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全球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经济手段,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从总体上进行调控,已达到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巩固宏观经济管理在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实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1 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又有刺激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行调整,可以将经济发展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速度之上。防治经济泡沫的出现,同时也可对有效避免经济发展的大幅度波动,即保障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也保障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 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推进经济发展实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此外传统经济模式中的缺陷还没有清楚,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等缺陷。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必须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有效调节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内,市场调节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因此,依赖于市场调节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国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加以调整和改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3 实施宏观经济管理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然而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则需要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宏观经济管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的,一种是对公私财产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公私财产所占的比例进行管理。另一种是对私人之间财产进行有效的调配和控制,以抑制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的出现。
2 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的必要性
2.1 是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趋势,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规则加以肯定,并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规则指导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实践,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全球化基本规则的指导下,实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的根本目标。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我国政府部门作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要对管理体制加以创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丰富管理理论,用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我国政府还要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保障各项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能有在管理人才的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确保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整体实力。
由上可见,我国应加强适应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各项手段。首先,应保护我国弱小型企业的发展;其次利用全球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挖掘我国产业的潜在优势;再次,充分利用国际反垄断法,防止某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过度集中而处于支配地位,以对我国经济造成威胁,并对国内的投资者与消费者带来损失,以此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可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2 转变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由法律规定、对宏观经济执行机构负责、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因此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实际上就是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创新及相关工作岗位与人员的创新。职能部门的创新主要是对政府机构的责权与职能加以强化,以提高政府宏观管理的工作效率。以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责任就是监督市场的平稳运行,确保市场秩序的安全,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应加强政府职能的战略目标创新,提出“服务型”概念,改良公共决策体系、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由全能型政府顺利过渡到服务型政府;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重新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权限,每个部门、每个领导者与管理者都有统领全局的权力,对宏观经济管理全局负责,并通过责任制加强制约力度。另外,还要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政府各组织结构,做到机构的精简高效,适当设置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选聘时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避免由于管理层多、机构臃肿而造成的信息传递慢,影响管理效率,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2.3 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法律手段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主要是指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时采取的有效措施,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包括各种软件管理方法,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也包括硬件管理方法,如通过网络或传媒等。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实现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管理手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实现状况。在当今我国加入WTO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所执行的管理手段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也就是法治经济,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通过法律手段的宏观调控来规范经济行为。另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主要通过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再加以辅助行政手段,而在一个法制观念与制度健全的国家,任何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都会通过法律形式来实现,以法律为重要保障和依据,避免管理的主观性。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应对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76-02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1、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2、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呈现出金融全球化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国际贸易逐渐趋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加快了金融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金融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经营采取相同的金融工具,使得国际金融日趋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邻国家为了共同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例如,东盟、欧盟等,在其内部实行一些优惠政策,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不失其开放性,客观上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WTO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开端,随着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生产的逐步国际化,20世纪中期后,金融全球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1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获得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机会
我国可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来发展本国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拓展海外市场。
2、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制度的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我国经济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学到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制度以及一些先进经验,使我国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快速发展,逐渐缩小与国外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 可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很有可能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目前,我国金融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金融风险相对较大。随着外国金融资本逐渐进入我国,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国外金融业的冲击。
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与跨国公司竞争的挑战
随着外资引入的逐渐增多,很多跨国公司到我国来投资,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发展,抢占了我国的市场份额,也威胁着本土的中小企业,削弱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些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
3、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挑战
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是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的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仍然很贫穷落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显然是东部沿海地区吸引的外资多,中西部地区少,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进一步拉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1、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
我国经济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已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能片面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力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快速发展,尽量减少和避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争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利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更好地消化吸收,从而实现我国的技术创新,加大对我国传统产业(如纺织、机械、轻工、煤炭、钢铁等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设备和工艺,提高我国自身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3、完善金融机制,应对金融危机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金融体制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完善企业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呆坏账,建立一套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大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构建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推进金融监管法制化。为了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应逐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透明度,做到各种金融制度的透明化,从而避免金融风险。
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把握住机遇,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从我国国情出发,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注释:
① 符寒峰、符寒光.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2,(21).
