水”,干流岸边污染带已接近600公里。其中,长江干流沿线的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5大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为每年46亿吨,占干流主要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70%以上,可是各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却不足15%。而且,污水处理深度不够,二级处理总量每天仅为100吨,绝大部分污水直接入江,在干流近岸水域形成约400公里的污染带,不仅影响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也对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形成威胁。
支流和湖泊污染日趋严重
据记者调查了解,在长江干流污染不断加剧的同时,长江各支流以及流域内湖泊污染日趋严重,也间接影响了长江水质。长江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支流2万多公里评价河长中,超标河长达7000公里。其中主要污染支流水质状况为:嘉陵江干流部分江段水质达四、五类,引起部分城市饮用水困难;岷(沱)江全江水质较差,劣于三类,成都、宜宾、乐山、内江、自贡等城市江段水质更差,饮用水源水质难以得到保证;湘江水污染日趋严重,主要河段枯水期水质超标,重金属污染长期存在;汉江中下游已多次发生“水华”;黄浦江常年污染,水质劣于三类。
长江流域内的10个重点湖泊中,1999年有6个湖泊水质劣于五类。鄱阳湖、洞庭湖水体维持在中营养水平,氮磷含量偏高,正处于向富营养过渡的阶段。“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治理的滇池、巢湖、太湖水质至今仍无明显好转,2000年监测结果表明仍为五类或超五类。滇池富营养化严重,藻类爆发,水葫芦疯长,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巢湖每年7至10月出现“水华”,湖中藻类大量繁殖,从水面下0.5米发展到1.5米,腥臭难闻;太湖中营养化面积占全湖70%以上,富营养及重营养化面积占10%,每年夏秋季均有“水华”暴发,藻类的数量在10年间增加了5倍。
"白色污染"成为长江水安全新患
此外,“白色污染”不容忽视,直接影响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不少沿江城镇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沿江随意堆放,随暴雨、洪水进入江中,与丢弃在江中的船舶垃圾一道漂浮在江中,形成“白色污染”。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的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韩桥垃圾场,自然堆放了8万多吨垃圾,距其下游的长江支流永宁河仅4公里,一旦汛期暴雨冲刷,这些垃圾将顺水进入长江水体。沿岸的弥驼镇等17个镇(乡)的垃圾也大多堆放在江边。每到汛期,大量垃圾和固体废物随暴雨、洪水沿江而下,其中难降解的漂浮物在三峡大坝前被拦阻,白茫茫一片覆盖整个江面。环保专家认为,这种“白色污染”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影响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破坏三峡水库的景观与形象。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长江流域跨省河流的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体水质不容乐观。从1998年开始,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在长江流域25条主要跨省河流的35个河段开展省界水体水质监测工作。主要监测断面为云南与四川、四川与重庆、重庆与湖北、湖北与江西、陕西与湖北、湖南与湖北、湖北与河南、安徽与江西、安徽与江苏、江苏与上海等。
2003年省界水体水质监测为53个,涉及流域内39条河流和4个湖泊、水库,共53个断面,其中长江干流11个。53个断面中,26个断面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标准,占评价断面总数的49.1%;27个断面水质劣于Ⅲ类水标准,占评价断面总数的50.9%,其中Ⅳ类水占30.2%,Ⅴ类水占9.4%,劣Ⅴ类水占11.3%。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从全流域总体看,污染较为突出的是西洞庭湖的省界河流、汉江水系以及长江上游支流的省界河流。
一江春水恐成一江污水
“一江春水恐怕变成一水!”这是陈振楼的原话。这也是陈振楼在历时大半年的调研中最为深刻的感受。从四川出发,顺流而下,一路走到上海,尽管各江段情况各异,但留给陈振楼的总的印象依旧触目惊心。就连一派山清水秀的江西,也让陈振楼沮丧。中国的四大湖泊,如今只有鄱阳一湖得以保持一汪净水,如果环湖城市圈真正得以实施,那么这个当今中国环境保持最好的大湖,未来也将步太湖的后尘,成为一汪污水。不像陈说的那么有感情,民进中央在自己的党派提案中,以极为冷峻的言辞,论证了“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问题已相当严重”的初步结论。他们提供的调研材料还表明,长江流域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流域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低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水环境污染的速度。企业废水直排、偷排率高达90%,屡禁不止;流域虽有城市污水处理厂280多座,但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三成;部分江段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超标现象非常严重,致使流域水体污染严重。提案宣称,长江流域不合理的产业布局,是水污染事故频发的诱因。2年多以来,长江流域相继发生了四川沱江氨氮污染事件、湖南湘江镉污染事件、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沿江当地居民的饮水欠安全。
水质日趋恶化的长江,非但恶化人的生存环境,同样也危及动物。考察期间,他们会晤了中、美等6国科学家"长江豚类科考团"。陈振楼感慨,六国科学家38天的苦苦寻觅,只在长江口处找到了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至于翘首以盼的白鳍豚,没有发现一只。数据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尚有150头白鳍豚生活在长江中。
可怕的“十一五”规划
长江流域8省市大干快上的“十一五”规划,让陈振楼等民进中央调研人员瞠目结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将中国推至重特大事故高发期。民进中央提案援引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称,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以来,中国平均每两三天发生一起水污染事故。按图索骥,罪魁祸首是大量重化工企业沿江布局。民间中央提案撰写人的愁容透过纸背:“令人忧虑的是,长江流域各省市在‘十一五’规划中,仍将重化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在具体的产业规划中都有新增、扩建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项目的计划,而且这些项目大都沿江布局。”
