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我校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2、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全体师生懂得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全体学生从小就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克服当代少年儿童那种娇宠依赖的不良品质,提高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促进全体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会社会生活的幸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条件
我校座落在翁源县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1142㎡,建筑面积10739㎡, 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1人,小学高级教师85人,中学一级教师7人。本科学历53人,专科43人。持有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教师4人,C证的41人。
我校一向来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把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同时,近几年来通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比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良好基础。另外这两年通过教育创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功能场室有了明显的改观,能够满足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我校的德育理念进行布局和更新。目前我校已经编印了3套德育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读本》、《礼仪知识读本》、《生命教育读本》。为进一步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教材。
目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少,导致小孩子被过分溺爱,孩子应该做的许多事情都由父母、爷爷奶奶代替了,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也比较差。为此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才能培养好现代化的接班人,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德育育人的管理机构
1、健全领导机构,重视德育创新研究,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协调发展。
2、制定科学可行的“三生”教育计划(学校计划、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班级计划、活动计划、方案、活动小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保证活动有序开展,突出以渗透教育功能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地引发受教育者参与活动的兴趣。
3、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课题研究的指导,做到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及时汇报、适时指导,不断将课题研究推向科学化的境界。
四、实施内容
(一)构建主题文化 打造善美校园
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开展“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校训摆放:在求真楼正面贴校训:全面、严格、勤奋、活泼
2、教学楼命名:原科学楼命名为求真楼,南楼命名为求知楼,北楼命名为求学楼
3、依据我县是兰花种植大县,在求学楼配以宣传兰花的文化板块,使学生能够识兰、赏兰、写兰、画兰、颂兰,从小感受兰花的高贵、温馨、香溢。在求知楼配以生命与水、生命与饮食、生命与运动、生命与挫折、生命与环境五大主题的宣传栏,使学生了解珍惜生命与保护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参加运动等等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在求知楼和求学楼的适当位置张贴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和《三字经》,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5、在求真楼的学校墙报栏设置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队知识教育、德育知识、社会与科学、创建和谐校园、卫生与健康等8块教育专栏。这些墙报由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出版,要求每个学期出版三期。在求真楼下还设置学生作业展和学生作品展。
6、学校图书角:在求真楼下开设学校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做到天天有桌椅、有书架、有图书。
7、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课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的氛围,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结合学校的善美主题文化设立班级目标、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各班根据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二)以开展“三生”教育,推进 “政德”“师德”、“学德”建设
1、通过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全校
老师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生命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老师们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2、以“幸福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提高师德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3、落实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
4、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珍惜生命、爱护生活环境,勤奋向上的品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促进学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我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何新旺、赖丽萍、张海霞、曾庆成、黄清花、华琴花、陈启珍、邓丽丽、刘丽琴、张远红等十位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作为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依据。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观念,高度清醒地认识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工作中。围绕韶关市“厚德弘善感恩励志”的德育核心理念和我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观摩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使学生掌握日常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貌的品格。
1、组织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各班每月一次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做到有内容、有教案、有效果。
2、组织礼仪知识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日常的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知识教育的效果。
3、利用黑板报、校讯通、升旗讲话等渠道开展礼仪知识教育。
(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防暴力伤害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的自救自护知识。
2、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检测考核。
3、每月举行一次安全应急逃生演练。
4、利用黑板报、校讯通等途径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六)开展生存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1、经常性开展生活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提高 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实施方案(2015年2、3月)
(1)确定目标;(2)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
(1) 通过贴宣传标语、教师大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创建韶关市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活动启动仪式。
(3)创“十无”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和实施阶段。
(4)道德讲堂活动的启动及实施。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第三阶段:学习、规划、启动阶段(2015年5月)
(1)组织学习,明确活动实施的意义和具体方案;
(2)开展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活动。
(3)德育校本课程的研讨。
(4)校园文化建设。
(5)道德讲堂活动的实施。
(6)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家长学校优秀教案的撰写评比。
第四阶段:活动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5月)
(1)进一步明确开展“三生”教育的方法、途径,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2)少先队
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 (3)开展政德、师德、学德活动;
(4)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6)《道德讲堂》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阶段:年度总结(2016年6月)
(1)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情况报告;
(2)进行经验交流。
(3)资料的归档整理。