参考文献:
[1] 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刘力.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出路何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李坤望、刘重力.经济全球化:过程、趋势与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经济结构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轨迹
引言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就与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密切联系,随着这种联系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也不断转型升级(周维富,2010)。同时经济全球化不断改变着各个国家的社会分工,这种国际化的分工趋势不断地推动着我国就业结构的转变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刘玉、孙文远、任志成,2010)。全球经济化不仅为我国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带来全球化的经济风险。我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能够成功化解几次全球规模的金融或经济冲击,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确有其独特之处,以维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高速运行。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总结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有30余年历史,我国经济在过去的30余年之中,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发展态势。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GDP至2010年已高达401202.00亿元,相比1978年的3645.22亿元,翻了110多倍,可见我国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按照我国GDP和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可以将我国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起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1987年),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就是农业经济发展。包括全国范围内实施联产承包制,极大地拉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在此阶段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吕延方,2009)。
GDP提速发展阶段(1988-1995年),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我国GDP增长较上一阶段出现了明显提速,我国农业经济虽然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耕地面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但在此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发展态势,服务业经济也开始启动。在第二发展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增长速度逐年增加,但是增速并不大。此外随着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需求的增长,消费价值指数快速上升,我国经济逐渐步入通货膨胀时期,治理通货膨胀成为了维护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经济发展速度回落阶段(1996-2002年),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一定的回落。这主要就是由于我国政府开始重点治理通货膨胀,通过国家调控政策将经济发展降速,以求中国经济软着陆。但是由于经济治理缺乏经验,国家调控政策过于严谨,我国在这一时期一度出现通货紧缩。特别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内需求明显不足,通货紧缩日益明显。随后我国调控重点又转向了扩大内需,促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随后逐渐松绑的货币政策,为我国后一时期的经济稳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筑经济爆发式发展(2003年至今),根据我国GDP和其他经济指数统计显示,2003年至今,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加,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这一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08年美国华尔街爆发了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随后又转变成了国际金融危机,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随后我国立即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措施,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度过金融危机。在维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价格指数必然不断上升,这也导致了新一轮通货膨胀在我国的蔓延。
通过我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看,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产业结构的巨大影响;其次,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总量高速增加;最后,我国政府的调控政策对保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的不断上升,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不仅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全球化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经济机构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全球化
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来看,我国农业经济比重从改革开放起总体上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服务业经济则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虽然我国产业结构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发展态势,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仍不发达:首先,我国工业所占比重依旧过大;其次,我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我国经济学家张晓明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张晓明还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了实证研究。张晓明(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产值占我国GDP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人均GDP将会随之增加2.4850个百分点;工业占我国GDP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人均GDP将会随之增加2.8720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我国GDP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人均GDP将会随之增加3.005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服务业占我国GDP比重增加值,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工业、农业相对次之。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巨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而对外贸易发展能够化解我国的产品结构性过剩或结构性短缺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产品结构升级优化之后,传统产业结构生产能力必然会出现过剩,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将我国的生产能力过剩与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短缺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将其他国家生产能力过剩与我国生产能力短缺结合在一起,实现全球化多赢。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吸引而来的FDI,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创造了新的契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FDI的到来不仅填补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缺口,同时更广泛扩展了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空间,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提供了强劲动力(袁晓玲、杨万平、叶林,2008)。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技术发展平台和更先进的技术支持。
第四,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贸易,如承接外包业务、开拓世界市场,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产业升级优化速度。正是由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巨大优势,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不断推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
我国就业结构与经济全球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1978年从事农业人数占中国总就业人数比重为70.5%,随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业就业人数比重逐年下降,到2010年已降为36.7%,而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自1978年开始,就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一直低于农业就业人数比重。在1993年之前,我国工业就业人数比重始终高于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直到1994年,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才开始超越工业就业人数比重(何兴容、谷鸣、凡福善,2010)。这说明我国就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几乎同步演进,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就业结构也在同步优化升级。经济学家葛雨飞(2010)通过对我国1978-2007年的就业机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进一步刺激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形成就业机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相互促进的内在关联。
我国就业结构的优化遇到了新的契机,而这一契机产生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广泛参与全球化分工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国就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我国经济学家藏旭恒、赵明亮(2011)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分工,在总体上对我国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有所降低,而对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却在逐步增加。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和理论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经济全球化不仅直接作用于我国的就业结构,同时也在作用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之后,由经济产业结构再次作用于就业结构,从而多方位地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全球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口贸易中,我国出口产品均为初级产品,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结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渐由初级产品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初级产品出口比例不断降低。而我国进口产品则表现为一种与其相反的发展态势,进口初级产品比率不断上升,进口工业产品比率明显下降。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变,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而不断优化的发展态势。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十分重视进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Galina An等人(2004)就曾对全球86个国家1970-199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个国家出口产值增加,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必将成倍增长。这也进一步说明,如果一个国家科技水平提升,而在其他因素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国家出口产品附加值必然上升,而进口知识和科技的产值必然下降,明显提高国家出口产值,增加国家国民收入。例如,我国学者佟家栋就曾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出口产品总体科技水平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袁晓玲等人更是通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协整理论、方差分解技术等现代经济原理,对我国贸易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等大量数据以时间为序列进行了平稳性分析,最终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的、和谐的发展关系,我国经济增长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出口贸易。而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之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不断攀升,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必然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也只有不断对我国对外贸易实施优化升级,才能在抵御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风险的同时,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发展契机,将我国经济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维富.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0(2)
