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3-07-21 17:2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情景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只是通过教师的一张嘴说出了整片天下,整个教学过程表现的十分抽象,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根本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因此,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同时,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选择不能盲目直接随意挑选一些消极的信息技术,从而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钻研探索,并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发挥到最大效果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信息技术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个人寻求更深入地理解某事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催化剂也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是基于强烈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下的,因此,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让学生有自我意识、主动的学习,而不是时刻在老师的鞭策下被动前进。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需要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由于书本的局限性教科书最多只提供一张彩色图片,产生比较差的视觉效果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当信息技术参与语言教学之后就可以改善这样的情况,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过程显示出场景和声音混合的视觉盛宴,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感知材料,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尽量还原了场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参与度从而有利于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2.激发学生的思维。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教师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中优秀部分,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意义。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中,教师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以视觉、听觉、感觉为一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此外,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视频、图片、构图等表现出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知识点,有利于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信息技术的措施

1.将信息技术和情景教学相结合,丰富课堂内容。教师要学会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己身边的有限资源,将有限资源发挥到淋漓尽致。教师要合理利用讲台这个小舞台设置情景教学,从而丰富课堂内容,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为了让情景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选用有代表性、积极向上、有针对性的资源作为情景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教师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故乡》的完整版,了解节选文章之前的内容,并通过5分钟课前表演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法,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学生的钻研加深了对本课主旨大意的理解,从而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而言比较浅显,而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却包含了高层次的思想,与生活实际相差很远,从而小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为了帮助学生更轻松容易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大意,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营造寻常化、丰富化、形象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麋鹿》这篇课文的时候,没有接触过麋鹿的学生仅仅通过书本语言的表达很难想象麋鹿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走路姿态,麋鹿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大谜团,充满了神秘感。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上课之前搜索一些麋鹿的图片、麋鹿生活的短视频、关于麋鹿的小故事等。有了这些丰富的内容为本篇文章做铺垫,在学生对麋鹿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学习《麋鹿》这篇文章就会更加容易。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寻找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问老师加以解决;其次,让学生轮流上台说说自己眼中的麋鹿,有了直观的图片感受,麋鹿的形象就更容易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三、结束语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加快教学进程教师往往先讲理论、后讲例题的单一形式贯穿每天的语文课堂。然而这样一尘不变的教学模式会产生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自学空间萎缩、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后果。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现代信息技术。希望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给教师启发,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周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姚远.1:1网络环境下语文思维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2篇

儿童文学主要是以儿童的视角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充满童真童趣,而且能够教育孩子的成长,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进行分析。

1.课程教学的基础地位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环节和课堂气氛有严格的要求,由于小学生自觉性比较差、思想比较活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教学目的。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审美水平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儿童文学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模式与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相类似,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拓展的主要方式。在小学语文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儿童文学在教材中占据很大的部分,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课文主要是以儿童文学的形式出现,比如说儿歌和寓言,充满神话和浪漫色彩的寓言带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神奇世界,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阅读扩展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和阅读练习主要是以童话和儿歌为主要的方式,以儿童文学简单易懂和方式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如说小学二年级的语文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作文写作的主要方式就是以人性化的方式将图片中的故事描述出来。

2.启发思维的重要地位

儿童文学是创作者从儿童的心理意识出发,通过儿童化的语言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的阅读受众是儿童,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能够迎合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阅读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激发,最终实现对儿童思维能力的不断启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将学生引入童话的世界,学生在教师的针对性引导之下,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大的启示。

3.掌握学生心理的关键地位

前面已经讲过儿童文学主要是从儿童的心理意识层面上创作的,所以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心理和特点把握比较准确和全面,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儿童文学的不断提炼和阅读欣赏,能够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掌握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小学生还处于儿童的阶段,对于儿童文学的信息接受能力比较强,通俗点来讲就是儿童文学中的很多儿童故事都是现实生活中儿童成长的缩影,教师在研究语文课程中主要儿童文学篇目的过程中,通过对故事经过的概括和提炼,对学生的特点和心理进行掌握。比如说小学二年级的阅读篇目《苹果树上的外婆》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小孩子的成长经历,从中可以总结出小孩子比较喜欢新奇、冒险、活泼的运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进教学,最后实现教学能力的不断增长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4.引导学生发展的首要地位

