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时间:2023-07-24 17:05: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1篇

公共事业在当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是对一些社会性的事物进行处理,包括对一些公共性物品的管理,对一些明确性公共物品的管理等等。细致化来说,主要是对生活质量的保证,对共同利益的维护。对于公共事物的这一发展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会一直存在。为了发挥公共事业的最大作用,要加以关注我管理问题,完善管理弊端,来发挥公共事业最大作用。

一、公共事业管理重要性

公共事业从其字面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出其与社会具有紧密联系。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与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站在狭义的角度来说,公共性事业主要是从事一些具有经济性质的活动与事物,保教育事物与科学技术与文化等等事物,关系着社会的保障与基层设施的建设。公共事业涵盖两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具有公共性的事物与产品。其二,准公共事物与产品。因此,公共是其本质与主要特点。因为,公共事物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着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所以,其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意识缺乏,管理重视度不够

意识是行为的主导,是行为的引导,假使在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缺失公共事业的管理意识,江将会降低管理的有效性。对当下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一些主要管理人员没有给予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足够重视,产生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导致管理的主体较为单一,政府不能良好的掌握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使得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和方法不合理,减低了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与质量。

(二)管理体系弊端,没有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当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对于管理体系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的弊端,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政府机构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和其它管理机制结合运作。导致政府无法完全了解大众的税收需求,导致供求错位现象的发生。其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缺失也体现在单行法的缺失,将会降低政府对大众需求的了解,导致管理工作脱离实际,降低了法律监管体系的效力。

(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杜宇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来说,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与知识素养关系着其管理的效果,关系着公共事业的管理团队的能力与凝聚力。当下我国公共事业的管理人员存在个别差异,一些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低下,专业知识和对公共事物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其在管理工作中积极性不高,极大影响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其次,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人员培训体系的缺失,也是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的又一因素。

三、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一)提高管理意识,增加对公共事业管理关注度

我国公共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其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要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增加对公共事业管理关注度,增加对自身建设的关注度,增加建设强度,完善状态管理和设置的弊端,增加制度与体系的健全性,对财务制度和不同机制进行完善。其次,也要增加决策和管理的民主性,减低行政的消极影响,增加账目的清晰性,来提高自身的信誉度,树立练好的信心,保证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有序进

行。

(二)建立一体化公共事业管理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来说也是如此。为了保证我国公共事业的有序进行,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不可缺少,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行为的约束,保证其管理方法的合理性,构建科学性的决策机制,把管理体系于监督体系与决策体系结合,增加制度的连贯性,保证不同管理工作环节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在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后,我国公共事业也要注意资金的筹集环节,拓展融资渠道,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面对专业领域进行强化,合理进行自我定位,发现自身的服务空间,来你服务于社会和大众。

(三)对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要在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增加对其团队建设的关注,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与培训,建立合理化的培训周期,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提高其职业素养。其次,在我国公共事业内部可以进行优秀骨干的培养,在公共事业内部进行栽培与选拔,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增加我国公共事业的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实力。

第2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

 

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待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时,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推崇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也不能一味地固守自己的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构成我国社会管理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国家行政管理机制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机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想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必须依据我国的根本国情,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健康发展。

第3篇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简而言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为政府培养管理公共事业人才所设置的专业。但专业学生报考公务员对口的岗位很少,甚至一些省份没有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口的公务员岗位。我们再来看一组来自公务员考试网统计的历年国家公务员录取率。从这份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2011年,每年的公务员报考人数在逐步上升,社会上出现了考公务员热,但是录取比率却没有随之上升反而是呈下降趋势,至2011年录取比率仅为1.57%,其中最热门的专业如财政、税务甚至出现了0.02%的比率。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报考公务员比率在40%,但最终考上的只占2%。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对于报考公务员是该专业对口就业方向是持肯定态度,但是从考上的人数来看又是不乐观的,总的来说公务员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是不能解决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

企业的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第二主体就是企业。鉴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是培养管理型人才,这就促使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毕业后在企业中寻求发展。理论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当进入有关公共事业的企业工作才算是工作对口,但是由于我国民间组织和非营利性机构不够规范,规模较小,机构不完善,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选择余地变得很小。从社会整体上来看企业招聘的方向大多是销售、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等方面的专业,极少有专门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数据来看,90%进入了企业工作。工作岗位包括了销售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等。这证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对口现象严重。2.3高校研究工作的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还有一条与自己本专业对口的出路,即考取研究生。据中国考研招生网统计2011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165.6万,创历史新高。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均在上升,但是总体上来说研究生的录取比例比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高得多,这促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多地选择报考研究生。可是真正报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人数不高,更多的毕业生由于学习专业比较全面而选择了跨专业考研。根据对巢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统计,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27%报考研究生,最终考上研究生的仅占5%。在当今考研热潮中,很多学生跨专业考研时没有专业课上的优势,这也就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考取研究生比率偏低。

自主创业的需求

自主创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第四选择。在国家的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来讲,自主创业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在所学专业知识中包含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创业必须具有的素质。自主创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在时间地域上没有严格的限制,门槛较低,只是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可能带来一定风险。2010年巢湖学院原管理系举办了优秀毕业生座谈会中就有不少自主创业并成功的例子,其中包括了创办自己工作室、个体经营等形式。通过对巢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研究,数据统计显示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3%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呈下降趋势,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社会承认度差、专业定位尚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材滞后等等,再加上学生在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自己所学专业时,并没有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简单的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和普通的管理专业差不多,没有做到正确定位。

1社会原因

1.1社会承认度较差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成立时间不长发展还不够成熟的专业,在社会中承认度较差是必然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社会了解度、认知度低,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专业学生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四年学习的具体框架结构是怎样的。可见专业的认知度低,社会的承认度差是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从根本上来讲,公共事业在我国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就比其他行业起步晚,这也就导致了培养公共事业人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较慢,也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被社会用人单位了解的程度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人将该专业人才局限的理解为管理类人才,没有和其他诸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等管理类专业人才区别开来,没有重视和发挥该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2专业课设置不合理

各大高校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课程设置。这种课程设置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但是在承认这种课程设置对于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利的基础上,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如此繁杂的课程体系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无所适从。庞杂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习了,但却又什么都不会,做不到样样会,样样精,这也是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无专业特色的直接原因。

1.3缺少优秀教师和合理培养模式

在我国限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好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问题。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学生,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看起来发展规模在迅速扩大,但是却没有解决好专业课教师来源问题。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立至今,全国高校都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点,该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都是从相关专业中抽调出来的。现有该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培养模式方面,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传统的“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它在学生构筑自身知识体系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力量较为薄弱,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以及办学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很难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所以师资队伍的增强和培养模式多样化在各大高校要引起强烈关注,才有可能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1.4实践环节薄弱

