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谈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110-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设置问题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最普遍的方式”,它对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
一、适时评价答问于动态生成中
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计划”的课堂,而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以及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答问进行适时评价。对于那些容易得出结论或答案较单一的问题,可以运用即时评价,另外两种情况则应运用延迟评价。
第一,对于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要延迟评价。例如,在阅读课《老师领进门》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是l尢心的吗?”有的说是“无心”,有的说是“有心”。这时,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好评价的度。记得,一位学生说:“用老师对每个学生倾注了爱,他能是无心的吗?这样说,只是表现了他的谦虚,更能说明他是位了不起的老师。”分析得多么有深度,教师上接他的话评价:“你能体会到这点,你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学生!”这既是对答问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更是对学生的肯定。
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当学生有能力自我完善答案时要延迟评价。学生更准确、更完整的答案可能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之后产生。也可能在听老帅的继续讲解或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时产生,适当延迟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条理陛和深刻性。学生住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二、客观评价答问于体验提升中
在课堂设置问题中,教师考虑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学生所做出的应答也就有差异。有的回答可能比较正确,有的嘲答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不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学生运用了语言,体验了语言,教师首先都应该作出肯定性的评价。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正确的估计,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对于前者,我们除了在学术上做出肯定外,还要给与一定的赞赏,如“回答得非常棒”、“你真的很聪明”等等;对于后者,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并客观地指出其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并启发诱导,帮助其朝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得出正确的答案后,我们仍要表扬学生能进行积极的思考。
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应给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其错误,尤其是表述的规范性以及文法方面的错误。如果害怕指出学生的错误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只要教帅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评价时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一种和谐,即使是指出学生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这样就能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大胆探索,不怕挫折的学习精神,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探究语言机智,“教师的评价应根据教学进程随机引发,并以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三、多元评价答问于互动共进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评价丰体上,要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看问题的方向不同,对问题认识层次不同,同答也是多方向的。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要真正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或者相互评价。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罔,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精神振奋、情绪激昂,从而使其创造得到淋漓尽敛地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开放式评价;意见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通常都是由以下几点组成的,一是课前预习,二是具体的教学过程,三是课后复习,课后复习直接体现在作业之中。虽然我国已经在教学改革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是在作业的改革方面明显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任务无非就是书面性的,抄写、默写等,缺少对学生个性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很难得到提升,同时,学生还在抱怨作业量大,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地位上,这就是传统式作业带来的弊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重点任务。
1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始终是一项难题,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但是在当前的发展中却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并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教师的统一布置,二是作业量大,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三是书面形式的作业较多,缺少与实际相联系的作业任务,上述这些特点实际上也就凸显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弊端,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于实际,如果忽视了实际的需要,那么知识就只能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的实际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教学的改革,不仅要从课堂上下功夫,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应该是改革的重点,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总结出了几点问题,首先是作业缺乏创新性的精神,教师布置的作业通常都是机械性抄写,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其次是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培养兴趣的阶段,长期被大量的作业堆积着,更加没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心理发育上却相对迟缓,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主体,所以更加应该得到全身心的发展,以他们的自我意识为主体,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情况的现状,急需将改革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环节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布置作业,使学生真正的热爱做作业,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基于当下的这种情况,语文开放性设计与评价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小学语文作业开放性设计与评价的应用优势
开放性设计与评价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这种作业模式是以小学生的特点为基本出发点的,无论是从选择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不再是统一性的布置,而是根据学生个人的理解能力,或是身心发展的水平进行选择,与此同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的发展。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的作业有所不同,语文作业中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自我认知,例如对于一件事物或是一个物品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布置语文作业的重点,基于这一目标,学生要想培养自身的理解能力,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入手,如画画、演讲等,其中的内容全部由自己一手操办,教师只是提供一个主题,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创新性以及发散性的思维也得到了的培养,这是开放性设计与评价的一个重要特色。
另外,开放性评价在锻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将作业设计成开放性的形式还有助于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知识,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这是与语文作业的初衷相契合的,因此最初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知识与技能,应用在生活中,用“学以致用”这一成语表述最为贴切,将语文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也具有极大的优势。
3 小学语文作业开放性设计与评价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节。做好开放性语文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思考,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具体来说,其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内容和题型上的开放性。开放性语文设计应注重内容和题型的选择,良好新颖的内容和题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努力尝试新题型,在题型的选择上要能做到同步开放,不仅仅局限于配套的练习册,要有时代特色和情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作业中的乐趣。
3.2 时间上的开放性。开放性语文作业设计要避免大量重复性的机械练习,要能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时间,并且对于作业上交的时间也要适当放宽,这样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保证作业的质量,使学生在对作业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3.3 目标开放性。语文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课外作业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作业布置要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这样的作业既能满足知识巩固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使作业的目标具有开放性。
3.4 生活开放性。语文作业的设计不能脱离生活和社会,所以作业设计要具有生活和时代气息,使学生学习能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做到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应用于生活。
3.5 评价开放性。开放性作业评价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不仅要有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身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只有做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全面结合,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地、多元地评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做好小学语文作业的开放性设计和评价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杨金霞.谈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布置[J].教育,2013(7).
