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

经济发展的根本

时间:2023-07-21 17:2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根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根本

第1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 科学发展 民生理念

新时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国民经济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特别重视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丰富和突显了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

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上:突出“民富”和“共富”

近年来,国民经济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在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社会财富分配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居民分配偏少。据国家统计数据,2005~2009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7.11%提高到2009年的20.12%,而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44.97%逐步下降为2009年的42.15%。可见,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之势。在国家、企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城乡居民分配偏少的局面没有改变。

二是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9年间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呈上升之势,始终在3.2倍以上波动上升,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5倍左右有显著攀升。虽然,2010年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达14.9%,然而,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9109元,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近3.2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变。其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3.5倍左右(如果将那些无法统计的不规范收入计算在内,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会更大),农村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7倍以上,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内部不同等级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显著。数据表明,目前城乡和社会各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缩小收入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民富、共富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富民穷”、收入分配悬殊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新时期,要基于民富共富是目的、国富是手段的关系,致力于促进由国富向民富和共富转变,通过健全收入分配调节体系和调整国家、企业、个人间的分配关系,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将国富与民富、共富目标统一起来,将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与“还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将重视财富分配提高到与国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地位,突出“藏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的理想。

经济发展速度上:突显民生方向和民生基础

国富是民富和共同富裕的基础,增加经济总量、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仍是硬道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但发展太快会使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发展太慢就等于没有发展,一时发展既不利于化解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还可能激化这些矛盾。在这里,适度的快速度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经济过热以及就业压力较大的实际,未来5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比前几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提出7.5%的年均增速减了0.5%,比近几年11%的实际增速低了4%。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速度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力转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健全收入分配格局、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发展基数增大的情况下,7%仍然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既有继续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考虑,又有满足扩大就业需求的思考,还有对分配物质基础的考量。总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变化,突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统一,既明确了民生方向,又强调了民生的物质基础,突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结构上:突显促增长、保民生

经济结构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和根本。从我国经济运行看,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成为约束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服务业产值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产值的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①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的巨大压力,要顺应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要求,继续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分配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新时期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既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又着眼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着眼于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又着眼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其民生主题是非常鲜明的。

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途径上:切实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多重经济效应。它不仅影响当前生产,而且制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不仅影响收入分配结果和收入水平提高,而且制约消费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基本公共服务的多种经济效应使之与增加经济总量、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民富和共富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改善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协调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通过不断努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巨大成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巨大、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顺应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的要求,新时期应聚焦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安排,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努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式,从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途径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方式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作用于短期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当前重大民生目标实现。虽然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差距悬殊、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庞大、农村基础薄弱和发展滞后、内需严重不足等问题,使国民经济仍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基本国情和新的世界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进展。

新时期要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和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两大主题,将经济发展动力置于扩大内需、创新科技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把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放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上,既努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增强竞争力问题,又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产业比重、实现人与环境统一,从而突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突显国富、民富和共富的物质基础,彰显民富和共富的民生理念。(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第2篇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

第3篇

[关键词]骨干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 根本转变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对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也相应得到提高,而且还要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具体到曲靖来说,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一、骨干企业是推动曲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宏观上说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然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赖于一个个具体的经济组织来实现,确切地说主要依靠企业来实现。企业是市场竞争和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承担着,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依靠力量,只有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有可能、有保障。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曲靖来说,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1.骨干企业是曲靖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据《曲靖工业经济》23期报道,曲靖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重点骨干工业企业的有力支撑,2011年1月~10月,曲靖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产值952.1亿元,占全部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的78.9%;在50户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中,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曲靖烟厂完成工业产值133.8亿元,同比增长15.6%;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工业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58.7%;云南曲靖越钢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产值50.6亿元,同比增长31.2%;云南东源煤业集团曲靖铝业有限公司完成产值48.9亿元,同比增长109.5%。

2.骨干企业是曲靖优化产业结构的龙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主攻方向。在曲靖,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拉长产业链,“从根本上要依托骨干企业,因为曲靖骨干企业大多处于能源、化工、烟草、冶金、机械、建材等优势产业的中枢,具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扩散力,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强劲的链接功能,加强带动力和辐射力,定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逐步延长其产业链,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条件。

