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医学服务流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医学生本科毕业后进行的重要医学培训,是保障医疗安全及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可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是住院医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关键项目之一,是每名住院医师都面临提高的技能。目前我国人文医学课程相对不足、人文医学技能培养欠缺,这此有待提高和改进。人文医学是对生命终极关怀和内涵丰富的医学哲学,人文医学技能是将对人文医学知识升华为精神和信念,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是医师临床实践能力中不可分害的重要部分,这里面强调厂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老年医学科多接诊和收治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存在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等特点,同时,老年患者又是肿瘤等疾病的高发人群,也是终末期患者集中的人群。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有厂更高的要求,对死亡有厂更多的认识,那么如何在老年医学科合理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和终末期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对待终末期患者的各自诉求,如何更好的服务患者,如何让住院医师掌握和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在临床工作中。这此是我们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责任所在。有必要在有限而紧张的日常工作中,对住院医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工作。
2老年医学科进行人文医学培养的方法
2.1住院医师培训前的基本特点
住院医师在进人临床进行规范化培训时,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存在很多临床问题,也可能存在很多人文心理问题。当在老年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终末期疾病患者,如肿瘤、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患者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终末期患者,有可能会产生不安和压力,避免接触终末期患者和家属等不良情绪。我们带教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给予指导。
2.2老年医学科人文医学培养内容
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进行人文医学培养时,可参照缓和医疗教育进行规划和带教。缓和医疗是人文医学在终末期患者中的集中体现,是为厂提高终末期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内心平静,做到生死两相安。对终末期患者照护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生理、心理和灵性。其中灵性照护是指帮助患者接受生命是有限,协助患者寻求生命意义,从而获得内心平静、生死两相安的境界。通过培训使住院医师正确理解死亡观,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2.3具体教学与实践方法
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进行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内容讲座及教学查房,讲者由经过专业人文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及缓和医疗培训的医师担任。可设置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和临床实践三个部分。
首先是理论授课,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讲座为集中授课,2学时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普及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理念与核心原则。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评估终末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心理状态;如何照护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通过理论授课使学生理解于什么是正确的死亡观。只有自身理解,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
然后安排教学查房,为理论授课之后的两周内完成。选取住院的典型病例,依据理论授课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答疑,回答住院医师问题,时间可设置为2学时。
最后是临床实践,这部分可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由3一6名学生和1名带教教师组成。小组内相互演练,由1名住院医扮演患者、1名住院医扮演家属、其他的住院医师则运用所学的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进行医患沟通演练,深人理解人文技能培训提出的照护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也就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疼痛等(生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倾听陪伴患者痛苦、苦恼如为什么会得肿瘤、为什么治不好、“走厂后”子女怎么办等由其经历带来的问题(灵性)。带教教师进行点评与讲解。然后在2个月的具体管理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对临床遇到的病例进行实践,由带教教师指导。
3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
关于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可采用客观与主观两方面进行。客观的方法,可请临床医师选取典型病历,如胰腺癌晚期伴多发转移,与患者及家属商议进一步诊疗方案,为考试题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考官,对每名住院医师进行一对一的人文医学技能考核,每名考生的考核时间可设置8一10分钟。考核流程为学生阅读病历摘要,由考官扮演患者或家属,被考核的住院医师为其主管医师,进行病情交流,运用所学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评估其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的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商议进一步的诊疗方案,达成一致的治疗意见。评估项目分为:医患关系建立、告知患者谈话目的、表达共情、对待“患者”反馈、达成一致意见。主观的评价方法可考虑问卷调查法,为住院医师自评问卷,询问住院医师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的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感兴趣程度、实际沟通能力、人文医学技能提高与否、对待终末期患者能力、愿意接受进一步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等。客观与主观的评价方法均在人文技能培训结束后一周内统一进行。
