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时间:2023-07-23 09:26: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第1篇

2011年的财政政策目标,主要不是保经济增长,而是旨在通过改结构、调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淡化经济政策色彩,强化财政政策的社会政策功能,2011年财政政策步入历史性的功能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时各方意见纷纭。

这看似与2010年的财政政策一样,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延续2009年以来实行的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而是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使财政作用更宽广、更有效、更长远。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主要表现在财政手段的运用上依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淡出,更不是退却。而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重点、措施来看,不会“涛声依旧”。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即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整分配、促进和谐。显而易见,与前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其政策目标已主要不是保经济增长,而是从上述后三个方面来重点发挥影响力。因为2011年的经济增长已经不需要财政来“保驾”。

由此可看出,201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预期将有四大转变:

一是从以总量扩张为主转变到以结构调整为主。2009年、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分别达到9500亿元、10500亿元,与2008年1800亿元财政赤字相比实行了跳跃性的财政扩张。显然,2011年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不用财政扩张投资需求即可实现。2011年财政重点转向结构调整,即通过财政收入结构、支出结构的调整来促进和推动产业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各方面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从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转变到以公共消费扩张为主。前两年实行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表明,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投资。例如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达到9243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2011年公共投资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显然投资不再是主要的着力点。不言而喻,公共消费成为明年的财政政策主要着力点,即通过扩大各项社会性消费支出来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改善私人消费预期,带动居民消费,提升国民消费率,为宏观经济平衡、内生性增长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是从以经济为主转变到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前两年的政策目标主要是放在保经济增长上,尽管也有“惠民生”的提法,这一点在2009年尤其明显。经济复苏成为当时财政政策的重中之重。另外,受流行经济学观念的影响,财政政策长期来也只是当作需求管理的手段来使用,即仅仅被视为经济政策。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应在调整分配、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作用。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在当前条件下更多地被视为社会政策,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就是通过税收、公共产权收益和支出等途径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来供全体国民享用,改善和保障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从而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

四是从以短期目标为主转变到以短期、长期目标相结合。从宏观调控来看,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是相机抉择的结果,也就无疑地是以短期目标为主。而结构、分配、社会和谐则显然不是宏观调控的对象,作为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领域,需要从长期着眼来确定目标,从短期着手来把握着力点。能把短期与长期紧密地结合起来的着力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消费既构成短期需求的内容,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短期看是扩大消费需求,长期看是消费的资本化,即积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恰恰是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根本。只有“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有后劲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内涵即在于此,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向这方面转变。

第2篇

在当前国情下,我们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仍然是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当是减税,即减轻企业税负。笔者对这两种观点都不赞成。

第一种观点笔者不赞成。一是因为财政投资原本缺乏产权约束,效率内在地相对低下;二是因为继续集中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按照经济规律,其投资边际收益将会愈来愈大地递减,况且基础设施投资的传导链条短,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小,这意味着财政风险将愈益加大;三是笔者认为,如果今后财政政策仍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为着力点,则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引发财政危机。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近几年的内需不足,说到底是消费需求不足,而不是投资需求不足;这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则是收入分配不公。消费需求不足使得继续扩大财政投资支出对解决内需不足问题效率甚低。

我国当前的消费需求显著不足。这鲜明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据测算,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1981年的0.84一路下降,到1998年已下降到0.40;二是表现在当前我国的消费率即平均消费倾向偏低。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0%-80%之间。而我国整个90年代的消费率则一直在60%上下波动,而且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显著不足,使得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无法有效地扩大内需。边际消费倾向显著低下且继续下降,则意味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显著低下且继续下降,因此这便会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消费率偏低则意味着投资率偏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内需占全部需求90%以上的大国,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总需求过多依赖投资需求来实现。然而我们知道,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没有必要比例的消费需求的支撑,则投资需求作为中间需求,其形成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发生供给能力过剩,民!司投资便会自发地萎缩,扩大内需的财政投资只能“孤军深入”。这样,消费不畅,以及由此产生的民间投资不振,便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难以启动内需。这几年民间投资增长率不高,直接原因,就是我国近几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1998年至2000年,我国政府持续实行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3年里,分别拉动gdp增长1.5、2.0和1.7个百分点,对这三年里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功不可没。但由于一方面消费需求低下,投资乘数不高,另一方面国家财政风险虽尚未超过警戒线,却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便使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难以为继。有人认为,加大政府投资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加则消费也会增加,消费增加则民间投资也会增加,这样政府投资便可以拉动民间投资,到那时,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便达到了拉动内需的目的,可以“功成身退”。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源于我国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分配不公。只要分配不公问题不解决,则社会边际和平均消费倾向必然持续低下,政府投资难以有效地提高gdp和国民收入,在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额又仍然低厂,民间投资也就不可能拉动起来。2001年上半年,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同比增长17.9%。然而,民间投资仍然不畅,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投资平均同比仅增长7.5%,便是明证。

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出现了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最常用指标。国内外理论界一般公认,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以上则达到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0.5以上则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测量基尼系数有不同的方法,一是按家庭总收入计算,二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三是按家庭人均收入但以个人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其中,第一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略小于第二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后者又略小于第三种方法测出的基尼系数,但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别并不大。

近几年来,中外许多学者以不同的样本和不同的方法测算了我国的基尼系数,绝大多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自90年代末期以来,基尼系数明显超过0.4,有些测算结果,基尼系数达0.45以上,显然超出了通常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世界银行在1997年公布了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太快,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

