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

时间:2023-07-24 17:0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训诂学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67-01

训诂学是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它是研究训诂实践的方法和条例,进而探讨语言发展演变的内部规律的科学。对于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人来说,训诂学的作用之直接和巨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并掌握训诂学知识,有很大的用处。学习训诂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可以提高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作品内容的能力

例如:(引用)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捨船,从口入(《桃花源记》)。选文中的“落”字,一般的教材都没有作注解。如果按现代一般字典的义项,只能解释为“落下”或“凋败”。但如果是“凋落”的意思,则上文所述应该是桃花凋落满地的衰败景象。然而,既然满地落花,岂能有“芳草鲜美”的景色可见?又怎能使“渔人甚异之”而“欲穷其林”呢?况且花落地上,又怎能得之“缤纷”呢?上文的“捨”字,大多注解为“捨弃”,但是,如果渔人将船“捨弃”而入桃花源,为什么后文又说“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呢?

考察训诂专注《尔雅》,原来“落”字有“始”义,“落英”者,始放之鲜花。《离骚》“西餐秋菊之落英”,其“落英”意义同此。其证据有二:第一,虽然凋谢,但仍存留枝上不会掉落在地上;第二,屈原借花明志,绝不会言食掉落地上的污秽之物来表明自己志向高洁。桃花盛开,故言“落英缤纷”;“中无杂树”,不见一片枯叶,故可见“芳草鲜美”。试想:数百步中,桃花绯红绿草如茵,渔人怎能不感新奇而流连忘返?再查新版《辞源》“捨”字下注:“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称。”即是说,“舍”与“捨”在古文中通用,“舍”的本义是客舍,其引申义为停止的意思。因此,“捨船”可训为“停船”。停船入山,出山后复“得其船”,岂不合情合理?

二、训诂学还可以增强我们辨别工具书正误的能力

不少《成语词典》都把“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中的“僵”字解释为“僵硬”。但是,只要认真思考一下,便会感到殊有不妥。姑且不论虫豸之死有无僵硬的可能,问题的关键在于:虫豸死后僵硬与否?跟“百足”有何必然联系?《说文》:“僵,僵也。”段注:“僵谓仰倒。”《广韵》:“僵,仆也。”“僵,死不朽也。”

不难看出,“僵”在古代汉语中是“仰倒”或“倒下”的意思,“僵硬”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如果“僵硬”是指“不朽”的话,那也只能用“殭”而不是“僵”。

这条成语出自曹魏时曹冏的《六代论》,原文是“故语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曹魏时代,“僵”字肯定还没有“僵硬”的意思;第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原因在于“扶之者众”,正是指“百足”而言,足多使其虫死而不会倒下,这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上述例子说明使用字典辞书也需要具有训诂知识才不至于盲从而致误。

三、训诂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直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知识

古代文献记录着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等文化知识。前人的训诂对这些古代文化知识的解释,是我们直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知识的途径之一。训诂的作用当然不止这些。但从这几点作用来看,训诂学常识对于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其他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99. 

第2篇

摘要: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研究中国人和一种古代文献都需要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知道,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因此,有些在前代是世人皆知的词语,到了后代,一般人却难祥其义了,要读懂这些必须要有人做出解释,于是训诂就应运而生了。

关键词:训诂 训诂学意义

陈澧在《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篇中说:“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临乡,有训诂则能使估计如暮旦,所谓通者,训诂之功大矣。简言之,训诂就是以今释古,以雅释俗,即用古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雅言解释方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使之明白可晓。近代训诂学家黄侃先生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隐身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这就从语源的角度上说明了训诂二字的意义。又从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指出了训诂的实际内容,训诂就是对古书中的语义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专门性的学术工作。

而训诂学是研究训诂的规律化的科学,是对训诂的理性意义上的认识,是训诂实践的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黄侃先生指出,若以此地之语解释彼此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一段话说明训诂学是研究并解释,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具体规律,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使之成为有系统,有条理,而可以因简驭繁的科学,因此,我们就必须研究前人的训诂实践,特别是历代的注疏,从而进行分析和归纳,明其源流,知其取舍,评其优劣,从而归纳出其系统和条理,并根据汉语的特点,总结出训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的方法,途径,和规律。