儿童文学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小学生对儿童文化中的很多行为思想会进行模仿和创造。比如说在电影《驯龙高手》《冰雪奇缘》上映之后,很多的小学生对影片中的行为都会进行模范,当然电影文化相对于儿童文学来说视觉影响力比较大。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发展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以及教师引导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文学都是选择有积极影响的篇目进行学习和赏析,对于学生的行文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良性发展的首要指导教材。文明礼貌、诚实待人、谦虚有礼、知错能改都是小学生发展中的优秀品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儿童文学将其中的优秀品质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实践,在日积月累的锻炼和培养之下,学生的行为习惯获得很好的发展,而儿童文学成为小学生发展的首要指导教科书。

二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的教学资源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和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相一致,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首先是从简单易懂的童话寓言和儿歌入手,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通过迎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欣赏能力,再逐步提高教材的等级。现代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很大一部分,主要是由于小学生文字的储量比较少,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篇幅过长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儿童文学成为首选的教学资源。儿童文学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结合现代儿童成长的特点和社会审美发展实际情况,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当今时代的教育更加贴切,所以能够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对小学生的能力成长提供帮助。现代社会儿童文学不断发展,涌现的作品不断增多,不仅是迎合了现代阅读的主旨,而且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能够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2.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儿童文学多样化的文学形式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创新。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吸引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强调,否则就会注意力分散,这是小学生的成长能力所决定的,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儿童文学的讲授要针对不同的篇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儿歌主要是通过朗读和歌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寓言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童话主要是通过分组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同的儿童文学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的语文教学,小孩的活泼性格和好奇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实现教学技巧的不断提升,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创新,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创新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3.增加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还要增加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小学语文课外教学主要是以课内教学为基础进行的拓展和延伸,保证学生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课外阅读的篇目。比如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了《皇帝的新装》,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就能够以课堂的内容为基础,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童话语言的阅读,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水平,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而且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修养。小学的课外阅读主要是由教师指导完成的,小学生由于欣赏能力不足,在选择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容易盲从,所以教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选择,在结合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向的基础之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篇目能够和课内课程学习相统一,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教学资源,将最新最先进的课外阅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参考最新的阅读指南,促进学生的个人能力成长,为以后的人生成长奠定基础。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素质教育

一、培养语文兴趣,激发自主参与

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自愿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语文课,愿意和老师成为合作伙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形成兴致勃勃、乐意学习的心态,唤起学生的自主参与愿望。同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加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一般来讲,施行创新的教学方法,需要分为多个步骤来同时进行。下文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为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出有建设性的整改方案。

二、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开展小组讨论,教师要把握重点,及时进行重难点分析、引导。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教师应由浅入深进行指导。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差距的,我们必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与讨论的好习惯并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明确宣布班级要讨论的内容,以方便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同时应进行应有的指导,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小组之间有合作、有竞争,学生理解知识快,是促进教学效率提高、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手段。

三、质疑问难――创新之关键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不朽名言。北宋哲学家张载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也才能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人云“学贵善疑”,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教学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创设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若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探讨价值,笔者便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质疑,让学生质疑问难的质量不断提高。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和敢问的态度,逐步形成了善问的品质。

四、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创新的目的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语文教育作为国语,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以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自我完善为目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既体现于学习过程中,也表现于学习结果上。知识是工具,不能仅是静态储存,只有应用于实践,才有意义;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创新。

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培养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其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难得的创新氛围。

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集体中互动、小组中互动、个体中互动。但从现状看,生生互动存在着不和谐问题,表现为:对自己,只顾自我表现,不愿修正自我;对别人,专挑毛病,不注意学习吸收;对小组,组内无分工,各唱各调,缺乏组织观念,责任感不强。这极大地影响了互动的实效。因此,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应做到:1.对成功者赞许。2.对困难者帮助。3.对暂时失败者友善。4.对集体勇于负责。5.对自我,正确的既敢于坚持,错误的又善于改正。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形成聆听、接纳、赞赏、互助、修正、和谐的互化。

