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

时间:2023-07-24 17:0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TM20 文献标识码:A

在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级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尽管决定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因素有多种,但制造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发达国家都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国家级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虽已成了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这表现在许多现代制造基础技术尚未掌握,许多重大装备不能自主制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所以,为了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

1.1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先进制造技术是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总称,它在制造业中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从而产生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系统,并综合应用于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各个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制造,并取得较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不断冲击传统制造技术的新型系统。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制造特点

1.2.1 面向新世纪的技术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是由传统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

它既保留了传统制造技术的有效要素,又吸取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并在产品生产领域中不断产生新的完整的技术群 ,形成具有明确范畴的新技术领域。所以,它是制造业中的新一轮技术革新。

1.2.2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又有很高的制度,它并不限于制造工艺,同时也覆盖了市场调研分析,产品设计,外包,加工和装配,销售,维修,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全过程。

1.2.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最有效方法。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1.2.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之一。制造业是综合国力的支柱之一,也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体现。而制造技术的作用对制造业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企业对先进的制造技术进行了大力的研究和实施。从而先进的制造技术应运而生。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2.1 柔性自动化

柔性自动化是集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柔性自动生成线为一体,并在计算机支持下,能适应加工对象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有效改善设计工作和制造系统两方面的柔性,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实现制造系统的重组。

2.2 知识智能化

知识智能化是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学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完整和理想地解决机械制造高自动化时的交叉问题。从而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

2.3 集成系统化

集成系统化是种高端技术行为,它强调技术和工程,并以解决方案为中心,将企业全部生产活动中的信息流和物质流有机结合,并实现最优化。所以,集成系统化有很强的复杂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比集成化的产品更为重要。在制造业运用过程中,不但运行灵活,产品应变能力大,而且产品质量高,市场经济效果显著。

3 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是多方面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制造业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而先进制造技术既是制造业的基础,又是它的升华。所以,各个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重量级的关键技术,引为优先发展领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在着力对现代先进制造技术进行跟踪研究与探索,他们运用新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工业制造过程中,从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实际方法、制造手段等方面总结经验,寻求新思路,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出各种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先进制造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我国,虽然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制造业发展迅速,国家有计划地推出一系列的重点科技项目,相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制造产业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运用于推广,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装备,但是与发达工业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这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开发周期长,制造工艺设备相对落后,自动化生产程度低,高精尖技术开发薄弱。各个中小型企业及部分大型企业走的好似是低成本工艺控制自动化的道路。据统计,我国机床,汽车和重要发电设备等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能跻身装备制造业世界五百强的却没有一家。究其原因在于起步晚,创新能力低,体系不完善,突出比例相对较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生产力,追求科技创新,不断吸取国外先进技术,所以,才有了“十五”、“十一五”等长期的规划目标,为发展先进制造大国而奋斗。

4 先进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

为适应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迎接新世纪的信息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制造全球化,新消费观念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正朝着全球化、集成化、智能化、精密化等方向发展。

其发展趋势,先进制造技术越来越表现在于它的综合运用,及管理方面的技术革新。在企业资源分散化、产品个性化的要求下,在信息管理技术的推动下,先进的制造技术综合有效的利用将是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结语

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全球化经济,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企业合作密度日益加强。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催动制造技术不断更新。这正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所以,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新技术体系,研究和探索它的内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现状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2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5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4结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第3篇

关键词: 机械制造 发展现状 特点 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1.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1.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1.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1.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地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3.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1.3.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1.3.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1.3.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2.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2.2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2.4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5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统一。

3.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3.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3.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3.5绿色化。绿色制造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4.结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制造技术水平关系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制造技术在全球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显而易见,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想赶上世界制造高端技术的潮流,必须利用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将先进制造技术放在战略优先地位,不断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质检的差距,才能有力的赢得国际市场上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学习一些机械设计制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在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与生产的工作中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当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特点,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进行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当今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解决现代化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复杂问题。

1.1 是适合当今社会的最新技术

经过时间的洗涤,科技的验证,制造技术发展为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的技术提点之上,保优除劣,既保留了过去传统的有效设计因素,又不断引进高新科技技术,使得原有的机械制造效率大幅提高,不仅制造出适合当今社会需求的产品,又为机械制造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先进的制造技术在新的机械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新的范畴,它跟随者当今时代的进步,为人类的新需求提供新的技术。

1.2 是适合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在应用领域已经面向多元化,它不仅仅具有提高产品制造效率的功能,也可以为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包含着产品的市场调研、生产准备、售后服务等所有的产品相应功能,并将这些内容融合成一个整体,更便于操作和控制。在工业应用领域,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入获得了极好的实际效果,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又可以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实现全国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1.3 是建立在生产过程基础之上的新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融合了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售后服务与经营策略提供了新的技术。在不断提升科技含量的基础上,融合过去的制造技术特点,使得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着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革新。