郭在贻先生说:“我们认为今天的训诂学,应该再系统性之外在加上两个独创性和实用性,所谓独创性,就是说不要照抄前人的研究成活,而是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训诂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总结新的理论和经验,所谓实用性就是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服务。总之训诂学的任务就是一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文字,语音和词义方面的情况,研究应该如何运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规律,来正确解释历代的语音,换言之,应该研究历代汉语中的词语的形音义结合的形式与规律,研究如何正确解释这些词语的方法和条例,是训诂学的主要任务。传统训诂学研究的主要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语义,也综合分析古树的语法,修辞,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等等。但是,今天的训诂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汉魏以前的古代书面语言,而是扩展到唐宋元明乃至清一代的俗语词,并且涉及文学,历史,教育,医药,农林,经济,军事,宗教等学科领域,应该说,从先秦两汉的典籍到唐宋以后的古白话作品等历代文献资料中的任何语言障碍,都可以成为当代训诂学研究的对象。

训诂学既然是以正确解释古代的词义为核心任务的,因为,它就应该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资料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无论研治何种古籍,无论是治经,治史,都必须从校勘训诂之法入手,这是因为,校勘已审,然后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后训诂可明,训诂明,然后义理可定。古汉语在对于一词一语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诂方法的应用,只是有的应用正确,有的应用错误罢了,研究过训诂学与否,在阅读古籍时,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多,分析问题比较细致准确,后者每失笼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会产生不应有的错误,这一番话,精辟的说明了古代汉语同训诂学的关系,说明了学习训诂的重要意义。

研究古代汉语需要学习训诂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学科,同样也需要学习训诂学,比如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就是从训诂学入手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考求的,他在《楚辞校补》中说,较古的文学作品之所以难读,大概不出三种原因,意识先作品存在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因年代久远,史料不足,难于了解,二十作品中所用的语言文字,尤其那些约定俗成的白字,最易陷入歧义。三是后作品而产生的传本的讹误,往往也误人不浅,正因为训诂学是治古学的第一步功夫,因而,有成就的古典文学家莫不循此而行,许正阳先生是一位以研究民族古典文学事业的,可是他在语言文字研究上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就究竟是什么原因,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不先把其中的语言文字弄的十分清楚之前,必然会发生许多误解误说,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其例不胜举,我们决意从考订唐宋两代与此的确切意义下手,这必然也就涉及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一切事物的具体内容实际,由此进而了解作品的真正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作者的心境,然而再进行艺术和内容的赏析品评。

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古代文献中所有的问题,但是,就其重要内容而言,仍不外乎释词和解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还对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修辞方式,行文惯例等予以说明,概括起来,训诂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释词,二是解句,三是解释语法现象,四是说明修辞手法,五十发凡举例,六是注音。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某些词语的含义,它是训诂的中心工作,因为词义和词义是变化最大的,放映社会生活最灵敏的语言要素,要通古今之异言,必然以释词为主要内容,前代训诂学家十分重视释词工作。

语词和语法是古书训释中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语义与修辞手段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训诂学还应该对修辞现象加以研究和说明,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句中的一些词语受到修辞手法的制约,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句中的一些词语受到修辞手法的制约,其词汇意义往往被修辞意义所代替,如果仅从词汇的表面意义去阅读这些诗词,就不能真正去阅读这些诗词,就不能真正读懂,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发凡起例是通常所说的揭示一部书的体制和通例,搞清楚一部书的体制和通例,对人们阅读全书具有很重要的引导,启发作用,所以训诂学家非常注重这一工作,前人发凡起例,有的是结合注疏一起说明的,有的则在序或跋中予以说明,也有直接写明,凡例。

训诂学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是,对词义的训释,确实其核心内容,历代训诂学家十分重视对词义的解释工作,他们多是从训释字,词,入手,进而解说,句,篇,语法,修辞,等其他问题,在长期的训诂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众多学者的整理总结,训释词义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训释词义不但需要科学的方法,同时,也需要有科学的原则做指导,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因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语言,自然会有不同的意义,词语的时代差异,正是百姓都晓得而今时老师宿儒所不晓得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如此,树立历史的观点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训诂实践中,一些人之所以会产生以今律古的错误,其原因在于此,因而,我们必须牢牢树立历史的观点,以敏锐的目光去观察古今词义的细微变化。王力先生指出,新一代的训诂学家应该把语言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做有同等的价值,汉以前的古意固然值得研究,千百年后新起的意义也同样值得研究。(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3篇

研究互文的类型、作用,旨在指导中学语文教学。互文的句式与语文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到互文句式的约有三十余篇。

研究互文,对中学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研究互文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判断和理解词义。

互文是汉民族语言特有的现象,互文句式的出现及广泛运用,除了说明它源远流长、生命力强以外,还说明它与汉字的表义性质有关。从本质上说,汉字属于表意体系,形、音、义三位一体,一词多义又是词义的重要特点。某一词可能有若干个义项和不同用法,但在一定的语境中,这个词的意义却具有单一性、确定性,即只能有一个意义和用法是最恰切的。因此,对于互文来说,分置于句子前后对应位置上的词,便可以取其共同的意义互相训释。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比照意义”的方法,“有同义互文者,从互文之字以定其义”。