创建文明城市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创建文明县城动员大会精神,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宣传健康教育实际行动,着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教育和引导全院干部群众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把力量凝聚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上来,推进医疗保健等工作的协调发展,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的现代文明县城。
二、总体要求
一是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院干部职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强化爱我中华,爱我洛宁意识。引导干部职工克服消极颓废、无所作为的思想情绪,树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把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转化到工作、学习中去,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是围绕打造诚信医院,继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坚决制止和杜绝各种不利于医院集体利益的违纪行为,保持良好的外部形象。持续开展健康宣传,发挥我院的专业特长,在日常工作中把正确的健康知识,保健理念,卫生常识带给广大群众,最大限度的作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三是倡导礼仪规范,树立文明形象。
在生活礼仪方面,要做到讲究卫生、体态端庄、穿着得体、相互礼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在社会礼仪方面,要做到文明乘车、文明出行、文明就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在职业礼仪方面,要注重窗口单位仪态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建设,严格执行职业规范,切实做到服务热情,文明办公。
三、实施步骤
创建文明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根据爱卫[]5号《关于开展创省、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通知》要求和标准,制定创建文明县城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召开协调会议,按照创建文明县城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分工,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劲造势,在全院营造起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文明县城活动。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组织各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分工和制定的实施方案,结合创建文明县城的进展情况,按照时间要求,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序进行。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度、定期通报等形式,加强对各责任科室落实创建文明城市健康教育工作任务的督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整改。
第三阶段:迎接检查。组织各责任科室开展全方位、大容量、高密度的创建文明城市健康教育活动,为迎接检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同时,认真对照考核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改。做好查缺补漏工作,规范整理有关文字、图片和图像等档案资料,迎接上级检查。
四、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文明县城,是我县加快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是牵动全局的系统工程。做好创建文明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对顺利实现创建目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是我县健康教育的重点单位,各责任科室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文明县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强化措施,全力以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职责,确保各项健康教育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科室要将创建文明县城健康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指派专人负责,加强督查调度,精心组织实施。要结合自身特点,把健康教育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要建立搞好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保持创建文明县城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宣传合力。
认真学习“xxxx”的主要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团结友爱、文明守纪,提高全面素质。
二、工作目标:
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形成稳定坚实的德育队伍,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发挥年级组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文明习惯,使学校成为精品学校。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年级组工作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总的要求下,各年级要开展适合自己的活动,加强班级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各年级班主任的特色育人队伍。
2、搞好团队建设,摸索总结学生中的激励模范作用,积极参加社区教育,抓好家长委员会建设,建立学生心理咨询研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继续抽查落实“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的情况。每班建立自己的“班规”,做到不文明的话不说,不文明的事不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抓好升旗、唱国歌、课间操、午检、科技月、艺术节、运动会、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班校会、集会等各种教育活动,做到活动前有要求,活动中有检查,活动后有评比,有档案,并纳入到班级和班主任工作的评定中。
5、在学生中树榜样,对“双困生”要有帮教档案,要分析研究,对违纪违规要及时处理,加强法制教育。
四、工作分工:
1、全校德育活动,德育工作的制定、落实,学生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尚雨田
2、全校德育活动的组织、评比。胡立新
3、全校德育、住宿生的管理。史宝昌
4、全校团队、家长委员会、德育宣传。李志斌
5、全校“双困生”管理、“互助保险”管理。白文燕
6、科普、科技比赛。石凯元
7、美术。艾军
8、音乐。解喜英
9、英语。罗孝飞
10、政治。赵继莲
11、体育。史宇
12、全校卫生、防玻王亚琴
13、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尹振才
14、安全检查、法制教育落实。金世智
五、工作安排:
9月份:
第2周:全校“文明礼仪伴我行”、班规评比。
初一:“文明礼仪伴我行”绘画比赛、班主任培训。家长培训
初二:我给教师写句话。
初三:文明礼仪活动。(同学中)“我要做榜样”。
第4周:全校演讲比赛
身边的文明礼仪故事
住宿生中秋节联谊
10月份:
第6周:
初一:每人背国歌歌词、唱国歌歌词、默写国歌歌词。
初二:我为社会做件事(学校、班级、家庭均可)。
初三:“瞭望杯”竞赛。
骨干班主任学习,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
第8周:参加区“瞭望杯”,知识竟赛。
开展校园文明礼仪月好活动评比。
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11月份:
第10周:全校开展“我心中的美丽校园”、“我心中的好老师”班会评比
活动和美术、绘画比赛、篮球比赛。
第12周:组建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工作
评寻十佳”班主任。
12月份:
第14周:文明礼仪教育示范班评比。
文明礼仪教育班会、现场会。
第16周:评选文明礼仪使者(区级、校级)
跳绳、长跑、早锻炼(初三)。
第18周:迎“圣诞”晚会(英语特色)。
全校迎新年庆祝活动。
建校家长委员会。
1月份:
第20周:评选校三好。
初三评选市三好、优干、先进集体。
法制教育。
六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利用我校骨干班主任资源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校长、教导室将继续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学生会干部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是学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教研组长、科任教师之间的联系。本学期继续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注重发挥区级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开好每次的班主任例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团员、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团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导处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加强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坚持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的月评比制度。
2、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并结合各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五)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通过家教征文等活动,开展家教交流。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不同形式,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
(七)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班主任要填写好问题学生档案。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德育处也将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严格控制学生掉队
