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语文教育

新语文教育

时间:2023-07-24 17:0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语文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语文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新;策略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国家倡导素质教育,提倡学校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考试能力,而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相比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更注重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也造成了一些职业院校过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展,而对语文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部分职业院校甚至取消了语文教育课程。职业院校对于语文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了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质量整体偏低。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偏重理论,脱离实际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在校学生毕业之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因此,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果能够在语文教育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能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能丰富语文教育内容。然而,在我国目前职业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时,还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授课也过于依赖课本,授课内容与现实也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也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不灵活

职业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人才。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应该具备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职业院校的语文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方式都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没有明显差别,教学内容也较为死板,往往局限于教学课本,这显然也不符合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三)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学工作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也决定老师在教学工作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学生在接受知识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虽然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一段时间,很多学校的老师也意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缺乏有效的推广,在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积极性仍然缺乏有效的调动。这种情况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具体体现为: 老师未能较好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创新教育方法

相比于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更具针对性。因此,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也分为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课内教育以传授语文理论知识为主;课外教育则是在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将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从而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时效性。在开展课外语文教学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包括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等,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为了提升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效率。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育方法显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创新语文教学的导入形式

显然知识的传授是一个需要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离不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在课堂上穿插更多的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良好的切入角度是课堂导入的前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导入形式的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将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形式,如鼓励导入、轶事导入、和疑问导入等,通过创新语文教学的导入方式,无疑能够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高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职业院校的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更好的实现就业。因此,职业院校的教育应该更为注重教育的应用性。具体而言,职业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时,应该全面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为这四方面的能力对于在校学生日后的工作中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略他人说话的中心思想。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更好的向企业“推销”自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在日后的工作中,良好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学生获得领导的青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领悟文字内容的观点和态度。良好的写作能力,则可以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更好的应对各种文字性的工作。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教育时,要注重教育的应用性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韦敏m.中职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04-107.

第2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6652

国内刊号:13-1014/I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3篇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重要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做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感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多年广泛论证和反复实验,终于出台。这一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课程理念的创新,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的标准、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熟悉新课程标准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前置条件,每个语文教师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自始至终予以贯彻落实。同时,要搞好新教材通研,熟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以达到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广实施,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发生变迁,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基础重新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成为一名开放型教师,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新课程向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的转换很有必要。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先进、明晰的教学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主要在于如何看待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传统教学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作为开放型教师必须拥有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教改方向的先进教学思想: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学基本素养的综合性训练;营造民主、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得在教学中切实转变过去的一些做法,如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解轻感悟。要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情境,把教学当作教与学二者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学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始终充满真情、激情,让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是创新语文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由国家制定,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统一性。语文老师的任务是忠实而有效地传授课程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成绩达到考试要求。这样,语文这个本应最富有灵气、活力的课程走向了封闭、僵化,走向了难、繁、偏、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整齐划一的: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使语文老师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了死胡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莫大悲哀。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角色到了非改不可的情况。

语文教学的创新由“专制”走向民主,由“统一”走向了多样,语文课程不再是“课本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就是课程之一,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问的互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中心”的现象,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问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文章的理解、语段的分析、语言的揣摩、文章感情的把握都以老师的答案为标准,更有甚者,作文都是按老师设计的套路模式。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创造,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宰。语言课程创新要求通过师生的互动,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教学相长,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语文教师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学精妙传神。语文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甚至有点讨厌语文。这里有教育观念的原因,更与我们语文老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有关。

语言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极广,涉及古今中外,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人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

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还需要有钻研精神。因为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课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研究教材时要有创新,不要只看教参,要以自我研究为主,选准角度,突出新意,“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体现自己独到的看法。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钻研教材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和语言特色,使教材的思路成为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训练目标,大胆取舍,合理地使用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富有探索实践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教学能力

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中重要的因素。教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其次,应该充分地了解和信任学生。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相信学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充分挖掘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再次,应该不断提升自己。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以更快速度更新。师生之问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一潭活水,应该永远新鲜、充沛而不枯竭的创造之源。

课程创新将教师的自由空问扩大了,教师对教材有了自己的处理和开发的权力,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比较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的甄别、选择、重组、改造、开发能力。

课程创新要求教学追求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自由不等于散乱,开放不等于无序。教师在创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能力。如体验学习,教师就必须具有预计、判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能力等等。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改革 师生关系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哪些方面要作一定的转变?