[2]韩云.谈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业评价 开放性策略 实践与思考
有专家曾经说过:“过去教科书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语文课程学习的教科书。”在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程实践应当顺从时势发展潮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朝着多元化和开放性教学的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如何,更是为了检验并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状况,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构建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和放飞个性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结合开放性学业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试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小学语文开放性学业评价的应用空间
在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往往采取“一考定调”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显示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层面评价、轻综合评价”的不良现象。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强烈感召下,科学而合理的学业评价应当是一种全面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活动形式。一是应用于学生的日常化作业之中。教师可把小学生作业分为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六个方面,并且按照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以“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种等级作出评价。同时为增强作业评价的有效激励性,一方面可以设计“闯关积分”的趣味形式;另一方面则以加大评价密度和提升透明度,充分发挥正强化的驱动效应:对于低年级学生的作业主要以教师作出评价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的作业则由师生进行共同评价。二是应用于学生的课内学习之中。无论情境性还是常规性课堂活动,教师都应本着“三维目标”原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活动形式进行比较与反思。三是应用于学生的课外学习之中。可通过语文活动、成果展示和自主评价等形式予以评价。
二、小学语文开放性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
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地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课程教学模式,而对于小学生的学业评价则往往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考试内容一般分为“基础知识”“短文阅读”和“写作”等几种模块,并且呈现出“注重选择、答案唯一”的局面。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形势下,语文学业评价应当遵循“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凸显“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坚持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的发展原则,从积累运用、阅读思考、朗读交际、作文与综合实践等诸多方面,予以综合性、全方位和多元化的积极性评价,从而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性基础。比如,执教者可通过口试方式来考查小学生的“朗读与交际”能力: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评价,可以抽签朗读有注音的简短文本;而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评价,则主要是采取看图说话、看电视说话、口述见闻以及就某一事件作简短发言等形式进行。还可通过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考查。
三、小学语文开放性学业评价的基本题型
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由于心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小学生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个性鲜明,在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客观差异性。我们既不能“选择”,也不能“淘汰”,更不能“拒绝”。相反,应当本着“全面发展、整体进步”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情感教学与艺术评价活动。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信念)、唤醒(精神)、鼓舞(行为)。”有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考虑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设计出不同项目和不同要求的评价命题,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让各个层面的小学生在与命题对话中都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如在教学《负荆请罪》内容后,为了帮助小学生进一步增强对课文人物故事的思想认识和深刻感悟,执教者可设计以下题目来加以考评和促进:①以真切感受分别对蔺相如或廉颇的不同做法作出积极性评价。②联系剧本中的人物和事件,简要谈谈“负荆请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意义。设计如此的学业考评题型,既具开放性又显多元化,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空间,与此同时,在心智放飞和思维训练中有效培养他们的学习创新能力。
四、小学语文开放性学业评价的命题形式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意识和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被深深地打上了“霸教弱学、以教定学”的烙印,对于课程学业的评价活动同样如此,以至于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并非发散性而是复制性发展。正如有人评价道:“小学生在上学前像是一个问号,而小学毕业后则成了一个感叹号”。学业评价是课程活动体系的必要组成和重要环节。在素质教育发展形势下,小学语文学业命题应当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理念原则,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业考评命题活动之中,以此“激励、唤醒、鼓舞”他们在自主命题中,一方面可以认真地学习与思考,另一方面则能够予以积极性探索。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开放性学业评价等形式载体,帮助小学生激发学趣、激活思维、挖掘潜能、发展个性,为学习活动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性元素,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念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浅谈对新课标语文教学评价的个性化特征》王力2013年6月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管理
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开会向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方向转变。在与人交流中学会倾听、发表个人观点、达成思想碰撞,有利于提升交流和合作精神,在社会发展中口语交流始终存在,对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一言九鼎、驷马难追”等成语故事就生动说明口语交际中情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特别是当今社会,人只有具有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1口语交际训练概述
1.1口语交际的内容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师生、生生之间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
1.2小学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1.2.1满足学生口语表达的渴望