(八)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校园之声广播、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九)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十)继续抓实体育卫生工作。
对"三操"要加强检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坚持晨午检制度,坚持每天两次卫生扫除,设定每周一为校园清洁日。
(十一)安全教育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班主任会,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2、开学典礼
3、家长会
4、文明礼仪风采展示
5、检查班主任手册
6、班干部培训、安全教育及知识竞赛。
三月份:
1、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2、班主任例会
3、问题学生座谈会
4、安全教育
四月份:
1、法制教育报告会
2、家教讲座
3、问题学生座谈会
五月份:
1、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2、九年级学生座谈会。
六月份:
1、毕业学科中考动员会。
2、中考报名及建档、评定工作。
七月份:
(1)医院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实习护士健康教育模式及评价方法,对健康教育进行具体指导及质量控制。在护理实习管理中,注重实习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全面培养,根据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实习的时间和接受能力,逐步增加健康教育知识难度,并制订出能体现实习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对实习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
(2)各科室应用统一的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制订各类患者健康教育标准资料及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知识小册子、各种疾病和操作技术的健康教育标准计划,严格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健康教育程序,由带教教师带领实习护士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实习护士参照健康教育记录单,明确健康教育过程,逐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避免发生个别健康教育项目遗漏的现象,保证在实习护士轮转科室时健康教育培训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3)通过岗前培训及各种类型的讲座,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护理礼仪等知识,使实习护士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要求实习护士掌握必要的护理礼仪知识、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及护患交流技巧,以期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提高患者对实习护士的信任度与依从性。在培训中给予实习护士明确的要求,如规范职业用语、行为举止等,同时根据实习护士特点,采用文字材料配以实物、图画、照片等,以加深护士的理解与记忆。
(4)选择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丰富健康教育知识和一定沟通技巧的主管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教师,结合专科特点,由带教教师向实习护士示范各类健康教育的交流沟通技巧,如接待新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健康指导等,并指导实习护士与患者进行以上各项交流。带教教师及时指出实习护士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实习护士因经验不足造成的低效性宣教,使患者产生不信任感。
(5)加强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及时对实习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做出评价。每月定期对实习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进行考评。通过定时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实习护士在健康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给每位带教教师,使实习护士逐步提高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并引导其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开展健康教育。
(6)采用多种临床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实践技能培训。
①利用护理查房、护理操作、治疗间隙对实习护士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提问,对回答错误及不完善的地方,由带教教师纠正补充,加深实习护士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②各科还可根据专科特点制作健康教育资料,让实习护士参与到这些资料的制作当中,如更换科室健康教育栏宣传内容,制作健康教育知识展板、图片、宣传小册子及幻灯片等。
③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技能演练,如模拟讲课、模拟情景对话,让实习护士通过角色扮演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实习护士的沟通表达能力。由带教教师现场指导、现场点评,对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实习护士予以肯定和表扬。
④各科室在实习护士轮转出科前,组织开展实习护士小组讨论,就实习期间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实习护士及时总结在健康教育实施方面的心得体会,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2讨论
2014年2月,我院护理部在实习期末对在我院实习的80名护士进行了健康教育知识及相关技能考核,合格率97%,优秀率89%。随机抽取100名住院患者,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结果显示,患者对实习护士服务的满意率为95%,健康教育满意度达95%,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3结语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
一.大学生礼仪基本现状
(一)追求个性,以丑为美?什么是真正的美?不少大学生陷人了自我认识的误区。他们把奇装异服、言语出格、行为不羁、我行我素、反叛传统、甚至抵制制度视为“个性”。在学校这个小群体中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潮流”,群体中互相以此为美,无形中将传统意义上的美遮盖。
(二)追名逐利,缺失诚信?诚信与责任感缺失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如,大学生考试舞弊屡禁不止,舞弊手段层出不穷,恶意拖欠贷款,甚至不惜以虚假简历来自我标榜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少大学生礼仪的长期教育。
(三)追捧时尚,误解爱情?如今许多的大学生对待爱情已不再严肃,他们追求所谓的“时尚”——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有。将传统的爱情观摒弃,春花秋月的美好已不覆存在。在校园和社会的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亲吻搂抱、搭建爱巢的痕迹。传统意义上认为低俗的行为现已在他们的心目中成了众人追逐的“时尚”。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这就决定了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开发,而是要让所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教育全面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 个人成功 =15%的专业技能 +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大学生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如,如何与同事打交道,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三.礼仪教育在中国基本实施办法
(一)开拓实践性礼仪课程?将礼仪教育列入文化素质教育的总规划中,列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根据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实践性礼仪课程。学校要从入学礼仪、着装礼仪、课堂礼仪、集合礼仪、拜师访友礼仪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和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风气。
(二)在实践中进行礼仪教育?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实践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文明氛围。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礼仪知识,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亲身体验运用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觉,努力使自己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为提高全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教师言传身教礼仪知识?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明白什么叫/礼仪。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提高礼仪教学水平,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有效地进行礼仪教育。
(四)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与思想道德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样,礼仪课程也应纳入大学德育课程体系,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它将极大地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提升大学生形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这种授课氛围容易让学生心情放松,全身心投入,提高识记效率,进而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苏洁梅,阮立平.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王冬梅.试论大学生礼仪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1).
