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

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07-23 09:2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绿色保险;内涵;外延;属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66-03

自2008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我国正式确立了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仅限于在少数几个省市试点,投保企业较少,且虽然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可提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但其所开发的此类险种并不丰富,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险体系发展依然缓慢。究其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理论研究的滞后。因此,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质的规定性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对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活动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内涵与外延

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质的规定性研究首先要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即只有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定义进行科学规范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其他基本理论范畴进行更科学地分析。

(一)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

环境保险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来进行归纳。所谓广义的环境保险泛指一切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有机协调发展的保险的统称,是保险业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理念、路径与目标。狭义的环境保险是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种以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等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为标的的责任保险制度,所侧重的是对被保险人在正常营运中或发生事故时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并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环境责任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将环境责任保险定位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对准公共产品的界定还不完全统一,但在准公共产品的主导者是国家或政府这点上理解是一致的。而国家或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以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为目标,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通过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的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维护受害者利益,保证企业稳定经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保障社会安定。第二,对于环境责任保险的投保方式宜采取以强制责任保险为主,任意责任保险为辅的立法模式,通过设立政策性保险机构与商业保险公司分工协作来实施。我国企业的保险意识普遍偏低,通过保险分散环境污染赔偿责任的意识更为薄弱,现在的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大多属于自愿性保险,多数企业没有参加该项保险,通过自愿保险的方式难于达到将企业污染产生的社会负外部性内在化的目的。基于此,对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应实行以强制保险为主、以自愿保险为辅的投保方式,采取就地承保、风险分散的策略而由不同方式的承保机构来承办。即对存在高度危险的突发性环境污染行为应采取强制投保方式,而对危险程度不高的突发性的环境污染行为可采取自愿投保方式;对持续性的环境污染行为应采取强制投保方式,但对危险程度较小或已采取清洁生产等有效环保措施的单位,其持续性的环境污染行为可采取自愿投保方式。对于采取强制投保方式的,可由政府出资设立一个专门的政策性环境保险机构来开展相应的业务,对于采取自愿投保方式的,可由现有的当地财产保险公司就地直接承保。第三,环境责任保险应实行行业差别费率与企业弹性费率。目前,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费率是按行业划分的,即针对不同行业适用不同的保险费率,但由于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的生产地点、生产流程各不相同,经营环节、技术水平各有特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的危害性都不一样,因此,对不同企业要实行弹性保险费率,保险公司应根据被保险人的风险防范措施、危险增加程度等因素,在规定的行业费率范围内有区别地制定保险费率。第四,实行环境责任保险赔偿限额制和索赔期限。现代化的大生产本身是一种高风险的生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一旦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其损害既有当前的实际发生的损害,又有潜伏性的、在一定期间滞后发生的损害,有可能是数千元的经济损失,也可能是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这在事先是无法预料的。我国现阶段的保险机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都有限,如果对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实行全部赔偿,保险机构自身就会陷入无限的经营风险之中,这种结果无疑不利于环境侵权责任保险的开展。笔者认为,在环境责任保险中,在给予受害人赔偿时,应实行责任限额制,由被保险人自己选择,被保险人选定的赔偿限额便是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超过限额的经济赔偿责任只能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同时,为平衡受害人和保险人的利益,应该在保险单中使用“日落条款”,即在保险合同中约定自保险单失效之日起最长2年的期间为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索赔的最长期限。任何人超过这一期限向被保险人请求环境责任赔偿的,保险人不应当承担保险责任。在此期限内,对保险单有效期内发生的被保险人环境侵权索赔事件,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外延

环境责任保险的外延主要是指环境责任保险的险种构成,而环境责任险的险种构成又与科学合理的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准则和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密切相关。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准则主要用于测定行业的环境风险等级,评价行业的实际污染与危害,确定哪些行业需要实施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而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则主要用于规范损害赔偿范围,核算污染实际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就环境损害评估和损害的赔偿鉴定的相关领域,以不同的形式由不同单位开展了相关研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在险种设置上应与之相对应。现阶段至少可以开办以下一些环境责任险种:(1)核事故风险责任险。即以核泄漏、核辐射、核污染、核爆炸等核风险为责任范围的责任险。(2)海洋环境责任险。即以海洋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环境损害为责任范围的责任险。(3)水污染责任险。即以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水体污染或所排放的污水所造成的损害为责任范围的责任险。(4)声震污染险。即以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噪音以及震动所造成的损害为责任范围的责任险。(5)辐射责任险。即以计算机、移动通信工具以及其他辐射源的生产者,因其产品辐射所造成的损害为责任范围的责任险。

二、环境责任的性质界定

环境责任保险是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和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由公众责任保险发展而来的。随着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环境侵权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受害人求偿的变化。但是企业排污难免,因此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甚至面临破产、倒闭,造成纵然受害人得以胜诉求偿,但污染者无力对所有受害人赔偿其损害。环境责任保险的开展就是要将环境侵权责任风险转嫁出去,实现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分散危险、分摊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正是环境责任保险属性的体现。

(一)一般属性

环境责任保险的一般属性主要是从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来进行定位的,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在于分散和转移被保险人对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即具有第三者责任险的性质。第三人对被保险人享有赔偿请求权是环境责任保险合同得以适用的基础。如果没有第三人存在,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无从发生,保险公司也就无须支付保险金。在这个意义上讲,环境责任保险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为受害人的利益而存在。

(二)特殊属性

环境责任保险尽管属于责任保险的范畴,但除了具备第三者责任保险一般属性之外,它也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这主要与环境责任保险属于准公共产品的特点有关。虽然环境责任保险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转移被保险人对第三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但是环境责任保险本身所具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自我保险的性质。污染破坏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牵连性。假如被保险人的自有场地受到污染破坏而无能力抢救治理,相邻地区的人乃至整个人类将会受到牵连。倘若被保险人自有场地受到污染损害而无力治理,受损害的又何止是被保险人呢?因此,环境责任保险不应只针对第三人受到的损害,还应针对被保险人受到的损害。从这点而言,环境责任保险是由保险人既保障被污染者利益,也保障污染者利益的一种双重保障机制。这也是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所采取的政策导向。

明确环境责任保险的一般属性,就能对环境责任保险活动进行理性定位,使环境责任保险活动能较规范运行。同时,把握环境责任保险的特殊属性,就能明确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方向,使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三、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特征

环境责任保险作为一种责任保险,既有一般责任保险的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环境责任保险的一般特征

1.环境责任保险的标的不是人身,也不是有形的财产,而是投保人的民事法律风险。作为环境责任保险承保对象的“责任”,是一种法律的创造,而法律体系完善和普及程度是推动环境责任保险的先决条件,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赔偿责任能不能得到确认,如何确认以及确认以后向经济补偿转化的标准等问题。因此,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的有无以及市场拓展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程度和人们的法律意识为前提。

2.环境责任保险的承保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从环境责任保险的经营实践来看,它在承保时一般根据业务的种类或被保险人的要求,采用下列承保方式:(1)独立承保方式,保险人签发专门的环境责任保险单,是完全独立操作的保险业务;(2)作为一般财产保险业务的附加险承保的方式;(3)作为公众责任保单承保的方式。

3.设置赔偿最高限额制。环境污染往往造成巨大损失,赔偿责任难以估计,其金额之高有可能使得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境地,若在责任保险中没有赔偿额度的限制,保险人自身就会陷入无限的经营风险之中。因此,保险人在承保环境责任保险时,有必要设置赔偿的最高限额。一般赔偿限额的设置分为三类:一是保险期间的累计最高赔偿额;二是每次事故赔偿限额;三是每次事故每人赔偿限额。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特殊性?

环境责任保险除具有责任保险的一般特征以外,相对于其他责任保险来说,又有其自身的特性:

1.承保条件严格,承保责任范围受到严格限制。环境污染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赔付额较高,因此,保险公司在调查和赔付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出于经营利润和收益平衡考虑,往往对承保责任和范围做出严格的限制。

2.保险利益的不确定性和认定的复杂性。环境污染发生具有即发性或延时性的特点,因此其保险利益的一方面是确定的,即虽合同成立时,利益尚不能确定,但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必能确定。另一方面,是不确定的。如保险利益存在时间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如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隐性的如累积型环境侵害。其次,赔偿责任的不确定性,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发生在保险单有效期内的污染而造成的损害无法把握。

3.个别确定保险费率,具有特定性。环境责任风险的确定过程中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准,而且被保险人的利益千差万别,因此,保险人须对每一保险标的都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单独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险条件及承保范围以降低风险,使每一份保险合同的内容都有特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第2篇

关键词: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同质性赔偿;赔偿范围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18-02

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侵权事件层出不穷,然而由于侵权者于受害者之间的地位势力悬殊,且由于我国传统民法理论是以同质性赔偿为原则,而很多受害人由于诉讼成本过大,故多数的受害人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实现。基于此,有些学者主张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然而在2009年12月26日审议通过,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中的第二十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第六十五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继承了传统侵权理论,即以同质赔偿为原则。笔者认为同质性赔偿更加符合我国的现行法律与经济现状。

一、环境侵权的概念及特点

环境侵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破坏, 从而造成他人财产权、人身权和环境权受到损害, 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与传统的侵权行为相比, 环境侵权具有以下特征。

1.不平等性

在环境侵权中主体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使得民法中主体平等的法律关系难以实现。

2.间接性

在环境侵权中, 即加害人往往以环境为中介间接侵害他人权益, 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受害方, 这与普通侵权有很大不同, 环境侵权本身就是对诸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各种环境侵权现象的集中概括, 加害人正是通过这些介质侵害受害人权益的。

