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3-07-24 17:05: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一个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县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发达地区经济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增长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0%以上,全国人口的80%以上都处于县域经济的系统中。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城市经济,更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深入地研究县域经济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于指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定义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内的所有经济类型。到目前为止,县域经济还没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界定,但是目前学者对县域经济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论述:一是县域经济是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强调的是复合性;二是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强调的是区划性;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主体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强调的是县域经济的特色性;四是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强调县域经济的系统性。李小三把县域经济定义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总而言之,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它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县域经济拥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立体型的产业结构、梯度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是指一定范围的地表空间中的经济区域。国外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对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

二、区域经济理论来源

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讨地价差异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之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艾萨尔德(I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早期的区域均衡增长模型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和劳动的双向运动最终将导致区域差异缩小,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45)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缪尔达尔(Myadal,1957)提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能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赫希曼(Hirschman,1958)提出了“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指出“发展确实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弗里德曼(Friedman)考虑到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弗农(Vernon)等人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们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由于生产要素和商品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得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两个假设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随着外部性、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也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模型中,区域经济的研究逐渐转向新经济地理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用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区际贸易问题。克鲁格曼(Krugman)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生产技术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相似要素条件下的贸易。最后,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新经济地理理论则正是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运输成本纳入到其理论分析框架,把因运输成本的减少而引起的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要素放在了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性等问题上。

三、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不同之处

区域经济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它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而中国国内行政区域间行政主导因素比较强,县域经济包含有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且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国内学者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县域经济问题。凌耀初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中小工商业、加快县域经济城镇化的角度探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王青云总结了我国比较成功的七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济源模式、晋城模式、义乌模式和农安模式);王强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外贸发展、文化教育等2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做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根据湖北省各县的资源禀赋、开发状况和环境条件差异,选取了十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县域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宁县社会科学院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探讨对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

1、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好项目少。

2、信用环境差,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

3、担保抵押难,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服务弱化问题

1、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业、重点项目,并且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严密的放贷手续。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在县域经济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此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了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很少或根本不予授权授信,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一线“储蓄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严重失衡,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金融内部体制原因。

2、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农业发展银行只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而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扶持。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扶持县域经济中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3、邮政储蓄从县域抽走大量资金。众所周知,邮政储蓄存款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吸纳的存款只能转存人行,由人总行统一调配。由于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并将吸收的储蓄存款以较高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无风险的高息收入给邮政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利益,因此,长期以来邮政储蓄发展非常迅速,金额不断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邮政储蓄在存款市场的份额2002年底已达8.48%,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吸储大户。以某县为例,2003年末,该县邮政储蓄转存款余额6,830万元,占该县金融机构同期存款份额10.17%,仅此一项,就使近7000万元资金不能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尽管人总行去年已下达文件,对新增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降息政策,并允许邮政资金与农信社协商后转存农信社用于支农,但往往由于邮储部门提出的利率价格等条件过高而无法实现邮政资金反哺农村,因此,目前邮政储蓄仍然是县域资金外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4.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差,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近几年随着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发放农户小额支农贷款等活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实施利率改革(试点)、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专项票据资金支持等办法以后,使得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包袱沉重,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信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原因:一是现有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不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农村信用社承担了支持高风险、低收益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但在政策安排上,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待遇,最明显的是不良资产的剥离或核销。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计划经济时期的“扶贫贷款”、“稳定贷款”的发放,基金会巨额不良贷款的接收,使农村信用社在为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巨额的不良贷款和大面积的亏损,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的社支农实力。

5.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现象严重。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球,钻政策空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债权无保证,出现风险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贷款收不回,还得增加诉讼费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

6.企业资信状况差,抵押担保难,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为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了抵押担保制度,而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事实上县域中小企业往往内部管理水平低,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负债率高,信用等级差,个别企业还出现不良记录,多数或全部资产早已被债权银行办理了抵押,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所剩无几或根本不存在,寥寥几户好企业又不肯为其担保,信贷部门心存余悸,致使贷款难以放出。

7.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目前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十分有限,“窗口指导”因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矛盾而难以发挥作用,再贴现因县级票据市场不发达而寥寥无几,唯一可以运用且十分有效的再贷款因受限额控制而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央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方略

1.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县支行要善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培养和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客户群,要分类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首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点,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新增贷款与经济增长点的有效结合。其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建议各商业银行从农村网点吸纳的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即从县域农村筹来的资金,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以保证县域资金良性循环。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建设的扶持功能,拉长政策金融服务的链条,在继续做好对粮棉油购、销、存所需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粮棉油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品种改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县域经济长期繁荣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3、对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现象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适当控制邮政储蓄增长的速度,建议对邮政储蓄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从机构到资金规模,进行必要的控制,降低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争抢存款资源的能力,力求把县域资金留在县域里流通。其次,银监会要严格控制邮政储蓄网点在县域的准入政策,原则上不再审批增设新的网点,并有计划地对某些业务不规范的邮政储蓄网点予以撤并。第三,针对邮政储蓄是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的实际,可适度向县域经济批配同等规模的支农再贷款,以缓解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

4.增强农村信用社综合实力,逐步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改进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强化存款组织和信贷营销工作,加快业务创新步伐,以更好地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尽快把资金支持、保值贴息、减税让利、核销“双呆”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部门要主动为信用社排忧解难,为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对信用社的筹资工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其壮大资金实力,为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进一步调动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5.大力改善县域信用环境,推进县域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改善县域融资状况所必须的基础环节,而且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发挥优势,通力合作,配套联动。一是加强宣传,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实施信用工程,把信用作为第一前提,警示和规范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在县域努力营造诚信观念和信用文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以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三是实施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地方政府既要支持企业改制,又要督促企业落实银行债权,从而营造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6.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强化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县域经济融资难的关键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所在。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以自身实力赢得国有商业银行的青睐;企业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以取得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的沟通,主动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在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为地方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基层央行在促进县域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1、人民银行要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实施政策引导策略。深入开展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宣传工作,要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增进银企沟通和相互理解,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和资金融通。主动寻求贯彻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点,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2、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调控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有的甚至存在很大悬殊,这就需要国家在金融扶持方面实行区别对待,适当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较大的自和灵活性,如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一定限额的向辖内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的审批权限,要求其根据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变化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灵活掌握发放与收回,以进一步增强国家货币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要大力发展县级票据市场,为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创造条件。

3、深入调查研究。基层人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可以反映地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总行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当好参谋。因此,基层央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特点,探寻和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尤其要全面调查货币信贷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研究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提供金融支持的问题,从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第3篇

关键词:县域金融;资金外流;激励机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1-0054-02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县域经济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发展中成长的县域经济,提出了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当前金融转型背景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仍存在许多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一、当前金融转型下县域金融中组织结构失衡和功能缺陷

(一)县域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失衡,致使金融服务严重缺位。一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纷纷把县域的分支机构撤并或降格,上收信贷发放权限,使其成为一个吸收存款的“吸储机”。业务网点的减少、信贷权限的上收,导致县域金融机构存差持续扩大,严重影响了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如河南省许昌市2001年-2005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撤销的机构中,县域机构占71%。其中,长期以来占据县域金融主导地位的农业银行也将其竞争视角转向大中城市,大量撤并县以下机构网点。2001年-2005年,许昌农行共撤并机构77个,其中,县域机构67个,占比87%。二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其所经营的政策性贷款业务范围狭窄,调剂功能弱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三是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信用社实力有限,致使其金融服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由于前几年,农民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市场意识不强,竞争能力较弱,一些经济果林、种养业未能形成规模,加上大批盲目发展的乡镇企业关停倒闭,使得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相当部分资产成为呆账;且部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曾经出现的支付风险,使得农村信用社吸收资金能力下降,这些都使得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力不从心。

