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体裁教学法小学语文语文阅读
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主要有诗歌、通话、散文、记叙文四大类,在语文中阅读是重中之重。搜集处理信息、认识生活、开拓思维是阅读学习的中心思想,“体裁教学法”是众多阅读教学方法的之一,是建立在体裁的基础上。运用此方法教学,可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法,方便日后其它学科的继续学习。
一、体裁教学法的意义
“体裁教学法”最早流行于澳大利亚,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理论发展学生意识,分析不同的题材作为研究依据,从多角度出发探讨分析,促进学生掌握分析不同的语文阅读结构。这种构建方法是一种语言学习结构,以语言的交流为基石,形成“体裁教学法”的阅读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水平、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
二、“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问题整理归纳的应用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安排阅读任务,学生通过漫无目的的阅读书面内容,无法在文章中找到中心思想和关键词,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无法正确答出问题答案,老师询问无果会直接给出答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无法学会怎样有效阅读,降低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语文作为开放式教学科目,需要发散性思维,没有固定的答案,符合作者思路和文章主旨的答案,都是正确答案。每个学生站的角度不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给出正确答案。老师可以采用“体裁教学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在文末总结时可以采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胆假设,学生在进行不同尝试时会增加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老师引导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正确分析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思考自我解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调整学生学习方式,养成优秀的学风。
(二)对问题研究分析的应用
在阅读教学前,首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文章中阅读,学生有目的阅读,理解效果会更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随信息时代的步伐,需要将新科技运用到教学模式中,课堂上需要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需要多媒体工具呈现给学生,好的阅读气氛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被读者带入文章中,再结合“体裁教学法”的引导方法,对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思考,改变了传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体裁教学法”是构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对问题思考提出的应用
问题解决不等于问题已经结束,当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也要学生思考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例如,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是否融洽,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已经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疑问等,同时老师在完成教学目标后,可以让学生做相关练习。例如,用类似的描述法描述身边的事物,用情景演绎出文章的主旨,等等。通过反复不断地思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体裁教育法”适用于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是能够提出问题并自我解答。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中,对老师也是一项新的挑战,老师需要不断创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的下一步做准备。
三、“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例
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常见的诗歌类型分为两种: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以现代诗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为例,阐述“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本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理解阅读材料,使学生掌握诗歌类体裁的阅读方法,抓住诗歌文章描述情景和诗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解析阅读材料。
(二)教学内容
《雨后》是儿童对生活的描写和感触,语言十分生动,通俗易懂,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呈现孩子雨后玩耍的场景,将孩童的童真可爱展现出来,初次阅读文章后,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文章中,想起儿时遇到雨之后的自己,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诗歌体裁的文章结构,为日后阅读这类体裁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1.情景设定,新课导入老师:下雨是夏天最常见的天气,大家听一听下面是什么声音。(播放打雷的声音)学生:打雷的声音。老师:打雷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呢?(播放下雨的声音)学生:下雨的声音,而且下雨后会有很多积水。老师:对的,雨停啦,彩虹出现在空中,小朋友们都跑出家门,文章的作者冰心奶奶看见孩子们高兴的笑脸写下了《雨后》这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冰心奶奶笔下那些快乐的孩子吧(播放冰心《雨后》阅读版)。2.初次感悟,体裁介绍老师:这篇文章属于诗歌体裁,是一首现代诗。请阅读诗歌全文,以小组为单位,在文章中尝试找到以下问题答案:这首诗歌描述的形象有哪些?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提问学生回答,例:这首诗歌描述了树梢、广场、水花、孩子。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法、借代法、白描法。这首诗歌表达的作者通过雨后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象到自己童年的快乐。3.深度阅读(略)4.写作练习老师:运用每个人的小脑瓜,完成下面的造句。雨后的_________。(在哪里)我在___________。(做什么)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学生1:雨后的操场,我在跑步,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学生2:雨后的公园,我在散步,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老师:同学们的句子造的非常好,那么谁可以到前面来表演一下这篇文章呢?学生踊跃举手,老师选出一名同学做旁白,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分别饰演小哥哥和小妹妹,阅读全文并演绎。5.总结全文老师:通过对本篇现代诗歌的学习,大家现在都是小诗人啦,让我们记住小哥哥和小妹妹的快乐时光,也要记住诗歌体裁有什么特点,掌握诗歌的结构,对日后其他现代诗歌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小节,可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发出祈盼,让战争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在教学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补充材料、感情朗读和展开想象三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一、补充材料是拓展内容的有效手段
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教师又从网上下载了有关朝鲜半岛局势新闻报道,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学生对战争自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课文中所讲的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这些资料中了解到战争到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安定的因素。从这些资料中,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战争让那么多的人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战争让那么多的亲人生离死别、国家沦丧……这样,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出现一幕幕战争的灾难,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感情朗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
在本节课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这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因此,在朗读这句话时,语气自然是逐句加重,语气中自然含有深深的谴责。这样,朗读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深化了学生的朗读,二者真正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展开想象是学习课文的重要方法
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在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境?沙漠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境?通过想象、交流,教师又给学生播放图片课件,学生也能够了解到战争让本来安宁的自然世界变得喧嚣而残酷,自然也就了解了战争给自然社会带来的灾难。
四、拓展训练是巩固学习成果的良好手段