3.复杂性和潜伏性

就一般的民事侵权而言,损害结果往往在行为发生时或发生后不久就显现出来,但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则是例外。再则,受害人的病理发展也并非一蹴而就,由于加害人不断排污, 有害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累才最终导致病变、发作,这一般也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受害人由于受到自身知识能力和信息获得条件的限制, 无力承担证明加害人有过失的责任。

4.侵权对象的广泛性

环境侵权的对象一般是不特定的人或物, 侵犯的权利也是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以及其他环境权益在内的诸多权利。

环境侵权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所以运用传统的侵权理论即同质性赔偿使受害人的权利很难得到完全实现。如“环境民事侵权是民事侵权的一种特殊形式,具体指由于环境污染的破坏而导致的对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精神及环境权益的损害。在大多数国家中,按照一般的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的损害基本可以得到赔偿;而精神和环境权益的损害则因无法确定而被排除在赔偿之外。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受害者的救济和环境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放纵了一些恶意或疏忽大意的环境侵权者。”

二、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即适用范围

惩罚性赔偿,又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最早始于英国,现代以来盛行于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将惩罚性赔偿定义为:“当被告对原告的加害行为具有严重的暴力压制、恶意或者欺诈性质,或者属于任意的、轻率的、恶劣的行为时,法院可以判给原告超过实际财产损失的赔偿金。”这一定义侧重于解释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质,即惩罚性赔偿是基于侵权行为所具有的暴力压制、恶意、欺诈、任意、轻率等特殊性质,才能超过实际损失。《LawdlCtlonaryfornon SWyerS》对其定义为:“法院判决某人承担因特定的恶意成故意方式而致人受损的金钱,这笔钱同实际损失并无关联,它的目的是作为警告并以防类似行为再次发生。”这一定义侧重于强调惩罚性赔偿的预防功能。美国《模范惩罚性赔偿法案》规定:“惩罚性赔偿指惩罚、预防或者剥夺行为人不正当获得的利益的赔偿形式”。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8条定义为:“在损害赔偿及名义上之赔偿以外,为惩罚极端无理行为之人,且亦为阻止该行为人及他人于未来从事类似之行为而给予之赔偿;惩罚性赔偿得因被告之邪恶动机或鲁莽弃置他人权利于不顾之极端无理行为而给予。根据908条的规定,惩罚性赔偿的目的是惩罚极端无理行为之人,并且阻止该行为人及他人于未来从事该类似的行为;同时惩罚性赔偿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被告的邪恶动机或疏忽大意弃置他人权利于不顾的极端无理行为。只有疏忽大意或故意地损害行为以及故意违反法律的行为才能适用惩罚性赔偿;意外事故和过失适用补偿性赔偿已足以起到预防和阻止的作用,对这些案件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惩罚性赔偿适用于故意或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损害。

民事侵权遵循同质赔偿的原则,以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标准,不允许惩罚性赔偿的运用。环境民事侵权是民事侵权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于环境污染破坏而导致的对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精神及环境权益的损害。大多数国家按照一般的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的损害基本可以得到赔偿;而精神和环境权益的损害则因无法确定而被排除在赔偿之外。这种现象一方面不利于受害者的救济和环境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放纵了一些恶意或疏忽大意的环境侵权者。美国为解决这类问题,在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大量适用惩罚性赔偿。我国现存的环境侵权案件大多是以合法的形式,且多是过失的原因所致。

三、同质性赔偿原则的概念及赔偿范围

同质补偿原则是在适用民事责任时,对受害人直接救济的原则。基本特征是补偿性,即民事责任救济的同质性。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该条款是对环境损害的民事责任具体的规定,环境侵权中赔偿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身损害:因环境污染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二是财产损害:因环境污染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三是精神损害:因环境污染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四、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与侵权的相关法律与经济现状的关系呈现以下的特点:

1.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我们国家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结构以本地的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基础,依赖区域性的自然资源优势,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这势必会对相对资源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导致相对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相对资源生产和利用是通过一定生产技术得以实现的,经济主体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限度地采取某项技术,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环境问题乃至环境侵权的出现是可预知的,甚至可以说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当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造成了侵权的后果就要采用惩罚性赔偿制度,那么显然这些经济主体是无力承担的。

2.科学技术的有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相关科学技术仍旧很落后,以我国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仍然有很多有损于环境的因素无法预知,在这些情况下,是否要停下发展脚步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根据此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经济主体要负责举证其经济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在行为之初并不能确定的因素,继而存在的风险已经由经济主体来承担了,即受害人因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经济主体即侵害人来承担,那么让他在承担惩罚性赔偿显然是不公平的。

3.法律体系格局

目前在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 《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环境影响评价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以传统同质性赔偿为基础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4.以过失为主

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案件主要是过失侵权,根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针对主观上的恶意过失而言。故如果将其原本引进的话则使该项法律处于悬空的状态;若对其加以改进,即将过失也纳入其中的话,显然对于侵害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5.理论的不成熟性

惩罚性赔偿制度源于古希腊,形成于英国,广泛应用于美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理论研究而逐渐形成的。我国的惩罚性赔偿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其理论还不成熟。且现在我国在环境侵权领域也还没有形成普遍适用气候。而英美法系是惯例法,司法判例可以被以后的司法案件所直接适用,这具有普遍的灵活性。而我们国家是成文法,牵一发而动全身。

五、结语

在分析了环境侵权的基本特征、惩罚性赔偿的概念与适用范围及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至少在现阶段在环境侵权领域引进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不适合的。而我国通过的《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是有其合理性的,至少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参考文献:

[1]李晓瑞.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8.

[2]刘学文.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2004.

[3]范娇红.论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D].北京:中国海洋大学,2009.

第3篇

一、农村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独特优势

在整个社会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近年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学界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是依法建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自主管理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农村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以维护农村社会公益为目的、萌发成长于农村社会的自治性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特征。

(一)农村非政府组织能够有效弥补农村环境治理的制度设计不足农村非政府组织除了具备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地域性特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农村的情况各有不同,基于不同的村情社情基础上成立起来的农村非政府组织必定不会像一般非政府组织那样,而是和不同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相适应的,其组织架构、人员构成、运作方式也就必然具备一定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性就使得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污染治理上非常接地气,它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环境污染给农村带来的危害,也非常清楚造成污染的原因,能够提出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当前国家环境保护立法层面上相对忽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这一制度设计不足的现实下,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上的意愿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因制度设计缺陷所造成的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忽视。

(二)农村非政府组织能够填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缺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我国目前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出现了主体缺位,即没有特定的组织或团体真正有意识、有担当地承担起治理污染的主体责任。另外,由于农村污染具有随机性、分散性、隐蔽性的特点,而且大部分农户经济水平还很低,单个农户也很难成为有效的责任主体。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责任主体,而农村非政府组织就是一个恰当的选择。农村非政府组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设性机构,有自身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原则,实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其成立带有志愿性质,其成员大部分是志愿者,参加者都致力于该组织所关注的特定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即是其一。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环境污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新的责任主体作用。一方面,该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改变现有的种植养殖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环保;另一方面,通过该组织可以在农户和政府之间架起桥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和农户的各自职能,促进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

(三)农村非政府组织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问题在整个国家尤其是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指望政府在农村污染治理上投入大量资金是不现实的,即便是政府有所投入,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必须为治理污染找到新的筹集资金的渠道,而通过农村非政府组织中的各个团体的积极参与,能够最大限度地筹集到治理污染所需的资金。把这些捐赠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不足。同时,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对资金的使用采取民主开放的公众参与机制,直接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相当程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农村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困境

农村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存在也制约着其发展,致使其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面临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和保障相对缺位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是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是对传统治理模式的突破。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治理,需要以一定的公共权威为基础,但现实中其权威的认同面临挑战。一些乡镇政府,虽然支持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但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附属机构,“对非政府组织采取了一种既鼓励发展又强化行政管理和政治限制的谨慎态度”[2]。一旦二者发生冲突,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便荡然无存。一些村民对非政府组织也并不认同,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农村非政府组织自身公信力不足。由于合法性问题的存在,农村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目前其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另外,从立法层面上讲,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相对完整的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文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制定了几部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行政活动的法律规章,这些法律规章虽然弥补了我国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法律空白,但是都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且少见相应的司法解释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尤其是在实践中,过于强调登记注册程序,实际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地位、性质、具体活动原则等规定。这就使得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污染治理中的地位显得尴尬,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直接影响了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优势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导致政府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随意化管理。

(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有待于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要想有成效地致力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就必须在其所服务的对象、当地政府以及捐助者面前具有公信力,有作出承诺并实现承诺的能力。我国的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尚不成熟,广大民众对其了解和认识比较有限,甚至存在部分认识误区,这就使其发展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民意认可,不利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正常运行以及公益活动的开展。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非政府组织是从政府机构中演化而来的,独立开展活动比较困难。其独立性的弱化很容易导致其公益活动具有浓厚的官僚化和商业化色彩,有的甚至开展经营性活动,这就背离了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基本特征,无形中就使得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也会使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丧失民众基础和人才支持。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资金、人才相对缺乏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瓶颈”,而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的相对缺乏也限制了其工作的开展。从理论上说,非政府组织的经费来源十分广泛,既有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又有会费和各种附加收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内生型’非政府组织和‘外生型’非政府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经费短缺的情况,约有半数左右的非政府组织活动经费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补贴以及项目经费,而会费仅占20%”[3]。由于经费短缺,农村非政府组织无法吸纳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开展公益活动时总是受到人才的限制。在环境污染治理实践中,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农村非政府组织很少对治理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非政府组织介入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效,使得政府和民众对其治理能力产生怀疑,进一步影响了其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农村非政府组织有效介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选择