该提案毫不避讳地向全国两会开列了一长串清单:上海市将精品钢铁基地、化学工业区等沿长江入海口布局并紧邻黄埔江;江苏省沿江城市将着重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安徽省沿江城市将着重发展汽车、冶金、装备制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六大产业集群;江西省将对江铃、昌河、洪都和江铜等知名重化工企业进行扩建;湖南省将继续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等支柱产业;湖北省将做强做大汽车、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四川省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产业规划中仍以重化工业为主。清单之后,是民进中央遮不住的惊呼:“不难想象,如果沿江各省市均按已经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布局相关产业,那么长江流域水环境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隐患。”陈振楼补充道:如果也已规划的重化工项目如期开工,3年后的长江,将成为积重难返的淮河。
像管泰晤士河一样管长江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8省市,无一例外地都把本地区的“十一五”发展,押在了重化工产业上,又为什么将这些重化工项目,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沿长江摆放?原因大略有三:可以公开的两个理由,一是所有的重化工项目,都是用水大户,而长江水资源丰富;二是长江水道不但运输便利,同时又是极为重要的能源通道。还有一个各大重化工企业彼此心照不宣的说不出口的理由:沿江建设这些项目,排污方便。面对危险的长江,环保体系脆弱不堪。从事调研的人士指出,当下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监测监控和预警应急非常薄弱,缺乏应急预案和应急技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各省市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省级专项预警应急预案尚处于编制阶段,而应急监测监控体系的构建、风险控制和应急技术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此外长江沿海的地方环保部门也往往缄默不语,没有尽职尽责。地方利益驱动下的政治体制,如今已经不能对外提供真实可信的长江水污染数据。调研中,即便是政治身份为民进会员的环保人士,也有少数因为忌惮自己所在省市的复杂情势,对真实的污染调查数据三缄其口。据此民进中央在提案的五点建议中,呼吁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专门治理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综合管理机构,在尊重流域水环境、水资源现状和承载力的前提下,考虑各省市的产业特色和基础,统一制定流域“十一五”规划,布局重化工产业。
“自己管自己是管不住的。”陈振楼说:“长江是大家的,不是哪个省的,在地方跨越式发展的冲动下,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各地都不会顾及长江。”他还举例说,曾经的污水河--英国的泰晤士河,自从建立了流域管理机构后,污水也渐渐成为全球游客记忆中的清水。
"由开发优先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
作为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长江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报告指出,长江保护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也面临着各种资源环境问题。报告说,“长江保护与发展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众多专家都强调,长江的水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中科院院士孙鸿烈说,长江的保护和发展不仅关系到流域180万平方公里、4亿人,还“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但是长江流域的水行政管理涉及到供水、防洪、环保、农业、水电和航运等10多个部门,沿线又关系到19个省、市、自治区。在水环境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水”和上下游割裂状况。“长江豚类及其他生物资源迅速衰竭,跟长江存在的管理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王丁这么认为。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逐步增大,也对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构成了挑战。
关键词:废旧农膜回收建议
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和农产品产量,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使粮食大面积增产,而且催生了农村新型产业的兴起,对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誉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但随着农膜使用量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量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废旧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变废为宝,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为此,我们对全区废旧农膜的回收、流向及加工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今后废旧农膜的回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当前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
1.1我区废旧农膜年产生量
2011年我区蔬菜种植面积约4535ha,其中大棚蔬菜333.3ha,日光温室200ha,如果蔬菜大棚膜(包括日光温室)每年以25%的面积更换计算,每年大约要淘汰报废棚膜640000kg(每个蔬菜棚用棚膜80kg计),4535 ha2蔬菜栽培用地膜大约204000kg(每667㎡用地膜3kg计)。2011年全区种植地膜玉米12000 ha,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10000ha,年产废旧农膜900000kg,玉米半膜栽培面积2000 ha,年产废旧农膜90000kg(每667㎡用地膜3kg计),全区年总产废旧农膜(含棚膜)1834000kg左右。
1.2政府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扶持
为了加强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有效治理“春季粮田白,冬季满地白”的农田“白色污染”,2010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同时下发了《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1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天水市农业局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天政办发〔2011〕178号),省市财政分别拨出专项资金对废旧农膜回收和初级加工企业给予补贴(省市分别对年产再生颗粒200000kg以上的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设备投资补助5万元,同时省级财政根据企业年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量,以100000kg为基础,每增加1000kg给予100元的奖励)进行扶持。对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1.3我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现状
