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语文教育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叶圣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和思考。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实施完整的语文教学就是要: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在河北省邢台八中进行试验,结果证明是有成效的。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改革实践,张孝纯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国生领导试验组的同志,构建了“大语文教育”从整体到局部的种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影响不断扩大。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在此指导思想之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学问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为人师者,应德才兼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让学生深知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综观古今中外,多少学问一流、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却因德行欠缺,做尽祸国殃民之事。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能璀璨绽放当然是国之大幸。倘若灿烂绽放的是一朵罂粟,那就会成为一种灾难。因此,文化的沃土应当培育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未来之花。否则,就是教育的悲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在常规教学中,教会孩子如何判断是非荣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学问才能有坚实的道德后盾。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二、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把多读多写放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要求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针对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可见,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能力的培养看似复杂,实质上都是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运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和措施上有着不同之处。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宗旨是为了让少年儿童在家中能做个好孩子,在校内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手共进。家庭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学校则应侧重于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是和谐的一个整体。作为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枢纽,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教师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小学语文教师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
四、关注学生的内心和外在表现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判断,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走上迷途的孩子得以回归正道。一堂语文课上,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断地给老师制造麻烦,不停地为班集体抹黑。我们不能简单地下定论:这就是一个行为习惯相当糟糕的无药可救的孩子。我们应该通过家访、电访、面谈等多种途径,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结合其他任科老师的印象,找出问题的症结,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否则,孩子的一生有可能就因为我们一个武断结论而被毁。
五、将语文与其它各学科相融合
语文学科和许多学科密不可分,在学科知识、内容方面有很多交集,有很多互补的地方。因此,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向其它学科进行多元渗透,学科间进行有效整合,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文包罗万象,知识涵盖面极其宽泛。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精心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或“留白点”,向相关学科发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逐步丰富自身的教学底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
六、重视网络的学习和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教育领域更是信息技术欣欣向荣的一方土地。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懂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教会学生运用网络来学习,让学生在网络中去探求不懂的知识,并学会与人交流、讨论,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作文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生活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处于封闭孤立的状态,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学习语文直接以课堂、教师、教科书为中心,逐渐与社会和家庭脱离。究其原因,应试教育是难推其咎。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一头扎进题海里,参加无数次的考试,做无数的练习题。学生和老师都陷入了一种只重视与考试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泥潭里。在此其中,学生和教师都苦不堪言,视角只限于卷面考试,知识面变得狭窄,而听说能力被忽略,对于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只限于对付考查,造成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底差,语文素养低,此种教学方式完全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初衷。
除受应试教育、教育理论滞后的制约外,语文教育孤立封闭的状态还与教育观念陈旧,语文教学环境封闭有关。受陈旧教育观念的支配,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更没意识到它对人的一生成长的作用。因此,有些教育者把语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等同,以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分割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跛脚和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之后教育家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提出将语文教育与生活联系,转变语文教育这种封闭孤立的状态,恢复语文教育的本来面,大语文教育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变为“生活语文”。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就发现了我国语文教育存在与社会脱离的问题,他认为语言教育是一件大事,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认识;就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运用;知识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由此提出了他著名的“例子观”,着重关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的例子观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多次的历练。单凭一本教科书,是远远不足的,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听。应用教科书得来的知识,去学习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同时写作必须和生活联系起来,写作要写出自己的经验。而这经验又必须是深刻和正确,这就要求学生从各自的生活里下功夫。
一、张孝纯先生“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其精髓就在于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张先生基于“大语文教育”观点,设计出“一体两翼”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内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和计划的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先生对该模式作了如下描述:“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
二、刘国正的语文教学观―――联系生活
刘国正语文生活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智力,还是进行思想情感教育,都必须以“联系生活”为前提。具体来讲,“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学固然要以课堂为主要场所,立足课堂,但还要看到其他各科、校园、家庭、社会,充分调动并运用广阔天地中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因素;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而有了生活,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就注进了充实的活力”。这两方面即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他把课内和课外形象地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才能如大鹏那样”。
三、顾黄初教学方法论的基本点――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顾黄初先生在总结分析语文教学改革时发现,贴近生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他还借用“寻根文学”中的“根”字来形象地比喻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根”。顾先生为我们诠释了“贴近生活”的基本内涵:第一,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懂得怎样“教”语文,就该先懂得生活中怎样“用”语文;第二,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第三,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方向。他主张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各科学习、学校课余生活、校外组织、家庭日常生活等)扩展,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进而引导学生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同生活的不断充实、知识的不断积累有关的道理。
