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建设、人们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年上升,但人们却忽视了对于环境的破坏的问题,尤其是农村水资源的污染破坏更加突出。加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遏制水环境破坏行为,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的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新疆的自然环境较为脆弱,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以荒漠中的绿洲农业为农村生产的基本环境基础。但近年来新疆地区的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峻,需要人们加强对新疆农村的水环境破坏现象的认识,因地制宜地解决水生态环境破坏、退化的问题,为遏制农村环境破坏、水生态环境退化,推进农村、农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新疆农村水环境退化原因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有关部门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并由管理部门主导以此为依据对水生态环境进行管理。但纵观此类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都对于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针对性的规定,从法律层面还缺少对农村水环境污染行为的管理依据,因此有关部门还需要完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有关制度、法规。
(二)农业活动与经济活动造成污染
对于新疆地区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多表现在化肥污染、农药污染、乡镇企业污染、规模化畜禽渔养殖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等方面。新疆地区的农村农业活动与内地具有相似性,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学肥料,采用污水灌溉,导致地下水被大面积污染。相关的试验检测表明,新疆农村地下水中的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此外一些养殖业也对水体产生污染作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环境日趋恶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而且没有指定的堆放垃圾场所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垃圾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由于缺乏资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填埋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上是空白。
二、新疆农村水环境治理和改善对策
(一)加强农村水环境管理法治体系
笔者认为,立足新疆农村水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建立应该坚持下述几点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需要结合农村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民族组成结构、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协调发展。对农村经济建设来说,要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而不能竭泽而渔或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建设的成果,在已经产生污染的农村区域应该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力度。2、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新疆地区的农村水生态破坏问题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给环境的变迁带来负面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预防措施的前提下,积极治理已经造成的环境破坏现象,并继续探索更适应农村区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污染的发展模式。3、公众参与原则。环境是人们共同拥有的家园,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共同的空间,需要发动全社会的人们来一起努力为环境保护贡献自身的力量。因此,要加强新疆农村水生态环境立法体系建立,还需要加强人人参与的意识,大力宣传广大群众提高环保意识。而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过于单薄,加强环保教育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加大措施进行宣传教育,发动农民积极防治水环境污染问题。
(二)加快研发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
农村传统的生产运作方式,对于环境的污染较现代机械化作业污染更少,需要适当增加农业运作方式的转变,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大力研发无害污水净化技术,可以有利于新疆这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农业生产的需要。
(三)加强生态化农业道路的推广
首先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第二,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置适当宽度的植被缓冲带,在农田景观中适当增加湿地面积,在地形转换地带,建立适当宽度的树篱与溪沟以及实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的合理搭配和不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轮作等,也可减轻非点源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从根本上来讲,农业生产必须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草)、退田还湖(湿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新疆水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制建设。采取“台阶式”的经济技术政策和对策,对不同生产水平的乡镇企业,执行不同行业的技术规定和不同等级的技术标准。其次要加强宏观控制,做好市、区的环境保护控制规划。特别要重点保护水源,尤其是地下水源。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县级与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控制养殖业发展规模,加强污水灌溉的研究和管理解决养殖业污染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应科学、合理规划养殖业规模,建立生态型养殖场,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
三、结语
新疆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法规管理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农民环保教育与宣传,以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方式相结合,引进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无害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技术,为农村农业生产探索适合自身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要想彻底解决新疆农村水生态环境的污染防控问题,还是需要靠农村居民人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因为造成水污染加快的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口密度快速加大,人口素质偏低。因此在全社会加强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环境、防治水环境污染的良性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 刘洪喜.浅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恶化的成因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05).
[2] 刘笑波.论环境保护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今日科苑.2007(22).
1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1.1面广,分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居民踏上了入城的步伐,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了我国农村污水呈现出分散的显著特征,污水收集率较低。
1.2增长快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养殖,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污水增长快速。根据每年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108t,2013年达到了485.1×108t,增长了2.68%。
1.3处理率低与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90%(2014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0.2%)相比,农村的的污水处理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在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率更低。
1.4污染源复杂从引起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来看,主要有规模化养殖导致的畜禽排泄物污染,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强度较高以及农用地膜的使用等等都会加剧水环境污染。
2农村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的生产中,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磷、钾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化学肥料使用的快速增长,都会导致氮磷钾使用不平衡、土壤板结、土壤和水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农村的许多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的严峻现状。此外,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使用量也是不断攀升,总量由1989年的20.62×104t增加到了2014年的32×104t。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占全球总量的35%左右,农药的过量使用对水体产生严重危害。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并在灌水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2.2乡镇企业生产污染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乡镇企业由于其经济和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的局限性,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乡镇企业周边的水体环境严重污染。据不完全统计,乡镇企业每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中,废水排放达30×104t,化学需氧量排放300×104t,固体废物排放量达3000×104t,严重污染了农村的水环境。尤其是随着城市工业向城镇转移,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如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冶炼、矿产、机械加工、建材等行业逐渐向农村发展,加剧了农村水环境污染。
2.3规模化养殖污染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畜禽消费需求逐年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但由此,也给养殖场周边的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我国的畜禽养殖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地区,限于养殖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畜禽养殖的排泄物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水环境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畜禽粪便还田率仅为30%~50%,未经安全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或任意堆放,造成了氮、磷污染所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1]。
3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长期以来,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村镇与小区污水的处理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落后,除一些水源保护区的城镇或小区有简单的污水处理装置外,绝大部分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加强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3.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农业有害投入品,鼓励推广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种植,减少农业种植中农药使用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双禁”工作力度,对被列入“双禁”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监管力度,杜绝流入市场。在农业种植生产中,大力推广防虫网、杀虫灯等生态环保技术,加大农户尤其是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培训,提升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2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乡镇企业从事有污染、尤其是有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生产;合理布局乡镇企业,使有污染的企业远离住宅区、水源地、农田,尽量减轻在同样治理条件下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治理“三废”,使乡镇企业逐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使之高效、低能耗,便于普及推广。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
(一)分散式和无动力处理技术
无动力处理技术是当前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技术,它主要将厌氧处理作为核心,将生物滤池作为辅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不需要通过动力来进行驱动,而且也不会涉及到抽水泵等设备和装置的使用,分散式处理技术通过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埋藏在地下的适当位置,之后再利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效率,在埋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表之上还能种植一些绿化植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二)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渗滤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处理上主要是通过渗滤处理系统来达到治理目的的,土壤渗滤系统中主要包括慢速渗滤系统和快速渗滤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快速渗滤系统主要负责将污水引到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的地区,并在污水渗滤的整个过程,发挥出过滤、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进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慢速渗滤系统则主要发挥出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简化的作用。当前,土壤渗滤技术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于污水治理中。要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就必须确保土壤的活性、通透性等达标,这样才能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来说,当渗滤系统运行30天左右,应当对渗滤床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使其渗滤速度保持正常水平。
