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以下简称《哲学》)是新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该教材与其他思想政治必修新教材一样,全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了理论知识的“生活化”,淡化了知识本身的理论体系,与旧版教材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在一线教师近十年的使用实践中,这本教材某些内容的编排设计,也给师生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在此,笔者将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以抛砖引玉,与编者商榷。
一、“导言”要简洁凝练、点到为止
第一单元作为整本教材的“导言”部分,是帮助学生解决“哲学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的哲学”问题的。其中第一、二课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哲学是什么”。而第三课的内容编排则值得商榷:首先是第一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相关表述过于“专业化”且论证也不够严谨,而这部分内容其实在第一课第一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中都有涉及且点到为止,表述更“生活化”,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是第二框第三目“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把“”与“哲学”简单等同起来应该说是不严谨的,而且这部分内容也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教材的相关内容大篇幅重复。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把第三课删掉,其中“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部分可压缩,保留基本观点整合到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基本形态”第三个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文后面以“专家点评”的方式呈现。
二、“原理”要删繁就简、贴近生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其中哲学原理及基本观点则是哲学的精华。那么,作为入门型、常识型教材的中学哲学教材应该以什么标准选取原理呢?笔者觉得应该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标准。然而,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在哲学原理的取舍上不仅没有突出其“生活化”的理念,反而是倒退了。这尤其体现在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上,具体体现在新教材删掉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当密切的原理:系统优化、辩证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等。
对此,笔者认为,本着删繁就简、贴近生活的要求,可对这部分内容作如下处理:(1)压缩“系统优化”部分,作为“专家点评”附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之后;(2)联系观中的“因果联系”、发展观中的“内外因”重新“回归”,按新课程理念重新编写;(3)单元综合探究只保留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观点的内容,作为“专家点评”附于第九课最后。单元综合探究整体替换为重新编写的“创新意识”部分,这样更加突出“创新意识”,并体现其综合性、探究性。
三、“编写”要尊重体系、便于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是新《哲学》教材部分内容的编写却背离了这一要求,不仅学生看不懂,就连我们教师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尤其体现在第九课《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中。其一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该原理应为矛盾观的总原理,理应突出,但教材对于其方法论仅突出了“要承认矛盾,不能掩盖矛盾”,而淡化了在生活实际中以及答题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其二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原理的世界观部分紧跟在“矛盾的普遍性”后面,但方法论部分却被生生分开放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后面。其三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对此,笔者认为,为了便于理解、便于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处理:(1)把“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压缩前移至矛盾的含义前作为导语,方法论增添“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一并置于矛盾两个属性之后作为第一框,以突出主原理。(2)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移至矛盾特殊性含义表现后面,构成完整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并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部分单列为第二框;(3)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增添各自的方法论,与总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共同构成第三框。
经过这样的调整,《生活与哲学》教材由原来的十二课被压缩为十课,但四个单元的整体框架保持不变,“创新意识”的课程理念更加突出。这是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比较思考所获得的一些浅见,望各位同行争鸣、商榷,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中学)
“意义”类试题是以具体背景材料为载体,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观性试题。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与能力相交融的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意义”类试题是近几年政治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也必将是今后政治单科和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方向。从设问角度来看,一般是指向明确的显性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经济与政治意义,还有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的设问;从归纳的内容来看,“意义”类试题命题依托的背景材料均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的直接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为背景,命题设计不仅体现时代性,更体现贴近现实生活这一新的教学和评价理念。
二、解题思路点拨分析
正确把握“意义”类试题的命题趋势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解答“意义”类试题,了解解答“意义”类试题的一般规律和解题技巧。
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有效信息对应分析。通常“意义”包括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有时文化意义归于政治意义),分析时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客体分析:根据受影响对象划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意义。政治常识中常见的有对国家、社会、政党、公民、国家机构、派等具有的意义。
性质分析:分析事物的影响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事物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到底回答什么性质的影响,应根据设问的要求来决定。目前,高考试题中通常只要求阐述事物的积极意义。
范围分析:根据范围的不同分为:对国内的影响和对国际的影响,对区域的影响和对整体的影响等。
上述四种分析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解答“意义”类试题时要综合运用四种方法,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分析,才能使答案趋于完美。下面着重介绍“一主三辅”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经济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依据客体分析法,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逐一对号入座。①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答案的关键词有: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等。②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繁荣城乡经济等。③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转化为……优势)、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实现小康、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等。
依据范围分析法,分为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前面阐述的主要是国内意义,解答国际意义遵循从近到远、由内向外的原则。答案的关键词有: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2.政治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回答政治意义题的角度,依据客体分析法和范围分析法,应从国家意义、社会意义、政党意义、民族与宗教意义和国际意义等不同视野去思考。政治意义从对公民(或人民)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人民当家做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国家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从政党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民族和宗教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对我国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对地区、世界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经济、政治、文化意义题答题思路
此类试题一般设问指向明确,如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但有时指向并不具体,如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解答此类试题遵循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只是组织答案时一般先经济,再政治,后文化,而且有时政治和文化不必分得很清。但涉及文化意义时,注意使用的关键词通常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等。
4.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一、做哲学题的基础方法———学好哲学的“一、二、三”
“一”———把握一条逻辑主线
这条逻辑主线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整个哲学常识就是按照这样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机组成的。具体来说,“为什么”就是指这个世界本质是什么,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为什么”就是指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世界是客观的,为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怎么样”就是指世界是联系的还是独立的,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等等;“怎么办”就是指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究竟应该怎么办,是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坚持全面地看问题还是片面的看问题,等等。
“二”———活用两对基本关系
(1)活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始终会用一定的世界观作指导。因此,我们在学习哲学常识时应始终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了解一个世界观,要联系到这个世界观相对应的方法论;接触一种方法论,必须追根溯源找到这个方法论的世界观源头。比如说,物质决定意识,学习这个世界观,我们要联想到它的方法论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活用基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哲学作为一门抽象的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来自于各门具体科学。任何一个哲学基本原理都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参照事例,任何一个现实问题都能通过一定的哲学基本原理来加以解释,强化认识。我们应自觉地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而不要进行纯粹的“思想实验”,尽量用身边事例或现实热点把难以理解的理论通俗化、简单化、生活化。
“三”———培养三种思维能力
(1)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学习哲学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其核心要求就是改变那种“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单一向度的思维,树立起在一定的条件下“亦此亦彼”、“亦对亦错”、“非对非错”的复合双向思维,并利用这种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看待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只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的思维是机械的唯物思想,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样的思维才是辩证思维。
(2)抽象思维能力。哲学原理大多数是抽象的结论,要透彻理解这些结论必须依靠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建立抽象思维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不着边际的虚实想象,而仍然应该时时处处对具体事物为参照,从建立形象思维入手,在生动形象的具体思维内容上引导出较为深刻的、一般性的抽象思维。比如,在理解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时,许多同学想当然地认为个性和共性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于是认为个性是寓于共性之中的,这就是形象思维定势,而实际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要理解这个结论必须有抽象思维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有效地分析与综合,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运用这些逻辑思维是证实哲学结论、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深刻领会抽象的哲学道理,也才能够由此及彼地推导出更多的理论。比如,我们已知两个基本理论: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完成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要求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把①②两个基本理论结合起来推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个质变完成后,又会是新的量变的开始。
二、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题型1.“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学生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答题时就在采取“三步曲”:第一步,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第二步:联系答,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理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实践上的有效性。第三步:综合答,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
题型2.“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没有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题型3.“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此题型考查考生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发挥的自由度大,难度大,灵活性、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哪些我们所学的知识点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知识点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知识点原理的,通俗地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题型4.“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题型5.“是如何做到××的?”