例如: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2)触风雨,犯寒暑。(柳宗元《捕蛇者说》)

(3)不稼不穑,……不狩不猎,……不素餐兮,……不素飧兮。(《诗经・魏风・伐檀》)

例(1)“隐”,隐藏,隐没。“潜”,潜藏。“隐”“潜”互文见义,可以将它们易位解释,而句意不变。例(2)“犯”,冒。“触”,引申义为“犯”。“触”“犯”互文,意谓冒着风雨寒暑。例(3)“稼”,播种。“穑”,收获。“稼穑”连用并举,泛指农业劳动。“狩”,冬天打猎。“狩猎”连用并举,泛指打猎。“餐”“食”“飧”,则是变文近义。这几个句子,可据互文以见同义,据对文以见反义,据变文以见近义。当然,离开了互文具体的语境,这种互训关系就自然不成立了。

其次,研究互文可以帮助学生对古文句法进行分析。

互文句式结构相同的语句,其中某些成份的语法功能亦相同。

例如: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2)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

例(1)“见”犹“被”,“见”“被”互文,两句均是被动句。例(2)“用是”“由此”互文,“用是”作“由此”解,都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即“用”“由”(介词)互文,“是”“此”(代词)互文。例(3)“肉骨”“生死”互文,“肉”是名词用作使动词,“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肉骨”是使“白骨生肉”的意思,“生死”是使“死者复活”的意思。

在学习、讲解互文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紧紧把握互文对语境的结构要求,切忌滥用互文

一般说,互文只在两种语境中使用:一是语境是相同的词语;二是语境是结构对称或大体对称的词语。而结构相同大体相同,则往往造成对偶句式,所以互文在诗词歌赋中,在散文的骈句中,大量地运用着。因而,对那种貌似互文而实为对偶的句子须分辨开来。如果没有结构形式上的保证,即使是散见两处的同义词语,也不能算作互文,因为它只是同义词语的递用而已。

例如:

(1)“寡人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陶渊明《桃花源记》)

第4篇

摘要:“假寐”在古文献中的意义主要有:和衣打盹或和衣而睡;假装睡觉。

关键词:假寐;意义

“假寐”一词辞书的解释不尽相同,《汉语大词典》释为“和衣打盹”,修订版《辞源》释为“和衣而睡”。其实二者是“假寐”的两种意义情形,且看例证:

“和衣而睡”例:1.《诗经・小雅・小弁》:“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郑玄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郑玄的解释是正确的。抒情主人公和衣而睡,但因为内心忧愤没有睡着,便在床上咏叹起来。2.《左传・宣二年》:“(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杜预注“假寐”为:“不解衣冠而睡。”因为离上朝还有一段的时间,赵盾就坐着小睡一会,以待上朝时间的到来。3.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寻至旧宿处,倚壁假寐,以待天明。”4.蒲松龄《聊斋志异・雷曹》:“少时乐倦甚,伏榻假寐。”蒲文两例明显都是和衣而睡的意思。

“打盹”例:1.蒲松龄《聊斋志异・缢鬼》:“范生者宿于旅,食后烛而假寐。”这里无疑是说范生饭后在烛光下打瞌睡,如果是上床睡觉的话,那就应该吹灭蜡烛了。2.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里的“假寐”可根据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来确定。在屠户前面的那只狼是像狗一样坐着的(其一犬坐于前),眼睛似乎闭上了(目似瞑),神情很悠闲(意暇甚),可见狼是在坐着打盹了。狼的瞌睡状是用来麻痹屠户的,意在让其丧失警惕,以达到另一只狼从背后攻击的目的,因此文中的“假寐”解作“坐着打盹”,很能具体、形象地表现狼诱惑屠户的那副神情。

在古代文献中,“假寐”不止有以上两种意义,它还有“假装睡觉”的意思,这一点很多词典漏掉了,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句子:1.席地枕石,P看牛女。一更向尽,恍惚欲寐。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见公,惊而却退。(《狐嫁女》)2.生不语,假寐以俟之。俄见少女以纸条拈细股。(《小谢》)此二例毫无疑问都是文中人借假装睡觉来观察将要出现什么、发生什么。

综上所述,“假寐”在古文献中的意义主要有:1.和衣打盹或和衣而睡。2.假装睡觉。这样解释该词才较全面。

作者简介:吕传文(1967―),男 ,山东临朐东城双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读音

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文言诗歌散文的学习是语文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去探讨的一个问题。而古籍中使用大量的通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言文阅读的障碍,所以若能好好研究通假字,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将会有一定的帮助。在研读中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对通假字读音的注释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深入探讨,望能寻求对策。

