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资源的特点

社会资源的特点

时间:2023-07-24 17:06:06

社会资源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特征

一、 高校人力资源首先具有人力资源的一般特征

(一) 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

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有生命的“活”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带有某些生物性的特征。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所特有,因此具有不可剥夺性。这是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性。其次,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利用、开发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完成的,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因此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高校人力资源则处于高等院校这样一个社会群体组织之中,是一种存在于高等院校的社会资源。

(二) 具有时限性和可再生性特征

时限性是指人力资源的形成与作用效率要受其生命周期的限制。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个人,其生命是有周期的,各个时期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也不相同。无论哪类人,都有其才能发挥的最佳期、最佳年龄段。如果其才能未能在这一时期充分利用开发,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校人力资源同样如此,一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只能说明他在一个时期,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比较高的,而不能说明他一直可以以此种优秀的状态持续下去。

人力资源同时也是可再生、可持续的资源。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体的不断更替和“劳动力耗费―劳动力生产―劳动力再次耗费―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同时,人的知识与技能陈旧、老化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再学习等手段得到更新。

(三) 具有能动性和智能性特点

人具有意识,这种意识不是低水平的动物意识,而是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具有清晰看法的,对自身行动作出抉择的,调节自身与外部关系的社会意识。这种意识使人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体地位,使人力资源具有了能动作用,能够让社会经济活动按照人类自己的意愿发展。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能够在人类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作用,既能创新观念、革新思想,又能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发明新的技术。 高校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本存量丰富,其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创新性和创造性决定了其人力资本更具有智能性的特点。

(四)具备磨损性和增值性的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高校人员自身的疾病和衰老是有形磨损,其知识和技能的老化是无形磨损。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这种磨损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与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里较多地表现为有形磨损不同,现代社会更多地表现为无形磨损;其次,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技术不断取代原有技术,而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致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老化加剧,人力资源的磨损速度越来越快;最后,人力资源补偿的难度加大,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人力资源磨损主要表现为无形磨损,而无形磨损的补偿比起有形磨损的补偿要困难得多;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磨损速度的加快,也使得补偿的费用越来越高。然而,人力资源在磨损的同时也具有增值性的特点。人力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创造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经验的积累、更新,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而使组织实现价值增值。高校人力资源的增值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

二、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一) 结构上的高层次性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相比于一般的人力资源,高校人力资源具有结构上的高层次性特点。首先,从整个社会结构上讲,高校集中了社会大部分的优秀人力资源。按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职务(职能)的等级结构,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能的人员称为高级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绝大部分经营都是以高校为依托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其次,从高校内部结构上来看,高校人力资源也具有高层次性特征。高校人力资源由三大部分组成: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与此相对应,教学科研人员是高校的主力军,他们战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其最大的特征和共性就是高知性,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强的科研能力。在以知识为核心的高等院校中,其人力资源的的文化水平和结构层次要明显高于普通意义的人力资源。高校管理人员包括党、政、工、团等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往往是从毕业生中选的优秀分子,不仅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广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系统的方法等科学文化知识。并且经过多年实践工作锻炼,大多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相比与其他单位的人力资源,高等院校具有明显的高层次性特征。

(二) 认知上的高智能性

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作为高层次结构的高校人力资源,其整体素质、文化水平(信息存量)都不可与一般的人力资源同日而语。他们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故而其认知水平也较高,因此,高校人力资源在理解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与其他单位(群体组织)相比,具有高智能性的特点。

(三) 活动上的高能动性

高校的人力资源不仅具有有目的的改造外部世界的一般能动性,而且具有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高能动性的能力,即创造力。非凡的创造力是高校人力资源区别于一般人力资源的核心表现。

高校人力资源的高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校人力资源是创造新知识、新理论的核心。 据资料显示,全世界2/3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3/4的诺贝尔科学奖是大学发表、获得的;其中,前100名大学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占大学论文总数的3/4左右,前100名大学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占大学获奖总数的94%。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次,高校人力资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世界主要创新国家都立法赋予高校为唯一学位授予机构的地位,明确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鼓励其他机构以各种形式委托高校培养人才。以创新人才为纽带,其他科研机构的地理位置呈现以高校为中心的同心圆分布。再次,高校人力资源是创造新技术的重要力量。20世纪的技术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在每次科技革命中,高校都发挥主要作用。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0%诞生于研究型大学。科学发展史也表明,科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与高校有着不解之缘,许多重大的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产生于高校。

(四) 效益上的高增值性

知识经济产生之后,创造性劳动便成为知识经济重要的生产手段和价值来源。高校人力资源的高能动性和高智能性,一经科学、合理的开发,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价值,是一般人力资源所无法企及的。例如高校参与的科技创新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的贡献,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8年所创造的技术成果带来的技术进步为美国增加了200亿的经济收入和17万个工作机会。在我国由高校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效益的增值性也令人惊叹。北京我国第一家在校大学生组建的创业公司―清华视美乐公司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技术,转让给了一个家电集团,价值三千万。另外,我们众人皆知的隆平高科、声明远扬的清华紫光、北大方正,这些投资于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具有非常高的增值性,甚至,从理论上来讲,其价值可以延展到无限。

(五) 需求上的多精神性

高校人力资源由于其层次较高,其心理需求具有有别于一般的显著特点,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占据主导地位。高校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教学科研人员,甚至把专业当成了自己的第二生命。他们不能忍受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事情,如果占用他们很多时间去从事与专业无关的活动,他们会感到非常痛苦。也正由于对专业的执着和重视,高校人力资源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其劳动成果和价值需要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会促使其产生巨大的、持久的、稳定的进取精神。另外,他们身上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对于理解、重用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他们可以竭尽全力、倾力奉献,甚至“死而后已”。然而,对于忽视他们的感情,轻视他们的劳动,剥夺其尊严的行为,他们又异常敏感,可能会为一句话、一件事,大伤其感,甚至拂袖而去。因此,学校必须创造条件,尊重和支持其被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

(六) 可共享上的流动性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现象。人才的流动总要受到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等机制的驱动。人们向往着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好的物质待遇、更好的工作环境。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校教师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依靠在人力资本储备方面和竞争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他们经常选择在有利于自己专业知识发挥的高校工作。他们出于对自己的职业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不希望终生在一个组织中工作,因而成为一种流动性极强的资源。但是高校人才资源不仅具有流动性,而且具有可共享性,一个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体力可以被多家单位共有和重复使用。只要建立起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的用人制度,那么,这种流动中的可共享性作用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课堂讲稿.

[2]柳秀清.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J].江西社会科学,2002(7).

[3]贾改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分析[J].理论月刊,2005(12).

[4]周作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12).

[5]赵普光.高校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在管理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9).

[6]陈丽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3).

