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环境污染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1.1地表水污染
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地表水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调研、走访,经过分析、整合、总结最后的数据表明:目前我们国家地表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各类湖泊、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不同省份或不同地区的土壤地质、温度湿度、周围环境等有所差别,因此,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也不相同。农村地区地表水常见的情况是重金属超标、激素超标和抗生素超标,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威胁。
1.2地下水污染
除了对地表水的勘查外,相关部门对我国农村地下水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调研,最终权威部门给社会和群众提供了最直观的数据,这些数据清楚地说明了我国农村地下水存在以下的问题:(1)达到国家标准的地下水总量非常低,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不达3%;(2)质量达到可直接提供给人类饮用的水量和供农业灌溉的水量不及25%;(3)总体质量上,我国地下水的近60%为最低质量。这些问题说明了我国农村地下水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也警示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1.3水源污染
在我国农村,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问题外,水源的污染也是不能忽略的,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饮用水和农业生产所需用水的水质、水量均处于标准线以下,尤其是水源污染严重。这也是农村地区癌症高发,农作物减产、死亡的直接原因。
2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2.1饲养鸡鸭等生禽。
在众多污染物或有害物中,有较大一部分是饲养鸡、鸭等生禽而产生的尿液和粪便,这些垃圾都没有进行任何的处理和过滤等,就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不仅影响环境,对群众的用水和农业灌溉等也都有影响。
2.2化学试剂的使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对农作物进行培养或杀虫等工作中,无可避免地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因我国的农业土地面积较大,种植农作物种类数量繁多,故而,化学试剂造成的污染不容小觑。
2.3生活垃圾。
我国人口众多,农民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农民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垃圾来源。农村的相关设施不健全,比如垃圾降解处理、污水过滤缺乏等,这些使得生活垃圾也成为污染源之一。
2.4企业废水。
目前我们国家为了发展农村经济,都在大力扶持农村或乡镇的企业和工厂,随着产量的增加,废水的产出也在与日俱增,由于人们的意识不到位,环保观念不强,相关领导不重视,相关部门不严格执法,使这些废水被直接排出,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3农村水环境保护措施
3.1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正如上面所论证的,现在存在的问题较严重,已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以及群众的关注,这要求我们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来处理和解决。解决问题要从污染物和有害物的排放处开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搭建管道结构,集中解决污染物和有害物;(2)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群众生活垃圾的置放。
3.2农村水治理技术的应用
由于地区、省份和农民所处环境的不同,使得在污染物和有害物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存在不同困难,要求相关部门就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解决。针对不同的有害物、不同的污染程度,来实施不同的处理,采用科学、合理、符合当地情形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
3.3加强管理、增强保护水环境意识
要保护水环境不受污染,除了合理控制和技术的应用,还有两点也很重要,(1)群众的环保意识。只有从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这个意识,才会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行为。这一点要通过组织教育、宣传讲解、举例阐述等方法来向大家说明,并引领他们的思想进行转变,要让他们意识到污染物和有害物处理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以及对于水资源保护的义不容辞,人人有责。在思想上的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的积累,相关部门也要组织学习小组,进行相关的实践学习,包括理论应用和技术操作,可以带领农民到示范村进行考察和学习,多交流,学习经验。(2)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的监管。废水处理结构搭建起来后,对于污染物和有害物处理的技术、方式、流程等,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都要有相关的规章以及大家认可的一些人负责和监管。
4结语
纵观全文,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的污染物和有害物对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国家、社会、相关部门、领导和群众的关注和重视,使得对污染物和有害物的处理以及环保方面的重要性理解得更加深入,因此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理解到位,更要用实际行动来处理、来维护这件事情,使其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黄山松.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工程与建设,2014(02).
[2]肖勤.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01).
摘要:三峡库区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当地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三峡大坝蓄水,江水流速大大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将不断增加。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三峡工程寿命周期的致命因素。本文介绍了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三峡水污染现状控制对策
1 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水利工程,引起了周边生态与环境的变化。随着该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加重,内源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威胁。三峡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污染范围和程度有加剧的危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到工程中,努力恢复三峡的生态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1.1 影响区和上游区水质污染问题
三峡地区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和氨氮,库区排放量仅占25%,75%以上是影响区和上游区造成的。上游长江干流、嘉陵江和乌江三江平均流量占入库总流量的90.8%,是污染物输入的主要通道。
1.2 工业和生活污染
城镇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各50%。其COD、氨氮贡献率生活污水已超过了工业污水。2005年废水排放比2003年增长了53%,COD减少0.4%,氨氮增加6.9%,主要因为库区关停一些重污染企业。预计到2010年,废水将比2005年增加55.6%,COD排放增加55%,氨氮排放增加56.2%。而目标是减排COD106.7万t,去除率达到59.1%,可见任务艰巨。
1.3 农业污染
近年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一是农药化肥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二是水土流失未能有效控制,土壤中大量有机成分N、P、K 被雨水冲入水体,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1.4 库区的内源污染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泥沙淤积将是长期的过程。泥沙是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即使上游污染源得到大幅度控制,通过泥沙淤积累积的污染物也仍将是三峡水库的重要污染源——内源污染。在三峡水库污染控制的众多因素中,内源污染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主要环节之一。
2 不同污染对应的控制措施研究
2.1 三峡库区游流域面源污染的控制
研究表明,以2004、2005年均值计,面源的CODM n、N、P负荷为58.6、33.8、1.0万t,分别占总污染负荷的70.8%、60.6%、74.9%(表1)。可见,三峡地区面源污染严重,面源污染物是入库污染物的主要构成者。
表1 2004、2005年三峡水库入库污染总负荷(104t)
2.2 工业和生活污染
工业和生活污染主要贡献库区水环境污染中的氨氮和COD,有效的方法是地区分类集中性处理,应注意的问题:(1)政府支持。给予修建污水处理厂有力支持,应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2)加强管理。加大监察企业污染的力度,制定相关的制度,防止工业直接排入河流。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相比,所含主要的污染物不同,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应分开的集中性处理,防止两种污水混合,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2.3 农业污染
2.3.1 农药化肥
农药化肥因毒性大、浓度高、组分复杂,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农药化肥的预处理工艺技术有:(1)臭氧法;(2)电解法;(3)光催化氧化法;(4)催化湿式氧化法。
2.3.2 水土流失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
水土流失未能有效控制,土壤中大量有机成分N、P、K被雨水冲入水体,造成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时,可引进人工鱼礁、人工浮岛等新兴技术。出现紧急污染事件时,可投加化学药物抑制,但为防止二次污染,一般不采用投加化学药物或外源动植物的方法。
2.4 库区的内源污染
随着水库淤积和河床污染负荷的不断累积和增加,可能将在库区富集并形成重要的污染来源——内源污染。嘉陵江等支流水库拦沙作用使入库泥沙量有所减小,但1950-2000年的多年平均沙量仍达5.01亿t。控制的对策:枯水期进行底泥疏浚,清除库区底部淤积污泥,及时排出污染物。但底泥疏浚工程旷日持久,耗资巨大,只能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急用。主要还要控制上游污染情况,防止下游积累效果。
3 结语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既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三峡库区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已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但是有效的控制方法还未被提出,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三峡库区的水环境问题终能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玲,徐刚.三峡库区水环境评价[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105-106,156.
