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的健康教育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一、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表、有考核,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4、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进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大队部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讲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利用红领巾板报办好健康教育专栏。
2、利用校园电视网络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宣传卫生和健康知识。
3、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和健康实际操作能力竞赛。
4、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三、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
1、教导处要加强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备课、教研活动、考核等方面的检查,并计入量化考核和奖惩。
2、事务处督导、检查教工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大队部要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搞好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预防常识教育,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四、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五、继续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
健康教育是学校创卫工作的重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文件、材料、照片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健康教育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一:我校爱国卫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预防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依据,抓好常规工作,确保无重大卫生事故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创建平安校园。
一、 加强领导,建立创卫长效机制
按照《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进一步落实创卫目标工作责任,人人参与创建的新格局。完善制度建设,确保人员、经费落实,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严格考核奖惩制度。
二、 营造氛围,开展多种宣传活动
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和各种集会,宣传创卫知识,普及创卫知识。以富有创意的活动为载体,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个个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评选学校师德典型和服务标兵,大力促进师德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推动学校卫生工作再攀新高;创建文明班集体和评选文明处室、文明教工,促进师生员工文明卫生素养的提高。
三、突出重点,加强师生健康教育
搞好健康教育。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标准》的要求,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认真做好师生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传授,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80%以上,加强健康教师的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教学水平,有计划地进行卫生知识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对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等的防治和宣传。定期出好黑板报、布置宣传窗,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自评,做到不漏条不漏项,不断完善,确保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全部高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四、保持特色,创造一流校园环境
学校的环境卫生要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保持一流的校园环境卫生水平,做到随时随地经得起检查。坚持班级卫生包干区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进行卫生大整治活动。开展卫生评比,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学校文明监督岗要在保持校园整洁,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中的不文明行为中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加强环境整治,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
五、加大力度,严管食品卫生安全
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以签订责任书等方式,落实责任,奖惩分明,促使食堂能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确保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校医要专业角度对食堂卫生和实行全面监督。后勤负责从行政的角度对食堂各项管理实行有效监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堂各项卫生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定期召开食堂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会议,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教育,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素质,促使各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切实把好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关、食品原料采购关、食品制作和储藏关。食堂要按学校要求切实加强日常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建成立有关台帐。
六、重在预防,开展学校疾病防治
在师生积极开展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师生体质和防病能力。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以结核病、肝炎、伤寒为重点的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以活动为载体,重点做好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和控烟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重视艾滋病预防,开展不少于两次的专题讲座。