农村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但这些困境亦是我们解决的方向和突破口。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通过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赋予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污染治理中的合法性要大力推进非政府组织立法工作,加快制定关于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与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其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一方面,在对现行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要尽快出台《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对设立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细则予以规定,使非政府组织建立过程合法化,日常运行公开透明化、公益活动民主规范化,从根本上改变把农村非政府组织当作一般机关事业单位来管理的传统做法,使非政府组织在法制化的道路上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充分保证农村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合法性,对其从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活动提供法律保障,为其参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通过大力宣传增强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污染治理中的社会公信力农村非政府组织要想赢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主要途径就是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使民众真正了解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宗旨、地位和功能。一方面,农村非政府组织自身与政府要向广大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支持和鼓励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并积极介绍其他地方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先进经验,让农民打消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思想顾虑,形成准确的思想定位,从而提高广大农民建立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自觉性,促进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也要加强宣传力度,邀请农民参与进来,让他们在治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能起到过程监督、流程观摩、结果反馈的作用,农民能够切身体会到农村非政府组织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必然会积极支持,甚至投入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这样,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不但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社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通过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来提高其募集资金和储备人才的能力农村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应该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募集资金的能力,二是储备人才的能力。一方面,充足的资金是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取得实效的基本保障,因此,从各个途径募集其运行与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当务之急。当前,农村非政府组织还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来维持支出,但是这些资金还不足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宽募集资金的渠道,除了要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民间的捐助外,还要努力争取各种形式的资助与帮扶。另一方面,农村非政府组织人才匮乏尤其是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当前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规模普遍偏小,且局限于在特定的区域开展活动,这就使得其在进行工作人员选拔时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除了尽可能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在岗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第4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dustrial enterpri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nagement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industri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各地发展不均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一些主要污染物虽然已达标排放,但绝对量很大,仍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相当多的地区环境和生态破坏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环境污染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工作重点。

一、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主要问题

1.企业领导对企业环境污染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许多企业领导的环境意识薄弱,比较缺乏环境政策与法制观念,存在许多思想误区,认为加强环境污染管理就是要制约生产经营,环境污染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应付环保行政部门等等。一些企业领导在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更大回报的利益驱动下,有可能钻环保法制的空子或管理上的漏洞,诸如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偷排和瞒报排污数量,甚至转移污染等来逃避环境义务的履行。大量事实表明,凡是领导重视环保的单位,环境污染管理工作都作得卓有成效,同时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

2.资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工业污染十分严重,治理任务相当艰巨。多年来,虽然年年有投入,岁岁有进步,但污染治理效果和人们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历欠帐太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城市整体功能不强等诸多原因有关,但环保资金投入不足,资金使用分散,投资效益低下是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按照“污染者负担”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当负责解决自身造成的环境污染,这部分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但是,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大中型企业经营的步履艰难,让这些生产发展尚无保证的企业增加环保投入不太现实,这样势必造成投资渠道不佳,工业企业继续超标排放污染物。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我国的工业企业多是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初级加工产业,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均较低,也很少考虑环境因素,由此造成资源浪费,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高等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4.员工素质问题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基础在基层,它涉及生产的各个领域,没有广大员工的参与和积极性,企业的环境污染管理是很难搞好的。近年来,我国的员工队伍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较差等问题。

二、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对策

企业应当对传统的环境污染管理思路有所转变。从经营理念的高度去认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在此基础上,发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作用,以最有利的方式,真正自觉、自愿、自主地参与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政策法规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和有秩序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污染防治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纳入法制的轨道,根据国家或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管理。工业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是市场机制下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1.1关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框架的建议

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框架中虽然有一部基本法,但一些重大的环境政策却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根据市场经济国家工业污染防治的经验及其发展趋势,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应包括:实施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的技术政策、发展环境标志产品的技术政策、技术及产品淘汰制技术政策、废物回收再用的技术政策、工业污染治理处置的技术政策、工业污染控制技术装备技术政策、工业污染防治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些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实施必须有配套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

1.2加强环境立法

市场经济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一切活动都用法律加以控制、规范、引导,因此,从经验性立法转为导向性立法,在总结现有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经验的同时,着重对一些尚不成熟、正在试行的措施或制度进行科学分析、预测,订出一些引导性的法律。根据目前建立市场经济的进程来看,应加快环境法律体系中的单项法的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的内容不应当简单地重申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应当将其具体化、尽量地使其有利于执行,以免使下一层次的有权解释发生偏差。市场经济作为权利经济,内在的要求法治,我国应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作法,在完善实体法的同时,加强程序法。

1.3健全和完善环境标准及其实施监督体系

通过对国外环境标准体系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

确定我国环境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容,使我国的环境标准体

系与国外先进的环境标准体系接轨。建立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选择重点污染行业、按行业特点制定排放标准,其实施易于与行业生产相结合,便于对行业生管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达到在生产中消除污染的目的。在完善国家环境标准的同时,加强地方环境标准的制订和舆论监督机制。

2.企业实施绿色化管理

2.1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应大力推崇绿色文化,以人与自然的统一为核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永续使用为基本特征。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决策者,应深刻认识经济高速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环境问题带来的机遇和环境问题与

企业发展的关系,自觉顺应全球性的绿色潮流,增强环境意识和环

境责任感,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向全体员工不断的灌输企业的价值

观念,并通过运用管理权威强化员工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认同,提高

企业形象。

其次,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制定企业道德规范,以条

文的形式约束全体员工的行为,激励他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积

极性,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再次,确立全员环保意识。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环境意识,使每位员工清楚:环境问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环境问题与企业的关系,如何将环保融入日常工作等。

2.2推行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第5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出口贸易;隐含污染物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推行的是“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来”的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走出去”的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成品,而这些制成品正是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极低的商品,也就是说出口贸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资源附载于出口产品流往国外,粗放型的出口贸易方式带来了较低的GDP收入和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换言之,出口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不及资源耗费、环境污染的加速。由此带来的资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形势严峻,成为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突出瓶颈。

十六大上“低碳经济”理念出现,顺应了“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低碳经济是以“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金融”为主题,是一个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即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走上新一轮长周期的新增长点。前几年,我们就一直提倡建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这一目标,这正是与我国的政策举措相顺应的。面对资源、环境所处的现状,凸显了出口贸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引起的冲撞,形势十分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促进出口贸易的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迫在眉睫。

二、“两型社会”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得人类生产与资源环境达到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使得贸易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首先,资源环境是发展出口贸易的较优条件和前提。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机电产品为主要的出口商品,出口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是因为我国有总量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是与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是贯穿整个社会大生产的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重要因素。没有环境做支持,就没有场地生产商品,也没有场地交易商品,因此资源环境毫无疑问的成为发展出口贸易的基石。

其次,出口贸易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但是相对于制成品的需求而言是足够的,但是交易不能只限于自给自足,还要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出口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以及能源,从而提高利用率。

最后,出口贸易直接加剧了资源不安全和环境污染的程度。现在我国的出口现状是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这就必然会导致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利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形势严峻,环境承载力弱问题突出,高碳问题形势严峻。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及空间特征》中1990~200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数据显示,中国的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远远的高于世界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从而扩大了出口贸易的内涵碳排放,而在现行的国家温室气体统计清单中,把出口贸易的内涵碳排放核算为生产国的碳排放。

三、“两型社会”下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根据2002~2011年的对外贸易数据得出的中国对外贸易额走势,从中发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上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因为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2009年的对外贸易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趋势,但是这不会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走势,2010年之后经济回暖,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的另一问题是我国的出口额明显大于进口总额,每年都是贸易顺差,单纯从经济角度而言,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的表现。但是这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结构的不合理。

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不尽合理,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一直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比重较为均衡,技术贸易却处在低端;机电产品比重大,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低,说明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很低;外商投资企业比重较高,而国有企业比重却很小,说明我国的国内企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从2011年货物出口贸易总额及贸易结构比重可以看出,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基本持平,一般贸易占48.3%,加工贸易占44%,两者总合达到92.3%,说明我国在出口方面还是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的附加值偏低;机电产品占57.2%,高新技术产品占28.9%,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远远高于高新技术产品,说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国际竞争力比较差;外商投资企业占52.4%,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总占47.6%,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远高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说明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依靠外商在我国投资设厂,这就无疑会使得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向在我国进行FDI投资,而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货物出口贸易结构非常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两型社会”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困境

1.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我国的出口商品是资源密集型的,必然产生出口贸易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性影响。生产过程对环境资源的消耗主要体现在对原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的消耗等方面。“两型社会”倡导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导致了我国的资源的供给减少,根据价值关系理论,供给需求决定价格,就使得我国的资源要素的价格升高,出口商品的要素成本增加了。加上环境污染需要治理,排污治理需要的费用也很大,企业将排污费用转嫁到出口商品的成本之中,这就无疑使出口成本增加。

2.我国出口贸易的物流环节阻碍重重。出口的物流路径是货物运输,环境是货物运输的载体,出口贸易通过出口物流的路径而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包装上,出口包装需要消耗自然资源,并且包装是一次性使用,这样对资源的耗费严重和污染也随之而来,这与“两型社会”是相背离的,为了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必须对资源市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整顿,出口包装物的成本也随之增加,物流的费用增加,这就阻碍了出口贸易的物流环节的畅通。

