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时间:2023-07-24 17:0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1篇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第2篇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战略重点、改境方面去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各类新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内在动因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第3篇

[2]Soja E W.The socio-spatial dialectic.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0, 70 (2) :207-225.

[3]吴传钧.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Wu Chuanjun.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08.]

[4]中国地理学会.2006-2007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Geography Science:2006-2007.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7.]

[5]Pinch S, Knox P.Urban social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Fifth Edition) .USA:Pearson Education, 2006.

[6]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编辑组.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Editorial Department of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Land system science and geographical comprehensive study: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

[7]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Editorial Department of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5.]

[8]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日中词典 (第2版) [M].北京: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 2002:641, 589.[Beij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Japanese-Chinese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 2002:641, 589.]

[9]张赛男.中原城市群晋升国字号战略郑州大都市区为龙头[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0.[Zhang Sainan.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Promoted to National Strategy with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Leader.Financial Report ofthe 21st Century.2017-01-10.]

[10]樊杰.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的学术探究和社会贡献[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Fan Jie.How Chinese Human Geographers Influence Decision.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16.]

[1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3-1794.

[1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2.

注释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 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 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2 见参考文献。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将缅甸及印度部分地区称作与英国的决战圈, 将大洋洲称作是日本的资源供应圈。

3 第一次, 1953~1963年将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区域) 由沿海地带转移到内地。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内地。第二次, 国土开发与就经济布局大尺度 (战略) 转移, 1964~1978年, 一二三线的划分, 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第三次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大尺度战略转移:重点建设向沿海地区大幅度倾斜。这一次的战略转移是对以往两次战略转移的大调整, 是导致中国经济逐步走向世界并获得3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保障, 完全是必须的, 意义特别重大。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实行 (第四次) 战略转移, 那将使沿海地区大量的开发区、重点工程、政策配套体系建设形成无数的半拉子工程, 境外投资者和商人将陷入不知所措乃至大规模撤资的混乱局面, 这是完全违背空间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可能中途而废。经分析, 中国沿海地区要基本建成一批开放开发的城市并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 包括开放政策制定、总体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大型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 建设、外资引进及开发区规划建设、进出口机构以及大量的管理、立法、政策制定等, 需要12~15 a的时间。

4 一些学者按照委托方的要求, 编制出规划文本。在得到上报的同时, 就开展关于某某区域已经升格为国家战略的宣传。这些重点地区大部分被批准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进入了十二五规划文本。主要名目有经济区、生态经济区、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等。由于各地区编制的国家区域战略规划是一个一个上报的, 也就一个一个被审批。十二五规划文本将国家战略区域分别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两种类型中列出。看起来, 它们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但仔细分析, 它们中相当一部分不可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各地区提出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 区域名称多种多样, 类型和内涵也各不相同。有些区域肯定不能作为国家战略 (组成部分) , 名不符实。一些省区市将自己范围内的欠发达地区经过规划 (包装) 上报要求成为国家战略的, 基本上是省内平衡发展的政治和经济需要;另外, 这些国家战略区域整合后不成为一个全国性系统, 且国土范围过大。这种整合而成的国家战略区域, 在相当的程度上只是反映了部分地区各种需要和诉求, 而不能充分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4篇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中国相继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现实成效,近年来,政府先后批复涉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横琴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黄河三角洲、中国图们江区域、包括陕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两省部分地区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等20多个区域规划文件。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探索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新模式和新道路,通过选择一批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2 大别山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

2.1 战略目标

把大别山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产业开发的先进区、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涵养保护区、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全国重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三年有明显变化,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五年有大的变化,脱贫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十年跨越式发展,达到富民强区的目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2 战略重点

秀美风光是试验区的宝贵资源,健康的生态系统是试验区的立区之本。所以,在思想上,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标准和路径。行动上,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立足发展大别山的主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优势产业,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基于大别山现有的资源条件,侧重或者重点扶持优质的粮米油,包括畜禽、水产、蔬菜、中药材、茶叶、板栗、桑蚕、森工、奶牛等有特色的农产地的原材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在全国或全省带动能力较强的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基地,特别是要加快交通、水利、城际、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立足绿色大别山的主题,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重点是要实施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天然林保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加快生态地区的植被恢复,加强农村的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保护好先有的湖泊水系的生态环境,实行以水污染防止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场,实施工业点园的综合治理,加大工业尾矿治理力度,建立生态保护与资源这个开发补偿机制。

第三,就是立足红色大别山主题,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统筹好,推进红色旅游和地域文化景区景点的建设。融入地域文化,整合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走区域合作之路。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扶贫相结合,优化景区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推广红色旅游。全面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品牌,开发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的名城、名村、名景,开发一批独具大别山特色的旅游精品的线路,开展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地质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与传统的革命观光旅游一起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

第四,就是立足富裕大别山,切实改善民生,多渠道提高农村的收入,促进就业,加快农民致富,加强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来全面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包括加强性中心医院、专业医院、农村村级卫生室,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建设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3 大别山试验区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实现途径