七、坚持不懈,切实搞好灭除“四害”
按上级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厕所定时喷洒灭蝇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孳生地,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内。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二:建立健全的爱国卫生领导小组和各项卫生制度及工作计划,具体的有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值周制度、寝室卫生制度、食堂卫生工作制度、文明卫生班级评选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除四害工作计划、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教育计划等,定期召开会议。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精神,巩固已有创建成果,围绕学校创建先进单位的工作目标,以“环境育人”理念营造洁美的校园环境,推进全民健康工程。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日常卫生责任管理;
2、开展卫生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
3、定期进行除害工作,消除“四害”隐患;
4、落实专项整治,开展“同创共建”活动;
5、加强校园绿化管护,美化校园育人环境;
6、抓好食堂卫生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7、加强化学品废弃物的有效管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8、重视厕所卫生保洁,方便师生员工盥洗
三 具体要求:环境卫生:
教室内外卫生
1、教室及相应走廊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无杂物。
2、教室及走廊墙壁上、窗台上无球印、鞋印、无积尘。
3、门窗保持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课桌椅排放整齐,学生外出上课或活动,椅子要塞至课桌下方,课桌上无东西,课桌内学习用品摆放有序。
5、讲台上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无积尘。
6、黑板及时擦干净,粉笔槽内无积尘,卡片、小黑板等摆放整齐统一放在黑板下的北侧。
7、清洁工具排放在教室指定角落,排放整齐,保持干净
8、各班教室内及走廊墙上宣传字画表面无明显积尘,阳台栏杆及内侧表面无鞋印、球印、无积尘。
公共区卫生
1、管理区内有甬道和操场的班级应全天整洁干净,无纸屑果壳及其他废弃物(雨天不例外)。
2、管理区内有花坛、草坪的班级,应保证花坛内无杂物,基本无杂草。
3、管理区内有走廊、楼梯等的班级,标准同教室要求。走廊包括墙面及宣传字画、阳台栏杆。楼梯包括台阶、扶手及楼梯墙面。
4、管理区内有宣传栏、橱窗必须每星期擦拭一遍,应保证其干净无灰尘。
(三)寝室卫生
1、寝室地面干净,室内无杂物堆放,无异味,无损坏公物现象。
2、床面平整,被褥等其它床上物品叠放整齐统一且符合要求。
3、桌凳清洁,桌面、桌内、床下物品摆放整齐统一且符合要求。
4、窗台清洁,无杂物堆放;窗户玻璃干净。
5、洗漱用品、暖瓶摆放整齐美观且标准一致。
6、门及门上玻璃干净,无尘土、灰网等。
7、灯具干净明亮,无尘土、灰网等。
8、墙壁干净、无灰网,衣、帽等物品挂放整齐、美观。
9、寝室有统一的床头牌、门牌号(含班级名、寝室号、寝室成员名单)。
10、室内装饰整体布局整齐、美观,且健康、文明、符合要求。
办公室以及各专用教室内外卫生: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墙壁、阳台、天花板、日光灯管、电脑台、饮水机、标语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桌上教师用品和学生的作业本摆放整齐。
5、物品柜上无积尘,无杂物。
6、卫生工具摆放有序,垃圾袋装化,并天天清理
学生个人卫生:
1、坐立读写姿势要正确。
2、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动作准确到位。
3、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
4、带好清洁的水杯和手帕(或面巾纸),注意饮水卫生。
四 加强学校卫生监督:
教学卫生监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检查教室采光、黑板反光情况,调查学生睡眠时间是否充足,保证学生休息时间和室内空气新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卫生监督:教室开窗通风,地面清洁,桌椅摆放整齐,第一排课桌距离黑板不少于两米,桌椅高度适中,门窗墙壁无积尘,清洁工具摆放整齐,学生读写姿势正确。
寝室卫生监督:寝室开窗通风,地面清洁,床上干净,被子叠放规范,清洁工具摆放整齐,室内无异味,臭味。每日清扫三次。
五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食堂:每年工作人员按时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办理卫生许可证,组织学习食品卫生法,墙上悬挂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
饮用水:全部饮用白开水,严格做到不喝生水,尽力减少污染机会,教育学生以及教师定期清洗饮水用具,保证用水清洁,防止病从口入。
作好环境卫生监督:
室内:建立卫生检查管理制度,坚持做到一日三扫三查,并开展登记评比工作,达到地面清洁,桌椅整齐,门窗四壁无积尘,物品摆放合理。
室外:划分班级清洁卫生包干区,做到地面墙壁清洁,无乱涂乱画现象,坚持一日三扫三查,严格管理,保证校园清洁美丽。
厕所:每周酸洗一次,冲水到位,保证无味。
作好资料建设工作:完善规范,实事求是,严格管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手段,对全校师生进行普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采用讲座、健教课程教学、咨询、展览等形式,分阶段、分季节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三:为了加强疾病的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绿化校园,消灭四害,特制订以下计划:
1.建立健全的爱国卫生领导小组和各项卫生制度及工作计划,具体的有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值周制度、寝室卫生制度、食堂卫生工作制度、文明卫生班级评选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除四害工作计划、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教育计划等,定期召开会议。
2.严格值周制度,抓好校容校貌,每天对校园环境卫生、自行车排放、学生文明礼貌、纪律、仪表整洁大方等多项规定进行检查,并记录,每月评选文明班级。
3.对绿化、除四害、健康教育、硬件设施有足够经费投入,并配有专职人员。
4.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和饮水管理工作,食堂与双重领导负责,食堂内装有消毒及防蝇设施,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体检和知识培训,严格做好餐具及熟食间消毒工作,不卖腐败变质剩菜等食物,每天一次进行督促检查,杜绝食物中毒,防止肠道传染病发生,办好学校食堂,搞好学生膳食供应。
5.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宣传阵地,定期更换橱窗,每年四期,卫生小报每年十二期,卫生黑板报十二期;把健康教育课列入正式课表,并上好青春期卫生、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健康与精神分析,饮食营养与卫生大课,必要时配合录像教育。
6.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完成每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开展日常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登记工作,做好传染病管理及学生因病缺课工作,开展简易临床与急救包扎处理,并进行统计。
7.按照教育卫生要求,合理安排教育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课程表,保证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