五、展开想象,引导求异思维

第4篇

一、多媒体网络开放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敢于向自己的认知挑战,敢于在课堂教学中质疑问难,努力探究,拓展语文教材的局限性,而多媒体网络为贯彻这一理念提供了便利。例如《女娲补天》一文,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网络给学生展示动画片《女娲补天》,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女娲补天的过程。使学生发现,同样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但两者所展示的内容却不完全一致,从而寻找出问题的症结——这种故事,缘于远古的传说,流传时间长,而且由于人们所祈求的心愿不同,因而融合了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课本并不是唯一的,进而启迪学生,要获得真知,就要敢于向教材质疑,敢于向自己的认知水平挑战,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树立探究意识。

二、多媒体网络拓展了语文教材,发展了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手段——网络、媒体,容量大、生动、直观、内容丰富,能以更加快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表象,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了前提,并激发他们思考、探索、创新的热情。例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先让学生观看“青蛙坐在井里”的投影片,再让学生观看“青蛙跳出井以后”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青蛙跳出井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情景?”这样,学生借助电教媒体提供的想象材料,在表象与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三、多媒体网络开放了语文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信息、查阅资料,这样使知识得到了延展,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求得知识,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教学《太阳》一文时,我将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综合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解决,这样不仅在轻松愉悦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太阳的许多相关知识,不仅使语文教材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而且使枯燥的说明文也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四、网络、媒体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美感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艺术与文学形象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更多地从中体验和享受文学的魅力,使情操得到升华和陶冶。例如《天路》在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雪山皑皑的图画和青藏铁路通车后各族人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营造氛围。朗读课文时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感悟课文中歌词与音乐的联系,以及不同音乐韵律所反映的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播放《天路》光盘,让学生看着画面,聆听优美的旋律,再一次感受青藏铁路给藏族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五、多媒体网络整合了语文学科,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内容所反映的信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及生活现实较远,用网络教学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大量的感性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探索兴趣、愿望的驱使下进行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碰撞,由此形成自信心理、合作精神。例如:《恐龙的灭绝》一文,“恐龙”的相关知识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而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就可以完成学生最感兴趣的时空穿越,把漫漫数千万年的历史演变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恐龙灭绝原因以及恐龙的各种形态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选择知识内容,共同研究,拓宽知识面。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多媒体网络真正落实了大语文观的思想,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开展;实施;措施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因此,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一、教学准备阶段的实施措施

1.重新定位,精心备课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看成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方法等,都要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需要作为选择的依据,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性被严重的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以往的备课过程中,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偏离,教师将自己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心,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师的活动为核心,这样的教学难以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课堂的教学气氛压抑而缺乏生气,课堂教学效率欠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原有的主体定位进行重新的审视,发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导性,使教师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主导者的全新定位,开展精心的备课活动,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2.了解学生,精心备课

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对象,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于学生学习需要缺乏必要的认识,那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如同一个“盲人”难以找到课程实施的真正方向,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状况,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基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做到以不同学生真实的水平选择教学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在备课过程中,尽可能地创新教学的方案,备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来。

3.教学设计要力求新颖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设计要力求新颖,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一定能够激发起学生空前的学习热情,相反,一个缺乏吸引力的教学设计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的,不仅如此,缺乏吸引力的教学设计,会对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发挥,要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充分考虑教学设计实施的新颖性、全面性、实用性、科学性等因素,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设计出充满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以此促进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二、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有效实施措施

1.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对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应该看到,教学的实施本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与对话,失去了教学的平等,就难以实现教学的民主,更无法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缺乏平等对话的教学难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2.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在天真无邪,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做事情更多的是受到兴趣的影响,如果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忽视对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如果小学生对所学的语文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就难以得到实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研究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有趣的游戏能够充分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一些学生喜爱的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善于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彼此的沟通与合作,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这种合作与交流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实施措施研究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实施措施的相关问题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现状;对策

一、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重要性

语文,它是一门融情感性、人文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知识素养的积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对学生整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是促进整个语文学习提高的垫脚石,因此,小学语文对学生教育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而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解决,这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看:

1.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以使得教师根据现状结合自身,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去解决问题,进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小学语文知识的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打造高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能够促使教师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来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的方式,从而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打造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一个事物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影响该事物发展的阻碍因素,并且找出相关的方法去解决它,这对一个事物的促进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找出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症结,并使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4.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少数民族地区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知识入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是一门融情感性、人文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学习语文文化知识不仅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能够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知识文化水平。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在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下,开始落实“寄宿制项目”、“两基攻坚”等科教工程战略任务,从而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偏远,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固守,再加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所以使得少数民族的整体教育与当代社会发展现状来比,还是显得过于滞后。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在师资力量上存在很大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所在的居住地大多都比较偏僻,经济较为落后,所以在师资力量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即使从表面看,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学历上都是达标的,但是好多教师都不是全日制师范大学出来的,所以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的教学要求。