3.骨干企业是曲靖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自主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现实途径,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活性主体和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在曲靖,自主创新在根本上要依靠经过多年建设成长起来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他们“集中了该地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本,拥有该地区最先进的技术设施和信息系统,初步具备了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十一五”期间,曲靖依靠骨干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突破了一批对“两烟”、硅材料、冶金、煤化工、机械汽车、轻工业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4.骨干企业是曲靖节能减排的主力军。投资大,消耗高,污染严重,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降低消耗,治理防止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骨干企业在带动区域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方面,具有主体支柱作用。“十一五”以来,曲靖依托驰宏锌锗、云维集团、越钢集团、宣威磷电等大型骨干企业,着力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使单位GDP能耗下降18%以上;同时,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科学测算、合理分配为基础,以定目标、分任务、强管理、重考核、攻难关为抓手,淘汰和关闭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将二氧化硫控制在7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5万吨以内,圆满完成各项污染物减排任务,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骨干企业带动曲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对策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承担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必将导致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反之将导致经济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为此,要积极转变骨干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式,进而带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的转变。

首先,促进企业发展方式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在“十二五”期间,仍然要依托资本市场对骨干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造,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能够真正的享有投资决策的自,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发展方式真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经转变。

其次,引导企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品牌创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向创新驱动转变,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之策。一是以大型骨干企业为基地和龙头,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形成产学研链条,共同研发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经营层次,把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内在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上;二是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治理结构及内控体系建设,健全董事、监事职责管理和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着力推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动抓好企业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效率;三是以品牌化、标准化提升行业话语权。要以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曲靖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名、特、优”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主动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掌握核心技术和商标权益,抢占制高点,开辟国内外市场,促使企业发展从数量型为主向质量型为主转变。

再次,推动企业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为此,要进一步强化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依托相关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着重在能源、化工、冶金、机械、建材等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同时,突出节能减排,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严重浪费资源的产业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在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降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鼓励企业向联合协作型转变。带动和影响更多企业的发展是骨干企业的作用所在,也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骨干企业要以项目为纽带、以契约为方式,加强同区域内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中小企业的联合与协作,特别是加强上下游产业、关联产业间企业的联系,建立持续稳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共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攻关活动,以骨干企业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带动和影响更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外在经济规模作为量的积累和准备,需要以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前提条件,需要以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为微观基础。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积极能动作用,是曲靖经济发展转变的客观要求和明智选择。

参考文献:

[1]《曲靖工业经济》23期.

[2]朱谷生. 骨干企业在发展珠江上游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朱谷生.发挥骨干企业在珠江上游地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J].理论探讨,2004,(6).

第4篇

一、苏北农村“三集中”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首先,苏北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农民也得到了更多是收入。其次,苏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也有了新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遇到问题也较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苏北农村“三集中”后村集体经济承担的社会职能过多。在苏北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对农村社会职能承担过多,主要是指村级行政组织承担了许多公共管理职能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开支,导致村级行政组织的办公管理费用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费用支出占据了大部分的村集体经济,许多本应由国家公共财政负担的费用,实际情况往往是由村级集体经济承担了。

(二)苏北农村“三集中”后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苏北农村“三集中”后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前的一些乡镇小企业改制后都成为了民营企业,从而使得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于大量青年外出求学打工都留在了大城市,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可用人才太少,严重阻碍集体经济发展。

(三)苏北农村“三集中”后村集体经济中的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村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中的重要发展资源。虽然通过“联产承包”重新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然而,农民并不能以产权主体的身份行使职能,农民集体资产中集体经济所有成员共有的产权关系在制度上没有根本上得到改变。现实中,许多农村社区行政管理层过多干预取代农民集体经济发展职能,乡镇政府、行政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领导者既是国家基层政权的全力执行者,同时也是农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权主体当家人,这些人与本管辖区的土地权益都有着直接联系,也有的是间接联系,还有的则根本没有联系,严重的造成农民的产权主体错位。

二、苏北农村“三集中”后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未来

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自身沿革来看,中国农村的每一次改革都促成了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次大飞跃。特别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人们对集体经济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和发展也实现两个飞跃:一、废除,实行;二、适应科学种田的生产社会化需要,发展适度规模,发展集体经济。两次飞跃让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根本上的发展和变革。苏北农村“三集中”后村集体经济发展,催生出了了大量的村级联合经济组织,如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业服务实体+农户”等发展模式的新型合作组织。同时苏北农村“三集中”后的建设也在加快发展工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和合资创办村级企业,更多解决苏北农村“三集中”后闲置的大量人口。

