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摊经济的发展趋势

地摊经济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24 17:0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摊经济的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摊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1篇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大量新生活元素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夜经济就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的一种现象,夜间消费作为消费的另一主阵地,已经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创造了令人惊奇的经济效益。

发展夜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夜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夜经济高度契合了这一要求,夜经济的繁荣,必将极大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的增长,从而为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增添动力和活力。

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人已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三分之一的收入、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而其中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在国内,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正因为如此,许多城市都将夜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倾力打造。石家庄将发展夜经济列为城市发展战略,桂林更是花巨资打造“两江四湖”夜景,而北京的酒吧、上海的Party、长沙的演艺、成都的吃喝更是声名远扬,让每一个生活与行走在其中的人流连忘返。

夜经济不仅迎合了城市文化和人们的消费需求,更体现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有“不夜城”之称,当地的市民夜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夜经济异常繁荣。从主题内容来看,夜经济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劳务、餐饮、购物等服务业,是人们一般需求之外的增量需求,这些增量需求的增加可以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催生新的服务内容。夜经济的繁荣能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

夜经济最直接的经济效果是使得经济活动时间延长,通过延长服务时间、提供服务新内容,可以增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对解决就业矛盾、缓解就业压力有重大作用。

如何推动夜经济发展繁荣

目前中国的夜经济还不发达,但有些大城市已经尝到了夜经济的甜头,那么,如何将夜经济做得更火,点得更亮呢?

一是让“夜生活”多元化,为不同层次的夜间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休闲方式和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增加。白天奔波于职场的人们其实很渴望晚上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能够舒缓压力的夜间消费,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但现在的一些娱乐场所定价普遍偏高,远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娱乐场所多数做的应该是大众化生意,花钱不多,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身心放松。因此,可以通过对夜经济市场细分和逐步升级,让人们在夜间均有一个适合消费的场所。

二是结合城市特色,塑造城市的独特个性,发展特色夜经济。特色即个性,个性即魅力,魅力聚人气,人气生财富。结合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等,从文化、娱乐、休闲等消费形式着手,积极引导其向高品位、高层次发展,做到文化和娱乐并重,在娱乐中注入文化的内涵,这正是夜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还要着力营造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化文娱消费氛围,如定期举办广场文化活动,满足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休闲性消费要求。

三是形成有特色的夜市中心。城市的夜市有自发形成的背景,但需要有序引导。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搞好夜市总体规划,设立诸如酒吧街、小吃街、文化广场等多种多样的夜市中心,满足市民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夜间经济的繁荣,有赖于推出一批引导消费潮流的特色消费场所、建设一批应时应景的夜间观光旅游项目等。像上海外滩、夜重庆那样,一个现代化都市的亮化工程格外“抢眼”,特别能激发人们走出去看一看的愿望。

四是加强管理,创建健康文明的夜生活方式。目前不少城市夜市的地摊商品有许多假冒伪劣产品,而歌舞厅那昏暗的灯光会让人想起许许多多暧昧的流言。因此,给夜市一个恰当的定位,就成了发展夜经济的当务之急,加大对夜市的管理力度,依靠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把夜经济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创造良好的夜生活环境,为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坚实的基础。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保证结构调整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是大力宣传,吸引市民广泛参与,推进夜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再好的夜经济规划也免不了冷清收场。市民的生活习惯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激活市民的热情。有关部门可通过举办一些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来吸引市民眼球,整合夜间的旅游产品和资源,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和各项服务项目按照市场的需求有机整合,形成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真正有市场吸引力的项目,将休闲文化做到极致,就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参与,拉动城市夜经济,推动城市旅游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六是做好夜生活的后勤服务,确保夜生活的安全、有序。夜经济的外延不仅仅是别具特色的自然美景、商贸购物,还应包括高度发达的金融交通系统、配套的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和安全保障等。通过立体化服务,打造城市特色夜经济,形成以夜间旅游观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为特色的消费格局。

总之,繁荣夜经济,政府部门要提供有力的支撑,创造良好的环境。夜经济亮起来的是城市,火起来的是文化,文化与城市在交融中相得益彰,城市品牌得以树立。繁荣夜经济,政府是推动力量,市场是主导力量。如果无法调动起市场主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真正形成繁荣的夜经济。

城市夜经济的繁荣程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人文与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发展夜经济需要量力而行,要用发展眼光去看待,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准、主流消费群的收入、消费水平来考虑,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如今,在中国的广大城市,夜经济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望成为经济转型时期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带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城市,夜晚的灯光必将更美更亮,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兴旺,城市生活更加流光溢彩。

第2篇

关键词:冷再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公路是如今发展的必要的条件,无论任何的产品的生产还是销售都要经过运输这一步骤。面对不同的时期,对公路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今天的公路建设中,人们发现要求的标准在不断增高,承建企业在不断地增加,这也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指明了道路,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适应今天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行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公路现代化建设在我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当初的设计不完善,以及对于发展的预测不够准确,就导致了很多地方存在问题,现阶段的旧路改造是我们必须要开展的一项特殊的工作,旧路冷再生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希望本文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启示。

一、旧路冷再生工艺简介

旧路冷再生技术是一项比较新的路面工艺。这项技术理念通过专业路面器材对旧路面进行破损,对于这部分没用的废弃路渣进行收集,与此同时,把它添加在新的路面工程材料中进行合理的配比,然后根据路面施工的工艺进行铺设,从而达到材料的再利用,是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冷再生工艺的优点

旧路冷再生技术的优点有:

1 成本低。道路桥梁的建设在工程界大家都知道,进行修建的费用非常的昂贵,费用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设备的投入,人力的投入,材料的投入等等方面。其中,材料的投入对于成本的影响非常的大,旧路冷再生技术大大的节约了材料投入这一部分。再利用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探索,怎样才是最为合理可行的,现阶段大家不变的认可对于高等级路面的材料再利用到低等级的路面中来,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2 污染少。道路的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旧路一旦被改建,一般的情况对于路面的以前的废物就会进行遗弃,从而造成了污染问题。在新材料的采集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同样存在着问题,面对于这样的问题令人痛心。今天提到的这项技术,在这两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环境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是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发展方向。

三、旧路冷再生部分施工技术

1 施工准备。准备工作必须要做的全面详细,对于旧的路面进行破坏之后,对于这一部分原材料进行收集,进一步的碾碎,搅拌,与此同时要借助于再生剂,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其活性。对于路面的要求以及新材料的强度进行试验,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正确的配比,配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的寿命。准备工作就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必须要做的充分。

2 再生料铣刨、破碎、拌和。根据路面再生宽度和再生机工作宽度决定再生幅数,由于再生机具有控制系统能够确保设定水泥剂量、水以及工作深度、横坡度、行走速度等工作参数。

3 稳压。由于再生机自重很大,当再生机经过再生层后轮迹深度可达5cm左右且轮迹处再生料被压实,两轮间材料未被压实.在稳压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好的根据实际的情况,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天气原因,设备的型号等等,稳压工作非常的重要与关键。