北京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使城乡居民享有安全、适宜、方便、有效、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可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健康服务需求和养老需求。有利于首都老年人享受晚年幸福与健康,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期望健康寿命与生活质量,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型,有利于推进首都老年健康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建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能够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迎合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要求,顺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潮流,是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乱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构建以家庭照料和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综合医院老年病科为衔接,以专业老年病医院为核心,专业化管理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重心下移,重点前移,逐步平衡城、乡老年的健康服务需求和质量,使城乡社区老人都能够获得就近、便捷、周到的健康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而不病、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建立和完善北京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区县老年病专科医院包括: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和社区中心等,共同组成北京市老年医疗专业服务体系。形成急症救治、疾病康复、长期照料、临终关怀、慢病防控、居家照料等医疗保健一条龙服务。形成老年病科、老年病专业医院、社区中心和家庭照料的良性互动健康服务模式。
1.北京老年医院向综合化发展,起到老年病科研教学的排头兵作用 负责老年人的急重症救治、老年综合征、多病共存、多脏器功能损害、需要长期通气支持和急重症后期康复病人的全面治疗和护理;负责老年病临床治疗和康复研究;并负责老年医护人员临床培训和继续教育。
2.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 主要负责老年人的急症救治。
3.区、县级老年病医院 专业特色定位在老年病急性后期恢复、神经和精神康复、长期照料、老年精神病、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等专业方面发展。建立由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临床药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的多学科团队,对社区卫生和家庭医疗保健进行指导,对家庭照料病人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4.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是体系建设的基础,负责老年病的健康促进、预防保健、慢病康复和家庭照料。社区全科医生加强老年病教育,开展家庭出诊、老年健康档案建立、老年评估和家庭照料等服务。
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
开展老年病培训,加强对老年病学科重视
老年病专科医生不同于全科医生和普通内科医生。老年病医生要具有内科医生以外的老年学、精神心理学、社会行为学、伦理学、环境学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知识。老年病医生关注的是老人而非仅仅疾病,为了保存病人的高品质生活和延长健康期望寿命,要具有综合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认可老年病学科的地位,成立和发展老年病专业。在教学上分步骤开展全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老年病继续教育,老年病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科研上要整合各级科研机构,加强协作。
整合机构,规范就医流程,提高老年医疗水平
要研究和制定家庭、社区、护理院、康复院、临终关怀院、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等各级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的软硬件标准,包括生活起居条件、无障碍设施、家庭和社区康复标准、人员设备配备、诊疗规范、服务模式、就诊流程和统一出入院的标准,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提高老年医疗水平,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社会心理干预、长期照料、照料标准化(Benchmarks)、个案管理、老年急重症监护(ACEU)、老年神经和心肺康复、疼痛管理、睡眠管理、舒缓治疗和防止跌倒的研究和探索。
据美国医疗保险公司调查显示,在社区进行初诊评估,规范转诊到相应的急性医院、急性后期医院、老年康复医院、护理院或者临终关怀院,从而病情好转的患者比随意选择医院就诊的患者感到满意,费用低且残疾率或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以此规范双向转诊,形成老年病专科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间的一体化合作模式。使综合医院腾出床位,集中精力致力于疑难杂症的治疗;专科医院发挥费用低廉、专业化操作水平的优势;而社区卫生机构在预防保健,健康档案建立与评估,急性后期康复和家庭照料中发挥作用。这种方式适合老人,而且医疗资源的整合会使群众得到更加经济、便捷、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老年健康评估标准
老年健康综合评估是一个多学科的诊断过程,通过确定老年病人在心理、社会、环境、医学和功能等方面状况以达到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制定综合计划的目的。由于老年人患病具有衰老、脏器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代谢平衡被破坏、智能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病理生理特点,造成临床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表现、隐伏性发作、易漏诊。同时,老年人常出现的抑郁症、营养不良、慢性肝肾功能障碍、骨质疏松、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和褥疮等合并症也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所以老年病的治疗不仅是痊愈的概念,而应是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机体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要开展老年人全面的综合评估,如:现病史和既往疾病史;体格检查;营养状况;精神健康方面:智能、行为、情感的评估;功能状态方面:日常生活能力、行为和社会活动功能状态,有无行走困难和跌倒等;社会和经济状况:家庭和收入状况;居住环境:可得到的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服务项目等。老年医学综合评估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结果;提高功能和生活质量;选择最佳的生活场所和最佳的保健环境;减少不需要的服务使用;安排长期照料管理。
建立老年数据管理中心
建立老年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动态管理系统,使老年健康卡实现一卡通服务,开展预约挂号和网上咨询。对北京各个老年病医院和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的健康档案或诊疗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对老年人就诊过程和检查治疗状况全程监控,掌握各种数据资料,从而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
54名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8~47岁,平均33.0岁。工作年限5~26年,平均12.5年。职称:护师23人,主管护师28人,副主任护师3人;职务:护士33人,护士长18人,科护士长1人,其他2人;学历:大专3人,本科47人,研究生4人;编制归属:病房48人,护理部4人,其他2人;科室:老年科8人,内科36人,外科1人,其他9人;从事专科工作情况:兼职专科护士52人,未从事2人。医院等级:三甲38人,三乙2人,二甲11人,其他3人。
2老年专科护士的临床护理角色
2.1临床护理实践者角色
52名(96.3%)老年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开展专科护理工作;23名(42.6%)老年专科护士仅在所在病房参与老年专科护理或指导工作;19名(35.2%)老年专科护士在医院部分科室参与老年专科护理或指导工作,包括护理会诊和危重疑难病例讨论;12名(22.2%)老年专科护士在全院参与老年专科护理或指导工作,6名(11.1%)老年专科护士参与医院老年专科护理门诊,36名(66.7%)参与院内老年专科护理会诊,37名(68.5%)参与编写/规范老年专科护理相关流程指引。26名(48.1%)老年专科护士参与分管患者。所有专科护士不同程度完成或参与老年患者临床常见护理问题(失禁、进食、跌倒、睡眠、皮肤、意识、智能障碍、活动等)指导工作。63.0%的老年专科护士在临床上开展了新业务、新技术。
2.2教育者角色现状
15名(27.8%)老年专科护士承担过医学院校的老年专科护理理论教学,47名(87.0%)老年专科护士为其他护理人员开展过老年专科护理相关知识培训。
2.3研究者角色
19名(35.2%)老年专科护士参加过与老年护理相关的科研工作,24名(44.4%)老年专科护士发表过1~5篇本专业相关的论文;20名(37.0%)老年专科护士参加过国内老年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2名(3.7%)老年专科护士参加过国际老年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9名(16.7%)老年专科护士是当地老年护理学术委员会委员。
