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的概念

时间:2023-07-24 17:0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经济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经济的概念

第1篇

刘燕(1993.10-),女,江苏镇江人,本科,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管理学。

肖沛景(1995.08-),女,江苏无锡人,本科,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努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展开论述。首先,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几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策略:引导树立低碳理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关键词:我国;低碳经济;低碳理念;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

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人类必须要探寻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至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受到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很多努力。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

何谓低碳经济呢?目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2010)在《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陈诗一(2012)在《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中指出:“低碳经济为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既考虑发展又考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综合上述概念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影响下,所实施的一种低污染、低能耗的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策略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在各方面始终积极作出不断的努力。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树立低碳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必须要树立低碳理念,低碳理念的树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无法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有效的对低碳理念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更多的低碳知识,最终树立低碳理念。唯有人民群众普遍树立低碳理念之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建立低碳理念之后,我们还需要引导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低碳生活方式,诸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电、节气,要积极的购买低碳产品等。各地在建筑设计方面也应该积极提倡进行节能建设,通过安装节能控制装备等方式实施建筑节能等。

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并不合理,不适于发展低碳经济。我国要想发展低碳经济,让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持续下去,必须要尽快调整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可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出路。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必须要积极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应大力发展那些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在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应积极鼓励人们投资低碳产业,对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应积极引入节能和污染处理设备,尽可能的降低传统工作生产方式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拥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所实施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是粗放型、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要尽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含量的提高有效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均得以有效的证明。在未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有效的运用于生产当中,以科技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以及政策。例如,尽快与世界接轨,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碳排放制度。对于那些超出碳排放标准的企业必须要予以严厉的处罚,而对于那些严格控制碳排放的企业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企业,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也需要予以一定的照顾。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实施免税或减税政策。通过相关制度及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之路在未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要在很多方面继续作出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措施积极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以更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1.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2.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

[2] 陈诗一.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经济研究.2012(08)

第2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经济效益;九寨沟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概念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低碳经济概念的影响。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关于“走向低碳的旅行与旅游业”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2010年国务院推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表明了政府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对旅游业进行调整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虽然旅游业作为三大产业中的“无烟工业”,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业与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旅游者与旅行社的不规范行为使得碳排放超标,严重破坏了原始森林、旅游景区等环境。本文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名录之一的九寨沟为例,分析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对九寨沟的经济效益影响,探讨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的现状

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现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九寨沟在旅游景区与旅游业中强大的影响力来说:九寨沟处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沟内分布着108个湖泊,有着“童话世界”的誉称;而且作为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在国外友人心目中也有着美好的形象。例如:澳大利亚青年大使发展项目的志愿者艾米与蒂姆每年都要到九寨沟为游客讲述环境保护课程,这足以可见九寨沟的世界地位。且从九寨沟每年的游客量数据来看,九寨沟1984年的游客量只有仅仅的27529人,到了2010已达1700297人,年均增幅达17.19%,这足以看出九寨沟对全球各地游客的吸引力。

第二,九寨沟景区管理局高瞻远瞩的措施使得旅游景区与景点都保持完好。1999年,九寨沟旅游景区开始实施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统一采用绿色环保观光车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保证了九寨沟的空气质量;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九寨沟的汽油与柴油年使用量在2007年达到高点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的降幅分别为6.47%与37.48%;同时,九寨沟每年在交通道路与工具分别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从2001到2010年已分别累计投入2105万与21045万。同年,九寨沟管理局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草)6000亩;2001年,九寨沟管理局关闭了景区内所有宾馆,实行“沟内游、沟外住”,减少了游客食宿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措施使得九寨沟的各景区与景点都保留着最原始的面貌,环境依然优美,生态依然平衡与和谐。

三、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对九寨沟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影响

(一)低碳旅游概念符合当前九寨沟的管理理念

低碳旅游就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自身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碳排放量,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如前所述,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早在1999年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景区与景点的环境与秩序;例如: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统一采用绿色环保观光车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培养植物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与制造氧气的功能,创造二氧化碳的自然吸收器与净化器、对游客住宿采取“沟内游、沟外住”的措施,且控制景区游客数量,降低人呼吸与其他行为的碳排放量、对垃圾采取打包运往外面处理等措施。九寨沟的这些措施与低碳旅游的本质意义不谋而合,因此,在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完全符合当地的经营理念,降低了沟通与磨合成本,有利于低碳概念更快、更深、更好地渗透于理念中。

(二)低碳旅游有利于促进九寨沟的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用的资源远远少于其他行业,并且旅游业的许多资源都是可以循环与永续利用的,因此,发展九寨沟的低碳旅游业将使得九寨地区的经济更健康、更好地发展。第二,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低碳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低碳旅游概念有利于促进景区与景点环境的改善,而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将有利于九寨沟旅游业的循环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且也大大降低了景区与景点的环境维护与修复成本,形成更深层次的利益机制。第三,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附属概念,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将大大推动九寨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三)低碳旅游有利于催生与带动九寨沟景区其他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行业链条,旅游业的发展将深深影响与带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景区的住宿与餐饮业、拍摄业、游乐场等等。而低碳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提出将会催生一部分与低碳旅游概念相关的行业,而这部分行业的发展与九寨沟的低碳旅游业形成良性与循环的产业链条,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景区一些行业也会因为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对原先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形成新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好更快地带动景区经济的发展。

(四)低碳旅游有利于促进九寨地区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创新,形成新的经济热点与发展点

低碳旅游在九寨沟的全面推广与普及会大大改变景区及周边地区的衣食住行模式,例如:交通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碳排放量较大的汽车、摩托车等方式转变为电动车、三轮车及其他交通方式;住宿上由原来的水泥建筑变换为竹房、草房等;餐饮方面由大鱼大肉变为清淡的习惯;而这些方面的创新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点,促进九寨沟旅游业往更高层次进步。

(五)低碳旅游有利于带动景区的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与概念,其发展不仅仅带动其他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另一部分人的就业,特别是当地大学生。因为低碳旅游相对于平常的旅游模式,其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与技术含量,所以,其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将带动景区的新一轮就业潮,继而提高生活质量与水平。

