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时间:2023-07-21 17:2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第1篇

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中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其语文教育思想则是他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学习研究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将会得到更多收获,而且能够发现它在具体的实践中所迸发的光彩夺目的火花。

一、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生活教育理论上的,他认为学习语文是为生活服务的,是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学习具有生活的内容。他批判传统教育为了识字而识字,为了读书而读书。在语文教学中,他提倡运用符合生活的方法,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倡导“教学做合一”。[1]

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儿童有很强的创造力,但这创造的萌芽却被传统教育扼杀了,因为语文教学没有根植在生活的舞台之上。因此他提出了针对传统教育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儿童的眼睛;二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三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四是解放儿童的嘴巴;五是解放儿童的空间;六是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提出学生创造能力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因此,教师要如其中所说,争做创造、开辟的教育家,做第一流的人物,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去开发创造的沃土。

二、 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

1.陶行知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生活教育理论,构建大语文教学观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语文教师明白,语文教学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

1.1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沟通,教学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的经验和范围,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设计教学时,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还原生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语文知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如果脱离了生活背景去进行语文教学的话,往往事倍功半。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或实物,从而激活在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生活信息组块。这样语文知识就通俗易懂了。

1.2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根据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利用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又是一个新途径。教师尽可能创设条件,突破时空,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脑学习。所以,语文教师要构建“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要跳出书本、跨出课堂、走出校园;学生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学社会生活知识,这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2.以创造论,构建创新教学观

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号召,语文教学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在语文教学中应真正做到“六大解放”。

2.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小学课本中精心选用的课文中,有很多给小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往往会消耗学生想象的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去多读,养成边读边想象的习惯。让学生自由地在想象王国中遨游,语文老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语文知识是一样重要的。

2.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眼睛、嘴巴、耳朵、大脑使用比较多,而双手仅仅是举手而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的双手也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上来呢?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动起手来,往往能起到“ 它山之石可攻玉 ”的教学效果。

2.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儿童的眼睛是纯真的,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双去伪求真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求真务实的语文课堂氛围,不能盲从教师,迷信教材。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老师的板书有错别字时,应该让他们大胆地提出。教师不能顾及自己的尊严去呵斥他们,应该对大胆提出错误的同学加以表扬,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2]

2.4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谈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说的机会多了,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说话的能力。但课堂上学生问的机会并不多。有“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善于问的习惯。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2.4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扩大眼界

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囿干课堂,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走出课堂来丰富语文知识。比如上语文实践活动课时,就应该让他们在大自然、在社会里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带领学生到街上、商店前的广告标语中找出错别字;带领学生去春游、秋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6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干一点他们高兴的事

第2篇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呢?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深深体会到应投入课程改革,抓好语文教学,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当前语文教育尤其要开辟生活化语文课堂,尝试生活化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应试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活动,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陶行知在教学中总结了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讨论。

一、构建生活化语文教学环境

陶行知在生活化教学理论中曾提到,一切教育应以日常生活为中心,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没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是缺乏吸引力的教学内容。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中的每个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要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的前提是要构建生活化语文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结构,使原有封闭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开放的、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内容,使教学环境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生活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从而将课堂移动到生活中的每个情境,也让生活中的每个环境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素材来源。

二、将生活资源运用到日常语文教学课堂上

语文的教学内容多以贴近生活具有感染力的文章为主,这些文章在给学生提供语言素材的基础上也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形成。陶行知在日常语文教学方法上主张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日常语文教学中,将生活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活学活用,解放学生的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和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当中思想得到无限延伸。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课堂提供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资源影像资料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语文教学,让教学“活”起来,让日常教学的内容和生活充分结合在一起,让生活走进课堂,在生活和教学内容的交融中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建林.学生生活经历是语文课程活的资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2]李宇明.培养现代语文能力,过好现代语文生活[J].语文建设,2008.

第3篇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教学

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义务小学教育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对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所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使用及积累语文知识了解社会文化等,在对孩子实施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挖掘、培养及发展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有关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2]。

一、应该解放孩子们的头脑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在旧中国时期,“儿童的创造力被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②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依然阻碍着孩子创造能力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首先就应该打破、丢弃以往孩子应以教师或者是知识至上的思想观念,应该对孩子实施科学和正确的指导,避免让孩子走进对知识、思想、事件曲解与幻想的误区[3]。

二、应该解放孩子们的双手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过,在旧时期的社会中,我们中国对于教育孩子一直是要求孩子们不许动手。其实,所有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非常渴望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办法,特别是需要通过运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来体验这个对他们具有巨大魔力的有趣世界。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该充分地满足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应该适当地激励和支持小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和操作,结合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更进一步感悟语文教材中所提供的相关知识。

三、应该解放孩子们的眼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以往传统的学校教育给孩子们强加了一副有色的眼镜,让孩子们和实际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脱离③。也就是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此一来,就造就出了许多对社会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缺乏社会竞争力的“小书呆子”。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全面地解放孩子们的眼睛,使孩子们通过运用他们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去发现,去认识、去探索,从而促进孩子们进行有价值的思考,起到启发孩子思维、养成判断能力及鉴赏能力的作用,同时,这是培养和训练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前提和基础[4]。

四、应该解放孩子们的嘴巴

陶行知先生认为,应该让孩子们的嘴巴得到解放,对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该全面地解放小学生的嘴巴,引导小学生敢问、善问及乐问[5]。对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应该给予激励和表扬,就算孩子提出来的有关问题没有一点儿实际意义,语文教师也应该做到循循善诱,促使孩子思维活跃。

五、应该解放孩子们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以往的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就是一种鸟笼式的课堂教育方式,这样的学校课堂教育模式对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巨大的制约④。他曾经大声疾呼,一定要解放孩子们的空间,让孩子们去感受、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和绿水等。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拓展孩子们的学习空间,让自然界和社会变为孩子们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创造源泉。

六、应该解放孩子们的时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我国小学受功利目的的不良影响,致使孩子们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熏陶及人类文明的感化。陶行知先生说过,反对过分提倡考试制度,认为创造性的儿童教育,首先就应该为孩子们争取时间的解放。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时间,教师不应该安排过多的课后作业,应该让孩子们拥有自由的时间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探索、发扬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6]。

七、结束语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永恒动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一个小学教师必须努力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课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注释:

①刘紫亚.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J]成功・教育,2012(11):122.