和其他管理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环节并不容易开展。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实习的基地难以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机构和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但是这些单位同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不能接受大批的学生实习,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有机会去机关事业单位实习。

2学生自身原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自我定位,在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后,要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但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该专业学生往往将专业定位在一个错误的位置,就使得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找不准方向。

2.1对于学科专业化的认识差错

从一定程度上,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从行政学中分离出来的,以一种综合、交叉的面貌出现。在发展过程中,公共事业管理学大量地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首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是全能型人才,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2学术性与应用性的不统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来源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该专业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的偏向于理论的研究,忽略了本质上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是要解决公共管理事业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实际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实践服务。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社会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专业的实践活动。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这个问题要通过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国家学校在培养学生模式上要加强改革,另一方面,对于专业学生来说,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正确定位自己和主动学习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

1学校方面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以及教师队伍力量薄弱。那么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加强该专业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该专业高学位的人才培养机构在我国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就可以先通过调剂相关专业的高学历教师来缓解这一困境,同时可以通过聘请政府部门以及事业单位中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的领导、公务员来担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的授课,或者邀请他们来为专业学生举办相关专题讲座。通过这些举措来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1.2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竞争能力是获得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来积极主动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机会给学生,以增强其自身素质,并且可以宣传鼓励在校大学生将课余时间充分合理的利用起来,参加社会实践。为了更好地使在校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利用激励和惩罚并用的方法从正反两面促进全体大学生参与到在校社会实践中去,这样才能使毕业生把在校的实习经验和以后的工作结合起来。

1.3尝试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各大高校可以因地制宜的开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就是值得尝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联系当地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的院校内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激励专业学生努力学习。

2毕业生自身方面

2.1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树立择业观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择业阶段所要承受的压力比普通学生要大得多,再加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要面临比其他专业毕业生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市场趋势进行理性的思考,准确定位。更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清楚认识自身情况,将主观意愿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以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理性、正确地进入求职阶段。

第4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0-0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展,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受到了专业人才们的高度重视。高校在提高学生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培养方案(例:实践教学等)和人才培养目标,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各大高校急需加强的重要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所涉领域甚宽、实用范围较广的专业学科,只有在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目前课程体系中薄弱的环节”调查得知,社会实践性课程成为了该专业学生的首选答案。由此可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建设。[1]

(一)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时常处于被动状态,长时间创造性思维的缺乏,导致了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脱节。学生间普遍存在浮躁倾向,对实践教学采取盲从、应付态度,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二)校外社会实践环节缺乏实效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形式往往采取参观、参考、情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讲课等形式,这种时间活动有利于组织很管理,但学生参与性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专业实习由于安排的时间过于紧凑,以至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实习基地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不够有效,以至于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一般,不能满足其自身事先预期达到的实习要求。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足。

社会实践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老师依然扮演者指挥官的重要角色,实训过程指导还是老师必须要做到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增长最终还依赖于其指导老师的实践水平。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是过去研究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是因工作需要,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的甚少,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设想

在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来探究如何以能力为本位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摆在该专业学生、教师面前的重要的问题。

(一)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加强校内专业实践教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核心地位,明确实践教学的范畴、内容、形式及管理办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首先应在校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市场对公共管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当然,只有校内的专业实践是不够的,还要打破以往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脱节的现象,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与的校内外多种专业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到专业教学的视野当中进行规范和强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的拓展和融通,充分发挥课外实践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检验作用,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专业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全程不断线。目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自2000年建系以来,就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联系连云港市文化厅,市文化局、旅游局、广电局等下属事业单位开展实习,到一些文化艺术传播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参与一些大型文体活动的管理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专业知识得到运用,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要将强化学生才能实践放在重要位置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管理基础是建立在文化行业范畴之上的,必须要对文艺内在规律有所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其管理。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就要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基础上,再掌握相关管理门类概论、鉴赏、批评等课程基础上,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门特定公共事业管理门类,把握其内在规律及特点。

(三)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引入项目化教学,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

当下,在公共管理领域更多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如各种类型的文体、会展、竞赛、演艺等,都是以项目进行运作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要懂得项目的运作程序、管理环节以及管理的方法。事实上,项目化管理的知识运用,包括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有能力的运用,如思维创新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市场营销推广能力、音视频制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开展项目化教学,可依托相应课程教学,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实际项目策划、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项目的组织与操作,这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到自身的公共事业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就业强化应用实践能力,拓宽专业方向,实施“双证书”制度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应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精炼专业内容。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增强专业的适应性,积极创建新的专业方向。在原有教学计划培养课程开设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专业小方向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就业方向,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重点学习的方向。如开设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含会展)管理、文化旅游管理、纸质传媒管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等。

综上所述,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建构,使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了“金字塔”式的能力,也就具备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5篇

关键词: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

引言: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系统流程。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按项目的生命周期分成几个阶段: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项目计划与实施控制阶段、项目绩效评价与收尾阶段、项目维护和项目经营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特定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的管理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为顺利地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打下基础。项目正式立项后,进入启动阶段。公共事业项目的启动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项目管理组织以开展项目的管理工作,解决的是项目管理组织的构建问题。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建立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制定启动战略,确定下属管理小组和各个工作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衡量公共事业项目的业绩标准,以评估项目是否成功。其次是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提供战略和政策方面的指导。第三是在项目管理中起协调作用。部门领导的职位和地位对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成功起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或冲突比较容易克服,矛盾容易被化解。

2.建立项目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建立的目的是编制项目计划,制定衡量工作业绩的标准,以评估项目进展过程是否成功。控制项目工作按既定的日程进行,并提供日常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要指派一名来自项目承包商的小组成员作为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进展负总责。同时,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成员要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小组对领导小组负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管理小组协调和处理下属各工作小组提出的方案。

3.建立项目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可能不止一个,各个小组负责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如财务,采购小组,他们执行管理小组的指令,解决项目过程中一些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供管理小组决策,对管理小组负责。

二、项目计划与实施控制阶段的管理

1.项目计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根据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项目进度计划。以保证公共事业项目按期完成。计划阶段还需要重新考察公共事业项目的风险,如果发现新的风险,需要在评估报告中进行说明,并制定应急计划和对策,以控制这些风险。

但是事先制定出的计划往往很难反映出实际项目进度,许多项目计划随着进度的深入,需要对原计划进行频繁的、重大的调整是常见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CCPM步骤是形成项目网络图,因为某些资源的量是有限的,关键路径上的工序的工期可能因为资源的有限而延长,所以项目的工期一般都要长于通过CPM法或PERT法得到的关键路径。在此时形成的项目网络图中,就可以识别该项目的瓶颈,它是网络图中最长的那一条工序链,该链的长度就是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

