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7-24 17:0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1篇

1.1经济长久健康的运行与审计工作密不可分

对农村地区来说,审计工作重在找出农村整个财务工作的漏洞之处。就可以针对这些漏洞把农村地区本身的财务工作加以纠正改善。这样,农村地区的经济就能健康地运行下去。

1.2财务经济状况的公开化与审计工作密不可分

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包括了对农村财务的具体审查核实。审查核实以后,便可以把财务的实际状况告知村民。村民在财务宣传栏中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每个月本村村民共有多少收入和多少支出。同时,财务宣传栏还要把收入分别有哪些来源、支出有哪些去向都公布出来。这样,农村地区财务经济状况便真正做到了公开化。

1.3经济支出的合理化与审计工作密不可分

正是由于审计工作把农村地区的实际财务状况给全部公布出来,所以审计人员可以分析经济支出中的不良之处,提出一些更为合理的经济支出对策。这些对策尤其要侧重于以下3方面:农村企业的现实发展;农村科技的现实发展;农村条件的现实改造。当经济支出从这3个重要方面真正落实之后,那么农村的实际经济支出便能真正做到合法合理。

2强化农村财务审计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建设法制化的审计工作

俗话说:“无规矩便不成方圆”。从法律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这句话说明了法律约束的必要性。对农村地区来说,审计工作也要约束在一定的法律或法规之下。所以,农村地区的权力部门有必要出台一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条例。在这部条例中有必要指明审计工作的以下几点重要内容:追回款的法律约束;审计处罚的法律约束;专账管理的法律约束;审计反馈的法律约束。让上述这几方面的审计工作都按照法律程序来有效执行,从而使农村地区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做到合理合法。

2.2建设良好的审计环境

长期以来,政府在农村地区所设置的审计部门不被当地重视。即便是审计部门提出了合理合法的审计建议,当地部门对这些建议也常常是视而不见。所以,为了充分转变审计部门的这种不利地位,本文认为农村地区的审计部门要多跟当地的监察部门、纪检部门联合执法,对当地部门形成一定的威慑,让当地部门能慢慢重视起审计工作,并能真正落实审计部门提出的各种意见或建议。这样,农村地区有了良好的审计环境,审计工作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农村经济也自然而然得到一定的改善。

2.3提升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审计工作收到的效果甚微。所以,提升农村地区审计工作实效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为了真正提升审计的实效,本文认为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查明经济支出跟支出的去向是否属实;查明各部门的具体支出、收入是否都符合要求;查明各部门签订的各种合同有没有依法兑现;查明相关债务有没有按规定一一落实。审计人员要特别注意审计工作的质量。而只有做好了以下几点工作,审计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原始资料的审查;复印件的审查;证明材料的审查;审计报告的合法生成;审计结论的合法生成。审计部门按这些规定实实在在做好了审计工作以后,那么农村地区经济状况的合法合理也就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2.4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

审计部门的领导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多向审计人员做宣传,告知每位审计人员提升自身工作素质的必要性,让每位审计人员都有严肃严格工作的强烈意识;审计部门的领导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多为审计人员做培训,尤其要培训每位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能力;审计部门的领导要带头做好追究责任的工作。当审计工作中发现了某些部门有不合法合理的收入、支出状况时,审计部门的领导要敢于给出批评意见。对于某些严重违法违规的农村干部,审计部门的领导更要敢于跟监察部门、纪检部门联合追究农村干部的责任。只有这样,农村地区的经济才能长久且健康地运行下去。

3结束语

第2篇

摘要: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我国的辽东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研究目前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促进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辽东山区;林下经济;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2.046

进行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长效持久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辽东山区的社会经济。

1 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不足,导致林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在我国的辽东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下经济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受到了农民的拥护,但是,林下经济发展,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来支持,但由于资金在林下经济建设之初被大量地投入到建设中,所以后续建设环节中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让林下经济的发展进度变得非常的缓慢,不能有效地提高辽东山区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1]。

1.2 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技术相对落后

在辽东山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中,多数由农民自发的进行组织,这样的组织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林下经济中许多技术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一系列的实践,才能够投入到林下经济的建设中。但当地农民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没有很好的进行技术培训,盲目的发展林下经济,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损失,同时打击了其积极性,不利于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展。例如在辽东某区,进行林下经济的实践,在介绍了林下经济带来的好处之后,当地的农民非常积极的进行林下经济的建设工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进行林下养鸡项目,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2]。缺乏科学指导的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对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同时由于实践的失败打消了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不利于林下经济的顺利发展。

1.3 农民思想落后,不能有效的适应市场需求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受长期的小农思想制约,农民不能灵活的运用信息,而且也不能很好的了解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林下经济之所以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管理人员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以及应用[3]。但是当下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处于一种非常自然而散漫的状态中。例如在某县,当地的农民准备充分利用林业资源,有效开展林下经济,但是,农民们没有共同的想法。到了收获的季节,有的农民由于种植的作物在市场中占据的比例很小,于是,卖出的价钱很高,但是也有人盲目的跟风,导致市场上一些物品的泛滥,遭到不小的损失。

2 充分结合实际,有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2.1 充分的引导农民,用榜样的力量让农民进行有效的林下经济发展

在辽东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中,当地政府要进行广泛而全面的指导工作,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传媒进行有效的宣传,让农民充分的认识到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入到群众当中,积极地宣传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展对当地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充分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做好积极示范带头作用,对当地的资源环境以及土地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开展林下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在林下经济的发展中,培养出优秀的企业进行重点的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让当地的林下经济逐渐活跃起来。

2.2 运用科学的方式,促进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展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方式来促进辽东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一是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引领林下经济的开展;二是科学的技术支持,发展林下经济需要运用很多技术,在种植方面,需要非常多的技术支持保证种植业的良好发展。例如在发展林下经济中,当地政府经过充分的思考和不断研究,决定进行作物栽培,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手段进行不同品种的栽培,让植物能够更加良好的发展。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危害,可以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对植物进行科学的防护,保证植物健康良好生长,促进当地林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 结语

辽东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以及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充分让群众了解林下经济,并对林下经济的发展做出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群众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林下经济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健康良好发展,提高林下经济可持续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明水,史前,张晶.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辽宁林业科技,2012(03):35-37.

[2]李莉.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规划措施[J].辽宁林业科技,2014(03):71-72.

