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国经济发展形势

全国经济发展形势

时间:2023-07-21 17:2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国经济发展形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国经济发展形势

第1篇

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8%,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6%,电力供应基本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夏季高峰负荷增长太快,超出了电力系统的供应能力。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广东等地区的发电出力均已接近可调出力。尽管电力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让发电机组及输变电设备提前检修,确保这些设备及系统备用在高峰期充分投入并安全运行,但仍未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电力供应紧张迫使部分地区如北京、河北、河南、江苏、山西、四川、广东等采取了高峰时段限电的措施,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首次电力短缺的现象。进入秋季以来,湖北、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等部分省又相继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在投资的拉动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继续走高,电力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增长。1―5月底,全社会用电量709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0.4%;第二产业增长17%;第三产业增长15.9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3.72%。用电快速增长的纺织、医药工业、冶金、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汽车制造和其他工业等7个行业用电增长超过20%。从各地区来看,宁夏、内蒙、江苏、浙江、湖南的用电增长超过20%。在电力需求旺盛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及电力部门的积极努力,电网的安全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电力供应紧张不同程度地为企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对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二、导致高峰时段电力短缺的原因

我国电力短缺具有较长的历史。1966―1996年是我国处于不同程度的缺电时期。该时期的缺电具有四个特点:长期缺电使得人们从心理上得到适应,对拉闸限电习以为常;工业用电比重大,生活用电比重小,以及拉闸限电使得负荷率居高不下;处于商品短缺时期,大多数商品供不应求,企业竞争压力不大;外资企业少,改善投资环境的压力不大。近6年电力供需形势缓解,上述特点发生了变化。首先,用户对拉闸限电的承受能力已降低,人们从心理上很难再适应限电。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增大,使得负荷率下降。第三,我国已加入WTO,限电对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等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今后的电力短缺对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将远远大于以往。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经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2002年夏季以来我国高峰时段供电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民经济快速增长。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振的环境下,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活力,取得了GDP在1999年增长了7.1%,2000年增长8.1%,2001年增长7.3%及2002年增长8%的成效。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生产、输送与消费同时在瞬间完成和电力不可储存的特性,由此决定了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相关性。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力需求增长迅猛:199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了6.9%,2000年增长11.4%,2001年增长8.6%,2002年增长11.6%。政府采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及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带动了基础产业及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用电量的比重由1998年的71.5%上升到2002年的72.4%,呈现出过去5年中(1997―2002)GDP年均增长7.7%,而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8.1%的高增长势头,使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05。这种现象出乎多数人的预料,以致电力规划工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节拍,从而导致2002年新增装机容量仅为1500万kw左右,大大低于1998年的新增装机容量2035万kw,1999年的2148万kw,2000年的2056万kw以及2001年的1916万kw。总之,电力需求大幅增加,而新增装机容量又大幅减少,以致全国供需形势偏紧,一些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

2、全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受到约束;发电厂的分布与电力负荷中心不匹配及各大区域电网联网还没有形成规模,大区电网间电力交换受到约束等多种制约因素,导致部分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电力供应不足。如华东、华北、广东等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在本地区电源不足时,由于大区电网间输电能力的约束,加剧了这些地区供电紧张的状况。这种大区电网间电力电量交换能力的制约,使得有些地区发电容量有余而另一些地区电力短缺。如东北地区约有200多万kw富余发电容量,而华北、华东、广东、河南等地区却电力供应不足。电网间电力交换能力不足,也使得电源布局及发电机组结构不尽合理的华中、川渝地区由于水电比重较大,来水量偏小,水电出力不足;而火电又受到煤炭供应的约束,因而也出现了限电的现象。

3、电网负荷率下降。电网负荷率是描述电力负荷特性的重要指标,负荷率高意味着负荷曲线比较平缓,峰谷差较小,电网需要的发电设备调峰容量小,从而可以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都有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用电结构的变化,使得民用电的比重上升。1996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7%,而2002年却达到了12.2%。城镇居民用电的比重增加,导致用电时间不均衡日趋严重,出现了高峰电力负荷增长大于用电量增长的状况。200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6%,而全国各大电网最大负荷平均增长了13%。今年前两个月,华东电量增长23.83%,电网最大负荷增长25.67%;华中电量增长16.84%,增长了14%,电网最大负荷增长了21.42%;西北电量增长了15.8%,电网最大负荷增长了21.88%;东北电量增长10.88%,电网最大负荷增长了15.36%。高峰电力负荷增长大于用电量增长会直接导致电网负荷率下降,峰谷差拉大,致使低谷时段约束了发电设备的出力,而高峰时段发电设备调峰容量又不足,导致一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

就当前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而言,还是可以发出更多的电量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2002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约为4900,接近1981年4950小时的水平。然而由于用电需求时间的不均衡,在非高峰时段有发电容量而没有用电需求,使得发电设备出力减小甚至停机;而在高峰时段用电需求剧增,发电设备容量又不能满足用电的需求。这种用电的不均衡导致了负荷率降低、负荷峰谷差加大、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发电煤耗增加,发电成本上升、电网调峰困难、供电可靠性下降及高峰时段拉闸限电等一系列问题。负荷率降低约束了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提高,使得我国电网可发电量有余、可供电力不足。

此外,还有一些诸如城市配电网薄弱、电价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加剧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三、今后几年的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1、2005年以前电力供需形势。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内需及扩大出口等,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根据模拟分析,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在7.5%一8.3%,全社会用电量需求增长也将在11%一13%。这还将导致最大负荷高速增长,即各大电网的最大负荷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全社会用电量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发电设备容量的增长速度却赶不上最大负荷的增长速度。因此,2003年部分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形势将依然严峻。许多地区电力短缺已成定局。