2.项目实施控制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追踪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进展,根据项目计划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工作特点是诊断、分析和调整。项目管理小组要经常将实际进展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监控项目工作的日程和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发现进度的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当某项工作进展显示出可能延期时,要找出公共事业项目实施的关键路线,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保证关键活动按时完成。进展情况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应当实行严格的执行,各个工作小组的组长要及时提交他们的最新报告。

三、项目收尾与评价阶段的管理

收尾阶段的内容是项目管理组织向相应的项目业主交接项目。收尾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竣工验收,评估工作质量,分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确定在今后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形成项目验收或终止报告,及时结算资金。

公共事业项目实施评价属于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后评估,它以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效益后评估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管理工作进行评估。首先界定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工作目标,然后运用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析方式层层分解关键成功要素,在此基础上设计各模块的具体指标。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应当立即收集数据,着手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消除指标间差异的量化工作,然后代入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中进行计算,并取得计算结果。用这个计算结果同原有系统的相应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系统改进的具体量化值。

四、项目经营和维护阶段的管理

项目维护和经营的内容是项目业主委托项目管理组织维护和经营项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经营或维护项目的过程中,公司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管理队伍。必要时政府要进行跟踪检查或参加管理队伍。

公共事业项目可以考虑政府向社会招标产生项目投资业主,再由业主组建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项目业主偿还建设项目所需贷款本息。政府授予项目业主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在一定的经营期内政府给予固定的投资回报,经营期满后,业主将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应该进行公共事业项目后评估。后评估将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即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项目建设、运营现实存在的情况、产生的数据进行评价。项目后评价涉及到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政府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公共项目后评估主要注意在新的投资体制下项目评价的内容。

第6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08-02

虽然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专业,但在早前其势头强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算不错的,但近期却不如以往,本文便对此现象做了粗浅探讨。

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专业内涵:

(1)公共事业, 是指介于政府组织与企业之间的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种福利及福利设施体系。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如何,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2)公共事业组织, 在国外多被称为非赢利机构(简称NPO) , 即不以赢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它是非政府组织(NGO )的一种。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 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是以管理学为主, 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的综合。

(4)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是社会公共事务。范围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全体公民。从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到全社会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再到整个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等。

由以上内涵组成部分不能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种“通才”的培养而不是“专才”的培养。目前,各个高校都针对着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

(1)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如教育单位、科研院所、医院、图书馆、自来水公司、公交公司等。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

(2)社区:简言之,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我国《民政部关于在我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于社区在卫生、文化、教育、环境和治安等方面为社区内居民提供社区服务,因此,社区管理的相关部门也应成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3)非政府组织(NGO):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由于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在非政府组织中就业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4)其他:由于本专业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选择在政府部门业,也可以依托管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在企业中就业,一定程度上既是就业方向和选择的多元化,又是学生基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现实的选择。

二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以下是根据某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做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相信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可供参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是简单一个原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当前情况分析,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得不到社会肯定。

社会认可度差,专业认知度低直接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难。公共事业的改革及市场化进程比一般企业起步晚,发展要慢,社会对公共事业的认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2.缺乏实践环节。

据调查,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习监督松散,缺乏规范要求。实习方案中的实习内容专业性、针对性及时效性不强,无法与时展和社会变迁接轨。加之建立专门有效的校外实习基地比较困难,在事业单位强调成本的情况下,大多数事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学生,常此以往,毕业实习沦为学生完成学业而非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形式套路。

3.毕业生自身问题。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较不完善,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职业选择中常畏首畏尾,参与应聘时自信心不足,表现出紧张情绪、过度焦虑。也有的毕业生缺乏主动性,消极等待,听天由命,依赖父母、朋友、学校,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推销意识,没有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没有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此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叉性。

三 建议政策

1.国家应大力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的力度。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劣势的最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是大力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的力度。公共事业多元化、社会化管理主要是指多方投融资,让全社会来办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 与此相适应, 是组织形式的社会化。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事业机构, 都倾向于建立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 实现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从而增强事业组织和公共服务组织自我补偿能力, 充分调动全社会办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各项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形成这样的局面, 就可以很自然的增加就业岗位, 扭转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以致用。

2.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笔者认为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应该主要做以下工作: ①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②邀请专家进行就业指导和讲座;③积极联系用人单位, 调查和搜集毕业生需求信息; ④召开双选洽谈会, 为毕业生提供更广的择业平台。对于就业较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 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在学生入学时就展开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可以极大的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劣势。

3.端正态度, 不违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是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由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 这是任何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客观规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是一个由出生、成长、发展到完善这样一个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在最初的发展阶段, 必定会有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责难, 而是要端正态度, 在遵从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之余,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对诸种问题的原因分析中不断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 在该专业的更高研究领域里获得更有价值的突破, 为该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大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磨练。大学生要针对自己所不喜欢或不太感兴趣、不太了解的专业, 针对自己所不太熟悉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高校的宏观引导下,在高年级学姐学长的帮扶下, 在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的正确指导下, 在挫折面前尽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尽快做好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尽快适应大学的节奏, 增强自己的“逆商”,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作为即将和正在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更应该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性, 提升自己的素养, 尽早找到每一次困难每一次挫折之后隐藏的那座“金矿”。

第7篇

1.1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上蔡县塔桥乡为例

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4554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2688万元;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6%,达到32572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0%。(2)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收入增长2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6%;非公有制税收增长25%;完成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缴任务。(3)农业经济:①林业生产:新建完善农田林网面积25036亩;村镇绿化面积1011亩;林业育苗200亩;集体林改达到80%。②农业生产:粮食面积15.01万亩,单产439公斤,总产6589.39万公斤;油料面积0.55万亩,单产104.5公斤,总产57.48万公斤;水产养殖总产量15.6万公斤,完成县下达的沼气建设任务300户。③畜牧业生产:大家畜存栏0.45万头,出栏0.25万头;生猪存栏3.2万头,出栏5.8万头;山绵羊存栏1.8万只;出栏2.3万只;家禽存栏19.8万只,出栏41.4万只;“防五”密度达到100%,全年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5个累计达到5个;新建规模养殖场4个。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精品区5000亩。(4)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个;足额交纳招商引资保证金3万元。(5)财政工作: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158.8万元,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6.3万元;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65.5万元;财政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87万元。(6)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县下达的脱贫任务。(7)农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定工作: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上综治20081号文件执行。②工作:不发生赴京、省、市集体上访,不发生赴县重访。严格控制赴京、省、市个人访,重访率不超过12%,重信率不超过30%,上级交办的大户稳定率达到80%以上。上三级要结果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85%以上。(2)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0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92%以上;事业费投入到位率100%,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3)民政工作:①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在60%以上,争创示范敬老院;②深化殡葬改革,火化率达到100%。(4)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减少一般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安全措施,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5)教育工作:①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7%以上。中学生缀学率不超过2%,小学生缀率不超过0.5%。②中小学危房比率控制在2.7%以内。③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治安安全。(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不低于90%。(7)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小城镇公共卫生及市场环境治理力度,乡镇集镇公共卫生要有专职清理人员;年内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8)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5613.39公顷以上,未经批准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和其它土地。(9)艾滋病防治工作:①符合治疗标准的区滋病人100%纳入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范围,100%纳入抗机会性感染服务范围。②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妈100%采取预防母婴传播措施。③建立县、乡、村三级夫妇双方中单方艾滋病毒感染者配偶随访报告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艾滋病抗体检测,检测率达95%以上。(10)农村道路养护:村村通道路有专人护理,年内路肩至少培护一次。(11)农民负担工作: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不出问题;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和恶性事件。(12)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继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指标是地方政府绩效考评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前提。绩效考评指标具有强烈的行为引导功能,它明确并强化了被考评对象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由于政府活动范围广泛、活动过程复杂、活动结果影响深远,政府绩效考评指标比企业绩效考评指标要复杂得多。对于政府绩效考评这个世界性难题而言,设计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其中首要的困难。但目前纵观地方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操作实务和理论,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没有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更没有抓住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效能考评,对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技术研究不透彻,实际操作中拍脑袋,甚至心血来潮,体系内部各因子的相关性、层次性、结构性不清晰,相关研究较少,如表2中,子项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子项9艾滋病防治工作,同属医疗卫生,分项明显不合理。