2.刘玉,孙文远,任志成.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10(5)
3.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7)
4.张晓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2)
5.袁晓玲,杨万平,叶林.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的因果关系检验[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6.何兴容,谷鸣,凡福善.人民币汇率、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5)
[关键宇]经济全球化 国际关系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已经渗透到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有着它自身的历史进程和特征。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我们熟悉的、耳闻目睹的那些全球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讲,它使当代国际关系处于急剧的变革和转型之中,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 经济全球化定义及其特征
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他用全球化一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这一词已被普遍采用,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对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发表的难以计数的文章和著作中,表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标准的定义和结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普拉卡什和印第安拿大学的哈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系列导致要素、中间与最终产品以及服务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统一整体,并使跨国界价值链在国际循环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由各国市场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开放,势必会推动商品(包括服务)、信息、技术及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不断增加,多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内部扩展延伸到全球,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还有学者根据经济学关于生产社会化或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来定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在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条件下的新发展。”“生产社会化这一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向,在当代……衍出经济全球化潮流。”等等。无论是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或再生产过程在全球的展开,都意味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两篇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问世以来,全球性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成为东西方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兴起,“反全球化运动”也正在全球化。在国内外,有一些“反全球化”的人士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主观的东西,是少数人有意操纵的产物,是“美国的阴谋”,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陷阱。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它抹杀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在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一个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向。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单传依靠自身的力量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进步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整个经济的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市场化既是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的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证明,在市场经济成为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都接受的体制后,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市场的力量强迫一国内部经济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强烈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分工中去,由封闭的国内分工走向开放的国际分工,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再次,经济全球化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必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指的是国际间物资、服务、技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当代世界经济中,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更无法抵挡。各国政府的推动,法律、规则、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经济贸易自由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日益细密,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等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基本上是制造业各部门之间的水平分工,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大力发展制造业。二是贸易全球化。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传统,也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三是投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投资的发展更为迅猛,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纽带。当代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首先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上。除国际直接投资外,国际间投资的发展也很迅猛。四是跨国公司大发展。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采购和全球化研发,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当代,跨国公司的数量激增,规模日益扩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2》提供的数据,2001年,跨国公司总数为65000家,国外分支机构数量为851234家,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为1875170亿美元,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7.6%、400.7%和238.0%。近年来,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说,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必须要充分考虑跨国公司的作用,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离开了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切表明,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广度、深度、速度和制度等方面都有重大新发展和新变化,这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从量到质的变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总趋势的三个组成部分。贸易从产品狡猾关系体现国际经济关系,金融从要素配置角度体现国际经济关系,跨的稳定或者动荡等国际因素对国内政治的反作用上,这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力量,往往是单个国家所无法阻挡或对付得了的。
这是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超越民族国家经济之上的全球经济的发展,各种用以协调乃至管制各国内部经济政治政策的超国际组织的涌现,跨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使得民族国家愈来愈被包容在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之中,今天,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脱离全球范围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不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可能因为亚洲国家的经济危机而放慢,巴西的债务问题可能因为美国联储利率的变动而趋于恶化,日本国内的政局兴许因为中东的一
场战争而发生动荡,而印度新的工业发展政策在过去完全是国内的问题,现在则可能因为会威胁到邻国的环境状况而遭到这些国家的抗议。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国家内部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压力,带有很强的外部痕迹。这从客观上迫使我们必须在观念上纠正对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的一些传统看法,既要看到国际问题的国内因素,但更要注意国内问题的国际因素。
(四)南北关系的相互依存和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发达国家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给国际关系注入更强的和平因素,还是导致国际关系可能的更剧烈的冲突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是加重了还是转化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国际社会能否持续、公正、和谐发展的关键。
战后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技术特别是资本和金融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相应加强。发达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还体现在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加强和发展。
除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依存外,我们也应看到,当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同样处于一种互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互依存已不只是产品市场上的互补交换关系,而是在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中的深层次的相互联系。不过这种相互依存的意义既不同于殖民主义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相互依存,也不同于发达国家问的依存关系。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一利依附发达国家的地位,这是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关系的典型现象。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就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明显进步,效益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出现新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加快进行,国企改革成效显著,研发投入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宏观调控不断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我们也必须为此作出贡献。因此,不管是从可利用的能源资源看,还是从保护环境看,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加快重组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呈现高技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特征。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资源消耗过大,低劳动力成本投入,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都表明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不转变这种发展方式,我们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就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关键词]市场;中国制造;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31-02
