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

时间:2023-07-24 17:0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装配式建筑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装配式建筑设计

第1篇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设计实践

1 引言

从建国以来,我国在建筑建设方面发展的很快,大量的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S着施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发现混凝土现场浇注的产生的一些问题,如下:①需要大量劳动力且施工工期长。比如韩国三星在西安建设的一个工厂,采用了预制装配技术,工期仅需三个月,若采用非装配技术,工期至少一年,并且所耗劳动力总量只有非装配建筑技术的1/20。②部分部位如果采用现场浇注的做法,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如坡屋顶与天沟/的接触部位受振捣条件的影响质量差异很大,现场基本无其他作业手段,因此该部位漏水现象普遍,工厂化生产就可避免这一问题。③现场浇注混凝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噪声污染、建筑垃圾污染等。比如,混凝土施工为避免过多施工缝的形成,通常会连夜施工,噪声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作息。又如,河道护坡项目施工如果采用现场浇注混凝土,将对河流造成污染,而若使用预制桩就不会有此污染问题。④施工现场作业在露天进行,工人的施工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让从业工人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工作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存在安全风险。随着从业工人对作业环境有了更高要求,他们已经不愿意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了。基于上述问题,产生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目前预制装配技术已经在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多高层住宅、别墅等各个类型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加完善预制装配技术,我们应该对其在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2 预制装配式建筑存在的技术难题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理论上和传统现场浇注建筑没有不同,但在施工思路上完全不一样。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将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剪力墙、梁、柱等建筑构件拆分,在工厂中预制生产后,通过运输到现场,吊装进行组装的方式施工建设,从而满足设计要求的受力性能的。虽然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但因受到运输和吊装条件的限制,在实践中也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1)平面不规则与构件数量限制的矛盾。每个建筑平面都是根据对地形、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等因素的综合考量确定的,因此每个建筑项目的平面千差万别。在实践过程中如果按照每个建筑平面生产相应的模具,那么成本将会过高,导致项目夭折。因此,我们需要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与非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对于平面形状中不规则的部分可以采用非装配式建筑现场浇注的做法,或者采用钢结构的做法。

(2)接缝、节点处的耐久性、抗震性能、安全性和防水处理。因为装配式建筑在组装建筑构件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节点和接缝,这些是结构受力和建筑防水的薄弱环节,如果不能处理好节点和接缝,建筑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影响。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将拆分构件的预留钢筋焊接好后,再用一个比被连接构件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加微膨胀剂浇筑,然后再振捣密实即可。众多实际工程案例证明,这种做法能够满足耐久性、抗震性、防水等建设要求。但需注意的是,由于构件拆分组装过程质量具有离散性,所以拆分构件的预留连接钢筋应适当加大。

(3)预防构件运输、吊装过程中的开裂:由于拆分构件由于运输、吊装的需要会设置四个或多个吊装点,通过模拟运输、吊装过程中拆分构件的受力情况,如果实际受力情况同设计模拟时相同或相近,那么将不会发生开裂的情况。但实际情况是,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很难做到不开裂。考虑到吊装和运输方式的不确定性,通常工程中预防构件开裂的方式是加大被拆分构件的构造配筋。

特别说明的是,对于高层建筑的核心筒、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转换梁、框支柱等抗地震力的建筑构件适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增强建筑构件的抗震性。

3 采用BIM技术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

目前,二维图纸表达设计的工作方法仍是主流,但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来讲,由于其对节点连接、管线预埋位置等要求准确,传统的二维表达方式很难直观的表述,给沟通带来困难。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三维的表述,BIM技术就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更好地协同各个专业一起解决设计实践问题。

3.1 结构专业协同

为了满足抗震设计的原则和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体形、平面和构造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满足工业化制造的要求,预制建筑构件在设计上应符合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规格少、组合多的原则,制定合理的预制构件尺寸和重量,便于加工和运输,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要控制建设成本。承重墙和柱应注意上下连续,门窗洞口尽量上下对齐,不宜使用转角窗。门窗洞口的设置应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和预制构件的设计要求,另外管线留洞位置和尺寸应保证准确。

3.2 给排水专业协同

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要考虑公共空间竖向管井留洞位置和大小,竖向管线应相对集中,水平管线应减少交叉。穿过预制楼板的管道应预留洞,穿过预制梁的管道应预埋套管,要保证管井和吊顶内部的管线安装牢固并方便检修和更换。住宅套内优先采用同层排水的方式,并要做好防水构造。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的安装需要和厂家配合预留好管道接口位置及尺寸,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与储水罐也需要与建筑整体配合,做好预留和预埋。

3.3 暖通专业协同

供暖系统的主立管和分户控制阀门等应布置在公共空间竖向管井内,户内供暖管线则是做成独立环路。在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时,分、集水器应结合地面垫层构造布置,便于检修管理。在采用散热器供暖时,应做好合理分布散热器位置,管线走向的工作。在采用分体式空调机时,应满足卧室和起居室空调安装的位置和预留预埋条件。在采用集中新风系统时,应预先确定风道的布置、住宅中厨房和卫生间排气道的布置。

3.4 电气电讯专业协同

在布置分户配电箱位置时,要保证分户墙两侧暗装电气设备不连通。预制构件需考虑内装要求,确定好插座、灯具、有线电视接口、电话和网络接口等位置。还需将线路布置与建筑构件综合考虑。在预制墙体或叠合板内暗敷设时,需要用线管保护。在预制墙体相应位置还需预留预埋,为了将来安装电气开关、插座、连接管线等。另外,在外墙板、内墙板的门窗过梁和锚固区不宜埋设设备管线。

4 结语

为了能够实现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需要在设计实践中结合具体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综合考量各方需求,在熟悉预制构件的拆分、生产、加工、运输和安装等各道工序技术要点的前提下,对预制装配建筑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并尽力协同各专业工种,不断积累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经验,整合各项资源,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水平,本文期盼能为做出微薄贡献,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樊则森.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J】.住宅产业,2015(8):56.

[2]胥晓睿.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设计与绿色施工【J】.建筑施工,2016,38(1):97-99

第2篇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分类号】:TU-80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产物,给人们的印象是粗糙、简陋、冰冷。只是为了满足特殊或是基本功能而建造,很少考虑到建筑的精致、美观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因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工业化建筑的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要求不止于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时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使现代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必须考虑形式、功能、环境等因素的平衡。现代工业化建筑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百花齐放”的格局。

1.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在过去的几年中,欧、美、日等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实验区,把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延伸到极限,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来面对不同的挑战。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演变,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预制装配系统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类型的建筑。也可以说预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从二十世纪50到60年代,我国开始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应建筑类型的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进入到了全盛时期,许多地方都逐渐形成了设计、制作、安装的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一体化生产模式。但是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发水平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也跟不上建筑技术发展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物理性能和功能还有许多局限和不足之处。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现浇式混凝土建筑体系几经逐渐取代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目前装配式建筑体系除了在单层工业厂房中有较多的应用外,在其他类型的建筑中很少能见到。