②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③饶杰腾.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启示――兼及“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J].教育艺术,2012(8):39.

④傅德.小学语文教育如何贯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考试周刊,2012(65):88.

参考文献:

[1]饶杰腾.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启示――兼及“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J].教育艺术,2012(8).

[2]韩冰清.论“六大解放”及其实施――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潘凤鸣,程超,齐建辉,张洪菊.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才智,2010(5).

[4]罗惠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第4篇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缘由

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宣称:“生活即教育!”, 李镇西先生也指出,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语文教育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向他们的人格——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专家们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可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课堂学习与人的“生活世界”隔裂开来,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强调了语文教育要回归生活,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书本世界”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

二、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依据教学大纲,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职高语文教学应该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方针,在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确定专业导向,把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专业能力,为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服务。

三、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有可能主动进入角色,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蒙台梭利学校最典型的理念就是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说话必须蹲下来,绝对不对孩子有训斥和教训的态度,绝对不告诉孩子这是错的,必须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改正。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投入地学习,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产生质的转变,学生的创造潜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敢于创新。这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情景,实施语文情景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感悟能力之上的。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本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情景教学,就是架设在书本知识和与学生感悟之间的一座桥梁。情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把学生的注意力、情感、想象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有感有悟,打通认识通道,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三)注重与专业结合

职高学生是应用型专业人才,教学应以“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授之以渔,因此,职高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同时,要充分体现专业特点,为专业服务。

教师要经常与专业教师沟通,了解专业需求和教学内容,把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专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专业课的教学资源,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在教学中广泛开展与专业相关的体验性说写训练活动。

(四)注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现在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现在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我们要加大应用文体的教学分量,把与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讲深讲透,让学生熟练掌握,为职高生将来工作和深造打下基础。

(五)阅读“生活化”

组织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和收看电视,这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也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捷径。例如,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包罗万象,信息量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都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学生居教室一隅能洞晓国际、国内大事,看小小荧屏能览尽天下风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占领了无限的空间。老师则应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并能与学生同看,适时作一些恰当的点评,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电视内容,这样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网上资源博大精深,包罗生活万象,只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课堂生活注入“时代的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

关注热点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接壤。

生活之树长青,生活就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生活化”,既符合语文教学发生发展的规律,又切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这样,语文教学的明天将会更灿烂,语文教学的成就将会更辉煌。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4.

[2] 陶行知.《陶行知论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第5篇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环节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主张教育要同社会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把教、学、做三者结合起来,强调“教”和“学”的目的就在于“做”,在于实践。从2001年秋季开始,普遍使用的人教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实践活动”。我以为,“语文实践活动”就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那么,教师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应抓好哪几个环节呢?

(一)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过去,课堂教学“以纲为本,以本为本”,实行“灌输式”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烈,与其他课堂相比,更乐于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但初中学生的参与度有个由浅人深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上进意识,精心设计,多方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学期初,可通过民主方式征集学生意见,拟订全期“语文实践活动”计划,然后由学生推选出每次活动的‘;主持人”,“主持人”按课程要求认真筹备,确定“节目”,安排程序,拟定奖励办法等;语文教师则当好“业务指导”,发挥协调引导作用。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成了活动的主人,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素质教育也落到了实处。

(二)优化学习的竞赛情景。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而适于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有实现和保障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语文实践活动参与是首位,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中,充分张扬个性,表现其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而创设竞赛情景,更能使学生充分展示性格特征和自身价值。现行初中语文教材1--6册共编有25次“语文实践活动”,大多数都有竞赛、有评比、有奖励等活动程序,特别是“奖励”这一环节,既是对学生已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继续参与今后活动的激励,其影响甚远,教师不能小觑。

(三)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张志公先生说过:“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依归,这是语文课的本业。”《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也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辩论会”等。语文实践活动种类甚多,涉及面广,教师应有目的地规范活动,因班因时制宜,组织一些小型、灵活、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地说,语文实践活动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大“语文实践活动”教育空间和功能的开发。所谓拓展“语文实践活动”教育空间,指的是每次活动不拘一格,广泛联系实际,紧贴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避免用单一的枯燥的形式消磨学生时光。如作文教学,以前总是教师拟好题目,提出要求,学生冥思苦想,老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这能写出好文章吗?有位教师在一次说明小制作的作文练习中,就创造性的引入“小制作竞赛”:课前布置要求,课堂上进行制作,有的造“枪”,有的剪纸,有的做航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纷纷亮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向师生汇报制作过程,老师逐一点评、鼓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再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用文字表述出来,不一会儿,四五百字的作文就完成了。语文实践活动还必须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开展听、说、读、写的同时,进行认知教育和人格教育,实现其多功能和高效益。

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的提高。部分教师对“语文实践活动”课犹如雾中看花,难以驾驭。因此形势迫使广大教师要尽快充实自己,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第一、勤学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语文教师在努力实践“一生独爱栽桃李,愿作春蚕吐丝尽”之时,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选学有关语文教育的名著、新著,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文化素养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就为缜密思维和得心应手地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和动力,进而推动教学的创新。