可见,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充分表明,我国当前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了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这还没有考虑到我国高收入者大量存在的工资外收入、非法收入等隐性收入太基尼系数过大,国内学者们更多看到的是它影响公平,是它将引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的群体的不公平感,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然而实际上我们应当看到,基尼系数过大的弊端,不仅在于影响公平,而且在于影响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甚至可能首先在于影响效率。进一步说,一种收入分配状况是否公平,应主要以其是否有宏观经济效率来判断。对应宏观经济效率高的基尼系数区间就是公平合理的区间,对应宏观经济效率出现明显下降的基尼系数值就是警戒线值。就公平谈公平,不仅难以得出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及收入差距过大的警戒线,而且还可能得出平均主义分配最公平合理的荒谬结论。这里,宏观经济效率高显然意味着国民经济基本对应着充分就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按照这一认识,基尼系数到达某一上限后之所以可以认为其不公平、不合理,就是因为它明显偏离了对应着充分就业的总供求的平衡,具体说,就是因为它造成了全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从而使全社会总需求不足或供过于求,大量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实现。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这一警戒线,出现了较明显的分配不公,是因为过高的基尼系数导致了当前消费需求明显的不足,从而导致全社会需求不足。深入的理性思考还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水平应当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则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水平可以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越单调、低级,此时老基尼系数过大,则高收入者虽有购买力,但现有商品需求已得到满足,又缺乏新的消费热点;低收入者缺乏购买力,对现有各种商品有较强烈需要却缺乏消费能力。可想而知,其结果,便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大量地供过于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基尼系数合理区间的水平就可以逐渐提高一些,因为此时尽管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但一方面高收入者可以不断追逐新的、有时其价位比传统商品高出一个甚至数个数量级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由于绝对收入也较为可观(加之有社会保障支撑),对社会现已生产出来的大量各类商品具有较大需求,这样,全社会商品供求仍可以保持平衡。美国被公认为二战后收入分配差距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二战后直到8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现在高得多,可其基尼系数也仅在0.35-0.38之间,只是到了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的90年代后,基尼系数才越过了0.4,超出了通常公认的警戒线。就此而言,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反映出的收入分配不公状况相当严重。如果再考虑到我国经济转轨的现阶段存在的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等这些将使我国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将来支出预期,以及将来收支差额预期会进一步加大,从而进一步缩减即期消费的制度变量因素,则我国现实的0.4以上的基尼系数的水平更是远远高于合理的水平。我国目前人均国民收入仅800美元,就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其城镇居民1999年的收入水平,也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4的水平,按照国际经验,这时本不应出现带全局性的总需求不足,我国却出现了,这是极不正常的。商品供过于求,当然有各省市重复建设,却在现有体制下不能实现企业优胜劣汰等原因,但不可否认,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太大,多数居民对许多日用或耐用消费品有需要却无需求是一个重要原因。

找国当前出现了明显的分配不公,还可以从“五分法”清楚地看出。“五分法”是将居民按收入高低依次分为五个等级,通过比较五个等级各占收入的百分比来判断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三月统计分析,我国以“五分法”计算的收入分配不公,超过了工业化国家一个世纪以来最糟糕的纪录;我国学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表明:1999年,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相对过大,合计占到总人数的64.15%。这种金字塔形的收入分配状况,显然使全国大多数居民缺乏充足的货币支付能力,严重制约了市场消费需求。可见“五分法”显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已经严重不合理,使得社会需求不足,需求结构较明显地不适应生产结构,使得社会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价值得不到实现,使得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我国当前分配不公的严重性,还可以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看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1998-2000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分别达到2.52倍、2.66倍和2.80涪,远高于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时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约1.70倍的国际一般差距状况。

我国当前出现了明显的分配不公,还可从不同阶层的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存量状况得到佐证。据1997年国家统计局、劳动部、总工会等6个部门对职工生活状况的联合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14978户居民中,最富裕的10%的居民拥有60%的金融资产,最贫穷的43%的居民仅拥有3%的金融资产,最富裕家庭户均金融资产是最贫穷家庭的359倍。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差距如此悬殊,超过了当今许多发达国家,足见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

总之,由于我国近几年的内需不足,实际上是根源于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因此,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以扩大财政向基础设施的投资为主要着力点。

第二种观点笔者也不赞成。表面上看,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减少企业税收上面,既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当前内需,又可避免高额财政赤字和财政风险,一举两得。但实际上,以减税作为主要着力点比之以财政投资基础设施作为主要着力点,并无优越性。第一,减税后若政府财政支出不削减,则政府财政赤字更大,政府势必不得不发行更多国债,这样财政风险将比不减税时更大。第二,若在减税的同时,国家有能力削减一些经常性财政支出,则可以降低国家债务压力和财政风险,但在我国现有行政体制下要想使国家经常性财政开支削减几百亿乃至上千亿水平无异于天方夜潭。第三,若在减税的同时,减少一些财政基础设施投资,这确实可以减少国家债务压力,但是否能达到既刺激内需,又降低财政风险这“一箭双雕”的目的呢?恐怕要大打问号。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减税很难达到刺激内需的目的。减税刺激内需的途径是:减税后,企业负担下降了,税后利润上升了,则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会上升,这样企业便会加大投资,进而通过投资乘数的放大,导致内需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在我国当前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的特殊形势下,减税后,企业负担虽下降,却由于分配不公导致的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缺乏活力,以及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便使得生产消费资料的企业直接、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间接地对销售收入预期,从而对利润预期并不看好,这样企业并不会有多大的扩大投资意愿,而内需也就很难拉动起来。国内有些学者津津乐道于美国80年代里根减税政策的的实施,导致如年代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财政状况的极大改善的故事,并以此证明我国目前减税是最好的政策。其实,美国当时的情况与我国现在的情况具有很大差别。美国当时面临的经济形势是滞胀,在这种情况下,减税不仅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解决“滞”的问题,而且有利于降低物价,解决“胀”的问题,而我国现在还不能说真正走出前几年出现的通货紧缩的阴影。不但不需要物价下降,相反还需要达到并保持几个百分点的通胀率,以便使实际利率下降,促进企业投资。况且,美国整个90年代经济的强劲增长,并不能仅仅归功于80年代的减税,灵活调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因素同样功不可没,特别是9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结出的硕果发挥了极大作用。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减税也很难达到降低财政风险的目的。道理很简单,若在减税的同时,对等地减少一些财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则一方面财政投资下降;另一方面如前面分析企业投资很可能并不会有明显上升,这样总需求就会恶性循环地萎缩下去,如此年复一年积累,反会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而且那时可能财政投资、扩大内需的压力会更大,会造成以后若干年更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这样一来,财政风险不但不会下降,反而还会上升。

总之,基于我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导源于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消费需求不足,笔者对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的两种观点都不赞成。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是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