第3篇

关键词:招商引资 地方经济 发展

一、新时期地方经济发展对招商引资要求

(一)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虽然制定了较多的发展策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被迫延期或取消,而招商引资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地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地方政府为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盲目招商,未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招商引资中,政府与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招商引资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避免盲目招商引资。

(二)招商引资需符合地方经济实际发展状况

地方进行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并确保被引进企业能符合本地的经济发展要求与特点,实现地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只有确保企业与地方利益的一致,才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招商引资必须与绿色经济相协调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必须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摒弃传统的以大肆消耗资源与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增长,招商引资过程中,以实现绿色经济建设为选择企业的首要标准,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进行。

二、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招商引资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

在当前招商引资过程中,大部分地方存在着招商引资项目规划模糊、随意性强,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对招商引资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据统计,在各地环境污染中,67%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入驻本地所造成的。当前,许多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仍处于前期摸索阶段,缺乏足够的经验,对招商引资的认知不全面,在工作中,往往呈现出较混乱的局面。

(二)忽视本地企业发展需求

许多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过于重视,缺乏对其他因素的考虑而造成的。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与相关部门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更快引进外资,忽视了本地企业的发展需求,没有为本地企业搭建有效的招商引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地企业自主招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降低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

(三)招商引资的渠道过于狭窄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具备不同的资源优势。而在整体经济发展上,东部高于西部,因此,国内50%以上地区均将东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招商引资渠道狭窄。但从实际意义上讲,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不需要过于重视资金的来源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只注重从某一地区引进资金,必定会限制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速度。

(四)未构建科学的招商引资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只注重对外资的引进,而忽视了对本地基础设施的建设,致使投资企业因生产、经营环境较差而最终放弃投资,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进行。目前,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加强了对本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建设,但主要表现为“面子工程”,缺乏实际作用,忽视了法制、文化、生态等其他方面环境的构建,严重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推进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规划

招商引资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求构建相应的管理系统,实现对招商引资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科学的招商引资规划,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特点与现状,考察相关企业,明确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是否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设置相关的招商引资标准,并为引资者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科学指导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地方政府还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招商引资政策,确保政策的科学、合理,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效率,支持与引导招商引资活动的开展。

(二)重视对招商引资项目的管理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了推动地方产业规模的形成,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政府还需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在实际招商引资活动中,将产业布局规划与工业用地规划联系起来,深入贯彻产业布局政策与相关工业政策,制定符合本地经济发展规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将项目布局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构建和谐的招商引资环境

对于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的地区,可加大政府的财政投资力度,并放宽政策,鼓励民间投资,灵活采取各项措施,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同时,注重对环境的构建,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亲和力”作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的工作宗旨,尽可能创建让投资者满意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在这过程中,地方政府还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需求,增加对当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事业的财政投资,为招商引资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后期的协调服务工作

只有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相关后续服务工作,才能确保投资企业在本地的长期发展,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从实质上讲,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其后续事项的处理对整体工作质量有着非常的影响。投资企业能否实现对当地长期投资,最主要还是取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服务质量。因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地方政府需为投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招商引资项目取得成效,使投资企业不断增资扩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效益的最大化,并在投资企业中树立良好形象,形成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效应。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特征;结构改善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6-0058-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6.13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后,2011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由此“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开始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在2011年1月召开的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周小川行长表示,各级人民银行要适应形势发展,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考虑整个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1]。盛松成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可以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力度,中国人民银行今后将把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指标和中间目标[2]。

一、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3]。为与全国社会融资总量概念相对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因此,本文确定三亚市的社会融资规模包括:

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

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四是在以上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增加考虑异地金融机构对三亚市的信贷投放,同时减去三亚市的金融机构投向异地的贷款。

在主要考虑三亚市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各项数据可获取性等因素的基础上,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指标涵盖了银行机构融资、证券融资、保险融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和其他等五个类别,同时兼顾跨市区资金流动情况。具体口径如下:

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典当行各项贷款+小贷公司各项贷款。

二、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现状及结构特点

(一)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现状: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逐步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见表1),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03―2011年期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从11.6亿元增长到151.53亿元,年均增长33.05%,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5.68个百分点。2011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GDP之比为53.25%,比2003年提高了29.01个百分点。

(二)三亚市社会融资的结构特征

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融资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见表2),整体上看,三亚市社会融资呈现如下结构特征:

1.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以银行部门提供融资为主。银行部门通过表内、表外业务对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促进经济发展,表内业务包括人民币、外币贷款,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等。2003―2011年,银行部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2003年的98.1%下降至2011年的94.14%,2003―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都在95.66%以上,直到2010年和2011年,才大幅下降,分别占比为76.59%和69.08%。虽然近年来占比有所下降,但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仍以银行部门提供融资为主。

2.银行部门表外业务融资功能显著增强。实体经济通过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业务从金融体系融资大幅增加,从2003年至2011年银行部门表外融资规模由0扩大到38.06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由0上升至25.12%。其中2011年新增委托贷款35.02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152.13%,占到社会融资规模的23.11%;2011年新增银行承兑汇票3.04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284.81%,占到社会融资规模的2.01%。

3.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融资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4]。股票发行方面,三亚市只有两家上市公司,其中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1997年1月28日在深圳主板上市融资3520万元,目前为ST股;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瑞泽)是2011年7月7日在深圳中小板市场上市融资4.13亿元,终于结束了三亚市连续13年无新增上市公司的局面。债券发行方面,三亚市目前尚无企业债券融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也较小,三亚市政府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发行地方政府债券0.92亿元、0.79亿元和0.57亿元,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地方经济增长。但从融资规模来看,非金融企业股票及债券融资额仍然较小,2011年仅4.7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3.1%。

三、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三亚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与GD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2003―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与三亚市GDP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GDP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二)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因为上述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GDP的关联度比新增人民币贷款更高,因此,本文选择2003-2011年各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GDP数据,对这两个时间序列取对数以后,建立回归方程,Yt=β0+β1Xt+Ut(t=2003,…,2011),其中Xt代表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取对数以后的序列,Yt代表三亚市GDP 取对数以后的序列,再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估计,得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情况较好。拟合优度为0.9249,t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DW检验可以确定不存在序列自相关。因此我们得出一元线性模型y=2.86+0.52x,这就表明,社会融资规模每增长1%,三亚市GDP将增长0.52%;而推动三亚市经济增长1%,社会融资规模要增长1.92%。

四、当前三亚市社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三亚市“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三亚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2000 亿元,年均需投资400亿元。但按照本文计算,2011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仅为151.53亿元,即使这些资金全部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资金缺口仍然高达248.47亿元。另外,根据三亚市“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年均经济增长预期为14%以上,按照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要推动三亚市年均经济增长14%,社会融资规模年均要增长26.88%,而2011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为151.53亿元,同比下降6.13%,远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三亚市社会融资结构严重失衡,间接融资占比过高

三亚市直接融资发展缓慢,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经济增长依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股票融资规模非常小,尚无企业债券融资。2003―2011年银行部门融资占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2003年的98.1%下降至2011年的94.14%,虽然占比略有下降,但仍居于社会融资的主导地位。而债券和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不到1%,直到2011年海南瑞泽上市融资4.13亿元,债券和股票的融资总额占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才上升到3.1%,并且三亚市目前尚无企业债券融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也很小。