“通假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做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假借字。”①所谓音同音近是指古音而言的,所以通假字的读音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对于通假字的今读问题,不同学者都做出了论述,王引之说:“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意,破其假借之字而读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嫁接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句为病矣。”张铁翼在其编著的《浅易文言文通假字手册》也提出通假字应读本音的观点,他说:“关于通假字读音问题,学术界的主张一致,应该根据古书或辞书上‘读若’、‘读如’、‘读为’、‘X通X’、‘X同X’的训诂通例,和清代训诂学家‘声随义传’的主张,通假字应该‘破读’,一般读作本字的字音。”②而曹先擢先生则提出了异样的观点:所有的通假字不应一律按通假义来定音,但是常见的重要的通假义又需要有所照顾。这里有所照顾是指通假字的被通假音收入在《辞海》、《辞源》等工具书里。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古文之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古代为文的特点,理解原句之义,应将通假字读作被通假的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课本增加了许多诗歌与散文的篇目,而大多数篇目都出现了通假字,但是只有一些通假字注明了读音。这样显然就容易造成一种困惑,为什么同样都是通假字,一些注了音,一些并未注音呢?由此,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的通假字都收集出来,并对其读音进行分析。注音其实又是有困难的,若为现在汉语中一些通假字注音,那是不是就默认了现代汉语中存在这个读音?比如,“以”是“与”的通假字,若为“以”注音为“yǔ”,那是不是一些字典也要收录这个音节呢?所以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需要教师特别提醒学生:基本上所有的通假字都要读本字的读音,这对于研究通假字“音同义通”的特点有好处。不可否认的是,若能够细致地为每一个通假字注音,学生学习诗歌与散文的难度会有所下降,从而可以清除欣赏古典诗文的一些障碍。

以下对这本教材中的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的例子进行归纳,从而进一步探究通假字在这本教材中的注音问题。现得出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根据现代汉语普通话来判断):

1.首先是一类声调相同,但是声母或韵母不同的通假。

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有“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一句,书中对“景”的解释为:“景,通‘影’,月光”。另一首杜甫的《阁夜》中又有“日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书中对其中“景”的注释为:“景(yǐng),影,日光。”同样是“景”与“影”的关系,注释却有三处不同。书本只对杜甫的《阁夜》做了注音,但并未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诗境,又将“景”分别解释为“月光”和“日光”,“景”与“影”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教材将其归为古今字,而在中学课本中我们一般将其作为通假字处理,所以读音问题还是建议按照被通假义来定音,即读“yǐng”。

《西门豹治邺》中有“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一句,书中注解为“以,通‘与’”,这里学生容易读为“yǐ”,所以需要教师特别提点出其本字的读音。其后还有“从弟子女十人所”,注解为“所,通‘许’”。而后又有“弟子趣之”,注解为“趣,通‘促’,催促”。最后有“几可谓非贤大夫哉”一句,注解为“几,通‘岂’,难道”。上述四个通假字,注释中均未给出注音,而且“所”、“趣”、“几”无论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被频繁地运用,所以学生极容易忽视这些字的本音,若是书本并未对其进行注音,教师也应特别注意让学生标明这些通假字的读音,从而使学生正确识读文字之后便能明白其中意思。

2.第二类是声韵调都不相同的通假。

这类通假字与本字读音相差比较大,所以读本音更加有助于理解原文意义。屈原《国殇》中有“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一句,课文中注释为“被”通“披”,其实这也是一组古今字,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影响我们将其读为“pī”。

《庖丁解牛》中亦有两例,第一例为“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书中注释为:“盖,通‘盍(hé)’,何,怎样。”这里的读音问题值得关注,学生在朗读文章的时候,究竟是读“技盖(gài)至此乎”,还是读“技盖(hé)至此乎”?这里若读gài不仅不能有助于理解本义,还会使学生误解。“盖”在古籍中一般为推测语气副词,若在这里将其读为gài,那么学生很容易就会误会这句话的意思是“技艺大概到了这个地步了”,这里显然会对教学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必须要读被通假的音。

3.最后一类是仅声调不同。

仅声调不同的通假我们在本书中找出三例,三例之中有两例有注音。《庖丁解牛》中有“砉然向然”一句,书中注解为“向(xiǎng),通‘响’。”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少纵则逝矣”,注解为“少(shōo),通‘稍’”。但同样是声调不同,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早缫而绪”中的“而”却没有给出注音,书中注解为“而,通‘尔’,你们”,虽然阳平与上声的区别不大,但是这些细节之处最好能做出一个规范,这样对于学生树立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有帮助的。

通假字的读音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虽然情况复杂,但是例子也十分特殊,所以笔者建议中学教师在处理文言文中通假字读音的问题上,严格要求学生读被通假的字的读音,而且希望学生能对通假字的例子进行记忆,这样也减少了通假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中字的读音混淆的可能性。

注释:

①吴泽顺.古代汉语[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74.