模拟分析显示,2004―2005年我国经济仍将维持较高增长的势头,GDP的增长将会大于7.3%。从而电力需求也将增长较快。据预测,2005年全国发电设备需求容量约4.25亿kw,预计缺口约1000万kw。可以预见,2004年及2005年电力供需形势仍不乐观。

2、2005年以后电力供需形势。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也即未来18年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2%左右。为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未来18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长需要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10年全社会用电将达到27000亿kwh左右,全国需要发电装机为6亿kw左右。2020年全社会用电将达到40000亿kwh左右,需要装机为9亿kw左右。就是说,今后18年需每年增加3000万kw发电容量才能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现在每年新增装机的2倍,任务非常艰巨。这对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具有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电力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今后20年国际经济形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作为国际经济的一部分,今后的发展也将有很大的变数。因此,如果按经济发展的低方案考虑:2010年前GDP年均增长7%左右,2011―2020年GDP年均增长5%左右,那末2010年全社会用电将达到25000亿kwh左右,全国需要装机为5.5亿kw左右;2020年全社会用电将达到35000亿kwh左右,需要装机为8亿kw左右,即今后18年平均每年需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480万kw,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

然而,电力需求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增长速度决定了未来电力需求增长的速度。当经济增长快时,对发电设备容量的需求也大;当经济增长慢时,对发电设备容量的需求相应地小。而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将会导致某一时段出现电力供需紧张而另一时段又会出现电力供大于求的状况。 当然如何使发电装机跟上经济增长的节拍,尽量缓解某一时段期由于电力供需紧张而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另一时段由于电力供大于求又造成电力企业效益下降的局面,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预计在2007、2016年左右电力需求增幅趋缓,可望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电力供需环境,应在电力规划中尽量减少在这段时期新增加发电装机容量,以避免出现电力供大于求的现象;预计在2012、2021年左右电力需求增幅将加大,电力供需形势将严峻。在电力规划中应尽量加大在这段时期新增加的发电装机容量,以避免出现电力短缺。因此,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将对今后做好负荷预测,对电力规划能跟上经济增长的节拍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总之,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潜力。从长远来看,我国电力供需形势还不容乐观,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在发展的过程中,阶段性的电力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状况还是会出现的。四、解决我国电力供需问题的对策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进入21世纪,全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电力工业必须以一定的规模和速度适当超前发展;另一方面受资源和环保因素的制约,电力工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出发,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分发挥电网在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强全国联网工作,加快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这不但可以最少的发电装机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同时又能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及满足环境约束的社会效益,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城市配网改造,尤其是对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结构薄弱之处的改造,努力消除配网中“卡脖子”的现象。

2、大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周期性,某一段时期出现电力供需紧张而另一段时期又会出现电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很难避免。实践证明需求侧管理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一方面,当电力供需紧张时,通过需求侧管理可以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削减高峰负荷,提高负荷率,缓解供需紧张的压力。另一方面,从近年来的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占高峰负荷95%以上的部分约1000万千瓦,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是很不经济的。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既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又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缓解环境保护的压力。

3、政府应大力倡导各地区积极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2000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及2002年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实施需求侧管理计划与实施细则,在政策上引导广大电力用户积极参与需求侧管理计划,并且从资金上保证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

4、全国有许多地区高峰电力短缺已成定局,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高峰时段移峰的资金需求。河北省的经验值得一鉴,在冀经贸电力[2002]342号文“关于大力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见”中规定:在电价所含的城市附加费中提取1厘/kWh作为省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以为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缓解高峰时段调峰压力及避免拉闸限电提供资金保障。

5、供电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认真研究应急方案以及相应政策,如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及可靠性电价等多种电价政策。提出各种政策方案供政府部门决策。一旦政府政策出台,供电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落实需求侧管理项目,因地制宜,转移部分高峰负荷,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状况。

6、应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性,为今后做好负荷预测,使电力规划跟上经济增长节拍,以及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指导电力企业做好企业规划,引导民间资本及外资投入到电力建设中。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力供需预测分析、规划及项目建设的落实,确保电力供应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创新转型是上海自身发展和服务全国的迫切需要

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既是上海提升自身发展能级的内在要求,也是上海提升服务全国能力的现实需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上海全力实施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一揽子政策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在平稳增长中加快转型。从近几年看,尽管上海经济增速“减了一档”,但转型发展“快了一拍”,民生保障“进了一步”。经济增速放缓背后蕴含的是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的改善,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上海立足创新转型,坚定不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培育,着力提高上海带动区域合作交流的能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内开放合作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一)以加快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增强服务全国经济发展的能力

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中央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中央对上海服务全国的重大要求。上海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建设“四个中心”为核心,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上海从传统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现代经济中心城市,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发展的能级不断提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400万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累计超过1000家,包括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内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2011年度“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上海分列全球第五、第六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7.3亿吨和3174万箱,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提高到41.1%;上海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7456万人次和356万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全面推进,2011年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12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5;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29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30%;商品销售总额达到4.6万亿元,是2005年(“十五”末)的3倍多。