1.2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理性层面的行为取向”因其指向特定的价值目标,而根据目标价值的性质,价值取向可以分为目标取向和工具取向两个层面。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的最小单元,也是最敏感的部分,其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目前我国整个行政系统考评的价值倾向,而研究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是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首要任务。

1.2.1经济考评目标设置的价值取向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是没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就经济发展目标而言,目标设置过于重视GDP任务量,忽视人均GDP的目标,更不用说人均GDP精细考量的目标。二是经济指标结构分化不明显,笼统的分为,“生产总值”、“非公有制经济”、“农业经济”、“招商引资”、“财政工作”、“扶贫工作”等。如前例,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没有应用国际通用标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划分模式。在结构方面,更没有提高第三产业的目标比重,这方面固然与我国目前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有关,这将导致牺牲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战略相悖。三是没有体现正确处理速度、质量与效益三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没有设置投入产出比,没有设置行政成本的指标,没有设置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的具体指标等。四是有些考核目标设置混乱。前例中,把招商引资工作设置为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众所周知,招商引资工作不是中国政府基本职能,虽然招商引资工作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纯粹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考量,容易导致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资的数量,而忽视招商引资的质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带来潜在的压力。财政工作亦是如此,我们不能完全推定财政指标是导致地方政府乱收费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某些乡镇政府为了完成财政工作而采取一些非制度化和非法制化的手段,这与当初目标设置的价值取向——考评政府经济工作能力相悖。

1.2.2社会考评目标陷入价值取向的误区

前例的社会发展目标中,没有关于正确处理关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一是没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设置;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考评目标设置,明显陷入价值误区。二是没有明确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目标的关联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人口指标分化为计划生育工作和教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只是以人口数量控制和经费投入等简单指标来考量;教育工作也只是以入学率、辍学率等一些简单的数量指标来考量。地方政府目标考核分为综合考核和单项工作考核,单项考核的指标社会相对完备,但时间作为考核部门的业绩,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社会职能而没有列入政府能力综合考核,更不用说体现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与该项目工作的函数关系。三是政治文明目标设置模糊。可以说根本没有直接关联性定量,甚至定性指标。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一些指标设置仅与当时社会关注热点有关,与整个目标体系不和谐,如工作,该工作目标考评设置的价值倾向应该是考量乡镇政府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但实际上,工作与社会稳定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1.2.3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体现的不充分

“民众本位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人民民主是其突出的特点,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核中,民众本位的价值诉求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国体、政体的内在要求。前例中,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几乎没有踪迹,政府本位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乡镇政府直接面对群众,其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是整个政府系统民众本位的缩影和代替,不把民众本位作为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的重要价值取向,显然与我国政府绩效考评的总体价值取向不一致。

1.2.4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工具取向思考

关于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工具取向,按照彭国甫认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功取向可分为有限政府价值取向、效益标准价值取向和系统评价价值取向。”前例中基本体现了有限政府原则,其职能明确,其运行的原则也是依法行政;在系统整体性、层次上相关性要求上,满足了系统的要求。但是效益标准价值取向上根本没有得到体现,其基本的效率考量也没有体现。在乡镇每年一次的审计中,有效益的评价,但其更多的是审计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额度,人大对政府绩效的考评中,也仅限于与预算的对比。实践中,乡镇政府效能考评目前还仅限于自我考核的阶段,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已经很不适应。

1.3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我国地方政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由技术方法层面提升到制度层面,实现地方公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化的必然选择,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制度建设可以说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基本保障,可以克服“想评就评,想怎么评就怎么评”的考评随意性。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还不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甚至某些制度安排不科学。从多年参与乡镇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实践,结合有关理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程序的制度安排不健全。不仅没有具体制度安排性法律法规,就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安排而言,评价项目没有科学考证,程序设置不科学,特别是制定考评方案方面,制度制约存在真空。二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核的主体考评机制不完善。虽然在实际考评中,也成立了领导机构,但大多徒有其名,公民考评机制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考评效果中体现的分量就不得而知了。三是没有建立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造成了考评人员责任心不强,考评中人浮于事,弄虚作假的现象。

1.4完善我国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对策

1.4.1重塑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观

“价值取向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构成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行为的深层结构,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之魂。”这就要求我们被评或考评主体认清本质及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变成物质力量。”只有考评主客体把价值取向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指导和行为准则,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和作用。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深化科学发展观,用“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指导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总体工作。

1.4.2建立健全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法律体系

政府绩效考评由于主要运用公共权力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其他领域的绩效考评,因而需要法律保障,而“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评估的趋势之一。目前,我国需要一部约束力强大的全国性法规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考评工作,在各级政府或人大机关也应相应制定各项考评规章,从而形成一套健全的法规体系,从而让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有章可循。

1.4.3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体系

著名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是规范地说它们是好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借鉴英、美等国家政府绩效考评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程序制度化。只有程序制度化,才能使整个考评工作有序进行。二是信息传输制度化。整个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处理的过程。信息从原始收集到最后的若干环节中要确保其真实性、时效性、科学性,要求信息传输制度化。三是组织领导制度化。领导机构是实施考评的推动力量,只有组织领导制度得到确立,才能保证考评顺利进行。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没有制度化,不仅起不到激励、约束的效果,而且将导致考评主客体失去动力,使考评工作难以进行下去或无序进行。五是强化结果运用制度。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是考评工作的目的和动力之源,只有结果运用制度化才能将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推进、创新、深化。