(三)三亚市以外的银行对当地经济支持较大,本地银行对当地经济支持不足

2003―2011年,外地银行贷入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从0增长到69.63%,其中占比最高的年份2008年,最高占比达95.4%①。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04.68亿元,其中外地银行贷入72.89亿元,外地银行贷入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为69.63%。这表明外地银行对三亚市经济支持较大,本地银行对当地经济支持相对不足。

五、相关建议

(一)保持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三亚市经济平衡健康发展

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应该既能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合理资金需要,又能保持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适宜货币条件。因此,要继续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运用资源,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既要支持旅游、房地产等传统主导产业发展,又要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海洋经济、创意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又要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在保持合理社会融资规模的同时,千方百计推动三亚市社会融资结构改善

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要千方百计推动三亚市社会融资结构改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进一步加大上市后备企业辅导力度和进一步完善推进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扩大股票融资比重,推动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积极推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长期企业债券,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积极支持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的债券发行。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和有限参与,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三)加大本地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并积极争取外地金融机构对三亚市经济的支持

为了让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本地企业和项目,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引导和激励措施,以金融机构对三亚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标准,实施差别化的金融激励政策,合理设置财政性账户及调配财政性存款,对支持三亚市经济发展力度大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适当提高财政性资金的存放比例,有效引导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地支持三亚市经济发展,使财政性资金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积极争取外地金融机构对本地经济的支持,辖区金融机构应配合三亚市政府积极改善本地区金融生态,构建“诚信”三亚,赢得商业银行对本地区较高的内部评级,获得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信贷最终决策方面对本地区的最大优惠。把三亚市金融机构潜在的资金优势变为助推三亚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钟俊.关于“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内涵的深度剖析[J].新金融,2011(11).

[2]王信川.盛松成代表:社会融资规模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J/OL].[2011-03-07],http://.cn/roll/20110307/19249486726.shtml.

第5篇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产业升级 影响 对策

产业升级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是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性,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这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在多方的努力下,当地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但依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近期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又投向了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一、金融危机前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状况及存在的障碍

(一)产业升级状况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也是最发达的地区,它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腾飞,也将我国经济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东部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摆脱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发展瓶颈。中央政府开始积极推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尤其是2002年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非资源的工业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轻工业发展较为平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且发展空间较大。而重工业增长势头也比较强劲,机械设备制造、钢铁、船舶和汽车工业等增长迅速。虽然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东部地区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还在继续向东部地区集中。

(二)存在的障碍

1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入。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导致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东部,谋求生存与发展。这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本地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前提下,也不必大费周章,花费额外的成本转移到中西部,在本地就可以享受到与中西部地区一样充裕、廉价的劳动力,这样一来,东部地区本应转移出去的弱势产业可以在当地继续生存下去,产业自然转移受到阻碍。

2 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及国际竞争力,而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与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体。这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而那些本已失去比较优势需要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也因此可以继续在本地活跃。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流入我国东部地区的FDI也日益增加,而这些FDI主要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当地一些弱势产业有了继续在当地生存的动力,严重阻碍了产业的自然转移。

3 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随着地方政府权力的不断扩大,其财政压力也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再加上政府绩效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其经济发展的成果,这难免会使地方政府对当地虽已失去产业优势但依然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产业在多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或相应的扶持,使其可以继续在当地生存,从而延迟了这些产业向外转移的进程。

4 产业升级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由于其规模较小,融资难成为其进行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这些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向国有金融机构贷款来获得所需资金,但数目有限。而其他的金融机构由于这些企业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信用度偏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高了向其提供贷款的门槛,企业转型遇到阻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正面效应分析

1 推动企业开辟新的市场。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欧美恰恰是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国内经济大幅下滑,进口需求骤减,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难以卖出,基本处于滞销状态。为了生存,这些企业积极谋划开拓新的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海外市场成为它们的理想选择。新市场的开拓最终实现了这些产业的转移。

2 调整劳动力转移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受到了重创,减产、停产乃至倒闭时有发生,这使得大量转移劳动力失去了工作,又难以再找到新的工作,不得不踏上返乡的路途。中西部地区准备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看到这种不利形势,也打消了其外移的想法。这样一来,东部地区的转移劳动力不仅迁入数量大大减少,而且迁出数量大大增加,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大打折扣,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成为必然的趋势。

3 刺激企业技术创新。金融危机影响下,外国直接投资大大减少,单单依靠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产业升级的企业受到了极大影响,从而激发了它们的自主创新意识,最终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4 加强了政府意识。东部地区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大都是一些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是已经倒闭就是面临倒闭的危险,这使得当地政府从中深刻认识到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从而放松了对当地弱势产业的保护。任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由转移。

5 推动国外相对高端产业的转移。金融危机使得欧美国家一些相对高端产业由于本国经济不景气,以及看到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决定进行产业转移。而东部的资源地理优势又使它们成为首选目标。

(二)负面效应分析

1 减少了研发资金投入。FDI的减少以及本国投资者投资信心的不足。导致投入研发的资金减少,严重阻碍了产业升级的进程。

2 增加了发生产业空心化的可能。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或是政府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考虑,加速弱势产业转移,使其快于自然转移的步伐,增加了发生产业空心化的可能性。

3 降低了地区吸纳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受金融危机影响,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高素质人才对投身于东部地区失去了信心,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吸纳人才的能力大打折扣。

4 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难度。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国内以及国外金融机构对贷款要求提高,再加上私人对放贷的谨慎态度甚过先前,使得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从而打击了其升级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一)针对政府提出的建议

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培育当地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转型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其次,地方政府应与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合作,为实现弱势产业的顺利转移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双方互利共赢。再次,当地政府应该重点发展一批高科技园区,吸引国外高端产业的移入以及培育本地高科技企业,从而带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有,地方政府应该为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担保,使企业可以及时筹得转型所需资金。对于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带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当地的产业升级中来,为企业转型提供广泛的资金来源。最后,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积极制定实施产业“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避免陷入与发达国家间“等距离追赶”的困境中。

(二)针对企业提出的建议

首先,企业应该在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投资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创新,从而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树立企业健康形象。其次,企业应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积极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为企业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企业间应该建立相互学习机制,增加高新技术的流动性,减少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

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经济;典型调查;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一、前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是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民族性格和特点,体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风貌、礼节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每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和地区宝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重视,因而,从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估量。然而,尽管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他们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却在茫然和落后中无法找到有效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条件及调查对象的典型性,选取了中国北镇满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孟村回族聚居区等四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典型调查,试图深入实际,从多个不同层面探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并进而探求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典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田野调查法而开展。