(二)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一是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将信用评级的结果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并设置了较高的贷款标准,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即一些龙头骨干企业能够获得贷款。同时,现行信用评级侧重于对企业贷款申请时经营情况的静态分析,不重视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动态评价,并且对大、中、小企业采用一样的评级标准,这样,只有少数处于成熟期的优质企业能够获得贷款,而县域经济中处于项目投产初期的企业和部分有市场前景的中小及民营企业因信用评级不高不能获得贷款。二是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管理不适应中小企业贷款“急、频、小”的特点。目前,商业银行县级支行贷款审批权限非常小,特别是一些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支行贷款审批权全部上收。由于基层行贷款权限小,许多贷款需要二级分行甚至是一级分行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手续烦琐;而且,目前各商业银行执行的是新增贷款“零”风险,信贷员每发生一笔逾期贷款,就要下岗清收甚至停发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信贷人员没有100%的把握不会放贷,对于风险难以确定的中小及民营企业自然就不愿贷款了。

(三)县域资金外流严重。目前,在县域经济中存在资金外流的诱导机制。据调查,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系统内上存将资金上划上级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采取高额的上存利率,上存资金不仅安全无风险,而且可以增加自身盈利能力。过高的上存资金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如,2005年河南省县域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1294.6亿元,占其各项存款的64.8%。二是邮政储蓄将存款划转中央银行。近年来,邮政部门将储蓄转存款收入作为其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揽储力度。据统计,仅2005年,河南省邮政储蓄余额达564亿元,1999年-2005年,河南县域邮政储蓄存款增加了450.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5.8%,高于同期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存款的增长速度。

(四)部分县域的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近几年,县及县域以下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企业采取种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默许下,部分中小企业借改制之名逃废金融债务,致使大量银行债权被悬空。即使是诉诸法律,由于金融债权执行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往往是“赢了官司赔了钱”。部分县域信用环境的欠佳,使得金融机构损失了大量信贷资产,同时也将该地区作为高风险地域,对企业贷款产生了畏惧心理,甚至停止了对该地区的信贷投入。

二、金融转型背景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1.国有商业银行在坚持市场化经营的原则下,要充分利用自身资金、信息优势,深入挖掘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资源型或特色型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有效的贷款增长点。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深入挖掘各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经济,根据各自优势和经营战略,集中资金支持一批特色经济、主导产业及其龙头企业。选择一批产权明晰、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并有利于发展特色经济的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扶持其发展为龙头企业。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资源优势与农产品深加工能够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市场农业、订单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发展。

2.重新界定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使农业发展银行在金融服务领域切实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农业发展银行是集财政和金融于一体的政策性银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扶持和保护农业的最佳选择。目前,对农村来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金融供给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迫切需要对此进行相应的金融制度安排,农业发展银行作为目前惟一直接服务于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开发提供有效金融供给,为农田水利、水电开发以及公路、通讯、技术推广等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基本贷款支持,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调控和主导作用。因此,加大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健全与落实,拓展其业务范围,改变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产品的单一化,把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成为农村经济提供政策性金融的综合性银行。

3.可以考虑成立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适应县域金融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整合现有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组建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眼于发放小额贷款,增加对私营企业的融资,适应县域经济主体小型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特点,满足县域经济微观主体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同时,邮政储蓄可以

将从乡镇、农村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以协议存款的方式存人能够发放贷款的县域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管理体系,加大信贷投入。

1.商业银行要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在坚持按程序办事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授权权限,增加授权品种。对基层自主经营的贷款可实行事前报备制。降低上存利率,控制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的资金上存。对授信企业贷款超过二级分行权限的,可采取特别转授权。

2.积极探索适合县域经济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合理设计业绩考评办法。对于营销成绩显著的信贷人员,在收回贷款本息后,应按利息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在不良资产管理上,应废除那些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定和做法,如新增贷款不良率零增长等。增加免责条款,强化奖励机制,对于认真执行信贷政策的人要制订和落实相应的奖励条款。

3.完善改进信用评级制度。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项目信用评级标准和条件,特别是对新开户企业和经济效益好转的企业要酌情予以评级;对当前产品确实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资产结构不合理而造成信用评级过低的状况,在评定信用等级时应划分段,着眼未来,区别对待。

第4篇

[关键词] 南阳 经济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47-01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扩充经济总量,狠抓财源建设,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跃上新台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壮大。2013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8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6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59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694.99亿元,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23348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6%。2013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9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65亿元,增长19.0%。

一、南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南阳市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其他市区相比,我市还存在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转方式、调结构方面面临问题较多,难度较大。

1.经济发展不平衡。GDP最高的邓州市218.2亿元,相当于最低的社旗县2.7倍;人均GDP最高的西峡县30585元,最低的方城县10223元,高低相差两千多元。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西峡县1273元,最低的社旗县229元,高低相差1044元;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是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3年邓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是社旗县的3.8倍。

2.素质性问题比较突出。科研投入偏低,2013年全年全市科技活动人员将近两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7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不到全省的2%,难以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从科研机构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少,目前南阳只有一家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没有一家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品牌效应看,目前南阳中国名牌仅4个,国家级名牌仅8个。由于种种原因,引进高技术人员困难较多。

3.经济产业结构比较落后。2013年,三次产业结为17.9:52.7:29.3,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3.2个、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4.3个、6个百分点,有7个县市产业结构还停留在“二一三”的较低层次。

4.资源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单位资源产出效率低,经济增长受到资源攻击的制约,经济发展能耗水平高,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2013年伴随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也增长很快。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407.8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0%。其中工业电力增长25.28%,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此外,经济社会就业结构不尽合理,城镇化水平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人均经济水平较低等矛盾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得到尽快改善。加之其他一些不可预料因素都为南阳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促进南阳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正确看待全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及所面临的问题,增强加快南阳经济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特别要认真剖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传统农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落后、科技含量低、农民增收缓慢、工业化水平低、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城镇化水平低、外向度不高等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2.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是实体经济中的基础性结构,它对应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提高效能,增加初次分配中的各种收入。否则,会减少初次分配中的各种收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要选择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选择那些有广阔市场前景、能源资源消耗系数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领域进行拓展。

3.推进节能减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低碳环保、区域经济平衡等方面的关系,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施。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转变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生态效益型发展之路,把南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的生态宜居城市。

4.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制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既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节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经济从原来的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强自主创新,从经济、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形成良性互动的全貌创新格局。

第5篇

【关键词】扩权强县 县域经济 机理

现如今,全国多数省份都在大张旗鼓的进行扩权强县的改革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还是有一些关键问题却没有定论。扩权强县到底是如何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呢?当今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曾提出 “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一种能够提供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也在也在验证这一理论,现今实行的扩权强县改革正如当年实行的以及创办乡镇企业这些制度创新及突破一样,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县域经济的主要制度约束之一,就是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主导市管县体制。以下研究就从扩权强县破除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市管县对县域经济的阻碍)角度,来分析扩权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

(一)扩权强县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

市管县体制弊端之一,就是在省与县之间,增加了市这一级中间管理层,拉长了行政路线,在增加行政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管理效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省与县之间的沟通要以市作为中转,市县成本都大大增加。据某县委书记反映,市管县体制使得市级政府机构增大,工作人员增多,对县里的各种检查应接不暇,导致接待费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各种文件和会议繁多,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已经发到县政府,地级市为了强调文件的内容精神,还要在发一遍文件,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会议的问题也如此,同样的会议内容,省里开了之后市里为了强调落实还要在开一次,这样会造成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解释经济绩效的关键,有效的制度政策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激励经济效率的提高。首先,扩权政策的实施,使得行政审批更快捷。部分行政审批权力直接下放到县,大大简化了审批程序,财政资金运转周期缩短,行政审批时效性明显增强,更直接、更高效的为企业和百姓提供服务,拉近管理者和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为投资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率先占取市场先机。