3.1 国家出台重点支持政策

中央人民政府应发文件正式明确大别山试验区为国家级试验区,从政策层面上承认其国家试验区的地位。让大别山试验区提升为国家战略,名正言顺地享受各种政策优惠。第一是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加大扶贫力度。扶持老区发展的扶贫开发、以工代赈、贴息贷款、财政发展等各项基(资)金应向老区倾斜,并尽量整合集中使用,同时减少进而逐步取消配套资金。第二是适当向试验区安排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帮助培育支柱产业,为持续发展创造更多条件。第三是从税收体制、分成比例及上缴返还等方面对试验区给予倾斜照顾,降低中央在矿产、水电、油气等资源开发的税收比例,将其用在改善地方民生和促进试验区发展上,以减轻试验区贫困县财政支付压力。第四是将大别山地区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先行试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五是设立专项脱贫致富资金,国家、省、市每年财政增长部分拿出10%~20%用于支持老区发展。

3.2 明确试验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关于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如何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二是在国内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如何起到一个带动作用。对外开放是试验区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要通过开放促进开发,通过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大别山试验区涉及鄂豫皖三省40多个县市,如果没有权威、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就会导致这40多个县市各自为政,人为地制造各种壁垒,影响试验区内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流通。中央应把横跨鄂豫皖3省的43县(市、区),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0万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整体,设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在发展定位上明确把大别山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产业开发的先进区、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涵养保护区、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全国重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

3.3 从中央层面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大别山地区所属三省,涉及面较广,所以省级的协调机构很难在未来协调鄂豫皖三省的这么多县市,沟通成本太高,必须要中央出面建立协调机构。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国家扶贫办,由国家扶贫办负责日常工作。

大别山试验区要统一部署,长远规划,协调发展。三个省市必须建立起高度配合的联动机制,按照大别山试验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和落实,实现合作共赢。不能各自为政,相互推诿,内部斗争。要加大区域合作力度,加强区域统筹发展,那么大别山3省36个县的区域合作必将实现1+1+1>3的良性效应,使大别山试验区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4 提升发展战略,完善规划,促进大别山试验区的全面发展

建议将试验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制定完善试验区建设专项规划,并将大别山地区的项目纳入国家有关部委重点支持项目,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试验区的发展需要在中央层面建立协调机构,坚持全面规划、科学发展、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24)

[2]Rostow W.W.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M],London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3]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武友德,潘玉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单于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J],时代潮,2003,(6)

[7]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运行与前瞻[J],改革,2006,(9)

[8]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李春洋,中部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J]开放导报,2007,(4)

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困境;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朝着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也使得我国融入到世界的经济大潮之中。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挑战,使得国有企业也面临日益紧张的竞争。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如何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本身价值呢?强调战略性管理,才能帮助国有企业摆脱现阶段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困境

1.随意性偏强,管理规范度不足

随着国有企业经历了改制,但是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呈现较强的计划经济特征以及资本结构上的特殊性导致国有企业的管理无法摆脱现行的“以人管人”的固有模式。就国有企业管理而言,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去管理其财务、安全、生产与营销等各个方面。但是,国有企业目前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过于朝着行政化的方向倾斜,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面临人为因素的重重障碍的阻挠。

2.国有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模糊不清

就国有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长期性战略目标模糊不清很容易影响到战略管理的实施。考虑到国有企业更换领导的频繁度,但是每一任领导的管理目标却不同,也使得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常常处于变动的状态之下。这样不仅无法积累发展经验,还会让下属感觉到无所适从。正如国外对于中国国有企业的评述一样,中国的企业虽然非常的重视战略,但是却没有懂得真正战略的含义。虽然国际企业看起来什么战略目标、方向都没有,但是实际上来看,其实什么战略都不缺。很多国外的企业的目标制定了就是几十年的奋斗,无论是经理更换了好多位,其主要的目标、政策都不会改变。

3.企业管理趋同性严重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现今社会市场竞争强度也在飞速的加剧,使得企业在技术、产品与服务上越来越趋近于同化。并且,这一种趋同性不仅仅是表现在了相同的行业之间,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其趋同性也是异常的明显。但是,不同的企业,其管理都应当具备自身的特色,能够科学的选择自身管理模式,才能让企业在同化“泛滥”的市场中占据竞争前茅。不过,为了能够取胜,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不断地强化管理,而这样的方式使得企业越来越难摆脱成本管理,导致企业的生存逐渐陷入到“无法自拔的泥潭”。再加之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虽然看起来是循序渐进的增长,但是却可能面对急速衰落的现象。而国际金融危机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案例: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国内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经济的不断脆弱,国有企业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呢?找寻发展优势,开展战略管理,才是必然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困境的改善措施

1.树立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观念

第一,作为领导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不可少,严禁出现个人功利主义思想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企业战略管理的心态;第二,注重战略管理意识的强化,懂得适当分权,能够将手中的事务分给中层管理人员,而将自身的精力放置在长远的战略规划之上。

2.注重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为国有企业领导层,还需要对企业战略管理技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敢于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能够跳出思维框框的局限。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有企业领导者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来制定企业的长远目标,完成国有企业赋予的使命,能够运用发展的目光,去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3.战略管理的宣传工作不可少

第一,扩大宣传战略管理的渠道,能够通过图文并茂、视频音频的方式,让企业内所有人员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了熟于心,从而明确统一思想,确保在企业目标的实现上能够同方向用力;第二,确保每一位员工对企业之外的行业竞争环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此来提升自我责任感与面对竞争的危机感,懂得观念的转变,应对战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麻烦,协同企业摆脱困境。

4.认真分析国有企业战略重点

明确国有企业战略重点,才是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关键。国有企业应当认真分析外部环境,考虑到自身企业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合理的分析内部优势,善于把握外部机遇,并且以此为基础,确定企业的战略重点。在各个方面加以考虑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吸引力,能够挖掘市场发展前景。如此,才能够让企业培育出来的竞争力属于企业自身独有的核心能力。

