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

时间:2023-07-21 17:2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

第1篇

【摘要】 围绕职业教育如何高效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主题,归纳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基础,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找到了实现学校与地方企业软硬件资源无缝对接从而助推地方经济腾飞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地方经济;服务;实践

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基础

教育的发展是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教育定位也不一样。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认清新形势,找准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即为服务至上和质量至上。服务至上要求职业教育坚持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履行服务职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主动贴近发展大局,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质量至上要求职业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质量立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二、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的几点具体想法

1.形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共识。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职校学生的成长,没有先进的办学条件,很难办出先进的职业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改革,要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响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战役。

2.实现学校与地方企业的软硬件资源的无缝对接。职业教育能否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不是“口号”工程,而是要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坚实地贯彻下去,是学校的领导扎扎实实地做好相关调研、制定科学的校企对接渠道,是相关专业教师踏踏实实地进入企业进行所涉及专业领域的锻炼。具体来说,实现学校与地方企业的软硬件资源的无缝对接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实现学校与地方企业的硬件资源的无缝对接?有些人认为,所谓学校与企业的硬件资源,无非是指各类专业设备,例如机械专业领域的数控机床、农业专业领域的塑料大棚等。很多学校在硬件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并不逊于一个中小型企业,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样的学校就不需要和地方企业进行对接或者不要与那些规模小的企业对接?其实,学校与企业的硬件资源,不仅仅是指各类专业设备,还应该包括这些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有效“合作”,这恰恰是学校与企业的硬件资源实现无缝对接的核心。一个规模再小的“麻雀”企业,也是五脏俱全;一个条件再好的职业学校,也不可能拥有一个完全真实的企业。至少现状基本如此。明确了这一点,如何实现学校与地方企业的硬件资源的无缝对接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借鉴企业的经营模式,将学校的设备(部分或全部,视具体情况而定)打包挂牌,吸引有经验的企业家与学校合作,在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前提下办厂生产,营造出近乎真实的企业氛围。(2)如何实现学校与地方企业的软件资源的无缝对接?学校与地方企业的软件资源的无缝对接主要是指以学校的专业教师群体和企业的技术人员群体的技术与思想的充分交流。在我国师范生培养机制陈旧的现阶段,学校的专业教师对企业很陌生,在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下,他们与地方企业得不到好的接触。企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师傅,虽不是正规专业毕业,但他们平时长期工作的经验积累尤其显得宝贵。给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充分接触的机会,才会让学校的教师不断地提升专业内涵。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1)教师派出去。让教师走访一些地方企业并下指定企业锻炼,学校要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一是给予教师下企业的机会与时间,学校与企业应主动合作,建立交流平台,为其锻炼创造好的机会,减轻教师的课务负担,让其能在下企业期间集中精力学习;二是给予教师下企业学习的工作酬劳,可进行绩效考核,教师下企业学习看似不上课,没有工作任务,但教师所学内容恰恰是明日学生需学知识,应该将其计入工作量。(2)师傅请进来。企业的技术人员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到学校来为专业教师或学生授课,进行特色教学,事半功倍。同时,他们能对三年后企业“接班人”有充分了解。

三、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实施时有待解决的问题

1.职业教育的投入问题。如今大家对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很多误解,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投入一样,其实差距很大。办学条件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职业教育除要具备普通教育所有的办学条件以外,还需要具备足量、前沿的实验实训设备。没有这些设备,只能是“黑板上开机器”,书本上做实验,培养不出真正的技能人才。

2.职业教育的发展氛围问题。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还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大家对教育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高考上,忽视了没有参加高考或者高考落榜的同龄孩子,虽然这批孩子的数量多于“金榜题名”的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也不愿意让孩子上职业学校,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二是用人单位对校企合作不够热心,他们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愿承担培养职校学生的社会责任,学生进厂实习这一环节难以落实。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服务 地方经济

引言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将愈演愈烈,激烈竞争的焦点在于科技和人才,科技和人才的质量提升来自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等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要加速,必需融入地方经济,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丰富服务地方经济的内涵,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彰显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

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是地方高校,地方高校是地方科教兴市的重要人才基地,也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等职业院校的双重身份决定其服务和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1.高等职业教育的含义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1.1高等职业教育的含义

现代职业教育被界定为:它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从业者和创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情感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典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职业情感、相应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能迅速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并发挥其职业潜能。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上, 针对职业岗位群, 以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艺操作和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实施具有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内容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 主要培养企业内部的技术指导者、组织者、推广者和带头人。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也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1.2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超过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例如,安徽省2008年高等职业院校达64所,在近一百高校中超过一半。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的经验早就表明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增长比物质资本的增长要快,国民收入的增长比物质资源的增长要快,这正表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据测算,在当今发达经济体系中,物质资本投入每增加1美元,产出增长为1-3美元;而人力资本投入每增加1美元,产出便增长3-10美元。

在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经济社会越发展,职业教育就越重要。当前,我省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发展新阶段。建设职业教育大省,是将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由之路;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地方性高校, 其投入、师资、生源和就业均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这也表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推动区域性人力资本的提升,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

2.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第一,经过几年整个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由数量转向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第二,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生源市场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重竞争;第三,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由于投入不足,阻碍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以安徽省为例,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基础能力建设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乏力、政策措施落实不力,难以保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短缺,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过程中,认识有偏差,条件跟不上,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服务方式有改进,内在建设有待提升,这些都与有地方的经济发展不适应,亟待解决。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是互动的,两者互为因果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鉴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或瓶颈,高等职业教育又该如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呢?

3.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3.1 增强认识,深化理解

认识与理解有几个方面,一是对高职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二是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有正确的认识;三是什么样才是服务地方经济?

既然是服务地方经济,那么,第一,服务的意识要增强,要有主动的全方位服务的意识,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要有效益意识,处理好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要有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能盲目,不能河泽而渔。第二,服务的方向要明确,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地方性高校, 其投入、生源、培训、实习基地、就业等均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如果这些方面是经济的,我们认为,它是服务了地方经济。具体来说,投入有地方政府的投入,生源一般是本地,如,安徽省的职业院校的 生源一般是安徽省的,受教育和培训的对象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实习基地也大多在本市或本省,这些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就业的地方性不是很明显。以安徽省来例,就业结构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安徽省经济重心正逐步向合肥及长江沿岸城市倾斜,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合马芜铜四市工业优势明显。但是,在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市安排毕业生就业的比重却很低。虽然总就业率很高,本地化就业率偏低,不到50%,这与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所以,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有待增强,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措施要跟上,结果要显现。

3.2校企联手,共同科研

学校的科研必需要为社会服务,必需来源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企业的科研要有智力支持,要有团队的合作,要面向市场。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然要求。

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企业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事实证明, 高职教育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级各类人才,也完全有可能为社会提供科学研究成果,为教育决策服务。高职教育承担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人才的使命, 也应该为科技产业提供服务和科研成果,同时还必须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拓宽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贡献率。

众所周知,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同时,没有硅谷也肯定没有一流的斯坦福。硅谷的企业不断向学校提出新的技术需求,使得学校的科研紧跟市场需要,科研所产生的新技术推动了市场发展进而又产生出新的技术需求,就这样双方形成良性互动。

学校理论占优,企业实践突出,校企联手,理论与实践融通,这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为了提升科研水平,可以组建相对固定的团队或课题组、项目组;可以校企共建研究机构,搭建科研平台;另外,也可组织与开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课题立项与攻关以及共同开发教材。   共同科研,将会产生大量科技创新成果,这为服务地方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铺平了发展的道路,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但是,科研成果并不等于经济增长,学校和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或模式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服务地方经济落到实处。可采取高校与政府、企业对接的方式,通过成果展示会、洽谈会、信息会等形式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由实验状态到生产状态的转移。