3.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国际竞争力低。一直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都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的资源依存度较高,环境依赖性强,加工贸易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很低,而且这种较低的附加值还是依赖于我国的资源优势存在,因为我国的资源安全问题的突出,资源优势不明显,加上提倡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的比较优势不能发挥,工业制成品数量减少,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就降低,加上各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粗放型的产品有抵制政策,使得国际市场占有空间狭小。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低。

四、对策及建议

(一)发展出口贸易要有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在科学发展观及构建“两型社会”的精神的指导下,不能盲目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不能依赖于出口贸易给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出口贸易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十分的严重。在“两型社会”的条件下发展对外贸易一定要有资源和环境危机意识,清楚的认识到我国资源储量不足、环境污染严峻的现状以维护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出口商品成本

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资源、环境的稀缺造成的,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下,资源短缺更加严重,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发展循环经济,对原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必定可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

(三)提升技术创新,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在应对新贸易保护的冲击时,必须要提升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效率,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目标。

(四)调整与优化贸易结构

改善贸易结构是一项重要的贸易举措,我国现在的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较大,这是依靠我国的资源优势来开展的,但是我国的资源正处于总量巨大、人均占有量不足的状况,不能依赖资源的相对优势来发展机电产品,我们要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这样就能有力的发展对我国资源环境为危害小的产品。

五、结语

我国的出口贸易一度处于上升阶段,而且一直是贸易顺差,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出口贸易给资源环境带来了诸多的不良影响,使得我国发展出口贸易与构建两型社会之间存在矛盾。通过分析“两型社会”与出口贸易的关系、“两型社会”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的突出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措施。为了促使出口贸易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务必时刻以“两型社会”的要求为标尺,不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在两型社会下出口贸易的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小刚,赵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分析[J].特区经济,2009(6):164~166

[2]周栋良,刘茂松.”两型社会”研究述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3):29~33

[3]朱红根,卞琦娟,王玉霞.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5):80~86

[4]方超.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08(3):206~208

[5]李善同,何建武.从经济、资源、环境角度评估对外贸易拉动作用[J].发展研究.2009(4):12~15

[6]叶华光.出口贸易对中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与政策启示[J].环境经济.2009(7):32~37

第6篇

关键词:长庆油田 低渗透 地面建设 注水工艺技术

一、油田以及注水的基本特征

(一)油田的基本特征

1、油藏特点:渗透性低、压力低、产量低

当前,长庆在鄂尔多斯盆地开采出的主力油田都具备着三大油藏特点,即渗透性低、压力系数低、产量低,储层渗透率低至1.29*10-3至1.8*10-3μm2,许多油层的压力系数处于1MPa以下,而且油田、井区以及油井的分布非常散,尽管油井相当多,但是出油量却非常少,增加了地面建设的费用支出。

2、孔喉过小,非均质性过强

由于油藏被岩性与构造二者所控,如果岩性变化较大,将导致储层孔隙呈现复杂构造,此时孔喉半径只有0.47至3.21μm,如此一来,便提升了注水与回注污水的水质要求;同时,由于污水具备着相当高的矿化度,而且还含有丰富的SO2-4、Ca2+、Ba2+、Sr2+等离子,容易导致结垢与腐蚀现象出现,如此一来,将增加地面工程量,增大运行费用支出。

3、地面高差存在着较大起伏,自然环境非常差

由于油田处于黄土高原,梁峁纵横,沟壑交错,地形破碎非常严重,湿陷程度极其高,某些地方几乎不存在地下水资源,这些情况对于地面注水系统的优化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二)注水的基本特征

1、由于油田位置差异,导致地下水质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

白垩系洛河地层水是长庆的注水水源,其大范围地分散在陕甘宁盆地,其中盆地中部区域埋藏较深,四周区域埋藏比较浅,大致深度在200-980m之间,水的矿化程度在0.5-3g/L之间,SRB在0-10之间。

2、注入水难以与地层水相配伍

长庆油田所注水的水型通常是Na2SO4或者NaHCO3,其SO2-4一般在0.1-1g/L之间。因为地层水含有丰富的Ca2+、Ba2+、Sr2+等离子,而BaSO4与SrSO4的溶度积过低,仅为1.3*10-10与3.2*10-7,因此很容易形成很难治理与消除的硫酸钡垢或是硫酸锶垢。

3、渗透率低的油田,其单井注水量少

当前,油田的注水方式为反九点法,注采比大概在1.0,因为油井单井产量过少,注水量所配水量便少,大致在17-30m3/d左右。由于注水井单井每天的注水量过少,导致计量与分注等工作的难度增加。

二、单干管小支线活动洗井注水工艺

长庆油田过去的注水程序一般使用双干管多井配水注水工艺,也就是正常注水和洗井用水使用两套管网,注水泵和洗井泵分开设置,如此便形成了设备多、管网杂、费用高、经济效益差等不良因素,而且还对环境形成较大污染,因此,对于渗透率极低的油田的注水开采来说,这一注水工艺的适应率极其低下。

(二)单干管小支线活动洗井注水工艺的基本特征:

1、把处理完的合格水,借助单干管运送至配水间,每座配水间能控制1-9口井,然后借助小支管运送至注水井。如此极大地减少了注水系统的费用投入,工程投入可节约31%,钢材可少用39%。

2、注水稳定性高,洗井质量好。

3、减少能源消耗,运作投入减少,仅电费一项便能节约100万元/年左右。

4、为了消除过去双干管注水程序所形成的众多不良因素,使用注洗合一,撤消洗井泵与洗井管道,借助活动洗井车对洗井水进行加压循环利用,完全消除了洗井污水所形成的环境污染,提升了社会效益。

三、树枝状干管稳流配注活动洗井注水工艺

为了优化注水程序,减少建设投入,尽可能借助西峰油田丛式井开采的特征,自2003年起对传统注水程序实行了改良与优化,使用树枝状干管稳流配水活动洗井注水工艺,用稳流配备水阀组替代原来的配水间,注水程序从原来的配水间统一配注调整成由稳流阀组分开配注,达到了一级布站、干线配注,使注水支线的数量变少,这在单干管小支线多井配水程序上又进行了更深入地改良与发展。

(一)树枝状干管稳流配注活动洗井注水工艺的基本特征

洗井借助注水井井筒水,经由活动洗井车过滤系统再生循环利用,阻绝污水排放,便于保护环境。该工艺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借助稳流配水阀对注水井的压力与水量进行细化管控,消除了串管配注程序中所出现的单井注水量互相扰乱的情况。

2、由于稳流配水阀组的重量小,结构简易,能作整体搬移,且先在工厂装置,所以现场工程量少,所需建设时间少,可以提升投转注速度。

3、由于稳流配水阀组不需要人员驻点值守,缩减了运作岗位,降低了生产管理投入。

4、对稳流配水工艺而言,稳流配水阀组是中间设备,依据丛式井的特征,该装置根据井场设置,只要管辖3口注水井便能达到注水开发所需。

四、橇装式注水工艺

橇装式注水工艺使用两种配注程序,即:小站直接配注程序与单井阀组串管配注程序。注入水依据就近原则打造水源井,采用深井泵对注水站进行直接供水。水罐出水通过喂水泵压力提升后,借助快开过滤器进入注水泵中,而高压配水阀组直接把注水泵高压水配注到每口注水井中。

橇装注水站包含五部分,即:储罐部分、水处理部分、加药部分、注水部分以及配注部分。五大部分只有储罐部分采用露天设置,另外四部分都装设于轻型钢结构的注水泵房中。

(一)橇装式注水工艺的基本特征:

1、依靠井场设置,不仅减少了占地面积,而且节省了费用投入。当前橇装注水站具备100m3/d与200m3/d两种规格,二者所需费用投入分别为80万元与100万元,只有正式建站投入的一半,极大地降低了建设费用。

2、程序密闭性好,功能相当齐备。

3、建设快速,施工时间少,装设方式为模块化装设,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易于搬迁。

五、结束语

增强特低渗透油田的地面建设能力,是促进油田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针对特低渗透油田开采的具体情形,设计完成的单干管小支线活动洗井注水工艺与树枝状干管、稳流阀组注配以及活动洗井注水工艺,大幅度地精简了注水程序,增强了注水效率,完全达到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要求,给我国形成了许多高效开采同类油田的经验。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已经过去的20世纪被称为是人类社会“大发展与大破坏的时代”。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然而,人类掠夺式的资源开采和大量的废物抛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城市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最早是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型的城市模式。它是以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物质资源、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为原则而建立的,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居住区;同时,它具备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并且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得到加速发展。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和谐性

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其一,是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其二,生态城市既能营造人与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自然环境,又能营造满足人的社会需求、关心人进步的社会环境。

持续性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当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协调地发展。

循环性

生态城市须改变现行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运行模式,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利用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分级、高效、循环利用,使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整体性

生态城市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整个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的根本特征是既拥有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被称为“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建设的生态化已是当代人类活动的主旋律。但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严重的工业化污染阻碍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的工厂和工业都主要集中在城市,建国以来,城市的工业化程度日益加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严重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西北地区尤为严重,部分城市长年缺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与此同时,工厂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使大量城市淡水资源严重污染。有些城市(如敦煌、西安等)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城市地面下陷。

各种城市垃圾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难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各种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迅速增加。而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低下,到2001年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只有30%。并且绝大部分城市垃圾都是露天堆放,或以自然填沟等原始方式处理,对资源、大气、土壤等造成极大危害。