2.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在教学资源上严重缺乏。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教学资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经过调查青海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学现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工具:粉笔、教材、黑板。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辅教学工具、设备与手段。并且,学生们除了课本以外很少有多余的学习资料作为补充。

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在教学观念上不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明显滞后,这种滞后的教学观念不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简单地教学生识字,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弊端。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实施

(一)应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上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在师资力量上存在的不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应打造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二)国家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

从相关调查结果数据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的资源设备严重的缺乏,国家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对于小学基础教育更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善传统教学的观念

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国家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去,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与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以及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利于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可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会萍.新课改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应对的新问题[J].教育, 2013(06).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等都发生巨大变化,小学语文的基础地位更加明显。语文的共识性与特殊性决定语文必须要重视保持其内在的人文内涵。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的深层次性与复杂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成为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保证语文的人文内涵的前提下,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的课程形态不明确,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大都采用逐字逐句的讲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普遍存在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又让语文教师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很大帮助。但是,这种讲授方式只是采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并不能让学生从中真正学习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内容。与发达国家的语言教学相比,我国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就非常明显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阅读课文与讲解课文,最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能够获得认识语言的能力与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语文的课程形态不明确,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2、小学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造成理解和表达失当

语言是交流和表达的手段,也是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要工具,并且能够促使学生运用语言认知事物并将事物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自主阅读,忽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严重失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

语言来自于实践,必将再用于实践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是语文的特点决定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对于语文实践活动却置若罔闻。随着社会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语言教学开始注重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忽视实践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1、明确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认识语言与应用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中要明确语文教学部仅仅是进行课文的讲读,不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最终学习目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学习的内容,并以此进行语言的认识与语言的应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明确语文课程真正的形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挥语文真正的作用。

2、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阅读与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与应用,感悟与积累是进行阅读的基础,都是为学生的表达服务的。从阅读开始学习写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以写作促进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药积极寻求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确定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以及语文表达的特点确定的。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有效的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与分析事物,用词造句,文章构思的方法。用写作促进表达就是让学生根据要求就西宁写作,并由教师进行评价,学生按照教师的反馈,再进行相关的阅读。总之,阅读、包括写作在内的表达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理解与表达的错误。

3、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心与主动性

小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与认识水平,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并且还能够充分体现语文的特点与性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改革与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首先,语文实践活动要合理确定内容,并采用合适的形式,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可以进行课本剧,开展故事会与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符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把握时机,对活动进行精心安排,保证活动的时间。例如,可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比赛与辩论会等活动,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语文学习。最后,语文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必然的。但是改革中要重视语文的特性以及语文的人文内涵。全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认识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1)

第8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现状分析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并不是平等或者是通过分清主次关系来对待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的教学,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逐渐融为一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常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主要存在有以下整合误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首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与缺陷就是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以及学生主体性的认识缺失。当前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主体性过于重视,从而容易造成对于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忽视,在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旁观作用,没有更好的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和作用。或者是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对于教学改革的提升与发展都有极大的不利影响。

其次,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和误区主要表现为整合教学中,过于注重对于学生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没有实现教学改革中对于学生全面培养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从而导致教学改革的不彻底,使得教学实际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相符。

再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由于对于网络资源以及技术手段的过于依赖,使得教学开展中对于其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忽视,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整合误区和缺陷。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语文学科本身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学科领域比较宽泛,因此教学中可以进行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就比较丰富,而在教学实际中,由于一些教师过多的依赖网络工具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忽视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作用地位,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中出现了上述误区和缺陷。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措施

结合上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误区和问题,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真正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与进步,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切入。