本课拓展训练是固定格式的仿写,仿写《做早操》。诗歌给的第一节仿写内容是:小鸟,起得早,叽叽喳喳,在树枝上唱歌。学生分别仿写到:小草,起得早,飘飘悠悠,在风中做操。小河,起得早,哗哗啦啦,在山脚下做操。小猫,起得早,肃肃静静,在角落里做操。学生用诗的语言写小兔、小虫、花儿、露珠等许许多多的事物。通过仿写,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诗的结构特点、句式特点。课下,郑梦瑶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联想,写了一首《校园随想》,刊登到了校报上。她写到:“是谁?把洁白的雪花,扑簌扑簌地撒向大地。素裹春的校园,滋润春的生机。是谁?把暖暖的春意,呼哧呼哧吹向大地。驱赶冬的严寒,迎来夏的惬意。又是谁?把知识的大门,吱扭吱扭地渐渐打开,启迪新的灵魂,萌动智的灵犀。是云朵撒白玉,是阳光驱寒意,是敬爱的老师,把我们辛勤培育。”正如全国特级教师俞国娣所言:“当你喜欢诗的时候,就会用诗的语言启迪智慧;用诗的韵律锤炼语言,锤炼我们自己的语言,也去锤炼学生的语言。用诗的节奏去行走课堂,组织课堂,动静搭配,读写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量是语文教学能否起到良好效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更是会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情况如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研究课本阅读量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用以满足教学需要都是非常合适的。可对小学生来讲,课本阅读量多大才能满足学习需要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注意到了阅读量的问题,规定了量化的课内记诵量以及课外阅读量,但是并未对课本阅读量这一问题作出明确量化规定。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讲,到底读多少课文才能将语文学好,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而个体对于语文的接受程度有差异,使得这一问题比较难得出定论。对于群体教学来讲,课文数量则需要一个基础量化数值,学生的平均课本阅读量的接受速度应当同课时数要求互相适应。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学期掌握一册课本,十二个学期共计十二册课本。而这就为究竟课本阅读量是多少这一问题,提供了空间研究需要。再者,语文教材除受到课时影响,还会受到识字任务的影响,三千字的识字任务应当科学地分配到不同阶段的课文当中去。基础阅读能力应当在特定的时间与阅读量下逐渐形成,作文能力的培养也要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与模仿。这些都会影响到课文数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数量究竟是多少是有很大弹性的。同样是应用汉语的地区,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等,课文数量各不相同。本文仅就内地情况作以初步分析。
二、课文内容与形式的改变
我们可以把内地各个版本的教材涉及到的课文按照散文故事、古诗和现代诗等做出初步整理统计,以调查学生阅读内容,然后得出比较数据。经过分析研究,人教、北师大课标和江苏课标等版本教材,课文占教材比例均超过65%,人教统编版达到了83%。均超过全部阅读量的半数。诗歌均在35%以下。数据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都是以现代文为主要阅读形式,现代诗歌、古诗、古文的比例逐项降低。这样设计是因为小学语文的目标是认字识字,再加上语言读写与交际能力培养。而要完成这几项目标,一定要以现代语言文字环境为依托。在新课程改革中,散文故事类型的文章比例缩小,诗歌的比例增加,这种变化同编写理念有很大关系。伴随人们提升语文素养与欣赏水平,教材中增加诗歌含量是不可逆转的变化。而从展现形式来看,各套教材在设置精读与略读课文时,虽然各有不同侧重,附加阅读题材也因为主体阅读不同而呈现出完成不同的变化,但是在编排中都提升了阅读量,让扩展阅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人教统编版比较简单,只在基础训练中偶尔加入诗歌。人教课标版则在课后加入了阅读链接和课外书屋等,增加了阅读篇幅数量。北师大的教材阅读量增加表现得更为明显,教材印张数同字数都占优势。
三、对课本阅读量的现状思考
(一)课本阅读内容为什么会增加?
单从人教版先后三种教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显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受到时代的影响,也和教学理念变迁息息相关。教材编写以大纲为指导,1978年的大纲重视基础知识,没有量化阅读量。到了2000年,开始强调阅读积累及语文的工具性,第一次规定了课内背诵与课外阅读数量,提出了实质上的阅读要求。而接下来的语文课标,则做出了更为合理的调整。在沿袭了原有背诵、阅读的基础上,形成了扩展阅读、积累语言的意识,将更为成熟的阅读量标准,引入到教学规划里来,更加注意在大量阅读中习得语言,加强记忆积累,也更加注意小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课标的成熟度更高了。目前大量阅读已成为学习语文的关键策略。虽然大纲中未明确提出课本阅读量的问题,但是按照教学精神的变迁,教材编写仍然在阅读量中体现出变化,十二册教材中总计增加了近百篇文章,不但极大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也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手段,让过多过繁的技巧训练转变成为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
(二)课本阅读量增加会改变什么?
增加的数量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课堂上将其消化掉,这是内在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和学生的各人素质有关,也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有关。此外,限定了具体的精读与略读内容,更会制约文字的阅读速度。阅读材料难易不同、阅读材料篇幅长短等同样会影响到阅读量与教学效果。比如课文字数最多的北师大版,字数虽多,可是课文数量却又相对较少,篇幅较长。这就需要教学时注意适当增加课时完成长文章阅读。以上种种因素都要求在教材编制与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更为合理的方法,使课本阅读量既能适应一般师生的阅读需求,也可以给优秀师生提供广阔的平台。
(三)什么是合理的课本阅读量?
所谓课文合理,是要将阅读数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还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合理难度及篇幅的课文。阅读量应让学生可以接受,但是不能设计得过于简单。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近些年来各版本教材在实践中得到认可,说明了它们存在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印张总数在66,总字数在133万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数值。意即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数量值在130字左右,是可以完成前面提到的习字、培养阅读写作能力与素质教育要求的。
四、总结
最后我们需要说明,语文教材只是起到示范性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凭借教材达到思维活跃的目的,达到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目的。我们应当注意课外阅读补充,特别是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系列,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庞玲.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散文选刊(理论版),2011:1。
[2] 李晓红.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
[摘要] 小学诗歌教学要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
[关键词] 小学诗歌教学 想象 诵读 情境
在壮丽的山河锦绣图中,溶进颗颗喜悦、自豪的心灵;把充满哲理的教导写进生活的画卷里;请枯燥的知识变成歌,牵着你的手走;让平平淡淡的生活释放光彩,犹如和着歌,迈着步,跳着舞,追着风,这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它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和启迪,深受学生们喜爱。
可它虽美,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其一,古诗由于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至于体会意境,感受它的魅力也就更难了。其二,现代诗歌的内容与诗句都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要把握诗歌的内涵有一定难度。再者,诗歌教学不像其它阅读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可挖掘的语言训练因素相对减少。每次上诗歌,我都觉得若有所失。
于是,我作了多次尝试,确立了“125”体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一个中心:训练;两个基本点:由说到写,由读到想;五个要素: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
一、身临其境,心领其意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是求知的导向,情之所钟,金石为开。根据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加强诗歌内容的直观性、可视性。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理解诗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趣从中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课件等媒体,配以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渲染气氛,把诗歌内容的美展现给学生。(叙事性强的诗歌可编排成小品)运用这种手段,使学生快速“入境”,创造学习的契机。
镜头一:《快乐的足球赛》
我首先出示插图,看图说话,从图中学生很容易发现,这图中画的是踢足球的场面,由此引出真正足球赛的种种规则的认识。再又与图中的足球赛进行对比,此时,学生马上观察到这场足球赛与一般足球赛的不同:场中有只小花狗,人物中竟还有两个围着肚兜的小娃娃,但从人物的表情来看他们是相当快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学生的疑问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浓厚了。
镜头二:古诗:《春居》