(三)稳定塘技术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地区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稳定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使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提高了对该技术的重视度,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就为稳定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奠定的基础,将该技术和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可以发现,高效藻类塘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对于土地面积广阔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稳定塘技术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值得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四)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湿地环境来发挥出清洁水体、减轻污染的作用,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它能和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作用、物理作用,进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而且湿地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系统,其组成结构中主要涉及到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这些组成成分能利用吸附、过滤、吸收、分解等形式来净化污染水体,最终取得最佳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湿地系统和预处理系统两个部分,其在金属浓度、COD等的处理上能达到三级或二级处理水平。无数的处理实践已经证明,当水体污染程度一般时,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中BOD?5的处理效率能达到85%左右的水平,对磷等成分的处理甚至能达到90%以上。
(五)沼气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厌氧发酵的方式来对动物和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它不仅能起到净化这些污染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将其转化为可被再次利用的沼气,且发酵之后的沼渣等物质能被用作土地的肥料,将沼气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能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进而降低其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控制好污染源头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的整体质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污水、垃圾等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治理好农村水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应进一步规范农村牲畜的养殖,建立专门的牲畜粪便处理设施,以免大量的牲畜排泄物进入到水体中,加剧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第二,应构建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以免出现垃圾胡乱堆放的现象。第三,应设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或沟渠,让污水能有效集中到污水处理场所,以免其随意排放到水中而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二)选择最为适宜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住户较为分散,且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必须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考虑到当地的居住特征以及所需花费的成本,尽量采用资金投入较低、容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可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污水浓度偏高的楼房区域,可采取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以确保出水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污水浓度偏低的平房区域,可选用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模式或者厌氧处理模式,包括土地渗透技术、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对于污水较为分散、很难汇集到一起的区域,可修建小规模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采用庭院独立式的自然处理模式等。
(三)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能改善农村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在降低水污染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所以,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采用复合肥料,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尽量采用生物技术,避免高浓度化学药品的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污染现象的发生。
结语
總而言之,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散式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稳定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对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来说意义重大,在实际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并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袁宝成.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及治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36):166-167.
关键词 农村;水污染;形成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29-02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农村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此外,还将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居环境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农村的水污染加以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水环境,为我国的生态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1 农村水污染的形成因素
1.1 农业生产污染源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家肥早已化肥等所取代。从而化肥农药将随着地表径流及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同时部分渗入地下水中,严重污染了地下水的水质。此外,近年来我国农村畜牧业规模日益扩大,而许多养殖场并没有设置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 而后随意堆积其清理出的粪便,最终雨水把粪便从高处带到低处,直接污染到农村地区的地表水。
1.2 农村工业污染源
由于今年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出现城乡互动的局面,使得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至农村地区。而这些企业中主要涉及到皮革加工、造纸、洗涤、印染和屠宰等污染严重的领域。此外,加上这些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和管理水平落后,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中, 严重污染到厂区周围的农村环境,甚至连耕地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并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1.3 农村水处理设施欠缺
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许多农村居民还是生活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中,许多农村居民比较分散,生活污水直接泼洒在家附近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收集体制,更不用说建成一个有效的农村水处理设施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等的排放问题。同时,农村畜牧养殖产生的污水排放也没有统一的处理设施,往往都是采用直排。因而,由于农村水处理设施的欠缺使得这些废水对农村水环境的危害成为农村地区水污染的突出问题。
2 农村水污染的防治策略
2.1 大力倡导与发展生态农业
由于有城市发展的教训,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而是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解决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农村形成“农作物―秸秆―畜禽―沼气池―农作物”的农业生产小循环模式;
2)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来引导农民合理、科学地使用化肥,同时,还要大力采用生物农药技术来降低农药使用量;
3)不断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农村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成具有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农业模式;
4)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农村建立统一的垃圾、污水处理厂,改善农村用水条件。
2.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保护意识
由于我国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在经济生活中,他们往往都是看重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轻长远环境保护。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必须做到:
1)对重点农户尤其是农村地方干部进行有组织的环境教育,从而提高其自身环境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2)大力度宣传环保知识,使农民意识到水污染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3)结合农村当地的具体情况,定期对乡镇企业进行污染情况检查,查找污染源,并提出减污治污措施。
2.3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完善农村公众参与制度
农村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因此水污染的防治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虚心听取民声,并要鼓励广大农村居民踊跃参与监督。可以先设立相应的农村水污染防治监督制度,从而确为公众能够自由地参与其中,然后,要不断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与范围,使公众对事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拥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同时,要积极地鼓励农村群众大胆地去揭发或检举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还设立相关的环境公益诉讼。此外,对于各种事关水污染防治的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同时要通过社会公示以及论证会等形式将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情况展示在公众面前,并强化社会监督。
2.4 开发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
由于受到当前经济与技术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处理设施严重欠缺。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并开发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及设施。同时,要确保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和农民资金为辅,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还农村一个干净、卫生的水环境,从而为我国生态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和正常生产活动。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应将改善农村水环境问题作为我国政府管理工作重要任务,因为农民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水污染和改善农村水环境,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立红.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
[2]夏妍,彭鹏,崔凤云,刘磊.农业生产对水体环境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环境科技,2009(S2).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对策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环境的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供水保证率低、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顺利实施,要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水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菏泽城区水环境污染现状