1.4 是突出全球制造领域竞争优势的技术

随着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的到来,制造业在全球的市场上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对市场进行掠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得先进制造技术传输到各个国家,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一个国家是否拥有机械制造的先进技术成为它在这个领域的主导因素,这将决定着该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市场竞争力。

1.5 是竞争的要素之一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产品不注重技术特点,以简单、容易操作为主要特点,当市场上出现一种新的产品后,很快就会出现很多具有相同功能的产品。因此,在当时产品竞争中,提高生产率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现如今,制造业要想赢得市场,已经不仅仅需要提高生产率这么简单,时间、成本、质量成为现代制造业最重要问题,然而,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问题有机结合到一起,使得这三者之间成为一种正比关系,在确定时间和降低成本的关系上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2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中获得了不错的成果,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相比起发达的工业大国,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在我国,计算机辅助管理在少数的大型企业中得到应用,小型企业还处在靠经验管理阶段。

2.2 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晚。

2.3 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3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全球化。首先,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正在不断加剧,从机械制造业来看,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因竞争力不够,被市场竞争的压迫下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这其中包括中小型企业和一些知名企业。那些在国内市场还勉强存活的企业,不得不考虑扩展新的市场;其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竞争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会给双方带来新的希望,但由于是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上,并会发展到进一步加大国际间的市场竞争。合作与竞争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网络化是全球化制造技术的首要前提,只有网络化通讯技术的融入,才能保证制造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3.2 网络化。网络技术的成功解决了机械制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诸多限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将给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从产品的设计、零部件的采购制造、市场的分析都可以依据网络技术更便于经营管理,并可以在异地操作控制。另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势必给机械制造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并推动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3 虚拟化。虚拟技术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检验和仿真两个功能,首先,可以对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设计思路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可以更准确的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另外可以对产品进行建模仿真,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对产品制造的每个工序进行仿真,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不可控制的问题。

3.4 自动化。目前自动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3.5 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在机械制造领域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最原始的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开始,最初由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再由简单的手工制造过度到机械制造,人们也一直在不断的寻找更有效更便捷的制造技术。直到信息时代的到来,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成为这个领域众人瞩目的方向,机械制造技术已不单单应用于产品的加工设计,生产,制造工具,机械制造技术正在面临着一个产品多元化,技术革新的新挑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的有新产品代替旧产品,如果机械制造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将注定被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 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11,(3).

第5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 现状 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集成制造系统为标志的综合生产自动化,就已成为制造业的研究热点,即通过计算机网络及其数据库技术,将机械制造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有关信息集成起来,形成高效率、高柔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对机械制造技术的需求。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各种必需物质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通过将原材料和其它生产要素经济合理的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成品、半成品或技术服务。在人类历史上,制造业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每次革命都带动了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人类的不断进步和人类需求不断变化也大大推进动了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不断进步。近两百年来,由于市场经济需求的不断变化,直接驱动了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从小批量、少品种发展到大批量、多品种。在高科技的带动下,制造业的资源配置也朝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而制造技术也从简单的手工发展到机械化最终发展到现在的柔性自动化和智能自动化。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日新月异的水平,机械制造整个行业的水平及其产品总量都在迅速提升。但是,我国拥有独立产权的机械制造技术的产品的品牌却是少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前,我国仅有部分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仍然采用经验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企业多采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管理,但仍然与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技术方面有着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大部分都采用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各种全新的自动制造系统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及生产效率。这些管理反差大大削弱了我们的竞争力。我国制造工艺的落后也放缓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发达的国家大都采用精细、高精密、微细、激光、纳米等技术和前沿加工方法,但在我国的使用率不高,我国仍处于发展中。近几年发达国家的尖端机械制造技术不断涌现,在这内忧外患的时期,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却相对落后。由于我国制造技术的起步晚,技术更新换代较慢,尖端制造业人才流失等等原因,导致我国现有的制造业产品品种相对较少、技术含量不高、质量得不到保障、使用前期故障频发,这些现状使我们距离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差距还很大,这些问题同样导致重大的技术设备只能依赖进口,内需达不到供应标准,让发达国家趁机倾销产品,占领市场。