2.4咨询者角色
26名(48.1%)在所在病房开展老年专业相关护理知识咨询活动,17名(31.5%)在医院其他科室开展咨询活动,2名(3.7%)在外院开展咨询活动;3名(5.6%)专科护士定期为患者举办联谊会/咨询。
3开展老年专科护理的形式
96.3%的医院成立了护理专业小组或联络护士小组,实行临床专科护理实践、专科护理会诊、查房和巡查等工作。
讨论
1老年专科护士临床护理角色现状
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是进行护理实践的基本要求,在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专科护士最重要的职责。临床实践是专科护士的首要特点,其主要从事专科相关疾病的直接与间接护理。本研究中52名老年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开展专科护理工作,但有19人同时担任护士长或科护士长职务,且96.3%是兼职专科护士,编制归属病房,参与正常的轮班,除参与所在病房老年专科护理或指导工作外,还参与医院部分科室老年专科护理或指导工作,包括护理会诊和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参与医院老年专科护理门诊及老年专科护理会诊,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老年专科护士用于专科临床实践的时间不足。建议设立专职老年专科护士工作岗位,为其提供固定的工作时间,更大地发挥现有老年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角色功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对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地位、促进专科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老年专科护士承担的角色是多方面的,老年专科护士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以临床护理实践者角色为核心,解决老年患者常见的失禁、进食、跌倒、睡眠、皮肤、意识、智能障碍等专科常见护理问题;通过成立护理专业小组(96.3%的医院成立了护理专业小组)、开展专科护理会诊、组织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带动护理人员学习、交流,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传授临床护士专科护理知识,在病房、院内定期组织咨询活动,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将临床指导、会诊、教学等几大职能融汇在一起,可提高专科护士的影响力和患者、医护人员对其的认同度[5]。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别有27.8%、48.1%的老年专科护士承担着教育者及咨询者的角色。提示老年专科护士此方面的角色功能还有待加强。
老年专科护士研究者的角色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老年护理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可以将科研成果用于指导护理实践,最终促进老年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次调查中仅有19名老年专科护士参加过与老年护理相关的科研工作,24名发表过1~5篇本专业相关的论文。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专科护士参与护理科研工作的程度不足,参与或开展科研的人员较少。老年专科护士应在临床工作中善于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对研究结果作出评估,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工作。针对开展老年护理研究,刘雪琴等认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需加强,特别是应多开展遵循科研设计基本原则的护理科研项目,从而使临床护理领域中的专科化程度不断提高。老年专科护士应充分利用护理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交流平台或科研会议等机会,进行广泛的科研交流。
2老年专科护士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老年社会化;医院服务;发展模式
1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于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已进入老龄社会,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且地区发展不均衡,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
2 老龄人群对健康需求的特点
2.1多元化 健康教育、急症救治、慢病防控、疾病康复、临终关怀、心理干预等,形成了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的多样化。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中,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指导最受欢迎,分别占总人次的37.6%和30.3%。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客观需求方面有慢性病系统管理、康复指导、照顾者培训、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主观需求方面有上门服务、慢性病管理、保健指导、健康档案、饮食指导、照顾者培训、专科护理、康复指导、技术性护理操作及家庭病床等。
2.2保健知识缺失 医疗保健知识的欠缺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块短板,而老年人获得医疗保健知识的途径则更为有限。需求的首位是多发病的有关知识,其次是心理卫生保健知识、饮食与运动指导[2]。老年患者最喜欢阅读和听讲座两种形式获取知识,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能使老年人更加乐意接受各种增强身心健康的方法,并且与相关健康工作者多交流,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的传授。
2.3治疗周期长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表明,老年人群中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疾病,疾病的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如加上治疗好转后的康复时间,平均住院日远高于普通患者。
2.4盲从性 看病难、看病贵,以及保健知识的欠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盲从性,医院内出现的"医托"、街边的各种"治疗体验馆"的存在,客观地表明老年人求医问药盲目性及从众心理。而老年人的盲从使本已不规范的医疗保健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2.5医疗费用高,支付能力有限 与总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而目前缺乏为老年人制定的专门政策措施。目前,疾病谱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根本性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我国居民疾病中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是一种长期累积性疾病,主要侵袭对象就是老人。据统计,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将占用其一生医药费的80%以上,老年人住院费是平均费用的1.44倍[3]。与高支出相对应的是老年人较低的支付能力,绝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退出劳动领域,收入大幅减少,经济状况较差。
3 老年人群健康保障体系现状
3.1政府各部门协作问题 国家对老龄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管理协调机构,另外,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委等部门都在智力于做好老年人健康保障工作,且在养老、医疗保障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阶段的健康保障机制仍存在弊端。政府各部门虽然各有分工,但缺少必要的协作与沟通,例如:民政部门主抓养老机构的体系建设中,养老院很难为老人们提供快捷便利的医疗需求,也未建立与医疗机构相关的联运机制;国家卫生计生委近年推出的居民健康卡是一项重大的惠民举措,具有前瞻性,为实现资源共享、异地就医打下了基础,但与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的"医保卡"是何种关系,能否合二为一,真正方便患者使用?