(二)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上海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从产业看,三产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2011年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三产发展呈“5、6、7、8”的发展格局,即三产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增加值占比接近60%,三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超过70%,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2.2%。从需求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77亿元,增长12.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9.5%,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16.2%,民间投资增长36.9%。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呈现“五个快于”:进口快于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快于加工贸易,私营企业出口快于国有企业,新兴市场出口快于传统市场,服务贸易快于货物贸易。上海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关联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以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新模式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们坚持有“取”有“舍”,摆脱对高出口、高投资、重化工业等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努力为培育新兴产业、新兴业态腾出空间。上海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四个减少依赖”的良好势头:对重化工业的依赖减少,2011年重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轻工业慢2.9个百分点,高载能行业产值仅增长1.1%。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减少,最近两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2.8%和2.4%,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从2005年15%下降至2011年9.2%,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从7.7%下降到5.3%。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减少,2011年上海以代工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仅增长3.2%,低于全市工业3.2个百分点。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减少,2011年上海投资率从2004年53.8%下降到2011年42.3%,高载能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从2007年42.5%下降到25.9%;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已占据半壁江山。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我国东部地区率先转型探索了新模式。

(四)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我国转型发展突破体制瓶颈实行先行先试

上海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坚持浦东开发开放不动摇,充分发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为全国转型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行政改革、国资国企改革、非公经济、利用外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开放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先后开展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8年至今已调整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超过1000项,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300项。2011年全市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34.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50%。全年合同、实到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1.3%和13.3%,其中服务业实到外资占比超过80%;总部经济蓬勃发展,集聚各类外资功能性机构超过900家。上海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全方位开放战略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先行先试作用。

第3篇

【关键词】中部地区 承接 长三角地区 产业转移 可行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的不断转移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区域间经济差距比较大。长三角地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凭借其区位、资源和实力优势,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加速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夕阳产业的发展,因劳动力相对不足和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而变得举步维艰,有的长期亏损,面临倒闭。寻求产业转移成为必然的首选措施。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长三角,即长江三角洲地区,行政区划范围大致包括苏中南、上海以及浙江的东北等地区。该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古就是我国的富庶之地。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一跃发展成为中国最有活力的经济区之一。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上海浦东新区开发速度的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更为强劲。据有关资料统计,2011年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浙江和江苏两省一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3972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3.80%,高出全国经济增长平均值3.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的21.1%。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发展区,逐步变为国家的经济中心。

二、长三角纺织品制造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长三角纺织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在全国占有较大的份额,纺织业的经济效益在全国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虽然受宏观经济发展趋热、贸易顺差不断增大以及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该地区加快产业改革步伐,顺应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和世界贸易持续增长的时势,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拓宽国内外经营渠道,整体水平继续获得平稳、健康发展,纺织业一直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纺织制造业在打造新的世界制造业高地的同时,重复建设造成的低质竞争却成了“长三角制造”成长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从总体上来看,由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等因素的影响,纺织制造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同类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剧,周边国家纺织业快速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等,使得纺织制造业产业转移成为必然。

三、长三角纺织制造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可行性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条件下,面临劳动力和劳动成本的不断加大,长三角纺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利润空间日益缩小,因此,加快产业升级,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是长三角纺织制造业发展的最佳之路。在当前形势下,长三角地区纺织制造业要充分把握改革深化发展这一历史性机遇,通过部分产业转移的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一是要实现由“价格竞争” 向“价值竞争”的转变,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推进纺织制造业的多元化经营,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区多种资源、多个市场,坚持在管理、技术、思想和经营模式上的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纺织制造业转移的可行性

(一)承接纺织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和经济优势

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六省。中部地区工业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工业结构并不合理,经济处于全国次发达地带。在产业发展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了较大比重,但工业结构不完全合理,目前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政府不断投入资金支持和促进其发展。在经济水平上,中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均消费和GDP总量等经济指标均落后于长三角地区。因此,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转移,具有较强的产业和经济优势。

(二)承接纺织制造业转移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

长三角地区由于劳动力相对缺乏,导致劳动力成本过高,而纺织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因此纺织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出现生存危机,不少企业利润微薄,有的出现亏损或面临破产境地。而中部地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传统农业较为发达,社会还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且由于不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中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并且是全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地;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且交通便利,发展纺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另外,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部地区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不断增加,增速较快,为承接纺织制造业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纺织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行业,需要耗费较大的劳动力和劳动成本。我国中部地区地域宽广,许多地区产棉较多,特别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相比来讲要低得多,在目前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新形势下,承接长三角地区纺织制造业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和产业自身等优势,可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承接长三角地区纺织制造业产业转移是完全可行的。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11YJ58

参考文献

第4篇

各地经济增速放缓,并呈“西高东低”态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GDP为20.4亿元,同比增幅9.6%。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了1.6个百分点。

全国整体经济增速的下降在地方层面得到了验证。虽然31个地区中绝大多数省市上半年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9.6%的平均水平,但与去年相比,经济增速最快的天津也仅达到16.6%(海南去年为19.4%)。经济增速最慢的地区,北京、上海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仅达到8%和8.4%,比去年的新疆(10.7%)和黑龙江(11.2%)分别低了2.7和2.8个百分点。

同往年相比,今年各地的经济形势呈现出更加清晰的“西高东低”走势,中部和西部崛起态势明显。上半年除了天津以16.6%的GDP增速排名24个地区首位,福建以13.4%的增速列第11位之外,其余东部8省市全部排在了增速最慢的末十位中。相比之下,以重庆、内蒙古为代表的西部各省市区的平均增速达到了13.48%,湖南、湖北为代表的中部各省的经济平均增速达到了13.44%。

根据分析,虽然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是相对于此前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9.6%的全国经济增速并不慢。此外,尽管GDP增速并不代表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但是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说明我国区域经济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中西部地区通胀形势更严峻

