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7-23 09:2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第1篇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江苏省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这里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全市总面积为8488平方公里,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3450亿元,经济总量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比重为12%,并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城市之一。

宁波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达,全市总面积为9365平方公里,人口553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2158.04亿元,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重工业基地,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荣获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福建省安溪县地处福建省泉州、厦门、漳州金三角地带,面积为3057.2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07万。安溪县产业特色鲜明,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年交易额4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茶都”。2004年底,全县生产总值133.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2.87亿元,财政收入8.01亿元,连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规划编制工作的系统性和编制程序的规范性

江苏省苏州市,被国家列为全国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市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决定规划体制改革结合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并在2004年主要完成了五项工作之后,今年又开展了三项主要工作,在规划中增加了空间布局和人口与城市布局的内容,强化了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内容。

宁波市加强了规划编制的综合管理,建立起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十一五”规划编制体系,同时制定了《宁波市规划管理办法》并出台了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思路共分十四部分,是编制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重要依据,也为市委起草“十一五”总体规划建议、市政府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依据。

(二)特别注重了规划编制的前瞻性

试点市县首先是非常重视市县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对规划期内市县未来发展在时间、空间和结构上做总体把握和策略上的谋划,重视空间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把规划编制重点和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其次是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大大增加,更多地规划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规划真正成为为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规划。使规划真正体现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了前瞻性。

三、创新之处

苏州市在创新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手段方面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应用了卫星遥感技术,解译获得空间开发有关数据;二是多方案分析比较,如产业发展方式、资源消耗方式比较等,选择最佳方案;三是空间分析法,通过计算提出空间功能分区,空间管制分区等。

宁波市创新规划方面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规划大空间,构筑大城市。根据宁波大都市的功能定位,借鉴国外大都市空间布局的有益经验,到2010年宁波现代化大都市将形成“双核布局,五大组团”即以T字型交通骨架(滨海线、沿海国道主干线)为主轴,以北部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为片区,以余慈组团、奉化―鄞南组团、象山―宁海组团、北仑组团和镇海组团为组成部分的都市发展新格局。

安溪县规划编制工作除了与其他试点市相同之处外,还有它独到的特点:一是面向安溪县的未来,对规划作出了长远的、科学的制度安排,有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二是特别强调规划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转变重物轻人的观念;三是统筹发展有空间感;四是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四、启示与建议

(一)加大规划的综合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规划编制行为

规范规划编制行为是科学合理编制规划的重要保证,也是依法行政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建议我区各盟市、旗县借鉴试点市县的经验和做法,加强规划管理,形成民主化、规范化的规划编制程序和决算机制。

(二)丰富规划表现形式,创新规划技术方法

要改革传统的规划形式,使市县规划成为图文并茂、易为社会各界理解、易跟踪评估、令人耳目一新的规划。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实施以及规划评估和历史积累全过程管理平台。

(三)充实规划空间布局的内涵,促进区域经济相对均衡发展

编制“十一五”市县规划,要强化调整空间结构和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的内容。一是要按照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适宜性对当地地域空间进行功能区划分;二是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潜力和吸纳人口潜力,合理规划城镇的发展方向、潜在规模和空间布局。要切实改变重产业、轻空间,树立空间均衡的规划理念,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同空间的合理布局结合起来。在空间布局上,着眼于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打破“行政区经济”,发挥特色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相对均衡协调发展。

(四)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

第2篇

一.实践参加者:*,*。

二.实践主题: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

三.时间:20*年02月18日。

四.地点:江苏省*市*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二.调查资料:

(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

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

(二)1.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但人数依然很少;

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

(三)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

(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

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

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

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

(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给与了奖励。

三.调查结果: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职业技术资格。

四.理性思考: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在人口本身的指标中,如:受教育程度、就业率等。那么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呢?

不难理解,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三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上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而就业人数、外出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制约农村的发展。

(二).尽管江苏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但由于人口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只能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

五.问题与建议:

第3篇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 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镇统计人员单纯的统计报表已经很难满足乡镇党政领导以及县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需要。乡镇统计人员,要想提高统计服务质量,真正体现统计的自身价值,就必须牢固树立统计工作“有为才有位”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对统计分析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统计分析的撰写力度,以统计分析为载体,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需要,为各级党政领导指导“三农”工作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乡镇统计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人员对统计分析工作不够重视。

绝大多数乡镇统计人员只重视统计报表工作,认为只要能按月(季)搜集统计数据、汇总上报统计报表就算完成了统计工作任务,却不去分析研究统计数据的内涵,把写统计分析当着可有可无的工作,平时会自觉撰写统计分析的乡镇非常少,报送给县直有关部门和当地党政领导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枯燥无味的统计报表数字,统计分析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领导当好参谋作用未能真正体现出来。

2、统计分析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

从少数乡镇上报的统计分析材料来看,绝大多数统计分析简单笼统、流于形式,以罗列统计数据为主,并且分析的都是数据的表面现象,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总结提炼不够、对问题分析不够透彻,同时未能提出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办法。虽然近几年来县统计部门加大了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考核力度,但多数乡镇仍以应付考核为主,撰写的统计分析和年度工作总结不够深入、具体。

3、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上分析较少。

从报上来的统计分析材料看,绝大多数统计分析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说明,根本不符合统计分析材料的要求,重点不突出,形式简单,多停留在一般认识的水平上,没有很好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纵向比较多,横向比较少,同时,统计分析还缺乏超前意识,反映过去、现状的较多,而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较少。

4、乡镇统计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乡镇统计分析工作。

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一直是影响县统计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部分统计人员刚对统计工作有个清晰的了解,统计业务技能已基本掌握,但因提拔或工作需要,却又被调到了其他工作岗位上去了,导致基层统计人员经常更换、统计资料经常遗失、业务技能经常断层,新接手的统计人员对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乡镇统计分析工作。