二、典型调查分析

(一)关于问卷设计和调查的简要说明

为获取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在本次典型调查中,我们分别针对当地政府调查对象和民众调查对象设计了政府问卷和大众问卷两种类型。问题的设计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个人或家庭在寻求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中,其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的选择的影响;二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发展方式的影响;三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产业中文化的渗透、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等。此次典型调查在四个典型调查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发放政府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发放大众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同时,课题组分别在当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对实际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我们获得了对论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可靠依据。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作用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有53.8%的受访者表示民族文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较大,其中12.8%的人表示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立的经济主体,每一个人都需要对本民族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人们的影响更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和深入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发展却仍十分落后,这与当地人民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加以良好的利用有一定关系。

1.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及特色欠缺深入了解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大多依托旅游业,主导产业为手工艺品制造业、民族文化业、自然资源开发业等,然而当地的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并没有对其加以全面合理的利用,职业的选择方面也没有根据地方特色,选择能有效带动地区发展的行业。

在对于当地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中,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是部分了解,甚至还出现了表示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而对于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大量特色文化半数以上仅集中于旅游文化方面,对其他如建筑、自然等则了解不多,具体如下表2所示。由于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就无法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当地人们在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方面便受到了限制,反过来也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表1 人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2 人们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掏空”式文化资源的利用导致近半民众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这些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的是“掏空”式的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民众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多呈现不满意的状态。由下图1人们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认为当今的发展只是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25.7%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完整、缺乏侧重点,由此看来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自身福利的显著增加,因而他们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而同时,调查显示也有超过半数的个人表示愿意对民族文化资源和产业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下图2所示),但是由于没有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中看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因此,缺乏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思路,另外还有43.6%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参与开发。

图1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图2 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意愿

3.偏低的文化水平将个人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

受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使得个人无法实现高度化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将自己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从我们对民众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35.9%的受访者通过经营农副产品获得收入,28.2%的受访者经营服务业,而他们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高达53%。由此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受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多数人从事着世代相传的传统农副业、手工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而对于如何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将文化转变成财富,大多数民众则缺乏思考。

(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地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影响作用

政府是发展经济的“有形之手”,文化作为无形资源的存在和经济软实力的核心,对政府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作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有当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自觉和其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民族文化才能在政府制定本地区相关经济发展的战略中产生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典型调查,我们发现的却是如下四种主要情形。

1.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文化产业无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他们缺乏的正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意识自觉及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只是把重点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下表3来看,政府成员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持大力支持态度的仅占21.47%,持中立态度的占了64.92%,超过13%的人漠不关心或极力反对。

表3 政府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态度

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意味着即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发展文化产业却不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更多的是以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资源索取回报,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也或者在缺乏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富余的劳动力纷纷奔赴外地打工,而本地经济却持续处于落后状态。

2.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无视使民族文化节成为活动过场和形式

民族文化节是当地传统和民族风情最集中的体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作用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无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即使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在内容上也趋于简化,流于形式,使文化节成为政府活动过场。下图3所示为关于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的多项选择,有高达64.1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宣传民族文化,仅有41.08%的人认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这不仅无法促进当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而且还使民众表现出对文化节的愈加冷淡和不愿参与,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节作用的片面认识。

3.政府扶持政策的无力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混乱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当某种资源被认为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价值的时候,这种认识必然会投射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之中。然而,调查发现,有43.57%的当地民众不清楚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还有28.22%的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一般或较差,如表4所示。

表4 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政策的模糊和无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混乱状况。下表5所示为对政府成员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结果。

表5 政府成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由于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不到位,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并未感受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帮助,从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被大打折扣。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可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融合创新,使文化元素渗透于其他产业中,从而形成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不断延伸,使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是如此。在典型调查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多数体现为在方式上都较单一,且影响作用发生在浅层次,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未起到实质性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1.盲目发展和散乱的产业链使少数民族文化沦为廉价谋生工具

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40.9%普通调查者认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35.7%的调查者认为文化产业未成体系。同时,在对政府成员的调查中,33.33%的成员也认为当地各产业盲目发展,另有28.57%的成员认为各产业的发展不成体系。在我们所走访的地区也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以个人为单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各环节之间呈散乱状态,民族文学作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歌舞等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低下,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仅仅被当成是部分民众廉价的谋生工具。

2.少数民族地区几近空白的民族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相关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加强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效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在与相关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发展中,将扩大产业边界,加强产业关联渗透,同时推进传统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旅游、工业、农牧业、体育等传统相关产业都应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载体,在这些产业中创新性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工艺、理念和创意等特色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并使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从而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四个典型地区中,其所拥有的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和饮食等文化资源,多数是以简单的“硬植入”方式渗透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将民族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采取在旅游观光活动中观看民族歌舞或开展主题文化节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种简单的文化植入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的仅是浅层开发和利用,价值较低,更谈不上民族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3.人才的极度匮乏,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本地区的“睡眠”资产

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都面临着极度匮乏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人愿意投身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中,而在对未来的打算里,62%的群众希望选择去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人才匮乏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大都年岁较高,而年轻一辈由于看不到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的前景而不愿投身其中,导致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越来越少,并面临消亡。同时,由于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且少数民族民众受教育程度不足,相关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由此,在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即便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也无法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睡眠”资产。

三、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立足于上述深入实际所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好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生产力,使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这已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本民族文化自信,深刻认知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市场价值

文化是兼具社会、宗教和经济功能的重要资源。与文化的社会和宗教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其经济功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投入,将文化资源要素依托一定载体转化为具有文化精神内涵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得回报。可见文化资源的价值来源于文化的经济功能,且文化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该改变目前对本民族文化不重视和不甚了解的状况,通过积极的有意识、有目标和有规划的宣传和学习,无论政府或民众都应在观念上构建起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在意识上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客观存在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一方面作为政府才能制定正确的促进本民族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民众才能具有更多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谋求自己更好生活的内在动力。

(二)深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

开发和利用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实现产业化发展,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品牌化经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散而乱的无序发展状态,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产品打造、渠道拓展、人才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本民族文化产业深耕和地区文化品牌的打造,才能真正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本地区经济实力。为此,民族地区应首先明确本地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定位并制定发展目标;其次,有效整合本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确定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主题,在打造地区整体品牌形象下开发特色产品和市场,分别形成系列文化主题城镇,并使主题城镇连成线连成片;第三,应重点培育1-2家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标杆和龙头企业,力争提高其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外销能力,逐步实现民族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三)借力科技和创意,努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产业融合和产品创新

尽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低端,但必须看到产业融合是当今以致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特征,民族地区如果努力借力科技与文化创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多产业融合,将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创新性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民族地区应努力尝试挖掘、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华,在整合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扩大与外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并着力将科技因素和本民族文化元素充分结合,推进“创意”的横向延伸,使文化元素广泛渗入到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牧业、体育业、现代服务业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以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与不同产业融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打造既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文化原创精品,从而真正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的优化发展。

(四)大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培养和引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资本,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都有着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保护、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中的杰出人才,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民族文化特色人才培训,使少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扶持、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经营人、经纪人、策划人、制作人等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依靠他们搭起民族文化产品和市场间的“桥梁”,使文化产品在制造、销售和策划、组织、宣传、推介等不同环节都不乏“内行”的统筹和管理,以形成和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正贤,杨艳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民族学刊,2011.3:28-35.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3]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

[4]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4.