第二、勇实践。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为承担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重任的中学语文老师,要在业务水平上不断修炼,要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才能应用于教学实践,接受检验。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就能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不断加强自身创造意识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就能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走向语文教育的光辉明天。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开放性”和“创造性”是课程改革的灵魂 语言文字为“劳动工具”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62-01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向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在社会如此急剧变苇的时期,教育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20世纪末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来说,可谓是改头换面,给中国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语文教学来说,“开放性”和“创造性”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在新的课改精神指导下,作为教学重点的写作教学,也不再因循守旧,在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谱写新的篇章。

面对新形势,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呢?笔者把写作教学上求创新的一些粗浅看法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商讨。

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以语言文字为“劳动工具”,创造性地反映世界,从而制作出精神产品的一种思维活动。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究其原因在于传统作文在内容和结构上限制较多,注重语言表达及章法技巧的训练,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学生的作文内容枯燥、乏味,缺少想象,字里行间难见真情实感。对于这种现象,创新性写作教学的提出,无疑给传统教学这潭死水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做到多读、多背、多积累。知识积累的越多,头脑就越充实,思路就越开阔,想象就越丰富,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做到“闻一知十”。这样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倾吐能否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让学生在阅读中去领会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去写作,逐步提高。

2 我手写我心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鲁迅也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是观察。”观察生活的过程,就是感悟生活、发现生活、认识生活和实践生活的过程。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心灵得到了净化,头脑得到了充实,好的文字也会自然而然从心底汩汩流淌出来,以我手写我心,感情真挚流露,自然就写出好文章。现实世界纷繁复杂,绚丽多彩,感悟至深化作笔端波澜,放声的笑、纵情的哭、绵绵的愁、淡淡的忧,全在纸间流露。

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在观察中提取有意义的题材,这样不仅可丰富写作素材,还能提高认识能力,捕捉创造灵感,这样既培养了创造性人格,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拥有更多独立和自由,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内容,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叙。

3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渴求源于兴趣,有了渴求才会主动积极的写作。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探求、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可援引其他艺术进入写作教学,以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兴趣。(1)以“乐”入境。若能恰到好处地配以情调一致的背景音乐,学生很快便会进入到写作的情境中去。(2)援引绘画、雕塑。绘画和塑雕都是凝固的瞬间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一幅《蒙娜丽莎》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她的微笑,着重描写她的微笑,她为什么笑,她心里此时此刻想些什么,学生的兴趣这时也被激起,开始浮想联翩,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3)援引电影。把电影引入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原著的情感和内涵。总而言之,援引其他艺术进入写作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使学生的情操也得到艺术的熏陶,使之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7篇

总理在2009年9月4日发表讲话《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指出:“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1]这段话指出我们目前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信息化,越来越需要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我们再“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眼光看,教育影响政治,只有教育才能使思想变化,主持教育的人,自己若不先思想变化,只是敷衍守成,盘踞下去,摆不出新气象,国家如何能有希望?”(李敖)[2]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素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因此,社会呼唤出现更多的思想睿智、勇于创造、精益求精的教育名师。关于何为名师?有的学者认为,名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1. 热爱教育事业,投身进步的教育事业。2. 艰苦奋斗,创造丰硕的教育成果。3. 生前身后形成广泛的教育影响。”[3]也有的学者提出“名师应该有以下5种素质:1. 真诚无私的教育爱。2. 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及其显著的工作实绩。3. 独特的教育经验和思想。4. 为人师表,成为教育目标的化身。5. 一定的社会影响与声望。”[4]由此可见名师都具有“独特性”“创造性”的特点。新时代教育者要成长为名师就应首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一、做研究学生的思想者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的思考力已经羸弱得以至萎缩,我们就不能指望他的学生却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

今天的时代我们的学生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的思想也丰富多变,更加“个性化”,要求教育者要善于研究学生。学生关心的话题,他们的好恶习惯,交友圈子,流行语言和行为等都是教师研究的对象。于漪曾说:“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对他们的思想性格,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基础、语文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了解研究,摸准他们的实际,知之准、识之深、蓝图的绘制才有依据,教学才会避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魏书生就是这样从研究学生,抓住教育契机,成长为名师的。他刚开始执教的盘山县三中是一所普通的城郊中学,教学设施简陋,学生是重点中学按4∶1选拔后的淘汰生。但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予了魏书生教改的天地。魏书生当一个班的班主任,代两个班的语文课。一个是普通班,一个是特差班。第一节上课之前,他已经熟悉了教材,设计了教案,观摩了其他老师上课,掌握了约定俗成的教学环节,但面对课堂上混乱的秩序,学生麻木的表情,他意识到了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他的教改是从改变后进生开始的。在实践中,面对学生成绩较差、纪律也不好的实际情况,他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改实验。可以说一开始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矣。”[5]这是他的高明之处。而自学能力的首要问题是学什么,他和学生商讨后画出了知识树,树上有10个分支:拼音、生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二、做超越自我的思想者

名师与普通教师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满足现状,善于超越自我。教师在从事教学10年左右的时间时,教学已经轻车熟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一时期其实正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关键时期。善于学习,勇于进取的教师,会在此时将教育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安于现状的教师,只能永远做一个教书匠。

教师要超越自我,首先应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修养。名师都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我们在分享他人思想成就的基础上,经由观察、体验、感悟而创生思想。思想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生命昂首挺立。