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特色发展;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31-01

学前教育发展必须结合社会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学前教育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区资源,走资源开发与特色发展的路子,这样才能突破学前教育资金供给不足、师资医乏的瓶颈,改善社会幼儿园的教育条件不断,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普及程度。

1.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特色发展关系探究

1.1 特色发展是资源开发的目标指向。首先,从哲学的维度分析,特色发展是学前教育一种创新的发展思路,是教育发展理念,根据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特色发展对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指向作用,即特色发展是资源开发的目标指向。其次,从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看,特色发展具有教育战略的意义,具有教育发展的时代性、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定位。再次,从特色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特点上看,特色发展是由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决定的,资源开发是对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学前教育资源具有教育性、长久性,在社会地域上又同时具有丰富性、独特性,教育资源无目的、无意识的随意的开发,将事倍功半,以特色发展作为资源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以特色发展为目标指引下进行资源开发,事半功倍,达到学前教育快速普及发展。

1.2 资源开发是特色发展的实现途径。首先,特色发展是办好学前教育的有效策略,己成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特色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只有资源开发是依托于社会地域,最大限度的开发社会实际的教育资源,经过再加工或者直接利用,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展富有社会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其次,特色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特色发展的实质是教育的自主发展,是创造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资源开发是在地域内的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开发资源,正是特色发展的主要实现途径。学前教育特色发展是把学前教育放在大自然,放在生活中,是教育生态学的客观要求,资源开发与儿童的生活相互联系,资源开发具有自然生态特色和明显的区域特征,符合教育的自然原则。

2.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特色发展存在问题

2.1 "小学化"办园思想严重盛行。学前教育"小学化"思想严重性盛行,这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学前教育离开之后,就意味着要进入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盲目地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小学教育,认为幼儿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就是幼儿教育,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一种不科学的"拔苗助长"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了幼儿成长的规律性不了解,另一方面则是盲目的攀比心态。

2.2 缺乏对特色资源的开发。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人们总是希望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突出硬件和资金优势,比如说优质的环境、高配备的师资、优秀的管理手段,等等,但这种行为是满足家长、园长和教师的,并不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是否需要更昂贵的硬件,这一点有待商榷,但对特色资源的开发绝并限于金钱。应该说,特色办园理念应该是社会幼儿园发展的灵魂,但是园长及教师因地制宜教学观的理解误差,会导致原本的资源优势丧失。一味地按照传统的办园思想展开,当环境不适应之后,就缺乏工作积极性,缺乏对周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2.3 学前教育观念保守落后。一些家长、园长或幼儿老师的认识落后,观念保守,认为幼儿教育就是临时的托儿所,老师和保姆之间并没有区别。而对于一些严格的家长而言,更希望幼儿园加强对孩子的知识训练,会按照小学生的水平来要求。更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玩耍,没有必要送到幼儿园,自己在家也可以完成类似的教育。以上这种想法也是阻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开发和特色发展的障碍,家长、园长或教师的思想落后,没有了解学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性格培养的功能。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在教育财政的投入较少,大部分应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却忽视了义务教育的必经之路。在体制上,学前教育并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因此国家财政的投资就更少,人员配置不足更为常见现象;经费和人力资源的不足,特色发展的难度很大。

3.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特色发展优化对策

3.1 要认清学前教育的本质,必须转变"小学化"的办园思想。思想转变是第一步的,政府部门要认识到,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的"跳板",它也有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目的。充分认识幼儿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情况和需求,鼓励学前教育找到自身发展的价值和优势。

3.2 要树立资源开发的特色,对其加深认识和理解。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树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观念,认识学前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明确不同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差异性,不能够照搬其他区域的经验。有效利用社会教学课程资源,以实现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价值为目标,对学前教育发展重新进行思考定位,立足于社会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社会特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3 挖掘社会人力资源,为社会幼儿园提供特色师资。培训运用社会特色人才资源,解决师资队伍匮乏问题。在学前教育中,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生源的年纪较小,甚至无法照顾自己,学习能力很弱,必须依靠教师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就现状来看,社会上可以提供的幼儿教师资源十分匮乏,优秀的师资力量也倾向于向大城市运动,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普及程度。解决社会幼儿教育师资问题不能单纯地等待,幼儿教师的培养机制本身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必须依赖社会来源,对各种人才进行补充,经过基本的培训之后,在实践中逐渐完成学前教育资格。

4.结束语

现阶段来说,国家财政力量投入有限的情况,在学前教育领域将长期存在,无法实现像九年义务教育那样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来举办免费学前教育,同时,受社会地域限制和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各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经费极其有限。因此,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特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将极大的促进学前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晓东,高芹,王进军. 云南省学前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02:83-87.

[2] 任平,赵微. 基于共词聚类的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现状评析[J]. 教师教育学报,2014,04:72-78.

第3篇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林业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一种形式,既有普通企业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独特特点。因此,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也有特殊性。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极端重要性

林业和农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林业不仅要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林业产品,还肩负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林业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决定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极端重要性。林业企业的产品一般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如果林业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将给人们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消费者对林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都格外重视。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物质基础的薄弱性

林业与农业一样,是一个弱质行业,部分林业企业(尤其是种植型林业企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林业企业的经营业绩除了受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影响外,还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自然条件的客观性和不可控性,使得林业企业经营风险大、效益不确定,使得大部分林业企业缺乏广泛实施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直接导致林业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物质基础薄弱性的特点。

(三)环境责任地位突出

有学者指出,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蔡剑辉、张春霞(1999)认为,狭义的社会责任就是林业企业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环境责任在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突出地位。林业在构建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林业企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及其加工产品,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因此,保护社会生态环境是林业企业的重大责任。林业企业不仅要考虑物质财富创造问题,追求经济利益,更要考虑如何实现林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分析

林业企业是现代经济组织的一种企业形式,因此,林业企业首先要承担所有企业都应该履行的共同的一般社会责任。由于林业企业的特殊性,它还应该承担一些特殊的社会责任。由此,我们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从林业企业的产业链来分析其特殊内容。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

企业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林业企业应该追求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需要承担对股东、消费者、商业伙伴、员工、政府、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如表1所示。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

在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时应考虑林业企业的特殊性,林业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产销链上。因此,笔者基于林业企业产销链角度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我们认为,林业企业的产销链主要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如表2所示。

三、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和措施

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首先需要考虑林业企业自身的特点,针对林业企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需要政府完善法律、法规,需要消费者进行监督,需要企业提高认识,采取必要的行动。

(一)原则: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林业企业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林业企业以森林资源为依托。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开发利用适当,森林资源可以做到永续利用。但是,森林资源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在整个过程中,林业企业不仅投资回报期较长、资金周转慢,而且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高,经营风险大。二是林业企业的产销链具有不同特点。如上文所述,林业企业的产销链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在不同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表现形式差距比较大。因此,在研究如何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时,要充分考虑到林业企业的特点,要充分考虑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与特征,在行动中,要始终遵循这一原则,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最终目的是实现林业经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具体措施

第4篇

关键词:混合经济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资源配置 模型

混合经济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是: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与交换,最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军队后勤与社会处在有序运行和良性协调的状态,实现军队后勤保障系统高效能的目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学依据是比较优势的原理:借助军事后勤保障社会化降低整个军队后勤建设的机会成本,从而着力加强军队核心功能部分建设,压减承担的非军事功能部分,进而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后勤向质量效能型后勤跨越的目标。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军队工作的诸多方面,也与地方许多行业和部门相关联。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既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需要,又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具有混合经济的典型特征。混合经济不同于中央计划经济,也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公共(政府)决策与私人决策混合在一起的经济。市场经济的目标在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及供需相对平衡;而国防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实现军事实力与国民经济发展均衡、协调一致。国防需求与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均衡,是国防经济运行的规律性要求,同时,国防需求弹性(即军品的可替代性)也不同。

混合经济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型

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条件下,军队后勤保障的特征是:以国民经济为依托,军事后勤系统与国民经济系统相互融合,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模型概述

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图1中的横轴代表军队后勤保障中市场调节的功能,而纵轴代表军队后勤保障中政府调节的功能。两个假定:第一,若军队后勤保障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则后勤保障效用处于横轴(市场x)上;第二,若军队后勤保障完全由政府进行集权的计划调拨管理, 市场不起作用,则其后勤保障效用位于纵轴(政府y)上。