四、王尚文语文教学方法的一般原理――生活化
关键词:大语文观;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教学能力重新定位。
当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发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M行。全国围绕素质教育的论题展开了数年不同层次的讨论,从政策层面到课堂教学层面都发表了不少精彩的论述,并进行了若干年实践,但效果差强人意。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科是培育“教养”的基础的、基本的能力――读写能力,是理解力、思考力、表达力等重要能力的基础。今后社会所需要的“教养”,是同他人交往、交流的对话能力、讨论能力。语文教学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是倍受重视的。因为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随时代与民族文化理念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观需要大教育观,大教育观需要大语文观。
大语文观即大语文教育,是指与传统课堂语文教育相对的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一、教材、课堂、教法的改革
语文教材是传统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刘国正先生讲到:语文是社会的产物,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社会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的效果,毫无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大,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到的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只管课内,很少管课外,更少顾及社会;课内也往往是只管语言文字,忽视语文表达同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种状态,从往昔沿袭下来,很少改变。一是“大教材”观。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应该处理好其间关系。以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二是大课堂观。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之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游历探险、街谈巷依等。这些对于他们迈出人生第一步乃至一辈子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五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三是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少来些某某主义、某某“性”,多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讲多练少,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将文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往往旧的知识在脑海中尚未立住脚跟,新的知识已铺天盖地涌来。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解决语文教学的关键。
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定位
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无视整个社会的发展动向。因为,教师直面的问题本身就是由于来自社会的挑战而引起的。例如,班级规模的小型化问题、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的革新问题等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直面从未有过的教学形态。诸如电脑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等。这些教学形态有助于摆脱传统的划一的同步教学的形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课题。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顺应种种教学形态的能力”“适应学生个性的指导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受到关注。这些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课题吧。二十一世纪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有对教材较高的把握力,对教育受众的把握力,还有指导技术力和教师的精神气内蕴。各个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一个能力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同时,把教师的精神气内蕴作为一个重大要素。它包含了教师的朝气、热情、动力,接纳、肯定。精神气内蕴低的教师,往往不善于接纳并肯定教育受众的反应,教学效果不佳。
新世纪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要组织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还要对语文学习成效进行测评。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既要引导学生爱语爱国爱民族,又要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求发展。再次,语文教师应该是民族语言的示范者。既要认真掌握、模范执行、广泛宣传语文政策,又要躬行实践,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最后,语文教师应该是为人师表的教育者。经师不易做,人师更难为。无德无以为师。精师易求,人师难为。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改革在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学习“游泳”吧。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法宝,语文教育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语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牢牢树立立人教育观和言语教育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继续、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育 传统文化
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掌握和学习传统文化可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能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但今天的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最基本的东西,甚至很多学生出现对母语使用能力不如外语的现象。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母语传承的主要载体。而今天的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却存在较大差异,只是以“成语”、“引语”之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里。不少学生对我们的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还不如外国的情人节和圣诞节那样了解,吃汤圆、粽子、水饺、不如吃肯德基、麦当劳。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改革越是国际化,越失民族化。所以,用语文教育复兴传统文化,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语文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每位语文教师要自觉的担负起传承传统的任务。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孔子的《论语》、魏晋的《三体石经》、隋唐的《九经》《十三经》《四书》《五经》《千字文》《百家姓》再到明清世道的“四大名著”等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这些实用性、工具性都较强的传统性基础读物为今天的学校传统文化提供了史料资源。但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与当代语文教育的思想内涵。如:法家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与今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直的;儒家的“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是历史上为人所取的法宝,与今天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相通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被全球公认的伦理“金规则”史训就更值得传承了。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从观念上更新意识观念,要解放思想,摒弃“唯书、唯上、盲从呵护”的教育理论,让学生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要有尊敬和保护学生尊严、平等、快乐的生命意识。要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思维多元化,知识传授灵活化,不要采用“硬灌”扑灭学生天性,用“负担”窒息学生灵魂,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立人观和言语教育观”的教学。
一、立人教育观
(一)要立真诚的人。
立真诚的人,这是教育学生的底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先贤的忠诚事例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诸葛亮有“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奸除凶,兴复汉室已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的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怀,起码我们也要让学生知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忠贞不二”的道理。
(二)要立个性健全的人。
让学生能更多地思考人生的社会价值,从而树立学生自立和自强的认识观念,孔子《论语》中“亦名言其志已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个性塑造思想,在今天值得借鉴,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问、善于质疑、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小事不败,大事可成,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要立有健旺生命力的敢于承担责任和任务的人。