[2]赵刚,冉光和,张波.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5):635-639.
[3]王丽婧,郑丙辉,李子成.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面源污染特征与防治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8):783-788.
[4]杨晓蓉.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J].北方环境,2011,23(5):158.
[5]周建军,林秉南,李玉木梁.关于三峡水库内源污染控制的研究.科技导报.
[6]田刚,夏恒霞,李建民,李占芳.中小型工业废水集中治理技术分析[J].给水排水,1999,25(16):36-38.
关键词:河涌整治;污染;生物修复;综合整治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45-03
1 引言
佛山市南海区地处广东省中部,东连广州市区,南邻顺德,环抱佛山禅城区,素有“广佛走廊”之称。区内有多条河涌分布,肩负防洪排涝功能,然而河涌水质的好坏优劣直接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及地区地质条件限制,目前多条河涌水质状况较差(为劣V类水质)。为了保护河涌周边自然水体不受污染,保障河涌周围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河涌整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香基河是佛山市南海区的一条主干河涌,起于兴贤三角海止于雅瑶水道口,长8650 m,水域面积24.2万m2,水深约2.3~4.3 m,淤泥深度为1~1.8 m。香基河流经平地、沥中、沥西、雅瑶、联颉⒎锍亍⑻平、高边、兴贤等村区,流域内主要有11个支流及水l,接纳上述村区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流域内截污管网不完善,水体发黑发臭现象常见。
2 河涌水质现状
通过对香基桥检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表1)进行分析,研究香基河的水质现状情况,监测指标数为5项,监测频率为每两个月一次。
水体长期呈暗灰色,水面有油污,泥样黑臭。检测数据表明,河道水体检测指标呈黑臭状态,溶解氧低,有机污染物及氨氮含量高,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V类标准,COD超标0.22倍,氨氮超标4.35倍,总磷超标2.95倍,水质处于劣V类,属黑臭河道。
3 污染原因分析
香基河的污染源情况较为复杂,其来源有上游及本区域内的直排污水,上游及本区域内暴雨时雨污合流污水,同时也有由于管网渗漏而导致的持续污染,而汇入支流对香基河更是造成相当大的污染。汇入香基河的主要河涌有机场涌、大布涌、公路坑涌、蚩谟俊⒕帕涌,汇入支涌有9条,包括白界西涌、白界东涌、北海涌、南湾涌、六米涌、罗成涌、]心涌、风格河、新基涌。
3.1 外源污染
3.1.1 点源污染
深入开展香基河流域排污口调查,香基河两岸包括汇流的小排水沟共检测出64个排水口,其中排水口管径DN500以下的小排污口有41个,DN800以上的排水管渠2个。这些排污口主要以生活污水排口为主,部分为雨水管道,部分有工业废水,这些点源污染是河道受污染的主要外因。
3.1.2 面源污染
大沥镇河网密布,上游及流域河涌主要依靠香基河排涝,汛期水流很急,其他河道接纳的污水,也会进入香基河内,对香基河造成相当大的污染,尤其是上游的机场涌和大布涌。流域内主要有11个支流及水闸,接纳上述村区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具体见表2。
3.2 内源污染
长期以来,周边的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河道内,加之上游支流带来的污染,使有机污染、N、P不断向底泥沉积,导致底泥中的污染物富集,底泥不仅可以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历史,而且在底泥中的污染物也可以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向上覆水体释放各种污染物,是水体二次污染的重要来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内源污染释放也是污染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4 治理对策
目前,国内水环境整治传统的技术路线仍是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一环节的治理模式。但要彻底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单一技术手段“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采用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概念和方法,可以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并结合当地的发展和经济基础,提出分阶段、分区域、分步骤的实施策略,同时提高投资效率、减少重复建设,彻底解决水环境问题。
4.1 截污纳管
治理河流点源污染最有效的手段是截流污染源,使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是治理河流污染的关键性措施。因此,要从源头截住香基河的污染源,必须根据市政规划,有计划、有效率地对香基河沿线和流域实施截污工程,加快推进截污管网建设。除此之外,对排污口进行排查疏通、专门维修,对含有工业废水的排污口采用临时处理装置,可提高河涌的抗冲击能力,稳定河涌水质。
4.2 调水活水
由于香基河本身的特点,现状水体在非工程调控的情况下,水动力条件主要受外江涨落潮流的影响。但目前区内未进行闸泵群联合优化调度,在半日潮型的作用下,内河涌的水流为双向流(往复流),涌内污染水体随外江涨落潮流在涌内来回振荡,排入外江河的污染水体有限。另外,部分河涌由于淤积严重,河床搁浅,水体流动缓慢,甚至几乎不流动。这导致涌内污染水体与外江水体置换缓慢,排入河涌的大量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外江,长期留在河道中分解和沉积,水质日益恶化。目前流域内已建成水闸、电排站和引水泵站,具备了实时调水的基本条件,因此要综合考虑水闸位置、设计流量,通过调控河涌水流,改善其水文流态,形成不同的调水线路,满足不同的调水需求和提高活水的效果。
4.3 清淤疏浚
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清淤疏浚通常被认为是消除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通过清除淤积的底泥,减少了积累在表层底泥的污染物和N、P等污染物的释放,从而减少内源污染。
4.4 河道生物修复技术
河道生物修复是一项兼具复杂性与系统性的工程,它是对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包括投放微生物菌剂(降解污染物)、复氧系统(提高水体溶解氧)、设置生物膜(增强污染降解能力)、人工生态浮岛、水生态系统构建等。根据水体污染程度考虑选用不同的技术组合,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技术手段,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的功能性重建。
4.4.1 投放微生物菌剂
投加微生物菌剂是净化水质的一个有效方法,一些微生物菌群对某些有机污染物有特定的吸收、降解功能,同时可降低水体中氮、磷、硫的含量,从而使水质逐步得到改善。对于香基河的治理,由于溶解氧长期较低,因此在选用微生物菌剂时易以兼性菌为主,适应性强、活性高,在水环境底部溶解氧为零或很低时仍可快速地繁殖,并成为水体中的优势菌群。在此过程中,水体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即由厌氧向兼性、好氧过渡。兼性菌及好氧菌群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降解,水质逐步得到改善。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逐步提高,有效抑制了厌氧菌的活性及其繁殖能力,以改善水体黑臭和感观。
4.4.2 复氧系统
曝庠鲅鹾退体造流主要是为了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提高水体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污染有机质的分解,提高沉水植物的成活率。该技术一般应用于以下3种情况,一是在污水截留管道未建设之前,用于消除黑臭阶段,解决河道有机污染的问题而进行人工充氧。二是作为生态修复初期的增氧,提高水生植物成活率。三是已整治段解决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
4.4.3 设置生物膜
在河道内布置生物载体,用于受污染的河道水质污染控制,是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或生态修复调整技术的一种优选强化处理技术。生物载体可以有效性的增强水流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解决了河道内微生物的载体问题,解决了底层厌氧菌在底泥内部活跃,水体中间因缺乏微生物载体而微生物活动性不强的问题。
4.4.4 人工生态浮岛
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把水生植物或改良驯化陆生植物移栽到漂浮在水面且可承受较大重量的竹子,聚苯乙烯发泡板等材料做成的载体上,通过植物深入水中的强大根系吸收、吸附、截留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以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其主要功能有:对氮磷等营养盐的吸收富集作用,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抑藻作用,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空间,景观美化作用等。
5 结语