5、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统计分析相关知识培训较少。

乡镇统计工作涉及的业务主管部门有农业、畜牧、水力、林业等部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培训相对较少,即使开展了业务培训但培训的内容多限于统计业务知识和统计法规理论的学习,而对写统计分析仅仅是一提了之,没有通过开展统计分析经验交流和范例讲评等活动来提高乡镇统计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写作技能。

6、没有列入目标考核是统计分析工作薄弱的重要原因。

绝大多数乡镇和县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没有把乡镇统计分析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导致乡镇统计分析工作相对比较薄弱。近几年来,随着省、市人民政府七项考评工作的开展,乡镇统计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统计分析工作还抓得不够紧,加上绝多数乡镇统计人员撰写统计分析的自觉性比较差(个别统计人员写作水平有限另当别论),统计分析工作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忽视了。

二、加强乡镇统计分析工作的对策

统计分析同搜集整理统计数据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如果抛开数字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乡镇统计人员,如何改变统计分析工作薄弱状况,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进一步提高对乡镇统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从一定意义上讲,质量较高的统计分析是统计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是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有机结合的充分展现,同时又是统计部门发挥独特优势、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的最高成果。大力开展乡镇统计分析,是乡镇统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是沟通乡镇统计与乡镇党政领导、县直有关部门的桥梁,因此必须使乡镇统计人员充分认识统计分析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抓紧抓好统计分析工作,真正体现统计工作的自身价值,为当地党委、政府当好参谋。

2、进一步加强对统计分析工作的考核奖励力度。

各乡镇和县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要把统计分析工作纳入乡镇统计工作的目标考核范围,作为硬指标布置下去,严格检查、监督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同时定期开展统计分析的交流与评比活动,总结成功经验,对那些写作质量高、社会效果好、参考价值大的优秀统计分析进行评选,并向上级调研专刊推荐投稿。对被地(市)级及以上报刊、杂志、政府与统计信息网站采用的统计分析文章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从而不断调动乡镇统计人员自觉、主动、下功夫写好统计分析的工作积极性。

3、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写作水平。

一是积极引导乡镇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把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紧紧围绕党政领导重视的问题、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等实事求是地开展分析研究,提高服务效果。二是大力培养乡镇统计人员形成资料积累的好习惯,及时了解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分析成果,并能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或在他人未涉足的领域有所突破。三是鼓励乡镇统计人员广泛搜集资料。首先要搞好统计报表,这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其次要建立信息联系点并深入调查,通过联系了解有关信息和情况。通过调查掌握充足的论据和充实的内容,使统计分析观点鲜明、数字准确、分析得当、建议可行。

4、进一步建立健全一支相对稳定的乡镇统计队伍。

以乡镇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切实做好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尤其要进一步配好配齐专(兼)职统计人员,以保持乡镇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村(居)民委员会也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设立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负责日常统计工作。乡镇统计人员在调整工作岗位时首先要征求县统计部门的意见,经同意后方可调整变动其工作岗位,以防止统计人员青黄不接、统计工作时常脱节现象的发生。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类型化发展;融入型中职教育;输出型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57-03

尽管国家要求高中阶段教育的中职学校和普通学校在规模上要大体相当,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教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基础不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也不同,中职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这里根据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流向、中职学校专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融合度等将中职学校划分为融入型和输出型两种类型。前者一般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为主,后者通常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为多。

从全国范围来讲,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很容易形成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中职学校容易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较高的融合型职业教育。在西部、内陆以及偏远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培养以输送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为主,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中职学校一般容易形成输出型职业教育。

这两种类型在广东都比较典型的存在,这是因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既有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珠三角,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落后的粤东西北等山区地方,这种二元经济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中职学校教育类型。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这两种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各自的发展策略。

一、融入型中职教育及其发展策略

(一)融入型中职教育分析

在珠三角,融入型中职教育比较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佛山市顺德地区的中职学校教育了,该地区的13所中职学校从生源、毕业生流向、专业开设、师资结构、行业企业支持等方面都表明,中职教育很好地融入到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了。高中阶段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数量基本相当,甚至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态势和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似乎要好过单单以升学为主导的普通高中。以顺德区为例,该区共有10个镇,拥有13所中职学校,而且每一所的中职学校的在校生都在2000多人,生源质量好,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认同度高。而且每所中职学校所办专业基本与所处镇区的支柱经济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镇政府对学校的支持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互惠关系。比如,以牛仔服生产加工为主的均安镇的中职学校,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开办了服装专业;以家具生产加工著名的乐从镇、龙江镇的中职学校开设了家居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当地的近4000家家具生产制造、销售类企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中职学校的校长与行业企业接触较为密切,专业老师也能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这些都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各界之间的良性循环,中职学校的办学也相应的受到当地政府、工商联、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

像佛山市顺德区的这种融入型的中职教育在珠三角地区较为普遍,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也是紧密结合所处沙溪镇支柱经济――休闲服装基地的特点,重点打造了服装专业,不仅为镇区提供了所需人才,也很好地促进了该校服装专业的发展。东莞市的中职学校经过体制改革,以专业为主,重新组建了当地的中职学校。新组建的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都与当地镇区的支柱产业有着直接的相关,一方面很好地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必将与所在镇区未来支柱经济的发展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和学生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认同度高,家长和学生愿意选择附近的中职学校学习。佛山市在中考招生阶段的春秋两季招生的改革也得到社会支持,每年顺德、南海等佛山地区的中职学校的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分别占到一半比例。春季招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得教师们的工作量常年都比较平均,专业课教学实习实践能够小班化教学。春秋两季招生不仅减轻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育教学压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极大地缓解了当地企业春季招工难的问题。春期毕业生由于竞争者少,专业自信心增强,就业质量比较高。

融入型中职教育由于地处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中职学校也容易从社会和行业企业中引入“双师型”师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更容易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学生在当地行业企业就业,也是中职学校未来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合作的支持点之一,有利于当地中职教育与社会、行业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教育与发展氛围。