四、目前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然,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并不是一帆风顺,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游客与当地居民素质不足以推动低碳旅游概念的全面普及。虽然管理当局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与低碳控制措施,然而由于四川九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全面,环保意识也比较薄弱。例如: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游客的选择出发点不是因为环保,更多的是因为舒适、方便与价格;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上,游客几乎都是出于居住条件的舒适、空调及电视等设备是否健全,完全忽略了低碳与环保的概念。同时,在短途旅游中,大部分旅客为了方便,选择了会带来更多碳排放的自驾出游模式。游客与居民素质和环保概念的低下使得九寨沟推动低碳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第二,九寨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与水平。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更确切的说,是先有低碳经济,再有低碳旅游。因此,在低碳旅游大力推广于九寨沟景区前,首先要发展九寨地区的经济与低碳经济水平,这将极大关系九寨沟低碳旅游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九寨沟地处四川地区,经济基础与实力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而技术创新也不如东部地区;为此,其阻碍了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

第三,低碳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加强。低碳旅游概念的推广需要配套设施的加强与完善,而从目前九寨沟的设施现状看,对低碳旅游的准备有待加强,例如:交通、住宿、污染处理等方面。这其中有当地经济不发达、科技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完善低碳旅游配套设施是当务之急。

五、解决对策

(一)加大低碳保护宣传力度,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环保观念与意识的薄弱是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的障碍之一;而如何解决该问题,提高剧名与游客的环保与低碳意识,就需要政府、媒体以及企业加大对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让践行低碳旅游不仅成为公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一种责任,更让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在低碳旅游概念提出之前,九寨沟便在低碳交通设施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在景区内强制推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绿色环保观光巴士、修建徒步栈道、推广自行车骑游项目;这些行为既丰富了景区内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且又增加了低碳旅游的乐趣与低碳旅游的环保性。与此同时,九寨沟旅游管理局在编制《智慧九寨专项计划》过程中,又在九寨沟景区内先后举办智慧景区研讨会、发展低碳旅游和如何进行低碳管理的专题讲座以及发展低碳旅游国际论坛,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研究探讨了低碳旅游模式,另一方面对低碳旅游知识进行了宣传普及。

(二)创新与发展低碳旅游的衣食住行方式

衣食住行方式的选择是旅游的重要支撑,也是低碳旅游能否成果推行的关键。据相关数据显示:衣食住行在旅游业总能量需求中占50%的比重;因此,做好衣食住行方面的低碳节能,对九寨沟低碳旅游业的节能空间很大。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差别很大;不同环境水平的基础设施和景区、不同类型的食物以及不同环境标准的酒店等各种旅游消费方式,其所产生碳的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建议旅游者尽量以短距离目的地来代替长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尽可能选择以火车等地面交通方式代替航空交通工具;在旅游目的地,可多采取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同时,游客在住宿的时候,尽量选择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多考虑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等,并且节制欲望,学会节约,尽可能的不浪费能源,不制造太多的垃圾,为旅游生活做减法。

(三)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制约因素很大部分就是经济因素;可以说,九寨地区经济的落后极大地阻碍了低碳旅游的发展与推广。因此,发挥特色产业,吸引外资,促进当地的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低碳旅游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焦瑞,陈秋宇.九寨沟对我国全面推行低碳旅游发展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1.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碳技术

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逐渐流行的低碳经济概念。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发表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些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而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化工能源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对化工能源的持续消费,必然会带来碳排放物的相应增加,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可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环境使然,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低碳技术等逐步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健康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第4篇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其含义在学术界、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界定,总体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污染较少的环境,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①o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同年,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启动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意味着我国在建设新能源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此,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理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校园里实施和推广低碳新生活。考虑到大学生在建设“低碳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个新概念:校园低碳经济,即一种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式,校园低碳经济是指在校园中实行低碳经济的生活模式,教育及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低碳校园建设当中②,做节能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锋,营造人文型、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校园,促进高等学科教育的发展和高级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2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及方法

2.1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2.1.1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推广低碳经济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从被引进到被接收、被采纳、再到被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可是当今严峻的生态环境明显表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来等待它慢慢被接受,现代社会迫切的需要我们尽快地把低碳经济引入到我们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联系很紧密,并擅长于接受新知识,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也易于进行深入理解和推广,虽然低碳经济具体概念至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有着较高的素质,也有着较强接受最新理念的能力,在校园里推广低碳经济,能够很快的被大学生所吸收,进而向全社会推广。

2.1.2大学生是未来实践低碳经济的主体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的组织推动,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低碳经济的主体,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更有利于我国新经济模式的发展。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二十一世纪是大学生的时代,他们将担任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加强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把低碳经济的观念植入他们的心中,并引导他们把这一理念实践到现实生活中,这对于建设低碳国度、低碳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这一新生代力量,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了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能更好达到最终目的。

2.1.3大学生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在中国,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地位,他们被看作是一种标杆和风向标,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如果一个大学生能把低碳经济相关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他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对其家人、朋友、同事等身边的人产生影响,使低碳经济的概念以乘倍数增长的速度在社会中广泛推广。当把这种低碳经济意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这个社会就会在这些大学生的带领下,走出一条低碳之路。

2.2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研究方法

《低碳经济在大学生中推广问题的研究》是针对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展开的,主要就低碳经济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在各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此,项目组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2.2.1资料收集法由于项目立足于高校,所以项目组成员深入有代表性的十几所高校,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于低碳经济的了解现状进行调查,对他们的低碳经济生活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项目组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得到了很多详细的数据及信息,为其研究做支撑。

2.2.2文献法项目组成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整理中外各种文献资料,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了解相关的理念和作者思想,总括和提炼出了自己的观点。现阶段,低碳经济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介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中,而在国外,低碳经济相关方面发展更进一步,已经向较成熟的实践过程迈进,公民意识更加深入和具体。

2.2.3学生带动法在项目实施后期,项目组成员提出了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相关措施,为了验证其可行性,项目组选取了一部分人进行特定培养,让他们遵循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同时让他们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实践证明,项目组成员提出的措施能有效达到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3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及原因

项目组成员通过对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十几所大学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后,找出了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下面就进行具体分析。

3.1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对低碳经济还没能很好的实施众所周知,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是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理解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根据笔者对成都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的2000多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访谈记录的数据,可分析得知,当代大学生中环保意识很好的只有18%,其中66%的是环保意识一般的,而差的要占到2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决定着我国未来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迫在眉睫。按理说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高等学科教育,同时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社会信息,他们的环保意识应该比较强。然而从分析结果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学校环保意识教育机制不健全大学校园由于更侧重于高等的素质教育,可能在环保意识教育方面比较欠缺,而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相对于初中和高中更加的自由,因此在个人的自律方面会较之高中有所欠缺,环保意识没能强化于大学生行为意识中。