3.2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国家并未有一套针对老年病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许多综合医院认识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纷纷成立了老年病房,也出现了各种体制的老年病医院,但多是从供需角度、自身利益出发,很少体现公益性,更缺乏适合老人的就医和转诊流程。
3.3医院服务内涵建设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是"以患者中心"医疗服务宗旨的延伸,医院虽采取了很多举措来提高服务质量,延长门诊时间、建设绿色通道、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等等,但候诊时间长、诊查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在现行体制下无法改变或不愿改变的事实。
4 老年医院服务模式建立的意义
医院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是适应老年社会化的需求,也是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问题已经是现今健康服务业需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4],老年专科医院的建立是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补充,是体系的核心,只有完善的老年医疗体系才会使老年人真正享有质优、价廉、安全、适宜、方便、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健康服务需求,才能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与生活质量。
5 转变医疗服务模式,适应老年化社会发展
5.1倡导建立老年专科医院 建立老年病专科医院的评价体系,作为完善医疗机构评价体系的必要补充,是适应我国医疗保障现状的必然,老年专科医院应有其特定的专科地位、鲜明的老年专科医院办院宗旨,注重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将老年病整体治疗康复能力作为评价重心,突出老年病服务特色。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功能定位、管理经营评价考核指标都应区别于综合性医院。更应侧重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同时强调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服务效率的考核因素。
5.2以老年专科医疗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应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明确功能定位,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老年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应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5.3建立老年医疗的服务模式 老年医疗服务模式应从单一的疾病治疗转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心理干预、康复为一体的整体服务模式[5],目前的综合性医院很难实现这一模式转变,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应围绕这一模式,强化医护人员职责,强调社会心理干预、功能康复、舒缓治疗和生命关怀,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全面分析,维持老年患者的功能完整性和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老年病房可依托现有医疗平台,探索开设无陪护老年病房,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医疗护理,将老年无陪护病房发展成集医疗、护理、养老和康复为一体的病房模式。无陪护病区采取健康教育、医疗、护理、心理干预、康复、托老、临终关怀等多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无陪护老年病房的运营理念重点是将护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让患者及其家属真正得实惠、享便利,所提供的人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服务让人印象深刻。老年病房可结合不同患者的自理情况,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全护理型、临终关怀等类型,并根据收治对象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服务内容;根据患者和家属的要求,设置"无陪护全程托护病房",接受医护人员全天候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为老年患者提供保健和活动场所,为老年患者提供丰富多样的无陪护服务,满足老人们的各种需要。
5.4制订行业标准,规范医疗行为 行业标准的缺失,使老年医疗服务整体质量不高,规范性差,医护团队的配备、查房的标准、护理的范畴、环境建设、服务流程均应建立统一评价标准,严格落实老人们的安全目标,形成标准的老年慢性病治疗病房、长期护理病房、康复病房及临终关怀病房。老年专科医院应充分重视老年医疗照料的连续性,诊疗及护理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逐步向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其他机构推广,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
5.5重视老年人心理干预 了解老年的心身特征,针对老年期常见的心身疾病和防治方法,解决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加强老年人的心身保健。每位老年人的具体心理状况不同,针对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对不同个体实施具体化的干预方法。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使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重建健康的方法和态度,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采取综合干预方法,耐心和患者进行交流,讲解相关心理知识,解答老年人的心理疑问。目前,精神疾病的早期防治和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R].2011.
[2]张冉,高玉霞.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杂志,2011,31(14):2797-2799.
[3]刘晓强,朱吉鸽.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研究与构建[J].国外医学,2009,26(4):177-181.