中职学校类型化发展策略探析

(二)从充分融入到支持和引领发展的发展策略

1.坚持开拓进取,积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中职学校大多是从过去的中专学校或者高级职业中学发展而来的,这些学校,除少数行业主管的中专学校之外,大多数由教育部门主管,开设专业和课程与社会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融入型中职学校教育大多思想比较开放,积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更多开拓性,由于融入型中职教育更多是从实际出发的一种开拓性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他们的专业开设和调整要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而且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中,积极开设新专业,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的师资力量等,

2.秉持开放精神,不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由于起步较早,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他们也更多和国际、国内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港澳台地区有着较多的联系与交流。他们在多次的考察与学习之后,发现职业教育还是要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不能走象牙塔路线,职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积极的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二、输出型中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一)输出型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输出型中职学校教育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比较常见。粤东西北地区职业教育处于劳动力培养和输出型的培养方式,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基础所限,当地劳动力市场能够吸纳的新增劳动力有限,中职教育属于输出型教育。粤西的茂名市为例,中职学校数量少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规模都小于普通高中。2014年该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有114所,其中普通高中70 所,中职学校4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为22.1万人,中职全日制本市户籍在校生为8.5万人。学校数量上的普职比为61∶39,在校生数量的普职比为72∶28。落后地区的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都发达地区就读,2014年茂名市有5.9万学生到珠三角中职学校就读。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对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少,加之我国城镇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子女都向往着城市生活,进城读书或者到城市工作是他们的当然选择,因此,农村地区的很多中职学校都属于输出型职业教育。

以地处粤北的连州市为例,该市有两所中职学校,一所是连州卫生学校,一所是连州职业技术学校,两所学校办学呈现的是“水火两重天”的景象。连州卫生学校有在校生5000多人,招生、就业两头旺,社会认同度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邻近县区的学生前来就读;学校教师满负荷工作,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繁重;校舍使用率高,教学、实习实训场地紧张。毕业生主要输送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实习、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实现了落后地区人才专业化输送的目标,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培养职业目标明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量大,也很好地满足了山区家长送孩子进城就业的家庭愿望,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较高,口碑好,进而形成了办学的良性循环,学校办的红红火火。而与之处于同一县市的连州职业技术学校显得举步维艰,招生困难,家长和学生认同度低,全日制在校生不足300人,最大的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有120多人。学校需要依靠学校合并的教师进修学校和电视大学两个成人教育的牌子开展的成人培训来维持。在实行了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之后,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都办学条件更好、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更好的珠三角地区的中职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多年实施带来的适龄人口减少,使得特色不明显的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发展困难,生产困难。

(二)从维持发展到培育特色的发展策略

1.建设好社会认同度高的专业,维持学校发展态势

从专业设置上,建议开设专业要选择传统职业认同度高的专业,例如幼儿教师、护士等职业的专业教育。从连州两所中职学校的办学现象分析,中职教育中专业设置要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卫生学校以培养护士等医学护理方面的实用性人才为主,职业学校中最大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专业,这些职业定位比较准确的专业在落后山区比较受到社会认同,也容易就业。而那些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等家长了解不多、职业定位不清晰的专业容易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一种忽悠人的感觉,进而导致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排斥现象。

2.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培育特色专业

当下以输出为主的中职学校也要注意培养

自己的特色专业,尤其是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通过为当地企业行业、事业、政府部门提供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获得当地社会的逐渐认同。建议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开设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比较典型的是梅州丰顺县中职学校,2014年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不足800人,由于该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并入,结合师资实际和社会需要,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也是该校最大的专业,为该校的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该县有关政府部门关注职业教育,开展了职业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该县电声产业(喇叭制造)发展的实际需要,决定开设电声专业,最初是从该校原有的电子信息专业中培育发展了电声专业,逐渐带起成熟后独立设置新的电声专业,由于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参与支持,该专业从一诞生起,就具有与行业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奠定了其为当地支柱经济培育所需实用性专业人才的目的。

3.与政府和事业单位合作,加大社会培训力度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对当地社会人员的职业培训。内部省份以及边远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当地的中职学校可以更多地和政府以及当地的事业单位加大合作力度,只有有人口聚居的地区,就会产生社会服务的需要。中职学校可以为当地政府公务人员、农业转移人口、乡镇社区服务与医疗服务等人员提供在职培训服务,一方面提高职业学校在当地影响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区域合作打下基础。

总之,两种不同类型的中职学校教育的产生有其必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不同中职学校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策略,度过教育发展的困难期,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第5篇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我州着眼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企业与当地群众加强沟通协调,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了较为良好的企地关系。但在推进企地和谐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隐患排查不主动、化解矛盾不及时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构建和谐企地关系,促进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要深刻认识企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推进企地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两区”建设的环境保障。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投资兴业,构建和谐企地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利用好特有的地缘关系和依存关系,密切企地沟通联系,加强企地交流合作,努力开创企地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法规,维护好当地群众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要引导企业尤其是资源开发企业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避免出现损害当地群众的现象;引导当地群众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支持企业发展,按照正常渠道反映问题、解决纠纷,避免发生干扰、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发生。

三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群众和企业的诉求,及时了解掌握企地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对具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要切实做好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工作,确保将隐患、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要严肃工作纪律,抓好责任落实。对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政治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地区、部门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要重点强化矛盾易发领域管理。国土、城建等部门要切实做好企业建设带来的征地、拆迁等补偿工作,加强临时用地管理,严禁强征、强拆等暴力行为发生,维护好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环保、经发等部门要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全面推进节能降耗,严格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全力减少因企业生产、运输等环节的噪音、粉尘、废弃物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劳动、、工会等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大劳动用工纠纷、拖欠工人工资等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五要加快建立沟通合作机制。企地矛盾易发的地区,要建立企地和谐发展联系会议制度,为群众、企业搭建相互交流和协调利益的平台,及时合理处理群众、企业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要结合企村共建活动,合理选择利于企业发展和群众受益的共建模式,构建企地长期互利合作机制。对从事资源开发的企业,重点引导支持企业与所在村社通过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形成企地共建、共赢的良好局面。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接到通知后,要抓紧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安排推进企地和谐发展工作,并结合实际,于月10日前集中开展一次企地矛盾排查化解活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请于6月15日前报州政府办公室。