(一)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 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 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二)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 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三)现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方面。在当代社会,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电子、信息等及现代管理高新技术的成果,并将其优化集成综合和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管理、使用的制造全过程,并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总称。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能够带动企业实现良性的经济循环,对提高产品档次、发挥企业余力、降低生产成本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先进制造技术这个多学科体系当中包含了创新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过程组织、市场信息反馈等多种系统工程,为机械制造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四)我国机械制造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较大。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不断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的制造业虽然排名世界前列,但都是以轻工业为主,中国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产品只是机械装备和交通行业中的“低档”产品,那些为高技术产业提供的装备以及重大成套装备仍是我们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可以说机械装备制造业不发展,制造业的水平就上不去,就缺乏竞争优势。虽然近十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应用 CIMS 技术,但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限于 CAD 和管理信息系统,因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正真发挥作用,加工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利用率都很低。同时在管理、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等各方面都存在差距,例如: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广泛的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了,大胆的进行各种管理体制和生产模式的更新和改革,而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传统经验的管理阶段,限制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等采用了 CAD/CAM 等设计,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设计和生产,而我国采用这些方法、技术的比例很低。所以,我们在看到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时,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方能为机械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 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第6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装备制造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现在世界不断地飞速发展,工业也经历一次、两次、三次革命的发展,不断地改革,依然住走向不断快速发展的!而工业发展主要就是依靠机械的发展,因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现代机械技术的现状和制造技术特征

现在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包括研究产品的设计、开发、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了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与能量流的完整系统工程。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而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则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动力。

1.1中国制造技术的的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的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到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到了90年代,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包括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都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因为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车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所以。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新的机遇,所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的那种以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的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发展。

1.2机械制造的技术特征

纵观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其主要特征都是体现在柔性制造技术、集成制造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方面。

柔性制造技术是使用产品迅速更新和动态市场需求的主要手段。柔性制造系统的工艺的基础是成组技术,它能够根据出现的成组对象来确定工艺过程,并且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数控加工工具和加工设备,根据变化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的多种工件的成批加工。

从根本上来讲,虚拟制造改变了产品的设计、试制、修改乃致生产等。首先,虚拟制造技术提供关键技术和管理决策。一方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周期:另一方面能够正确处理产品性能与制造成本、生产进度和风险之间的平衡,作出正确的决策。第二,提高生产过程开发的效率,可以按照产品的特点优化生产系统的设计。第三,采用虚拟制造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随时修改产品,并及时为客户作出报价,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敏捷制造能够通过建立起的共同基础结构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变化。敏捷制造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生产速度更加快,成本更低,机械生产效率更高,劳动生产率更高。但是敏捷制造技术需要的费用较高。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的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并行工程能监测到产品的制造、装配、使用和售后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修改方案。

2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的有效要素,又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现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一是精密工程技术。二是机械制造的高度自动化。

2.1精密制造技术。

机密制造技术包括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制造技术等。目前,加工精度在0.1微米以下、表面粗糙度在0.02微米以下的加工方法称为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依赖并促成了机械、电子、计算机、光学、材料学的发展。实际上,精密和超精密技术反映了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高低。科学家们预言,在未来的10-15年内,纳米技术的开发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

2.2制造系统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现在制造系统的发展是:数控(NC)到柔性制造系统(FMS)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最后是智能制造系统(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一个工厂的全盘集成制造系统,它借助计算机将经营决策、产品设计、生产准备、零件加工、产品装配、检查和销售等各个自动化子系统有机的综合集成起来成为高效益、高柔韧性、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系统。

2.3 特种加工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很多机械设备都有高温、高压、高速和高精度的要求。所以不断采用一些新材料来制造零件,但是这些零件有的很难加工和成形。这就需要新的加工工艺:特种加工技术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声能、电化学能来进行加工的方法,它可以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高脆性等难以切削的材料以及精密细小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3 结语

现在制造技术是国家制造业的水平主要标志,也是国家工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的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实施,才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立足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余承辉,机械制造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7,(11)

[3]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1)

第7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 技术特点 发展方向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研究环境已建成。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因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做好基础自动化的工作仍是我国制造企业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但加工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利用率都很低。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并不普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很有限。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看到国际上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1.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2.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因此,它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4.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应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应是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

    三、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扫描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入纳米尺度,纳米技术是指实现纳米级精度,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物质特性及相互作用与运动,并运用这种技术为人类服务的高新技术,纳米技术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应用范围将非常广泛,包括纳米材料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等。

    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在2000年已达到纳米级,在21世纪初开发的分子束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技术和材料合成、扫描隧道工程(STE)可使加工精度达到0.0003~0.0001μm,现在精密工程正向其终极目标——原子级精度的加工逼近,也就是说,可以做到移动原子级别的加工。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是精密工程技术,以超精密加工的前沿部分、微细加工、纳米技术为代表,将进入微型机械电子技术和微型机器人的时代;二是机械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以CIMS和敏捷制造等的进一步发展为代表。