截污、清淤、调水,既是短期内解决黑臭问题的重要手段,又是河涌综合整治中的必要手段,尤其以截污控源为代表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是河涌综合整治的必要前提。在城市河涌整治中,截污和调水是解决外源性污染的手段,清淤和生物修复是解决内源性污染的手段,在过往的经验中,虽然清淤,但没有进行截污和生物修复,河水依然黑臭,没过几年又会淤塞。这是因为河涌好氧洁净生态系统尚未建立,水体的自净能力有限,由于不重视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更不重视河涌生态体系建立,这样不能逐步提高河涌的水质和逐渐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长期效果。因此,在截污、清淤和调水等快速消除黑臭的措施上,同时开展河涌的生态修复既是城市黑臭河涌综合整治的不可或缺手段,也是河涌综合治理效果的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关共凑,梁聪.佛山水道汾江河污染情况调查与整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61~62.
[2]李文生.广州市区河涌综合治理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2002(3).
[3]程 尘.深圳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措施[J].东北水利水电,2008(2).
关键字:水环境监测水污染特点 生态监测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serious, therefore th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search focus,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use by people increasingly close attention, this paper in our country's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ater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国家,为了对水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需要及时掌握水污染现状,以改善我国的水污染严重的现状,有效控制污染。
一、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
1、 水环境污染的特点
水环境污染本质是有毒化学品污染,表现在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污染呈时间和空间的特点。
2、 水环境监测现状及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1)、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
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理化相结合的监测方法,水环境监测技术由最初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到之后的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和科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
(2)、非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是利用水生物对水体有害物质的敏感性,通过对不同水生物在不同水质环境条件下相应的活动变化状况测定和分析,得出生态系统已经发生变化或已经产生影响而没有显示出不良效应的信息。
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对大范围的水域进行监测,水体及其污染物质的光谱特性是其进行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依据。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主要是建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水环境状况,及时发现污染事件,随时做出水质状况报告,并建立水质监测模式,做到水质监测的预报。
(3)、环境管理(预警)对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采用传统监测和非传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分析方法,建设完整的信息化数据,完善模型分析,及时、科学的让信息化服务环境,是环境预警对环境监测新的要求
二、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科学统筹管理
以地表水监测为例,在流域水环境监测种存在行政界限断面问题;网络管理按行政隶属关系运作,条块管理现象严重,监测方案不统一,导致区域间环境监测数据差异。这种分工不明确也就导致了监测路线的混乱,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导致资源利用没有充分优化。
2、 有机污染与无机污染监测力度不协调
我国城市河流及各大水系均以有机污染物污染为主,所以环境部门对水中有机物监测的研究的投入巨大。对我国水质监测指标中无机物污染的项目研究综合投入较低,二者监测力度不协调不协调。不利于我们掌握水环境的污染情况和得出准确数据,达不到有效监测和控制的目的。
3、 缺乏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
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还未达到一个项目一个标准分析方法的最低要求,分析方法适用性低,对于98项受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水排放标准控制的污染物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另外,水质分析方法缺乏体系化和系列化,使得已颁布的标准较为尴尬。
4、 缺乏科学有效得调研
缺乏科学有效的调研和行动力,对以往的经验过于依赖,制定的水质监测项目与水环境状况匹配度较低,其一,水环境监测项目缺乏针对性,出现对某些污染度较轻的项目进行反复地、重复监测的问题;其二,水环境监测项目具有片面性,仅仅着眼于水体本身,对浮游生物,底泥的监测不到位。
5、 不能满足环境预警的要求
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对水质自动监控、信息集成与传输、卫星遥感、气象与水文、信息整合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这就需要科学统筹和高效运作管理模式。而我国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管理缺乏统筹,分工混乱和多家管水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
三、解决水环境监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加大水环境监测力度
为了使监测结果更加如实的反映水质状况,更加科学化,应当加大水环境监测的研究力度,将长期未检测出活在标准值一下的项目删减掉,增加有无机物污染监测项目,争取有机物单项水质控制指标代替综合控制指标和无机物化验数据更加精确。
2、 加大监测仪器的研发
引进国外技术和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水污染实际情况,加大对现场监测、自动监测和在线监测类仪器的研发,实现水环境监测仪器的本土化。摈弃盲目引进国外先进仪器的错误理念,避免造成国内水环境污染和国外仪器的不匹配,致使监测结果不真实。对于现有的设备,例如采样器进行测试筛选,并进行有效推广。
3、 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要与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适应,参照西方先进国家的分析法,针对我国饮用水源、地表水及废水等建立相应系列的标准分析法,在应急监测中对污染事故可以能及时判断与分析,完善实验室内和整个水环境监测程序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4、 建立有效的生态监测和监督机制
监督执法需建立一个快速反应队伍进行具体实施,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水环境监测,努力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切实改善水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安全用水。生态监测机制可以弥补理化监测的不足,具体表现在生物监测领域:其一,监测灵敏度搞和功能多;其二,具有连续监测功能,可以综合反应环境质量状况。
5、 预警建模及相关数据库的建设
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对水质自动监控、信息集成与传输、卫星遥感、气象与水文、信息整合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建立地表监测和高空监测预警机制,即水质自动监控和基于卫星遥感的GIS技术,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储存。在预警体系中运用BP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地表水COD灰色预测模型和WAPSP5模型等水质监测方法,建立快速高效的水环境应急机制。
四、结语
目前,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我国水环境监测中,比较突出的是不够重视和落后的监测技术。做好常规水环境监测,稳步推进水环境监测的现代化,阶段性的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对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进行引进和借鉴,并将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与水环境监测结合起来,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李斌.浅谈水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2)
[2] 刘颖,刘丹.中国流域水环境监测现状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3)
[3] 杨玮.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的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 2009(01)