多年来,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及点源治理不到位,造成菏泽城区水环境质量较差。环城公园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起了重大作用,但目前菏泽城区仍有部分区域污染严重:一是长江路以南、定陶路两侧,大部分污水系菏泽泰龙化工有限公司外排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是城区菏鄄路两侧,由于城区部分污水经韩堤口排灌站排入菏鄄路路沟内,加上菏泽睿源化工有限公司、菏泽睿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处理后的生产污水,特别是七里河接纳了东明县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致使该区域水环境质量一直较差;三是天香公园水域,该水域与洙水河相通,城区大部分生活污水和青啤菏泽有限公司工业污水排入该水域;四是城东北区域、220国道两侧,由于菏泽华联印染有限公司、菏泽刚城纸业有限公司、菏泽栋梁纸业有限公司、菏泽天香毛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治污设施不完备或不能正常运转,外排工业废水不达标就进入七里河和安兴河下游。
2、城市水环境恶化原因
2.1水资源短缺。菏泽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61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数的1/6,属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缺水不但影响工业发展,而且对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损失更是不可低估。因为缺水,城市河湖干涸断流、湿地消失,导致城市日益“灰头土脸”,环境不断恶化,鲜有生机与灵气。
2.2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滞后。多年来,城市规划和建设侧重于城市经济功能的发挥,忽视了包括水环境在内的城市环境美的开发。菏泽市为了城区大规模改造和建设的需要,将贯穿市区的几条河流,如赵王河、洙水河、护城河及城区内的湖、坑塘填掉,使历史上形成的城市河网遭到了严重破坏。每逢雨季,青年路、牡丹南路、解放街等一片,给城市生活及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2.3水污染恶化未有效遏制。目前,菏泽城区建成区面积为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9万人,按每人每天消耗179公斤水量(含饮食业及其他三产企业)计算,全城每天约产生生活污水6.98万吨。据统计,约有60%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入洙水河,最后流入洙赵新河;约有30%的生活污水,经北城韩堤口排灌站提排进入菏鄄路公路沟内,通过七里河、安兴河流入洙赵新河;约有10%的生活污水,通过城西南的三角闸,提排进入东鱼河北支,穿薛庄涵洞进入新万福河。菏泽城区内外大小河道几乎没有一处清澈见底,就连人们公认的青年湖也不在话下,穿越城区的双河沟几乎被垃圾填满,一到夏天,常常是臭气冲天,蚊蝇泛滥,对居民生活及城市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3、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3.1提高加强水污染防治重要性认识。近年来,菏泽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教育,通过采取严把环保准入关口,加大老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力度,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不仅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整体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确保沿线河流清洁、无污染,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出的首要任务,菏泽市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均在南水北调工程水系,水质均要达到三类水质标准,COD含量小于20mg/L。但据省、市环境监测部门监测,上述三条河流COD浓度均大大超标。对此,各县区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及艰巨性,加大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按期达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所要求的水质标准。
3.2树立先进城市建设理念。要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水环境,要树立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服务条件的改善,人们会有越来越强的接近自然、返回自然的意愿。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用优美的水环境不断地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愿望。其次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使之持续发展下去,以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永续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第三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者们必须强化美的意识,提高美学修养,特别是要注重发挥水在美化城市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美的构思、美的设计、美的实践,建设城市美容工程,从而营建起舒适、整洁有序、和谐优美和生态健全的城市环境。
3.3依法治理重点水污染源。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搞好产品的升级换代是做好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各县区要引导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更新来减少污染排放;要教育和引导企业不断增强治污意识,在工作中坚持环保先行的原则,努力抓好“四个新突破”,即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实现新突破,利用高新技术治理污染实现新突破,调整原料结构实现新突破,建设生态企业实现新突破,以提高企业的治污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防止边建设边污染,杜绝新的污染源;近期,要加大对医疗机构排污情况的监测力度,严禁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医疗废水。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水污染防治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近期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努力完善水污染防治体系,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3.4大力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必须着力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第一,实行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对于缺水较重的菏泽市来说,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发展高耗水产业,逐步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要控制城市的规模和人口的膨胀,使水资源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协调发展。第二,厉行节约,建设节水城市。对现有高耗水、低效益的工业项目和设备,要逐步进行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耗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第三,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应建设蓄水工程,加大力度引蓄黄河水和拦蓄利用地表水,要合理开采地下水,使水资源达到采补平衡。
关键词:水资源状况;水环境污染防治;隧道施工技术
Abstract: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the social public public demand, is als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cessary conditions. As a kind of public undertakings, the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cannot rely on the market to realize,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of main responsibility can only be borne by gover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pollution in hengshui city governmen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and de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 and some overseas experience, explores the hengshui, perfect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eans.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ntrol;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衡水市水污染现状与政府治理的必要性
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全年降水量较少,旱情比较严重,由1956-2003年降水量计算结果可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09.7 mm,滹滏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493.6 mm,黑龙刚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521.0 mm。衡水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降水较大、西部较小,东部降水量在520-560 mm之间,西部在450-500 mm之间;降水年内变化大,6-9月降水量较大,占全年降水量的66.3%~84.8%,而整个汛期的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衡水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详见图1。
图1 衡水市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随着衡水市经济的发展,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加之河水干枯等,近些年衡水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差,污染现象严重,且近几年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衡水市地表水主要河段综合污染变化趋势见表1,对衡水市观测井的水,质状况研究发现,重污染所占比重均在一半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可见水质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最好加上2010、2011年数据)
2.衡水市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分析
2.1 严格控制新污染源
衡水市区的开发建设要纳入生态市创建总体规划,并在适当时机申报“生态区”建设,创建生态示范区。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生态县(区)建设的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制定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不准审批建设三类严重污染企业,对于二类较轻的污染企业,应远离文教卫生、行政区和商住区,要合理布局。
2.2 有效治理老污染源
结合污染源普查,对市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污染状况调查,了解企业位置、性质、主要产品、产量、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等,并进行分类,做好准备,为将来开发建设新城地区重点污染源治理和管理提供依据。
2.3 大力建设基础设施
十一五期间衡水市新建并运营了12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一座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努力提高污水处理厂收水率,其中衡水市路北污水处理厂收水率达到了8万吨/年。另外,桃城区滏东、赵圈镇、景县龙华镇、故城夏庄等污水处理厂也正在积极重点推进建设。
2.4节约用水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衡水市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要坚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做好江河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好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用水。要不断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在城市和工业部门中逐步做到计划用水、合理用水和科学用水。废水资源化与回用有很多优点,能节约宝贵的新鲜水,缓和工业与农业及工业与城市的用水矛盾,减轻或避免长距离输水的问题。
2.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分为两大类:(1)从水源取走所需的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然后在另外地点回归水源;(2)取用水的位能发电、发展水运、养殖水产和水上游乐。衡水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多地表现在城市生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用水上。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污染物排入水源水体成为改善城市自来水水质的根本途径。有必要在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法规、市政排污设施建设与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工程治理措施。近年衡水市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该地区水污染发展趋势,但该地区面临的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
4.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意义
为了尽快提衡水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除了必须继续开发适应衡山市市情且切实可行和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与设备外,还必须健全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性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产业技术经济政策,尽快解决部分污水处理收费及价格问题,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村镇人口的不断集中,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绝大多数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不仅造成小城镇本身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且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水资源短缺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据近十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等数据统计,南方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而北方仅占19%,人均资源量还不足南方的1/5。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著,无论生活、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解决衡水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对衡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秀娟.环境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白云龙.甘肃省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及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3.