3.预制装配式建筑基本设计原则

1)成本控制

预制比传统的现场施工方法在成本控制上更加有效,这是因为预制概念中的成本有三个方面:材料、劳动力和时间,从理论上讲,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减少,成本也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减少了整个项目的预算。材料也是一个控制成本很重要的因素。在传统的施工现场很难精确的计算出需要多少材料,所以常常会订购过量的材料以确保工程用量。这样往往就会产生浪费,无谓的增加成本。而在预制建筑项目,可以通过前期设计对材料用量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

2)进度安排

可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工期。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很少使用预制基础,因此现场在建造基础的同时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

3)质量控制

质量的定义是双重的:不仅仅是生产质量和设计质量,往往更依赖于建筑师的工作质量。为了能够使建筑的预制取得成功,以上两点都必须要考虑周全。这些原则看上去是对立的。只要生产质量提高,建筑就会变得更加标准化、平淡无奇,而高质量的设计就会不可避免的地表明了生产效率的匮乏。

4)人性化工作

依靠着空调以及干燥的室内环境,工人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现场施工不仅要求工人需要面对暴露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处在道路两侧比较危险的位置、面对有危险的突出物等,还可能需要工人们长途跋涉。而预制能给提供一个短途通勤的机会,这就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工人们在长时间工作之后因为疲劳而导致他们在往返于工地和家中的路上发生危险的几率。

4.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设计多样化

目前,住宅设计和住房要求严重脱节,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间的空间无法灵活分割。而装配式房屋则采用大开间,用户根据需要可灵活地利用组合式墙体分割成“随心所欲”的空间环境。

2)功能现代化

传统的建筑能源利用率很低。装配式建筑的地面、屋顶、墙体、门窗框架等都采用各种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房屋采用新型的供热、制冷技术,如太阳能的储存和利用;工厂化的建筑构件精确度高,可以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

3)制造工厂化

智能化的住宅应该无论是墙体结构材料,还是内部装饰材料都选用绿色的优质材料,而工厂化的生产正是住宅现代化的最优生产方式。如传统的建筑物要使其美丽的外表面涂料久不退色是十分困难的。但工厂化生产的建筑外墙板不但质轻、高强,而且在工厂经过模具、机构化喷涂、烘烤等工艺就可使建筑物美丽的色彩久不退色。

4)施工装配化

由于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的建筑自重减轻约一半,因此,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随之降低,地基的施工也会简化很多。工厂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到施工场地后,立刻可按设计要求安装施工。

5)时间最优化

预制建筑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对工期有更高的可预测性。预制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很少使用预制基础,因此现场在建造基础的同时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

6)技术可持续化

尽管在建造过程中,使用集成构件早已经被提上了设计师和技术专家的议程,但是装配式建造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和环境保护理论体系发生交叉。如今,人们已意识到建筑垃圾造成的严重环境破坏。在诸如木材加工、砌砖、粉刷和装饰的过程中的切割和原料混合工序中由于没有集成装配的过程,也会产生多余而造成浪费,这种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浪费份额巨大。

5.未来中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展望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大到整体空间布局,小到建筑细部的每一个预制构件,将建筑群与环境雕琢的如此细腻。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向工业化发达国家学习的起步阶段,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技术是实践过程中首要攻克的难题,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环境、功能及美观等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并无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建设量极大时间又非常集中,建筑工业化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虽然目前在预制建筑在住宅的发展上有了一些新气象,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产业链也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和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公共建筑开始在各个城市中不断出现,很多建筑由于功能和形式的需求采用了异形的结构形式,无法用传统的建造方法实现,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预制构件装配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小红. 当代国外轻型建筑设计【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周燕珉. 住宅精细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李湘洲,李南. 国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J】. 国外建材科技, 1995(04).

第3篇

【关键词】革命 多元化 精准化 标准化 持续发展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1.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房屋建造也可以进行机器化生产,大批量的在工厂或工地制造,然后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组装而形成的建筑,这就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这将是我国建筑、建材业在21世纪即将面临的一次大革命。

1.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最早起源于欧洲,目前为止,西欧和美国地区装配式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占的比例已达35%-40%,而在亚洲,日本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且装配式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50%之多。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起于上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兴盛起来, 90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技术等原因陷入停滞状态,而最近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施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装配式建筑被重新启用起来,并以全新的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优势以及与传统式建筑的比较

2.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优势

(1)降低企业成本。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是由预制工厂批量生产,运达施工现场直接安装,避免了传统施工现场装拆脚手架、模板等繁琐工序,节省了大量人力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工期,人工费和工期的减少也使得成本变得更具有可控性。

(2)保证工程质量。传统的建筑施工现场中,由于工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安全和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由于施工构件大都是在工厂车间中按模板生产的,比起传统的工人现场湿作业,构件质量更好的得到了保障,而且这些建筑结构的安装有着固定的流程,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实验测定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结构强度与现浇结构相当,混合来凝结的自我恢复性好,变形能力强,节点区域的抗剪能力也优于现浇结构,这些都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3)空间设计灵活。装配式建筑基本实现了设计模数化,标准化,组合灵活多样相对于传统建筑设计的承重墙多,开间小等问题,更容易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改善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供了多一种选择。

(4)节能环保。在全国的能耗排行中,建筑业的能耗占三分之一左右,传统建筑施工工地产生的粉尘与建筑固体垃圾等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大量污染。装配式建筑与之相比凸显出了极大的优势--节能,节水,节材,环保。例如,万科集团代建的深圳龙悦居项目,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建设1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测算,节约了标准煤320吨,木材160立方米,减少废水5.4万立方米,施工垃圾约1600吨。

2.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式建筑的优缺点比较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优缺点比较,如表1所示:

表1.传统住宅和装配式住宅的比较

3.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要求

(1)建筑整体需采用高精度的坐标体系,且应预埋标准门窗可随意装卸的高精度接口。只有确立了标准化体系,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

(2)细化精装修技术标准,用基础三维设计软件来解决各种建筑模块和设备模块安装的碰撞问题,合理确定标准化模块,从而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3)积极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住宅建筑品质,并对成本、工期精细化管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4.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节能环保发展迫在眉睫。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同时,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各种优点及其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其在将来在中国的发展优势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李湘洲,李南.国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J].国外建材科技,1995(04).

[2]王茜,毛晓峰.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2(07).

第4篇

关键词:绿色;安全;建筑;技术;节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建筑业。但与此同时,资源利用过度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影响着我国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近几年绿色节能建筑逐渐增加,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很激烈,绿色建筑是时展的产物,而建筑结构设计是绿色建筑主要措施,两者密切相关,对我们生活形影不离,随着现代时展,绿色建筑发展越来越快,绿色节能建筑要保证质量,首先要加强整个建筑的质量;其次要对人员进行优化管理;最后还需要将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之下;随着现在大都市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慢慢走向成熟,但是绿色节能建筑还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在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只有不断地提高建筑技术管理,完善建筑技术管理,企业才能得到有力的竞争力,为社会建筑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绿色建筑也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愿望。

1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

在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杂乱产物,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状态,随着时代在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是当展需求,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将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引入,直接降低成本,为了后期建筑发展需求做铺垫,因绿色节能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领域,采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可以降低设计工期,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率。在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材料浪费、尘土飞扬都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使得建筑成本大大增加,而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不仅使得建筑成本降低,也可提升整体经济效益,而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仍处于较低层面。这是需要更多更好的绿色节能技术,只有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被重视,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使用较为频繁的是太阳能和天然材料利用,这些技术发展降低了材料使用,直接使得建筑设计降低成本,所以说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在建筑领域有着非常重要责任。

