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资源的特点

社会资源的特点

时间:2023-07-24 17:0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资源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资源的特点

第1篇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化,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的作用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日趋重要。本文按照温州市农业社会资源的特点和农业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为目标,从政策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资本资源等5个方面,构建一个全面、合理地农业社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实际进程中的各方面情况,并分析了温州市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 :温州市;农村农业经济;农业社会资源;资源评价

一、研究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温州的农业发展已由资源制约型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温州出现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情况,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同时,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温州还存在着资源不合理利用进而导致的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大。因此,要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充分了解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之策。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温州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全面、合理地农业社会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准确了解和把握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实际进程中的各方面情况,明确现实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努力方向,从而为制定有关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为目标,从政策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资本资源等5个方面构建农村社会资源评价体系。

二、农业社会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农业资源评价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生态和农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20 世纪20~30 年代,鉴于农业生产资源的约束,我国大多数研究都侧重于对气温、光照、降水、土地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分类、评价和区划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农业社会资源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徐保根等(2001)指出要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要从技术装备、公众素质、专业人才、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与体制与政策等方面考虑。因此,为了科学评价温州市农业社会资源发展情况,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了温州市农业社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资源、资本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5 大类评价指标9个具体指标,如图1。

三、温州市农业社会资源现状分析

结合上述评价指标的构成,采用专家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下文将针对温州市农业社会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政策资源

“十二五”以来,温州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制定了《温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温州市农业功能区总体规划(2010~2020)》、《关于建立温州市垦造耕地地力提升基金的通知》、《关于实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十大行动的意见》、《温州市设施农用地管理实施细则》等,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促进农业设施准备提升,为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资本资源

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2013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54.09亿元,比2010年增长85.62%,市本级财政支农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89 亿元,实际完成110.64%。此外,省市级还安排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4.29亿元。同时,市财政积极拓宽支农资金的投入渠道,通过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于农业生产,从而形成了多渠道的农业资金投入体系。“十二五”以来,推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产品标准化。据统计,全市有157家农业龙头企业、254家专业合作社、60 个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参与农业“两区”建设,辐射带动面积71.37 万亩,带动周边农户增加年收益8.3 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223 个、绿色食品65 个、有机食品80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名列全省前茅;获省知名商标84 件、著名商标51 件、驰名商标2 件,市名牌产品(农产品)21 个,涵盖了我市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此外,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51 个、面积51.89万亩,年产值60余亿元,比实施前增收20%以上。

(三)物资资源

农业装备水平提高,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2013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222.73 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达17.80 亿元。拥有耕作机械16843 台,种植机械1256台,排灌机械52553 台,植保机械14677 台,联合收割机2078 台,冷藏保鲜设备196 套,设施农业设备3283 万平方米。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15.88 亿元,总利润8.16亿元。“十二五”以来,温州先后完成了瓯江、飞云江、鳌江、楠溪江及清江洪水预警报系统,受益面积为8180.56平方公里,受益人口338.145 万人,大大提高了全市防洪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截止2014 年6月底统计,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新建和修复排灌渠道1242.0 公里,机耕路798.43 公里,泵站518 座,农机下田坡5030 处,新置大小农机具2352 台套;现代农业园区已累计建成大棚2.99 万亩、喷滴灌设施6.25 万亩、蓄水池12.73 万立方、农机化设备3999 台套、畜禽栏舍24.45 万平方米、高标准鱼塘0.46 万亩、园区道路693.49 米、生产配套用房5.65 万平方米、保鲜冷库9.02万立方米。

(四)人力资源

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3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194 元,比2010 年末增加了4778 元,年均实际增长13.95%。农业从业人员达到92.03 万人,实现总产值187.87 亿元,比2010 期末增长154.12%,年均增长7.3%。县(市、区)和市级功能区“低保”标准提高到5000 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全面覆盖,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实现普遍就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通电、通广播电视,100%的行政村通公路,99.9%的行政村通电话,98.6%的行政村用上了安全卫生饮用水。“十二五”以来,温州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人才培训工作力度,每年优化组建市、县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10个,新增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800 户,组织现代农业领军人才生源20 名,新增农业教育培训法人化单位5 个,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人数超过21 万人次,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五)智力资源

科教兴农蓬勃发展,提高了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全市已拥有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3 个,农技推广机构300 个,农技研究推广人员0.31 万人,农民技术协会325个,民间农业科研机构5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网络。我市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全市有4.3 多万人参加了“绿色证书”培训,其中3.8 万人取得“绿色证书”,100 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十二五”以来,11 个县(市、区)、108 个乡镇先后成立了农科教结合组织机构,分别占县、乡的100%、100%。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机构进一步健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共实施农科教结合项目30 项。当前,温州正在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大中型畜禽养殖厂能源环境工程模式和“猪沼果”等能源生态模式。如永嘉的“稻田养鱼”的种植模式,既能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又能使淡水养鱼取得经济效益,真正做到了有粮又有钱,深受农民欢迎。实施“沃土工程”,以示范推广秸杆腐化技术为重点,扩大发展经济绿肥,扶持商品化有机肥的生产。同时,推广以平衡施肥为中心的“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态结构而设计的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技术;培育和采用抗病、抗虫的农作物、畜禽品种技术;利用昆虫天敌等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农业生态系统技术等。

四、小结与展望

本文针对温州市农村社会资源特点构建了农业社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从目标层、评价指标和具体指标3个层次选取富有代表性的9 项指标,客观地反映了农业社会资源的情况。温州事农业农村的建设正处于提速提效中,而农村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与实际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有效发挥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农村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第一,随着温州市农业“两区”建设水平的提高,相应的评价指标也应该与时俱进、定期更新,促进和引导温州市农业农村发展提速提效。

第二,本文评价的侧重点在农村社会资源。但是,农业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分析农业资源现状。今后要充分借鉴其他地区最新研究成果,将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社会资源统一纳入农业资源系统进行整体评价,为农业资源利用研究提供新的尝试方向。

第三,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短缺将会更加突出。由此,农业稳定发展还需要考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合理布局。今后应搞好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研究,加强农业资源更新调查和动态监测,加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快农业资源管理法制化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服务,为农业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服务,为实现农业“十三五”计划目标服务,更对推进温州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来源:

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4jd16)。

参考文献:

[1]贾蕊,梁银河,朱新民等.山西省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4),112-115.