相对于总体表现不错的经济增长形势而言,目前我国经济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物价水平过快上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其中6月CPI涨幅达6.4%,创下2009年以来最高。

从各地公布的数据情况看,虽然全国31个地区中有16个地区上半年CPI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涨幅最小的云南也达到了4%。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的通胀形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中宁夏、青海两地上半年CPI涨幅达到了7.2%和8.2%。

鉴于目前国内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不大,下半年经济最棘手的仍然是通胀问题。全国高达5.4%,地方最高超8%的CPI涨幅给了中央和地方更多的动力去遏制通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

重庆、黑龙江外贸进出口异军突起

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下称投资)总额达到12.46亿元,同比增长25.6%,增幅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消费)达到8.58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去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进出口额达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增幅比去年下降了17.3个百分点。

已公布数据中的27个地区中有19个上半年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地区中有20个地区的消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地区中17个地区的进出口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甘肃上半年投资增速达到47.59%,海南消费增速达到18.6%,重庆、黑龙江的进出口额增速分别达到78.4%和62.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述三方面今年增速最快的地区,投资增幅进一步加大,消费和进出口增幅则有所下降。

另外,尽管从GDP整体数据上看各地方经济运行形势良好,但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各地经济增长习惯性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反而在今年上半年表现的愈加明显。此外,今年上半年的整体外贸形势有所恶化,广东、上海等东部外贸强省表现不甚乐观,但以重庆、黑龙江为代表的中西部省份增长势头明显。

29个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超城镇

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长20.4%。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较大。

第5篇

同志们:

最近两天,区里刚刚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前天召开了区政府全体会议,研究确定了区政府将在全区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昨天又召开了区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年的工作重点。今天,工商分局就紧跟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召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任务,我非常高兴。值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和区内外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安定。这其中包含了我们工商分局全体干部职工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你们从事的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注册登记和商标战略的实施工作,直接关系着全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转方式发展。一年来,你们把开展取缔无照经营专项活动和综合治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先后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近万户,新登记各类企业1千多家,使3万多家各类经营主体通过了年检;通过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使我区全国驰名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省市著名商标的数量在全市各区县中实现了位次前移,这足以说明你们对全区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你们从事的市场经济秩序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特别是食品流通、化危品市场、打击传销、取缔黑网吧、黑摩的、黑中介、黑诊所等监管工作,既较好的维护了全区市场经济秩序,更对全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和民生的改善发挥了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你们配合有关部门在保障全国糖酒会的顺利召开、清理“十五小”企业、红盾护农、整治医疗广告、桶装水、烟花爆竹、废旧物资收购、烟草市场、学校周边环境、物流业规范、处置人造毛皮厂群访、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帮扶就业再就业、非公企业党建与文明诚信建设、对口支援新农村建设、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城市拆迁范围内涉企问题的处置等等,都很好地发挥了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特别在一年中完成了这么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发生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对工商分局的有效投诉,这就更不容易,更加见证了我去年来参加工商工作会议时说的那句话,“我们区这支工商队伍是一支铁军。”总之,区委、区政府对工商分局的工作是非常满意的。我也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全体工商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建设跨越提升、工业振兴和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对于今年的工作安排,我会前看过传林局长的报告,你们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明确的措施和目标,对于各项工作的安排,区政府是赞成和支持的。值此机会,我再提三点希望:

一是要认清形势,更加主动地服务于全区发展。希望工商系统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找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工商工作的结合点,把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普遍要求与工商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要突出重点,更加全面地发挥工商职能作用。要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反不当竞争、广告监管、打击传销等为重点,加强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经济秩序。要按照全区建设创新型城市规划要求,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着力加强对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的帮扶指导,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履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头职能,认真落实全区“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加快12315标准化服务进程,大力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加大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力度,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保障改善民生上争取更大作为。

三是要夯实基础,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要结合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工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型队伍建设,以更高的标准,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工商队伍。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讲境界、讲争先、讲奉献,激发整个队伍干事创业、争优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6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区域走势分化。要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就要加强地区形势分析研判。

“未来,应将地区经济形势研判更紧密地纳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框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刘苏社表示,要推动形成国内外联动、东中西统筹、南北方协调的发展新格局,地区经济工作思路正从注重协调发展转向协调、协同和共同发展的新思维。而这也成为地区经济司“推进机关定位转型”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定位转型符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

“地区经济司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工作职能宽泛,任务十分繁重。”刘苏社介绍说,具体工作包括: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组织拟订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指导全国区域合作和组织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协调国土开发整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老少边穷和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协调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如何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各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如何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思考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更大功夫,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执行力,这些是地区司在深入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结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转型对比情况及我委自身需要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刘苏社说。

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经济工作实际需要,日前,地区司有关负责人陪同委领导赴江苏、江西调研经济形势,组织有关部门赴藏区调研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赴安徽调研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情况,赴云南调研地震应急落实情况等等。

据了解,调研过程中,地区司有关同志除了深入工矿园区、项目建设点实地以外,还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需要重点支持的政策措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定位转型等问题,听取了地方和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刘苏社介绍,各项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如何上下联动,项目和资金安排如何体现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导向,这3个方面的问题受到地方普遍关注。

2014年,地区司委托第三方,对12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开展实施评估。刘苏社表示,就是要推动区域规划制定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重规划编制向重规划实施转变,从重一般性、常规性规划向重事关全局性、根本性规划转变。