5.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有效实施

作为国有企业,应当让战略变成众人都可以理解,并且能够推行出可操作的实际方案,同时还能够对实施中的战略进行监督,做好反馈工作。企业在管理上还需要建立“追踪问效”的目标制度,让每一位员工在完成某一项任务时有着自己的责任,让员工从心底产生完全目标任务的使命感。这样,可以驱使每一位员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能够按照相应的流程来规范自己,更好地贯彻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目标。

三、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势在必行,只有懂得分析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困境,才能够准确的找出国有企业战略困境改善的有效措施,从而在面对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上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罗晓红.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难点与对策[J].理论探索,2010(06):55-56

第6篇

【关键词】区域公共治理 政治协调 障碍 机理 解构 路径

政治协调是区域政府的本源性职能之一,是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区域梯度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极度落后和平均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战略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区域之间过大的差距甚至社会群体之间对抗的可能性被放大,当下中国区域公共治理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政治协调是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一、区一体化过程中政治协调的障碍

(一)政府效用与公共效用之间边界不清

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的最大障碍是政府自利性。政府自利性是指政府偏离公共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属性,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官员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努力导致微观政府行为偏离公共效用最大化轨道;政府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政府行为偏离公共效用最大化轨道;地方政府作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和本级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努力,导致其行为偏离整个国家公共效用最大化的轨道。

(二)利益碎片与共同利益之间聚合度不高

碎片化理论强调政府各部门的官僚会根据其所在部门的利益进行政策制定或是影响政策制定过程。区域的发展会产生许多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诸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由于区域政治资源配置基本按照行政区划来进行,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实际上割断了各种资源之间的相关性和联接性,撕裂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从而带来地方利益难以包容和接纳社会公共需求的问题。

(三)“人”与“代言人”之间的角色冲突

地方政府对于上级政府和本地区而言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在一个特定行政区域的“人”,又是该行政区域公众意志和公共利益的“代言人”。作为中央政府的人,具有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央政府意愿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地方的代言人,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和意志,利用制度安排缺陷和逻辑悖论,把实现委托人效用目标与实行自身行政意思有取舍、有选择地揉和在一起。从而形成角色扮演与角色规定之间的对抗与矛盾。

二、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政治协调的机理

政治协调是地方政府从追求地区经济发展最大化转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共赢,走出区域发展困境的理性选择。区域政治协调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协调以区域逐渐增长的利益需求为动力

“政治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过程”。政治与利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媒介。在经济发展中,不同地区之间常常会共享一些资源,“当某一地区对共享资源实施保护时,由于它不能阻止其他地区享受该资源保护带来的效益,因此极易产生‘搭便车’问题,从而使集体行动失败”。显然,区域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化利益必须通过政治博弈和政治协调来实现。

(二)政治协调通过体现区域发展价值的制度安排来实现

区域发展的理念和价值是对利益主体的共性需求的凝聚和提炼,人们通过按这种需求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实现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治理。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政府将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现代制度安排聚合了人类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能量,政治协调一经形成,就会产生调整和规范功能。

(三)政治协调在冲突和一致中推进战略的实现

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某种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选择过程中的非经济因素也随之增加,其中对确定战略重点影响最大的是政治变量。区域公共治理中的政治协调会使得地方政府组织间形成合作的可能。因为,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时,地方政府作为相互依赖的行为者,在政治协调过程中,通过交换信息、共享资源、共认目标、确立共同战略、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从而整体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三、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政治协调的路径

区域公共治理的新特点、新要求,需要选择科学路径,以政治协调来推进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一)构建政治协调的区域利益平台

以政治协调为工具,为区域合作主体提供一个有效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平台。跨区域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政府平台,可以通过项目、市场、非政府组织三个层面来实现合作。政治均衡手段的实施,是直接建立在均衡性公共物品的提供基础上的,建立与统筹发展相契合的公共资源汲取机制。

(二)选择区域政治协调的适当形式

通过政治协调,探索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合作模式,建立以政府主导、多元合作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组织架构和资源基础。:打破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界限。通过跨区域公开招标、合同契约,让市场发挥在突破行政区划、优化资源配置中的独有功能;建立跨区域社会组织。

(三)完善区域政治协调的政策体系

建立区域公共产品供应政策体系。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合作公共政策、人力资源供应合作公共政策和社会服务合作公共政策。构建区域财政税收政策体系。逐步调整和减少以获得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调整招商引资方式,改善招商环境,避免竞相压价,减少恶性竞争,推进区域政策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胡位钧.均衡发展的政治逻辑[M].重庆出版社,2005..