3.3联合办学,共育英才

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高等和职业的双重属性,其特点决定了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岗位。企业也必须要依托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打造企业的先进文化。这样,联合办学应该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必然选择,联合办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

高等职业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为企业培养专门的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将学生的课堂搬到车间或让企业的专门人才走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效缩短学生的成才周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有这些,也必将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4狠抓质量,深化内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服务地方经济,内涵建设必不可少,质量工程要常抓不懈。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要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打造教学团队,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 应该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要求, 设置新专业, 开拓新专业, 对现有的相关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进行适应性变动。本着“立足当地, 注重实用, 着手现在, 着眼未来”的原则, 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式, 积极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改造。

就安徽本省而言, 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已经集聚了一定优势的产业群, 形成块状经济和各不相同的支柱产业, 因而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不同地方的高职院校根据所在地方经济特色开设对应的专业, 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 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方面的人才。

但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应该看远,谨防近视症,因为,招生及其后的培养有一个周期,教育服务经济的部分功能在以后的年份逐渐显现。

在优化课程设置上,必修课、选修课、公选课保持适当比例,有效衔接,根据专业、市场和学生设置课程,另外,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在内容上也要进行适当的整合,使得有限的课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在团队建设上,围绕专业和教师的研究方向,有计划地培训和学习,有计划地开展课题攻关和研讨。在质量和内涵建设上,我人急需要做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变与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协调的地方,也只有质量的提升才能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也只内涵的深化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3.5拓宽渠道,有效补充

高等职业院校要时刻保持睿智的目光,广阔的视野,依法办校,拓宽服务地方经济的视野。除了办好全日制高职教育外,还应积极开展各种非学历教学活动, 努力提高当地劳动者的素质。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如安徽省某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了农民的就业,这是直接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另外,职业资格培训向社会拓展,依托学校的各类资源,积极为地方开展职业资格认定,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帮助他们明确发展的定位和职业发展的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这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支撑和保障。

充分发挥学报的功能。高职学报为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必须实现由综合化向专业化、由重理论研究向重应用技术研究、由半封闭办刊向开放性办刊这样3个转变,积极推介学校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成果搭建交流平台,学报要了解企业的需要,企业要了解学报的作为。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报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反映地方经济建设和科研的最新成果,这是在宣传上,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为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3.6立足区域,放眼世界

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核心是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办出自身的特色,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区域化的主要载体, 在区域经济大发展的世界背景下, 应当树立并加强区域化意识, 改善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各部门的关系, 促进区域社会和地方高校的协调发展。

例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所提出的立足安徽,创区域一流的目标是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准确定位。另外,安徽的马芜铜宜城市带,合芜蚌试验区,以及对接沿海产业转移和中部崛起,这些都是高校建设所依托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也是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就合芜蚌重点发展产业领域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合芜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等主导和创新型产业特点开展相关工作,服务地方经济。

立足区域,而不能囿于眼前,高职教育也要放眼世界,向先进国家学习,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办学,这本身就是扩大影响,增强实力,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首先要确立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发展道路。通过国际合作办学, 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地方经济需求的外向型人才培养道路,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留学和外聘教师讲学的途径, 以达到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明确提出:广泛开展中外合作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鼓励与境外著名高校以互派教师、互派学生,资源共享、合作教学等形式广泛合作,有选择地引进境外资金、课程教材和优秀师资。

另外,高等职业院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直接为企业所用,教师到企业挂职,担任顾问或独立董事或提供管理咨询;企业也可以通过创办实体直接参与经济建设,这些都是实现校企互动,服务地方经济的很好形式。

学校和企业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唇齿相依,企业要把学校作为培训基地,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企业要把学校作为智力源泉,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实践场所;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合作空间巨大,高职院校要深入地方实际,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特点,明确对接点,找准突破口。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舞台上将大有作为。

注:本文系安徽省2009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韩志伟,王文博.高等职业教育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7,5.

[2]饶骏峰.高职教育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J].技术经济,1999,(8).

[3]教育部高教司.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4]王艳红,蒋文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8.

[5]张恩俭.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8,8.

[6]刘娟.创新专业设置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建筑经济,2008,6(增刊).

[7]陈家颐.全力提升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贡献率[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9.

[8]张苏里.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之路[J].商场现代化,2008,9.

[9]朱文友.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

[10]何玉付.安徽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与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第6卷第6期.

[11]竺小恩.高职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的3项举措[J].编辑学报,2008,6,20(3).

第3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现状 对策

地方高校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普通本科院校。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高校不再仅仅是中央各部委所属大学的补充,而逐渐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的主体,其社会功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一,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二,能够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及其国际影响。[1]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其重要的职能及体现其价值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研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方高校约占全国本科高校的70%,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增长主要由地方高校完成,而地方高校也将每年的招生计划多数安排在了本地区,从而为缓解地方高考压力做出了贡献。为了适应地方需求,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本校的专业和培养方向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调整。在这些高校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中,省市级课题占了相当的比重,应该说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

由于多数地方高校由中专校合并组建而成,因此学校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较差,这些地方高校要很好地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地方高校普遍与政府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在与地方产业、行业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学校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再如,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还不高,甚至部分地方高校忽视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重要职能,主要表现在[2]: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只注重自身发展,“圈”地、“圈”人、“圈”专业,却忽视了,或即使意识到,也没有积极主动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宏观上虽然也重视专业方向的需要,努力使之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有效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但专业设置、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不相匹配,学科建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设置、轻调整”的情况比较突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一直沿袭旧的教育模式,缺少培养创新人才素质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机制。

二、对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

1.明确办学思路,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一所高校能否快速健康地发展并打造自身的特色,首先取决于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高校的顶层设计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具有根本性和线路性的指导意义,它也是学校工作的纲领,包含一个学校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所以,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学校的定位是否准确,办学思路是否符合社会和高等教育规律的要求,最终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事业发展的好坏。[3]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地方高校总体目标定位是:以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教学型本科院校为目标;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行业兼顾周边地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促进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学科发展定位:构建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努力形成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扎根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4]

2.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应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使我们改变陈旧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应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从而调整本校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等,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而要想加强实践教学,就必须开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收集地方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制订并设计一套实践教学计划,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解决本科生实践机会少、实践成本高的问题,又能使科研成果为企业服务,而企业产生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馈学校,从而实现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3.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并且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从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可将教学科研人员按照学术专长组成若干课题小组,深入当地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寻找地方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引导校内创新资源与地方需求对接,提供发展战略咨询、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服务,注重实地的调查研究,并拟定相关研究课题,通过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解决当地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地方高校中的一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适用到经济社会的实际中,转化为现实的管理生产力;高校应加强与当地大中小企业的合作,这是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地方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也是地方院校推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体落实到一系列项目上,地方高校如能积极参与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就能够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样既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又能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地方高校由于受科研经费的限制,其很多科技成果都处于实验室成果阶段,开发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高校还可以根据地方和企业特色通过与当地企业共建研发基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这样既能解决学校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促成科研项目的转化,更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4.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机制。

(1)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其次,要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最后,要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

(2)构建与产业的对接机制。高校一定要有意识地建立和企业对接的机制,要有对接的组织构架,不能一味埋怨企业、埋怨市场,关键是自己的立足点要改变,要有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行动,这样才有可能和企业建立一种互信机制。

(3)革新社科成果的转化机制。社会科学成果必须通过产业化实现自身价值。一方面,社会科学成果要进入社会、服务社会,通过开展有偿的咨询服务、讲演培训、教育等途径,让社会科学成果成为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成果要让社会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中得到吸收和利用,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5.政府应为地方高校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平台。

由于多数地方高校底子薄,与国家部署高校及省属“211”高校相比获得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发展起来困难重重。地方高校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才有可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首先应从政策与制度层面进行整体构思和优化设计,提高当地各部门、单位对高校的认同,政府应减少行政干预,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扩大地方高校的办学自。其次,通过委托课题,共建产学研基地等方式,鼓励高校对接地方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地区产业;通过引导高校与企业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定期交流制度,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市场相对接;通过政府和社会机构给高校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引导高校就业服务对接人才服务体系。最后,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的要求,地方政府应开辟专项基金,纳入其财政预算,为地方高校科研开发、教师建设、硬件设施配套等提供资金,用于支持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综合集成: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1-43.