1.4.4优化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基础和核心,关系到整个考评工作的成败,也影响下一周期的考评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更对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者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优化评估技术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遵从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实践中,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层次目标一致、绩效目标与考评主客体目标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指标链。二是遵从目标可测原则。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目标设置转化定性目标为定量目标,量能标准把握易测性评级主体和可控性。三是遵从目标整体性原则。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在设计中,考评要能完全反映考核地方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全面展示其社会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履行的客观现状,同时也要避免面面俱到,不分重点。

1.4.5建立一支高素质考评队伍

有一支高素质的考评队伍,能够使考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减少考评主体间的冲突和摩擦,把考评的功能最大化。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考评队伍,一是成立常设领导机构,对整个考评全程指挥和协调。二是组建一支高素质考评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考评工作更加科学。三是建立一支专业考评队伍,让考评成为一种职务行为,避免考评工作流于形式。此外,对各考评队伍要定期更新,既要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又要对其人员进行经常更新、培训,以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2结论

本文在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诸位同仁和各位老师的精心帮助下结稿了,也要感谢上蔡县塔桥乡政府及实权的提供各种资料,才使本为及时与大家见面。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二者的结合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成果是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完整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的理论体系,同时,也针对了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没有构建一个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二是采用小样本分析有以偏概全之嫌。

第8篇

    我们在日常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的认识到文科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相关的阅读和文字、写作能力较强,而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物业管理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物业管理的概况和发展,使学生清楚作为物业管理专业人士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由于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后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和重视度不高等问题,导致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较差,比较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实践技能。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物业管理方向实践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形式比较单一。实践比较多的形式为带领学生参观物业小区,了解相关规章制度,学生处于被动的实践状态,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形式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物业管理实践兴趣。

    (2)企业实践形式化。学生只是简单的到一些物业小区走访,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物业管理流程,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实践内容与理论教学对应性不强,很难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过程往往走形式,在开动员会,学生简单分组,大家稀稀朗朗了解物业小区,简单和业负责人座谈中敷衍了事。

    (3)实践考核能力制度不健全。过去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不重视实践过程而缺勤,依靠和老师的私人关系或其他方面的表现得到实践成绩。学生表现往往只由带队教师主观评判,学生会忽视实践过程。有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忽视和实践单位的联系和沟通,认为只需要对带队老师负责就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我们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提出为学生提供符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氛围、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实践方式。通过发现他们的学习特点,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环节,真正的激发学生的专业实践热情。针对上述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有特点的研究了以下改革方案。

    (1)开设新的实践教学项目。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引入,我们在物业管理实践环节增设智能小区物业管理实践项目,智能小区物业管理实践项目主要是为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智能物业社区管理系统流程的模拟和具体设备操作情况的介绍,使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对智能社区管理有感性的认识,能够熟悉智能物业社区管理操作以及熟练使用设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实践教学环节设有楼宇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包括周边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系统、巡更系统、消费系统等五大部分。让学生分组亲自动手操作信息化设备来实践物业管理活动。该实践内容实践环节的设置是与本专业教学需求紧密结合的,而且在其他本科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是没有的。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业管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2)加强校企联系,形成产、学合作。校企合作教育是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极具活力的手段,是一种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通过学校、企业的合作,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之间的双赢。我们探索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物业管理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开辟产、学结合的新途径,使学生真正的了解物业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工作方式、财务、人事制度等,真正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聘请物业企业的负责人走进校园,给予一定的报酬、课时,参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学校里面学习不到的社会工作经验。而且我们还提出在学校里面也开设校企合作的模式,即让本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参与进来,即实现了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方便的开展社会实践,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时间。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物业管理方向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出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即企业教师为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为第二指导教师。学生实践期间,采用企业教师负责制,实践结束,企业指导人员出具实践表现和意见,由学校教师进行实践考核,还可以参考同组的其他同学的意见,强调实践团队意识培养,保证实践考评的多样性和客观公正性。鼓励和激励每位同学亲身参与实践环节,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理念。

第9篇

一、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属性解析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最 直接 、最重要的渊源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rationality)理论,指的是借助实践确认工具的用途,并借助工具为谋取利益。 同时,工具理性以工具崇拜或者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要通过精确计算达到最有效的目的[2-4]。 因此,工具理性更加重视效率和效益,对工具本身的价值、道德或者审美则较少关注。 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场域中,工具理性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水平,对各种公共事业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经验与能力。 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将公共事业视为“工具”进行“组装”和“调配”,其目的在于寻求推进公共事业发展的最佳手段和最高效率,因此,其功利性的色彩十分浓厚;而在形式上,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又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工具理性与精神形态的工具理性,两种形态的有机结合与合作,最终达到了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推进其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 而作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另一个重要属性的“价值理性”则是人们对自身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的主动把握,其中将工具理性所“忽视”的人类社会的伦理政治、道德理想以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进行了集中全面的体现。 价值理性主张通过美好的、精神层面的方法完成对真理的探求,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与进步。 其主要功效便是能够回答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初衷和使命,并号召地方政府尊重人民的利益、符合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需要,以美、善的价值观对其事业进行引导[5]。 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也表现出了“非自我利益”的理性(即价值理性)。 在这一理性框架中, 地方政府将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看做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为社会公众谋取福利。

从本质上讲,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属性是复合的和多元的,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是人类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后者是前者的精神支撑,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类实践工具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进步。

二、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协作机制与缺位的表现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具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这两种属性对于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属性,在实践的过程中都不但孤立的,需要在彼此的辩证之中或者协调和统一。 在当前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正在不断的优化,协作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是,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的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还在某些层面存在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协作机制

在当前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地方政府在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还要对自身的权力进行平衡,不偏不倚。 既要与中央部门进行协作,协调中央和地方利益,还要对行政干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权衡,不断的通过有效的手段规范市场和社会秩序,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6]。 总体而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规范社会秩序,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是国家公权力的执行者,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具有强势地位。 因此,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地方政府就承担起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并通过对自身权力的运用, 为当地群众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和企业体制改革对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地方政府也适时的转变了“身份特征”,变之前的“微观调控”为现在的“宏观指导”。 这种对于自身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2.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协作机制的缺位

地方政府在实施其公共管理职能时,其目的在于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并在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协作之中,实现社会资源非配的合理化、社会发展公平正义化、政府行为高效和规范化[7]。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有待改进,其协作机制往往处于缺位的状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主要表现在:(1)在国家实行了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不但要全面的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多种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却出现了主观上的偏颇,在执行中央政策与捍卫地方利益的过程中,并未协调好中央政策与地方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扩大地方利益的同时,将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2)在部分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实践中,官本位、政府本位的思想还依然严重,而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甚至在不同部门需要进行政策协调、信息沟通时,也是难以将团队协作的观念深入其中,不同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彼此孤立,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设置了无形的压力;(3)部分地方政府具有自利化的倾向,这些政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偏离了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居中地位和公益位置,尤其是在一些社会公众重大关切的问题上, 一些地方政府不当使用自身权利,为自身谋求私利,与民争利,这与党和政府要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取切身利益的初衷截然相悖。