1.1农业面源污染
在农村,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质恶化,利用率低等水环境污染问题积极严重。化肥农药的确获得了高产、高质的农产品,但由于技术知识落后,农民并未正确合理的施用,导致了农业产品的浪费,给农村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化肥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耕地质量下降,使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地下水环境遭受到整体污染。其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特点。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地下水和饮用水使用安全。但由于化肥、农药是农民增收创利的工具之一,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
1.2畜禽养殖污染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节省投资成本,未配置或简陋配置禽畜排泄物处理设施,大量禽畜排泄物随意堆积,清理废水肆意排放。“粪尿中的大量氮磷渗入地下,使地下水的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现象严重。水产养殖的水库承包人肆意投放饲料、化学肥料、动物脏器、人畜粪便等进行水产养殖,使水体受到极大污染。
1.3乡镇企业污染
乡镇企业量多面广,规模小、设备简陋。企业主对环保设施建设投入小。农村乡镇企业缺乏必要的环保处理设备,废水、废气、废渣随意倾倒,对农村水环境以及其它生态环境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害。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不重视环保,一味追求地方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偏袒了乡镇企业的污染。相关责任部门往往故意忽视,消极监管。使得乡镇企业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肆意排放,诸如2015年1月6日发生在河北的“牛奶河”事件时有发生。
1.4生活污水及废弃物排放
在农村,每年都会产生数亿吨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处理设施匮乏,污水被随意倾倒,生活废弃物随意弃置。污水和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与寄生虫卵,长期得不到科学处理,极易造成农村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污染,严重污染区域饮用水源和居民生命健康。
1.5城市污染转移
城乡二元体制使人们较多关注城市环境的污染和防治,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监管法律体系相对健全,大量城市高污染工业和城市垃圾纷纷向乡村转移。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计环境成本。城市高污染工业生产对水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2防治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律对策
2.1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立法
首先,增加专门针对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条文和规定,弥补法律空白,使环保工作有法可依,并使各项法规具有可实施性。其次,制定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项立法。鉴于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建议先行制定专门针对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专项条例,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水环境保护专项立法,最终形成完善的农村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2.2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制度
对于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排放物、污水等要综合治理,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掌握作业方法。也可借鉴外国经验,确定适合我国的实践方法,诸如少耕法和畜禽粪肥的农田合理施用法,并形成清洁生产技术标准,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2.3减少城市污染转嫁
城市污染的转嫁使农村水环境面临自身和外来的双重压力,是农村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必须对该类行为从法律层面予以制度规制。可以建立完善的监察制度,对于污染企业进行事前审查、事中监督和事后巡查。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阻止不适宜迁往农村的企业,建设日常监察常规机制,督促企业清洁生产。
2.4加强群众和社会监督
关键字: 地表水;水环境;变化趋势
聊城市水资源非常丰富,马颊河、徒骇河、漳卫河等众多河流在市内纵横交错,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将从聊城经过,形成了我国北方少有的、独特的水系。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面总面积5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徒骇河、引黄灌渠等30多条大小河流穿城而过,并且水系相通,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
一、聊城地表水水质分析
1.评价方法的确定
因为综合污染指数法在空间上可对水体的污染程度用定量指标分级,在时间上可刻划水环境污染的总趋势。综合污染指数法采用选取的评价参数的实测浓度值与该指标的比值反映水体中污染物的超标倍数,用各项比值的加权统计值对水体分级,改善了单项指标评价不够全面的缺陷。所以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
2.评价标准的选择
本文以我国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值为评价依据。
3.确定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的选取要符合全面性,反映污染的原则,结合聊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实际状况。故选用排放量大、毒性大的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总磷、硝酸盐氮和氰化物等8个项目。
4.确定评价对象的选择
由于聊城市拥有众多河流,有些河流没有监测数据且这些河流对全市的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选择聊城市的主要河流:马颊河、徒骇河和漳卫河为评价河流。
5.聊城市1993~2008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总磷、硝酸盐氮、氰化物等。为了明确的污染因子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的大小,历年污染因子的平均污染指数见图1,
根据历年污染因子的平均污染指数按大小排序为: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总磷、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各污染因子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氨氮,其次是挥发酚。BOD5、COD、硫化物和总磷对地表水环境也有较大影响,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对地表水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1993~2008年的监测数据,依河流为单元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各河流的年际变化趋势。
由图2可看出,各评价河流的污染程度1993-2000年污染程度有所波动,但变化趋势不大;2000-2002污染程度加重;2002-2004年污染程度减轻;2004-2008年污染程度有所波动,总体看减轻。总体上看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1.污染指数趋势分析
如表1所示,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中氨氮、COD、BOD5、硫化物和总磷呈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挥发酚有所波动,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变化趋势不明显。详细数据见表1。
2.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
如表2所示,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指数,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马颊河和漳卫河2001-2004年污染程度最重,徒骇河1995-1996年污染程度较重。详细数据见表2。
根据上述对地表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和总磷。
表1 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指数表
表2 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指数表