[2]周旭清,王思民.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44-45,55.

[3]柳和生,盛世明,余龙生.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9):41-44.

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民办高校发展三十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任务和层次的办学实体,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为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方经历和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民办与公办高等教育并存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格局,民办高校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缓解公办高等教育压力以及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民办高校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民办高校的特征,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民办高校明确定位,主动进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改革,在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提高地方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民办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双赢”发展。

一、民办高校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已有民办高校733所,其中,研究生培养机构5所、普通高等学校420所(含独立学院283所)、高职(专科)院校307所、成人高等教育1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数达5871547人① 。应该看到,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教育群体,它们承担了相当份额的教育培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毫无置疑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发展

(一)地方经济发展制约着民办高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产生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更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停滞不前,高等教育也不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与发展更是如此。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至今,之所以仍然无法和一流的公办教育相比肩,除了发展时间比公办教育时间短这一重要因素外,经费来源单一、经济支持力度不足则是另一重要因素。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举办者的投资和学生的学费,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校的生存发展。民办高校的学费一般比公办高校高,而且本地学生占了生源的大部分,而生源充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状况认可。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二是意识形态认可。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从而给更多的家长让孩子接受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丰富和发展了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家长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认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生源充足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发展水平,而地方政府与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需要依靠高校的科研力量来帮助解决,民办高校在积极参与、解决课题的同时,也为自身创造了多种获得科研资金的渠道,进而可以改善和缓解发展受资金制约的状况。

(二)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民办高校的规模和速度

民办高校的需求和供给对其规模和速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了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规模越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就越大,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需求也会越高。

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增加,在对民办高校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而民办高校想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决毕业生的“出口”。从一定程度上说,就业率是学生是否选择某一所民办高校就读的关键性的参考指标,毕业后能否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地方经济的发展缓解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目前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做法就是进行校企合作,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供求关系。学生通过在企业中实习,可以了解和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职业氛围,更好地学习岗位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问题,发现问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

民办高校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受其教育质量的影响,但民办高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有限。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加强民办高校与企业和政府的联系。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直接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岗位,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参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产学研结合,从而增强学校发展动力、加快发展速度。

三、民办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民办高校都属于地方大学,都属于教学型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的这种特性和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民办高校必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一支重要的高校力量,民办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出大批各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民办高校依靠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创办,学生来源和就业也以地方为主,所以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方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脱离了地方的支持,民办高校很难持续性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类型多少、质量好坏、水平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高校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学科建设,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进而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资源支持。这些支持又可以促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从而提高科研水平。而我国民办高校的主要资源来源是学生的学费,生源是决定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但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的科研能力,又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生源。

(二)民办高校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素质的人才和创新科技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

高等学校是社会知识,科技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民办高校能够迅速捕捉科技发展动向,明确地方经济对科技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民办高效利用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地方资源优势并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特点相融合,积极促进本校的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的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实现科研的真正价值,使地方经济在科技创新中得到突破性发展。

民办高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国民办高校大多以就业为导向,且主要向地方输出人才。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并迅速调整专业设置,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地方和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由于种种原因,民办高校没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另外,由于地方政府的一些原因,高校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明确了民办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民办高校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增强服务意识,调整学科体系,构建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模式;地方政府如何加强和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的地方立法,加大对地方高校的经济支持力度,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一个更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服务地方;启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也必然成为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借鉴和研究。目前,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很少、经验总结的也不多。因此,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必将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独立学院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独立学院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原来民办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或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投资教育之前都是企业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投资较大,急于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注不够。

2. 组织协调不力。

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所难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服务社会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上有口号无行动;有些独立学院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但组织散乱,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

3. 专业设置不科学。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紧随市场,本身无可厚非。但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4. 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非老即少,中年教师甚少,老教师基本都是原高校的退休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科研积极性也不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更缺乏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中年教师有一定科研能力,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梯队建设。这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相当滞后,除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严重影响独立学院社会服务的发挥。

1.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独立学院要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育部在公立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院校给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求与母体学校相一致,否则,学生毕业时的学位授予就成问题。这导致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妨碍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地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

2.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认识不清,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兴起当作地方的民办企业看待,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科研水平、专业设置等问题要么无权管理,要么怠于过问。二是地方政府利用独立学院智力支持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利用独立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思想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考虑不多。三是地方政府缺乏充当“红娘”的意识。地方政府往往怠于“插手”独立学院的发展,缺乏充当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沟通与结合的“红娘”的意识。

3. 企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地方的企业。由于地方企业与独立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地方企业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多持怀疑态度。在有需求时,往往舍近求远,寻找重点院校、公立院校提供服务。

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

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540亩,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目前设有8系3部, 21个本科专业。

(一)举办者高度重视。

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历来重视学院服务增城经济社会发展。马云珍是增城民营企业家、民办教育家,2004年,被中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在办学之初提出了“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省、放眼全中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松田学院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之后聘

请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宁波大学校长张钧澄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之后聘请的历任院长都十分重视科研与社会联动工作的发展。

(二)学院领导大力扶持。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历任院领导均具有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深谙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服务地方的问题上,精心组织,大力扶持,为学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遗余力。

1.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全面负责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松田学院在2006年专门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作为学院的处级单位,负责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全面工作,下辖独立学院研究所,专门立项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制定一系列支持教师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凡获得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均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二是教师进行科研联动工作均折抵一定工作量;三是积极支持校级、院级科研立项;四是积极打造科研团队。

3.大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为进修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报销学费,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如学院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情况,成立了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社会体育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结合增城打造广州物流基地的现实,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

在学院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教师队伍建设渐趋合理、科研积极性高涨、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团队基本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取得成效。

1.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根本。松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力创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努力实现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松田。每年学院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高质量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

2.主动出击,在“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增城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学院上报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关于服务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向增城市政府推荐专家学者参政议政,与增城市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体育局、邮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还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送服务上门。

3.成立科研院所,加强科研研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独立学院研究所、松田艺术研究所、汽车与摩托车市场营销研究所和珠江经济研究所,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4.全院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设立了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了师生的服务意识。如法政系师生为社会提供司法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系师生为增城市邮政局提供策划、宣传服务;艺术系师生为豪进摩托车进行衍生产品进行设计服务;外语系师生为“广交会”提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启示

(一)举办者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键。

独立学院一般都适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甚至是董事长个人。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实施专家治校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松田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苦练“内功”是提升独立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的基点。

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教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才获得社会认可的。