2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现存的问题

2.1建筑节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标准有待完善

建筑材料是根本,材料一旦选择不对就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严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及工期,所以说材料是整个工程的关键,一旦材料管理不严,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受到严重威胁,在购买过程中,注意材料砖、水泥、土等一些根本材料,适当增加或减少,并且按照一定规范进行选择,购买合格安全材料。避免因为材料而带来危害。

2.2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率有待提高

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需求,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们国家对于建筑垃圾的使用偏低,目前主要有几个方面显示建筑垃圾使用:①将建筑垃圾运往荒地,或者放在大树两旁的林地。②将建筑垃圾运输到砖厂,这样可以将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砂石做成砖瓦。③运输到其他建筑工地,将这些废弃材料作为地基。

3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具体路径

3.1建筑体系与结构体系的有机结合

3.1.1混合结构体系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灵活性差。3.1.2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适合15层以下建筑。3.1.3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纵、横墙体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纵、横墙体也可兼作为维护墙或分隔房间墙。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剪力墙间距小,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合于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剪力墙间距一般为3~8m,适用于小开间住宅、旅馆等建筑,在30m范围内都适用。3.1.4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大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用于10~20层的建筑。

3.2模块化施工,标准化施工

(1)从技术角度出发,大部分设施都可以实现模块化,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2)实施模块化之前必须对模块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详细的分析。毫无疑问,模块化施工会提高制造成本、运输成本,降低施工费用,如果产生负效益则失去了模块化的意义。(3)综合模块化施工在进度方面的保障作用、在质量方面的保证措施、额外投入预估、风险所在、整体效益预估等,利用现代科学设计理念,融入到其中。(4)要实施模块化,无疑会对设备的出厂状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的小型设备在出厂之前就已经组装好,并通过试运转,不存在任何问题。关键在于一些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吨位大、体积大、安装复杂,需要做好实施方案。总之,模块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各方的利益均衡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才能将模块化做得更好。通过模块化预组装,也可以避免将问题带到施工现场。

3.3装配式建筑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顺利推广与应用的重要环节。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系统地归纳,是进行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进行监控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同时也为施工方提高装配式施工质量提供了依据。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全面、系统的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方法逐步建立,通过对质量因素的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也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3.4采用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模板代替木模板

可以用铝板代替木板,其中铝模板施工工艺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墙体、柱、楼板、梁等施工。基于安全考虑,结合该工艺的支撑体系(包括竖向模板却没有水平杆),该项工艺更加适用于层高在3.6m以内的剪力墙结构建筑。基于成本考虑,铝合金模板的周转次数高,该项工艺适用于30层以上的住宅楼标准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基于所有模板都是在工厂定型制作、现场编号拼装,该项工艺适用于标准层结构施工(不宜有大面积的结构变更)。铝模板的优点:铝合金模板体系为工具式钢管立柱早拆支撑体系,施工便捷,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支撑系统方便,采用独立支撑(间距1200mm1支),操作空间大,人员通行、材料搬运畅通,现场易管理。工程质量高,精度高,施工质量高,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安全文明施工可靠。经济环保,回收价值高;铝模板是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循环利用,有很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铝模板使用多次后对脱模油的依赖性较大,若漏涂或涂刷不到位,到后期将更难清理板面混凝土渣,模板拆除后板底容易出现麻面现象。所以须安排专人对铝模板定期进行清理。在清理铝模时采用木模板进行拼装,木模板对脱模油依赖性相对较小,拆模后混凝土光感质量较好,解决了混凝土观感质量问题。采用铝模板与木模板结合施工,减少了铝合金模板的损坏率,从而间接地减少了铝模板的改造修复费用,节约了项目成本。

4结语

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与资源利用与节约息息相关,而建筑工程中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对于企业降低成本,实现企业节能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快速发展,绿色建筑演变成当展需求,截止到现在,很多绿色建筑逐渐增多,说明绿色技术在慢慢被人们得到认可。虽然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还有许许多多问题尚未解决,但随着社会发展,科技逐渐创新,绿色节能技术也会慢慢趋向成熟化,绿色节能技术需要提高人员技术及素质,并已绿色为发展前提,将绿色作为根本,时刻提高人员对绿色节能意识,并不定期开展技术人员经验交流,完善绿色节能技术,使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博敬.建筑工程中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4,5(4):42.

[2]崔兆辉.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88.

第5篇

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改善建筑功能为目标,积极落实各项节能政策和措施,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建筑节能执法力度。20XX年,全县竣工验收项目工程9个,总建筑面积约为14。5万㎡,9个工程项目中全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了建筑节能施工,建筑节能施工执行率达到100%。有2个新建工程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我县工业园的一些厂房项目已实行装配式施工。同时,我县在城区规划范围内加大对使用粘土实心砖使用的打击力度,现新开的工地已无使用粘土实心砖,同时严把建筑节能设计关,要求设计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强制规范,编制审批建筑节能施工方案,并严格按规范施工。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应当编制绿色建筑施工方案报建设单位认可后组织施工。对有施工条件的工地要求其实行装配式施工。目前,全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工作发展形势良好。现将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措施进行汇报:

一、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精神,增加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知识

(一)我局采取了从网上和书面,到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及时认真地转发了省建设厅、市建设局及各单位有关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的文件。严格执行《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文件的相关要求。

(二)为更深入普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科学知识,增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意识,我局组织全县建筑各企业、各工地管理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培训,培训中认真听取和观看老师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的规范的阐述和新材料、新工艺的演示,使建筑从业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更多的了解和学习到了建筑节能施工、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的知识。

二、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把关,规范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秩序

(一)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关。严格执行《省民用建筑节能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办法》文件的指示精神,要求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文案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也要对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审查。

(二)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材料关。严格执行《关于实行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制度的通知》,监督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监管,按照《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要求,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督察,对每一项隐蔽工程,均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严把节能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关,合格后方可允许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执行绿色建筑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按照《省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检查。

(三)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施工验收关。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建筑节能施工管理,规范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市场行为和质量行为,提高我县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建筑节能工程完工后,要求建设单位应制定建筑节能施工质量专项验收方案,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建筑节能专家验收组。对予建筑节能工程专项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同时建立了县建筑节能监管台账,对全县在建工程的建筑节能统一管理,更直观和科学。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查验。

三、结合实际,推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新材料、新工艺

根据国家、省、市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材料的更新和相关技术要求,推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限制或者禁止在建设过程中使用能源消耗高的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同时严格审查,工程推广应用经过备案登记的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凡进入工程使用的墙体材料必须进行新型墙体材料备案登记,未经备案登记的新型墙体材料不得在工程推广使用。并根据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在全县推广的新材料、工艺能被现有的能力,设备技术所接受和消化。确保新的节能材料和工艺能顺利推广。目前,推广的砌体材料为蒸压加气块,此材料在在建的框架结构工程中使用率达90%。

第6篇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别墅ERP系统;实时监控

近年来,我国钢产量急剧增长,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使钢铁企业需要另辟新径其中建筑市场用钢量潜力巨大。钢结构工业化住宅体系可以为建筑业和冶炼钢铁行业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但是建筑施工仍是现场是湿作业模式,建筑质量通病多、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舒适程度低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在十三五计划中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20年,全国钢结构用量比2014年翻一番,钢结构设计、施工、检测监测等关键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和对钢材市场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是大势所趋和行业共识。