一、创新语文课堂改革要求教师是教材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课是一门极富有情感、极其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课程。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所以,教师要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语文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网络等。”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如我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就设计了六个问题:

问题一:开篇点出文言的句子是哪句?问题二:文中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

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问题三:文中将自己的学习条件与学习态度、自己的生活条件与同舍生的条件、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自己的求学态度进行比较,请你作简要分析?问题四:请你写出两个与勤学有关的典故?问题五:就全文来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的?问题六: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围绕这六个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究,教学效果特别明显。根据语文课程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应树立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成长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充当学生活动空间的拓展者,让学生从生活中参与语文活动课程,然后把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成长。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

二、创新语文课堂改革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记得我在教学时,就善于把《醉翁亭记》与《小石潭记》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一则探究题:《小石潭记》中的“乐”和《醉翁亭记》的“乐”有何不相同?经过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总结出:《小石潭记》中的“乐”是暂时的,心情随作者所见而变化着,并且只有寄情于景。但《醉翁亭记》中,“乐”字贯穿全文,且不仅意味着寄情山水,还包含着与民同乐的思想,有着更高的思想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已学过知识的巩固,更应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语文课堂改革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者的含义应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少学校采用导学案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预习、上课、复习三者有机的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也只有教师的精心组织才能推进小组合作的有利开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创新语文课堂改革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道寻找真理,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老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它取决于师生两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动态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如:有的学生喜欢提出一些比较怪异、新奇的问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求得新知识;有的学生喜欢通过与别人合作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等。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和实施过程中,不要只通过一种教学方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构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顺利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 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生认识汉字,从而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在学习语文之初,老师应该向小学生讲清楚语文学习的目的及重要性,让学会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动机,并端正语文的学习态度。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小,因此,在讲解语文的作用时,不可以进行理论的说教,应该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学好语文;比如,小学生喜欢阅读故事读物以及科普读物等,依据学生的喜好,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说,学好了语文,就可以读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就不用求妈妈整天给你讲故事了;小学生喜欢科普知识,而且经过调查很多小学生在小学时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根据小学生的愿望追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好语文,就可以看懂更高级的科普书了,就离科学家的愿望近了一大步!通过这样具体事例的引导,学生就会在潜意识中了解语文的重要性,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语文,端正语文的学习态度。

(二) 老师要做一位让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根据调查,小学生对学科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与任课老师直接相关,虽然这是因为小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接受这个现状,来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小学生如果喜欢语文老师,就会对语文课充满期待和兴趣。因此,语文老师必须“修炼”,做到让学生喜欢;可以通过以下策略,首先,语文老师应该有极强的耐心,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低,对一个问题的认知可能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因此,学生不懂时,老师应该一遍遍强调,并改进方法,让学生容易理解;第二,老师的态度应该和蔼,不要让学生有畏惧感,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安心讲课;第三,老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像朋友那样彼此交流,交流学习,交流生活,不要那种上下级性质的师生关系,要学会走入学生的心灵。第四,要关爱学生,小学生的年龄小,在语文学习上缺乏主见,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帮助。做好以上四点,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建立了和谐的感情和关系,学生就会喜欢语文老师,并“爱屋及乌”的喜欢语文课。

(三) 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小学生喜欢得奖,喜欢老师的夸奖,这是小学生群体的共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夸奖学生,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优秀表现应该进行及时地鼓励,让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语文课的学习中去。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并且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是十分高兴的,这对他们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他们会暗下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待,更加努力地取得更优异的成果。对于学生成果的物质奖励,不必太昂贵,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就足以博得小学生的欢心,让他们很有荣誉感。

