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分析

经济发展分析

时间:2023-07-24 17:05: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分析

第1篇

韩国在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国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业在韩国经济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重要性日渐低下。韩国是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农业市场对外国资本的参与极为敏感,对外开放程度比较小。韩国耕地面积为195万公顷,主要分布的是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2%。韩国的矿产资源比较少,己经发现的矿物有280多种类,有经济价值的是50多种类。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有铁,钨,铅,锌,无烟煤等等,但是储藏量不大。韩国的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于进口。工业主要部门有钢铁,电子,造船,化学,汽车,纺织类等。浦项钢铁工厂是世界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2002年汽车的产量320万辆,居世界第6位。造船订单标准的货船吨数759万吨,重新成为世界第一位。电子工业以高技术产品为主,为世界10大电子工业国家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迅速,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的加大投入。

韩国风景优美,有很多文化和历史遗产。旅游业非常发达,主要的旅游点有首尔国立博物馆,昌庆宫,昌德宫,景福宫,德寿宫,世宗文化会馆,国立国乐院,南山塔,湖岩美术馆,国立现代美术馆,济州岛,庆州,板门店,江华岛,民俗村,雪岳山等等。韩国经济的起飞始于60年代初,而后30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80年代,韩国的经济开始自由化并开始着手进行结构的调整。70年代的经济过度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韩国政府要求大型企业进行合并重组,结构调整主要是集中在重机械制造,汽车,造船,冶炼和海外工程建设领域。这一措施促使韩国产生了一批大的财阀,加深了这些大型企业集团的市场垄断。同时,韩国开始银行业的私有化,降低民间的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障碍,金融服务业开始逐步走向多样和成熟。这时期韩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亦有所放宽,到1984年修改了《吸引外资法》,取消了对外资持股比率与利润汇出等的限制,对外资的审批亦转向NEGATIVE系统。

90年代是韩国的经济逐步融入世界化进程的时期。90年代经济领域化蔚然成风,新的国际贸易体制逐步形成了。韩国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并于1995年成为WTO创始国家之一, 1995年韩国人的平均收入首超1万美元,19%年韩国加入了OECD,标志着韩国正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同时,韩国还先后加入了APEC与ASEM等世界组织。企业在这时期第一是搞技术革新,当时企业提的口号是“技术革新,提高效率”。对企业的科技人员来说是如何千方百计弄好设计,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对工人来说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多生产产品。这就推动了企业搞新技术的开发以及研究应用。这样弄得好的企业就活下来了,发展了,而且进一步发展成大的企业集团,例如:1现代,三星,LG,大宇等集团就是在这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

韩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口密度差异大,2005年全国将近80.6%的人口集中于城市。韩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教育之国”,重视科教文化事业,劳动力素质较高;但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6.2%。目前,韩国已基本形成比较发达的海陆空运输体系,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据金融投资业界、韩国央行和知识经济部消息,数据显示2012年韩国进出口总额占国民总收入(GNI)的112.7%,与前年112.9%持平。这一比率自2010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100%。原因主要是内需不振,以及接连出现的外汇危机、信用卡风波、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房地产市场也陷入低迷,可刺激国内经济的因素并不多。若全球经济继续下滑,韩国经济首当其冲,日元走软也在不断向韩国出口施加压力。分析普遍认为,二季度韩国同比经济增幅将在1%-2%之间。IM投资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三季度经济增速才能超过1%,今后经济增速难有大幅提高。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20-02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英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以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于2006年10月《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作了比较权威的定量评估,指出如果目前全球以每年GDP1%的减排成本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呼吁全球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表明我国经济在今后的若干年持续不断的发展,同时,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中国进行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是关键,因此,向低碳经济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可够开采13年,天然气可采40年,煤炭可采60年。2007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27亿吨左右,列全球第二,能源消费处于高结构状态,化学能源约占92%,其中煤炭占68.2%,电力生产78%依靠煤炭,可再生能源仅占8%,其中,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比重较低。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3以上。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解决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实现向低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潜在优势

1.改进空间大

由于我国第二产业消费结构处于高能耗阶段,节能技术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漏洞较多,使得中国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明显偏低。有研究表明,中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7.6%,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0~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2~27%,比日本高3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1.7~2.5倍。因此,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

2.改进成本低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减排成本比较低。从国际上看,框架公约规定每吨成本超过30美元,中国的成本大体在15美元。2006年,全球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CDM)碳交易市场达到300亿美元。目前,全球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全球气候变化投资网络,投资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截至2008年2月,中国CDM项目获得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签发的核证减排信用(CERs)达到3 637万吨,占联合国目前核定CERS总量的31.33%,首次超过印度成为最大的CDM碳交易量国家。

3.技术合作潜力大

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中国的电力行业生产主要以煤生电为主,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在交通领域的汽车燃油经济性问题,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也有较大改进余地。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的机会在增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商业利益等诸多原因,中国目前仍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

(二)向低碳经济转变面临的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长期发展的趋势。但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发展过程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镇化,今后30年内将新建约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能否推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将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决定性因素。

2.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大部分行业呈现粗放式的特点,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大大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们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十多年过去了,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这其中有着深刻的体制根源,也有各地政府为GDP增长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的缘故。

3.资源分配

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过去20多年,中国努力促进能源结构的多样化,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从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1年的66.7%。但近年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攀升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又有回升的势头,2006年达到69.4%。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持续发展与能源消耗和高强度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三、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策略

为应对上述挑战,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中国应该选择合适的策略,以实现发展与低碳的双赢。

(一)坚持国家利益,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

中国的碳排放增长不仅要考虑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因素,更要考虑现代贸易和投资引发的转移性因素。要把中国特定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性与发达国家的排放相区别,并要求出口的需求方为由出口产品造成的排放买单,从而减少中国在减排温室气体上面临的国际压力,避免陷入发达国家借气候问题给中国设计的陷阱。

(二)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摒弃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寻找低碳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从而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三)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近期,我国应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更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来解决我国能源问题。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用能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四)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应高度重视能效提高技术和低碳技术的战略意义,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引领中国向新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7-51,61-67.

[2] 李禾.我国企业应参与制定低碳经济国际规则 [N].科技日报,2008-03-25.

[3] 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0-261.

[4] 李高,温宗国,杜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从技术预见到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17-23.