1 简述钢结构别墅的优点和面临的挑战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工厂制作质量可靠,尺寸精确,安装方便,P与相关部品配合,提高住宅的工业化和商品化水平。钢结构别墅具有基础造价低,能适用的地基范围更广,且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钢材的匀质性能好,结构布置灵活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改造且给人带来舒适感等优点,使得钢结构别墅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钢结构别墅另一个显著优点是,钢材可回收利用,如纳帕溪谷别墅就是一个显著的案例,别墅位于北京小汤山建设于2002年,此项目已经建成15年之久,因业主要求改变户型,部分要拆除重建。通过观察住宅的内部,钢材和螺丝连接件没有任何锈蚀,拆除的钢材100%可以回收利用。

别墅作为高档住宅,对科技的需求应当要高于普通住宅尤其是在生态、环保、节能设施配备等方面。正是由于别墅设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所以有必要进行结构上的创新,自然地形各不相同,在实际设计中,可能会遇到更为复杂的情况。因此钢结构别墅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可以非常好的契合别墅住宅的特殊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研究和推进。钢结构住宅无论是建筑设计或是结构设计理论上均较为完善成熟,但是别墅产品差异性大,客户大多要求独特性,因此使得设计工作量加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成本提高。

2 基于ERP系统和互联网的钢结构别墅生产模式

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管理结构扁平化,使生产组织更具有合理性、计划性、灵活性,快速响应客户要求,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效率与准确性,改善企业的整体运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呈F出多品种、小批量、随机性的特征,而且质量要求高、交货时间紧、价格要求低、同种产品订货的重复性低。需求和竞争环境决定了库存式(MTS)生产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制造企业必须采用订货式(MTO)来优化生产运行模式。

对于钢结构别墅,厂家完成标准化、模数化设计,提品供消费者选择并自由组合,买家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预先下单,提出对建筑的要求和设想。随后,企业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根据需求,制定出和用户要求相适应的建筑设计图纸,建筑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吊装、安装和连接的便利性,做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从而再进行工厂预制。在项目开始之前,一定要做好进度计划表,虽然进度表细目划分不一定准确,各个阶段的工期也不―定和实际相符,但是有了一个时间规划框架后,可以很容易通过计划工期和实际相对照,发现工期不符或延误的地方,并根据实际完成的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的调整。

3 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采用实时监控

钢结构所有构件均可工厂制作、现场拼接安装。进行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时,可采用实时监控,将工程进度、是否偷工减料等信息,同步反馈到管理者和购买用户处。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和自动识别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向制造过程的实时信息采集方法和动态优化技术得到了发展。结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设计了实时操作引导、工序间协作生产、任务队列优化三种服务为预制和装配过程提供导航。

同时建议采用模块化可移动钢结构房屋。设计时将房屋系统设计成由若干标准化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应该是包含内外装修和水电管线的全装修单元。如宝钢集团在2011年9月26-28日世博会主题馆展会上建造了一栋“钢结构房屋”,以此来展示宝钢在低碳、节能、环保和创新方面所做出的成果。由于世博会主题馆的场地和时间条件的限制,实现了在48小时内完成房屋的建造,并且没有对现场的地面和周边环境有任何的破坏。钢结构模块融合了房屋结构、室内装修和卫浴设备(洗手台、马桶和浴缸),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居住空间。

4 结语

实现用户型引导的生产模式可以减少库存,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利用钢结构的诸多优点,鼓励选择钢结构住宅,建造轻钢型别墅。采用预先选择户型,提前设计好图纸,考虑到每一个模块,包含内外装修和水电管线的全装修单元在现场可快速进行装配施工。完成高效率、低污染、绿色环保型建筑。

参考文献

[1] 卫永梅.基于ERP管理技术的轻钢结构预算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第7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现状分析 趋势预测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62-02

装配式建筑又称工业化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较之于传统工业的施工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快捷高效”等优点。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并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但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仍存在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提高建筑化水平,完善相应标准,提高整体建设能力。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史

我的装配式建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其构件的生产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开始研究到快速发展到投入使用再到发展停滞等。2014年麦俊明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展望》中指出:20世纪初,北京多部门联合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京建发(2010)125号)和《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京建发(2010)141号),并采用2年的时间为试点期和推广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万科中粮假日风景B3#、B4#、D1#楼,长阳半岛11-4#、11-5#、11-6#就是初步成果。尽管目前PC住宅的建造不会带来太大的利润,但综合来看,装配式建筑确实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长久的利益[1]。

2 装配式建筑现状分析以及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装配式建筑现状分析

2.1.1 国内分析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态势良好,成功解决了现场施工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且拥有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施工受气候影响小等优点。2014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顾泰昌在《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中提到了首都北京、东北沈阳、上海、合肥等城市发展较好且走在了前列。但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国内的建筑发展体系不完备,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性研究不足等[2]。2016年薛明凯在《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中谈到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就当前的国内建筑业发展态势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不能得到有力的扶持;其次是该方式所需的预制构件缺乏规范化;最后,生产预制构件的技术问题也是抑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的一个方面[3]。

2.1.2 国外分析

对于国外的装配式建筑发展,2012年王茜在《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阐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对装配式建筑做了尝试,其中包括有砌块建筑、大板建筑、盒子结构等,主要工程如下:前苏联是重视预制装配式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有预制构件厂4 500多家,目前其硅预制构件的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美国在丹佛市曾用砌块建造了一座17层的公寓,该墙体做法是采用了双层粘土实心砖,每层厚8.3 cm,并采用了纵横配筋做法[4]。

2014年顾泰昌也在《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中给出了全面的总结,美国的配件化施工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其城市发展部给出了严格的规范标准。法国从1891年开始实施装配式混凝土的构建,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的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使其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而日本则是从1968年提出了装配式住宅的概念,到20世纪末期时已采用了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其体系完全符合了日本的住宅市场需要。新加坡也开发出多层单元化装配式住宅,通过平面布局及重复安装节点实现了较高的装配率[1]。

2.2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遇到瓶颈,就拿我国的技术研究来说就远少于国外,技术研究不完备,且在框架结构、剪力墙住宅及其他房屋类型方面发展均不平衡。2016年赵广军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中表示,抑制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是预制构件的设计及施工等没有得到完善,现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5]。2016年吴昊在《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情况》中提到目前国内部分预制构件不能保证在生产、运输及使用的过程中规范操作,从而导致建筑质量的不达标,施工方与管理方不能协调一致,导致问题重重[6]。

3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装配式建筑根据建筑的需求不断完善建筑需求,充分发挥建筑的功能特点,达到提升施工效率的作用。随着世界建筑工业化的需求,如今的发达国家都把建筑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作为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则是世界建筑行业的一大重要体现[7]。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及应用是建筑行业的一次改革,推动了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创新。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使得建筑物本身的功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建筑模式低碳环保,提升建筑的抗震减压效果,其环保节能的高效式生产施工模式符合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节能概念,在这种高效的建筑体制下,人们可更加易于接受这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模式[8]。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要求,有关单位研究编制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明确了相关规定,即申请评价的工程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建筑基本特征,明确了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的基本要求[9]。所以,我国装配式建筑正逐步向标准化发展。目前,中国的建筑领域不断引进国际上通用的建筑施工技能,但是要想创造出更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在造价控价方面、技术体系方面、模式管理方面进行突破改进,只有整个领域的整体改动,才能使创新效果更明显、更准确。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10]。

4 结语

笔者认为受传统住宅建造模式和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现场施工模式的限制,效率不高、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等缺点是当今建筑行业的共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当今固有的建筑装修模式,立足于技术创新,建立新型住宅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建造,并加大该模式建造的技术研究力度,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检测标准,对预制构件的生产企业进行合理布局,让生产更安全、质量更可靠。

参考文献

[1] 麦俊明,杨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展望[J].广东建材,2014,30(1):72-73.