这首诗用孩子们散学后放风筝的情景渲染了明媚的、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光。对于放风筝,学生们是很喜欢的,而且也是很熟悉的。因此,我就请学生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故事,此来激发他们相应的情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经历,画一幅《纸鸢迎春》图。学生们兴致颇为浓厚,纷纷动笔想象创作。接下来,我请了几位学生把作品投影在屏幕上,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听了孩子们的叙述,我不禁被他们的天真、活泼所感动了。有位学生画了几个放在草地上的书包,他说是因为孩子们急着放风筝,所以连家也顾不得回了。这个想法简直妙不可言。还有几位学生指出了读本上插图有不对的地方,例如柳条画得不该那么斜,因为春风是如此的轻柔等。在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渲染的情境中。
2、意从彼出
在有形的世界里,学生们用他们的心灵之窗去洞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挖掘美。在诗歌优美(有趣)的意象前,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运用了观察,启动了大脑。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事物,然后进一步描绘所见事物的情态,同时出示相应的诗句(诗节),这样图文对应,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很快心领神会。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理解诗歌的意思。同时这也是对诗歌意境的提示。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古诗教学。
镜头一:古诗教学:《山行》
我首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景物。这比较容易,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树林、人家、车、白云、石阶、人……接着,择其要,把与诗中相关的事物按顺序板书:
石径
白云 人家
车 枫林
叶
然后,指图进一步描绘:石径是怎样的?(弯弯曲曲,伸得很远,好像一直通向山顶。)把板书补一补,出现第一句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人家出现在什么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出示第二句诗:白云生处有人家。车是停着的,从车上走下一个人,观察他的动作,想一想他在干什么?(观赏枫树林。)他为什么要来观赏枫林呢?(因为他喜爱枫林。)出示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你看,枫林里的枫叶怎么样?(火红火红的,像一片彩霞,飘落的枫叶又像蝴蝶在飞舞。)那你知道枫叶是在什么季节变成红色的?(秋天)出现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红。按照这样的步骤,当整首诗出现时,学生就能从刚才的观察说话练习中大致明白其意义了。同时,这种方式又锻炼了学生观察、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教师在上述基础上,作补充介绍:这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帮助学生了解杜牧。之后,听录音朗读,就诗中几个特别的字词再作强调:斜,弯弯曲曲;坐爱,因为喜爱;于,比。这样,这首古诗学习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
从实践效果来看,运用这种方法,比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理解速度更快,理解也更透彻。全班90%以上的学生能快速掌握古诗的意思,也为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作了铺垫。
二、诗中漫步,文中求索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读是多么重要。诗歌比较抽象,更需多读多诵。读是把抽象化为具体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还可以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意境,创造出比意境更美的意象。
1、情留读中
诵读之重要性已为现代心理学实验所佐证: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地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而为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美读,则是在有声朗诵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者的所有情感积累,如所说的那样“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最终达到读者与作者两种角色之间的完全融合— — 此正所谓忘我而入境也。美读的过程就是热情洋溢、由内而外的过程,目光、表情、体姿都应予以恰当调配,从而使整个身心沉醉其中、和谐外化。
古诗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最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而现代诗歌,在格律上虽不及古诗讲究,但它仍具琅琅上口的韵味,加之内容生动丰富,同样受到学生青睐。
古诗与现代诗 歌的朗读指导略有不同。古诗朗读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身体姿势,完全由他们的兴趣出发,抒发内心的感受:或摇头晃脑;或像古人作诗那样拈须沉思;或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引吭高歌”……在相应的音乐氛围中,边读边再现之前出现的诗歌所描绘的图景。
现代诗歌的朗读,则可由教师范读在先。通过教师的语气、停顿、重音、动作、表情,自然地感染学生,把要说的话转化成音符输入学生的大脑。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乐于模仿。“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在模仿中,学生们也体会到了,教师所表达的情感,加上年龄特征的因素,他们体会到的更多,更生动。通过读,诗歌在他们脑中已不再模糊,以逐渐地变为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跃然纸上。
2、意在言外
在诗歌教学中,要感受形象的画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想象。想象的方法有“再造想象”和“扩展想象”。“再造想象” 是再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艺术形象的一种想象。
镜头一:李白的《望天门山》
我们就可以通过想象再现天门山一带宏伟壮丽的画面:奇峰插天,绿树成荫,怒涛激荡,浪花飞溅;雄伟的江面上,一片白帆乘风破浪,疾驶而来;而一轮鲜红的太阳,悬挂在青山绿水之上,万道霞光,使山山水水涂上了一层迷人的金色, 天门山越发显得壮美多姿。这样的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能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统一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
“扩展想象”,即是把作者创造的艺术画面加以扩展、补充的一种想象。这是因为在意境的创设中.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以调动阅读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扩展想象,可以对作品的境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镜头二: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诗句。
诗中没有具体描绘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象,但我们可以抓住诗句中的一个“绿” 字,进行扩展想象。我们仿佛看到:在那阳光明媚的春天, “春风”翩翩而至,她用一双奇妙的手,装点着江南大地,给大地披上了绿色新衣,使江南到处充满了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这样去想象,去扩展、补充,我们便能获得许多奇异的美好感受。
镜头三:《快乐的足球赛》
在体会“这场足球赛的快乐”过程中,我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去想象:傍晚,阳光( ),暖风( ),垂柳姐姐( ),小花妹妹( ),小河边野草( ),小河发出了( )的歌声。我们在草地上( ),玩够了,比赛就开始了。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踢球,美哉,乐哉!赛前,还要高歌一曲《足球赛之歌》呢!(《快乐的节日》稍作修改,旧歌新唱: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向小鸟一样,来到里野里,来到小河边。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跑啊跑啊跑啊,踢啊踢啊踢啊,快乐的足球队员们,让我们一起痛痛快快赛一场……)这样,学生的情趣被激发了,诗歌的意象也逐渐丰富了。
三、方兴未艾,言尽其衷
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心理学家啊·尼·列昂捷夫又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活动心理学理论,指出作文是动机支配的活动。只有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真正进入角色,才能写出真正的作文。在诗歌教学中,看图说话,引导想象,已为作文创下了基础,只需将说话、想象活动的内容转化成书面形式。可以说,从诗歌内容的学习过渡到作文训练已“水到渠成”。他们对诗歌内容的兴趣就是他们引发写作欲望最初、最好的动机。
在《山行》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作文的思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只要他喜欢,就能“言之有物”。在这里,便可以诞生许多关于秋天的“杰作”或“四季的赞歌”。有的学生写道:“大诗人杜牧喜爱秋天的枫林,可我们这边见不着,白的棉花,金黄的稻谷,碧绿的甘蔗,大片的桔林缀满了‘小灯笼’,吃起来个个都甜津津的,河滩上牛羊成群……农民伯伯匆忙的身影,豆大的汗珠和他们腮边的笑容,秋天多可爱呀!”“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不冷也不热,空气又清新。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老师还会带我们去踏春,放风筝,多有趣啊!……”不管文笔如何,单凭着他们的兴致,比任何一次作文训练的积极性都高,这种真实的情感是很可贵。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总是新奇的,他们的想象更绚丽多姿,如果能够及时抓住想象的翅膀,他们的生活就成了诗。在他们接触诗歌之后,让他们尝试写诗,把看到的、想到的编织成文字,用上夸张的想象,有趣的比拟,他们也能写诗:风筝,你是一位邮差/送来春的消息/风筝,你是一朵鲜花/带在大地母亲的发间/风筝,你是一个贪玩的孩子/总想爬得高些,再高些/风筝,带我一起去飞吧!……虽然他们还显的很稚嫩,但想象是可贵的,多练之后,诗的感觉就会产生,这也同样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有常新的生命力,总能不断挖掘出新的东西。在诗歌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加以整合,创造出更能体现教材特点,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兴趣的教学体系,这是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诗歌的大舞台中,不断展现新的景致。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试验,让诗歌教学青春常驻!