在图1中纵轴与横轴间的任意点(x , y)代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不同配合状态:第一,越靠近纵轴的点,说明军队后勤保障中政府调节的份额越大;第二,越靠近横轴的点,说明市场调节的份额越大。

关于模型的讨论

军事后勤保障效用无差异曲线 图1中凸向原点的一组曲线如PP1和MM1等,是一种军事后勤保障效用无差异曲线。其中每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表示的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配合产生的后勤保障总体效用是相等的。该曲线有如下两个性质:离原点越远,表明产生的保障效用越大;曲线的原点凸性说明,军队后勤保障效用相对任何一种调节力量的作用都是边际递减的。

军事后勤保障约束曲线 线段CD表示在既有制度框架下的调节力组合约束。图1中与CD平行的一组斜线分别代表在一定的后勤保障能力水平下政府所能提供的调节力量的组合。约束线的性质与特例为:第一,约束斜线离原点越远,说明军队后勤保障水平越高。第二,在特定约束线CD的后勤保障水平上,如果一个国家的后勤保障资源全部由政府集中计划管理,实现的是OC的政府调节力和零的市场调节力。第三,在特定约束线CD的后勤保障水平上,如果军队后勤保障资源全部由市场调节,实现的是OD的市场调节力量和零的政府调节力量的组合。

混合经济最优状态点 约束线CD与无差异曲线PP1的切点E代表在CD这种后勤保障力水平下能够提供较大后勤保障效用的两种调节力量的组合。可以推论:约束CD线上其他任何一点的组合所提供的后勤保障效用都小于E点。因为经过其他点的无差异曲线都只与CD线相交,均低于与CD线下切的PP1线。

由军事后勤保障效用无差异曲线的第二条性质与约束线的性质可知:在军队后勤保障实践中应该将两种调节力量匹配起来,单纯依赖任何一种调节力量都将使资源产生极大的浪费,达不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变迁最优发展曲线 从原点O出发,连接这结切点的线OZ代表一系列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配合的最优状态,它包括了每一级后勤保障力水平上的最优配合点。这些最优状态的配合并不是两种调节力量在绝对上的相等,而只是代表它们之间的一种均衡(能提供最大的后勤保障效用)。

假如军队后勤保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能按照OZ的线路前进,它将是一条最优的发展路径。

混合经济下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

美军商业化活动方式与自主保障方式

美国的经济是一个市场经济成份占主导的混合经济体。主管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是隶属于美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的后勤局(Defense Logistics Agency, DLA ),该局下辖七个处和七个保障中心。用以完成后勤保障的计划、指挥与协调。

军队后勤保障是围绕战时及平时保障展开的,以精简和高效为其宗旨。其保障方式不断演变、发展、成熟,至今基本上形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商业化保障方式(我军称之为社会化保障方式),另一种是自主保障方式。据统计在最近几年中,DLA将其大约66%的后勤保障项目社会化。从表1与表2可看出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基本情况。表1列出了后勤保障社会化项目;表2列出了政府保障的项目。

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特征与军事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原则

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后勤与国民经济的界限实际已消失,两者已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把后勤看作一个拥有生产力、物质力和财力的特殊经济体。对美国军方来说,后勤保障已经变得越来越依赖于民间(私营)的支持。第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美国联邦预算及管理局OMB要求政府应依靠竞争性采购来提品及满足政府需要。第三,以OMB的No. A-76公告为依据,作为联邦政府各机构进行预算方案编制,以及各种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及程序。第四,以OMB的No. A-76公告内容为标尺,来认定商业性活动的性质、范围及决定此类活动究竟应该由私营部门还是由政府部门以合同方式提供。

美国军事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原则体现在A-76公告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中,这三个原则保证了军事后勤社会化的有效资源配置。这三个基本原则为:帮助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率;保持政府内部职能;依靠商业部门。

美国军队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执行特点

美国军队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执行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每年DOD都由专门机构对二者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后勤保障配置方式转换,即由政府职能向商业化行为转换,或由商业化行为向政府职能转换,有时这种转换也发生在某一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无论在执行商业化行为还是固有政府职能进行后勤保障时,DOD都要求具体操作过程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思考

英国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在《战争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军工厂允许私人经营、允许外贸,国内军需产品允许向社会采购,战争的资源保障才有扩产与扩张能力。从资源配置的弹性程度和资源开放程度考虑,我国混合经济体制与美国不同。增加资源配置弹性与扩大资源开放程度成为新时期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客观需要。这决定了我国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有自己的特色要求。为做好我国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遵循我国新时期军事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原则,建立有效的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纲要和明细目录表。为军队与社会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组织和数字化框架,提供可移动式动员物资能力配备和潜力动员执行模块(单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环节。第二,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必须寻求一条最优的发展路径。为此,必须强化我国军队后勤管理机构的后勤保障的计划、指挥与协调功能,以适应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预期目标。第三、必须有专门机构对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方式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方式和保障部署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级的科学公正地评价,从而确定向军队后勤自主保障方式转换,或是军队后勤自主保障向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方式转换以及保障部署的机动调整,这在我国混合经济中市场经济成份不断扩大的进程中非常重要。第四、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活动必须适应信息时代高科技的要求,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第五、利用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加速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多种动员中心建设,实现军民科技成果互动循环转移,发挥军民科技产品“双向纳入”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建一,张瑞震.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40期

2.金春雨.中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的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情报,2002,5

3.张寓景,田文华,李婷,孙庆文.美军后勤保障及其社会化[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

作者简介:

彭学君(1972―),男,汉族,河北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第5篇

【关键词】成人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措施

一、大力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但是物质方面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全社会人民知识结构的改善。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素质,必须通过终身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才能实现。

其次,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非学历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是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见。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一方面,为加快我国人力资源建设的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我国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才需求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社会因素,如人才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且日趋多样化,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许多企业对员工的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等,使得通过不断接受非学历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了人们的诉求。

要使非学历教育得到良性发展,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需求,笔者认为对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成人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学历教育。基层电大开展非学历教育起步较晚,且师资力量薄弱,其教学资源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对于如何构建非学历教育的知识体系、教材体系等还在探索中。目前,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教材种类单一。三是大多照搬普通高校的体系,没有做到根据学习者岗位的需要对其进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成人教育特色。四是不少课程可供选择的教学资源品种有限,学习指导资料及参考资料配套率低,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五是沿用学历教育的教材,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六是有关人文素养和休闲娱乐教育等社会生活类的资源甚少。

三、成人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措施

(一)找准定位,明确任务

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受教育者的特点及学习需求两方面均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一方面,受教育者特点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全日制学生,其文化基础、社会经历基本相同,主要任务是学习。而非学历教育的对象多为在职人员。主要任务是工作,学习特点是“喜欢以应用为中心并理解性地学习”,而且社会经历、学习起点、工作环境等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不同,教育内容也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增长知识,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其侧重学习理论性和学术性的知识。所以,他们的教材注重理论结构的完整性和学术的专业性。而成人参加非学历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提高职业技能。因此,非学历教育特别是为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更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主要包括实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

因此,在办学中我们尝试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与其学习需求和特点相符的特色课程,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理论上满足“必需、够用”,实践上体现“实用、充分”,教材结构融“教、学、做”于一体。

(二)成人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要有独立的规划

独立的规划是指在制订教学资源建设规划时,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建设规划,而要以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特点为依据,围绕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对其教学资源建设进行的总体规划。规划的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投入等。