分析至此,笔者的政策建议实际上已经明朗化:“十五”期间,至少近两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当选择运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只有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有效地扩大全社会消费需求,并进而有效地扩大民间投资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将“十五”期间几年内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确定为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力图以此提高全社会有效需求,保持国民经济高水平的均衡增长和发展,这里便有一个理论认识问题需要解决:我国多年来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即生产必须努力适应需求,生产结构必须努力适应需求结构;若不适应,则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不能实现,得不到社会承认,就表明这种生产劳动不是有效劳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必须加以调整使之适应需求。这株认识既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又符合现代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学原理,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本义的政策建议,其本质内容似乎是要使社会需求结构去适应生产结构,这岂非违反经济学原理?其实不然!首先,本文的政策建议并不排斥调整生产结构、供给结构。我国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存在不少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项目,由此带来一些产业、产品的供过于求,这一块不属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必须加以适当的压缩和调整;但是当前我国的总供求失衡中需求方也存在问题,于是也需要以政策扩大有效需求,使之适应那种客观上正常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其次,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需求”不能被看成一个外生变量,它很大程度上具有内生性。按照观点,就连人们的“需要”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内生性,而并非纯粹的自然属性,“需求”是有购买力的“需要”,而购买力在货币经济条件下涉及到整个社会相对价格体系和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因此“需求”就更具有内生性了,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受到收入、价格等多方面的影响。再次,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在动态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每一个环节都与其他三个环节矛盾着,既受其他环节制约,也都制约其他环节。很显然,在这里,分配这个环节如果与其他环节的矛盾关系失调,便会影响其他环节,阻碍再生产的正常运行。这时,分配这个环节就必须予以调节。这就是我国当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直接理论依据。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我国当前调整收入分配,其目标是要使社会再生产畅通运行,是要达到现代宏观经济学所称的“帕累托”最优状况,使全社会福利最大化,而绝不是“均贫富”,搞历史倒退。我们讲要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只是在探寻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比例,是要提高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是高收入阶层应当也能够予以接受的。

理论分析和国际社会现代化经验都表明,较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应当是“橄榄型”,中间大,两头小;而不应是“金字塔型”,下面大,上面小;或者“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我们以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是要使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现在的“金字塔型”(或“哑铃型”)转变成“橄揽型”。

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近几年内能合理地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我们就能相当程度上解决好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从而解决好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国家统计局有关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一系列统计数据。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代表性商品数量中,糖果、果酒、糕点、鲜乳品、奶粉、女装、皮鞋等日用生活必需品,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全年购买量约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平均每人全年购买量的2倍以上;奶粉、男装、童装等商品前者也接近为后者的两倍。统计数据还显示,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中,毛皮大衣、影碟机、照相机、空调器、微波炉、电炊具、排油烟机等商品,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拥有量均约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每百户拥有量的2倍上下;家用电脑,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约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每百户拥有量的3-4倍;移动电话,更约为5-6倍;至于电冰箱和彩电这两种严重供过于求的商品,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每百户的拥有量,也比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每百户拥有量约多20-30台。以上还只是就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家庭作比较,若再考虑到农村居民家庭,则有关差距更大,别的不说,仅就电冰箱和彩电这两种“标志性”的供过于求的商品而言,1999年,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电冰箱仅io.64台,仅约及城镇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每百户拥有量的1/6;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仪38.24台,还不到城镇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每百户拥有量的1/2.

可见只要我国适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民的收入份额,则食品、服装、家电、纺织等一些表现出严重过剩的消费资料生产行业生产出的大量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量将会增加百分之几十,甚至成倍以上地增长,许多商品将会出现供求基本平衡的良好局面。例如彩电,如果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适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仅仅使农村每百户居民彩电拥有量增加30台,则全国农村居民需增电7千多万台,这样,我国的彩电供求局面就不是每年过剩三千万台,而是未来两、三年里,供求能保持平衡。由于内在的正向比例关系,一些消费资料生产部门需求上去了,还会拉动机电、冶金、建材、石化、煤炭等一些表现出严重过剩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需求,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有效需求。

以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着力点在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

1.使农民和城镇占60%以上人口的低收入阶层和中等偏下收入阶层享受税收优惠。给收入偏低的居民减免税负,是以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的最基本要求。具体做法:

——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以往我国执行的起征点是月薪800元,这一起征点是二十年前制定的,如今明显偏低,违背了税收的负担能力原则,以及受益原则和机会原则。应将起征点提高至月薪1000元以上,部分富裕地区还应有权把起征点适当上浮。我国税务部门目前已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希望税务部门在对这种探索的积极意义予以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

——科学制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豁免和扣除。豁免和扣除额的大小应该将纳税人工龄长短、年龄大小、赡养负担、工作性质(如防止对个人独资企业双重征税出现)和个人收入的支出用途(如对个人收入中用于支付住房贷款利息部分予以免税)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

——坚决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降低农民税收负担。要以合理计征的农业税、屠宰税和特产税,取代过去乡村政府各种名目的收费,坚决取缔乱收费,使农民税负能总体上降低50%左右,并且使农村税收征管规范化、法制化。为了切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应当下决心裁减县、乡两级机构,特别是主要靠行政收费支撑的乡级政府,可以考虑将全国四万六千个乡镇缩减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2.适当增加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居民的实际税负。适当增加对高收入居民的税收,既是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也是加大财政支出,包括加大转移支付和农业财政投资等投资支出的资金来源的需要。具体做法:

——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要健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体制,采取必要举措,改进和加强对高工薪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改进和加强对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经营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一些中介机构)经营的个人所得的税收的征管(但要注意免征其企业所得税),强化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要堵塞漏洞,加大对违法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惩处力度。

——随着储蓄实名制的完成,将利息所得税从比例税率逐步转变为累进税率。让高利息收入者更多纳税,同时也刺激高利息收入者提高消费倾向。

——在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基础上,稳妥而坚决地开征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财产类税域称财富税)对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不可低估。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财产税占了各级政府全部税收的40%以上,相当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提高了社会有效需求。这也说明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政府应当以财产税等税收手段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需求。

——在周密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征收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如今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它迟早将成为我国的一个大税种,对于我国在“十五”期间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是一个重要举措。不过,考虑到其牵涉面大,而且在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弄不好具有“累退”性质,故其近期可行性不如财产类税,应周密筹划;稳步推行。

3.切实加大对农村居民、城镇中下收入阶层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农业、农村财政投资力度。这里,对农业、农村财政投资力度的加大同样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体做法;

——尽快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我国目前,要想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功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缺口尚相当大,任重道远。为扩大有效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初步建立起覆盖面尽可能遍及全部城镇的、较为规范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以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独生子女教育资助体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的起步阶段,应当首先用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问题。

——适当加大农业、农村财政投资的力度。要结合生态环保,加大对农林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致力于高效农业;要结合城市化的推进,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大对公路建设、市场建设和电力通信网络建设与改造等方面的财政投资,推动乡镇企业的优化组合、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促进农业人口“非农”化就业,促进农村城镇化。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着力点;突破点

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谋发展的战略构建,应强化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推进,在发展中寻找着力点与突破点,这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信贷业务转型是一个过程,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与突破点,在于如何坚持以“优势产业”为导向、以特色业务发展为核心,夯实业务转型发展的基础,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本文立足于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现状,就如何构建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一、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主导,强化信贷业务转型发展