8.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各班级,检查了解教学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个人卫生、教室采光、照明、通风、噪声及课桌椅配套使用,发现情况及时合理调整和适当改善。
关键词:流行病;预防;大学生
在当前的各种流行病大面积肆虐的形势下,对于建立在校大学生的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研究是一项关系到千万大学生的大事。为了确保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能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在开展工作之前,必须对所实施的计划进行缜密合理的设计,既要保证计划的科学性,更要体现计划的可行性。制定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要目标准确,重点突出,切合实际,并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性。计划可根据国家教委、卫生部门对学校流行病预防内容评估的规定,以及本地区儿童青少年 实际健康需求和存在的健康问题,并考虑长远健康发展目标,制定出各校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1][2]
一、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内容
(一)根据《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领》及国家教委、卫生部门对学习校流行病预防内容评价的规定,以及省、市(县)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各校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并进行监督与评价。[3]
(二)制定实施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各项目标的保证措施,以及为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而制定激励政策。[4]全员发动争创成为“流行病预防促进学校”通过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组织等众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闭路电视开展宣传报道。[5]
(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有可行性的,实现流行病预防促进各项目工作目标所需的政策。这是学校对该计划所作出的承诺,相当于学校健康促进的“”。在广泛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应让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和监督执行。
二、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评价内容:健康检查的内容及次数、常见病筛检和治疗、身体缺陷的检查和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健康咨询和行为指导开展状况等。
(二)评价指标:反映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测的指标有:患病率、发病率、检出率、感染率、治愈率、再感染率等。
反映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的指标最常用的有:等级评价方法、百分位数法等。反映学生因病缺课指标:人均病假日数,系指全校(或班级)在一学期中平均每人因病缺课的时数,月病假率等。[6]
(三)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目标应包括:
1.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
2.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降低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各种危险因素;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设立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领导和组织管理机构
实施学校流行病预防的单位,必须加强对决策层的开发,转变观念,提高对学校疾病预防目的、意识的认识,树立信念。使决策者有决心把流行病预防情况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7]必须成立由校长或其他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它由校教务处、共青团、学生会和学校医务室等部门组成,还应吸纳社区领导及家长代表参加。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促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各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并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以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各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实行目标管理。[5]
四、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工作的实施
(一)制定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政策;
(二)创建学校流行病预防环境;
(三)设立学校卫生服务站;
(四)协调学校与社区医疗工作站的关系。
五、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工作的效果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及指标
1.流行病预防知识的评价
2.卫生健康信念的评价
3.健康行为的评价
4.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评价
(二)评价方法
1.问卷调查
2.行为观察
3.自我评估
4.个别交谈
六、讨论
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设计的模式及程序可参考美国健康教育专家格林教授提出的PRE-CEDE-PROCEED模式。[3]它是一个较为成功的理论模式,根据它可制定全面的计划,常被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计划设计和评价的指南。[6]
参考文献
[1]田本淳.健康教育计划实施[J].中国健康教育,2007,(5).
[2]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J].中国健康教育,2005,(5).
[3]杨庭忠.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凤云.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今后发展任务[J].齐鲁护理杂志,2006,(11).
[5]王俊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1).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健康;终身
作者简介:黎伟(1964-),男,安徽省芜湖市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32-03
随着课改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景象,体育教学思路逐渐明朗,小学阶段是快乐体育,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为主;中学阶段是全面发展的体育,以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为主导;担心阶段是竞技体育,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为出发点。那么,实施什么样的体育教学才能体现高职特色呢?