人们常常把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称为教育的“百科全书”,而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他几乎能够担任中学所有课程的教学,还特别擅长写作,他生前不但写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著作,而且还为他的学生写了一千篇小说、童话和故事。相比之下,目前有部分中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无论是对传统的国学精华还是对当代的世界文化,都缺乏深厚的功底。就素养而言,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一位式的校长、朱自清式的中学教师或叶圣陶式的小学教师了。

科技创新、知识更迭、信息爆炸的时代,真可谓“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大环境在变,教材在变,语文教师丰厚的积累便成了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所以,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无论多高明的语文教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都是行不通的。

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出色的专业特长,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精深”也是成为名师的必须,因为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专业知识是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与教育发展需要的。而专业特长则指语文教师在能力方面所呈现的比较突出的语文才能,如出色的朗读水平、书法技艺、写作才能、口头表达等,这些对语文教师的成名无疑是如虎添翼。如果说“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成名的“助跑器”,那么,“出色的专业特长”则可喻为语文教师成名的“冲刺力”。

其次,与时俱进、优化知识结构是教师超越自我,成长为名师的又一关键因素。新形势下的名师,大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及时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名师知识结构的改变,可以这样概括:一是从单一型结构向复合型结构转化。当今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知识一体化,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走向高度统一。二是从封闭型结构向开放型结构转化。所谓封闭型结构,即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结构。开放性结构是指能够接纳一切有用的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三是从被动型结构向创造型结构转化。被动型知识结构,是指知识与能力的分离,而在创造型结构中,知识和能力是统一的。名师都是在知识结构的更新中,逐渐创造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实现自我超越。

三、做勇于创造的思想者

教师如果只做教学参考传声筒,因袭前人的教学成果,不思创新,这样的教育者,虽然是站在讲台上,但在思想和精神上却是跪着的。失去自我,泯灭个性只能导致教学生命的死亡。正如《不跪着教书》一书的作者吴非所说:“教师如果没有思想,那么,学校便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因此,名师应该是一个勇于创造的思想者。

“敢探明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的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6]陶行知在这里强调的重创造即“探明新理”,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贡献;重开辟,即拓展教育领域,他把教育办到民间。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如此。改造北京大学,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育人观,叶圣陶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又在语文教育领域加以发展,就“语文”定名、定性及教材建设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世界充满了创造力,无论在什么领域,凡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创造能量充沛,创造精神活跃的人物。考察于漪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源于她蓬勃的创造力,创造的激情和才华构成她事业和生命的内核。她在自己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苑耕耘录》的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话:“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7]因此,她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己敏锐的思考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并不断实践,开创了自己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潜能,凡是能成长为名师的教育者,都在教学第一线,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坚持教学教改实践,取得辉煌的成就。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李镇西的生活化语文观等教学思想与实践,都是他们勤于创新探索,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实践的结晶。

善于反思,是创新型名师的共同特点。于漪曾说:“我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做出一点成绩,因为我始终使自己的教学处于自以为非的状态。人只有在否定之否定中才能逐渐成熟起来。”[8]教育者要从来不轻易打发教育中发生的问题,常常“三省吾身”认真解剖自己:当学生违纪时,是否由于自己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否由于自己的课上得不好;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是否由于上课没听懂。

教育者在大胆创新实践的过程中,要勤于反思,并总结成教育论文。李镇西就是这样一位辛勤的耕耘者,他写了大量的教育随笔和教育反思文集:《爱心与教育一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100封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我班的故事》《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散文随笔选》等。魏书生把自己的经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陆续写成了《语文教学探索》(1990年)《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年)《魏书生文选》(1995)《家教漫谈》等书。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愿我们有更多的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孜孜求索成长为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的教育名师。

【参考文献】

[1] .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J]. 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2] 李敖. 高等教育的一面怪现状,李敖大全集2・历史与人像[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225.

[3] 程大琥. 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00(3).

[4] 周川. 试论教育家的角色特征与成长因素[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3).

[5] 《辽宁教育》编辑部. 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M]. 沈阳:辽宁出版社,1984.

[6] 陶行知,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室. 陶行知全集[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第8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新教材,新课标,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在自己的一方阵地里按照新任务、新标准更新育人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深化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改革,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由教师包办的积习,改变原有的那种满堂灌、满堂问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主,能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发表见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语文教育首先是锤炼“功底”的教育

汉语言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深厚底蕴,毋庸置疑,语文教学惟有深深地根植于这片丰润的土壤,才能充满生机,才能丰茂昌盛。站在学生的角度讲,“学好语文就是学好‘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叶圣陶《认真努力地把语文学好》);而就“学好本领”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广见博识,一是反复锤炼。广见博识以阔眼界、广思路;反复锤炼以夯根基、铸功底。从这一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练功”的教学。

纵观古今成材之经验,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练就深厚的功底,广读博览是基础,大量诵读是关键,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学习中“广”与“熟”的道理。回过头来审视我们先人的教学,抛开那种背书与习文的单调不说,仅从那十年寒窗熟诵下来的“四书五经”中,便不可否认那种教与学的方法实在能锤炼出深厚的功底,也正是那种锤炼,造就了历代文豪。那么今天,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如果教师还将眼光死盯在课标规定的那几篇基本篇目上泛泛地讲析,把学生囿于小小的圈子里,只是被动地记下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条条目目,把有血有肉的语文学得支离破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教,方法再多变,分析得再精彩,也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对于学生的学来说,完全处于被动,既没有行为上的积极参与,也没有自主思考、自我训练的机会,实在是苍白无力。因此,要从根本上寻找语文教学的出路,教师首先应树立起大语文观,站在锤炼学生语文功底的角度上,让出课堂,改变那种不闻读书声琅琅,但闻教师讲满堂的教学方式,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帮助学生博读强诵,引导学生多思勤写。如此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会有根基,语文素质才会真正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最得益、最实惠。