三、 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已有所改善,但污染程度依然较重,主要是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和总磷等污染指标引起。从中可得出,工业点污染源的防治仍然是重中之重,农业的面污染源的防治也不能忽视。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继续抓紧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使城市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督促工业污染大户自建污水处理设备,使其达标排放。对不能达标排放,近期无力进行生产工艺改进、无治理价值的污染企业,必须采用关停措施。对城市和企业实行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依据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保护规划制定的区域水体的质量标准,确定各入河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积极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于超过允许排污量的应限制其向河流等水体排放。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充分利用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适当提高水的价格,鼓励企业或农业灌溉利用符合各自用水要求的废水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源。从经济角度使有关部门积极添置污水处理设备,参与治理水污染这一系统工程。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因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方俊华,刘海舰,翟俊. 重庆渝北御临河流域水体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6:59-62.
[2]陈志凯. 持续干旱与华北水危机[J]. 海河水利,2002.(1):6-9.
[3]王西琴,刘昌明,杨志峰.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I)———理论[J ] . 环境科学学报,2001 ,21 (5) :543 —547.
[4]李如忠,洪天求,金菊良. 河流水质模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43-46.
[5]张玉清.河流功能区水污染物客量总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9.
[6]杨玉峰,傅国伟.区域差异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9—133.
[7]钱骏,肖 杰,蒋厦,薛基瑜,赵磊. 长宁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4-56.
[8]吴希龙,禹敦臣.大汶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23—24.
关键词:水环境保护;入河排污量;水环境治理对策
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全市辖1区7县,总面积为2.952万km2。由于拉萨市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对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拉萨市水环境保护较为滞后,严重制约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对拉萨市水环境问题的实际调查与资料收集,浅谈拉萨市水环境保护主要问题与防治对策。
1拉萨市水资源情况
拉萨市位于拉萨河谷平原,拉萨河自东向西穿过拉萨市,城市规划范围内水系有拉萨河、堆龙河、流沙河(包括北干渠、中干渠)。拉萨河由东向西流经拉萨市城南,拉萨河在市区段总长度为20.76km,既是拉萨市区的排洪水体,也是各种废、污水的受纳水体。拉萨河流量相对较大,市区段多年平均流量为283m3/s,堆龙河是拉萨河的一级支流,位于拉萨河谷平原的西端,市区河段为堆龙河出口段,多年平均流量为22.4m3/s,流沙河发源于拉萨市区北部中低山区,流经拉萨市区北城区和西城区。
2拉萨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拉萨市区供水水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地下水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以钻井形式取水;地表水则主要以沟渠引水为主,取水点位于拉萨河市区上游。
根据拉萨河多年水质监测资料[1]表明:拉萨河上游来水水质良好,根据2010~2015年监测资料统计可知,拉萨河达孜断面处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要求;而拉萨河流经拉萨市城区、与流沙河和堆龙河汇合后,在卡林断面处,部分水质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在丰水期;在拉萨河市区下游段才纳断面处,同样出现上述超标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区人口及工业规模逐步扩大,而拉萨市区缺乏有效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措施,导致对拉萨河污染影响较大。
3拉萨市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拉萨市水环境污染包含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水污染。其中农业面源污染以农牧区面源污染源为主,包含农牧区生活污染源、散养畜禽污染源、农田径流等几种类型[2],目前尚无面源污染截留及治理措施;拉萨市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类型主要为矿、机械、电力、建材、印刷、制药及食品加工等类型,大型工业企业较少,工业废水仅经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拉萨河及其支流流沙河。拉萨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d,然而拉萨市2014年人口56万人[3],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180L/人天,排放系数0.8计算,拉萨市生活污水每天仍有约3万吨无法进入污水处理厂。
根据2015年拉萨市人口(农业及非农业)、牲畜出栏情况等资料,按照农牧区人均污水排放量:100L/人·天×0.8(排放系数)×0.05(入河系数),浓度COD:300mg/L、氨氮:30mg/L;畜禽排放量COD:50g/d、氨氮:10g/d、入河系数:0.01;城市人均污水排放量180L/人·天×0.8(排放系数)×0.9(入河系数),浓度COD:400mg/L、氨氮:25mg/L;工业废水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270升/万元,浓度COD:520mg/L、氨氮19mg/L进行核算。得到拉萨市2015年污染物入河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拉萨市污染物排放COD总入河量达70987.092kg/d,氨氮入河量达1910341.14kg/d,其中主要污染源为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
4水环境治理对策措施
由于拉萨市经济发展有限,人口较少,与内陆流域相比,拉萨河流域水质污染物类型较少。但拉萨为高原地区,生态较为脆弱,水体一旦遭到破坏,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内陆地区更为突出[4]。因此应建立起拉萨市河谷区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减轻拉萨市水环境污染。
首先,应加快拉萨河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投运,拉萨市区现有污水处理厂规模已不能满足拉萨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及人口趋势,急需新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收集与治理,使污水处理设施同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
其次,加强农牧区水环境监测、合理控制农牧区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再次,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应合理利用天然水体的环境容量,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拉萨市社会经济建设和城乡人民生活服务。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产生供需争议和不同用水功能出现矛盾时,应遵循饮用水源优先,次之为农灌用水、景观用水。
拉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拉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定期监督、检查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污染管控及治理。
5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拉萨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综合分析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市区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加强行政部门管理力度,平衡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作者:凌云霄
参考文献:
[1] 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拉萨地区水质监测资料[Z]. 2010~2015.