一、记住关键词,勾连简示图
关键词,实际上就是哲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通过筛选简单的几个概念,减少学生的文字记忆量。简示图,就是将关键词用箭头符号勾连的知识体系示意图。示意图既包含核心概念,也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
核心概念的筛选。《生活与哲学》中哲学原理可分为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四个知识群。唯物论中的核心概念提炼为:物质、运动、规律和意识;认识论的核心概念提炼为:实践、认识和真理;辩证法中的核心概念提炼为: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概念提炼为: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社会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及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哲学模块知识体系简示图
二、多玩“拼图”,掌握体系框架
教师讲不如学生学。学生通过强化的背诵会达到记住的效果,而枯燥记忆更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拼图”是学生喜欢的游戏。这种游戏虽然不时尚,但学生在移动卡片的过程中,不仅会不断回忆所学概念,更会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拼卡制作。复习哲学的过程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呈现给学生关键词,让学生记录下来。然后,要求学生利用牙膏盒、药盒或其他硬纸张,裁剪成形状相同、大小适中的纸片,然后用粗笔将词写上去。这样简易的拼卡就制作好了。随着学生复习的深入,拼卡承载的内容也会不断丰富。
拼卡使用。复习哲学,我遵循从宏观理论模块到微观知识的顺序。拼卡的第一层次就是让学生制作哲学卡,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四张。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课桌上自主选择哲学模块来拼装。经过一周的课堂训练,学生全部会熟练
“拼卡”。
三、遵循逻辑顺序,走向知识纵深
知识简示图的掌握并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所学知识。学生掌握了结构图后,遵循含义―特征―关系―方法论的逻辑认识顺序,进行二次追问,就会实现所学知识的全面化。这样复习会大大提高学生复习哲学的效率。
“拼图”游戏解决了学生建构知识的兴趣问题。“图拼好后,按照从含义―特征―关系―方法论的顺序进行自我发问,或由教师提问,这样几乎涵盖了哲学的所有知识内容。如,根据唯物论示意图,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一是含义类: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二是特征类:物质的特征、意识活动的特征、运动的特征、规律的特征等。
三是关系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客观性和意识能动性的关系等。
四是方法论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等。
“拼图”只是一种手段,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领,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哲学复习使用“知识拼图”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掌握效果,然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却没有完全解决。“拼出知识”,更希望学生能拼出未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医学生世界观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 主阵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能否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与其他课程相比,“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基本知识体系的传授,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以其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程既有较强的学理性又有较强的时代性,正是这样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原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原理”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
学生对“原理”课程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扭转。长期以来,“原理”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对它的认识不是很充分,特别是在医学院校里,学生热爱的是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原理”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没有热爱之情,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抱有反感的情绪,从而在一开始就增加了这门课程教学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高质量地在医学生教学中完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就缺乏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问题。而这个矛盾的解决,在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扭转医学生对“原理”课程的认识,使他们在接触这门课的时候,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掌握这门对医学生来说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的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正是“原理”课教师必须要加以思考的。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创造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原理”课程教学的小环境,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使他们能认识到这门课并不是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是在说教,而是与他们所学习的医学专业、人生都有紧密的联系,并且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效果。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内在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原理”的学习兴趣。
一、在进入“原理”课程的教学时,以问题的提出作为切入点
学生在理论的理解上是非常片面的。可以说他们是在根本不知道马克思是谁,是什么?等等问题的前提下就反感理论的。因此,我在进入教材的讲授之前,就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马克思是什么样的人吗?哲学与医学有关系吗?然后让同学们作出自己的回答,当他们经过一定的思考,发现这样的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却难以回答的时候。再告诉他们,当我们对马克思及根本不知晓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反感他?我们是不是应该走近马克思及其,了解一下再来谈是喜欢还是反感。引导学生回顾在医学发展的历史中每一个时期医学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而之所以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医学模式,根本就在于每一时期的医学家们所接受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让他们从中看到理论,尤其是哲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从而明白哲学与医学不可分割的关系,明白作为一个医学生如果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会给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拉近了他们学习“原理”与学习医学之间的距离。在对的讲解上,我从马克思是谁的讲解中,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其他们之间的友谊进行介绍,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用情感的力量让学生认识马克思,进而认识,使理论充满人格魅力。让学生在真实情感的引导下实事求是地、与时俱进地、科学地对待。产生学习“原理”的兴趣。
二、“原理”的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
在医学院校开设这门课程,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而且一定要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紧密联系起来。今天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独生子女较多。他们成长在世界大变动和中国大变革的时期,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求知欲望强、思路新颖,但缺乏社会阅历、缺乏鉴别力、往往容易把错误的东西当成新事物来接受;他们思想活跃、有政治热情,但却缺乏政治的判断力,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甚至被有的流行看法所左右;他们要求独立思考、不愿盲从,但往往是方法简单,容易以偏概全,形成的是一些片面的认识。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流于简单的“灌输”,他们就会认为教师所讲的与现实的差距太大。所以,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有选择地提出一些大学生普遍关注但又存在模糊认识的问题,针对医学院校的学生更是要提出与医学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比如针对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的问题?为什么学校不提倡大学生谈恋爱?我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医患矛盾冲突呢?作为医学生怎样认识时间?等问题。再系统阐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哲学原理。引导大学生得出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地处理好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懂得人生只有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起来,才能避免少走弯路,走出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在医患矛盾中怎样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从自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从而缓解我国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系统阐述时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从时间的基本概念理解中,得出作为医学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的特殊理解的结论。从哲学的高度上学会珍惜时间、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教师从这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中去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联系的实际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所学专业的实际中,为学生解决思想现实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三、要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与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和讲演的场所,而是一个有着活跃气氛、师生互动、交流融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有交流有才会形成课堂气氛、才会有生气。