噪音、电磁污染日益加剧影响城市环境改善

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加快,房地产开发热火朝天,这些机械化作业带来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城市车辆集中,近几年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及私家机动车数量猛增,致使交通拥挤,既造成空气污染,也带来噪音污染,城市面貌大受影响。另外,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电脑、手机等各种通讯设备的运用引起的电磁污染也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此外,城区的高强度开发挤占了生态系统的支柱―森林和绿地。由于工业开发的需要,城市绿地面积愈来愈少,以及因缺少植被覆盖和大量热能释放而造成的热岛效应等问题,都成为当今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城市污染与生态危机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最终将制约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如何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营造美好的人类聚居地,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建设生态城市立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的理论核心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它以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Reduce,Reuse,Recycl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倡导经济与环境相协调,要求把经济活动建立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做到物尽其用。

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是建立在发展性、生态性、协调性和经济性基础上的多种理论有机整合。首先,建立在发展性基础上的理论,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极限性角度出发,指出如果人们持续地以不合理的方式开发资源并不断地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极限,其结果必然是人类社会突然地、不可控制地瓦解,因此必须建立能重复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才能使人类社会循环有序地发展。其次,建立在生态性基础上的生态控制论强调社会应该像生物系统一样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其三,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必须建立在协调性基础上,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行,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才能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其间的正确联系。最后,建立在经济性基础上的生态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生态市场经济是一种既利于生态环保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形式,是一种环境合理性与经济高效性在本质上统一的21世纪主流经济,它绝非狭义指环保产业、生态农业,表达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

上述四种理论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必须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作为现代生产、现代生活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性理论,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非常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循环经济的发展运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资源耗损量大,经济增长的成本比国际水平高很多,是世界上创造GDP代价最高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与水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高达8%以上,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引起资源枯竭,社会将难以持续发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恢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外延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强化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循环经济的物质清洁闭环流动模式理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生态开发模式,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要素城市生态资源短缺问题。

倡导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矛盾的最佳途径,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由于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所以它使所有物质、能量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续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小的程度,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控制在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之内,并把废弃物排放量压缩在自然环境的消化接受能力之内,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建设环境优美、经济高效、生活舒适、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循环经济为我国城市工业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即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城市是一个工业化程度很高,是既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又与外界紧密相关的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整体,循环经济理论为我国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化道路,寻求新型工业化之路指明了方向。生态工业正是运用了循环经济理论而发展的一种符合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型工业组合和发展形态,其最高目标就是使所有物质都能循环利用,而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极小,甚至为“零排放”。城市工业的生态化发展既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又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从而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为进一步带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城市建设开辟广阔的天地。

此外,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的规划、居民的生活消费模式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创建一个环境优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真正的生态型城市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生态城市的战略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安全生产与舒适生活的需要。其核心是遵循城市生态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地有效利用。因此,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必须立足于循环经济,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具体措施如下: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所在。在发达国家,“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家园”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国的生态教育应从幼儿阶段开始,并运用多种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高尚的社会公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应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变化带来的好处,树立起“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观念,建立起“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的理想模式,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不利环境保护的行为。

制定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机制。以循环型社会为发展目标,制定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法规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促进污染源治理,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注重培养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加强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逐步改善整个环境质量。另外,在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和区域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以生态规划为基本运作方法,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的依据和龙头。城建中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调查,全面分析生态资产和生态特征、生态过程及生态问题、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评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度,从而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如运用生态设计手段对城市的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论证资源、环境与生产、消费之间的均衡点,以化解人口增长、生产发展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等。在城市规划中还应坚持:超前性,即在时间跨度上要大,在空间上地域要广,既要考虑近期建设,更要考虑长远目标;预见性,即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避免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协调性,即既要强调个性,又不能影响总体风格;前瞻性,即吸取世界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先进经验,集思广益,避免急功近利和城建中“地不分南北,城市不分大小,面貌大体相同”的“特色危机”,结合自己的市情、地方特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分步实施,确保规划的最终实现。

开发和推广生态技术,制定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政府应加大科研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及相关领域专家探讨、研究,发展多学科、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建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编制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鼓励研究机构积极开发生态技术,加快建设生态小区和生态住宅,推广生态产业,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开发生态型产品,保证城市的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的理想模式。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环保和污染治理做得好的企业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奖励。

推进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而特别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城市自身的繁荣,还应确保该城区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区的利益。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建立城与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公平伙伴关系,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群系统,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

总之,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社会公众的全方位支撑体系,并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有效地推进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向德平,牟坚.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开发[J],2004

第8篇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源环保型经济。通过学习研究,本文将对此谈几点管窥之见。

一、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内涵与特征

㈠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代生态经济学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和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实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保护地球》等历史性文件已向我们深刻揭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我国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上正式接受了这一理论和发展战略,并于1994年由国务院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向全世界承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总战略。

现代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缔造的新经济学理论。它所追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空心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是符合当代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的。

㈡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概括地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一个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发展和谐,持续、稳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念性的表达:

1、重建与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使环境与各类自然资源保持其持续支撑发展的能力和基础;

3、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的再生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在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同样也要对资源和环境给予补偿,即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必须真正地防止经济发展“空心化”;

5、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新时代人类的生态文化。

㈢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绿色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发展导向,以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依托,以当代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化配置社会总资源为手段,以科学的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为经络,以结构优化的生态化产业为主体,以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直辖市发展为标志,以生产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名牌产品为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通过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畅通有序、合理转换,良性循环,达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3、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达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能量与物质的高效率利用和高质量良性循环。

4、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稳态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克服和纠正那种为追求效益盲目扩大经济总量的错误做法,用一种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全新生产方式取而代之。

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现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第一,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环节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资源告急的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照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下愈况,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从××市的情况看,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带来严重影响。市区大气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没有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二级标准。城市垃圾逐年递增,由于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二次污染严重。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以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有关资料表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但是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保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逐步使我们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第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主要措施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积极加以推进。下面,将结合××市几年来的发展谈几点措施:

第一,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必须要按照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要求,登高望远,精心谋划,结合地方实际,准确定位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市情,××确定并实施了“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巨大成绩,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双赢”。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深化改革、全力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效益增长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级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市科学定位的“三大产业”,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夯实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在前面讲过,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循环经济。也可以说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重要组成。循环经济就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在发展“三大产业”过程中,对推进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如: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资源生产水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刚水泥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

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第9篇

1.转变营销观念,提高企业的绿色意识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应该转变观念提高绿色意识。把“绿色营销”观念作为可持续发展营销观念融入其中,再进一步的把它上升为一种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同时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和进行生产营销决策和管理时,必须时时注意绿色意识的渗透。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调整自身行为,从单纯追求短期最优化目标转向追求长期最优化的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目标,这样做是提倡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资源浪费,以保证长期的永续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以实现一种环境可以持续的利润最大化。

2.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环境经营意识

环保时代的社会,人们必须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正在发展的全球化信息革命都是企业无从逃避的经营课题。从长远来看,忽视环境问题的企业最终是必然要被淘汰的。企业的生产不仅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从中获得利润,而且要符合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在经营战略上将企业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合理科学地统一起来,使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定价、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注入环保因素从而实行符合环保要求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策略。

3.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采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的废旧物资处理设备,不仅速度快、效果好而且回收处理的成本也低,有利于企业本身产生效益,也有利于社会的生态环境。企业在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企业的绿色文化。绿色企业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资源持续利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和以企业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基本特征。企业应该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绿色教育与培训,使企业员工自觉的将环境意识融入自己的行业中。

二、针对我国污染问题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1.建立废旧物处理机构

企业在环保意识的指导下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对废旧物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防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建立废品回收和处理机构,由环保部门负责的垃圾收集、运送、分拣、归类、焚烧、掩埋等机构和企业,他们负责处理的就是居民们每天倾倒的大量垃圾,对仍有可能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清理出来,无效的物资做无污染处理,减少其对空间的占有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重视产品的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对产品进行可回收有环保功能的包装。绿色产品包装应采取同类型、等级型、组合型、更新型、复用型、少废料的材料,还应选择无毒性、少公害、易分解可回收的材料,包装材料尽可能单纯化,简单化,轻便化,并增加消费者使用和处理包装物的宣传和处理方法的说明。注重产品的绿色包装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造成的损害。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开展和使用无公害材料,禁止使用含铅、汞、锡等成分的包装材料和未达到再循环比例的包装材料。另一方面要研制和生产经济型的绿色包装。所谓经济型的绿色包装,也就是那些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包装,在消费阶段具有可逆性,从而减轻环境保护的压力。

3.开展绿色促销活动

绿色促销即是围绕着绿色产品而展开的各项促销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传递,来塑造企业或产品的绿色形象,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除了政府部门支持建立绿色营销的市场体系,还应在城市建立销售中心,配货中心、专营店等形式的销售网点,促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建立全国乃至世界的绿色信息交流网络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如人员推销、做广告、销售促进、加强公关力度、搞好绿色销售服务、加大环保投入等促销活动。

我国由于技术水平落后,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企业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投入,把治理环境的费用纳入整个企业的发展计划,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履行治理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主导作用。三、打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1.研制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很小符合有关的有利于资源的产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产品,另一类是无公害的产品。企业在绿色营销活动中,开发研制绿色产品是关键。为此,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以净化环境为某础,对产品的开发研制、包装设计、生产配送、使用废弃乃至回收过程都应进行无污染控制。尽可能使用再生资源,使产品在销售和使用中安全节能。使用后无污染无公害。如德国企业AEG在设计洗衣机时采用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产品生命周期观点,其产品具有低消耗高效能,有利于美化环境的包装设计等特征。