作者:刘宁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人民政府

第5篇

一、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幸福与否,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前提。虽然物质富裕不一定幸福,但贫困肯定幸福指数不高。历史事实证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物质资料的缺乏,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就会相互争夺生活必需品,社会就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就会产生社会动荡,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拥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然,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祉。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而GDP仅是一个流量指标,并不反映一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福祉的提高。社会福祉则是一个存量指标,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形和无形财富的持续积累。它包括居民所能够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甚至可以包括人的幸福感、满足度。

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幸福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社会财富稳步增加,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没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满足度的增强,可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从经济发展中所得到的福祉相比中国要高。由于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社会福祉转化度一直很低,如果经济低增长,社会福祉就更低。因此,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热衷于追求GDP,而轻视或忽视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中国获取等量的GDP却需要耗费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能源,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能耗“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经济结构

只有结构优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而调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三次产业的演进升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方面,应把有效扩大内需作为第一拉动力,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并使内需、投资和出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作用。

(二)统筹协调发展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三)注重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其思想基础的核心要义是:人类是自然界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态,作为自然界这一无限发展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世界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有限发展系统。人类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人类由此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坏这些基本条件。只有在有限的发展条件下,人类运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去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并通过竞争和协调机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共存,从而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统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归结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和发挥好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作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全部工作的优先位置,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

第6篇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严重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都深受城乡金融发展失衡的影响,近年来,虽说有些缓解,但是仍未根本改善。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其特点是“短、小、频、急”,但是,目前,国有银行的县级区域网点和人员都在精简,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也大多是集中在城市,因此,受限于体制因素,小企业的根本很难得到满足;而对它们来说,仅凭自身力量寻求公开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也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国正在积极实行新型农村金融,金融机构也在逐渐兴起中,但是同问题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比,其作用微乎其微。

二、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

1.促进转变生产力。为根本改善现有居民,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金融业有必要积极调动要最优秀生产力的因素,并持续优化金融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妨在现有基础上更加重视综合素质高的金融人才的引进;继续放开信贷政策,加大对创新企业以及创新人才的扶持和鼓励;持续促进金融及其相关产业升级再造,积极拓展能源、环境战略,促进国内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产业政策支持、引导,使各地区的特有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将知识技术充分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投资结构改善的根本目的。2.建立并完善金融宏观审慎体系。首先,在金融领域中,央行的职责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一是维护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保持金融稳定。为促进经济金融形势的有序发展,应对央行的这一职能加以重申和强化,并特别强调其宏观审慎作用。在加强宏观审慎方面,欧盟就比较创新地成立了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一是金融监管机构;二是财政部。我们也不妨对此进行效仿。可由央行扮演核心角色,下辖政、保、银等监管机构,共同推进宏观审慎体系的进程。其次,在充分选用审慎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的同时,一是加强会计标准集中清算,二是加强会计衍生品交易集中清算。最好,该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强化监管核心金融机构,从而达到以点带面,逐步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3.逐步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首先,平衡需求和供给二者之间的管理关系。未来,我国金融投入的核心将是生产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而解决我国经济金融的瓶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因此,有必要持续加强供给管理,以供给管理带动信贷结构的优化,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宏愿。其次,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率。实际上,我国货币信贷正逐渐实现宏观调控,然而,经济金融环境相对复杂,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颇多。2013年1月,商业银行信贷额为1.04万亿元;次月即下降5100万亿元,可见信贷明显紧缩。但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伐势在必行,其核心应是稳定价格总水平,信贷资金应更多地投向“三农”、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中。4.缓解城乡二元金融,弱化城乡差距。首先,针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制度环境更适合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一元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转变战略先缓解二元金融结构,力求缩短城乡偏斜转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争取早日抹去城乡界限。为此,应给予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长期战略并立足于客观实际,增强认识,制定不违背我国基本国情的可行性策略,脚踏实地地像城乡金融一元化迈进。切忌盲目照搬照抄,切忌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当前的发展实际。正确的做法应是按部就班地规划和计划,认真细致地推进。其次,缓解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首要及核心的任务是夯实经济基础。任何时候,金融的生成及其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石,作为城市经济的有效补充,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可谓不重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依靠坚实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丰富农村金融资源必须首先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必须首先壮大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获得了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根本缓解并最终解决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以达成经济金融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纵观当前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可以预言,只要我们在做好前景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我国根本国情的战略规划,加强实施过程中的宏观调控管理,就能在缓解城乡经济金融差距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经济金融的飞跃发展。