关键词: 医学保障;模式;体系
0 引言
遵循国际一流医院发展的规律,顺应建设研究型智慧医院的发展趋势,本着为医院临床和管理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的任务和使命,为在创新中追求卓越,在保障中追求精益,以精确、及时、到位、合格的保障能力,使现代医学保障模式成为创建研究型智慧医院的重要支撑和保证。现就医学保障体系建设论述如下:
1 适应竞争环境,打造转化医学大平台
医学保障部打破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各自独立运行系统,解决“两层皮”问题。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快速推进临床医学的发展。积极搭建基础科研平台,促进了学科和科研机构间的交叉融合。
1.1 打造公用性基础研究共享平台 发挥综合优势整合内部资源,开展外部协作,建立科研共享平台,发挥我院动物手术服务的优势和临床营养学支持技术,对于具有基础性、公用性的实验室加大了管理和开放力度,建立了实验室24开放和为临床服务的具体措施,使临床实验仪器大平台成为科研中心,为临床科研提供技术支持。
1.2 加强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建设 打破科室界限,实行项目与课题组负责制,形成含有基础研究人员、医生、信息处理人员与专职统计学人员的团队。以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并存的特色和优势,重点开展药品质量及安全性评价、新型药物释放系统、临床组织工程、植入式电子医学、临床影像医学、生物医学信息学、中医工程等研究项目,建设成一批有特色的新兴学科和研究方向。
1.3 形成以转化医学为牵引的生命科学研究平台 围绕预防、诊断和治疗,开展基础研究及其向临床转化的创新性研究。依托生命科学院,建立转化医学构架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发现结构板块,临床前研究结构体系和GLP体系;同时依托国家级重点课题,建设以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干细胞应用、战创伤救治、老年医学、肿瘤发病机制为优势科研平台,形成了跨学科、跨部门科研攻关与成果共享机制。
2 适应药学服务转型,建立全方位一体化保障模式
医学保障在保障模式上迈开了“两个转变”的步伐,即药品供应由以病区为单元到以病人为单元的转变、药学服务由单纯的物质保障向技术服务的转变。实现了临床用药“供应保障型”向“归口管理、主动服务”的技术服务型转变,个性化和自动化保障模式正在形成。
2.1 建立专职临床药师制度 形成了专职临床药师团队,被纳入每周80%的时间用于临床工作,对所在科室住院患者医嘱监测与评价达100%。
2.2 建立了以经济高效为目标的物流模式 依托ERP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与HIS进行实时信息交换的药品供应物流保障信息系统,以单品种为单位,实现随用随补。形成了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网络供应链,达到了药品全程精细化管理。减少了药品库存,提升资金和人员的使用效率。确保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更高效。
2.3 建立闭环式药学保障系统 实现全品种单剂量自动化调剂、GMP标准静脉配置中心、常规药品下送到科室、临时用药气道传输的全方位一体化住院患者用药保障系统,既实现了药房面积和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又确保了药品供应管理的精细准确。同时全方位提供药品、制剂的相关检验,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开展军队医院多中心用药安全监测与合理用药综合评价工作,实施军特药和重点品种监测的评价实践,强化我院在全军药物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3 适应保障核心要求,实现医疗设备综合保障技术型转变
建立了以管理为核心的,“基于台帐的医疗技术平台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
3.1 以标准控制为基点做到保障专业化 建立数字化医学工程保障体系,实现工作流程规范化、制度化,将保障任务精细化、数字化,通过信息反馈实现。
3.2 以满足需求为核心做到保障个性化 根据临床科室对设备的临床需求,制定单台设备保障方案,最大限度提高自修率,降低维修成本如:单机,并跟踪统计设备的质量状况,实施缺陷考评。
3.3 以缩短响应时间为目标做到保障快捷化 建立急救设备供应管理机制,实行365×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保障的信息系统,全面下修下送。对每台设备实行双人负责制,保证及时跟踪响应。建立医用气体视频监控系统,对供气源、主管线、供气终端三级流量、压力进行了监控和检测,确保医用气体动态、可视监控。
3.4 开展全寿命周期质控做到保障创新化 对7类急救医疗设备和5类大型设备开展了质量控制,对手术室和各监护病房设备实行周期检测制度化,实施预防性维护和巡检,修订了《呼吸机、麻醉机、高频电刀、除颤器、监护仪质量检测技术规范》,使设备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制度化、常规化,质控做法在全军范围推广使用。
4 适应信息化要求,搭建了网络及环境支撑下的综合技术平台
以引进和联合研发并重的发展战略,开拓性提出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工作;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医疗需求也随之提高,医患关系被推到浪尖上,医患纠纷的接连发生、“红包”、“回扣”等不良现象,给社会稳定、医院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国家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医患关系从广义上讲指医、护、技、管理人员与患者或家属等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是医患之间彼此信任、理解、支持,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使这种关系受到了冲击。现阶段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1]。实践证明,实施个人性化护理能减少医患纠纷,消灭医疗纠纷于萌芽之中。人性化护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 人性化护理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更新观念,从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从患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在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更注意患者的心理感受,要求对患者实行人性化关爱,提供个性化的高附加值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而作为一个患者首先要解决的是生理上痛苦问题,才能享受更高层次的需要。人因各种原因患病后,不能正常起居、进食进水、疼痛、失眠、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等等,最基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作为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患者解除痛苦,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为以后的医患护患沟通做了铺垫。
2 人性化护理能加强医患沟通,筑造和谐医患关系的理解桥梁
造成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是医患缺乏沟通、信任和理解。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进行一般治疗性沟通,更要加强情感沟通,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给患者除治疗以外更多的心灵关爱和慰籍。情感沟通可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增强护患的信任度,改善护患关系。人性化护理还要求护理人员强化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把患者担心的事情讲清楚,努力协调解决,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这样医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就会不断增进。情感沟通、换位思考是医患之间的一座连心桥,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服务的同时也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3 良好护理专业素质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和谐医患关系创造必备条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来充实自己,以顺应时展的需要[2].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技能,更要具有社会学、心理学、老年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不断实践人性化服务。