1 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实用性

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就是使教学资源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要突出针对性,就要做到:针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用工的需要、成人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确定培训课程及其内容:针对不同课程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等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划。如在教材建设时,有针对性地取舍知识、编排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确定不同种类教材的比例、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教材。再如,对于类似“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这样一些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我们在编写教材时按“理论知识(知识准备)操作(步骤)演示操作练习(配以技巧、提示)”的顺序、用图表的形式进行编排,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1:1:3。

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还要注重实践性。如果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那么所建资源对提高学员的职业技能帮助不大,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学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我们正在尝试建设以“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教学资源。“教、学、做一体”,就是指“将情景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所以,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我们尽量做到既满足理论教学的需求,又重视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的需求。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为了使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对接。缩短行业、企业岗位要求与学员间的距离,我们在资源建设时正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聘请相关专家,并尝试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教材突出行业和职业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利于设计、开发出特色鲜明、案例丰富,能为行业、企业解决运行“短板”问题且具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达到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及学生需求的目的。

2 加大人力、财力和技术投入的力度

(1)引入激励机制,提高高水平教师、技术人员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长期以来,电大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参与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能做总体规划和一体化设计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因此,要加大投入,引入激励机制,通过给予经费、高薪聘请或奖励等方式鼓励、吸引高水平教师、专家等积极参与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的编写、制作工作。

(2)建立“分摊”机制,确保建设资金按时到位。为确保足够的资金按时投入到资源建设中,必须建立“分摊”机制,即政府、企业、学校、个人按一定比例各分摊一部分。地方政府应将非学历教育经费纳入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之中,加大支持力度和补助金额,建立健全非学历教育的资金补助政策并委派当地人社局负责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的监督工作。确保做到专款专用。地方政府还要出台鼓励企业支持非学历教育的优惠政策,如凡按比例投入资金的企业,其所投入的资金可以抵扣企业增值税或享受税费减免和贷款优惠。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应按一定的比例投入资金,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3)充分发挥电大系统优势,整合并利用社会资源。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电大分校或一个省级电大是难以做到建设出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因此,应充分发挥电大系统优势,整合并利用社会资源,使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合力,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力争做好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避免低层次、低水平、低质量的重复建设现象。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的有关社会生活类的电视节目就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尝试利用这类资源,并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相关内容专题化、系统化,以解决有关人文素养和休闲娱乐教育等社会生活类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4)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开发操作简便、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多媒体教材。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资源包括传统教材和多媒体教材。我们不但要重视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建设,而且要重视多媒体教材的建设。要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尽可能开发集操作简便、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于一体的学习课件即多媒体教材。1)在多媒体教材制作中,要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或案例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与之相配套的实训、案例分析任务。并使理论与实训、案例分析组合成教学模块。由若干教学模块组成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2)通过将文字、图像、色彩、声音、场境等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直观化,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实现提高学习者学习质量和效果的目标。3)考虑学习者的因素。增加学习者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使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产生“交流”、“对话”,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

基层电大开展非学历教育要解决“社会需要什么,学员想学什么”的问题。而社会的需要、学员的学习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这样,非学历教育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文献开发;文献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167-0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同样是高等教育乃至全社会教育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高校图书馆藏书量有定量定性指标要求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藏书数量逐日增多。与此同时,随着培养学生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变化,高校图书馆对采购文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高校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如何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服务,永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信息产业发展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20世纪中叶,由于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和光导纤维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传统的信息产业步入了现代新兴产业行列之中,经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如今信息的浪潮已冲击着整个人类社会,信息产业也以其独有魅力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加速发展本国的信息产业,把信息产业视为对国家未来经济影响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2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广泛地收集文献信息,精心地整理文献信息,高效地传播文献信息和广泛地传播文献信息,进而服务各类读者,使文献信息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全社会信息化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中心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才能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肩负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而教师和学生是其服务的主体。因此,图书馆以教学和科研为服务中心,必须狠抓文献资源建设,了解师生索取信息的内容范围、检索能力和检索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献搜集和信息服务工作。

2.2 调整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

馆藏结构是指馆藏数量及各类书籍之间的比例结构。馆藏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文献采访策略的制订与实施。近年来,不少高校为应付各种达标评估和升级,图书馆购书经费虽然大幅度增加,但在加速提高馆藏总量的呼声中,一时间追求藏书数量而忽略藏书质量致使许多高校图书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在正常采购教学参考书的同时,购进了大量价格低廉且无任何收藏利用价值的书刊文献,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文献利用率降低。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好坏必然直接影响图书馆整体工作质量的高低。为此,图书馆要扭转这种不良局面,就必须把“合理调整馆藏结构,努力提高馆藏质量”贯彻始终。

2.3 分层次服务,重视馆藏三次文献开发利用

高校特有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分层次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基础性开发与深层次开发。基础性开发主要是一、二次文献的开发利用,一次文献包括各种专著、论文、会议录、专利文献、产品说明书、技术标准及其缩微资料、声像资料、光盘、数据库等。而深层次开发则主要是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这是对原始文献群的内容进行系统综合、分析、评述而产生的文献,是高度浓缩加工的再生科研成果。它包括综述、述评、报告、信息预测以及书目指南、手册、年鉴等。

2.4 整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首先要建立符合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充分利用Google、Baidu、YAHOO等搜索引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严格按照特定分类体系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尽可能在信息源之间建立链接,以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查全率。

其次是建立学科导航系统。根据本校开设专业特点和科研重点,将与本学科有关的网站链接到本馆主页上,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学科导航库,从而使读者能迅速链接到自己感兴趣的网站,查找所需信息。

2.5 大力开展馆藏文献信息宣传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仅有专题讲座、专题书展,而且还可举办各种宣传辅导活动,针对不同读者的实际需要,全方位为他们提供服务。对新生主要是帮助他们了解利用图书馆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图书馆则应重点进行开阔视野和学科动态方面的信息引导,有针对性地开设毕业生参考书刊专架,编印研究生论文汇编等。

图书馆在大力开展馆藏文献信息宣传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有利环境,通过图书馆网站,把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情况、最新教学参考书收藏情况,新书通报,学科动态、各类书展、学术报告会等馆藏文献信息和学术活动信息及时传递出去,这将大大提高馆藏文献信息宣传的效果。

2.6 挖掘馆藏优势,创建特色资源库

建立高校特色资源库是CALIS“十五”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突出重点学科、前沿学科和特定专题是高等教育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特点,反映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相关资源的地方特色,以及揭示本馆珍藏特藏资源的馆藏特色是高等教育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特色资源库建设不仅要为全国普通高校服务,还应当积极面向社会,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方建设服务,使其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区域性联合特色资源库建设方面,浙江省的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值得借鉴。该项目是ZADL资源建设3大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初ZADL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浙江省政府和各有关单位共同筹资1.4亿元作为一期工程的建设经费,并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设立一个省中心和5个分中心。随后不久,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也正式启动,共设立33个特色资源数据库,分别由省内27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实践证明,浙江省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地区乃至全社会的发展正在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7 投身图书馆联盟建设,提高资源共享能力

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乃是时代的要求和选择。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在学校内部建设总馆与各院系资料室之间共享的文献资源检索平台,及时了解文献需求情况,满足读者需求,充分挖掘校内文献资源的潜力。同时还应强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能力,积极主动地与本地区其它高校图书馆进行共享合作,并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文献信息机构的网络协调和共享活动,从而加速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

第7篇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城市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板块,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要切实转入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标准的新的发展理念,以科学的资源观、经济观、生态观、价值观、政绩观统领、指导城市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绿色转型。