②张铁翼.浅易文言文通假字手册[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287.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语言类课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分为文学和语言两大块,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为主。尤其是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历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难记,枯燥无味。通常是教师写了一黑板又一黑板,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师的付出和学生的收获不成正比。面对这一窘况,教师们对这些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了不少新的尝试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讲授多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教学经验,拟对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设置

高校语言类课程一般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语言学概论三门基础必修课。另外,还开设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汉语史、汉语方言学、汉字文化、语法修辞、词汇学、语音学等专业选修课。这一系列课程构成比较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是中文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传统语言课程设置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缺乏创新,知识陈旧,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等。面对这种状况,建立一套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压缩专业必修课课时

专业必修课在语言类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占有课时一般都比较多,在不影响正常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压缩课时。比如,古代汉语课一般是开两学期,每周四个课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压缩课时,由原来的一周4个课时,压缩成一周3个课时,对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不会很大。

第二,减少原有选修课数量

语言类选修课设置全面,数量繁多,学生可选的余地很大。但考虑到学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除了选语言类的课程外,还有其他类的课程要选,不可能全部选完。有时候有的选修课就选了几个人,有的选修课选的人多,但去的人少,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适当删减一些和基础课内容重复较多以及口碑一般,没人选或者选的人很少的选修课。保留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大家都喜爱的课程。

第三,增设应用性强的选修课

语言类课程大多是偏重理论性的,这和当下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情况极为不符。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发挥语言课的特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开设一批应用型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语言类应用型课程如:语言表达艺术、朗读与普通话训练、语言观察与调查、公关语言学、公文语言、求职语言艺术、演讲与口才等。

总之,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应将必修课和选修课重新整合,删除和主干课内容重复较多的课程,增设实践应用性强,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课程。

二、教学内容

高校语言类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陈旧落后、知识面过窄、知识空洞等。以现代汉语为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学习的教材大同小异。有的学者认为是现代汉语内容相对固定比较抽象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1]书中举的例子缺乏时代感,通常会举老舍、巴金、鲁迅等作家的作品,很少吸纳新的作品语言为材料,与时代严重脱节,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来。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重视高校语言类教材编写方面的问题

语言类课程教材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比如古代汉语,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古代汉语》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三册本),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本)等等。这些教材堪称经典,在过去几十年的古代汉语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快餐时代,这些教材在内容和学时容量上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了。为了适应内容多课时少的授课环境,有的老师只讲通论,有的老师只讲文选,也有老师通论和文选都只讲一部分,使得古代汉语教学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很难完成教学计划,更别说保证教学质量了。古代汉语是这种情况,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必须对高校语言类教材进行改革,编写出能与我们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相适应,且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语言类教材。

第二,加强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度

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的中学语文教师。那么,教学内容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为培养优秀的中学老师服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度。然而在高校语言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相关度,大学教学和中学教学各自为阵互不相干。这就导致了学生登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种种困境。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他们在本科阶段所学的有关语言类知识,在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用得很少,或者有些干脆用不上,好像是可有可无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多从语言类的教学中寻求原因。总之,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改革,要和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培养出达到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

三、教学方法

语言类课程一般都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听到尾。这种教学模式有它特有的优点,如:省时间,易操作,效率高,能够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对人才的需求。现在需要有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人才。为了培养这种人才,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专家认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

第一,启发引导式

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是被动接受,通常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教师可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带动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来避免上述问题。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列举语言材料,并设置问题。然后由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最后,师生共同在已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比如,古代汉语讲解通论知识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各个问题,循序渐进地得出结论,掌握知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加深了记忆,培养了他们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自由讨论式

自由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围绕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费事费力气,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在有限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或者若讨论组织过程不够严密,有时会难以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有的学生名为讨论,实则放任自流,讨论时只做旁观者。

第三,实践训练式

以现代汉语为例。现代汉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五大块内容,每部分内容知识点都比较多,比较琐碎,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学习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展开调查。比如调查方言,完成方言调查报告。或者调查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情况,收集整理不规范用词、用字现象等等。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语言用例的能力。

四、教师实践体会

高校教师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师,作为给中小学培养师资的主要力量,应该密切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应该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使之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但事实上,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体系,学术交流一般都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以本学科同行为交流对象。高校教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状况了解并不是很多,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注相对较少。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高等院校师范类教师应当系统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文件与指导精神,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目标、实施过程以及课程结构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第二,走出去,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师范院校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深入到中小学,了解目前一线中小学教师在新课改下的教学需要,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工作和学习情况,并亲身感受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这样做使得师范生培养更具针对性。第三,高校教师应当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多进行合作性课题研究,以课题的形式展开基础教育改革及师范生培养的一系列合作研究,真正使高校和中小学一线教师都加入到课题研究的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 潘国英.现代汉语教学的应用性、科技化和立体化发展[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2-45.