[3]胡占晶.谈污水污染防治战略与技术发展趋势[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
[4]黎元生,胡.论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及其对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4.
关键词:水环境;水质量;保护对策
1 引言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是在油田矿区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的、以石油经济为主体其它多种经济为辅的工业城市。市区内无天然河流,湿地资源丰富,泡泽众多,有天然百湖之城的美誉。
大庆地区水源主要以嫩江为主,嫩江干流从西南边缘流过,在肇源汇入松花江,乌裕尔河和双阳河分别由依安、明水县入境,均为季节性河流。水文受流域径流和降水影响较大,全市大小泡沼湖泊208个,正常蓄水面积1 757km2,总蓄水量为46.1亿m3。水体地域分布不均衡,腹地缺水,表现为明显的闭流区特征。全市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为21.59亿m3,建有主要用于城市生活集中供水水源的水库4座,包括大庆水库、红旗水库、龙虎泡水库、东湖北湖水库等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库,库容总量为7.72亿m3。
2 大庆市水体质量
2.1 泡沼水质
湖泡水环境质量较差,大部分为Ⅴ类或劣Ⅴ类水体,水体偏碱性,主要有机污染物为COD、BOD、氨氮、总磷、石油类等,有机污染物指标均超过污染值。重金属含量超标,主要超标重金属为Hg、Zn、Cu、Cd、Pb等。
2.2 水库水质
大庆市主要水源地水库蓄水区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并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对水质的要求。浮游植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3.14~3.40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15~070之间。底栖动物的BPI指数变化范围在0.73~0.82之间。这些数据均表明,水库水体处于轻污-中污状态,且平水期的水质略好于丰水期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源地标准。
3 污染因素
3.1 工业污染
由于油田生产和建设的需要,将市区内近半数的泡沼用管线或明渠进行连通,形成了覆盖整个油田区的排水网络,联合站、注水井和地面污水处理站等单位由于生产中的突发性事故和失误等原因,向泡沼排放含油污水,严重影响了油田区水环境质量。另外,新兴的工业厂区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污水,直接流入地表水体,也恶化了水质。
3.2 农业污染
农业生产中各种化肥、农药用量逐步增加,农田残留的农药、化肥随地表径流流入地面水体,同时,污染水体的灌溉更形成了恶性循环。
3.3 环境用水紧张
由于大庆没有天然河流,除地域内降雨外,引嫩工程是主要水来源,该工程主要满足工业、生活等用水,没有多余水量提供环境用水,由于得不到环境用水的补充,水体的自净能力极差,在很大程度上也恶化了水体污染的程度。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与治理
排点污染源,关注污染排放大户的污染物处理,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环境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污染防治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完善落地油生物治理和油田废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完善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站、污水回用及污水截流工程,减轻生活污染负荷。提高科学施肥、灌溉技术,通过土壤检测,有针对性地施肥,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控制农业废水排放,尤其控制畜、禽、水产养殖的废水排放,要做到集中处理,排放达标。
4.2 建立完善的水体质量监测体系
建立负责水质监测工作的专业团队,选择重点区域尤其是饮用水源地水库,进行有规律长期的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准确可靠的水体水质情况档案,发现水质出现突然恶化或污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形成调查、处理、应急预案机制等体系。做到有专人随时发现情况、有畅通途径及时汇报情况、能正确无误地处理情况。
4.3 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大庆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提高全市人民的水环境意识,懂得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已事在必行。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大对水环境问题的工作力度,大力投入人力和财力,使大庆水资源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刘群义,包晓秋.大庆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4):47~48.
[2] 刘铁顺.大庆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综合整治[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8):45~47.
[3] 张亚娟,慕 山.大庆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5):102~103.
