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方法

语文教育方法

时间:2023-07-24 17:0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方法

第1篇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是为实现高职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而运用的途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是高职语文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效率的高低。

一、选择和运用高职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因素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方法的选择受教育观、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

(一)教师教育观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育观是对高职语文教育本质、目标与任务等根本性问题的看法。高职语文教育观认为,高职语文教育是学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态,教授有关知识,训练有关技能,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教育的活动。这决定了该课程既是一门通识课程,又是一门专业文化课程,也为正确的教育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因此,能否选择和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正是来源于这种教育观。

(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的制约

结合高职语文教育实际,吸收、消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取其精华,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活动,可加以改造创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高职语文教育理论水平,反过来再将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教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教学实践经验的影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高职语文教育观、科学的教育理论,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教师总结教育规律,经过调查分析、反复验证,掌握其精髓,才能真正为己所用,有所创新。

二、高职语文教育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应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教育整体性原则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界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各学科教育方法均应遵循教育整体性原则,为现代高职教育目的服务。

(二)学科特殊性原则

高职语文学科目的,决定了其学科特殊性。在选择运用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时,应正确认识高职语文学科语言文字训练和教化育人的双重作用,在有限的教育实践中,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因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学生语文基础、学生心理特征和专业等多方面因素不同而适当调整,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又要紧贴就业需求。

三、高职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是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协调统一,首先应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然后才是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受个人兴趣、成长环境和任课教师等因素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极大的调动作用。

1.在高职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是人们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个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综合大学,高职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好语文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该以案例教学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模拟与高职专业相关的职场工作情境和讲授学生感兴趣的象牙塔外的社会现象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有“师爱”,学生才“爱师”,才能欣然接受教师的教学安排和任务。师生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施教方法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理论基础,为广大高职语文教师所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

1.“涵泳历练,久当自得”的传统教学方法。热闹多彩的高职生活,往往使学生难以静心读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继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阅读,让学生在大量广泛阅读积累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质的提升。

2.常规的语言传递信息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结合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传递语言信息,使学生较为直接地在短时间内获取系统的语文知识。

3.直接感知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图画、语言和影视作品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感知和领悟情景带来的身心愉悦。

第2篇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问题

 

1.教授方法有限,未实现有效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脱钩,学生课堂上的更多时间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多为文本字面的解释和句法的分析;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致使学生只是一味的被灌输知识,得到的课堂启发少,未掌握有效的主动学习方法;授课过程缺乏科学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机会多,发散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少,多元化交流少,很难让学生集中精力于教师的导向。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教的枯燥无味,学生听得不得要领,此类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或者造成伤害从而导致教学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输出,一旦设置不合理,即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甚至失误。现存情况为部分教师为将教学目标落地,仅是盲目的照抄教参,抄其他老师教案,课前不认真备课,将“写教案”流于形式或为应付检查。

 

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将教参上列明的教学目标强加于学生,不考虑同班级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目标表述泛化,教学目标研究不够深入,教师只是单纯的罗列出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其与课堂目标、课时目标、课后要求及其他阶段性目标的衔接递进关系,没有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独有理解,从而导致教学指导未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目标的设立远离学生“最近发展区”,不重视学生学习起点,不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教师在字、词、段落剖析方面的关联性缺乏有效手段,仅为带领学生圈划课本上的每一个句子。

 

3.教学过程缺乏情感,课堂气氛不够活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课本内容及技巧性教学,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应该蕴含的情感教学,忽视情感的培养,对于教学内蕴含的情感、学生对课文产生的情感持有漠视的态度,导致语文教学活动低效、枯燥无味。教学设计过程中,“授人渔”远少于“授人鱼”,授课缺乏开放性,缺乏知识的关联性,缺乏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一味反复的提问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畏惧心理。教师教授过程缺乏激情与热情,语调平滞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精神松懈,学习效率低。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解决对策

 

1.转变教学思路。教师必须努力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教育活动中心,以问题探究为研究手段,从发现问题到成果交流等几方面组织和实施教学,摒弃被动被老师灌输的教学模式,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性学习”转为“主动创新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关教学。

 

2.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备课,对所教授的内容深入剖析,把握文章规律,理清文章脉络。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文,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掌握朗读强调及要领,以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朗读;推敲、锤炼文字匠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课文内容与学习方法、文章情感与作者态度等不同教学目标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遵循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要相互融合渗透,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为载体,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已有知识和未掌握知识,了解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需要锻炼的能力,最终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3.师生互动,活泛课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的对所教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活泛的教学土壤,建立友好、充满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与学生真挚坦率相处,与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学生探讨,鼓励不同理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分析判断。

 

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充分考虑上课的时间、地点、学生及教学设备等各因素产生的影响,处理好课堂上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使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教师要思考如何有效衔接前后教学环节,使学生活跃起来,饶有兴趣的完成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其学习意愿的强烈程度是与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引导方法相关联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倡导学生实施动手实践、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及相互协作的学习方式。例如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团队学习功能,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5.如何合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首先要做到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遵照“异质同组、同质异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考虑各成员之间的差异互补,各小组之间形成公平竞争,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其次,明确小组成员责任,突出每个个体团队中的作用,选择一名组长,协调组织学习及其他活动,给予其他成员充分的信任,根据个体特点,分配合适的角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最后,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强化小组团队激励,适当评价各小组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评价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起到的积极的作用,激励学生自我提升以实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教师在选择方法过程中,只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大胆尝试,不断完善,一定会有很大收效。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关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学科,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掌握更多先进理论及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思考,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创新