3.1.2舆论宣传机制不健全低碳环保意识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如果能够不断地受到舆论媒体的宣传报道的熏陶,那么对于其树立一种良好的低碳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舆论的导向力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各高校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高,而同学们的低碳意识也不强烈,校园里也就缺乏了相对健全的舆论宣传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薄弱。

3.2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低碳经济自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能否正确的理解其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能否正确的践行与宣传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却并不乐观,根据调查得知,有59%的同学了解过低碳经济,但是他们并不掌握其确切含义及行为方式,只是大概知道部分内容,而31%的同学虽然听说过低碳经济,但是并不知道其具体是什么意思。只有6%的同学十分了解其内涵。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还是十分,必要的,有必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低碳经济的确切含义,进而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低碳经济理念的实践,让低碳经济深入每位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原因在于:

3.2.1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还没能有效地深入人心低碳经济一词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名词,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模式,其与之前的产业结构有很多不同。习惯了以往的经济模式,而对于这个新起步的模式的认识的并不充分,导致低碳经济没有能够大众化,深入人心。

3.2.2低碳经济的概念本身不好界定,导致大学生对其认识模糊低碳经济,其含义至今在学术界、理论界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由于这种众说纷纭的现状,当代大学生无法准确的把握其概念与含义,或许只有一种是是而非的认识。低碳经济的这种宏观性和广泛性使得大学生对其认识比较模糊。

3.2.3虽然低碳经济已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其发展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认识可能只是名词上的感知,并没有切实体会到本质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虽然最近几年提出的比较火热,但是其技术上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的产业生产模式以及其带来的产品体会的并不深刻,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也只是在于表面的感知上,并没有体会其内涵。

3.3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不小的阻力前面已经提到,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着一些困难,当问及“您认为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生活模式的困难有哪些”时,大家指出了很多不同的阻力,其中19%的同学认为是理念上的差距,48%的同学认为是来自生活习惯上的阻力,33%的同学认为是现实中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习惯和社会经济中各种不低碳的产业等现实的制约是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最大阻力。因此在以后的推广中我们要侧重于引导同学们改变生活习惯以及消除现实中实践低碳行为的各种制约因素,同时加强在理念认识上的宣传教育。

4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措施及建议

根据项目组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后,项目组提出以下几点推广措施及建议:

4.1实施低碳经济教育,增强大学生低碳行为意识所谓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主要是指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关键是要增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高校作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教育机构和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组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举办专题讲座是一种增强大学生低碳意识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普及低碳知识,让大学生形成低碳意识。学校在培养大学生低碳意识时应重点关注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并学习低碳意识,履行低碳行为,使低碳思维模式融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4.2建设低碳经济机制,促进大学生低碳学习方式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低碳经济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以低碳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学校可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跟据我们调查,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之际人均将会处理掉200元左右的旧书,而这些旧书当中大部分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对于课程内容变化较小的教材,通过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在学校图书馆、后勤中心或者教材科等机构设立一个专门的二手教材回收部,以合理价格收购旧教材,并出售给所需同学,这种行为能有效减少大学生教材纸张使用量,同时可大大减少大学生教育费用,更有助于贫困同学完成学业,促进大学生学习低碳,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纸张使用量大的问题,高校应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无纸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针对校园中的纸张浪费现象,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功能④,通过无纸化教学、电子化考试、毕业论文电子化等形式减少纸张使用量,达到低碳机制的贯彻和实施,进而使学习方式向低碳转变。

4.3营造低碳经济环境,激励大学生低碳生活模式众所周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的时候在众多影响因素里占着主要地位。所谓低碳经济环境是一个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处处充满着低碳经济的多维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有着良好的低碳意识,有着高素质的低碳行为,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发展大学生低碳经济将会事半功倍,这种意识熏陶有利于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校园,要在校园里营造低碳环境,主要是着手于“衣”、“食”、“住”、“行”等相关方面④。在穿衣方面,应提倡选择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耐穿,女生尽量少买不必要的衣物。在饮食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肉类、油炸类食品,这不仅有利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的发展。在出行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尽量选择步行或搭乘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刻关注汽车尾气排放指标,以身作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自己对低碳的认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的,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当今社会,各高校也可以开发一种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模式,从平时生活点点滴滴入手,促进大学生践行各种低碳行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学生生活模式的多样化,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浪费现象。就拿水资源为例,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对大学生实施水费购买机制,因而他们的节约水源的意识并不是很强。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引进社会上的水费机制,实行按比例收取水费,同时也可以针对用水情况实施奖惩机制,把水源浪费严重的寝室予以张贴,形成一种惩罚,并把收集起来的水费用于植树造林。总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一个良好的低碳生活模式,营造一个低碳经济环境是行之有效的推广低碳经济的方法。

4.4设立低碳经济学科,培养低碳经济专业人才通过笔者调查得知,加强低碳知识宣传和低碳文化传播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开展和普及,政府扮演着“低碳经济倡导者”这一重要角色,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校园中宣传低碳经济比政府面向公众宣传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及深入,所以各高校需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在校园内的推广及相应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新型经济模式,学校可开设低碳经济相关课程,通过课堂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对相关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知识的培养,让大学生系统的学习低碳经济知识,树立起低碳经济意识,必要时还可以针对那些对低碳经济有着较高兴趣的人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低碳经济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第5篇

    对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国内外各有侧重和特点,国外侧重于旅游业碳排放的定量研究,提出旅游业碳减排的对策;国内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偏重于定性化概念的界定和对策研究。魏小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基础和机遇,提出了注重环境软开发等实现途径;石培华、吴普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低碳产业,提出了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以及推进低碳旅游的具体措施;蔡萌、汪宇明探讨了应对低碳经济的旅游发展方式,提出了规划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和低碳旅游设施、营造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实现路径;马驰、丁俊慧探讨了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从饮食、建筑、交通等方面进行节能减排;黄文胜、谭锦、吴莹等分别探讨了旅游景区、旅行社实践低碳旅游行为的对策;王群等探讨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在国内学者倡导对低碳旅游转向定量化研究的同时,需要对低碳旅游及其实现途径进行系统的定性研究,既可以引导低碳旅游理论的深入研究,又可以指导低碳旅游的具体实践。