作者:林辉 单位:福建海峡银行漳州分行

第7篇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关系经济领域又关系社会领域,要着眼当前又要顾及长远,要讲速度更要重效益,需局部重点突破又需整体协调推进。只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贯穿,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实践课题。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突出了战略重点、明确了主要任务,更揭示了这场深刻变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五个坚持,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开创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要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改革开放这个动力。科技的力量在于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的力量在于凝聚和激发前进的发展活力和制度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所必然。“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的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第8篇

物流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生态环境状况对物流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物流发展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是物流事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从企业经营战略、政府政策层次、供应链管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制定符合绿色物流管理的措施和策略,才能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物流发展状况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给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物流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实现了服务、信息、物质从生产到销售流动,对服务、物质、信息等方面的保护管理产生了重要作用,为各项事业低成本、高效的运转奠定了基础,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实现物质、信息、服务的实施、计划和控制。物流活动主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装卸、包装等,在此基础上需要信息活动的调控,物流活动需要信息活动的支持,只有保持信息的通畅,才能保证各种物流活动协调向前推动,才能从根本上节约物流活动环节成本,为实现物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物流。现代物流管理的范围广、环节多、周期长。从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开始,对生产全过程提供物流支持,最终实现对营销活动的协调和控制,只有对全过程中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才能保持整个链条处于一个系统范围内。物流管理不仅需要对各种实物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实物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控制管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物流已经对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获取更多收益的重要保证。

现代物流的产生与时展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现代物流越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只有发展好现代物流业才能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现代物流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丰厚的利润,因此现代物流被称为是“第三利润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换、物质交换、服务交换越来越频繁,对现代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全面提升现代物流水平,才能全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重视,实现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强,因此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研究的重点。物流活动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物流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只有保持物流活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对物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样要求物流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经济、物流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越来越频繁的物流活动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噪音污染、废气污染、废弃物增加、交通堵塞等。此现状与全球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对称的。因此,只有对绿色物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制定好现代物流管理的政策,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物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物流活动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紧密的联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三者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三方利益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管理,只有从根本上处理好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物流活动得到很好的发展的同时,必然带动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总量增加又反作用于物流活动,导致物流活动更加平凡,产生的经济效应更加明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式需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很多物流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只有转变物流活动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力量,从而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现代物流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是很强烈的,所以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公路货车运输的频繁,导致能源消耗过多,对城市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交通的频繁性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压力;物流商品包装的豪华性和一次性,另外,使用的材料具有污染性,导致垃圾增加、资源浪费加重,所以对环境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当前很多商品采取分散性加工流动模式,资源很难得到很好的利用,能源消耗相对较大,流通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边角料很难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物流对推动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文明的程度在信息社会环境下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必须以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因此维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重大课题,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已成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能牺牲下一带的环境和资源,只有按照发展的规律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达到社会各项事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选择,物流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按照绿色物流管理的模式发展,才能实现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商品的流通、生产和消费对未来的商品流通、生产和消费不产生影响,才能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代物流管理活动必须要以环境保护为根本出发点,只有改变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单向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当前只有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物流管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现代物流系统从根本上说必须是符合消费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健康系统,才能保证经济环境与经济效益共生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物流的模型。绿色物流必须以降低环境污染为基础。只有把资源消耗的减少为根本目标,才能更好的把现代物流技术运用到物流管理中,现代物流管理必须从储存、包装、运输、装卸、加工等环节进行展开,才能实现绿色物流和专业物流的目标。绿色物流贯穿于整个物流环节的始终。只有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才能保证物流环节实施的规范性,才能实现物流管理的协调性,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绿色物流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都和节约资源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角度对物流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实现绿色物流管理,才能保证物流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绿色物流发展的策略

绿色物流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绿色物流在保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绿色物流具有多层次性特点,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绿色物流活动,同时需要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规范管理和控制。企业物流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范围展开,既要突出单项绿色物流作业,还要完成资源的再利用、再开发。单项绿色作用主要包括绿色包装、运输、加工等,绿色物流管理必须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和企业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实现多层次发展的战略任务。政府必须从体制上对物流进行管理,才能保证绿色物流顺利开展,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从宏观的角度对物流管理进行体制改革,才能制定适合现代物流管理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污染控制必须从源头抓起,从物流污染产生的原因看,物流污染主要发生在物流运输的车辆上,政府只有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有效控制,才能把污染控制到最小状态。具体体现为限制城区货车行使路线、制定车辆废气排放标准、收取车辆排污费、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逐步普及无公害车数量、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旧车等。通过交通量限制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通过政府积极、正确的引导,促使企业选择最合理的物流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采取共同配送的模式,统筹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管理中心。最终实现有限的交通量服务更多的物流活动,才能真正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交通流控制是保持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发展交叉交通运输事业,建立都市中心网状交通运输蓝图,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管理,只有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的路线和策略,才能保证交通畅通,减少交通赌赛的现象,从根本上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必须实现环保目标和企业经营战略相互结合,物流企业只有实现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自身经营管理战略目标和发展目标,才能加快物流管理绿色化的进程。