2010年以来由于省市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力度不断加大,并在资金上对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及回收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持,有力的促进了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2011年我区在甘泉镇屈坪村扶持新建了一个年产再生塑料颗粒400000kg,年可回收废旧农膜1200000kg的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于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共计回收废旧农膜586000kg(其中棚膜87500kg),占年产废旧农膜总量的32.0%,已生产再生塑料颗粒175800kg。但全区仍有68%的废旧农膜没有得到回收利用,仍然是由农民将其简单清理出地块后就地焚烧,或堆在地边、路边,随水流入河道,造成河道阻塞,被风吹回农田造成农田二次污染,或被风吹起挂在树梢、电线、道路上,污染环境,废旧农膜已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现象被农民称之为“春季粮田白,冬季遍地白”。因此治理废旧农膜污染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省市关怀扶持下,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工作刚刚起步,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广大农民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农业部门在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中一直向农民宣传废旧农膜对环境的危害,鼓励农民回收废膜。但是广大农民对废旧农膜的回收交售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广大农民一直认为一亩地的地膜量不大,交售收益不高,回收清洗又太麻烦所以不愿做。二是对废旧农膜对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性认识不清。
2.2部门间沟通不够,认识不统一
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认识明确,行动积极,但是环保部门对废旧农膜回收的认识相对滞后,仍将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划为“十七小企业”,因此在废旧农膜初级加工企业的建厂、资格认定上,进行限制而不预颁证认定,致使企业因处于非法状而无法正常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积极性。
2.3废旧农膜的回收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一直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加工缺乏有效的扶持管理措施,2010、2011两年虽然省市两级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工作刚刚起步,在回收网络建设上仍显滞后,不能满足废旧农膜回收的实际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的开展。
3、对策及建议
3.1要建立责任考核制度
在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中,要将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地膜技术推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认识和谋划,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使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制度化。今后,在下达地膜推广任务的同时,要下达废旧农膜清理回收指标,并由统计、农牧、环保等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3.2要做好部门的沟通,实行多部门联动配合
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是一个量大面宽的全新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实行县(区)政府牵头抓总、农业部门负责指导、财政、发改、环保、工信、科技、宣传、统计、工商、供销、金融、税务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各乡镇具体抓回收的工作机制,给废旧农膜回收机构、加工企业在资金、场地、税费收取及相关手续的审批上给予优惠和支持,以促进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
3.3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提高认识
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是一个全新而艰巨的长期工作,因此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的意义,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按照“宣传领导、宣传社会、宣传群众”的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对环境的危害和回收利用的意义,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全社会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农业环保部门在搞好宣传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的培训,使广大农民正确搞好废旧农膜的清理回收,减少农田残留量。在全社会形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新共识,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3.4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网络
废旧农膜的再利用,回收是前提和关键。因此今后要因地制宜在全区各乡镇和重点村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充分利用供销系统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或鼓励有意从事废旧农膜回收的个人参与其中,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根据运输距离、交通条件和废旧农膜产生量,按照辐射面广、方便交售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站。对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农村垃圾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发起组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业合作社,组织广大农民积极捡拾交售废旧农膜,提高农民参与治理“白色污染”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强大的回收网络,方便群众交售废旧农膜。并结合全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实行 “交旧领新”、 “以旧换新”或“交旧膜享受补贴价新地膜”等措施促进废旧地膜的回收。