4 整平。包括对再生机轮迹消除、再生层横、纵坡度适当调整.压路机对再生层稳压后再生材料基本能够处于稳定状态,仍不能完全消除再生机轮迹,轮迹深度约为0.5cm~1cm。当完成两幅再生并全部稳压后用平地机进行整平,第一遍整平目的是消除第一幅、第二幅右侧共三排轮迹.第二遍整平主要是为把刮刀前再生料均匀地摊开同时兼顾再生层横向、纵向坡度.进行全作业段找平.平地机对再生层找平后仍存在轮迹、麻面、局部骨料集中等现象需人工进行修补。

5 碾压。旧公路工程路面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对冷再生的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的公路工程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旧公路工程路面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碾压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的关注旧的路面是否出现凹凸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形就要紧急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碾压的过程中能够把路面碾平压实,否者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

四、人才匮乏

公路的建设在人们的认识中,总会感觉没有实际的技术含量,更多的依靠经验说话。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就目前而言,员工主要呈现为青黄不接,缺少中生代的状况,对于未来的发展非常的不利。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的企业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进行高薪人才的招聘,但是整体的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出现的问题体现为流动性比较大,对于企业缺乏感情,极易出现跳槽的事件。

面对于这样的情形很多的企业意识到必须要开展自身的人才培养计划,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会聘请专业认识进行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多地联系实际,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授课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针对考核工作能够更好的选拔出具有潜力的人才。对于有潜力的员工进行下一步的培养计划,这样能够更好的储备干部。公司方面也要积极的配合,对于员工进行大力的鼓励,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角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发挥作用。就当前实施的企业而言,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本身依靠的又是人才,所以储备人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进行未来的行业发展。

结语

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向前走,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在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地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行业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公路建设在不断地跟着时代的步伐向前发展,在现阶段不断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通过改革的手段完成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3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特别是2000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2001年颁布

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具体准则,以及2006年2月15日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完善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相比之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相对落后。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活动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主要职能

要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首先应把握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职能。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应参考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与财务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二)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遵循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

(三)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的会计内容决定了它的记账基础既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又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核算应采用收付实现制,对经营资金的核算需采用权责发生制。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作为投资方的国家,要求国有资产不流失,能做到保值增值,事业单位应每年或定期做好资产清查,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五)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事业单位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财务预算运作,以此强化财政管理。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宏观上考虑

1.会计制度滞后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1998年颁布实施的,它与我国事业发展的现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其一,市场经济要求事业单位成为相对独立、自求发展的实体,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事业经费的分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合理的模式,不论是教育事业费按“学生数分配”,还是卫生部门按“床位数分配”,都仍停留在“基本数字(人数或床位数)×开支标准”的老框框上,这就导致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将主要业务放在寻求发展上,而是一门心思跑财政,跑上级单位要款要经费。其二,从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业务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就引出了一些新的会计事项,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如何处理这些会计业务没有做出规定,使制度本身对这些业务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会计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低

实践表明,要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及社会力量兴办事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职能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财务核算、存货计价、折旧方法、投资管理和财务报告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不尽一致,难以按国际惯例与国外交流。

(二)从微观上考虑

1.会计科目的设置未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做出了明确界定。事业单位也有许多类似之处。企业、事业单位同被征缴企业所得税,那么无疑就应该享受同等待遇,执行同一标准,否则就必然导致税负不公。然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却缺少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纳税核算,假若仍依赖于纳税申报调整,势必再度加大纳税核算差异,增加纳税成本。

2.事业支出与年终报表不统一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的界线,实行统收统支,即事业单位的支出统一形成事业支出,预算外收入是事业收入的一部分。而在企业单位的预算、决算报表中,要将预算外资金单独立项填报,反映其支出情况,这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为了满足报表要求,不得不从事业支出中“切出一块”来填报预算外资金支出项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些单位不按制度规定,单独设置“预算外支出”科目。要求设置明细科目单独核算,最后再将预算外支出分项并入事业支出的明细科目。这种预算外资金单独填报决算报表的处理办法加大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报表数据的完整性、严谨性也有待探讨。

3.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不规范

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活动千差万别,无视两者的差异,机械地进行纳税调整,等于否定了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实际上,事业单位大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为主旨,它不同于企业生产物质产品、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相对清晰的特点。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或劳务服务,很难准确地把当期的成本、费用完整地摊销进去,特别是一些知识产权之类的无形资产,更不易计量和摊销,如果简单机械地按税收征管办法纳税,更有失公平。

三、改善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笔者认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吸收和借鉴预算会计改革的国际经验和改革趋势,尽快修改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其更趋完善、科学和国际化

1.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统一指挥和组织下,归并企业会计规范和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制定机构的权限,将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权限加以区分

由现有的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并由相关部门和机构成立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各司其职。

2.抓紧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理论结构,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

将用于指导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理论概念进行统一规范,结合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国际趋势,对事业单位的报表要素、报告格式和内容以及净资产分类进行重新定义和解释,提供资本(净资产)保全的确定标准,为会计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提供理论指导。

3.加强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为建立适应我国政府机构和预算体制改革后的财务报告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分行业、分系统的财务报告提供企业和事业单位报表合并的指南,以满足行业和系统管理的需要。

(二)完善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一是围绕事业单位日常开展事业活动所发生的收支事项而设置的事业收支核算科目,二是围绕事业单位为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面向市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支事项所设置的事业单位经营收支核算科目。现行会计科目体系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等内容也做出了规定,却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服务市场的资金运动的特殊规律,造成事业单位科目体系设置上的某些空白。由于制度没有相应设置这方面的核算科目,致使接受投资的各单位在这方面的账务处理随意性很大,如不加以规范,容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因此,建议在事业基金总账科目下,增设“实收投资”二级科目,专门用来核算外单位投入的货币资金、材料和无形资产。其贷方用来登记外来投资数,借方用来登记外单位投资撤回数和清算转销数,贷方余额表示接受外单位实际投资数。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收支管理

要将预算内外的资金都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有限的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就必须强化收支管理。强化收入管理,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利用现有的条件创收,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并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创收活动的开展。支出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事业经费支出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强化支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的同时,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为单位基础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能力,强化支出管理。

2.推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只包括财务会计,而不包括为单位内部服务的管理会计,并且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宏观预算管理服务,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变化,只有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各种方法,如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定量分析、责任成本等方法,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监督、评价、考核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才能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第4篇

监利县经过多年的工业探索与发展,依托本地物资和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已逐步形成以监利新沟镇为主的食品工业集群和以朱河镇为主的纺织工业集群,并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前景。

一、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监利食品工业城”――惭沟镇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地处监利、潜江、仙桃、洪湖四县(市)结合部,是汉江支流――东荆河流域最大的集镇,属监利县的西北门户。

近年来,新沟镇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工.业民营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经济格局。全镇形成以银欣集团、天和水产、华田米业、恒泰米业、发旺油脂为主的数目为32家的食品工业集群。