古人有“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练就之道。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古人之训,让学生学习思考人的生命现象和意义,只有在生活中磨练出坚忍不拔的意识,在大任到来的时候才能够挺身而出,敢于承担。
(四)要立有较高品位的人。
古人有“礼之勇,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礼让、懂理知礼”的高尚品德,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养德立志”要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而活,是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而活,要让学生做一个心境明洁,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
二、言语教育观
“语言”好像实验室里的各种标本,是公共的,一般的,死的东西,而“言语”就是生活中形形的富有生命的人和物,是个体的,特殊的,活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学生学习言语,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言语系统,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汉语,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汉语的发音和运用,同时也要尊重、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让各民族族的语言文字,民族习惯,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言语只能在语言生活中,在大量的阅读、听、说活动中将习得材料系统,有效地经过大脑的思考和想象加工,再进行表达和描写才能产生语言功能,这是我们教学的设计和操作的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再现,是民族繁衍、人类智慧的产物。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传承和弘扬,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要把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语文教育的始终。应根据课文内容,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和当代语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熏陶,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于漪的教育信念有三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二是教文育人的价值观,三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三者构成她教育观念的核心系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是她生命的原动力,“作为中华儿女,我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这种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一名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成了我的人生名言。我体会到,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1]因此,“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她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是她从事教育工作伊始就拥有的远大理想。而教文育人是她对语文教育价值的思考,是语文教育价值观。她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的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2]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探索。她提出“给语文教育定位,先得给语言定位,给汉语定位。……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工具属性,而且有人文属性。”[3]观察三者关系,发现于漪老师拥有的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她把教育工作、教师职业与国家兴亡、个人生命融合在一起,构成她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产生的强有力的动力,促使她带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热爱之情与坚强的意志从事着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并乐此不疲,成就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般的人生境界。如此的人生追求带领于漪老师深入语文教育实践,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与奥秘,使她明确了语文教育就是在教文中育人的大方向,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形成了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率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引发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4]据此,她的语文教育观念体系得以建立。因此,我认为,这三方面构成于漪老师的教育信念的核心系统,而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是边缘系统。
分析于漪老师核心的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时代与学习经历的影响。于漪老师曾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做这样简要描述:“我1929年出生于历史名城江苏镇江。长江水哺育我成长,金焦二山秀丽饿景色给我以良好的熏陶,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在我心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中华文化的熏陶使我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在中小学读书是认真而努力的,十分幸运我碰到了好老师,……‘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在许多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5]从这些言语中可知,在于漪老师成长的时代与中小学的学习经历中,“忧国忧民的种子”、“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的志向”已深深地根治在于漪老师的意识中,对她日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懈研究。于漪老师说她做语文教师的两根支柱就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我勤于学习,博采众长。重要的理论反复学,在世界发达国家与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教育的地位、价值、功能与走势。……我认识到,就学科论学科,往往陷入鸡虫得失的纠缠,挑出圈子看问题,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视野就开阔得多,思考就深入得多。由此,我坚定不移地确立了教文育人的信念。”[6]而“人文说”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教育研究的不懈追求。如此深刻的学术思考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三次大的进展与突破中形成的,标志着于漪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实践理论体系。
上述研究表明,于漪老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是其语文教育实践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主要是源于于漪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结合教育理论不懈地研究问题,把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她个人的教育信念。而明确的教育信念作为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观念,会派生出灵活与多元的教育行为系统,产生无限生机的教育效果。因此,她的教育教学经历充分证明了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这对于职前教师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师培训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即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关注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效率,注重教师教育行为的培养与培训的今天,重视教师的教育信念的养成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2][3][4][5][6]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4、59、60、1、6、56-57、59.
新课题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5-01
1面向全体小学生,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全体语文教师的重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逐渐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读、选学、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化。与自然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因此,应专门为学生推荐、选择、提供一些适当的学习材料。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励学生与教师的创新精神,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3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改革是重要手段,或者叫必经之路。因此,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让学生去阅览室或图书馆自修;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除必修课外的活动课、选修课,应让学生自主选修,即使是必修课,其部分内容也应允许学生自主选学;提倡自主思维、独立思考,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特别重要,因为这样的思维往往具有创造性成分:提倡一文多问,提倡求异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4重视小学语文实践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渗透;现代教育理念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甚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性质与教育状态。在新形势下实施语文教育教学,应注意渗透哪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呢?