[2]刘爱民,封志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193-197.

[3]徐保根,雷锦霞,李艾兰.农业资源利用方式评估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山西省耕地利用方式评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52):114-117.

[4]徐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40-246.

[5]于鹏飞,李悦.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环保投入效率分析[J].科技信息,2009(33):728-729.

第2篇

关键词:共享单车;共享经济;准公共资源;竞争博弈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二次提及共享经济,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在交通出行领域,以摩拜单车、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发展尤为迅猛,已成为继网约车之后共享经济的另一个热门领域,也成为众多创业公司青睐的对象。然而,探究其运营模式及本质特点,不妨要问当下所谓的共享单车是否真的属于共享经济范畴。

本文在对共享经济内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共享单车的产生原因和运营模式,着重论述共享单车不成为共享经济范畴的理由,并运用纳什博弈均衡对共享单车公司的白热化竞争进行简单探讨。目的在于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共享单车的本质,给出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政策性建议。

一、从共享经济谈起

“共享”,即共同分享,这一词并不是新的概念,自古以来便有邻里、亲友间的物品分享与相互往来。若“共享”这种社会现象古而有之,共享经济的现象则发端于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平台利用算法优势,整合并分享分散化闲置资源,解决供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新模式。

(一)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根溯源到1978年Felson & Spaeth提出的“协作消费”,二位学者将其定义为多人在共同参与消费商品或服务的事件,消费者与他人共同享有产品和服务而无需所有权。但直到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得对于闲置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共享经济才真正意义上得以流行。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务管理教授南希・科恩(Nancy Koehn)认为,共享经济是指个体共向社会资源,以不同方式交换商品。蔡余杰(2015)在其书《共享经济》中将共享经济与传统产权观做了区分:不同于传统产权中归属权与使用权的统一,共享经济将支配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侧重于对使用权的最大利用,以“使用所有权(通过使用达到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为基本理念,本质是将个体所拥有的作为一种沉没成本的闲置资源进行社会化利用。

(二)共享经济的特征

共享经济应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共享经济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社会效率。共享经济提供的平台连接供需两端,将本来无法达成或交易成本过大的交易得以实现。需求方和供应者通过共享经济的第三方平台实现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应使双方都受益。

因此,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内涵是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过程,供需双方不再依附传统商业组织,而共享经济平台成为供需双方新中介。特征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暂时性转移,调节了“左手短缺,右手闲置”的状况,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二、何为共享单车

(一)共享单车产生原因

在共享单车出现以前,个别城市有政府提供的公共自行车,但是依赖于车桩的形式造成了用车麻烦的缺点,使市场有了“随时骑行”的新需求,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不管是公共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均是为解决城市居民居住点与公交、地铁站点的这“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而产生。同时,其绿色环保的特点使之在当今时代广受欢迎,在全国大城市迅速崛起。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出行问题,也让开发者和投资者看到了获利的希望,对于社会大环境来说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对于环保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起到促进作用。

(二)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

作为共享单车龙头企业的摩拜单车,一开始就采用自主研发和自行生产的方式,这样显著的重资产运营方式显然不属于共享经济范畴。共享单车公司既是供给方,又是平台方,公司自行制造或买来几百辆自行车来交换,不存在用户提供个人的闲置资源来换取收益的环节,只是共享单车公司在单方面的收取利益。这便意味着共享单车违背了共享经济用闲散物品达到互助互利的本质,而类似于“时租自行车”,与传统租赁经济殊途同归。因此,从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上来看,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不是社会闲置资源的再分配,而是单车平台再制造出来的社会增量资源,但因其在使用权上确属共享,才被冠以共享的头衔。

三、共享单车不成为共享经济的几点理由

共享经济的模式是指通过平台聚合社会上已存在的闲置资源(如Airbnb是闲置个人住宅、Uber是有较多空余时间的私家车等),通过同时增加资源使用者和资源提供者,进而实现提高社会资源流转效率的同时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且提升Y源提供者的整体收入,让闲置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下面将从与传统租赁经济的比较、社会资源利用、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具体分析。

(一)与传统租赁经济的比较

共享经济的利用对象是闲置资源,对于闲置资源供给方而言,这部分收益属于供给方额外收益,所以即便低于正常市场价格水平也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对于租赁经济而言却不同,租赁经济不仅需要用租金弥补掉巨大固定资产投入,还需要承担巨大沉没成本的风险。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正是一些共享单车公司投入大量固定资产投入。例如,以摩拜单车和ofo为首的共享单车投入市场的几十万辆单车基本都由公司自行制造并且支配,固定资产投入量不小,通过用户共享的自行车所占比例甚少。这样的运作模式相似于国内一些大型旅游景区设有单车租赁服务,缴纳押金和一定的租赁费用便可骑着单车游览整个景区,而如今的共享单车与之相比,不过只是将租车的活动范围由景区扩大到整个城市。