(四) 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充满着好奇感,不喜欢单一的课堂模式,而是喜欢丰富多彩、花样繁多并且具有一定新意的教学活动,老师应该考虑到着一点,精心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课前演讲、分角色朗读课文、写字评比、作文评比等,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来参与具体的活动,使知识得到了强化,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二、 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创新语文课堂

小学分为低年级阶段、中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学策略的运用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 低年级阶段注重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语文老师应该合理引导,鼓励小学生大胆地进行口语表达,可以在课前十分钟设置一个演讲题目,让学生来说;第一个阶段,不管有无逻辑性,学生只要能进行与之相关的表达,就值得鼓励和表扬;第二个阶段,就要追求合理性;第三个阶段,要求学生将主题完整地表达清楚。需要循环渐进进行,不可急于求成;小学生低年级阶段的作文一般从“看图说话”开始,因此说和写是不分家的;说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也会有进步。

(二) 中年级阶段要求进行准确而清晰地口语表达,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年级处于过渡段,有个低年级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因此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提高;对于作文,要求的字数增多了,不再是看图作文,而是话题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上应该多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应该鼓励学生加强阅读。

(三) 高年级学生要求口语表达和写作要生动丰满、具有思想价值。高年级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已经成熟了不少,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有一定的数量了,因此,口语表达和写作已经不再“幼稚”,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形应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应当追求语言表达的思想性,毕竟语文除了是一种语言工具之外,还是一门人文类学科,思想性是语文要求的一部分。学生应该通过口语表达或者作文来体现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有独立思维的意识。

总结

以上从两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课堂,希望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创新语文教学的积极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应佳.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J]

第6篇

一、儿童文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优秀的儿童文学都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一个个或美丽、或神奇、或科幻的世界,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旺盛又希望迅速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年龄,儿童文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这种特殊的心理,小学生通过阅读儿童文学,能够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头脑中也将会随着阅读不断地幻想自己的世界,构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是很有效果的。

二、儿童文学可以增长小学生的知识,使他们在写作中有一定的积累

有些儿童文学如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能教授小学生很多的知识,儿童文学作者将一些知识和思想、技能等融入文学的创作当中,起到启蒙和开发小学生的思想、智力,增长小学生知识的作用,儿童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在不知不觉当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扩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而这些对于学习语文来说是很重要的。

三、儿童文学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形成良好互动

小学语文教育是师生互动的一项教育活动,作为这项活动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如何能让小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成绩,打好语文基础,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新课改下教育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层面,语文教师也要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圈天真烂漫的孩子,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于这项教育互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文学之所以受到小学生的喜欢,是因为它充满了童趣和童真,紧紧地抓住了儿童的心理,而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这种特质。教师如果能充分地应用学习儿童文学并通过儿童文学形成良好的教育方式,一定能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我觉着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形象地把握儿童心理

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甚至能成为儿童的心理学家。因为儿童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有情感、有思维,是有着一定心理年龄特征的个人。儿童文学能让小生生乐于接受和阅读,是因为儿童文学作家充分把握住了儿童心理,并以生动的语言塑造出了适合儿童的形象,教师也应该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针对儿童的心理进行教育。

2.创新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

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就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教育家小林校长。故事有这样一个情节:一次户外活动,学生需要自带午餐,小林校长就要求学生让家长给带“山里的”或“海里的”,“山里的”即蔬菜,“海里的”为海洋产品,午餐时学生纷纷展示自己带的食物,小林校长便用充满童话式的口吻向学生讲解这些食物的来源,学生仿佛在听故事,而又学到了知识。在如此快乐的气氛中增长见识,学生当然兴致盎然,如果适当增加认字或形象生动地描绘该食物的环节,显然就是很好的语文教育。小林校长还经常带领学生读俳句诗:“瘦弱小青蛙,沉住气呀莫害怕,这里有一茶。”“小小黄毛雀,你赶快躲呀赶快逃,有匹大马跑来。”“冰雪已融化,满村满庄到处有,娃娃玩开了。”这种俳句诗极有韵律感,且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有意境、有童趣,有生活气息,儿童经常浸润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自会提高审美能力和语感!