在市管县体制下,市不但要管其所辖区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还要管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情况导致其精力必然有所分散,存在大多数市发展政策偏向于所辖区。另外,在市管县体制下,市级政府作为决策点,中间有县级政府过渡环节,距信息源 (乡村事务)较远,所以,信息传达过程速度慢且失真度高,决策效率低下,影响政策的执行。周三多在《管理学原理》中提到,决策点与信息源距离越近,决策越能做到及时准确,效果也就越好。扩权以后,县级政府掌握一定的财权和事权,成为决策点。此决策点离信息源较近,能够及时对乡村事务进行决策及部署。由于县级政府所辖区域主要是农村,因而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农村事务,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最后,扩权强县是“省直管县、市县分治”改革的前期环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扩权后的市县分治将减少政府管理层次,实现扁平化管理,而管理层次减少必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二)扩权强县通过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提高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市管县体制下,上一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职权过多干涉,导致县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权的匮乏,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打击。

扩权强县是将部分归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赋予试点县,形成对县级政府的一种行政激励效应。这种行政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的激励作用是让县一级政府可以有更大的权力,即自的拥有。有了自,试点扩权县的部门工作人员的主动学习性会大大加强,这种动力主要是来源于以前打交道的多是市里的相关部门,汇报工作也是向市级的部门汇报,实施扩权后,县里的工作就变为向省里的领导汇报了,省里对县里的要求更高,因而给县里的领导的压力更大,所以他们自身也会感觉到自己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断的让自己的工作质量得到改进,能够很好的与省里的各部门做好接轨,促进扩权强县改革的步伐。在过去市管县的领导下,县级主动性不强主要是因为他们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就是只是接受市里面的领导,市里说什么,就做什么,也不论市里面的政策是否符合自身县的发展而盲目的一贯执行,这种无权无责的状态,就更加谈不上对工作的创新了。扩权以后,许多具体事务的执行担子直接落到了县级的身上,有了这个责任以及这种决策权和执行权的授予,县一级就逐渐有了主人翁意识,真正的把县里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这样,工作积极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强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县级政府主动性直接带来得发展效益,他是如何促进的呢?其原因是在与县域自身得事情,自身的环境,最了解的还是县级政府,由于过去市管县体制下市管理的县不仅仅只有一个,所以他无法集中精力来专门针对某一个县的发展,可能会厚此薄彼,在加上市对于县的特色不一定会很了解,所以可能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措施不一定适合县,所以,把权力交给县,让县自己去发展,他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第三个动力,也是物质上的动力,那就是财权。有了财权,县级政府才拿的出钱来搞县里的建设,来支撑各种有利于县的项目支出,提供惠及民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人民才会生活的更好。而且县财政和省财政的直接对接,也避免了一个阻碍,就是市对县财政的“劫持”,所以在实施后,补助扶持,转移支付都能够快速完整得到县的手里。县级就有资金保障来搞经济建设。

(三)扩权强县促进要素的流动,促进县域产业优化升级

扩权强县之所以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扩权强县能够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省级。发展是主题,结构调整是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扩权强县促进产业结构省级,是因为各种资源要素的一种空间转移。新古典经济学有一个观点,资本、劳动等等的这些资源要素,它们要往哪里转移,取决于那个空间的良莠,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趋利性原则。在市管县体制的背景下,好的资源要素都尽量的是聚集在地级市,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也说明了这一道理,实施扩权政策之后,试点县逐渐开始享受像原先地级市的一些权力,这些县逐渐变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重点中心,基于趋利性原则,这些资源便转移到了这些扩权县,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先说说第一产业农业的变化。扩权之后,农村留下的是一些真正善于务农的能手,并且人均耕地大幅增加。充足的劳力还有田地为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另外很多省份在下放权限得时候,都下放了农业项目的审批权限。这一个审批权限到底有何用处呢?它能够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另外一些伴随着扩权而产生的惠农政策,例如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能够让农民掌握更多知识,从本源上提高生产率,真正的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及壮大。笔者认为,扩权强县的实施对工业的发展壮大作用最为大,审批权的下放,县级部门能够直接向省级部门申请项目,节省了很多时间省去了很多人力财力物力,企业能够及时的抓住最佳机遇进行投资,这样的局面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热情,如此良性循环,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招商引资权扩大了,县域经济的活力也被调动起来了。最后,扩权强县之所以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来源于第二产业工业的带动,因为在第二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它的相关产业,比如电信、金融、IT业等等的也会有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就是资源要素流入第三产业。此外,很多扩权政策都是有关金融、旅游的,在政策方面也对第三产业产生了正面作用。

(四)扩权强县改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扩权强县之所以可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建,主要是由于扩权强县中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以及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所起到的作用。在原先市管县的体制下,由于财权和事权都掌握在所管地级市的手中,县政府没钱也没权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扩权后则出现相反的局面,县级政府有钱了,也有权力了,所以可以投入资金进行建设,提供基础设施除了可以满足人民的需求,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法宝。下面就分别从省管县财政体制解决资金问题以及下放权限解决权力问题来论述扩权强县是如何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即省级政府将收入考核、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项目申报、债务偿还等直接部署到县级政府。这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因为财权的下放让县域的经济和财政权限增大了。他是如何运行的呢?首先,政府缺的是资金,而省管县财政体制就是通过把税收权等权力给县级政府,使这笔资金很顺畅的交到县政府的手上,从而破解了这种约束。其次,省管县财政体制实施过后,增量返还政策以及鼓励性财政支付制度得到了大力的实施,这样大的力度让县政府有了足够的资金,可以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使得各种招商投资等经济活动更加活跃,换句话说,政府有能力了,基础设施就建成了。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避免了市刮县、市卡县等市级对县级的变相剥削行为,也让省级可以直接了解县级财政的一个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实施实时监控,让建设资金真正落实到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五)扩权强县对县域空间组织结构起到调整和优化的作用,形成合理经济布局

县域经济若要健康协调的发展,必然要有一个合理的空间组织结构,扩权强县能够优化县域空间的组织结构,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它能优化县域城镇聚落体系,在原先市管县的体制下,由于缺少财力以及权力,得不到上级的支持,城镇聚落体系得不到调整及优化。事实上,中心镇由于占有区位优势以及实力比较强,在加上它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它是两个中心,即县域的中心以及若干城镇的中心,是片区的首位城镇,所以它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施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县拥有更多财力以及权限,可以选择中心城镇进行扶持,充分发挥出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提高城镇化水平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聚落体系起到极大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小玲.扩权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 学,2010:3-8

第6篇

Abstract: County economy, as a fundamental uni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full of vitality, and contains the hope. Developing county economy and enhancing county economic vitality are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leaping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Shaanxi province,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Shaanxi, analyzes the causes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al culture, geographic condition and national polic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idea of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in Shaanxi.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位优势;区域发展;特色经济

Key words: county economy;location advantage;regional development;specialized economy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24-01