信贷业务转型发展依托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强调优势产业为主导地位下,信贷结构、客户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强化小微信贷的良性发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着力点在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突出市场行业发展的同时,更着力于构建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突破点,实现商业银行战略性发展。

1.做好政策研究,推进信贷结构优化

信贷结构的优化,应强化政策导向力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家政策的研究,抓住市场行业发展走向,为信贷业务的转型发展创造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大胆尝试的发展思想,为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带来动力,强化了银行在立足于行业发展的同时,更够紧扣政策的导向,寻求与行业之间最大契合度的融合发展。例如,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导向与扶持显而易见,商业银行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信贷业务中,应着力新兴产业信贷业务的发展,更加主动的适应市场行业的发展需求。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积极开展小微企业等信贷业务,对传统单一的信贷结构群进行优化与拓展,将产能过剩、一般制造业的信贷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进行严格控制,实现信贷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相同步。

2.实现“大、中、小”合理发展,改善信贷客户结构

行业、客户群集中,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显著特点。但是,信贷业务转型发展,不能仅仅盯着“大客户群”,而忽视“中小客户群”巨大的信贷需求,以及巨大的金融市场。因此,实现“大、中、小”合理发展,是当前改善银行信贷客户结构的有力之举。首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制,建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员集中营销、办理等业务模式,强化信贷业务构建与小微企业发展良性对接;其次,强化重点市场建设,提高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例如,拓展个人抵押贷款市场,发展个人循环贷款等业务,个人经营系列贷款做成具有批发性质的业务。这些都改善了信贷客户结构,推进了信贷业务转型发展。

二、积极构建银行特色业务,逐步优化信贷产品结构

信贷产品结构的优化,是商业银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构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推进,也是积极构建特色信贷业务的重要基础。不同的行业特质、不同的信贷对象,对信贷产品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差异中寻求信贷产品结构的优化,以更好地突出自我的特色业务,这是信贷业务转型发展创新性突破的关键所在。因此,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中,一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抢占业务先机的产品;二是要开发更具竞争性、吸纳性的优质信贷产品;三是信贷业务方式多样化,能够契合并满足不同对象的信贷需求,提高信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强化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信贷市场开发,提高信贷产品结构的平衡性

抢占业务先机产品的同时,也应注重信贷产品结构的平衡性,坚持平衡发展的原则,更能激发信贷产品活力,提高银行整体信贷业务发展。首先,积极做好新产品的投放工作中,在发展优势业务的同时,注重争取优质客户,提高信贷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其次,产品结构应在高端市场份额领域有所突破,占领好、开发好高端市场,这对于提高信贷产品的结构质量,非常之重要;再次,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客户的现实和潜在金融服务需求,量身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信贷产品,让信贷产品的市场属性更加显著。

2.积极构建银行特色业务,提升业务转型发展活力

信贷业务同质化,是当前信贷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积极构建银行特色业务,对于提升业务转型发展活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无论是国有四大行,还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都具有自己的企业特色,特色的发展与融合,对于提高信贷业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产品活力的重要体现。别人没有的,我这里有,并且在服务上、利益上,都做的比其他银行要好,这就是转型发展突破的基础。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转型发展,一是要注重着力点的搭建,夯实转型发展基础;二是要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特色业务建设为重点,寻求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的突破点,以更好地推动商业银行战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静. 经济转型环境下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0).

第4篇

我们关注的旅游社会学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文化的探讨,为了将旅游发展作为现代化教育研究的一种新的社会革新点,当前,只有从最基本的旅游社会学改革新亮点开始着手,逐步改变一些陈旧的发展理念,从而在推动整个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原来一些在“工匠”式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当前时展的需要融入其中,从而造成了教育教学滞后的现象,只有将一些“工匠”式的教育教学方法给予革新,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旅游社会学教学科学化的发展。

1 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重要性分析

1.1 重视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着力点

对于旅游社会学教学已成为我国其他学科相互补充的重要理论性借鉴。要想将我国的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放在突出时代性和教育发展的社会性上,我们必须紧紧抓好旅游社会教学方法不放松。

1.2 科技文化力量重要性

未来的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文化力量,如果仍然将一些“工匠”职业化教育引入其中,不但不会提高教学质量,反而还会严重地制约到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因为科技力量和

文化素养是一种同步前进的过程,在守旧的思维模式下,很难形成科学化的发展模式,其思

维也将固步自封而不前,这样的发展不但不会引起社会的效应,反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慢慢被社会发展所淘汰。这是一种时展的需要,更是为有效地促进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

发展的重要方法,要想改变这种发展的形式,不光靠社会教育形态的改变,还需要逐步建立一些新的教学改革制度,使之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时展的需求。

2 高职教育中职业化教育形态对于旅游社会学教学的影响

2.1 高职教育中职业化教育形态主要在于“工匠”式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的专业性和专注性很强,要想改变这种教育形态,就得从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上给予革新。高职教育中如何进行革新还需要把握好时展的方向性,因为一个时代对于一种教育形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不光是从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上给予革新,还需要不断地钻研一些超越现实的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来逐步改变“工匠”式的教育形态。一旦出现没有目标的追求效益,将会影响到教育形态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们必须给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2.2 旅游行为也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重视的重要问题

旅游文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探索前进中,如果旅游素养不高,将会影响到社会健康的发展,也将会制约人们幸福指数的提高,这是一种连锁的反应,同时也将是有效地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这种意识形态的教育思维固然是在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教育形态将会影响到社会教育发展目标,针对职业化教育形态,对于旅游社会学而言,我们更应该提倡从旅游社会学来分析教学改革的方向性。从而在加快社会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然而,不是每一种创新的思维就可以得到社会学发展的公认,其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也将为助推旅游社会学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所要求,同时更是社会形态演变过程的需要。

2.3 注重高职教育中旅游社会学教学发展的新思路

在我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有利于高职教育中旅游社会学教学发展的新思路。该种新的教学思维不光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遵循社会发展的理念,不能够出现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情况。因为,社会发展,高职教育中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科学化分析,一方面既要满足新时期社会更新的需要,另一方面更要处理好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旅游学教学就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细致地研究发现,当代高校社会学本科教学计划和具体的课程安排没有形成科学化的发展思路,从而使得职业化教育形态发展得不够充分,这样就会严重的制约到旅游社会学教学的发展进程。

2.4 注重旅游文化

旅游活动中有很多的文化在其中体现,就像是一些文明礼仪等,这些都将标志着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形象。该问题不及时给予科学化的处理,将会严重制约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该中旅游社会学教学也将为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对于不同地区而言,还需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旅游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不重视旅游学教学革新,将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到整个旅游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健康发展,这些重大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当前,高职教育中社会职业化发展对于我们的影响如图1:

3 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分析

3.1 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追求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该着力点的研究主要从思想和社会新时期文明成果上下功夫。因为旅游社会学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新思维和新理念以及社会文明的指引作用,在大部分的旅游社会学发展中,不光是需要追求旅游的质量提高,更需要不断地解决好由于旅游社会学教学发展带来的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到我国社会化革新发展。这种意识形态的感染力源于对旅游社会学的认识,也就是说必须依靠旅游社会学教学革新的力量来完善旅游业的发展。其实,要处理好这种问题,不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从创新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发展开始,让一些不利于革新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为推动整个旅游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2 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应该在“心理性个体”基础上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对待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些最基本的观念也将是指导我们进行科学化探讨的关键所在。要想抓住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还必须从强化旅游社会学知识学习开始,将革新思维,创造社会价值作为新时期发展革新的着力点。在“工匠”职业化教育形态下,更应该将该种观念深入到旅游社会发展的高度上进行科学化的分析,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因为在社会化大环境下,原来的一些“工匠”职业化教育形态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这些陈旧的思维,建立一套符合当前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所要求的科学化模式。

由此看来,无论从旅游视角出发用社会学的方法论对整个旅游社会学所做的分析与说明,还是对话理论“心理性个体”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社会学及相关背景与理论基础之上。由于旅游社会学在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着重要革新,其涉及众多资源建设与服务设施的内容,且旅游过程本身是一个同时受主、客观性影响的复杂过程,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更好地为旅游业创造价值,建立健全智能化高效的旅游信息系统,并能够通过产业化方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因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需要从本体的理论构建及对旅游本体理论的组成做进一步分析。

第5篇

打造两个示范区,建成三个中心,构建六大产业,实现五个率先,关键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二五”规划为指针,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为准则,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按照“四个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生态文明水平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海西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力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壮大六大产业,实现五个率先。壮大六大产业,就是以加快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和有色金属、特色生物、新能源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快煤炭清洁利用、有色金属和新能源等主要产业的融合进程。以推动盐湖化工、冶金等产业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各类无机盐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有色金属冶炼副产品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煤炭清洁利用以及建材工业消纳固体物废弃物的高效利用。以盐湖、油气、黑色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实现“四个发展”为保障,统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点面结合、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等多种形式,尽快培育各产业间纵向延伸、横向拓展,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产业新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试验区资源组合关联优势,进一步强化企业间、产业单元间的共生网络构建,大力推动产业链之间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逐步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集约利用和产业的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特色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集约开发,力争做到“吃干榨尽”,实现“零排放”,使柴达木丰富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实现五个率先。

坚持城乡统筹,推动互动发展。以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着力点,按照海西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加快格尔木、德令哈两个中心城市工业园开发和住宅小区建设,不断扩大两市主城区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增加人口容量,进一步扩大两市的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功能,力争把格尔木建成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和资源加工中心,把德令哈建成新型高原绿洲城市和资源加工转化基地,把察汗乌苏镇建成次中心城市。以突出特色、强化功能、集聚人口、繁荣经济为目标,继续加大以县城、中心乡镇为重点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力度,努力把重点城镇打造成资源开发服务型、交通物流型和农牧业服务型城镇。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牧民进城定居,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农牧民安置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力度,力争使符合政策条件的农牧民都能享受保障性住房待遇。

坚持集群联动,推动横向融合。首先就要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为指针,以“资源化、再利用、减量化、能融合”为准则,以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为重点,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依托,以骨干核心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体系、区域布局体系、特色产业体系、企业集群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试验区发展的坚实基础。其次要按照布局完善、结构优化、特色突出的原则,做大做强格尔木、德令哈、西部、东部循环经济工业园,加速培育天竣、都兰、马海和格尔木藏青新型工业园。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集聚承载能力,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循环利用的原则,做大做强盐湖化工、金属冶金、油气化工、煤炭、特色生物和新型能源产业,着力培育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市场引导、项目带动、企业支撑的原则,规划实施一批以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力争尽快培育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8户、50亿元以上12户,10亿元以上20户,培育13个大型产品生产基地;按照科学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快培育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着力破解试验区发展的技术和人才“瓶颈”,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力争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着力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动力在机制,活力在企业。为此,要把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加快海西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能融合”为准则,以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和构建高原型、资源型、生态型循环经济模式为目标,以推动工作创新、管理创新、思路创新和发展创新为着力点,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政策引导、项目支持与完善企业自主创新奖励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以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宽高新技术人才的招才引才力度,打破身份、地区以及所有制界限,不求所有,只求所用,以项目、科研课题为纽带,将沿江沿海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集聚到破解制约柴达木资源综合开发、产业融合难题上来。

第6篇

一、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

为什么在中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需强调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呢?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

1.从理论角度分析,追求人的发展是的精华

马克思在阐述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时,曾明确指出:新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人们可以“在最无愧于和最合适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从现实角度分析,“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是摆脱“利益至上”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理性选择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日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力蛋糕”。因此,某一些人或部门把追求最大利益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目标。把一些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产品带入文化市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带来很多不良的社会效益。这就造成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忽视社会效应,只顾经济利益的片面市场化现象。

3.从未来趋势分析,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适应新阶段人类需求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出现某种阶段变化。中国将从前一阶段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为主要诉求的“生存型”阶段,转入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型”新阶段。在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将会提出与生存型阶段不同的新的需求,这类需求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升级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总之,“生存”到“发展”的需求转变,更加证实了,人民群众如今不仅仅是要活着,而是想更自由、更全面的活着,更有自信,更有尊严的活着。为适应发展阶段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新要求,今天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

二、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发展文化产业的四个着力点

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着眼,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没有重点和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重心,因此,必须把握好发展文化产业的着力点,在“十二五”期间,建议把握以下四个着力点。

1.在项目选择上,应该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项目选择可以定义为在现代文化产业组织经营过程中,从历史文化遗存和当下文化资源出发,在众多文化产业项目申报过程中,采用现代独特的技术和手段,对蕴含项目其中的核心对象文化资源的价值进行整合,分析,预测,评估,从中挑选出既能保证利润最大化,又可以满足预算限制项目的活动过程。

2.在文化产业的要素投入方面,重在实现主体的自主创新

“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5]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文化产业只有立足文化,通过创意的种子来充分吸收文化沃土中的营养,最终才能培育出产业的硕果。但是,由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重产业,轻文化”或者“有文化,却无创意”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主体的自主创新,培养文化产业的创新型人才是必然要求。优秀的,专业的文化产业人才是创造名牌文化产品的灵魂。

3.在文化产业的需求结构方面,重在调整优化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结构

“‘文化消费’指的是以文化商品为对象的一种消费活动。使人们为了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相关劳务(或劳动)的过程”。要大力提高居民对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符合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净化文化消费市场。国家也可以通过培育一批文化品牌产业,形成品牌效应来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使文化消费成为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

4.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重在寻求“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不能只有经济效益这一个指标,而且还有社会效益的公共文化安全与文化生态安全指标。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应当遵循的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必须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中引进“生态文明”的新观念,树立“文化生态文明”的科学思想为指导,推进产业结构、文化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消费模式的战略性调整。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黄金产业,发展好文化产业,是我国实现战略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为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问题,建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英]阿马蒂亚·森.任颐,等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彭延炼.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资源,2010,(5).