目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加,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着语文教育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教育工作人员一定要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应存在较大差异。教材编写人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级间的学习重点和学习内容存在相应差别。我国各个省市和区域学习的语文教材版本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几大方面,这些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我国多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微课。

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多媒体更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仍十分有限,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反复说明,则很容易被形式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吸引,忽略教育教学的实质内容,出现严重的本末倒置问题。因此,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微课教学,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视频,完整地融合课标要求,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让他们充分思考。微课的优点在于更具有针对性,对难点问题的解析更透彻,同时可以有效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多思考机会。早在2010年,广东省的多所小学就已经开始了微课教学,这种模式收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学习语文更主动,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许多教育杂志都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报道,并给出了一致好评。

(二)尊重学生,进行课堂翻转。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教育人员不断创新的结果。传统语文课堂主要依赖教师讲解,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转化,学生更多地占据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高年级小学生,因为他们对教学重点更明确。翻转课堂与微课堂一样都是国家教育部管理中心重点推进的项目,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理解,并在教师指导下找到正确答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互相合作中形成更亲密的同学、师生关系。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学习,在与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自发组织讨论会、话剧表演等课堂模式,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对其中偏颇提出清晰的指正,很多家长表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乐趣。

(三)创新形式,进行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的设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小学生爱动、爱玩的天性设计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生拉硬套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可能适得其反,利用课堂游戏模式,学生可以在玩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有效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但是进行课堂游戏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教师要围绕教学计划和课标要求进行有益的教学设计。如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教会学生“b和p”的发音和拼写,教师设计了摆字母、做实验、贴花瓣等教学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充分了解这两个拼音字母之间的区别。也有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游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等融合在一起,吸引学生注意力。

总而言之,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突破和改良,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刘利达.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5(06).

[2]张凤巍.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时代教育,2014(06).

[3]王庭波.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4篇

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中学生更多的是一种长于应试,短于实际运用的人才。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发现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合理对策加以解决。

二、中学语文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学语文素质要素不完善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中学毕业生应该能够掌握常用汉字、语法修辞、工具书使用等等最基本的知识,但是目前很多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不能有效的掌握这些知识。更为严重的的,很多学生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转化,无法做到活学活用。从而让学生误以为学习语文基础没用用。

2.基础能力不强。中学生基础能力薄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阅读方面,中学生必须具备理解阅读能力,会正确使用快速阅读、精读、朗读等等方法。但是在现实学习中,能够掌握这些技巧的初中学生并不多。至于深层次的赏析、鉴赏和批评性和创造性的阅读,中学生更是没有能力做到。

3.智力培育方面做的不够。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模式。但是目前更多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只是片面追求成绩,追求片面的升学率。

(二)中学语文素质结构不够合理

1.对语言技术的教育多于道德人格的教育。正确重视语言教育是对的的,而且要想学生掌握语言技术就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言运用技巧,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必要工具。但是如果学校和教师因此而过分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那么将无法实现教学育人的目的。尤其是中学阶段,更是构建内心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阶段,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是这个阶段形成的主要时期。

2.强调读写能力而忽视交际能力。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薄弱是当下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制度之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对不涉及考核内容的方面不予重视,从而造成中学生应试能力不错,但交际能力差,无法与人有效沟通。

(三)教科书编撰过于乏味枯燥

中学语文教学需要依靠课本教材来实现,教材编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一本好的教材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一本好的教科书应该体现文辞优美、贴近生活、富有哲理、强于思辨,易于教学等等。这样的教学教材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有序、有趣有益。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不足。

三、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方法对策分析

(一)健全中学语文的教育体制

为了实现课程的完善,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是要打破传统模式下的“一纲”制度。就是全国不能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需要将编制权下放到地方,并根据当地方文化需要编制有特色的中学语文课。其次,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体系,重新确定一种新的语文素质教育构建体系,改变以往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教学方式。最后,需要着力改革中学语文课的结构。教学大纲需要对教学中的必修内容、选修内容、课外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

(二)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评价方式

在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考核的方式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教学方式,这需要从教师方面着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灌输式的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当下,教师更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课本丰富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教学生动有趣,灵活多变,增加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感染力。同时也需要调整好师生角色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传播与辅助的作用,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宰成分,给学生更多参与和主动的机会。其次,要用好考试这件法宝。教学质量需要通过学生考试来统计分析。在中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考试来引导改革目的。为了实现改革目标,可以将德育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内容纳入考核系统,从而让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这些需要考核的课程,最终自觉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第5篇

语文是我国学校开设的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提高的必要课程。但是许多职业院校对语文教育教学目的失去了健康的意义,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出现偏差,所以对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索,通过探索得来的方法使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得到正视,促进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关键词:

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价值取向;实施路径

语文教育一直是用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基础课程之一,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达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容易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思想,影响着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文化水平,职业院校对语文教育的忽视造成学生素质下降,所以我们对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施路径进行探索确认。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