(三)主动出击是目前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唯一出路。

独立学院相对“年轻”,服务地方的能力有限,“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一股闯的劲头。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主动联系政府、企业,以点带面、由弱到强,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儿。

四、关于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形式的思考

尽管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院校、重点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借鉴著名大学和国外的高校服

务社会的形式就相当必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上,独立学院还存在形式单一,内涵有限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著名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经验、模式都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如有的学校加强了图书馆、物业、后勤、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可以做,应该做,也能做好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挖掘这些方面的服务功能。

(二)广修栈道,打通“关节”。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障碍是中间环节受阻。这要求独立学院要多渠道地联系社会。学院可充分利用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把学院服务的能力介绍给社会,弥补教师与社会打交道能力不足的缺陷。如可把学生动员起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子女,让这些学生充当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红娘”,必将大大缩小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节约学院开展服务的成本。

(三)广结善缘,请佛诵经。

在服务社会方面,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广结善缘,就是要求独立学院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支持。请佛诵经,就是要聘请政府、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政府、企业对学院的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中间开花,服务“零距离”。

中间开花,就是在企业集中区域建立服务公司,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资讯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总之,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只要增强意识、苦练内功、坚定方向,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大有作为。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8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2]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4).

[3]徐铜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键词: 变译人才培养地方经济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连续几年的扩招,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但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高校的良性发展状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了各高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在建设地方经济的过程中,高校如何为其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专业对口的人才,提高地方经济的科技水平和国民的科技素质,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的比较优势,为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和智力支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和培养标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应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使其培养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适应范围,更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高校的外语工作者,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外语人才,特别是翻译方面的外语人才?

自我国加入WTO,英语实用性和工具性的功能在中国越来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新的一轮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进行。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用英语能力。翻译,这门在大学英语改革中被忽视的课程就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教育部特别强调要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指出英语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以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把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这就进一步理清了读和听、说、写、译的关系,进一步理清了大学英语课与翻译课的关系,为大学翻译教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然,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才,而目前我国现有翻译人才的现状及市场需求又如何呢?我们说,入世对翻译工作来讲,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对外交流的增多、翻译市场潜力的增大和翻译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但是挑战也不少,入世使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翻译行业自律与市场规范、翻译质量监督、翻译实践能力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这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翻译人才的流失。这是事实,这对翻译教育来讲不是挑战,而是机遇。流失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反过来我们应加速人才培养,扩大人才储备,及时输送社会之所需。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加强翻译培训,使翻译工作后继有人,为国家造就更多更优秀的翻译人才。但是从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来看,我国的翻译学科建设还未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对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翻译教育也还未能真正结合市场需求推进翻译学科建设。

翻译教学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翻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翻译市场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使翻译教学更具实效性,我们需要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而新的教学模式要以新的理论为指导,我们将“变译”这一理论引入翻译教学,寻求一种能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特别是翻译能力,培养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与地方经济相衔接,为地方经济服务人才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变译理论的现状

中国翻译史上有种独特现象,精通外文、深谙中国文化的严复称其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非正译”,具非凡文学才能的林纾与通外文者合译的一百多部译作通常被认为是非真正的译作,却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独到的价值,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如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类翻译现象,就需要我们更新翻译观念,换一换研究视角,创立新的理论。这类翻译现象常常被人忽视,或被视为异类,被打入冷宫,被扔进废纸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得不到准确理解和解释而导致研究的偏误,与翻译研究的新拓展失之交臂。令人庆幸的是,一些别具慧眼的学者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拭去历史的尘埃,把这类现象定为新的理论研究对象。变译理论便是这一研究的集中代表。它是一种思想创新,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

“变译”这一概念是变译论者基于一直以来一种被忽视的翻译现象,对原文信息的删节与增补;为使译文更符合自己的要求而自由地缩短与伸长,甚至改变其意境;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要求而有不同的译本,如一首诗可以译成格律诗、自由诗、甚至散文、故事诗;如庞德、林琴南的“创造性”的译法;韦利把《西游记》缩短成一册薄薄的Mokey等而提出的新概念。

变译,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通手段依据原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动特征来确定,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和仿八种。“增”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增加的方式可分为释、评、写等;“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编”即编辑,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述”指用译语将原文内容转写或复述,对原作是舍形取义;“缩”即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用非常凝炼的译语将原作压缩,信息量由大变小,远小于原作,篇幅由长变短;“并”指合并,是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以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改”即改变,使原作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换内容或形式。

而另一概念“全译”是与其相对的,全译是译者将源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风格极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全译是力求保证原作信息内容不受损、尽量将其独特的形式信息传达出来的活动。全译的方法尽管多式多样,但均可以归于更高一层的范畴,构成六大策略:增、减、转、换、分、合。增与减:增大与缩小原作信息形式力求信息量不变;转与换:转移和调换原作信息形式力求信息量不变;分与合:分离和融合原作信息形式,力求信息量不变。六大策略均含有各自的次范畴,这是传统研究的对象,已有丰富的文献可作理解背景。

总之,全译是力求保持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完整性翻译(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翻译),;变译则有所取舍和改造,二者构成了一对范畴。变与不变成了一道分水岭:一面是全译的研究,拟为“全译论”或“通译论”;另一面是变译研究,拟为“变译论”;二者构成翻译研究的全貌。“变译”是全译的变样,即非全译。它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它也是一种有别于微观翻译技巧(或方法)的更宏观的翻译方法,能提供一套更大胆的传输信息的变通方法。变译的提出,体现了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内化外来文化,标志着翻译观念的一系列嬗变。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提供多种方式,如摘译、编译、综述等十余种形式。

变译的长处在于它可以将翻译的重点定在最重要的信息的传达上,提高效率;可以避开不便于传达的内容。

因此,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变译研究有它的意义,它提出多快好省地、有的放矢地吸收信息,快――传播速度快;好――信息最有效;省――省文本篇幅,省译者和读者的时间,有的放矢是以最充分、最直接地满足(特定)读者对象为目的。在传递信息方面,变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三、“变译”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选用一套公开出版的教材(实际上,许多老师都未按教材实施教学,甚至将它束之高阁),再加上任课教师自己组织准备的材料(多为译例);其次,翻译课的开设主要在三年级或四年级,时间一年,一般每周二学时,一年总课时大约80学时,除去假期、实习等占用时间,课时很少;在教法上,教师主要根据教材的体例,介绍某一翻译理论或技巧,通过译例,阐明该理论、技巧的运用,然后是当堂的翻译练习(多为口头、笔头单句翻译练习),再布置课外练习(多为语篇翻译),下次上课时再讲评翻译练习。

显然,这属于传统的讲习班式的教学法。人们认为先用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然后马上就让他们用到自己的翻译实践中去,这样他们的实践活动就有理论作指导,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技巧以后,进行课堂口笔头单句翻译练习时,尚能将理论与实践对应(因为所选单句都是说明相关理论与技巧的高度典型的句例);而一旦进入课外的真实语篇翻译,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理论、技巧似乎一条也用不上,有时是该用的地方根本想不到要用,有时是张冠李戴,不该用的地方胡乱套用”。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许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对此作出了探讨和研究,认为除了大纲(主要指课时安排)、教材不合适的缺陷以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恰当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

而今天,信息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都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面对这种信息化时代,我国的翻译教育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向信息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翻译教育应考虑其工作本身在内容、过程和方法上如何借鉴和采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现代尖端设备来革新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要注意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机译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重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如网络资讯、网络翻译、电子邮件传输)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翻译绩效。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和信息发送、接收方法与过去已有很大的不同,翻译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这些基本常识。这里我们探讨了“变译”理论,可以看出,它的中心就在于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变通,以及变通的手段,而“变通”的目的是多快好省地、有的放矢地吸收国外信息。变译则可以将翻译的重点定在最重要的信息的传达上,以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将“变译”这一概念引入翻译教学,将翻译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创造力及摄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上,教会学生如何“变”,从而多快好省地、有的放矢地摄取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使翻译人才的培养朝着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市场需求、地方经济相衔接,为地方经济服务。

四、结语

总之,在重视全译研究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变译”能力,包括编译、摘译、译述、译写、述评、综述等的能力,这是提高翻译时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要知道,未来的翻译人才不仅要会译,还要会变,会用译语写文章,会开发信息,把翻译放在更高层次上去做。因此,我们要将“变译”这一全新概念引入翻译教学,将翻译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创造力及摄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上,教会学生如何“变”,从而多快好省地、有的放矢地摄取有用的信息,使翻译人才的培养朝着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市场需求、地方经济相衔接,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志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2]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7).