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也应认识到自身在消费空间上潜在的巨大优势,在努力扩大外需的同时,应将目光同时集中于国内市场,以通过不断发掘国内市场的潜能,促进我国经济在当前相对低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1关于“市场在中国”
1.1“市场在中国”的提出
“市场在中国”最早于2006年由麦肯锡研究所首次提出,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逐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标志性特征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学家及国际性经济研究机构的关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相对较小的波动,更使得中国成为国际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也同时发生了视角的转换,由过去习惯上在“中国制造”下将中国定义为制造业大国而逐步转化为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关注,由中国拥有的广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国经济自身具有的发展潜能,而衍生出对中国劳动力的重新认识――在一个具有经济发展潜能国家的广大劳动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同时也是一支存在巨大消费潜能的消费群体。因此,“市场在中国”逐步得到全球许多经济发展实体的关注,并企图通过在中国境内拓展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全球性的经济份额,来保持经济旺盛的增长潜力。
另外,“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基于“中国制造”衍生出的对中国经济的新认识,而且同时是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变化中对新兴经济体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的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兴经济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化,并作为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培育体而不断得以关注,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也逐步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并逐步将中国定义为新兴经济体之一而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之一,基于此种经济发展趋势和情形,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仍能持续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更加成为发达国家拓展消费市场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是一种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变化调整下的必然结果。
“市场在中国”的提出并非只是一种发展口号,而是一种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态势相对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在拓展海外市场中,经科学研究和分析而作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将开发中国市场作为经济增长率提升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美好前景,以及巨大的发展空间,表明中国经济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已经得到全球性的认可。而同时,“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给了国内经济学家以及各企业新的发展启示,即依靠拉动内需保持经济较稳定的增长率以及良好的发展态势,将是我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重要的发展策略。
1.2“市场在中国”的前景预测
“市场在中国”是一种基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分析而得出的比较科学的结论,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市场在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前景推测,可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市场在中国”将可以继续保持较持久的发展空间。首先,对中国经济在近些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对照同期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发现,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数十年仍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台湾曾有报道即指出,中国的GDP在2025年之前能持续保持高于5%的增长率,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国在未来仍能继续维持较好的经济拓展能力,而中国居民的消费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同步保持持续的增长空间,基于中国人口巨大的基数,在未来的发展中,居民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持续对消费市场产生较强的刺激。另外,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逐步实施,在“十二五”期末时如能完成预期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经济将出现新的较大增长,对于消费空间的拓展将产生直接的明显影响。其次,经国际经济学家对中国消费趋势作出的直接分析得知,中国在未来的经济消费中,将保持持续的增长空间,且消费总能力将在2015年超过全球总消费力的10%,而相比于美国这一第一大消费体将具有比较惊人的消费增长空间,2020年将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消费体。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消费体。总之,不管是由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消费空间的增长情况进行推测,还是直接基于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展态势进行预测,中国在未来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消费增长速度,“市场在中国”在未来也仍将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2“市场在中国”与扩大消费内需
2.1基于“市场在中国”的消费结构
“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国外经济学家以及经济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关注下,主要满足发达国家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同时,也启示我国经济学家重新对借助内需的增长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展开认识和探析。“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当下市场在中国,同时也是一种全球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市场在中国”需要我国通过不断调整消费结构来达到当前对“市场在中国”前景的美好预测,以真正发挥“市场在中国”的重大作用。
当前国内的消费还缺乏构建较大的、完善的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要通过内需的不断增长实现国内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化分析和建构起系统化的消费群体,并根据消费群体的规模和需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消费品供应策略。同时,应注意科学预测随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巨大的消费群体,并根据消费群体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扩大消费市场占有力度的策略。
我国目前对未来经济发展和消费空间的拓展将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不断兴起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城镇消费群体、农村消费群体以及西部消费群体,另外,奢侈品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也将在未来我国经济消费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和西部经济的继续崛起和进一步发展,必将促使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以及西部消费力度的不断增强;另外,伴随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收入人群在生活品质以及对消费品的需求上将不断与发达国家实现接轨,对奢侈品的消费力度将不断加大。
此外,除全方位单纯于国内进行新的消费结构的调整外,以中国为中心,将消费群体不断衍生和辐射到周边的亚洲地区,借助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以及消费方式的不断科学化,带动和影响周边亚洲地区消费群体,并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消费区,将以一种泛义上的内需增长促进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
2.2基于“市场在中国”扩大消费内需的建议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将目光瞄向国内市场。要想通过扩大内需来进一步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内各企业应充分认清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从而转变旧有的盲目看好国际市场的认识,能积极将眼光回放到国内,并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以及未来国内的消费空间和消费趋势,来对今后产品生产制订新的计划,以能满足不同的或者特定的国内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不仅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且借助各企业的联合作用,实现国内经济整体的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构建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几个不同层次的新的消费群体,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以能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内需的增长。针对城镇化不断发展促成的新的中等阶层的消费群体,应积极构建中等层次的消费市场,并根据中等层次这一未来庞大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观,通过强大的宣传作用,打造出属于他们的消费理念,以通过耳濡目染让中等层次的人群逐步认同打造出的这一消费理念,并在日常的消费中无意识按照此种消费理念完成消费,通过消费理念对消费群体思想上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他们特定的消费需求和方向,而这种消费方向与需求正是基于为他们专门打造的消费理念之下的。同样,针对农村的不断发展和西部经济的发展,应打造专属于他们的消费商品以及消费理念,并不断提升他们的消费层次,以促进我国整个消费结构的不断科学化。对于高收入的人群应积极向发达国家汲取经验,以不断促成和培育起奢侈品消费市场,借助高收入人群巨大的消费潜力促进整个消费力度的不断增加。
最后,应不断促进内需范围的拓展,以我国为中心,通过促使亚洲周边地区在消费上向国内市场的聚拢,实现内需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增长,并借助我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促使国民对消费国产商品的热情不断提高,以此来反哺国内市场,进一步拉动内需的增长。
3结论
“市场在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的关注,拓展中国的市场空间已经逐步使得很多海外的企业改变了基于“中国制造”形成的对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的认识,而逐渐认识到中国存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空间。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积极转变旧有的极力拓展海外空间来实现增长的发展理念,而应主动将目光回放到国内的市场中,认识到国内需求的巨大潜能,从而能借助对内需的拉动,继续保持我国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并实现我国经济在未来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定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贸易[J].经济视角(下),2012(3).
[2]胡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策[J].现代商业,2012(24).