1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2009年4月8日上午,陕西省统计局举行2008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证结果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公布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和名次进位最快的10个县。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总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加大。根据陕西省统计局通报,2008年陕西省县域经济呈现十分显著的特点,其中县域GDP占到了全省的一半多。②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8元,83个县(市)中最高的神木县达到16075元,24个城区中最高的杨陵区达到15866元,均高出全国15781元的平均水平。③城镇投资增长强劲。83个县(市)平均城镇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超过50亿元的有6个县(市),最高的神木县103亿元。④“强县”“强区”优势明显。“十强县”县均实现GDP126.26亿元,为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全国水平的2倍。“五强区”平均实现GDP266亿元,为24个区平均值的2倍;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全国的1.6倍。

2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其他地区。陕西省属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地理环境复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少对外口岸,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基本上主要都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以及西部所占份额极少。②三大区域发展不均衡,区域空间差异明显。陕西省县域差异宏观上表现为关中、陕北、陕南的差异。首先,处于发达、次发达区内的县大部分位于关中地区,占到67%。而落后区和贫困区的县占陕南县域总数的76%。③部分发达县依靠能源优势,缺乏长期支撑产业。陕西省县域中,“十强县”大部分依靠能源产业支撑,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风险较大,而且这些产业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传导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其他县(市)由于经济实力不强、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后劲不足。④资源利用率不高。陕西是中国能源富集地区,许多地县对能源无节制、无规划的开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并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能源深加工方面及利用率方面欠缺,能源的利用率普遍不高。

3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首先因为历史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重心南移,带动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的影响,外国资本与商品首先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封建统治、自然灾害以及战乱的影响,陕西省所处的西部地区一些城市却相应地衰落或停滞不前。

3.2 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效应区位条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这对吸引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陕西省所处的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差,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因此,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形不成生产力。

3.3 政策倾斜与投资倾斜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引进外资、人事制度等方面赋予诸多优惠政策,使这些地区在全国逐步削弱计划控制的改革中,先期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客观上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发展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4.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陕西省县域经济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运输发达,教育基础较好,因此发展平原地区县域经济,要优先发展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将是农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建立起适合本县特点的、与其他企业密切联系的经济网络。

4.2 区域对接,实现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县域经济在发展要素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关中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通过合作,实现要素互补,关中向落后地区输送科技与文化,落后地区向关中提供资源与人力资本。同时,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上也可以实现互补,关中、陕南、陕北各自拥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关中的科技实力雄厚,陕北、陕南的资源优势明显,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提供了足够的产业对接空间,要抓住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进行产业对接,实现产业升级。

4.3 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强化特色意识,突出特色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一定要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研究制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参与县域外的经济分工与协作,突出自身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劣中选优,切忌毫无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只有坚持特色,才能使县域经济具有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对接中找到自己最佳位置。

陕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有利条件。这几年陕西省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各地在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时,一定要坚持依托资源,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规律,深入分析国家的产业政策,学会运用市场手段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沈正信.全国县域百强县情况分析[J].政策t望,2010,(9).

第7篇

关键词:金华市 县域经济 发展差异 实证研究

一、金华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金华古称婺州。因地处“金星与婺女星争华之地”而得名,是李清照笔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四州”的江南重镇。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是“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辖婺城、金东两个区,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四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三个县,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人口469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县域经济在金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水平位列浙江前茅,已成为金华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金华正在建设金义都市新区,新区未来将与金华和义乌市区共同形成浙中城市群核心区,成为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和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影响FDI区域选择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依据《金华市统计年鉴2012》中已有的县市社会统计数据,同时按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确定从总量指标、均量指标、存量指标等方面选择指标,这样构建了包含30个指标项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体系。

三、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

在对金华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了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步骤方面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找出金华市县域经济指标的数据吗,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来求解各个变量的特征变量,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第三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根据载荷矩阵,来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

根据各个变量在正交旋转因子载荷阵上特征值的大小,我们把30个变量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因子:因子一:经济基础因子;因子二:社会发展因子;因子三:经济效益因子;因子四:产业结构因子。

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

借助SPSS14.0软件,可分别计算各个县域主因子F1、F2、F3、F4的得分Z1、Z2、Z3、Z4,以各个主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来计算各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分Z:

Z=(46.903Z1+17.662Z2+16.831Z3+13.231Z4)/94.628

即:Z=0.496Z1+0.187Z2+0. 178 Z3+0.139Z4

从总体上来看,义乌、市区和永康的因子总得分大约在0.2—1.2之间,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我们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这些都是金华市经济基础最发达和社会发展最完善的地区,他们的经济基础水平、社会发展的完善程度、经济效益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合理程度都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其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市各个县市处于领先地位。东阳、武义的因子得分大约在-0.2—0左右之间,他们的经济基础水平和社会发展完善程度相对较高,特别是武义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都获得很好的发展,因此对综合实力也加强,可以把他们归为第二类。浦江、兰溪、磐安的总得分都是在-0.3以下,可以把它们归为第三类,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属于经济基础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因此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处于落后水平。

单从经济基础因子来看,这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义乌市因子得分排名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可以归为一类。从社会发展因子来看,金华市区的因子得分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主要原因在于金华市区的人力资源、开放程度、教育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都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从经济效益因子来看,永康、兰溪、浦江、义乌、东阳的因子得分较高,说明这些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同时经历利润水平增长也十分显著。而磐安和武义排名靠后,这些反应了这两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企业盈利水平不高等困境。

从产业结构因子来看,武义和永康处于领先水平,说明两个地区的三大产业都得到了均衡的发展。而东阳市和磐安市的产业结构则处于落后水平。说明两个地区产业结合发展还不够平衡。

参考文献:

[1]贾静丽,孙文生.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J].2011(17)

第8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劳务经济;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95-02

1 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主要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和相对开放性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包括20个县级市、88个县。108个县(市)合计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5%,县域人口8029.83万人,占全省的82.0%。2007年河南国内产总值达到15058.07亿元,其中县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6%。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基础。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察,河南省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于全国经济强县仍比较落户,并且存在不少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且产业化程度低。河南省大部分县以农业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积累作为工业化 初期的推动资金和需求拉动力量。但由于多数欠发达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农业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种推进和拉动力量十分弱小,同时造成地方财政拮据。工业比重太小,同时产业层次也很低,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当薄弱。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层次很低,不足以支持整体经济的发展。

3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1)工业化。首先是城市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包括在农村设厂,将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简单装配环节放在农村城镇。这样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其次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一方面是在农村就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和加工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将与城市消费者接近的生产环节直接设在城市,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近距离批发、零售有利于降低交通和交易成本。

(2)城镇化。在城镇发展和建设中,首先,要有大城市建设目标,增加城镇人口,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其次,对县级市实施扩张性建设,吸纳农村人口;再次,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借助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使各县走上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

3.2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方式及其比例的调整与优化。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目前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分析,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工业比重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小;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

因此调整和优化方向是:首先,由于第一产业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业;再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科技为主导,加快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

在规划和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时,应注重产业的关联性,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主要发展方向之间,营造互相协调和互动的发展格局,并作为河南省县域经济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发展战略。

3.3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亮点,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因此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务经济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更不是无序的“民工流”。劳务经济的内涵是:输出劳务,引回人才。因此要建立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就业总量,为富裕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一些外出人员完成资本积累后,迫切寻找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实施“民工回归工程”,鼓励返乡就业,把输出和引回结合起来,构建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回流机制,形成劳务输出与回流创业的共振效应。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将每年大规模精壮劳动力到各地打工带回的资金、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为繁荣本地经济作出贡献。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工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民工创业的门槛,积极为其解决创业问题。同时,制作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