[4] 吴晓明,王艳芳,李向光.对大庆市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4):161~163.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X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9-0057-01
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源污染物直接转移到环境中,加重了环境污染程度,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污染程度提供一种客观的评价手段,在众多环境监测技术中,生物监测是敏感度最高、成本最低的监测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1 生物监测技术概述
1.1 生物监测的基本原理
生物监测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即生物与其生活的周围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当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后,生物体内部就会随之出现大量有毒物质,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些有毒物质不断积累,导致生物生长指标、分布状况发生巨大变化。如当水资源被污染之后,水体中藻类细胞的光合作用就会出现异常。由此可见,通过合理运用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反应就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状况的监测,这个应用的过程就是生物监测。
1.2 生物监测的应用优势
生物监测不仅是其他环境监测方法的补充,更能有效弥补其他监测方法的不足,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应用优势:
①连续性。连续性指生物监测能够动态收集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环境变化信息,从而提高环境状况分析的系统性。
②灵敏性。生态环境中的一些细小变化无法被理化监测技术所察觉,但是可以通过生物监测的日积月累和和生物富集效应放大这种改变,从而大大提高环境污染监测的敏感性。
③保护性。各种理化监测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应用生物监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手段。
④经济性。生物监测无需投入技术、设备、资金等,而且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有效节省了人力物力。
2 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范围
2.1 水环境监测
水生生物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水质受到污染,水生生物必然会受到影响,通过水生生物的一系列变化就可以直观监测水质污染状况。水环境监测中两种最常用的生物监测技术就是微生物群落监测和指示物监测。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敏感的反映出水质变化,如将泡沫塑料放入水体中,通过分析泡沫块收集到的微生物就可以得出监测结果。指示物监测法主要通过分析受污染水环境中缺失的敏感微生物来达到水质监测目的,由于指示物生存周期长、活动范围小,因此监测结果比较可靠。
2.2 土壤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很多,可使用的生物种类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其中,最常使用的生物种类是动物,一般以蚯蚓为监测对象。蚯蚓在土壤环境中的敏感性较高,其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可直观反映出土壤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此外,植物监测法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这是因为土壤受到污染后植物生长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进而出现生长代谢异常,从而反映出土壤受污染情况。
2.3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分析大气质量及污染程度,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大气污染是影响范围最广的重要因素,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使用植物指示物作为监测对象,这是因为植物生长位置比较固定,因此管理起来更加方便,将植物作为监测对象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出大气环境状况。针对不同的污染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植物作为指示物,如二氧化硫指示物包括落地松、杜仲、水杉、地衣等,这些植物受到二氧化硫污染后,叶子表面会出现斑块状物质,叶子边缘也会逐渐变成土黄色。
氟化物指示物包括郁金香、杏、梅等植物,这些植物受到氟化物污染后,叶子形状会发生改变,叶面上也会出现浅褐色或红褐色伤斑。二氧化碳指示物包括烟草、番茄、秋海棠、向日葵等,这些植物受到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污染后,叶脉上会出现不规则的伤斑,叶片颜色也开始发生改变,变为黄褐色、棕色等。
3 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生物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特点,本文将举例说明几种比较常见的生物监测模型。
3.1 果蝇生物监测模型装修监测
果蝇是一种多细胞真核生物,具有生存期短、繁殖迅速、反应灵敏的特点,虽然果蝇生物结构简单,但是其生理功能与其他哺乳动物类似,因此经常作为环境污染综合性监测的首选生物材料。果蝇生物模型主要用于室内装修环境监测,通过分析果蝇在室内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就可以评价室内污染情况。新装修的室内空气中一般包含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这些挥发性物质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和家具,国内外普遍将耗氧量作为还原性有机物污染的评价指标,但是缺乏一种简捷有效的检测手段,因此,需要建立果蝇生存模型。
果蝇生存模型需要设置对照试验,生活在正常环境下的果蝇寿命在36~54 d之间,平均寿命为43 d±3 d,而生活在刚装修完毕环境下的果蝇寿命在23~35 d之间,平均寿命为29 d±2 d,通过统计学检验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经测定发现,实验组检测空间装修后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机物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由此可以看出,果蝇生存模型的监测效果比较好。
3.2 卤虫生物监测模型毒性监测
卤虫是水产品养殖中的一种常见饲料,来源稳定,其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主要取决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明显,易于观察,卤虫幼体对毒性异常敏感,因此美国国家环保总局将其列为毒性试验生物。国内也有应用卤虫进行废水毒性监测的报道,但相对而言较少。卤虫幼体对油田生产水样品的敏感度较高,由于卤虫生长发育的身长值与毒物浓度呈负相关,因此,通过分析卤虫发育龄期可准确区分出样品毒性差异。
4 结 语
生物监测可用于不同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与其他环境监测方法相比,具有连续性、保护性、灵敏性、经济性等几大优势,其主要用于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监测,单项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大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而提出解决对策,因此,加大环境监测对于强化环境整改力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物监测发展时间较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多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和交融,生物监测技术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比较得到显著提升,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戴舒雅,余俭,丁波,等.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J].污染防治技术,2013,(5).
[2]张平,利用生物监测技术监测水平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J].北方环境,2011,(8)
[3] 许凡.发光菌法测定生物综合毒性与其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J].环 境,2011,(S2).
[4] 郑雪松.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5,(11).
关键词: 农村; 环境污染; 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 面源污染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 农村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与经济社会发展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阻碍也将日趋明显[ 1~3 ]。农村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新的重点和难点[ 4~7 ] , 如果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建设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能顺利进行。
1 农村环境保护概念及意义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等。农村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由于农村环境是农业环境的中心,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保护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需要, 也是保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类型
2.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 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 乡镇企业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点[ 7~14 ] , 造成水质变坏、土壤污染、大气浑浊恶臭, 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危害农业生产, 且易传染疾病, 影响居民健康。
2.1.1 畜禽养殖污染面广且量大, 污染严重 农村畜禽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状况, 且数量较多, 大量畜禽粪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造成当地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 现已成为农村一大新的污染源[ 8, 12 ]。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 畜禽粪便对地表水造成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 对大气造成恶臭污染, 甚至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其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2.1.2 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高, 流失量大 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 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农药残留, 重金属超标, 已制约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8~14 ]。我国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已居世界之首。化肥施用量为4 637万t / a, 按播种面积计算, 化肥施用量达40 t /km2 ,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25 t /km2 的安全上限。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肥料之间结构不合理现象。化肥利用率低, 流失率高, 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 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 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使用量约130 万t / a, 只有约1 /3 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我国已有913万km2 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并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2002 年, 对16 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结果表明, 农药总检出率为20% ~60% ,总超标率为20% ~45% , 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因此, 化肥和农药这2类污染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2.1.3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亟待完善 由于缺乏基本的排水和拉圾清运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大多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排放或沉积在村边沟渠和村庄地面, 最终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6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 成为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我国污灌面积由1978年的4 000 km2 增至2003年的30 000 km2 , 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0%。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或毁损的农田为1 300 km2。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每年产生的约为112亿t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 产生的超过2 500 万t / a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 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2.1.4 塑料农膜使用增加, 污染加剧 近20 a来,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污染也日趋严重。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 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t, 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178 t /km2 , 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 /5左右。
2.1.5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 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 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1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 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污染与危害[ 1~4 ]。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 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 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 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目前, 工业“三废”排放量及污染仍呈增加的趋势。
2.2 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
根据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主要分为3类: ①由现代化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造成的各类污染,简称农业污染型(面源污染) ; ②由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简称生活污染型; ③由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简称工业污染型(点源污染) [ 8 ] 。 [ Www.]