[2] 吴秀明主编.大学文科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文学科为中心的考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22.

[3]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第7篇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努力建设双语教学团队

第8篇

关键词:教师展示;识字;写字;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A-0116-04

展示,课改的时代话语[1]。然而,综观近年各地课改典型,大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展示。与之相应,在“矫枉必须过正”“回归学习”等名义下,教学中教师的个人展示(如讲授、演示、范读、板演等)的时空备受挤压。更有甚者,“严禁教师进课堂”[2],生生践踏了《教师法》中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也违背了“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基本教育规律。受此大环境影响,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自我展示也日趋式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识字写字教学成效。如何更好地认识教师自我展示对于识字写字的价值,优化教师识字写字过程中的自我展示,让识字写字教学更科学高效,是深化当前识字写字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展示缺失现象举例

一是缺乏教师直观展现,就事论事,把直观晓畅变成抽象晦涩。汉字字义的掌握,就是建立汉字符号与对象之间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理解对象所对应的概念的过程。因此,如果忽视对象(尤其是学生生活所不常见对象)的直观展示,理解字义时,往往会步入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路径,进而出现“为了解释一个这样的词汇,人们必须引入一大堆比这个词汇复杂很多的词汇,而且事实上会越解释越糊涂”[3]的窘状。比如,教学《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的“荇”,教师让学生查阅字典自主理解字义。这时,他们会得到如下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茎可以吃,全草入药。”(《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何为“草本植物”?何为“蒴果”?估计小学生一头雾水。其实,只要教师直观展示一下“荇菜”图画,学生自会一目了然。乌申斯基早就提醒我们:“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所不认识的字,他将会长久地、徒劳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但是,如果你把二十个这一类的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会飞快地掌握它们。”而“字和图画联系”,则须“展示”。

二是缺乏教师魅力解说,机械识记,把文化宝库变成符号堆砌。字形教学是汉语识字教学的关键[4]。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能力,很多教师常用“你是怎么记住字形的?”这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于是,语文课识字环节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我这样记‘寇’,上面是‘宝盖头’,下面左边是‘元’,右边是竖、横,加‘又’。”“‘寇’,把‘冠’上面秃宝盖换成宝盖头,右下的‘寸’换成竖、横,加上‘又’。”“‘完’加上‘敲’的右边部分,合起来就是‘寇’。”教师至此仍不满足,继续启发:“还有不同的记忆方法吗?”自有学生应答:“老师,我这样记:点、点、横钩,两横一撇竖弯钩;竖、横、横撇、点。”为了所谓的自主识记,可真难为了孩子。其实,“寇”字就是贼寇入侵的场景:宝盖头表示房子,左下边的“元”,是人面朝左站立的样子,右下边的“攴”,下面的“又”,是一只大手,上面的竖、横,是皮鞭或有枝丫的木棍。合起来就是:人手拿皮鞭(木棍),闯进别人家鞭打主人,这不就是匪寇行径?你看,教师寥寥几笔画出“寇”的甲骨文字形,加上三言两语的讲解,“寇”字印入学生脑海深矣!倘若把内涵丰富的汉字,拆解成笔画符号的堆砌,那真是“身在宝山不识宝”。而且,有时用替换方式记忆字形,学生反而容易混淆部件。比如“寇”字中的“攴”,学生会和“冠”字中的“寸”打架,就是明证。

三是缺乏教师板书演示,光说不练,把示范摹写变成枯燥说教。在语文课写字时间,常见这样的情景:教师用投影出示某字的田字格写法,然后提问:“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还以“寇”字为例,学生纷纷发言:“‘寇’字最上面一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寇’最后一笔是‘点’。”“右下面的‘横撇’和‘元’的第二横基本对齐”……如此喋喋不休,一两分钟不觉而逝。而一般一堂课都要摹写四个字左右,这样下来,光“说字”就需六七分钟,结果学生还没动笔写字,下课铃已响,教师往往草草收场:“同学们,这几个字留着课后写,下课。”且不说徒增学生课后负担,就这种缺乏教师示范,让学生现场观摩的习字指导,纸上谈兵,天知道有的学生课后会怎么写!很多学校常以“写字教学”为特色,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写字早有明确要求,写好字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正是有课堂上光说不练的写字教学现象存在,才导致很多学生写字不合格,在这些学校的反衬下,少部分写字教学到位的学校就成了“特色学校”。把应有之义当特色,可见写字教学水平普遍之低。这其中,缺乏教师示范指导的“说字”教学难辞其咎。要知道:说千道万,喊破嗓子,不如教师现场放个样子。