(二)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角度

从各平台单车利用率的角度,在一个城市的短途出行市场需求恒定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平台投放的单车数量越多,每台单车每日使用频数便会下降,带来资产收益率核心指标下降。如果用“共享单车的用户数/单车数”的比值表示单车的利用程度,比值越大,说明利用程度越高。以摩拜单车的数据推算,80万辆单车与800万下载量(实际用户数实小于下载量),按Hellobike的推算公式为60~100人/辆车,则摩拜单车当前利用率仅仅是预期数据的10%。北京大学杰弗瑞・陶森教授指出,单车共享业务没有网络效应,它跟Facebook和Uber不一样,没办法光靠用户的涌入实现平台的增长。

目前的共享单车没有发挥共享经济通过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率来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功能,反而随着平台制造或购买的大量单车的投放,不断增大社会存量资产。例如ofo的创始人戴威称公司目前其90%车辆为自营,仅10%车辆为共享。这将使社会增量资源不得不面临市场饱和或者过剩,难以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三)准公共物品供给角度

从目前的共享单车的本质来看,共享单车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解决的是城市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承担着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节约交通资源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其功能是对城市公交、地铁的延伸与互补,具有公益性和共享性,不具有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又不同于纯公共物品,因其在被不同用户所使用的时段内具有短暂的排他性,并且社会成员在使用共享单车时的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该行为人在使用过程中对单车的保养或损坏会对下一个使用者产生外部效应。

四、共享单车公司竞争的博弈分析

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在此假设参与博弈的各方均是理性决策主体,目标都是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企业B为共享单车市场中的先进入者,企业A为潜在进入者,企业B在面对A企业进入时有斗争和默许两种选择。

当企业B选择斗争时所付出的成本C2大于默许时损失的收益L时,策略(进入,默许)是该博弈的占优策略均衡。当企业B选择斗争时所付出的成本小于默许时损失的收益时,P*=C2/L,Q*=R1/(R1+C1)为该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解。企业A选择进入与否的概率取决于其竞争对手企业B在默许A进入市场时的损失L和其斗争成本C2,而企业A选择进入策略时的预期收益越高,进入成本越小时,企业B越有可能选择斗争策略。

若企业B默许企业A进入共享单车市场,或企业B的斗争成本较高时,选择默许的概率要大于斗争的概率,A企业会进入市场,而随着一批共享单车企业蜂拥而入,导致各大公司之间的不理性竞争以意图提高自己的用户数量,争夺有限市场份额。每个参与者均企图以增加单车投放量的方式来夺取更大市场份额,进而增加其竞争优势,这样将造成资源重复配置,参与者之间的不理性竞争将其引入囚徒困境。

五、政策性建议

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不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但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发展价值。在环保与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今,单车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出行交通工具,无论从方便“最后一公里”出行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共享单车的出现都具有积极作用和时代价值。但若不能妥善处理其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则其利弊关系将难以权衡,不仅将扰乱社会治安管理等,而且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1. 共享单车属于社会准公共物品,政府应发挥其社会职能,对共享单车市场加以管制。政府应采取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若完全放任于私人部门会导致共享单车供给公司的竞争无序化,降低城市交通效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失效,造成资源浪费。

2. 在共享经济发展迅猛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必定是今后各行业的发展趋势。若推动共享单车成为共享经济,应打造共享经济平台,充分调动社会闲置单车的参与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算法优势来打破信息不Τ疲构建平台高效激活闲置存量。

参考文献:

[1]周有强.套上“互联网+”的轮子 共享单车能跑多远[N].工人日报,2016-09-28.

[2]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

[3]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

[4]丁元竹.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5]谢志刚.“共享经济”的知识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5(12).

[6]邱淳锵.共享单车真的是共享经济吗?[J].现代商业,2016(35).

第3篇

此外,城乡居民收入对比也直观地反映出重庆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分析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省份中的排名可以发现,1997年以来,除个别年份,重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前1/3;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则长期位列全国末1/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重庆城市发展在全国跻身前列,而农村发展则在全国位居后列。我们形象地称这种城乡差距特点为“城市中的城市+农村中的农村”。

城乡差距的本质是城乡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城乡要素有效流动。

结合重庆市情,城市资源(包括公共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下乡的基本思路是:以乡镇为重点,以规划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基本原则,着力推动公共财政、公共投资、公共服务、公共人力资源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和覆盖,着力引导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向农村流动,提高“三农”投入在公共财政的比重,增加公共投资在农村的覆盖率,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公共人力资源下乡发展激励机制,形成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有序流动的长效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市场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进社会资源良性互动发展、人才双向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 推动公共资源向“三农”流动

公共财政向“三农”投入稳定增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市级财政支出不超过全市财政总支出的25%,区县级不超过25%,加大乡镇级财政支出力度,使其稳步达到50%左右,确保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且快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拓展支农资金来源渠道,调动农民的资金投入,将土地出让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收益中的一定比例用于“三农”建设,同时,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调动农民的资金投入。整合支农资金,将各部门财政支农资金打捆使用,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放大资金的使用效益。

公共服务向“三农”延伸。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力争实现在西部率先普及12年教育。推动医疗、文化等资源下乡。深入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加快社区文化中心和村镇文化大院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造和农村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就医环境。整合公共资源,建立村公共服务站,促进“六站合一”。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机制,率先在西部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养老保障的全覆盖。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向农村倾斜。合理规划布局农村集中居民点,加快建设集中居住为主的农村新型社区。逐步把通乡通村公路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围,集中财力解决农村交通和客运问题,建立城乡衔接的农村客运交通网络体系。实施“自来水村村通、宜建沼气户户通”工程,强化农村水利建设,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宽带村村通”工程。

“一圈”的公共资源向“两翼”流动。促使“一圈”的公共财政、公共投资、公共服务、公共人力资源等公共资源向“两翼”延伸和覆盖,着力引导“一圈”的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向“两翼”流动,重点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乡镇文化站、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以及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

■ 引导市场资源向农村流动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城乡产业分工上,鼓励主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和教育等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对城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源的集散作用;中小城镇增强农产品加工功能,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集聚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联片种植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