3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环境意识不强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 忽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农村土壤以及河道的污染。大多数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知之甚少, 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法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 盲目施肥, 结果不仅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 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
3.2 传统农业格局被打破, 养殖业与种植业日益分离传统的畜禽养殖规模较小, 种植、养殖一条龙, 畜禽粪便大部分作为农家肥, 对环境污染较轻。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畜禽养殖业正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不仅污染总量大幅增加, 而且污染呈相对集中趋势, 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水产养殖因在养殖过程中投放大量的精饵料、鲜活饵料、肥料和药物, 造成河道水体污染。在种植业中, 农民只认识到使用化肥农药简单、方便, 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
3.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需要。长期以来, 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 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4 监管体系不健全,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目前环保部门还没有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专职人员素质低、监测仪器和业务经费短缺, 对农业环境还没有常规监测[ 6 ]。大多数农产品既无1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也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更缺乏必要的检测监督手段。
4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4.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 在农村营造1个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热烈气氛。
4.2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 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试点, 探索农村治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抓紧研究制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4.3 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环境规范管理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必须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新阶段。最关键的还是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加速对农业环保的环境立法,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4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包括: 畜禽养殖及集镇生活污水的污染治理, 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填埋, 河道“三清”(清淤、清障、清水面漂浮物) 以及控制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4.5 加强科技支撑力度,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 联合和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
4.6 推广清洁生产, 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在农村推广清洁生产, 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通过资源化途径加以综合利用, 这是治理农业污染的最佳途径。如畜禽粪便和秸秆通过沼气化处理, 既利用了沼气能源, 又可利用沼渣、沼液作果园、桑园肥料; 还有以畜禽粪便为基质加工成复合有机肥料, 既保持了化肥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 又弥补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 还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粪便污染环境问题。最大程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4.7 强化监督和管理, 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法定职责。同时, 农业部门还应承担突发性农业污染事件的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开展农业环境整治的技术研究等。坚持“环保惠民”理念, 建立“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 环保牵头, 部门协助, 联合推进”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建章立制, 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 是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证。要根据《环保法》, 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 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多方努力引导农民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协助农民引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通过“绿色”的生产经营方式, 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目的。[ hi138\Com]
参考文献
[ 1 ] 国家环保总局1200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 ]. 中国环境报, 2005 - 06 - 151
[ 2 ] 国家环保总局12006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N ]. 中国环境报, 2007 - 09 - 211
[ 3 ] 苏 杨1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 ]. 经济参考报,2006 - 01 - 161
[ 4 ] 国家环保总局1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N ].中国环境报, 2007 - 05 - 211
[ 5 ] 周生贤1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说明[N ]. 中国环境报, 2007 - 08 - 281
[ 6 ] 中国国务院第508号令1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N ]. 中国环境报, 2007 - 10 - 181
[ 7 ] 杨智明12005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J ]. 河北环境保护,2006, 7 (2) : 1 - 231
[ 8 ] 张笑归, 刘树庆, 窦铁岭, 等1白洋淀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J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 (2) : 27 - 311[ 9 ] 杨志新, 冯圣东, 刘树庆1隔、锌、铅单元素及其复合污染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关系研究[ J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 (4) : 138 - 1411
[ 10 ] L iu shuqing1Effects of Cd and Pb pollution on soil enzymaticactivities and soil microbiota1Front [ J ]. Agric1China,2007, 1 (1) : 85 - 891
[ 11 ] Yang zhixin1Effect of cadium, zine and lead on soil enzymeactivities [ J ]. Jounrnal of Envirenmental Sciences, 2006,18 (6) : 1135 - 11411
[ 12 ] 周元军1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 J ]. 医学动物防治, 2003, 19 (6) : 350 - 3541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措施;建议
江北区是重庆市主城核心区之一,位于重庆市中部长江、嘉陵江北岸沿江地带,幅员面积2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98万。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江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潜在威胁。如何有效防治水污染,协调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已迫在眉睫。
1 江北区水环境现状
江北区境自西向东三面环江,有长江、嘉陵江两条大江、御临河和栋梁河两条河流和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朝阳河、双溪河、茅溪、溉澜溪、盘溪5条溪流,全部都为过境河。主要江河在江北区境内的总长度114.58公里,流经江北区客水总量3538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十分丰富。
江北区一级水功能区划共划分11个。其中划分保留区2个,开发利用区9个。二级水功能区划共划分15个。其中景观娱乐用水区6个,排污控制用水区1个,过渡区1个,工业用水区3个,饮用水源区4个。
核定江北区境内长江、嘉陵江、御临河、栋梁河、朝阳溪等10个功能区的COD纳污能力为7757.58t/a,NH3-N纳污能力为934.46t/a。功能区纳污能力主要集中在长江和嘉陵江。提出到2020年江北区长江、嘉陵江、御临河、栋梁河、朝阳溪等10个功能区的COD污染物入河限制排放量为7284.70t/a,NH3-N污染物入河限制排放量为607.22 t/a。
对照水功能纳污能力和入河限制排污总量,江北区水环境现状问题比较严重,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2 江北区水污染主要问题
2.1 受上游水质影响
江北区境内都是过境水,大部分污染源都是从上游汇集而来。以盘溪河江北开发利用区2014年12月采集样本为例,受上游渝北段影响江北入口段氨氮超标倍数为4.10,江北出口段氨氮超标倍数为2.20,江北境内通过对排污的管控加之水体的自净能力,氨氮超标下降了54%,但水质还属劣Ⅴ类,未达到其水功能区Ⅳ类水质的管理目标。
2.2 底泥污染严重
江北区主要次级河流由于污染物的长期累积,一部分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污染,导致河床底泥淤积较厚,河水发黑、有异味,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减退。底泥中的污染物质是长期累积形成的,对水质的影响也比较持久,即使外界污染源消除后,底泥仍可能在很长时间中对上覆水的水质产生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向上覆水体释放各种污染物,是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二次污染源。
2.3 农村面源污染
江北区农村环境下,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等,化肥、农药施用方式不合理,植物利用率低,通过地表径流至周围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人畜粪便、垃圾及生活废水等未处理,无组织排放,造成地表水污染。减缓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是我区面临的艰巨任务。
3 措施及建议
3.1 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量。到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66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8%以上。203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90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库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
3.2 加强跨区域断面水质监测
重庆市境内的大小河流纵横交错,一般都流经不同的行政区域。为了更好的保护水资源,达到水质管控目标,建议加强跨区域交接断面水质监测,明确交接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定期监测。有利于落实责任主体,追溯污染来源,达到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3.3 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管理
依法开展入河(库)排污口监督管理,在江河、水库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区环境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审批。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停止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库)排污口;对排污量接近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库)排污口。对不符合水功能区达标建设要求设置的或不按要求排放的入河(库)排污口,要坚决依法取缔。
3.4 加强面源污染源管理
一是加强巩固禁养区内已全部搬迁、关闭的成果,加大监管查处力度,出现反弹应依法取缔;对限养区内的畜禽养殖规模严格控制,并逐步压缩养殖规模,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区环保局、区农委和各街镇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加强宣传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改变施肥方式等措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防治污染物流失。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使污染物在农业系统内得到循环利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功能区划修编报告[R].2010.