二、语文教育是培养习惯的教育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通过今天的语文学习获得一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从而服务于明天的生活,而这“活水”便是良好的语文习惯。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要在引导学生学好听、说、读、写四项本领的同时,注重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叶老在三十年代就曾提出:“(国文教学)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又是培养习惯的教学。当然,培养习惯非短期之功,也决不是在“教师控制”的课堂上所能做到的。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自主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下慢慢养成的。从这一点上说,语文教师同样需要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还给学生一个尽量自主的学习空间,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在帮助学生锤炼各种语文能力的同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习惯。

三、语文教育是发展心灵的教育

学生心灵的发展和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如果教学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灵,顺应其心理的需求,就会增进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会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叶圣陶在《国文教授之法》中曾明确提出:“心灵的发展,便是国文教授之重要目的。”从这一意义出发,语文教育还是发展学生心灵的教育。

以写作教学为例,现在普遍存在的通病是: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很少有自己心灵的告白。主要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的程式化,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开发。写作,本应是学生内在情思的抒发,唯有以丰妙的情思为基础、为源泉,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而写作教学实践中,做教师的却常常忽略这一点,只注重把功夫用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的指教上,本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那些由教师费尽心思想出来的作文题目。这样的写作,对学生来说实在是苦不堪言,就写出的文章看,也大多是满篇假话、大话。倘若教师注意对学生多一些情思的磨练,少一些指教,多一些自主写作的引导,少一些限制,既晓之以“理”又动之“情”,那么作文教学将会是另一个天空。

第9篇

查一下这句话的经典出处,大约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的:“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①这一观点构成了我国当代正统文论的主流意识,影响至今。

叶圣陶在其《作文论》中的“源头”部分也说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知道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②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这个命题大致上没错。但是如果说“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种认识就不是不可以商榷。由此推演出“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那就一定是错了。“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这种说法颇可质疑。因为他人之“流”,是可以成为自己之“源”的。就跟人们公认的长江的源头是各拉丹冬的沱沱河,黄河的源头是卡日曲河一样。阅读他人的作品,了解他人的生活,这也是写作主体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我们了解他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阅读作品达成的。此外,人的情思――心灵,也可以看做是文学写作的源泉之一,是比生活更为直接的源泉。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情发于中,而形于言”等,都表明写作的发生,是源于人内心的情志。当然,你也可以说情志还是由生活孕育的,但是,生活只有当萌生了想要表达的情志时,才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写作状态。否则,这生活与写作便毫无关系。这说的还只是文学创作,对于实用写作,如文学评论、读书札记、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的写作来说,毫无疑问,书本必定是“源头”之一,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源头,因为研究型的写作,资料来源就是他人的著述,这类写作主要便是建立在阅读之上的。是根本不可能一一追溯到其最初的生活形态的。――如此看来,“生活是写作的源头”“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应该更正为“生活是文学写作的源头之一”。书本、心灵也是文学写作的源头之一。对于实用写作来说,大量的文章写作来源于书本,是从文本中产生文本。

在语文界,我想谬误的发生,可能还与以下观念有关:

一、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生活即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将其作进一步强调,变成“教育即生活”。从此,教育便与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将教育与生活划等号,这从理论上来说自然是欠严密的。教育如果等同于生活,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教育之所以成其为教育,就是因为它不同于生活,有他特殊的属性。不但要适应生活之需,还要引领、创造新生活。更重要的是,教育不但要指向生活,更要指向人。成全人、造就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 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革命者、哲学家、美学家及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美是生活”的论断: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一观点,统治了中国文艺理论数十年。孙绍振先生批评说这一观点是很肤浅的:“他粗糙地把美和原生状态的真统一起来。……从方法论来说,这种学说是把美、文学形象和生活的统一性作为追求目标,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从车尔尼雪夫斯基到泰纳的阐释,把感性的生活,未经主体同化的生活,不但当作了文学的出发点,而且当成了终点。这就暴露了其思路是单向的,从逻辑来说,是线性的……”③解放后,在我国,由于文学理论是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之一,因此,“美是生活”这一观念便深刻地影响着语文教师的认知及其教学。

三、 1983年,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的改革,在语文教育领域强化了对生活的关注。“‘大语文教育’观主张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④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其积极意义自不待言,但也助长了片面强调“贴近生活”的语文观。后来,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倡“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进一步完善了这种观点,他说:“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⑤“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⑥这些观点显然是与杜威、陶行知、叶圣陶等的观点一脉相承的。虽然,从他们的具体论述中,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语文”的特点,注意到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性,注意到对人心灵的启迪。但是,显然,对生活的关注超过了对言语主体人的关注。

四、 对新时期的语文界造成全局性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B・科勒斯涅克的观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他将“生活”与“语文学习”简单对等,等于将“语文教育”从语文学习中剥离了出去,使“生活”成为语文、写作学习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唯一法宝,仿佛只要是“生活”着,就在“语文学习”着。事实是绝大多数人从生活中并没有学会语文、写作。要是从生活中就能学会语文,那还要语文教学干什么?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如果语文学习不好,就归咎于没有生活,没有贴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变成“再现生活”的“活动”课、情境课,学生离开了教师安排好的游戏、参观、游览、表演……就不会写作。至此,“见物不见人”的可笑的谬误就灾难性地发生了。其实,从生活到语文学习,还是相当遥远的。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写作主体。写作所需要的生活,好比是米,文章好比是酒,酒固然是来源于米,但是米不就是酒,将米酿制成酒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否则,米就还是米,或有可能酿成了醋。这是常识。其实,人缺少什么也不会缺少生活。只要是活着的人,自然便生活着,便与生活贴近着。无限度地夸大生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便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人的精神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成为被动记录生活的活动摄像头。