一、素质教育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模式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教育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体育教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行为与习惯作为教学目标,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1]。把体育教学推上一条特色化教学的道路。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旋律。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简单阐释为以人的身心发展和个人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教育。可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体育教学与思想道德
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社会道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对其思想品质方面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是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也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体育教学可以传授相关技术、战势和知识,使学生在健康的氛围中学会竞争,树立高尚的情感价值观,从而也使学生具有了人生成长必需的优秀精神品质。
(三)优化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教学的参与,它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学校只有把它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等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宗旨。就体育教学而言,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使体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贯彻全民健身纲要,利用在校时间学会一两种终身体育锻炼方法,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真正起到增强体质,促进学习的目的[2]。同时,由于体育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成了“重基础、能力强、素质高”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学校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重视体育教学这门科学,通过和其他课程的合理配置,构建一个以利于发展的知识结构,在此基上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展示自我的空间,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能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和强壮的体魄,这是体育教学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学校追求体育特色的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
二、健康体育决定体育教学的特色
关于体育教学的研究有很多,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渐渐成为一种定势,即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在体育教学思想的认知上,不应再把其仍然停留在公共体育范畴之内,并仅作一般性考察而没有进行专门性的研究,而是把其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即健康体育得到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特色全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
(一)视健康体育为先驱
坚持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视健康体育为先驱,是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出发和落脚点,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体育教学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健康教育主要特点在于有计划性和有目的性,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为基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选择的特殊需要,考虑未来事业与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所能利用的现有客观物质条件,制定出短期与长期的健康教育计划[3]。同时,既要用规划去约束健康教育行为,又要在实践中调整和充实健康教育计划,这才是健康教育实现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健康教育迎接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人标准挑战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准父母;健康宣教;分娩质量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64-02
为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分娩质量,满足孕妇的生理、心理、情感的需求。我科于2005年3月在以往开设仅限于孕妇本人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开设了准父母共同参加孕期健康知识宣教课堂,对在产科门诊检查的孕妇及其丈夫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让准父母双方树立信心,改变传统观念,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1.1 方法:采用集中授课、发放书面材料、提供视听教材、开设电话咨询指导、举办宣传栏、黑板报、门诊走廊张贴图片、现身说法,内容形象生动,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接受。每周对准父母进行一次集中授课,组织每天新建卡者观看录象教育。根据准父母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地区、掌握知识能力的不同、对知识的需求量的不同等差异,健康教育的方法也符合个体化需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穿插多种方法,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1.2 内容:教育计划是健康教育过程中落实各项具体措施,评估各项教育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准父母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产前健康教育计划和内容。①孕期保健:包括孕期环境、饮食、衣着卫生。②自我监护:教会孕妇自测胎心、胎动及胎教的方法。③母乳喂养知识:模型示范,掌握哺乳技巧、护理。④新生儿用物准备、新生儿抚触及游泳知识观看实际操作。⑤讲解临产先兆常识:如见红、破水、宫缩。⑥异常情况:胎心、胎动、早破水,妊娠晚期血压、小便的改变等方面知识的初步了解。帮助准父母掌握安全妊娠的主动权,使其有能力进行孕期自我保健与自我监护、对异常情况的识别与预防,并适时就诊,使准父母有行为心理准备及情绪调整。同时开设了远程胎心监护,方便不能来院的准父母,以便及时了解胎儿在宫内缺氧、胎动情况。对复诊的准父母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进行系统规范的宣教指导,并可电话咨询孕期的困难和不解问题,减轻孕期不适和心理负担,树立信心,使之平安度过整个妊娠期。产科门诊护士明确在孕妇妊娠期的教育重点,有的放矢的进行宣教。
2 健康教育的结果
对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准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产前教育对孕期知识掌握及了解的有效率达到100%。见表1。建校后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自然分娩率明显增加。见表2。
3 讨论
准父母共同参与孕期健康教育,增强孕妇自我防护能力,也是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凡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准父母都能较好地完成产前保健,为安全度过整个妊娠期提供了保障。减少了因早产、早破水、胎位
一、完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职能。
成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鹏、廖昌发,成员:各班班主任及总务主任等成员,并组成我校“整脏治乱”小组。发挥主要职能:定期召开卫生工作会议,进一步搞好学校卫生工作。
二、组长主要工作
制订并落实卫生工作计划,健康教育计划,《学校卫生管理制度》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课等阵地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按规定开设卫生健康教育课。实行卫生岗位责任制,搞好校园环境卫生,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
(1)、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并按“三项竞赛”要求完成卫生工作,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办公室,远教室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和班级,要求做到整洁美观。
(3)、卫生检查办法:由卫生组长和学生组成的检查人员进行每周检查3次以上;检查方式,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周一、周四全面检查,其余为不定期检查,每周公布检查结果,班级的卫生工作情况作为班主任考核,评比先进班级等依据之一。绿化校园,美化环境。要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
爱护花坛等风景建筑设施。
(4)、开展卫生保健活动,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及师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加强个人卫生教育,进行个人卫生习惯抽查,以养成讲卫生光荣,不卫生耻辱的新风尚。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做好青春期卫生知识宣教,开展卫生知识专题讲座。
三、实施奖励办法
(1)从全校14个班级中按期末卫生总得分按从高到低评出5名给予奖励。第一名:加0.5分,第二名:加0.4分,第三名:加0.3分,第四名:加0.2分,第五名:加0.1分。(期末卫生总分值的基础上加)
(2)每位卫生执勤学生到期末评为校园卫生标兵。学校抽出一定资金买奖品给予奖励。
以上的各项制度望全校师生积极配合,为学校的卫生工作做出自己的一分力量,争取把我校的卫生做得更好。
施洞小学卫生组
一、有针对性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水平