三、 协作管理语境下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解析

为了竞争的需要和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当前社会组织在优化其行为时, 大多有意无意的选择了协作管理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 可以说,地方政府在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借鉴方面是相对滞后的,甚至会对其产生排斥和抵触,致使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将协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注入到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之中,完善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优化治理效果。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形成对协作公共管理的正确理解

在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范畴内,协作和协作管理是具有广泛含义的词汇,无论是人际关系管理还是跨组织的协作管理以及以互联网络为背景的管理,都能够将“协作”引入其中,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和组织运行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协作管理语境下,地方政府的协作公共管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形式存在的,它与市场自发性的协作不同,使一种有意识的管理,其基本特征为纵向与横向活动的综合(融合)。 比如,在斯蒂芬·戈德史密斯与威廉·D·埃格斯等学者看来, 地方政府的协作公共管理为网络化的治理结构[8]。 因此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协作性应该形成正确的认识,即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公共管理的地方政府应为公私联合的“第三方政府”,这一政府能够向社会公众提供整体服务,并能够借助先进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力量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诉求。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机制的构建

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而言,其协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做出大量的适当的规则、规定以及标准体系。 和传统的官僚体制中等级制度不同的是,协作公共管理并不需要严格的命令管理,也不需要将其建立在一个中心权威之上,更不能为此设定一个单一的组织目标并为之“奋斗”。 在这种新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的过程中,要以参与者的相互依存、集体决策和整体行动为前提和重要内容,其首要要对其中的参与者、资源等进行确定,对所必须的运行环境进行创设[9]。 然后 ,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得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能够树立和维护其权威,并在和他人分享资源的同时,共同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当然,在这一模式中,比较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协作机制的构建要辅以建立协同工作的协议与规则,这种协议往往能够有效促进了地方政府协作行动的制度化和公共管理的区域化,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与实践

在实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化之时,除了要确定参与主体、使不同主体间进行通力合作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和实践,而无论是治理的效果认定还是实践的对象选择,都与公民参与直接相关,甚至可以说, 公民参与是公共管理协作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此,需要在实践中注重公民参与的重要作用,不断的赋予公民参与以新的意义和内涵。 这是因为,对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机制的构建,将公民置于对抗性的境地是无法增加公民参与的协作性能量的, 而采取参与和协作的办法就正好相反,能够使治理的功效得到逐步的增强。 当然,这一途径的最终实现还要依赖于对公民参与的深刻把握,它们是:确定公民社会中的真正参与者; 明确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和参与目的;通过何种方式在何时、何地进行参与等。 从这个角度讲,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要敞开途径,使公民能够真正的、自由的参与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管理的协作治理。

第10篇

一对于“公管专业”的定位与认知困境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笔者认为公管专业是一种介乎于“宏观理论”与“微观操作”之间的服务于“公共领域”的“中观应用型学科”。套用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的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但是现实却是“全才”变成了“废才”、“应用型人才”变成了“理论万金油”。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存在。就H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二对地方高校“公管专业”方向设置与课程安排的思考

纵览当前众多高校公管专业的方向设置,可谓是各式各样。开办公管专业的院校几乎都是依托原有的资源优势来设置专业方向。医药类、体育类院校因其专业特色比较明显,所以专业方向相对稳定、成熟。现在问题较大的是一批地方综合类高校,这类学校既缺少专业积累,又无优势学科,加之没有成熟的办学模式可以借鉴,以至于为了保证稳定的生源和较好的招生势头,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往往以就业为导向,甚至有些高校不顾学科专业设置规范,随意性很大。[3]例如,H学院的公管专业便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和其他专业整合而成,以前并无公共管理方面的积累,现主要开设“文化事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保障”等几个方向。但由于师资、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似乎对选专业方向并不积极。“文化事业太空洞、公共事务像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四不像”,这种无特色的方向设置往往导致学生“既不博又不精”,且容易出现学生在考研与本科专业目录脱节,对学生的后续性发展形成阻碍。课程设置不规范也是公管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高校公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根据原有的专业与师资,“就地取材”。开设一些有条件开设的课程,而全然不顾课程的规范性。医学类、体育类院校由于专业性原因,专业方向课程、特色课程开设比较多,专业平台课程开设少。与之相反,地方综合类高校的公管专业,往往是特色课程少,大多开设的是基础平台课。常常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学科进行“大杂烩”,且多以“基础”“概论”等形式出现。[4]例如,通过对H学院公管专业08、09、10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行政管理类与法律类、经济类的课程几乎占到了50%的学时,四年之中竟然没有一门属于类似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或入门”这样的总括性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对公管专业的感觉便是“公管=管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如此安排这就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无法突出其“公共事业”的属性,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培养出的学生很难做到“术有专攻”。

三地方高校“公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和很多同类院校相似,H学院公管专业学生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课时比重不大。如有,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依托课程,进行专业见习。H学院公管专业最主要的实践是针对大三学生,依托《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选择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相关的现象与问题,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式校外调查,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相对而言,这种模式针对性强,涉及面广,可对公管专业中一些核心知识进行有效实践,因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很多学生将其视为大学期间唯一一走出“围墙”进行专业训练的机会,常常充满期待,参与热情很高。但是,这种实践教学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教学管理重视不够、学时太少、经费不足、团体合作不力的问题,致使专业见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课堂模拟教学。该模式就是依托一定的课程,比如社区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选择比较好的案例,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要求模拟情景并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此种实践教学相对易操作,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不必另行占用其他教学时段与教学资源,且容易掌控整个环节。但是,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堂组织与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而公管专业是新办专业,教师基本上是以青年教师居多,因此对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模拟教学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3.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公管专业认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形式是挂靠团总支,以团学活动的方式进行。比较常见的活动包括:(1)“三下乡”服务。(2)配合有关部门到街道办、市中心、广场进行普法、交通协管、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其弊端与缺陷也很明显,比如公管专业学生全员参与性不足,活动基本上以团学干部、学生党员为主,普通学生的热情不高;活动内容大多为志愿性的社会服务活动,与专业相关性不强;活动安排大多带有随机性,缺乏长效机制,处于时断时续的接受上级指派的工作状态。以上是公管专业常见的几种实践教学形式。笔者多年参与公管教学与实践的经验表明:传统实践教学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正如上文提到的要么相关部门不重视、经费不足、要么学生参与性不高、要么教师发挥不够等。通过我们与“理想”用人部门的接触交流,同时结合H学院公管专业学生就业数据后发现:社会之所以对该专业的认可不高,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该专业“名不副实”,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类似教科文卫等单位在人员选用方面更愿意选择与接收更为专业性的“专才”,如教育类、卫生类、体育类等专业毕业生。公管专业在本应就业的领域遭遇到了“市场的冷遇”,出现了一种“全才”竞争不过“专才”的局面。