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一是促进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积极引导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增设网点,增加支农投入,发展亲友链、社区链为特征的关系型贷款,进一步发掘符合农户和农村经济特点的抵押物。二是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土地流转。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科学合理的农地价格评估体系,采取转包、转让、合作、入股、公开招标等市场运作方式,引导农田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土地流转收益主要反哺转让经营权的承包农户。三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逐渐将劳务输出经营型企业作为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的主要载体,提高劳务输出市场组织的程度。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使之成为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完善引导城市资源下乡的政策体系。通过制订和落实财政贷款贴息、减免企业所得税、运作担保公司等优惠政策,鼓励城市资源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将农业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积极打造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制订优惠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一圈”的市场资源向“两翼”流动。

■ 促进社会资源下乡发展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源,目前在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积极鼓励社会资源下乡发展。

成立引导、联系社会资源的组织机构。利用企业家地缘和血缘关系,鼓励捐资、捐物帮助家乡建设;探索相应机制,鼓励各种形式的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服务农村志愿者行动。

引导当地居民成立自主组织,服务公益事业。加强自主组织的指导服务,使活动开展合法、正常、规范;通过奖励、委托、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扶持慈善类和公益服务类组织,促使它积极发挥作用。

扶持社会企业。出台税费优惠、信贷支持、财政补贴、鼓励捐赠等政策扶持社会企业,加强监管,鼓励它们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

■ 引导公共人力资源下乡发展

公共人力资源下乡是城市资源要素下乡的核心。所谓公共人力资源,即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综合或专业人才。

下派公共人力资源。一是从基层优秀的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或从其他商业银行的中层干部)中,选派人员担任乡镇金融副乡镇长。二是选拔国企或机关中有营销经验的干部,下派到乡镇担任流通副乡镇长,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三是从党政机关或者国有企业选派一批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干部脱离行政岗位到民营龙头企业担任助理,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农产品加工程度不足的问题。

解决农村新生代教育问题。围绕农村新生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重点解决农村7岁至17岁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问题,使其从根本上脱离农村,转户进城。

第4篇

通州,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内农、林、牧等资源丰富,现代化企业、高科技园区林立,教育场馆众多,形成了最具通州特色的教育资源群。如何依托资源特点,整体构建、深度研发出满足区域学生需求、彰显通州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菜单,是我们一直思考与探究的课题。

要最大限度地l挥资源的特点与优势、研发出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对资源的深度调研与分析必不可少。比如,通州区的重点资源单位――北京金福艺农,是集传统农事活动与现代物联网技术于一身,融参观、体验、实践、探究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对金福艺农现有资源的深度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园区内多彩的番茄及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有效应用最具特色。

于是,我们立足基地资源特点,让基地资源与学校课程内容深度对接,共同构建研发了不同类别的主题实践活动课程菜单,从语文的口语交际,到劳技学科的动手操作,再到综合实践的调查研究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发视角;从小学低年级“番茄传奇故事我来讲”至中年级的“番茄文化探秘之旅”,再到初中年级的“番茄品种的调查与研究”,不同学段的学生均有可以学习的内容。

这些课程对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流程及成果呈现形式等都做了详尽的说明,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需求,使基于资源单位的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更科学、合理,更具指导性、实效性。

在区域推进中,我们建立了学校与基地一一拉手对接机制,全区每一所学校都确定了自己的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与基地联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课程研发,基地提供常态化的指导与服务,学校依托社会资源单位,研发了校本化实施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并固定时间,常态化地组织实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同时也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虽然基地的实践活动课程隶属于社会资源单位,但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它又与学科课程、学校的教育教学紧密相连,它面向的是全区、乃至全市的中小学校,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学生和学科课程。在进行课程研发与主题活动设计时,我们在关注某一资源特点、某一所学校、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的同时,还要让课程具有多层面的选择性与延展性,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第5篇

学校与社区和社会资源共享

美国学校没有围墙,一切讲求简约、实用。学校与周围社区相通相融,与社会资源相互共享,特别是对校内外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利用,成为美国教育的一大亮点。具体而言,如下:

充分利用各类博物、艺术场馆。美国社会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实践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教师们常把课堂,特别是科学课、历史课和艺术课搬到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海洋馆等地方。

充分整合社区(家庭)人力资源。许多家长、社会人士都以“义工”的身份轮流到学校服务,有的辅助教学工作,有的协助进行学生管理,还有的在图书馆担任义工。这些来自社区或家庭的力量,很好地补充了学校教育在人力资源上的不足。

充分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力量。美国所有中小学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这一应联邦政府要求设立的机构不仅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并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还经常帮忙筹集社会资金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有时还组织其他家长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资源或资金的支持,从而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教育资源内容丰富

美国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各类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纪念馆、图书馆、公园、植物园等专供公众参观、活动的场所众多。同时社区的人力、财力资源等都在联邦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必须承担起服务教育的义务和功能。

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各地仅博物馆就有6 000多家,平均每个州120多家,若加上其他各类教育场馆,真可谓在全美各地星罗棋布,应有尽有。例如,仅700多万人口的纽约市就有130多个主题各异的博物馆。

美国社会教育资源内容丰富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美国公民比较热衷慈善事业,很多企业家都会捐资、捐物支持学校的发展,学生家长更是如此,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义工行动,尽可能地为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帮助,要么捐款、捐物,要么义务到学校帮教、帮助开展活动,这些参与全都自发、自愿。

相关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美国的博物馆等社区教育资源,不仅规模大、标准严,而且开发水平都非常高,馆舍周围的广场、停车场及各种相关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博物馆,均能在功能设计和馆舍布局上一切为公众着想。