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在师范院校中开始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师资保证;要通过教师培训提高在岗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上,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才能更好地落实教育计划,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嘲讽、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学业成绩也就随之有了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就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优化心理品质,改变评价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中学生更是如此。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用“放大镜”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表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人格。不少学生的自卑心理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个别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不管不问,对学困生全盘否定,出言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和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和社会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口头说教是不行的,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和教育。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无时无刻不在触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五、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能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磨炼意志,增强自信;要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大对家庭文化生活的投入;要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育方式可直接导致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生等等。
六、积极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学生通过咨询,进行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要给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心理咨询外,学校还可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各行各业竞争加剧,市场对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首当其冲承担起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健康的心理保障是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的前提,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心理各方面需求激增,在面对目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时代的高速发展具有两面性,往往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使市场复杂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这一时期尤为突出,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探寻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方式,从而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师队伍现状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但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体系才形成了一定的雏形。具体经历了80年代的初期,教育者们才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期,在各个高校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环节,但对其职能缺乏清晰的划分,随后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率先在上海、湖南等地方启动。形式主要以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构建学生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但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差、奖惩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进程,缺乏专业的、高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心理咨询师的发展更是显得滞后于国外很多,2001年8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随后的2002年4月,才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截止至2003年4月11日仅仅只有50余家申报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试点工作。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而目前全国取得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的人员在这一数字之下,可见整个社会心理咨询师尚属稀缺,高职院校构建高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的路程更为漫长。
与国内的情况相反,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历史渊源深刻,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就以社区服务站、学校心理治疗门诊等形式相继出现。发展倒80年代初期,其教育的重点仍在问题学生身上,到80年代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面向全体学生。近代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蓬勃发展,掀起了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革命热潮,引起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政府也大力支持,随之在投入经费上大幅增加,就70年代以来的教育资金投入就高达17亿美元。在此环境下各高校纷纷建立健全相应体系,并形成了专业、高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其心理咨询师职业在社会具有普遍性,其培训体系也是相对成熟完善的,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资源为构建高职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师队伍提供资源保障。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深。片面的认识,导致只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的功能。各方面的配备不全,使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初级阶段。
(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专业素养较差。多数难以深刻理解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原则,从而不能制定出有效的教育计划,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动力。
(三)学校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导致高职学生对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不强。多将其视为副科,不主动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件羞耻的事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
三、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化心理咨询师队伍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理想人格。促进高职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应该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和当务之急。高职教育是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人才资源为目的的,人才资源的好坏关系着民族工业的振兴和发展,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人才能力的培养要求从单一的技术能力导向复合的多功能性人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高职学生只有将自己置于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之下,才能在社会的多元影响下保持清醒的头脑。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尊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发掘其心理潜能,促使学生多方面协调发展,并成为具备复合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大都处于18-21、22岁的青年初期,是心理和生理成熟的重要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观念的转变、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大,对其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冲击,无论从情感上、交际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前提下,如何调节心理,也是高职院校进行良好的就业导向的需要。在竞争日益加大的社会环境下,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有利于其人际交往,择业就业,顺应社会,体现社会价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多能力培养的前提,还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必须。高效的心理咨询师在缓解这一系列问题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克服学生交往困惑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考作为唯一的能力风向标,将高职院校的学生推向自卑的境界由于城乡差异,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社会之间形成隔阂,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能及时的寻找出这一问题的产生根源,采取鼓励、沟通的方式促进学生走出封闭,建立良好的人际社交关系。
(二)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差,面对社会竞争心理压力加剧,容易出现抑郁、厌学等情况。建立一支高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在学生社会价值的正确导向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有益活动,促进学生走出抑郁。 转贴于
(三)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界的影响,从学校到家庭对其的期望构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学校成绩不理想加剧其心理情绪控制失调,出现厌世情绪,此时如果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开展有益的主题活动,能帮助其走出阴影,维持良好的班级动态。