第6篇

一、共赢发展模式构建的意义

首先,构建石油企业与地方共赢发展模式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天然气资源是资源所在地的优势资源,地方将依托此资源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石油企业与地方共赢发展模式的研究将对地方争取天然气预留指标及价格、调整资源地税收及财税分配政策、提高资源地拆迁补偿、建立资源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及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

其次,构建石油企业与地方共赢发展模式对地方当地的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石油企业要在地方顺利开展工作离不开地方各级政府在油气田建设用地、企业用电、特种车辆通行、钻机搬迁、安全措施落实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石油企业与地方共赢发展模式的研究将有利于石油企业获得地方各级政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再次,构建石油企业与地方共赢发展模式有利于地方与当地石油企业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石油企业与地方政府和当地老百姓之间的积怨较深,主要表现在:企地双方产业结构矛盾加剧,争市场、争资源现象突出;围绕土地有偿使用问题企地双方纠纷不断等等,可以概括为石油企业与地方政府、农户等的利益分配矛盾、石油企业与资源所在地生态环境的矛盾以及石油企业与资源所在地社区矛盾等,这些矛盾导致了石油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和资源所在地经济发展缓慢,贫富悬殊增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石油企业与地方共赢发展模式的研究有利于缓解矛盾,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共赢发展模式构建原则与思路

(一)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地方政府、气区百姓以及相关企业和地方地域范围内的中石油、中石化下属石油企业都要从系统整体的视角思考问题,追求彼此整体利益最大化,实现和谐双赢,共同发展。系统性原则还要求模型体现系统层次性和逻辑性。模型从企地协调主体到发展理念,再到共建机构机制、企地相互支持对方发展的措施,最后到措施效果,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模型的构建要有科学理论作基础,经得起科学检验。模型构建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系统科学理论、政府管理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公共关系理论等。模型从理念到措施再到效果,符合科学思维的基本逻辑。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强调模型的构建要针对地方政府和当地石油企业的实际,提出的理念、对策、措施要针对当前企地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能给企地双方都带来实际的益处,有利于彼此关系和谐和共同发展。

(二)构建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企地各方和谐共赢为工作理念,用整体、联系和发展的系统观点看待企地关系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加强机构、制度和能力建设,引入外部智力资源和关系资源,以及大力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和系统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等手段和方式,达到企地共建共管、共融共赢的和谐局面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共赢发展模式解析

石油企业与地方共赢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揭示了企地共赢的建设主体、发展理念、管理机构、运行机制、对策措施、最终效果。

建设主体:地方各级政府、油气区百姓以及相关企业与石油企业。

发展理念:彼此尊重、设身处地、理解支持、和谐共赢。

管理机构:地方企地关系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运行机制:企地共建机制、企业支持地方机制、地方服务企业机制。

对策措施:认可和照顾地方合理利益;合法合规经营企业;认真搞好安全生产;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投身地方公益事业等;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推进企地关系建设,促进企地经济社会融合;大力协助企业维护基地社会稳定;为企业所想,培育企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等。

最终效果:企地和谐共赢。

具体而言,地方各级政府、油气区百姓以及相关企业要与石油企业携手发展,当地石油高校可以为双方的共赢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企地双方要树立“彼此尊重、设身处地、理解支持、和谐共赢”的共赢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建立共赢管理机构和沟通协调机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然后,各自制定和实施支持对方发展的对策措施,地方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包括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推进企地关系建设,促进企地经济社会融合;大力协助企业维护基地社会稳定;为企业所想,培育企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等。石油企业支持地方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认可和照顾地方合理利益;合法合规经营企业;认真搞好安全生产;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投身地方公益事业。最后形成共赢结局,即关系和谐、共同发展,具体表现在地方进步,包括政府税收增加、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收益更大、相关企业获得更好发展等;石油企业发展,包括外部经营环境更优、气区环境好、企业可持续发展等。

四、共赢发展模式的共建机制

共赢模式的实施和落实必须要有相应的运行机制。地方政府和中石油、中石化的下属企业双方要站在企地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签订企地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地方企地关系协调委员会,设立工作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明确机构职责,形成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企地沟通和协调。

地方企地关系协调委员会的主任由地方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可以设立多个,分别由地方政府具体负责天然气产业协调的领导和中石油、中石化地方企业的负责人担任,委员由政府和企业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地方企地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监督和协调。

第7篇

省委书记同志强调,年12月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实践中要坚持重在继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贯彻落实“四个重在不只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关系到工商事业久远发展。工作中践行“四个重在就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实干意识、责任意识,不时提升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和队伍素质,不时提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安排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时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强化服务大局意识,落实重在继续。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的政府职能部门,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四个重在具体体现,也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坚决贯彻上级决策安排的肯定要求。要从对经济发展现状倾注更多关注入手,掌握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等,进一步研究工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立足职能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上下工夫。要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营造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提供服务信息,实施兴企强市、兴农富民两大工程,开展“工商邮储百亿送贷”助企融资”等活动,协助企业解脱困境,拓展市场,焕发生机。要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外地优势产业和行业品牌“孵化”要深入开展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等行动,推进新农村建设。