3.4 发展特色经济,做强支柱产业

河南省人口众多,地域特色资源丰富 ,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是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各个县域的支柱产业是各不相同的,但农业总是各县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结构调整也要调强其主导产品,粮、畜、果、蔬、水产品等。要提高品质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二、三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县域第三产业中的通路、通电、通信等由于当地及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有长足的发展,各县之间的差距相对小一点。因此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是第二产业,要根据本县特色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5 改善发展环境

(1)创新用人机制。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纳入统一计划,切实营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认真选拔县、乡党政正职,优化县、乡领导结构,提高政府中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例,激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强化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交流,切实提高县乡干部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重和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软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要进行市政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镇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不断强化对城镇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备,使县城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广开就业、再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重点安排特困人员上岗就业,使特困人员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低保对象的低保水平,进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完善工资统一发放制度,严格审核程序,确保不拖欠在岗职工工资,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提高全民素质。要注重人口质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重点地培养和储备一批人才。加强青年技工的培训,迅速提高在岗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艺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经济,能够适应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掌握农产品信息,提高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新世纪农村发展要求,懂科技会经营,能带领农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队伍,为推动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4 结论与展望

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来,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劳动力有序转移、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增收、和谐乡村等更加紧密结合。前文已经分析了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和主要的思路。突破河南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就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全局,实现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河南省实现率先崛起的全新思维,是河南省历史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激励策略

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一系列的县城产业形态。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的长效机制,才能使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得到持续较快发展。法律强制和利益促动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政府要激励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技术、工艺、产品的发展,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县内企业是县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应充分调动他们在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公众在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发展激励中的参与作用。

发展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应破解的三大瓶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和深化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对

三、有差别的价格政策。通过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健全价格调节机制,以要素价格重新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关系,以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如,理顺能源价格,使之能反映出能源的真实成本和稀缺程度,建立能源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以发挥价格机制在能源市场供应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在以高速度、大规模为特征的现代生产技术体系中,很多原材料开采、加工制造的直接经济成本也越来越低。利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消费者回收付费制度等政策手段,能初步解决推进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进程的价格障碍。

以解决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价值评估为切入点,尽快建设环境产业市场,以市场推动环境友好型经济制度建设。

一、建立能够保证生产活动源头无废或少废的产业市场,以及相关科技产品市场,实际上就是以生态技术为核心,使市场能够充足保证生产活动中以源头治理为目的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设施等要素;通过整合废弃物的性质、来源、循环型技术和企业等信息,建立规范信息的市场机制,完成收集、合成、传输、反馈的循环过程。

二、利用市场和多元化经营市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建立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和可再生资源分拣、再加工、综合利用,以及垃圾末端处置的能源转化市场,利用市场更加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力图回收原有的、可再生的资源,为环境友好型经济顺利实施提供平台。

三、建立绿色消费市场,鼓励采购和消费再生资源所生产的绿色产品。环境友好型经济应尽量减少使用资源、降低废弃物产生的产品生产过程,其产品应更具有环保性、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因此,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商品消费市场,侧重于这部分产品的市场营销,使民众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形成倾向化的产品偏好,以利于循环生产产品的销售,从而支持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

以环境友好型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完善环境友好型经济法规制度建设。

一、通过制定环境友好型经济的促进法制法规、环境友好型经济企业投融资法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法制法规,继续建立和完善强制性污染排放标准和排污收费制度体系,以降低排放强度为核心,用经济和技术手段推进环境友好型经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加强和提高冶金、化工、食品、造纸等行业的技术标准,加强对消耗和排污的控制,淘汰高耗的落后技术,鼓励和推广清洁生产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县际经济;云南省;发展路径;经济水平差异

引言

云南是中国西部边疆省区之一,其经济发展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又面临着重新调整,而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制定,一方面要站在全国的高度,充分认识自己的现有水平和在全国的位置;另一方面更要立足于云南的实际,明确云南经济发展的现状,立足于云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只有这样,所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才能既符合国家宏观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又切合云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才能促进和加快云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云南区域经济差异,探讨其变化过程及解决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1.数据与方法论

1.1数据的选取与来源

本文数据选取1992年至2008年云南省各县域总人口、总GDP,数据来源于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目前有各别年份各别县域的数据不全,本文用spss13.0软件进行修正。

1.2选取的方法

(1)空间分异序列

利用各县域人均GDP数据及各县域总GDP在各个年份进行聚类,进行逐年区域分异。

(2)时空路径分析

逐年对属于不同类别的类别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其中隐含了空间要素,因此形成了时空发展路径的分异,并根据各经济数据研究时空路径分异的经济特征演变。

2.1992-2009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时空路径分异与县域发展类型

本部分运用spss13.0中的系统聚类法,依据各县1992年至2008年人均gdp、总gdp对每一年云南省所有县域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各个县域的类别时间序列,再依据各县域的类别时间序列对各县域再次聚类,将云南省各县域分成六组,分组如下:

第一组:红塔区(玉溪市)。

第二组:盘龙区(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

第三组:瑞丽县(德宏州)、呈贡县(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水富县(昭通市)、楚雄市(楚雄州)、个旧市(红河州)、开远市(红河州)、弥勒县(红河州)、大理市(大理州)、安宁市(昆明市)、麒麟市(曲靖市)、官渡区(昆明市)。

第四组:隆阳区(保山市)、潞西市(德宏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临沧州)、晋宁县(昆明市)、富民县(昆明市)、宜良县(昆明市)、石林县(昆明市)、嵩明县(昆明市)、陆良县(曲靖市)、罗平县(曲靖县)、江川县(玉溪市)、澄江县(玉溪市)、通海县(玉溪市)、华宁县(玉溪市)、易门县(玉溪市)、峨山县(玉溪市)、元江县(玉溪市)、昭阳区(昭通市)、禄丰县(楚雄州)、蒙自县(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红河州)、文山县(文山州)、思茅市(思茅区)、景洪市(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双版纳州)、宾川县(大理州)、丽江县(丽江市)、华坪县(丽江市)、香格里拉县(迪庆州)。

第五组:梁河县(德宏州)、马龙县(曲靖市)、宣威市(曲靖市)、牟定县(楚雄州)、南华县(楚雄州)、姚安县(楚雄州)、大姚县(楚雄州)、永仁县(楚雄州)、元谋县(楚雄州)、建水县(红河州)、石屏县(红河州)、普洱县(思茅市)、景谷县(思茅市)、孟连县(思茅市)、永平县(大理州)、洱源县(大理州)、腾冲县(保山市)、盈江县(德宏州)、陇川县(德宏州)、临沧县(临沧州)、云县(临沧州)、东川区(昆明市)、师宗县(曲靖市)、富源县(曲靖市)、新平县(玉溪市)、祥云县(大理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怒江州)、德钦县(迪庆州)、西盟县(思茅市)。

第六组:鲁甸县(昭通市)、巧家县(昭通市)、盐津县(昭通市)、大关县(昭通市)、镇雄县(昭通市)、威信县(昭通市)、彝良县(昭通市)、元阳县(红河州)、红河县(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州)、绿春县(红河州)、西畴县(文山州)、丘北县(文山县)、广南县(文山州)、墨江县(思茅市)、澜沧县(思茅市)、宁蒗县(丽江市)、福贡县(怒江州)、凤庆县(临沧州)、永德县(临沧州)、禄劝县(昆明市)、寻甸县(昆明市)、会泽县(曲靖市)、永善县(昭通市)、绥江县(昭通市)、双柏县(楚雄州)、武定县(楚雄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红河州)、泸西县(红河州)、砚山县(文山州)、马关县(文山州)、富宁县(文山州)、麻粟坡县(文山州)、景东县(思茅市)、镇沅县(思茅市)、江城县(思茅市)、漾濞彝族自治县(大理州)、弥渡县(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理州)、云龙县(大理州)、剑川县(大理州)、鹤庆县(大理州)、施甸县(保山市)、龙陵县(保山市)、昌宁县(保山市)、永胜县(丽江市)、泸水县(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怒江州)、镇康县临(临沧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临沧州)、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州)。