患者到医院,不仅需要被理解、被尊重,更渴望得到科学规范的有效治疗、早日康复。护理人员深谙这一道理,苦练基本功,用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术,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提高治愈率,减轻经济负担。同时,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时为其提供具有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及心理指导,及时完成各种治疗,并将沟通技巧贯穿治疗护理的始终;应用得体的称呼、亲切的问候、温柔的眼神、细致娴熟的操作让患者感到温暖、舒适;应用谢谢配合、对不起文明语言让患者感到被尊重,患者初到医院的陌生感被淡化。护士端庄的仪表、稳重的举止、美好的体态语言、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给患者一种信赖,一种人生美好享受,对协调医患关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每天穿梭于患者之间,进行护理查房、巡视病房,床头交接班,为患者做基础专科护理,向患者介绍病情、用药、检查目的及有关疾病知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病情发展变化,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逐渐有了依赖感,拉近了患者与医院之间的距离。
4 服务流程、设施人性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保障
服务设施人性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医院的服务体现在各个环节,医务人员的着装仪表、周到热情的生活关怀、内部整洁美观、柔和的诊室光线、水电气三通、设施齐备完好等都充分体现一种人文的呵护和人性的关爱。其次体现对患者的科学、温馨管理。服务流程的人性化、科学化,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高效有序。再次体现在对患者的人身权利及人格的充分尊重,与患者交流中注意倾听、保护患者的隐私,使用保护性语言,实行一对一诊治,让其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及情感上的沟通。这些优质人性化服务,都需要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参与其中。人性化护理工作可架起医患沟通的平台,减少和杜绝服务性的纠纷发生。
5 人性化护理能为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鉴定提供更详实、让患者认可的相关资料,为解决医患纠纷起到调节作用
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发生后,当事双方处在一个相对的对立面,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均要进行双方的争论和协调。在一些关键事件和具体事件中,护理文书的保存和完善程度左右了矛盾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护理人员的每一项治疗和服务均须与患者接触,接受患者或家属的监督,需要有患者的配合才能完成,如生命体征的测量、静脉输液、鼻饲、出入液量的记录、基础护理等等,患者对这样的文字记录比较有信任感。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每天直接为病员输液、换药、心理沟通、健康指导等,均与当事患者直接面对,加上详实完整的记录,在诉讼中是有力的证人,对医疗纠纷的公正解决起到积极作用。
6 人性化护理更能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人们对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方面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心理疏导工作不断加强。患者生病后最容易表现出焦虑、恐惧、孤独、悲哀、易怒等各种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变化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一定的不良作用。护理人员在与患者频繁的接触、交流中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适时给予引导,使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解除顾虑,克服对疾病的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抗病能力,减轻病情,使疾病早日康复。因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医患纠纷的不安全因素,所以这种心理的和谐也最终引导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是肯定的。稳定、健康的医患关系必将促进和谐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调查点内居住时间≥1年的20岁以上居民。调查内容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病史,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脂。
1.2 方法
采用社区自然人群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根据总课题要求,调查点设为无别墅区、高校家属区、机关家属区和平民区等特定人群的城区普通居民。以无锡市城区的崇安区江海街道和北塘区北大街道为调查点,从这2个街道中抽取了江海、金海、五河一和五河二4个居委会,将其中符合要求的所有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和南京医科大学共同制订调查表,有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分别询问、填写。
1.3 实验室检测和判定标准
1.3.1 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采用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关于糖尿病流行病学静脉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即一次进食后8 h以上静脉血糖水平≥7.0mmol/L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及时告知其到医疗机构就医。抽取被调查者早晨空腹血样5 mL,由调查员在2 h内送达实验室后立即离心处理,用己糖激酶(HK)参比法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血糖。
1.3.2 血脂测定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即三酰甘油(TC)>≥16.220 mmoL/L和(或)总胆固醇(TG)≥2.260 mmoL/L和(或)高密度胆固醇(HDL―c)
1.3.3 高血压判定 高血压判定:①既往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的定义,未服降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者测量血压正常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冠心病、脑卒中判定依据明确的病史记载。
1.4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分3个阶段。①前期控制:通过预调查完善后,制定了现场调查工作手册和工作统一流程,调查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专人负责调查表和试管的编号,做到标识的唯一性。调查前实验室通过了总课题质控样品的考核。②过程控制:现场表格回收时有专业人员逻辑核对,市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分组抽查各点上0.5%调查表上门复核。③后期控制:现场人员粘贴检验单时与调查表核对,数据信息输入时有逻辑差错、漏缺项返回调查点核对。通过以上方式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5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0软件建立专门数据库,双轨录入。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AS 9.1.3软件编程完成。按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构成比计算标化率。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应答率为80.05%,(10 867/13 575),其中男性4 415人,占40.63%,女性6 452人,占59.37%,性别比为1:1.46。年龄最小20岁,最大98岁,平均年龄为(56±15)岁,其中男性为(56±15)岁,女性为(55±15)岁。已婚者占84.08%,未婚占4.23%,离异者占2.16%,丧偶者占9.53%。
2.2性别患病率