    1.精密成形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精密成形技术包括:精密铸造(湿膜精密成形铸造、刚型精密成形铸造、高精度造芯)、精密锻压(冷湿精密成形、精密冲裁)、精密热塑性成形、精密焊接与切割等。

    2.无切削液加工无切削液加工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机械加工行业,无切削液加工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成本并消除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废液排放和回收等等。

    3.快速成形技术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RPM),其设计突破了传统加工技术所采用的材料去除的原则,而采用添加、累积的原理。其代表性技术有分层实体制造(LOM),熔化沉积制造(FDM)等等。

    由于以上工艺和技术不仅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的耗用量或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成本,而且有些工艺的改进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被称为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制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制造业中的体现。这一切除了工艺革新外,还必须依靠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仿真,才能实现。

    四、结论

    现代制造技术是现代技术和工业创新的集成,是国家制造业的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国家工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了解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把握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现代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站

    在同一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第8篇

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研究环境已建成。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因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做好基础自动化的工作仍是我国制造企业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但加工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利用率都很低。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并不普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很有限。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看到国际上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一)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二)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因此,它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三、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扫描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入纳米尺度,纳米技术是指实现纳米级精度,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物质特性及相互作用与运动,并运用这种技术为人类服务的高新技术,纳米技术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应用范围将非常广泛,包括纳米材料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等。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是精密工程技术,以超精密加工的前沿部分、微细加工、纳米技术为代表,将进入微型机械电子技术和微型机器人的时代;二是机械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以CIMS和敏捷制造等的进一步发展为代表。

(一)精密成形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精密成形技术包括:精密铸造(湿膜精密成形铸造、刚型精密成形铸造、高精度造芯)、精密锻压(冷湿精密成形、精密冲裁)、精密热塑性成形、精密焊接与切割等。

(二)无切削液加工无切削液加工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机械加工行业,无切削液加工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成本并消除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废液排放和回收等等。

(三)快速成形技术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RPM),其设计突破了传统加工技术所采用的材料去除的原则,而采用添加、累积的原理。其代表性技术有分层实体制造(LOM),熔化沉积制造(FDM)等等。

由于以上工艺和技术不仅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的耗用量或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成本,而且有些工艺的改进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被称为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制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制造业中的体现。这一切除了工艺革新外,还必须依靠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仿真,才能实现。

第9篇

关键词: 智能化;网络控制;机械制造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智能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是代表之一。文章围绕智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以及三个方面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智能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实现进行了讨论。

一、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现状

上个世纪,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机械工程在现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成熟的机械工程知识。聪明,根据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是研究机械工程智能主要目的在于结合人类大脑的特点实现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一部分。目前,我国有一个明确的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并有自己的勘探和开发,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机械工程的发展非常有利条件,发展非常迅速。

智能机械工程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在机械工程开发智能应用程序的可能性,尽管企业经营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在企业管理模式,生产方面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我国现阶段存在许多困难:机械工程、智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顶尖水平有差距。智能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创新能力是不够的,尽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更快的发展,但并不是智能程度更高。然而,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是时代的潮流,随着经济等方面的深度,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机械工程提供一个更强大的智能支持。

二、机械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过程,生产和产品设计,但通过商品的概念系统已经逐渐过渡到最终产品生产完成,系统集成生产过程的生产,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一个函数更系统和生产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的完美融合。制造技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逐步开发一个全面的新技术产业,即智能制造技术,这是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智能水平的表现。最典型的是智能制造系统在机械制造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机成机械制造系统在每一个操作环节,通过专家智能的模拟活动,而不是最初由专家负责的那部分的活动和扩展专业负责的活动系统使用其功能的智能制造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各种各样的错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分析预测异常运行状态,并在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写的类似问题的预防措施的实施,与操作参数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

2.机械制造技术,有一种高端的技术称为实时智能技术。只有第一个实时系统根据环境相对简单的定义,它只停留在如何调整任务,如何修改操作,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以确保有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人工智能和高科技产品正试图重组人类智能行为的实时计算模型,并实现其功能。现阶段科学技术使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人工智能领域正朝着一个更现实的不断发展,实时系统也向更智能的应用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因为这样的进步,现在的实时智能控制高度预期的结果是否得以实现。

三、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制造技术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不仅使制造技术的有效因素,在过去,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生产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一个是精密工程技术、超精密加工的前沿地区,精细加工、纳米技术,将进入微机械电子技术和微机时代;第二,机械工程,智能,智能产品,为了实现的生产管理和发展智能和智能安全报警。