1. “育人教书”理念 “育人教书”,有别于习惯的“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育人教书”的理念,不只是对“教书”和“育人”这两个词语顺序的进行简单调换,更重要的是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育人”比“教书”重要。“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手段,是方法。
笔者认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既要立足于语文教育教学,又要高瞻远瞩,站在“育人”的高度来实施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一切语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于“育人”这个根本宗旨。
2. “以人为本”理念 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和能力,而且应更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学生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3. “全面发展”理念 “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全面发展”旨在为和谐社会提供符合社会发展、进步和各项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文理不分家”,很多文学家需要依靠理化知识来汲取灵感,比如大量的科幻小说大都以理科理论为依据;而理科人才的发明创造也需要文学的陶冶和熏陶,比如钟摆的发明和很多科学创造都是以宗教为基础。所以,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听说读写”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启迪其心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兴趣、方法、意识、观念、品德、人格、作风、理念、境界、意志、自信心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一味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要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准。
5. “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知识经济更加彰显了人的创新能力的作用,人的创新潜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
“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创新教育”背景下,语文课堂本身就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手段,教师不再仅仅是给学生“鱼”,还应当研究“烧鱼术”,让他们对“吃鱼”感兴趣;教师也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钓鱼术”,而且应当支持和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好的“钓鱼术”,甚至去培养“新鱼种”,研究“养鱼术”。
6. “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现代教育思想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是人自发地、主动的、持续的教育过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智能、个性和职业等方面的内容。学习是无止境的,教育是终身性的。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学习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终身学习”观点激励人们从生到死坚持终身学习自己教育自己。
一、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顾黄初刚参加工作,在中学一线教语文课的同时,就开始对语文课程性质和目的进行自觉地研究。1959年,全国围绕语文教育领域“文”和“道”的关系展开一次大讨论,讨论才开始三周,当了三年语文教师、年仅26岁的顾黄初即在《文汇报》发表《“目的”与“手段”》一文参与讨论。文中认为:通过对作品中语言文学因素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使学生掌握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学方面的技能技巧是语文教学的特定任务。学会“文”(包括理解和运用)和学通“道”,这是语文教学的双重任务,两者不可偏废。这一观点,时隔半个多世纪,今天看来仍是正确的。顾先生写了多篇文章专门阐述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如《语文学科性质之我见》一文中继承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观点,仍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同时指出语文还有人文性、基础性、技能性等性质。他1996年在《关于语文教育研究》一文中总结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看法:“一.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二.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三.语文是一门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必须坚持走民族化和科学化相结合的道路。”第一句话“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指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最终目的;同时也论述了语文的重要地位:语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人们应通过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学习里面承载的文化来提高素质。第二句话“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则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师教语文,首先要懂得生活中人们怎么使用语文,还要教学生在日常生活各种场合去学习语文,同时语文课的内容也应多联系生活。第三句话“语文是一门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必须坚持走民族化和科学化相结合的道路”指出语文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汉语文母语的特点,体现民族风格,但同时应重视科学化,如重视教学内容的序列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几句话非常凝练的总结了他对在语文教育研究方面的成果。顾先生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历,他在从事教学实践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理论探索。他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研究,也有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所作的研究。宏观方面,如《语文教学研究的多向探索》一文对80年代以来语文教师和研究者在教学上的若干探索进行总结和梳理,归纳出语文教学研究方面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语文教学任务的多元结构及其核心、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和合理列序、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有效性、语文教材体系的更新等,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新时期语文教改的一些新探索,并了解探索的过程及走势。顾先生更多关注对语文教学具体实践问题的研究,他的研究涉及语文教学中各个板块中的具体内容:如阅读教学方面,他从词汇教学研究到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实用文体的教学等;写作教学方面,他从造句训练研究到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的教学序列和教学方法等和到作文的全程训练,以及构思训练课、起草训练课和修改训练课三种课型。顾先生的这些研究往往会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其中渗透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收获的心得,确为真知灼见,到今天对语文教师的教学仍有指导意义。