交流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也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课堂的小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课,让学生阐述经过自己思考的答案。对学生所表述的答案,不能简单给出一个错误或正确的结论,而是要从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正确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在讲授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原理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大学生今天的自杀行为?与学生一起从哲学的高度与医学的角度进行课堂的小讨论。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到学生中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到从人生发展的规律性来说任何人的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正是由于我们认识到了人生的这一发展规律,才知道人的生命价值意义之所在,所以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的有限时光。而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出现曲折性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因此应该从前进性中去正确对待曲折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因为人生的某一点挫折而选择放弃生命。生命是不可逆的,唯有生命才是最高价值。通过这样的讨论与交流,与他们一起站在哲学的高度和医学的角度上研究生与死的关系问题,从中对他们进行哲学的生死教育。把问题引向深入。做到与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交流。
四、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教师是主体,要提高“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发挥这门课程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对医学生的指导作用,最根本的就是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是与教师的科研密切联系的,如果教师不搞科研,首先对教学内容就没有深刻的理解,不搞科研就不可能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特别是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不仅要通过科研熟悉掌握教材内容,还要对医学知识有所了解。从医学与哲学的结合方面找到教学方法的创新点。以自己一桶水的坚实基础,给出学生一滴水。因此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是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与基础。
从2006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2005新方案”以来,我们不断在“原理”教学中将教学方法的改革落实到课堂上。然后通过座谈会与个别交流及书信的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样的上课方法他们很喜欢。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改变了原来对“原理”的错误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作为一名21世纪的医学生,无论是在自己的人生还是事业上,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则就不可能走好自己的一生,更不可能做一名21世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20世纪中国大陆的哲学学科作为一门专业学术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过程。从学科取向上看, 大致形成了三个主要相对独立的学术范式群: 哲学的中国化及其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与创新,西方哲学的翻译与解读。在今天中国,哲学理论进一步发展,呼唤哲学的创新和当代中国新哲学的产生,我们应当如何妥善处理三大哲学体系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对三大哲学体系的综合创新, 来建设中国当代新哲学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西、马哲对话中建设中国新哲学的背景
当代中国人研究中、西、马哲关系,有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立足点、独特解读法,要获悉其中途径就必须弄清研究的背景。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西方文化的全面颠覆,中国哲学的言语方式发生了断裂,丧失了文化自我的中国哲学,脱离西方哲学的词汇就没法言说哲学。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增长和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一场民族复兴的伟大运动正在悄然来临。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呼唤着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评估和对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而我们要建立一种有别于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样式,当务之急便是构造一种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文化相异的当代中国新哲学,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家不可推卸的使命。
那么,哲学界如何超越三大学科界限, 拆除学科壁垒,共享哲学资源, 展开各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通过三大学术群体的良性互动以推动中国新哲学的早日创生?这涉及到在中、西、马哲对话中建设中国新哲学的目标、途径等问题。
在中、西、马哲对话中建设中国新哲学的目标
在中、西、马互动中建设的中国新哲学,应以什么为目标呢?
今后中国新哲学, 是中国以往哲学的继续发展。然而却也要适应世界哲学大流。迎头赶上就是在现代西方哲学所达到的境界为基础而对其作更进一步的发展。知古可以鉴今, 我们不妨以理学诞生经验为借鉴。唐宋时期, 中国文化呈儒、释、道三教并立状态。儒、释、道三教的文化论争, 包含着正统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理学家大多出佛入老, 然后返之于“六经”, 在融会创新中, 以理学的形式将儒、释、道三教熔于一炉, 从而解决了儒、释、道三教之间长期的对立和文化论争。同样, 未来中国新哲学的建设, 也有赖于中、西、马三种哲学的良性互动。中国现在所需要的哲学, 是一种有力量的哲学, 能给中华民族以勇气的哲学,有变革现实的力量的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哲学的对话、汇通与融合,其根本目的是建构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这应该是建设中国新哲学的目标。
在中、西、马哲对话中建设中国新哲学的途径
中、西、马哲如何交融汇通? 在中国当前的话语情境中, 基本的途径是研究中国哲学的、研究西方哲学的、研究哲学的人们, 各自立足当代、结合实践, 把握这三类哲学的核心理念、学术品格, 分析并反思其时代价值, 同时, 利用可解析的哲理要素和可移位的传承成分,推进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当代中国和世界, 都日趋多元化。反映这种多元化时代的哲学, 也必定具有多元化的存在方式。在中国, 哲学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主导性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它的社会职能是为全国人民指明前进方向, 提供政治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哲学基础;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存,它的社会职能是传播和发扬中国的文化精神,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出贡献;西方哲学是中国哲学不断发展的资源, 它的社会职能是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思想, 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我们所说的交融汇通,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 提倡中、西、马哲之间相互利用其学术资源, 求其同, 求发展。
1、要打破学科壁垒和思想藩篱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专业分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哲学上的反应就是形成了以哲学为指导的包括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
转贴于
科学技术哲学在内的八个二级学科。这在推动哲学研究深化、专门化方面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却给我们带来了学科壁垒、甚至是思想藩篱。学科的分离导致了专门化的哲学教育,我们培养的往往是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专门人才,难以培养出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哲学通才。哲学界也已经认识到学科壁垒对哲学研究者所造成的哲学视野、研究路径和学识方面的缺陷,并对哲学二级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融合正在作出积极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中西马哲学科之间汇通与融合的希望。
2、必须对作为“范式”的传统哲学教科书进行改革
关键词:;哲学;会计理论;会计研究方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计研究方法作为经管学科重要的方法论,也亟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引擎向未来发力。是极其严谨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必须以的全部科学体系作为指针,才能更好地认识、研究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所以将与会计研究方法结合,很大程度上能促进会计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一、与会计理论
在阐述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相关概念的定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论,即“说理立论”①。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于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体系②。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A.CLittleton)认为理论是“对实务(事实和行动)的解释”和“行动的理由”③。会计理论是一个分歧较大的概念。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理论是前后一致的综合,可以说明和指导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和传递信息活动的诸概念④。闫达五教授认为会计理论指的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关于会计实践的知识体系。广义上来讲,会计理论不仅包括概念、模式、假说,也包括实践中广泛运用的会计原则与准则。在了解上文定义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与会计理论是紧密联系的。从哲学角度看,其中的认识与实践等范畴充分体现在会计理论的定义中;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会计的本质、资本的循环和利润的形成等,也都构成了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哲学与会计理论