1、职业院校对语文教育的认定有问题。首先对语文教育的名字有许多叫法,没有统一的叫法。而有的学校还偷换概念,造成语文教育的教学混乱,并且让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产生混淆,这在本质上都是有很多区别的,使各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的学习内容都不同。其次,语文教育在职业院校的教学地位不确定,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就像学专业技术一样,是服务于以后岗位需要的;或是认为学习语文知识是我们学习中的基础课程,是服务于考试和学分的;再就是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备之一,是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大多数职业学院都在把语文教育变成了服务于以后岗位需要的,忽视语文教育的基础教学方法,对语文的定位不准,不能把语文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它能促进学生、老师、学校以及社会,我们应该运用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让职业学院语文教育重新焕发活力。最后,对于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内容成分的不确定性。许多职业院校对语文教育的内容成分进行了割裂,使语文教育的部分内容的特性不能作用到学生身上,是学生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性,我们要对语文教育的内容成分得到确定,让有用的语文教育内容不会被丢弃,促进对学生精神的开拓,促使学生对语文能力的运用。

2、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实践低。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越来越简化,只是为了应试教育,不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高层次提高,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简化的教学方法枯燥无趣,学生是为了考试进行学习的,对学生的学习积极进行的提高形成阻碍。而职业院校的其他课程的崛起,打压语文课程造成语文老师的流逝,使语文老师不能只是专注语文课程的教程,使专门教语文的老师师资力量下降。而职业院校的老师只是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注重语文教育教学,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不够重视,造成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层次不平衡,使每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不均衡,造成语文教育的教学下降。而对语文的教学内容十分杂乱,教材的选择也没有可靠性,课文庞杂错乱,有的课文根本不适合学生学习,重点不突出,在实践中的教材选拔不严格,老师对教材也不是很了解,这样根本不能促进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效率提高[1]。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1、语文教育教学内容多元化取向职业学院的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多元化,逃出传统的设定开发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教材,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升,把握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语文教育这个课程功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具备该有的基本素质和教养,拥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取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当然要在学生在学校的期间,就应该好好的给学生传授有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也要丰富并贴近实际生活。

2、语文教育教学开放取向职业院校语文教育教学要开放。对于语文的教学思维要开放,就是要把过去的语文教学思维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语文的能力和专业课的技能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让语文教育变成职业院校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老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法,给予学生更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让语文教育的教学形成职业院校的自有特色,积极促进语文教育的多方位的发展。在对学生的管理也适当开放些,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促进学生敢想敢做,当然语文教学方法要适应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2]。

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实施路径方法

1、改变语文教育方法。对语文的教育方法需要改变,需要有创新的方法来带动语文教育的发展,让语文教育只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跟我国的悠久历史结合增加语文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有趣的方法创新语文的教育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2、老师对语文教育的教学观念的转变。老师要改变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明白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对在社会中有很大帮助,会有很好的就业机会。也要帮助学生提高各种技能,为语文教育能给职业学院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和丰富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技能和水平。

3、对语文教育经费的增加。因为一开始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不足,所以对语文教育的经费也是一缩在缩,导致语文教育可利用的资源太少。所以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促进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促进语文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增加语文教育的设备硬件应用,保障语文的教学效率[3]。四、总结对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施路径的确定与探索,促使职业院校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对自己未来道路的规划,也促使除了职业院校的其他院校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使语文教育的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明.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科教育,2009,(15):102-103.

[2]吴建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坛广角,2007,(07):53-54.

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返璞归真

我国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形成了现如今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语文教育水平,能够提升个人的精神文化水平以及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近十几年来,外界对中学语文教育非议不断,指责语文教育当前的模式下效率低,教学效率、质量不如从前,语文课改模式层出不穷,使中学语文教育从迷茫中走出来,回归传统,进而解决中学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返璞归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一、“返璞归真”概念

返璞归真是指去掉外表的装饰,恢复事物原来本身的质朴简单状态。中学语文教育“返璞归真”是倡导真实教学、写本色作文,提倡“真语文”。中学语文教育所谓“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假教”和学生“假学”现象。表现在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另一方面,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生记硬背,思想上不重视,无法领悟语文教育的内涵和精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水平,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学习语文成为一种爱好,领悟语文的真正蕴意。

二、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存在着“虚”

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普遍开设语文选修课,即把语文课程包含的内容,分一门必修课和多门选修课。中学语文选修课的开课内容和实际不相符合,小学选修教学内容属中学的范畴,高中的选修课是大学课程的范畴,部分教育区域为了方便统一管理,统一开设一两门选修课,把所谓的选修课变成了必修课,导致选修课形同虚设。学生需要同时学习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语文课时有限,虽然扩大了语文知识范围,选修课和必修课两门课都能学到,但是语文知识学习过于片面,不够扎实,对于语法的理解以及意境的把握会比较模糊。

(二)教学内容存在着“虚”

首先,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存在虚化,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是简化语法教学,忽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只是课堂上的知识,对文章作者当时创作意境理解不够透彻。其次,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没有固定的文本体裁组织模式,编排的教科书与语文教学精神不相符,单一的文章、诗词及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每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受到限制,生记硬背的文章或诗词容易把语文课变成文化课,使写作水平不能够得到有效训练。除此之外,课堂上学生秩序混乱,答非所问,言不及义的想象都是当前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存在着“虚”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在指导思想、教学模式上比较固定,仍沿用过去的机械教条模式,教师的授课内容受到时间限制,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照本宣科,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不能够提起兴趣,久而久之,会对语文教学失去兴趣。教师在教研活动上的准备方面展示多于知识的本质,使得教学效果不够明显,不能达到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三、中学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措施