参考文献
[1]冯国太郝敬宏·诗歌意境教学之我见·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4月
[2]李建祁·意境品味三部曲·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7月
[3]屠礼中·古诗鉴赏教学五环节,1998年7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已经走过十余个年头,当中不乏对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生活教学法、多媒体辅导教学法和故事教学法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三种教学方法的分析,就小学语文教学品质的提高进行深入研究。
一、生活教学法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语文来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生活。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生活化教育的研究,采用生活教学法,建立语文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角度导入新知,拉近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
以修辞格知识当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讲解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认知,教师可以举这样的例子:八月十五的月亮真圆啊,圆得像一轮挂在天空当中的玉盘。月亮和盘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哪怕是小学生,他们也不会感到陌生。借用这两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导入修辞格知识,很好地体现了生活化教育这一主张,同时化繁为简,加深了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经验毕竟有限,这就导致他们在理解一些概念的过程中出现认知偏差。采用生活教学法,正是为了解决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一问题。通过在课本知识与生活之间架构桥梁,帮助学生与语文建立亲密联系,降低理解课本知识的难度,教师再开展课堂教学活动,W生就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二、多媒体教学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班班通、电子书包、电子白板技术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巨大便利。教师应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
以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间休息时间,跟学生玩一次“听音频、猜名字”的游戏:多媒体随机播放树叶飘动、蟋蟀振动翅膀、大雁鸣叫、谷粒绽开等声音,学生进行抢答,比一比,谁猜的最多。《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歌,小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一组秋的声音,可以调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印象,促使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容量,有助于教学品质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易分散,容易被课堂之外的东西吸引。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教学设备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让那些华而不实的课件分散学生注意力。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培养更是百害而无一利。建议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播放视频、音频或者图片资料,以免课上分散学生注意力,耽误教学进度。
三、故事教学法
瑞典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会区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东西,在儿童眼里都是活的、有意识的。”仔细观察专心致志的儿童,你会发现它们常常把周围的世界与想象中的世界艺术般结合起来,并渴望进入这个世界。故事的存在为儿童进入这个世界提供了契机,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故事的魅力是巨大的。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这当中选入了众多优秀故事:早期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经典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巨人的花园等。这些故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着强烈的号
召力。
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故事教学的研究,巧妙利用故事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主体意识,促使学生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时,可以开展课本剧表演比赛,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这一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本文提到的这三种教学方法,比较典型的还有情境教学法、趣味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等。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有法”,这些教学方法之间并不是相互分割的关系,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将这几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语文积累包括语言积累、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因此我们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真正实现“处处是学习语文的课堂”。
然而,仅凭语文课堂短短40分钟的时间,哪怕教学效率再高,也未必能真正地实现上述目标,究其原因,因为学生对积累没有兴趣,厌烦语文积累。所以,丰富学生积累首先应让学生产生积累的兴趣,喜欢积累。
一、熏陶,让学生愿意积累
我们小学教师的施教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很奇怪,他可能不按我们大人的思维进行学习活动,但他有着我们大人所欠缺的勇气与毅力。只要学生自己喜欢,他会试着去尝试,去模仿,甚至想尽办法去探究,直至成功为止。假如我们能让学生对积累也产生这种心理,那学生会在这种心理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去积累,享受积累所带来的乐趣。
不可否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空洞的说教并不能真正让学生懂得积累的重要性,也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并高质量地进行积累。实践证明,学生特别喜欢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话,尤其在高年段的语文课中,当教师说出一段如诗般的言语或激昂的演说词时,教室里总是特别地安静,因为学生都在认真地听讲;而后,教室里可能会窃窃私语或者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因为教师的精彩,学生被彻底地震撼了。学生已经具有了文学的初步审美能力,也在开始享受文学的魅力了。可惜的是,往往学生的感动就到此为止了,我们很多教师都没有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性。
言传身教是我们教师的法宝,潜移默化是我们教师最成功的教育方法。假如课后,我们能找一个机会,让学生回顾一下课堂的精彩,让学生说说这是为什么,而后用教师的切身经历感染、熏陶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循着教师成功的足迹,尝试着语文积累,从中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徐州特级教师孙建峰的学生肯定喜欢积累,因为孙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言语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期耳染目睹的学生也会在孙老师的熏陶下,喜欢积累,喜欢文学,这不正是教师最大的自豪吗?
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从自己的教学艺术入手,精雕细琢,肯定都能打动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将“积累”落实于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喜欢、愿意去进行语文积累。
二、方式,让学生学会积累
新课标提出,语文积累包括语言积累、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积累是量化的过程,更是质的提升的必经途径。
积累内容的多、烦、杂,积累时间的长期性,积累方式的枯燥性都决定了语文积累必须要有良好的耐心与坚韧的毅力,如同一场“持久战”,走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然而,又有多少生性好动的小学生能坚持呢?固然,我们教师能通过自己的“手段”让学生不得不坚持积累,但这又有多少效果呢?