二、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顾先生研究语文教育史的同时即对近现代以来的一些语文教育专著和教材进行过比较系统地研究:如对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夏丏尊、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孙起孟等的《写作进修读本》、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等进行过研究,这为他研究语文教材打下深厚的基础。早在80年代初,他提出了在全国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多样化,试行分编本教材,这一主张后来被官方采纳。顾黄初从1985年起连续担任过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并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这一时期他开始自觉研究教材的教育思想、体例特点、编制原则等理论问题。1989年,他在自己参与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执笔写了“教材论”一编三章;1993年又与他人合作完成《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在语文教材编制理论的研究的方面跨出新的一步。顾先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语文教材观,他认为编制语文教科书的首要工作是确定教学目标。在对语文教材的性质的认识方面,顾先生发展了叶圣陶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国文课本是‘凭借’”的观点。他从语文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教材是具备智德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的集教学、教育和发展功能于一身的“特殊凭借物”,是传递和接受人类精神财富的特殊凭借物,认为语文教材要适合“语文训练”和“精神训练”两方面的训练。他认为语文教材编制的两大关键是:依据汉语文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对语文知识优化选择;把优化选择出来的知识进行合理列序。顾先生还对教科书的内容要素的设计(如范文的选择与加工、作业的设计、导学材料等助读系统的设计等)和教科书的使用等方面做了专门的研究。顾先生认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应走在继承中创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认为教材改革应追求多样化、讲究生活化、教材内容要相对稳定、教材目标要求应有适当弹性、教材编写要力求创新、教材编写队伍结构要合理、要提高教材装帧和设计的质量、教材审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教材使用要引入市场机制,这些理论为现行语文教材尤其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三、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顾黄初的语文教育思想在他晚年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2006年,顾先生在《生命•生活•生态———我的语文教育观》一文总结并阐述了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可以称之为“三生观”,这是他晚年语文教育思想的结晶。具体为:
1.语文教育生命观。顾先生认为,语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而人的交流、思维和感悟都以语文为媒介和工具,所以语文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对于人来讲具有最重要的意义。他说:“生命始于交流,交流促进思维,思维催生感悟,这是生命历程的三大标志,而这一切都得凭借语言(言语)。”这说明语文课教学生学习语言,但同时又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神圣的使命。语文不仅教学生学语言知识、教学生学习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听、说、读、写,并使之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语文还要让学生学会交流,让学生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的人。由顾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文课必须要让学生做充分的交流。语文课要在学生的语言交流上下功夫,这包括口头语(听说)和书面语(读写)的交流。
2.语文教育的生活观。顾先生说:“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的基本点,那就是: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他又说:“探讨语文教学的规律,首先就要研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语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特点,就是语言形式和语言的内容统一且不可分割,这实际上也道出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道理。工具性和人文性既统一于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合一,同时,从语言服务生活这一点来看,两者也是统一的。顾先生认为学语文就必须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必须坚持“大语文教学”。学生需要以语文课堂学习为轴心,利用好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众多场合———各科学习生活、学校课余生活、校外组织生活、家庭日常生活———来学语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生活,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才可以不断获取源头活水。
3.语文教育生态观。顾先生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语文教育,建构了积极的语文生态观。他认为:首先,语文课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其次,要重视母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合理开拓语文教育资源。再次,尽量给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规范环境,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等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另外,语文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语文教育必须不断变化、革新。顾先生人为,语文教育不能只以教科书为中心,而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个体应在语文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读书、作文,并在多种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形成和发展,而这一切主要靠学生自己完成。同时,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学校方面需要更加开放,让学生把学校当作一个小社会,在语文学习中理解生活、体验生活、进行交流、学会生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人生、自然的联系,或把社会生活实际引进课堂,或引领学生走出校门。此外,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语文教育的环境是动态的,正在不断变化,例如网络上新词汇、新语汇和新的表达方式不断产生,短信和电子邮件及各种新的文本样式也不断产生,这些都属于“环境”在语文行为和交际工具方面所发生的显著变化。而这些新的客观存在,必然要使语文教育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产生具有“时代新质”的变革。语文教育要紧紧与新的现实相适应,这也是语文“科学化”的内在要求。顾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既有全面的观察视角,以整个语文教育史为背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进行关照,又讲究开口要小,以具体的教育家或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抓手进行深入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值得我们借鉴。同时,顾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立足于为实践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其研究成果很多被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审者以及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所采纳、应用,他的语文教育研究不断促进着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去总结,去学习。
作者:张立兵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讲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我国语文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为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存在问题,认识到我国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文章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为我国语文教育重视个性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对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阐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几组关系;另外一部分为我国语文教育重视个性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育、个性发展、对策
Abstrat
Studentscharactereducationhasbecometheworld''''shoteducationalresearch.Sincethe1980softhe20thcentury,withtheworld''''srapi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ofpersonality,theadventoftheinformationsocietywhippedupavigorouseducationreformmovement,nationaleducationexpertssaytheprimarygoalofeducationreformisthepersonalitydevelopmentofstudents.The"people-centered,student''''spersonalitydevelopment"ideologicaleducationisacceptinggraduallybyteachers.