物流绿色工程首先需要选择绿色运输策略,只有对车辆的规范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在公路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绿色运输工具,从而达到降低尾气排放的目的。包装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严重,只有采取绿色包装标准、简易化包装模式才能实现包装的再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绿色物流加工可以实现分散加工策略向集中加工策略方向转变,加工过程中只有实现规模作业才能提高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排放。同时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边角料需要集中处理,避免污染源的产生。物流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循环的物流管理模式,物流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流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只有对流通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料进行循环处理,建立有效的循环物流系统,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顺利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绿色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我国物流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才处于起步期,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只有实现物流绿色化才能有效降低与国外物流的差距,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物流管理的顺利实现,必须依靠政府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按照物流供应链的要求,建立循环物流管理系统,才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目标。

第9篇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实力雄厚,连续多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部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发达外,位于粤东,粤北的大部分山区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要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山区经济的发展,不容忽视,我们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而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应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我省的山区县中,从事农业,种植业的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农产品不仅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的主源,也是城镇居民生活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加强农业在山区经济经济发展的根本作用,巩固其地位。

其次,要认清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马克思辩证主义认为影响事物发展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主因,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影响我省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如此。总的来说,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内因有:当地人们思想观念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外因有: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也影响了当地的发展环境,尤其是投资环境。只有认清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才能使山区经济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只有排除掉这些因素,山区农村经济才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认清影响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对山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今年三月,我在省十六个贫困县之一的揭西县作社会调查后认为,该县有很多经验值得其它山区县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县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定期召开农村经济会议,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领导还亲临农村指导农业生产,并实行领导扶贫挂钩责任制。这些措施,取得了成效,它使农民的生产劳动不但有了指南,也加深了他们依靠农业脱贫致富的信心。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生产。该县针对各个镇的不同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有些镇主要产茶叶,有些镇主要产水果,有些镇主要产养殖业,有些是产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发展路子使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合理分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创办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该县先后建了十几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有水果基地,有茶叶基地,有蔬菜基地等,为了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他们还聘用了华农,中大等高校专家作为指导,这些基地的创办,给该县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辐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四是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养。该县针对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整体不高的问题,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如举行党员培训班,对党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举办经济知识培训班,增强党员的经济意识和经济发展观念。这些措施,使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五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自省两大会战以来,该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通知精神,较为圆满的完成任务,目前,该县各镇都有公路,大部地区可通汽车。六是,该县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生产知识,举办了培训班,还发送大量科技书籍到农村,这些都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知识。七是该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事实证明,农产品加工,使该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后是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地处山区,农民思想守旧,封建在所难免,该县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经常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如此,还经常派宣传队到农村进行宣传,给农民解答问题,这些举措,使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一定的解放。该县的以上成功经验,我觉得值得其它山区县学习。

广东山区经济的发展,必将有力的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和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应一如既往的支持山区经济,尤其是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十分愿意能与各位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第10篇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理论

(一)循环经济理念的历史发展

循环经济的产生源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达到空前水平,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30―60年代,在工业相对发达的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了公害事件,引起世人震惊。几十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目前循环经济的权威定义,大多数都将“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反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所有的物质、能量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内涵

循环经济包括多个不同方面的内涵和意义。其含义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资源再生循环。很多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都是从废物资源循环利用入手的。废物资源的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者认为循环经济即是静脉经济或垃圾经济的观点有所偏颇,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废物再生循环并不是循环经济概念的全部范畴。

2.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提出,是源于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缓解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使人类能够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主动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意义所在。

3.科学范式的转变。所谓“范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即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循环经济隐含着传统科学范式的根本转变。科学范式的革命是思想根源和理论依据的根本变革,是伴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而来的重要转变,没有科学范式的革命作为基础,一切转变就无从谈起。