    二、概念辨析及理论解读

    1.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的是摈弃传统增长模式,采用先进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里的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是指一种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环保生活方式。单个人对能源的消费行为及其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可用“碳足迹”来计量,即个人的“碳耗用量”。人们对自然界的碳耗影响是可以通过碳补偿(又称碳中和)来弥补的,也就是说,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再自己亲身参与或者通过第三方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低碳旅游”的概念是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报告“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率先提出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涉及到了当前最根本的问题,即如何逐步转变并最终实现可持续的低碳生活方式。目前学术界对低碳旅游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黄文胜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宏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即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低碳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侯文亮等认为低碳旅游是建立在满足旅游者旅游经历为前提的,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多样化方式和人性化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学者提出的低碳旅游概念,仅局限于“碳足迹”视野下的认识,强调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足迹和碳排放,是一种对低碳经济被动的响应方式。全面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不仅包括降低碳足迹,还应包括通过碳补偿来弥补所产生的碳足迹。也就是说,低碳旅游概念的内涵应该增加“碳补偿”的内容。综上所述,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指一种以降低“碳”量为基础的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既要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碳足迹”,又要通过旅游的“碳补偿”来弥补所释放的“碳”。

    2.理论解读

    低碳旅游以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当前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模式,是一种基于生态文明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可控的行动方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审美的旅游消费需求;既要满足当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需要,又要为后代提供同样的机会。低碳旅游具有多层面的内涵,一是倡导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这是基于旅游业所依赖的整体发展环境的考虑,是一种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二是主张通过发挥旅游业的生态产业优势,替代其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是一种人类与环境友好共存的责任;三是通过碳补偿为下一展旅游提供公平的机会,即在满足当代人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基本碳排放权利的同时,通过碳补偿拓展减排空间,是一种为确保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它将低碳经济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式,即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新的发展方向。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发展选择

    1.旅游业的低碳替代效应和功能

    2009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认为,旅游业日益显示出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战略性产业的特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是我国旅游业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份重要文件,表明我国已把发展低碳旅游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实践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作为响应节能减排国际承诺的具体行动,纳入国家战略并提供了产业政策支持。在国家大力倡导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下,我国低碳经济正引导着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低碳经济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与优化,鼓励发展具有低碳优势的产业。旅游业本身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低碳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旅游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为工业的1/11,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候排放负有5%的责任。通过发挥旅游的环境优化功能和生态替代型产业优势,形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低碳补偿,探索产业之间的碳汇机制,可以实现旅游在低碳经济既要节能减排又要发展的双重目标。旅游是典型的窗口行业,既可以借助旅游窗口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更加理解低碳的重要性,有助于在全社会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又可以借助旅游窗口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低碳行动和低碳成效,树立一个履行承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此外,旅游也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缓解产业转型带来的劳动力转型压力。

    2.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系统响应模式

    低碳旅游是将低碳经济理念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可以用一种响应模式来描述。笔者在汪宇明教授提出的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建立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系统响应模式(见图1)。与汪宇明教授建立的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相比,该模式的不同点在于把低碳技术、低碳机制、低碳生活方式等低碳经济三个要素的作用放在整个旅游系统中,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通过旅游系统对低碳经济三大促进因素的吸收、过滤、整合,在旅游生产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旅游低碳化的渗透转化,最终实现低碳旅游。具体就是通过低碳经济中节能减排技术、低碳机制运用、低碳生活方式对旅游系统的整体作用,引导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等旅游各相关利益者,从旅游生产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营销方式等三个方面,采取减低旅游“碳足迹”和促进旅游“碳补偿”等旅游低碳化方式,实现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响应。

    四、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

    1.政府的责任

    对政府而言,应将旅游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中。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做好旅游气候灾害防御规划和低碳旅游发展规划。针对热点或过度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编制具体的低碳旅游实施规划,通过有效的监督和调节,确保目的地的旅游容量控制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阈值以内,切实加强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管理。大力推动低碳旅游政策的制定,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旅游业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体系。建立健全旅游碳汇机制,合理构建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有效评估旅游目的地的碳汇能力;充分借鉴国际低碳旅游指标考核、管理标准及控污节能减排技术,结合我国国情组建低碳旅游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研发基地,重点研究新能源利用、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起草低碳旅游行业标准。政府应推动带薪休假的贯彻实施,带薪休假机动灵活,能变“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对黄金周旅游高峰进行有效分流,使交通、旅游、购物等资源得到均衡而充分的利用,从而缓解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的能源消耗压力。通过建立低碳旅游行业标准,制定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推行低碳旅游生产方式,营造低碳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发挥旅游业的低碳综合效应,探索并推广利用碳汇资本的旅游融资模式。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水平,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推动电子旅游服务的运行。注重发挥旅游业具有的教育推广优势,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场所广泛构建低碳旅游产品,开展低碳旅游宣传和低碳旅游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旅游的关注和认识,形成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2.旅游企业的责任

    旅游企业要树立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引入碳汇机制的低碳旅游理念,通过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培育一批负责任的低碳旅游企业。

第6篇

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在环境与发展思想不断进步的理念主导之下不断向前发展,经过长时间对于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低碳能源在技术上开始不断突破,节约能源的同时,带动着社会经济快速蓬勃地发展着。低碳经济的中心思想是节约高碳能源的使用,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排放量。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低碳经济发展,为社会上的经济,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协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低碳经济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性,表现最突出的一项便是对当今国际贸易格局的规划的影响力。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前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面临洗牌

在倡导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创建无污染环境为大前提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对于节约能源的规划都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倡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贸易中对于低碳能源的使用,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三种非再生能源在被国际商品贸易严格限制使用的前提下,却仍然占据着能源利用的主导地位,在能源商品结构中利用新兴技术进行低碳能源开发的产品在整个能源商品结构上占多数,利用新技术进行的低碳能源开发过程,经受着严厉的监督,而相对于高碳能源生产规模上所面临的下降局势来看,在若干年后,当前国际贸易格局很可能会被低碳能源开发所占据,令很多单一进行高碳能源开发的企业面临瓦解的风险。对于国际上很多工业化工程比较完善的国家来说,低碳理念早已在其国家流通,碳排放量的降低,造就了很多在节能以及低碳经济方面的相关技术人才。而对于很多相对来说工业化工程还在发展中,甚至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应加剧减少并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排放量,倡导使用低碳能源的新技术理念。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关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增进丰富国际贸易的范围及内涵,是倡导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理念的重点目标,伴随国际化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变得成熟,也带动起了全球有关低碳能源的开发以及应用,这个浪潮被称为低碳经济的新技术创新。在研发新技术期间,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相关技术的人才进行关于低碳能源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工业工程较完善的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新技术研发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和刚起步的国家。因此,国际贸易开始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交流,同时也为了更近一步丰富还未完善的国际贸易市场。