第7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首次见诸于党的政治报告,彰显出党对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理念的升华。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但是,“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关心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发展着眼长期而不是短期。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深刻、更宽泛,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不仅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一段时间以来,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一度出现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造成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这种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与此相适应,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准确体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与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好”字放在“快”的前面,突出了“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对于效益的注重。“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的确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以促进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抓住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湘西;旅游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极

湘西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湘西州的简称。湘西地处武陵山脉中部,云贵高原东侧,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多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64.58万人,其中土家族105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9%,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集居区。但是,湘西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浑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特色鲜明。现实条件决定了湘西经济发展只能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建立旅游优势产业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兴州富民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入WTO以及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湘西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据,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统一,是当前湘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

一、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内涵

不平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用来研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之前,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以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拉格纳为代表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区域差异是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而这种失灵主要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妨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瓶颈。但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差异将自动消失。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平衡增长理论是从理性的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把问题过于简单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因此,不平衡增长理论及其相应的发展战略就被提出来了,这一与平衡发展理论针锋相对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平衡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恰恰是不发达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来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域和产业。这就是不平衡发展理论中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来。他指出,“增长极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速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佩鲁的增长极思想所关注的是增长极的产业结构特点,他认为增长极既包括区域内部的主导产业,也包括与其密切相关的推动产业。主导产业与推动产业形成联合化、序列化的技术、生产和经济联系的产业综合体。佩鲁指出产业综合体的形成可以通过其伴随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但佩鲁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意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布代维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推广,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把地理含义引入到增长极理论之中,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相联系的产业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因此,现代的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的含义包括了以产业综合体为中心的产业增长极,也包括区域关系中的空间增长极,在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经济效应出现。

(一)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生长和隆起运动,其生长的驱动力来源于创新能力很强的推动产业,推动产业将通过产业关联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链拉动资金、劳动、资源和人才、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向增长极点,从而形成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在这个增长极里企业部门一般可以达到投资成本下降和纯收益增加的效果。

(二)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由增长极向周围地区的“倒流”或“外溢”过程。产生“倒流”或“外溢”的主要原因是极化后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随着增长极的增长,它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原材料及其配套部门发展,必须依托自身通过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传统产业外泄、企业裂变外迁等途径,一方面满足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湘西旅游业发展的概况

自古以来,湘西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悠久、山水奇特、民风淳朴,全州辖有吉首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八个县市。在这八县市的广袤大地上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历史文化积淀浓厚,民族文化景观荟萃,堪称旅游大观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湘西立足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开发了一大批美丽神秘、特色宣明、形式新颖的旅游景观。旅游业已逐渐上升为湘西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也成为湘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数据见表1。

湘西旅游业在早期的开发中决策者为了兼顾公平和效率,采取大推动战略为代表的平衡发展观。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有计划的在较大范围内对旅游业和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艰苦努力,湘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人问津到拥有国际品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2001年到2005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增加了3倍,旅游收入从仅仅2.18亿元,几乎增长了10倍达到20亿元,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达到16.15%的比例,远远大于湖南省7.01%的平均水平,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湘西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湘西州内旅游名胜区、森林公园、民俗园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实现了县县有景区,多区域、多角度开发多种旅游品种的全面开发,全州总动员大搞旅游项目,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有凤凰古城、吉首德夯民俗风情园、猛洞河漂流、永顺小溪原始次森林公园等。湘西旅游业开发一遍红火,与此同时,均衡发展的大推动战略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尖锐。旅游产品重复雷同,旅游市场混乱、竞争无序以及重复建设,对本身有限的资金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与破坏。当今,世界旅游市场大爆炸已经开始,我国加入WTO后,旅游市场的开放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为湘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湘西经济的欠发达性、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性、要素的稀缺性和旅游市场的开放性,全面发展的大推动战略已经不再适应这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竞争的残酷现实,要求我们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和地区,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有差异的发展优势产业和具有优势的地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因此,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指导规划发展湘西旅游业已是当务之急。

三、湘西旅游业采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培养增长极面临的现实困难

增长极的培养和发展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和政策环境之上,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应用,其目的也是通过增长极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达到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当然这要一个发展过程,首先是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吸取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发展壮大自身,然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当然,在湘西这样一个客观条件存在不足的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实现在湘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很多方面的现实困难。

(一)招商引资难导致增长极发展资金供给不足

湘西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又闭塞,对资本的吸引力小。早期的经济开发过程中,政府采取“灵活处理”的态度,地方政府就拼命上项目,不择手段拉投资。部分政府官员大搞“形象工程”,把拉投资作为政治任务来部署,不惜牺牲自然资源和出台与自身条件不相符合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这样做并没有扩大招商引资,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造成规划不统一,管理也不严格,导致县市之间、乡镇之间恶性竞争,投资环境日渐混乱,一度出现投资者看好湘西的丰富资源和开发的大好势头却没有合适的项目去投资。2006年1-4月份湘西共有44个项目引进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7623亿元,位于全省倒数第一位。旅游业开发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连续投资,与旅游业开发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失去了招商引资这一重要的融资渠道,光凭政府的财政来开发湘西旅游业是远远不够的。

(二)交通网络不够发达导致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受阻

增长极的发展是通过区位优势吸引周边的资金、人力等要素以产业集聚的形式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通过技术、组织、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等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要素的流动、信息的传递都要以运输、邮电、通讯等交通网络为物质基础和媒介。湘西坐落在湖南西部的边远山区,离省会长沙有400多公里之遥,湘西一直把交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湘西仍然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地区。全州还有30%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每平方公里的公路覆盖率不足1公里,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过州内的319、209、310、320、326国道年久失修,承运能力有限,唯一的一条过境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之中,对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贡献也不大。通讯和邮电由于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发展缓慢,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均少于全省平均水平,落后的交通网络远远不能满足湘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成了湘西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瓶颈。

(三)经济结构支持不力影响了旅游增长极的发展速度

湘西地区不但经济总量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低,而且经济结构也比较落后,第一产业的比重太高,而第二产业比重过小。2005年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之比为19.5∶40.0∶40.5,湘西的产业结构之比是21.3:35.7:43,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活动,缺少第二产业的支持,与旅游相关的商业和服务业就会受阻,游客除了观光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活动。那么,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就会大受影响,制约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四)城镇化建设落后影响了空间增长极的发展