(三)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单维考虑转变为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的经济、环境、社会的多维考虑,从自由的、无约束的市场经济,转变为一种将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增长的制约要素,将生态环境和谐美好作为人类生存前提条件和福利增长重要基础的新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范式,而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带来经济形态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范式和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四)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1.系统分析的原则。系统分析的原则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经济系统发展的模式一定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适应生态系统的需要,与生态和谐共生;其次是经济系统内部更加注重统筹各部分的关系。因此,科学的系统观是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之一。

2.生态环境友好原则。生态环境友好的原则的含义:坚持从生产活动源头控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全过程节约资源能源、防治环境污染、与环境友好;积极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资源的修复、建设和充分利用,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针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跟上生态环境保护全球一体化的步伐。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优利用,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因此,循环经济的实践是围绕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的。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

二、黑龙江省知名企业循环经济法律关系

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单位和个人。其中,主要的主体是政府部门、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循环经济关系的这些主体,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黑龙江省知名企业更应顺应形式,把握时机,迎头赶上,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行为契机,注重发挥黑龙江省政知名企业和公众等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合力。在市场经济、解除管制的大环境中,一方面应当通过经济激励诱导社会自我管制,另一方面还应为私人经济主体的自由决定设限,以保证公益的实现。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的设计必须放在解决环境外部性的一揽子对策中考量,结合黑龙江省知名企业的实际情况兼顾公平因素和效率因素,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三、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七大制度创新

《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予以明确规定,确立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法律制度。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贯彻实施好 《循环经济促进法 》的各项法律制度,对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循环经济立法的十大制度创新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起了重要作用,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几方面:

1.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十二条对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和基本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2.总量调控制度。总量调控,即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总量控制,是指将某一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排入该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和可利用的资源数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

3.评价和考核制度。所谓评价与考核,就是人们参照一定标准对客体的价值或优劣进行评判比较的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决策的准备过程 。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评价和考核制度,即循环经济评价和考核制度 ,是指依法对评价与考核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规定的总称,循环经济评价和考核制度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依据。

4.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在当代,企业不仅仅要在生产中对环境负责,而且要对所生产的产品在其使用期间以及报废之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负责,这就是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立法中所指的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还有一定区别,循环经济立法不仅强调生产者的回收义务,还强调经营者、 消费者 、回收者的配合履行义务建立和完善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会加大企业对最终处置废物的强制性责任。

5.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重点管理制度。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重点管理制度,简称为重点管理制度 ,是指国家对资源消耗高 ,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重点企业采取更为严格的一整套监督管理措施的总称。

6.鼓励、 限制或者禁止名录制度。循环经济的鼓励、限制或者禁止的名录,是指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目的在于限制或者禁止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建设,必要时对其限期淘汰。

7.市场准入制度。这里所称市场准入,有两方面的含义 ,也可以说,该项制度的调节是双向的,既有限制性市场准入,也有市场优先准入, 限制性市场准入主要是指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和标准,限制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业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市场准入、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针对一次性消费品的限制准入制度。

抓紧制定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法规,标准和制度配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国家应加快制定配套的法规政策,理顺保障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实施的体制机制,理顺体制的关键在于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黑龙江省应当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循环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新的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是人类创造财富、 创造文明更加科学、更富理性的手段,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显示出的更加关注自身命运和自然界的命运,更加关注未来的醒悟和自觉。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一系列矛盾的最有效途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

2.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企业来讲,必须改变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现为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耗 “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即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3.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资源危机,提高资源效益。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资源的依赖度,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都占了大头。尤其是采矿、 冶金、 制造、石化、煤焦、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在这些方面更为突出。

4.预防和制裁循环经济违法行为。循环经济法为了实现其立法目的,不仅规定了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法律禁止事项,还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了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循环经济法应当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对追究违反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定的行为,提供足够的法律依据。其责任种类主要有责令改正、责令停止建设、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的,要规定行政处分责任;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循环经济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使违法者承担起违法带来的不利后果,直接起到了制裁违法行为的作用。

五、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及政策措施

1.明确违反循环经济法律规范的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狭义的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针对特定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当事人,如果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到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主体在履行循环经济法赋予的具体监督管理职责时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不仅会受到上级行政主体的追究,而且权利受损的管理相对人也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国家赔偿。因此,当行政主体从事循环经济具体监督管理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它面临的不仅是一般的行政责任,还更有国家赔偿责任。