[4]董树生.论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研究,2005,(3).

第7篇

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发展步伐,促进我县经济较快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具体研究部署我县工业工作。前面,县委书记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论述了走工业化道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对如何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了全面的部署,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实施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副县长对我县工业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副县长宣读了《博湖县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与会人员对各乡镇个点进行了观摩,会议期间,部分乡(镇)和企业作了典型发言,参加会议的人员分组对县委书记的讲话、《若干意见》和《激励机制》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谈了很好的意见。

这次工业经济发展会议是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的情况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的一次内容十分丰富、主题十分鲜明、反响十分强烈的工业专题会议。会议对理清我县工业发展思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博湖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好,把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好。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这次会议是全面安排和部署我县工业工作任务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县上下要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迅速传达这次工业经济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深入学习和讨论,努力把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主题上来。

二是要理清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围绕《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切实理清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路,认真研究和制定明年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抓紧对明年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逐一细化分解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工业各项工作开展。

三是要坚持真抓实干。我县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当务之急是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深刻认识抓落实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摸透实情,培养典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采取超常规措施,改进工作方法,讲究工作技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实施重点突破,确保工业经济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与兄弟县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的差距,最终体现在工业上的差距。经济发展,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希望和出路也在工业。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整体突破。所以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我们要牢固确立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提高对发展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首先,推进工业化,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靠工业化来带动。我县的企业大部分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户与大市场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确保了农民增收。今年,通过凯泽、万福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农民仅种植工业番茄一项,就实现人均增收元。其次,推进工业化,是培植财源的支柱。我县能不能加快发展,关键在工业。要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根本途径就是抓住机遇,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实践已经证明,工业经济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培育新的工业企业,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最后,工业的发展还可带动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充分就业。通过发展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小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充分就业。同时,还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推动城镇化进程。

我们一定要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工业,重视工业,增强加快发展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积极负责的工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深入的作风去发现问题、迎接挑战、解决矛盾、突破难关,从而打开工业工作新局面,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促使我县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创新工业思维,找准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我们抓工业发展,要具有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明确博湖工业发展定位,找准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市场导向,树立竞争意识,选准和打造适合博湖发展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博湖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就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找准三个着力点。

一是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着力点。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支柱产业单一,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支撑已成为我县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虽然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要看到这些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突出表现为“特而不优,优而不强”,大部分农副产品加工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条延深不够,以番茄酱生产为例,各企业也仅仅停留在加工生产大包装产品上,缺乏对工业番茄深加工、精加工的企业。因此,今后要加大现有企业群体的支持力度,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把小企业做大,把大企业做强。要进一步加强构建产业集群的整合,依托现有企业,围绕主导产品,生产配套产品,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在培育我县优势企业群体过程中,还要把握这么一个原则,即企业不分内外、不分大小,要同等对待,放宽准入领域,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于这个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思考。

二是以发展资源挖潜型工业为着力点。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的阶段,在资源加工方面,还是比较原始的初加工,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实现工业化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是要看到我们在农副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以及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方面,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领域和空间,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当前关键是要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抓好资源优势与市场的对接,创新思维,敢于包装、善于包装项目,上一批新的带动力强的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县外资本、民间资本和银行资金的投入,培育和壮大我县的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以发展外源型经济为着力点。要破除“当前资源”论,牢固树立“开放兴县”的观念。跳出现有资源的圈子,把我县的工业融入到全州、全疆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盘子”中去定位、去发展,寻找市场空白点,开拓视野,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资源、大发展的意识,形成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协调发展的格局。对于我县没有的资源,也要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创造优越条件,想方设法让企业来博湖投资建厂,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外地没有或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具体来讲,就是要大力发展“两头在外”(市场和原料在外)的企业,如环联电线电缆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今后,能否再引进一些这方面的企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很好的思考一下。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找准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就要采取强有力的办法和措施,加快发展步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在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大局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在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我们有很多资源,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导致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只有敞开县门,对外开放,拿最好的资源来换取资金,我县的经济才能活起来。实现工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落户博湖。因此,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一项全局性、牵动性的工作来抓。结合博湖实际,首先要做好工业项目,通过项目来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民间资金。能不能招来商,引来资,关键是有没有好的项目。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集中力量,想方设法充实项目库,精选一批成本低、风险小、回报率高的特色工业项目。对于我们自己可以做的项目,要组织人员精心编制,对自己做不了的项目,要多渠道开展项目推介,运用市场化手段,请专家来做。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件事,为什么我县招商引资力度不大,关键就是没有一个专门的班子来研究项目、包装项目、推介项目。因此,必须要建立一种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和常设机构,把招商引资这项工作促起来。

二是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取得突破。招商引资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阵地、就是机遇、就是生产力,优化投资环境就是巩固阵地、抢抓机遇,发展生产力。我县在地缘和土地资源方面,与外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比如,焉耆与和静有铁路优势,焉耆与和硕有高速公路的优势,而和硕与和静有大量土地(戈壁滩)优势,运输成本和投资成本都比我县低,我们只有营造比外县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良的环境,在同等条件下,才能吸引客商到博湖投资。因此,全县上下,从各级领导到一般干部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经济环境,牢固树立为外商、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把为企业、为客商服务作为职能工作的硬指标、硬任务来完成,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来完成,尽量为到博湖的投资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要努力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利商品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种不良的政务环境非常可怕,我们绝不允许它在博湖存在。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优化,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为客商服务,让客商感到,博湖的各级政府就是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遵守规则的政府、讲究效率和诚信的政府。要全面落实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全面推行“一站式”、“保姆式”和“直通车”服务,把博湖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环境洼地”、快捷高效的“服务高地”、聚才引凤的“风水宝地”。