第3篇

关键词:珠三角;循环经济;主成份分析;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89-02

如何来评判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效果呢?本文引入了循环经济发展度来定量评判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和效果,他是由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指标构成的综合指标。

1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

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完备性原则: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各个方面,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应该尽可能将那些重要影响因素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指标体系应该全面涵盖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

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该是简易性和复杂性的统一,纳入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应该概念明确,内容清晰,能够实际计量和测算,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要考虑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能性,对于那些确实很难获取的指标,本文暂不作考虑。

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指标选取和设计应该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生态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等理论为选择依据的,同时应该具备较强的针对性,考虑指标因素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保证选取的指标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

1.2 评价区域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评价区域是珠三角地区,是由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九个城市组成的区域,就是人们概念中的小珠三角。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受改革开发初期国家经济政策的倾斜,珠三角地区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最早开始探索循环经济的地区之一。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在全国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但是他们的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呢?本文将以2005年为评价基准年,对该区域的经济进行定量评价,评判其循环经济发展度。

依据上述原则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建构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以及37个指标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 评价过程

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原始数据间存在由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这就需要统一量纲和缩小数量级。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根据本文的需要,采用正规化方法来标准化原始数据,可以将数值标准化到0-1之间,其公式为

Xij '=( Xij-Xminj) /(Xmaxj -Xminj )

2.2 主成份分析

为满足指标完备性和全面性原则,在选取指标时往往将涵盖了所有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但是本文的评价方法是层次分析法,要求指标不宜过多,否则运算会很复杂。为简化运算,我们希望用比较少的指标来较全面的发展发展情况,因此需要选取那些和较多指标存在相关关系的指标作为主成份指标。

我们选用如下方法筛选主成份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出各子系统内部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分别计算这些指标的平均相关系数,并求出总体平均相关系数;选出相关系数有一半(含一半)以上大于总体平均系数的指标。

2.3 指标独立性分析

独立性分析也是为了缩减指标,简化运算。描述循环经济的某些统计指标之间往往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们称这些指标为重复性指标(定义相关系数大于0.9的为重复性指标)。所以在这里按照高层次指标和综合性指标优先保留的原则把具有高度相关指标的指标合并,筛选过程如下:利用SPSS软件分别计算出各子系统内部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合并重复性指标;计算子系统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合并高度相关性的指标。

最后将通过主成份分析选出的指标和通过独立性分析选出的指标合并,得出的即为最终评价指标体系。这样的指标既包含丰富的信息,而且无论是子系统内部的指标还是子系统之间的指标都是独立的。指标体系见表2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简称AHP法,是一种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方法,是基于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系统的层次性而建立的。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明性和实用性,应用很广泛。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把要研究的问题看作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分出各因素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判断,并就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然后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根据得出的权重值进而计算出循环经济发展度(R)。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明确问题并构造层次分析图,本文按照各指标间的制约关系划分为目标层(A)、因子层(B)和指标层(C);构造判断矩阵,邀请专家打分,填写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即根据专家填写的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其有关元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重Wi和Wj(Wi为各因子层权重,Wj为指标层的权重)。但是在排序中,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此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才能继续对结果进行分析;层次总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总排序是指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相对于最上层的相对权重,用Wij(Wij=Wi*Wj)表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也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见下表2。

2.5 评价结果

然后运用公式R=∑(Xij 'Wij) (i=1,2,…,n)计算各个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度综合指数。式中,Ri表示第i个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度综合指数,Wj表示第j个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结果见表3。

3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1)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最高的是深圳,其次是珠海。从表4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环境指数对循环经济的贡献比较大(深圳80.60,珠海67.03).这是因为他们是中国的南部沿海的两个经济特区,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享有诸多优惠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工业类型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份额大,是国家重要的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生产基地,受污染比较少。另外,城市发展历史短,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实施也很到位也是他们循环经济指数高的重要原因。

(2)广州市和东莞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珠三角的领先地位,但是其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不高,主要是因为环境指数的贡献率低,资源回收利用率不高。例如,广州市工业废水达标率93.7%,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仅4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1%,深圳市分别达到了96.8%,56.5%和98.36%。

(3)中山、佛山处于珠三角核心地带,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大,人们生活水平高,故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贡献指数相对均衡,综合指数高。而惠州和肇庆处于珠三角的边缘区,经济对循环经济发展度的贡献有限,但是环境贡献度高,故综合指数也相对高。

4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用绿色GDP来核算国民经济。绿色GDP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资源量的减少、环境资源质量的退化和因环境恶化而进行补偿等3种因素引起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值,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历史经验证明,单纯以GDP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企业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做法是不可行的;以GDP数字的增长来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也是有失偏颇的。

(2)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我国已经步入了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时代, 选择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先可以

事半功倍。循环经济坚持的是3R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在资源的开采、生产、废弃等社会生产的主要环节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次,在城市建设中,应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在功能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考虑城市产业体系之间的衔接和环境容量的大小。有关城市应注意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相结合。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和无公害产品,从源头上消除餐桌污染,减轻富营养化。

5 结论

本文对循环经济的评价是以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采用的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在指标选择和权重确定方面主观性太强,客观性不足,这是今后评价循环经济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

[2]吴未,黄贤金,林炳耀.什么是循环经济[J].经济理论问题,2005,(4).

第4篇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企业战略决策教授K.Andrens首次提出SWOT分析法,它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抓住影响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简单、清晰、针对性强,常常被运用于管理决策的各个领域。SWOT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挑战)。

二、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顺应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把握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发展挑战。

(一)优势分析

1、节能减排态度明确且坚定,再加上国家立法保障,使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变得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n-/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本的法制保障。2、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总量控制、市场准入等限制性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研发和转化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节能减排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卓越。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下降明显,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这些无疑将成为未来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为止,河南省已经完成了三批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通过积极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

(二)劣势分析

1、环保意识仍很淡薄。河南省人口众多且环保意识淡薄,使得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污染治理较为困难。再加上河南省正处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得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消耗和环境状况的每况日下。2、高碳能源结构。长期以来,河南省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型的能源利用路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难以根本扭转,这无疑将长期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3、清洁能源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河南省煤炭、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绝对优势,比重达到89.9%左右。清洁能源相当匮乏,新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利用和发展还没有起步。这些将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机会分析

1、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清洁发展机制被引入了《京都议定书》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无疑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提供最好的契机。2、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得到鼓励和推进。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鼓励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进行的节能、环保等项目的立项、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中实行减税和免税的优惠政策等。3、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国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技术转让和国际合作的形势逐渐转好4、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实施。人们对绿色产品选择倾向越来越明显,促使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原料选择上日益趋向于低碳。这些条件都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四)挑战分析

1、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气温升高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安全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暖加剧了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的频发,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也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政策体系不完善。虽然政府在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或措施,但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节常常脱钩。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来约束和限制公民的行为。3、激烈的区域竞争正在展开。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河南省完成生产总值2309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但郑州市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生产总值排名却有所下降。可见,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激烈,河南省必须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凸显优势,赢得低碳经济发展先机。

三、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及无碳能源,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低碳及无碳能源在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会减少碳排放,因此,对低碳及无碳能源的开发可以调整能源结构而不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

