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1-02
许多教育家教导我们,教师要经常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并指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就是对教师教学情景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假设和检验,进而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后,经过反思进一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行为。在新课改下,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要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反思,从而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工作的事后比较和反思,可以找到自身工作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认真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教学反思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这里“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和教学内容反复进行讲授、反复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开展教学活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的行为。
2.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在新课改下积极进行课改实践。为做好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性的东西,课后为学生布置好多习题,而由于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反思后的课改实践并从中寻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我们都知道: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改的发展需要,要及时更新不适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处处体现着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
2.教师要努力丰富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与否对于新课改的实施及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语文专业修养呢?我以为应该主要通过研读文学名著或著作、语文学术论文等。教师通过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可以从中学会许多研究语文教学的方法。
第三,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索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是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教师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做好每一课的课后反思笔记或课后小结工作。语文教学课后反思笔记或课后小结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教师如果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会使教师尽快成长为新时期的复合型研究教师,因此,它对语文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课后小结和反思笔记,就是指教师在课后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偶然的想法记录下来,并重新审核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行为。
2.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自然能全身心地认真投入工作,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如果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年轻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理念的反思,在深层次上转变教育理念,并用于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教师要尽心搞好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搞好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充分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步骤;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整理好充分的教学资料;设计好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巩固好刚学的新知识。通过这些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并使学生能活学活用刚所学的新知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特别重视的一项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它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我们广大教师要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全面而深入地进行冷静的思考,从而审视和发现自我,使自己经过认真反思得到的经验得以升华,不断弥补和改进自身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当然,目前新课改下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是,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会使自身尽快成长为新时期的复合型研究教师。
参考文献:
[1]王绍平.谈谈语文课后练习的处理[J].石油教育,2009,(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28
通过语文教学,小学生应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学习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在为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提出要构建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需要的小学语文课程。学生的主体性和新型的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性,使其更具生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小学生爱玩,对学习缺乏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和增强,应该先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方面着手。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广泛的兴趣,所以教应该让学生的兴趣点聚焦于语文学习。经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编者所选用的课文都是一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的文学性很强,包含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歌和赋予探究价值的科学性文章。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性和近于生活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口味”。既然,教材都如此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更应该在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的前提下选择教学内容。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个体发展的需求。所以,学生是课堂主体,应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以贯之的原则。学生只有形成持续有效的学习内驱力,才能自主学习,以此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月光曲》,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富有画面感。让学生通过诵读细细体味优美的音乐、美丽的月色和宁静的环境。以文动人,让学生自主感知课文的丰富意蕴。又如,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笔者以问导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一开始通过对屋内和对大海的描写进行比对,描写了渔夫一家贫穷的家境、艰苦的生活。提问:渔夫家境如此窘迫,为何还说渔夫家“温暖而舒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自主思考和交流。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结合多媒体,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方式,普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枯燥、教学节奏缓慢,严重违背小学生学习的特性和习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的毛病,为我国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条件。同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僵化的状态。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为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多媒体强大的功能,能够以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语文。
再以《月光曲》为例,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钢琴曲,让学生先听音乐,感受乐曲中的情感。然后在揣摩情感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此外,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师也可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例如,《穷人》故事性较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在特定的角色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在多样化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千变万化,学生也会更主动投入于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来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有效性。
三、设置师生交流环节,实现生成性的课堂