[5]陆祖鹤.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7.

[6]董恒宇.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振兴草原文化产业.前言,2005.5:8-12.

[7]李炎,刘薇琳.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浅论.经济问题探索,2001.2:84-87.

基金资助: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连民族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ZJ12REYB009)

课题名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的典型调查”,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3001)

第7篇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选择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一般是从高新技术产业中衍生出来的,然后通过当地的产业选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资源。在本文中,通过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通过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的发展规模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新型词汇,其主要指的是一些通过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而衍生的一种新型行业。这种行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且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的发展,其特点是知识技术度较为密集,且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较少。随着科技的进步,该产业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产业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指的是一些能够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随着这种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并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当地的经济格局,从而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经济资源,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结构。通过对国家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都能对产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推动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保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另外,通过这种新型的战略性产业选择,能够使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更好的先导性和主导型等。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主要是通过一些高度集中的技术性产业保证国家社会的稳定性,促进国家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实力。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则更加关注当地的经济资源,通过合理的技术发展,将当地的经济资源更好地和当地的经济相结合,使产业发展更加适合当地的经济需求。在区域战略性产业中,更加注重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带动性,促进当地的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改革。[1]

对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成机制:第一,根据传统的产业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产业,其往往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或者分化。这种形式形成的产业大多和当地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能够更好地体现当地的经济优势。第二,由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新兴产业,这种产业大多数是由于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吸引而形成的,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未来经济的发展。第三,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而引起的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这种产业的形成大多数是由于当地出现了重大的科技创新,导致当地的产业技术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对于这三种新兴产业形成的机制,一般情况都不是单独产生的,像在广东省的中山市,其在近几年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是通过市场和科技两者的完美结合而产生的。通过市场的需求带动科技的创新,而科技的创新又能满足市场对产业结构的改变,通过这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该地域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大大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新兴产业使当地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性。

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国家意志和区域特征的关系

2010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在这项政策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这就是所谓的国家意志。对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该充分借鉴国家意志,而不是盲目选择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这样才能保证新兴产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且当地的资源能够更好地保证新兴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然后通过对当地技术水平和经济政策等条件的判断,选择能够和当地实际情况契合的新兴产业,而对于那些条件要求较高,对当地的经济短时间内无法具有明显改善的产业,可以暂缓发展,等当地经济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再采取新一轮的投资驱动,保证当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当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通过对产业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一个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以及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方法。然而通过对大部分新兴产业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地区在选择新兴产业时,往往过渡关注其高新性和前沿性,过度强调高新技术的重要性,而对新兴产业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之间是否符合则没有太多的关注,对于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区域新兴产业无法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而在进行新兴产业的选择时,往往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不断延伸高端产业链,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当地的资源和政策实情。

(三)产业带动与技术溢出的关系

对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经济增长潜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变当地的经济格局,通过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带来一批相配套的产业链,使当地形成一套紧密联系的经济网,促进当地经济的产业化结构。另外,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涉及的技术和科技不断进行研究,使其潜力不断开发。此外,还需要对新兴产业涉及的人才和科技进行高效的吸收,保证产业发展的前景。在进行新兴产业的选择时,需要对产业的未来前景进行准确的判断,保证其未来能够持续维持当地的经济增长速率,且新兴产业应该是一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且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当地的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其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结构的改革,保证经济增长速率。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对于新兴产业的选择,必须是一些能够在未来占据当地经济结构主体的产业,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新兴产业还能保证当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维持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且新兴产业的资源选择应该是以当地特有的资源为主,且该资源在当地具有充足的数量,能够保证新兴产业持续的发展,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越小越好,保证当地环境不会受到危害,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

三、因子分析的基本理论

因子分析方法最早提出于1904年,其通过数学公式对产业的发展指标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同时对各项指标之间的影响进行区分和差异分析,然后通过简单的数据对产业的发展结构进行有效的反映,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复杂的经济发展问题变得简单明了。通过因子分析法的应用,能够将不同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当地的经济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确定合适的新兴产业,保证当地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一)数学模型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简化模型是:X=AF=ε,其中的A是因子的荷载矩阵,而ε则是不能被包含的一些特殊因子,F代表的是公共因子,在这个数学模型中,将影响产业发展的相关因子全部包含在内,能够对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

(二)因子分析的操作过程

首先是对数据进行检验,在因子分析理论中,要求所有的变量都是相互关联的,而判断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是通过各个变量之间的系数矩阵进行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检验公式对其进行验证,像KMO和Bartlett等,这些都是检验数据的常见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KMO检测中,一般数值在0.7以上时,就能保证因子具有较好的符合性,而当因子分析小于0.5时,则表明因子对于整体数据的影响较大,在这时往往需要对因子重新进行选取。然后是因子的提取,对于因子的提取,需要对其累积贡献率进行统计,对于贡献率超过80%的因子,一般可以将其作为公式中的公因子进行使用,这样能够保证最后数据的准确性,而对于一般的因子,其特征根一般也需要超过1,这样才能保证公式的运算结果符合要求。然后是对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因子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进行明确的说明,另外,还能对影响原变量的系统主要构成因素进行说明。在进行实际应用时,往往是通过对公式中的A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将因子和原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并根据这一关系对出现的新的因子进行命名。而当因子无法进行明确的解释时,往往需要对因子进行进一步的改变,然后对改变后的因子进行更加合理的解释,保证因子的合理性。最后,对因子的得分进行具体的取值分析,保证各因子的权重分析符合实际情况。[1]

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实际分析

主要是通过河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例来对其进行说明,然后通过SPSS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行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分析:

(一)因子分析条件的检验

首先,对选择的数据进行检验,可以通过巴特利特球或者KMO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观察因子数据能够满足公式的需求。通过数据检验可以知道,KMO的检测结果为0.528,而巴特利特球度的检验结果则是424.450,通过这两种检测方法可以知道,使用的数据因子能够满足公式的需要。因此,可以通过因子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因子提取