河南省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减轻碳排放压力。河南省发展林业和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碳汇造林和碳汇研究,加快培育二氧化碳吸收率高的树种和农作物品种,探索二氧化碳清除率高的造林模式和种植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稳定、效益明显的生态固碳系统。

(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

河南省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存在利用率低、碳回收技术落后以及替代能源使用较少的状况。因此,河南省能源技术近期的发展方向应是以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为主,加强碳回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为辅。

(四)制定合理的低碳经济法规

第5篇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宁德分校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由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也日趋严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都成为全球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以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而低碳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参与其中,由粗放型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建议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 :金融;低碳经济;发展分析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方面,低碳经济发展都是势在必行的。

1 低碳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需求的迫切性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于2003 年的英国政府文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且资源并不丰富,却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并逐渐实现由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向主要依靠进口的转变。美国、欧盟国家和地区也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法案和政策,以实现其低碳经济的战略转变。2009 年2 月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09 年6 月颁布完善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并建立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权(碳排放权)限额———交易体系的基本设计。欧盟也于2008 年12 月提出了能源气候的一揽子计划,并计划于2013 年前出资1050 亿欧元以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2008 年6 月,日本福田康夫政府提出了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并提出了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 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

我国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大国,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工业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经济的发展下,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碳排放量的上升都日趋增加,而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也能履行大国的环境保护职责,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我国对气候和能源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1998 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2 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7 年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但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仍存在不足,我国需尽早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金融支持。

2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地广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却很少,能源供应不足,价格上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制约。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其中煤炭的消耗量最为严重,然而再生能源,核能源消耗却只占极小部分,由于我国对煤炭消耗巨大,从而导致煤炭排放量增大,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全球居前列,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2 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以第二产业最为明显,然而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却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产品创新能力差,技术革新落后,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重工业的发展,对于国内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电污染有严重的后果,更是有不少发达国家打着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口号在我国国内办工厂,对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我国正处于向第一、第三产业转型时期,优化我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促进信息、金融和科技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第二产业重工业的技术革新,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煤炭能源的消耗,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有重大影响。通过科研创新,实现高能耗向低能耗的转变,由低技能向高科技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金融业的发展,银行、基金和证券的发展也有推进作用,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大,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2.3 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支持的不足

金融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有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等广泛影响其产业主体的发展。低碳经济现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目标,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然而金融机构的定位和信息不健全等也无法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导致科技的创新研发等都会遇到资金不足等问题。一些金融政策不完善,对于金融活动的支持度不够,无法及时给予帮助和扶持,金融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

3 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

3.1 政府政策的支持

我国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系,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要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用以规范和激励金融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调整,给予低碳经济项目资金支持,设立风险机制和担保机制及政府国债等机制为低碳项目进行融资。

3.2 完善金融体系的建设

我国的低碳经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可以借鉴国外的金融建设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要合理调整金融体系的定位,加强国际合作,树立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服务目标,加强银行信贷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为低碳经济项目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手段,推出更多更利于小企业全方位发展的服务项目。

3.3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做好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为企业的资金项目提供社会担保,发展担保机构,加大对低碳项目和企业的资金支持,以促进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

4 结语

产业项目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加大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才能对我国经济长效持久的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未来条件。我国必须做好相关的金融工作促进低碳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与多维路径研究[A].现代经济探讨,2013,12:39-43.

[2]苟家英.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探析[A].青海金融,2011,11:41-43.

第6篇

关键词:甘肃;县域经济;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22-05

1背景

“县域”是以县为单元的地理空间,而“县域经济”则是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目前比较完整且权威的定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十六大”报告首次突破性地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经济”概念首次写进党的文献,其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都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内容,这表明“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同时还表明国家的战略部署已走出“重城轻乡”的非均衡阶段,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

“郡县治,则天下安”,壮大县域经济是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县作为行政建制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悠久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正式设立郡县制以来,县就构成了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1]。

2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模式

2.1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总结

综合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不难发现县域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一是地域特色明显。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因此,县域经济普遍表现出其突出的地域特色,与其所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密切相关。如果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其地域特色,则可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县域的特色发展路径。

二是产业特色突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纵观发展较快的县域,都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带动。

三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完备的县级财政体系做支撑,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四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县域不同于国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因此,县域经济在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五是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

2.2县域发展创新模式

总结近年来上升较快的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按发展路径选择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模式。

2.2.1赶超型模式。赶超型模式是依据本县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有条件,对照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本县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速度和举措。该模式立足于“跨越式” 发展思路,另辟蹊径,树立“率先发展”的强烈意识,不断在中国范围内寻找较强的竞争对手,实现赶超发展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富于进取性,但需要充分考虑到县域自身的特征和定位、不同县域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所立足的发展目标和基础是否切实可行等问题,特别要防止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和制定好高骛远的发展目标[3]。

2.2.2主导型模式。主导型模式是以独特自然资源为导向,进行系列加工开发;或围绕自身产业,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加以配套发展,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实现经济全面增长。选择这一模式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优势。

2.2.3开放型模式。开放型模式是以区域外的市场为导向,通过经济要素的内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劳动力或其他可供开发的富裕要素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

2.2.4科技型模式。科技型模式是以推广、发展、应用新科技为主轴,立足于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增强发展能量,形成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动力。在实际中,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可侧重于新科技的应用开发,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

2.2.5城郊型模式。城郊型模式主要适合于城市郊县(区)及在交通上能与城市便利沟通的县,分工与协作是其优势所在。主要发展服务城市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与城市大中型企业相对接,建立配套性、辅的协作企业或加入企业集团,以及适应与城市发展的第三产业。

上述县域发展的创新模式,按发展动力源分,也可分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城市集群带动模式,二是产业集群带动模式。

城市集群带动模式适用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部分大型城市周边的县域发展。这些县域通常位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周边,通过这些大中型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县域的区位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

产业集群带动模式包括工业产业带动、资源产业带动和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等类型。这一模式适用范围较广,既适用于发达地区的县域,也适用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的发展,但需要有一定的资源基础作为发展的支撑。

3.西部、甘肃县域的发展现状分析

3.1西部县域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陕西5省(区),西南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6省(区、市)以及共12个省(市、区)。比较中国、西部、西北和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总体呈现如下特征:

整体上看,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东、中部地区。研究表明,西部省份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仍然很弱。2005―2009年,西部和内蒙古12个省(市、区)中,只有4个省(区)有县域进入中国“百强县”,其中5年都跻身国家“百强县”的省份只有贵州一家,且进入“百强县”的数量极少,增长速度缓慢,表1[1],这说明西部省份的县域发展普遍处于落后状态。