2.明确违反循环经济法律规范的刑事责任。英美法系国家在环境问题上普遍适用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犯罪构成要求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方面,与大陆法国家相近。在循环经济法律中出现刑事责任的文字,应当与刑法中的条款相对应。总地来说,在设定和适用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时,基于循环经济法的特质,原则上应优先考虑行政责任和行政制裁,以避免破坏罪刑法定原则或刑罚的原始机能。

3.明确违反循环经济法律规范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民事责任的功能主要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从而使被侵害的社会关系回复到未被侵害之前的状态。循环经济法律责任涉及的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不多,承担责任的方式都是赔偿损失。

4.企业经营者必须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企业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循环经,是一种新型的、 先进的经济形态,是对 “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 大量废弃” 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5.发展关联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破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和 “大而全”“小而全” 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根据社会化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增强关联度,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延长产品使用周期,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老企业要扶持或入股关联度高的新企业,使这些新企业成为自身上下游产品产业链中的组成部分,产生规模效益和关联效益。新企业在建设规划中就应该把关联产业充分考虑进去。并成为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使企业发展规划本身就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链规划。

第11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我们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

经过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集中表现在: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新常态体现经济工作新特征、反映经济运行新规律,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把握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新常态,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新常态最表面的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最根本的变化是增长质量的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发展动力的调整。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结构调整肯定会伴有“阵痛”,前期政策消化注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增长速度有升有降符合经济规律,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就应保持定力和平常心。要坚决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坚决遏制盲目铺摊子、闷头上项目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真正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适应新常态,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在发展经济上可以松口气了,更不意味着可以任由经济增长“自由落体”而无所作为。新常态、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了,但增长的内涵和要求更高了,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发展水平的飞跃和提升。这种发展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这种飞跃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就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心理,振奋精神、积极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适应新常态,关键是要乘势而上、推进改革创新。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能不能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顺利演化,最重要的是要看深化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力度。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力争在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下,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推动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新的一年经济工作任务繁重艰巨,我们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做好新一年各项工作上去,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夺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胜利。

第12篇

关键词 经济绿色化 影响因素 政策制度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1经济发展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任务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心仍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是其第一要务和第一要义。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生产力条件基础上,才能为解决当前所有问题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条件。需要强调的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以及济质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同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加以解决。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因此,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通过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

2资源消耗

经济绿色化是以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的。这里所说的资源,一般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等,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原料来源和空间布局场所。

由于自然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中国不同省区的人均资源量也存显著的差异。同样以水资源为例: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全国水资源的80%分布在占全国面积36%的南方地区,而水资源的20%左右分布在占全国面积64%的北方地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区域开发状况、技术进步程度不同而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区域而言,往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要求不同,面对的经济绿色化问题也不同。因此,对经济绿色化评价中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标准,应该以所评价地区的均资源的消长情况为依据。

3环境和生态

生态经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它调整了现代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 即把缓解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方向。农业的集约化生态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是实现保持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战略的根本思路,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工业的集约化生态化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它是实现保持工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战略的根本思路,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建设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当今发达国家兴起的“工业的绿化”,树立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已放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位,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当今世界经济的绿色化发展趋势,是现代生产技术体系和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变革的实质与方向。它不仅是现代文明由工业文明进入更高级的生态文明的必然进程,而且是现代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4政策和制度支持

我国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态化、无污染化、无公害化与符合环保法治要求的发展,离不开制度支持。由于体制机制发展的改革,管理机制的改变及对策规范的不合理,有些鼓舞对策虚无缥缈,一些对策很难实现施行;缺少成熟的经济绿色化管理制度等绿色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金融系统对经济绿色化技术项目支持也不够,多数银行不选择对技术项目融资,远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政策考核、财务转型和生态有偿等方面的政策考核还不吻合绿色发展经济的需要我国绿色发展一直有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方面、节能减排政策的约束,面对这些约束更要积极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绿色化的发展迫在眉睫。经过制定相关对策和增强资金倾斜方面,支持绿色产业、环保型产业、资源循环产业、新形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等的成长,发展一批新型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更好地促进、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化的转型。

5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不仅反映了劳动力质量,而且还是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与此同时,环境压力亦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现实因素之一。因此,在经济增长核算分析中理应引入人力资本。在充分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人力资本、能源投入、环境因素、物质资本、劳动力和期望产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并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用劳动生产率变化表示)源泉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等四大部分。

6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