从近些年这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相关文献看,大多数都指出了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学习年纪为3岁到12岁期间。小学生正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来说,如在这段时间得到发展,则对学生今后个人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周所周知的“狼孩”就可以为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进行佐证,尽管人们解救了狼孩,但其终身不会说话,且思维意识也没有提升,都证明在其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时期的教学缺失。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完善口语交际训练是关键,对于小学生提升对口语交际知识理解,改变交际中的错词错句具有深远影响。
1.2.2掌握课堂发展动态,运用正面语言鼓励
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环境对其能力提升也有重要影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密切学生课堂发展动态、课堂上的纪律、学生学习心理上的把握。和数学、历史、政治学科学习不同,语文不仅仅要求教师单方面口述,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回应,因此,掌握课堂发展动态,对提高小学语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作用明显。作为正面鼓励语言,“表扬”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正面激励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表扬的语言会使让们更加热衷于语文课堂,积极表现自己,调动学生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交际,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广泛地使用“很好、非常好、不错”等正面激励性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2.1打造真实的交际场景
正如上文说到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场景和口语交际密切相关,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打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交际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课文中的《田忌赛马》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演练,让学生一边按照课文表演,一边进行解说,并且分小组进行演练进行比赛,在比赛中要求学生要根据课文量赛马的过程进行解说,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条理以及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2.2分层次制订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从我国中小学制定的课程内容安排看,小学语文应该以学生个人实际发展为主,完善学生身心成长,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在结合现实事物基础上能够进行抽象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教学目标高质量的完成。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制定不同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保障难易适中,逐步完善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养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当然,需要注意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其口语表达、思维模式和个性也会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掌握这种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内容规划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其具体能够学会多少内容,这些都是要通过教师深入考察完成的。
2.3建立健全口语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口语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通过评价体系考察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参与感。评价体系监理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中承担一定的交际人物,以保障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口语交际训练和锻炼。对于口语评价体系来说,其随意性很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考察的方法完成口语评价,使口语交际训练更具实时性。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是对教学的一个总结,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有效评价,能够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里的评价可以是教师激励性的口语评价,诸如:“你说得真好,不仅普通话标准,而且想法也非常新颖。”“你待人接物真有礼貌,说话很得体。”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被认同,就会更主动地去参与口语交际。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委婉性的评价语言。学生的个性差异明显,不是每位学生都是优秀的,对于一些弱势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在评价上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进而激发他们奋进的信心。诸如:“你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好,尽管表达的意思还不太准确,但教师听懂了,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一定会说得更有条理。”此外,我还可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对方的同时,也反思自我的口语交际,以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总的来说,就口语交际而言,在生活中的任何场景都是时刻存在的,属于学生常见的基本情景。所以,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坚持将口语交际训练与日常生活真实场景相结合,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口语交际经验,为今后学生升学或是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作者:程小民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邱丽勤.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J].教育科研论坛,2008(9).
[2]孙央绒.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J].成功(教育),2009(3).
电子书包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已经十余年,然而因成效甚微一直饱受争议。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用数字
>>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评价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分析 刍议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 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撞出火花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应用模式及成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应用模式及成效 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关于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书包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例谈 例谈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电子书包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连云梅. 2014. 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宁虹,武余红. 2003. 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 教育研究(5):23-27.
童慧,杨彦军,郭绍青. 2016. 电子书包应用效果评价研究进展述评及反思[J]. 远程教育杂志(1):99-112.
王正. 2014.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EB/OL]. http:///q/1393444019074349?src=300
武法提,牟智佳. 2014. 电子书包中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分析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3):63-69.