3.增强自身形象的魅力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形象,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是由外在(相貌、衣着、服饰)和内在(性格、学识、品格)等等组成。富有形象魅力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内在魅力,如多才多艺、童心童趣、幽默、有爱心等,还应该无所不通:天文地理、远古未来、人类与自然、高科技等。如果能把这些知识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如童话故事、科幻等向学生讲解,自然能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教师的个人魅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乐于和教师接近,更加喜欢教师。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能达到良好的授业效果。

总之,儿童文学能增长小学生的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爱好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潜能是巨大的,应当充分重视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

第7篇

一在大学语文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精神

时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网络文化的兴起,使社会文化导向和思想意识愈加混乱,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视享乐、炫富、叛逆为时尚,更多的人在物欲思想和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养成了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有关大学生炫富、傍大款、情杀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我国教育界一致提出“以语文、思想政治课堂为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口号。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士人精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二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1明确语文的学科地位,推进语文教学

改革在大学语文教学日趋边缘化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确定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并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创编大学语文新教材,力求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民族文化精神培养需求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材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其次,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严格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摈弃过去那种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斗争精神,去学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时代精神。其次,高校要适当增加语文课时,加强语文教学设施建设,在语文教学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开展民族文化精神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神养分。

2提高教师语文素养

丰富语文教学手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一个合格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各类图书涉猎以不断充实民族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理论修养,满足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优化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学习网络、多媒体新知识,完善自身信息素养,以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料加大民族文化精神教学的魅力。

3完善语文教学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补充,也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必须依据考试、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来说,许多学校在语文教学考试中采用的仍旧是闭关考试,对学生人文素养发展情况不甚关注,这对学生成长和语文教育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要想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学校及教师必须完善开放化、动态化的教学考核机制,将学生听课笔记、文化典籍读书心得、写作实践、志愿活动等民族文化精神培养活动纳入到教学考核范围中去,并将相关考核内容量化、细化,用积分考核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对语文民族文化精神教学进行考量,切实发挥教学评价和考核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张中旭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第8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育教学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也实施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案。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理念,结合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研究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遇到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被动地学习,其教学过程与学习行为都存在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对学情了解不够。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以及设计教学方案,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学情的了解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方案的设计。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由于观念问题、教学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对学情的了解并不深入,不仅表现在课前不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同样也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了解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主体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种教育教学要求下,很多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放到主置上,但是其效果却不甚理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交流等都存在着问题,相互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思路,适应不了新教学方法等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新课改的内容,并认识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到主置上,教师作为指导者与组织者,辅助学生学习。在这种教学观念下,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与指导下,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体验交流、讨论、思考以及成功的喜悦。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变化与学习情况,设计适宜学生发展的教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适宜学生发展的教案。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进而针对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策略。在这里,需要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应变能力,才可以提高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三,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进行奠定情感基础。高中学生正处于情感敏感的时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有效展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同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还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灵活、有趣、带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将此有效地转化为学习行动,从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综合能力、文化素养的提高。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模式与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融合到各种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自己的思考,在完成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找到问题答案、获得新知,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效果,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创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在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上,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相信,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也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忠毅.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

[2] 李初发.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8).

第9篇

关键词:教学策略;有效性;语文教学

在中职教学中,学生的基础极差,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普遍存在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状况。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经过笔者的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完善和创新,认为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力求学生的学习有实效、有收获,这才是有效教学。

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活动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立足点来策划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优化课堂学习过程。

现在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语文基础不牢、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课堂学习无所适从。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从课堂教学设计开始,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把握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如,讲授《职场通用写作》过程中,针对中职生走出校门就投身职场,总会遇到起草计划、总结、报告等应用文写作实践,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需求及相关职业工作等方面收集案例,以职场为学习情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生动、仿真的学习活动中习得和运用,在比较借鉴中学习职场通用文体的写作。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学生在轻松、和谐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是最理想的,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把小游戏纳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玩中学;多用鼓励性语言、慎用批评性语言,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不要以权威自居;尊重学生的看法,容纳不同的见解。要自觉改进教法、学法,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选择能引发学生思维或兴趣的方法。