[2] 顾泰昌.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8):48-51.

[3] 薛明凯.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D].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16.

[4] 王茜,毛晓峰.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2(21):354.

[5] 赵广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分析[J].工程质量,2016,34(7):16-18.

[6] 吴昊.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情况[J].江西建材.建筑与规划设计,2016(10):45.

[7] 马军庆.装配式建筑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271.

[8] 张静怡.建国以来北京市PC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D].北京建筑大学,2016.

第8篇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 建筑产业化 产业链 技术创新 集成住宅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036-01

当前我国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目的是提高建筑总体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适应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其基础是搞好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而搞好工业化生产的前提是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体系集成配套的水平,提升产业链上的联动服务水平。

近些年来,国内的建筑科技交流空前频繁,信息扩散速度加快,范围加大。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在逐渐升温,截止目前住建部已批准50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并成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为推进建筑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据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配式住宅分公司总工程师李哲龙介绍,“通过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解决影响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

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建筑产业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在积极探索与推进。笔者从产业化建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协作角度考虑,提出以下七个方面开展技术创新,逐步夯实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支点的科技支撑。

第一,结构体系设计。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研发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更是满足建筑产业化发展不同需求的基本保障。通过结构体系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居住空间要求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第二,节点、接缝连接技术。相比传统现浇建筑结构,装配式结构存在大量的节点、水平接缝、竖向接缝连接,这些连接是结构的薄弱环节。例如装配式框架结构中梁与柱;装配式剪力墙中水平接缝、竖向接缝连接均需要从其抗震性能、物理功能等方面考虑,并和抗震设计规范的“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相吻合,从而保证装配式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

第三,施工工法。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施工工法上,诸如具有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受环境制约小等特点。装配式结构涉及复杂工况下构件的吊装、翻转、就位、固定等施工技术、安全施工措施与防护标准的制定、构件校正技术等环节,如何提升施工效率、进行安全施工,对有效缩短施工总工期,实现住宅的高效节能,低碳环保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能否真正实现绿色工地和绿色施工的重要保障。

第四,部品生产。部品生产不仅要考虑自身设计能力的发展,更要注重与结构设计及施工协作联动,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确保部品构件的高精度,开发更高精度预制混凝土模具是部品生产的前提和关键技术,河北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宁说,“无论是从成本角度、生产效率还是构件质量方面考虑,模具设计是关系到工业化建筑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另外各类预埋件的精确定位技术、流水线自动化生产技术、特殊施工工艺的自动化技术及部品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生产技术均需要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为降低施工综合成本、确保部品构件质量奠定基础。

第五,新型建筑材料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反之也将推动新型建筑材料业的发展。产业化建筑必将围绕新型建材的使用而全面展开,建筑产业现代化对新型建材从规格、质量、性能上都将提出新的要求,建材质地要采用密度小、易加工、方便运输、易成型的新型建筑材料,这就要求建材行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研发、设备改造,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建材生产的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含量,由粗制产品向精细加工的半成品、成品方向发展。

第六,软件开发。据住建部印发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加快推广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ldeling)、协同设计等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软件开发,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生产技术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据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高春荣介绍,加强适用于装配式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的软件技术研发,将为装配式结构的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注入强劲动力。

第七,住宅集成技术。集成住宅是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发展住宅集成技术主要是围绕结构主体、围护材料、室内装修及设备安装进行,是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最大瓶颈。据唐山中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巩俊贤介绍,目前困扰集成住宅的问题包括集成住宅设计缺乏标准、围护材料需要轻质高强、工业化的建造模式,只有解决瓶颈问题,才能更好体现装配式集成住宅的优势与市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生产方式正发生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变化,产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建筑产业化科技创新的同时,适应市场导向需求,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全面提升建筑产业链的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逐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制度和互惠政策,使得各方优势资源(人、物、信息)有机衔接,提高科技研发效率和速度,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据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日趋明显,各地政府的热情也逐渐高涨,建筑产业化正步入发展机遇期。通过建筑产业链协作与产业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提升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与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化建筑整体水平上台阶,发展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和环保要求的建筑产业化成套技术与建筑体系,促进产业化建筑生产、建设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秦珩.万科北京区域工业化住宅技术研究与探索实践[J].住宅产业,2011,131(6):25-32.

[2] 樊骅.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应用[J].住宅产业,2011,131(6):19-24.

第9篇

关键词:清单计价;施工;建筑造价;装配式建筑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施工能力和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营运而生。①装配式建筑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节能降耗,防止施工资源浪费,提高投资回报率。②装配式建筑有利于优化施工方案。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分析、论证、设计的问题比较多。而装配式建筑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能够充分完成既定的建筑设计目标。但是,装配式建筑是一项新兴工程,改变的不仅是施工技术,还涉及到施工管理和施工造价的变革,而造价过高是装配式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共同面临的难题。2017年3月1日起执行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缺少相应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计价定额标准,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从造价管理的视角对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预算管理的文献并不多。因此,研究装配式建筑从发承包阶段、项目实施及结算阶段各环节在清单计价核算方式下的造价重点问题,能够对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2装配式建筑对计价依原则的影响作用

装配装配式建筑由施工现场制作建筑物主体结构(包括柱、墙、梁、楼板等)变化为购买成品混凝土构件,或者由自有工厂制作。因此,依据传统的柱、墙、梁、楼板相应定额来评估造价的方式已经不可适用,而是集成为单一构件的价格。施工人员现场施工调整为现在的工厂定制加工,因此传统的工料机的消耗量对成本的决定因素下降。随着近年来建筑装配率的增加,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反映出工程计价的管理模式。工程成本预算管理由过去的同时注重价格信息转变为定额为辅、价格信息为主的管理模式。随着建筑装配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整体化建筑布局日益流行,比如整体橱柜、整体书房等是整套价格出售,价格中包括了设计、运输和组装等费用,不再以传统施工模式下的内容分列清单、计量、计价、汇总后得到的预算价格,关注的重点也从现场施工管理转变为功能质量管理。更加需要关注合同交易与市场价格。

3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3.1构件价格信息的缺失与失真

受制于当前国内预制式建筑标准尚不健全,可能会引起构件信息价格不详尽性和差异性,可以参考比较的市场化动态数据缺失,各家报价不统一,造成了构件价格信息的失真。目前由于装配式建筑一般仅是将现场灌注转移至工厂,标准化程度不高,预制构件价格中不仅包含劳务费以及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物资费用,同时还多出厂房租赁费、土地使用费、专利费用、财务费用等,增加了构件价格的不确定性。