(三)低碳经济可能导致新的贸易壁垒的出现

关于对低碳经济贸易扩展的实施计划,一些新的开发低碳经济贸易的国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新规则出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同时也为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多边与单边的双向规则。双向规则所引导出的矛盾造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相关贸易的交流矛盾将再次升级,大大增加了国家与国家间有关贸易出口问题的困难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他们在国际贸易上迈出新的一步安装了更高的新门槛。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

(一)提高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竞争力

对于低碳技术给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格局改变,对于低碳经济的相关现有规则进行部分调整,为巩固国际贸易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面对贸易规则的随时改变,建立自身的贸易战略,以守护自身利益为重点,积极参与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易。

(二)国际贸易指定制

积极鼓励发展中国家学习国际贸易多变的多边形交易规则,发达国家在面对发展中国家时要对自身的多边贸易规则进行重新制订,为了更好地进行贸易交易,渗入到当前国际贸易格局,而发展中国家也要以积极面对的心态多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交流以及沟通,消除贸易上相互之间的壁垒。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与自身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交流以及发展,而发达国家要注意发展中国家随时带来的关于资源产业结构,还有国际贸易结构上的变化。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重塑国际贸易的过程当中,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要做到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对自己国家发展有利益的规则,从而提升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作者:田琪 单位: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基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学理论背景考察上,明确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与基本内涵,同时对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三者之间发展特征进行了辨析,以全面深入理解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方向。

关键词:绿色交通运输 循环交通运输 低碳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国家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与环境的负外部性矛盾十分突出,成为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部2013年5月22日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期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评选活动。江苏、浙江、广东、河南、上海、南京、无锡等省、市各级政府迅速响应,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区域性试点实施方案,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当前交通运输业广为接受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方向。但是,行业内对绿色循环低碳交通概念还缺乏系统、深入解读,乃至存在诸多认识误区。科学界定和理解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对于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十分重要,也是其重要前提。

一、概念背景考察

交通运输属于一种经济形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实际包含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的三个概念内涵,它们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别是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对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的反思,引发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变革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旋律,在上面的经济学领域产生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从而也派生出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概念。这六个概念的实质是一致的,都体现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发展理念新的思考最早起源于英国,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在他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揭示出生态系统破坏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该理论明确以循环式经济代替过去单程式线性经济理,因此,鲍尔丁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的最早提倡者。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出版《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英国2003年2月24日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被国际社会广泛共同关注,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得到84国签署 ,到2009年月,发展得到183个国家签署(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这些理念、思想、理论与方法传入我国后,国内学者出现大量讨论这些议题的研究文献,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展开。属于中观层面的交通运输亦出台一系列政策,如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指导性意见或规划。

二、概念的基本内涵

从整个人类与地球的共同利益出发,用科学的、伦理的、注重生态的方式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并进行进一步公平合理的分配。这是国际维基大百科全书对绿色经济的定义。借鉴此意,绿色交通运输就是指出于保护环境和减小能耗的目的,通过各种节能减排等环保手段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改善、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严重交通运输发展状态。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三低三高”,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高循环、高碳汇和高效率。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对“循环经济”一词作出如下定义: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由此可推断,循环交通运输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消费、废弃物处理的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循环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是一低两再一高,即低消耗、再循环、再利用和高效益,其根本内涵是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重要的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交通运输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方面中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更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并且还能维持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一关于低碳经济的界定来源于2009年出版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由此可见,低碳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碳生产力和人文水平综合可持续发展并都达到一种高层次经济状态,其本质在于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排放量又实现高规模高质量的交通运输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概念突出的是要降低碳排放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其本质是提高交通运输能源的利用效率、创新建立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结构,关键是观念转变、技术、制度的创新。

三、对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念性把握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包含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内涵,这里的“发展”强调的是量的选择,“绿色”、“循环”、“低碳”则是质的要求和对“发展”方式、“量”的具体约束。绿色交通运输发展、循环交通运输发展和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在概念背景、经济学角度、内容、模式、本质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一是三者都是受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的绿色、循环、低碳等经济思想的影响,是对交通运输与人类、自然关系重新审视探索的结果,也是在交通运输领域面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严重发生危机问题的自我反省和正本清源改进的结果;二是三者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出发点,以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为理论根据,处理资源与环境问题,为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协调交通运输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三是三者具有相同的人类交通运输活动和自然世界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系统观,相同的发展要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发展发展观,相同的节约、高效、清洁的交通运输生产观,相同的适度、循环的交通运输消费观;四是三者都主张改变传统交通运输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模式,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五是三者根本而言,都是要成为生态交通运输,提倡的是交通运输活动应注重生态化实践的科学理念,都是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发展模式问题,绿色交通运输是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对低碳交通运输起基础支撑作用、并对绿色交通运输起导向作用。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困境 策略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is to find a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i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oad. This paper to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pligh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核心思想并无出入。即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以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都是人们就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同自身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产物,但是仍然是不同概念。低碳经济的侧重点是针对碳排放量的,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以实现能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维持较低的碳排放量。

第二,低碳经济是相对十高碳经济而言的,不同十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十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在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消费方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低碳经济的发展目的就在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不但对能源的消耗量大,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增速明显,我国对钢铁的需求已经超过了美国和口本需求的总和。在未来的十多年里,我国仍将处十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资源短缺问题将进一步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口趋严重,不但带来了治理方面的经济成本,也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更具紧迫性。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多是高能耗工业部门,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这些产业的基础性支持,因此对能源的需求必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虽然近几年的比重略有下降,但对煤炭的依赖程度无法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三)低碳技术发展困难。低碳技术就是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的技术,包括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型发电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等。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能否不断推进低碳经济前进的关键。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技术转让和应用方面都存在困难。

(四)体制障碍依然存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我国早在1990年就设立了气候变化协调小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管理机构十分薄弱,直到2008年的机构改革才设立气候变化司,正式拟定战略规划,出台政策。由于正式的管理机构成立时间短,而气候变化涉及的问题既广泛又复杂,无论在人员编制还是宏观管理能力方面都与其承担的重大责仟产生一定差距。并且,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政策、法律体系等都不完善,有很多领域还是空白,无疑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管理上的障碍。