表12005―2009年进入中国“百强县”的西部县域分布情况

省份20052006200720082009

贵州12222

内蒙古11111

四川01111

青海00012

合计24456

数据来源: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05―2009)整理。

但是从个体方面看,西部部分县域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可挖掘的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01―2008年,全国共有76家县域连续8届排名提升,其中:东部地区共有29家,占总数的38.16%;中部地区21家,占27.63%;西部23家,占30.26%。其中上升势头良好的8个县中有5个县位于西部,这说明西部地区一些县域具有可挖掘的发展潜力。

3.2西北、西南地区县域发展比较分析

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西南地区和。图1是西北、西南和内蒙古历年入围西部“百强县”的比例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到,西南地区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好于西北地区,在西部百强县中占有大多数席位。但2003―2006年,由于县域经济的迅速崛起,西南地区占西部“百强县”的比重在快速下降。相比较,9年中西北各省区在西部“百强县”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说明西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严重滞后与全国整体水平,在西部也处于落后地位。

图12001―2009年西部“百强县”所属区域分布比例图

比较而言,西南地区各省区之间县域经济发展正趋于平衡,而西北地区发展却越来越不平衡。对比西北和西南地区各省入围西部“百强县”的分布情况,图2和图3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县域的省际之间发展不平衡趋势正在加大。2009年新疆和陕西分别各占西部“百强县”12和9个席位,共占西部地区共26个的81%,比

图22001―2009年西北5省(区)及

入围西部“百强县”的省域分布图

2001年的65%增加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正逐步向这两个省份倾斜。相比之下,西南地区各省之间跻身西部“百强县”的县域差距逐步缩小,除四川仍高居榜首外,其余几个省区跻身百强的县域个数逐步趋于平衡,这显示出西南区域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不相上下。

图32001―2009年西南5省(市、区)入围西部“百强县”的省域分布图

3.3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1经济发展滞缓,人口规模大,财政收入偏紧的特征没有明显改变。2006―2008年以来,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滞缓,人口规模大,财政收入偏紧的特征没有明显改变。2008年,甘肃省县级行政单位(76个县、市、区,与国家统计局测评口径一致,下同)人口2 19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53%;地区总产值1 721亿元[3],比2006年增长37.48%;地区总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54.19%,比2006年的55.12%[4]略低,说明尽管县域经济在总量上有所发展,但相对于甘肃城市经济增速并未显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3],比2006年的31.37亿元增加了62.56%,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39.43%。

3.3.2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改变,但改变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

2008年甘肃76个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23.5641.7134.74,比2006年的24.9938.9436.07有所优化,喜忧参半。喜的是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了近3个百分点,而忧的是第三产业发展趋势降低,比重有所萎缩。整体上看,近2年甘肃省产业结构改变的程度不甚明显,二、三产业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比重上,都仍然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工业化水平较低、新型工业发展缓慢仍然是制约甘肃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产品结构看,大路产品多,上档次的品牌产品少;初级粗加工产品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小,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3.3.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通过计算2006―2008年甘肃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等7方面竞争力排名变动的方差与标准差(表2),对比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排名次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表22006―2008年甘肃县域竞争力排名位次变化程度比较表

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竞争力

均值-0.03947-0.06579-0.19737-0.105260.236842-0.44737-0.11842

极差R81104767410111967

方差215.7484263.850993.10578189.1468410.865579.326296.13071

标准差δ14.6883816.243499.64913413.7530720.269824.06929.804627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2007,2009),《2007: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1) 县域之间政策、人力资源等软环境发展最不平衡,竞争力变动幅度最大,图4,图5。政府作用竞争力中,76个县域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县域排名提升55位,降幅最大的县域排名下降64位,极差高达119,排名变动均值下降0.45位,排名变动10名以上的县域占76个县域的67%,变动标准差24,这说明2006―2008年县域间涉及政府服务的科技、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投入与支出不平衡,导致县域间竞争力变动程度加强。

图42006―2008年政府作用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52006―2008年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2)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相对明显,竞争力变动幅度比较大,图6,图7。产业与宏观经济竞争力

排名秩序上升幅度最大县域增幅分别达到37和48位,降幅最大的县域产业和宏观竞争力排名分别下降67和33位,变动幅度极差104和81,排名变动均值分别下降0.07和0.04位,位次变动超过10名以上的县域分别占总数的29.0%和44.7%,变动标准差分别为16和15,这说明2006―2008年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产业总量、结构和效率,经济总量、均量和增长速度差别比较大。

图62006―2008年甘肃省县域产业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72006―2008年甘肃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3)县域间投资和建设水平对县域的发展影响相对平衡,图8,图9。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本竞争力排名持续变动幅度较小,排名升幅最大的增幅均为47位,降

图82006―2008年甘肃省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92006―2008年甘肃省金融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幅最大的分别下降27和29位,极差分别为74和76,排名变动均值分别下降0.1和0.2位,位次变动超过10名以上的县域分别占总数的28.9%和11.8%,变动标准差分别为14和10,这说明与2006相比,2008年县域间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存贷和资产变动等投资和建设影响变动不大,发展相对平衡。

(4)综合经济、软环境和投资等因素,县域综合竞争力格局在上、中、下游三个层次间变动趋势不明显,位次变动仅在同层次中竞争激烈,图10。位次变动10位以内的县域占总数的70%,而位次上升20位的、发展势头迅猛的县域仅秦安和民乐2县,短时期内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图102006―2008年甘肃省综合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4.结语

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欠发达省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省情,立足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揭示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内生、系统”的本质内涵,遵循“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规律,是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2009年7月,甘肃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了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基本思路,意味着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获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规划将引导全省遵循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自然属性,构建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三大战略格局”。

一是构建“一横一纵六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战略格局,以陇海―兰新线为横轴,以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和武都为纵轴,加速推进形成兰白(兰州―白银)、酒嘉(酒泉―嘉峪关)、金武(金昌―武威)、张掖、天成(天水―成县、徽县)、平庆(平凉―庆阳)“六大组团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二是构建“一带三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沿黄农业产业带的发展,提升河西、陇东和中部旱作农业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新优势,增强供给和保障能力。

三是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为重点,构建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以白龙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重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和肃北北部荒漠化保护区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和自然修复[5]。

基于上述主体功能规划格局,甘肃未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要摈弃以往纯粹经济发展的思路,要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因此,由于甘肃各地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和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城镇布局的不同特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既要体现出中国县域发展的共性特征,也要体现出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区域特性,遵循可持续发展思路,走经济、社会、生态的多目标、多元化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01―2009)[EB/OL].省略.

[2] 双传学. 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J]. 经济纵横,2006,(12).

[3] 甘肃省统计局. 甘肃统计年鉴(2007, 2009年)[M/CD].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魏胜文等. 200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01).

[5]宋振峰. 优化布局: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原则通过[EB/OL]. gs.省略/news/2009-07/04/content_16997040.htm.