3.2管理费、利润计取基数与费率的适用问题

构件部品作为一种产品,其中已经包括了劳务费、物资材料费和设备费等。预制式建筑构件部品价格一般作为物资材料费,所以预制式建筑物资材料费增加,劳务费减小。因为造价中的人工费有很大比例已经算入成品,对于不同装配率下物资材料、劳动力所占比例有所差异,就出现了管理费、利润计取基数与费率的适用问题。

3.3计量规范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有待完善

虽然《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规范》中提到了个别装配构件的工程量清单项目,但由于预制式建筑的技术和标准仍不成熟,计量标准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可能会具有落后性,使预制式建筑实施清单计价模式在现有条件下还存在一定局限,限制了预制式建筑的市场的长远发展。

3.4措施项目费计价依据的适用与缺失

预制式建筑大量使用预制构件品的情况决定着措施项目内容可变化的灵活性比较高,一些传统施工过程中所必须的现场模板安装等常规步骤会大幅减少,施工措施如果仍然参照建筑面积计算的做法有待斟酌。此外,计量标准中还缺少构件退房、工作面的支撑等措施项目费,造成计价依据不详细,容易致使甲乙双方的矛盾。

3.5综合单价中材料费的风险范围需要调整

由于预制式建筑构件中含有一部分劳务费,在行业定额部门劳务费单价予以调整时,由构件供应单位依据现有条件下的劳务费用进行单价调整,使得过去由甲方负责的劳务费变化风险移植乙方负担,招标材料里制订的乙方负担的构件品的风险范围为5%是不适合的,因此建议调整为低于5%。

4装配式建筑发承包阶段的造价管理

4.1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清单编制注意事项主要包括: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列项要全面细致,避免缺项和漏项。将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特殊要求加以区分,充分运用辅助项目工程量清单。②项目特征描述应详细、完整,满足组价的要求。凡计量标准中的项目特性里没有描述到的其他个性化特征,要由编制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③措施项目清单列项要合理。尽量反映常规施工方案所涉及的项目,对利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要充分论证。④其他项目清单应考虑周全、列支清晰。总承包服务的内容要明确且符合市场实际。

4.2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其编制注意点主要有:①要依据财税部门对项目适用计税标准的规定,结合本项目设计文件,准确选择计价规则。②要事先明确构件价格是不是包括运输费用。如确定为含税市场价格,应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算方法,如遇缺项信息要采取市场询价方式确定。③对综合单价进行科学组价,要注意在定额子目套用、消耗量、人材机价格来源等方面,充分考虑构件基准单价的来源。

4.3投标报价的编制

应该注意以下方面:①构件价格应由投标人依据市场行情,参照采购渠道和自身能力进行报价;②差异化施工方案将引起措施项目的差异,要依据建筑物拟设计的具体方案来进行报价;③管理费和利润费率可依据定额费率、综合市场行情予以适当调整;④对于招标材料中综合单价风险的考量主要是由对风险的预估能力和自身对风险的防范水平来决定的;⑤劳务成本日单价既可参照造价数据也可参考市场行情来测算。

5装配式建筑实施及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5.1规范签证管理

预制式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根据监理要求或客户要求进行必要修改和调整,从而产生工程变更。与传统建筑类似,对装配式建筑而言,工程变更也是影响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就要求适用既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构件部品安装方式和安装难易程度进行预判,做到尽量避免施工变动,办理签证时应合法合规、及时有效,尽量在结算时没有纠纷出现。

5.2理清措施项目变更责任

乙方变更投标材料中的施工方案已经成为常态,然而方案的变更一定会引发措施费用的变更,如果乙方以低质量低价格的方案取代了原有方案,虽然可能在符合国家相应标准上没有问题,但安全性及获取额外利润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因此,非甲方原因引起的措施项目变更不宜给予价款调整,引起质量功能等变化的,甲方可要求予以调减。

5.3规范合同管理

合同是价款调整的依据,由于预制式建筑属于新技术领域范畴,新工艺、新材料日益引入市场。目前在清单计价规范上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做法,但推荐性做法操作性不强,易引起双方纠纷。因此,要规范合同管理,赋予发包人对总承包人决定暂估材料中标结果的否定权,明确双方责、权、利,确保材料暂估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4重视进度、质量等要素

吊装设备预制式建筑中应用比较常见,受气候、材料供应、人员操作水平等原因,使得预制式建筑出现的质量缺陷、引起的停工,工期延长等会影响了造价管理的水平。因此,应重视进度、质量等要素对于建筑造价的影响。对于非经营性的建设部门不适宜利用甲供构件部品的措施来适用简易计税方式。

6结语

当前预制式建筑在墙面系统、屋面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成熟,相应建筑的造价管理的市场化水平将继续提升。装配式建筑采宜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专业设计与施工的完美契合,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实现造价合理管控,发包、实施及结算阶段加强造价管理,对于在一定的预算成本完成高质量的预制钢结构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凌志,徐珊,王亚男.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7(4).

[2]张军.论房地产项目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与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产业化;预制装配;节能环保;建筑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中,欧、美、日等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实验区,把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延伸到极限,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来面对不同的挑战。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演变,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预制装配系统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类型的建筑。也可以说预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建筑产业化是运行于建筑行业中的一种有效的资源优化与配置,它通过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机械化、装配化的构部件生产方式,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所有部品、设备、部件的产业化。建筑产业化意味着构件制造的工厂化、产品设计的标准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房屋装修的一体化以及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下,建筑产业化能够将技术、经济与市场进行有效的结合,以较低的投资换取高额的产量,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房屋质量、安全以及舒适度的需求,带动建材、冶金、新材料等多种关联产业的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均住宅建设量一直居高不下。然而,传统现浇的建设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且具有能耗大、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弊端,建筑产品的品质也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建筑行业的产业化升级是建筑行业优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2.预制装配建筑技术的优越性与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一种工业化的生产工艺方法,运用该技术建造的建筑,其包括内外墙板、空调板、叠合板、预制梁柱等在内的全部构件均由工厂预制生产加工完成,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组装成型。较之传统的施工技术,采用A制装配技术生产可以减少六成的材料损耗和八成的建筑垃圾,将工期缩短为传统方式建造工期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同时实现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建筑节能。另外,通过装配作业代替了大量的现浇作业,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促进设计的标准化提升,提高构建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整个建筑性价比的提升。预制装配建筑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新型现代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制装配技术的典型代表,它的主要构件包括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预制混凝土,配件由工厂预制完成,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部分浇筑。与传统方式生产的完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新型现代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以装配化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生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力投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具有优良的抗渗、抗裂、抗剪性能,自重轻;节约钢材,减少成本投入;通过对预制构件的组装,减少了传统施工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与噪音干扰;预制构件在标准化生产方式下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为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2.2预制钢结构建筑

由于轻钢的特殊性质,预制钢结构建筑被越来越多地认可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建筑体系。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耐久性能、保温性能、隔声性能,还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这也符合我国建筑业发展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方针。轻型钢结构被广泛运用于多层住宅、民用会所、别墅等不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建筑之中。与传统手工住宅体系相比,预制钢结构建筑主要具有以下具有以下优点:

大大缩短工程的工期,每建一层所花费的时间平均仅需三到四天,加快建设资金回笼速度,从而降低建设项目所具有的风险;建造过程灵活多变,即使用于冬季施工,也可以通过施工顺序的先后调换,减少因使用防冻剂而形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由于预制钢结构建筑自身具有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的性质,使用这种建造方式,能够大幅降低预算,同时具有较高的抵御地震的能力,满足居民的住宅安全性需求。

2.3集装箱模块化建筑

集装箱模块化建筑是指在空间上将建筑产品分割为多个模块,并像搭积木一样集合而成的建筑。作为此类建筑的主要工具,集装箱具有低碳环保、抗震抗压、可以重复使用等多种特性,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酒店、汽车旅馆、一些临时性建筑的搭建以及灾后重建的项目中。集装箱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能耗低,现场施工废弃物少,多数构部件能够循环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环保的要求;由高强度钢构成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抗震、隔音、隔热性能好,施工工期短,对周围环境、居民生活影响较小;空间组合变换灵活,组装拆迁简易便捷,可供整体搬迁;成本低,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减少,生产效率高、质量优良。

3.建筑产业化与预制装配建筑技术发展的不足与建议

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的研究和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主要包括:相关部门对于建筑产业化和预制装配建筑技术的宣传力度不足,相关的法规、政策不健全,造成这种新技术、新工艺对于许多开发商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房地产企业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建筑产业化与预制装配建筑技术在我国的推行;科研部门缺少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动力,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缺少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预制装配技术建造的房屋质量难以用标准进行衡量和控制等。

针对这些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有效的土地、规划、税收、财政以及金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新工法、新工艺的研发,提高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培育预制装配住宅产业链,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立起对参与生产的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认证、培训体系,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加强考核制度,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第三、由设计规程、部品部件生产以及施工验收等方面人手,尽快制定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研发出配套的设计标准图集和可供实际应用的计算软件,并完善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等。

4.未来中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展望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大到整体空间布局,小到建筑细部的每一个预制构件,将建筑群与环境雕琢的如此细腻。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向工业化发达国家学习的起步阶段,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技术是实践过程中首要攻克的难题,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环境、功能及美观等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并无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第11篇

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创造的人造环境。居住建筑是所有建筑类型中最基本和普遍的类型,它的发展直接反映了建筑学的基本特征。住宅建筑设计不仅涉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还与许多其他学科有关。如:住宅具有社会属性,研究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涉及住宅社会学;研究家庭的生活行为涉及到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等等。因此对住宅设计的研究必须研究与住宅有关的学科的相关知识,这也是当今研究住宅建筑设计的显著特点之一。住宅建筑设计属于应用工程学科,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政策。

2传统装修模式下的互动设计

2.1传统装修模式的特点

在人们对毛坯房的改造、装修过程中,暴露出传统装修模式的先天缺陷,具体表现如下。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建筑装饰及居室环境设计是非常专业的问题,装修装饰工程的施工是专业技术极强的生产制造过程,把整个住宅装修过程完全交给非专业的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精神、思想上的负担和烦恼,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破坏住宅结构,降低了整体的质量和环境安全水平。大量的家庭装修工程由非专业的消费者主持设计、选材和施工,根本不可能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随意拆改结构,不负责任的选择和使用装饰材料,乱凿乱剃的野蛮施工现象大量存在。经过装修后的住宅楼,荷载普遍超标;防水、抗震能力普遍下降;地排水、防水的破坏和通讯、供电、视听线路的损坏,都成为住宅建设整体质量及安全的杀手。住宅装修质量投诉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了社会公众利益及居住者的安全。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一个楼盘有数十家装饰公司施工,鱼龙混杂,大多数队伍素质差,施工能力差,工程隐患多,增加了开发商及物业管理难度。国家规定的资质审验、设计审查和施工过程控制的措施无法实现。据统计,全国每年装修产值中约1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损耗。浪费了资源。销售毛坯房使住宅建设成本下降,但分散的、蚂蚁啃骨头式装修,无法形成规范施工,提升了每一户装修的成本.,首先是材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了材料成本;其次劳动生产率低,施工现场待工、窝工现象严重,增加了工资的支出,造成了财力、物力、人力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2.2传统装修模式下的互动设计

传统模式的住宅装修要得到广大住房者接受,关键就是要解决内部装修时的设计的合理与实用性,同时在合理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到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于个性化的需求。在互动设计改造中主要是针对旧房的一些现有缺陷进行因地制宜改造设计,对原有的建筑结构不随意破坏,主要是在现有的空间进行装饰塑造,达到美化室内的处理手法。

旧房中的门窗也应作为改造的重点之一。门窗的老化程度分为几种情况,一是木门窗如果起皮、变形,说明木材本身特性发生变化,必须拆掉得重做。如果材质紧凑,表面漆膜完好,可以在二次施工的时候贴上装饰面板,加以利用;二是钢制门窗如果表面漆膜剥落、主体锈蚀或开裂,也必须拆掉重做。

旧房装修的重点要放在装饰材料上。在修补后要刷一道底漆予以覆盖,一来使基层牢固,二来可以防止今后基层因泛碱性和受潮而出现变化,然后用按比例稀释的乳胶漆进行饰面。在施工中应注意现场空气的洁净,做好防尘保护,工具上要保证没有杂物。

旧房中的水、暖、电的改造是旧房常见的装修项目,而这些项目也是最容易被忽略而且最容易出问题的。电是关系到居住安全的重点项目,有许多旧房存在线路老化(多使用铝线)、违章布线的现象。现代家庭中电器较多,而铝线的导电性能差,易发热,容易形成火灾陷患。按照国家标准,装修中必须使用2.5mm的铜线,在墙里暗埋线时必须穿PVC绝缘管。旧房的改造装修要比新房装修多费一些脑筋,但如果能保持工艺标准,利用装饰手段来弥补旧房的不足,是可以改造好旧房。

3全装修模式下的互动设计

3.1住宅全装修模式

谈装修模式必须先明确装修内容,这是对室内设计师工作的一个界定,具体讲是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墙、顶、地六个界面和门窗,这是构成室内空间的基础;第二层次,固定设施、固定设备和固定家具;第三层次是活动家具;第四层次是室内陈设等。

3.2全装修模式下的互动设计

住宅全装修模式下的互动设计,提高住宅建筑的整体质量、实现以室内设计为龙头的住宅精品发展战略。便于整个装饰工程的管理,避免或减少矛盾和纠纷的产生与发展。在工人的使用方面,可以实施连续平行作业,减少工艺等待浪费的工时,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

3.2.1家居设计的完善性和超前性

家居装饰装修设计的完善性是指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现代居室环境设计理念,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和产品、技术,向购房者提供全方位的周到、完美的功能、选材设计服务,为居住者创造自然环保、舒适温馨、高雅方便的家居环境。家居装饰装修设计的超前性是指设计充分体现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前提,适应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社会进步的发展变化要求,向购房者提供前瞻性的设计服务,为居住者创造科学、时尚、健康的家居环境。