[3]姜全吉.逻辑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

[4]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5]彭长江,顾延龄.译海探秘[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6]古今明编著.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

[7]《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1).

[8]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

[9]黄忠廉.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模式研究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培育人才的重要力量,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大量的纸质藏书,有各种电子数据库,有机房等硬件设备,也有文献保障、网络信息类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是驻地高校的一项重要历史责任,宁波大学图书馆作为区域性的文献服务和网络信息中心,积极适应科技社会发展,在满足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需求外,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服务外延,其中与宁波金田铜业的合作被列为教育部2008年十大优秀产学研合作案例,为地方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个实践探索。但在如何选用恰当合适而且高效的方式服务宁波地区经济建设的实证研究方面,尚有待突破,本文试图从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并结合宁波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就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

一、地方经济建设和图书馆面临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还在以不同方式存在,政府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对文献服务、信息服务需求量和范围急剧膨胀,但是他们的信息来源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公共图书馆或者公共网络服务,然而,一般省内公共图书馆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反之,高校图书馆作为多功能、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比如宁波大学图书馆拥有近30000平方米的馆舍,并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支出大量经费购买了多种中外文献数据库。这些资源和设备,有足够的余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从而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图书馆自身带来旺盛的活力。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

结合宁波大学近年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区域经济建设开展信息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区域联盟图书馆以保障地方经济建设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驻甬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单位的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重复建设现象,如果建立图书馆联盟,统筹建设地方区域性数字资源库,共建共享,可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多馆资源联合共享,方便高效服务地方经济。

宁波大学图书馆目前已经做出了一些实践探索,首先与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结成联盟,利用自身购买的各种纸质藏书和电子资源,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为宁波地区的所有读者,当然包括各企事业单位的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库,使得相关企业单位能够对产品的研发、产品的细分市场有个准确的定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集中各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驻地高校图书馆依托强大的信息资源平台,结合先天具有的空间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可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创新等服务,实现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方共赢,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1.利用场地硬件优势,组织地方人才培训

高校图书馆因为有着相对充足的建设经费,一般都拥有很完备的硬件设施,包括宽敞的馆舍,丰富的藏书,海量的电子资源。另外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所购进的现代化设备也是比较先进的。宁波大学图书馆有4幢馆舍,有电脑有400多台,而且配置都很先进。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在内的各种移动终端越来越多,学生到机房来上机的人数和总的时间却在相对减少,这些优质资源如果不进行地方服务,就会闲置,宁波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已经做出有益尝试,如作为托福、GRE考试场地,高考阅卷场地,或者承办相关地方培训班。

2.利用人才优势,直接为地方企业服务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自己的网站,要有自己的数据库,同时产品要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等等。但是企业这方面人才往往比较欠缺,图书馆和信息中心一般都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为各企业单位相关员工进行培训网页设计培训、数据处理培训、应用系统培训,以及办公软件使用的培训,切实提高各需求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

3.利用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合作空间,增强服务品质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线,所有企业都必须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平台,建立本单位的专家教授人才信息库,以及各种专利成果库,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可以抓住几项主导产业,再根据地方主导产业找到相应的企业,建立企业信息库。结成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采用集官产学研金五位一体,经常性地开展产业技术培训讲座、专题知识讲座、实际操作培训、行业科技咨询,帮助区域内成员企业解决各种实际应用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推介联盟成员的科技成果,促进官产学研各方沟通,推动区域块状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结束语

当前整个世界都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是区域最大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拥有各类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料和数据库、网络平台,并且有一支具有较强科技信息分析、加工、咨询、传播等服务能力的队伍。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刚刚开始,任重道远,坚持不懈地走出一条自己的服务创新特色之路,是我们每个图书馆人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明杨,张亚.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10-15.

[2]师晓青,宋云龙.中小城市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模式探讨——兼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1): 103-106.

[3]李东.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8):124-125.

第8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地方性 高水平 特色化

[作者简介]张勤(1972- ),女,四川武胜人,攀枝花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立项课题“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F1002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25-02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管理体制等原因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往往不及位于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整体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一、立足地方性,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协调发展

地方性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基本内涵和首要特征,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立足地方性,服务地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高校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学校与社会达到和谐共生,促进校地相融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微观上处理好内部诸办学要素的关系,营造学校自身生存、发展与竞争的良好机制,合理配制与优化办学资源,促进学校自身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

1.从外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注重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协调,质量、规模与效益相一致。地方高校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生,其办学宗旨必然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科技支撑,随地方经济建设状况与需要动态发展,使学校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协调一致。从质量、规模、效益三者的关系来看,质量是立校之本,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规模是效益的基础和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但是规模过大或过小也不利于良好效益的形成。总体上看,质量是前提,规模是基础,效益是结果也是目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好高校的办学社会效益。鉴于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在地方建设发展中起到先导、带动与辐射作用,为地方建设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使学校成为地方建设发展的“智慧库”。其次,地方高校要注重在确保办学质量逐步提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规模。地方高校需要在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在地方政府控制与地方高校自治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即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制衡中探索既适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又满足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办学规模调控机制,在办学经费投入与管理、办学质量评估、办学宏观监督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2.从内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尊重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注重处理好办学诸要素间的关系,实现高校内部系统的协调发展。首先是学科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构建开放性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形成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对接。要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链,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产业经济链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专业方向,进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应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是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真实需求,把握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基本规律,据此制订契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地相融与合作,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的协调一致。最后是科学研究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地方支柱产业的跟踪与前瞻性研究,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二、坚持高水平,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全面发展

高水平是指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方面体现高水平、高质量、高水准。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符合度高、科技成果层次高、社会认可度高等诸方面。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就是要使学校成为区域应用科学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人才高地、智库和文化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应从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地方高校全面发展:

1.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措施要有新突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职能的全面发挥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上有所创新,要求地方高校首先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渠道,夯实教育教学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地方高校要坚持不懈地将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科研管理与创新团队建设要有新突破,提高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针对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与科研团队总体状况不佳、科研创新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的实际情况,目前应主要从科研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上加以改革创新。从科研管理上看,主要应构建三个机制,即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立项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地方高校要建立适合学校科研工作特点与规律的良好机制,保证所立科研项目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并按既定目标产出成果;科研评价包括科研成果的真实性鉴定、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评价以及成果影响力的判定,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开展科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是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要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及时、便捷、高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从创新团队建设来看,创新团队可以根据特定的科研任务或具体的科研课题临时组成,解决某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创新团队也可以相对长期稳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高校的地方特色来确定重大创新、科研方向,瞄准国内、国际在本方向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课题,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有计划地产出系列科研成果,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大幅度提高学校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培养、造就一批该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3.在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上要有新突破,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主动性,以解决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其次,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学校应将服务地方的效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收入分配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其次,要在了解地方需求的前提下确立科研方向。地方高校科研应该研究什么?科研人员只有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从中发现问题,把问题凝练成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加以研究,才能达到解决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要把科研服务地方的战略眼光放到地方未来的发展上,通过认真研究地方未来发展需求,提前做好项目申报整体规划,持续不断地针对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项目申报,科学规范地开展项目研究,有条不紊地推出系列科研成果,建立科研服务地方的项目库、成果库,为科研服务地方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与成果支持。

三、打造特色化,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可持续发展

特色化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又一内在品质,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打造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办学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优良的特点,这种特色具有创新性和竞争性,是大学产生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当中,特色是其保持高校持续竞争力的优势要素,一所大学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认清自己实力和职责的前提下,打造办学特色,以特色适应需要,以特色增强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机能,以特色争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特色的有与无,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兴与衰。

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是为了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因此,办学特色要真正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科学性、独到性、软实力,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切实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从形成过程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通常是按照“探索积累―局部特色―特色辐射―形成优势―提升特色”的逻辑顺序和层次逐步形成并自我完善,其形成是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办学特色形成后,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终结,它还应该也必须反哺于学校的办学各环节,继而带动学校新一轮的整体发展,这就是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所在。从形成阶段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是从局部到整体按阶段产生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局部特色与整体特色是相互生成,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体特色形成后,也会对尚在整合中的局部特色产生影响与统摄力量,促进学校形成更高级别的整体特色。从形成要素来讲,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各种特色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办学特色有一些基本要素,如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过程、校园文化等,这些要素是办学特色的“点”,各种要素的组合构成办学特色的“面”。总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培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找出适合本校办学特色培育的特色点,敏锐地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新要求,形成特色与优势;要善于开拓创新,把握高校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重点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寻求创新点,以创新催生特色;要强化质量,以质量求特色,在办学上精益求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出精品、创出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崇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第9篇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信用评级;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F831.0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5.02.00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local government’s credit rating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concern, so that the extent and condi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credit rating has become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region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in an important measure. From the foreign local government credit ra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credit rating system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therefore, how to build the credit rating of local govern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oday’s global economy which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ase is a brook with no delay. Based on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necessity,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path of practice, it is crucial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he credit ra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local government; credit rating; the realization path

一、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各地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也随之不断增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政府投资,所需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地方政府当期可支配的财政范畴。这一因素促使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大量所谓债务融资来解决短期内财政资金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求。虽然我国的《预算法》和《担保法》都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但在实际中各级地方政府都存在直接或间接、公开或隐蔽的债务举借或是为地方企业融资进行担保等行为。尽管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但由于多年的发展和债务融资,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性融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尤其是以债务融资平台为主体、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土地储备作为抵押的融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再加之个别地区的地方政府对融资的债务缺乏相应的监管能力,导致债务偿还滞后,部分债务长期处于隐性状态并且未纳入财政的预算管理,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在债务融资上容易产生风险隐患,如若处理不好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基于现阶段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问题以及未来地方政府有可能面对的债务危机,有必要构建透明可靠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系统来推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阳光化和透明化,同时这也是为未来地方政府能够自主发行债务进行有效的准备。

二、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必要性

(一)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公共财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用评级是地方政府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地方政府预期通过金融市场为基础设施类建设提供资本性支持融资更是如此。良好的信息评级不仅会增加资本的流动性,还能够吸引大量的资本投资者对地方政府提供资本借贷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同时良好的信息评级还有助于地方政府降低资本借贷的危机,将借贷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体系构建作为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财政透明度、为风险和收益定价,同时还有利于引导资本市场参与财政监督。

(二)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仍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来完成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就显得更为重要。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构建有助于降低财政风险的评估和财政政策的调整。城镇化的建设进程需要大规模的公共投资作保障,从基础的城市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中基础设施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事权被转移到地方政府层面,而地方政府在缺少财政资金发展的情况下致使借贷不断增加,也是受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驱动,从而使地方政府不断通过资本市场寻求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这时构建良好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就意味着能够使借贷融资的成本风险和成本降到最低,因为信用评级和收益率差之间存在着反向的关系,较高的信用级别往往对应的是较低的收益率差。[1]

(三)地方政府信息评级体系的构建程度和信用级别的高低是判断资本投资状况和融资程度最直接的体现

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通过资本市场为基础设施类建设融资的预期会持续增长,而地方政府的债务违约却不同于一般的公司或企业的债务违约,地方政府发生严重的债务违约和政府破产除非是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才会导致。因此,对地方政府的投资方和融资方而言,信息评级体系的构建程度和信用级别的高低就是判断资本投资状况和融资程度最直接的体现。

因此构建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公正地鉴别与警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高债务融资市场的透明度和风险分担机制的规范性,同时还能促进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借贷并且加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改革。

三、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影响因素

(一)地方政府的基本信用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方政府的基本信用评级是由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等共同因素决定的,其中地方政府的政治趋向和经济环境是决定能否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关键,这些能够定性和定量的因素指标反映出地方发展水平的前景,能够预测出地方政府未来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够大致准确地做出评估,这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所必要的条件。

(二)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具有决定性作用

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决定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程度,严格来讲,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收益率的取值高低。假如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较高,那么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就要做适合的评估和调查,进而分析地方政府的高负债水平是因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借贷,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所发生的借贷;假如地方政府能够对借贷的债务能够按期偿付,那么该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状况就符合经济发展运行的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水平就能够提升,相反,假如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借贷不是因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临时性借贷,而是因为其他原因产生的借贷并且无法按时偿清债务,或是再融资市场很难获得债务融资,那么该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水平就较低,对地方政府造成的信用影响就较差。

(三)国家的信用级别以及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程度能决定一个地方的信用评级级别

地方政府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更要以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和蓝图。同样,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也离不开中央政府的信用评级支持。[2] 当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困,中央政府对该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经济救助程度都能够反映出该地方政府的重要性和发展性。假如在多个地方政府同时面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对这些地方政府的经济救助能够优先体现某一个地方政府时,那么该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水平就会相对较高,因为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水平是与地方政府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

(四)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过程中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能够影响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程度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同样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运行最重要的评价因素,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就会出现借贷,从本质上看借贷并非坏事,只是经济运行的一种流动性体现,但问题在于借贷当中会发生部分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这些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往往是很难量化和预测的,这就会导致地方政府出现借贷违约或是债务不清的问题,从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对于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而言,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往往是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考察和评价的重要指标,要想在信用评级体系中获得较好或较高的级别就必须重视地方政府所拥有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程度。

四、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国家信用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

国家信用通常作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上限,对构建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假如没有国家信用的存在,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就不会构建完善。因为国家信用的经济、财政和制度环境等信息会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构建产生影响,由于地方政府不能自行举债因而不能利用货币自行融资,这时就需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举债和融资提供隐性的担保,因此,中央政府的信用级别越高,借贷的国家信用实力越强,则地方获得支持的能力就越强,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级别就越高。当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或是债务危机时,国家信用水平是决定地方政府获得支持大小的基础保障。因而构建国家信用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重要基础。