2.加速我国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则的建设与国际标准化接轨

在执行近年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等一大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同时,推行IS09000族标准。建立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竞争力。所以,从客观上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追求技术创新、实行绿色高科技战略是突破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广培:我国绿色营销现状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2.(10)

[2]刘秋波:对我国发展绿色营销的几点思考[J].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4)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3O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共同带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7%;农村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2006年的22.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5.0%以上,2007年达到了4140元。农村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五”期间农村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

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进行创新。

1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辨析

1.1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城乡环境二元结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年来正逐步成为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指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了新的特征:大中城市的环境逐步改善,而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可见,与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相对应,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即不断改善的城市环境质量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在城市环境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普遍呈现恢复转好的态势,一些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在水污染控制方面,有些城市近十年来COD降低了近一半。截止2006年已经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51个、国家生态示范区116个,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等日益增多,可见,城市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崭新面貌。而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资源退化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生态资源退化由局部向更广阔的区域扩展,概括起来主要是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和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不仅类型多样,而且来源广泛,表现为日趋严重的复合型污染特征。从污染类型来看,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同时存在。水污染方面,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Ⅲ类、Ⅳ~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V类和劣V类水质的湖(库)分别占l8%和43%,其中太湖、滇池和巢湖等我国重要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土壤污染方面,酸雨污染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1600万公顷,据第二次全国1403个县土壤普查来看,84.7%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方面,伴随着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以及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气污染也更加普遍和严重。从污染来源来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农村工业污染。农村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烟尘、废水中COD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和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农村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世界银行已经将我国农村工业污染列为三大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之一。②农业面源污染。据调查,我国集约化农区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现象非常严重,而利用率低下,仅在30%~35%之间,同时每年近20亿吨的畜禽粪便和100多亿吨的养殖污水有9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或简单处理后直接排人河流、湖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和中部的重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工业点源污染。③农村生活污染。近年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污染加剧,仅2000年的垃圾产量就达1.4亿吨,并继续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10年垃圾产量约达2亿吨。另外,据陈敏鹏、陈吉宁等(2006)测算,农村生活产生COD、TiN、TP等污染的年排放量分别达到了5.29、1.36和1.02万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主要表现为生态资源尤其是关键资源存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并逐步由局部向更大的范围扩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大量减少,1996~2003年间共减少耕地826.7万公顷,年均减少1l8万公顷,其中86.7万公顷是灌溉条件良好的优质耕地;森林资源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草原生态目前仍呈“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全国已有退化草原面积1.3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万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分布在陡坡山区和黄土高原。据统计,西部12个省(市、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93.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比例达到82.5%?。

2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2.1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1.1农业生产当前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农药、化肥等物质投入的依赖性还很大?,农业产量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靠化肥等化学物品取得的。我国农业增长伴随着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量的急剧增加。以化肥为例,200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到了4766.2万吨,占全世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化肥施用强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安全上限。过量的农药、化肥投入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并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对致污性农药、化肥等过度依赖增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种植结构的变动。不同种植业结构表现为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通过“源”、“汇”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作用,控制或导致养分流失。我国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动,1961~2005年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降了1717万公顷,而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果树和花卉等种植面积增长显著,最近l0年中中国菜果花种植面积增长了近3倍,常年播种面积已超过3×10公顷。种植结构变动导致了施肥总量和施肥结构的变动,传统的粮食作物施肥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很多新兴的经济作物(如菜果花等新型产业)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和化肥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关性,可见,种植结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潜在危险。②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在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由于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合理地对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处理,造成大量养分流失,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③盲目的调整行为造成外部不经济。受比较利益的驱动,态脆弱地区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化,但这些土地并不完全适合耕作,可能引起土地退化,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附在其中的营养元素也可能随之流失,造成水体污染;另外,林地、草地大量减少也会致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其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扩散形成面源污染。

可见,我国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2.1.2农村工业我国农村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经进入生态环境与经济的敏感时期。农村工业增长是一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水平均明显高于城市工业,例如,单位产值的废水排放量为城市的2.55倍。

因此,一定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农村工业经济总量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越快,环境污染排放越多,施加于环境的压力越大。另外,农村工业结构的不合理也增强了整体污染水平。在工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量污染产业和新增污染工业大都在广大农村地区“安家落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严重。从农村工业结构来看,即使在农村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呈现出明显产业结构偏重的格局,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呈现加速趋势。重工业是大耗能、耗材、耗水、大污染型产业,同样的工业规模中,重工业比轻工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工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村工业大都是以浪费资源、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特点的企业。农村工业重型化与低端化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2生态环境管理和政策设计的二元化

与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相对应,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设计也呈现二元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污染防治投资绝大部分投放在城市,农村环保设施非常少且利用率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长期处于“没法(律)管”、“没人管”、“没人能管”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态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缺乏明确、权威的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农户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模糊不清,并最终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效率不佳。另外,农村生态环境政策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主要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同于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的特点,而我国的环境管理中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建立的,主要是“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防治”的污染控制模式,不适应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无法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中发挥作用。

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制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环境立法很少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目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却很少涉及,基本上被排除在立法之外。②环保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比较滞后,执法主体不明确,环境执法部门没有执行权,执行力度远远不够,影响了法律效力。

环境法律的有关规定操作性差,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强,禁则多,罚则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进行,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John和Pecchenino的计量结果表明只有当需要用于环境改善的投资充足时,环境质量恶化才会停止。环境保护投资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真正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却是非常有限,每年占GNP的比例还不足0.1%,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环保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另外由于疏于管理、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非常有限的污染防治设施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大部处于闲置、停运、报废等状态,共同造成环境污染防治速度远远赶不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可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不适应性、法律体系不完善、资金不到位、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等导致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效率低下,并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3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存在

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如果相应的经济体制有利于调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等经济主体高效利用资源,这样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市场机制将在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农村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必须看到,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上出现无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和市场机制不健全。

农村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性,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水体污染构成的面源污染,农村工业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等是典型的负外部性。使用农家肥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保护了环境,但可能减少产量;另外农村工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典型的正外部性。在外部性存在的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价值没有通过市场得到体现,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当一个经济主体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完全忽略外部性对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效益影响时,这可能使生态资源配置不当,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对于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或者行为,生产者并没有将其视为生产成本,造成生产者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的差异,而生产者按照自己对成本的预算和对收益的预期来安排生产,这就使得负外部性的生产过剩,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的过度产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较为负面影响。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者行为,可能带来收入和产量的减少,造成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间的差异以及投入与收益的不对等,如果生产者按照自己对成本的预算和对收益的预期来安排生产,可能导致良性产品的供给不足,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环境资源使用成本扭曲,不能真正反映其成本。当生态资源低价或免费进入生产领域,根据生产资料相互替论,就会用低价的生态资源替代其他生产资料,造成对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综上,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使环境资源处于一种无效或低效运作状态,导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负的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污染物过度排放。正外部性很强的农村生态保护环境行为,使生态环境保护这种有利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严重不足,甚至出现零供给的局面。当市场机制不健全,生态资源的价值不能得到应有反应时,可能出现生态资源对其他生产资料替代,造成生态资源的过量消耗。

生态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具有外部性,为了维护和扩大它的正外部性,减少和消除它的负外部性,需要实行适当的政府干预,这也是传统的、效果最为直接和明显的生态环境保护途径。但如果干预不当,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现行的农村生态环境干预体系难以应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激励错位等方面的缺陷,存在较为严重的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态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且不具有可执行性、农村环保机构数量有限,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4社会机制不健全

社会机制作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补充,主要是通过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等方面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社会机制有效运行的生态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其次,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不能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第三,公众参与程度有限、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大部分限于宣传教育层面,难以影响政府决策,再加上公众的力量有限、层次不高,没有形成整合的集团力量,参与效果不明显;第四,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不够,营造的氛围不够,公众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些限制了社会机制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作用的发挥,不能遏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以期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政策、规制的调整和改革缓解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改变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提供有益参考和理论依据。

3.1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进行战略定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显得非常必要。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共同点是: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重新进行战略定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和核心部分,并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将环境检测结果作为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可执行和有效性。

3.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因此,关键问题是通过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来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和农村工业生产过程的差异性决定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差异。

目前我国农业正面I临着农业资源紧缺与农产品需求急剧增长的矛盾,同时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日趋明显。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和大量研究表明,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Blackburn认为,种养结合和种养平衡可以通过土壤原始的循环,更好地利用各种畜禽废物和作物残留,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可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恢复中断的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减少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失。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思路正好与之相吻合,能够形成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系统,为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应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循环农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从投入端、中间过程、输出端三个有机的过程构建农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新的组织安排和政策、适当的产业链、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把专业化的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种植和养殖两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区域性的种养平衡,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农村工业来说,应将减少农村工业污染做为农村工业增长方式转变考虑的重要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过程中,在农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是优化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以及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在农村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应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走新型的农村工业经济增长道路。未来农村工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并实现农村工业的适度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和基础设施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治理成本。

3.3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种类繁多,表现为复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必须影响众多行为者,以减少相对小的、不能观察到的污染量。这就需要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并通过“连锁”