湘西地处偏僻,远离大中心城市,受其辐射作用小,区内城镇数量太少,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小,城镇群体能力弱。因此,城镇内聚力和辐射力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城市的应有作用,特别是宾馆饭店、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城镇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增长极理论,意味着应把资本集中地投入到区域最大的城市中心和产业中心的密集型产业,通过经济中心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是旅游空间增长极形成的基础,在旅游业规划、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湘西城镇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湘西旅游业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构想

所谓区域经济点域发展战略就是把区域内重点产业作为产业增长极,同时也是把区域内条件优越的点状区域作为空间增长极来发展的战略组合。

由于历史的沉积,湘西一直背着贫苦边区的沉重包袱。2005年全州GDP为123.87亿元,增长10.6%,人均GDP为4681.76元,而全省GDP增长为11.6%,人均GDP为10366元。湘西在经济总量的增幅和人均占有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湘西在旅游业开发的区位也很尴尬,北有张家界世界级自然、生态旅游胜地;南有怀化的芷江和通道等风景名胜区,居怀化交通枢纽而有通畅的交通网络;东有长株潭地区,是资金和人才的富有地,在发展旅游方面有资金和人才的相对优势;西有大西南旅游圈,地域广袤、资源丰富。客观上,湘西是旅游业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因此,发展湘西旅游业应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具有资源优势的旅游景点。采取不平衡发展观的增长极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不平衡发展观的增长极理论上,故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也可叫增长极战略模式。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的增长极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前者是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产业,后者是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区域。

(一)确定湘西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增长极

空间增长极是指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区域,这个区域一般都是发展条件比较好、产业综合优势比较突出、区域条件好、投资环境较为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并有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的点状区域,如城市、资源富集区、工业区、经济特区等。因而是决策者集中投资的重点受资区域,通过增长极的繁荣,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业是一个依托性很强的产业,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区域内部选择一个资源丰富且集中的点状区域作为发展的重点。通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形成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为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商业、管理以及基础设施服务。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还会通过市场运行机制,产生扩散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中,同一区域内部增长极可划分为多个级别的增长极,湘西旅游业可以开发凤凰为一级空间增长极,吉首、永顺为二级空间增长极,采取一级增长极与二级增长极协调发展,共同带动的增长模式。

第9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产业战略重点

[作者简介]钱国华(1963-),男,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江苏南通226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JA060173,课题主持人:马成荣)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14-03

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升级发展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专业对接产业并非只是一一对应,而是存在“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这里强调的是对接某一产业的特定专业建设。

一、基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专业设置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光电产业、智能电网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诞生为职业教育新型专业的设置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新型专业的设置有四个重点环节必须把握。一是地方政府在规划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将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对接新兴产业要求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按新兴产业发展的时间节点作出建设安排。二是职业院校根据地方政府规划制订新型专业设置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人才预测,岗位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与师资培养等。三是建立政府、企业、院校的协同机制。成立多方参与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指导、协调新兴专业设置中的重要问题。校企合作建设与新兴产业高度对接的实训基地,实现企业专门人才与院校师资的互通等。四是完善新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开发新型专业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区域新兴产业从新生到成长再走向成熟,与之对接的新型专业必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相应调整,调节机制的建立与运用不可或缺。

新型专业设置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诸如:新兴产业还未到成熟期问题、专业设置条件暂不具备问题、专业名称与专业目录不完全对应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求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

1.相时而动,抢占先机。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不同地区在明确重点发展领域时又有不同情况:大部分地区均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部分地区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发展生物育种、新能源汽车、海洋和航空航天产业。一些地区在上述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产业范围。面对新兴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的现状,职业学校要注重研究和把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态势。一般来讲,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有三个基本规律:一是紧紧围绕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二是立足于区域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国家定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三是着眼于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前沿,着力培育还未规模化生产,但发展快速、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因此,面对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职业学校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而要盯住不放、相时而动,在新型专业设置上抢占先机。

2.主动作为,多维筹划。新型专业的成熟设置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应消极等待。职业学校可以在几个方面主动作为。师资方面,针对缺乏现成师资引进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与新型专业相近相似的专业师资进行培训,培训地可到高校,可去企业,而以去企业培训为主。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突破编制制约,大力引进兼职教师,使之规模与学校在职教师大体相当。实训方面,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在新型专业设置的初始阶段,应以建在企业为主。要鼓励专业教师自创自制简易的实验实训器材,以满足学生基本原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课程方面,边开发边完善。开发需要合力,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专家协同运作。在开发的起始阶段,课程以讲义的形式呈现,这是聚沙成塔的过程。管理方面,引进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和管理措施,结合专业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制度建设。要将教育教学督导评估贯穿于新型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使之一直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前行。

3.滋生涵养,精细培育。新设专业名称一般难以对应现行颁布的专业目录,而其名称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后续发展。新型专业名称的确定,要避免空洞的时尚名称和贴标签名称。鉴于新型专业名称从发端萌芽到成熟定格再到规范颁布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妨在设置的初始阶段使用暂定名。新设专业的筹办,需要一个“寄生”和“嫁接”的成长过程,即寄生于和新兴产业相近且相对成熟的专业中,或嫁接于和新兴产业相似的专业方向上。这样的滋生涵养、精细培育,有利于新型专业早日脱胎换骨,切合新型专业发展的规律,符合职业教育自身实际。