(二)稳定的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强有动力

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核心在于地方经济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贡献状况,以及对地方政府的信誉建设有多大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估除了考虑地方的经济实力外至少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对地方经济的增长前景考察。地方经济的增长前景通常被看作是代表政府未来的财政预期收入,这一预期可以通过对宏观变量进行趋势分析得出,比如对地方GDP、通货膨胀率以及就业率等方面的考察来进行预期判断。同时,对地方经济的财政预期收入增长还包括对地方经济所拥有的资产劳动力教育水平、地方战略位置和地方经济体拥有的资产以及地方经济运行所必需的基础设施配置等重要因素的考察,尤其是对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的能力考察。

2. 对地方的经济结构考察。一般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地方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最重要的条件,同时也是影响地区经济和财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3]良好的地方经济结构是构建和提高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3. 对地方所拥有的人口结构变量的考察。地方人口结构的变量不仅可以显示出地方政府未来预算的经济负担,同时还是地方政府判断提供公共服务需求量的重要参考因素,人口的增长率、密度以及年龄结构等都能够反映出地方政府的经济在未来的增长程度。因此,稳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构建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良好的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是构建信用评级体系的关键

地方政府处理和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改善其财政状况,将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和提高地方政府信用级别的关键。良好的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 对地方政府收入的灵活性考察。地方政府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来自地方所得税基的增加以及财政税收基础的变化来获得。地方所得税基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地方经济的增长,而财政税收基础的变化带来的收入增加,则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增加税率和扩大税基来改变,这部分的收入比例体现了地方政府改变其财政状况的灵活性,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运行效率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 对地方政府支出的灵活性考察。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灵活性主要取决于财政自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大小。一般财政自主性支出可以分为必要性财政资本支出和经常性财政资本支出两种:必要性财政资本支出是指主要用于建设或维持基础设施运行以及急需项目所需的必需性财政支出,而经常性财政支出则往往指用于政府的运行成本、人员成本等常规性财政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财政支出的灵活性考察就在于其对自主性财政支出的管理能力,假如地方政府能够在自主性财政支出削减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有效率的高效运行,那么就说明地方政府在自主性财政支出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 对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赤字的控制能力和灵活度的考察。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并不能完全代表地方政府整体的财政状况和财政的灵活度,同样重要的还在于对地方政府持续或是经常性的财政赤字予以持续的关注和考察,以此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是否存在收入和支出不匹配的情况。如果财政收入和支出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不是通过增加收入或者消减支出来扭转收支不平衡的局面,而是通过不断的借贷来弥补支出的不足,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能力降低进而降低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可信度,因此拥有良好的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关键。

(四)稳健的地方政府财务和债务状况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核心

地方政府的财政盈余或者赤字都会对其年度财政状况产生影响,同时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也依赖于地方政府如何管理当期的财务和负债以及如何提高对债务偿还的能力。[4] 这其中就包括稳健的地方政府财务和债务状况。

1. 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流动性和债务偿还状况要透彻和了解,这其中通常用于地方政府当期的财务状况和债务承担量来衡量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同时分析地方政府在资金流动与财政收支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政府的偿债额占经常性收入的比重以及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等,假如这其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持续的依赖债务借贷,那么这一行为将会降低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

2. 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管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管理主要是考察地方政府的偿债成本,以及政府财政增收的能力与地方财政限制的程度。偿债只是地方政府固定成本的一部分和限制资金支持的一个因素,债务负担通常还包括债务本金占地方GDP的比重、人均债务额以及偿债额占财政收入和年度支出的比重等。假如地方政府出现了债务负担的压力,那么就必须要及时改变和调整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降低债务的增长速度来维持地方信用评级的程度。

3. 要不断关注和控制地方政府的表外债务。地方政府的表外债务往往是造成各级政府财政风险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在面临各种隐性和或有债务时,虽然一时对各种隐性和或有债务无法准确估算,但假如这些无法预算的预期债务变成真实债务时,就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和金融安全造成严重的危机和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严格地对表外债务进行关注、控制和审查,这也是构建地方信用安全所必需的安全保障。

4. 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可信度。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可信度也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重要基础,假如地方政府能够稳健地保持较低的借贷比例和零违约记录,那么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程度就比较高。但是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有偿还能力不等于就具有偿还愿望,在某些情况下,假如地方政府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对债务进行清偿,这将导致地方政府的信用记录降低,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会使地方政府后期很难从资本市场上再融资。因此,稳健的地方政府财务和债务状况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核心要素。

(五)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质量是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重要保障

1. 构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政策来相互配合,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信誉程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信用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信用环境作保障。

2. 地方政府高效的财政管理建设和管理质量也是反映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和财政绩效指标可信度的重要体现,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上要表现出有能力解决地方经济管理问题和财务体系建设上的整体管理质量。例如在财政预算过程中是否增加财政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对地方债务的处理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以及在财政风险管理体系中是否具有严格的预警和防范处理措施等。这些控制地方债务发行的制度化规定都有助于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同时也是增加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程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地方政府在管理质量上不仅要考虑财政和债务绩效的可信度,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信用报告体系,保持稳健和良好财政状况,控制表内和表外的财政预算事项以及财政预算的执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稳定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

参考文献:

[1]宏鸣放.地方政府信用发展评级体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晓波.信用评级与信用指标[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第10篇

近一个时期,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局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大兴调研之风,营造了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为了顺利开展好此次调研工作,围绕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提出意见、着力解决的工作思路问题,我到所包保的第二热源厂、延寿镇红旗村、贫困户家中走访。通过调研使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认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审计工作任务,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保障“强县、名城”目标的实施、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当前我们审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审计监督如何履行监督职责,如何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升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一、审计监督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多年来,县审计机关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障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一是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对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突破县域经济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审计,加强对重点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关注投资安全,评价投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强化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审计调查。加强对县域经济“四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情况审计调查,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改进建议,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三是强化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加强对政府预算执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增强预算管理的公开透明度。促进规范管理,遏制奢侈浪费,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到发展县域经济、改善民生上。四是强化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严肃查处违规招投标、高估冒算、虚报投资、侵占国家权益等问题,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成廉洁工程、效益工程。五是强化对科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公共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关注领导干部在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和政策执行、重大项目决策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情况,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把“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延寿县自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 “强县、名城”发展目标,全面按照“四新”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四兴”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审计机关发挥着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审计服务大局的能力不强。审计工作要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二十字方针。但服务大局意识需进一步强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国家及省市对我县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多,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是审计工作重要职责,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审计服务力度和水平,使“经济卫士”作用得到凸显。二是审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受历史和体制原因的影响,各地审计机关都存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单一的问题,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增多的情况下,工程建设专业人员缺乏,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决算审计。审计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县审计工作的“短板”,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力的不足,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制约审计质量的提高。三是审计监督职能弱化。受传统审计理念的影响,存在以罚代处的现象,审计在财务管理和工程建设上规范、完善、预警的服务作用没能真正发挥,发现问题侧重于处罚,不能从深层次揭示问题,不利于从源头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制度上纠错防范。四是审计创新能力不够。审计人员不能及时更新审计理念,转变思维模式。审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上,较少采用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总量分析、结构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造成审计报告平平淡淡、审计信息抓不住重点、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审计机关要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增强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把促进、服务、保障和推动审计科学发展作为首要职责,进一步提升审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审计工作不仅要在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在提高财政经济效益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要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县委、县政府的发展大局上下工夫。在实践工作中,审计机关更要注重强化宏观意识,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围绕审计中心工作学理论、学政策,联系实际学业务、学技能。紧紧围绕县域发展大局和审计发展方向,强化技能学习,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强化审计监督。一是细化审计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以预算为主线,以资金效益为目标,加强对重点部门、重大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的审计。二是明确审计重点。对财政部门,着重检查本级预算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收支结构的合理性。促进财政财务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合法性、效益性。三是加大民生审计监督力度。重点关注民生项目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项目资金是否被挤占挪用;有无借民生工程之名变相增加群众负担等。坚决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当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者”。