关键词:国际贸易生态化;全球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5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环境不断地恶化,资源也在不断地减少,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中,逐渐将其与环保进行结合,通过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方式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国际贸易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保护的原则灌输到贸易活动中,以此来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并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行有效的贯彻落实。
一、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逐渐严重,在国际贸易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问题不断出现,并成为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早现阶段的国际贸易体制当中,环保已经成为贸易体系的重要宗旨。世界贸易组织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对贸易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制约,使其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通过协议的方式来对环境与资源的开发进行明确的要求,以此来保障国际贸易发展中环境保护的效果,从根本上促进生态化的发展。为了减少贸易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贸易措施也在逐渐地形成,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贸易法的生态化。由于环境与贸易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剧,就应该通过相应的规范来对其进行约束,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现实发展的矛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加快,资源、资金以及金融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发展也在逐渐地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人们的需求,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地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发展。但国际贸易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贸易增长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带来环境与资源的问题与大量消耗,这也就降低了地球的供养能力,对地球的承载极限不断地进行挑战,所以导致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的发展难以保障生态化的效果。
(一)经济发展加速了资源的不平等性
虽然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以牺牲资源作为代价的,没有对地方的差异进行正确的认识与考虑,这也就难以保障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更是难以有效地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资源平等性,例如发展中国家对能源消耗相对较大,拥有70%人口的发展国家只有30%的资源,而具有30%人口的发达国家却拥有70%的资源,这种不平等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生态化的进展。也正是由于这一状况,发展中国家难以对WTO所提出的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表示怀疑的态度,如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为发展国家带来益处,只能带来负担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了纸上谈兵,其存在也就不存在意义了。如果按照现在的资源消耗状况来看,地球上的资源只可以供给少数人使用,这也就难以落实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不公平分配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以及经济的规模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人力、物力资源等诸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与国之间的资源分配机制,例如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集约化生产,使其在贸易的发展中占据成本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来讲,生产力直接决定资本的走向,所以生产力相对较高,其自身的资本也就相对较为雄厚。所以,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资本分配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资本的流向也是发达国家,这也就加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三)经济增长降低地球供养的能力
国际贸易的生态化发展,主要是要求经济活动开展应该在保护环境与能源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要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例如各国在对经济进行发展的同时,应该重视自身有害气体的排放,以此来降低温室效应等不良的环境影响。现阶段,很多国家在对经济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对资源进行保护与缓解的效果,通过国际贸易进出口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国的内部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进出口的环境,对资源的服务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每个国家都想对自身的经济进行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但又不想要承担环境与资源进行保护的义务。据相关调查表明,只有少数的国家内部环境承载力没有达到上限,所以现阶段的各国想要发展经济,就应该对进口的承受能力进行不断地提高,以此来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的处理与重视。
三、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原因
(一)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冲突
国际贸易的生态化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经济上的生态化发展,也就是物质财富的提高,对供需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其次就是社会的生态发展与进步,其主要是对中国的人口问题进行解决,对社会的贫富分化进行缓解;最后就是环境与资源的生态发展方面,其主要是实现生态资源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以此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主张达到人们的生活要求,还应该保证环境的使用,为后代的使用与发展提供基础。在国际贸易的生态发展环境下,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人类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重视。所以想要对短期内的经济增长效果进行提高,就应该明确其与贸易生态化之间的差异。
(二)WTO对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政策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WTO对国际贸易的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的发展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也就导致其重视程度严重的不足,没有相应的政策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在WTO的环境下,经济的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被弱化,没有重视生态化的引导效果与作用,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发展中所具有的经济与社会方面内容,推动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这一观点下制定的WTO政策也就缺乏科学性与公正性,容易引发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生态化之间的问题。例如WTO的非歧视原则,其不仅实现全球经济发展,还对发展中的国家进行扶持与鼓励,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际贸易。但由于这一政策是在国际贸易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既要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进行考虑,还应该对相应的环境税进行缴纳,这也就出现新的冲突。与此类似的策略还有很多,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冲突,不利于其向着协调的方向发展。
(三)发达国家在生态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方面有着双重的标准
在出口贸易的方面,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并有效地对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等问题进行规避,就通过出口的方式或者在其他国家设立厂房进行生产,将污染与危机转嫁到其他的国家,这种方式在发达国家相对较为常见,例如日本为了避免支付环保的资金,就将其国内的高污染行业进行转移,放到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以此来获得高额的利润。据相关的调查表明,人口相对较少的发达国家所造成的有害废弃物量相对较大,占世界总量的77%,他们通常在发展中国家作为有害废气物的堆积场,通过向境外输出的方式来对毒废料进行输出,中国有很多沿海的城市也在为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有害垃圾的处理。在国际贸易的方面,发达国家为了对自身利益与经济发展状况的有效保护,就通过贸易壁垒的方式来进行。虽然有很多的绿色壁垒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的贸易壁垒只是通过生态化的借口,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行限制。
四、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
(一)优化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
国际贸易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色彩,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想要保障利益的长久性,就应该保障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在未来的发展时间过程中,环保与节能将成为时代的主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导。这就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对经济进行发展,积极对各国之间的交流状况进行推动。还应该加强对贸易政策的掌握与应用,不断地为构建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进行研究,重视对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遵循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则
在对国际的贸易生态化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应该保障在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并需要完善的法律来对其进行约束与规范。做好规范的工作,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对不同国家的生态化发展状况与经济水平,以此来达到公平与公正的效果;其次就是通过统一的国际标准来对,保障各个流程的利益要求。各国在国内进行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对本国的国情与经济贸易的状况进研究与分析治理资源保护的重要法则,并对其进行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五、结语
在对经济进行追求的同时也应该明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化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不可以通过牺牲环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冲.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
[2]王飒.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观察,2013,(7).