本次调查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4种常见慢性疾病的现患情况,同时对男女血脂异常者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和既往脑卒中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既往患病率虽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中以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居多,分别占9.29%和14.7%,且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36,P
2.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
不同年龄组4种疾病患病率经标化后,高血压为25.26%,糖尿病为5.26%,冠心病和脑卒中分别为1.65%和0.71%。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升高,糖尿病在60岁年龄组明显升高,高血压在40岁组达26.99%,但在50岁组降低,60岁以上组明显上升;冠心病和脑卒中均在60岁年龄组明显升高。本次调查还发现20―29岁人群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55%和0.72%,经统计学检验,4种疾病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血脂异常与年龄关系
本次调查结果,患不同高脂血症者3 109人,占28.65%,标化后的血脂异常率为22.28%,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血脂异常率也升高,经r检验有显著差异,X2=76.04,P
2.5不同文化程度患病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种疾病均以文盲患病率为高,其中高血压患病率达62.25%,糖尿病患病率达20.05%。经统计学检验,不同文化程度4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6不同职业4种疾病患病率
不同职业中以离退休人员的患病率为高,高血压高达57.09%,糖尿病为13.59%,学生和科技人员也分别为31.75%和20.11%,经统计学检验不同职业的4种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采用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被调查人群特点为年龄偏大,离退休人员偏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经济收入偏低(人均2.9万/年左右),这与调查点为城区老居民区、城市人口老龄化(无锡市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10.5%)有关。本次调查为无锡市城区首次大样本流行病学基线调查,为建立糖尿病队列研究监测点和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动态积累了资料,调查结果对经济发达的苏南普通城区居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关键词] 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脑梗死;影响;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 R743.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c)-0060-03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脑梗死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梗死是多因素的疾病,该病不仅引起肢体功能障碍,还可以引起情绪障碍[2]。行为改变教育策略是一种躯体、身心的干预疗法,其对偏瘫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临床证实。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行为改变教育法进行干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0月在重庆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和(或)MBI证实,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均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44~78岁,平均(48.88±10.89)岁。将患者分为行为改变教育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64.5±11.6)岁;对照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63.8±11.8)岁。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患侧、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对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系统地给予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行为改变策略实施步骤:首先应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行为改变策略即指导患者建立自我管理能力,行为改变方法及思维情绪的维持。行为改变策略可以在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期干预、教育康复中应用。目标在于使靶人群自愿地改变行为和环境,并使之产生倾向、促成及强化。①行为倾向: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知识是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也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帮助人们解决健康价值观的冲突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技术。②行为促成:使某种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③行为强化:维持、发展或减弱行为。
1.2.1 意愿改变行为 由于对行为改变概念的理解不同,教育康复的实践方式与成效也因此不同。为了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需要通过支持和支持系统来实现相应的成果。首先要明确障碍,明确最大障碍,确定患者最终目标,并找到阻止境界和目标具体原因,逐一记录下来。其次是激发意愿,找出改变杠杆,也就是找出改变的意愿,这是改变的第二步。当个体越是对自己现有的行为不满意,就越会想去改变。也就是说,改变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最后是支持,以行为改变策略为核心的教育统称为“支持性教育”,即支持行为改变概念演变成康复的实践。
1.2.2 个别化计划 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作用分为:①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为患者的早期干预制订的计划,最终成果导向家庭生活质量。②个别化治疗前教育支持计划:为患者治疗前康复教育制订的计划,用于支持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康复教育。③个别化转衔支持计划:为患者从医院回到家庭拟定的计划。④个别化出院支持计划:在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中应用,为患者提供支持性生活和支持性就业。
1.2.3 切断联系法 切断联系法是一种断掉不良习惯后路的方法,即切断干扰信息,使之摆脱干扰。切断联系首先要注意避开刺激性事件和环境,要切断其时间和空间;其次要有意识地中断开始出现的行为。许多习惯都是由一系列的行为组成的。坏习惯之前,往往有一个先导的事件或行为,称之为先行事件或先行行为。它们对不良习惯有着重大影响。要克服不良习惯,就要切断它和先行事件的联系。
1.2.4 运动功能康复 包括功能康复、坐、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对患者进行每天3~4 h的按摩以及肌肉关节活动1次。按摩及活动强度由小到大,先轻后重,由近及远,先上后下,循序渐进的原则。
1.2.5 作业疗法 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
1.2.6 语言功能锻炼 每天指导患者练习发音,由简单的字、词、句开始练习;并逐渐逐渐患者多说话,开始速度不宜过快,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经常与患者交谈,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对患者的每个进步都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每天坚持训练,直至可以流利地说话。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学历、职业、医疗费来源、不良嗜好(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习惯等项目进行调查.并对知识、态度(分为非常愿意、愿意、不愿意)、行为(饮食、运动、睡眠、监测)等进行调查分析。临床调查问卷及量表评定由两名医师:(神经内科或康复科或全科,均为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完成,本研究进行前经过2周系统培训,能熟练地掌握自行设计问卷设计、评定及各个量表使用方法,并进行量表评分的预试验,一致性良好。