二、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展示的价值意蕴

一是教师展示,让学生发现汉字之韵。申小龙认为:“汉字是一座恢弘的历史博物馆。”当我们置身博物馆,面对斑驳的青铜器,古朴的秦砖汉瓦,精美的书画作品……往往需要导游的讲解,才能穿越时空隧道,完成与文物的对话。同样,汉字这种独到的社会文化价值,并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字的画面上的,它需要经过专门的“说文解字”工作去发掘。它的一个个画面,也需要经过专门的“内引外联”,才能系联成社会文化的大观园[5]。无疑,教师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这座博物馆、大观园的导游。

在教师展示引领下,学生可以用心地感受汉字造字的意蕴。一个个汉字,生动地展示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场景、思维方式、喜怒哀乐……这里有“仰观天文”:“日”是红彤彤太阳的模样,“晶”,满天星斗的形状;这里有“俯察地理”:“水”,是河流奔涌,“田”是阡陌纵横;这里有“远取诸物”:“果”,树木上结果的样子,“奋”(^),是田地里的鸟(隹)被罩住了,正“奋力”扑着翅膀,想飞走!这里有“近取诸身”:“子”是包裹着的婴儿的样子,“孟”是婴儿在盆里洗澡……难怪有人说:“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6]汉字文化展示下的识字教学,学生怎能不着迷?

在教师示范指导下,学生可以真切地欣赏汉字造型的艺术。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7]。在“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基本功扎实的教师的现场板演示范中,学生会惊叹:汉字造型如此之美!它美在平衡,左右结构,左边细长,右边部分一般都较横阔,比如“娟”,上下结构,上面横阔,下必减省,比如“煎”,下面的“灬”其实是“火”,变形为四点,就是为了保持平衡。它美在动感,且不说卫夫人所言“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般的“飘风洒落”“郁拔纵横”,同为一横一竖,一字之中,字字之中,字字之间,都有差别。字与字间的流动,行与行间的排列,都讲究前后呼应,气脉贯通,笔断意连。它美在风格,所谓“字如其人”,名家书法,固然如萧衍所评“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那样自成一格,而每一位功底厚重的教师的板书也各如其人。在教师的一笔一画中,学生自能感受书法之美。

二是教师展示,让学生领略教师魅力。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学生愿意围绕在其身边,乐于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教师的魅力之功可见一斑。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自我展示。教师自我展示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全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将汉字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或是写一笔漂亮的板书,银钩铁画,力透纸背,必然会深深吸引学生,让其迷上识字、写字。其实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书法特色学校,必然有一批热爱书法艺术的教师。

三是教师展示,让学生叩开学问之门。识字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格修炼的过程,更是一窥学问门径的过程。通过教师提供的前人学字练字的阅读材料,或倾听与此相关的小故事,学生们就能实实在在地受到“道在其中”的熏陶。譬如,教师讲述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怀素“蕉叶练字”的故事,学生们就能懂得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只要刻苦勤学,就能成功的道理。又如,教师为学生提供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智永四十年攻《千字文》不辍等资源包,学生自会有为学贵恒的体会……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与古人神遇,受启迪,得教育。如果教师仅就识字写字知识、技能进行教学,学生难以受到这样的浸染。

四是教师展示,让识写契合科学之法。汉字起源于图画,汉字蕴藏着故事,而“世人对图片的再认也可以保持很长时间”[8],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有必要从抽象回到具体”[9],加之“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10],因此,依托教师的展示,从字源入手,从图画入手,让学生通过形状编码记忆,通过造字情境意义识记,比机械的笔画拆分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早在八十多年前,著名心理学家艾伟就开展过相关实验:他选取了40个字,部分为“象形”,部分为“指事”,此外还有很多同偏旁字。采用两种教学方法作对比,一是“教的时候加以简单的解释使学者有所联想”(释形法),一是用一个字带另一个同音字的方法(同音法)。结果:临时记忆,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好,但“彼此相差上不算大”,但两个星期后测试,“用释形法不但字形成绩比用同音法好,就是字声成绩也比较的好。”所以他得出结论:“在小学里我们若能利用字的构造,尽量地作系统的介绍,则在学校方面,一般小朋友必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11]同时,书写作为动作技能,如果“通过示范动作,使学生获得关于练习方法和实际动作的清晰表象,有了模仿的样板,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就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2]可见,识字写字教学中的教师自我展示,契合心理学规律,对于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三、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展示的优化举措