首先,教学过程中加大教学组织的活动性,由个体学习向群体联动转变,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策划主题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学习共同体,使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共同提升。为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常改变课堂的布局,让学生坐成圆圈以小组的形式来听课,适当采用小组成绩对比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此过程中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这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给他们一个“尊重的空间”。

其次,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习也就自然形成了,学习就成了一种乐趣。现在中职生读书不用笔、讨论不思考、交流不参与,上课玩手机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要改变这种不良习惯,鼓励学生读书必须做笔记,上课必须做记录,在书本上做记号,积极参加讨论,整理思路,积极发言,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必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习。可以根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注重将生活中选取的素材融入教学之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三、开展实践活动,拓宽教学形式

中职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课,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绝不能用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要因势利导、从旁协助。

根据中职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和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例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可以将它变为朗读比赛和讨论鉴赏课。在组织教学时,将第一课时设计为主题朗读比赛,学生自发报名,在上课前三天开始自主练习,准备比赛。参赛形式可以是单人朗读,也可以进行两人或多人的合作朗读。通过这一课时的活动,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感知和领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赏析便易如反掌。再如,学习应聘信时,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招聘。学生为了在招聘时一显身手,纷纷开动脑筋,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向他人请教,利用课间、课后时间进行排练,上课就变成一场汇报演出。通过角色的演练,不仅学会了写一般的应聘信,而且掌握了面试的技巧与方法,无形中拓展了实践能力。

总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以活动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主位,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核心,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创新语文课堂,实现乐学乐教的、充满人为智慧的主动课堂。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努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第10篇

继2001年本刊发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新语文读本编记》(当时署名“群言”)一文后,本期我们又发表他的《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一文。 两篇文章,都是钱教授参与中国新语文教育建设的实践,一边躬行、一边思考的文字记录;是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深切关注中国语文教育、关注基础教育、关注教育的精神成长的情感结晶,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对语文教育理论理性思考的学术文本。写作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地位非常,它是一杆标尺,最能衡量和检验语文教育的成效。写作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于写作教育的阐述,杂多纷繁,异彩纷呈。即使今天,写作与写作教育,仍然是一个几乎人人关注的持续的热点。但是,不是不承认,我们,还很少把写作教育(尤其基础教育中对少年儿童的写作教育),放在人类社会的“现代”意义上,去认识,去观照,去把握;还极少把写作教育放在“立人”的高度,去理解,去考察,去实施。时常,我们把写作当成了一种技法,当成了一种调遣语言文字的纯粹的技术操练,它已与精神无涉。本文正是从“现代”意义,从“立人”高度,对古老而悠久的写作教育,进行重新省察。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作者提出的几个核心概念,“对话:一种生命运动”,“发现:生命的开发与提升”,“写作状态与师生的生命互动”,“儿童情趣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都紧紧扣住“现代”“立人”这个四灼灼大字。这,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当今中小学写作教育理念与实践,异常活跃,确亦不乏精彩,作者非专门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对此的体察,还难说全面,但这是难免的。愿本文像《新语文读本编记》那样,引起语文教育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对话”:一种生命运动

中小学作文的训练,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训练,而中小学写作教育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写作(语文)活动,它同时是一个教育活动,它因此而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点:这既是“教师指导下的写作”,又是“学生群体中的写作”,因此,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群体的作用”,“使写作成为师生互动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处于受教育的阶段,是走向人生的准备阶段,他们的写作其实是一种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的学习与周I练。 从以上的认识出发,我们提出了两个关于中小学生写作教育的基本概念,即“对话”与“发现”,并以此作为整个写作读本的贯穿线索。