“新常态下,区域间的分化比较明显,如何把握地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针对新常态、新要求创造性地做工作,特别是加强各地形势研判,做好政策预研储备,至关重要。”刘苏社认为,当前,在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既要有行业分析,也要有区域分析。例如,面对区域走势分化,地区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做;又如,“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之间有什么关系,地区司应该做哪些工作,这些都需要创新。

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今年3月份,地区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新变化,培育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主要思路,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6个方面。特别是,要研究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前提下如何加强区域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产业、土地、价格等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配合,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组合。

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敢于和善于自我革新,自觉破除思维定式、行为习惯和路径依赖,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刘苏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调适工作状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地区经济工作。

“继续把推动区域战略和规划实施作为突破口,加强区域规划后评估工作,查找规划实施中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规划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刘苏社介绍说,地区司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思路、政策工具和推进机制,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重大国家战略摆在工作中心位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做好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相关工作。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引领带动“三北”地区发展,辐射东北亚发展。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落实好相关重大区域规划,统筹好国内区域合作和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衔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实施“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处理好编制跨区域、次区域规划与缩小区域政策单元的关系。

刘苏社表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抓好潜力地区和薄弱地区,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一方面,大力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继续发展壮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依托城市群发展培育长江中游、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一批对全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动构建沿大江大河、沿边沿海和陆路交通干线的一批重要经济增长带。统筹推动国家级新区、临空(空港)经济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等特殊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

第7篇

关键词:经济政策;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31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由于我国经济形势与国际形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变化速度较快,针对随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必须采用对应的措施,不断强化国际宏观调控,并对相关政策进行正确的调整,让国家经济向着预期目标发展。从2011年上半年的发展进程来看,根据多样化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情况,国务院实施了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的过程中,朝着宏观调控发展。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459亿元,与同比价格相比,直接增长了9.6%。由于国内外环境复杂,很多政府都存在财力紧张、无钱可贷的现象,进而出现一系列的钱紧、钱荒、钱流、钱多现象。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必须及时调控经济政策。

一、我国经济政策调控原则以及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经济政策实行情况来看,为了保障经济政策落实力度,必须以坚持主题、落实主线为原则,从根本上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在这过程中,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的形势,主题则是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程度是影响经济政策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坚持相关原则不动摇,在大力推行国民经济改革的同时,对经济政策有效性、持久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争取得到更有效的改革方法,辅助国民经济发展。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以及相关政策发展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整合。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转换成适当宽松的货币形势;第二方面是将稳健的财政方法转变成积极稳定的财政策略。调整后的经济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等相关措施,也就是“国十条”。第一条是,加快农村经济文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第二条是,增强建设性居民的保障住房策略;第三条是,增强居民自主创新以及国民经济文化建设力度;第四条是,增强机场与公路、铁路等重大基础性建设策略;第五条是,增强灾后相关区域重建工作;第六条是,增强医疗卫生事业以及文化教育发展;第七条是,努力健全生态文化建设过程;第七条是,进一步完全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第八条是,增强金融单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进而逐步代替我国各种银行的信贷限制;第九条是,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十条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转型增值税的改革策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这次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且将遏制国民经济下滑、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放在各个工作的第一大位。从我国经济政策改革过程来看,近十年不可能达到经济形势的完全转变,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必须以相关经济策略、基础制度为依靠进行对应的调整。从经济政策发展侧面来看,不是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进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制度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在拉大内需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战略发展。一旦经济增长速率太低,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带动我国经济政策改革的建议

为了达到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标,必须以经济政策改革为基础,从各方面推动经济文化建设。

(一)努力实行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与供给。在经济政策改革中,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必须努力实行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为更好的实行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首先,在扩大投资规模时,必须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而不是一味追求更高的投资利润与数量,进而忽视投资结构转换。其次,在投资方向与投资项目选择中,为了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不良局面,必须有压有保。对于高污染、高成本、高能耗的项目,必须坚决抵制,在将重复性项目过剩削减的过程中,注重大规模数量以及质量投资,并且各种项目必须拥有对应的可持续性与技术含量。在严格禁止豆腐渣工程的同时,充分调动私人、企业与政府的投资积极性。

在供给过剩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必须扩大供给,增加供给能力;在供给改革中,必须对供给总体需求与总供给同时发力,以带动经济发展。

(二)扩大投资消费,调整财政政策。消费需求作为总需求的重要部分,但是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更加注重投资需求,而不是消费过程。由于居民消费需求已经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很难改变,所以必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必须扩大投资力度与消费需求。

在财政政策调整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金融危机中带有很多负面影响,如果政府只注重发展,而忽略了钱的实质意义,就会出现钱“贵”的局面。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坚持积极的发展战略,在财政改革的同时,以国家财力为后盾。因此,在实施经济发展策略时,必须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带动国民经济积极发展。

(三)调整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大企业已经感受到融资压力,并且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经营目标。很多银行也存在存款、贷款的双重压力,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借贷或者高利贷现象,这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这类现象,我们不仅要努力健全货币政策,更要及时调整相关制度,在“双高”与“低差”并存的过程中,进一步降低企业、单位金融结构备金率。

对于国家税收的调整,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非法税收的现象。针对这类现象,我们不仅要调整税收结构,更要减少税收项目区,在提高财政收入的同时,进行闺房税收改革,进一步强化税收扶持力度。

经济政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持续的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政策改革为根本,在完善改革策略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卫萍,尹晓菲.滞胀威胁下的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9-12.

[2]李武军,黄炳南.基于政策链范式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5):35-38.