同时在回收场地、加工场地的租用上给于积极支持,促进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3.5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在积极争取省市级补贴资金的同时,根据企业年回收废旧农膜总量,市、区两级应参照省级废旧农膜奖励标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废旧农膜加工企业给予奖励扶持,以确保企业盈利,因为根据天水市政府回收废旧农膜的有关要求(【天政办发】178号文),废旧农膜回收点和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分别应以不低于0.8元/kg和1.6元/kg的价格回收废旧农膜,也就是说加工企业每1000kg废旧农膜的回收成本在1600元/kg,然而由于废旧农膜中含有大量杂物,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生产1000kgPE塑料颗粒的原料成本就达到了5300元,再加上约1000元的其它费用,实际成本高达6300元左右,而1000kg再生塑料颗粒的目前售价约为5200—5600元,企业每1000kg亏损近700—1100元。因此为确保企业盈利,并能长期积极的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首先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一个合理的废旧农膜回收价格。其次建立一个由国家、省、市、县(区)分级负担的财政补贴长效机制是十分分必要的。
关键词:新阶段;区域发展;行政体制;化学污染;风险评价;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白色污染
中图分类号:S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34-2
化学污染是全球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的迅速发展,(污染与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造成化学物资和产品应用不断增加,从而使自然环境的污染加重。环境保护,事关广大人民切身利益。事关全国可持续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有必要查明环境污染问题现状,分析他们存在方式,传播的途径及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为提出防治对策,为政府决策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本文对近年来与环境问题相关文章和材料进行整理、综合,并查阅相关资料作为补充,试图尽可能地全面总结我国甚至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1 我国现状
1.1工业现状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提升、城市和城市化发展转向新型城市化等全面转型。长期以来我们把发展等于GDP总量的增长,以此来总提全局,并作为政绩评价的标准和干部升迁的重要依据。经济发展取得了高速增长,但深层次的经济社会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区域发展的层面来看,东部沿海区域主要依靠粗放型、加工型、出口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群,实现了经济的优先快速增长,并已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但是这种依赖资本的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取得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其承载能力已无法持续发展。
1.2农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农村,边远地方日益严重。城市的控制现在比较严格、规范了,可是我们纵观现在的农村,农村的卫生条件本来就比较差,现在由于农村监管不好,许多三小企业就转入农村地带,许多地方,一些废渣、废水、废气对人的危害日趋严重了,还有农村的化肥、除草剂、农药等,一些本来不良生产、生活习惯也正在不断地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发展。
因此,在三种(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环境污染中,化学污染最为严重,它包括:(1)无机物对环境的污染(2)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2 无机污染物对环境污染
2.1.1汞汞可以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进行远距离传输,也通过陆地径流、污水体中的汞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被海洋生物吸收并在体内积累、放大,最终进入(Susanne etal.,2001:Yasutake et al.,2004)。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鱼类等海产品中的70%-90%汞以甲基汞形式存在。
2.1.2磷弱结合态磷是与沉积物胶体、粘土矿物以及磷酸钙等通过配位交换形式发生专属性吸附的磷酸根(王雨春等2004)人体。主要吸附在沉积物表面的粘土矿物颗粒和氧化物、氢氧化物等的表面,受沉积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较大,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如温度PH、水动力条件、生物扰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弱结合态磷的吸附和释放。铝结合磷与弱结合态磷相似,铁结合磷又与二者相似,只是存在的层面和含量不同。闭蓄态磷是指紧密包裹在Fe2O2胶膜内部的还原溶性磷酸铁和磷酸铝(蒋柏藩等,1990),很难释放和被生物利用。自生及生物磷灰石碳酸钙结合态磷主要来自于上层水体中生物颗粒的沉降和早期成岩作用所形成的氟磷灰石,生物磷灰石碳酸钙结合态磷早期成岩过程中内生过程形成或生物成因的钙结合态磷(包括生物残骸、如鱼骨、藻类壳体等)。碎屑磷石灰存在于大量磷矿中。
2.1.3氧气氡气是土壤及岩石中的铀、镭、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放射性的气体。某些含铀系元素高的建筑材料,如砖、花岗岩、混凝土会散发出氡气。
2.2无机污染物污染途径
2.2.1汞这种重金属十分特别,银白色,在常温下就呈液态,可四处流动,而且挥发性也很强,一旦在空气中,就会附着在地面和墙壁上。同时,汞的穿透性也很强,皮肤可以吸收。汞可以通过海洋环流进行远距离传输,也通过陆地径流、污水等进入海洋生态系统,水体中的汞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被海洋生物吸收并在体内积累、放大,最终进入(Susanneet al,2001:Yasutake et al.,2004)人体。
2.2.2磷有机磷农药是现有农药中品种最多的一类,约有100多种,多数是杀虫剂(如敌百虫、敌敌畏),少数是杀菌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散)、除莠剂(如地散磷、草特磷)和杀线虫剂(如除线特、线虫磷、治线磷、除线磷)。其中有些农药亲体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产物,残留在环境中或作物上可造成农药污染。
2.2.3氧气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着的气体,它会不知不觉的从房屋的地基、土壤、墙壁和天花板中溢出,并在室内积累。
2.3风险评价