强化开拓创新意识,落实重在提升。不时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工商工作充溢活力的关键。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必需把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工商部门新“三定”方案,明确了服务和行政指导职能,要求我从传统的管理型工商向服务型工商转变;增加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监管及反垄断方面的执法等职责,要求我从实体领域市场监管扩展到虚拟领域市场监管、从一般的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向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监管转变。这些都要求我进一步创新理念,用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加快构建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科学监管体系。要掌握好市场监管重点,改变以突击检查、专项治理为主要模式的监管方式,始终关注平安、健康、稳定等问题。要以经济户口为基础,将各类市场主体纳入系统管理,推进监管工作“四化”进程。要创新方法,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效果武装干部头脑,教育干部坚持不懈地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时提高创新能力,以宽阔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扎实的作风,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担当工商事业科学发展重任的干部队伍。要不断健全目标考核、奖惩激励等各项机制,营造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竞争氛围,进一步发挥干部队伍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协调发展意识,落实重在统筹。切实树立崭新工商形象。良好、密切的内外关系,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工商部门队伍庞大,监管服务领域大、任务重,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职能到位,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心,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与支持,离不开监管服务对象的理解与配合。要建立健全全方位、多渠道的沟通协调机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要建立工作请示、演讲制度,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要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相互走访等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合力。要进一步抓好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工商所长向监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营造有利于工商工作科学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强化民生为本意识,落实重在为民。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民生为本的意识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社会发展的本位,一切发展的动身点、落脚点、归属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卫士,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职能。为此,要进一步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更加注重民生,从原来“管理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关注困难群众,协助其解决燃眉之急,向社会和广大群众宣传、落实有关鼓励和扶持创业、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要不断拓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思路和领域,积极构建消费维权长效机制,推进消费者权益维护工作深入开展。要重点抓好流通领域食品平安质量监管工作,从“问题奶粉”和“过期饮料”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长效应急机制,抓好食品平安工作,依法从严监管,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平安。

第8篇

关键词:就业 专业设置 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79-02

在当前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类型已逐步向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转变。专业设置的过程是调整学校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知识社会对教育供给的需求态势,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得到了充分扩大。在当前形势下,保障与推动高校专业设置自的有效运行,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学者们瞩目的焦点。

王凤军{1}针对苏锡常地区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指出苏锡常地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矛盾。苏州、无锡和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枢纽加工业和制造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制造类人才。但当地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院校非常多,开设汽车类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院校很少。根据对当地院校各专业的就业率显示,电子信息、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很低,而符合当地产业结构所设置的专业就业率处于明显优势地位,结果表明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当地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

王默忠{2}对海南大学现有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本科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查,并对各学科就业率与签约率呈现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灵活就业率高,签约率低是各学科就业呈现出的共性和最显著的特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初次就业率相差较大。工科的初次就业率最高,其他依次为理学、经济学、农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设置应考虑学生的特质,增设更多的辅修专业、加强专业实践。

付玉华{3}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较高,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关联性较强。建议加强对区域经济建设所需人才需求趋势的分析预测,以指导调整专业课程及前瞻性地设置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专业的合理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过程中,高校组织实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诉求各有不同。这些利益的诉求反作用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知识选择、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合力始终未能趋于平衡,导致出现多种问题{4}{5}。

1.学科专业设置趋同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通常依据学科专业目录,自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由于《专业目录》滞后于市场的多变性,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难以与社会经济相适应。而且,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专业审批方面会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结果,容易造成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上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不协调。

2.不同层次和不同区域的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的雷同。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影响,某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出现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特色。毕业生就业程度受地区产业结构的选择性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明显地域特色。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率先开出一些新的专业门类和课程。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缺乏充分的了解,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论证不充分,缺乏定期的科学预测和规划,造成了许多高校增设热门专业,从而出现热门专业“一窝蜂”上的现象,导致不少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状况。

3.专业设置与结构布局未能形成明显的区域特征。我国高等教育施行二级管理三级办学,实际上是让不同的区域、部门按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所管辖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方向等问题。但从大多数省、市的高等教育情况来看,存在着高校区域布局不合理,学科和专业设置区域特征不鲜明等特点,使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目标难以实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建议

1.专业设置前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在专业设置与调控的过程中,有些高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盲目开设新专业,造成了许多新设专业的质量问题。为保障新专业的质量,教育部门应该根据产业分类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分布和设置,保证冷热专业均衡发展。同时,专业设置前应建立专业重复审查以遏制专业设置的过分重复现象。

2.形成专业特色设置。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时应考虑专业类型、目标定位、学生素质等方面要有与众不同之处,体现专业特色。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全面分析学校现行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提升就业能力培养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进行了充分行业调研和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基础上,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3.重视社会需求。按需设置是专业设置的原则之一。社会需求信息的获得和分析依然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尽管处于微观状态的高校所能研究的社会需求范围、视角有限,但是在对所处的地理区域、专业领域,都要进行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信息的调研、收集和分析。根据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及质量要求的变化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优化。

[基金项目:黑龙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4G135);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LB2013-01,JYLA2012-007,JYLA2012-001);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编号:JKB2012-008)] (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79页)

注释:

{1}王凤军.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科技创业家[J],2015(5):168-169

{2}王默忠.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1,29(3):136-144

{3}付玉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适应性分析报告.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3,29(7):178-179

{4}曾红权.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问题治理研究.重庆高教研究[J],2015,3(2):35-38

{5}崔彦群,徐立清.国内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综述.文教资料[J],2014,(17):65-67

(作者单位:1.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8)

第9篇

关键词:农牧民;收入结构;退耕还草;增收

中图分类号:U4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白彦花镇农牧民职业与收入现状原因分析

白彦花镇工资性收入比重相对快速攀升,二者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但家庭性收入仍然占有重要比重的原因:

1.当地所处种植带为一年一季,热量条件不足,秋末、冬季和初春处于农闲时期,农户大多到旗县、乡镇餐厅、商场等打零工获取工资性收入。

2.旗县地区的消费水平普遍高于乡村,工资标准也相对较高,使得工资性收入高于家庭经营性收入。

3.农户由于房屋、土地等都在农村,以及老人孩子的抚养,不能够完全脱离农村进入旗县进行完全的务工收入。

4.旗县地区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冬季前后处于旺盛状况,使得临时性就业机会增加,夏季处于消费淡季,使得可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5.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不足20%,但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平均收入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6.部分农牧民通过响应国家退耕等生态政策,获得生态补偿款项,并且能够长期分离土地,获得外出务工性收入,使得农村居民整体的工资性收入得到增长。