在新课改下,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拥有主导权。小学生渴望表现自己,获得认可,虽然传统教学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在新课改的洗礼下当下的教学相当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教学并不是要批量生产“教育产品”,而是要塑造个性化的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表达。鼓励学生谈“怪想法”,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学生踊跃发言的局面,才有可能摆脱教师的提前预设,而临时转变教学思路,出现更出色的教学活动。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鼓励,激发学习兴致。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提前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有关地震的感人事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讨论,谈感受。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交流和表达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在交流讨论中总结出人性是善良与美好。师生是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师生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重视教学评价,做好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教学能力
现实教学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该从语文课程自身学科性质、特点出发,依靠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完成对学生的教学任务。而创新教育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清醒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勇于创新,不断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此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
1.加强曰头与书面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
笔者分析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在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方面苦下功夫。因为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功。其次,从交际方式上看,主要有无声的和有声的两种。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态势语主要是通过眼神、手势和神态的变化等来情意表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这两个方面的锻炼。
2.要不断开发求异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定势,增加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见解和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可以模仿名师的授课
现在学校都在不断地邀请名校名师来授课,甚至有些学校接通了互联网,教师办公室的所有微机均可上网,教师在自己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借鉴。
认真研读他们的教学,从而自己加以运用、反思,最终实现可以利用模仿的效果。
4.教师要勤于思考
我们知道,一个教师一辈子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写三年的教学思考或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反思,勤于反思,每个教师都应增强责任感,不断使自己从传统走向现代,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境界。
5.时刻有全面创新的能力
我们经常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潜能,这要求教师木身就要时时刻刻具有全面创新的能力,要灵活地适应教学技术和时代迅速变化的综合性的能力,主要指语文信息处理能力,达到与时代同步的要求。
6.参加学校中的活动和交流工作。教师要不断加强学校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交流活动。要培养自己敢于动手,勤于实践的好习惯。比如说,课件制作比赛、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既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也是评价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学校可以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促进后进,全面发展。
总结
经过上面的阐述,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对自身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又要有近期的目标,既不能因周期长见效慢而气馁,也不能因偶有一点成绩而盲目乐观。只要我们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学,兢兢业业地教,就一定能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园地中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文文;快乐的小学语文老师[J];第二课堂(小学);2011年Z2期
[2]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范海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年0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分析
语文是人们心灵的诠释,是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阅读课外书籍拓展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诠释内心的情感。然而,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实施趣味性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趣味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趣味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好奇心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自由、愉悦、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部分都是以“满堂式”“灌输式”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顺利地实施趣味性教学,教师不仅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能力,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合理化、新颖、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开展。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有利于趣味性教学的开展
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是利用图画、图表、录音、视频等将理论的、抽象的语文理论知识形象地、生动地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直接触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课堂氛围,以利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实施趣味性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本前提。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提高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性
1.教师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老师在上课之前一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材、课时、班级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有所侧重;二是要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备课,这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老师要从整体上全面了解小学语文的教材,并且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教材中每个生僻字,每一章的重难点,并细化到课堂上主要讲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要如何过渡,从而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做准备;备学生时,老师要做到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总结学生更易于接受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引导,为提高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2.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进行知识传授所采用的方法,要提高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性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到处都有语文学习的素材,因此,老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进行举例。例如,在学习如何写小学作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点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同时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随着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快乐的学习。
3.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难免会有扰乱纪律的学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妥善的处理,既要让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又不能让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而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过分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动手动脑,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提高课外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能仅从课堂教学上提高,毕竟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并且在课后进行学习效果的反思,这样才能提高课外学习的有效性。
1.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课前预习这个环节很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略,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很难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僻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课后复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课后巩固复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由于小学生自律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督。课后有效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在下一节的语文课堂上更快地掌握知识点,融会贯通。