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失去增长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势头戛然而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机制失灵,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状态。
1.发达经济体遭受重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因此受到严重拖累。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日本、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从2007年的2.2%、2.1%和2.7%下降到2008年的1.1%、-0.7%和0.7%,2009年又分别下降为-2.5%、-5.4%和-4.0%。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从2007年的3.6%下降到2008的1.9%,2009年则降为-2.2%。危机至今,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从2010 到2015 年的6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依次为2.53%、1.6%、2.32%、2.32%、2.4%、2.4%,日本为3.9%、-0.5%、 1.8%、1.6%、 0.2%、0.4%;欧元区为1.7%、1.6%、-0.7%、 -0.5%、0.8%、1.5%。
2.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持续低迷。长期以来,贸易和投资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引擎,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已经从1990年到2008年间平均增长7%,降至2009年到2015年间平均增长3%的水平。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增速也持续放缓,至今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贸易和投资增速持续呈现低迷状况,也反映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动能不足。
3.保护主义抬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实现经济复苏,一些国家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曾经的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被束之高阁,代之以严格的投资限制和严密的贸易壁垒,如: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从别国撤回企业以挽救本国经济,对来自别国的投资活动以种种借口加以阻挠,以本国内部法律规定限制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活动等。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扩大,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
4.排他性、封闭性、碎片化区域安排纷纷出笼。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确保自己的霸权地位不动摇,美国在现有国际规则和世界贸易组织之外拼凑和构建新的多边协议,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其目标是通过这两个协定建立起一整套协作机制,引领世界贸易、投资规则制订。这两个协议的参与国以发达经济体为主,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被排除在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继续主导制定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话语权。这种既想为国际社会定规矩,又刻意将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的霸道做法违背时代潮流,使本来就极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5.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协调,世界经济面临诸多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自2009年起,美联储连续启动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也紧随其后启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目的是制止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复苏。除了货币政策,欧元区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福利支出,以求避免发生债务危机。受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采取应对策略,以防止利益受到损害。发达国家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果,如:引发股市和楼市泡沫,推高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和金融风险,导致债务风险扩大,挑起货币战争等。在发展中国家,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特别是加息政策的影响,股市下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经济波动剧烈。可以说,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协调性,使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二、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标本兼治新药方
面对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国际社会对G20杭州峰会表达出高度期待。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全球化逆转态势的科学判断,中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新理念,全面表达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中国观点。中国给世界经济开出的“药方”,是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引领经济全球化迈向新阶段,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伟大战略抉择。
一要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减弱,新的动力还未形成,培育新动力和实现动力转换是当务之急。这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各方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
二要解决一体化发展问题。开放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开放发展就是要克服世界经济发展规则和发展路径的排他性、碎片化和封闭性弊端,构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制度环境。
三要解决发展方式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高度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为此,世界各国要高度警惕和防止保护主义抬头,积极开展创新和产能合作,努力实现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动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和规划,大力推动政策协调和联动,提高全球经济共赢。
四要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包容是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包容就是要努力破除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各种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扩大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先进带后进,富国帮穷国,让经济增长惠及所有人。
“创新、开放、联动、包容”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疑是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的有力手段。
三、中国方案助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全面贯彻和落实“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新理念,必将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其一,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打造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力。中国倡导二十国集团成员国积极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相结合,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并重,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这种把创新置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首要位置的观点,既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有助于世界经济彻底摆脱复苏乏力、增长脆弱的局面,为世界经济迎来新一轮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其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成员国要结合本国实际,统筹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政策,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改善供给质量,为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主张无疑是科学务实的,对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释放活力,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此次G20峰会把贸易和投资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提出了重振贸易和投资的重大政策构想和合作机制,首次决定启动贸易部长定期举行会议的机制,并提供了中方倡议的《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为二十国集团更好发挥全球经济治理作用,促进贸易投资增长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机制保障。为了实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推动服务贸易、加强贸易融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处理贸易和发展问题等重大贸易和投资发展目标,在中方引领下,峰会达成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提出,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四,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中国提出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旨在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积极贯彻“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理念,就是要推动国际规则和治理体系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就是要构建系统完备、惠及所有国家的国际规则,不搞排他性、封闭性和碎片化安排,反对一家独大和赢者通吃,力求使所有国家共商规划、联动发展、共享成果;就是要规划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愿景,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其五,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包容性发展。据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全球约有1/3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要实现世界经济复苏、释放增长活力,就必须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倡导合作共赢国际关系新准则,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推动国际社会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呼吁各国关心不同阶层和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需要,讨论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调整。中国的倡议反映了经济最不发达国家要求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实现工业化的诉求。
其六,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努力开拓实现世界经济复苏新途径。“一带一路”战略契合了中国、沿线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区域和全球合作的潮流,得到60多个沿线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积极呼应和热情参与。通过“一带一路”,将沿线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贸易、投资等各方面广泛合作,既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发展,又增进各国间的相互联系,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增长注入强大动能。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剩产品、打开发展中国家这片广阔市场的目的。他们推销的仅仅是他们的产品,附带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因此,技术是排除在外的。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要千方百计地垄断其先进技术,以达到其垄断市场的目的。尽管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贸易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般商品贸易发展到劳务技术贸易,但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亡。一旦发展中国家想获得这些技术,即使是对发达国家而言早已不是先进的技术,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如同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尽管发展中国家也能对之利用或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但核心技术仍牢牢地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相反,由于发达国家最先发展了这些技术,他们已从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二、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几率大大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有:
首先,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对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钢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如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竞争力;对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联合攻关,争取在一两个领域获得突破,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重视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变为“后发劣势”。同样,—个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剂”。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怎样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呢?由于各国的情况各异,因而并不存在—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但各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摸索适应本国发展的道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