第11篇

一、地方经济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地方大力发展经济,为高职旅游专业的发展及建设带来了契机。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既符合高职的教育特点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走出校门,请专家以及市场高手,共同来探讨旅游业的建设应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的问题。通过行业走访和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因为市场上劳动力过剩,且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人才,所以经济发展过于缓慢,旅游业要想高速、高质量发展,一定要依赖大批的既有旅游业的管理理论,又有很强的旅游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人才。为此,我们应改进人才培养措施,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校积累更多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切实做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准备。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应将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然而素质教育就显得有点勉为其难了,因此而造成了高职学生在素质培养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且有研究表明,人成功的85%是取决于就业的积极态度,15%是来自其本人的职业技能。因而,从此角度来说提升大学生职业品质是帮他们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也是有关大学生素质提高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旅游业的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旅游职业的认识不到位。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缺少职业热情和职业意识。许多的学生在选择此专业时大多是根据喜好旅游喜欢玩的感性选择,很少有把旅游当做职业来选的理性认识,其实他们并不是爱好旅游事业。

(二)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意志力薄弱。学生从未意识到对从事旅游业的辛苦程度,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管是在旅行社或者酒店工作,旅游业一直是个较辛苦的行业,与学生的粗浅认识有很大差别。因此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三)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而且主动性很差。旅游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服务,很难满足每个顾客的要求。投入率很高,沟通能力差的人很难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四)在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方面是十分缺乏的,现在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思考问题长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很强。当今职场却需要协作能力大于独自表现的人才,这也是很多单位用人时重视的品质。

三、结合地方的旅游资源及特点,有效的提高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并加大全新服务意识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

(一)注重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从学生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开始,要注意要求学生关注旅游行业的新闻,积累行业案例。

(二)树立责任心,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多让学生同社会接触,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让他们渐渐懂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敢于承担家庭重担的人。

(三)在实习实训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得到的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集体意识。

(四)重视感情教育,提高同学间的沟通能力,有意识的营造一个学生愿意表达,乐于倾诉的学习环境,以增强师生情感。让学生善于审美,学会感恩,提高关怀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习中提高。

(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积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本地的旅游资源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但由于学生积累的知识不够,阅历较浅,因此很难深入的解读历史,为游客精致讲解,显得没有生命力。还有的学生对有需要帮助的游客视若无睹,针对此类情况,主要有以下措施。

(1)请当地专家学者作报告。地方旅游品牌的建设需要对地方旅游资源要有充分的了解,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当地的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旅游文化。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科研;产学研

【Abstract】The quality education distinguishes by its technology education’s unique localization and the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hould take to produce study grind the integrated school as the breaches, take serves the society as the objective, the prominent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 face the production post first line, tries to innovat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and key develops in the union qualit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aspect teach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school, realizes the quality education leap frog development.

【Keywords】Quality; Teach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es study grinds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增长速度更加迅猛,在校生人数已占据了高校群体的半壁江山,目前全国高校共1800多所,高职学院1000多所(其中高校办的二级独立学院高职学院300多所),高职院校数已超过半数。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为发挥高校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教科研和社会服务,教科研工作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促进高职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强社会服务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科研工作应根据高职学院自身定位和发展来确定,结合高职学院的职业性、技能性、针对性来决定教科研项目的内容和特色。同时,高职院校的教科研还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科研的学术性和学科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科研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应与高职教育发展相结合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要与高职的发展紧密相联,要围绕着高职的培养目标,要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内容,要研究应用技术的传授方法,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要解决将已知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方法和技术,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了,而高职教育则刚刚起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办好高职、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有很多问题值得去研究,有很多内涵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建设。

近年来,随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如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应如何构建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双师素质或双师结构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探求与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只有通过学习先进的国际职教理念和先进经验,研究我国职教的发展规律,围绕高职发展来开展教科研,如高职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式、行动体系的构造、质量评测系统的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项目课程方案的设计与教材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要加强教科研,用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教育实践加以研究解决。

2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形式,是高职院校特性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才能获得活力,取得企业,社会的支持,发挥高职院校的职业化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产力,转化为社会服务功能。

今后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单从政府所得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面开发社会资助渠道,逐步扩大经费来源中社会投资和赞助所占的比重,这将是今后衡量学校地位和办学成绩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可有多种渠道和形式,主要有:通过科研成果的转让和推广,利用院校智力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优势,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采用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等方式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促进学院自身的提高,并从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政府部门、企业、社团和国际机构服务,如提供调查报告和论证材料,为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新思想和依据。通过举办成人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为社会服务,包括举办各种短训班和研讨会,派教师到校外单位开展培训,帮助单位培训人员更新知识。同时,通过设置对口专业,提供设施和人员,直接为本地区、本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如何与地方经济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职办学普遍在研究的问题。据调查,在地方经济及高职教育办得较好一些省份,其专业设置重复率高达80%以上,地方特色专业不到10%。可见,在高职教育的地方特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高职的科研工作也必须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使高职的专业设置、人才就业走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如何开门办学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都要认真研究地方经济特色,研究地方经济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人才类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基本要求及特殊需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应把学生就业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研究,要充分研究地方行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各行业、产业高职生的需求量,研究如何与各企业人事部门建立固定的供求关系,研究学生就业的途径与渠道,从而加强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工作应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科研活动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产学研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亦称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指将生产、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具有开放式办学的特征。产学研结合让社会参与办学,既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生产实际训练,是学校同社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有以下实质性特点:通过“工——学结合”或“研——学结合”的途径,以“岗位”或“研究项目”为结合点,使理论学习同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才的培养过程处于学校和企业或学校和研究单位,即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协调下进行;把完成教育任务、培养人才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密切结合,即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和较好的职业素质。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不可忽视的融合、推进作用,它是加速促进校企双方结合的动力。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通过科研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学校创造社会效益。围绕从生产实际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推广科研课题的成果,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从生产一线得来的最先进、最前沿、最实际的科研成果整合进教材及课堂教学中,可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这样,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为企业提供了科研成果,实现了校企双赢。无论是产学结合,还是校企合作都需要科研的参与,如果缺少了科研的参与,产学研结合就不能深入,就失去了发展动力。科研工作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

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高职院校坚持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顺应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同时,也适应了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走出困境,促进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使校企关系更为密切。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利用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有效途径。

4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应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高职院校教科研方向要紧贴培养目标进行,应相辅相成,文谐一致。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学科型、研究型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则是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科研应与培养目标贴紧,与普通高校形成错位发展:一个侧重于学科体系,一个侧重于行动体系。

不同类型的高校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本科高校属科研教学类型、研究型大学,师资主要是以硕士、博士为主,强调科研能力、理论、学术水平。而高职院校则强调职业性、实践动手能力,它更侧重需要“双师型”、“双师素质”的师资,它和普通高校追求高学历、高学位相比,更强调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结构中着重增加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工等能工巧匠。另外,在科研的内容上,高职院校的研究更多的是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它是解决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应用性问题、技术革新等。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将科研工作重点定位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层面,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晓燕、谢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2]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必由之路.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