(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可行性
由于幼儿园的学生们的年龄大多数为3—6岁,他们的社会阅历以及认知水平较低,因此,有着良好的可塑性,如果对这些学生们开展礼仪教育,则他们能够有效掌握礼仪教育内容,并且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会正确应用礼仪来对生活上、工作上的事情进行处理,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故礼仪教育值得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渗透。
(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礼仪教育则能够很好的结合幼儿学生们的成长特点而渗透于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们健康、乐观、和谐成长。另外,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领域,其能够将语言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而这些方面的教育如果有了礼仪教育的渗透,那么就会促进幼儿学生们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新型、高素质的人才。
二、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相关对策以及建议
(一)有效的将礼仪教育生活化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来将礼仪教育渗透其中,例如:在学生们睡觉、进餐、洗刷等活动中,教学教师可以正确指导学生们进行基本的礼仪行为,问好、道歉、体谅等,这些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此时礼仪教育的渗透不仅使得学生们懂得如何和他人和谐相处,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学生们与人沟通的技巧、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由此为其终生如何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吴玲玲良好的发展做好了基础性准备。
(二)在幼儿园教学课程中融合礼仪习惯
为了使得幼儿学生们的人格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则幼儿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个性特点将相关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学课程活动当中,例如:在指导学生们练习弹钢琴的时候,教学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们首先学会聆听别人的演奏,当某位学生们弹完初次学会的钢琴演奏后,教学教师需要指导其他学生们给予掌声鼓励,并且问学生们“弹得好不好”来诱导学生们说“好”,从而以鼓励初次弹奏钢琴的学生,由此长期下去,幼儿学生们会逐渐形成日常行为规范以及道德要求。
(三)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们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游戏活动当中,则有助于学生们与他人和谐、团结、友好相处下去。例如:在“警察抓小偷”游戏当中,教学教师通过角色分配后,表演“警察”与“普通民众”的幼儿会通过沟通、交流而提升自身的礼仪水平,同时,教学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告知幼儿与他人相处的正确方法,使得学生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如何与人相处才会获得和谐、友好的发展关系,从而使得幼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出现,农村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一新群体的出现,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出现了一种捉襟见肘的窘态,这就让我们做学校德育工作的人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德育教育的方法所在。我们通过实践探索与思考,认为可以从走进学生心里来强化教育,并在营造一种氛围中,加上日常礼仪教育等方面来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同志农村中学教育环境,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这里主要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些思考,与同行们商榷。
一是用倾听走进学生内心里实施有效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恰当运用倾听,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的了解得谅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运用倾听,也可以了解到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倾听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二是正负强化是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
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是班级管理和师生交往中实施德育
德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说过:“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一定没有道德”。从进校起班上就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建立班上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学习、纪律、品德、劳动、卫生等各项奖励制度和严禁打架、抽烟、喝酒、赌博等管理规定。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批评为辅。对严重违纪学生除写出书面检讨,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抓好班委、团支部的建议,注重培养“小助手”,锻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如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另外,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与帮助。?一般说来,后进生具有成绩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如何正确对待将要走上歧途或已走上歧途的孩子,这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难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班级可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可以对班级对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分析排队,找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由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与各科任教师结对交朋友,并建立帮教联系本。对帮教活动、帮教过程以及谈话记载、转变情况、均做好记载,以便对学生进行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是加强传统礼仪实施德育教育
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班级要把礼仪教育作为本班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入学,就将学生分礼仪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并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礼貌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见到家长、长辈、老师都能自觉打招呼。不文明言辞不断减少,不文明行为正成为历史。