机制来激励相关行为主体减少污染排放。结合我国实际,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重点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产权制度、价格政策、税费政策、财政政策,对政府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环境准入门槛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环境管理的政策工具是多样的,包括市场交易机制、补贴、教育、激励和行为标准等,经验研究表明,不能简单地判断哪种政策工具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最有效,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的选择取决于环境质量问题的性质、管理机构获得有关农村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之间关联关系的信息可得性以及关于由谁承担治理成本的社会决策。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不能仅仅依靠一种政策工具,需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税收一补贴政策工具、命令一控制政策工具(主要是法规/标准)、教育与技术推广工具等,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第11篇

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着世界上最快的增长速度,但是环境污染也尤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十分尖锐。因为总体上我们仍然在沿袭着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模式。我们创造的GDP大约占世界总量的4,而消耗的各种资源比例却几倍甚至于十倍于此数。我们在实现人均GDP从400美元到1000美元的情况下,出现了发达国家在人均GDP从3000美元到10000美元期间才会出现的环境资源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压力等各种社会风险缠绕在一起,牵制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建设和谐社会,制约了实现全面小康。也就是说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问题等突出矛盾。因此我们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状况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以下六个方面的认识,投身环保行动。

一是保护环境就是贯彻国家的基本国策。要把环保工作提升到事关国家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高度来认识,进而激发社会及我们每个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制定的“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国策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切实作好环保工作,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另外,要把保护环境这个基本国策落实到实处,依法执政是根本保证。要改变过去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的办法,转变为综合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问题。要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的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一线执法装备水平,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是保护环境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环境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环境问题是人类向自然索取和改造自然的衍生物,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是随之带来的危害也不可低估。如中东问题,除民族问题外另一原因就是争水争油问题,其战争的破坏力可想而知;全球气候变暖,温湿效应造成全球气候灾害,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世界油价具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耗过大,供需产生矛盾,必然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我们国家一些地方为了产业发展,破坏山林,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破坏人类生态平衡并直接影响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事件屡见不鲜,造成的重大损失难以估计。这种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必须坚决纠正。我们要以保护环境来优化经济增长,就要加快历史性的转变,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真正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

三是保护环境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没有发展,不可能摆脱贫困,迈向小康,但发展代价过于沉重又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因为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反对以环境破坏的方式来谋求发展,提倡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克服不协调、不持续的毛病,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环保型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形成集约发展,清洁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

四是保护环境就是盘活资源,使环境资本不断增值。要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树立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产、资本的概念;必须树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本不断增值的价值观;必须大力加强保护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搞好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研究利用市场机制把环境作为资源来经营的途径,将环境容量资源化、资本化和产权化。要建立符合生态价值的合理的价格体系,逐步实行适应国情的排污交易制度,制定科学的排污征收标准,增收环境税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前沿政策。

五是保护环境就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是物质和能量的反馈式利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经济要与环境协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循环经济遵循“3R”(简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主要有清洁生产、生态工业、持续农业、绿色消费和废物处理五个工作层面。发展循环经济不但有利于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或消除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六是保护环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能忽视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载体。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另一方面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节约资源、利用新能源、废弃物再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正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急需的。企业一旦掌握了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必然会给企业自身带来不可估量的利润,实现价值增值。再者也能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向政府交纳税收,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进而使我国社会更加和谐。

第12篇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农户;认知度;面源污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5-0070-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5.012

随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逐步展开,丹江口库区水源地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库区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库区周边和受水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环境保护的任务就显得更加紧迫。当前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也不断升级,许 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多项研究资料均已证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目前河流、湖泊等水 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3]。农业生产活动就是面源污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丹江口库区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农户(农业生产活动的实施主体)对面源污染的主观认知程度和农户生产行为,分析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农户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探讨导致农业生产中长期农膜、农药、化肥等大量化学用品不当使用的原因,为丹江口库区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障碍。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范围和内容

课题组于2009年4-5月期间,对河南省和湖北省的西峡、淅川、郧县、郧西等5个县市的进行农户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调查员与农户2个小时的面对面的访谈形式收集得到信息,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基本信息、农户家庭收入、支出与生活、农户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民环保意识和行为意愿等,此次调查共回收252份,通过整理、剔除错误信息,共获有效问卷246份,其中河南问卷141份、湖北105份。本文所用数据即源于此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种植行为以及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1.2 农户基本特征

本次问卷调查中,男性农户有207人,女性有39人,分别占受访农户的84.1% 和15.9%;受访农户的平均年龄为50.8岁,受教育程度达到小学和中学的分别占30.9%、 45.5%,高中学历以上的农户占34%左右;被调查农户中普通村民占72%,党员占28%。按户籍所在,家庭总人口数平均为4.8 人,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平均为2.7人;2008年中从事农业在6个月(包括6个月)以上的占63.5%;家庭人均实际耕种面积1.79亩(包括承包、租入、转入和出租的土地)。家庭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平均占家庭总收入的37%。其中有工资性收入的占70%。

2 农户对面源污染意识的统计特征

针对目前生产上农用化学品大量使用的现象,本文从农膜、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以及农户生活垃圾、生产垃圾的处置方式来研究农户对面源污染的认知度和农户生产行为。

2.1 农户对农膜污染的认知和行为

农膜已成为农业生产上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作物提早上市、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246户问卷中,有156户农户长期使用农膜,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农户对农膜污染的认知和行为调查统计

Tab.1 The statistics of farmer's cognition and productionbehavior with agriculture plastic film pollution

问题

Questions回答

Answers样本数

Samplenumbers百分比

Percent (%)农膜残留是否有影响有影响没影响1143875.0

25.0农膜残留有哪些影响影响环境美观

影响土壤质量影响下茬作物出苗影响田间作业影响产量污染环境23507945352620.243.969.339.530.722.8是否清理残留农膜清理不清理916558.3

41.7废弃农膜处置留在土壤中丢弃在地边或、河沟、河里回收焚烧清理后掩埋其他4949214414420.120.111.624.37.72.2针对残留农膜是否对生产和环境有影响的问题,农户中认为有影响的占75%,在回答“农膜残留有哪些方面影响”的多项选择中,认为影响下茬作物出苗的,占受访农户70%左右,其次是影响土壤质量、影响田间作业,认为对环境污染的农户有22.81%。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认为农膜残留有影响的农户比例较高,但这些影响主要是对田间作业的关注,认为对环境有影响的比例较低,说明在农户的观念中对残留农膜会污染环境的认识还不足。在回答“是否清理残留农膜”时,选择不清理的农户占41.7%,几乎接近一半,这个生产行为与影响田间作业的较高认知度是不一致的,究其原因,可能与家中劳动力少或农膜残留对作物产量未造成过大损失有关。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降解周期长,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于“废弃农膜如何处置”时,农户处置方式也不是固定的, 选择留在土壤中、丢弃在地边或河沟、河里等处置方式的农户,共占受访农户40%左右,采用焚烧方式的,有24.35%,选择送到回收站的只有11.6%。以上问题的回答显示,农户对农膜残留会污染环境的认知度还很低,但对会影响生产的认知程度较高,遗憾的是这种对影响生产的较高认知度并没有对生产行为和生活习惯产生指导作用。

付静尘等:丹江口库区农户对面源污染的认知度及生产行为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5期2.2 农户对化肥污染的认知和行为

化肥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与当地农户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4-5]。从表2看出, 农户在回答“施化肥是否对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有影响”问题中,有143户认为会对水质有影响,占受访农户的60%左右,这个结果好于我们的预计,说明水库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宣传,对农户的环保意识有一定的提高。对于“大量施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时,认为会造成土壤板结的有170户,占受访农户70%,这个比例高于对水质的影响,说明农户对土壤质量好坏的关心大于对环境的关心程度。有关“多用些化肥是否可以保证产量”的问题,受访农户中认为不会保证产量的占22.2%,不清楚但使用后心里踏实的占 11.1%,认为多施一定会保证产量的农户达66.7%,这个比例与化肥实际使用情况接近,有70%多的受访农户,近5年来,亩施化肥数量在增加,减少化肥用量的农户只有不到5%,由此看出农户对化肥保产有很大的依存度。

在调查农户是否买过劣质量化肥的问题时,有1/3的农户回答“遇到过”。面对买到的低质量化肥,74.2%的农

表2 农户对化肥污染环境的认知和行为调查统计

Tab.2 The statistics of farmer's cognition and productionbehavior withfertilizer pollution

问题

Questions回答

Answers样本数

Samplenumbers百分比

Percent (%)多用些化肥能保证产量吗不会

不清楚但使用后

心里踏实

一定会522615622.211.166.7近5年,每亩地施化肥数量增加减少变化不大177125472.84.9

22.2施化肥对河流、湖泊、水库水质的影响有影响没有影响不知道143613659.625.4

15.0大量施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会不会不清楚17068570.028.0

2.1买过劣质量化肥

买到,如何用买过没买过增加施用量增加次数丢弃731704910730.070.074.215.2

10.6户采用增加施用量的方法,15.25%的农户增加使用次数,选择丢弃的农户只有10%左右,可见化肥的质量风险也会导致化肥用量的增加。以上分析看出,农户在判断化肥会对水体水质有影响时虽有一定的认知度,但实际生产中化肥使用量却在逐年增加,说明农户关注度主要在化肥影响产量、影响收益上,其次才是过量施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容易被忽视,因此,环境污染的风险也在逐年加大。

2.3 农户对农药污染的认知和行为

有关农户对农药污染环境的认知度和农药用量等行为的判定,可从表3中看出。回答“是否了解农药的残留时间”,选择“不了解”和“了解一点”的农户共占到80%以上,认为“完全了解”的农户占近20%。在农药配施的操作中,66.0%的农户能按农药说明书的要求来配比,36%的农户处在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说明农户对农药正确、安全使用知识和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性还不是很清楚。对多用些农药是否可以保证产量的回答,认为一定会保证产