1.4 评价指标
分析治疗前、治疗后2、4、8周两组的简式FMA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情况。
1.4.1 简式FMA积分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总分为6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总分为34分。运动评分:
1.4.2 改良Barthel指数[3] 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它包括进食、洗澡、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10项内容,将10个评定项目都细分为5级,即完全依赖、最大耀助、中等帮助、最小帮助和完全独立,每项、每级的分数有所不同,其中修饰、洗澡项目分数为0、l、2、3、4、5分;进食、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上下楼梯6个项目的分数为0、2、5、8、10分;床/椅转移、平地行走2个项目的分数为0、3、8、12、15分。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独立能力与得分呈正相关。并根据需要帮助的程度制定了详细的评分细则。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重复测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简式FMA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2、4、8周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均高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2、4、8周的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行为改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4]。对脑梗死患者来说行为改变能改善身体代谢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5]。近年来,人们经历了从传统的过程思维模式到成果取向的“右导思维”模式的转换。人们对行为改变的教育与康复结果感到成效不显。尽管人们对患者进行了过程精细的干预、教育和康复,但是这种过程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效[6]。经过反思,提出成果取向的“右导思维”(right to left thinking)。设定患者最终具有与他人同样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这种方法对成人也很有效,特别是对根深蒂固的恶习效果更好。
3.1 行为改变教育课程和康复内容中的应用
为了让脑梗死患者过上常态生活,本研究采用了以生活质量为成果导向的支持性课程。支持性课程以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为内涵,以常人的生活质量为同一标准,形成课程的领域与教学目标[7]。这种课程不同于过去“基于能力”的编写思路。例如,过去在编写课程时,总是考虑不同障碍程度的脑梗死患者的不同能力,采取了做“减法”的编写方式。首先,采用“减少内容,减低难度”的策略来为称为“轻度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编写课程。对于所谓“中度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提供生活和简单劳动技能的训练内容;将所谓的重度障碍和极重度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排斥在教育训练之外,仅提供所谓的养护[8]。这就从前提上排除了为他们提供高质量健康教育机会与权利,事前就注定了他们教育康复成效不佳的结局。
3.2在诊断评估系统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健康测评中,第一类是智商和/或精神状态测评和适应行为能力测评,这类测评目的之一,在于筛查和诊断一个患者是否具有智力障碍或精神状态异常,也为该患者的教育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9];第二类测评和诊断是宣教需求测评和康复需求测评;用于患者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宣教目标[10-11]。然而这类测评基本上是“基于能力”的测评。这种基于起点的测评往往不能预测最终成果目标何在?于是在新的智力障碍概念的指引下,我们引入了支持系统测评。这是一套从成果出发的“右导”的、“自上而下”的测评,是一套以当事人为主体,提供“适量”协助的测评[12-13]。
3.3支持与支持系统
在行为障碍的概念系统中,“支持”已经从一个普通名词成为一个专业术语。支持是“提升发展、教育、兴趣和福祉,并且加强个人功能的资源和策略。”并纳入支持系统,它包括支持强度、支持的来源,支持的功能和支持的成果等要素。但支持在功能模式中尚处于“边缘”的位置;采用的理论模式中,支持成为一个核心术语被放在理论框架图的“中央”位置,并将服务纳入支持,系统中保持了支持的中心位置,并提出支持需求的概念,还将预防纳入支持[14]。
本文结果显示,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脑梗死的康复效果有重要临床价值,两组治疗前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2、4、8周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说明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能够使脑梗死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现代康复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综合康复措施,充分发挥残余功能,让患者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的目的。中风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需要很长时间,且训练方法很多,行为改变教育策略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中莉,王广.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河北医学,2003,9(5):458-459.
[2] 刘颖.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1):115-116.
[3] 张晓梅,张颖,周文悦,等.“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促进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44-147.
[4] 曹志友,李伟,卢春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习惯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2):95-97.
[5] 何路明.早期护理干预对机动车驾驶员血压高值人群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9):60-61.
[6] 王展,王雪梅.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9A):1752-1753.
[7] 汪涓,陈桂芳,苏雯,等.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12A):3188-3189.
[8] 王庆春,张雪霞.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4):470-471.
[9] 吴莹,李雨峰,黄林.行为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3(2):85-87.
[10] 范文双,楚佳梅.早期站立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77-278.
[11] 吴军发,吴毅,胡永善,等.脑卒中后偏瘫侧膝关节屈伸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11):756-759.
[12] 张韶冈,何力敏,刘时彦,等.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70例[J].现代医院,2012,12(5):60-61.
[13] 杨文军,石小晶,王丽杰,等.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变化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关系[J].疑难病杂志,2012,11(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