二、基于支柱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打造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基于支柱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打造要注重实施三项举措。

1.服务与引导并举。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其核心是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规模效益决定着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因此,职业院校要始终将服务支柱产业放在重要位置,这是落实服务宗旨使然,是生存发展使然。服务支柱产业的重要路径就是打造骨干专业。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整合某些专业教育要素,扶优扶强,形成骨干专业,从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骨干专业现代化水平,是体现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骨干专业并非都是“热门专业”“抢眼专业”,职业院校不应一味迎合社会的口味,在专业设置上花样翻新。事实上所谓热门专业往往昙花一现,缺乏生命力。有些地方不要说为服务支柱产业而打造骨干专业,就是对接支柱产业而设置专业都难到位,这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别是骨干专业建设的严重偏差。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引导和宣传,提高骨干专业的吸引力。

2.规模与内涵并重。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占比高,这就必然强调大规模产出。同样,骨干专业要服务好支柱产业,必须要做出规模。有些院校专业招生数和比例不能满足服务支柱产业的需要。骨干专业的规模不单单是指招生总量,它还指这个专业的“体量”,如仪器设备总量、师资数量与结构、校企合作规模以及实施与支柱产业对接而形成的骨干专业群。

职业院校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把支柱产业的企业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中,定期举办专业讲座,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首先从感官上认知企业文化,并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赢得主动。一方面,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将单位生产线引入实训室,组织学生分批分层次进行生产。另一方面,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作为职业人去参与企业生产。学生浸润在浓厚的企业文化中,将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3.发展与创塑并进。支柱产业不断寻求市场扩张,要求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并领先于其他行业。这就要求骨干专业要随着支柱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要充分发挥由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专家参与的咨询委员会作用,研究和把握支柱产业的发展态势,为骨干专业不断调整对接状态提出建设性意见。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和学校人员“交互任职”机制,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在制度化的交流中,让骨干专业建设时刻跃动支柱产业变革的脉搏。

骨干专业建设应以创塑品牌为战略目标。关于品牌专业的内涵,有学者作了这样精辟的概括:学校在某一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市场、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具有高知名度、信誉度的专业,包括该专业的名称、标志或图形的组合;专业所融入的企业文化理念;专业就业质量。这一阐述强调了品牌专业与市场、企业即产业的关联度。江苏省拟定的“品牌专业建设标准”,就是旨在引导学校创建通用性强,与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能发挥示范作用,代表江苏专业建设水平的专业。

三、基于传统产业发展的传统专业提升

传统产业主要是指传统的基础产业,如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附属产业部门。传统产业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中仍占主要地位,在许多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中,传统产业仍将是工业发展的主体。面对区域传统产业的发展,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要做到三个顺应。

1.顺应产业传统而强化专业。传统产业的内涵视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传统产业都不一样。比如,就河北省而言,传统产业是钢铁、煤炭、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就浙江而言,传统产业就是纺织服装、小商品、鞋帽玩具、小家电等;就山东而言,传统产业就是大家电、建材、钢铁、金属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过时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仍处于兴起、兴盛时期,尚待大力发展。因此,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只能加强不能弱化。事实上,传统专业开办的历史较长,条件也相对成熟,影响力也较大,是学校的“根基”,不能随意“动摇”。而传统产业一般都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必需产业,办好传统专业就是更好地服务民生。

2.顺应产业改造而激活专业。所谓传统产业的“传统”实质上是指以往一直沿用的过时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技术和“夕阳”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实际上就是要改造落后的产业发展模式、生产技术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脱胎换骨式的产品创新,从而激发传统产业的活力,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命力。通过引入、采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高生命力,是传统产业继续发展、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的重要途径。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正是传统专业的激活过程,就激活教学资源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的刷新。要打破传统专业课程根深蒂固的影响,顺应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改造,对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刷新。二是师资资源的充实。对现有传统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培训、提升理念,不断激发他们参与改造传统专业的热情。同时,要多方引进师资,着力打造活力迸发的教学团队。三是实训资源的改进。随着传统产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传统专业的实训资源要有重大改进,要重点投入节能环保的设施设备,让传统专业在“绿色”实训中焕发生机。

3.顺应产业转型而提升专业。传统产业的转型是从技术水平低、落后产能大、附加值低转变到先进产能大、技术含量高、创新产品多,使传统产业跃升为高增长产业。传统专业顺应传统产业转型而提升自己,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通过“对标行动”实现提升。对标行动是传统产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与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差距和原因,制定跟进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创新超越的实践过程。对标先进,不仅是传统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传统专业在对标行动中要有所作为,深度参与传统企业的对标过程,在寻求标杆、设置对标参数、改进和再造生产工艺流程、制定赶超路径、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方面积极合作。学校和企业联手开发《对标手册》,创新对标行动模式,多角度、全过程开展层级对标、阶梯对标和专题对标,实现企业员工和学校师生学习培训全覆盖,以此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四、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专业创建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围绕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必须体现三个特点。