二、退耕还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对策及建议

退耕还草工程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也会产生深刻影响。退耕地区农民失去土地,如何实现农牧民再就业、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保障当地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显得极为重要,这是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此,当地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合理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确保农牧民经济利益

通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退耕地区布局;落实合理、公平、透明的退耕补偿政策,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高效使用财政资金,真正提高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优化退耕补助期限,使退耕还草的经济偿政策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工程实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只有充分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才能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打下坚实的微观基础。保障退耕还林政策后续补贴的持续性,完善退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合理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退耕户的收入。一方面,可以在退耕还林地区发展养殖业,养殖羊、牛等草食畜;其次,在退耕还林地区可以间作中药材种植,如甘草等;再次,可以发展草原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通过完善当地产业结构,吸纳剩余劳动力,使当地农户从单纯的粮食种植转到种树、养殖、加工、劳务输出及社会化服务等行业,增加农牧民收入,避免退耕地农牧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培育起林副产品加工、制药、乳品加工、经济林果、生态旅游等一批龙头企业,使土地绿起来,农民富起来。

(三)合理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非农就业和自主创业

充分发展当地就业市场,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方面,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和能力的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提供相关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形成“农民创业不离土、就业不离村”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四)合理规划生态移民,实现新农村建设

在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地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实施人民整体搬迁。生态移民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落实退耕还草还林政策,促进实现规模化治理和生产;另一方面,可以方便退耕农牧民的生活和工作,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由于生态移民整体涉及面广,当地政府需慎重决策,稳妥安顿,多渠道安置移民,确保不损害生态移民群众切身利益,尽可能不违背移民的合理意愿,保障移民生产生活的正常有序,切实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曹艳杰.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及对策选择[J].特区经济,2006(5).

[2]赵德起.中国农村让渡的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7(3).

[3]郑小华.农民增收问题的深层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10篇

[关键词]省部共建高校 办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66-04

为了解决高等学校的布局、经费等问题,2004年后掀起了省部共建高校的。省部共建高校是指国务院部委(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共建的高校。按主要财政来源,可以分为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的共建高校(如“985”高校等)及地方财政为主和中央财政为辅的共建高校(如省属“211”高校等)。按共建单位不同,可以分为教育部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国务院其他部委(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目前,省部共建高校一般特指教育部与省级人民政府(兵团)共建的非直属高校,共有22所。国务院其他部委(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称之为省部共建高校(共有28所)也逐渐被大家接受。

办学定位关系到学校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关系到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学校各项功能的发挥,是学校制订发展规划、方针政策,拟定各项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由于肩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省部共建高校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从共建的角度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探索与高等教育、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模式。省部共建高校的发展目标、服务方向和办学特色定位,要同共建的工作目标相结合,充分体现共建特色。

一、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

共建高校对办学定位均有研究和思考,定位意识较强。从表1部分省部共建高校有关自身定位的表述可以看出,都明确提出了自身的定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共建高校的定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定位不明晰,有趋同化现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现代生产力多元并存及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决定了高等教育必然是一个多元结构系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不同技术岗位和不同生产力需要的多种类型、层次、规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结构必然具有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其培养目标也必然存在差异。高校的定位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依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层次、学科领域、服务面向等涉及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要体现自己的特点、个性。综观省部共建高校目前的定位,大部分存在着定位空泛、不明晰的情况,甚至基本相同(如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高水平”一词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国际知名”。很多学校没有深入研究国家及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要求,缺乏对自身优劣势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虽然大部分共建高校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但却显得对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认识不足。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稳步实施,省部共建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是否有一个清晰、科学的定位关系密切。共建高校只有保持清醒头脑,在坚持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统一的原则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服务方向,对中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思考,整体规划,才能既立足于自身实力,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 定位不全面,缺乏具体规划。高校定位包括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特色定位、学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多个方面。总体目标定位是指在国内外高校中的位置;学校类型定位指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办学层次定位指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学科定位指高校的学科结构及学科发展方向;服务面向定位包括行业面向和区域范围面向。目前,部分省部共建高校的定位不太全面,总体目标、类型层次等方面表述较多,而在办学特色、学科及服务面向方面涉及较少,或虽然有所涉及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规划。

3 定位不紧密,缺少共建特色。从目前各省部共建高校的定位来看,绝大部分高校并未从省部共建的角度来进行明确定位。虽有部分高校提及了省部共建,但在具体的规划中仍以普通高校或“211工程”学校的身份进行定位,未能突出学校的“共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是起区域示范作用的高校,同时还在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使命。省部共建高校与“211工程”高校也存在着区别:“211工程”是面向全国,侧重点在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省部共建工作则是主要面向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区(兵团)以及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因此,省部共建高校应紧扣自己在共建工作中的角色地位和特殊使命来准确定位,在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规划中明确体现共建工作的目的。

二、省部共建高校科学定位的方向

剑桥大学前校长艾利森·理查德说: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有不同的作用。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但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一流大学。因此,对于省部共建高校来说,要跳出“高、大、全”的目标定位误区,精心谋划学校改革与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

1 应考虑共建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教育部之所以针对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以及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来设置和部署省部共建和重点支持的高校,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他有关部委与高校合作共建也是为了互利共赢。因此,省部共建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共建高校在为自身定位之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将自己放置在区域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来研究和确立自身的定位。既要考虑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这一位置所代表的优劣势、成因、危机、潜力等等,也要注重作为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龙头”所担负的责任与困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在对上述两方面充分研究和考虑的基础上,正确定位,发挥共建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建设与示范带动作用。

2 应考虑共建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省部共建高校的另一使命,是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高校与地方和行业的共同发展。因此,共建高校在定位上要注重地区特色化或行业特色化,一方面,在服务方向上要体现出为区域和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紧密结合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区域和行业创新体系建设,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办学特色定位上要体现出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的融合,坚持地区特色化或行业特色化发展战略。