第7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云南;劳务经济

一、民族经济与民族地区发展重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经济本质上具有民族与经济因素的二重性,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将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并且是由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国家和经济的一部分,是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现象。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同的经济生活是将国家团结成一个整体的基本力量。一个民族的总体经济生活与其社会生产息息相关。由于分工、产品分配和交换关系的发展,人们和地区在经济上是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一个整体。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民族的形成和生存是不可能的。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民族正在发生变化和发展,其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一般来说,一个民族自下而上的发展,是开发生产方法的自下而上的过程。经济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对民族生产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二、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情况云南有许多民族且发展不平衡。在面临劳动力对外输出、迁移的情况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支持民族自治市、人口少的民族地区。云南民族地区在各个阶段都在发展,也在逐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目前,云南劳动经济概况与特点是,随着云南农村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很严峻。随着各级政府的改革和支持,以及服务的不断加深,农村劳动力正在缓慢地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的过渡。“八五”期间,该地区劳动力出口5900万人,年均增长11.8万人。在“九五”期间,云南的劳动力输出增长了25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1万人次。在21世纪初,云南农村劳动力的劳务经济方面,劳动力就业转移增加了100万人次。具体说,2015年,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了143.5万人次,其中65万人次是增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2016年,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增加了77万人次,总体规模达到160万人次。2017年有136万人次,其中78万人次属于新增的范围。2018年达到150万人次,增加人次为65万。2019年达到153万人次,其中60万人次为增加数额。总体上,云南民族地区劳动力的大规模有序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云南民族地区劳动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效益分析2017年,云南的劳动力出口超过350万,约占该省民族地区劳动力的15%。其中,该地区劳工的总体外出劳务收入达到26亿元。2018年,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总收入增加到95亿元。2019年度,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总收入增加到190亿元。同时,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地劳动者的人均工资收入从2015年的1326元增加到2019年的1617.5元,劳动者的人均纯收入约2000元。在云南民族地区中,许多劳工输出的地区,劳动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重大贡献。总体上,劳务经济已成为云南省的重要产业,也是当地劳动者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云南省共有近700万剩余劳工通过各种渠道迁移。在调动过程中,许多工人继续提高技能和能力,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地方土地资源重组使大规模的土地被利用,在另一个区域工作或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2017年,云南省整体经济发展仍然以农业为主,但劳工工人人均耕地达到4亩。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直接为劳务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除了用于改善生计的收入外,很大一部分收入还用于家庭,并投资于当地的农业或非农业产业。随着剩余劳动力自由地流向更大的区域,根据市场规则,经济资源已逐渐达到城乡之间,以及输入与输出地区之间的最佳分配。这带来了互利的经济利益,并有助于民族地区区域发展。

(三)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特点首先,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云南民族地区内部和附近地区。云南民族地区出口的大部分劳动力在云南省内就业和流动。2019年,云南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就业人口695万人。此外,根据云南省统计局的统计,云南民族地区每年度向省外流出的劳动力数量为80万人左右,同时也有将近90多万人口流入,民族地区附近地区是劳动力的主要流转地域。2018年,云南乡镇工厂的员工总数为400多万人,其中90%以上是该地区的农民工,他们约占总体云南民族地区农民工总数的60%。云南民族地区大部分劳动力流动相对狭窄,许多人在该地区寻找工作,因为他们更适合云南,而且工资更具备吸引力。其次,民族地区劳动力的转移以青年为主。根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中,有39%年龄在25岁以下,26岁—35岁的年龄占36%,36岁—45岁占15%,46岁以上占比为10%。其中,该省民族地区劳动力整体的男女比例为53∶47,男性比女性高5%。最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是劳动力中高质量的群体。根据云南省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厅截至2019年的跟踪数据,云南民族地区劳动力雇用的结构分别为31%、55%和13%,对应的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及以下、中学、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程度。

三、完善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一)强化地方政府调控云南民族地区的贸易经济相对薄弱,剩余劳动力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各级政府部门和机关的领导和组织角色很重要。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是一项涉及许多地区、部门和人力资源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进行良好的组织和协调,以整合和发展人力资源。第一,政府应制定云南省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目标。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政府,应根据当地人口变化、经济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总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务经济发展目标,并按照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对策。第二,政府应加强对人力资源和市场体系的宏观调控。人力资源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不必做出宏观控制决策。政府应规范市场贸易秩序,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影响,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市场并维持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府必须调查和惩处非法活动,并加倍努力建立标准化的劳务市场秩序。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展 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公众认为除自然因素外,与人为的砍伐破坏活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程度密切相关。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目前,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测算,温室气体浓度已达到430ppm二氧化碳当量,已经接近临界阀值,危险在靠近。于是,低碳经济理念应运而生。

我国正处于能源需求与消费快速增长的阶段,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实现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作为能源、资源大省的内蒙古面临着同样的严峻形势。在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带动下,内蒙古紧紧抓住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连续8年全国增速第一,逐步发展起以煤炭为中心的重化工产业体系。从长远来看,如此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和潜在的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内蒙古的煤炭产量和外送电量居全国之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如果内蒙古不能以较快速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起低碳发展模式,不远的将来,一旦全球把碳排放空间作为限制,那么我们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二、一般意义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内蒙古近几年现代化进程加快,已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期。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综合能源量达到10036.31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6%,并且2010年三产比重达到9.5:54.6:35.9。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但要倡导低碳经济,而且要搞好低碳经济。我们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内蒙古区情的模式,把内蒙古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地区。

三、内蒙古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内蒙古属资源、能源大省,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因此适当的低碳经济模式建立需从碳汇和碳源两方面分析。碳汇是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则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一)碳汇分析

1.积极利用碳汇资源

碳汇主要物质形式:森林、草原、荒漠、湿地资源低碳分析。碳汇的物质形式做为低碳发展的广阔空间带来巨大效益。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可开采量、复植率对森林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内蒙古地域狭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3.55亿亩,居全国首位。近几年国家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内蒙古是惟一覆盖全省区,人工造林面积在全国居首位。据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内蒙古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了7.33亿吨。在低碳发展方面,森林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森林作为温室气体的储藏库和吸收源,所蕴含的“碳汇”是调节一地甚至更大范围气候的稳定阀。

内蒙古有13亿亩草原,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以上。据测算,一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0.1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46吨,全区13亿亩草原固碳能力为1.3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亿吨。全区5.6亿亩可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可种树1.2亿亩、种草2.8亿亩,可实现碳汇近1亿吨。湿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3位。地表绿色植被碳汇功能潜力巨大。

据此,内蒙古开展了大规模的各类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并取得明显成效。至2008年底,已建自然保护区196个,其中国家级23个,自治区级60个。