ThispaperfirstlydescribestheChineselanguageeducationstudentspersonalizedattentiontothedevelopmentofatheoreticalfoundation,Chinese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romtheanalysisofthethreeaspectsofChina''''slanguageeducationinthedevelopmentofpersonalitythere,thedevelopmentoflanguageeducationinthestudent''''spersonalityisstillsomedeficiencies.Thefinalarticleinthispaperispartofthefocusofourattentionpersonalized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Countermeasuresincludetwomainparts:onedescribedthedevelopmen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processshouldaddressseveralgroups;anotherpartofmypersonalityimportanceof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
Keywords:Chineseeducation,developmentofpersonality,suggest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一、前言…………………………………………………………4
二、语文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4
(一)人本主义:个性发展是人身发展的必然………………4
(二)素质教育: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5
(三)创新教育:个性发展是个人创新的前提………………5
三、我国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缺失分析………………6
(一)语文教育教育理念:从观念上限制个性的培养………6
(二)语文教育教学模式:从行动上限制个性的培养………7
(三)语文教育评价方法:从成果上限制个性的培养………7
四、我国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对策分析………………8
(一)语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的几组关系……………8
(二)语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策思考……………………10
五、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然而,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评价主要标准是通过升学考试和教学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模拟升学考试来衡量,将预定的目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把所有精神现象都用简单化的方法加以反映,对复杂的心理现象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其方式是采取限时的纸、笔测试的方法从而获得量化的结果,并把量化的结果作为区分学生好坏和教师教学优劣的首要依据。这种教育评价虽然由一定的优势,但它完全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语文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它的最大缺陷是把人客体化了、简单化了,它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唯独忽略了人本身,从而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完全忽视了人的个性培养,教育的评价完全忽视了人的个性评价。
例如,这是一道初中的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阿母谢媒人谢:谢绝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迅速D、少无适俗韵韵:个人气质
像这种记忆性的题目涵盖了试卷的所有范围,而彰显学生个性发挥的题目却很少。根本不利于语文的个性发展的评价。
四、我国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对策分析
现代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语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实践领域也应该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和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主体性教育的实施出现了偏重形式、忽视实质和内涵的倾向。为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我国语文教育必须处理好相关的关系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语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的几组关系
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当中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要处理好相关的矛盾和问题,以便有利于个体将语文教育的影响内化为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6]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7]章永生:教育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童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一、语文生活
语文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十几年前才由国人提出,较多运用、特别是用于语文教育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之后,有人可能会把它同语文这个科目简单地联系起来,以为语文生活就如同语文课堂那样狭窄。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教育普及的今天,在语言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几乎很少找到完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因此可以说,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语文生活虽然包罗万象,伴人终生,须臾难离,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甲,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当然这里所谓的“语言”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也包括伴随口语的体态表情,伴随书面语的各种符号,失聪人使用的手语,失明人使用的盲文,以及在特殊场合使用的语言衍生品和语言代用品,如旗语、灯语、电报、口令、计算机语言代码等。广义的语言是一个庞大家族,在现实语文生活中,这一大家族的成员或相互配合协力完成交际任务,或在特殊人群、特殊场合中完成特殊的语文任务。当然,这里的信息也是广义的,包括语意、情感等。
乙,通过语言发出信息。人发出的语言信息有两大基本类型:首发型和反馈型。首发型是他人或某社会群体主动发出信息,或者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对话;或者不一定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作家发表文学作品,科学家发表学术论文等。反馈型是对他人发出的信息给出即时反馈或延时反馈。口语对话基本上是即时反馈,信件来往基本上是延时反馈。不过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新的书面语交流方式,可能有即时反馈、延时反馈等不同情况。
丙,信息加工及知识建构。甲乙两方面是人的外部语文活动,通过这两种“人际交际”的语文活动,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社团与社团的信息交换。丙是大脑内部的语文活动,是信息的内化,通过这种“自我交际”的语文活动,促成人的知识积累与建构、智慧成长与觉悟,完成人生的社会化进程。
现实语文生活中,甲乙丙这三方面往往相互作用、相随而行。获取信息后常要进行信息反馈,于是便有了甲乙的互动。获取信息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将有用信息贮存起来,内化为知识或智慧;这便有了甲丙的关联。发出信息是根据一定的智慧运转程序从大脑里提取出合适的知识,然后进行语音编码或文字编码,配之以必要的体态表情等,发出合适的信息;这便有了乙丙的联袂。
语言生活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职业等,语文生活就存在差异,甚至是重大差异。比如,从出生到大学这一人生时期,语文学习是最为重要的语文生活,这同人生其他阶段的语文生活是不相同的。又如,在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现代信息设备进行文字输入、网络浏览、学术报告等场合,会更多地运用到现代语言技术,这种“人—机—人”的交际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语文生活。此外,不同职业的人,其语文生活也常各具特性,如语言学家、语文学研究者之语文研究,书法家之读帖弄墨,语文教师之语文教学,诗人之调和平仄韵脚,律师之能言善辩,相声演员之巧抖包袱,如此等等。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语文特长,成就了各种语文专才。语文学习、语文研究和职业语文等,主要出现在特殊年龄阶段、特殊职业人群和特殊的语文场合,可以称之为“特殊语文生活”。与之相对的是“一般语文生活”。
二、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为了让社会成员适应语文生活、过好语文生活以及培养语言专才而进行的有规划的社会教育活动。理论上讲,决定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成功与缺失的依据,以及语文改革的方向与推力,都应当是语文生活。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文生活,社会对人的语文生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故而有不同的语文教育。西方古代的语文教育重视口语,例如古罗马的精英们都重视演讲艺术的学习。中国古代,特别是科举时代,语文教育(小学)重视书面语,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目的主要是获取功名,治国理政。近代,废科举,立新学,兴白话,语文生活面貌一新,语文教育也为之一新,民国时期的国语国文课本,便是那时语文教育的缩影。当下之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局面,语文生活出现在现实、虚拟双空间中,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显出“微生活”的若干特征。如此之社会,如此之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也必然提出诸多新需求。比如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终生阅读习惯,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比如以“翻译”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列入公民素质的清单;比如为了适应虚拟语文生活,需要掌握现代语言技术,熟悉虚拟语文媒体的用词特点、语用规律和网民的交际习性等等。
对语文教育的评价,对语文教育各种争论的评判,当然有不同的原则和标准,但其根本还是看适应语文生活的情况。
比如,语文教育界比较大陆与台湾的语文课本,发现台湾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选篇要比大陆多。有人以此认为台湾人讲话具有较多的古雅成分,甚至认为台湾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保存较好,与语文课本中文言文选篇较多具有因果关系;于是便有提倡大陆语文课本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吁,有反映这种观点的实验教材在编纂、试用,甚至还有把台湾语文课本引来使用的,“儿童读经”也曾热烘一时。现在很少有人否认阅读古籍、加强文言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那就是在当下语文生活中,文言文究竟起着什么作用?