(一)改革课程设置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以汉语言教育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民族母语教育,民族、本土、传统是语文教育的固有特性。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要继承传统,发掘传统精髓,将改革与创新结合起来。“返璞归真”主要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回归优良传统。积累与总结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坚持“多读多写、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多读多写”不是追求数量,强调一味地苦读、乱写,而是一种符合语文教学科学规律的准则。就“读”而言,要求大量读、反复读、精读、深细的研读,有助于加深理解与记忆。“写”同样需要大量写作、不断的改写。通过不断地读和写培养语感,收获体验和心得。

(二)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实际,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引导、鼓励,或支持学生的想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领悟语文的内容,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及心得。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通过自己查资料理解并有所感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表演节目等方式创造写作及所学文章的意境,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到真正的“返璞归真”。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多读多写”,还要做到“巧读巧写”。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带动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当前学生的知识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要求学生在“多读多写”的基础上做到”巧读巧写”,保证语文的教学效率、质量、成绩,达到“返璞归真”的最佳境界。

通过对“返璞归真”概念的理解,分析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学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措施。了解中学语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求做到语文教育“返璞归真”。要巧妙运用多读多写、巧读巧写,仔仔细细阅读、踏踏实实写作,从中体会心得。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实教实学的教学理念,挖掘精髓,回归传统,达到“返璞归真”的佳境。

参考文献:

[1]刘波.浅谈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教学指导[J].海峡科学,2014,08(12):97-99.

第7篇

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材内容的设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教学模式等。需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走出困境,包括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挥情感教育、转变教育观念等。

关键词:

语文教育;教育改革;困境;出路

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的开设是匡亚明先生提出的,其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国家教委曾提出“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并没有测试标准。正因开设大学语文初衷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未形成语文测试标准,使大学语文一直处于尴尬地位[1]。2006年我国正式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决定。大学语文教育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语文教育与社会脱节等问题。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管理视角,分析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探索提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偏重于人文内容,而缺少技能的培养,缺乏实际效用。表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诗歌占有最大比例,诗歌蕴藏着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富有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散文、戏剧、小说等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和审美,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高尚情操。然而该设计的目的明显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教育目标[2]。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不够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写作水平差、措辞不规范、语法不正确等,部分学生对于申请书、会议记录、文案写作、报告等类实用写作没有按规范写作。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单纯拘泥于课堂的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则侧重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社会的历练以及生活感悟,以至常常难以深入感悟作者的文章深意,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大学教育多为全日制教育,大学生生活环境犹如象牙塔,往往不能深刻而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难以深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也和社会脱节,以至人们对大学语文产生“无用论”的观念,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往往使语文教育成为无源之水,使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渐行渐远[3]。

(三)教学模式落后

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依然沿用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表现在:一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文学素养的培养而轻实践能力的提升;重遵循固有知识而轻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和限制,使学生逐渐缺乏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与此同时逐渐缺乏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大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较为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固守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设置框架作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榜样,直接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授,注重对教材的讲解,缺乏课堂互动和课堂交流,也缺乏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出路的思考

(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方法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的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笔者认为语文内容的设计应增加相关内容,例如报告写作、会议记录等写作方法和写作标准格式等。文化素养培养和语文技能训练并重,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同时,注重语文实用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授课时,对于部分知识的讲解可一带而过,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则作出针对性讲解。课堂上可采用提问、讲解、举例等方法,提问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温故知新;讲解则传授语文新的知识;举例则起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和消化学习内容。

2.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欠缺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一是课程中设置朗读环节,朗读是要大声、有节奏地读,带有感情的朗诵,经过五官和大脑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深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从日常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即兴发言,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并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即思考,即兴回答,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进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是鼓励学生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像辩论赛这类型的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发挥和应急的能力。

(二)加强语文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的方法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每个大学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广泛性、感召性、吸引性的特点[4]。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包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朗诵会、创作比赛等,采用开展文体活动的方法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可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受到语文的美学思想熏陶,从而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又如可邀请文学作家来校举办讲座,使学生有机会和文学界专家交流,开拓视野,同时可使学生自觉将语文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认识到语文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交流使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打开一个窗口,从而使语文教学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发展[5]。

2.重视语文课堂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鉴于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未与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缩小课堂和生活间的距离,使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其一,可鼓励学生利用放假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处处留意语文的身影,了解语文的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并对自身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可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还可以在参加社会实践后,将所见、所感、所悟写成文章形式,相互交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人格品质。

(三)注重语文教学创新

1.充分发挥情感教育

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习主管能动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注重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首先,将教学重心放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二是重视培养教师积极、正面的情感,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教师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创造明朗的、健康的、积极的教学氛围。最后,利用比较贴切生活的文学,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学习的重点,以文学中的美学、人文精神等精神粮食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大学语文教育观念对大学语文教育影响甚大,传统的教育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教育观念陈旧。笔者认为,大学教育观念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不是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是促进教师、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启发、引导、提示等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采取有效策略为大学语文教育打通一条出路,突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采用模拟教学法、提高表达能力等方法增强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改变大学语文教育和社会脱节的情况;最后,通过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和改变教育观念方法,使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卢建飞 赖浩明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春宇.语文教育困境与高等教育社会责任探讨[J].语文建设,2015,30:17-18.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语文;矛盾因素

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体系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语文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

1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育的发展性特征

职业技术院校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院自身的情况进行专业的设置,并且对专业的课的设置非常重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如何开展,如何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导致伴随语文教育的发展存在下述三种阶段性的特征:

1.1混乱

不分专业、不分学段,统一采用同一本语文教材,教师方面通过社会招聘、专业课教师兼职等方式获得,并且对语文教师缺乏培训,教研工作开展也流于形式。导致出现了不同的年级使用同一本教材、授课重点随老师的更换而不断更换的情况。简而言之,从语文课程的设置到师资的配备,再到教材的选用甚至教学模式,较为混乱。

1.2摸索

语文教育的乱象逐渐被认识到,伴随着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在乱象中开始了对语文教育的摸索。这种摸索以部分语文教师为主,并且也是在阻力中进行的。阻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对开展语文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争议,这让职业技术学院中的专职语文教师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不断对语文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产生摸索。另一方面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师资配备存在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为主的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语文教育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出现了语文教育因师而异的情况。

1.3尝试

随着部分院校的不断发展,教学经验不断累积,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强,开始对语文教育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对语文教育开始新的尝试,当意识到了语文教育应该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相区分的时候,首先从教材入手。开始开发校本教材,并逐渐将语文教育的内容从通识教育转向应用型、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向。这种尝试是必经之路,但并不是语文教育的最优模式。主要是因为校本教材的开发仍然以专职语文教师为主,缺少专业课教师的参与,也就缺少了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对教材提出建议和意见的环节,导致与专业的结合度仍然偏低。同时摒弃了语文通识教育突出应用性,本意虽好,但效果却差强人意。皆因此种方法完全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根本规律。语文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教育之间的关系正如地基与楼体的关系,没有通识教育的基础做坚强的地基,语文的应用也就无从说起。

2影响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因素分析

2.1教学培养目标与语文教育定位之间的矛盾

首先,在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围绕学技术、保就业而设定的,这一明确的目标,让看似与就业无关的语文教育略显尴尬。许多院校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职业技能,语文课开与不开没关系,学与不学没关系,考与不考没关系,这三个没关系让有的学院直接放弃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还有部分院校尽管开设了语文课,但是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并不统一,加上学制短,课时少,在保证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的前提下,对语文课的安排较为随意。这种随意体现在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文课的开课时间不同步,甚至有的专业开设语文课,有的专业不开设语文课,同样的课程有小班教学,也有大课形式,这使得语文课流于形式,难以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这种情形的出现,究其原因,是语文教育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培养目标中定位的缺失,也反映出了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认识上的误区。其次,是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育对自身定位的模糊。身处万事为就业环境之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和教研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各个院校中,有的几乎从不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有的流于形式。教师教学信息闭塞,教学情绪低落,尽管对所处境地有很多的无奈和困惑,但很少从课程定位本身入手思考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与之相应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惰性和随意性。要么照搬课本内容,一次备课给多个专业的学生使用,忽视学生的专业和接受程度,要么忽视备课,授课随意性大[1]。

2.2语文学习的积累性及高需求性要求与学生特点之间的矛盾

首先,语文是对母语使用的一种不断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还要不断在课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积累和锻炼,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仅依靠在校期间两三年的课堂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与职业技术类课程相比具有周期长、显效慢的特点。要学好语文,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对自我的语言驾驭能力产生较高的需求,其次还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保持高度的自觉性。但是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受现行教育选拔体制的限制和对职业技术教育刻板印象的影响,选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没有达到高中录取线。其中部分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础。所以客观上存在基础学科底子薄弱的特点。并且在进入职业技术教育的阶段后,受到人们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刻板偏见及院校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往往非常极端地认为他们的使命仅限于学习专业技术,学习也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忽视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强化作用,两方面因素叠加,使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对语文带有天然的抵触情绪。另外,因为语文学习的载体是汉语言文字,学习场所以课堂为主,与其他需要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专业课程相比更加抽象,对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抽象就意味着枯燥,这也是语文本身受到部分学生抵触的原因之一。

2.3师资配备与实际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

职业技术院校,根据自身定位的不同,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师的储备上也往往是更加偏重于专业教师资源的储备。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常规基础课,很少得到相应的重视。这不仅体现在后备教师资源储备上,在任课教师配置上也体现得极为明显。首先,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职业技术院校专职语文教师数量较少,随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的不断倾斜,学生数量逐年增长,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师招聘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专职语文教师并没有显著的数量增长,很多院校的语文教师,周课时能达到二十课时/周,远远超过其他类型院校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其次,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相比较其他课程具有门槛低、学好难的特点,在教学上也是如此。所以,在专职语文教师数量较少的基础上,导致了很多学校不得不让非语文专业的教师,即文科相近专业的教师承担语文教学任务。第三,教师培训、交流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就职业技术院校的普遍现状来看,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少之又少,在部分院校几乎从未开展过针对语文教师的培训。这让很多教师不得不闭门造车,生搬初、高中的语文教育模式,硬套进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身上。这种师资配备的情况与需要语文教师所承担的教学需求是极其不相称的。面对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学生,在面对重实践、重操作的专业课时,受到之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的影响较小,但在面对重思考、重积累、重讲授的语文课时,受到之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让教师在传授课业知识的同时,同时还要尽力帮助学生重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这其实是对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水准,为摸索学生的学习规律,还要有相当水平的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为让语文能为职业技术学习服务,还要具备初步的职业技术知识。