“贴近生活”观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混淆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界限。语文学习自然不能脱离生活,但是生活并不就等于语文学习。只有人将生活与心灵相切的那一小部分,经过合目的性的选择、加工、改造,并恰当地表达出来,即经过了生命化、情意化、语词化之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形式化),才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贴近生活”观,造成了对生活和语文学习关系的错觉:以为一切生活均是语文学习的对象,只要有生活,就自然会学好语文――说话、写作;语文学习就是对生活的复制、摹写,掩盖了二者的矛盾性。殊不知,绝大部分原生态的生活并不能成为语文,也无助于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是人的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文章,是经过人的选择、提炼、加工、创造的生活。写作,不是机械地再现生活、复制生活,而是能动地、创造性地表现生活。“贴近生活”这一命题的致命之处就是对创造主体――“人”(学生)的忽视。目中无“人”,没有“心灵”烛照,没有人的思维的介入,“生活”怎么会等同于“语文学习”,怎么会变成“语文”呢?这是典型的“外部”语文学习观。

二是使写作主体成了人造生活的附庸。这种“贴近生活”“写生活”的语文学习观,还造成了师生“没有生活”的错觉。以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乏味,这不是生活;家庭生活也不是生活;只有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去找生活。到处去参观、访问、游览,盯着事物仔细观察,才是“贴近生活”。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与活动,即“虚拟生活”,供学生写作。殊不知,这类“贴近生活”的写作,恰恰是“伪写作”。以至学生一听说要去“贴近”生活,或者教师要他们“搞活动”,便知道又要“写作”了,觉得这样的人造“生活”、被“生活”,实在没劲。其结果造成了学生一方面厌倦“活动”、抵触“生活”,另一方面又依赖“生活”,离开了教师创设的“生活”便不会写作。就跟动物园里长期圈养的动物丧失了野外捕猎的机能一样。

三是忽视了学生自我的言语生命建构。真正的写作,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情意化、形式化。简而言之,就是“心灵化”。语文教育最应该关注的就是人的心灵建构。生活是“第一自然”,而语文是人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语文是人化的生活,没有人的言语生命的建构,便不能有效地同化生活,更不能顺应生活,也就不能表现、创造人化的生活。生命化、情意化、形式化,这“三化”,可以看作是言语生命心灵建构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生命化。就是培育良好的言语生命意识。我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对“言语生命意识”做这样的阐释:由于人所依存的最主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是生命的寓所”,而作为人的生命表达的“语言”,实际上是“言语”,人类的一切文明创造和文化承传均依存于言语,所以,符号生命意识也可称为言语生命意识。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是唤起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强化言语创造的动机――主要是应性的、存在性的动机,言语生命意识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学生言语活动的基本动力定型。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感染熏陶作用便集中体现在提升言语生命意识上。有了对言语生命的体认,语文学习便有了恒定性动机。

良好的言语生命意识,主要体现为强盛的“言语生命欲求”:人是符号动物,也可以说人是语言(言语表现)动物,人天生就有言语生命欲求。但是,在自然情境下,人们的言语生命欲求的强度、高度和向度是不均等的,语文教育旨在唤起和培育人的言语生命意识,也就是对言语生命欲求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激励,使学生在言语生命意识的驱动下,产生健康、积极的言语生命欲求――指向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生。⑦

这实际上就是言语动机的建构。也包含着主体言语个性的认知与发展。这是对自身言语生命的体验,由生存性动机向存在性动机延展,由言说欲、表现欲向自我实现欲升华,由言语禀性、潜能、兴趣、才情向言语信念、理想、信仰攀援,形成自我激励、自我促进、自我成全的心理机制。这需要教师的顺应与引领。

其次是情意化。情意化建构,就是丰富情感、磨砺思想。情感与思想是言语表现的基本内容。写作要“言之有物”,这个“物”的核心元素便是情感与思想。在学校教育中,情感的陶冶主要靠的是文学,思想的熔铸主要靠的是学问。这需要大量阅读,也可以说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情感与思想的培育。

未经长期的文学阅读淘洗、感染过的情感是粗糙的。人固然也可以称为情感的动物,人皆有喜怒哀乐,但是,作为人的天性的情感,一般较为简陋。天性多愁善感的人不多,而文学则将这种多愁善感放大、发挥到了极致,使每一个读者仿佛置身于情感的巨镜中,相形见绌、感同身受,逐渐被同化。粗糙的情感慢慢变得丰富、细腻起来。著名学者王富仁说:“文字,把语言变得更严密也更细致,同时使人的思想和感情也变得更严密更细致。在我们,常常有一种幻觉,似乎人原本是有严密的思想和细致的感情的,只是有了文字,我们才能够表达他们。实际上,这种看法是有很大片面性的,与其说我们先有了严密细致的思想和感情然后才有了严密细致的语言,倒不如说先有了文字语言的严密和细致化的巨大潜能,我们的思想感情才变得严密细致起来。常读文学作品的人感情要比一般人丰富细腻,常读科学著作的人要比一般人的思想严密、有逻辑性,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并非完全自生的,而是由他掌握的语言的特点塑造而成的。人有了更细致、更严密的感情和思想,才会用更细致、更严密的感情和思想感受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语言改造了人也改造了世界,语言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⑧可见,文学有传染、牵引、诱发的功能,能唤醒读者处于休眠状态的情感,使之被激活,变得热烈而活跃,微妙而敏锐。一旦面对外部世界,个性化的情意便油然而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中,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是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动力;另一方面,它又是艺术家表现的重要对象。”⑨生活再丰富,感觉迟钝、情感简陋的人,也断无可能成为一个作家,也断无可能成为一般叙事、抒情性文章的作者。