[2]徐敏,续衍雪,等.新形式下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的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15(11):4-8.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8502
1引言
水资源与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人类就需要在有水的地方繁衍后代,现如今,水流域已经逐渐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场所。水是人类在现如今最为宝贵的能源之一,流域水是否安全是当今的重中之重。对于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还需要及时地改善与处理,水资源一旦被污染,引发的后果十分严重。怎样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流域水能够被有效地开发利用而不被污染?怎样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流域水的节约工作有效开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流域水的保护管理工作入手。
2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流域水的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根据报道,现如今我国一些地区的污染物排放较高,甚至要高于环境的容纳量,在我国各种水质之中,能够达到要求的净化后进入自来水厂的仅有不到1/3,恶劣的水质达到近1/2,并且在地下水的处理中,我国许多城市的污染仍然较为严重,还有很多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随着水污染环境的逐渐增加,污染的范围程度也越来越大,对于全流域都产生了影响。此外,有些污染物甚至已经进入了海洋领域,其中包括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的混合物,这些污水的混合,使得污染的趋势越来越复杂。面对水资源开发,现如今的一些单位也极不负责,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使得生态用水量大幅度减少;一些本来能够起到净化污水作用的微生物的数量也有所减少,有些流域中的微生物甚至几乎灭绝;对于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水生生物也已经越来越稀少,导致恶性循环,使形势更加严峻。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来保护水资源环境,但还是不能有效地对水污染进行良好的控制。
对水资源环境的保护缺乏合理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原因。现如今,我国对于水资源环境的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相关的内容也有矛盾,缺少对于下面执行部门的执法手段。比如现在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法》,二者对于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不完全相同。《水法》中规定,在处理流域水管理规划时,水利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一同进行,相互协作,但在该“管理规划”时,只包含资源管理规划,却不包括污染管理规划。污染防治规划在各个法律法规中都不完全统一,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防治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在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水污染中,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在污染出现时需要承担责任者,而在现实情况下,有很多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水污染,这就需要具体明确相关条例,落实责任到个人。
在实际过程中划分水功能区制度也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在《水法》中,对于水功能区,规定水功能区是由水利部规定的,但是水环境功能区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划定的,这就产生了二者概念上的冲突,不仅会造成管理上“我推你,你推我”这样的矛盾,还容易造成二者对于整体水污染治理方面工作上的重复,引起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资源上的分配,二者都无法准确地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其次,在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整体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现如今,水利部有七大部门对流域进行规划与管理,但是也无法做到相互协调,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并且,在一些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无人负责的情况,这也是一个严重的弊病。对于水资源管理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难题,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长期以来缺乏稳定的投资,这也一直制约着水资源保护的发展道路。目前水资源管理一般为政府投资,内容包括对于整个环境治理改造的资金、污染超标的资金,以及建设资金等,资金尽管数目可观,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工程所需的资金要求也十分巨大,很多都是数亿元的项目,经常也是入不敷出的现象。此外,资金投入的地区性要求非常高,一般水资源保护设施的收益具有很强的地区外部性,但是往往由于政府对于这些投资方的不够重视与信任,使得除政府以外的投资方很少参与。由统计数据显示,只有环境保护的投资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改善中国的环境质量,显然,目前的投资还不够充足。
最后,在进行流域水管理综合保护时,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也不够完善。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根本目的在于使得当地政府有最充足的效益,而对于水资源保护管理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利益来源,就可能造成在处理水资源管理时不注重长期效益,仅仅追求短期效益。在实际的运作中,地方政府只关注自己的行政效益,却忽视了运行过程中的环保功用,从而导致了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并且也因缺乏交流,阻碍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影响了部门之间的协调。有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内部就有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自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效益,甚至忽视了流域水保护,出台一些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政策,这样就极大地损耗了自然资源,经济水平提高了,但是环境变差了,特别是在有职能交叉的一些部门当中,这种情况出现得最为普遍,影响了后期工作。
3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水资源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不能一拖再拖,一旦出现有污染环境的现象,必须立即解决环境问题,否则就有可能对流域水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并且是无法恢复的,这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财产损失,还有可能是在整个资源层面上的环境污染。
3.1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水平
就目前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并且有些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执法方式不够多样化,甚至一些法规与环境保护存在着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还有执法不严的情况,执法活动较为随意,对于执法的规模与进展都进行临时活动,不考虑后果,这样很难对污染者进行及时的处置,也可能导致污染的现象反复发生,所以,应划分不同管辖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控操作,对于流域内部的一系列活动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明确流域内部的相关法律条文,克服法律法规中的空白与矛盾之处,组织制定相关机构的建立,并设有一定量的处罚。
3.2构建相关机构,进行管理调节
针对目前管理机构的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方面还不很完善,监督与分工部门还有极大的差异,我国的水环境管理体制涉及到多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之中,管理监督并没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也不够严格,往往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逐步排查,找到失误出现的根源,进行及时的调整。并且,跨区域管理也存在着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所以要在管理过程中统一监督与管理,增强环保机构的实际职能权力,加强法律法规管理。
此外,还应该设置一批与流域水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机构,对组织开展水环境的保护制定应有的建设,实施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增强经济的基础下,促进水环境的保护。这不仅仅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还需要各个机构之间相互明确自己的任务,做到责任到人,防止机构之间出现交叉,明确制定管理流程,在工程开工之前就签订环境保护协议书,防止流域水资源产生污染,一旦出现环境的污染立即就有相关单位进行严格审查,明确污染发生的部位,找到相关负责人,达成解决的协议,及时清理污染物,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同时需要建立相关的应急机构,时刻做到岗位有人,能够找到负责该问题的相关责任人。
3.3增加资金投入,加大管理力度
无论是环境保护资金还是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国家的财政预算都对其缺乏稳定的供应来源,所以,在环境的保护过程之中,相关的执法力度才往往不够,执法水平不严谨,对于水环境的检测设备更是少之又少,加上污水处理的设备也不够多,从而耽误了污染后环境的及时处理。要及时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在投资之中环境保护能够顺利进行,这需要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经济手段,刺激流域水环保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也使其能够在城市水污染过程中有效运行。政府应该积极鼓励民众和民间供应商积极投资,增强信任,进行长期的合作。
4结语