为使展览或活动更吸引人,特别是吸引中小学生,博物馆均会在展示的形式、手段和技巧上动脑筋,通常做法是:配合不同内容,使用漫画、雕塑、电视短片、游戏等多种方式来活跃展览,力求形象直观、简单易懂、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有的参观活动项目还通过增强实践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来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

特别重视教育功能

美国社会资源都特别重视教育功能。博物馆不仅是收藏和展示展品的地方,更是科学研究和接受教育的场所。一般的博物馆都备有大量可供制作艺术作品的材料,为家长或老师带学生来此创作提供方便。博物馆还尽可能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便利,如果教师需要,只需办理非常简便的手续,就可将某些藏品借回学校去研究或在课堂上展示。

美国联邦政府更是充分利用这些场馆和设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其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例如,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越战、韩战纪念墙,从纪念死难者的角度,本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让每一个学生去感受和了解战争。

筹资渠道多样且非赢利

一般来说,美国的教育资源依靠政府和民间等多渠道投资和经营管理,并以民间投资或捐赠为主。教育资源均为公益性质,具有非贏利性的特点。

作为非贏利机构,博物馆、科学馆、艺术中心等公共教育场所的任务,就是收藏和展示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科技等各方面的文物、作品或最新成果,以浓缩的方式把文明的进程展示给学生。游客参观大多数博物馆或艺术中心一般不用购买门票,特别是绝大多数场馆对中小学生一律免费接待。某些商业性演出或是博物场馆虽收取门票,但对学生给予了最大的优惠。例如,林肯中心这一全世界最大的顶尖级艺术殿堂,也在票价上给予学生最大优惠,一场票价为135美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只要凭学生证便可享受每张票仅25美元的优惠价格。

充分发掘教育资源

美国社会资源高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的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颇多。

第6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 课程体系改革 社会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18-02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语言学习为主,融合商务知识的综合学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培养既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懂商务知识,同时拥有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既需要应用型外语人才,又对其文化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要以职业需求为目的,内容涉及职场商务活动的诸多方面,即专业课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传授职业核心能力。例如,如何与客户打交道、如何促成合作等,所以课程体系改革要在以上层面突出实用性的特点。首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注重基础英语,培养学生习得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其次,高职商务英语又是具有专门用途的职业英语,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应倾向于功能语言和语言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与工作目标相关的终端行为能力。最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双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要求商务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在商务环境中英语的活用能力;为了突出课程实用性,体现职教学以致用等特点,现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就要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是校企合作,但截至目前,地方政府尚未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法规制定实施细则,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完全凭借双方自身的自觉性,尤其是商务英语属于文科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很难找到对口岗位群,校内实训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因此,校企合作机制下旨在利用社会资源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加强校企合作

完善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根据情境学习理论,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促进理论认知的融会贯通。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训主要是利用校内仿真模拟的商务教学软件,但这对于侧重商务英语操作技能的高职生来说是不够的。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生涯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1.完善合作制度

建立合作机制是利用社会资源的关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以学校为依托,积极有效地建立起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学校是办学机构,企业是追求效益的组织,多数企业不会主动要求与学校合作,所以学校必须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计划,建立合理可行的运行机制。

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要有助于推动专业课程体系论证,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合作的企业主要是外贸企业、三资企业等涉外企业,旨在让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完善该专业商务类课程的建设。校企合作形式主要体现在企业参与制订课程建设方案,提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学校则按照企业的要求提出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设计培养规格,设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框架,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职各专业都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外贸企业在与商务英语专业合作中,参与课程结构设置,课程标准制定、评价和指导等专业教学活动,使课程在设置上更好地契合商务英语岗位的要求,推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

2.共建实习基地

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提高。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因此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场所主要在校内,通过仿真模拟的商务类教学软件进行实践训练,这对于培养以操作实践技能为主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可以把校内外教育环境和资源有机结合,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工作训练交替并进,帮助学生了解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职场信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院校采用“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商务英语专业关注涉外商务活动的开展,除顶岗实习外,专业课程在平时教学环节中要适当加入职业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和产品资源,把工作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工作现场的环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作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团队意识,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校方与企方经过协商,由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企业提供相应数量与质量标准的人力资源的合约式教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与外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外贸行业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企业从招生录取环节就开始介入,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建“订单班”。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开设课程,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企业制订培养目标、考核标准,经常参与班级活动,定期检查教学效果,验收学生学习情况,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保质保量地录用所需人才,并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将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二 转变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职能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角色不再单一,他们不仅要教学生英语理论,更要懂得商务流程和业内专业术语,要成为善于沟通和交际,既懂学生管理又懂企业经营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教师。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手段、方法,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融入教学实践中,将过去以教授课本为重心的理论教学拓展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教师要定期进入企业体验、挂职锻炼,拓宽视野,与时俱进,达到“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效果。

2.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要从单纯的教师转变为学校、企业、学生之间教学、科研、生产的指导者。教师要将课堂教学调整为融“语言教学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生产工艺”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格局。因此,商务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持续学习,通过参加国家级业务培训、区域性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获取行业新知识,与专业前沿保持一致。

三 利用政府干预机制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内容才能进一步深化。政府应使校企合作制度化、法律化,根据实际出台校企合作政策。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开发校企合作资源的过程中要依靠学校寻求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例如政府对校企合作成功达到某些指标的企业可以采用减税或给予专项经费的办法让企业受益,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对校企合作中有积极社会、人文、经济效益的企业由政府和学校共同颁发荣誉证书。商务英语专业在开发校企合作对象时,可以通过学校借助政府力量,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通过学校寻求政府援助为学生开辟就业渠道,让学生进入国企或知名跨国企业实习,在实习期满后通过相关考核进入优质企业工作。