人类生产与资源环境是一个联系的整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环相扣始有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之协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利用机器体系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但是,工业文明是一个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为特征的时代,在让人类充分享受工业文明的恩泽和雨露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处在重重矛盾之中。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形态主流正从过去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过渡到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生态资本和自然财富为基础要素的生态文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体系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主题。

长期以来,我一直以这种时代观思考资源型城市、资源型省份和资源型地区的出路问题,如何变“资源诅咒”为“资源福音”的问题。这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资源开发对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有这么几条路径:一是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形成,这种产业结构大都具有单一、初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衡,少数人的暴富掩盖了大多数人的贫穷。当然,其背后是资源型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以粗放、封闭、不求新图变为主要特点。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长期没有摆脱资源开发的路径依赖。正是在传统发展观支配下,资源型城市形成了以重型工业为支柱、煤焦工业为主导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和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较高,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日趋显现。资源型城市,尽管近年来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第二产业也出现了结构多样化的趋向,但是,地方经济仍依附于主体资源产业而存在和发展,与主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资源型城市为避免受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发展规律的支配,摆脱迟早都要到来的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扰,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构建可持续的绿色经济体系当为第一要务。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发展理念,探求发展新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处理好资源开发、节约与生态保护、建设的关系。要深化资源价款改革,推动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进程;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一矿一山”“一矿一沟”治理模式的推广;研究探索以黑补绿、以矿补工、以煤补非煤、靠资源积累资金发展其他产业的机制和办法。

其次要在转变资源型产业结构上下工夫。第一产业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庄园。扩张特色农业规模,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养大户。重点抓好能充分发挥地方农业资源优势的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走“公司加农户”的道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做出规模、做出品牌。第二产业主抓循环经济,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按照淘汰关闭一批、择优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准入控制一批,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特别是煤炭和焦化产业的集中度、洁净度,延伸产业链。第三产业全力做大绿色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及中介、评估、咨询、网络等新兴服务业,实现生产服务社会化。积极发展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特色旅游。

最后,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好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必须加快实施绿色标准化管理,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环保科技创新,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节能减排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深刻的历史教训和严峻的现实告诫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的生存条件来求得经济一时的快速发展。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漠视环境利益、任意排放污染物和掠夺性开发资源的现象,多数是由企业所实施的,同时也暴露出我们政府部门对环境管理的缺失和社会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为此,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节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界的一致共识,而实现当前与未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培养社会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社会公民履行环境责任,已成为全世界每个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是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统一,是内在责任与外化公益的有机统一。为此,我认为称其为绿色环境责任更为恰当。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由此可见,我们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的依据和基础,这也是我国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必将确保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大家都知道,我们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总是以城市为舞台,那么城市就必须要具备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特征,自然也包括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而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首先是为保障公众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生命权和健康权益。其次是鼓励并监督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政府作为环境公益代表在城市环境保护领域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公民和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综合促进绿色环境责任落实,进而实现城市“绿色转型”,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现实的选择。

第8篇

作者简介:吴铀生(1955-),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经济。 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经济;特色农牧业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14-04

四川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资源是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血脉和基础,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这是促进四川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必要条件。

学界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已经相当多,中国知网目前就有4600多条记录;关于“社会稳定战略”的研究也有不少,中国知网有60多条记录,而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就比较少。仅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1]《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 》[2]《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3]三篇,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一、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一)加强资源开发与资源整合

资源开发是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而资源整合是现阶段发展的主线。所谓资源整合,是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对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加大资源勘查与综合开发力度,首先要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加强对国家紧缺、市场潜力大且四川民族地区又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钒、钛、富铁矿、铜、铅、锌、饰面石材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使之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备建设基地。开辟新类型、新矿种的利用途径。加强对矿山深部及勘查。加强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优先推进鼓励开采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发,集约有序推进限制开发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采,禁止开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矿产资源。其次,要加强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4]加强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再次,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开发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壮大可再生资源产业。加强以麻风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最后,要加强资源配套整合开发,合理利用水利资源、电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方电力要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相对集中的区域,电能规划建设要与工业集中区发展相配套。水利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同电能资源开相吻合,同时要与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走“以水蓄电、以水促游、以水养农牧”的道路,形成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五大产业的联系和互动。在“三江”流域及其它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资源配套较好的地区,形成“水利+电站+矿产+旅游+农牧业”的产业链。

(二)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

四川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已经形成传统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实现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率先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围绕优质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有机肥,发展保护性耕作,防止土壤退化。抓住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的大好形势,实施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和省级“33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川粮优化工程、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围绕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国家优质茧生产基地,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观赏花卉和工业原料花卉生产基地,早市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荞麦基地,优质黑山羊、半细毛羊等高原畜产品畜牧基地,亚热带水产基地,优质苹果、晚熟芒果、冬春枇杷、优质石榴、酿酒葡萄、甜橙等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大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加强对糖业加工、蚕业加工、烟业加工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建设贸工农技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发展烟草、中药、乳制品、软饮料、酿酒、粮油制品、肉食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业优势产业链和产品链。围绕“四大体系”建设,健全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以基层、偏远山区为重点,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重,大力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全省农业“三百”工程、农技特派员制度和“农家大院”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重点加强“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灌)配套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有条件的地区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大力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建设一批集聚性高、辐射力强的城乡市场,培育壮大一批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健全果蔬、烤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突破农药残留水平检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实施地理标志品牌工程和原产地保护工程,重点培育地方名优品牌,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5]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一二三产业发展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要立足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水电产业,为打造最大的水电工业区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大岷江流域、黑水河流域、杂谷脑河流域、白水河流域、孟屯河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开发力度,加快十里铺、毛尔盖、狮子坪、薛城、古城、色尔古、柳坪、桑坪、双河电站等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围绕水电项目建设培育地方服务市场。抓住水电项目建设迅猛拉动经济的难得机遇,以项目建设需求为导向,培育地方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工程市场,加快场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地方经济容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全面推动流域综合开发,就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培育接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一是狠抓“以水兴农兴牧”,提高四川民族地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和草场建设,发展生态农牧业。二是贯彻“以水助工强工”,充分利用低价优质水电,发展高载能工业,振兴县域经济。三是实现“以水育游旺游”,加强库区、湿地景点开发和景观整治,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农牧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6]四是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环保优先,合理开发”为原则,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城镇体系是优化四川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壮大县域经济。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增强特色农业发展能力。围绕构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轻纺工业原料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宜农荒地改造,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搞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培养专业种养大户,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大力推广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通过增产和节约投入促进增收。抓好劳务开发,加快建设农民培训体系,实行“定向培训”、“定单培训”,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积极组织好、引导好劳务输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新型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繁荣农村经济。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区的基石,是承接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力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内生积累和发展能力。

(三)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不足、技术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是四川民族地区主要问题,也是制约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7]因此,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四川民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的通道,着力提升干线公路等级,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并重,大中小微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保障体系、统一的水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内区外对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电子政务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巩固提高四川民族地区的电话、电视和网络普及成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

三、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措施

(一)加强扶贫开发

以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为重点,围绕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通村公路、住房解困等扶贫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提高稳定解决温饱人口的持续发展能力,防止“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确保贫困地区的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依靠科技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水平和效益,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和完善“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形成 “集中投入、捆绑使用、配套建设、整村推进、成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川民族地区部分属中高山峡谷地区,为地质灾害频发区,因大暴雨或局部地区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是其主要自然灾害。重点加强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谷段和成昆线沿线等泥石流、崩塌、滑坡易发地段的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难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搞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四川民族地区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是我国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震防、抗、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强化建筑物抗震设防,加强宏观观测点、微观观测台网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灾害信息的获取时效和地震预测水平。

(三)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扫盲力度,巩固“两基”成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大力培育民族师资,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区文化服务网络,把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村文化阵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提高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发射、接收质量,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民族与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节目,把四川民族地区建设成藏族文化中心。健全完善卫生事业。大力建设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巩固和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地位。

(四)保障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问题,更重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首先应建立健全当地生产安全机制,加强生产安全建设,切实抓好矿产、煤窑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地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生产安全机制的建设应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其次,完善救援体系,建立动态实时监控系统和突发性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以提高社会安全的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8]再次,继续完善民族地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最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户、贫困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畸残人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城镇孤寡老人和孤儿、艾滋病导致的孤儿和孤老以及各县市政府规定的其它救助对象在吃饭、穿衣、居住、医疗、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在就业、技能培训、司法援助等方面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罗洪群,王凤,何彬,田乐蒙.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J].天府新论,2012(1).