一是练好内功。“展示”属学习外化范畴,是外化过程、结果的客观呈现[13]。要外化、呈现,必先有“内化”环节。只有练好内功,教师才能精彩展示。要练好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功,首先要多读书。主要是学习文字学、训诂学、书法理论等方面的书籍。以文字学方面的书为例:我们既可以读《说文解字注》《说文句读》《甲骨文释林》等名著,也可以读《甲骨文字典》《金文编》等工具书,还可以读日本白静川所著的《汉字百问》《常用字解》,宝岛台湾廖文豪的《汉字树》系列,季旭N的《说文新证》,香港地区安子介的《解开汉字之谜》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说文解字网”“象形字典网”“词典网”“字源网”“汉典网”等字源、字义解说的专门网站,更为广大教师学习提供了便利。其次要多动笔。“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好字必须临池不辍,心摹手追。有学校做法很好:教师每人每天写好“三字”后,集中至固定区域展示,以展示促练习,极大提高了教师写字水平。

二是用好媒体。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好媒体,可以为自己的展示增添不少亮色,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荇”的字义,只需投影一张图片,学生就明白无误。再如,随着“微视频”的兴起,对于一些字的形体演变、字源探索、书写演示、学书故事等,只需播放“微视频”即可。除了教师自己录制、搜集微视频外,我们还可让著名书法家录制微视频,为学生示范如何写某字,学生对于书法家的崇敬心理,会促使他们更投入地识字习字。当然,传统展示媒体,如:挂图、黑板、橱窗、作业本等我们也不应忽视。教师批改时的书写、上课时的板演、书法作品的展示……对于规范学生写字,提高写字水平作用不可小觑,低成本,大效益。

三是把握限度。首先是教师展示的时间限度。不要一提到教师展示,就又回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老路上去。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的展示,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鸠占鹊巢。艾伟早就指出:对于字形加以解释,并非正式上文字学课,教者方面只要加以简单说明,不必繁征博引,致兹混淆[14]。教师对于字形的解说务必简短,抓住关键。比如,“灾”字,楷书字形就有房子着火遇灾之义。教师就没必要再讲“灾”字的演化变体,如“籀文”的“灾”,上面是“川”加上一小横,川被堵塞要决堤,下面是“火”,合起来表示:水火无情,遭遇灾害,由此演变为繁体字“摹薄R记住,这并非“正式上文字学课”。同时,也没有必要每个字都进行讲解(有些字的来历目前文字学家也讲不清楚),学生有科学的方法记忆,就按照学生的思路办。教师的展示,也不必总是单纯讲述,形式应该多变,如采用猜字谜、顺口溜等多种方式。此外,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学习,简明扼要的解说,关键处的点拨,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读音,理解字义。我们还要确立这样的思想:通过教师的示范,逐步向学生自主展示字理,展示书写过渡。教师可以推荐通俗的汉字解说的书籍或者相关的网站,比如《汉字树》系列、《图说汉字》、《细说汉字》、“象形字网”等,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解说汉字,或者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板演写字,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自主练字。

再说难度。无论是字源解说,还是书法指导,都要贴近儿童认知水平,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学习体会,通俗、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比如,二年级教师解说“丰”字,如果从“丰”字的繁体“S”入手,告诉学生这是盛满了黍稷(一说是玉环串)的高脚祭祀器皿的样子,然后再引用《仪礼》中“饮酒实于觯,加于S”的记载加以佐证,并由祭祀品的“大量”引出“丰富”“丰盛”的意思。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但不要忘了:二年级的小学生,“祭祀”“黍稷”“觯”等概念,肯定茫然无绪。这边在讲“丰”,那边学生听了要疯。其实,教师就从简体“丰”字入手,在字、图对照中,学生很快知道:“丰”像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有人认为是谷穗的样子),有了这样的长势,就能“丰收”。如此解说,学生听得懂,记得牢。再如写字指导,教师切不可书法术语嘴边飞,什么“笔势”“气脉”“意境”,等等,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反而收不到应有效果。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不仅仅是就德行而言,教师也应该是学生学识的楷模。依托教师展示的楷模作用,识字写字教学必将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13]冒继承.自主展示:课改的时代话语[J].上海教育科研,2014(3).

[2]李炳亭,洪湖.中国当代课改档案[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76.

[3]江晓原.时间简史之中国篇[J].文史知识,2015(3).

[4]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32.

[5]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30.

[6]骆冬青.汉字蕴含的美学[J].文史知识,2015(4).

[7]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42.

[8][美]罗伯特・L,索尔所,等.认知心理学[M].邵志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72.

[9]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

[10]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