根据因子数据的方差贡献率对因子进行选择,通过数据选择找到了5个合适的因子,将其作为公因子,并对其进行命名F1到F5,其平均贡献率达到了80%以上,这些公因子能够很好地对数据进行反应。然后通过方差极大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旋转,将得到的数据因子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处理后的方差贡献率。[3]

(三)因子的命名

下面是通过旋转以后得到的因子荷载:

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市场占有率和区位商的F1因子在整个因子荷载中占据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区位优势因子,而F2因子则是对技术人员的支出比较高的系数,其主要是技术进步能力的因子显示。此外还有F4对收入弹性和工业增加值变化率的荷载数据等,其可以被定义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因子,这些数据因子的命名,能够更好地定义不同因子所代表的内涵。

(四)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归类

我国当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专门的统计和分类,但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在国民经济中都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在本文中对我国当前的国民行业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和归类。河北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经济优势,对其中的经济行业进行了合理的选择,并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新材料产业,包含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压延加工等。然后是生物产业,包含新医药的制作和研究。然后是新能源的开发,像电力和热力以及供应业等。最后还有高端设备的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的制造和专用设备的制造等。这些新兴产业都是和河北省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等相关的行业,且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带动当地的经济结构的改变。

(五)结果分析

通过对数据因子和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战略新兴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促进影响。因此,在选择战略性产业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新兴产业,保证当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像新材料产业,其能够更好地带动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改变,且河北省自身在这一行业的优势非常大,而其他的新兴产业在河北省的经济比重占据不大,但由于其和自身具有一定的联系,且是未来发展较好的产业,河北省可以对其不断进行培育,保证其未来的持续性发展动力。

五、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议

在本文中主要是对河北省的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作者的一些建议,在进行新兴产业的发展时,需要遵循战略性产业的一般发展规律,但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新兴产业,保证其对当地的经济结构的促进作用。

(一)重点推进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

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选择一些最符合当地且能够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突破口的领域,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河北省来说,其在新材料和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选择新材料和新能源作为其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改变。通过新兴产业的选择能够将河北省的产业优势很好地显示出来,并通过战略性产业的集群,形成一种良好的规模效应,使河北省更好地占据产业优势,提高其在国内发展的竞争力。[3]

(二)培育和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产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

在现代社会中,高端装备的制造业以及生物产业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其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其技术含量较高,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较大的经济进步,对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很难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培育和不断壮大,将其作为下一轮科技投资的主体产业,保证当地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目前,河北省在这一产业中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加大资金的投入,实现其技术成果向经济实力的转化,尽快培育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大型企业。

六、总结

通过对河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的新兴产业的选择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因子分析法能够很好地说明各种因子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作者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莺,赵景兰.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06):127-129.

第8篇

摘 要 河南省农村体育设施和体育人口及农村体育协会较少,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提高;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如何加快发展农民体育、促进农民健康的建议与构想。

关键词 农民 农村体育 河南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已成为河南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随机抽取豫东的商丘市、豫西的平顶山市、豫南的信阳市、豫北的焦作市以及郑州市和开封市的农民,调查涉及15个县、20个乡(镇)、35个行政村,18岁以上的自然农民2536人,其中男性1452人,占57.26%;女性1084人42.74%。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2004年3月-2005年1月对河南省的商丘市、平顶山市、信阳市、焦作市、郑州市和开封市的15个县(区)20个乡(镇)35个行政村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2660份,有效问卷2536份,有效回收率90.57%。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本研究的需要。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体育协会及体育场所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各地的体育协会及民间组织的发展极其不平衡,通过走访了解到,河南省各乡镇均设有分管体育工作的办公室,一般都是挂靠在文化站下面,但具体工作主要是负责当地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也就是应付上级对当地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检查工作,真正对当地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所起到的作用却很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政府无力投资,再加上当地农民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分管领导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各乡镇文化站就成了空头衙门。表1显示,乡镇拥有体育协会的数量,平顶山和焦作最多,但拥有率也仅为31%和25.5%,商丘最少拥有率还不到10%,农村体育协会的拥有率和村体育活动场所的拥有率最多的分别是焦作、郑州和平顶山,他们的村体育活动场所的拥有率则高达81%、60%和52%,而商丘和信阳两地的村体育场所拥有率才只有24%和26%。

(二)对农民锻炼次数及形式的研究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将每周参加2次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者定为经常性参加者即体育人口,平均每周参加1次锻炼者,定为参加者,平均每月锻炼1~2次者定为偶尔参加者,平均每年参加体育锻炼不足10次者定为很少或不参加者。由表2显示,河南省农民中体育人口的比例仅占6.4%;每周进行1次体育活动的为13.5%;每个月进行体育锻炼1-2次也仅占31.2%;每年进行体育锻炼不足10次的竟然占到48.9%,由调查可知,郑州、焦作、平顶山三地区的农民体育开展的相对较好,这与当地经济发展和政府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但总体来看,郊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高于偏远农村农民的次数,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广10周年之后,2004年又被命名为“农民体育年”,河南农村体育的开展竟然如此不尽人意,不能不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注意。

通过调查走访,河南省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郊区农民主要以自发组织的形式,他们由于土地少,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主要在傍晚自发组织在一起进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一般不受季节的影响。2.农村体育协会的形式,他们主要利用农闲时节,一般在春、冬两季,组织队员进行排练。3.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由活动,这部分人主要是农村的老年人,基本不具备劳动能力,已经意识到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素质,他们主要以散步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对策

新农村的建设使得政府机关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大幅度提升。从“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了解到资金缺口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应从农村商业银行入手,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力度,确保当地政府机关与农村商业银行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和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继而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效果。

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问题

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能够实现银行机构与当地政府机关相互衔接的目标,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问题,这就应针对各方面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全面提升相关人员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掌握力度。从多方面研究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于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大幅度降低,大量资本流出农村金融市场,造成农村商业服务水平下降。而且在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化发展水平提升的条件下,还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效果变差,农村商业银行“脱农”问题层出不穷。第二,对于“三农”服务来说,其对于农村底层群体贷款发放有很高的要求,据此提高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农村地区“扶贫”目标。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银行体系金融服务水平受到层层制约。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然导致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水平和农村整体经济下降,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严重问题。第三,为实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这一政策目标,就应增加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注入力度。尽管这样能够改善农村地区老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下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受到层层制约,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第四,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贷款风险比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支农贷款过程中出现金融风险,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经济实力。此外,多数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贷款方式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政府机关“三农”服务要求。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综合发展实例和信贷支农水平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内涵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现实作用和农村地区信贷支农效果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管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银行运营成本降低和控制风险分散的目标,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的影响,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下降,第二,在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加强的条件下,农村政府机关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不足,一旦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超出相应标准,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综合管理水平下降,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和银行机构社会地位。第三,与其他银行体系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对于“三农”服务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应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机关的支持下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确保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受农村地区综合发展形势和“三农”服务水平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覆盖面与农村综合建设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综合建设的支持力度。从宏观层面的角度出发,一旦农村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社会地位下降,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会受到层层制约。