3.2.2设计、施工的科学性

从设计方面看,全装修住宅建设中,设计任务量要远远超过同体量的公共建筑,而住宅的变化要复杂,必须选择非常有设计实力的公司,才有可能在保证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完成。防止假冒伪劣的设计、施工单位鱼目混珠进入住宅建设市场,保证一次装修建设模式下互动设计能顺利实施。

3.2.3加强设计管理保证购房者的合法权利

提高房地产开发商和设计公司的整体素质和运作的规范化水平。切实保证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房地产商、设计单位和装饰公司联合蒙骗、损害消费者,是全装修能否顺利实施的另一关键环节。

4装配式装修模式下的互动设计

装配式的住宅装修是指进行住宅装修的主要部件在工厂里预制完成,现场只是对其进行简单拼装的住宅装修过程。它不仅是住宅装修的施工过程,同时包含它的设计、部件生产、现场装配的整个过程。具体地说,装配式住宅装修以住宅装修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材、轻工等行业为依托,以工业化生产各种住宅装修构配件、部品,然后现场装配为基础,以人才科技为手段,通过将住宅装修生产全过程的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制造等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实现住宅装修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住宅建筑的结构体分为支撑体与填充体,支撑体是不可改动的永久结构,而填充体则可更新。建筑中采用大剪力墙,每户只有四周的外墙承重,而户内所有的分室隔墙,都采用不承重的轻质墙体。这种住宅除了厨卫设备空间因管线的关系不可改动外,所有空间都可以进行重组。室内空间再限定还可以使用家具或隔断区分功能性空间,取得实用和装饰效果。还可以将轻型隔墙做成推拉式、折叠式的,使功能性空间互相重叠,获得适应性空间。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建筑节能;现状

引言

建筑节能,一开始的定义是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损耗,但是目前普遍比较接受的是增强建筑中能量的运用率,换句话说既要保持建筑的舒适度,也要保证能源的合理运用,以此争抢能源的充分利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节能也有了全范围的介绍,在建筑物初始设计、建设和使用的中,都需要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以及政策,确保在材料、器具和产品上面选用的都是节能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建筑物隔热、抵寒、气密性等上面确保能源的运用,从而达到节能的效用。

1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1.1建筑使用的寿命比实际使用的期限小,这也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在中国,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实际使用的时间有特定的规定,比方说普通的居住房的时间为50年,比较特殊的建筑为100年,然而,由于一些外在原因的影响,在20世纪70、80年代城市拆迁房屋的比例居高不下,据统计,这些拆迁的房屋平均使用的期限都在30年。在一些欧美国家,其房屋使用的年限以及建筑规范都是和我国类似,但是在使用寿命上要比我国高很多,比方说美国建筑的年限是80年、法国建筑的年限是85年、英国的建筑年限高达125年。我国建筑使用的寿命短,且大规模的拆迁导致资源、能源和建筑垃圾上面的浪费。

1.2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缓慢

资源的消耗比较大住宅产业化的进程比较慢,住宅的施工方式主要采取的是手工现场操作,且建设的模式也比较粗放,因此,在能源上面消耗比较高。通常状况下,中国住宅建设使用的钢量预计每一个平方消耗55kg,这和欧美的国家相比高出10~25%,水泥预计每平方消耗221.5kg,相比而言还是高出80kg的量。在卫生洁具消耗水量上面也要高达30%。现在市场上提供比较多的是毛坯房,这些建筑还需要二次多次的装修,这些装修所需要的费用是相当惊人的,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二次装修所产生的水泥废弃物重量可以达到120万t,可以资源浪费之大,经济损失之严重。

1.3北方建筑取暖的耗能比较高

北方地区建筑物的要求都需要能够采暖,但是取暖的材料所消耗的能量比较高,据统计,取暖材料所占社会耗能的1/4,可以说是建筑节能重点关注的对象。大多数的情况下建筑物要采取取暖的功效,就需要有专门的保温隔热的材料,且对于材料的性能上面要求比较高。在中国北方冬天和夏天的时候温度比较极端,因此,对于制冷和制热的要求会比较高,且消耗的能量也比普通的地区要高出50%。所以,北方的建筑需要在节能上面有所改进,只有提升供暖供热的体系,比方说利用地热,才能推动整个北部地区建筑节能。

1.4农村建筑还未起步

目前,虽然我国在建筑节能上面有所号召,但是其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城市当中,要知道农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底下,其生活上消耗的能量要远远的高于生产所产生的衡量,虽然在商品能源消耗上面一直在稳定的上涨,但是现在农村的建筑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很多时候建筑物的要求没有按照政府的要求,没有组织,没有规划,且技术含量比较低,因此,可以说质量上面略有欠缺,节能工作还为时太早。

2中国建筑节能机制的发展

建筑节能问题已经受到我国高级管理部门的关注。在1986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逐步开始建筑节能设计上面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在1999年,将我国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规划到强制任务的行列中。到了2008年4月的时候,国家又了了《节约资源法》,此法律政策中有明确的规定,节约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国家需要实施节约,需要充分合理的运用这些资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或者长期之内都需要将能源的节约放在首要的发展任务中。可以说该部法规有效的规定了能源的节约要合理、科学,此外,还针对节约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建筑节能也有相关的制定,它指出,建筑节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此标准贯彻整个建筑建设、设计、工程施工和监管上面。如果建筑节能不达标,那么建设主管部门有权驳回此方案;对于已经施工的建筑,也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对于已经完成的建筑,勒令其停止销售。建设主管部门可以说是建筑节能的监管部门。2017年3月,住建部发面《“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并确定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2016年9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17年1月1日起,杭州市、宁波市和绍兴市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意见》还提出,2016年10月1日起,全省各市、县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鼓励在建住宅积极实施全装修。”以上这些,表明我国各地区的房屋建设必须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

3中国建筑节能相关措施

3.1科学的规划建筑实际使用的寿命,注重建筑的质量

科学的规划工作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当然这也是建造高品质建筑的基础。加强规划编制的意义具有前瞻性、合理性、科学性,是保证规划严谨、科学、高效,其维护的工作也要遵从以上几点,严格的按照要求来执行,加强责任制的要求,争取做到公平、公开,特别是在城市的规划工作上面,要建设居住、商业、办公一体化的建筑,推动城市综合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交通上面能源的消耗。

3.2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

加快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这样的好处就是节能上面的重大突破,装配式施工和传统施工相比其材料的运用要比以前少20%,在水资源利用上面也只有以前的65%,在工作效率上面也上升了5倍。其核心要求是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

3.3增加建筑维护和改造任务

在建筑节能和建筑功能,以及城市环境的要求上面三者联系到一起,要避免大规模的拆迁或者重建工作。北方地区建筑多需要有采暖的功效,因此,可以加强采暖上面的补贴工作,其实也就是将暗补转换明补,此外,还要建设个人的收费账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供热价格的透明化,以便确保其热量和计量收费上面的标准化。在公用建筑上面,也要从空调、照明、水、电等系统上面入手,只有合理根据政府的要求,才能有效完成旧建筑的维护以及节能上面的改造工作。

3.4增强建筑节能的意识

有一些地区上到管理部门下到个人都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这让有一些企业找到了躲避政府监管的途径。要实行建筑节能的目标,不仅要制定合理的节能标准,还要加强节能教育,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节能科研和管理队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建筑节能,2006(1).

[2]井海玲,麻晓明.关于对建筑节能现状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