新沟的食品工业,由粮食粗加工不断向深加工转化,企业年加工粮食7.1亿公斤,大米品种15个,年产大米5.4亿公斤。虾类加工800吨,年创汇120万美元。粮食深加工米果品种3个,年产福娃雪饼900吨,年销售3600万元,各类饼干、蛋卷品种263个,年产量2050吨,年销售8250万元。淘妹风味鱼20个品种,年销售1200万元。荆州天和水产公司加工的各种水产品全部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已跻身子151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前列的湖北银欣集团的“楚天牌”小磨麻油,“福娃”雪饼,膨化鲜贝,“迪达迪”饼干系列,“荆珍雪”免淘米享誉全国。目前,全镇共有食品产品20个大类,54个品种,年度完成产值10.2亿元,入库工商、税收近千万元,从业人员近3000人,食品工业镇的格局已经形成规模。

“监利纺织工业城”――朱河镇位于监利县南面,土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14万,是我县的老工业重镇,辖4个居民委员会,50个行政村。

朱河纺织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规模由原来的一家8000锭增到10多家10万锭,纺织设备有环锭纺与汽流纺,生产的产品有纯绦、纯棉、T/V面子纱、麻袋、烟叶麻布、麻纱、麻线、球绒线等20余个系列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纺织行业的税收占全镇工业税收的70%以上,拥有从业人员3000人,销售收入1.1亿元,年创利税500余万。

二、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的发展前景

以湖北银欣集团为骨干企业的新沟食品工业集群正在向科技含量高,保健食品发展的道路发展。该企业“十一五”规划的项目有年产1万吨鱼米高钙膨化系列即食食品,1.6万吨新型大米健康方便食品,2000吨陶妹风味淡水鱼制品等三个新项目。目前,银欣集团在巩固老产品的前提下,发展新品种,新建淘妹鱼生产基地,年内投入将达到1500万元,产品将直销全国各地,抢占市场份额。银欣公司决心在五年时间内,打造出全国休闲鱼类第一品牌;湖北华田农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在以大米产品为主的同时,加入投入力度,新上一条年产5000吨饼干生产线。以新沟为轴心的食品工业正辐射到监利容城、红城、上车、汴河、荒湖等区域。届时将形成年生产能力200万吨,销售收入40亿元,创利税2亿元的规模效应。

以监利申联纺织公司、长利纺织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朱河纺织工业集群在“十一五”期间正拟加大投入与技术改造力度,由传统纺织工业向新型纺织工业发展,以朱河为中心的纺织工业目前已辐射至红城、容城、尺八、大垸等区域,届时将形成年生产能力为50万锭,销售收入50亿元,创利税3亿元的规模效应。

三、制约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发展的因素

1、产业基础较差,导致集群基础设施不完善。监利县集群经济的生产起点不高,如食品工业是由小型夹米车间开始发展,纺织工业是从小型轧花厂开始发展的,产业进入的门坎低,许多企业主要从集市贸易经营户或小家庭作坊业起家,这些决定了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局限性。

2、金融瓶颈问题严重,导致集群工业的发展受限。企业有好的发展项目,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因此项目迟迟未能实施。据了解,监利县两大工业集群近年来投资额约为5亿元,银行贷款额不到l亿元。

3、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导致产品高附加值比重低。纺织与食品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

监利县纺织工业的棉纺设备仍有2/3属于80年代设备,电脑过程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较少,没有达到纺织工业的“三化”即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产品雷同与同质化突出,导致集群工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因企业管理受传统家族经营方式的制约,同类生产的外延发展快,产品雷同、同质化,缺乏必要的竞争性。产品一旦失去对市场变化灵活反应能力,集群就只能靠压低成本陷入过度竞争,难免转入衰退。2004年至2005年初,因国内纺织市场低迷,导致监利县大部分纺织企业因棉花价格上扬,产品缺乏竞争性,而出现严重亏损现象。

监利福海公司在今年5月,已停产一个月,其在停产期间的亏损比生产期间的亏损要少50%。

5、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导致集群工业整体效应低。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两大工业集群中只有银欣一家企业的产品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因此监利县两大集群在省内的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6、集群并未“集群”,完整的生产营销体系还未真正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经济应以国际互联网络为依托,形成快速的反应系统,即QR(快速反应生产经营机制)。如纺织工业方面,使纤维、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和设计、制造、销售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营销体系。

四、对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的发展建议

1、制定产业集群竞争战略和相关政策。省级政府应将促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战略和政策的中心,制定完整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和科学的系统的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体系。县政府应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把上报产业集群作为“十一五”编制规划逐级上报,向上级政府争取工业集群的扶持政策。国家对“十一五”规划重点倾斜的八类项目中有:农产品深加工类,能源与原材料类,我县粮食,油菜,棉花类产品含在其中,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另外,对于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应寻求省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如在工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地方土地政策的放宽及征地费用的减免等相关问题要寻求优待政策。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针对产业政策大多偏向于大中企业,而忽视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省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和落实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支持政策,增加针对县市产业集群的专项基金,支持县市产业集群发展有关的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县级政府应从多渠道上为产业集群争取资金。

第5篇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单一强调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试图通过低碳经济的推进来实现更好的生活享受。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基本适应了当地低碳经济建设的相关需求,落实了良好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战略。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地低碳经济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建设,这是黑龙江流域当地住户所需明确关注和重视的,本文将从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以及新战略出发,进行全面考量及优化路径探索,以促进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日常建设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限制性。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的综合建设,这成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基本适应低碳经济的开发需求,达成了较为良好的综合效益。他们能够凭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较为优越的综合发展模式,但在后续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做出及时调整与改进。

一、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充沛且环境优越

根据黑龙江流域目前的发展来看,在市场建设过程中,黑龙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充沛且环境优越,这保证当地在具体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时能够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从自然资源角度看,黑龙江流域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这可以保证当地在建设农业生态旅游时可以将农业生态旅游向绿色旅游发展。而从黑龙江流域的河流流域来看,当地有大量的河流分支,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当地的水域条件是较为良好的。尽管在初步发展阶段,黑龙江流域对于水流资源和溶岩资源等相关特殊资源的实际使用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他们无法根据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需要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从实际开发建设来看,倘若能在后阶段适应黑龙江流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一步开发低碳经济下的农业生态旅游业,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二)当地住户追求低碳旅游

从黑龙江流域当前的发展来看,在市场建设过程中,黑龙江流域的当地住户普遍追求低碳生活,这为当地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初步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差,他们仅仅取决于一般的旅游方式,因此,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效果并不容乐观。而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物质享受,而是希望通过物质享受与精神体验,实现较为良好的综合建设。他们认为低碳旅游适应时展所需,能够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可见,当地住户对于低碳旅游的实际追求力度还是相对较高的。目前,黑龙江流域的政府部门更是根据当地的住户需求,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综合建设模式,推进宏观建设与微观建设的融合,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进展程度已然顺应当地的日常发展所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三)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已自成体系