在中,哲学对会计理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原则到实务中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无一不体现出哲学在其中的运用。一是物质性与会计客观性。认为物质具有客观性,而会计中的客观性原则正是世界物质性原理在会计中的首要体现。比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一切会计记录、计算、直至编制会计报表都应以核实后的合法凭证为依据,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性。二是运动观点与会计恒等式。世界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会计以货币资金的运动为研究对象。运动观主要体现在会计存量等式和会计增量等式上。存量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是企业资产的静态等式。而增量会计等式反映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动态等式。三是时空观与会计假设。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延展。空间观在会计中的体现就是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超出这个空间,就不属于本主体的会计核算。与此相关的还有产品成本核算等。而时间观这一哲学原理在会计中的具体体现有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资金周转观念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四是普遍联系观点与会计核算。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会计上来说,一项业务的发生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记账凭证,再到总分类帐、明细账,最后汇总成财务报表。彼此之间的勾稽关系与核对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五是质量互变规律与会计科目。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超过一定的“度”以后,量变将产生质变。在会计中,资产的耗用并不会凭空消失,它将会转化成利润表中的费用继续存在。这些都是质量互变规律在会计上的重要体现。
三、哲学与会计研究方法
哲学深刻的影响着会计研究方法。从角度看,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我们把握会计这一事物的途径、方法、工具和方式的总和。正如所表明的,会计作为一门科学,其理论研究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社会学和经济学法等。新兴的会计研究方法包括事项法、系统法和实证法。无论上述传统的还是新兴的会计研究方法,都是西方会计学界采用的研究方法。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基于国情,我们不能将西方的方法完全照搬过来,而是将这些方法用在特定的适用场合,并且去完善它、发展它。因此,我国会计界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哲学方法。著名的会计学家葛家澍在对会计对象的研究中就采用辩证的观点解释“资金”,认为资金的取得与运用是矛盾的两个侧面:资金有来源必有运用,有运用也必有来源。只有从两方面去考察,才能正确认识资金。二是经验方法。经验的方法就是通过会计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并总结经验,最终将其运用于今后的会计研究,这其实是中认识论的运用。三是实证方法。“大数据”时代,会计的实证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证方法可以弥补规范会计理论体系的不足,还有利于把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促使我国会计研究改革面向更为实务的方向。四是历史方法。通过研究会计学科、企业的历史数据等大量资料,概括出研究对象的某种规律,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研究中的一种方法。认为,“规律”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联系,且具有稳定性。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现在,预测未来。五是系统科学法。系统科学研究方法更加鲜明的运用的,它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力图寻求系统目标的最优化,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这种方法更适应于研究复杂的事物。除此之外,哲学在会计研究方法中的体现还有逻辑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量化的方法。
四、总结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古诗词;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2
政治哲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一门课程,也是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必修的学科,然而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深奥难懂的哲学知识,对课本的哲学内容也只能一知半解。如果教师能合理地运用古诗词,把古诗词融入到哲学课堂的教学中,那么对于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明理言志,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方向,对高中学生今后的发展更是起着非常大的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高中政治哲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政治哲学知识,而抽象的哲学知识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无法理解知识的同时,自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无法投入到课堂中,这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把古诗词融入哲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1、以古诗词为导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激发在哲学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了兴趣,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古诗词语言凝炼,意象丰富,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能强烈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例如:在讲授“按客观规律办事”时,我导入了李白《日出行》“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在让学生感悟诗词美的同时,设计如下问题:“草,不因繁茂而感谢春风;树,不因凋零而怨恨秋天。为什么?四季循环,究竟是谁在驱使,是否存在超自然的神在主宰?本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中来,为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从而让课堂充满了情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2、以古诗词为桥梁,引领学生明理
哲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道理是不容易理解的,为帮助学生进入哲学“智慧王国”,教师可以以古诗词为桥梁,把哲学上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观点理论融入到古诗词的讲述中,这样,能使哲学原理通俗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奥的哲学原理。
例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属性时,可引用南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噪与静,鸣与幽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以“蝉噪”反衬“林静”,因“鸟鸣”更显“山幽”,动中写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妙趣横生,诗意丰盈。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松”、“石”的静与“明月”、“清泉”的动两两相应,相互衬托。失去了“松”、“石”的静态美,人们就难以观察到“明月”、“清泉”、“照”、“流”的动态美。这在哲学中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离开其中一方,他方就不能存在。通过对古诗词的解释,把哲学的晦涩抽象原理变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的形象思维,从而,学生理解“矛盾的统一性”这个原理就容易得多了。
再如:在讲《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时,我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一座山,由于看的角度不同,如横看或侧看,远、近、高、低各不相同,从哲学角度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积极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不能用片面地、消极地、割裂历史地、静止地看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好理解了整体与部分,即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引领学生明确哲学道理。
可见,用古诗词的方式来解释哲理,不但浅显,而且显得形象、生动、可感、可知,能达到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以古诗词为媒介,实现师生互动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的单向过程,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和文本互动的过程,政治教学也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古诗词是政治课中实现师生互动的很好的媒介,如果充分利用它,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时,我列举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诗句。先简介大林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情景之中,并提出了很多问题:是不是山上桃花的品种与山下桃花的品种不同?庐山有多高?山上的温度在农历的四月有多高?山下的温度有多高?整个地区的海拔是多少?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接着,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再引导学生从生物的角度讨论桃花开花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同时可以继续讨论有没有可能庐山山上的桃花都芳菲尽了而山下却在盛开呢?通过互动,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争着发言,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情景让人无比欣慰,它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吸取。所以,在哲学的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入古诗词于课堂上,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正如这节课,古诗词的引入,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方法论要求;同时在讨论过程中也调动了地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以古诗词为坐标,培养学生哲学情感