第8篇

经济发展之转型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政府在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压力方面,应该说成绩非常突出,所以,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很振奋地告诉大家:“我们中国人这次抗危机,在全世界是极为优秀的。”2009年,中国率先在全世界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且在经济企稳回暖之后,还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不仅体现在民生的保障上,也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上。

经济领域的困难和成绩是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的一个基本背景。基于这样的基础,“两会”给2010年的中国经济转型做了进一步规划,而且是很有信心的规划――所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间提到“好”字当头。而所谓“好”字当头,就是经济发展不但要快,而且要好:哪些速度要快,哪些速度要慢,哪些速度要调整,这些关系重大的议题成了2010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将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实践的主题。

社会形势之转型

简而言之,2010年全国“两会”已经发现并顺应了中国当前社会形势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尤其是一些焦点、热点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势变化,并做出了相应的协调举措,在通向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进一步深入前行。

3月5日,会议开幕当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提法,就紧紧抓住了与会代表的心和社会各界的视线,直到会议闭幕,有关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户籍差别、医疗改革、房地产市场、舆论监督等话题就是整个会议进程中的热点。这突出反映了平等公平已经成为民生利益的重要诉求点。

虽然这一矛盾涉及复杂的社会利益结构,但是政府解决这一发展中的必然问题的决心和举措还是有目共睹的。如,关于分配不公的解决方案,这次全国“两会”提出的措施较之过去就具体而可行得多;而在关于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安排中,国家也将利益分配更多地向教育医疗保障房方面倾斜,在全国“两会”期间刚刚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第一次提出来教育经费要占GDP的4%,投入就是从中央财政来。

可见,一个在民主开明的方向上保持清醒认识的政府和一个正在崛起的公民社会,使得中国不断朝着更加有利于

公平、有利于民众的方向发展。

民主政治之转型

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样一番表态立刻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几乎不约而同的,围绕“批评、监督政府”的话题,各级地方政府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纷纷做出积极回应。舆论高度评价这一政治民主举措,称之为“批评监督走向常态、走向简便的曙光”。

同时,2010年全国“两会”上,讨论、争论的气氛,接触敏感话题的勇气,无论从代表、委员还是从媒体的报道角度来说,都超过之前的全国“两会”。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主流媒体,更是直接把现场评论带进会场,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革新举措。

“今年两会讨论争论的气氛超过往届,我对这一点印象很深。”央视新闻评论员杨禹说,“大家都直接针对目前的矛盾焦点问题来讨论,不绕弯子,不说空话套话。”

公民政治之转型

在这一点上,网络互动,毫无疑问,成了公民参与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而且被政府得以承认和尊重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总理就特别在开会之前和网民进行了互动。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在网上开设博客、微博,倾听网民意见,广泛搜集民意,与网民直接互动。有些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是从评论中获得灵感,有些代表委员的建议又成为时事评论的素材。

第9篇

围绕着众多企业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比如“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严峻的市场大环境?怎样的管理才能扭转不利局势?什么可以让企业的发展持续?”等问题,《实效管理》杂志对茅于轼先生进行了采访,以期为中小企业家们解惑。

民营企业应该在观念转变和调整结构上下工夫

《实效管理》: 茅老!您好!欣闻您将参加10月份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实效管理总裁论坛”,很多受邀参加的中小企业家、企业高管都非常期待。想请您就中小企业领导目前的一些企业发展困惑给予解答!

目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沿海一带的中小企业,外贸形势极为不乐观。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中小企业对目前国际形势的判断越发困难。作为经济学家的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面临哪些主要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茅于轼:国际经济形势在未来几年仍然会处于调整和恢复之中。美国振兴实体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欧洲债务危机从希腊到西班牙,此消彼长。日本在核危机之后复苏缓慢,近期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也呈现放缓势态,这使得我国企业面临国际市场需求长期下降的挑战。

我国经济结构要调整,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从出口导向转变为注重内需。所以有一部分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必须调整,改为面向国内市场。但也不是所有的出口企业都要改,我认为那些利润很薄的企业需要转为针对国内生产,利润较高的还可以继续开发国外市场。

经济的发展必然具有周期性,中国企业应该在观念转变和调整结构上下工夫,以迎接未来发展的契机。

《实效管理》:国际形势不好,国内环境也不乐观。目前国内也面临着物价不断攀升、人力资源上涨、税收等压力不断增大,从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中小企业还要面对哪些不乐观的形式?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未来一两年的发展形势如何判断?

茅于轼:我国经济面临重大调整:国内外形势都在变,国内人口结构变化,青壮工人日益短缺,工资必定上升,而且这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的——提高打工者的收入;纳税应该减少,但很难实现;如果政府还和国企在利益上互相依赖,民企很难得到公平对待。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深化社会改革。

民营企业管理要讲究实效改进 不能作秀

《实效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解决就业的核心力量,中小企业应该如何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从企业自身来说,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是缩小规模过冬还是“逆势扩张”?