2.3.1汞2005年国家卫生部新修订的《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食品中限量》、2006年农业部修订的《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以及此后相继修订的各项无公害贝类产品标准中,均采用欧盟(国家认证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译,2006)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991)有关鱼、贝类甲基汞含量的限值:即鱼(不包括食肉鱼类)及其他水产品汞限量指标(MLs)甲基汞≤0.5mg.kg-1。20世纪日本著名的“水俣病事件”(张延,2006)后,水坏境及水产品中汞的含量以及人体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价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学者关注和研究和热点(Canuel el al.,2006:Anton et al.,2007:)。蔡文洁和江研因,2008)。
2.3.2磷是当今全球湖泊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金相灿,2001)。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盐在湖泊中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过度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从而产生富营养化污染。调查表明,中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于中度污染,属于IV劣V类水质的湖泊占60%,劣V类水质的湖泊占28%(国家环境环保总局,2006)。我国年人均消耗洗涤剂2.5千克(保守数),以12亿人推算,我国年耗洗涤剂
总量为30亿千克,合150万吨,此消费量没有计算工业除尘去垢使用的洗涤剂及其他用途使用的洗涤剂数量。据对全国55500公里河段的调查,不符合饮用和渔业用水的为47700千米,占85.9%,污染严重、鱼虾绝迹的河段有24000千米。科学试验表明,1克磷入水,可使水内生长蓝藻100克。目前我国的湖泊几乎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2.3.3氡气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等国际学术团体一致公认,长期在氡浓度高的环境中生活,会导致肺癌发病率增加,以及其它病症的产生。据科学家统计,在英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氡气导致的肺癌,其死亡率在各种危害因素中仅次于车祸,占第二位;在瑞典,每年约有1100人死于因氡气导致的肺癌,占瑞典肺癌死亡人数的30%。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氡气列为使人致癌的19种物质之一。
3 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3.1有机物染物的来源
3.1.1 TVOC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汽车尾气、装修、家具、壁纸、化纤地毯、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清洁剂、香水、化妆品、抽烟、厨房油烟TVOC的来源: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来源的主要因素。
3.1.2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acidesters,PAES)是全球性的重要环境污染物(Hutzinge,1984)。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世界上生产量大,应用面广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主要存在于硝化纤维素、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的增塑剂中,还存在剂、消泡沫剂、润肤剂和抛光剂、指甲油、定型摩丝的添加剂(张和陈秉衡,2003)。
3.2有机化合物污染途径
3.2.1 TVOC室内的TVOC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有量的主要因素。
3.2.2邻苯二甲酸ST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适当的条件下,DBP会逐渐地从塑料中释放出来,对环境、生物体和人群健康造成危害(王玉邦和王心如,2003)。DBP已被美国环保局列为首选检测污染物之一,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中也包括DBP(刘慧杰和舒为群,2004)。DBP的毒理学作用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对动物生殖系统的损害,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DBP多刺裸腹湮的毒性有一定影响。
3.3有机物风险评价
3.3.1有机物TVOc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人员通常把他们采样分析的所有室内有机气态物质称为VOC,它是VolatileOrganic Compound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各种被测量的VOC被总称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TVOC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中三种污染(物理污染[如粉尘],化学污染[VOC],生物污染[如霉菌])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TVOC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AS/NRC)等机构一直强调TVOC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3.3.2邻苯二甲酸ST酯目前我国PAES使用范围广,全球地表水中PAES的含量一般为μg/L水平,用量大且逐年增长,所以对于该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动态变化和健康危害仍应予以足够重视。羰基化合物及苯系物是城市大气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及在大气化学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医院室内丙酮的浓度最高,其次是乙醛和甲醛。丙酮、乙醛和甲醛的浓度占室内总羰基化合物的比例,调查结果说明在我们所研究的该地区医院、办公室、歌舞厅内空气的质量相对比较好。目前在接近工业区的水域含量较高。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规定,邻苯二甲二丁酯的标准限值为3μg/L,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标准限值为8μg/L。但其对人类及生物乃至他们后代的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却是潜在和显著的,即使在“可接受”的低浓度下,这些化合物仍对生态系统造成显著影响。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来源我们可以从源头入手避免物质的流入,通过传播的途径,通过物理、化学处理改变物质的组成及结构与性质,减少对自然与人类危害。通过风险评价使人们认识化学物质污染危害性,尽量去避免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把废弃物分类,以便回收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他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王锡吾.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