政治哲学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古诗词融入到哲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哲学知识,并且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体会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人生。
例如,在教学“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课时,我通过引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一诗句,对比的《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一诗句,请学生思考他们各自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哲学角度上又说明了什么?然后再根据学生理解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认清正确的人生方向,让学生能够通过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懂得人生的真理,明了人生的意义,做个真正的有用的人。
再如,在教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可引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一反常调,热情赞颂秋天的美好,把它写得极富诗意。诗一开始就否定古来的悲秋观念,认为秋日胜过生机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这让学生明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在通往胜利和成功的征途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干扰,遇到些许困难和挫折。这对培养学生不怕失败、不畏艰险,敢与逆境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把古诗词融入哲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其合理性
本着政治课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把古诗词融入哲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它的合理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古诗词,要有“四性”:即典型性、趣味性、教育性、欣赏性,切忌满天撒网。第二:要坚持择“熟”原则。避免太深太难,尽可能利用学生熟悉的语文知识,即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诗名句,这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吸取知识,接受教育。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虽然古诗词言简意赅,便于教学,但它毕竟是古诗词,属于语文课范畴,有其自身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所以借助古诗词,要精心策划,巧妙安排,灵活运用,课堂中讲古诗词要有度,要控制一堂课中使用古诗词的数量,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明,不能把思想政治课变为古诗词欣赏课。第四:要整合诗哲结合点,设置问题,合作探究,使学生从对古诗词的鉴赏中深入到哲理的思考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总之,把古诗词融入哲学的课堂教学中,既有利于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目标,也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素质以及增强我国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奇葩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秀林主编.《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进入新的时期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直到目前为止,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政治课本身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这是我们要改革的难点也是重点。
我们的教师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要提高教学质量,各级组织领导要加大刺激的力度,刺激越大教师的积极性就越高。否则教师的积极性会削弱,甚至转为消极状态,这样就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做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是“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在实践改革中,所谓深,指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要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中,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推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在求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广度。有的地方要突破教材的框子介绍教材边缘的内容。所谓实,是指课堂内容充实,避免空洞的说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了避免空洞,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原则。例如讲哲学原理需要联系实际,讲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更需要联系实际。既要联系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
相信,只要改革有所成效,我的政治教学也会有所提高,政治学习也会大放光彩。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外国语高中)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1.前言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基础,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维的有效方法,课堂提问主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手段。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可以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高中政治课堂提问必须遵循提问的地方要恰当、提问的难易程度要恰当、提问的时机要恰当等基本要求,以学生思维过程不断生成的新问题为落脚点,以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为发展指向,把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作为教学的着力点。笔者就此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为例探讨提问的技巧。
2.掌握教材内容与知识结构
2.1 考查识记水平。识记水平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有效性进行考查,也可以称为识记考查。通常是在课前进行复习性的提问或课后总结性的回顾分析。主要是提问学生对具体原理和一般方法论等记忆,提问的主要形式通常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并且要求举例说明。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考查学生识记水平而进行的提问应该是提问基本知识,因此必须进行恰当的处理。由于是对简单知识进行重复提问,如果提问过多,可能难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束缚其思维的发挥,降低了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2.2 考验理解水平。理解水平主要是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提问的层次不在局限于记忆,提问主要是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述及分析说明的能力,是通过自己语言对所学内容进行描述的过程,主要是能够推导出简单的方法论及哲学原理。考验学生理解水平而进行的适当提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与把握,并且能够学会正确的运用过程。
2.3 检查运用水平。运用水平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提问达到更高的层次。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各种概念、规则和原理等的运用程度。运用水平的提问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和概括以及理解等,并通过题目进行相关的训练,这样的提问可以有效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运用于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更好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对所学知识更加理解和把握,并能够熟练运用。
3.驾驭课堂,善于设置提问
3.1 围绕中心提问。每节课的内容都有中心,应该围绕中心进行提问,教师应该为解决政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置提问,不能没有目的的乱问。发问重点,设问难点,多问关键点,所有的提问都应该围绕教学任务而进行,把握问题数量和原则。如关于"债券、商业保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所知的各种投资方式,并要求学生对各种投资方式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不但突出了重点难点,还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2 启发式提问。高中政治教学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应该采取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思维,吸引其注意力,使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使表达更加流畅。教师应该明确目的且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让学生站起来都能够顺利回答,才是成功的提问。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能够学会运用,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政治教师应该采取启发式提问。
3.3 趣味式提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与动力。要想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对政治进行学习,必须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所以,激发学生兴趣,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前提条件。政治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学习与探索,了解学生性格特点,把握其真实的想法,真正把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讲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和小笑话,活跃课堂气氛后,再根据故事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4 适当性提问。自古以来,教学方面就一直提倡因材施教。所以,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避免所提问题过难或者过于容易。对于传统中的"是不是"、以及"对不对"这个过于简单的提问,学生不经思考就顺口回答,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启迪其思维。相反的,如果所提的问题过于深奥,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这样不但没有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政治教师在设置问题时特别要注意对度的把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使问题难易适中,让学生动脑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