3对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综上,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客观上,职业技术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自然不能同普通大学一样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精英教育,但是完全地忽视基础教育,一味突出技术教育又是落入了形而下的陷阱之中,不仅威胁到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和就业。当务之急是找准语文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之中的定位,围绕定位构建切合实际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3.1对语文教育进行重新定位———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实用性技术的掌握,所以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到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围绕实用性技术展开。而这也应是对语文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的着手点,树立起语文教育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的观念。这种服务并不是作为专业课的附庸,而是立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突出语文教育的实用性、适用性[2],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带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技术的协调发展。

3.2采用“专业模块+应用模块”方式,开发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的开发须以为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术为主线。采用专业模块+应用模块两大方面共同构建语文课程体系。专业模块部分要与学生所在专业相结合,如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其语文教材专业模块可以较多地选用涉及建筑、设计、美学等方面的文学作品。既做到了教材与专业的尝试性结合,又能达到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应用模块以应用文的阅读和写作为主,其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专业性,强调职业性、实用性和适用性。

3.3树立“大语文”意识,开展特色教学,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语文”即“大语文教育”的简称。“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的精髓在于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这种理念给了我们一个开阔的思路,语文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授课方式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讲授上,授课目标是教育学生能更好地做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我们职业技术语文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围绕“大语文”理念,开展特色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是比赛型活动。通过比赛型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主持人大赛等方式,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同时又激发了学生自身对提高语言驾驭能力的要求。第二种是集会型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主题讲座等让学生们有组织地聚集在一起,针对特定的选题各抒己见,实现观点市场,锻炼学生的临场思辨能力。第三种是写作编辑型活动。这种活动可以与社团活动结合相结合,在不同的活动中锻炼学生对文字的提炼、组织能力[3]。特色教学是通过“大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的一个前提是将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纳入到考试的评价体系之中,前期通过形式的多样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期还要通过综合考评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供制度性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之中的语文教育,所处境地十分尴尬,但这种尴尬也正是现行语文教育方法不适应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一种反映。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勇于革新才能让语文教育在现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下发挥语文教育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胡万琼.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定位的思考[J].职业教育,2008(20):44.

[2]张益.云南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语文教育研究现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第9篇

一、教化本体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③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文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的教化本体,是由中国社会的泛道德主义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渗透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个人的言论或行为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与牵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或行为的好坏;而且,那一套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为一般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伦理价值观的君临一切,独占鳌头,统治者自然就十分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语文教育中强调渗透伦理道德思想教育,这是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文”总是要载“道”的,故而,“教化”成了代“文”弃“辞”的本体。

二、智能本体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能够终身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月出月出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木春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必须用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此不论及。

三、人文本体

人文本体是将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根本支点。智能本体是对教化本体的一个突破,使语文教育凸现出它本身的特点。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变革,为充分发现语文在其它学科乃至在社会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奠定了基础,使语文教育象语文教育。然而,智能本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至少有两点不足:第一,只关注语文作为外在工具的一面,忽视了蕴含于其中的人的因素,使语文教学实践变成了象使用锄头、镰刀那样的纯技术的实践,语文课堂成了木工师傅教徒弟使用锯子、刨子之类的状况,冷面无情,只见技巧不见人;第二它无视人的丰富的个性,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有待开动的机器。课堂上,我讲,你听;我导,你练;我考,你背。使本来应该丰富生动的课堂,变得单调无味。有鉴于此,语文教育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重新给语文教育定位。其一,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从本世纪初的“国文教授法”到80年代的“语文教育学”,其间经历了由“教授法”发展为“教学法”和“教材教法”的阶段。80年间,人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法或教材教法,思路单一,只研究如何教,忽视了如何学,如何育。只重教,忽视学,不见育,只是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难以满足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需求,也发挥不了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因而,“语文教育学”应运而生,它更加重视人在智能、道德、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全面开掘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人”的地位日益显露。其二,陈仲梁在1996年第9期《语文学习》上撰文《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认为从本世纪初开始,语文教育出现过两次转变。本世纪初,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近十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转变,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并指出:语文教育将出现第三次转变:语言———人的发展。明确地将未来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其三,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④其实,在教育理论界,早已有人提出将教育的支点定在人之上的看法。斯普朗格认为人的本体结构的生成、定向、定格,关键是教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⑤语文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大厦的一个主体部分,理所当然,将自身固定于人的个性、人的理智、人的道德、人的情感之上,应当是很自然的,很必然的。

教化本体———智能本体———人文本体的演变,显示出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飞跃,一次提升。智能本体,虽然吸收了教化本体重视化的合理因素,但摒弃了唯教化思想,吸收了在蒙学阶段重视读写训练的经验,从时代的要求出发,使语文教育在能力训练、智力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人文本体又是一次质的变革,它力图避免智能本体的片面性,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注释:

1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第20—21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199页,人教社1961年版。

3《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10篇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教育是以促进人的本性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本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一般发展方式,包括广泛的文化知识,优雅的文化氛围,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等。内外文化修养的培养,更加注重自我意识和精神意识的培养。说到底,它使人们理解和关注生命的意义,并赋予社会更人性化的关怀,教育的本质体现在人与理想的本质。

(二)高中语文教育课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理念要渗透到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在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语文教育的深刻含意。语文教育中提倡人文教育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完全抛弃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人文教育注重的是解决价值问题。知识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获得物质财富。人文教育旨在使学生具备人文精神,获得精神财富。两者并不冲突,物质财富的获取需要人文教育的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知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服务的。