四地方高校公管专业的出路与选择

公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社会大环境,这是公管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现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公管专业的建设。[5]因此,实现公共事业的社会化变革是促进公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需要“时间”,非“一时之功”。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管专业面临的困难,我们不能指望“大环境”变化之后再去解决问题,“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应主动出击,积极思考,根据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从社会管理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公管专业进行改革。

1.明确“社区管理”专业方向。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公管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专业设置应用性不强,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留有“空白”。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相似,且职位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其流动性极小,不可能为社会提供很多的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大量社会事务剥离出原来的组织与单位,沉淀至社区,社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社会,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为专业性的要求。[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H市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类工作任务达200多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意义上对社区管理人员短期培训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公共管理的需要,“培训”不如“培养”。这种背景为公管专业的落脚找了依据,也成为了开办社区管理方向的动力来源。开办以社区管理为主的公管专业,为新兴城市社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已成为高校公管专业建设新的生长点,也是地方高校进行“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的一个重要举措。[7]公共事业管理落脚点在社区,只有社区这才能集中体现公共领域的各种活动。公管专业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学到的各种知识都可以在社区找到用武之地。诸如社区治理、公共关系、社会工作、社会调查、非政府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等课程,社区才是真正展示公管“专业性全才”的舞台。

2.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规范化。当前公管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性都与专业缺乏明确的基本规范有着直接关系。现实中,表面上公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规范,所反映的应是专业的基本规范问题。当前,许多高校依托自身原有的师资或专业背景建立了具有不同专业方向的公管专业,那么如何保证这些专业既不失公管专业的基本规范,又能凸显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公管专业的相关理论研究,明确该专业的基本规范。建议各高校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对公管专业平台课程的研究,对公管专业究竟应该开设哪些平台课程达成共识。凡是设置有公管专业的高校,都必须开设这些平台课程,以此来保证专业的规范性。形成以“基础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特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3.依托社区探索社区共建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当我们对公管专业做出明确的市场定位后,如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应用型的人才呢?文章认为除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外,重点应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做文章。[8]如H学院利用与地方政府搭建的“社区共建”平台,充分发挥公管专业在社区管理服务方面拥有的知识优势,与(地方)社区形成互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使其在实践过程中,社会能力与职业能力得以养成,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高校如何组织引导公管专业参与社区实践,这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在建立社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参与社区实践的途径,做实做强“社区共建”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建多少个合作基地、搞多少个合作项目。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性教学:(1)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社区活动的基础和主体。它以实践成才教育、青少年闲暇教育为主要内容。要完成这一系列教育,单凭社区工作人员是举步维艰。因此,借助高校公管专业在这方面的知识优势,以文化事业管理、公关关系等课程为基础开展专业性管理与服务,通过与合作社区协商沟通,定期化在社区中举行各种结合社会热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让学生策划组织、参与整个活动流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2)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活动是高校与社区共建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特殊、困难人群。高校在社区的服务,就是带领相关专业(尤其是公管专业)学生关注社区热点,贴近居民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去居民中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既为一些相关课程如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又增强了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工作要做好,制度需先行。如高校与社区的共建委员会应以签约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与工作内容。通过各种制度来保障活动的开展,如明确社区应提供何种服务、学校应提供何种服务、资金如何保障、以何种方式开展等,以确保服务工作的可操作性。(3)实行社区“顶岗实习”。传统的顶岗实习主要集中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层面的合作。普通高校公管专业能否采用这种模式?如果可以,如何保证“顶岗实习”的实效性?高校如何实现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安排学生进入社区进行“顶岗实习”?文章认为应形成一种政府、学校、社区、学生互动的“四轮驱动”实践教学合作机制。如政府应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校地社区共建所需要的资金问题;而学校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意识,做好“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工作;社区应全程指导“顶岗”学生的实习,不能将“学生”视为“免费的劳动力”;学生也应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配合学校社区的工作安排。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预防腐败、完善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机制至关重要。

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双重俘获

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共事业组织的“俘获”主要表现为行政主管部门将公共事业组织作为其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的工具。从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负责人与政府财务监督主体的关系来看,公共事业组织的大部分负责人都来自政府机关,具有官员身份。他们受政府委派,在公共事业组织中开展工作,与政府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公共事业组织的负责人甚至与政府财务监督主体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主管部门的“俘获”往往是以自身“被俘获”为代价的。在主管部门和社团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在社团的公关攻势下,主管部门被“俘获”了。这种“俘获”的结果必然是监督的疲软。

(二)组织缺位

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机关是业务主管单位、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人民银行等。这些政府监督部门主体多元并存,形成了一个看似严密的财务监督网络。但从总的监督效果来看,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从理论上讲,财务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很可能会使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陷入不同主体之间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尴尬状况。

(三)社会监督体系薄弱

在我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社会监督主要是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而这两种监督都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舆论报喜不报忧的状况虽有改善,但是新闻视角更多放在了政府和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组织这个第三部门并没有投入应有的注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氛围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是公众监督的渠道和力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监督法规缺乏

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目前颁布和实施的有关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法规滞后,缺少专门的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法律或法规。公共事业组织会计规范体系也存在问题。只有事业单位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没有自己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五)政府财务监督与规范管理工作存在脱节

政府监管部门财务监督工作的目标过多地集中在单纯查处公共事业组织违法违规的财务收支行为上,在改进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及防止公共事业组织非营利性质异化上缺乏足够地重视,使得公共事业组织的政府财务监督运行系统不完备,不仅弱化了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资金运行全过程实施有效财务监督的效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监管部门在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监督中的作用。

国外监督机制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即英国“行政监督模式”和美国的“非管制模式”。以监督专员或慈善委员会为主的监督机制是英国的特点,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控制具有主动性特点和行政规制的特征。美国对慈善机构的政府管理实施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胡萝卜政策”是主要手段,其主要形式是税收优惠、赋予其他特权以及各级政府对慈善机构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大棒政策”主要有两部分构成:特权特别是税收优惠的剥夺;司法调查及相应的处罚。国外监督机制措施对我国有以下借鉴:

加强财务监管。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财务监督和管理是保证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实现的重要手段。我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营利性的约束。强化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支出比例约束。

加强立法约束。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普遍重视法律与法规建设。必须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体系,提前构筑适应未来不同类型机构运行所必须的制度平台,为分类改革奠定法制基础。