三是在拓宽融资渠道上取得突破。目前,我县企业还是以“输血”式为主进行自我发展,远未达到自身“造血”的功能,对金融部门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另外,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个别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拖欠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银行贷款风险增加,失去了贷款的信心。这就导致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两种现象并存,在这个问题上,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作为金融部门要更新观念,积极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灵活执行贷款政策,把握好资金投向,不但对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放贷,对经济效益好、信誉高、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也要敢于放贷,特别是对好的投资项目,要善于放贷,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促使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此外,还要做好企业信用担保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西海担保公司的作用,提高担保能力,完善服务体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帮助和支持,逐步建立健全资金担保、产品开发、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等具有综合功能的服务体系,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不断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和守信企业。良好的信誉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的重要保证。县域企业应视诚信为生命,讲信用、守合同,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以积极还本付息的实际行动争当银行优质客户,形成企业与银行互信互利的关系,从而为自身发展,也为县域经济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和发展机遇。

四是在政策创新上取得突破。要破除“政策僵化”论,牢固树立“发展是最大政策”的观念。现在个别部门始终没有跳出部门利益的小圈子,外地企业来投资建厂,凡与部门利益相关的,不是推脱不办,就是强调国家这个政策那个法规。现在,大家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制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发展,而不是阻碍发展,因此,决不能把政策当作枯燥的本本和僵化的教条,去束缚生动鲜活的实践。要认真结合我县实际,深入研究政策,善于用活政策,敢于发展政策,即使政策没有规定可以干,但只要政策没有规定不可以干,我们就可以干。

五是在建立激励机制上取得突破。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民工程。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干部群众中蕴藏着大量的招商信息和巨大的招商力量,我们要尽力把这些招商热情充分激发出来,组织懂业务、懂政策的精兵强将挖资源、找客商、寻项目。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责任制及激励机制》,明确规定对积极引进工业企业成绩显著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实行重奖,建立这么一个激励机制,目的就是为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县内县外的力量参与工业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激发大家招商引资、开发项目的热情,营造一个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会后,办公室要根据大家讨论的情况,对这个激励机制进行修改完善,尽快下发。

第8篇

人民日报不久前在头版发表短评《“不争GDP第一”有远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江苏既不争GDP第一,也不争财政第一,而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从这篇似乎与教育没有任何关联的短评中,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与未来。

“不争GDP第一”,背后反映的表面上看是发展观的转变,其实是政绩观的深刻转型。放弃GDP崇拜,就是放弃各级官员执政的自我本位,真正回到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上来。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思潮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在一些官员中流行的“经济发展看GDP,教育发展看升学率”口头禅,就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最生动写照。当各级执政者开始放弃GDP崇拜的时候,我们有理由期待各级执政者教育发展观的理性回归。这就是:不争升学率第一,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维护和保障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权益上来。

当执政者把教育发展的着力点指向升学率的时候,“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这些教育的基本常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就开始边缘化了,教育的宁静必然为浮躁所代替,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必然为单纯的知识传授所代替。于是,承担培养人的神圣使命的教师,就变成了制造大学生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打工者。

在人们对升学率的崇拜中,形成了一种追求升学率的路径依赖,这就是“时间+汗水”。于是,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不再是中国人“勤劳”的传统美德,而成为教育的灾难,成为师生教育生活的灾难。

人们之所以形成这种路径依赖,与人们潜意识里存在的一种观念有关,这就是:在当下的各种考试中,只要多学多练就能提高成绩。但遗憾的是,“有效的学习时间”才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提高成正比。伴随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路径依赖日益极端化,教育的科学精神在许多教育工作者身上已经荡然无存,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最大危害。

不争升学率第一,意味着对教育科学的真正尊重,同时也意味着对人民群众教育权益的真正维护。人民群众对教育利益的诉求既是全面,更是具体的。仅看一个升学率指标,无论高还是低,都不能真正反映或维护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教育利益诉求。

我始终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升学率高的教育,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每个家庭的教育利益诉求都是具体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一个好学校,而这里的“好学校”或“重点大学”,总是一种短缺的教育资源,是不可能满足每个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因此,这个命题满足的只是执政者的执政政绩的利益诉求,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当执政者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时,作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具体责任人——教育局长、校长直至广大教师,从工作重心上讲,必然会自以为是地放在能够满足应试教育需求的各项工作上;从工作对象上讲,必然把教育重心放在有希望升入重点学校、重点大学的少数学生身上。

这种做法,既是对人民群众根本教育利益的破坏,也是对每个家庭正当教育权益的破坏。只有让教育回到尊重每个人、适应每个人、发展每个人的正确轨道上来,才是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教育利益诉求和教育权益的最大满足和保护。

(作者为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第9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的监管服务的任务日益繁重,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工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是抓手,也是进一步开创工商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把四化建设作为抓手、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彰显了工商机关的职能特点,符合新形势下工商工作的特点,有利于准确把握职能到位、促进依法行政和提升工商形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门,也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力量。它担负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扮演着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市场经济坚强卫士的重要角色。工商工作的好坏,事关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探索工商职能的发挥,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定位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上。其基本任务和目标是通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经济规则,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职能定位来看,工商部门所承担的无疑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但是这与过去相比,无论是管理理念、职能行使方式,还是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把政府工作的难点,作为监管执法的侧重点;把群众关心的焦点,作为监管执法的切入点;把发展经济的兴奋点,作为监管执法的着力点,完成政府的部署,倾听群众的呼声,关注社会的反映。因此,要考量工商职能是否到位,首先必须突出重点,从大处出发,把工商的发展放在是否适应和推动所处区域和所处的时代的发展上,让政府满意、社会认同。

职能到位也就是把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有为有位,把该管的事管起来并且管好,真正退出越位、纠正错位、补足缺位。如果管理职能不到位,市场经济秩序就可能出现混乱,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工商职能要到位,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有利于发展作为监管执法工作的出发点,把优化经济发展作为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做到在履行工作职能中谋发展。

第10篇

把握三个特征

以创新人才为依托。在“人口红利”逐步衰减、新生劳动者对劳动报酬要求更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是实体经济发展将长期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收入倍增目标必须通过高质量的就业来实现。实体经济如果继续依靠低劳动力成本模式发展,就难以生存下去。实践证明,传统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主要标志就在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的新型资源的重要性明显上升。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践表明,投资于劳动力能够激发更多的发明创造,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和拥有高素质人才。人才高度决定产业高度,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可能发展高端产业。