(五)国际压力日趋增强。随着碳排放量的继续增大,我国己超越美国成为碳排放第一大国。虽然在目前没有承担具体的减排仟务,但是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我们受到的国际压力可想而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一定会要求我们承担减排仟务。如果一味追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必将对经济增速造成影响。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在全球都逐步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能源安全战略口标的趋势下,我国也应当针对口前的新问题与新变化,在构筑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方面进一步增强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以适应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度敏感,囚此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并淘汰落后产业,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三)树立企业的低碳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也不可避免的要向低碳转型,依靠低碳技术的支撑,对整个产品的生产体系、生产过程、生产方式进行转变。由于对企业而言,非碳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成本过高,囚此可以将重点放在提高能源的生产利用效率和提高生产技能等相关技术方面,配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杨志,郭兆晖.低碳经济的由来、现状与运行机制[J].学习与探索,2010,(2)

第9篇

关键词:辽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28003

1引言

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背景下,辽宁省由于长期偏重的工业结构和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可以成为辽宁省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转折点,同时也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契机。因而,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该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低碳经济内涵及特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涉及到能源利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等多方面内容。

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1]。首先是经济性,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地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深挖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其次是技术性,以技术创新和交流为动力,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目前阻碍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是总体技术水平的落后;最后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控制碳排放,维持生物圈碳平衡,减缓气候温室效应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展任务繁重,亟需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等手段,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程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2)94~98.

[2]刘宏,孙倩,王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

[3]叶依常,黄明凤.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8):47~49.

[4]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60~164.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15-04

中国目前已经步入了快速工业化的时代,然而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之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要在工业化要求和环境能源要求之间保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建设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水平又是判断“两型社会”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二者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进程中。笔者拟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F-AHP)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力求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定量测度,探寻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低碳经济”相关文献述评

自2003年英国最早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提及“低碳经济”起至2009年已有六个年头了。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至今还没有完全定论。Treffers(2005)等学者探讨了德国在2050年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少GHG排放80%的可能性,提出通过采用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GHG排放减少的共同实现是可能的[1]。付允等人(2008)等人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2]。鲍健强、苗阳(2008)等认为应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碳汇减碳等方面多层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3]。王文军(2009)从技术经济范式转化的角度提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立体式”控制污染排放的节能模式,这种“立体式”的概念是指从源头到末端、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4]。毕军(2009)通过对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的研究, 提出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工艺、国际标准、消费文化、居民意识的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变革,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实现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排放低碳化[5]。可以看出,自从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现实可能性、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发展模式和路径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虽然不尽完全相同,但是基本上是从碳基能源的使用和排放方面入手,倡导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是涉及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缺乏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判断低碳经济的综合指标体系的研究。因此,笔者拟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F-AHP), 探寻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层面及模糊因素分析

第一层面:低碳经济的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和福利水平的下降。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层面:低碳经济的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也就是说,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的前提下,获得与原来等效的经济产出;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获得比原来更有效的经济产出。

第三层面:低碳经济的目标性,即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关于低碳经济文献的述评中,可以发现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存在着一系列的模糊性:一是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相关的模糊性。定性指标对于目标主体的判断, 是通过评判者的主观判断而定的。从本质上讲,其本身就存在区间模糊性。二是与低碳经济评价过程相关的模糊性。由于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对专家的评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评判指标是区间模糊量,所以评价过程只能采用模糊的方法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基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为采用将AHP与Fuzzy集合论方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较为合理,既可以处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又可以较科学地分配评价指标的权重。

三、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模糊评价方法

根据低碳经济多层面因素的特点,笔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判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低碳经济评价因素集及其权重系数。评价因素集是评价评价指标(着[点)的有限集合,如在同一个评价层次上有N个评价指标,则评价因素集可表示为U= {U1,U2, U3,…, Un}。权重系数W反映了评价因素集中各因素不同的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权重可以得出各评判指标的权重系数,即得到权重矩阵W= {w1, w2,…, wn}。

(2)确定评语集:评语集也即评价最终结果的论域或评价等级。如对评价等级分为m级,则评价集可表示为V= {V1, V2,…,Vm}。评价等级域的确定,使模糊综合评价具备了模糊评价向量,使被评事物对应各评价等级隶属程度的信息通过这个模糊向量表示出来。

(3)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反映从评价因素到评价尺度之间的模糊评价关系,通过这种模糊映射,将评价因素集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集合转换为评语集论域上的模糊集合。

表达式为: R = r11r12…r1j…r1m

r21r22…r2j…r2m

…… …………

ri1 ri2 …rij…rim

…… … ………

rn1 rn2…rnj…rnm

其元素rij( i=1,2,……,n;j=1,2,……m)表示从第i个评价因素着[,作出第j种评语的可能程度。

(4)综合评价结果B是评价集V上的模糊子集,可以表示为B=W×R。

四、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模糊评价

1.评价因素集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素,特选取如下指标作为评价因素集:

(1)低碳技术U1:低碳技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技术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成为直接生产力,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2)低碳能源U2: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用低的能源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产业U3: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低碳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低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乘数”发展。

(4)低碳城市U4: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平台。低碳城市就是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实现碳排放与碳处理的动态平衡,以确保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维持可持续的生态体系。

(5)低碳管理U5: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低碳管理包含发展目标的明确、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推动等方面,从而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6)低碳市场U6:低碳市场是指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生产生活设备的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低碳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7)低碳社会U7:构建低碳社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终极目标。社会公民要积极身体力行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最终达到全社会的低碳共识。

各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经专家评分后运用AHP专业软件经过任意两两指标的比较进行重要性评价,得出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以后得到如下权重结果:

W= (w1,w2,…,…,wn)T= (0.28,0.17,0.22,0.08, 0.09, 0.12,0.04)

其中λmax=8.1734, CI=0.0082, RI=1.32, CR=CI/RI=0.0062

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语集的确定

按照等级理论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相应可以把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个等级,即评价等级域V={V1, V2, V3, V4} = {非常高、高、较高、低},以此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尺度。

3.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模糊评价矩阵的获取,笔者采用专家实施评价,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为评价对象,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专家意见调查表的处理,最终得出各评价指标的统计表,并进行规一化处理后,可以得出各评判指标的比例表①,如表1所示:

表1.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由上表可得模糊评价矩阵R为:

4.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在综合评价中,常用的广义模糊算子主要有三种类型:主因素决定型、主因素突出型、加权平均型。从模糊评价矩阵可以看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对于评级论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加权平均型比较接近人们的经验判断,所以笔者选用加权平均型模糊算子:

M=(∨・,・)Ь■=∧{1,Σni=I(αi , riк )}

其中“∧”表示min,称为模糊积,“∨”表示max,称为模糊并,“U (・)”表示普通积,“∨・”表示有界模糊和。

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矩阵:

于是可得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表,如表2所示:

表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5.结论分析

从上述评价表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值的最大值所属标准是较高,可以得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为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发展水平,可以分别得到每一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如表3所示:

表3.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隶属度

从表3可以看出,该地区在低碳能源、低碳管理、低碳市场方面发展水平高,在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方面发展水平较高,而在低碳社会方面发展水平低。究其原因,自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得到国务院的首批以来,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对试验区的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对能源使用、低碳经济市场化机制方面走在了前列,因而在这些方面得分较高,而对于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的建设,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但是要完全实现则需持久的努力,尤其是低碳社会的建设,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五、对策和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要以经济发展为基本前提、以抢占低碳市场为近期目标、以构建低碳社会为终极目标、以分步实施为发展路径,走一条高碳、中碳、低碳逐步转变的道路。具体来说:

1.牢固低碳理念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和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理念,引导各级政府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速的状况,把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成效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措施。

2.发展低碳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稳步开发生物质能,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培育壮大一批低碳型示范企业、园区及经济区,加快构建为低碳产业发展服务的生产体系。

3.创新低碳技术

跟踪发达国家先进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借鉴低碳技术运用的成功经验,研究区域关键领域的低碳技术进展。加大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发达国家成熟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能力。

4.建设低碳市场

在快速启动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生产生活设备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创新金融工具,培育低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发展绿色碳基金,建立碳风险投资机制,发展多元化低碳金融融资渠道。

5.构建低碳社会

建设低碳社会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的全面低碳化,涉及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的低碳化,社会公民要身体力行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形成以低碳为荣的社会风尚。

[注 释]①为了使评价结果具有代表性,调查问卷的对象包括与该主题相关的多方面人员,如社科专家、大学教授、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等,共收回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有效调查表30份,并按照各评价指标在评价等级域的百分比来进行规一化处理。

[参考文献]

[1]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Term: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J].

Energy Policy,2005,(33): 1723-1743.

[2]付 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16-17.

[3]鲍健强,苗 阳,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

工业经济,2008(4):153-160.

[4]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

第11篇

在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与义务讨价还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吸收国际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早探求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节能减排是核心

低碳经济理念由发达国家提出, 随后这一名词也引入到我国,在实施中应注意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吸收有关新能源、技术创新等积极内容,又要充分体现我国的国情、发展阶段和利益。

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是在基本解决了工业化带来的传统环境问题之后倡导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一是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二是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 要加速发展;三则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艰巨任务。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先进技术的缺失都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成为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

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不应以单纯的碳减排为核心,而应以节能减排为核心, 重点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环境质量, 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好基础,避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在推进新能源等技术研发的同时, 必须兼顾传统工业生产能效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对其加以绿色改造,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和环境新技术、新工艺、重大装备, 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在绿色经济框架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低碳选择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如何做到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

一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在绿色经济的框架下,推动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合理消费等在内各领域的发展。把低碳经济的概念落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上, 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

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应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际社会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不仅要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要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和储备。

三是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 扬长避短, 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低碳经济技术发展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关系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关系到国际的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低碳经济必须“魂要附体”,而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正是这个“体” 之所在。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一、前言

近年来,不断变化的气候现象和问题都使得低碳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如今的时代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已经是不符合时展要求的产物,人们寻求的是更加和谐的低碳生活。我国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力军,在全球都面临着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遇到了重重困境。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发展低碳的管理模式,要坚持战略管理创新,将低碳融入企业管理战略目标。

二、低碳的基本概念

(一)低碳的含义

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就是说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的一种环境保护。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人口和规模在逐渐的扩张中,人类生活的不节制也造成了各式各样的环境问题。全球的气候变暖成为了自然环境的突出问题,由此引起的各类极端自然现象频发,已经达到危害人类正常生活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低碳的概念运营而生,给解决全球人类的生存危机问题带来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低碳的核心价值内容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二)低碳济的基本内涵

从低碳的概念中可以衍生出来“碳足迹”、“碳主张”和“碳交易”等新的概念,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指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形态。其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实体经济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途径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全球的气候变暖。总而言之,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1]。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可行性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共识,我国的政府也随之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以便保证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众多的企业中也在从事着低碳经济的探索发展。我国企业经营整体战略还跟不上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进行战略管理的创新。

(一)政府大力支持低碳经济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是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很多与其对应的政策。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等纲领性的文件。根据有效的数据统计可知,我国政府已经向联合国做出承诺,截止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百分之四十左右,情急能源的消耗量占总体消耗量的百分之十五。这些内容都给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低碳战略管理的实施,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低碳战略管理创新的环境。

(二)低碳技术体系的建立

政府在为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指出方向和制定了政策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低碳技术定位和技术研发的帮助。相继成立了研究低碳技术的相关机构,与此同时,低碳技术研发的队伍也通过了培训、实践和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在低碳技术的发展中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低碳技术的研发资金也得到了实质性的保障。现阶段,我国的低碳经济技术的研发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的体系,企业不再是独自前行,国家的政策和体系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管理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低碳经济下的风险管理

低碳经济是新的模式,在企业战略管理上也有着新的风险存在,所以在风险识别的这个方面,企业应通过风险列举和风险流程图识别风险,财务的风险部分可以在负债表、损益表和营业的报告书中分析。在低碳经济下风险预测,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估算和风险衡量,规避风险的方式有很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险种和采取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在风险处理的方面,企业都会有一系列的转让、出售等转移风险的方式方法。在经过长时间的风险管理的发展和实践后,不同的企业都会积累了大量的风险管理经验,在低碳经济所带来的风险管理中,积极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思想的认识,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都可以运用其中的。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战略管理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意识不强烈

低碳经济有着很大的商业性的价值,是其发展的必然阶段,在全球的发展中处于良好上升的发展阶段,然而,在国内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很顺利。许多企业仍然对低碳的战略管理如若无赌甚至强烈的抵制,更多的高层管理决策者,只看到了低碳经济的高风险和高投资,根本无视企业战略管理未来的发展前途,从而错过了低碳经济下企业战略管理的良好发展机遇。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前景和发展市场还是十分广阔的,如果国内的企业能够尽早的看到这一点并且把握好这样的机会,那么一定能在市场经济中占得先机。