3.进行有效的课后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化教学 现状 策略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也逐渐与之密切相连。尤其是20世纪以来,我国小学素质教育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要注重小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作为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如何结合有效资源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一项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
1.A学校基本介绍
A学校,名为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历史悠久,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定点优秀示范学校。该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2.A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
根据对A学校调查的相关信息表明,A学校目前对于多媒体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已经将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但是根据近些年与往年教学效率相比较,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小学教育改革的方法,也因此作出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信息化教学设备利用不充分,仍然注重传统板书。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多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并不缺乏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仍然注重传统的板书,显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其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不强。在已有的资源条件中,大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观念落后,缺乏主动将教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理念,使得信息化教学过于形式化。
最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照搬课件的现象很频繁,缺乏教师自身的教案设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缺乏专业的培训,因此在使用上觉得浪费时间,过于复杂。
二、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1.充分发挥信息资源进行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大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可以参考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通过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设计。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是未来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技术水平,减少传统板书的利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与实现。
第二,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非常关注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搜索与选择,或者通过信息化设备的利用得到教学设计的启发。而如何让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吸收?比如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先收集与作品有关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社会背景、诗词译文、名家点评等。为了扩宽学生的思维以及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示范性朗读古诗词,并且让学生观看名家对于诗词的点评,以此提高小学生的知识面等等。
2.让学生成为信息化教学课堂中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好的信息化语文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语文成绩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对于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兴趣度一定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高得多,因此教师尽量让学生成为信息化教学中的主体,教学内容遵循从学生角度出发。
一方面,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在课堂可以让学生也进行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与操作,通过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充分的参与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来,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构建信息化课堂。网络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因此在教学中以信息设备成为载体,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以外的美好,汲取到更为丰富的知识,不仅是语文教师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举措。
3.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一,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专题的培训,并鼓励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在教师群体中进行教学交流,彼此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教学方法是信息化教学时代下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并进行评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对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集思广益改进教学设计,并定期进行优秀课件的评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完善。
第三,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课后反思与总结。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比如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反映等。
三、结束语
本文以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为探讨对象,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几点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对于我国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原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原理就是: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能够为学生聚焦“主体性危机”论题,之后检讨小学语文中“内容分析”式教学, 揭示出其特征、产生根源以及学生主体性的遮蔽,并审视当下语文教学的价值观与教学本质。“视域融合”,就是指在文本世界中,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与阐释者的世界进行沟通、对话、交流,并且也可以对此过程中展开的视域进行融合。在“视域融合”的哲学解释中,开展对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逻辑思考,从而引导“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出场。
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运行机制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建构中,可以从宏观教学观念、教学原则,以及中观层面的结构要素、相互关系,微观层面中的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三层次进行探讨。可以得出结论,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主体”之中,教学目的观、过程观以及师生评价等方面都反映出当前教学观的革新。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中,从“阅读”与“教学”耦合视角分析教学范式的四个结构要素,可以知道学生是文本世界中的意义生成者,教师是对话者,文本是召唤结构。“视域融合”教学范式运行中包括动力系统和操作程序,在教学中将内在融合与外在融合系统结合,也就是将师生、文本、教学主体进行视域融合,使用常式与四种变式手段实现对小学语文的“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教学内容早已有预定的答案,然而还要以视域融合的形式来与学生进行“对话”,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一直都有最后唯一正确的答案,教师是在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否定学生的答案,实际上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从而对语文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实现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来指导语文教学,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以及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实现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平等的对话。以下介绍具体的教学方法。
1.正确处理语文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对文本挖掘充分,提问目的性不强,不仅会忽视文本与教师引导的作用,还会影响学生对正确语文内容的认识。运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时,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大千世界,也正是因为不同而表现得丰富多彩,在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中,亦是如此。“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对教学文本解读中存在多元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语文教材看成有序整体,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作为推进系统,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根据需要确定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应用“视域融合”,事前设定一个共同的主题,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将语文教材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不同的功能对象,确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些“例子”,搭建师生视域融合平台。