在具体落实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为了实现较为良好的综合效益,根据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强化其体系建设,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一方面,常规管理体系主要是指黑龙江流域在具体开展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强化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发展,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可以根据常规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实现对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的高效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是绩效评估体系,主要是指黑龙江流域在具体强化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发展个体落实品牌差异性建设,并保证最终形成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能够具有一定的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总体而言,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已经适应当地发展所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综合效益。

二、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龙江流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已经基本具备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尤其是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态旅游已经自成一派体系,这对于黑龙江流域的整体建设是较为可观的。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偏差,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这需要在后续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和处理。

(一)自然资源的使用效力低下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黑龙江流域凭借着充沛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流水资源,具备了初步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自然条件,但他们在具体应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时,却由于科学技术相对薄弱,他们无法完全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较为低下,这也是制约当地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落实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一大限制因素。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未能根据自然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确定合适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手段,在具体应用时,仅仅根据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规模作出大体划分并随意滥用,部分企业就由于自然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而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尽管有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使用浪费现象,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薄弱,无法通过科技力量的提升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不高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黑龙江流域欠缺对低碳旅游的深度宣传,实际的宣传力度并不高。在初步发展阶段,低碳旅游的基本理念未得到全面灌输,大多数当地住户并不了解低碳旅游的本质和初衷。因此,他们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能对低碳旅游的实际本质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而尽管他们发展到稳定阶段后,黑龙江流域的相关人等已经对低碳旅游的实际建设拥有了更多的认知,但实际的了解程度仍然局限在小部分群众,其他一些人仍然对低碳旅游没有做出过多的了解和认知。尽管她们有意去参与到低碳旅游的宣传和建设中,但由于黑龙江流域的整体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实际的宣传力度不够已经最终限制了当地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倘若在短时间内,当地无法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黑龙江流域旅游宣传的制约性还是较为明显的。

(三)住户未将低碳旅游付诸行动

黑龙江流域拥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环境,他们理应可以根据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推进低碳旅游。但在具体落实实践过程中,他们仅仅具有初步的低碳意识,而将低碳付诸行动的实际可能却相对较低。对于某些资金富足的人而言,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实现较为良好的产业建设,而对于部分资金较为匮乏的人员,他们在日常推进低碳旅游建设时,却未能根据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的有效建设。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于低碳旅游付诸行动的实际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尽管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部分游客已经高度强调低碳旅游并试图将其付诸实行动,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他们仍然会由于付诸行动所需耗费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过多,最终形成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最初的初衷存在差异性。

(四)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存在限制性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的基本建设已经适应了各个阶段发展所需,具有一定的全面效益。尤其是在构建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时,他们基本适应当地的发展所需,建设起适应黑龙江流域生态建设的综合体系,并能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但在具体落实实践时,黑龙江流域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的限制性也是较为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初步发展阶段,黑龙江流域的环境承载力相对稳定,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利用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承载的相关要求,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但在发展进入到稳定阶段后,当地的环境承载力遭到破坏,此时,农业生态旅游体系却未能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做出必要变动,旅游体系的限制因素由此激化,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发展受到明显限制。

三、低碳经济下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新战略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在日常落实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低碳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等,要想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黑龙江流域低碳农业生态旅游的有序发展,就应该通过政府旅游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单位的微观协调,来进一步强化对周边住户的低碳意识宣传,保证他们能够凭借优越的科学技术和良好的培训讲座,真正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体系的健全与优化。

(一)加强政府旅游部门的政策落实

根据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中获悉,要想在后阶段发展过程中,真正适应当地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下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的新战略开发,就需要加强政府旅游部门的政策落实,保证政府部门的相关对策能够直接让利于旅游事业发展并带动旅游业的良好建设。在初步发展阶段,政府旅游部门对当地的建设主要是以经济扶持为主,政府旅游部门可以根据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做出一定的分析和认知,而在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基本进入到稳定阶段后,政府旅游部门则可以根据低碳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推出相关优惠性政策,保证最终形成的协调模式能够适应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需要,真正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整合。倘若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旅游部门无法根据黑龙江流域的实际建设情况来落实相关政策,他们则可以根据低碳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做出优化,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效益。

(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科学技术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在具体落实低碳经济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他们尽管拥有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但具体使用相关自然资源时,却由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较为低下而存在一定浪费现象。因此,在后阶段发展时,为了保证整体建设具有一定的综合效益,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科学技术,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技术主导的创新型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对于龙头企业,在具体强化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龙头产业应当根据当地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落实相关新的旅游政策,保证最终推行的科学技术能够让利于龙头企业的市场发展,并为旅游产业的整合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对于中小企业,他们在市场建设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可以通过强化自然资源整合使用的方式,保证这些中小企业可以从基础性科学技术着手,提高对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的具体利用。

(三)加快周边住户的低碳意识宣传推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在黑龙江流域,他们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更是高度强调低碳生活。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周围住户的低碳意识却没有真正适应时展所需进行进一步强化。因此,在后阶段发展时,加快周边住户的地摊集市宣传推广,成为了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从传统媒体角度看,周边住户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他们对于低碳意识的具体宣传推广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来进行宣传,保证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低碳意识并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而从现代媒体角度看,人们则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的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旅游的了解,保证他们在日后发展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所需,真正将低碳意识的相关内涵语义理解后应用到位,达成确实有效的宣传和推广。

(四)推进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讲座

从现代化的发展来看,在日常建设时,黑龙江流域的相关人士对于低碳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建设存在一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低碳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建设欠缺一定的规范体系,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存在制约现象还是较为明显的。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黑龙江流域的整体建设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加强,就应该推进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讲座,保证不同个体的实际表现能够适应该区域发展所需,达成一定的良好效用。尽管在日常培训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于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讲座,并没有提起高度的重视和乐趣,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多边组织的方式,推进黑龙江流域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产业联合的方式,推进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保证最终形成的培训讲座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用。

(五)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生态旅游新体系

根据黑龙江流域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现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个体的实际发展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后续建设时,要想保证低碳农业生态旅游能够真正适应当地的发展所需,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生态旅游新体系,保证最终形成的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在初步构建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时,黑龙江省政府应当根据宏观调控与微观协调相辅相成的方式,初步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的体系框架,而在正式确立体系的细节部分时,政府部门应该从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考察各个细节的具体处理,保证最终形成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能够落实好每个环节的规范化以及每个个体的权责统一。一旦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性,相关体系建设就应该与时俱进地作出必要的改观和完善,并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体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完善性。

结论

基于目前的发展,黑龙江流域在落实低碳经济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基本能够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人文氛围,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农业生态旅游环境。但在具体建设时,黑龙江流域仍然因为种种因素限制而存在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当地住户未将低碳旅游付诸行动、农业生态旅游体系存在性质等诸多问题,这都需要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作出及时更新和改进,同时当地政府旅游部门也需要确保宏观调控的科学化与精确化,以促进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王姗姗 单位:黑河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方叶林,黄震方,段忠贤.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经济地理,2013(12):195-201.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风险 实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07年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了最新一轮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创业年代,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职业选择之一。基于此我们以绍兴市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创业风险,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风险观提供参考,也期望能为省市行政部门在推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一)调查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绍兴市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风险观提供参考,也期望能为省市行政部门在推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二)调查时间