总之,新时期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者应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重智意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的现象,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这一工作位置,除了抓好教学质量,还应该高度重视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红, 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王东莉.论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关键词:导诊护士;培训;管理;满意度
导医服务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也是医院与患者之间沟通的联络纽带。导医工作质量直接反映出医院的管理水平,展现着医院的形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对门诊导医护士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院对导医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导医护士的工作范围早已突破单一的导诊概念,已成为集导诊、预检分诊、医学咨询、健康宣教、便民服务等"五位一体"的医院形象大使。本文对我院如何加强导医护士的培训与管理,使医院门诊的综合满意度明显提升总结如下。
1 导医台的设置
我院在门诊大厅的醒目位置设立导医台,标志明显,一目了然。导医台免费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和平车、开水、一次性水杯、针线包、雨伞、便签纸和笔,以及健康教育处方及折页等便民服务项目,节假日不休息。
2 导医护士的选择
选择年龄在18~30周岁女性,大专以上学历,医疗或护理相关专业毕业,身材匀称,五官端正,身体健康,身高在160cm以上,熟悉医院环境,责任心强,具有良好服务意识,有不少于6个月临床工作经历的护士8名进行专职导医服务,目的是能代表医院形象,能体贴患者,也更懂得帮助患者,而且能提高分诊的准确率,减少患者和医生因分诊错误而引起的投诉问题发生。
3 导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1]
3.1理念培训 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单一服务为主动全面服务。树立导医的宗旨意识,导医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真情换理解,以微笑亮窗口,以服务赢声誉。导医的目标是"热情、温馨、周到、细致"。
3.2礼仪培训 导医的礼仪范围很广,在行为礼仪方面,包括站姿、坐姿、行走姿、拾物姿、蹲姿、指引姿、推轮椅姿等。在言语礼仪方面,包括接电话礼仪、问候礼仪、同事同行间打招呼礼仪、遇见领导上级的礼仪、汇报工作礼仪、接待患者投诉礼仪、为候诊患者喊号礼仪等诸多方面[2]。
3.3业务培训
3.3.1院情培训 我院门诊办自行编印本院简介,采取定期讲课的方式对导医护士进行院情院史培训。通过培训,导医护士必须掌握我院基本情况,例如我院建院历史、等级级别、医保定点医院信用级别、开放床位数、年门诊量、年出院量、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名称及业务范围等基本院情。
3.3.2业务范畴培训 通过培训,导医要熟悉医院环境,熟记专科特色和专家坐诊时间,熟背我院门诊常见管理制度,例如首问首诊负责制、专家门诊管理制度、温馨服务制度、挂号管理制度、预检分诊制度、特殊人群优先制度以及便民服务举措等。除此之外,导医还需掌握我院常用检查项目的目的和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正常值以及临床意义等。熟悉门诊一卡通的就诊流程,准确指导患者在我院完成挂号就医、缴费、结算、退费、打印清单等全套流程。
3.4素质培训
3.4.1专业素质 导医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掌握许多边缘学科知识,如医学、心理学、护理学、药理学、常用卫生计生法律法规;以及预防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方能做到对患者的提问给予恰如其分的科学解释。
3.4.2心理素质 导医护士上岗前需调整好自我情绪,带着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上岗。患者因患病、经济、疲倦劳累、不周到的服务等原因,常出现过激的言行,导医护士有时会成为他们发泄的对象。因此,忍耐、控制好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3.5职责培训 我院门诊办从纪律、语言、仪表、举止行为、制度等方面制定了导医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导医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为患者提供简洁的就医流程,使其运行于导诊工作中,让患者从踏进我院大门起,直至就诊结束离开我院,整个就诊过程中,得到高效、便捷、满意的导医服务,做到"服务无缝隙,沟通零距离"。
4 规范化的导医服务管理
4.1标准化的导诊分诊工作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导医岗位分为两种,一种是前台导医,另一种是候诊区分诊导医。
前台导医每天早上提前30min到岗,工作地点在导医台。仪表要端庄,着装规范,衣帽整齐整洁,佩戴工作牌,站立在导医台前,迎候来诊的患者。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前台导医既要热情接待,处事敏捷果断,又要善于察言观色,听取患者主诉的"弦外之音"。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初步判断所患疾病的隶属专科,快速准确地指导患者填写挂号信息表,办理就诊卡。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前台导医迅速通知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安排优先挂号就诊。
在每天上午挂号的高峰期,门诊办安排一名巡回导医在门诊大厅巡视,疏导排队人群,维持门诊大厅就医秩序,回答患者咨询,解决门诊患者的就诊难题。发现需要帮助的患者,主动上前询问;发现行动不便者,免费提供轮椅和平车服务,协助并指导患者在院内的安全转运;需住院者,安全护送患者进入病房。
各科候诊区的分诊护士,则是根据患者挂号单的先后顺序,将各科挂号单和门诊病历依次摆放整齐,指导患者填写病历封面,依次依序地安排患者进入各科诊室。分诊护士要善于利用工作间隙,"见缝插针"地为患者介绍当日专家特长和专科特色,让患者能选择到合适的医生,正确引导患者就诊,对于年满70周岁的老年患者、残疾人、军人等特殊患者,适当给予安排优先就诊。合理地帮助患者安排各项检查的先后顺序,避免不必要的来回走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及时得到有效的诊治。
4.2做好咨询工作 患者往往比较重视自己的疾病,很想向医务人员咨询自己关心的各种问题,因此,导医护士在解答患者问题时要耐心,不要因工作忙而流露出厌烦的情绪;同时,回答问题的用词要确切,尽量不用模糊不清的言词,恰如其分地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和病情,解释要有针对性,说话讲究艺术,尽量避免空洞说教的态度。
4.3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导医护士必须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与素质,牢固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及辅助检查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为患者解释各种检查的目的与结果,介绍疾病的防治常识,简介疾病特点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以及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服药、休息、饮食、运动、自我护理常识、复诊的途径等,根据多发病常见病的季节,适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传染病的患者,还要教育其如何防止交叉感染等。按需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折页。