(二)低碳技术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有些还是过于的盲目,一心想要追求高端的低碳技术,将国外先进和发达的低碳技术作为对比和赶超的目标,这样的方法是不合理的,我国企业的低碳战略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低碳技术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整体上,我国企业还是缺乏有组织有引导性的体系,并且没有对整个体系的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逐步地脱离了企业的实际,与企业发展管理的战略背道而驰,为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低碳经济技术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例如:沃尔玛要求大量的中国公司在内的供应商们接受其能耗的审计,两百多家的供应商要在年内达到百分之二十的节能目标,但是低碳新能源的技术是企业最大的瓶颈,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注重低成本、低排放的低碳技术的研发[2]。

(三)缺乏风险防范的意识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低碳经济也是一样的,低碳经济能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就需要提供低碳化的产品与服务,然而这些产品在服务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不稳定性,这些都会危机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发展。例如,企业在对低碳技术进行研究时,前期是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的开发,人员的培训,如果技术研发失败,这些资金的投入就会发生损失。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生产上,无视低碳经济带来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时,企业将无法应对,不利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发展。

五、低碳经济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对策

尽管我国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部分的企I依然没有从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角度给予低碳经济高度的重视,基于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必须改变这样的现状,针对此情况必须将低碳经济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整体的体系中,从而更全面的进行战略的管理和创新。

(一)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发展战略的制定主要是观念上的转变,企业要正确审视时展的整体趋势,变换企业的发展方式,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促使企业向低能耗、无污染的低碳模式转化,尽可能地控制碳排放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可行性的低碳发展战略,从高层的领导者到员工,整个企业共同推行低碳经济的知识,共同促进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发展低碳的经济是企业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的机遇,通过调整企业的资源管理和战略的投资,投资迅猛发展的低碳经济产业,可以使得企业分享到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果。在资本流动速度快,技术更新换代更快的时代下,我国的企业必须要抓准定位,坚持以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只有调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努力细化市场上的客户资源,更加专业化地满足客户的特色化需求,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先关的技术咨询服务,这样在自身的收入来源的增加下,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3]。

(二)将低碳理念纳入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其整体的目标是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所形成的,其中具体的内容包含企业的经营业务,发展方向、发展的规划和企业收益效益的标准等。把低碳经济融入到企业整体的目标体系中,就是要决定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从事低碳的业务,是基本的低碳技术的开发还是低碳技术提供的某种低碳产品和服务等。在选定好基本的业务后就需要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明确和分析识别这些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发展规划,在整个的过程中都要十分的具体和细致,并随时根据企业发展的整个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企业把低碳环保的理念纳入到企业管理战略体系中,成为企业体现社会责任感、开展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些鲜明的低碳环保理念都是推动企业管理战略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确定低碳技术为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重点

从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和整体的需求来看,只有掌握好低碳技术才能在低碳经济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对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未来,低碳技术就必然是企业未来竞争的焦点所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把企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当作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工作来看待。换一种方式思考,企业要着眼于未来就一定要把企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摆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上,掌握好低碳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准确定位低碳经济的时机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综合地审查企业的自身资源,创造性地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积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低碳化的经营。建立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这方面的内容不仅是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还要协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发展的初期,政府的方针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和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在实施战略目标之前,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研发、资金、人员、生产、监督等,明确和规范的规章制度对后期的风险评估和应对体系有所保障。

(四)加强企业战略对低碳风险的监管

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改变,其中包括:企业经营的理念、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企业客户的需求等,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等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此外,企业还会面临市场需要的不稳定性、资源供应的限制、低碳技术研究失败、筹集资金困难和盈利低等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任何不妥善的战略管理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后果。所以。企业必须高度地重视低碳风险,从企业管理战略的高度具体分析风险的来源,确定风险的驱使因素,努力完善这些方向的企业战略管理,进行系统的预测和识别风险,最好能够有效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做好风险的管理。

(五)培养低碳企业文化

俗话说,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管理,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一部分,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实名的宣言,更是通过引导,员工们一天天的努力,通过时间不断的积累起来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企业用规章制度和标准来规范,企业低碳文化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需要厚积而薄发。

(六)促进低碳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升级主要指的就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升,低碳的产业结构升级必须依靠低碳产业技术,产业结构的改善则是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发展结构的提升。低碳经济给我过企业经济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以西部的甘肃地区为例,高耗能的工业支柱型的经济结构与低效的能源利用率,这些都迫使甘肃地区的企业加快转变企业战略管理的模式和方向,在产业中要切实考虑到行业发展的低碳效益与节能减排的成本,积极采用最新的低碳科技成果,探索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低碳能源产业升级,实现企业产业低碳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产业模式升级的措施一共有四点,其一是严格的市场准入,提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其二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的强化投资监管、把握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协调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严格依法和依据规定供地用地。其三是积极地开展信息的,加强整个行业产能和产能利率的统一性监控,及时地向社会和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的自律。其四是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组织行业开展重大的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4]。

(七)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根据相关的数据可得出,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而日本的企业的平均寿命在三十年,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在四十到五十年之间。在低碳经济下,企业的战略管理就必须增强自身的能力。一是要加强内部的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推行精细化的管理政策,降低企I生产的经营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二是增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使企业具备低碳的理念,实现和谐持续的发展。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行为。要在获得政府低碳经济的支持下,推动企业的精致强大发展。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层层深入,各类企业一定会随着主流一拥而上,这时企业的管理者就应该思路明确,认识一致,步调统一。投资方也要围绕着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这三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更是要考虑企业发展的自身情况,结合实际。

(八)加强科研的人才队伍建设

低碳的经济下,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遵循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不断完善政策条件,加强条件保证,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强科研人才队伍的核心建设。在科研创新的各个角度和环节,都要以发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第一要务。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还需要良好的社会风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需要全社会树立和维护,要培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科学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研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条件下,科技管理人才素质明显有所改善,实现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企业要培养和储备专业型的人才,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技术的支持,基于低碳经济下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更是要加强科研人才的队伍建设。

六、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生产模式,基于低碳经济下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更加是重要任务,企业的未来必定是以低碳的形式实现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并不只有经济这一个因素,还有更多领域的科学研究融合与碰撞。我国的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紧密结合内外部的环境变化,积极进行战略管理的创新,实现低耗能的节能目标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相信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约束下,我国的企业一定能实现战略管理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红卫,祁钢.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文化月刊,2011(11X):80-81.

[2]蒋娟.低碳经济背景下造纸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以金光集团为例[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