3.云南省总体差异及其区内、区际差异演变

上文我们根据云南省各县92年以来发展路径将各县分成若干类。本部分,我们通过对各县人均GDP数据的处理、计算并结合上文云南省各县域的空间聚类数据,分析92年以来各组内部、各组间和云南省总体泰尔指数演变。

3.1云南省总体差异及区际差异演变

图1 云南省总体差异和区际差异演变

Fig.1 The process of spatial difference and tatal difference of Yunnan province

由图2所示,1992年-2008年云南省总体泰尔指数及区域间泰尔指数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明显的扩张――缩小――扩张――缩小的波动性变化。总体泰尔指数要略高于区域间泰尔指数。1992年至1994年,泰尔指数迅速增减,平均增长率接近70%,1994年,总泰尔指数和区域间泰尔指数分别达到0277和0262的最高点。1995年至2003年,两泰尔指数逐渐下降,年均下降率约10%,2003年,两泰尔指数达到015和0137的低值水平。2003年至2004年,泰尔指数出现增加,增长率分别达到187%和175%。2004年至2008年泰尔指数再次出现下降,2008年,降至0138和0122的低值。

在改革开放初期,云南省总体差异和区际差异迅速扩大,后呈现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2004年左右出现扩大迹象,随后又逐渐缩小。总体来看,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云南省总体差异和区际差异呈缩小态势,但下降幅度逐渐缩小,曲线趋于平缓。

3.2云南省区内差异演变

图2 云南省六组组内差异演变

Fig.2 The process of interal-group difference of six groups of Yunnan province

从图3可以看出,5组区域内部差异大小不尽相同,但均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态势,区内差异由大到小大致依次为组3、组6、组4、组5、组2.(组1因只有红塔区,不做考虑)。

组2内部泰尔系数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趋势,1992年至1995年,泰尔系数呈上升趋势,1995年至1997年,泰尔系数逐渐下降,1997年至2003年,泰尔系数小幅上下震荡,基本维持不变,2004年,泰尔系数跌入最低值,为0000558,2004年至2007年,泰尔系数迅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0022,2008年有所回落。总体来看,组2内部泰尔系数呈现增大趋势,说明组2内部地区差异呈扩大态势。

组3内部泰尔指数呈现变小――小幅变大――变小――变大――小幅回落的变化趋势。1992年泰尔指数处于峰值,接近0039后知道2003年呈现逐渐回落趋势,2003年至2006年,泰尔指数迅速上升,其后泰尔指数有小幅下降。总体开看,除个别年份,组3内部泰尔指数是所有组别当年泰尔指数的最高值,说明组3内部地区差异是所有组别中,地区差异最大的。泰尔指数总体呈现先变小后变大的过程,说明92年后地区差异逐渐缩小,2003年后又迅速扩大。

组4内部泰尔指数变化整体比较平稳,呈变小趋势,除2002年至2003年有比较明显的变大。总体来看,组4内泰尔指数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而且曲线逐渐平缓,变化率也逐渐变小,说明组4内地区差异逐渐缩小,而且地区经济波动逐渐减少,地区经济运行更加平稳。

组5内泰尔指数1992年至2002年虽有小幅震荡,但一直比较平稳,2002年至2003年出现明显下行,2003年至2005年,出现急剧变大――急剧变小的剧烈震荡,2005年后泰尔指数逐渐变大。总体来看,1992年至2003年,组5内泰尔指数比较平稳,说明该时间段内地区差距变化不大,2003年后,泰尔指数快速上升,并出现剧烈震荡,说明该段时间内地区差异迅速扩大,并且地区经济出现过比较大的震荡。

组6内泰尔指数呈现变大――变小――变大――变小的变化趋势,说明区域内差异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演变趋势。总体来看,组6内部泰尔指数比较平稳,呈缓慢扩大趋势,1992年,组6区内泰尔指数为0018,2008年为0021,涨幅不到17%,说明组6内地区差异变化不大。另外,组6内泰尔指数一直维持在高位,说明组6内地区差异一直比较大。

4.云南省地区经济差异影响因素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具有比较优势地区会率先得到经济的发展,成为增长极,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由此可见,适度的区际差异是区际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云南省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政策的重点向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等中心城市倾斜,加大对这些城市的政府投资,这些城市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从而形成了全省经济增长极极点,同时与之相邻的安宁、呈贡、楚雄、弥勒、宜良、沾益等县市最先接受其经济辐射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边远县市远离经济中心,政策扶持力度较小,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形成边缘地区[1]。

云南省县际经济发展差异还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云南省是一个多山省份,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4%,高原和丘陵约占10%左右,盆地、河谷(坝子)仅占6%,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极大,类型多样错综复杂。全省129个县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面积都占到70%以上,没有一个县是纯坝区。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79•9%的有4个县(市),山区面积占80~89•9%的有13个县(市),占90~95%的有9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这种特殊地形、地貌导致了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因为地理条件的千差万别,导致县、区、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性[2]。

6.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展云南经济,缩小地区间差异,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上文叙述了制约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和三产结构,而解决上述经济结构问题的核心措施是扩大内需。唯有扩大内需才能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提高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另外,扩大内需可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在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在扩大消费[3]。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3]。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第二,政府加大对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的投入,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增加企业离退休职工工资;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让社会保障不仅覆盖城市,而且也覆盖农村。第三,增加居民支付能力,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4]。

(2)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快速增长,着重加强基础建设投资

对云南这个内陆省份而言,扩大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尤为重要,在强调提速消费引擎的同时,唯有保持投资引擎的平稳快速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向前迈进。一是吃透西部大开发精神,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大项目支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二是创新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搭建融资平台,鼓励和带动社会民间资本,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三是把握好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和调控协调机制,努力保持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四是进一步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抵制投资率的过度上升,提高投资效率[5]。基础设施建设是云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投资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成就。为了进一步加快云南省基础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机场、电网、通讯、水利设施等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公路、铁路等建设,而重要目标是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突出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对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密切与国内外市场联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不低于、甚至应高于经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加强高收入的税收调节,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6]。(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参考文献:

[1] 邱膑扬,廖春花,明庆忠.云南参与泛珠、澜-湄次等多重外向区域科技合作的区位优势对云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发展措施[J].经济问题探索,2006,1.

[2] 孙丽萍.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

[3] 张文通.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9.