2.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在视域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深度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并将以人为本的观念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由师生一起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引起学生的真实情感共鸣,改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自主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学生向好的方向引领,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表达的意思,设计好的教学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很好的分析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且对此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对学生加以赞扬。
3.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为了生成,生成来源于预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多元化文本解读作为课题基础,体现教材的开放性,在视域融合的教学下,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小学语文教学中,为避免学生学习时枯燥,教师可以引发出学生对语文内容所表达意思的深刻认识,使学生掌握一些语文课文的朗读技巧,提升学生对语文的领悟能力。因此教师要揣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待心理,并能够把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立足于“视域融合”观,遵循新课改精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
语文教学这种艺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牵涉到非常广的面。为此,它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然而,因为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一部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造成教师教学思想的滞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陈旧,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能够发现下面的一些现象:从能力方面来讲,力不从心;从氛围上来讲,比较沉寂、缺少活力;从方法上来讲,太过传统和机械化。
2.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比较随意和盲目,脱离重点,甚至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不少跟语文教学毫无关联和违背语文教学目标的事情,缺少有层次性和清晰化的教学目标,最终没有解决难点、突出重点。一部分教师教学跟教材文章的实际不相符合,仅仅是寻词摘段,是对课文的一种肢解,这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提高教学效率。
3.太过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丧失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面临着教学僵硬和死板的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太过放任自由的问题。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注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与合作探究学习的影响,不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过要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缺少实际内容而仅有热闹形式的情况出现。学生在如此的课堂氛围中,未能够有所收获,也未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浪费了语文课堂教学资源。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低效化的对策
1.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主管单位需要强化培训教师,创建教师终身学习机制。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努力强化业务技能、知识、思想品德等的修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规划和按部就班地学习、分析、研究、提高,且注重吸收别人的宝贵经验,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师自身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不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不断地进取和创新,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
2.清楚教学的总目标
(1)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于整体,清楚教学总的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每一节课程、每一个单元,以及每一个册的程序组织、主次及侧重点。(2)教师需要明确在单元教学目标与整合语文教学目标中所讲解课文的地位,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3)应当对所讲解课文的侧重点和知识的能级类别进行分析,以方便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清楚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4)教师需要结合实时反馈的信息,对教学模式、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的目标进行不断地调整,确保教学有法和教无定法。
3.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处理好,避免形式主义教学的出现
【关键词】小学教师 有效性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15-02
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解决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质与量的矛盾是当前小学语文老师培训的关键。结合我参与学校的广东省两个省级课题《山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四念一体”策略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分层培训,整体推进”策略与方法,所谓“分层培训”就是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划分培训对象的层次,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所谓“整体推进”就是培训对象所在学校、镇中心校、县教师进修学校三位一体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素质。
一、确立培训对象,以促进不同层级教师的专业发展
培训对象的确立是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创造、有效性开展的前提。我们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以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教育教学经验为主要依据,新教师为起点,并依对象确定前后接的层次和层递的对象。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划分为三个层次:“新手型”教师、熟练型教师、骨干型教师。“新手型”教师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刚刚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二、三年的教师,另一种是虽然参加工作时间长,但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直接从高中、初中毕业的小学教师或民办、代课教师。熟练型教师是指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四年以上并且接受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教育的教师。骨干型教师是指有比较高的学历、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经验较丰富、教育教学成绩较突出且有一定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师。
二、设计培训内容,以满足不同层级教师的需求
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发现,不同层级的教师,对培训内容有不同需求,对以前的院本培训比较反感,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的特点,从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和促进教师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新手型”教师
对于刚刚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处于角色的转变时期,缺乏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经验,不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和民风民俗。他们最需要的是了解当地的文化,了解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一些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境,因此对他们而言,教育教学经验的传授和积累是最重要的。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新教材分析;小学语文典型课例分析;小学语文课例现场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操作;当地文化介绍等。对于已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民办或代课教师,他们已有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知识结构存在不健全,教研科研能力较弱。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新教材分析;小学语文典型课例分析;小学语文课例现场分析;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及口语纠正;疑难解答等。我们提倡“边培训、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旨在迅速提高教育教学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熟练型教师