1.精密成形技术包括:精密铸造(湿膜铸造精密成形,只要输入铸造精密成形、精密制造核心)、精密锻造、冷湿精密成形、精密冲裁)、精密成型、精密热塑焊接与切割等。

2.隐形切割无切削液加工机械加工工业是主要的应用领域,没有切削液处理和简化流程,降低成本,消除了冷却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废物排放和回收,等等。

3.快速原型制造(RPM)和快速成型零件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加工工艺材料去除的原理,通过添加,累积的原则。代表技术分层实体制造(LOM),融化沉积建模(FDM)等等。

4.机械工程情报不仅仅是生产产品的智能化,智能管理方式,和机械工程设备智能化,智能机器生产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帮助管理者在机械设备智能设备管理,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计算机管理,实现智能管理的目标机器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如故障时发生在生产的过程中,监管设备将发出警报,停止设备运行的问题,确保二次故障的机器将不会发生。机械工程设备运行条件是机械工程的基础,生产效率,在生产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机器设备设计、施工、性能、安装和其他差异,机械工程,生产效率和生产目标也不同,智能机械工程设备可以根据每台机器的不同功能合理操作。机械工程、智能生产等各环节的连锁控制技术、遥感技术、控制技术、现代机械工程等,所以企业应密切关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投入生产。

四、总结

只有跟上世界潮流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并把它在一个战略重点,,有足够的强度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尽快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宋波.论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

第10篇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LIU Weina, LIU Zhigang, YANG Lifeng

(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ntroduction to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go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choice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theory, the u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cluding courseware and Internet use as well as a typical case of teaching methods are described,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other studies.

Key word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s; ways of teaching

0 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是工科高校机械专业继“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之后的一门覆盖面较大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目前机械工程领域的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先进制造基本理论。

为了适应现代化制造新形势的需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现状,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的机械创新人才,在“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中应当怎样进行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创新型机械人才,对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结构进行了调整,把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机械专业的多门专业课内容如:特种加工技术、数字化制造、超高速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程整合优化为一门“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并将其确定为必修专业课,课堂学时为40学时,实验学时为8学时,有效解决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教材选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西北工业大学王润孝教授主编、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独立学院的教学特点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加了特种加工技术、非传统加工技术、先进加工方法的相关内容,并注重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总体上满足了课程内容适合现代制造需求的要求。

在学时缩减的基础上,为了不减少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的掌握,正确处理好“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需要认真把握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此我们采取把课程中有一些相关知识和课后培训、认识实习、生产实践、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的方法,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 授课方法探索

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导论是机制专业一门重要的、覆盖面较大的专业课,课程内容涵盖了了先进制造的各个单元技术,如特种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三束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微机电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检测与监控技术、现代质量工程等内容,课程特点是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全部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授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授课教师注重对学生工程意识的训练,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互动探讨法。在课堂上,不但教师主动、脑动、手动、嘴动,也要让学生动耳、动心、动嘴、动行。教师根据每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出主题教学的“导火线”,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在归纳分析学生见解正确与错误的基础上,作更为深入的探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相互交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同时适当安排自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并检查、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所规定的自学内容进行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板书有效结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信息量、生动形象化的同时,不可忽视传统板书的作用。板书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重点内容、学生掌握不好、分辨不清的内容需要板书分析,启发学生思维、这对加强学生理解和强化知识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3)典型案例法。课堂上教师结合科研、生产实际案例剖析解决方案。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也好、为企业解决的生产难题也好,往往带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结合研究过程进行理论剖析,使学生感到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又获取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进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状况和发展趋势,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法。教师利用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丰富的图片、资料,并适时对学科最新的发展态势跟踪并更新教学内容,也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利用校园网教学平台浏览学习。

3 教学手段改革

(1)组织现场教学。对本课程实践知识、感性认识要求比较多的教学内容,现场教学无疑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对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企业中应用的一些先进机床装备、刀具夹具量具及加工手段仅仅在课堂上讲授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校内资源有限,所以,我们采用了课程中的理论部分集中在课堂上讲,实际结构内容放到现场教学中去讲的现场教学法。主讲教师将部分教学内容在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讲授或强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在现场解决了课堂上无法或很难讲清的问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并行,解决了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又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和巩固,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工程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2)建设第二课堂。开展先进制造综合性实训,利用开设数字化设计与数控加工培训课程,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制造软件CATIA\UG\ PRO/E等在培训课堂中讲授,利用软件的装配功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个零件在产品中的功能及与整体的装配关系,利用软件的仿真功能。实现三维实体结构动态模拟和仿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增强综合性设计训练环节,在分院范围内,组织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开展各种题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学生自选题目的、也有结合实验室建设的、还有为参加各种类型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进行准备的以及教师结合科研指导学生的,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J].大学时代:教育研究版,2006(6):67.