4.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大多数都是抽象的概念,缺乏趣味性,如果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死板的按教材进行,学生就会觉得非常枯燥乏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因此,高中政治课进行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提问技巧。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艺术。巧妙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思考。同时,政治教师在提出有质量有技巧的的问题时,学生的各种答案,也能够启发政治教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精心且适度的设计,围绕中心进行设置,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汝庆.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提问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
[2]朱玉巧.探究性提问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
[3]匡美兰,张波.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例谈[J].思想政治课教学
关键词:;教学;可信;可用;人文关怀;贴近生活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是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主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担负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该课程通过系统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原理”课因理论色彩最浓、理论难度最大、理论基石地位最强,其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接受而且认同其概念、原理和理论,并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始终是高校“原理”课授课老师的追求目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也一直是授课老师的努力方向。为此,在教学中更需要将授课与育人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相互统一。
一、共同认识,走近你我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纪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纽带,质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育人是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纪律维护的是公平和秩序,但纪律是刚性的约束,需要情感的柔性去滋润。纪律与情感相融合,学生才可能身心愉悦地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由于纪律是部分学生最不愿面对和接受的,离开人性不讲究方式方法,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人在曹营心在汉”,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失去教学的本来目的和意义。而课堂是师生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为此如何将重情感与讲原则并举,刚柔并济,绵里藏针,把握纪律与情感二者的“度”就是一门学问。因此在正式进入“原理”课教学前“立规”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第一次课在前言中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走近你我”和“走进课堂”,转变、端正学习态度。共同认识,走近你我。从理念、劝学、聆听、教学以及课堂性质、课堂要求和课堂设想等方方面面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这里既有针对老师的内容,也有针对学生的内容,目的是为走近你我、认识你我,营造和谐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倾听学生的愿望和建议,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则[1],达成教学共识,教学相长。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合班课,少则2个班,多则3个班以上,学生来自于不同班级甚至不同的专业,其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其教学效果必大打折扣,因此第一节课“立规”就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第一次课不仅应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的具体要求、学期成绩的构成及其细则,而且应让学生清楚学期成绩分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由每一节课和每一个明细内容组成,并非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我”的成绩“我”做主,学会对自己负责。学生学科成绩的每一部分的分值与给分标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学期成绩贯穿于每次教学中,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自己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学生随时可根据自己的变化算出自己的成绩,学生要重结果必先要重过程。
二、消除误解,走进课堂
消除误解,走进课堂。学生要心悦诚服地学习这门课,必须要消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的误解,才能真正走进基本原理课的课堂认识马克思,认真解读,把握的本来面目和精神实质[2]。在讲授“原理”之前,需要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从多年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每每在看到课表,拿到教材,头就大了,人就醉了,认为痛苦的时光即将开始了,计划着、忙乎着怎样打发“原理”课的时间,这一切都是源于对的误解,误解源于不了解,全球对的误解都持续了一个世纪,学生对马克思及其理论有误解也并不奇怪。由于是官方指导思想,是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常常被误解为纯意识形态的教化、教条式的灌输,从而产生了本能的反感与误解,甚至抵触和抗拒。学生大多会认为在“原理”课授课中,空洞、枯燥、晦涩、乏味、苍白、无力、抽象、说教、虚伪将充斥课堂,是一种煎熬与折磨、痛苦和不幸。学习“原理”课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许多同学甚至准备了很多方法和招数来打发漫漫无期的无聊课堂时光。因此,第一次课解决认识误区,端正认识态度显得尤为必要。但这个过程不应是生硬的、强行的、显性的而应是间接的、温和的、隐性的,不自觉的和潜移默化的,应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让基本原理的科学精髓在学习过程中渐行渐近地进入学生灵魂深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观点。作为老师无须急于对学生的观点认识作出评判,只须将学生带进马克思的殿堂,让他们去看、去听、去寻找、去分析,让他们在全面了解后再重新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判。因此,老师需要以视频、图片、资料等为载体,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中解读马克思。
介绍马克思的生平,直面马克思及其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责难;思考在人类历史上,谁是既拥有话语权又完全站在穷人立场上替没有话语权的穷人说话的思想大师,谁在指证揭示资本的恶行,谁在鉴照我们人性的异化、物化的人生、生命的缺陷,谁在帮助我们开显本真的生命,追求人的一切内外丰富性,计虑和守望此岸的圆满;分析马克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还会被西方评选为“千年伟人”,陈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等等一系列的客观事实。通过一系列的感性接触,带领学生走近马克思、认识马克思、了解马克思、分析马克思、解读马克思、回归马克思,将学生的困惑和盘托出交给学生自己解决,由老师启迪、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辨别、寻找答案,而不是回避问题,居高临下地灌输现成的结论。老师应启迪学生分析思考:如果说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伟大的头脑,一种伟大的思想,推动了全人类最伟大的进步,实现了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伟大的思想变革,这个人的思想我们是否应学习?如果说在人类社会近一千年历史中,一个人的理论虽诞生于19世纪却不停留于19世纪,虽产生于欧洲却跨越了欧洲,经久不衰地影响世界,对其理论批判赞同之声不绝于耳,一百多年来一直引起全球关注与争议,这样的理论我们是否应拜读?如果说一个理论的思想魅力不是为少数人的一己私利,而是源于为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使人类受惠,使人民受惠,这样的思想是否值得我们推崇?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发地去反思,让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敬仰标准去比对马克思,根据马克思的贡献去客观地、正确地评判马克思,通过自然浸润认同马克思,再到尊敬马克思,热爱马克思,从而彻底消除对马克思的误解。这样学生不仅对马克思没有了反感,而且还会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捕捉马克思理论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立足于当代实践,思考现实问题[2],真正走进基本原理的课堂。
三、以人为本,真情关爱
人文精神贯穿于基本原理的始终,人文关怀是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的全部思想洋溢着人文意蕴和生命关怀,因此讲授“原理”课也应该而且必须注重情感投入,随时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倾向,坚持以人为本,处处充满对学生的关爱,让课堂教学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回归人文关怀,做到教学理念人文化。老师告知学生教育理念:教育本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与交流,真正的教育不仅应充满人性而且还充满智慧与启迪。永远欢迎同学们带着真诚、善良、理解、信任与求知的心,走进老师的“原理”课堂,一起领略哲学的智慧、思想的魅力。欢迎走进老师生命中的每一位学生,期望大家能一起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洞见深刻,滋养生命,共同成长,“亦师亦友”是老师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实现教学过程人性化。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加强学情研究,进而了解学生[3]。在“原理”课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课时少,内容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其他几门思想政治课难度大,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学过程人性化能通过“身教”引导学生学“做人”。第一,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应注意体现人性化。首先,课件的每页应显示章节、目录和对应知识点的页码,这样即使学生在上课时短暂分神也能迅速回到教学中,跟上教学进度;其次,课件应由文字、图表、图片、音乐、视频共同构成,如在相应知识点可在课件中嵌入相关知识背景图作为该页的背景或模版,或嵌入相关的音乐和视频声情并茂,产生视觉冲击力,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理解掌握抽象思维的知识。