[4] 孙丽萍.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

第11篇

[关键词]北疆;县域;高寒地区;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2-0098-04

北疆沿边高寒地区地处新疆北部,是中国疆土的西北前沿。该区域在促进内外交流、协调东西部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只有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给予准确评价,对其发展现状作出客观描述,才能为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般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1]。而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是可以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准确定位并经过研究证实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的实证分析以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的21个县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要素投入和城镇化水平3个大指标14个小指标分析比较这21个县的综合竞争力,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潜力。构建了一套3类14项的指标体系(见表1)。

二、北疆沿边高寒地区21个县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为确保结果的稳定性,本文使用2011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所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方法[2]。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使每一类的变量相关性比较高从而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因子,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是对这些综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公因子,当因子载荷矩阵结构不够简化时,可以通过因子旋转使因子的意义更为鲜明,同时使用因子得分函数对样本进行评价和排序。 表1 北疆沿边高寒地区县域经济

2.基本步骤

因子分析的步骤如下[3]:(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仍记为X;(2)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3)解特征方程︳R-kE︱=0,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当累计贡献率不低于85%时,取前k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m个指标,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4)对A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变换;(5)对主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如需进行排序,则计算各个主因子的得分,以贡献率为权重,对Fi加权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3.实证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得出抽样适度测定值KMO为0.703(见表2),由因子分析中KMO的度量方法可知,KMO﹥0.5说明因子分析可以进行,若KMO﹥0.7则说明数据更令人满意[4]。所以根据KMO度量标准可知,变量之间共同的因素较多,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剔除无量纲化对数据的影响,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得到3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通过计算其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得到前3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7.62%(见表3),说明这3个公因子可以较好地解释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符合主成分分析法的要求。所以把这3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北疆沿边高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由表3得出,前3个特征值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7.619%,提取前3个特征值做因子载荷矩阵,用最大四次方值法旋转变换,从而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

表4是运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变量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其中因子载荷矩阵表明,每个因子不是对所有的指标都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它只对少数的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因此,根据表4将指标分为3类,根据对相关因子的命名,可以看出:第1个主因子在地区生产总值X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4、农林牧渔总产值X5、年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X6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这个因子主要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子;第2个主因子在医院卫生院床位数X7、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X9、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X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比X13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这个因子主要反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投入,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政府重视度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第3个主因子则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3、非农产业比重X12、财政收支比X14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这个因子主要衡量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县域居民生活水平及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指标。

对经过正交旋转的因子利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各因子的得分,再以其对应的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并计算其排名。综合得分只是代表在各个指标下的21个县的相对差别,综合得分越高表明其综合经济实力越强,反之得分越低反映其综合经济实力越弱。其计算公式为:F=(39.232/77.619)F1+(21.854/77.619)F2+(16.532/77.619)F3,即F=0.51 F1+0.28 F2+0.21 F3,计算整理得到得分及排名(见表5)。

由表5显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县域具体分布是:伊犁地区4个县、塔城地区3个县、阿勒泰地区2个县、哈密地区1个县,可以看到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差距,其中得分大于0(该地区平均水平)的有9个县,得分低于0的有12个县,说明有57%的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在该地区平均水平之下。位于伊犁地区的伊宁县遥遥领先,综合经济实力得分2.31,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高出1.41分。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弱的是位于博州的温泉县,整个博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新疆处于中上游,而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温泉县的综合经济实力非常低,凸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沿边高寒地区三大指标体系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名说明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文具体分析3个大指标的得分及排名情况。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下细分了6个具体的小指标,把这6个小指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KMO=0.786,P=0.000,提取了2个主成分。用计算公式F=(53.375/79.624)F1+(26.249/79.624) F2,即F=0.67 F1+0.33 F2,得到21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见表6)

2.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指标下细分了4个小指标,把这4个小指标用spss19.0进行分析,得到KMO=0.721,P=0.000,提取了一个主因子。用计算公式F= F1,得到21个县的社会公共服务排名(见表6)。

3.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标下也分了4个小指标,用同样的方法,运用计算公式F=(38.471/76.735) F1 +(38.263/76.735) F2,得到21个县的社会结构排名(见表6)。

由表6可知,北疆沿边高寒地区21个县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结构三个分指标下的得分及排名。综合排名位列第一的伊宁县,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说明该地区经济实力强于其他20个县。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来看,得分大于0的县仅有9个,县域差距十分明显;其中县域经济水平低于该地区平均水平的12个县中,阿勒泰地区有2个,即其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占40%;塔城地区有2个,经济实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占40%;伊犁地区有4个,比例达57%,说明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比前2个地区大;而博州的温泉县、哈密地区的伊吾县和巴里坤县、昌吉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温泉县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名最靠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虽不是最差,但比最差的裕民县仅高0.09分,位于北疆沿边地区的温泉县经济水平比博州其他县域低很多;哈密地区的伊吾县和巴里坤县,经济实力低于该地区平均水平,巴里坤县排名12,得分-0.24,伊吾县排名17,得分-0.66;昌吉地区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受自然条件制约,其经济发展在昌吉地区也很落后。

从社会公共服务指标看,得分大于0的也只有9个县,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温泉县、伊吾县、青河县社会公共服务得分也较低,都低于平均水平。

从经济社会结构指标看,有9个县得分大于0,1个县得分等于0。其中经济实力指标和社会公共服务指标都比较落后的托里县社会结构指标得分却很高,说明该地区发展潜力很大。

四、结语

县域经济不等于县级经济,而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区域经济,要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农互补和统筹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5]。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也是北疆沿边高寒地区落后于沿海省份县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快该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府应对这一特殊区域应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发展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区外乃至国外企业的投资落户,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以加快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傅前瞻.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148-150.

[2]唐林俊,杨虎.因子分析法在区县经济综合指标评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22(5):24-29.

[3]王庆丰,党耀国,王丽敏.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28(3):495-501.

[4]高祥宝,董寒青.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5-350.

[5]冯建中,何先平.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39(2):1233-1235.

第1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发展路径 比较

苏南和浙北地区地理位置相邻,都处于长三角的核心区域,但因分属于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浙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是具有特色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北地区通过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的三位一体化,推动了县域经济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苏南县域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明显得益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在基本完成乡镇集体企业改制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对外招商引资、招才引资力度,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推动苏南县域经济开始由低向高的转变。苏锡常是苏南地区的核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是我国商品粮的主要基地;而浙北地区主要是指杭嘉湖区域,也是经济圈中的核心区域之一。对苏锡常和杭嘉湖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分析,能找出江浙两省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差距或比较优势,对探索如何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南与浙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同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体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上。本文介绍了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县(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其近年来的变动情况,并对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江浙两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差距或比较优势。

(一)苏锡常与杭嘉湖地区县(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的比较分析

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中,一产比重最高的(金坛市)为9.3个百分点,最低的(昆山市)为1.4百分点,平均为4.4百分点;二产比重最高的(昆山市)为68.4百分点,最低的(金坛市)为52.4百分点,平均为61.2百分点;三产比重最高的(金坛市)为38.2百分点,最低的(昆山市)为30.2百分点,平均为34.5百分点。杭嘉湖地区13个县(市)中,一产比重最高的(淳安县)为21.2百分点,最低的(平湖市、海宁市)为6.5百分点,平均为10.3百分点;二产比重最高的(海盐县)为67.9百分点,最低的(淳安县)为35.9百分点,平均为57.4百分点;三产比重最高的(淳安县)为42.9百分点,最低的(海盐县)为23.8百分点,平均为32.3百分点。从两地的比较来看,苏锡常地区县(市)三次产业结构要优于杭嘉湖区域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依平均值来分析,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在5%以下(4.4%),二产比重60%(61.2%)以上,三产比重接近35%(34.5%),分别优于杭嘉湖区域13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平均值的5.9、3.8、2.3个百分点;从两地县(市)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最高、最低值来分析,除浙北淳安县的三产比重高于苏南金坛市的三产比重4.7个百分点外,其余指标浙北都低于苏南。从个案来看,浙北、苏南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高的往往三产比重也较高,如2005年浙北的淳安县一产比重为21.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为42.9个百分点;苏南的金坛市一产比重为9.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为38.2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中,各地可依据区域优势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工业,也可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服务业为其提供市场条件与市场支持。

表2中的数据显示:经过5年的发展,苏锡常与杭嘉湖地区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上升。但从两地的比较来看,一产、二产比重差距在缩小,三产比重差距在拉大。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的三产比重平均每年提升近0.7个百分点,而杭嘉湖地区13个县(市)的三产比重平均每年只提升0.3个百分点。这就反映出苏锡常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速度快于杭嘉湖地区的县(市)。