总之,高职商务英语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校园资源,由于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突出实践性特点,不断寻找与企业合作的契机,在实践中将社会资源系统有效地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实施之中,这样才能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实现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德英等.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贺修炎.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3)

[3]秦立春、胡红卫.发达国家政府重视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J].理论前沿,2006(13)

第7篇

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就是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优化分配并合理利用的过程,是高职教育资源在不同利用领域上的有效分配。而社会资源则专指为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所能提供的除院校以外的足以转化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资源。开发这些社会资源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重要途径。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能更深一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高职院校校内资源的使用现状

(一)各类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率高

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和平台,包括校内的教学建筑、实训场所及设施设备、图书馆藏资料、教学师资等各类资源。随着高职教育的持续投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这些校内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扩建或新建的校区。另外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稳定,这些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再加上某些院校实行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率。

(二)实训设施设备等资源不能紧跟行业发展

高职教育中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联系生产一线,紧随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态势。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和实训设施设备的配备,就是为了缩短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距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是依托于科技发展的工科,还是以人文为主线的文科,在操作标准和实施环节上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由于某些因素,高职院校内这些学科的模拟教学环境却不能紧跟实时发展,这就造成了滞后性。

(三)校内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师长期发展需要

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支精干而又卓越的师资队伍,则需要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师资,既要具备所授学科的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样也需要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然而,仅仅依托校内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很难使教师在一段时间或一个领域中有较好的发展和成长。

二、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理念不够先进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但在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思想,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和配置的理念较为落后,行为较为传统。例如,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理论课还是停留在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地点以教室为中心、备课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上,实践课则有缺乏专有体系和考试制度、依附于理论课、设计性环节少等理念问题。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具有多重性

高职教育各类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应为高职院校自身,但由于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配置主体又存在着多重性。每个院校中的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都可以是资源配置的承载或运作主体,院校与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甚至联盟又可以是资源配置的联合主体,给予院校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政府机构是资源配置的管理主体,与专业建设发展互惠互利的企业则是资源配置的隐性主体。各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联系详见图1。

图1 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多重主体

(三)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实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部分资源,特别是物力资源方面存在稀缺性,再加上各地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的院校在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上存在差异,因此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有效地实现优化配置。例如,常州科教城内的5所高职院校,虽然在实训场所、图书馆资料、专业师资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在学生学分互认、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共建共享、教师培训一体化等方面尚未真正起步。

三、基于社会资源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

(一)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

体制资源就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拥有者,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其官员掌握和支配的各类资源,也就是国家公共权力资源,其核心要素包括国家及其下属机构和官员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行使的公共权力等。尽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府对资源的垄断逐渐弱化,市场调控能力和地位日趋增强,但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方面占据主体地位的现实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首先可以与相关政府机构建立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院校在对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何在自身与体制资源的支配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点,然后以此来作为建立互动关系、发展并维系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高职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双方关系越紧密,关系网络建立的就越牢固,也就会从政府及教育部门获得更多的资源。其次要为政府和社会主动提供服务,任何政府都不是万能的,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帮助。例如高职院校可帮助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和学生群体游行等突发事件,对地方人社部门或行业协会开展有关教育类工作,承办职业技能大赛,参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另外,还可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当前的高职教育资源集聚性差,运行成本较高,所以利用体制资源优势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可延伸集团的教育事业与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其资源集聚与功能辐射的特点,引导集团内的企业与院校紧密合作,从而快速健康发展。

(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知识资源是指高职院校可以反复利用的,建立在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反映和认识基础上,能够组成、维持、参与并服务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资源,它是高职院校所拥有的能为其带来各种效益的知识类成果或能力的总称。高职院校的知识资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创造和拥有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专业品牌、技术专利、文献版权等显性知识资源,另一种是隐性知识资源,即体现院校不断积累和创造这些产品和成果的运作机制和行为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同类院校、科研院所及教育主管部门在职和退休专家的智囊团作用,他们在决策咨询方面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的支持。例如,帮助学校确定办学模式、发展规划、发展定位乃至校训等重大问题。在系部的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则应发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品牌企业、行业协会的一线专业人士和行家的智力与能力作用,协助系部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效果评价等,介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另外,社会组织和行业的各类研究性活动项目,也给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研究方式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投入。例如,专业类行业协会的专业学术课题,教育部门和机构的教学教改课题,行业企业寻求合作的专业横向课题等。这些社会类知识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都可以增加高职院校的知识拥有量,促进隐性知识资源向显性知识资源的转换,同时使大量知识得以汇聚和交流,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

(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是管理型人力资源和技术型人力资源,前者是指学校的管理人员,后者就是指教师。是否能合理利用并配置这两类人力资源,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应主要从“三个关系”和“一个层面”来进行。“三个关系”是指高职院校的纵向关系(政校关系)、横向关系(校校关系)和合作关系(校企关系)。在纵向关系中,公办高职院校可聘请在任的政府官员担任学院某一机构的特聘专家或名誉主席,民办院校则可聘用前政府官员到学校直接任职,以此获得更多的教育发展信息和发展资源。利用横向关系就是由同类院校中相同专业的教师担任兼课教师,弥补师资的不足或丰富学科知识。合作关系则是邀请企业的一线生产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一个层面”是指校内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参加的各类进修培训项目,包括依托行业的双师素质培训,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以及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访问学者、管理人员研修班等校外培训。

(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8篇

精益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运用精细、精确的管理手段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实践证明,采取精益管理对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首先,精益管理能改变原有的企业运行模式。当前,我国企业的粗放型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如人员的不作为、设备材料的浪费、不合格的产品或不满意的服务、繁冗的程序等。而精益管理能从细微处入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材料、资金、时间、空间的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手头上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其次,精益管理有助于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企业集团往往由多个分工不同的企业组成,若整个企业集团均采用精益管理,则企业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协作更加流畅,效率更高,配合更完美,是社会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最后,精益管理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企业采取精益管理后,使得资源能够合理分配与运用,社会资源就会被有序的合理的使用,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序开采、流动与使用。