例如通过《山不转水转》和《篱笆墙的影子》等歌曲让学生自己解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通过剪接《驯鹿与狼的生死追逐》《秃头的男人》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质、量、度的界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满人情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的教育,更需要“育人”的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的引导。教育重在“育”,“教”作为一种方式手段是为“育”服务,其目的是要实现“育”,“育”的最佳途径是引导、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越是具体化、质感化,学生越能感受到这暖暖的、沉甸甸的关爱。例如:学生在课堂中,有些知识要点喜欢在书上勾画出来便于复习理解,但有时学生听课时不能及时找不到书上对应的知识点而跟不上教学进度,这时老师可以在讲课时走下讲台,一边讲解一边帮助学生找到书上的知识点,这样一个小小的也许对于我们老师是非常不起眼的善举,会被学生刻意放大去感悟,因为她传递的是一份善意、一份暖意、一种关怀、一种温馨,学生经由他们的手将一个一个地传播下去。第三,老师在育人过程中应充满爱心。把老师的真心放到学生的手心,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塑造和影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人文关怀,也是“原理”课的目标之一。在大学,师生关系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在中学,老师就是你的再生“父母”,无时无处不盯着你,想逃避老师的监督比登天还难。在大学,一切都变了,师生的接触主要局限于课堂,课堂虽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可能,但实际上面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尽管是在一个大教室里教学,也无法真正进行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更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对话”。而且在学生看来,大学老师上完课后,经常就不见人影了,老师就象天上的云,遥远得够不着。师生之间很难仅凭课堂教学变得亲近,平时师生的交流也少之又少,因此借助网络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加强网络联系,既能将教书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又能增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感情。发挥网络平台的时空无限性等优势,利用微信、QQ、E-mail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在网络空间中既可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播,又可进行学习合作、价值分享,师生既保持了共识又容忍了差距,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由于网络可以不限制时间地点,学生常常在网上关注老师动向、老师的QQ空间。老师可以借助自己的QQ空间传播、激活正能量,影响学生、共享知识、启迪智慧,让学生接收你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同时老师也可以走进学生网络世界,通过虚拟世界看到自由而真实的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师生互动,帮助解决学生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情感投入,实现沟通无障碍。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网络实践中能够逐渐思考、理解、领悟到基本原理本身就是流动的思想、心灵的追问、智慧的凝结、灵魂的享受。
四、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基本原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具体生活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而教材为突出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了连贯性和浓缩性,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在保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鲜活的内容;怎样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理论回归到生活之中,把重点讲深、讲透、讲活,又要把内容讲全面,充分展示的思想魅力,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静止的、平面的,而教学是生动的、立体的[4]。教材仅仅是我们的剧本,真正的导演是教师。因此能否上好“原理”课关键是看任课教师,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教学的质量、效果。教师要上好“原理”课,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基本原理。只有真信,既相信又自信,才会主动正视,积极探索,教学才投入,用情才真,才能烘托教学气氛,真情打动、感染学生;只有真懂,才不会居高临下灌输结论,也不会回避问题隔靴搔痒,更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也不会在不解与无奈中“被迫接受”空洞、枯燥、简单的解释。其次,在教学中分析、阐释原理时,应贴近生活,还原生活,发挥实践性的特点,将理论生活化、通俗化[5]。将理论渗透到生活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基本原理本身就是真理,因为“真”所以可信;领悟到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不仅给我们理论思维提供了逻辑力量,而且还给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教育要实现其价值与意义,必须使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人本身,回归于生活,走进学生灵魂深处。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跟踪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知道什么、想寻找什么、思考什么、需要什么……借助课堂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情感困惑,才能释放来自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学生进行真实对话,帮助学生去追寻真、善、美,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传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在解读“矛盾”这个概念时,如果说从日常生活和经验的意义上而言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现象问题,但哲学是从理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概念的,因此部分同学在理解上有难度。
在讲解时,从理性上、字面上来解读“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概念,不能抽象讲解,必须还原生活,注意几点:第一,对“关系”的理解,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消息”的消与息、“抱负”的抱与负、“痛快”的痛与快、“舍得”的舍与得、“危机”的危与机都体现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立不是矛盾,统一不是矛盾,必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是矛盾。第二,对“自身”的理解,对立统一的关系,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都存在,即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就事物内部而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就体现了事物内部自身所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者,水也;刚者,水也。水之柔,在圆则圆,在方则方,轻风亲近它,它便随风而去;阳光亲近它,它便扶摇直上。水之刚,无坚不摧,无强不克,滴水穿石,阻之不停,斩之不断,正如李白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最柔的也是最刚的,最弱的也是最强的,柔与刚,弱与强是对立的两面,二者有机地统一于“水”这一事物内部之中。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成语刚柔相济、柔中带刚、以柔克刚、外柔内刚等都是对矛盾概念的具体诠释。就事物之间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将原理与现实相结合,从现实中提炼理论,从生活中洞见规律。从理论上反思现实,反思生活,将社会现实作为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做到既抽象又具体,既高度概括又还原生活,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深入浅出,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理解其概念又能将概念融于生活之中,服务于生活,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事例,在事例中找真理,在真理中找答案,引领学生在“原理”课的学习中树立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且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提高育人效果,而且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原理”课入耳、入脑更入心。
五、终极关怀,入脑可用
“原理”课“应当承载政治功能,但它却不是政治本身;它具有工具性,但不能以工具性取代价值性”[6]。“原理”课中的哲学部分就是对价值的探寻,对存在的追问,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工具,更是人们改造世界、解剖现实的利器。改造世界体现了哲学的终极关怀———可用。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它思考和昭示的是人们不断追问的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反思、追问,哲学才会非常亮丽有用;不反思、不追问,哲学就是无用之学。从哲学的研究对象可知,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哲学,都不能阻止和哲学发生联系,所不同的仅仅是自发的、零碎的、朴素的、瞬间的与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之分。也就是说哲学的有用既存在于民间的油盐柴米茶的生活琐碎中,更存在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中。“可用”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行为的根源在于思想,用哲学眼光审视世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其最终目的是要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世界观帮助人们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方法论帮助人们指导人生、改造社会、改变世界。哲学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名誉、地位和财富,但它能训练人们的思维,拓展人们的视野,提供科学的方法;树立整体性思维,培养总揽全局的眼光,提供战略性思维的世界观。正如詹姆士所言:“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它却能鼓舞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勇敢起来。”基本原理是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和高度抽象,揭示的是事物的共性、本质、规律,是在零乱之中整理出的一种井然有序的秩序,其内容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内容本是相通的,有必然联系。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原理”课教学的真正内涵,解决学生的困惑、迷茫、孤独、悲伤需要“原理”课中哲学这把万能的钥匙。