2. 依托丰富的碳汇资源进行商业交易

目前,我国以森林碳汇交易为基础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已处在全力推进的初始期,从2005年3月10日第一个CDM项目――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注册开始至2009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内蒙古CDM项目136个,内蒙古获得EB注册项目43个,已获得核定减排量163万吨。但现有的碳汇交易多是基于天然林或保护林,人工林的碳汇问题也应成为碳汇市场的重要内容。碳技术应用也就是碳封存,鄂尔多斯推进了神华煤制油1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地下封存示范项目。

(二)碳源分析

1.从碳源的主要物质形式原料入手寻找减排自由度

碳源的主要物质形式:煤、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低碳分析。内蒙古是碳源大省,到2008年底,全区煤炭资源总量为7248.22亿吨。石油方面,已发现含油气盆地12个,面积44万平方公里,天然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煤炭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最高的能源,它的生产造成地表沉陷、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草场沙化,矿井水排放、瓦斯气体排放以及煤炭粉尘的飘散污染,石油天然气开采造成地下水下漏,草原的生态及农牧业功能弱化。如此巨大的能源潜藏着生机还有危机――污染的密度、减排的重任。

2. 能源化工产业决定直接减排的效果

主要工业生产:能源化工冶金稀土的低碳分析。能源产业居内蒙古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之首,能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566个。煤化工是内蒙古最有潜力的产业,全国五大煤化工示范项目都建在内蒙古。这两大产业都具有高碳排放特征,因此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2009年鄂尔多斯勇泰集团公司与天津七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可减排二氧化碳46%,节能30%-40%。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作,建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创的乙二醇煤化工合成路线――“ 化、加氢两步间接合成工艺”,以煤替代石油为原料,节能123.5亿千卡,二氧化碳排放大大减少。新奥气化采煤乌兰察布项目气化煤气连续稳定发电。煤炭地下气化可以集中将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封存或利用。对煤炭的回采率达80以上。包钢的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2009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0万吨。鄂尔多斯推进的示范项目:新奥煤制甲醇微藻固碳生产5000吨生物柴油项目;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的生物质热电一期项目已建成并网运行,减排二氧化碳25.6万吨。内蒙古风能资源居全国之首,至2009年10月底风电并网已超过5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风电与燃煤电场相比,每发一亿度电,风电可节约标煤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5万吨。冶金方面可以通过实施使用低品位原料,降低单位产品原料消耗,提高产品成品率,利用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防止过量排放。内蒙古稀土资源约占我国稀土资源80左右,约占世界稀土资源50左右。 “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应加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实施力度,加快研发和引进更先进的工艺流程,提高初级原料的档次。

3.商业流通中碳减排不可忽视

商业流通中的低碳分析。商业远距离运送煤耗费大量汽油柴油,而建一条100万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可减少运输损耗25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4亿吨。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汽车,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铁路公路建设,改善道路条件,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提高公路运营车辆的实载率和里程利用率,降低空载率,形成便捷、高效、节能的一体化交通系统。

四、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对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从碳汇碳源两方面把握低碳,是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大力扩充碳汇,发挥森林草地碳汇资源优势。森林草地不但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还可为节能减排提供大量空间。

(二)可在各盟市之间实施碳交易,刺激盟市之间的减排积极性,控制蒙西高碳排放区碳排放量。在一些盟市建立低碳试点项目,推进低碳城市建立。

(三)加强同高校间的合作,特别是区内高校更能体会了解内蒙古实际情况。促进低碳技术的多面应用,也可提升高校的科研实际运用水平。

(四)工业方面,从原料到加工成品始终做到低碳一体化。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对于依托资源的城市要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深加工,承接一些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污染小的工业。建立相应的煤炭稀土交易市场,吸引资本以抵消节能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

(五)加强政策、观念对低碳的支持。模仿丹麦一些国家的刺激政策,内蒙古可以依照区情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低碳企业实施优惠政策,高碳企业承担相应税收。对民众加大低碳理念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宏观经济,2009(5).

[2]周子勋. 低碳模式是发展新方向〔J〕. 中国环境报, 2009(2).

[3]崔大鹏. 低碳经济漫谈〔J〕. 环境教育,2009(7).

第9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 调查及分析 科学措施

林下经济自古就有,村民将采集林下野菜及中药材出售就是林下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林下经济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1、概述

旌德地区地处皖南中低山区,东径118°20′,北纬30°20′,平均海拔500m左右,坡度在25—40度,属亚热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5℃,极端高温39℃,极端低温-15℃,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22mm。基岩为板岩,土壤为黄红壤、黄壤。林区木本植被以白栎、化香、胡枝子、山胡椒、盐肤木等为主,草本植物以蕨草、菅草、白茅等为主,竹类主要以淡竹、红壳竹、水竹为主。

旌德县庙首镇位于旌德西部,毗邻黄山,距黄山旅游风景区仅54公里。全镇总面积143083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就有111952.5亩,森林覆盖率达72%。

庙首镇通过2002—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特别是完成了2747.7亩坡耕地造林和2007年开始的林权制度改革以后,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不仅涌现了一批林下养殖大户,还成立了拥有1000亩生产基地的“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自己的“天山鹤”品牌。但是,由于庙首镇市场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科技力量薄弱,基础设施不配套,开发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了庙首镇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全镇林下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十二五期间,如何科学利用林下资源,进行高效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是我镇林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林下经济发展的意义

2.1 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林业的经营周期长,通过发展林下采、养和种植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木材资源利用转向木材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2.2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在不占用耕地情况,利用闲置林地把一些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进行经济建设的模式,可以为农民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

2.3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林下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将会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更加重视学习、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经营管理本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3、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3.1 林下经济开发的优势

3.1.1 空间优势:全镇有林地面积111952.5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8万亩,目前已开发约占适宜开发面积的35%,其余都处于闲置状态,这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3.1.2 比较优势: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采、种、养业,以自然或近自然的生产方式生产绿色有机产品,也是林下产品的比较优势,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群众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而且效益十分可观,如干水蕨菜一公斤价格达到近160元,这些都直接激发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3.1.3 环境优势:我镇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1395mm,常年相对湿度77%,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32.3天,历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882度?日,热量资源丰富,非常适宜高品质的林下产品的生产。

3.1.4 地理优势:庙首镇位于205国道上,距江村风景区5公里,距黄山旅游风景区仅54公里,交通十便利,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5公里,这对高品质林下产品的销售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3.2 林下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

3.2.1 林下采集:主要是在进行林下野菜采集和林下中草药的采集,这是我镇农民参与人数最多对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的一种模式。林下野菜主要有各类竹笋、蕨菜、水蕨菜等,2010年我镇仅各类鲜竹笋的采集量就达到了10吨,最有特色的是祥云村玉水河边的水蕨菜,汪公坦村民组玉水河边一块10亩左右的竹林,林下水蕨菜一年的产值达2万元。林下中草药主要有覆盆子,粉防自、前胡、野生灵芝等,全年的总产值近100万元。