[2] 关卫星.西藏化肥施用现状及措施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07, 29(3).
【关键词】:水质现状;恶化原因;治理对策
【引言】:水环境是大地的管脉系统,河流水质是环境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虽然有了极大的发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使得农村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和微小污染所产生的污水排放随意性较大,农村水环境污染导致县域水环境污染日渐严峻。法库县内大小河流共70条,河流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上的69条,长573.2公里,其中较大河流有秀水河、拉马河、王河三条。
1水质趋于恶化主要原因:
1.1法库县是农业大县畜牧业发达。由于三条河流流域周边20余家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设施或陈旧老化或技术落后导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雨季来临雨量大时,院内道路上的粪便部分随雨水流进河流,形成污染。导致流域水质发生变化。依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在常年存栏量500头的猪、3万羽的鸡、100头的牛规模以下的小型养殖或放养养殖不在环保部门管理范围之内。小型养殖户数量总和大大超过规模化养殖场,其普遍存在环保意识不强,畜禽粪便、尿液随意堆放,且倾倒去向不明,并且排放的污染物大部分未经治理或未彻底、有效治理。
1.2农村田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氮、磷、钾肥是法库农民普便使用的化肥,作为传统农业县,化肥、农业施用量长期居高不下。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使用量1倍多。[2]使用过量同时,利用率却不高。目前我国的化肥利用率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50%,平均只有30%-50%,剩余的50%-70%通过各种途径流失。[1]农药污染指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降解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污染。农药实际有效利用率低,农药产生作用时只有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溉和降雨的作用下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2]多余的化肥、农药成分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溪渠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造成广泛的县域内河流面源污染。
1.3农村村民生活污染物排放造成污染。近年来,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城镇、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不容小觑,污染物的来源、类型也不断增多,包括人的粪便、生活垃圾、清洁污水、餐饮污水等,镇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率较低,农村几乎少有接入排污管网和入河前的处理,河道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地。[3]全县乡(镇)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普遍缺失污水处理设施,即使有幸存在污水处理设施,但受缺乏运行资金、难以配套汇水管网,生活污水依然得不到有效收集,农村多数地区生活污水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控制措施就直接排入周围水体,给处理治理带来极大困难,对周边河流造成了污染。
2治理对策
2.1加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我县各乡镇要继续完善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民间资金为辅,积极鼓励乡镇民营企业大幅增加环保投入标准。要根据“污者付费原则”,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征收生活污水处理费,多渠道加大环保投入。要逐渐取代农村无偿用水状况,在经济上激励乡镇节约用水,减轻用水压力和水环境污染状况。同时加大农村社区污水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程度,建设“污水净化与资源化生态工程系统”,将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既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又增强土壤肥力,形成一种适合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的技术。
2.2着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
2.2.1严把源头关。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已建养殖场未经环保审批的要求限期补办手续,未建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设施的要求限期建设,所有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必须稳定运行,不符合要求的由县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2.2.2从严落实禁养区规划要求。严格禁止在已划定的畜禽养殖场禁养区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对于因历史因素早于禁养区划定前投产的畜禽养殖场和小型养殖户给于土地、资金政策支持予以搬迁。
2.2.3全面整治禁养区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小型散养户。严禁养殖场将畜禽粪便、尿液、废水直接或不达标排放,严禁私设暗排管,对其污染区域进行清理;严禁利用雨水沟混排污水。对于散养户要因地制宜,加快推广沼气池建设,鼓励散养户种养结合,实行相对集中饲养,污染集中处理,沼气用于农户照明和生活燃料,沼液和沼渣还田用于农户种植。由县农经、畜牧、环保等部门协同组织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推进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3着力实施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3.1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加强对已建成的法库县污水处理厂、辽河经济区污水处理厂监管,采取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确保污水处理设施保持正常运行;确保污水管网覆盖区域内的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确保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
各行政村因陋就简,采取修建沟渠、路边沟、简易汇水管网等措施,将污水汇集一起,用接触氧化、氧化沟、生物塘、人工湿地等方法进行处理;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条件的,采用农村户用沼獬亍⒒в没粪池等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2.3.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建设,按照“就地分拣、综合利用”的原则,逐步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将有机垃圾与粪便处理有机结合,综合利用。由县住建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减少生活垃圾对水体的污染。
2.3.3开展河道清理。
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河岸堆弃和直接往河道倾倒垃圾的行为。定期开展辖区内流域两岸垃圾清理和河道疏浚工作,避免黑臭水体产生。由县水利部门和林业部门负责水资源合理调配,加强河道管理,保证河道的生态用水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非点源;防治措施
随着中国农业发展与环境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其中农业面源问题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同时农业面源污染也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面源污染是指“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的以广域、分散和微量形式存在的一种污染物”。而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泥沙、无机污染物、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漏和农田排水等过程进入水体而形成的水环境污染。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世界水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
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逐渐多样化,农田化肥施用、禽畜粪便、农田固体废弃物、水产养殖垃圾以及农村生活污染构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五大污染源,其中以化肥施用和禽畜粪便占主导地位。化肥施用是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使用量大但利用率较低并且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1990~2008年问,我国因化肥施用导致TN排放量由313.27万吨增加到408.88万吨,TP排放量由16.66万吨增加到25.03万吨。近年来,随着中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禽畜固体粪污和养殖污水的排放逐年增加。截至2007年,由禽畜养殖粪便排放的COD、BOD总量高达5947.41万吨和5151.08万吨,TN和TP量高达1452.99万吨和446.77万吨。由于禽畜粪便运输困难、不易施用以及无化肥速效功能,大量禽畜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水体、大气污染问题。
2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目前,在农业面源污染对各类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中,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突进最多、强度最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河流水质恶化与湖泊富营养化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大量氮磷元素进入河流、湖泊,易引起水生态系统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态系统失调。环保部调查显示,在我国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的流域,农业污染是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甚至超过城区工业点源污染和生活点源污染。