文言文在当今语文生活中的地位,与白话文运动之前显然不同。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需要培养人的全面的文言文能力,既能熟练阅读文言文,又能熟练用文言文写作。而今文言文的阅读仍很重要,但用文言文写作的要求与古不同,除了少数专才外,只需要能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些古文、有些文雅气息也许就可以了。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是单言教育,只教授文言文;其后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言”的双言教育,白话文是“听说读写”的全方位教育,文言文则基本上是阅读教育。这种变化是语文生活的变化决定的。当下语文教育中,文言文教育的目标、选篇的数量和具体的篇目等,对“读文言、写白话”的语文教育观点的评价等,都应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去研究、去评定、去抉择,而不能仅是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对比,仅凭感性经验。
再如,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旷日持久,焦点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静心思之,平心论之,语文应当是两性兼具。没有人文性,何以会有课文美篇?何以能够理解听读之意义?何以能够通过说写表情达意?没有工具性,人文何以载行播传?道、理何以通达化心?人文性包括文学、文化、政教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中语文课、外语课的样子。工具性包括正音识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当年语文课“一分为二”的情况,或是当年语文知识充斥课堂、考卷的情况;社会对当今语文水平滑坡举出许多例子,如汉语拼音不会分词连写、标调符号用不恰当、“的地得”不会分用、应用文写不妥帖、语文知识匮乏等,这是不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造成的?
不管主张人文性还是主张工具性的学者,其实可能都承认语文兼具“工具”“人文”二性,其分歧也许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应当如何定性,对不满的语文现状该如何改变,或是在大纲拟定、教材编写、教学活动等层面应如何操作等;但是,究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解决这一争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出发来审视,可能会有帮助。
三、从语文生活看当今的语文教育
100多年来,语文教育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由“小学”(指“文字、音韵、训诂”之“小学”)的单言教育发展到文白双言教育(民族地区则开展了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的“双语教育”),基本消除了青壮年文盲,并引入了一些虚拟生活的教育成分。语文教育总体上在跟随着语文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包括主动变革和被动变革。但是,从当下语文生活来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也会发现一些不足。
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的决定性意义。制定语文教育的目标、规划语文教育的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效率、改进语文教育的思路、臧否语文领域的观点等,都未自觉考虑语文生活这一根本性因素。语文学界对语文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不明了,对语文生活的变化不敏感甚至表现出习惯性的排斥,不清楚语文生活对未来公民的语文能力要求,因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质量,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使得语文教育或只是顺着学科的惯性前进,或是对国外做法、地区经验做局部模仿甚至是跟风式借鉴,或是热衷于“厚古薄今”式的回归,回归到古代的私塾教育,回归到民国时期的课本。笔者并不是说语文教育必须故意摆脱历史惯性,不能借鉴历史及他者,而是说应当在理性指导下借鉴或是模仿。
在目标上,语文教育的定位多为概念性或是战术性的。所谓概念性目标,就是很难对其瞄准,比如人文性、工具性等。所谓战术性目标,就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之类,即使这些大纲是合理的,以此为教育目标也是严重偏误,因为严格来说它们并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概念性目标使语文教育在朦胧中前行,在争论中盘旋。战术性目标不仅助长了应试教育,也禁锢了语文改革发展的思想翼羽。
在内容上,当前的语文教育严重滞后于当下的语文生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听说读写”观需要完善与更新。比如“读”,网络信息的检索与阅读逐渐成为常态,所谓的浅阅读、微信息正在深度影响人类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质量,应及时改进教育内容。此外,由于通讯、交通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双言双语人的批量涌现,使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快速交汇融合。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但是现在的语文教育还是“听说读写”,缺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觉意识。
二是语文知识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语文活动需要具有语言文字及相关知识的处理能力。将听到的语音、读到的文字转化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工处理,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相关的百科知识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将合适的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并且因人因境转化为语音或文字,得体地进行表情达意,也离不开一定的语文知识。此外,语文知识是人类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门类,从科学普及的角度看也不应忽视语文知识教育。与之相关的,语言国情教育、科学语言观的培养等,几乎没有进入语文教育的视野。
语文教育内容的更新,是语文教育进步的重要体现,是关系语文教育全局的基础性工程,涉及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目标的更新、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组织的变化等。教育内容滞后于语文生活,便导致语文教育的全面滞后。
【关键词】素质教育,转变陈旧教育观念,转变观念,确立多元化教学
1.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1.1 语文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1.2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1.3 语文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
1.3.1 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1.3.2 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1.3.3 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2.小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
2.1 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2.1.1 体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1.2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1.2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2 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2.3 实行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明显的特征。
2.3.1 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
2.3.2 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块构成:①语文的课堂教学;②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③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④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2.3.3 以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劝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自学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2.4 减轻课内外作业负担。