以创新产业为支撑。我国走过了跟随式工业化道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的工业化在相对技术成熟、产业成熟、市场成熟的领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正在孕育新的产业革命,其核心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融合推进产业突破。欧美国家近年来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不是简单地提高制造业比重,而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重整工业产业链,打造新的高端制造业。新的产业革命是一次系统性变革,必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必将改变工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孕育着巨大商机。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跟上新的产业革命步伐,从主要依靠量的扩张向主要依靠质的提升转变,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要以创新为核心,向各个产业高地攀登。没有创新支撑、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最终只能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重工业发展阶段,由于资金、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更多地被政府控制,企业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大大削弱。在创新型经济下,企业主体的动力和活力尤其重要。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拥有良好创新管理和文化、技术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领军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苹果、波音、微软、英特尔,日本的丰田、索尼、松下,德国的大众、西门子,韩国的三星、现代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本国乃至全球的技术创新。

实现三个突破

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的突破。实现党的十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必须解决劳动者报酬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这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增加居民收入,既要强调再分配公平,更要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只有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才能实质性提高劳动者收入。不能以牺牲劳动者报酬为代价来实现产业发展,而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发展产业与扩大就业、富裕人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分配结构调整,促进收入倍增;通过就业结构、分配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使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实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一个较高阶段,但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成本刚性上升、新兴产业缺少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减少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突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导致国际市场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剧我国产能过剩矛盾和经济结构问题。必须加快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变政府主导发展带来的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光伏等一些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盲目发展,没有核心技术支撑,仅靠规模扩张,是不可持续的。必须真正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抓好三个转变

从抓物质要素投入为主向抓人力资本提升为主转变。过去发展产业,政府的着力点主要在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工作重心在于帮助企业协调资金、土地以及做好“三通一平”等物质要素方面。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把抓人力资本提升作为重中之重,舍得在人才培养上花精力、花财力。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战略企业家。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力量主导的职工技能培训体系。推行股权、期权激励,突破阻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制度瓶颈,推进高校院所科研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第11篇

“县乃国之基”,“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作为服务德保的一名管理者,如何发展自己所在地的县域经济,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践行的课题。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领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点,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着力点,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能够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根本之路。

 

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领点

工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是县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能够牵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铝产业是德保的优势产业,因而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我们选择坚持走“铝业为主、多业并举”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做大做强做优铝、锰、铜、酒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形成“铝产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各类经济竞相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产业和打造产业链的重要平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和承载能力,落实园区优惠政策,依托大企业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园区,迅速扩大园区经济总量,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城市发展的新城区。

 

除此之外,我们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优化招商方式,千方百计上项目,依托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培育大产业,快速有效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大跨越。

 

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点

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我们加快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领头羊”,以其“蝴蝶效应”带动更多农民增收,是我们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第一思路。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创新农村经济为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领头羊”。着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夯实农业产业化组织基础,是我们的配套思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类协会及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经过几年实践,我们已经构建了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三元并联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格局。

 

在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农业产业化动力,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投入,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做好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的技术服务工作,抓好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培训,以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一体化,切实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并使农民获得了更大的效益。

 

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着力点

现代服务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加强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域的现代服务业,将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旅游业是当今极具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从德保的现实基础和优势入手,我们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特色产业。我们有信心以加入西部旅游联盟为契机,主动融入中国第一条世界级养生旅游线路,突出打造旅游品牌,以此为依托做大做强、做火做热、做精做活旅游业。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地税部门,职能作用

Abstract: the local tax department play its role, to promote local economic society, nice and fast development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ts work into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we should firmly establish correct ideas,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set up the service concept, and to strengthen the mo,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func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regulatory role.

Keywords: economy society, land tax sectio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方税收部门应当自觉地把地税工作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把握好地方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找准贯彻上级决策精神与各自实际的结合点,抓住主要矛盾,明晰工作重点,提出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地税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一、牢固树立“两个观念”

地税部门要始终牢固树立大局观和经济税收观,站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税收工作,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一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检验税收工作的唯一标准;二要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自觉树立“跳出税务看税务,立足全局抓税务”的大局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责,充分利用直接接触和了解微观经济活动的有利条件,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和税收变动情况的深层次分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建言献策。

二、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税收工作与税收环境的关系。要在注重坚持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同时,积极协调党政关系争取对地税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而不以条管部门自居;高度重视服务纳税人,积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而不以管理者自居。同时,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重点对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扎实有效地宣传。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部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各级地税机关要始终把地税工作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构思、去谋划,定期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征求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解全局、着眼全局、服从全局。在工作中,坚持“四同”,即将地区安排的工作和全区地税局安排的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三、始终坚持“三个服务”

(一)树立“三个服务”理念。地方税务部门要始终坚持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于广大纳税人,并以此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真正让地方党委政府满意、让纳税人满意、让社会满意。

(二)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以纳税人为重的观念,明确征纳双方的法律定位,使征纳双方在公平、透明的框架中履行权利与义务,为建设和谐的征纳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工作的主导方向由满足自身的执法需求为主转向以服务纳税人的纳税需求为主,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坚持服务与管理并举,以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为基准,在管理中规范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管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将形象与实效、大众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实现纳税服务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建立和谐的制度环境。要严格税收政策,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查备案制度。切实加强对税收执法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整治,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杜绝挪用税款、以票引税行为的发生;规范地税稽查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稽查首查责任制、复查制度,提高地税稽查质量;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

四、强化地方税收的聚财职能

税收收入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支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一要提高地税收入占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在任何时候都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组织收入的各项工作;二要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地方税收收入运行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收入增长方式,使地税收入的增长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地区建立促进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有效机制;三要确定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尽量使全地区宏观税收负担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使地税收入的增长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五、强化地方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

(一)要把坚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地方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立足点。地税部门要通过地方税收政策的引导,把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支柱产业带动、核心企业优强、工业园区集聚的联动战略,加速工业化进程,着力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格局。

(二)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地方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着力点。要落实好第三产业的各项地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业,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地方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打造面向全国的特色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地区旅游产业。要积极争取对现代物流业的税收优惠支持,促进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要把建设生态城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地方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根本点。地税部门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引导产业方向、促进结构调整为着力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征管措施,全力支持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支柱产业和新型产业振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努力将国家税法规定的减、免、缓、抵、税前扣除、税前弥补亏损、提高起征点等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到位,保证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惠及纳税人。

(四)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地方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延伸点。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切实落实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开发区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

(五)把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作为地方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基础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地税机关要在绿色农牧业建设、农牧业龙头产业建设方面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使其尽快发展壮大,让农牧民增产增收,走上富裕之路。

六、强化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