哲学不仅仅要“追本溯源”“穷究会通”,更要启迪人们与宇宙万物相处的方式。仔细审视我们所有的烦恼、迷茫、孤独、悲伤,不外都是源于我们没处理好自身与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没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即自然、社会、人生、自我,没能有效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于是烦恼、痛苦、失意等由此而生。而“原理”课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如何把握自我、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荣辱沉浮、喜怒哀乐,肩负着激发、调动学生从理论高度自觉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理”课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将“原理”课由抽象还原到具体,引导学生运用原理,充分体现原理的生命力———“用”即改造世界的实践。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用”的过程,有用无用只有通过实践体现和检验,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思想与生命的成长,以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人生困惑为切入点,将高深的哲学原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学生个人实际融会贯通,以生活丰富哲学,以哲学透彻生活,让哲学为学生服务,发挥其人生导航作用,彰显基本原理的方法论功能。如:在讲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让学生运用原理分析“每个人的人生支撑点究竟应在哪里?怎样找到这个支撑点?怎样学会处理好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让学生在分析中认识到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这一点才是你人生的支撑点。在学习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解辩证否定观时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以疑引思,请学生审视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思考各地的钢筋水泥是否正在掀起一场无情的、可怕的、摧毁一切的海啸?国家的过去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埋葬?我们的历史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肢解?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究竟需要国民付出何种心理代价?让学生在反思、追问中寻找身为中国人的意义和身份,寻找正在被抹去的集体记忆,寻找逐渐被我们丢弃的历史。“可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自终挖掘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案例讨论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点燃学生心中的精神烈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反思追问的习惯,滋养或救治学生心灵,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困惑形成共鸣,发挥其精神引领、价值引导、服务现实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只有哲学才能给出社会存在问题的最终答案,才能启迪智慧、洞见深刻、发现真理、印证价值。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理念应以育人为本,服务学生。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必须要对学生有用,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怀和思想发展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人性,真正入心;“教”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本性,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成长与人生发展的内在诉求相统一,形成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对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的成长有帮助、有指导,“教”也才能转化为“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晓琳,李海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120—121.
[2]丁国浩.试论“重读马克思”与“回到马克思”再到“发展马克思”[J].社科纵横,2013(1):17—19.
[3]丁国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势[J].前沿,2013(1):145—148.
[4]羊森,王德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139—140.
[5]秦霞,陈怡,江雪华.基于学科特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83—86.
[摘要] 学生厌学政治课,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教师应该先改变外部因素,用外部因素来调动内部因素,要求我们从“教学”入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被动听讲变为多感观协同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由于大学的扩招,高中的扩建,中职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招到的生源综合素质也比较低。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特别是政治课,许多老师反映:学生上课无心学习,上课有的在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学生厌学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但笔者认为,我们老师应该先改变外部因素,用外部因素来调动内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入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被动听讲变为多感观协同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了解学生思想,掌握学生动态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08(9)班的《哲学》科任老师,通过一年的教学,我对这个班的同学比较了解,这个班整体情况尚算良好,但也有个别同学上课喜欢睡觉、聊天,甚至偷偷玩手机。管严一点,课堂纪律就好点,但显得很沉闷;管松一点,课堂就像炸开的锅一样非常活跃。我总结本班的特点有:(1)本班的培养方向是美术,同学不喜欢理论课,他们比较喜欢画画;(2)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讨问题;(3)本班学生的基础不算好,抽象性的概念比较难掌握,故比较喜欢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学。如何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既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又能控制好学生的思维不发散;既保证课堂有序的纪律,又不必停下来过份强调纪律,影响教学的衔接,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除了开学初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提出明确要求以外,我认为最重要是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首先对教学方法进行变更,把原来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型改变为以讲授法、讨论法、电影教学法和体验法相结合的课型。如讲授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这一节课,我先通过一幅漫画引入新课,漫画是用flash做成的,通过漫画中两个人物的对话,引出讨论的题目:“正方:人的成功70%靠努力,30%靠机遇;反方:人的成功30%靠努力,70%靠机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辩论。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高涨起来,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辩论起来,当辩论进入白热化时,我请大家停下来,许多学生以为我要打开谜底,我告诉他们,答案就在我们下面要观看的电影。接着,我播放了电影《李嘉诚》并布置了演讲题目:“你认为李嘉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他身上学到什么?”本部电影主要介绍李嘉诚的生平: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2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李嘉诚当时在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1999年,李嘉诚被《 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昔日逃难的少年,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亚洲首富”。看完电影,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大家齐声回答:“靠自己努力,把握机遇”。接着我请同学演讲,同学们踊跃上台发言。学生发言后我再进行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嘉诚:第一是自强不息;第二是要努力追求知识;第三是把握机遇的能力。通过李嘉诚成功的案例,我们得出了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李嘉诚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他自身不懈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今后,不管在学习中、工作中,都应该运用所学的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
三、改变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在教学手段上,以上两堂课都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整堂课力求以“问题―讨论―电影―讨论―演讲”贯穿始终,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尽力实行“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观看电影、讨论问题来学习哲学,把深奥、晦涩、枯燥的哲学,在电影中一下子变得生动、亲切和鲜活起来,调动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观看电影认识了哲理;通过讨论、辩论进一步了解、明白了哲理;再通过演讲把哲理应用到生活之中。学生从“不学―参与学―积极学―应用哲理”这就是质的飞跃。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教学自然也就没有效果。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个学期第一单元测验,本班学生成绩平均分为78.3分,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在学生给我的反馈意见中,有学生这样写到:“老师我原来不喜欢理论课,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才发现上理论课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通过看电影、讨论明白了许多哲学原理,我喜欢这样上课……”有这样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刻,“告诉学生,学生一定不会记得;给学生分析,学生不一定会记得;让学生参与,学生就一定会记得。”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