[2]马大正.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J].国家安全通讯,2000-09-25.

[3]张倍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04-01.

[4]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4).

[5]丁一.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市场拓展的营销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9).

[6]王彬彬. 攀西地区构建能源资源节约型工业结构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8(06).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 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 信息政策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趋势的推进,公民信息意识的觉醒,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当前信息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要研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首先应当界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可以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依托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秉承了公共管理的精神理念。本文试图沿着这一方向探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1.1公共信息资源概念及其特征研究

“信息”一词定义繁多。《大英百科全书》中写道,“信息现象渗透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信息的多样性使得迄今为止所有要为信息下一个统一定义的企图都落空了”。要想给公共信息资源作一个明确而又统一的概念界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美国《公共信息资源改革法案2001)中把公共信息资源等同于政府信息资源。有关人士或从知识产权角度出发.或从社会性角度出发,或从政府角度出发定义公共信息资源,定义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概念阐述必然不同,但基本都反映了政府信息或行政信息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体这一思想同时。定义的不同也反映了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构成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的集合,包括政府法规信息、政府公务信息、教育信息、公共健康信息、文化信息、农业信息、国民经济宏观信息、环境信息等。范围再扩展一点,各种经济组织产生的与公众生活相关的信息也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具有经济性、智能性、规律性、整体性、非均衡性等特性;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消费性(共享性)和外部性特征。此外,公共信息资源还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公开性等特性。

1.2公共信息资源的类型研究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以按多种类型划分。如根据公共信息资源本身特性的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划分为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公共信息资源、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公共信息资源和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公共信息资源;根据形成方式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分为政府自产性公共信息资源、政府购买性公共信息资源和社会生产性公共信息资源;根据受益者需求范围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划分为全国性公共信息资源和地方性公共信息资源等。

1.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是指公共信息资源的发布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和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还包括普通公民。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的结构、类型、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改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加速信息流通,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

1.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特征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1)社会公共服务事业部门的信息管理问题,包括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劳动保障、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服务等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信息管理;(2)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包括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如标准信息资源、专利信息资源、文献检索系统、信息搜索引擎等应用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有学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它具有普遍的社会性,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层次性表现在根据反映对象的时空角度可将公共信息资源划分为社区公共信息资源、地方性公共信息资源、区域性公共信息资源以及国家或全球性公共信息资源等层次,不同层次的公共信息资源数量和权重也是不同的。动态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的公共信息资源范围是不同的,公共信息资源和私人信息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公共信息资源的复杂特性意味着在管理方法上应根据类型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具有广泛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包括行政机关和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和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以追求公共利益,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为宗旨;(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具有政府一社会互动性;(5)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集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1.5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运行研究

主要研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1.6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的预测研究

准确把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也是研究的重点。信息技术革命和民主进步推动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向网络化和公开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标准化、个性化的趋势。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研究

2.1社会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很大,导致各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信息化程度、公民民主意识、信息教育水平等社会信息化建设明显失衡。正确认识现状有助于根据实情制定信息政策和发展策略,营造和谐的信息环境,采取更公平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社会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属于社会调研的范畴,有一整套成熟的调研方法可供借鉴。

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管理主体复杂多样。建立一套结构完善、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包括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性质、纵向的隶属关系及横向的协作关系、人员配备、职责划分等。

2.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域,所以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方法也适用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这些方法有:生命周期管理法、内容管理法、环境扫描法、信息审计法、信息系统设计法、项目管理法、人力资源管理法等。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除了具备信息资源管理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特性,所以以上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变通。同时,公共管理中的技术与方法也可以被借鉴用于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

2.4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研究

广义的讲,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技术有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分析技术、信息组织存贮与检索技术、信息传送与服务技术等。技术开发主要在计算机信息科学领域进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把这些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

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外部环境研究

3.1政策的研究

信息政策是国家为管理和发展信息事业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动准则,是对信息系统运行机制进行调节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是国家对信息活动和信息事业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目前,我国在信息政策研究中比较集中探讨的问题包括信息政策概念内涵、信息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国家信息政策建设策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信息政策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国外信息政策研究、不同国家信息政策的比较研究以及如何从信息政策的内在联系上构架一种合理的信息政策体系。就信息政策所面对的对象出发,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需要解决地域信息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信息化、信息安全与保密、国际信息流通、信息管理体制、科技情报、图书馆、大众传播问题、出版问题、信息教育和研究等方面的政策问题。

3.2信息法学的研究

信息法学主要研究在信息产生、传播、收集、处理、存贮、应用、交换等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转让信息所形成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目前,信息法学学术研究方面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有关的几个热点研究领域有信息自由与平等、信息共享与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信息犯罪、信息网络中的法律冲突、信息法律制度建设等。狭义的讲,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有所区别,信息政策作为社会信息活动的指导原则,具有灵活性、动态性、阶段性的特性,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而信息法律则具有稳定性、时效长、普遍性的特点,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信息政策对信息法律有指导作用,是信息法律的基础,信息法律则是保障信息政策得以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两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广义的讲,信息法律也属于信息政策体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意义在于通过国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保障信息来源的公开透明、信息渠道的规范畅通、信息权利的公平及可实现。

我国的信息政策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科技情报、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三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扩展到信息安全和网络规范、个人隐私,进入21世纪后电子政府和电子商务立法在信息政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信息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国家级立法较少,宏观规划多于微观规划,定性的目标性的阐述多于定量的具体的措施,但加强信息政策制定、执行的力度已取得共识。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审议中,《图书馆法》的制定也在进行中。 

3-3标准的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标准是从行业角度、技术层面出发,保证信息的公开和共享,规范信息提供者的行为,保障公共信息资源可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涉及的主要有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公共信息机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从业人员标准等。

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与公民信患素质教育

4.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展要从加强人才培养入手。美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于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领域和工商行业的企业管理领域,追求管理传统,以管理理论统帅相关学科知识。而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于图书情报机构,思维习惯与传统根植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众多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也是图书情报专业改名而来,这使得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管理实践.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1)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实践确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性强而又相对稳定的有机的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2)建立从中专教育、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构成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以适应基层操作、中层管理、高层规划等不同层次工作的需要;(3)建立继续教育制度,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4.2公民信息素质教育

对公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要使人们能够确认针对信息的需求。提出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认潜在的信息资源,制定成功的信息搜索、获得、评价、组织策略,并将新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能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公民信息素质教育还应包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界探讨信息素质教育局限于高等院校,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和讲座,主要讲解图书馆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同时简单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等,手段相对单一,内容陈旧,并且很少涉及到信息伦理教育。与此同时,业界缺乏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来规范和衡量整个教育过程,评估教育成果。对公众普及信息教育,也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第10篇