茅于轼:民企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决不可退让,否则中国的前途就非常可虑。全社会都要帮助民企,特别是要改善政府对所有企业的服务,从管制转向服务,具体到一个民营企业在滞涨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选择,比较复杂。从经营策略上讲无论是采取收缩战略还是“逆势扩张”,首先是企业的SWOT分析,然后是企业家的追求、行业发展空间和企业家整合社会资源能力。

《实效管理》:中小企业不仅面对外界的严峻经济形势,还面临着自身发展的困境,从管理层面来说,中小企业应该练好怎样的内功?比如在质量控制、实效管理方面。

茅于轼:在完全竞争领域中的企业,必须将自身生存与发展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理解政策、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不但要练好内功,使自身的经营理念、品牌策略、产品结构和服务方针符合市场需求,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管理要讲求实效改进,企业管理要实实在在,要承担责任,不能作秀。同时,企业还要组织起来,利用各种渠道维权,通过各种商会、协会、学会表达自己的合理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

打破行政垄断 迎来经济大发展

《实效管理》:从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来看,目前的中小企业还面临着哪些机遇?政府层面应该给予中小企业怎样的扶持?如何避免中小企业由投资“实业”向诸如房地产、股市等虚拟市场转移。

茅于轼:重要的是企业家有信心,只要有信心就有机会。从整体上讲,目前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发展机会是努力打破行政力量对行业的垄断,即打破行政垄断、公平对待民营企业、降低进入门槛、取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当垄断行业对民企开放,比如金融业,通讯业,电力和石油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等,民企进入行政垄断行业之时,就是社会福利改善和经济大发展之时。

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要理解自己的使命,要经受得住各种诱惑,做出理性选择,坚持企业家作为财富创造者的追

第10篇

关键词:山西 综改区 循环经济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24-02

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省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区”)的着力点。山西是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山西资源型产业的潜力在循环、希望在循环、发展在循环。循环经济贯穿山西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实现能源原材料基地向循环经济大省的跨越,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一、山西发展循环经济面临新机遇

2010年12月,山西省成为全国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首次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设立的综改区。山西循环经济发展正在面临“三大”新的发展机遇,一是“综改区”带来新契机,二是国家经济主导战略转变带来新需求,三是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带来新机遇。

1.“综改区”带来新契机。“综改区”是我国新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发展模式和新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其政策核心是体制创新。根据中央要求,山西省“综改区”将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破解长期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山西省“综改区”两大支撑是循环化和高端化,循环是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式,要就地转化、循环使用,寻求循环化路径;高端化就是在环保产业以及围绕煤展开的装备制造业、物流产业链、煤炭资本形成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比较优势。山西是全国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一定要以“综改区”为新的契机,抓住重点,把山西建成现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园区,努力在全国竞相发展的格局中赢得主动。

2.国家经济主导战略转变带来新需求。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引发社会新需求,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积极寻求振兴经济的新途径和新引擎。山西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新技术革命成长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一方面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另一方面要极力发展能反映我国需求变化和消费结构改变,以及国际社会在信息、气候、节能环保、新能源、制造业等国家未来新的主导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是走向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是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抓住国家经济主导战略转变带来的新需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山西经济向高端化迈进。

3.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带来新机遇。“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省顺应时代潮流,登高远望谋划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重点,围绕七条路径,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循环经济试点省以及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生态省试点,特别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将为我省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综改区”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后,山西省在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解放以来煤炭产量累计100亿吨以上,其中3/4贡献给了全国各地。山西产业结构单一,煤、焦、冶、电四个产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80%以上。“十一五”时期,山西省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和促进新型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山西省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水资源和部分优质矿产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表现得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正是山西省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循环经济必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1.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山西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山西省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作为国家的煤炭能源基地,存在着煤炭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突出矛盾。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为例进行说明。山西省107个县单元中有64个县水资源超载,即有近2/3的县单元水资源超载,超载地区居住着3/5以上的人口;有52个县土地资源超载,即有近一半的县单元土地资源超载;生态赤字严重,高达3.58ha/人,是全国平均值的5.1倍。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以上。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山西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已经走到了尽头。哥本哈根会议上,总理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山西煤炭基地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缓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循环经济是走向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是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出现的新概念和新举措,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气候变化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山西省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有数据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协调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因为资源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绿色能源比重的增加,必然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和总量的减少。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温室气体,对于减缓气候变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3.循环经济是建设国际循环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2008年3月,日本通过了第二届循环经济发展基本计划,并在八国集团(G8)环境部长会议上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国际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日本政府将向国际社会输出良好的机制、发达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经验,以推动国际性资源循环和绿色废物处理。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展和转变。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从省情出发,选择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抓手,实现梯级利用形成生态网络,构建循环型社会。

三、“综改区”山西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

世界发达工业国家,在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废弃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发展可再生资源(能源)等方面。山西省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很低,技术、装备制造水平都无法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经济增长方式十分粗放。因此,山西应把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资源消耗、抓好大宗工业废物利用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重点。山西是全国的煤炭能源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讲山西产业是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的,“因煤而兴、因煤而困”。因此,山西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也要围绕煤炭来展开――围绕煤、延伸煤、拓展煤,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1.构筑煤炭资源循环发展新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使循环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打好“资源为王、成本优势”这张牌,高位谋划煤炭资源,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全面推进煤炭产业循环化发展,构建煤―电―建材,煤―电―新材料,煤―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形成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集聚发展态势。

2.加强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山西是资源大省,也是“资源可循环大省”,煤矸石、粉煤灰、焦炉煤气、煤层气、煤焦油、粗苯、矿井水、工业废水、金属镁渣等大宗工业废物排放量大。全省煤矸石累计堆存量达到了1.3亿吨,粉煤灰排灰量3596万吨,每年可产煤焦油320万吨(以焦炭产量8000万吨算),粗苯80万吨。根据煤矸石中炭含量的不同,加快推进煤矸石高岭土、制砖、发电以及煤矸石中提取氧化铝等化学物质;充分利用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粉煤灰,提取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等化学物质;除焦炉煤气、煤层气发电外,开展焦炉煤气、煤层气在煤化工特别是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利用;推进煤焦油制成超高功率电极,粗苯加氢生产为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特别是制成己二酸、已内酰胺等精细化工产品。