因此,惟有从积累方式上入手,变传统的死记硬背为自主有选择性地记忆。
学生好动的特点决定也学生喜欢活动,尤其喜欢竞赛,在竞赛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本学期,我专门就语文积累进行了一点尝试。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水平相当的五组,各组推荐一名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以周为单位,采取各种方式按照全班同学制订的规则,进行每次的积累练习。然后按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的顺序分别检查相应一组学生的积累成果。每次检查,总能发现许多的惊喜。在积累中,学生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小组围绕相同的主题进行一周的积累;有的小组每天一个主题,五天积累涉及了五个知识;有的更在积累的知识下面写上了自己的简评,字里行间透露着自己对这次积累的独到见解……
更令我惊奇的是,有位平时不善言语的学生竟然在一周的时间内背诵了五首不同内容的现代诗歌,而且每首诗歌都很长。在这位学生的带动下,全班学生更是掀起了一阵背诵诗歌的。因势利导,我马上开展了一项“我与诗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朗诵、改写、创作等多种方式了解诗歌、研讨诗歌,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地将语文学习扩展到课外,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三、激励,让学生爱上积累
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学习活动,学生更需要付出,然而回报总是那么微小,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教师怎么引导,怎么处理!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理解、支持与帮助。
就在上述我的这番尝试中,我分层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个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更何况我们那些思维还很不成熟的小学生,我们常常说“因材施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以激励为原则,积极发现学生在积累练习中的闪光点并用打“”的方式进行大力表扬,以此带动他们其他方面的进步,甚至激励全部学生的集体进步。
上述案例中的背诵了五首现代诗歌的学生,原本是位不起眼的小男生,甚至是位经常被老师、学生忽略的学生。然而自从那次后,他变得自信了,变得活泼了,变得敢于和老师接近了,至今他在我们班级里还保持着一项记录,他会背诵的诗歌最多,他知道的诗人最多,他的诗歌运用得最多。
还有一些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且他们在组长的组织下,也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积累,有的可能只是一些普通字词的积累,有的可能只是一些简单成语的积累,有的可能只是一些作者生平简介的积累,但我都没有否认他们,而是积极地肯定他们,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肯定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在激励中,原本枯燥的积累变得富有滋味,每个同学在活动中都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保证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所感、有所悟,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对小学生的阅读训练不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还要培养他们有效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从阅读兴趣培养、字词训练、丰富阅读形式以及重视阅读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期更好地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前提和关键,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直观展示、巧设问题、情境创设、多媒体手段以及竞赛活动等。如在讲述《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学习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小男孩学到了什么样的新本领?他是怎样展示这项新本领的?同时他又是如何切苹果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当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小男孩的方式来切事先准备好的苹果,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切的苹果。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再结合课文进行小组谈论并汇报小组讨论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亲手操作中增强直观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课文,并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实用性。
二、重视学生的词句训练,为学生的有效阅读奠定基础
词句的掌握是学生阅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有效把握文章思想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词句训练。如在讲述《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讲述课文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朗读预习,并让他们在朗读中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文章中的形声字、多音字以及同音异形字等。在预习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文中生字词的记忆。如可以通过换偏旁、加偏旁、笔画记忆和形声记忆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而对于一些生词词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字词词义和文章的理解。
同时,由于文中“蚂蚁”和“蝈蝈”两词的读音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因此,在预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如对于“蚂蚁”的读音,教师要指出虽然两个字都是上声的读音,但在两个上声读音连在一起读时,要注意把第一上声读音读成阳平。而“蝈蝈”作为一个重叠词,在读音上要注意把后一个字的音节读成轻声。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示范性领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中字词的读音。此外,对于文中出现的常见词语和常见句子,学生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还要在平时的交流和写作中能够正确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逐渐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从而为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不断丰富阅读形式,重视正确阅读方法的掌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在阅读教学中,灵活的阅读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阅读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如对于一些古诗词和现代诗歌,要让学生进行诵读,以增强他们对诗词韵律美的感知;对于一些小说片段或故事情节较多的文章,则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以及分组读等形式,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演欲望;而对于一些景物类或说明类的文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读,让他们在自己的阅读中感受、体会文章的深意。
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对他们正确阅读方法的引导。由于小学生自身的阅读领悟能力较弱,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即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文章题目和内容、读懂字词、归纳段落以及把握中心思想等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训练中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在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标题来进行课文的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都体现在哪些地方,并找出文中的具体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在阅读技巧的掌握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重视阅读评价,改善评价标准
阅读评价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阅读热情和阅读信心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阅读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阅读的乐趣,以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但当学生的阅读出现问题时,教师也要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指正,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另外,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从而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重要路径和方式,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视对他们词句的训练,通过阅读形式的丰富和阅读评价的多元化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辅溪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J].内蒙古教育,2013(06).
[2]杨素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文房四宝,2013(10).
这是钱理群先生为苏州第十中学的校本教材《诗海巡览》撰写的序言。钱老师一直关心基础教育,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做过深入的研究。这篇序言,钱老师所说的“最文学”“最历史”“最人类”“最年轻”的诗歌与诗教的四大基本理念,阐明了诗歌的特性与诗歌的教育意义。他对中学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行动总是充满热情地鼓励;对此书编写者的赞赏与鼓励,蕴含着他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和深切期待。他提倡“静悄悄的教育变革”,“既要正视当下中国教育远不如意的现状,又不怨天尤人,从改变自己及周边的教育存在开始”。这正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肩上的责任。
这不是一般的诗歌选本,而是有着自觉的诗歌意识与诗歌教育(简称诗教)意识的选修课教材。本书的编选和阅读指导,都是建立在对诗歌的本性、诗教的本质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其要点有四。
一、 诗歌是最文学的。文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诗歌正是最精致的语言艺术。诗歌与语言是有着本源性的联系的: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是从母亲吟诵的儿歌、童谣里感悟语言的;以后在学校里,我们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阅读、赏析、朗读诗歌作品,诗歌无疑是语文教材里最重要的文体。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歌构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的主体:汉语文字之美,最充分地体现在诗歌的韵律里;中国所有的文学体裁――小说、散文、戏剧,无一不充满诗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懂诗,没有诗的悟性,就无法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在中国语文传统教育里,诗歌教育从来占据主要地位,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年,对诗歌教育的忽视,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了文学性,失去了诗性,失去了语言的熏陶,也就远离了语文教育的本性。