二、企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

我国多数企业运用精益管理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比较粗糙,我国企业在运用精益管理的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引入缺口较大,引入理论而未进行实践,精益管理在我国企业当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应用,但是相对我国企业数量来说还未达到普及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引入缺口。在引入了精益管理这把“利刃”的企业当中,存在严重的只学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现象。许多企业积极的引进了精益管理模式,却不理解精益管理的深层含义,学习书籍较少、培训较少,只做表面文章。而有的企业认为精益管理起源于汽车制造行业,不适用于自己的企业,从而心底不重视,手头不紧抓,精益管理名存实亡。对于积极实施精益管理的企业,也存在未及时监控、反馈与总结的现象,没有形成以经验指导实践的良好循环,实施过程中的错误也未能及时更正,并没用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

第二,“本本主义”,理论脱离实际。精益管理是以丰田汽车精益生产方式发展完善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其与丰田公司企业环境相适应这一特别之处,然而当前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时代背景、企业的领域与文化背景皆不相同,因此要求我国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精益管理方法。然而,我国企业在实施精益管理的过程当中仍存在严重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没有深入分析理论知识,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更没用量身定做符合企业自身的精益管理模式,造成精益管理形式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错误理解含义,片面强调单方面。精益管理的“精”是指精益求精,“益”是指获得收益。在我国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片面强调“精益”的现象。有的企业把“精”放在了重中之重,演变成了“吹毛求疵”,付出成本更多而收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有的企业片面强调“益”,从而对细节放松,资源得不到合理安排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此,精益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管理办法和较大的收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企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1.树立精益价值观,打造精益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对于采取精益化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以”“精益”为主打造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还能提高企业形象,无形中给企业加分。

2.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团队协作

企业的精益管理主要是依靠团队的协作完成,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团队的作用,强化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精益管理还要求员工具有主人翁意识,能积极地学习精益管理相关内容,提高节约成本的意识,避免浪费,严抓产品质量,尽可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3.积极寻找不足,完善管理办法

第9篇

在实践中,对如何推动以往传统区域活动的发展,如何将这种活动形式与我园原有的课程体系有效结合,如何在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活动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更多地融入地方文化、社会活动及环境教育,我们提出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如何将基于生态体验的幼儿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与区域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园特色课程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分析与研究

我不禁想到了杭州“嘟嘟城”,苏州“大未来”儿童体验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像大人一样,在互动的环境中尝试各项工作,体验真实的社会活动,了解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和生存道理,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这里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缩影,以体验为主,让孩子在体验中得到提升。通过这一启发我们提出了“生态体验式区域活动”的想法,即从生态学的角度将幼儿园区域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各系统之间是一种互生、互补、互利的有机生态关系,区域活动自身以及区域活动与幼儿园集体活动、主题活动、家庭教育、地方文化、社会活动等脱离了互动互补的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空间。如何在区域活动中体现我们的环境教育,培养孩子们节约、废物利用、垃圾回收等,我们对园本教研有了一个明确方向。

三、依托园本,挖掘资源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目标是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得以实现。大量的幼儿操作材料的准备给教师带来繁重工作量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那么如何能更有效使用材料,使区域活动有序起来呢?

首先,组织教师进一步就区域活动的材料选择问题深入学习《纲要》精神,针对《纲要》中指出的: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展开了讨论,树立教师新的资源观。丰厚的社会资源、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等都能为我们区域活动所用,同时,许多家长从事不同的行业,对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我们解决区域活动材料收集问题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与社会资源、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的正是“生态式区域活动”的主要精神。

然后,我们依托园本,将教研重点放在社会资源的挖掘上,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教师们认识到,幼儿作为一个社会人,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将这些社会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有利于推动我园区域活动的发展。活动中的材料准备是一项大的工程,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要求要环保、可重复利用,材料多数以废旧物品代替,这也节约了不少买材料的资金,在活动中产生的一些成品我们还可以进行义卖活动,将得来的钱捐给福利院。就这样,我们幼儿园生态体验式区域活动体系也基本形成。

四、园本实践,形成特色

对照“生态体验式区域活动”突出互动的要求,仅限于本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促进区域自身以及区域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互动,园本教研组综合分析了我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情况,认为在空间策略的优化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要想走上特色之路,我们还必须在“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我们提出了“拓展区域空间,创建共享区域”的设想,希望通过共享区域的活动方式,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改变以往的幼儿在园期间仅限于与本班幼儿交流的现象,通过更为开放的活动环境、幼儿混龄的活动形式,有效地促进区域的互动和幼儿经验的交流。

第10篇

因此,《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实施的资源方面应该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面,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具体技能的教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综合实践课就为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认为,综合实践课只要学生动起来,学会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固然利用了一些社会资源,也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利用自己的所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根据我的理解,如果学生无法体会到他们所找出的方法是否切实可行,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换句话讲,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综合实践课最为关键的环节――“反馈”被忽视了!