1.独特性。在特色专业选择上体现独特。依托生产型服务业创办特色专业,需要我们提升一个认识层面,这就是工业生产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服务投入增长速度快于实物投入增长速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大型企业已经认识到保持企业原有高额的利润率只有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基于这一变化,特色专业的选择有两个重要路径。一是从制造业企业逐步“外部化”中去选择。制造业企业基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对价值链进行分解的趋势也就变得非常明显,它们将自身价值链的一些支持活动,甚至是基本活动都外包出去,例如,人力资源活动、会计活动、研发设计、采购活动、运输、仓储、售后服务等,这些外包出去的业务就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二是从生产型服务业的“产业链”中去选择。这条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它包括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的活动(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一个生产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阶段的服务优势。从生产型服务业的“外部化”和“产业链”中选择特色专业的创建,其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2.独有性。在特色专业服务上体现独有。一是网络虚拟化服务。21世纪全球跨入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技术有了更高层次的应用与发展,很多虚拟现实系统相继出现,如虚拟旅游、虚拟城市、虚拟交通、虚拟学校、虚拟银行、虚拟商务等。特色专业的服务方式应该与这一发展潮流相合拍,以网络虚拟化展开独有的服务。二是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提供网络营销、网上销售、网上采购和交易信息等交易服务;建立电子商务业务服务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技能培训等服务;建立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以及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和应用系统等服务。三是外包化服务。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未来中国的服务外包行业将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潜力巨大。特色专业要对接策略性外包、产品或组件外包、单级和多级外包等外包形式,对承接外包的企业展开独有服务。

3.独创性。在特色专业管理上体现独创。围绕生产型服务业创建特色专业,没有现成的范例和模式,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但同时也给我们预留了创新的空间。首先,创新必须建构于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域间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相对成熟,有的才刚刚起步,它伴生成长于城市化的进程,也有自身的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要把握生产型服务业在不同时期的业态,找准为之服务的切入口,在专业的独创性上下工夫。其次,创新必须与原有专业的改造相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与传统意义上的三次产业基本吻合,其间的界限也较为明晰,而生产型服务业就是打破这种界限,农业和工业本身也衍生出服务业。这就启示我们,围绕生产型服务业的特色专业创建,并不是完全抛开原有专业,而是在此基础上拉开专业方向,抻长专业链条,其间必然蕴藏着无数的创新点。最后,创新必须勇于接纳全新的服务方式。我们一般熟稔于硬件的、外在的、显性的专业服务,而生产型服务业需要提供的是软件的、内在的、隐性的服务,如虚拟化、网络化、外包化的服务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已不再是一门专业,而是一个服务平台。这种变化我们要有勇气接纳并从中寻求创新机遇。

基于生产型服务业的特色专业创建需要一个过程,从调研规划、组织实施到初显专业雏形直至形成特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艰辛。同时,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力层级的重构都呼唤变革,在特色专业创建的全过程管理上必须创造性地探索思考与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的通知(教职成[2010]13号)[Z].2010-11-27.

[2]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Z].2012-05-08.

[3]马成荣.职业教育要做到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的三维对接[J].江苏教育,2011(3).

第10篇

一、2009年的工作

2009年,我县按照《“民营岳阳”--加快非有制经济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华容发展的战略重点,精心部署,严密组织,民营经济蓬勃、健康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三是发展领域不断拓宽。以二、三产业为主攻方向,带动其它产业和领域的民营经济发展。全县工业企业、乡镇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已全部退出公有制序列,实行民有民营;乡镇集体经营领域的山、水、湖、洲和小型排灌设施等,通过拍卖、拍租,实行“公退民进”;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的非义务教育、乡镇卫生院非防疫部分、电影院、文化站、科研实体等,已有民间资本投入。

我县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全面、快速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发展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早,1997年我县第八次党代会即确立了“经济民营化”战略,199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工商企业改革改制,为发展民营经济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民营岳阳”--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程后,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实施。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王文华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沈爱民、政府副县长姜新春、政协副主席蔡宜生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工业局等19个相关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营岳阳”--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程华容县实施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过反复调研,五易其稿,制定出台了《“民营岳阳”--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程华容县实施方案》,有序地推进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工程。

(三)拓宽融资渠道,畅通民间投资。首先是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和破产企业存量闲置资产的产权优势,以资源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大力招商引资。xx年全县已引进内外资项目185个,其中,工业项目56个,三产业项目35个,均属民营经济项目。有11个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总投资39787万元,已到位资金14035万元。丰盛纺织、华益纺织、华诚纺织、兴华啤酒、兰峰建材等大型工业企业和好又多超市、福润多超市、步步高超市、心连心超市、家电广场、百家电器超市、华联电器超市、益丰大药房等大型商贸企业均是招商引资兴办的民营企业。其次是启动内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或新办民营企业,如本县潘仁志等人合股900万元收购了原县氮肥厂的产权,组建昊天化工公司,潘林华等收购原三封寺协民纺织,组建龙腾纺织公司,刘敏华等人投资在原县丝绸厂新办了华新纺织公司,余志辉与台商合资兴办华奥纺织公司等。

(四)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民营大户。稳住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壮大一批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引入一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11篇

■ 战略目标:一心两带格局

经过直辖十年发展,我市旅游经济已具有一定基础:景区有世界遗产2处,国家A级旅游区6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6个;旅行社283家,星级饭店211家;旅游从业人员上百万人;19个区县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区”称号;旅游收入接近全市GDP的10%。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旅游经济提出“一心两带”目标。即要求把“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渝东南分别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民俗生态旅游带”。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行业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 战略措施:实施三大战略