2.2 饮用水源污染问题
地下水作为我国主要供水水源,其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体上,我国地下水硝酸超标率较为突出,硝酸盐超标面积较大,而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施用高氮肥的集约化农田超过全国农田总面积的30%,多分布于人口密集城市周边地区,由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已对饮用水安全问题构成严重威胁。
2.3 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淡水供应、水能提供、物质生产、维持生物多样性、环境净化、灾害调节等。但伴随农业面源污染加剧使水体生态服务功能受到抑制。大量污染物的引入导致水体超过污染物负荷阈值,引起水质恶化,水体自我调控功能和修复能力下降,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抑制,并将长时间受到危害难以处理。
关键词:海绵城市;流域水环境;治理
海绵城市的理念就是最新的一种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能促使城市在应对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和措施。在此理念下,政府部门加强了重视与投资,进行流域水环境治理能加快治理速度,有效改善流域水污染的现况。
1 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题
流域是以水为连接,将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自热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之类的人文因素进行结合的一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这不仅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对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引起了资源消耗量的大量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持续加大。城市的发展扩大占用了更多的自然资源,大量的生态用水和耕地受到污染和破坏。而城市流域水环境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水污染十分严重,到目前为止,城市水环境现状是十分严峻,90%以上的水环境受到了破坏和恶化,大部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质量出现了问题,人民群众日常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得不到保证。较为常见的水污染主要表现在:富营养污染、重金属污染、复合型的污染等等。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由于受到工业时代的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2)地下水开采过度,直接导致出现了很多威胁人们生活安全的现象出现。例如,在一些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量过大,会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一些城市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过大,开采量过度的情况下会造成地面塌陷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3)流域水环境中,水资源面积开始逐渐减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建设也在高速的推进之中。城市基础道路建设的面积增加,湖泊、河道面积的减少,使城市在遇到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防洪抗灾能力不能满足泄洪排水的要求,会对整个城市的安全造成影响。
2 当前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局限性
人们开始认识到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快速开展了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但在治理过程又出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没有较好的解决措施,不仅会对流域水环境的治理产生影响,还会严重的制约城市的发展。
进行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为了恢复生态水环境,促进流域周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不能解决,导致治理项目只能尽量控制污染,不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常住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涨幅惊人,城市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农田耕地的破坏程度也不断加深。自古以来,流域周围都是人口聚集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污染程度自然也是最高的。这也直接导致流域水环境治理速度严重的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在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同时产生了更大的破坏和污染。
此外,在治理流域水环境的过程当中,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资金投入远远高于生态环境修复的投入。大部分的资金支持都投入到了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只能加强对于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不能兼顾能够从根本上治理流域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治理。
在对于流域水环境的治理过程,往往比较注重对于湖泊、河道等地表水环境的治理,忽视了地下水资源的治理。因此,在治理过程应该加强理解和认识地表水污染与地下水污染之间的关系,受到污染的地表水会以补给的形式渗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加强地下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3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流域水环境治理
国家于2016年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逐渐成熟,为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思路。于是有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方案。其中对于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原则:(1)要将综合治理与生态治理进行紧密结合。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指导,将流域水环境和周边环境之间的管理进行合理的处置。(2)加强治理污染工程与恢复生态环境工程,对景观建设与治污工作进行统筹考虑。(3)在进行建设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极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尽量降低开发的冲击力。(4)治理流域水环境过程与城市发展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因此需要在治理过程中适应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在保证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发展。
具体治理方案内容:(1)加强河道防洪工程的建设,尽快井河道中的杂物淤泥清除干净,并选择合适的地方拓宽河道,提高城市的泄洪能力。(2)进行截流工程的建设。将旱季产生的污水进行全部截流,从而实现对于污水的净化、储存、调蓄,增加污水利用率。(3)建设雨水调蓄湖,将现有的调蓄湖进行适当的扩充工作,能够使其成为河道的蓄洪区以及城市景观用水的调蓄湖,能够实现雨水的净化储存,使其成为海绵城市理念中最为重要的“海绵体”。(4)加强补水工程的建设。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将在汛期起到蓄滞洪水的作用,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在旱季为缺水地区提供有效的用水。(5)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建立生态水环境景观,恢复绿色植被和被破换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对流域水环境进行治理。
海绵城市理念在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首先,将海绵城市的理念作为指导,建设调蓄湖、扩宽河道等都符合上流蓄水下流泄洪的理念,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的防洪能力。其次,在上游地区建造自然湿地的做法,有效地储存和净化了雨水,并将其作为城市的景观和河道的补给用水,能够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建设截流工程的措施,能将污水与雨水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工作,从而降低了水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流域周围城市的水质水量。并且,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将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进行了提高。在恢复生态环境快速恢复的基础之上,提升了城市的防洪抗灾能力,做到了可持续性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之下,进行流域水环境的治理,能够解决我国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问题。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带动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城市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可以有效的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增加城市的开发价值的同时,也能促进流域周围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卫东.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路线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12):168-169.
[2]雷思聪,李君超.关于新形势下河道治理的几点思考[J].北京水务,2016(02):46-49.