四、构建高效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是多部门协调进行的,学校上到党政部门,下到学校师生都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工作的首位,并入教育改革的方针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工作,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是配备专业、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二)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学校设立一个单独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并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成员组成包括学校的各个部门,工作任务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制改革、教学计划制定等工作,具体起着部署、策划和推进的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起着核心领导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构建良好教育氛围。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构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深化的保障,将学校各部门,乃至社会各界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来才能从多方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如何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上,可以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多领域上入手,能保障心理咨询师队伍的深化建设。
五、加强高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据以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心理教育方法讨论,不难得出结论,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加强交流和监督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甚高,因此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监督才能保障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体地讲,首先要制定单独的监督机构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定、审核,监督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校的部署工作,同时制定严格的心理教育资格认证程序,避免形式化。就我国当前对心理咨询师认证来看,同世界的领先水平差异较大,信服性低,只有加强程序的严谨性,才能纠正人们的态度,从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构建师资队伍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非专业的人员担任主要工作,并进行在岗和岗前培训,实行培训考核制度,将师资队伍层次化,根据职能细致分工,定期整改,促进经验交流保障队伍的优越性。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从而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上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教师匮乏、专业教育能力低下,同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的美国相比相差较远。培养专业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在岗教师进行在岗培训,适时的信息更新,有利于整改教育计划。
(三)加强观察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训练。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教师的多方位能力培养,要进行系统的能力培养,除了掌握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实践外,还必须对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分析,掌握心理教育规律。对和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培训,只有构建多方位的能力才能保障其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训:
1.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掌握,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心理成长历程进行研究,预设成长中心理问题的出现,拟出预解决方案。
2.加强心理咨询能力的培训对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矛盾进行全面的理解,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思想极端化发展。
3.注重心理预测训练培养教师具有能运用一定的辅助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的能力,并能对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对世界发达国家而言,还相对比较落后,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应该了解现今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对比分析它们的特点,从而找出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矫治模式。矫治模式也称“障碍性辅导模式”。该模式主要以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群为对象,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多站在医患关系角度,根据咨询者的症状程度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该模式首先与患者沟通,了解情况,其次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做出心理诊断,最后对症下药。这种模式是一种被动的、补救性的、只针对少数人的教育策略,是各国心理健康教育最初采取的,也是各国运用最多、最为普遍的一种教育模式。
2.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是以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这一模式以绝大多数健康、正常的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帮助他们扫除成长中的一切障碍。这一模式的特点是针对普通人群的大众服务,宗旨是防患于未然、放眼于发展。该模式的形成,使心理健康教育由以矫治为主走向了以预防为主,这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心理辅导模式。心理辅导模式包括邀请、心理辅导综合和顾问教师计划三种形式。这几种模式在美国高校普遍使用。邀请模式是构建在“邀请”教育理论基础上,强调“要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潜能,充分调动学校所有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策略、各种教育计划和活动方面的资源,把学校变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应感到自己是受欢迎、被接受和被欣赏的”。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和顾问教师计划的共同点是注重心理辅导的综合性与发展性,多采取心理辅导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展教师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目标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4.来访者中心模式。来访者中心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法,也称“非指导性疗法”。这一模式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强调来访者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该模式特点有三:一是充分信任来访者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调试以及心理咨询师的配合而慢慢改变自己;二是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把工作人员当成朋友,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三是强调咨询师的非指导性,要求心理咨询师无需有意识地去诊断,而是把自己作为来访者倾述、发泄和改变的工具,从而促进来访者自己改变自己的偏执和扭曲,释放自己的潜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二、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是平行又有交叉,职能互补,相互渗透,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平行渗透模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作用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
2.心理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是以心理健康为取向,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重视心理技术的运用,多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医学社会模式。思想政治模式和心理学模式主要是帮助普通学生和有心理不健康倾向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目的。医学社会学模式主要是用于治疗有心理疾患的学生,预防因心理疾病而造成不堪后果。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但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往往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架构和心理辅导与咨询机构的建立,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孤立因子,而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局中进行规划,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要更新健康教育理念,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不仅要提倡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学科全面渗透,还要提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日常学生工作。再次,应把课程教育内容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形成一套切合大学生思维方式、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体系,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佟月华 美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的新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81-83。
[2][美]Gerald corer 著 石林 等 译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14。
一、高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作用