用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每年推出10个重点推介项目,10个重点建设项目。当前重点抓长江三峡景区整合、建设和开发;以“五方十泉”为核心的“一圈百泉”建设;以“石刻王国、影视基地、温泉故里、万国风情”为主题内容的大足石刻系列旅游产品开发;以生态和民俗为重点的渝东南旅游开发。通过旅游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到2010年旅游吸纳就业200万人(农村人口50万以上),让15万三峡移民和10万渝东南农民吃上旅游饭。

用大投入带动大建设。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投入项目多元化、投入渠道多元化。“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投入突破500亿元,每年投入100亿元以上,其中社会投入90%以上。目前效果明显,去年招商300多亿元,今年签约400多亿元。

用大营销开拓大市场。“十一五”期间,旅游结构调整资金的1/3将投入宣传促销。按照“小场面、大媒体”原则,在国内外媒体上开设旅游专刊、专版、专栏、专题等,建设旅游网络营销中心,实施阵地促销、流线促销、节会促销和网络促销。除主题年百项营销活动和旅游节庆之外,重点推出旅游十个一工程,即:一册画、一本书、一份报、一台戏、一首歌、一张图、一盘碟、一个标识、一句主题口号、一个旅游网站。通过大促销吸引客人,2010年入境旅游者突破10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超过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0亿元。

■ 战略重点:打造四大精品

长江三峡。目前重点打造“7+4”旅游景区。“7”指长江沿线旅游景区(白鹤梁、名山、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小三峡、神女溪),“4”指长江沿线延伸景区(青龙瀑布、天坑地缝、红池坝、宁厂古镇)。

山水都市。山水都市旅游,包含了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抗战风云为主线的陪都文化旅游,以巴渝和三峡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从主城出发,一小时通达的景区有缙云山、南山、铁山坪、长寿湖、四面山、金佛山、黑山谷、金刀峡、茶山竹海等。毗邻主城的“五方十泉”尤为出彩。

第12篇

论文摘要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 社会 、和谐社会和 社会主义 新 农村 建设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制约化隆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快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加快化隆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 历史 发展的新起点上,必须紧紧抓住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统筹规划,开拓创新,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制约化隆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化隆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候干旱,制约了 农业 的发展;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贫困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顽症,扶贫攻坚难度大;三是产业发展特色不浓,主导产业选择困难;四是小城镇发展功能单一,中心城镇经济带动能力弱小;五是 人力 资源 开发不足,劳动力知识贫困使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六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 、 文化 、卫生等领域基础设施亟待加强。

2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强化一个基础,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化隆是山区农业县,78%的耕地分布在浅、脑山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同时自然灾害频繁,经常出现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的现象。因此,必须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突出区域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在农业空间布局上,实施立体生态农业 发展战略 。自黄河谷地至高海拔区依次形成:第1带冷凉型水产养殖业,依托电站库区水面,大力开发淡水养殖;第2带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以特色、绿色农产品生产为龙头,大力开发蔬菜、杂果、 药 材及油菜、马铃薯等产业;第3带规模经营农区畜牧业,集中力量大力推进农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第4带为优质青稞、豌豆等的种植区。

2.2加快“两化”进程,提高城镇品位

加快推进 工业 化和城镇化进程,是化隆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推进过程中应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向上争取一批,向外引进一批,向内挖潜自建一批,筛选论证储备一批”的思路,加强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培育经济“增长”点为重点,以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依托,把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培育 市场 体系、发展县属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结合起来,构建城镇框架,提高城镇品位。

2.3实施三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1“拉面经济”突破战略。从目前化隆“拉面经济”发展的势头来看,已在沿海和各大中城市开拓了市场,站稳了脚跟。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推进“拉面经济”上台阶,实现新突破。一是突破自我,创新观念。“拉面经济”是化隆人民创出来的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也使化隆人逐渐成为青海的“形象大使”。要不断创新思路,通过饮食、经营作风、诚实守信等纽带,推销青海、推销青海产品。二是突破地域,开拓市场。化隆饮食业不仅要走出青海,走向全国;更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三是突破粗放,实现品牌经营。要向连锁经营方向发展,实行标准化经营,提高市场信誉度,扩大市场份额,创造品牌效应,增强竞争实力。

2.3.2水电经济发展战略。化隆县在今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水电站建设开发的大好机遇,通过移民安置及为电站建设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电站持续运营提供 环境 保障,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一方面围绕电站建设,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另一方面以 水利 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水电站能源的全面利用为主体,形成具有水电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

2.3.3科教兴县战略。围绕发展这一要务,把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培训作为战略重点,增加投入,改善 基础教育 滞后、 职业教育 培训薄弱的状况;与此同时着力改善环境,吸引有助于化隆发展的各类人才和适用技术,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2.4构建四大产业链条,强化县域经济增长能力

一是“拉面经济”产业链条。要做好“化隆牛肉面”馆的全国布局;做好劳动力资源不断地输送及政府的服务协调工作;做好拉面技师培训、畜产品及两椒、菜籽油生产加工与运销工作。二是水电产业链。要围绕电站建设提供的多样化市场,加快发展为生产服务的建材工业及 运输 、通讯业等,大力开发城郊农业及 旅游 、商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依托电站建设后形成的库区水面,开发高原特色冷水养殖。积极扶持县域高耗电工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三是生态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和效益的优势传统产品,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及畜产品深加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旅游业产业链。将沿黄经济带建设成为峡谷风光、宗教文化、民俗风情以及观光农业和库区水上游为特色的重点旅游区,形成沿黄谷地产业整体开发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