[3]何造胜.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1):39-42.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示码:A
一、会同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会同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县,境内树木繁多,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质量每况日下。一是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滞后,生活污染日显突出;二是畜禽散养,废水、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三是农业生产过程农药、化肥、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面源污染;四是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这些形成了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农村环境新格局。
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面源污染问题:(1)大量化肥、农药、农用柴油、农膜、生长调节剂等农用产品的不科学使用和处置是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之一。生长调节剂造成了农村小环境质量恶化、土壤土质及肥力的下降,影响农产品安全。农民在生产中使用的农膜,基本未回收,随便丢弃,造成农村环境中难降解的白色污染。(2)目前会同县共有大中型养殖场10 家,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为2237吨,氨氮87.6吨。已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而会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较低,大量养殖废水和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土壤、河道中,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农村生活污染:(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均产生的垃圾量逐年增加。人口逐年增多,垃圾排放总量也加速增长。据调查,按人均垃圾日产生量为0.5公斤计算。会同县农业人口每天垃圾产生量为160吨,年垃圾产生量约5.86万吨,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废纸、塑料、废衣物、废建材等。其中有机废弃物厨余和废纸占50%以上。生产垃圾主要为秸秆、塑料棚膜、农药瓶等。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程度偏低,垃圾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堤等地方散乱丢弃和堆放,甚至进入河道水体,不仅损害水利设施,还对土壤、水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2)农村生活污水来源主要为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等产生的污水,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基本都是不经处理直接外排进入农舍附近的沟渠,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3)随着城市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增加。会同县地处偏远山区,境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成为了造纸、化工、冶炼、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理想迁入地,成为了农村新的污染源。由于监督管理不力,企业环境意识较差,利益驱动等因素,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目前会同县农村工矿企业CODcr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到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污染物处理水平低下,加之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给农村环境容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1)目前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质量缺乏迫切要求。因此,人为破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培养干部,中、小学课堂宣传环保生态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环保能力。三、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问题,必须落实好资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已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我县去年争取800万中央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筹集资金主要优先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建设。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村庄区域区分,制定不同标准、分类组织实施。把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投资,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面处理。二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主要采用净化沼气池,小型人工湿地等方式分散处理。将农村净化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厨、改圈结合,提高污水处理率。(3)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技术结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有机肥料,支持创办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相关加工业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生态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加大实用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使农业经济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达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4)目前全县农村环境监管工作水平刚刚起步,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逐步建立乡、村两级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大农村工矿企业污染监管和治理力度,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镇垃圾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严格执法,认真抓好农村地区工矿企业污染减排,不能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限产限排直至关闭,严格环境准入审批制度,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引进生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项目,遏制农村工矿企业给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模式,处理系统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明显,生态破坏及其严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环保意识的淡薄,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大量的饮用水源地受到破坏。科技论文。这就给农村居住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而,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治理的各种方案及途径,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特点及生活污水的来源,重点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科技论文。
1.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水环境既是农村大地的脉管系统,对雨洪早涝起着调节作用,又是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源。因此,保护好农村水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农村生活水源地水质变坏,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所谓生活污水,是指包括粪便及其冲洗水、厨房炊事用水、洗浴废水等所有的废水。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村民委员会739980个,乡村户数23692.7万户,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据估算,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我国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前文已对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一番分析及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严峻性。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生活污水能够直接反映农村水环境状况的好坏。因此,提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对策对于改善农村水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技术方面的对策
2.1.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适用于土地比较多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该技术的核心要点就是首先运用模拟工程的手段建造与自然湿地系统想类似的构造物,这些构造物可以使碎石或是沙子,然后将这些构造物的空隙中种植一些对污水处理效果好、生长周期长、抗涝性强、具有欣赏及经济价值的植物,如芦苇、水花生等。
2.1.2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中,一般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高,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所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的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区域,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的方法。该技术与一般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较,具有很多优点,如产污少、经济适用、工艺简单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运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效果十分明显。它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技术,同样,运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很适用。
2.1.3农村生活污水的消毒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中包括粪便及其冲洗水、厨房炊事用水、洗浴废水等所有的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同时污水中会含有大量的危及人类健康的各类细菌或病毒、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常见的消毒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加热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氯消毒、重金属消毒等。无论哪种消毒方法,目的都是将污水中的病毒病菌、有毒有害物去除掉,或是降到人类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这些消毒方法也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近年来,有人提出了用紫外线―臭氧―氯联合消毒。
2.1.4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又称UASB法,它的主要装置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首先从该装置的底部进入,经过污泥床,然后通过污泥悬浮层,在此层中经过了充分的反应和处理,最后经过沉淀、气液分离而出水。大量的研究证明,该技术的COD处理率达到90%以上,运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一个比较好操作的方法。科技论文。
2.2 行政方面的对策
(1)加强当地政府对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观念。此对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得以实现,如在村里积极开展关于水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设立各种奖项,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这个活动,农民参加的次数多了,那么环保意识也就增强了;还可以在村支部张贴各种关于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宣传画,增强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
(2)制定法律法规,督促人们保护环境,尽量少的直接排放生活污水或是对生活污水进行自行的处理。根据各个农村的地理位置及交通位置的特殊性,可以指定一些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以监督人们去保护环境,并教育他们尽可能少地直接排放生活污水或对某些指标较高的生活污水进行自行的处理。
(3)主张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推行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而现代农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以积极地调整农业发展模式为出发点,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对农村进行切实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根据各地的特殊情况,对每个农村的污水进行防治并提出规划的方案,利于神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这又恰恰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这与当今社会所崇尚的“生态”相协调。可以说,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不错的举措。
3. 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农村缺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理及心理素质。由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特殊性,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不能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和工艺,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合理的、科学的选择处理技术。技术与行政政策相结合,不仅可以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实质性处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加强了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以及加快了政府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汪艳青等.西藏水环境恶化成因及治理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12).
[2]沙鲁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与水污染防治[J].饮水安全,2009(11).
[3]何刚等.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讨[J].北京水务,2007(6).
[4]沈东升等.农村生活污水地理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7).
[5]兰虹等.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生活污水现状及处理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