3 应考虑共建高校发展目标与现实条件相匹配的问题。确立大学办学目标定位,要考虑到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和教育投资具有的周期性长的特点。选择的定位目标应该是积极的,能确保大学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与知识储备,同时,要考虑实现定位目标所必备的社会物质条件、高校现有的发展基础与可能的发展环境及保障。如果不顾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一味注重学校规模的扩大与层次的提高,在专业及学科上贪多求全,迁就生源质量,降低培养规格标准,这样大学办学目标不但不能实现,反而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省部共建高校大都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地域环境和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在办学定位上更应注重考虑自身及所处地区的现实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脱离学校的实际水平和现实条件,盲目追求“高、大、全”。而应以冷静务实的心态,摸清学校的家底,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

4 应考虑共建高校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问题。大学办学定位首先应当具有源于实际的现实性,并立足现实,服务当前,尽可能地满足现实需要。然而,现实又是未来的基础和起点,长远目标是近期目标的导向与动力,因此大学办学定位不能完全拘泥于现实,停留在眼前,不能过分强调现实条件及短期需要,而应超越现实,把握学校发展变化的趋势。省部共建高校在定位时应将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与地方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的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联系起来,既要注重短期内自身与地方发展需要,同时更要清醒、敏锐、准确地洞察时代的发展趋势,注重研究高校与地方和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科学定位。

三、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的对策建议

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的前提是确定自己的角色和特点,找出优势和劣势,然后确定本校独特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发展思路、方向、目标以及措施,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

1 追求卓越与脚踏实地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办学目标是大学的奋斗目标或努力方向。大学办学目标定位就是要确定其在所属大学系统中处于或将处于的位置,这是一种纵向的办学定位。大学在选择和确定体现其发展需要的目标时,通常会定得高一些。其目的是为大学发展确定一个自我超越的努力方向,增强大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从而促进大学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大部分省部共建高校将办学目标定位为“国内一流”或“高水平”,应是较为科学的。争创“国内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仅为学校提供了一个追求卓越的参照目标,同时也为全校师生树立了一种追求卓越的具有凝聚人心、形成向心力的学校精神。而另一方面,共建高校的目标定位又需脚踏实地,从学校实际出发,决不能不顾现实,盲目追求“高、大、全”。周文斌认为:“冲击国内一流,也就是实现学校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前五十名的目标,这是许多省部共建或省级重点大学跳一跳能摸到的。地方高校要发展好就必须跳出自己所在的地域范围,站在全国性的高度来看自己的发展,既要有放眼全国的战略眼光又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扎实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他同时也提出:“地方高校的发展要始终保持两重性。要有高的标准、广阔的眼光,敢于参与;还要具备务实的态度,明确定位,服务地方发展。”

2 以本、硕培养为主的类型和层次定位。省部共建高校多为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或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在办学类型上多属于以本科生、硕士生为主,同时也培养少量博士生、专科生的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本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省部共建高校在类型上仍应定位于本科、硕士生培养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结构上可根据区域性的人才需求做出一定调整。专业设置应适应社会需要,同时拓宽专业面,大幅度提高规模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才支撑。

3 立足地方和行业特点的特色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有利于高校树立独特而良好的公众形象,有利于取得“人无我有”、“舍我其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利于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自己的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其中,办学特色的形成,学科专业建设是核心。就一所大学而言,专业发展应注意选择其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紧密联系经济、社会需求,特别是与所在地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相联系和相适应,体现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特色或行业特色。省部共建高校在特色定位方面更应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地域文化的特点,走“以特色创优势,以特色求发展”之路。比如云南大学注重培育民族学、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等特色学科;内蒙古大学选择蒙古学与北方民族研究、草地生态学与农牧业生物技术两个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南昌大学将赣学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大学成立《格萨尔王传》研究室、高原宇宙射线研究所、藏族艺术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以及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国藏学研究所”;石河子大学形成了“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防治、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新疆特种植物资源与开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与社会文化研究”六大学科群,这些都是地方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特色学科,抓好这些学科的建设,将会对共建高校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兼顾学校发展、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学科定位。学科定位要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层面,学校隶属关系层面,学校所处层次层面,学校的基础与条件层面来考虑。省部共建高校既要从地区经济结构和行业发展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又要从21世纪人才要求和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合理确定学科结构。目前,单一的基础理论或工程技术学科已无法适应一个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因此,共建高校学科建设既要站在学科的前沿,又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夯实基础学科,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积极发展应用学科,开拓新兴交叉学科。首先是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高校在选择学科发展方向时保持学科和专业特色,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省部共建高校选择学科发展方向尤其要突出共建特色,将学科建设与地方和行业特色结合起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优势的重点学科。其次是积极发展应用学科。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长期偏重于基础理论,应用学科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应用研究与应用学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省部共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更应针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利用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协助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企业及时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难题。第三是要开拓新兴交叉学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当前国际教育与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省部共建高校要谋求发展,就必须遵循现代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科间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采用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方法,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开拓新兴交叉学科,促进学科建设创新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广告学专业;实践能力;服务地方