2009年10月中旬――2009年12月中旬

(三)调查对象

绍兴市高校在校正在创业的大学生。

(四)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调查小组在各高校总共发放绍兴市大学生创业风险调查问卷200份,其中绍兴文理学院50份,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50份,元培学院30份,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份、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份和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3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92份(问卷回收率为96%)。

二、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

关于创业风险,本次调查对创业风险的划分是根据创业的过程进行划分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将创业风险分为创业机会识别评估风险,创业计划风险,创业资源风险和创业管理风险。其中创业机会识别评估风险又细化为创业概念理解、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目的和创业预期评估;创业计划风险又分为创业计划准备风险和创业内容策划风险;创业资源风险分为创业环境支持风险、财务资源风险和技术资源风险。

(一)创业机会识别评估风险

关于创业机会识别评估风险,调查小组设计了创业概念理解、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目的和创业预期评估五个二级风险指标。

从创业概念理解角度,65.1%的创业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概念的理解是比较模糊的。

关于创业意识,82.6%的大学生都对创业“很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比较高的,都有参与创业的热情,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关于创业素质,72%的大学生选择对于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的要求是“说不清”和“不满足”。显示大学生对于创业素质的理解是比较模糊和不确定的。大学生创业的必备素质包括有准备的头脑;训练有素的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的心态还是比较乐观的,74.1%的大学生选择了“积极面对, 勇往直前”,还有16%的大学生选择“不在乎失败, 任其自然发展”,仅有3.7%的大学生选择“直接放弃, 失去信心, 心灰意冷”。

关于创业目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目的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的,有34.8%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的首要出发点是“获取更多财富”,有36.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的最大动力是“赚更多的钱”。这就增加了创业的风险。

关于创业预期评估,有49.4%的大学生做过创业风险值的估算,50.6%的大学生没有做过风险估算。77%的大学生对自己创业的前景预测是一种有压力、迷惘和赌博的感觉,仅有23%的大学生创业是自信的。显示大学生创业带着比较强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二)创业计划风险

关于创业计划风险,调查小组设计了创业计划准备和创业内容策划评估二个二级风险指标。

关于创业计划准备,大学生都有过一定程度的创业计划准备,有88.2%的大学生通过活动加训练和亲身实践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64.8%的大学生做过除家教以外的其它兼职经历;也有67.4%的大学生主动寻求获取创业方面信息;创业之前,有66.6%的大学生通过看书、企业实习等方式做创业准备。但在创业计划准备过程中,大学生通过教育途径获取创业信息的途径是比较弱的,仅有4.4%的大学生通过教师授课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仅有16.1%的大学生参加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有56.5%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关于创业内容策划,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没有对创业内容进行策划。有69.4%的大学生没有写过创业(商业)计划书;有69%的大学生对创业(商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的认知程度“了解一点”或“一点不知”。在创业方式上有55.6%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因此,大学生在创业前大部分都有创业计划准备,但这种创业计划的准备主要是从自身实践出发的,不成系统性。同时,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对创业内容进行策划,缺乏创业内容的体系了解。所以大学生在创业计划风险上也有比较高的风险值。

(三)创业资源风险

关于创业资源风险,调查小组设计了创业环境支持、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三个二级风险指标。

关于创业环境支持,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支持是比较好的,除了社会环境的支持以外,家长对大学生创业也给予明确的支持,42%的家长明确支持大学生自主在大学期间的创业,29.5%的家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21.6%的家长行为支持但是不提供资金支持,仅有6.8%的家长持反对意见。从调查的情况反映,有89.5%的大学生对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是不了解的。

关于财务资源,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财务风险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的,有48.8%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经营账目是清晰的。11.6%大学生选择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26.3%选择向银行贷款,11.6%选择吸引风险投资,29.5%向亲朋好友借钱,15.8%自己积累,5.3%通过其它方式获得。从财务风险规避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财务风险的规避是比较重视的,也是比较多元的,这与大学生本身创业基金的薄弱是正相关的,它需要通过不同渠道筹措资金。

关于技术资源,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5.3%的大学生在创业中是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的,56.3%有关系但是不太大,18.8%基本没关系,9.4%没关系;关于创业领域,也只有18.6%的大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关于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选项中,仅有19.9%的大学生选择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

因此,大学生对于创业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具体的鼓励政策了解不够;大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财务风险认识,但是对于技术风险的认识就比较低,在创业的大学生中与技术相结合的创业是比较低的,这使得大学生创业面临比较高的技术风险。

(四)创业管理风险

关于大学生的创业管理风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在创业管理过程中风险问题,有比较强的心理预期。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和学业发生冲突时,71.6%的大学生选择了边学习边创业,仅有5.7%大学生选择休学创业和9.1%的大学生选择放弃创业专心学习。对于创业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有51.2%的大学生基本上有考虑到,但也有27.9%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对于创业前后对创业风险的认识是否有改变,57.5%的大学生选择改变很大。

三、调查结论

(一)大学生创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创业主要是由于兴趣和冲动引起创业,52.3%的大学生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业。而创业与专业相关度中只有15.3%的大学生在创业中是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在创业领域,也只有18.6%的大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也仅有19.9%的大学生选择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来创业。这与相关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希望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的目标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大学生创业的盲目性比较明显。

(二)大学生创业知识缺乏

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创业意识、创业目的、创业素质、创业风险评估缺乏了解。如65.1%的创业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72%的大学生选择对于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的要求是“说不清”和“不满足”。大学生创业前的经验主要来自自身的亲身实践和兼职,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创业计划培训,没有写过创业计划书,仅评经验判断开始创业。如仅有4.4%的大学生通过教师授课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仅有16.1%的大学生参加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有56.5%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等。

(三)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弱化

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虽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创业存在的风险,但是对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是弱化的。如大学生对于资源环境的支持认识,虽然大学生了解社会支持创业,形成良性的创业环境,但对于具体政策支持的细则是不清楚的,不了解用什么方法来规避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几乎是用赌博的心态进行的创业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9.5%的大学生对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是不了解的;77%的大学生对自己创业的前景预测是一种有压力、迷惘和赌博的感觉。

因此,针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需要引起各个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通过有效引导来帮助大学生降低创业风险。调查组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特别重视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尤其是关于创业风险课程的开设至关重要。

调查组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绍兴市各个高校均已经开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知识讲授,并没有具体的操作实践教学。因此各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课程,最好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要重视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最好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形态和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编写校本教材,同时注重大学生创业案例的收集和编写,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二)要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政策的宣传。

调查组在调查中明显感觉到,大学生虽然对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有所知道,但仅仅局限在知道大学生创业是鼓励的,对于具体的鼓励政策,绝大多数大学生几乎是不了解,对于放宽准入制度,提供小额贷款,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具体的鼓励政策都不了解,也不清楚如何申请办理。因此高校和相关教学行政部门需要紧密配合,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政策的宣传,通过编写当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法规解读和具体的申报程序的解释,使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同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态和发展趋势,编制地方经济发展的创业指南,使大学生对创业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环境把握。