4.4正确处置患者的投诉 导医台位置醒目,容易成为患者投诉的地方,导医护士要保持头脑冷静,递上一杯水,安定患者的急躁情绪,和门诊办主任一起共同耐心聆听,要理解同情和爱护患者,对问题进行公正地分析和调查核实,与有关部门协商共同为患者排忧解难,让问题现场解决,使患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导医护士的培训与管理,使导医工作有序、规范化、礼仪化、制度化,工作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患者一进我院,就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朋友式的亲情服务,感受到被重视,消除了陌生感,从而对医院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导医护士用她们的真情、热心、爱心,用她们的一言一行,美化了医院的形象。随着医院门诊导医护士管理的不断加强,门诊患者及医务人员对门诊工作的综合满意度由原来的90%上升至99%。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伴随中国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很多农村务工人员都到城市打工,其中留守的中学生则成了教育的重要关注点,因为学生的父母不能在身边,所以都是由其祖父母看管照顾,并且进行相应的教育,但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祖辈对孙辈的那种宠溺,会导致很多学生在行为上更加注重自我,有的学生并不听从父母祖辈的管教,从而致使成绩下降,或者心里健康出现一定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供教学参考。
1留守中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现状
1.1性格上过分要求自我,独断专行:留守中学生因为长期不跟父母在一起,在性格上难免会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因素,特别是现在很多祖父母对孩子的宠溺很严重,在很多问题上能够让步就会对孩子进行让步,导致孩子在处理问题上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独断专行,过分要求自我。而其父母由于无法长期监管孩子的行为,只能通过电话或者视频进行教育,孩子是否会听从教育也是一个问题。留守中学生在心理上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的祖父母又无法实行有效的管教,父母鞭长莫及,这些问题无法即时改善,长期下来留守中学生的性格上就会存在一定的缺陷,造成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的自闭心里或者形成社会上的一些无业人员,给社会治安造成危害。1.2存在学习焦虑心里,过度迷恋网络:据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上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焦虑心里,这一现象在留守中学生中更加严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离不开焦虑心里,而留守中学生又不能及时的得到父母的开导,长时间的焦虑心里导致留守中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会沉迷于网络,因为留守中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在网络上会认为自己被认可,从网络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和游戏网络给自己带来的存在感,使得留守中学生更加的沉迷于网络,经常会在周末通宵达旦的在网吧,甚至会夜不归宿,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心里健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他们在网络中追寻刺激寻找慰藉,却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这对于留守中学生的心里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1.3缺乏意志力,做事不能集中心思:由于留守中学生于父母长期不能在一起,父母对于留守中学生存在一定的愧疚心里,所以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以此达到满足孩子愿望的心愿,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导致留守中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会得到满足,因此致使他们做事的时候缺乏意志力的锻炼,所以很多时候在处理事情上都会有那种一分钟热度的感觉,上一秒还是信心满满的去做事,下一秒就会放弃,所以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一种愧疚心里也是教育当中的以一种弊病。这将会导致留守中学生的心里存在偏差。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出格的举动,这对于社会和家庭都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影响。
2教育管理上的策略
2.1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下引导留守中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现代的教学手段有很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于新式的教学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兴趣,自然会在学习上更加用心,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一定的心里健康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慢慢潜意识的接受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通过新式的教学方法让留守中学生保持一个学习的能动性,主动要求学习并且要保证在学习上能够积极要求上进,这对于学生的教学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2.2互助关爱的教育方式:每一个学生在家庭或者学校都会渴望的到关注和关爱,这对于留守中学生来说更是。所以在教学上要对留守中学生更加留意,因为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对别人的尊重和关爱更加渴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他们一个平等的概念,例如在学校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同样的活动,并且在活动中保证让留守中学生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进行表扬,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存在感,和被认同的感受,会让他们认为每一个人在学校都是一样的对待,并不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存在不同。同时要对其他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进行相关教育,保证学生之间不会出现留守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的类似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很必要的。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在班级中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且成为班级里的优秀代表,这对于留守学生的心里是一个有效的关爱方式。2.3加强社会礼仪教育:中国一直被称之为礼仪之邦,所以对于留守中学生的礼仪教育要更加重视,在礼仪教育中能够保证学生的心里健康的到更好的发展和保护。礼仪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礼仪却在逐步淡化,所以在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利益的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保证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和行为习惯的规范。由于留守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对祖父母的不尊重,对同学的欺凌和一些的行为,都是自身心里状态的一个体现,所以对于他们这样的人群要以实际行动和言传身教教之以礼仪。在各种活动或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礼仪的深入学习,保证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良好发展。
3结语
总之,在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上一定要更加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在教学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证每个学生受到同等的对待。在教学方法上保证对学生一视同仁,并且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宗发,冉汇真.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2,03:63-65.