[关键词]甘肃;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54-03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形态、乡村气息、民俗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娱乐、休闲、疗养、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国内外的旅游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突破点,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新的切入点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新的着力点,能够极大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和素质双提高和农村环境改善。我国自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这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调整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在一些西部贫困山区,农民通过旅游增收已不再是新闻。同样,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催生产业。

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多少、质量好坏决定着乡村旅游的规模,其损耗速率有无超越自然或人为更新速率则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甘肃的乡村旅游资源规划水平良莠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只有在甘肃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甘肃省发展乡村社区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依赖生存的资源是文化、自然遗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在时间意义上的厚度与丰度,而甘肃省乡村恰恰存在一系列丰厚的自然和历史遗存物。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从古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中原王朝的边塞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于此,形成独特的边塞文化和黄河农耕文化。长期以来存在的区际发展差异造就和存留了甘肃地区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成全了发展旅游产业中最重要的差异性旅游消费需求。

(二)低廉的旅游资源成本

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形成成本较之其他产业的资源成本相对低廉。乡村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不动产性质使之不需要发生空间位移等一系列经济成本,具备成为优势、主导产业的资源成本条件。另外,在甘肃境内,由于受地形限制,部分乡村社区可进入性差,经济比较落后,资源开发的人力、物力成本的低廉也导致乡村旅游成本降低。

二、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分类

由于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地域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的差异,使得省内各个区域乡村旅游资源出现了不同的开发状况。大致分为城郊休憩型、新兴城镇型、景区覆盖型和交通节点型,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全部情况。

(一)城郊休憩型

郊区由于靠近城市,是代表经济基础比较厚实、交通状况良好、农户整体素质比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的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在这种社区中乡村旅游存在时间较长,对社区参与也有着基本认知。城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城市旅游的延伸范围之内,因此在比较成熟的城市旅游运作的同时隐性带动了周边的城郊旅游。目前甘肃省内,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是修整特色农家小院经营农家乐为主,尤其以大中城市周边最为明显。原因在于城郊社区与城市社区紧密关联。城郊社区的发展无时无刻受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经济状况良好,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的支持下,周末假期甚至是一般工作日中,城市居民都可以到城郊享受与城市不一样氛围的农家乐,游玩就餐。城郊农家乐也在近几年迅速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因城市和郊区的地界、经济发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郊社区参与也受到城市社区旅游的影响,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性削弱,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新兴城镇型

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发展,在甘肃政府的支持下,涌现出很多新兴城镇。这些城镇规模不大,但是利用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出的本地人才返乡建设。并大力整治城镇风貌,发展各自的特色工农产业,使得这些城镇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这类城镇都将目光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市场,期望在本地发展乡村旅游,为目前的城镇建设锦上添花。在政府倡导下,开始大范围对社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有了初步的乡村旅游成果。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后,社区内的各种用地进行规划,解决垃圾处理等各种环境问题。这种层次的乡村旅游社区的旅游建设已经不是简单的社区“农家乐”的发展,也开始进行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社区内的池塘、果园或秀美的风景来吸引城市旅游者,但是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整体规划不成功,无法有效的组合旅游项目,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

(三)景区覆盖型

在已经成气候的景区覆盖范围的乡村旅游的客源比较稳定。一般来说,著名的景区大部分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旅游者到景区旅游的同时,得知景区周边存在其他旅游资源后,在不会影响行程的情况下自然会将其划归到旅游项目中来参与乡村旅游。周边社区参与旅游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对景区周边特色风貌、民俗人情、餐饮的利用,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旅游项目、农家特色饭菜、住宿以及农村特有的娱乐游玩。可以说,甘肃无论大小景区周边都衍生了很多农村旅游项目,其层次也有高有低。高层次的是较为全面发展的农村旅游,设计多种娱乐项目,不仅是吃农家饭、游玩乡村,更有住农家院、学做农家活等让旅游者新鲜的旅游活动。而较低层次的社区参与还是从农家乐开始,简单地为旅游者提供农家饭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并且是社区居民零散经营,各自为政,使得乡村旅游整体不成气候。粗糙的项目和内部的混乱都导致对旅游者的外吸引力减弱。

(四)交通节点型

旅游线路离不开道路,而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上的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别优势,就是可以成为以路为生的旅游社区。因为交通节点上来往人流量大,可以将这些人流有效地吸引加入到乡村旅游中。一般情况下,国道和省道上的人流量大,比较稳定,在交通节点处加油,休息,吃饭。所以在交通节点的社区的居民很早就有了经济意识。尤其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居民开办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在甘肃已经比较普及,而路过休息的旅客也乐得就近体验别有风味的农家乐。但是,整体社区参与状况也不尽相同,由于交通节点只是旅客中途停靠的休息站,就存在停留时间短的问题。对于很多旅客甚至就是可能只会路过此地一次,这就是某些农家乐有了不良的经营观念,一次性经营的思想,如高收费、低服务。与此相反,有些居民有正确的经营观念,留下好的口碑,在旅客之间相互传递,以此吸引更多过路的旅客。发展早的地方,借助本地特色,很早就发展起来,例如甘肃静宁是陇东地区到兰州或更西边地方的中途站,由于自古以来此地的烧鸡就很有名,当地社区在静宁烧鸡上做文章,使得静宁有了很多发展很好的农家乐。

三、甘肃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针对这四类乡村旅游社区资源的优势及不足,必须因地制宜。

(一)休闲化开发城郊休憩型

这类旅游社区靠近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上很容易被城市旅游社区资源规划模式同化,乡村性特色容易被忽视。同时,见多识广的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旅游项目的要求随之增加。但是,正因为靠近城市,客源丰富,拥有较好的区域位置及经济基础,所以资源规划上必须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将它建成一个重心不在田园观光旅游,而带有乡村性休闲娱乐的休闲旅游社区。方向定位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城市远郊型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重点落实在休闲度假上,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旅游区区位佳、经济背景较优越之长,回避与城市旅游资源相近的劣势。

(二)整体开发新型城镇型

新型城镇一般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但是由于很多城镇在统一规划时以城市规划为模板,众多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城镇规划中被埋没。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的资源规划,需要挖掘旅游资源的现代乡村性,以新农村新面貌提升普通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目前,很多普通的乡村景观环境直接作为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这样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但如果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或进行整体策划,则可将其利用价值提升和扩大。将以往分散的旅游资源如渔场、果园、观景山等进行资源组合开发,使整个城镇成一个整体乡村资源。从游客进入城镇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购买,体验各类乡村观光,农事活动等旅游产品。如苦水镇的玫瑰极具特色,苦水镇的整个乡村社区资源规划就以玫瑰为主题,以玫瑰为依托,利用周边大环境营造一种氛围。

(三)田园景观化开发景区覆盖型

此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可以利用园林设计中“借景”手法来规划资源。可以尽量通过借用的手法将景区的观光资源“借”过来,为自身景观锦上添花。在规划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周边景区的资源特色性,在规划开发时,注意统筹思想,使得两个区域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可以考虑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是否可以成为景区资源规划的一个延伸,拓展整个旅游区域的景观空间与娱乐内容。或者与景区进行联动开发,实行资源与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将多方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式销售,增强旅游吸引力。例外,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设计大地景观,较平淡、传统、分散的乡村田园景观资源,通过一种主题构思,设计不同色彩质地的植被、水面、农田等斑块特色,使其与景区旅游在和谐中旅游产品产生鲜明对比,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四)诗意功能化开发交通节点型

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及拥有大量的客流量的特点,打造成“以路为生”的乡村旅游社区。此类旅游社区的资源一般比较平淡,一般资源特色也不鲜明,但其交通中途休憩餐饮的需求功能性很强,对这类旅游区要进行功能性强化,开发乡村诗意功能空间,充分挖掘乡村特点的内涵,加以扩展与放大,强调其田园人家特征,让其更容易被大众所识别。例如在资源规划中将其乡村观光功能与接待功能结合起来,变成乡村特色旅游接待中继站,相对于一般接待饭店而言有了比较优势。这些规划将大大拓展其客源规模,克服自身吸引力有限的局限。

总体而言,甘肃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资源规划要凸显西部乡村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资源规划需要注意游客的心理舒适度,乡村旅游的绝大数客源来自于现代城市,这些游客旅游不仅是满足猎奇心理,同时也是休闲放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 ,(7).