(三)大学生要转变创业观念,真正把创业与专业结合起来,增强创业的成功率。

第7篇

当今中国,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现代都市拔地而起,城乡联系密切,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广泛的变化。从衣食住行、消费观念到思维方式,从家庭生活到职业领域,从个性发展到完善人生,从现实世俗到理想乐园等一切方面的价值,都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变化意味着旧有的平衡与稳定被打破,新生的在冲突与变异中孕育。与此相关联的文化艺术观念,也陷入了新与旧的撞击和激荡之中,由此导致传统文艺结构的裂变和新的文化艺术格局的逐步形成。

一方面,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网络媒介)为手段,按照商品市场规律运作的大众文化的崛起,为现代都市人拓展了新的文化空间。普通市民,尤其是现代的“上班族”和青少年,把地摊的畅销书、流行音乐、娱乐影视、时尚报刊杂志、广告、电脑游戏和网络艺术视为自身参与当代文化转型,并从中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艺术形态。因为都市人在商品经济大海中奋力搏击,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劳累奔波,大众文化快餐恰好满足他们休闲娱乐的需求,适应人际关系变化的新特点,符合他们追求刺激、新奇与多样化的情感方式。总之,大众文化所诱发、催化的日常消费性的艺术审美,与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彼此契合,以致经典文学和高雅艺术遭到冷落,甚至随着人们消费享乐的不断膨胀,审美体验的钝化,而造成对崇高美的艺术境界的淡漠或拒斥;同时,还容易在感求的满足中,或在媒体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中,认同大众文化所包含的一些低俗、消极的观念,疏离了个人的价值层面与体现当代社会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关系。

另一方面,都市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是变动不居,复杂多元的。一些人或因厌倦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紧张,以及快餐文化、流行艺术对生命价值提升的阻隔,形成了一种向往宁静致远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与升华;或随着他们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中不断增强感受、体验生活与艺术的能力,而超越日常消费性的审美,转而从文学经典和艺术杰作中提高自身的欣赏层次。他们或者重返经典文本的阅读,从唐诗宋词、古典小说名著到中外现当代的名家佳作,感受优秀文学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体悟中外现当代文学创新的独特审美意蕴和魅力,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境界;或者关注新时期的力作,特别钟情于饱含大众情感、且寄托人生理想的那些作品,从中品味到文学作品不仅能够调适身心、陶冶性情,而且有补于世道人心,由此感佩这些作家坚执于文艺的精神品位的文化人格,深信严肃文学、高雅艺术将不断地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拓展其生存、发展空间,从而鼓舞了作家、艺术家。诚如一位作家所说:“文学这个金字塔是有层次的。金字塔的下面部分是读者最多的,而顶尖部分则是读者最少的。所谓纯文学;就是这个金字塔的顶尖部分”;“即精神层次较高、内涵深邃,一般大众难以马上进入其境界的作品。”因此,“纯文学虽然短期内不能赢得巨大数量的读者,但细水长流,其吸引潜在的读者的能量是非常大的。”[1]当前一些人把文学经典引入家庭和社区的图书室,把普及高雅艺术当作城乡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或许预示着当代文化与文学艺术在互动中的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当代大众文化艺术的崛起,正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表征文学、艺术不仅是社会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的重要形式,而且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之中,作用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所以,大众文化及日常消费性艺术审美崛起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对文艺娱乐功能的凸显和强化,而是在现代工业文化和后现代信息文化的影响下,以新兴科技与传媒为中介手段,冲击建立于新现代文化基础上的、以文字符号和其它“语言”符号为媒介的文学艺术的既有形态和规范,形成一种适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趋向的新型文化艺术形态。在它生成的过程中,虽然承续着中外通俗文化艺术的传统,吸纳了民间文化和市民文艺的精神资源,但实际上它同文艺既有形态的关系,不全然是以往那种雅、俗之间的关系,而是当代多元文化艺术建构中,两种既有联系又有极大差异的文艺形态的互相关系。

那么,又该如何认识当代社会、文化的转型,正在改变文学、艺术的生存境况与存在方式呢?

如上所述,大众文化艺术形态的出现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特别在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主导型生产方式的后工业时代,大众文化媒体的产业化将被纳入文化经济的新体系,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社会里尤其日益明显。电子传媒、电脑网络作为社会管理和文化交往的中介系统,进一步改变着人类精神文化的构成,文化艺术的严肃、高雅、崇高的价值追求及其宏大的叙事模式,为世俗的感性愉悦和日常消费性审美的平面化所遮蔽,文艺的现代性话语方式在由媒体主导的大众价值取向中隐身,关于终极价值的追问被泛情的世俗关怀所取代。在当今中国的具体语境中,虽然信息文化和文化经济时代只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基于全球化的信息传播和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也使中国大众文化艺术形态呈现出某些趋同的景象:传统文艺在通俗文艺、电子传媒的冲击下,早已出现“神圣性”与世俗化的分流;以语言文字符号描述审美意象的艺术形态,开始受到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在内的视听觉艺术形态的挤压;现代性的文学话语逐渐被淹没在媒体型、日常审美型的话语方式中。从而确证了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形态,是日常艺术审美与科技文化、商业文化在世俗化方向上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不同于传统审美文化单一性的“混融性”特征。这一点,早在影视艺术成为大众文化中的综合性艺术之日起,就已透露出此中的奥秘。

影视艺术由于被纳入现当代文化工业的系统,以致其生产、制作和传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把文艺信息迅速而大规模地传达给大众,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大众的审美娱乐发生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传统文艺门类就难以与之抗衡,比如文学中的诗歌,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种类,虽有其传达人类心灵世界变化的独特审美价值,却因其创作(生产)、传播(展演)的方式难以纳入文化工业和商业运作系统而存在局限,更因其艺术欣赏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心态方能感悟作品的境界,而造成“曲高和寡”的缺憾。其次,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型艺术,除了拥有现当代文化工业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手段外,还能充分吸收、利用各种文艺种类之所长,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它们的局限,使视、听艺术融入了诗的想象、戏剧性的冲突和小说的故事情节,达到文学性和观赏性的结合。这正是它们能吸引优秀的小说、戏剧作者加盟,通过小说、戏剧作品改编制作成影视剧而扩大文学作品影响的重要原因。