这两个概念也是针对写作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的:学生在学习写作中,老师在指导写作时,通常遇到的其实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写作,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把写作看作是外加的负担;二是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三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注意的是第三个问题,作文教学变成一个简单的“老师出题,学生应命而写”的过程,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写、写什么,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写作状态”的问题,则似乎不在作文指导的范围内。而在我们看来,“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溯本求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所谓“愿意写”,就是要变“他人”(老师,家长……)“要我写”为“我要写”,并且喜欢写,渴望写,甚至欲罢不能,不写不舒服不自在,真正成为自己精神发展的需要,成为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于自我生命的不堪承受的负担。其实这样的要求,是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孩子们尤其强烈,但需要教师的诱发与开导。我们正是据此而提出了“对话”的概念。我们几乎在每一个年龄段,都向学生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念:作文就是“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即所谓自言自语。其实,孩子们早就本能地在进行这样的与大自然“对话”了,我们不是随时可以听见孩子和他心爱的小狗、小描,以及玩具熊说“悄悄话”吗?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善于诱导他们将这样的即兴零星谈话变成自觉的写作了。在初中阶段,我们又设计了“多与自己谈谈心”、“心中的事向谁说”这类的单元。因为正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经常萌发许多新鲜的思想,多变的念头,又极敏感,很容易受到伤害,并且“少年初识愁滋味”,不时产生莫名的忧伤……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有极强的“倾诉”(也即与他者对话、交流)的欲望。但可惜的是,成年人(家长,老师们)却不理解这一点,竟然漠然置之。而作文,恰恰给孩子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我们这样对学生说:“如果父母老师不愿意听你倾诉,或者你不善于口头表达,那你不妨写一封信试试看,假如你真的不信赖他们,而心中又确实需要倾诉烦恼,那就另找一个倾诉的对象”,或模拟一个对象;你还可以写“自述文”(日记就是其中的一种),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倾诉,自我辩论”。所谓“倾诉”,自然不只是倾诉烦恼、痛苦,也包括倾诉欢乐,倾诉自己的新感受,新发现,新思想……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就是一种以老师为对象的倾诉,是与老师的对话。──这里顺便说一点:在我们看来,“日记’、“书信”(包括网上的“帖子”)与我们在下文将要讲到的“读书笔记”是人的自我对话、与他人的对话(包括与阅读的书的作者的对话)最基本的,也是最自由的书面形式,因此,我们在从小学到高中各阶段都将其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图使学生养成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果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了这三大习惯,那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无穷:这是一个为学生终身学习与精神发展打基础的上作,其意义不可小看。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他们除了“倾诉”,更有了“发表”的欲望:随着自身独立性的加强,他们对自我与社会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就渴望着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与社会进行对话。而作文就成了对社会的模拟性的“发言”──如果在报刊上发表,上就自然成了公开的发言;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对这样的公开发言感到兴趣,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我价值的确认,并得到社会的承认。我们在高中读本意强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时候,他的写作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因为这意味着写作已真正成为其自身精神的需求,不仅“我要写”,而且“我喜欢写”,这就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主动的,自由的写作状态,而且也会主动、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写作的飞跃性的突破:如同阅读在某一时刻会产生“高峰体验”一样,写作也会出现这样的“高峰”状态,也即写作读本高中卷所提出的充满了写作激情,甚至下笔若有神的“爆发”时期。这是水到渠成、长期培育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从小学开始的作文教学,正是期待着、准备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时刻”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不一样的),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悄然退出,微笑着欣赏学生的“自主、自由写作”了:这就是“教,为了不教,教的过程(从小学到高中)就是教师逐渐淡出的过程”,这或许正是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吧。

二、“发现”:生命的开发与提升

我们的写作读本初中卷曾引述罗丹的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上帝’赋予每一个人多么巨大的财富!你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但这样的天赋的生理的条件仅是一个物质基础;要真正有一双能够发现、感受美的眼睛、耳朵、手足与心灵,是需要长期的培育与训练的,而这样的培育与训练,在本质上是一个生命的开发、提升的过程。我们在前文已经强调,写作应该是发自学生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写作,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开发与提升。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把引导学生“发现”周围世界以及自我内心世界,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贯穿从小学到高中的全过程。在我们所建立的写作体系里,又具体化为:发现大自然,发现自我,发现社会与发现大师。

(一)发现自然。

在初小一年级,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师生对话──

师:夜是宁静的吗?