有思想,才有言语、文章之“意”。思想的形成比情感的激发更难。由于情感是人天性中固有的,虽有粗细、敏钝之分,但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的感染与诱引。而思想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思维的能力迟于情感的发生,虽然也是人的大脑的固有的机能,但其发展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是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生与成熟起来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充实的知识经验、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厚的言语修养等。而具备这些条件是很不容易的,例如,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包括批判性、机动性、广阔性、敏捷性,增进思维品质,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成。这些条件构成了思维的背景,即认知结构。简而言之,我以为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最重要的仍是读书与思考,是学养的积蓄。即孔子说的“学”与“思”的统一,朱熹说的“大意主乎学问以明理”。要成为一个具有基本学养的人,单靠读几本语文教材或所谓的训练,是不可能奏效的,需要阅读一定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而且要边读边思考,将思考的结果作成读书札记。思想不会凭空发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呈现。积铢累寸,方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第三是形式化。就是对言语、文本、文体形式的掌握。写作过程就是一个言语形式的复制(也包含着创新)过程,言语主体需以言语形式感去同化表现对象。要具备言语形式感,也有赖于阅读。言语形式感,主要包括文体感(体式感)、语境感、语感。这“三感”,最基本的是文体感。文体是抽象的,体现的是一类文章的普遍性;在写作时,文体普遍性制约着特殊的语境与言语,使其合体、得体。而在具体的语篇中,特殊的语境则是文体的呈现形态,即古人说的: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文成法立。同时,语境也决定了言语表现,语境感决定语感。运用的语感,势必是文体语感、语境语感。脱离了文体和语境,语感也就不存在了。这“三感”固然需要从写作中去体悟,但是从阅读中揣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般而言,阅读总是先于写作,就是说,学写什么(文体),就要先读什么(文体)(当然,如果作者已经入门了,阅读也可以在写作之后,作为自己写作的一种参照,从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或纯粹学习他人的优点)。鲁迅就说过他做小说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郭沫若谈到他的新诗创作也是因为读了《学灯》上的康白情写的新诗。阅读不仅是动机上的诱发,也是一种形式上的熟悉、认知与模仿。

形式感的形成,对经典作品的熟读、模仿与揣摩,十分重要。朱光潜先生就谈到文体上模仿的重要:“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一半根据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一半也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最简捷的办法是精选模范文百篇左右(能多固好;不能多,百篇就很够),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务求透懂,不放过一字一句,然后把它熟读成诵,玩味其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还须沉到筋肉里去。这一步做到了,再拿这些模范来模仿(从前人所谓“拟”),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就成了自然。”⑩这说的就是文体形式感的训练,他认为模仿前人的范作是古人学习古文的好办法,白话文也一样需要模仿。这种模仿、揣摩就是为了形成基本的文体形式感,即对文章图式的建构。有了良好的形式感,写作运思行为就有了方向和归宿,才知道该如何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当然,也还有个表现形式的个性化运用的问题,这是一个更高的追求,这里不作详述。

因此,与“贴近生活”相比,“贴近心灵”,即言语生命素养的培育,才是语文、写作教育最要强调的。生命化、情意化、形式化的过程,都包含着言语动力的因素,同时,也构成了写作基本的心理基础。有了主体心灵的丰富、文章图式的建构,有了言说冲动与兴趣,有了言语信念与理想的指引,言语野性、天性才能逐步向言语共性、个性跃迁,生活,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文章。否则,生活,就只是平淡乏味的重叠的“日子”。

参考文献:

①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②叶圣陶著《作文论》,见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③孙绍振著《文学创作论・修订版前言》,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④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05页

⑤李镇西著《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⑥李镇西著《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⑦潘新和著《语文: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6~1437页

⑧王富仁著《人与语文》,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⑨鲁枢元、童庆炳、程克夷、张皓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第10篇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之三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要求我们重视对语文教学活动性质的定位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明确给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定了位――对话型师生关系。认定语文教学是一种对话活动,突出学生作为对话者的地位,并不是无视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必要与可能,从而削弱语文教学的教育性,恰恰相反,是为了遵循语文教学活动的自身规律,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育功能。

在笔者饶有兴致地开始语文教学“对话”艺术的初探之旅时,忽然很有意思地发现,我们的前辈在这一点上早已是我们的先驱,而他们的“对话”教学,更已明了地“实录”在了我们的语文课本之上。下面,我就以三篇大家非常熟悉的课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大师们对我们的教诲吧!

一、民主平等,放飞个性

对话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实质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在这方面就是我们的楷模,课文《放飞蜻蜓》就是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文中,孩子们捉来了蜻蜓,陶先生是直接坐在田埂上和孩子们聊天的,整个聊天的过程,陶先生始终是慈爱的语气,是商量的口吻,是循循善诱的讲解。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交流中,孩子们了解了关于蜻蜓的知识,也明白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即便如此,最后,陶先生依然和孩子们商量:“把它放了,好不好?”没有自作主张放掉蜻蜓,而是把蜻蜓还给翠贞。一堂极其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在田埂旁圆满完成,而这些细节无一不反映出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相待。文章最后,孩子们放飞了蜻蜓,而陶行知先生放飞的又何尝不是孩子们的个性呢?