目前水污染的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处理起来也十分艰巨。对于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进行长期的工作,并积极向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引进高科技等手段,合理有效地处理其中的问题。目前,对于流域水的环境管理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环境保护方面,只有做到环境不被污染,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取收益,本文对流域水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希望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地进行。参考文献:
[1]孟伟,张远,郑丙辉.水生态区划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J].水科学进展,2007,18(2): 293~300.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1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农村水污染问题是最为敏感的一环,大量化学物品的使用,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水污染治理,对改善农村水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村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主要是指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使得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水体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用途。农村水污染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综合体,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1、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离不开农药和化肥,合理的使用能够促进农业增产。我国农村广泛地存在着农药化肥滥用问题,导致氮磷钾使用不均衡、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水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并在灌水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环境。
2、居民的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各种污水的总称。其中包括厨房、洗涤室、浴室等排出的污水和厕所排出的含粪便污水。居民的生活垃圾若处理的不当,其间所含的有害成分将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和人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这些农村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会通过水源地扩散。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的拉夫运河污染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3、畜禽养殖和农业生产废水随着地表肆意漫流,造成非点源污染
畜禽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尿等废弃物在排放前鲜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绝大部分就近排入水渠汇入河道或渗入地下,其中氮、磷等元素促使水体富营养化,或使地下水中的硝态氮或亚硝氮浓度增高。未经处理的农业生产废水同样导致非点源污染,其中所含有的大量磷元素加速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4、工厂污水排放
相对于工业废水来说,生活污水不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因此会引入工厂,来提高当地的经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水量及水质污染量很大,已经成为了农村废水的来源之一,工业废水是量大、成分复杂、难处理、不易降解和净化,危害性非常大。各类污水组成互不一致,千差万别。这样的举措,使农村的环境更加恶劣了。
5、酸雨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酸雨能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体酸化,其中生长的各种鱼虾等动物、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庄德辉认为,藻类是水体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在酸化水体中,藻类数量减少,特别是在藻类形成水华季节,与邻近非酸化水体相比,种类明显偏少,严重破坏水体。
6、水污染处理设施欠缺
现在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净化任何污染废水,由于技术投资高、运行费用大、管理维护技术要求高,因而很难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些作坊或工厂企业虽然建有污水处理设备,但却是部分运行或者不运行,致使废水依旧污染着水环境。
二、农村水污染成因分析
1、环境意识淡薄
由于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农村地区老百姓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维权的意识很淡薄,对于身边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以为然。这种情况一方面加剧了农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他们没有环境保护意识特别薄弱,旧的生活和生产习惯加速了农村环境污染的进程。
2、技术支持和资金缺乏
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水平总体偏低、采用的技术鱼龙混杂;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后由管网排放;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许多地区都存在“建的起、转不起”的状况;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缺少污水设施运行的专业管理人员,难以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持续正常运转。现在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处理和运营都已成熟,且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很少,这也是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少必要的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主要原因。
3、缺少监管体制与机制
很多工业项目因为其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在发达的城市地区很难立足。这些工业项目就逐步转移到环境监管薄弱的农村地区,利用农村地区地处偏僻等特点,逃避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而当地居民和领导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这些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不是特别反对。
三、农村水污染治理措施
1、发展生态农业
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努力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要求政府将投资重点放在生态工程的研究和利用上。生态工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控制工程、营养元素植物带控制生态工程、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从根源上制止农业污染,使农业生产体现出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处理,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
2、采用新型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控制酸雨形成
对酸雨采取的防治措施有:①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能源消耗等,限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从根本上控制酸雨。②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处理。③区域集中供暖、供热。④提倡节约能源,降低能耗。⑤改良发动机和使用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⑥转换能源结构,用清洁的水力、风力、太阳能等代替火力发电。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对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环境问题突出地区,政府应该分门别类地给予相应的财政资金补助,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治,重在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立后,通过实施环境资源税、排污收费等经济手段,完善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4、加大农村广大地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应该采取宣传车、张贴标语、环保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大农村广大地区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引导农村基层采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进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得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农村环境保护中来,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在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5、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起针对农村实际情况的法律体系和相关标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缺少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而城市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技术规范,也并不完全适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只有完善了相关的法律体系和技术标准,才能使农村的环境保护做到有法可依和正常推进。
结束语
深入农村实地调查,考察问题存在的具体情况,裁定合适的防治措施,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村民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农村水环境的改善,达到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最大程度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成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孙永波,官洪国,张丽,等.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污染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