二、 诗歌是最历史的。如本书编者所说,诗歌“和历史一样古老”,“与历史相伴相随”。一部古今中外诗歌史,就是全人类、各民族的精神史,情感、心理发展史,社会、文化发展史。以诗学史,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中国诗教十分重视诗歌的认识功能与精神沟通的功能,就是强调要通过对诗歌的学习、鉴赏,建立起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与本民族、人类的历史和内在精神的联系,这是一个承接民族和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
三、 诗歌是最人类的。诗歌不仅和历史,更和人的存在“相伴相随”,有人就有诗,因此,诗歌最是全人类的艺术。诗歌带来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超越民族、种族、国家、地区、时间和空间的。诗歌从来都是各民族民间交流的最佳手段,不同国家的诗人聚集在一起,朗诵各自的诗歌,尽管语言不通,也能从诗歌本身的韵律、声调,朗诵者的神态里,感受到心灵的撞击与默契。这样的特殊交流功能是最能显示诗歌的神秘性的:它是直通人的灵魂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诗歌,也就远离了人的灵性与神性,成了“失魂”的教育。
四、 诗歌是最年轻的。诗歌本质上是一种青春的艺术,诗歌与儿童、青少年有一种本原、本质上的血缘关系,即所谓“青春永在,诗永生”。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说得很好:“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著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述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最初的感应,因而每个年轻人天生就是诗人。”(严凌君《〈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前言》)这些年,在应试教育的逻辑支配一切的情况下,诗歌教育或者被边缘化,或者也纳入应试轨道,成为一种分析性知识,我们的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远离了青少年,特别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和感情世界。但是,青少年亲近诗歌的本性、本能,是不可能泯灭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重兴诗歌教育的最基本的理由与根据。
应该说,以上诗歌与诗教的四大基本理念,是相当完整地渗透于本书的编写工作中的,具体地说,诗的文学性与青春本性,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我看来,由此而形成的是本课程的三大目标:把本属于年轻人的诗歌还给青少年;恢复诗歌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应有地位;继承中国诗教传统,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诗歌教育的新路。而诗歌的历史性与人类性,则构成了本书具体编写的理论基础与依据,由此也形成了三大特点。
首先是选诗视野的广阔:不仅选古诗词,而且选现代白话诗;不仅选中国诗,而且选外国诗;不仅选西方世界的诗,而且选非西方国家(如印度、拉丁美洲)的诗。这是“全球视野中的古今诗歌”的大格局,就突破了当下中学诗歌教育偏向中国古典诗词、不免有些单一的狭隘局面。
更重要的是,本书在诗歌的编排上,既采取诗歌史的思路,“从纵的方面展示世界诗歌的发展脉络”,又注意中外诗歌在时间、空间上的同一性,“从横的方面展示各民族、各思潮、各流派相互冲击、影响、借鉴、交融的图景”。由此而匠心独具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结构:以“古代诗歌最早的辉煌与东西方诗歌的起点(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中世纪的沉寂与唐宋的辉煌(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文艺复兴的艺术灿烂与明代知识分子的人性觉醒(公元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走向现代的强音与清代的诗歌(公元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现代诗歌的流派纷呈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崛起(公元二十世纪至今)”这五大章来组织全书。这样,就将《荷马史诗》与《诗经》、《楚辞》,但丁和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拜伦、歌德、普希金和纳兰性德、龚自珍,波德莱尔、艾略特、泰戈尔、聂鲁达与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置于同一时空下,来品味、欣赏、比较。这是极富创造性的,即使在诗歌选本里,也是别开生面的。把中国各时期的诗歌放在同时期的世界诗歌视域里,是会产生全新的理解、感悟与想象的。对此,是可以有许多期待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编者自己说的,这样的设计背后的“苦心”:“我们想用这样的结构,引导同学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不同时代的诗歌作品,以国际的视野去观照不同地域的文学现象。这样的眼光与视野,不仅阅读鉴赏诗歌是需要的,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对于同学们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也终于明白:编者的着眼点,是“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的培育,是学生一生精神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他们从诗歌入手,最后又超越了诗歌,这才是真正教育者的本色。
坦白地说,我读了这本教材,在赞赏其高远的眼光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担心:这样的编选,是不是偏深,现在的中学生接受起来会不会有困难?为此,我专门问过本书的主编徐思源。徐老师告诉我,这是一本校本教材,他们学校的学生经过多年的训练,理解这些作品应该没有问题。这倒启发了我,由此想起了两个教育学的问题:一是绝不能低估了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本来就是一个个蕴藏丰富的“脑矿”,只要开发得当,是可以焕发出我们成年人往往估计不足的创造力的。何况年轻人又是与诗歌天然结缘的。另一点,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它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从其实际水平出发,考虑其可接受度,但又必须设置适当的高度,这就是“取法其上”的教育原则。由此看来,本书的教育学内涵也是丰富的。
关注名师・孙双金篇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名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专家”“江苏省首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和“2007中国十大小语年度人物”“2011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称号。出版《美丽课堂》《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等多部专著,发表文章300余篇。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所谓经典,就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被大众和专家所公认的典范作品。它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典范性,二是广泛性,三是历史性。为什么要强调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呢?因为,人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需要读的书籍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无限的书籍,那就要筛选,就要精选。经典的文本思想经典,它能给学生思想以永恒的启迪。经典的文本语言经典,它的语言形式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经典性是12岁以前语文的首选要求。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所谓种子的语文,就是像种子一样能够自己生长,生根,开花,结果。我坚持认为,知识是分类的。有的是“叶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虽然枝繁叶茂,美不胜收,数不胜数。但是因为多,所以难以全部掌握。因为多,所以难以全部消化。更因为是叶的知识,它自己不能生根生长,这样的多反而成了累赘,成了包袱。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使人肤浅”。而“种子知识”则不同,它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更主要的是它能自己生根开花结果。什么样的知识是“种子知识”呢?那就是最基础的,最经典的,最必需、最永恒的知识。所以12岁以前的语文应该是种子的语文,是能够自己生长的语文。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所谓不求甚解,就是在孩子的懵懂期,不求透彻理解,不求深刻理解,不求深度理解。而是先吃下去,然后逐步反刍,慢慢消化,慢慢领悟。我有一个观点,12岁以前在学习经典语文的时候,遵循的原则是熟读背诵,不求甚解。当然不求甚解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求适度的理解,儿童能接受的理解,儿童喜闻乐见的理解。那就是快乐理解,趣味理解,儿童深度的理解。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要能为一辈子奠基那就是要练好语文的童子功。大家知道,练武之人从小要练武术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底蕴深厚的人,他的武术才能走得高远。同样道理,要使自己的语文素养走得高远,必须从小练就扎实的语文童子功。而这语文童子功,就是要从小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做到熟读成诵,滚瓜烂熟,张口即来,出口成章,达到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境界。
12岁以前的语文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由三“大石块”组成。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大石块”是国学经典。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那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二块“大石块”是诗歌经典(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有人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广大中国民间,孩子牙牙学语,首先背诵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熟读这些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诗经》《古诗19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80首。现代中外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诗使人灵秀”的境界。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大石块”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地的是面向过去,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充满情趣和童心。
我认为小学阶段儿童文学可大致分为: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为了学好12岁以前的语文,我们语文教师要创设12岁以前的课堂为之匹配。那12岁以前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呢?我认为12岁以前的课堂有以下特点。
一、12岁以前的课堂是“四小”课堂
“四小”课堂是我一直所提倡的理想课堂。它指语文课要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小脸通红”是指课堂要吸引学生,要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学生的脸红起来。脸红了说明孩子的情绪被调动了,思维被激发了。“小眼发光”是指课堂教学触及到了精神领域,触及到了学生智慧领域,学生思维的琴弦被拨动了,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是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见,所疑,所获,所感,所悟。“四小”课堂真正体现了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儿童精神生命自由生长的快乐家园。
二、12岁以前的课堂是“登山”课堂
所谓“登山”课堂,是指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登山”课堂说到底就是成长课堂,就是发展课堂。新课改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活泼的课堂,好玩的课堂,热闹的课堂。但是透过表面的热闹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发展,那样的热闹是假热闹,是虚假的繁荣。