相关政策建议

从以上几方面研究中,了解到农村商业银行在“三农”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就应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形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标准化政策建议,积极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目前来看,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问题的政策建议有很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

未调整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水平,就需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工作模式实施优化调整,同时强化农村商业银行转制效果,妥善处理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对农村地区“三农”服务本质和宗旨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同时遵循商业化发展要求对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优化处理,或者在一系列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这不仅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综合发展力度,还能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使得农户收入能够满足农村全面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要求。

对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制定政策建议之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应对当地农户融资需求和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按照各方面了解对农村商业银行中现有的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有效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支农金融产品的经济效果,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金融产品在支农服务过程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贷款方式实施优化处理,拓展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空间,解决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处于共生共荣的状态。

保证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将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当地“三农”服务要求结合到一起,据此规划合理的农村商业银行政策建议,有效处理农村商业银行长期发展过程中衍生而出的问题。而强化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协调水平,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在于当地政绩观相互合作的条件下获取一定优惠政策,并通过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因地制宜水平和分区管理效果,充分彰显农村商业银行统一管理优势。一旦农村商业银行出现问题,有关部门能够在商业手段和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解决各项问题,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10篇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分权 公共物品 制度创新 竞争秩序

一、引言

地方政府竞争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地方政府之间为提供公共物品,吸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而在投资环境、法律制度、政府效率等方面开展的跨区域政府间的竞争。按照我国地方政府的设置结构,本文所称的地方政府竞争是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省、市(县)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生产要素的流入,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竞争市场的扩大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二、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形成和界定

在中央政府的计划调控色彩比较浓厚的时代,中央政府控制了主要资源。地方政府为了当地利益而相互争夺资源的竞争实质上是“兄弟竞争”,而不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获得了明确的地方税收收益,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事权。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兄弟关系,而是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中央政府政治上的集权和经济上的分权扭曲了分税制的制度根基,造成了地方政府扭曲的财政行为。从地方政府财政困境本身来看,既可以考虑节流,也需要考虑开源,而后者又和前者相关。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实力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财力,继而反过来又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对落后地区来说,地方政府为满足刚性的财政开支,必须涸泽而渔,可能在短期内毁灭当地未来的税源。如何形成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就成为当前中央政府必须考虑的改革重点。

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在竞争层面上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类主导行为态势:

第一,发展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地方软环境的建设来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从而扩大当地的税基。

第二,温饱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程度不足,通常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来保护当地企业的产品市场。

第三,贫困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缺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了维持政府日常开支,通过各种手段对当地居民和企业进行剩余掠夺。导致当地税基遭到破坏。

三、分权、公共物品和制度创新对解决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

(一)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利益的影响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格局的形成始于财政体制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国家统收统支的制约,几乎不存在合理的竞争。自1994年的财政体制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原来所赖以依靠的所得税税种收入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收入对增值税的倚重程度更高。地方政府仍然有足够的动力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因为这是他们的收入不断增长的重要途径。当然,中央政府越来越少地行使行政手段平调资源,使地方政府的利益得到相当程度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政府的利益追求动机,也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中国分权化发展及其如何影响地方利益的问题,钱颖一和温加斯特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中国的经济改革依赖于行政性(即政治的)分权,即把中央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权分权到地方政府。这种分权创造了一种特殊性质的经济联邦制,称之为“有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来增强其权力和资源,并有权在某一规定限额之外获取剩余收人。

(二)公共物品供给对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地方政府供给的公共物品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有能力供给数量更多和质量更高公共物品的地方政府就会对各种生产要素拥有更强劲的吸引力,从而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蒂布特(Tiebout)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公共物品供给的结论。如果地方社区或辖区的数目足够大,同时每个社区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类型不同,那么,个人选定居住的社区提供的公共物品支出水平是符合其偏好的。通过“以脚投票”,人们流露其偏好的同时,反过来促进公共部门的资源达到有效配置。另外,由于选择相同社区居住的人们有相似的偏好,不存在投票的问题,因此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效率状态。蒂布模型要处于均衡状态,其先决条件非常严格。首先,消费者可以完全自由的流动,其收入可以自由分割。其次,该模型包含着地方税收这一变量。第三,忽略了公共物品生产过程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和成本分摊的问题。第四,辖区间不存在外部效应。总之,如果迁移不需要成本,同时地方政府也以最低的平均成本生产其公共物品,地方税又是非扭曲的总额税,那么竞争型地方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效率,并不比市场经济对个人产品的分配效率低。

(三)制度创新对地方政府政府竞争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增长时,一是认为制度不会发生变迁,或者制度是外生的。因而通过抽象将制度省略或剔除掉;二是视制度的变迁是给定的,基本假定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无关。而制度经济学则将制度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目前,制度已经成为地区竞争的重要介质。在地方政府竞争中,每一个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但是有一个比较优势往往会弥补所有的比较劣势,一个比较劣势往往也会使所有的比较优势荡然无存,这就需要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讲,谁获得了制度创新的优势,谁就拥有最具实力的竞争优势。但制度并不总是有效的,受制度资源不足以及制度创新中行动团体决策趋向与素质等影响,制度优势的拥有和使用,是十分困难的。而正是因为提供制度性公共物品存在更大的难度,才更加显现出制度性公共物品对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确立的重要性。

当一个制度处于不均衡状态以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时,则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一项很重要的公共物品,在中国,作为竞争主体的地方政府需要承担起制度创新的重任,成为制度创新的积极推动者。

四、地方政府竞争秩序重塑――关于地方政府行为改进的政策建议

政府的非良性竞争会诱使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低效率,以致阻碍未来的经济增长。要形成进取性竞争秩序,可以从重塑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着手,推动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并为未来的持续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建立新型经济合作区,扩大竞争市场范围

目前,现有的地方政府的体制构架、行政区划以及政府间激励制度是制约竞争市场扩大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扩大竞争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就需要把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步分离出来,通过整合周边地区的类似经济资源,建立新型经济合作区。进而整合周边地区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步实现政

府向公共职能供给者角色转变。

首先,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中分流一部分正式工作人员组建跨辖区经济协调小组,具体负责辖区间的竞争优势定位、主导产品和产业定位、收入和就业转移等工作;其次,在此基础上,协调小组过渡到协调会议的形式,以企业为主导,政府牵头,不定期或定期通过会议形式协调合作事宜,协调小组转化为跨辖区行业协会之类的非政府机构。简而言之,就是在两县或几县之间建立跨县的产品产销合作集团,互相促进对方优势产品的发展。