再次,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国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国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当然,引进的目的还在于最终能自主开发,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揭示的道理一样,通过引进带动国内的技术的模仿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最后,重视人才的作用,实现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开发的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国与国的竞争最终将体现于人与人的竞争。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排在首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出来,还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存量,而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则取决于高素质的决策者、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秩序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原有的全球经济体制也产生了一些质疑,但从根本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仍将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就要认清形势,顺应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就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政府规制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政府在职责决定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工业革命后由于大量化石资源的消耗导致的以温室效应为突出体现的气候灾难,最早出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报告提出要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
谢进、张坤民、潘家华、邵伟等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尽管各位专家对低碳经济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其核心就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正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所在。
联合国气候委员会认为,气候变化的后果是不可逆转的,就全球而言,气候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今年1月1日,欧盟强行推出了航空碳排放税,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纷纷发表意见反对、抵制航空碳排放税的同时,更需要引起我们深层面的思考,一是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减少碳排放是一个全球问题,不是一个地区、更不是那个个体的行为。二是非常明确地让我们看到,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尽管我国的历史排放和人均排放均较一些发达国家低,但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承受的国际压力仍在不断增大,在全球化气候变暖的紧迫形势下,政府必须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社会长期的、全面的发展规划,必须要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当今社会,政府承担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并承担着稳定和巩固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令世界瞩目,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市场发育程度还不高,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明显,虽然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地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但是,无论在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中,还是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政府的影响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近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的,低碳经济发展必然面临着人们传统生产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问题,也必然面临着来自高能耗利益主体的阻力。政府由于其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广泛的权力,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系是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必须的选择。
(二)经济外部性要求政府规制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成果全人类共享,无论是社会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提供者,还是社会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消费者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但是,无论是社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还是消费者个体又都不可能自觉主动地选择低碳生产行为和低碳消费行为,这是由私人主体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产品与社会服务的生产者之间在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时面临着投入与享有低碳经济发展成果之间的博弈,在从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需要以减少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如果都没有对低碳经济进行增加投入,各方虽然都没有享受到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但是从个体利益看也没有任何损失;如果都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投入,各方都能在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共享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如果一方进行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资而其他方没有相应的投入,那么就会出现大家一起享有这部分投入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变。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经济学上通常称为“搭便车”,由于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存在“搭便车”行为,导致各经济主体也不会主动地选择为低碳经济埋单,个体的企业如此,各个地区之间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也是如此。
可以看出,由于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利益驱动性,低碳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有能够驾驭和平衡各利益主体的主导者来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行为规制,这一主导者只能是政府。政府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制。政府规制通常可以有两种基本手段,一是政府以行政命令手段对企业进行强制性的行为控制,比如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闭小火电、小化工等行为,以保证政府在较为合理的条件和范畴内承担治理污染的公共支出;二是政府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和引导市场经济主体理性地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政府通过征收排污税建立“谁污染,谁负责”的规制原则、通过修订资源税、开征环境税等绿色税制抑制污染和资源浪费,并对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进行相应调整以鼓励企业实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行为,将由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形成的社会成本反映到商品和服务中去,通过改变生产企业的成本收益对比制定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式供企业和引导企业进行低碳经济的理性选择。
二、政府规制行为选择
低碳经济的参与者既有作为重要主体的政府,还有社会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由于低碳经济发展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密切相关,政府规制行为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因此,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规制必须进行科学选择。
(一)政府规制行为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
低碳经济发展是全球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从《京都议定书》来看,我国在减少碳排放上的压力是巨大的,在认识到我国碳排放现状的前提下,必须明确的是,发达国家在过去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取得了今天经济的高度发达,也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历程,同时,又在发出减少碳排放倡议的同时,将污染严重的行业通过市场手段转移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不得不选择以低消耗、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永久的工程,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状,充分考虑本国实际,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情况的、符合本国人民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二)政府规制行为应以制度设计为主
政府、企业、消费者等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政府在进行行为规制的过程中应避免将发展低碳经济变成政府一厢情愿的事情,企业、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
对企业来讲,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来讲,其本身随着资源的枯竭也面临着经济增长的转型,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有理性的企业应该看到正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催化剂,使其在资源枯竭到来之前未雨绸缪。在同时,政府也可以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让企业更好地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从消费者来讲,其消费行为的选择从理性上应该是倾向于低碳经济模式,选择绿色消费,但是从其生活现状考虑,消费成本的高低和消费的方便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如果在成本与方便程度上能够让消费者接受的话,相信公民会将低碳生活作为理性的选择。
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其规制的定位应立足于制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角色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错位,必须要避免过度干预市场的行为。虽然政府规制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政府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然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低效率,对低碳经济发展来说有害无益,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系统而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各主体理性地选择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
(三)政府规制行为自身的低碳经济选择
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示范效应通过两个方面体现:
其一,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低碳经济发展优先的原则。政府的行政行为本身应当将低碳经济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从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引导社会经济活动的其他主体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行政行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管理者的政府行政。作为管理者的政府行政行为,指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方面所体现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规划包括产业政策规划、经济发展目标规划等涉及中长期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作为管理者的政府在进行规划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必将对当地的低碳经济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二是作为监督者的政府行为,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监督者,政府对于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的态度直接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会对其他的市场主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地方政府在追逐GDP的过程中对污染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仅说明了政府没有履行经济发展监督者的职责,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其二,作为普通市场主体的政府行为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政府既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则的制定者,又是社会产品和社会服务的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政府行为对整个社会选择低碳经济模式的影响非常之大。低碳经济在我国还算是新生事物,在倡导公众转变生活方式、选择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政府消费本身是否选择低碳方式,对公众低碳生活的选择有着教育、引导作用。因此,低碳经济应该首先从政府做起,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政府生活行为上。
参考文献:
①陈迎. 中国低碳经济的挑战与转型策略.《环境保护》2009,(24)
②李斌.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③李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政府行为博弈市场边界.《改革》2011,(10)
④余晖.《政府与企业——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规制》,1997年
⑤王俊豪.《政府规制经济学导论》,2001
黄树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8.00元
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近日偶读黄树东先生《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感触颇深。美籍华人黄树东是一位在美国打拼了近20年的成功华尔街精英。多年高级资产经理和金融分析师经历,使他惯于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透析问题,从全球战略视角看待问题,从博弈维度解读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密码。
当今世界,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被广泛施行。全球化被很多人看成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也试图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但是,在黄树东看来,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游戏规则,其本质是国家实力的博弈,是将既存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合理化和强化。