大学和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学生自跨入大学校门起就基本脱离了家庭的管教和约束,独自置身于相对封闭的校园中,使高等学校成为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施教者,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领导重视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而学生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都建立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制定了适合学生健康活动的计划。在增加投入开发体育健身场所和增添各种体育健身器材的同时,加大体质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达到了学生个体自我健康的目的,也有效减少了医疗费的消极投入,营造出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
2.同学之间的正面影响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有促进作用
大部分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生活习惯及体质状况存在一定的原始差异。但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其个人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受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大,处于集体生活中的学生更是如此。笔者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群体性、模仿性及好奇心,同学之间体质健康意识的相互促进,成为“体育活动先进班级”“体育活动优秀寝舍”当选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局限
由于大学生入学前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体质基础也大不一样,且受中小学阶段重智育、轻德体教育偏差的影响,高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特别是当今社会的某些负面影响,使高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不同程度地受到一定的限制。
1.部分高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广泛的生源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用人单位过多注重的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在校表现,往往忽视毕业生的身体素质。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只要学生没有严重疾病就认为体质合格,错误地把学生体质的好坏和有无疾病直接联系在一起,使部分高校不得不选择性地投入有限精力。有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身体素质低,精力不充沛,对完成工作重担有心无力。这些现象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为一句空话,严重影响到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
2.部分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大批在家庭温室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相继步入高校,这些学生面对陌生的校园,除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外,有时还表现出人格方面的不足,使高校教育工作者既做教师,又做家长;既是保健医生,又是心理医生,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他们整天忙于应付,不能全面有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计划,只求学生单纯意义上的少生病,不影响学习。另外,部分高校处于边建设、边发展的过渡时期,其骤增的招生人数造成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和体育器材无处放,体育课场地受到限制,使体育教师“无用武之地”。还有极少数体育教师理论水平较低,体育教学缺乏理论性和生动性,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造成不少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作用不能正确理解和缺乏认识,甚至认为体育教师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没有作用。当然,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不是某一位教师的事情,而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综合治理”。
3.环境的不利因素有悖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
关键词:职业高中;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目前,社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前景。然而,职高生所接触的事物逐渐多元化、多样化,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现今很多职高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就增加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让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还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职高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才选择读职业高中,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尚未成熟,因此在专业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所选专业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详细,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自己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这就给职高生造成了心理负担。而学校以及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没有重视到这一问题,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校的招生和日常教学工作中,没有向学生具体地介绍各专业的特点以及就业方向,让学生不能安心地学习。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高中学校均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管理规定而安排某个教师兼任心理咨询师,由于这些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并且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流于形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总体而言,现阶段职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非常薄弱,对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认识度也不够深刻,亟需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体系不完善。目前,虽然有些职业高中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并且也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困难重重,本质原因是职业高中没有构建一条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的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人员与班主任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且校内的资源没有有效合理的整合,无法形成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辅导、跟踪的工作机制。
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有效对策
1.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及班主任必须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解决在专业的选择与就业方面的心理难题。教师在入校时就应该统一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解析大会,向学生更加具体地介绍专业特点,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就业前景,并通过分析一些毕业生的工作实例来向学生展示今后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以及工资待遇,这就能够解决学生在专业选择与就业选择方面的心理难题,告诉学生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确保毕业生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加安心地、有目标地学习专业知识。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督促和支持职业高中学校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的心理咨询师,同时,还应该对班主任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转变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沟通交流,并告知学生家长配合心理教育,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职业高中的心理咨询师应该科学地制订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而普及学生的心里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3.构建立体交叉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随着对职高生教育的认识更深入,职高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只是单方面地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职业高中学校要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该三级网络的第一级是校领导,他们主要起到支持、督促作用;第二级是系统延伸层,主要是班主任以及各任课教师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以及心理健康活动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级是学生自助,主要是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向班主任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心理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将会大大提高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时解决问题。
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只有全面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轻松管理班级,为班级营造出团结互助、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内心更加积极向上,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朱蕾.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10):79-84.
[2]徐进.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