从个案分析,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中,一产比重最低、二产比重最高的都是昆山市(分别为0.9、64.1个百分点),说明昆山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地域优势,走上一条工业化到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杭嘉湖地区13个县(市)中,一产比重、三产比重最高的都是淳安县(分别为18.6、39.0个百分点),反映出在淳安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依据淳安的地域资源或地理优势,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从2005-2010年的发展来看,在昆山市的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二产比重5年中也下降了4.3个百分点,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二产比重上升到一定比例后就开始呈下降趋势,而三产比重将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淳安县的经济发展中,5年来一产、三产比重分别下降2.4、2.9个百分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必须借助工业的大力发展,工业化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

(二)苏锡常与杭嘉湖县域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居民储蓄存款等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来看,苏锡常地区的9个县(市)普遍好于杭嘉湖地区的13个县(市),两地差距比较大的是人均生产总值指标和人均财政收入指标,苏锡常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比杭嘉湖县域平均高出74.7%,最高比较高出97.5%,最低比较高出116.8%;人均财政收入指标苏锡常县域比杭嘉湖县域平均高出74.2%,最高比较高出97.0%,最低比较高出107.2%;差距最小的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两地的差距为平均值指标高出18.3%,最高值指标高出2.4%,最低值指标高出58.5%;差距比较小的为人均居民储蓄存款指标,苏锡常县域比杭嘉湖县域平均高出26.2%,最高比较高出4.4%,最低比较高出121.3%。上述数据说明苏锡常地区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要高于杭嘉湖地区,但不同指标上的差距反映出苏锡常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强县,杭嘉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富民,如表3所示。

苏南与浙北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

(一)苏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苏锡常地区人口稠密,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的过剩高达一半以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构成苏南农村较早兴办乡镇企业的内在动因;该地区集镇密集,受城市经济的辐射较强,交通运输便利,文化发达,对辐射有较强的接收能力;苏锡常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增加就业等途径设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走上一条将工业化与“三农”建设协调平衡发展之路。本文以江苏太仓为例剖析其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江苏太仓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充分挖掘港口、沿江、沿沪的区域地理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沿江、沿沪与港口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该市及时把握浦东开发和长三角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型专业市场和各种软件园区,使服务外包、商务区等成为太仓市经济板块中的新兴产业,顺利实现二次产业转型。进入21世纪,江苏太仓进一步发挥紧沿长江和紧靠上海的独特优势,制定并实施沿江以港强市、沿沪接轨上海的“两沿”经济发展战略。太仓港既是太仓的一个优势资源,也是苏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太仓港的建设能吸引世界500强的企业如耐克、联合利华、西门子、BP、埃克森美孚等企业在太仓建厂;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拥有国际市场和国际人才,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国际市场,从而使太仓逐渐成为上海国际船运中心配套基地、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转移基地、上海自主创新扩散基地、上海现代服务业延伸基地和上海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太仓港以及沿沪的地理优势使得太仓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9年,江苏太仓的服务业增加值达230亿元,同比增长18.8%。大力发展和提升服务业是太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苏太仓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一是能审时度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21世纪初,江苏太仓面对国家土地、信贷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通过发挥经济园区的龙头作用和聚集效应,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资本的转移,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激活民资,以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二是以产业化为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江苏太仓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以“城乡一体、现代农业、富民强村”三位一体的经营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开发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在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构建以中心城区、重点集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为主的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和人居创业环境,走均衡发展之路。

(二)浙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浙北的县域经济走的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浙北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能理性地认识杭州、嘉兴、湖州和上海的战略关系,找准杭嘉湖在长三角区位中的战略定位,实施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在融入上海、服务上海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在当好配角的过程中争当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名角”。利用原有区域块状经济基础和区域优势资源,充分发掘与提升基础与优质资源,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本文以浙江安吉的“典型山区县域经济”为例剖析浙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浙江安吉拥有的地理优势是山水,经济发展的出路也在于山水。安吉县域经济发展走的是从“生态资源化”到“资源经济化”再到“资源生态化”的发展之路。毛竹和白茶是安吉的两大优质资源,也是安吉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安吉人在“生态资源化”时期直接卖毛竹,在“资源经济化”时期卖竹制品,到1997年荣获“中国十大竹乡”后,安吉优势资源的开发进入了“资源生态化”时期,综合利用毛竹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使农民发家致富。毛竹从竹叶到竹根开发出7大系列近6000个产品,在开发产品的同时利用毛竹的生态功能,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业,着力打造长三角一流的休闲度假基地。安吉的另一优质资源是白茶,安吉人将白茶引种下山不断培育优质品种的同时,挖掘白茶文化,致力打造白茶品牌,2008年,安吉白茶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从此销售打开,价格也进一步提升。

浙江安吉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之路是生态建设。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的毛竹和白茶这一山区资源优势和美丽的山区风景,立足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和生态特色,政府因势利导,对传统产业(毛竹、白茶、椅子等)进行提档升级,对优势资源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升产业竞争力;其次是通过大力发展以产业为支撑、以品牌为主导的区域经济,通过依托特色块状经济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区域品牌,再通过区域品牌做大做强区域特色经济,走一条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从而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后工业时代”将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业不仅是农民致富的产业,加工业发展的依托,而且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安吉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条把农业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认识其地位与作用,探究其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新思路。

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的建议

从苏南与浙北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来看,区位条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可忽略,它能加速或延缓县域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存在状态及其变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影响;发展基础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基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小,特别是在商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技术替代能力越来越强,资本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县域的区位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基础等基本要素,已经不再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明确县域产业的战略定位、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和加快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等高等要素,才是保持县域经济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发挥本地优势,明确县域产业的战略定位

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能力,它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经过演变而逐步形成的超越其他区域的能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区域很难通过模仿在短期内获得这种能力。长三角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大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根据县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环境特点,从与区域周边大环境和国内外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近期发展的突破口以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根据县域内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可利用的县域外资源)、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特点,以及国内外同类市场的需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补性产业和产品作为县域的主导型产业(产品)发展方向,并引导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共同为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努力奋斗。

(二)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分享长三角经济圈比较优势带来的利益

长三角区域内的县域经济作为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一个节点,应依托上海这一区域内的核心城市,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分工,通过参与城市经济的合作及与周边县(市)的协调,通过组团式的发展和壮大来促进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相互协调、互相包容、借助外力、弥补不足、共同发展才是明智之举。苏南、浙北发达的县域经济绝大多数是依靠与城市经济的合作、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的,只有参与合作与分工,才有机会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县域才能在区域分工中分享比较优势带来的丰厚利益。

(三)鼓励中小企业向创新型转变,提升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应鼓励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实施创新型转变,如对区域内的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可考虑给予加速折旧、税收减免优惠;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投资扶持等措施,推动集群内产学研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促进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路子;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矛盾。在转变发展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产业层次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校企合作,加快技术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中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技术型人才的不足也正制约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江浙沪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师、中高级技工市场供应缺口达70%左右;产品销售经理、客户服务代表、企业管理人员的市场供应也严重不足。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双元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企业而言,在技术人才紧缺的今天,应把高职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应把地方高职院校当作经济发展的共同体,积极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向学校提供最先进的设备设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企业的生产技术,形成技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资金与规模都不允许他们进行大规模的自主研发工作,有些民营企业即使设有研发部门,力量也相对薄弱。因此学历高的学生在这里便没有了用武之地,很容易跳槽。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起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企业获得了优先挑选高职毕业生的权利,高职院校有了专业的实习基地,从而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储东涛.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