首先,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优势,进行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激发。信息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工具与手段,能够实现文字以及图像、音频、图形等多媒体为一体,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逼真教学情境创设等,对于渲染课堂教学的氛围,创新教学视野,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与趣味性等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一文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在向学生展示庐山风景与秀美风光之后,以庐山瀑布为主,切入到课文的讲解与学习中,从而实现对于文中作者情感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实现课文的学习理解与掌握运用,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其次,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注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对于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引导后,实现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知识面比较宽泛,对于那些与生活实际以及时代距离比较远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在对于抽象或者是复杂的内容进行展示与理解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与学习掌握,对于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知识应用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再次,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在加强学生课外延伸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与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最后,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还应注意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本身的生活范围与知识接触面比较小,因此,语文写作的教学开展比较困难,而网络资源的内容丰富并且范围宽泛,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以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 儿歌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儿歌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使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堂的艺术性,丰富小学生对事物的审美元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开展对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儿歌的含义和意义

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儿歌,就是所谓的小学语文教学儿歌。它不仅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总结,而且利用活泼的歌唱形式展开。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分解知识重点难点,活跃课堂氛围等作用,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有助于教师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任务。

2.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本节将从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包括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小学生总结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活跃课堂气氛五个方面。

2.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幻想的天性充分体现,一草一木、一花一鱼、一星一云都是蕴藏着无数秘密的宝藏,极易引起学生注意。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决定了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毕竟,在大部分小学生眼中,音乐比语文有趣,儿歌比单纯的知识教学有趣。通过对儿歌的阅读甚至吟唱,小学生会对儿歌产生兴趣,进而对儿歌中存在的语文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在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育时,要加大儿歌的使用量。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儿歌《稀奇歌》时,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识字,而且能在儿歌的拟声韵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汉语拼音。这对于刚接触拼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减小了对枯燥的知识的距离感,提起了对拼音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2.2帮助小学生总结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的运用可以起到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作用。语文源于生活,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入儿歌知识,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学习方法,促使小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争取能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提高。比如,汉语拼音在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难点,一个是字母的书写,一个是字母的发音。字母儿歌中的“a,a,a,阿姨的a”可以帮助小学生通过儿歌提示“a”这个字母的发音;紧随其后的“一笔写成占中格”这句儿歌又能提示小学生在具体的拼音书写过程中,即在四线三格中的“a”的书写要求。通过这首儿歌,汉语拼音的发音和书写方法都能很好地总结在这充满韵律的歌词中。

2.3帮助学生记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

低年级学生都是祖国可爱的花朵,心智没有完全发展成熟,记忆能力也没有得到完全开发,这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运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知识,开发小学生的记忆潜能。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汉语儿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音同形不同的汉字的教学。“有水才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谊深”,三言两语就能帮助小学生分辨“清、请、睛、情”等形声字的写法和意思。通过儿歌的学习,辅以教师对儿歌的讲解,能为小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体验,减轻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

2.4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开发。同时,儿歌的学习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情感表达方式和意志都会通过儿歌传递给小学生,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小学生的美好情感。比如,在拼音教学过程中,声母“b、p”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这样一句儿歌概括:“b,b,b,玻璃的b,拉开天线听广播,p,p,p,泼水的p,小孩上坡p,p,p。”将“p,b”的发音形象具体化,促使小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广播”、“上坡”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清晰地记住二者的不同,避免对二者的混淆。儿歌中愉悦、美好的韵律,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能有效传达给小学生,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使小学语文知识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5活跃课堂气氛。

儿歌能够起到缓解小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的作用。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使小学生已经分散的注意力在欣赏歌曲的短时间内重新归集起来,进而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结语

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给予其更高的关注度和更清晰的阐释。本文对于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做了阐释,以期促使一线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对儿歌教学的重视,将儿歌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为更多的小学生带去更良好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裴娟.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神州(下旬刊),2012(2):95-96.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语言艺术

语文就是对祖国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各民族语言艺术精华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学科。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一种桥梁和媒介,无论是今人与先贤借助古籍书卷的交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交际,显然哪一方掌握较完善的语言艺术都会使沟通易于达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使知识得以简洁明了的传达,反馈信息得以有效传输。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中的显现和生发,让语文更有魅力,语文教学更高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因此教学过程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小学语文语言艺术的内涵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的、生动的、幽默的、优美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规范,吐字要清晰流利,用词要准确得体,表述要清楚生动。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达到“语出惊人”的完美艺术境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不容忽视。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以语言为载体,运用语言艺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就目前而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艺术,启发小学生的心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用语习惯,对于规范小学生礼貌用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教学,一方面可以塑造出千差万别、形形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描绘出瑰丽多姿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将每个时代的人情冷暖与社会百态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本中的每个字句的真实含义进行准确把握及理解,而且要适当地融入和课本内容匹配的美感及情感,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及感染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的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保障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规范性,保障学生学习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其对语文知识还存在一定的迷糊性,无法判断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因此其往往会对教师教授的知识无条件接受。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保障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2)语言表述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引述例子,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保持客观真实,不能向学生介绍违背科学的知识与例子,通过科学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语言艺术中的一种,因此幽默是教学中最主要、最得力的助手,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智慧,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提问语言需凸显启发性