他们已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能处理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能对自已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他们渴望向骨干教师转变,提高自已的教学、教研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理性的思考。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信息收集;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小学语文典型课例分析;小学语文课例现场分析;疑难解答等。我们旨在为教师解读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提供理论依据,又能提高他们在实践、理论、再实践过程中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和科研意识。
(三)骨干型教师
骨干型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能,知识结构较为合理,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目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强。他们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能够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昨天、今天,反思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更高的层次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育信念,向优秀教师甚至向教育专家转变。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信息收集;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疑难解答;专题讲座;专题研究等。我们原则上采用讲座和学员自修自研相结合,布置一定的任务,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培训的实效。
三、选择培训模式,以适应不同层级教师的特点
(一)“新手型”教师
⑴集中讲授式。集中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考核,使教师尽快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集中讲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使教师尽快了解、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⑵集中讨论式。既可以把“新手型”教师集中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也可以以镇为单位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在进修学校指导教师和县、镇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以一定周数为周期,主要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些资料同时可以做为熟练型教师和骨干型教师课题材料或教研专题。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小班课堂;小学语文
小班化教学符合小学语文课改要求,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求知欲,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尊重小学生语文体验,在课堂开启学生语文智慧和觉悟,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灵活,让小学生更易于接受语文知识,体现了小班化语文教学实践的价值。
一、以读为主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互动,为学生设置个性化阅读训练,创设主动的阅读时空,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将语文阅读的主动权给还学生,引导学生自觉读书,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在读后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成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例如,《风是一位画家》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在导入环节引入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总结每一自然段说了什么;细读第1~5自然段,思考:你喜欢什么季节的风?说一说原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春天的活力和美丽,看一看夏天风画出哪些美景;结合文字感受夏天的美,思考秋天、冬天的美;找出秋季和冬季的风分别画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季和冬季的美;阅读背诵,巩固理解课文,总结出“风是一位画家”,写出四季风画出的美景:
春天:青 绿 五颜六色
夏天:星星 西瓜 青蛙 美丽 荷花
秋天:丰收
冬天:雪白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抓住质疑时机,对学生巧妙引导,迁移学习,收获语文阅读知识。
二、以探为动力,引导学生把握方法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倡导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根本转变语文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有独立见解,有独特领悟。”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大体包括“作者背景简介―范读―分段读―分析课文思想主题―总结写作特点”五步骤。在小班化教学中,实施探究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质疑、解疑释疑、主动阅读学习,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写作的思路和线索,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带领学生去探究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中心意思和表现手法等,在设问质疑中将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文深层中去,深入探究课文。例如,《乌鸦喝水》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巧妙进行设问质疑,营造语文教学的探究氛围,很好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目标。(1)结合《乌鸦喝水》课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大家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带着课题质疑去通读课文;(2)针对课文重点段落质疑:“读了课文第三自然段,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呢?是哪句话表达出来的?请大家勾画出来。”学生带着问题发疑讨论,深入探究,阅读第三自然段,激活语文思维,找出句子:“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3)抓住n文拓展练习质疑:“除了用小石子,要想让乌鸦喝着水,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再次引发学生质疑。在45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三次提问质疑,营造课堂探究氛围。整个教学过程都朴实简明,学生主动学习,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以异为基准,指导学生个性积累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关注每位学生成为教学可能,教师通过分析每位同学的特性,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积累,顺势而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兴趣学习推动下,学生在语文积累中兼收并蓄,全面发展,实现语文学习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转变。例如,《游子吟》的教学中,对于班级中和父母异地的学生,教师推荐了关于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的文学作品,有机连接课上和课下阅读,以课外养课内,从浅到深,夯实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又如,《传统佳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整理关于我国传统佳节的节假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实现语文学习的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有助于实现小学语文“以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精致化教学。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语文课堂共同体,时时处处能感受到语文教学的“趣・意・美”,以读为主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探为动力,引导学生把握方法;以异为基准,指导学生个性积累,让语文回归本真,缔造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新课改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理念。它对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讲求教学实效,又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复习三个习惯,既是当前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 新课改 培养习惯
1 重视阅读,营造书香环境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有文学性的、常识性的、说理性的、科普性的等等,学生读好这些文章在整个小学阶段至关重要。要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从一年级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在校在家经常阅读的习惯,保证每天都有一段读书时间。如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最后形成儿童的自觉行为。要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阅读要强化一种意识,必须营造相应的氛围,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和冲击,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烙印,由无意注意逐步形成为有意关注。学校要特别注重校园书香氛围的营造。如:利用廊柱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利用展窗开设有读书交流园地。让孩子们一走进校门,马上就会被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所包围。各班的图书角不仅要装满孩子们喜欢的好书,还要有一个个美丽的名字,如“豆丁书架”、“琅琅书吧”等,孩子们一看到名字就有要走近的冲动。学校最好还要以书为媒介,成立一些学生社团,如设立小小文学研究会、“文学社”、“诗歌吟诵社”,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等。通过氛围的营造,让好书的影子随时撞击学生的眼球,让好书的声音不断萦绕在学生的耳际,让好书的智慧不时愉悦着学生的心灵。要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安心读书。