二、体现自主,注重感悟

苏格拉底也许是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物了,他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他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最大的麦穗》一文,就十分生动地给我们再现了一代伟人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弟子的,让我们领略了哲学家的风采和智慧。文中,苏格拉底带着学生走进麦地里,并要求学生只许进,不许退,摘最大的麦穗。最后,通过学生的失败来揭示:“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东张西望,错失良机。”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苏格拉底没有任何的指点、说教,他和学生之间只有简单的几次对话,始终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切实地感悟,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引导弟子“不唯师,只唯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虽然苏格拉底面对的不是一群儿童,但他让他的学生自主畅游在《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家园中,真正做到了教学合一,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三、开放课堂,开阔思路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描绘了他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泗水实施教育的故事。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诠释了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思想,展示着语文教育的原生态。

孔子对弟子的教育不局限于课堂与教材,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他以泗水河边的春景为生态教育的文本,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通过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实现了“教学相长”,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11篇

[作者简介]唐子江,男,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为解决师资短缺和学用分离而提出的一个教育创举。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做法,我们在高师中文专业实践“小先生”制。简而言之,就是让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充当低年级师弟师妹的“小先生”。我最初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级本科生的《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中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基本的操作方法就是邀请参加过实习的大四学生担任大三学生的“小先生”。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解决师范专业课课时有限以及因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数少导致的课程实践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很有帮助。

积累了在本科生中实践“小先生”制的成功经验,我将“小先生”制进一步迁移到研究生的培养中。研究生实践“小先生”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读书报告“小先生”。在读书报告会或者学术沙龙上,主发言人以及活动支持人就是“小先生”,而作为“大先生”的导师只是参与其中并相机介入指导。第二种是以高带低的助教“小先生”。我让2012级8位学生充当2013级5位学生的“小先生”,要求“小先生”们在课程学习、课程论文写作、研究生生活等方面像我的“助教”一样去指导2013级的师妹们。第三种方式是专题性研究“小先生”。我提出每个研究生要研究透一名语文特级或高级教师,要熟读一本专著,要成为自己研究专题的“小先生”。

本期特别关注的三篇文章是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中实施'小先生'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GB120)的阶段成果。作者以郑桂华、韩军和窦桂梅三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研读他们的著作,分析他们的课堂实录,探究教育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从实践的视角诠释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用理论的眼光分析教育实践的状况。这既是她们作为“小先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又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合一 学和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62-01

在陶先生看来,教学不是一件事而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学来做才是真学。这样的理论是培养手脑双挥的创造性人才的法宝之一。与当今世界的教学研究成果―“肯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认识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或是学习的积极性”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经济需求呼唤“三合一”式教育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的发展依靠更多的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则更依赖于高素质的优秀基础操作人才,无疑就是陶先生提出来的“在劳力上劳心的人”。而我们学校作为基础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的中心环节,必然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也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教育的根本原因。有了这样的外在需求,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发展,输出的人才就必须是“手脑双挥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做合一”正是适应这个要求的改革方向。只有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统一到“做”上,才能培养一流的创造型人才;只有把理论的知识统一到实践中去,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保证学校和企业各自发展的良性循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对当前的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2 “教学做合一”对执教者和学习者的意义

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天天发生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的是做,对己就是学,对人就是教。我想不仅是我们教师,甚至是其他行业的人,看到这样的话语,一定会很感动;教师若能做到如此,我们的孩子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其实我们也深深知道看书是学,讲解是教,创新就是做,实践就是做。教者要在做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授课以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能使学的人觉得突兀。学的要在做中体会理论知识的具体指导作用,从而将知识吸收。整个教学过程在教中得到了统一。

多做,多创新就能为学生在就业前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术,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勇于思考的精神,敢于创造的胆识。学生要成功关键是看有没有这样的目光和勇气。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3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做不合一”的现象

3.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略其学和做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管教。教材有什么,他就教什么;教材有儿段内容,课后有几道习题,他就让学生做几道题目;最后对对答案,课程就算是结束了。教师只管埋头教,年复一年,日复一旧,结果不学习也不创新。对于这样的教师来讲,他的发展就停滞了,只要吃自己的知识老本就够了。然而现今的社会是个进步一飞速的时代,稍微的停滞就要面临着淘汰。知识被淘汰,教师的个人资本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人才的培养两方面来讲,教师的教学做合一也是改革必须触及到的要点。另外,这样的教师上课,学生开始能注意听讲,但只一会儿便会有学生低下头想自己的事情或者是邻座同学间窃窃私语或者是趴在桌子上睡意朦胧。如果没有实际的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愈发感觉理论枯燥难懂。若只注重教的结果,反而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教育效果。这种只注重教而教不会的现象正是“欲速则不达”的最好写照。从教育效果上来讲,会“做”的教师更能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能体现教的实质,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和把握。

这种“教做不合一”的现象在今天,并不是个别现象。由于教师只管教,没有实践作为基础,又没有在怎样教上「功夫,教就脱离了做,教的也自然无味了。必须指明的一点,如果教师知识渊博,上课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学生如痴如醉,以至学生不觉时间流逝,这种课与前面的形式上很类似,但教师在教上下了许多功夫,在研究教材的内容方面涉猎了许多内容,翻阅了好多书籍,这就使他成竹在胸,兴致盎然,讲的白然是生动有趣,其师一言一行在学生头脑中萦绕不绝,课堂上便是虽静犹如动。从表现上看学生听得忘我,固然极少有多余的动作,实际大脑处于极其兴奋状态,思维活跃,甚至课下还针对上课内容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迫不及待地收集或查阅教师提到的书籍和资料。由于做到了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自然是达到陶老的“教学做合一”。

3.2学生只注重学,教学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