3.2.2 林下养禽:主要是在林下放养鸡,因为这样经营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这种模式的参与对象主要是一些经营大户和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林下养鸡经济投入相对较小,全镇林下养鸡大户一度达到20多户。2010年林下鸡的养殖量在5万只左右,新水村翟大水,练山村程小富和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这种发展模式的杰出代表。林下环境为草鸡生长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不仅饲料的投喂量明显减少,而且由于草鸡吃昆虫和草籽,运动量也增加,鸡蛋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价格也普通鸡蛋高,每年年底鸡蛋都会脱销。2010年全镇林下养鸡产值超过400万元。

3.2.3 林下养畜:主要在林下规模放养和圈养生猪、牛和羊等,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全镇这种模式饲养的主要是黄山小黄牛,方法是充分利用林下青饲料,从春季开始将牛一直在林下放养秋季,冬秋进行人工饲喂,经这样喂养的黄山小黄牛不仅在饲料方面投入少,而且牛肉品质佳,在市场上非常抢手。主要的养殖大户是祥云村高金平和练山村朱长和,其中高金平一户的饲养量就达80多头,年产值20余万元。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平衡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80-01

1 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从解放初到1978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以在论十大关系中所阐发的观点为基准,坚持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首先是协作区,然后是许多省,只要有条件,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情况不同的工业体系。这样,在平衡布局原则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各区域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平衡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不仅形成了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且还产生了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

2 非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针对我国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现状推行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七五”期间,为了符合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根据地理同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我国从东到西依次划分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同时确定国家投资重点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发展战略,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波浪式”推进,以沿海带动内地进而实现全面的经济发展。我们把这种由先到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称之为不平衡发展模式。

3 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

平衡发展模式合理性表现为:(1)从我国建国初经济极端不平衡的实际出发,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改变了建国初期我国沿海与内地之间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格局,缩小了两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朝着平衡方向发展。(2)它符合生产力布局原则,根据各个区域自然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分布差异,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国民经济体系。(3)它把区划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比较合理的限度之内。

但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受计划体制的约束,表现出许多不足:(1)它忽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依靠计划调节来提高效率,事实证明是不理想的。既然效率不高,生产力水平上不去,物质财富匮乏,因此区域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是以低增长和低收入水平为代价的。中外实践证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缩小都应以相当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前提,而我国这一时期在如此低的生产力水平上,急于缩小发展与收入的差距,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表现为:(1)东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空前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以来,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且使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地区、民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民的重要地区。在沿海地区的示范效应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2)东中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较大的进展“七五”时期一度比较严重的工业结构趋同化问题在“八五”时期有较大改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高于0.9%的地区由1987年的26个减少到1991年的20个。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近年来,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也呈加速发展之势,1994年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上升,并使中西部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地区所有制结构。(3)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一沿边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己逐步转变成各地区经济实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

不平衡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首先,我国三大地区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同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其扩大速度之快令人担忧。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其次,东部地带与内陆地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诸多间题。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东部地区改革步伐较早,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市场机制运作异常活跃,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吸食”相对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内陆地区改革相对滞后,信息不灵市场阻隔,使得本来丰富的资源或“流失”或闲置,这样从全国范围看,经济资源配置没有实现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和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本应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开发和发展高精尖的产品和产业,但事实上有些地区仍然大量存在高物耗、高能耗、低加工的基建项目,而且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内地有些省区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不适当地搞资源转换战略,脱离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发展一些力所不及的深度加工和精加工项目,结果使得东、中、西三个地带产业分工不合理。最后,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差异必将导致东、中、西三地区社会发展的差别。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尽短的时间内缩短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却事与愿违,内陆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没有赶上东部地区反而是扩大了这种差距。在东部地区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到处都可以闻到现代化的气息,而我国的广大西北内陆地区仅就人们的吃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这样的状况下还何谈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指出的是,有人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现状,采用动态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这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倒V型理论完全相同,进而认为我国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是科学的选择。笔者认为,如果等到市场机制自动拉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那么我国国民心理将难以承受这种不平等的现实压力,必将对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况且“任何一种理论都仅仅是一种假说,而不能做为结论加以运用。”

4 结语

通过对二大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平衡发展模式是最为乐观的。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为选择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提出了现实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南通;城市;经济发展;SWOT

SWOT分析法即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法,是用以分析企业竞争态势的一种方法。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企业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准确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做出具有可行性策略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南通地区发展进行SWOT分析,得出其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潜在的威胁。

1.南通的发展历程

南通,处于沿江沿海岸线的“T”型黄金交汇点,踞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是江苏省惟一既临江又沿海的城市[1]。五六千年前南通就有人居住,1934年南通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立,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靖江六县。期间,设通东、通海、通西、通如行署,在如东掘港建立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曾改建苏皖(华中)一、九行政区。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南通县设市。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管辖六县二区格局形成[2]。1984年,南通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南通经济社会已进入跨越发展、全面腾飞的阶段.随着2006年全面启动的新一轮沿海开发,省政府正式批准下发了《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南通的发展更加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6月10日,经国务院会议讨论,最终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同时也说明了江苏沿海地区重要城市之一的南通开发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南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2.1.1 地理优势

南通位于江苏省最东部,具有临江又临海的优势,拥有我国长江与大海交汇处的“黄金水道”。南通自身属于苏南地区,邻接上海,浙江,身处苏南地区的地理优势,为承接上海、浙江以及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苏通大桥、苏通二通道以及崇启大桥的通车,南通承接上海和苏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

2.1.2 港口优势

南通海岸线430多公里。从南通顺江而下103海里就可进入黄海,距国际主航道仅130海里,溯江而上可直达皖、赣、鄂、湘等沿江省、市,具有强大的港口优势[3]。仅如东洋口海域黄沙洋水道和烂沙洋水道是江苏最大、全国少有的可建10万―2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宝贵港槽,启东吕四港依托小庙泓水道,可建5万―10万吨级深水泊位[1]。

2.1.3 人力资源优势

相对上海和苏南地区而言,南通的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教育之乡,南通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素质较高,但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是上海的73.3%,苏州的77.3%,无锡的73%。这对既是资本密集型,又是劳动密集型的城市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竞争优势[4]。

2.2 弱势分析(Weaknesses)

2.2.1 市区面积小

南通市区面积为355平方公里,仅为全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的4.3%。市区面积过小,严重制约了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南通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不相称。二是中心城市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三是制约了南通的发展空间[2]。