在我看来,在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时候,应该力求课程的开放,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本学年,我承担的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探究题目为――我是社会小主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履行自己的监督权利,关心社会、爱护社会。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选择出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问题,之后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我的课程设计,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合法行使监督权。例如,向媒体反映、向人大代表反映、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等。同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一周时间调查身边存在的社会问题,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我将学生的调查报告回收并整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要求学生认真修改交回。接下来,我建议学生们将自己的调查报告,通过合法的方式反映出去。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但是也有一些带着担心和疑惑。看到这一切,我进一步鼓励学生说:“我们知道了如何做社会的小主人,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成为社会真正的小主人!我相信,以大家的能力,一定能做好这件事情,为社会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在学生反映出他们所发现的问题后,我让他们继续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做出调查报告。个别同学的调查报告不久就有了回复,更多的是没有任何音讯。不过,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一次经历,学生对于社会问题会更加敏感,会更加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社会,对于社会他们增加了一份责任感!并且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的兴趣更高了,这门课程内容不再只是课本上艰深难懂的知识,而是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接触的生活。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综合探究课为我们进行“开放式”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不过,这并不是“华山一条路”,教师还应该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综合实践课程的资源,真正将“社会教育”纳入现行的教育制度之中。

深圳市博物馆08~09之交举办了“国宝展览”――四羊方尊、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金缕玉衣等国家级文物首次在深圳展出,同时展馆还有关于深圳历史的展览。我发现了这个教育契机,在学校和深圳市博物馆的大力配合下,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参观活动。学生们对于“国宝”惊叹不已,惊叹于我们祖国的辉煌与伟大;对于深圳,学生们更是多了一份了解与自豪。教育活动并未草草结束,参观后,我们进一步举办了有关“博物馆参观感想”的手抄报比赛,在学生中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次活动,我们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情感教育,直接将社会资源引入校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感受知识、感悟历史,实现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近年来,社会犯罪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青少年缺乏对法律威严性、强制性的真实理解,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也就是说他们缺乏对法律的切身感受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很多青少年对于法律的认识是很模糊的。根据这种情况,我建议学校利用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邻的地理优势,申请学生旁听法院对于案件的审理和裁决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法律,深刻认识到法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规则,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以法律为准绳。我相信,此类活动的举行,一定能对学生产生极大地震动,将学生对于法律常识的认识由表及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约束力!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式课程。对于综合实践课的认识,教师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求学生“动起来”不是综合实践课程的终结,而应该是综合实践课的开始。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课中,利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或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或让学生去获得真实感受,或让学生亲身体验。总之,教师应该将综合实践课真正地与社会资源、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真正将综合实践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11篇

第一,创业教育与所学学科的专业教育分离。不少高校的创业教育,由于没有融入学科专业培养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并未形成有机联系,缺乏指向性和系统性,缺乏学科专业的有力融合和支撑,仅仅是在“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

第二,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师生参与面不足。从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来看,多数采取“创业讲座+创业比赛”的方式。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最早始于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近几年虽然不少学校设立了各种创业辅导机构,但大部分教师与学生仍然因各方面原因,对创业教育持观望态度,参与不足。实践证明,这种创业教育模式并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培养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创业教育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经对创业教育现状的初步分析认为,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几门新课程开设问题,不是单一的创业培训活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应该逐步融入和渗透到现有的专业培养体系中,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并引导部分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教学模式转变;同时在资源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和相关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教育模式的变革。

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规划设计的改革措施

1.以培养创业素质为导向,创业教育应该积极融入学科专业培养体系

从整体而言,在创业教育课程中要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因此,有必要科学规划和论证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能力要求,并积极尝试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鼓励创设多样化的创业选修课,形成专业技术应用与创业融合的特色课程群。在高年级实践环节可增加创业实践课程,打造综合并有专业水准的创业课程体系。同时要改变单一的考试考核方法,鼓励以创业设计项目作为期末作业选题,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创业项目经营绩效作为考核内容等,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创业教育路径。

2.多元化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培养优秀的创业者和未来企业家

创业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具有一定实践素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要想培养创业企业家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不可能通过创业培训就能完全做到,而需要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加以完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包括冒险精神、创业精神和战略思维,以及构建工作网络、创建团队、高效融资等创业必备的专业能力;同时,创业教育还必须培养积极主动地寻求机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独特的领导才能、获取团队成员信任等多元化素质能力。创业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创业模拟训练、真实创业活动的对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受到磨砺,获得创业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

3.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化和开放式的创业教育平台

第12篇

一、立足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和社区下岗青年外出务工逐渐增多,青年中心的辐射作用日益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农村青年和下岗失业青年渴望得到学习帮助、信息咨询、解决就业,提升文娱活动品位和频率,特别是农村青年信息来源少,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现实特点,通过对全处35岁以下农村青年和社区青年情况、社会需求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我处青年中心发展的长远规划:一是明确建设目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和其他效载体,广泛联系青年、开展服务活动,达到构建一个“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进、信息化管理”的乡镇、社区团的工作模式。二是规范标准、更新观念。结合我处的实际情况,把向青年提供市场信息、科技、文化、维权、教育培训等服务作为中心的工作内容,按照“一个组织、一个骨干、一个依托、一个网络、一套项目、一个章程、一个形象”的规范化标准,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理念,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建设青年中心。三是中心工作阶段化。把中心的建设工作分为摸底调查、宣传发动、制定章程、健全机构、配齐设备、完善功能、立足实际、项目联动、面向市场、稳步推进五个阶段。目前,已完成前两个阶段,有待继续落实和完善。

二、围绕青年需求,扎实开展中心工作

新堤青年中心始终以当地青年的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当前青年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成才的特点,从解决青年就业,扶持青年创业入手,扎实开展好青年中心工作。我们拟定:1、联合劳动就业部分,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技能培训学校等劳动就业阵地,开展青年就业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2、依托青年中心不定期邀请相关农业专家进行技术等培训。3、依托青年中心紧紧围绕繁荣青年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青年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做好服务青年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新堤青年中心本着“先建设、后规范”的原则建立实施,尽管如此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一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青年中心无固定的经费来源。二是社会各界对青年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是青年中心组织机构有待健全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宣传单、报纸、电视及新堤青年网等媒体,加大青年中心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会员和单位加盟青年中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扩大中心服务内容。

2、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引导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完善协会相关制度,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3、整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手段。以“新堤青年网”为平台,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建立青年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