[2]仲磊,杨映萍,罗永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01:76-79.
关键词: 职业指导 新生教育 协同开展模式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关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就业后的职业稳定已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在入学伊始就开展全程、系统、科学的职业指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通过比较发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与职业指导存在诸多相通性,两者的协同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效果更加显著,本文就此协同模式的相关问题在文中进行尝试性探索。
一、职业指导与新生教育协同开展模式提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有的学生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对未来职业缺少合理规划;缺乏合作意识,个人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择业主动性较差,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等就业心理等,很难实现“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世所需”的就业理想。学生要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职业价值观,习得过硬的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个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的就业成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和生命线。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已经成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就业率成了高中毕业生选择高校和专业的风向标,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率,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而开展新生教育也正是搞好职业指导的关键所在。
3.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及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涉及千家万户,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产生了结构性失业、地区性供大于求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国家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加剧,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正需要在新生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指导,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适时引导学生树立“到中西部去、到基层去建功立业”的正确择业观,这也成了职业指导与新生教育协同开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可行性。
1.教育目的的相同性。新生教育注重的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期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目的。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每个毕业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然后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作出抉择,这使得两者在教育目的上有共同的着力点,从而在教育的操作方式上具有共通性。
2.教育内容的互通性。新生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明礼仪、专业思想和社会实践等教育内容与职业指导中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程度的交叉和重叠。一方面,大学生“三观”等的教育对大学生职业及岗位的选择产生决定作用,也影响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从而影响大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指导又能将“三观”教育与学生的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自觉性,不断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新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3.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在新生教育中开展职业指导,能从根本上弥补我国现阶段忽视职业指导全程化贯穿于整个大学时期这一缺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在职业指导中加强新生教育,又可使学生将职业理想与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增强新生教育的可接受性和渗透性,有利于新生教育效果的增强。
二、以新生教育为切入点,协同开展职业指导的策略
新生教育与职业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新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创业意识成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以“三观”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现实社会毕业生择业往往以经济报酬为首要条件,对薪酬好、工作地域好的职业趋之若鹜,呈现个人利益至上、日趋功利的价值取向,以致就业后频繁“跳槽”,不利于岗位成才。新生教育中的“三观教育”正好弥补了此缺陷。通过对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的教育,多渠道多方位展开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以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以校规校纪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学生职业规范。
马克思曾指出:“作为一个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各行各业因劳动性质不同,也有其自身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必将受到各行各业规矩、条款的约束和限制。新生刚入学时对其进行的校规校纪教育,则是要教育学生如何在规定范围内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又教育学生如果违反规定将会给自己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通过对学生的校规校纪等规章制度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制度意识和合规意识,这也是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所需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规范能力。
(三)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规范学生的职业礼仪。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既包含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所依赖的职业规范,又包含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行为诉求。在某些高校,一些学生穿拖鞋背心、带早点进课堂;在卫生间、校园、教室的墙壁随处可见污言秽语;一些男女学生在公共场所勾肩搭背,做出一些不雅的恋爱行为;上课迟到、早退等不文明、不符合礼仪的行为随处随时可见,这足以说明加强礼仪教育的急迫性。在新生教育中应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职业指导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礼仪以及具体的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等等,从而培植学生良好的职业秉性,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以专业思想教育和实践训练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社会更需要知识复合型的全面型职业人才。而现实中,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或是缺乏对专业课程设置内涵的了解,或是遵从父母的意愿,抑或是为有转专业的机会,进校后学习兴趣逐渐降温,乃至产生厌学的心理,以致专业思想不稳定,严重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此,要做好对新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包括介绍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就业前景等,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让新生对专业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专业学习动力,为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积累更多、更丰富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术。职业技能作为日常学习中不断操作所获得的能力,要在新生教育中根据专业特点、未来岗位需求和学习、认知过程,通过开展课内实践,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基本操作技能和规范;通过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顶岗实习,根据未来职业要求,直接到工作岗位实习,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最终通过各种实践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与“做”相统一,达到职业技能有所提高的目的。
(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心理障碍,如悲观、怯弱、焦虑、依赖、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在新生教育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坦然接受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找准定位;学会调节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问题。
(六)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个人的不竭力量源泉,是创业意识的核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约为20%。较多学生倾向于安稳职业,对事情缺少创新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创新教育中,可通过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作专题报告,传授学生创业经验;开设创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系统培训,尤其是针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提供创业机会,让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同学进入真正的创业实践。
三、结语
职业指导与新生教育协同模式是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该模式的应用在职业指导的健康有效开展、新生教育的完善和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自身的优势,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虽对职业指导与新生教育协同模式作了理论性的全方位探讨,但对协同模式的实际开展缺乏实证验证,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和完善,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研究的方向。期望通过本文的探索能丰富新生教育理论,为高校的职业指导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当前高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可行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蔡运花.论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05.