[2] 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3] 贾晨辉,马文锁.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科技资讯,2009(23).

第11篇

关键词:制造工程基础;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76-02

一、引言

“制造工程基础”是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工业工程应用领域众多,包括机械、化工、制造、航空、金融、医疗、服务等诸多行业,其中应用最广的便是制造业。探索本科生“制造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制造过程的了解,加强学生在制造工程方面的学习,是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的一环。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管理类本科,如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另一种是机械类本科,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1]。对于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而言,很多学生毕业将直接进入制造业相关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在学期间夯实制造工程基础知识,更广泛地了解制造环境、制造工艺以及制造前沿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主要从“制造工程基础”课程出发,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真正地和实际制造过程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制造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分析

“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面向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较多且比较分散,具体包括金属切削加工、机床、刀具、夹具、制造工艺等,而且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本科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是由于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且与生产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以下的问题:

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缺乏。“制造工程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传统知识的讲授,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缺乏先进性,课程内容在现代制造环境中用处不大,进而在学习的时候产生排斥甚至抵触的思想。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工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虚拟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该课程课时有限,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而且理论性强,与实际紧密结合,仅仅凭借课堂讲授难以保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材料又比较缺乏。因此,如何结合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该课程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就变得非常关键。

2.该课程理论性强,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诸如材料的性能、机械结构、制造加工过程、制造工艺等理论知识,学生只听讲述很难理解,必须结合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很多内容学生只要到现场一看就很容易明白。但是目前的金工实习等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相分离,学生先将理论课程学完才会实践,这种缺少制造工程实际的课堂理论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就变得很重要。

三、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过去两年的授课经验,以及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总结得出如下心得:

1.明确课程引导的重要性。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由于学生对于教学计划的设置往往并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因此在课程初始,应就课程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与引导,给学生讲明本课程的作用,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关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金工实习以及工程实践奠定基础[2]。

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首先,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制作课件,做到生动易懂[3]。如:将复杂的图形、结构进行分解,在讲授过程中逐层出现,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理解;制作动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主观理解,例如在讲解刀具角度和坐标系的时候,可以通过三维影像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插入图像和视频资源,反映生产实际,呈现新技术新趋势;穿插实例和习题,以启发式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等等。其次,在讲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资源与视频资源[2-4]。过去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仅仅通过课堂讲授难以满足与工业实际紧密结合的要求,另外学校实验条件有限,学生少有机会深入接触实际制造过程。而图像、视频资源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实践中,结合视频教学改变了枯燥的课堂讲授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更能把学生吸引到生产实践中来,为学生更好地提供虚拟生产的体验。另外,视频教学也很好地解决了实习机会少、学生多、效率也低的问题。

目前在网络资源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图像资料与视频资料,如Discovery频道的节目How it's made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制造技术,其中不乏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包括很多工业产品,如汽车、飞机等,节目对各行各业产品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和解说,会让学生有亲临现场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穿插讲解,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3.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教学成果,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相互联系,前后贯通。金工实习是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制造工程基础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学习内容与金工实习内容更好地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金工实习视频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将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融合前沿内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对于“制造工程基础”课程的设置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现代制造工业专业人才要求具有很强的先进制造知识,因此,在传统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通过研究教学现状与现代制造的发展,融入前沿知识,加入制造前沿的内容,做到课程与时俱进,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先进的加工方法,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增加制造工程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实际制造过程有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增加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的介绍,使学生在对制造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了解制造前沿和最新发展方向。

5.实现管工结合。现代制造工业要求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很强的制造知识,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因此探索将工程制造与工业管理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专业教育的要求。学生对于制造与管理的最初印象是分离的,在课堂中,应结合具体的制造过程将管理知识贯穿始终。现代制造过程产品涉及到各行各业,网络可参考资源也十分丰富,如National Geographic:Ultimate Factories视频资料,详细地展现了众多世界级产品包括法拉利、宝马、阿帕奇飞机,超级大卡车、超级房车等制造工厂的流水线,通过这些视频不仅可以详细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充分领略制造业的魅力,而且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同时,现代工厂不仅展示了车间和流水线,其中也包含了诸多工业工程的理念,如5S、标准作业、看板、精益等。通过这些视频资料的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可以与管理知识相结合起来,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安全、质量、环保意识的目的。

6.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改革教学资源获得模式,通过建立网络教学案例库及习题库,解决目前教学内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缺乏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制造工艺、材料、技术方面的最新科技文献,使学生密切关注制造工程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宽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尝试运用分组讨论、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就感兴趣的物品制造过程或行业制造过程开展讨论学习,增加课堂答辩及讨论的环节,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阅读文献、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制造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探讨了面向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讲授该课程的经验,强调了“制造工程基础”教学中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像、视频资源辅助教学,力求实现管工结合,并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于晓洋,马自勤.机械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1594-1597.