表3 农药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和行为调查统计

Tab.3 The statistics of farmer's cognition and production

behavior withpesticide pollution

问题

Questions回答

Answers样本数

Samplenumbers百分比

Percentage (%)喷施农药用量按说明书配比减少用量增加用量视情况而定1595443366.02.118.3

13.7施用农药后会清洗工具吗每次都清洗偶尔清洗从不清洗215111489.64.65.8在哪里清洗池塘河流沟渠其他1173421044.831.718.3

45.2过期农药的处理继续施用掩埋或烧倒入水沟或池塘等环境现买现用其它515433148121.923.114.26.0

34.8多用些农药是否保证产量不会

不清楚但使用后

心里踏实 一定会542615423.211.065.8农药包装袋、瓶的处置就地扔掉埋或烧送回收站其它1616115966.025.06.13.7量的农户占到65.8%,不清楚但使用后心里踏实的农户占11%,说明农户对农药保证丰产也有很大的心里依赖,对农药使用误区的知识还不了解。在调查施用农药后是否清洗工具的回答中,受访农户中每次都清洗的占近90%,说明农户对清洗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知, 但清洗的方式各不相同,直接倒入池塘、河流、沟渠的农户共占54.8%,选择其它清洗方式的农户,占受访农户45.2%,主要有洗后倒回地里,回家洗后倒在排水沟或门前等。这些看似很随意的行为习惯不但可导致农田水直接受到污染,且随着水体的流动,污染范围逐步扩大。这些行为在对待过期农药和农药包装袋、瓶的处置上也体现出来。

2.4 农户对生活垃圾和秸秆的认知和行为

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见表4),“堆在门前屋后”的农户占受访户近一半,选择“入沼气池”处理生活垃圾的农户,不足10%;同样对于生活废水处理,选择循环利用的农户比例很低,就地倾倒是一种普遍的行为,这些污水垃圾的排放方式也成了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对待厕所粪污,91.8%的农户采取沤肥还田和下沼气池的再利用方式;农村粪污的污染主要来自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大户[6],通过对两家养殖场的实地走访发现,由于没有配套的处理设施,目前都是采取粪污直接排放的方式,污染了水塘及周边环境。

从问卷调查也得知,目前家中建有沼气池的农户达到受访户的64.5%,湖北农户家中有沼气池的比例高于河南。通过对湖北、河南两省农户对秸秆处置方式的分别汇总,发现差别较大(见图1)。在河南,直接把秸秆做生活能源的农户有60%之多,而湖北只有不到30%;河南有11%的农户选择秸秆就地焚烧,在湖北有近30%农户采用此方 式;选择沼气生产和还田的农户,湖北略高于河南,这可能与它们的沼气池比河南普及有关。

表4 农户对生活垃圾及生产垃圾的认知和行为的调查统计

Tab.4 The statistics of farmer's cognition and

behavior with garbage

问题

Questions回答

Answers样本数

Samplenumbers百分比

Percentage (%)生活垃圾处理下沼气池堆放在门前屋后其他201441098.246.7

44.7生活废水就地倾倒到污水沟浇地或上粪池下沼气其它14770141260.528.85.85.0厕所粪污下沼气池还田、用作肥料其他591662024.167.7

8.2

图1 秸秆处理方式

Fig.1 The treatment of crop straw

3 影响农户认知度因素

3.1 影响农户认知度的因素

为探讨影响农户对面源污染认知程度的因素,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将农户对大 量施化肥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判定分为0(不会)和1(会)两种,作为因变量,同时将农户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即党员为1、非党员为2)和家庭特征(包括人均年收入,实际耕地面积、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及家庭中总人口数)作为自变量,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本文采用spss 16.0分析软件,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Tab.5 The result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项目Item系数

B标准误

S.E.统计量

Wald自由度

df显著性

概率

Sig.发生比

Exp(B)受教育年限0.1950.0629.98010.0021.216政治面貌(1)0.9410.3497.26510.0072.564常数-1.7980.44616.25010.0000.166模型:Logit P = -1.798+0.195受教育年限+0.941政治面貌(1)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受教育年限和政治面貌两项指标均通过5%水平的统计检验,结果显著。其中受教育年限与农户对环境污染认知程度呈正相关,系数为0.195,说明农户受教育年限越高,对环境污染的认知程度就越高。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农户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农户的认知概率比不认知概率提高1.216 倍。同时,农户的政治面貌也与农户对环境污染认知度呈正相关,系数为0.941。即在受教育年限相同的水平下,党员对面源污染的认知度高于普通村民,发生比是普通村民的2.564 倍。究其原因,可能是农村中的党员,一般都是有一定文化,个人能力强,有一定威信,是村里日常事务的主导者,同时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也促使他们担当起国家农业政策的主要宣传人和执行人,因此,信息获取比普通村民有优势。在农户个人特征中,年龄大小对环境污染的认知程度影响较弱。此次问卷调查中,30岁以下农户受访只有不到2%,中老年是农村的主要农业劳动力,他们从事农业时间长短、年龄大小,对面源污染的了解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农户家庭特征中,没有一项因素通过统计检验。农户家庭实际耕种面积与环境污染认知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与预期结果相反,农户承包或承租土地面积越多,对相关的农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资料投入的关注度越高,理应对环境污染认知度较高,但回归结果显示耕种面积对环境污染认知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农户的关注度可能集中在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品种的选择以及农资价格等直接影响土地收益的信息。

4 结 论

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农户对种植业面源污染认知度及生产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户 对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还不是很高,即使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如农户知道残留农膜和大量施用化肥可以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并没有对日常的农业生产方式做出改变,说明意识与实际是脱节的、是不相符的。农户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程度很高,使用量也在逐年 增加,同时,农户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如垃圾堆放,废水随意排放以及生产废弃物不能有效及时处理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分析研究农户认知度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农户个人特征:受教育年限和政治面貌对认知程度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是正向的。也就是说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户对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力发展农村党员,对提高认知程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面对日益紧迫的面源污染问题,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实施源头控制,制定农业生产 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减少农田、畜禽养殖业等对环境的污染[7],是水源区水质 保护的重要内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①扩大农村信息获取的渠道。当前农村中收看电视节目是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在农村还不是很普及。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扩大宣传渠道,加大环境保护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②建立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安全监管的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是库区农民需走和必走的一条农业致富之路。在库区周边建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示范区和示范点,从政策和农业技术上给予大力辅助,如给予绿色农产品补贴,给予平衡施肥的建议以及物理生物防虫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并大力推广,提高农户的土地收益;同时从源头上监督生产资料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减少污染源;③加大生活辅助设施建设。针对目前农村中回收站点少,垃圾处理粗放等现状,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的配套设施,增加农业、农村废弃物的回收点,鼓励和实施再利用,逐步改变农户多年形成的粗放生活习惯。针对畜禽养殖大户,要增强畜肥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如扩大畜禽场化粪池的容量 ,保证化粪池密封性,以防径流和侧渗;对于畜禽场养殖规模要根据周边农田面积来确定, 以便农田能完全消纳,使畜禽粪肥能得到有效的再利用;④加大生产资料市场的监控。劣质化肥、农药也会增大环境污染的风险,需要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严厉制裁;建议设 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电子标签,从出厂到销售建立电子档案,可以使农户在农资连锁 店方便查看,保证产品质量。⑤建立健全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控制水源地的面源污染,农户多年的生产方式也需要更新 ,如养分的最佳配置,有机农业的管理模式等。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体系已很难满足农户对 生产技能的需求,必须采用全新的推广方式,让农户了解到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误区,同时也能给农户一个反映需求的渠道。只有农户真正地意识和明白问题的症结,才能有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改变生活、生产垃圾的处置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致谢 感谢谭秋成研究员、周海林研究员、李琪研究员及课题组成员对论文 初稿提出的重要修改意见。

(编辑:刘呈庆)参考文献(References) [1]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from A griculture [EB/OL].,2003.

[2]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urope's Water Quality Generally Improvingbu t Agriculture Still the Main Challenge [EB/OL].eea.eu.int/,2003.

[3]郁亚娟,黄宏,王斌,等.淮河(江苏段)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水平[J].环境化学 ,2004,23(5):568-572.[Yajuan Yu,Hong Huang,Bin Wang,etc.Level of Organochlo rine Pesticide Pollution in The Water of The Huaihe River.Jiansu Province.[J]E nvironmental Chemistry,2004,23(5):568-572.]

[4]朱兆良,David Norse,孙波.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5-6.[Zhu Zhaoliang, David Norse, Sun Bo. Policy For Reducing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Crop Production in China.[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6:5-6.]

[5]杨林章,孙波等.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及其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3:73-74.[Yang Linzhang, Sun Bo, et al.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the Nitrogen Budget of China's Agriculture System [M].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8:73 -74.]

[6]董克虞.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化途径[J].农业环境保护,1998 ,17(6): 281-283.[Dong Keyu.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Use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eces[J].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998, 17(6):281-283.]

[7]张维理,冀宏杰,Kolbe H,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杂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J].中国 农业科学,2004,37(7):1018-1025.[Weili Zhang,Hongjie Ji,Kolbe H,et al.Esti m a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and the Alleviating S trategies[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4,37(7):1018-1025.]Analysis on Farmers' Cognition Degree and Production Behavior with Nonpoint

Pollution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FU Jingchen HAN Liebao

(Turfgrass Institut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