“教师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那么语文老师则更像一把万能的钥匙,要打开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锁”,启迪他们开动小脑筋获取知识和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凸显启发性:(1)精心设计提问环节。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要善于通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提前编制好课间的问题及预习的习题使学生根据问题阅读、听课等。(2)精心设计提问语言。在设计提问语的时候,老师利用丰富精彩的语言艺术感染及影响学生,教师语言要含蓄隽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其在教师的诱导下发挥启迪,努力寻求新的知识,掌握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所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4.运用适度得体的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来的,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指神态和体态语言。相对于有声语言的“听”效性,无声语言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一些,因此应当在教学中有效利用。(1)自然、适度的神态语言要灵活运用。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需要听老师进行有声语言讲解的,与此同时,学生的目光应当紧盯教师面部。正因如此,教师应当自然、适度地运用一些神态语言。如在讲童话课文时可以顺应剧情适度做出夸张、惊讶的表情,这些表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参与语文教学。(2)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要合理运用。对小学生来说,动态感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静态理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辅助有声语言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生字、句子乃至整篇文章时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直至对知识完全理解和接受。

作者:陈春珠 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周本香.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2]杨大林.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这样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阅读的重要性,只有读的书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得心应手地进行运用,而学习语文就是要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运用,由此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最开始接触的系统性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教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学生最开始学习知识的基本渠道,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同时,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和语言知识,而广泛的阅读能够丰富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记忆。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就会影响学生获取知识,使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只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体现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以下三方面的有效性体现。

1.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无论做什么事,兴趣都是前提和保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一遍文章,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教师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直到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然后说明自己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教师在学生讲完之后,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不断在语文教学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

2.阅读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促进学生思维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心智、学习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注重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不仅能学习相应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如,学习《会走路的树》这一课时,在讲读第一自然段“小鸟好奇地问”时可提问:“小鸟是怎么个问法呢?”指名学生读,突出“好奇”一词,再指导最后一个字微微向上扬一扬,因为有个小问号,要读出问话的语气。学生把握了朗读语气,体会到小鸟的好奇感。

3.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比较短,中心思想比较明确,语言段落文字具有故事情境的特色。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段落进行慢读和理解,从根本上把握文字和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自身的想象,来模仿这些句子,进行文字和句子的应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没有脱离语文学习的阅读,同时也没有脱离阅读的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处处都体现着阅读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最初接触的系统性教学,因此,需要重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体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5-02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教学领域,合理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已经成为了教师在构建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项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措施进行探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措施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我国的小学教学体系长期受到学校规模、办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关注[1]。这样,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学评价的重心就会出现偏移到优秀学生身上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带来一些较为不利的影响。第二,在构建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程度过于关注,由于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这就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措施

通过对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内涵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人为本”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2]。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遵循一种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工作态度,进而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除此以外,“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充分认识,进而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以下措施就可以被看作是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有效措施。

首先,教师在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强化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有的独立的人格和主动发展的动力,这样,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关注。对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关注,意味着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将主观臆测和个人情感性因素应用到教学评价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班级中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中没有人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反而是一些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在遇到这种情况以后,我们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而不是处于学生成绩不好的缘故而对该同学的表现进行否定。

第二,在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应用。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考试测验已经成为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在对考试测验这一评价方式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评价方式往往只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衡量[3]。这样,在考试期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在测验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伤害。这样,在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入手,对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应用。例如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这样,在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将学生的平时测验分数、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折合成分数,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分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与大学课程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也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比的方式,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除此以外,在新型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之中,这一方式的应用,对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公平性的提升,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

第三,在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评价与指导相统一的原则。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以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的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结论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一种符合时展的教育评价方式。在这一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才能真正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荣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J].中国培训,2016,02:253.

[2]刘亚茹.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J].才智,2015,2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