[2]刘长红,郭晓琴,王金凤.“机械制造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5):78-79.

第12篇

1工业工程技术推进产品与过程集成

1.1对工业工程技术的认识

工业工程是一门通过对人、原材料、机器设备组成的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从而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的技术。也就是指把工业专业知识和系统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更高和更有效运行的系统,以实现提高生产率为目标,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其学科特点是强调系统观念与工程意识,侧重于从技术角度去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合理化效率、效益问题,使管理与技术密切结合;其任务和目标是研究将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组合与配置,并不断改善,实现更有效运行,为管理活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证,以达到系统效益与生产率的实现和提高[2]。工业工程技术包括并行工程、成组技术、虚拟制造、快速原型制造、准时制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以及工作研究等等。国内外实践证明,在企业广泛推行“工作研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物质和劳动消耗,降低成本。这种既能改善生产环境又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技术,正是企业孜孜以求的挖潜降耗、科学实行以岗定人和按产定员的有效途径[3]。因此,工作研究作为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是以提高生产率和整体效益为目标的,是从方法、设备、工具和材料四者入手,以达到“最佳的方法、最好的动作和最大效率”的技术[4]。

1.2产品与过程集成的内涵

产品与过程集成不像制造业近20年中不断出现的许多新理论、新学说、新技术、新方法,不是又一种新的制造模式或新技术,它体现于诸多特定的技术和理论之中[5]。产品与过程集成代表了一种理念、原则、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是一种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指导思想,一种组织制造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观念,它超越具体的制造模式或技术。也可以说,集成产品技术与过程技术植根于诸多的技术和理论,又高于这些技术和理论。产品与过程集成的深层次内涵是超越产品与过程本身,而着眼于全面的系统集成。事实上,产品与过程集成的概念已经不限于狭义的技术,而是涵盖更广阔的领域。多层面的产品与过程集成包括产品与过程技术的集成、产品规划与过程规划的集成、产品设计与过程设计的集成、产品系统与过程系统的集成、产品管理与过程管理的集成、产品组织与过程组织的集成等[5]。另外,产品与过程集成的概念同样可以扩展到制造活动与销售、供应、分包等活动的集成关系。例如,在整机厂和配套厂的关系中,产品与过程集成的原则可以体现在早期参与和同步工程两个方面,使得主要为配合整机厂产品技术而开发过程技术的配套厂能够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从而提高合作的深度和有效性。产品与过程集成所代表的超越制造模式或技术、全面的系统集成内涵正是工业工程技术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所在。

1.3典型工业工程技术实施产品与过程集成

层出不穷的各种面向下游的设计技术中,有许多是过程导向的设计技术,如为制造而设计、为装配而设计、为回收而设计、为检测而设计、为维护而设计等,都是推进产品与过程集成的基础技术。其核心思想是设计和制造的有机结合,例如:尽早建立设计—制造团队、确定符合制造过程及技术的设计要求、共同评估成本和有风险的环节、制造工程师从概念设计开始参与设计各阶段的评估、共同决定需要通过模型或模拟来确定的设计环节等[6]。

1.3.1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

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1988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所提出)。目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具体做法:在产品开发初期,组织多种职能协同工作的项目组,使有关人员从一开始就获得对新产品需求的要求和信息,积极研究涉及本部门的工作业务,并将所需要求提供给设计人员,使许多问题在开发早期就得到解决,从而保证设计的质量,避免大量的返工浪费[7]。所以,并行工程强调面向过程,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并行工程是工业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出色地实现和体现了产品与过程的集成。有的文献因此直接把并行工程解释为“集成产品与过程开发”(IntegratedProduct-ProcessDevelopment,IPPD);有的把过程再造、制造竞争力、系统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等都理解为集成产品开发的两个同步工程转轮上的组成辐条[8]。

1.3.2成组技术(GroupTechnology)