“登山”课堂要引领学生登三座大山。一座是知识的大山。哲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孩子到学校来首先是学知识的,只有掌握好知识,他们才能成为有力量的人。一座是思维的大山。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好的课堂一定是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的课堂,要让学生有紧张的智力生活,充满合适难度的智力挑战。有专家说,评价一堂好课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课堂中有效思维的长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这跳一跳就是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我曾经说过,上山是身体流汗,上课则要让学生大脑流汗。一座是情感的大山。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还处在情感的萌发期,发育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段我们特别要对学生加强真善美情感的培育。只有用真善美的情感去熏陶学生幼小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心灵更纯洁,情感更高尚,人格更善良。
三、12岁以前的课堂是问题课堂
所谓问题课堂就是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传统的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来的。这有它合理的一面,问题由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环套一环,教学流程精致而省时。但是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学生永远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而当问题向学生打开时,学生则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可以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提问,主动地探究,主动地与教师平等对话。在创设问题课堂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其一,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相信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二,要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去思考,去发现,去表达。其三,要鼓励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恐怕提不出很有水准的问题,但是教师要充满期待地肯定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学生只有在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赞美的氛围中才会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四、12岁以前的课堂是故事课堂
所有的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12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更会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故事的魅力在哪里呢?故事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我们现实世界中所不及的美好想象。故事中有宝葫芦,故事中有功夫熊猫,故事中有变形金刚,故事中有青蛙王子,故事中有八仙过海……故事有动人的情节。小红帽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没有见到她可爱的奶奶呢?哈利・波特有没有战胜伏地魔呢?小王子在其他星球中见到他崇拜的人没有呢?这些情节都紧紧扣住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欲罢不能。故事能潜移默化陶冶孩子的心灵。读了《小红帽》的故事,小朋友对大灰狼充满了憎恨。读了《皇帝的新装》,小朋友觉得那皇帝是多么的可笑可悲,对骗人者提高了警惕。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对那在大年夜中冻死的小女孩充满了同情和悲悯。我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相机穿插故事,让课堂充满故事的魅力。你会发现,当你开口讲故事的一刹那,学生的所有眼睛都变得闪闪发亮。
为了达到以上理想课堂的境界,12岁以前的语文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让教学富有画面性或场景性
什么是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呢?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进行创造性发挥,或演绎成一段故事,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在创设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时,可采用如下手段:
1.教学语言的画面性。教师可用一两段富有形象性、画面感的语言营造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在学生面前展示文本所描写的生动场景。
2.电教手段的情境化。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显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场景,能增加教学的情境可感知性。
3.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视觉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可以想象场景,可以想象画面,可以想象故事,通过想象,能够把学生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场景。
二、紧扣语言“披文入情”
我认为“披文入情”是语文教学里有情感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是遵循语文学科规律,能充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所谓“披文入情”,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理解句子的句面意思,探寻句子的内在情意,体悟作者思想深处的情思,直至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和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
“披文入情”的一般方法有:
1.咬文嚼字品意蕴。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滋味,咀嚼、品尝、回味,在把玩中领略其中的韵味。
2.层层剥笋探情思。语言特别是有意味的语言往往有字面义、字中义、字外义,教师面对这一类文章就需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走进语言内在的情感世界。
3.上下关联悟真情。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读者在阅读时必须上下联系,前后照应,沿着作者思路,体悟到他真正的感情。
三、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
语文经验告诉我们,所谓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要能敏锐地捕捉到隐藏在文本中的各种矛盾冲突。
智慧如何体现呢?要有矛盾冲突。有的矛盾是学生发现的,有的矛盾是教师挑明的。送别可以在家里送,在家门口送,为什么汪伦一直要送到桃花潭边,还是刚知道才急急忙忙赶来送别?这就跟我们的生活情景、生活实际产生了矛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矛盾,这里面就产生了智慧的火花。
纵观语文教学实践得较好的教师教学艺术,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善于挑动学生去发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并在理解这些矛盾冲突中启迪智慧、深化情感体验。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正确阅读方法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在阅读教学中的"渔"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1.1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人才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觉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透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文章的精华。
1.2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文学性作品理解性阅读的方法之一。理解性阅读着力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1.3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要真正进人语文的天地,进人"语文"的胜境,需要鉴赏阅读。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正因为如此,就要求阅读者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去,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声情并茂地美读一番,你定会顿觉热血沸腾起来,你的思维飘逸起来,你会感悟和深思
2.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学会质疑,这样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语文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寻疑、大胆质疑、积极解疑,让"疑"成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3.习惯培养要坚持一个"恒"
3.1培养预习整理的习惯。面对起始年级学生,最初可以规定一下预习项目: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生字新词、大致内容、体会发现、疑难困惑等。以后可逐渐放开。同时教师要注意课中给学生充分记录的时间,课后指导整理。要勤检查、多展示,以便教师发现问题、学生观摩交流。
3.2培养广泛阅读与圈点批注的习惯。
3.3培养勤于积累的习惯。引导积累一是要因趣导入,如学唱《虞美人》,《一剪梅》以及《三国演义》主题歌等。二是要开展活动,如"古诗文背诵赛"、 "现代诗歌朗读赛"。三是要梳理,如利用假期让学生编写自己的"诵读集"、开"文学小讲座"等。
3.4培养勤于表达,善于倾听的习惯。一要培养准确地听说态度,使之乐说喜闻;二要训练必要的听说技能。为学生在听说实践中提高能力,培养习惯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听说的实践机会,如课前说话,课外调查等。
4.注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典美文;美文阅读;人文教育;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趣、胸怀、风骨。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如何通过这些传承经典文化的名篇,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以经典美文导读,提高人文素养
这里所说的导读,是指老师精选经典美文,引领学生经历喜悦品读美文的愉快旅程,获取不一样的悦读体验和感受,它区别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累读、厌读、惧读。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语文教材,入选语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以文传道”这项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跳出课堂从生活中学语文,我们自己也可以不着痕迹地让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以思想的形式更为广泛地渗透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绽放光彩。
为追求活力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我读书,我快乐”,打造书香童年。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实施经典美文悦读策略,发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度提升,效果喜人,效应悦人,较好地完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2012年,我校正式将《古文经典导读》确立为学校校本必修课,在学校一年级的新生中招收了经典美文导读实验班!实验班每周增设六课时的导读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在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习期间,分别安排了《三字经》《增广贤文》《唐诗》《宋词》《论语》《大学》《弟子规》等内容中精选篇目的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经典风雅的浸润熏陶下,孩子们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大家闺秀的修养,书香墨味熏陶的书卷气息体现在一颦一蹙之中,养成了“诚实”“守信”“知礼”“文雅”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走进我们的校园,看到的是一片整洁清新的环境,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受到了孩子们充满爱心的呵护;孩子们见到师长,来宾,会自觉鞠躬致意!