生:是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外面安静极了,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师:如果竖起小耳朵再仔细听,会听到什么?

生:我家住在马路边上,晚上其实还是很吵的。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有自行车的“的铃铃”的铃声,有“吱──”的刹车声,有卡车开过“轰隆隆”的声音。

师:很好,用了很多象声词,把各种声音都说出来了。再想想,晚上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生:放暑假我到乡下去,晚上可热闹了。有青蛙“呱呱”的叫声,有纺织娘动听的歌唱声,还有很多“嗽嗽”的叫不出名的虫子声。有时候,知了好像被吓着了,突然地叫了一声。

我们还设计了“长眼睛的手”、“鼻子告诉我”、“站在窗口看风景”等单元,目的是开发学生的“五官”,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去感受大自然,发现大自然。这样的训练要不断地进行,并逐渐丰富。而且,不仅“倾听大自然”,更要“想象大自然”,不仅用“眼”看,更要用“心”去体会,感受。这是一个把外在的大自然逐渐内在化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发现”。

如果说小学阶段,主要是一种感性的启迪,到了初中阶段,就应该作一些理性的引导,并教给学生以“发现与描写大自然”的基本手段,即让学生学会“捕风捉影”,把流动、变化中的大自然的美凝定在文字中。于是,在初中卷里,就有了这样的谈话—一、

“大自然的音乐到处皆是,只是你要‘用心’去听,去想。

用心,是指倾听时要静心凝神,‘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如果心气浮躁,是听不到这些声音,也听不出这种感受的。

用心,又是指善于边听边展开联想、想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句,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描写成视而可见、摸而可触的东西。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并非信手拈来,而是以丰富恰当的联想、想象为基础的。

用心,还指在聆听时要倾注自己的情感、态度,希望、愿望,把自己放进去,把主观内心和客观外物协调、统一起来。丁冬的山泉,隆隆的雷声,本是大自然的声音,但你能从中听出一些别的什么?山泉的丁冬里,有没有自己童年的记忆?雷声的隆隆,有没有一种扫荡一切的正气?如果这样注入自己的情感,来自自然的声音,一定有了更多的内涵。”

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又设计了题为《走进自然》的单元,并且这样提出问题:“对于自然的无所感动,是一种现代病。治疗这种病的有效方法就是—一走进自然。”因此,我们建议组织一次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教学旅行活动。我们借用作家王蒙的话,对学生说:“这是一种机会,你可以离开你熟悉的环境,夸张一点说,你离开一下自己──自己的思维定势、情绪定势和知识局限,你得到一种参考,你见识一下世界,你开阔一下心胸,你得到一些平素没有得到乃至不会得到的知识和体验,你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忖一些问题。更不要说那令人倾倒的山峰和瀑布,湖泊和海洋,森林和草原……那令人神往的教堂、寺庙、博物馆、美术馆……你沉浸在世界的丰富与奇妙里,你面对长久的历史留下的种种痕迹……你得到了经验也得到了诗。你得到了安慰也得到了胸襟。你得到了休息也得到了启迪。你睁大了眼睛也张开了臂膀。”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大自然背后的精神,“那无与伦比的博大气质,那些顽强生存繁衍不息的生命现象,雄伟、柔曼、清纯、绚丽等等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风貌”,并在大自然的熏陶中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获得襟怀的大度和大气。我们要求学生“不仅细致地刻画山和水的外在形象,更描摹山和水的内在精神,记录自己对山水的主观感受,记录山水对自己灵魂的影响”,我们所期待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旅行和写作,达到人(学生)与大自然两种生命的“感动与交融”。这大概也就是“发现自然”的真意吧。