[2]吴春红.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王海平,林常清.职业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广西教育,2008,(2).
关键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过程;实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现今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要真正远离说教而富有内涵,必须明确它所肩负的职能,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论”,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1 德育课程改革实践背景
现在国内外教育界基本形成这样一个共识:现代教育要确立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过去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后来注意能力的培养,现在又强调全面素质教育,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可持续性发展。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更不是狭隘的一技之长教育,而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职业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从人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使职校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21世纪的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才是职业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为此德育教学应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及主题教育相结合,可以开设《礼仪》、《心理健康教育》、《政治经济常识与法律》、《创新与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等模块与“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等主题教育相结合的德育课程。
2 德育课程改革实践过程——模块化教学
2.1 礼仪模块。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着力培养的一个技能型产业工人群体,社会对职校毕业生的期望值很高。开展一些礼仪课程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是培育其文明素养的一个载体。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掌握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的基础上,生成礼仪智慧,养成礼仪习惯。我校先从启发每一个学生都“要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的自觉开始,启发学生的自觉并使之持续,培养学生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2.2 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的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许多中职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使学生个性品质得到良好发展,开发其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逐步达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3 政治经济常识与法律模块。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坚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发展为线索,围绕学生德育需要,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识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和企业欢迎的从业者。法律板块方面,学校可以开设“校规校纪教育”、“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知法守法,预防犯罪”等课程。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观看影片等方法,帮助学生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
2.4 创新与创业模块。受大学、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冲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有资料预测,现行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有50%将很难获得工资形式的就业机会。中职毕业生就业难,除国有经济对人才资源的有效需求不足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强。尤其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国家和学校的“分配”上,缺乏自我创业的意识,习惯于“等、靠、要”。因此在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是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并使之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业技能,积极地开展创业活动。
2.5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模块。部分职校毕业学生对就业缺乏正确的定位,存在“怕苦、怕累,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这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常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甚至在短时间内尝试多个工作岗位,最终不是遭遇淘汰就是自行离职。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种种:一是就业观念陈旧,择业的主动性差,存在“等待”、“观望”、“回避”的心态,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二是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嫌工作环境差、工作累、待遇低,不能安心工作;三是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超出了正常的理性范围;四是个人性格孤僻自傲、情绪控制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准备、选择、适应、转换职业,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市场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可以开设“职业与职业道德”、“职业选择与理想”、“面试与求职”、“职业精神”等课程。
3 德育课程改革实践成果
3.1 评价体系的转变。德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采用了新的评价体系,分为:课堂教学评价、单元教学评价、学期教学评价等。不同教学阶段的评价,应有相应的评价目的、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主要有:
(1)主题活动评价
(2)个人成长记录
(3)观察记录
(4)合作学习评价
(5)讨论和陈述
(6)学生自我评价
(7)作业评价和个案分析
(8)自主测验
3.2 优良的校风、学风的形成
(1)学生服饰仪表规范。学生每天统一穿着校服,以往的化浓妆,染发烫发,佩带首饰,穿奇装异服等现象得到全面改观。
(2)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不仅让学生受益,老师也得到了提高。新的教学方法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效果。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主持人、引导者,要求教师备课更详尽,精心地去设置每一节课,这对教师自身学习与教研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提高。以往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与老师顶撞等违纪现象基本上杜绝了,学生的上课注意力集中了,考试的及格率有的班级能达到98%,这在职业学校也是少见的了。
3.3 尊师爱生,热爱文体活动
教师对学生就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怀备至,使学生很感动。老师的可亲,使师生关系亲密无间。学生因为喜欢老师,开始接受老师的教育,开始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凝聚力,活跃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