可见,影视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艺术类型,所以具有覆盖面广、受众面大的艺术效应,除了它作为现当代工业生产的特殊领域和媒介文化的重要形式等原因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文化艺术价值取向,适应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审美世俗化。回顾世纪之交引起人们感兴趣的电视剧,除却那些以古典名著改编、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和具有现代意识与民族艺术特色的武侠、言情剧外,恐怕就要提到那些以描述普通百姓身边事,着力表现人间情爱的永恒与矛盾的世俗关怀的剧作。从《渴望》、《过把瘾》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其感人之处在于真实地传达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渲染了他们的世俗价值与感求。尽管一些评论家对其感官性、过程性、无深度模式等“后现代”特征加以批评,但大众却认同这些剧作,并跟随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唏嘘、喟叹。诚然,当代大众是不满足于日常的艺术审美与世俗关怀的,如马克思·韦伯所言,科学昌明决不能代替人类的终极关怀,相反,倒是可能将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之间的各种矛盾激化,因而对自我生存的无尽关注和焦虑,便成了每一个个体无法摆脱的宿命。所以,创造使个体灵魂得以栖居和安身立命的艺术佳构,就成了现代文艺的重要使命。然而,大众对人文精神的渴求,对终极关怀的理想,又总是以其现实的感求的满足为基础的。只有随着人们生存状况和精神文化状况的不断改善、提高,才可能从世俗欲求跃升到人生追求的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大众文化传媒的重要形式的影视艺术的价值定位,既是它赢得大众收视率的特长,又是它难以提升大众的更高审美品位的局限。因为这种价值定位,诱导着电视剧的创作(改编)、制作与传播的方向,在于迎合、满足观众当下的审美价值期待,淡化或消解剧作文本的艺术独创性和深层的审美意蕴,强化、渲染故事情节的煽情与刺激性,以致近年来,影视艺术中的大片制作变成了好莱坞创作原则与制作模式的翻版:惊情、历险、英雄美人、正邪较量,和卡通化的视觉构成、高成本高科技的投入。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与影视艺术相比,网络艺术作为大众文化媒体新类型的出现,更是当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网络世界,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网络化创造的虚拟空间,使人们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实在中体验人生、创造自我、沟通未来;而且极大增强交往与对话中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一方面,在虚拟空间里,人类自由想像的空间无限扩大,构造能力无限增强”;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为交往主体提供了自由平台,人们可以自由思想、自由交流,可以随时变更自己的身份,可以自由地信息,对信息进行反馈、评判、选择、删除,体现了人类在网络社会中寻求自觉和自主的一种历史选择倾向”。[2]在此基础上涌现的网络艺术,极大地超越了影视艺术的特性,进一步蚕食了传统艺术的空间,甚至改写了文艺家的身份。正如有关论著所言:“由社会分工规定了身份的文艺家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主体,取而代之的将是超越日常身份而相互交往的网民,他们匿名上网,通过角色扮演而传达情思的活动将成为文艺的主流。文艺手段的代表,将不再是千百年来置身于岩石、青铜、布帛、纸张等相互分割的硬载体‘文本’,而是网络上彼此融通、声情并茂、随缘演化的超媒体。文艺加工方式的主要特征,将不再是目标明确的有意想像,而是随机性和计划性的新的结合。文艺所奉献的对象,将不再是从事仪式性、膜拜性或玄思性静观与谛听的读者、观众或听众,而是积极参与、恣心漫游的用户。文艺内容的来源,将不再是独立于文艺活动、先于文艺活动而存在的所谓‘客观生活’,而是和文艺活动融为一体、主客观密不可分的‘数字化生存’,文艺环境的构成要素,将不仅仅是人和自然,而且包括智能动物、高级机器人等由高科技创造的新型生物。”[3](P4)这种描述与论断也许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证实,但从目前网络艺术的情况看来,它确实在交互性、可视性、趣味性、知识资料的丰富性和融合不同艺术门类的特长等方面突破了传统艺术,超越了影视艺术。因为以往的媒体手段均是单向度的,是预先给定的,而网络则“打破了单一或分离的‘主—客’和‘主体—主体’单向的交流结构形式,网络化真正实现了人机互动、交互作用,人类交往呈现出‘对话性’的特点,形成了相互对话、交流、反馈的网际关系”[2]。

当然,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形态与既有的文化艺术形态相比,也存在着局限与不足。一是影视艺术的编导与制作的标准化和模式化,这是它作为文化工业生产的必然结果。难怪一些小说作者在其作品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后普遍感到遗憾,因为标准化、模式化的运作严重损害了原作的独创性和深刻、丰富的审美意蕴。二是影视艺术审美价值定位的世俗化、“快乐原则”与商业性,促使生产和经营以大众的日常消费性审美为指归。只要瞄准了世俗的趣味与时尚,就找到了影视产品的卖点和消费热点。甚至为了追逐商业价值而不惜牺牲产品的文化品位,更遑论提升消费者的艺术审美水平了。三是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过于直接、具体,追求同步、轰动的影像效应,以致大众越来越难以找到想像力挥洒的空间。久而久之,也就钝化了制作者与欣赏者的审美体验能力。因此,欣赏者无法获得某种超验的审美感,或一种经过悲剧和痛苦之后的心灵净化。造成这类大众文化媒体“不可避免地要在人类经验的整个范围内制造一种对常识知觉的歪曲。”[4](P167)与之相反,文字符号能够激发意象和隐喻,使读者能够从想像和经验中衍生出丰富的意义。

同样,网络艺术在超越书面文艺和电子文艺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带来了一种消解正统文化艺术价值的力量,病毒泛滥,,隐私爆光……,严重损害了健康的生活境界和艺术格调。更因为网络的“虚拟世界”缺乏直接的体态语言的交往形式,以致阻碍人们情感及精神交流。而且当人们在虚拟空间进入平常无法经历和体验的生活时,人离现实世界愈遥远,就愈益活在虚幻的世界中,冷漠了人的情感和人类的价值关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交往的异化”。

这就进一步证明,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形态,尤其是影视艺术和网络艺术等重要类型,之所以迥异于既定的文艺形态,就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以致它们的文艺观念、审美价值生成与实现机制,甚至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身份,也都与以往有了极大的变化。这是社会文化变革在文艺领域中的深刻反映,表明在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文艺的存在方式与话语系统,正从一元走向多元悖立、互动的发展格局。既往的文艺形态(包括口头的、书面的文艺形态)与当代大众文艺形态(特别是电子文艺和电脑文艺中的网络艺术),都是复杂、多元文艺新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悖立与互动,彼此吸纳与扬弃,形成多元共生的动态结构,从而显现出各自存在的意义和彼此无法取代的价值,并预示着一个新文艺时代的到来!