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能。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体活动中协调其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5 要探究语文教学的评估标准。
2.5.1 研究评价的方法。开放性语文教学评价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采取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积分办法,综合地全面考查。
(1)语文教师平时考查综合评分。
(2)查阅资料,即查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角度表现出来的语文成绩。
(3)小组评议,先要讨论评价标准,端正态度,然后依据标准实事求地评价小组中间每个同学的语文成绩。
(4)听取反映,主要听取科任老师及班干部的反映,从语文应用的另一个角度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
(5)语文考试,实行开卷与闭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与阶段性总结性考查结合。
2.5.2 考试要突出基本素质。
关键词:多元化,文化语境,进修学校,语文教育
多元化的文化语境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不断转型而逐渐形成的。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师的语文教育而提高教师进修学校的再教育能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再教育,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教育工作在现在多元化的文化语境的大背景下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未来语文课堂的专业性以及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教育势在必行。
一、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进修学校从开始设立到目前为止对于培训教育教学工作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多元化的文化语境的形成,教师进修学校中的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就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予以重视。首先是即使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语境的出现还是没能够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的出现,教师在岗位上虽然仍旧勤劳勇敢,爱岗敬业,但是却缺少了独立创新等一系列现代的文化因素。由于教师过于陈旧的教育观使得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如果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教育的观念继续陈旧下去,那么教育工作者的能力也不会得到很大的进步与改善。原有的课程教育体系不够灵活就使得教师虽然精通语文知识但没办法活用语言文字,就是语文文字的功底不够深厚,这就对于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不便,所以对于那些对语文教育有着高要求的进修教师而言,现在的这种语文教育体系是是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的。
二、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体系应该得到进一步地完善,所以为提高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应该将语文教育体系分为,基本、实践与提高三个最基本的模块,来不断完善和提高进修教师的语文教育体系。首先,进修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不能忽略对基本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例如教育学和心理学,这都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但是还是需要对多元文化语境进行适当地引进,将文化冲突与当前的文化语境现状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巩固了进修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语文教育的实时性,这对于日后教师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教师进修学校实质上是给想要提高的教师提供了一个上课学习的平台,既然是学习,可能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第二个过程中就要求进行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实践,所谓实践就是为了解决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所遇到的语文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出现因为个别陌生问题而耽误课堂进程,更能够提高教师应对实践问题的能力,这是一名专业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最后的提高阶段是为了给教师跳出狭隘的语文教学范畴的机会,由于现在的多元文化语境,而且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又相对闭塞,所以语文教育的开放阶段是对传统语文课堂的继承与发展,这一阶段既考虑到了当前的文化环境又设计出了开放性的语文课题,这样进修学校的语文教育既吸收了传统中的精华,又汲取了多元文化,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将这三个步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是为了弥补现在教师进修学校在语文教育方面的不足,是对于语文教育体系的完善。这样一来既能够使正在进修的教师吸收到养分,更对日后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三、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活动的反思
反思,无论在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师更是这样。教师对教育的反思是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视更是对学生的负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教育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就需要教师在不断汲取养分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教师的智慧集合在一起,才能够找出适合当前教育现状,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活动的反思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行反思时,可以将所有参与到语文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集合起来共同商讨,共同讨论对策,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分别阐述自己对于教育活动的感受,这种表达交流的过程恰好就是进步的过程。而且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就是“游说者”的口才,这样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更是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运用的能力,所以由此可见,这个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学活动的反思还是非常重要的。
四、总结
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为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难题,教师要想适应当前这种现状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努力为学生提供出能够适应当前文化大方向的有效的语文课堂。而教师进修学校就为教师提供了发展提高自己的机会,所以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教育对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说是只管中药店额,所以不断完善教师进修学校中的语文教育体系来适应当前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琼,《新媒介环境下的师生冲突解读》,《师资建设》,2014.12
[2]宋国珍,马卫庆,《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活的光彩----秦皇岛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生活化语文教学剪影》,《河北教育》,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