此外,我常常借助拓展延伸课文的思想内涵来让学生学会思考、感悟人生,并将我读到的一些文章乃至是报纸上的新闻或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使他们从中学习生活与做人的道理。
二、以经典美文阅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为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在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中,说、居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当代社会,对人们的说话交际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言往往不规范、不精练,说话含糊不清,结结巴巴,不能很好地表达情意,甚至出现污言秽语。经典美文诵读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一些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篇经典的诵读,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典范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在脑中形成定势以后,就有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规范尺度,同时也具有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基本能力。久而久之,富有表现力的正确优美语言就会脱口而出,错误的、不美的语言便会得到改造,诵读要求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声音,朗朗上口,表情达意,学生就会养成说话响亮的习惯,课堂上讨论发言就会大大方方,声音洪亮,诵读对语感的强化,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三、以经典美文积累,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是伟大人物心灵活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更是语言运用得极好的范例。通过阅读和积累,学生可以与古今人物对话,与伟大心灵交流,积累丰富优秀的语言材料。但凡有一点文学成就的人都是从小就都阅读了甚至是诵读了中外古今大量的名著经典。他们从中吸收的营养是极为丰富而全面的:既有语言运用的艺术,又有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通过长时间的阅读,他们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成为名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中汲取营养,最佳的途径就是经常不断地阅读和积累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
学生积累大量的经典诗文,从阅读中感受文字的美,可以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积累阅读一定量的中外现代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中外现代美文,如散文、小说、杂文等的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积累一定量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如谚语、歇后语,传统名言,对联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为此,我认为要引导学生做如下积累。
1.感悟中积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感悟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对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2.朗读中积累。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做到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感,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3.运用中积累。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经典美文,是强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语言积累,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标点;揣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28-0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读,作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与母语教学的特点相吻合的,是经过课堂实践验证的宝贵经验。内容靠读领会,道理靠读明了,感情靠读体验。读要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味,读得美妙。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课文中的标点符号恰恰能给学生的朗读增添一双有力的翅膀。”怎样利用标点指导学生的朗读呢?
一、自然呼吸式读标点
1.自然呼吸式读逗号、顿号、句号和分号。文章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便是逗号和句号了。能正确把握这两种标点符号的朗读方法,便为读好全文打下了基础。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这样的句段在课文中比比皆是。我觉得,这两种标点就好像是文字的呼吸,朗读时,凭借自然的呼吸,把握节奏,就能正确地读准逗号和句号。句号停顿后,我们可以回看一下前面的内容,迅速想想句子的意思,脑海中会浮现出画面。之后“窥视”一下后面的内容,便可开始下一个句子的朗读了。
读顿号时要干脆利索,如:“我画了个绿色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顿号停顿的时间要均衡,听过相声演员报菜名,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吧。我认为这正是正确、巧妙地读准顿号的效果。
2.揣摩文意,读准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问号和引号。《秋天的怀念》中母亲临终前的话让我们刻骨铭心。“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母亲临终前的话语断断续续。朗读时要读出声音的微软和断续背后,母亲想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自己的牵挂的感情。几个省略号气断神不断、音断情不断。
读引号要让人感受到人物的真实存在,像两个人在面对面谈话一样。如:“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儿子的着急、恳求,爸爸的坦然、耐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父子之间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朗读时,要把握人物品格特点、年龄特点和人物心理活动,模仿爸爸和儿子说话时的语调、神态,读出文章。
引号的另一作用是引起人们注意。如: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红领巾用了引号,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捕捉真实的内涵。朗读时要读实、读重,字字掷地有声,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二、读出心中的标点
有的文章或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多见于现代诗歌。如: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读这样的诗歌,我们除了正确把握诗歌的停顿外,心中的标点也要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把心中的标点符号读出来。正确停顿会让我们充分感受诗的语言魅力。
正确读准长句子也需要在心中加上标点。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作者点明中心的一句话表达出这样几个意思:受到像放大鲈鱼这样类似教育的话,会获得道德的、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读这个句子显然要在心中加上标点,合理断句,才能把多层意思表达清晰。可以这样读: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读,句子的层次会更清晰,更让人直接感受到这个长句展现出的因果关系和深刻的哲理。
加重语气,引发思考时也可以在心中加上标点。如: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朗读时在“这”的后面加上破折号或逗号,既是对爬山虎的肯定,又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可以视而不见的标点
有的句子根据写作的需要适时加上了标点,在朗读时有时也可以视而不见。如:“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了教堂高高的塔顶。”(《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句子中有两个逗号,如果去掉后一个逗号读一读,发现意思不但没有改变,而且更能突出父亲和我共同爬上高高的塔顶时自豪愉快的心情。此时对标点的视而不见无疑是为了准确表达心中的所见。
四、可以变脸的标点
标点符号的添加往往是作者表达的需要。但朗读时却不一定完全按既定的标点来展现。有时为了个性化地表达文意,有时为了抒感,标点符号的处理可以作一些改变。
逗号变句号。如:《新型玻璃》中一句:“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夹丝网防盗玻璃”后面的逗号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省略下句的主语,直接引起下文;二是引出这种玻璃的作用。朗读时当作句号读,一是准确定位“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引起人们注意,让人明白这种玻璃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