3.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把煤炭作为化工原料开发利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伴随着产品链条的延长和高端化,资源的产出效率和附加值越高,产业的关联度和带动性越强,提供的就业岗位越多。

有关资料显示,煤转化为电增值2倍,转化为尿素增值3倍、甲醇4倍、醋酸10倍、醋酸丁酯40倍、二醋酸80倍。再从创造就业机会看,以山西晋城的电力和煤化工企业为例,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阳城电厂消耗万吨煤炭创造1个就业岗位,天泽化工生产尿素、高平丹峰化工生产甲醇消耗万吨煤炭能提供20个就业岗位,而且随着煤化工产品链条的延长,创造的就业岗位还会成倍地增加。按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平均增值5倍计算,如果晋城用于煤化工的煤炭转化率达到20%(目前的煤炭转化率大约为8%),其增值部分就相当于再造一个煤炭行业。

山西煤化工研发力量在全国是比较强的,要依托国家级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资本优势、资信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技术链、产品链、资本链、利益链统一起来,建立煤化工技术联盟,大力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的整合,以煤层气、焦炉煤气、劣质煤为重点,发展节水型煤化工,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嫁接、优势放大。抓好潞安煤制油、晋煤甲醇制油等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发展一批百万吨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使煤化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形成以新型煤化工为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洗选、装备制造为前关联产业,以化工原材料加工和物流等服务业为后关联产业的多元产业体系和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集群网链。这种产业集群网链不仅在经济上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同时还将创造出数以十万计的劳动就业岗位,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改观。

第11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地方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管理人才的基地,是以服务地方社会需求为宗旨培养一走出校门就能直接服务于地方的技能人才的场所;它应以“毕业就业有优势、市场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持续发展有空间”为衡量办学标准,满足日益发展的地方经济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二者协调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由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处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职教类专业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地方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以江西省为例对其进行相关论述。近几年来,普通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起到了缓解地方经济建设中急需大批专门高级技术人才的压力,在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地区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江西省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江西省高职院校概况

江西省高职院校概况见表1所示。承接良好的经济形势,自2005年以来江西省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成绩斐然,并已成为江西省高等教育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表1显示,2005年底,江西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6所,另有8所本科院校和9所成人高等学院开办了高等职业教育。从学校数量上看,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数已占全省高等院校数的46%。高职高专招生12.8万人,在校学生38.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59.3%。到了2006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30.4万人,在校生人数已达到70.43万人。面临如此快速的发展态势,江西高职院校应如何适应高速发展江西的区域经济,服务地区,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大跨越,实现中部崛起是多年来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江西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

2005-2007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看好,多数学院开展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资助创业的意识,加强了学院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职业院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拓宽了就业渠道。另外,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灵活设置专业,并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就业形势看好的一大原因(见表2)。

2005年,江西省高校本科生就业率87.46%,中专生就业率85.95%,高职生就业率81.49%;2007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保持不变,许多职业学校毕业生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江西省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周边发达省份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据统计,2006年,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4670.53亿元,占全国的2.02%。2007年,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5500.25亿元,在31个省级区域中位列19,占全国的1.99%,经济总量不到广东省的六分之一。这与周边的广东、浙江、福建等省都有相当的差距(见表3)。

由此可见,将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企业产业转型和发展与地方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才是一条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第一,按照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调整布局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由于江西属于欠发达省份,在穷省办大教育需要胆识和魄力,立足省情,做好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才能真正得到较大发展。

第二,拓宽办学方式,多途径服务地方。高职院校不仅要有以高职学生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还应该成为社会在职人员自我“充电”的再培训的主要场所;不仅要有全日制教学,还可与业余教学相结合,开展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培训,拓宽服务地方的渠道。

第三,明确自己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场所,是我国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应本着社会需要什么样人才,就培养什么样人才,培养的人才必须针对性强,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第四,专业设置要彰显特色。主动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遵循地方市场经济运作规则,使地方高校职教类专业朝多样性、多规格、分层次和有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第五,广辟投入渠道,鼓励联合办学。地方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鼓励企业与职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特别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动以及地方经济相互之间产生互动的观念,把人才培养置于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危机 ;就业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创历史纪录的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2009年将突破600万人。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然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2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教育部门积极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此外,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也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已成事实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更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行动,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1调整心态、理性分析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永远会被市场需要;要自信通过努力,是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不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最后,大学生要清醒客观地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3.2积极行动、调整策略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比别人多点机会,就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多尝试,不气馁,善于总结,能客观评价自己,避免高不就低不成,应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要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并不特别明朗,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应有长远打算,寄希望在短期中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是不现实的。

    3.3掌握方法、轻松面试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份清晰的简历,所以求职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制作个人简历。简单明晰的简历更容易让招聘方抓住重点。因此简历一般用A4纸打印一页即可,最多不要超过2页。简历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所学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列表)、实践经历、获奖情况、技能证书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兴趣爱好。在“应聘职位”一栏,不要为了增加录取可能而填写过多的职位,一般填写一个职位,最多不超过两个职位。一般,招聘方接到求职简历后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所学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及爱好特长、外在形象等。在面试中,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个人潜质,也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其次是专业知识、谈吐、个性特征和形象气质。而在人的素养方面,最不能让企业负责人接受的是“不诚实”。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放松,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切忌夸夸其谈、虚假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