(二)干部异地“流官”实习制度

辖区之间的合作涉及到相互的积极性问题,除了收入因素外,本地意识也起着重要影响。现行的干部交流制度难以打破各部门中下层干部之间形成的牢固关系网,而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来自这张关系网及其背后的利益。

要促进辖区间的良性竞争,最直接办法是实施干部横向交流制度来打破地方关系网。我们的建议是,把干部横向交流和当地人才培养、政治体制改革以及辖区间经济合作四者结合起来。可以试行以下做法:在建立新型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安排在当地工作10年以内的公务员轮流到合作区内的其他地区实习。这种流动可以增加不发达地区中青年干部的市场经济知识,开阔其视野,而且增加了地方官员利用关系网的成本。两方面的作用可以降低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本,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缺乏问题,并能够保证地方政府之间的人才公平竞争。

(三)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竞争力的培育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与问题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

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

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多元思考.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

第12篇

[关键词]小黄村;旅游开发;影响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59-03

一、黔东南州小黄村概况与旅游开发现状

小黄村位于贵州从江县高增乡,距离从江县25公里,东接贯洞,西邻占里,北接黄岗,南毗岜扒村。全村共有20个居民小组,村民全是侗族。其中,新黔、小黄和高黄三个寨子紧密相连,位于小黄村的中心,另有其他四个自然寨分散在离中心几公里处。

小黄村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被公认为“大歌之乡”,这里人人能歌善舞。作为一种民族音乐,侗族大歌结构复杂,以其奇妙的多声部组合而闻名。

小黄村在1993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6年,“婵之歌”组合在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银奖。2011年,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侗族大歌队的姑娘们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展歌喉。

小黄村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寨门是1座长达86米的“德高”风雨桥,由全村村民捐献3000多立方米木材,义务投工近10万个工作日,投资800多万元建成,艺术价值极高。村中的建筑都保持了侗族建筑的原汁原味风貌,寨中步道和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鼓楼坪均由青石板铺设,鼓楼坪已成为民族风情表演中心。

二、小黄村旅游开发影响效应研究

(一)研究方法

对小黄村旅游开发的影响效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当地的原生态文化,居民的生活方式,旅游开发影响效应的现状以及当地的历史。并通过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研,建立评价模型:

D=nt=1AiBi

D指居民对某项影响或者现象的态度,Ai是指每种态度或者偏好所占的比重,Bi是指每种态度或者偏好的值。对Bi的评价尺度采用5分法,5=极大地增加、改善或非常喜欢,4=增加、改善或喜欢,3=没有变化或无所谓,2=减少、恶化或反感,1=极大地减少、恶化或非常反感。其中“增加”包含旅游开发影响的正效应的增加和负效应的减少,“减少”包含旅游开发影响的正效应的减少和负效应的增加,分值由居民的偏好决定,值大于3说明居民存在较强偏好,值小于3说明居民偏好较弱或没有,值等于3则说明居民的偏好没有变化。

通过量化被调查者对每个调查项目变化和变化程度的态度以及被调查者对此种变化的偏好,最后将二者几何平均值作为调查项目旅游开发的影响效应值。

(二)问卷的设计与处理

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两个问卷,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对象的实际接收程度,也要包含能高效地反馈相关信息的因子,根据需要设计成分量表的形式,使之能够更全面、更具体及更可度量。将指标设计为五级李克特量表式问卷。

问卷除了包括关于被调查者统计特征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之外,还包括了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方面,调查的对象分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具体如下:

三、小黄村旅游开发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旅游开发对小黄村的经济影响效应

问卷中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包括:居民收入、居民生活舒适度、居民生活费用、当地就业机会和当地的交通状况,表4是小黄村居民的态度反映。

可以看出旅游开发对小黄村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值均在3以上。大多数当地居民认为旅游开发后,自己的收入、生活的舒适度以及当地的交通状况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善,当地的就业机会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生活费用有所上升,绝大多数的居民表示能够接受,但有一部分当地居民认为物价上涨过快。

在小黄村旅游开发之前当地居民主要以务农为生,现在有一部分居民开始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大多数开设家庭旅馆,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当地青年也回到小黄村工作。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也增加了村民收入。但是笔者在小黄调研的几天中并没有发现有旅行社和餐馆,只能在老乡家吃住。

旅游开发前,小黄村交通闭塞,路况堪忧,旅游开发后,修通了从从江县到小黄村的公路,还开通了一天两班至小黄村的班车。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的居民购买了面包车,自己经营往返县城与小黄村间的“公交线路”,交通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二)旅游开发对小黄村的环境影响效应

环境影响指标主要是用来测度旅游开发以及游客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三项内容:植被覆盖、水质情况和空气质量。从调查结果看,当地的植被覆盖和空气质量情况得分较高,说明旅游开发并未破坏当地的植被覆盖和空气质量,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但是水质情况却不理想,得分仅为2.42。笔者走访当地时发现,在进入村口的一条小河中漂浮着很多食品包装袋,却无人进行清理,这与一部分游客和当地居民环保意识欠缺有关,给当地的旅游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三)旅游开发对小黄村的社会影响效应值

社会影响指标主要是用来测度旅游开发以及游人的到来给当地社会的原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唱侗族大歌的次数、小孩子对侗族大歌的喜爱程度和民族服饰、建筑的风格、小黄村的知名度、居民的好客程度、民族工艺品的艺术水平。其中前两项调查对象是当地居民,后5项调查对象为游客。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旅游开发带来了更多的游客,热闹的环境让孩子们更愿意去传唱“侗族大歌”,同时,游客对旅游开发的成果很满意,除了大部分游客觉得小黄村的知名度偏低外,其他如对当地建筑和民族服饰的保存程度都表示赞赏,建筑这一调查项还得到了4.62的高分。

四、对策建议

(一)适度合理开发小黄村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一种旅游形态。小黄村具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其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小黄村旅游开发应紧密结合侗族文化,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在不改变村寨原始风貌的同时鼓励居民开设“农家乐”和“歌堂旅馆”,开办规范且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商店。重视保护好古老的山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保留民俗节日等特色资源。维护好通往县城的村级公路,采用有效技术避免山石滑坡频繁发生等问题,同时可以考虑增加几班从江县到小黄村的旅游车。

(二)加大旅游营销力度

旅游营销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旅游营销可以提高小黄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应转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一方面可以和大型旅行社合作,印制关于小黄村旅游的宣传册并扩大散发范围,另一方面应与贵州省的旅游开发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小黄村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旅游景点进行宣传。

[参考文献]

[1]明庆忠.旅游开发影响效应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7(12).

[2]龚璇.民间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以“三省坡”侗族文化旅游为例[J].新西部,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