面对当代文化艺术复杂多元的变化,文艺理论批评亟须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拓展视界,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和方法,以利于文艺发展与理论创新。

首先,要立足文艺变革实践,确认文艺旨在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文化需求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打破以往阐释文艺价值、功能的中心与边缘、雅与俗、先锋与后锋的二元对立模式,寻求在历史唯物主义宏观视野中,不同阐释、批评主体切入、理解文艺对象的独特角度与范式,形成与多元文艺互动共生格局相适应的多种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相互交流的动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揭示文艺多样性的各自价值、功用与局限,深入理解各种文艺形态、审美特征在相互对话与竞争中可能发展的前景。

显然,文艺理论批评格局的这些变化,不但体现了当代文艺变革发展的要求,更是当代人类的文化自觉及思维变化的产物。如所周知,当代的人们不仅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而且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精神,克服科技理性的片面发展与弊端,促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砺相长,推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由此驱动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越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这正是德国现象学家、哲学家胡塞尔晚年试图阐明的有关主体间的问题。在他的思考中,先验的自我变成了主体间的自我,世界于是变成了主体间的生活世界。[5](P96-97)他的思考,反映了现代以来人们愈加清晰地意识到,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的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精神交往时,就会陷入“他人不是客体”的困窘。所以,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或译作“主体际性”,作为现代哲学概念所指称的“主体和主体共同分享着经验,这是一切人们所说的‘意义’的基础,由此形成了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并以此将众多主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意义的世界”[6](P239)的交往理论,对于任何一门科学,任何一种知识、思想的生存、发展,都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即它们必须具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主体之间交往的内容,从而在主体和主体间生成意义。

对于当代文艺理论批评来说,如果不能形成多元范式、话语主体之间的比较、对话与竞争,就不能深入理解多元语境中各种文学现象的特征及其在整个文艺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意义,更谈不到进一步促进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和总体发展水平。因为,“没有比较,就不能显现差异,没有对话,就没有彼此间共同性,也就没有交流的基础;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的动力,也就没有创新”[7](P9)。一句话,文艺理论批评就不可能充满活力和生机。

其次,正像文学艺术的创新必须遵循文艺发展的规律一样,当代文艺理论批评的创新,既要充分体现当代文艺构成的多向度、多层面、交叉性和复合性,拓展文艺观念;同时又须凸显文艺所以为文艺的基本特质,发现、探求当代文艺嬗变中的种种悖论,对充满变动性和不确定性的新文艺形态作出学理性的阐释,为深化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重构文艺的基本概念、范畴,提出新的话题,从文艺实践概括出新的观点。

事实上,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人们已经发现,文艺创作和生产的原创性缺失,正是当代文艺的普遍性症疾之一。这当然可以归咎于当代复制文化与影像技术的发展;但也不应忽视作家、艺术家对文艺的自律与他律、传统与未来的态度问题。文艺现代性的发展历程证明,文艺的自律、自主性的实现,只有在充分考虑他律又超越他律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因为文艺在观照、传达人类心灵世界的过程中,必然融汇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即是说,它本身既是精神文化的一个构成要素,同时又以自身的特性、方式去展现社会文化的变迁。从而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文艺不仅描绘时代的社会面貌,同时也反映时代的文化风貌。只须阅读那些划时代的文艺巨著,从本国的《红楼梦》到外国的《高老头》和《战争与和平》,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时代的文化总是最大量、最集中、最具体地反映在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以至成为历史学家研究文化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8](P54-55)。在这种反映中,文艺家总是带着自己的审美感受给予特定社会文化现象以直观、生动、经验的描绘,以致我们看到的特定时代社会的文化景观和氛围是那么真切、活泼、有趣,从而触摸到文化的总体状貌或发展动向。这就是巴尔扎克所说的“写出许多历史家没有想起写的那种历史,即‘风俗史’”[9](P62),或者如路易·阿尔都塞所言:“……艺术所以是艺术,是因为它脱离开意识形态,同时暗指着意识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使我们从内部或通过一种内部距离‘感知’(而不是认识)作品所坚持的意识形态”[10](P165)。总之,当代艺术与科学的任何变异和创新,都是以批判传统作为新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先锋与后锋的艺术对抗,没有科学中进步与落后的对抗,艺术和科学是难以变异、创新的。但是,在科学中,一种新的思想或学说的产生,就往往意味着一种旧的思想或学说的死亡。虽然从科学的承继性说,后辈科学家应牢记先辈科学家的贡献,继承前辈科学家的探索和献身精神,但事实上,科学进步的历史恰恰就是一部链性遗忘的历史。艺术则不同,“虽然每一个时代都有先锋与后锋的对抗,每一个时代都与它的前续时代构成一种先锋与后锋的对抗状况,但是,谁也不能因此而作出结论说,先锋的就是具有审美价值,而后锋的就是不具有审美价值的,或者说,先锋的就是对后锋具有终结威力的”[11](P308)。因为前者并不能取代后者,也不能使人们遗忘后者。更重要的,先锋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可能很快就成了后锋,它是速变的甚至是速朽的;在有些情况下,先锋与后锋会相互转化,先锋的变为后锋,而后锋的变为先锋的。可见,文学的变异、创新,既否定、批判了传统的僵化和陈腐的东西,又继承和提升了传统富有活力的东西。只有平庸的文艺家才视传统为包袱;只有那些毫无审美追求的艺术家,才把文艺的自律与他律绝对地对立,视他律为其创作的动力。

所以,当代文艺理论的创新应面对这些悖论,探求产生悖论的多元语境(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不同文艺形态审美价值的差异和冲突,它们在互动中显现出适应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审美需求,以及与人类精神文化总体发展趋向的普遍性之间的深层关系。唯其如此,文艺理论批评范式与格局的新构建才不会走向单向度的局限,即不是把各种新媒体文化的兴起对既定文学艺术形态的影响看成单向的,甚至具有终结威力的;而应视为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当代文艺的变革发展。一方面,各种新媒体文化的兴起,改变着文学、艺术的存在方式,促使其拓展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走向大众,融入大众艺术审美活动的文学、艺术,又会以其富有艺术性的魅力和高远的审美境界,提升大众艺术审美活动的意蕴与文化品位。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形态,去实现人类精神文化总体发展的理想。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在全球资讯时代,人类面临的仍然是历史上多次遭遇的共同问题:如生死问题,即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生存问题;权力关系与身份认同问题,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问题,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追求这些方面的‘和谐’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但这种‘普遍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中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殊性”[2](P23)。因此,我们在探究当代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形态的崛起,以及它们与既定的文学、艺术的悖立和互动时,也就无法回避此论题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事实上,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消费性审美活动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兴起,就存在着这种新型文化、艺术与西方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的复杂关系。尤其是消解文化艺术的深度模式的倾向,更是后现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症疾,对于这类价值观,连同大众文化的科学至上、消费主义等特征,都必然要经过本土化的筛选、淘洗,才能分辨其良莠而决定取舍。从这一点看来,文学经典、高雅艺术的普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借助大众媒介与手段,以较高的精神价值和审美旨趣,去满足和提升大众不断增长的审美需求,既克服那些独立于大众生活之外的“纯文学”的缺陷,又避免后现代文化“削平深度”的绝对化的弊端。可以预期,经过不断调整、更新的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必将迎来“凤凰湟pán@①”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残雪.真正的纯文学形势大好[N],中国文化报,2002.7.3(2).

[2]郝立新,张伟.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球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6):25.

[3]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9.

[5][德]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下卷)[M].王炳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7]金元浦.“间性”的凸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8]狄其骢等.文艺学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9]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路易·阿尔都塞.关于艺术问题给安德烈·达斯普莱的复信[A].列宁和哲学及其他论文[C].本·布鲁斯特译,伦敦:沃索出版社,1971.

[1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2]乐黛云.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发展[A],文学理论学刊(第2期)[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