引进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完善是提高公共事业组织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之道。必须打破垄断格局,建立竞争机制,激励公共事业组织不断改善业绩,由社会来评价各个组织的业绩,由业绩来决定其发展,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完善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公共事业组织立法

要抓紧制定专门的公共事业组织法,针对公共事业组织行为的实体内容进行系统的规范,增强法律规范的操作行和针对性,搞好法律体系的衔接和法律规范的配套,以使监督惩戒有法可依,确实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对现有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清理,凡过时的法律条款要予以修订或废止,不合理的和重复的要取代,冲突的要予以理顺,彻底改变把公共事业组织当作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来管理的传统做法,使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真正有法可依。

(二)加强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

加强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就是从道德驱动的自律到制度化的自律。制度化自律不仅意味着自律成为少数高尚者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使自律成为多数“理性经济人”在外部约束下唯一理性的选择。从人性和自律的形成过程看,当经常化、严密化的外力约束下的行为产生惯性并最终成为行为主体的“下意识”或“自然反应”时,他律就转化为自律,达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摆脱对道德驱动的自律的过分依赖,实现制度化的自律。

(三)完善并强化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在强化舆论监督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督机制和客户监督机制。在公益服务的新模式中,服务对象要从单纯的受惠者转变为服务的协作生产者(co-producer)。公众可以通过政府部门、评估机构和非营利组织自身设有的投诉热线和网站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完善客户需求的评估机制、服务提供方式设计中客户参与、客户满意成为组织追求的最终目标等,都意味着客户监督机制的强化。

(四)加强日常监督

在适当放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登记控制后,同时应加强对公共事业组织运作期间的监督,以保证其公共责任的实现,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增强年检的可操作性。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对公共事业组织财政优惠的制度化。

(五)加强市场约束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人为的限制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竞争。这种限制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分级管理所带来的地域上限制竞争。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允许设立相同或相似的社团。这种市场约束的软化造成了社团的垄断地位,客观上削弱了公共事业组织实现公共责任的外部约束。所以,适当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可以从外部加强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又能激发公共事业组织活力,在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中提高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秋兰.社会转型视域下的行政道德约束机制[J].兰州学刊,2005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 公平 效率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是现代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很多研究所、政府及企业界人士均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在民营化进程中,由于在提高公用事业效率的同时忽略了对公平的考虑,而公共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社会成员的需求却又是多样的,导致人们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量和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必须在现有的有限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特别是资源利用方面的效率。因此,理清民营化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我们解决资源有限性和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我们一直在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目标之间艰难地徘徊。公平原则的实质在于尽可能地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普遍意义上的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所谓起点公平,是指机会均等,竞争者大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谓过程公平,就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法律面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杜绝寻租和弄虚作假的行为等等;所谓结果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上的公平,即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在合理的区间,防止贫富两极分化。

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效率原则的实质在于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决定人们的收入分配,以此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管理学角度来讲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观点多种多样,一种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公平多,效率就差;效率高,公平就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公平与效率并不总是对立和矛盾,它们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某项制度、某项政策、某项措施就其功能来讲,只能在效率与公平中顾及一方,或作用于效率,提高效率,或作用于公平,有利于公平,不可能同时既解决效率问题又解决公平问题;其二,在社会总资本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用于改进效率的投入多,则用于改善公平的投入相应的会少;反之用于改善公平的投入多,则用于改进效率的投入就会减少。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公平可以促进效率。公平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的行为的积极性及由此激发的人的创造性,是一切效率的源泉。效率也可以增进公平。效率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公平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

城市公用事业是用于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的各项事业的总称,其范围包括:供水、供热、供气、城市公交、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市政城市公用事业;道路与桥梁等基础设施;电讯、供电、邮政、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运输等行业。城市公用事业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规模经济效应、地域性、价格机制不灵活等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公用事业的政府垄断经营,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供给模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民间资本市场活跃,市民社会与第三部门逐步为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进行民营化改革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被称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一个“堡垒”,是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放松管制开始的,也是在相关法律制度陆续出台的引导下进行的。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是指通过引进市场激励方式,依靠民间机构以取代对经济随意的政治干预,充分地利用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和运作关系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政策。就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而言,其民营化主要采用了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合资模式、直接购并模式、民营企业独资经营模式、TOT(转让-经营-转让)模式、国家私人合营公司模式。

自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以来,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在实践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公用事业民营化后,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府不再对公用事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决定权,民营企业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投资和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减少了政府风险,减轻了财政补贴压力;促使国有企业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公用事业的服务质量。 但是,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是在市场发育不成熟,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民间机构相对脆弱的条件下推行的,从而难免遭遇尴尬的境况,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公平与效率及其相关问题。

三、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

从理论上来讲,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就是利用政府权威,以公用品的数量与质量为衡量标准对民营企业进行选择,并利用交换机制提高公用品的供给效率。前面的政治决策过程体现了公平,后面的市场交换过程体现了效率,其理想状态是实现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但在实践中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对立的关系,这种相互对立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

城市公用事业必须坚持保本微利的收费原则,它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公共产品来保证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优质、足量涉及效率,而保证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则涉及公平,即社会效益。效率强调的是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投入要素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公平则强调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结果与公共事业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城市公用事业的公益性特征,使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普遍服务”原则即使在民营化后也不能因而改变,即全体居民都能以普遍可承受的价格得到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的公用品。

然而,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是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将国有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归民间企业所有或运用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经营管理。民间企业通过追求高效率来实现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其之所以介入公用事业领域,也是看中了该领域高成长、低风险、投资回报稳定以及区域性的垄断经营地位等特性。相对而言,公用事业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它的目标是满足公众特定的公共需求,维护和提高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意味着应该把满足普通公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然而,公用事业民营化之后,企业通过涨价、选择性的提供高收益的项目、对低收益的项目消极对待等方式,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公共利益必然受到了损害。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公平与效率并不总是相互对立,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中的公平依赖于效率。效率仍然是公平的基础,为公平提供不断增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实力。公平是建立在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之上的,我们需要和追求的是建立在高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公平,而非基于落后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公平。这就需要以不断提高的劳动效率、以强大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作支撑。只有提高城市公用事业运营的效率,才能不断地积累丰富的公用资源,确保社会公平并把这种公平推上更高的台阶。没有效率或低效率,社会公平也就失去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公平只是一种脆弱的、低水平的公平。反过来,公平又可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事务日趋复杂丰富,人们对社会服务的质量要求也日渐提高。因此,这种为公益目的服务的事业组织更应该冠以效率、质量的要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们多样化、高质量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将坚持公共利益取向与提高办事效率并重。

参考文献:

[1] 李正发:公平与效率的反思[J], 武汉学刊, 2006(0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