2.2.2 经济技术基础薄弱,社会条件欠缺

南通市共有4985个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虽然有上千家大规模企业,但都缺乏自己的知名品牌和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难以拉动整条产业链的拓展和进一步的产业优化升级。因为经济实力基础较弱,城市社会基础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本区域文教、科技、卫生等相关机构数量也明显低于苏南其他发达地区。

2.2.3 中心城市缺乏带动作用

南通虽位于江苏南部,是江苏沿海三市中唯一一座苏南城市,属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江苏沿海开发的排头。但由于南通离上海太近,受到上海的辐射作用明显,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都将受到上海的制约,使之无法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2.3.1 国家政策支持

2009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这个宏伟蓝图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其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自该年6月份以来,江苏省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海内外大力宣传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推介活动之后,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境内外分别签约重大合作项目68个和33个,总投资额分别为3485亿元和26.15亿美元。同时,积极筹备“百强企业江苏沿海行”等活动,让外界了解沿海地区,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驻沿海地区。这些对于江苏沿海开发的排头南通市更是不可错失的发展良机。

2.3.2 交通逐步完善

2010年6月,江苏省临海高等级公路正式开工,这条高等级公路纵横南北,贯通连云港、盐城、南通沿海三市,全长521公里。这条路,在南通境内就有180多公里。从此,以苏通大桥为龙头,依托高速公路,南通就有了真正的南北大通道。综合规划和建设了经济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南通与区域内各城市间的一体化合作,加快了再旅游休闲、商贸、文化等方面的互补合作,在其发展上意义深远。

2.4 威胁分析(Threats)

南通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提供了多项发展优势,同时周边的发达地区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也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威胁,产生压制影响。例如面对周边基础设施健全,产业链完整的多个发达港口竞争。同时,南通自身的特色产业发展还不够充分,所以若想想发展壮大,那就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时机,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3.针对南通发展SWOT分析结果提出的几条建议

3.1 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展推进模式,分清主次关系,参照国内外沿海区域的成功案例、吸取经验,避免走不必要的发展弯路。南通的发展不仅关系是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因此,我们要积极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为沿海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3.2 积极把握发展机遇

积极把握机遇争取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以最大的程度争取国家的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续保障。积极调动当地政府的发展热情,改变必要的考核方式,避免当地政府为了政绩考核而延误发展进程。积极调动企业的投资动力,特别是一些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到该地区进行投资。

3.3 充分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的运用社会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发展。同时,接受临近区域积极的辐射作用,融入到泛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内,充分利用临近区域的发展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机会。有效的利用滩涂优势,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总而言之,城市的发展还需从更多方面的综合努力,例如完善临近区域的协调机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忽略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提高人文素质等。只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使其发展协调,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发达的现代化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1]廖晓飞,顾阳,谢文哲.南通港:江海联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EB/OL].sdpc.省略/xxfw/qyyb/t20080516_211432.htm.

[2]季建林,戚小倩.论南通的区划调整及市县一体化体制构建[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23(2):1-6.

第12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网络购物;虚拟经济

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极端及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中,信息的产生于应用占据中心地位。网络经济的主要产业是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和高科技产业。与传统的实体货币交形式所不同的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交易方式正在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互联网新经济发展下的新型消费模式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今社会,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信息进行经济行为的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依托信息技术进行。

一、网络经济的发展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如今,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生产、教育、通讯、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互联网经济已经发展为一项新兴的产业正在迸发着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涉及的面较广,主要有互联网广告、网络生产、网络交易、网络游戏的开发与运用以及电子商务等等。

(一)网络广告市场。网络广告是互联网产业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影响范围广,信息量传递数量大,时间持久等优越性注定了互联网广告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产业增速明显,第一季度网络广告市场份额63.6亿元、第二季度87亿元、第三季度100.5亿元、第四季度105.6亿元,保持了相对稳健的增长态势。2010年全年网络广告市场格局稳定。

(二)网络游戏市场。目前,中国的网络游戏开发和运用市场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网络游戏为先导,其他众多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网络游戏市场成为当下网络交易的主要消费对象,众多家网络游戏公司如雨后春笋半涌现,其中以腾讯、网易为代表。网络游戏市场发展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游戏市场势必能够展现出更大规模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三)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新技术拜托了传统商务形式中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从而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周转速度、也扩展了商务交易的范围和空间。电子商务逐步扩大到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四)网络购物市场。2010年网络购物所创造的成交额数目可观,前三个季度网络购物市场交易总额吻别为1005.6亿元、1104亿元、12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4%、96.1%、和84.5%,网络购物的发展速度在稳步上升的同时也放低了发展的速度,以便于提升发展的质量。目前,互联网购物平台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消费领域的一场革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络购物,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网络购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譬如网络诈骗、相关的物流产业发展滞后、以及次品充斥市场等。但是互联网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日后的发展中,网络购物势必会进一步查漏补缺,发展的越来越好。

二、信息在网络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作为网络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对物品和货币的部分替代

(1)对物品的部分替代①直接替代:芯片等全新的信息载体,使物资消耗大大减低,如磁卡代替了金属钥匙,磁盘代替纸张,芯片代替汽车的机械传动装置等。②间接替代:知识替代物质,无形替代有形,软件替代硬件。买家和卖家在网上寻找自己的合作对象,大大减少了信息搜寻的成本;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大大减少了库存和仓储费用。(2)对货币的部分替代。采用电子货币、电子银行,部分替代纸币和金属货币的流通。信用货币进一步取代了纸质货币。

(二)信息对物流和货币流的控制

(1)对物流的主导作用。物流的配送费用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和营销的一体化;物流运输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加强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企业内部的相互沟通。(2)对货币流的主要作用。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花旗银行董事长曾说:“与货币相关的信息比货币本省更加重要。”随着网络经济的普及,对个人的信用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的诚信度像贴在身上的标签一样,跟随他一辈子。信息对物流和货币流的替代与控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率、生产力水平,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

三、网络经济的虚拟性特征

(一)虚拟性的特征

有别于实际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或虚拟社会。虚拟性的网络平台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创造力,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虚拟性的意义

虚拟空间超越了现实时间和现实空间的限制,使人们可以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这样一来,虚拟空间实现的交易大大减少了对空间、资本、资源、仓储和运输的需要;实体性和虚拟性的结合,带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跨国公司;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相互关系。

四、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

互联网经济在现实生活中造就了“足不出户,货物到家”的便捷条件,在快节奏生活水准的条件之下,节约时间可能是当代社会最受青睐之一。我国的网络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普及面较为狭窄,相关配置也不是很完善,为了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让网络经济真正造福社会,我们要不断地增加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供应、打破信息垄断、在制度上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信用制度。不断完善互联网经济的相关配套设施。使互联网经济能够更快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发展造福。

参考文献

[1]刘培刚,郑雅琴.互联网的经济学分析.[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