黄树东认为,在博弈中前行的中国,要时刻保持着一份警惕,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要最大增进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增进发达国家的最大利益。西方国家总是想把中国经济发展导入西方利益轨道,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更符合西方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在全球化的名义下,企图使中国经济发展纳入他们的掌控,甚至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设置了各式各样的陷阱。
黄树东对国家博弈下中国危局的描述,可能很多人难以接受,认为这夸大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条件,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是,如果静下心认真分析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发展前景便不难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隐患,中国的经济体系还很脆弱。比如,我们对外部市场严重依赖,特别是对重要资源的出口严重依赖,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在技术进步方面还受制于人;我国的产业大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行业,外强中干……因此,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中国崛起的步伐会不会被中断?这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大国兴衰》一书中,黄树东提出的一些观点,如“中国需要保护主义,就是用关税或者非关税手段把国门相对关起来,全心全意发展自己的经济”等,笔者是持反对意见的。但是,他的一些真知灼见还是能够给我们很大启示。如他认为内向发展“避免了与霸权利益的全面交集,而全面的利益交集必然导致全面的利益冲突”,这对于我们选择发展道路很有启发。
大国兴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家博弈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有人认为是抛了一块玉(比如笔者),也可能有人认为是抛了一块砖,不管是砖还是玉,我们都希望能引出更多的“玉”,深化我们对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道路的认识。
新书信息
《可操作的民主》
寇延丁 袁天鹏
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元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议事规则典范,蕴涵着法治、民主、权力制衡、效率与公平等。本书记录的,是作者寇延丁、袁天鹏等人,在安徽阜阳颍州区三河镇南塘村实施议事规则推广项目的故事,可谓西方议事规则的“下乡记”。
《水危机》
(美)科林·查特斯 (美)萨姆尤卡·瓦玛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36.00元
在城市化、工业化、饮食结构的改变、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水危机形势愈发恶化。缺水能够引发粮食危机和健康问题,还可能会进一步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动荡。本书对全球水问题做了一次全面探讨,帮助读者全面认识环保经济。
《中东现场》
张翠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探讨
戴毓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要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挑战。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是可以从直观上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而区域性经济并不是单一的经济类型区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样的可以是研究经济领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看当前的区域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从我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区分方法涵盖范围更广,间于运用性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两个学科之间,从这个角度和定位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时间上的阶级性和动力上的人地互动性的规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区域经济学是由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所直接产生的结果,这也是传统区域经济学创新的成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内涵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根据考察的对象特征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地域类型有三种;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国众多的地理版图上,地表自然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着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地理气候,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地表自然环境状况分布上是有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系统,并能够从所属的关系中规划处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对于区域自然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完整的区域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任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都是有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区位因素是一种人为性的划分方法,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管理上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与自然环境区域相比,这是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在经济区域方面,经济区域在能够依托大中小城市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经济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上划分区域地理是客观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域自然环境经济区是构成当代经济区域的重要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是经济城市、经济网络和中心和网络的吸引力。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经济区域的特征上是由区域之间各个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结果,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单一指某一种区域类型。如果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区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我国区域经济学探讨规律。从实践上看,从行政区域上来深入探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我国实践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没有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最后都失败了,削减了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经济区角度上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这已经是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际经济学),另外一种是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内经济学)。它们两种之间的区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论为基础的,两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前者是通过深入分析区际要素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各种过程和动力上的机制创新,从而能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服务,而后者是通过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各项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将区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把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而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最终目的,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情况研究上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这种区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和体系的尽快形成。在当代的很多经济学理论著作当中,对于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而在区分之又在研究内容上却又是含糊不清,这就造成在观念上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空间逐渐拉大,这种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中可以说明这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学科。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律性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学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时能够谋求区域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并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区域经济的主导型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势,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群,并取得最好地综合效益。所以说,区域经济能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益处。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各种空间配置,就要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一样的发展要求,对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初期阶段,应该要采取“据点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对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应该采取“点轴式”的工业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取“网格式”的工业布局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区域发展经济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也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但是从全球的视角上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区域资源的空间和区域经济的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这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而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空间分布上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不同的区位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普遍性,这是一种不以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区域资源平衡发展的结果,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相关的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时间规律上具有阶段性
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上,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由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规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现阶段的生产水平,深圳发展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够不断突破常规的跳跃性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在动力机制上要求实现人地互动性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实现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在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得到有效实现,阶段性是区域资源分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实现人地的互动性,就必须要能够在充分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能够寻求人地关系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在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对于其他领域不太重视,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运费等一些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各种状态。
而新区位经济学理论可以继承传统的经济学的基础上融入到新的内容,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市场、外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且这些新区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而得到发展,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区位因素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国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纷纷以全球为市场,开始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生产的优势因素,并将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因素不断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从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投资布局,实现全球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与在国外的子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别,而且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区位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新的区位因素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需要。
结语: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根据。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空间上的平衡性也将会不断加剧。
参考文献:
[1] 白永秀,任保平.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 经济评论. 2007(01)
[2] 邵明.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J]. 世界经济情况.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