(三)高中语文教育课中人文教育的价值

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语文教育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地。语文教育是母语的教育,它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母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语文教育反映着我们的民族人文精神,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体现着人文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语文教育为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育主要是以研读、朗诵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文化。文学与人生联系紧密,它虽然不是真正的现实,却比现实更加真实、深刻,更为学生开辟了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

二、高中语文教育课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育课忽视人文教育的培养

高考是我们步入高等教育的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可谓一考定终身,而语文成绩又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语文教育就逐渐向为了考试拿高分的目标靠拢,忽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做人,不是拿一个很高的分数,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能体会到语文的美感和乐趣。

(二)高中语文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人文思想流失

高中语文的课程很多,但都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学生缺乏生活实践。语文作为交流工具,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一但离开了社会,语文也便失去了生命活力。语文教育需要开放的课程安排,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步入社会,语文教育的路才会更长。

(三)高中语文教育课堂只注重科学化,缺少人文色彩

高中语文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人文精神渐渐被忽略,这样下去,必然导致国民的素质下降。认识世界需要科学和人文两面大旗,只强调科学,就会片面的看待问题,对问题认识不充分。语文教育要注意综合,在科学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培育,使语文教育发挥其固有的人文教育的功能,使课堂焕发人文的光彩。

三、高中语文教育课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更新语文教育理念,凸显人文精神

在大力倡导人文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符合人文的教育理念。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教育性质观,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健康的人格,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传统教育过分强调以老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就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鼓励学生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更好更快的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调整语文课程安排,发挥人文教育作用

首先,开放课堂内部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完全由学生凭借经验,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想象,让学生富有活力。其次,把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去,使学生不再拘泥于书本,而是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文素养。

(三)优化语文课堂,闪耀人文色彩

优化语文教学手段,引进现代教学手段,让现代化为为学生学习语文插上翅膀。创新语文教学方法,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加强高中语文人文教育,优化语文课堂,使人文思想在课堂闪光。

第11篇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而言,这场改革是教师与学生、与课程资源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人生体验。广大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互动交流,教学氛围浓厚,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论述,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中,在感受到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欢愉中,在对待语文这一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的学科教育之中,教师应当多一些反思和自省。我们必须考虑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相当专家学者都强调语文教育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由此可见,传统语文是一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纽带,语文是我们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 ,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之中的一种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终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维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礼仪社交、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方面。可是 ,现在一些学者认为要贯彻《标准》,就必须破除旧的传统理念 ;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传统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不矛盾 ,对现代教育有着基础性的重大意义可以说 ,没有传统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今天新课程理念就失去参照和基础。

二、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深人人心,其实和现在常说的 “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忽视语文教育这一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传统、割裂历史传统与现实的血脉联系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彰显优秀教育传统,重视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回归。

1.关于知识与能力。从总体上说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绝大部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 ,而将学生学习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确实,在千年的 “学而优则仕”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 ,传统语文教育这一块出现了 “繁、难 、偏 、旧”的局面,老师实施的是 “题海战术”,有的是 “头悬梁 ,锥刺骨”的精神 ,搞的是“口舌生疮”、 “皓首穷经”的苦学。而且在训练的内容上,传统语文重读重写而轻视听说 ,甚至以 “沉默是金”、“口讷不能言”为美德,强调灌输 ,这些当然已经和现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巨大影响意义。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就是 “知识与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 ,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评议 ,整个课堂氛围浓烈,这的确有利于弥补传统语文教育死气沉沉的不足,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 ,大部分课堂学生没有写字 、没有练习,呈现出虚浮的热闹。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指出:这些语言训练不落实 、不到位的课堂很 “虚”。现在学生识字效率低,学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没有练字习惯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再不指导练习,结果就无法想像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有一套训练认字识字方法,应该将基础知识重新放到应有的地位 ,否则能力就失去了基础 。

2.关于过程与方法 。在 “过程与方法”这一块 ,可以说这是新课程在提法上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大特色。 传统教育强调结果 、轻视过程 ,教学方法单一。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更新了观念 ,提升了课程意识 ,学生 “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 ,不能不说这比传统的语文教育进步了些。但是 ,对照《标准 》,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传统语文教育继承了更多 ,或者就是换了另外一种说法。

(1)关于个性发展。传统教育中的 “因教施教”早已成为教师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 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将班级授课制和培优补差结合 ,怎样组织课外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要进一步大力倡导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评价。

(2)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民主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才有良好教学的氛围。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提倡“不耻下问”、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种传统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代特别是现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传统教育中“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3.关于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的问题 。《标准 》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 的统一思想,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标准 》精神和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相比,二者是统一的。例如: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思想道德放在首位,无论是 《三字经 》还是 《弟子规》等 ,相当多内容都是进行思想道德说教的。而《标准 》对人的发展要求不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吗?可以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中,道德的基础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现在的课堂中,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感染渗透。因此,《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不可少目标,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传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是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现,而且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方法过于机械,传授手段过于陈旧,这的确是与现在社会发展对人的多方面素质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 ,传统语文教育无论是道德文化传承上还是教育思想上的巨大作用 ,对今天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其实就是语文教育传统的另一说法或者是与传统交融后衍生新的意义。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不仅不能对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全盘否定 ,还要将传统中优秀的思想和做法发扬。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课程与语文教育传统的交融点并加以吸收和发扬,这样就会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自觉性回归。