1地方高校广告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与地方发展相辅相成

1.1地方高校广告专业实践平台建设必须依托于地方

高校广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几个来源,其一与当地广告公司合作挂牌实践基地;其二是高校教师自己有工作室,学生参与教师的广告项目;其三是自己在外实习打工,其四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局部实践训练.这几种平台中最有训练效果的第一种与第三种都取决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广告公司的规模越大层次越高,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资源与实践方式也就越多;同样,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高校教师与社会的联系越紧密,高校的管理也更加开放,广告专业的教师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在广告公司担任职务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广告的运作方式,对行业的情况也了解得更加深入.地方高校“要切实担当起服务地方的使命,要把服务地方作为核心办学理念,要构建适合地方发展需要的模式与机制,要在人才培养之外,积极开拓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切实提高服务地方的效果”,广告学专业与地方联系密切,必须开创一种新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式,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中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让自己的实践教学平台与服务地方相挂钩,参与到地方的建设和发展中,不仅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还能通过真实的项目检验自己的创意策划和设计能力,感受到社会对自己专业能力的真实评价,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而这样的实践平台的建设必须依托地方,要能够接触到地方各个领域的相关部分和负责人,了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1.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研究与视野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大学则是一个优秀人才的集中地,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摇篮.虽然地方政府每年都在进行人才引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高校承担着绝大部分培养地方所需人才的任务.也就是说,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后续力量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地方高校的培养,重视地方高校的发展,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间接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推动力量.从实际效益的角度来说,大学里蕴含着丰富的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等等,使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思想库和智力库.高校教师所擅长的科学研究能力与研究视野恰恰是地方政府所必需的,如果能够激发出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研究热情,就能涌现出一大批有助于政府咨询和决策的科研成果,对地方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咨询与建议.广告专业作为大学里实践性比较强、与地方企业经济联系紧密的专业,如果把时间精力与能力更多的投入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来,能够对当地政府具体问题的实施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2地方高校广告专业服务地方的现状

2.1高校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了解

高校师生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认知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接触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例如本地师生对当地的了解就是自己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所感受到的当地风土民情、优势特产等等,而外地学生也会通过自己在当地高校学习生活的经历来获得对当地经济文化的认知.二是通过课堂或着媒体被动接收到的简介信息,通过高校里的选修课程、学术讲座以及户外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刻意或者不经意储存到大脑当中的信息.三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查找方式主动搜索相关信息.前面两种渠道基本都是被动的接受关于当地经济文化的信息,很难让师生发挥主动性去完成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以及对问题的甄别.第三种对地方经济文化现状信息的了解渠道是最具有针对性的,然而大部分人主动搜索的信息都是与当地旅游或者美食相关联的信息,很少人会主动去搜索关于产品开发、企业历史文化、当前生存现状等理论性的问题.

2.2地方高校广告专业实践训练缺乏服务地方的意识

地方高校广告专业的实践训练主要分为三种方式,一种是专业课中的实践性课程,一种是学期中途的见习课程,最后一种则是毕业生的毕业实习.专业课中的实践性课程一般是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在理论学习之后会选择相应难度的具体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实际分析与操作.这些课程中的实践性部分,要么由教师指定一个难度适中并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项目进行,或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要么由教师或学生想象出一个虚拟项目进行,无论是教师指定项目还是学生自选项目都有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专门针对地方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或正在推进的项目进行训练.项目完成后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教材的理论依据进行评价,使得这样的训练缺乏现实检验的依据,很难评价其可操作性.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地方高校广告专业学生的实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寻找的分散实习,实习指导教师主要依靠电子媒介与学生交流和进行实习指导.这样分散的实习方式容易很难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广告公司运作的精髓,指导教师的指导也相应的缺乏针对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实习方式谈不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与贡献.

2.3政府与高校合作渠道单一

一般而言,政府与高校的合作程序为政府出资,列出需要研究的课题,由各界研究人士进行项目申报,申报成功之后在研究期限内完成项目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最后完成课题.许多政府急需或正在进行的项目开发如旅游项目开发中的消费者调查、旅游产品的调研与包装设计、旅游营销方案的策划等无法与高校进行强强联合.地方高校广告学专业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必须开发另外一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更加新颖的合作方式,让高校的师生可以在正在进行的项目中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

3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的有效结合

3.1扩大师生对地方经济文化的认知渠道

对于高校来说,要加强自身服务地方的能力就必须扩展广大师生对地方经济历史文化的了解渠道.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可以采用增加地方历史文化选修课程、邀请当地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到学校做讲座、组织地方经济文化展览、依托学生协会开展各类活动等方式来使高校师生更充分地融入到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中.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发展有一个连贯而系统的认知,但这样的课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陈旧,缺乏对当前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介绍.邀请当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到学校讲座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这些专业人员对目前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并且掌握着大量详实的资料和数据,从这些讲座中可以让师生们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有一个较为正确的把握.然而,不管是课程的开设还是讲座的举办,都有一定的被动灌输性,缺乏生动感和趣味性,这时可以采用依托学生协会组织和举办地方经济文化的展览、开展各类相关活动等活泼生动的方式来进行弥补.这样不仅让地方文化生动活泼地融入到师生的生活中,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2在实践训练中以地方实体项目为实践内容

对于地方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来说,必须要依靠专业教师通过项目进行引导与强制实践要求.项目引导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贯穿教学,以“项目”引导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的教学方法.从实践课程来说,“单纯的理论讲解比较抽象,容易遗忘,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应用性的演习,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锻炼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在实践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个当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正在进行的规划项目,与该项目本身的设计和策划同步进行,以检验该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与当前社会策划设计和实施水平的差距.从见习来说,在见习的过程中可以就见习单位正在进行的实体项目策划设计和实施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了解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应对的方式.从实习来说,地方高校的广告专业学生的实习还是以分散实习为主.但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设计和策划来完成与服务地方的结合.

3.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高校需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来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需要与高校合作来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建立一个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有效的沟通机制已经成为高校服务地方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沟通机制的建设可以从现实和网络两个方面来开展.首先现实方面,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要有相关人员专门负责这个方面的工作,搜集相关的资料和项目需求.继而建设一个专门的网站,各个单位都可以把自己的需求上传到这个网站上,高校的相关组织则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搜寻自己能够完成的项目,双方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沟通,继而转移到实际项目现场,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运作.

参考文献:

[1]张双昊.广告学人才培养如何加强与业界互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1):74.

[2]张娴.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1.

[3]崔萍,张坤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当下使命及其实现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5):88.

[4]陈红,刘磊.广告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研究———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J].成功:教育,2011(18):3.

第12篇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 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另―种认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首先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的生活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大型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等等,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冲击,这种开放的、市场化的、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