成组技术是指建立在以相似性原理基础上合理组织生产技术准备和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成组技术也称群组技术,它将企业的多种产品、部件和零件,按照一定的相似性准则(如形状、结构、加工工艺等相似)分类编组,合理地组织生产[9]。成组技术的核心是成组工艺,它不以单一产品为生产对象,而是将成组哲理用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整个生产系统,按照若干产品零件结构和加工工艺的相似性进行处理。实施步骤:零件分类成组、制订零件的成组加工工艺、设计成组工艺装备、组织成组加工生产线,从而扩大批量、减少品种,改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便于采用高效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机械制造工程中,成组技术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础。成组技术同样是产品与过程集成的完整体现。以产品技术与过程技术的集成为指导思想的成组生产布局,能够将产品技术和过程技术最好地结合起来,在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中,做到最大限度的灵活、快捷、高效率,既适用于多品种生产,也适合于一定数量的成批生产[10]。成组技术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现代工厂布局的主要发展方向。

1.3.3虚拟制造(VirtualManufacturing)

虚拟制造又叫拟实制造,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首先提出来的一种新思想,它是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并及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过程乃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活动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检测、评价产品性能和产品的可制造性等,从而更加有效地、经济地、柔性地组织生产,增强决策与控制水平,有力地降低由于前期设计给后期制造带来的回溯更改,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1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制造技术是在一个统一模型之下对设计和制造等过程进行集成,这里很难区分产品设计阶段和过程设计阶段、设计主导阶段或是生产主导阶段[12]。虚拟制造将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各种过程与技术集成在三维的、动态的仿真真实过程的实体数字模型之上,以高度综合的特征融合了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组织和理念,使产品与过程的集成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因此,信息技术、虚拟技术等为完美实施产品与过程的集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理想环境。另外,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准时制生产、制造资源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都以产品与过程的集成为重要原则和基础,为产品与过程的集成创造了先进的新手段,对生产过程、制造系统整体优化、改进企业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生产方法。

2产品与过程集成是制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然方向

2.1产品与过程集成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纵观制造业发展的历程,在手工制造时代,“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体化的,考虑这两个问题的主体是统一的。后来经过采用机器、发展大规模生产、建

造流水线、实施专业化,设计者与制造者脱离。这样,在分工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而且随着产品的复杂化、多样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脱节和对立。于是人们开始致力于弥补这些缺陷,实施协同配合、及时调度、同步交叉、加强反馈。事实上,当今发展的先进制造模式都是以集成的思路来处理这一矛盾的。回顾制造业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从“一体”经过“分离”,再走向“集成”,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13]。产品与过程集成,是当今受到普遍重视的方向。虽然在提法上有时用的是设计和工艺、设计和制造、设计和过程、产品和制造的集成等,其实质和确切含义都是产品与过程集成。产品与过程集成不是简单的叠加,其目的不只是缩短周期,而是体现三大作用:(1)协调配合———相互沟通、减少矛盾、减少差错和返工;(2)缩短周期———早期介入、强化反馈、及早准备、提前完成;(3)相互提高———互相支撑和加强、了解并充分发挥自身及对方的长处和优势[13]。因此,产品与过程集成是系统优化的能力倍增,是质的升级,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2.2产品与过程集成提高制药装备企业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狠抓内部管理,苦练基本功,已成为许多企业扭亏增效的突破口。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抓管理、如何练内功?尽管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总体来看,企业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如产品合格率低、成本上升、技术优势弱等[14]。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企业的管理松懈以及随意性管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提高企业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我国制药装备企业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作保证,这就是工业工程技术所推进的产品与过程的集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发展空间有多大,取决于它的科技实力,所以我国制药装备企业必须十分注重科技开发,在思想观念上要牢牢树立科技生存观、科技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坚持把科技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爱护;确保企业装备、技术、人才的科技含量[15]。工业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我国制药装备企业应通过实施以产品与过程集成为重要原则和基础的并行工程、成组技术、虚拟制造、快速原型制造、精益生产等技术,通过实施现场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改进操作方法、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人、机、料、方法、环境、检测、能源和信息等),不断改进和有效运行质量体系,生产出顾客满意的制药机械产品或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追求生产系统整体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从而达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3产品与过程集成提高制药装备企业研发与创新能力

产品与过程集成不只限于狭义的技术,而是着眼于全面的系统集成。就我国制药装备制造业而言,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要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发展,在同行业中处于持久的领先地位,并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核心技术能力并不断创新。而核心技术能力的形成,除了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立高品位的技术研发中心以外,还必须要使每个龙头企业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要根据我国制药装备产业的特点,打造产品集群和构建产业集群,通过产品与过程的集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制药装备行业是为制药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制药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我国制药行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对制药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制药装备企业若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开发的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就是机会来到也会擦肩而过[16]。正因如此,我国制药装备企业必须紧跟形势,改进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打造产品集群,实施产品与过程的集成,采用先进的工业工程技术,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与提升,进行自主创新,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只有这样,我国制药装备企业才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做优,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