2 重视习惯,书写不能马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非常重要,老师应该采用“悟—范—练—评—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悟—学生自悟范字,抓特点,找规律,记字形于心;范—示范书写,这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练—练习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严格要求坐姿、握姿正确,培养良好习惯;评—评议作业,教师可采用点面评议,学生也可交流写字作业互评,这样人人动脑,互相帮助;结—简要小结,教师对写字情况加以小结,提示写字规律,巩固所学写字知识。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灵活运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系统,课堂上既有学生的独立领悟、练写,也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广泛的、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学生的书写能力正是在不断的信息交流中得到提高。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有些小学生存在坐姿及执笔方法不正确,书写字体歪斜、不工整、字迹潦草,缺乏书写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等问题。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要增强书写的自信心。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往往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句勉励的话语都会影响他们一生。因此,要辩证地对待学生书写的问题和不足,正面地、积极地引导学生,在点评、打分的时候尽量放宽尺度,逐渐增强小学生书写的自信心,养成喜爱书写的习惯。
3 重视复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是必要的。这里的学主要指: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结构。这个梳理过程可以是单元整理,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整理,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旧知有个系统的认识,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这里的思主要指学生的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都会经历成功和失败。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我们都要让学生学会反思,从中学习到属于自己的解题经验,从而为顺利的解题做好准备。正如上面所说,我们应该在和学生不断地“对话”中,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反思是为了进步,只有让学生不断地学与思,才能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教师应该针对各学习环节的不同特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形式上要尽量做到游戏式、趣味化,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自己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不懂就问,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另一个是阶段复习的习惯。从时间安排上,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及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描绘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我认识到了课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紧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谈了点不成熟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点拨 艺术 教学
1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点拨现状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实现教学点拨。比如教师在教授《想飞的乌龟》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多数教师都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总结自己了解的文章内容,说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展开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再组织全体同学展开讨论;最后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一味地让学生自行理解分析,教师不加以适当的点拨,学生不能实现思维的深入。教师单纯的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不加以适当的启示和引导,就不能实现优秀人才的培养。
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点拨,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不能正确应用,实现不了计划中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在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设计具有深度的课堂问题,实现和学生的交流;另外教师要及时筛选变化中生成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确定学习重点。
2小学语文教学中点拨艺术的实施重点
2.1抓住闪光点,适时点拨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点拨要把握适当的实际,小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突发奇想,虽然他们想的问题和课文没有太多关系,但是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展开点拨。之前在学习《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会在刚开始阅读文章的时候对华罗庚毅然决然回到刚解放的中国的行为不理解,有些学生会说华罗庚放弃美国的房和车这些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回到祖国,一定是祖国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教师要在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后面的文章内容,要让学生知道华罗庚是为了要为祖国做出奉献,帮助祖国不断强盛而回到祖国的,为此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毅然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华罗庚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此展开面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2设计“支点”,实施适量点拨
小学语文教学点拨要精准,要控制点拨量。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在文章的关键之处进行点拨,实现推进整体学习效果的作用。在教授《手捧空花盆的花子》的时候,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读到国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的时候,教师要将这句话作为教学的支点,向同学提问国王为什么这么说。学生们会有此回顾前文,既然国王要找能够培育出最美花朵的孩子作为继承人,为什么还要没有种出花的熊日作为他的继承人呢?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后边的文章,待到最后的时候学生就会明白原来国王交给孩子们的都是煮熟的花籽,国王想要以此考验孩子们寻找最诚实的人。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带着问题分析前后文,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会对学习过程的印象更为深刻。这种由文章主要句子入手深化全文理解的教学方法,能够完成对全文的梳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2.3提出疑问,实施点拨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提高其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实施探究式学习。在教授《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在学生读到文章中“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对此提出疑问,学生会提出黎明不是每天都回来们,前文也说学生们日复一日,由白到黑,由黑到白的往返于学校和家的路上,为什么还要期盼“理想而灿烂的黎明”呢?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山沟里的孩子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走进光明的新生活。而这句“理想而灿烂的文明”正是作者对孩子们寄予的无限期望,他相信并期盼他们收获美好的未来。这样通过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旨的教学点拨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4强化语言训练、开展教学点拨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生活中对学生语言的点拨,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汉语文字,要强化学生对知识文字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使其获得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日常和学生的谈话,在教学中和学生的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对语言的合理运用,以此提高学生合理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除了能够强化语文教学效果之外,还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言使用质量。
2.5深化思维点,实施多角度点拨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具有很强的创造精神。儿童活跃的思维是实现多角度思考和学习创造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研究问题,带领学生实现新的发现。比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到最后发现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教师就要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实现创新思考,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
2.6确定平价点、实施赏识点拨
赏识肯定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在表扬的同时传授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实现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提高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结论
文章通过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的教学点拨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学生成绩的提升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张彩云. 教师反思性对话的实践模式[J]. 教师教育研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