第12篇

语文教育本质是语文教育理论的基石和源泉,在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系统中始终居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语文教育理论界关于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历来聚讼纷纭,争论不休,当下仍有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文学性、文化性、实践性、综合性、情感性、审美性、人文性、开放性、载体性等众多观点。其中现行的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一是认为语文是语言,语言具有工具性,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的学科。二是认为语文是文化,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语文学科是人文性的学科。三是认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三种观点虽不乏价值和魅力,但在理论诠释时都因种种限制,故存在着或不够准确、或不太慎重、或不甚严谨的失误。下面分别予以论述:

一.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够准确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非本质属性得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的学科”、“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的结论。这就违背了最一般、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规律,因而显得不够准确。在语文教育界,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事实上,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哪一门课程不是“工具”,哪一门课程又没有“人文性”呢?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的学科,那么,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的学科”(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的学科”?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的学科,那么,历史、政治、美术、音乐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那么就把人们约略明白的东西说得叫人一点也不明白了。这种不能完全表明语文教育本质的含混晦涩、自相矛盾的诠释。就难免使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怀疑。众所周知,概念的清晰明确是任何理论思考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概念的含糊混乱或者没有意义则是什么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要使语文教育的理论大厦具有坚实的基石,就必须在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上辨明“语文”所表示的不同概念。弄清了“语文”的不同概念之后,再去审视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充当理论枢纽的“语文”一词所表示的概念在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那里常常是含混不清或游移不定的:它一会儿指语言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文艺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教育学科的“语文”……进而试图把它们合成一个自认为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语文教育本质是什么,然后又幻想用一个定义来求得对它的圆满诠释。这当然是上帝也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试问:谁能够用一个定义圆满地诠释三个不同的概念呢?以这样的违背逻辑思维规律而界定的语文教育本质将会产生一个怎样的混乱状态呢?

二.语文教育本质理论诠释不太慎重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谈,从而简单地把“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这就违反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属性的逻辑思维形式,因而显得不太慎重。倪文锦指出,这种划定不能准确地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解释语文教育中的许多现象,“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何况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可知的发展变化,我们对“语文”这个事物的认识总不能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语文教育便会失去稳定性,使语文教育成为不可认知和捉摸的千变女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概念和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常说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义内容,但没有说语词的形式和概念的内容各是什么。好像语词和概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其中语词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而概念则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实际上,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体就是概念的读音和书写形体,或者说语词就是概念,语词的形式就是概念的形式;语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概念的意义内容,就是对事物的指称或者说反映。说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就是指相同的概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容,或者说一个语词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说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就是指一个概念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来诠释,或者说一个语词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语词来诠释。说“语文”是语言,进而说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这不是科学的定义,而是一种非常蹩脚的比喻,它丝毫不能说明“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关键属性,就像说“电脑是助手或工作助手”,丝毫也不能说明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说“语文”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因为天下任何一种学问、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究竟是哪一种文化或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呢?这岂不是如同仅仅说“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么一样没有意义吗?说“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这岂不是好比“把发光体的光环误认为发光体本身”吗?以这样的违反逻辑思维形式而昭示的语文教育本质究竟是渊博和高明呢,还是浅薄和愚昧呢?

三.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甚严谨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浮光掠影地根据“语文”中唾手可得的种种非关键属性,来轻率地推断出“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违逆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因而显得不甚严谨。它迷失了系统而缜密地论证和回答语文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的学科的科学的思维和理想的表达之路。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逼仄为语言,语文教育也就会逼仄为语言的训练;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人文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异化为政治形态,语文教育就会异变成为政治教育;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时,就自然会把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语文教育就会成为语

言的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统一物。凡是进行理论研究都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可是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在诠释语文教育本质时却概念不清、标准不一,很不善于逻辑思维,想不到“语文”各自都能表示几个不同的概念,更不知道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概念的明确和同一。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岂不是太离谱了吗?这种明显地违背同一律(同一律是人类几千年前总结出来并屡试不爽的四大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之一)的理论必然要成为自造麻烦,自找没趣,最终是自我否定的混乱不堪的理论垃圾。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常常以思维大师的口吻教人要如何重视培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不厌其烦地说明思维能力是如何重要,思维品质是如何宝贵。可是,它在自己的专业问题的思维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就走上了一条投机取巧的思维和偷换概念的表达之路,这种把一个本质并不复杂的事物用同类事物的共性来界定的严重违背逻辑思维方法的诠释,实在是过于粗疏或马虎,无不使人感到有某种莫名其妙的缺憾。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就像把“生物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演绎成“生物是什么属性的学科”一样,然后便从动物的求偶性、群居性、繁殖性等等来推断生物学科具有求偶性、群居性、繁殖性等等一样牛头不对马嘴。这大概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吧!这岂不是“你不说我倒是还明白些,你越说我反而越是糊涂了”吗?以这样的违逆逻辑思维方法而显示的语文教育本质不知是语言学的悲哀呢,还是逻辑学的无能呢?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本质是语文教育理论中执一驭万的关键和枢纽,在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系统中始终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说:“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语文教育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语文教育理论界要研究它的本质,只有全力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从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高度着眼,并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且切实处理“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之间的谐和关系,才能真正科学地认识、理解并把握语文教育的“真善美融合”的特殊本质,从而有效达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因版面有限故参考文献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