[3]陈学文,刘立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

[4]俞益武,李健,肖胜和等.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

[5]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11篇

一、开拓德育教材资源

教材一直是我们最主要的课程资源,“范例性”是思想政治教材的重要特征,我们必须把握教材提供的范例启示、目标导向,并根据本地学生的生活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对范例进行改造与创新,加强范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互动与整合,将教材内容融入乡土资源。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一般来说,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比较好的了解,这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使范例教学体现学生生活的地域性和个体性。时事热点问题是社会生活现实的写照,也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政治教师要注意收集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做分析思考,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思考道德矛盾,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二、利用德育人力资源

学生不是思想政治课德育活动的接受者而是探索者,所有德育人力资源的开发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德育发展需要开发德育人力资源。

1.学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

学生是德育对象,学生的社会关系、生活背景、认知基础、活动体验、心理特点、成长需要等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德育的旁观者,思想政治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时刻关注学生的德育需求。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出如下德育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否矛盾?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坚持真理是否矛盾?我国实行自由政策,为什么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生活,对学生个体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身上蕴含的德育课程资源,增强德育实施的适切性和实效性。

2.利用德育社会人力资源

为增强德育的亲切感和说服力,我们要通过优秀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将当地这些沉寂的德育社会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出来。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德育环境。社区及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对学生有巨大的德育感召力和影响力。把这些家长能人、社区的先进模范人物、企业家、律师、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工商管理人员等“请进来”,或让学生“走出去”,发挥他们各自的知识、经验、专长方面的德育优势。如在学习“存款储蓄”时可邀请银行工作人员讲授;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可走访工商局的有关人员,聆听他们介绍市场经济中的具体案例。德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实现德育目标。

三、开发德育实践活动资源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只注重文本知识的掌握,仅仅了解道德知识并不代表能够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观点的真正形成动力来自于实践。学生依托贴近自身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能使德育过程充满真实性和可信性。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活动的喜好,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企事业单位、红色旅游景点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感悟。例如,我校地处的丹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相当丰厚。丹阳不仅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发源地,还是齐梁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有以褚遂良为代表的几十位宰相,有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现代文化名人吕凤子、吕叔湘等;有季子庙等历史文化古迹,有南朝帝王陵墓及其石刻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有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旧址、许杏虎烈士纪念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针对这一丰富的德育资源宝藏,我们注意加强同本市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基地等部门的联系,或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请专家学者到校讲授乡土历史或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调查访谈,使学生在“亲历”中感受实践德育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政治认同感。

四、拓展德育网络资源

德育网络课程资源是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一座“金矿”,在课程构建与实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网络课程资源已势在必行。

1.德育网络资源特色化和个性化加工

目前很多政治学科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网络课程资源,但其中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特点的较少,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对互联网中的原始课程资源进行符合学生需要、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化加工,满足学生自我建构、自我教育的要求。另外,学生仅凭教师的口述,难以达到德育情境的生动再现,其德育效果就会打折扣,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要通过Flash,Photoshop,PowerPoint信息技术虚拟和再现德育情景,使思想政治课德育内容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对此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思考,从而更好地领悟德育内容。

2.德育网页的制作和德育网站的建立

第12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和制定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新林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把积极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加以部署和全力推进。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和谐、发展和谐、政治和谐、人际和谐”等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1. 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开发建设初期,林区各项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以林为主的资源型林区。改革开放以后,林区经济结构开始调整,社会结构有了新的变化,社会事业相应发展,实施“天保”工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发展社会事业,使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更加突出发展社会事业,有力推动了林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1推动林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认真总结本文由收集整理和汲取开发建设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构建林业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充分调动林业人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使经济社会在总体平衡中健康向前发展;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在加快林区发展的同时,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使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总体和谐。wWw.133229.coM

1.2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是解决林区不和谐问题的需要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拉动;对外交通仍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林区职工群众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对因灾因病等特殊情况致贫人员救助难度大;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我们要通过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 构建林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1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和谐大业,生态为本。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是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基础,宁可不要gdp,也要保护大森林。因此,必须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的理念,坚定不移地保护好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确保森林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突出抓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县、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农村保护建设五个重点。抓好植被恢复,加强嫩江、黑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等,为林业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

2.2实施“天保”工程,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继续争取国家“天保”工程政策支持,争取延长实施年限,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做好实施方案的调整、修订和完善。强化对“天保”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工作。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根据森林资源的承载力,合理确定木材产量,“十一五”期间活立木生产在现有基础上每年下调10%,直至停止主伐生产,实现由用材林基地向生态公益林区转型。继续实施分类经营,加快林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促进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与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资源管理与利用分开,建立有利于管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

2.3实施资源培育工程,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继续巩固营林基础地位,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坚持培育市场价值高的目的树种,坚持重点区域培育和“见缝插绿”相结合,能造林的地块都要造林,能补植的地块都要补植。抓好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实施营林工程,开展公益林抚育和低质林改造。对近山区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废弃场址和采矿迹地进行人工造林或植被恢复,对火烧迹地、采伐迹地和次生林地加快人工更新,对远山区实施封山育林。逐步提高单位面积森林公顷蓄积量,实现森林质量与和森林覆被率的“双增长”。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通过精深加工吃干榨净“三剩”资源、推行“以煤代木”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非经营性资源消耗。

2.4实施资源保护工程,使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坚持把森林防火作为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航空护林、生物防火隔离带、基

础设施、重点火险区治理和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灭火能力,力争在15年内达到国际现代化林火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三总量”管理。实施自然保护区工程,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在抓好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争取工作。

3.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现有产业结构与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快发展接续产业,以产业化和工业化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支撑。除森林资源外,我区的旅游、气候、山特产品、土地、药材、矿产和地缘等资源都很丰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比较大,资源对资金、技术的吸引力比较强,未来发展的物质潜力条件比较好。要突出发挥中国最北地缘优势和大森林、大界江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要加快标准化小区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养殖,切实抓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学管理、饲料供应等各个环节,把新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鹿养殖基地与优良马鹿引种集散地,做强特色养殖业;要大力开发加工利用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等山产品,统一组织、统一收购,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坚持采集和种养相结合,突出纯天然、无污染、疗效好、药效高的特点,大力开发以地产资源为主的高科技产品,同时,还要建设繁育基地,扩大栽培面积,逐步实现产业化;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产业,对矿产资源开发要本着既获利又保护生态的原则进行,当前要把煤炭开发作为重点,提高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和回采率,增加煤炭产量,培育税源,并坚持保护性开采,确保采矿企业边开采、边恢复或闭矿停产后全面恢复,做好矿产开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