(二)发现自我

第11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 策略思考 教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悟力、鉴赏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崇高的传统美德,体悟博大的文化底蕴,继承凝聚的民族精神,形成深邃的思维体验,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中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如何做人,这种观念古今中外从来都没改变过。但是当前初中的语文教育却发生了偏差。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特别是中学基础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技术,轻人文,以分数取人,忽视或无视学习者人文精神的成长。在这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文内涵被忽视和淡化。

1.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远离生活,人文思想流失严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然而,目前,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高考的升学率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直接保障。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

2.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有些初中的语文教学依然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语文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忽视了语文人文教育态度,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导致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缺失,使语文这门充满人性之美、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艺之学。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思考

1.调整语文课程安排,充分发挥人文教育作用。

首先,首先要善于挖掘课内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把人文教育、人格塑造与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和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 其次,开放课堂内部系统。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学习媒介的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教学摈弃指令性,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答案不求统一,允许学生发表不同于自己的见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大胆想象。

2.更新语文教育理念,凸显人文精神。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由于旧观念的根基很深,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人文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而且语文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知识渊博是情感富有的源头,一个知识贫乏,不善说话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无形中,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大有助于语文教学。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要学会说话,敢于说话,并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善于结合与学生实际有联系的事例,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将学生之心紧紧系住。丰富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欢笑,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仅给学生带去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

3.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倡导人文化评价。

第12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所面向的对象不全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往往只注意提高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游的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本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的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的成绩。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造成了这些教师只注重教学成绩,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考试卷面中所单独反映的成绩的高低。

2.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板书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学生要做的就是在下面记笔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这样下去,学生就习惯了老师把一切都做好,“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灌输式和绝对化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在阅读理解中,学生也认为老师说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语文是极其灵活的一门学科,只要理解了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出来,也是正确的答案。

3.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

历史悠久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得教师认为他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忽视了语文本身作为一门学科,其作用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语言文化。其教学目的的偏差,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方法使用的不当,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激发,并且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有偏差。

二、搞好初中语文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于学习语文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对语文的学习、阅读等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就算语文教师再努力地教学,也无济于事,因为学习的主体根本不想接受语文方面的知识,更谈不上提高文学素养。因此,在做好初中语文教学方面,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并且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开拓性学习也会明显提高。“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准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收集充足的相关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述、分析和评价,其他同学听完之后还可以提问。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而且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后,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因为习惯决定一切。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其逐渐地形成学习语文的习惯。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就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后,要努力引导学生实现下一个目标,形成另一个好的习惯。比如:在开始学习语文时,在每篇课文讲解之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一段时间过后,学生自然就养成了自主预习课文的习惯。在这个习惯形成后,逐步地让学生在预习过后总结每段的段意,理解作者想要给读者传输的思想,以及在文中找出好词好句来积累。这样,就使得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课文的习惯,而不是依靠老师来讲解,来灌输知识。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尽量使良好的习惯不断地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并且时刻注意学生动态,避免不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经过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引导,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就会养成。

3.培养学生提问意识,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长期的应试制度,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老师讲课,学生埋头做笔记”现象,学生的思维钝化。在当前实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学生通过先预习课文,提出和文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从而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

语文的学习主要靠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对于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对于其看法可能千差万别。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经常组织学生展开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让学生走出课堂,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么宽广。语文学习的最终成功,在于学生能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

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课文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广阔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建起语文和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1)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读一些期刊、杂志和著作上的文章,通过拓宽阅读范围,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文章,更好地学习。(2)在给学生讲授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选取在平时生活中有用的信息,以达到学以致用。(3)如果所学习的文章是小说等类型的文章,可以鼓励学生将其表演出来,深入角色,通过对话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和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作对比,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4)组织班级活动,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语文本身和生活就紧密相连。通过以上方法,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生活的具体实践,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三、结语

语文教学中会经常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康改云.语文的教育方法探究.中小学电教,2008,(7).

[2]刘春凤.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方法初探.科教文汇,2007,(12).

[3]仇定荣.在初中语文教育这块土地上耕耘.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8,(2).

[4]王圣洪.如何做好初中语文教育.才智,2009,(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