万昆,姜悦. 2016. 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6):54-59.
薛松宝. 2012. 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J]. 赤子(6):71-72.
臧青. 2011. 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改进高中数学教学[J]. 数学教学(5):8-11.
张晓佳,张凯黎,颜磊. 2015. 电子书包支持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案例研究――基于改进型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J]. 现代教育技术(3):29-35.
张文兰,成小娟,夏小刚. 2016. 中学生基于电子书包学习的动机现状及其归因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7):80-86.
Magennis S,Farrell A.(2005).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Expanding the repertoire to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Emerging issues in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learning and teaching, 1,45-51.
Masters K.(2013). Edgar Dale’s Pyramid of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Medical teacher, 35(11) ,1584-1593.
Wood E J. (2015). Problem-based learning: Exploiting knowledge of how people learn to promote effective learning[J]. Bioscienle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6-09-05
定稿日期:2016-12-04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反思
一、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当代美国教育评论家爱丽斯曾经说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而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的地位和重要性。然而,在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教情、学情、生情,制定针对性强,效果高的教学策略,同时,把控好教学的组织秩序,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倘若上述环节存在问题,便会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以下,本文将结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多年的实践经历,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归纳。
二、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确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把握自身地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更为地成为引导者和辅助者,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流程,引导和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在小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同样应该遵循上述教育理论,找准自身的定位,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实效性高,探究性强的小组合作教学。
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屡屡出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置身事外,不会引导。通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一般只是简单地说:“同学们,我们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吧。”之后,便站在讲台上,自己忙自己的事,也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第二,惜时如金,不懂合作。通过调查发现,60%左右的语文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仅为5分钟左右,时间较短,这也使得该种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产生有效培养价值。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倘若不会引导,不懂合作,教学的质量难以保障。
三、教学组织调控不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分工,教学组织秩序,亦是教学质量有效保障的基础。换句话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效性,应建立在有效地教学组织和调控基础上,而实地调查发现,教学组织调控不到位,确实也成为了制约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组学生分工不合理。通^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成员职责时,一般依据男女搭配、成绩优良来分组。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62%的是教师直接任命包办,组长的任命一般是由教师直接委派优秀学生担任。而在小组成员的角色轮换问题上81%的学生不参与轮换。第二,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引导。通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占据了主导,学困生仅仅处于“捧个人场”的状态,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难以得到锻炼,此外,超过50%的教师也表示,他们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小组合作技能培训,仅仅介绍过一些概念,在教学中,一旦出现秩序混乱,学生不懂合作目标等问题,教师或提早结束教学,或严厉批评,整个教学流于形式。
四、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标准,只有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才能够发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肯定,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然而,调研发现,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的表现有:第一,忽视学习的反思评价。目前,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教师不能从全方位、德智体美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反思评价,导致教学成果的评价实效性不足。第二,评价标准策略不完善。通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教师仅针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或是对优等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整个评价过程中,没有更为有效科学的标准策略。第三,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资源库。调查发现,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习成果资源库,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凸显的问题,这使得教学成果的保存、共享、参考和再利用价值得不到发挥。
五、教学的形式默守陈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习惯性地采用固有的教学思维组织教学,这里所指的固有教学思维指的是: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时,通常采用简单的分组形式,为每个小组制定合作学习的主题。上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成熟,但缺乏新颖度,倘若教师从1年级至6年级,都采用上述模式组织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势必缺乏兴趣。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默守陈规,甚至陷入“套路”的怪圈,已经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桎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究一种多元化、形式更为新颖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于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情趣,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来说,都显得至关重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多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都给予了肯定,但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已突显出的问题却十分众多,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制约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针对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突显出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完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组织调控、评价机制和教学新颖度,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维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6(02).
[2]张影.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03).
[3]仇燕.优化小组合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5(36).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角色
作为汉语的主要传播途径――语文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一门科目,从幼儿园直到大学毕业,始终离不开语文学习,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思想和价值观的启蒙和形成阶段,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
正确的角色,找到有效的途径,将综合性学习的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偏差
1.对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理念和意义理解不全面
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与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定义,并不只是单纯地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
绩,而是更加注重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深入理解这一内涵,导致小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始终难以拥有最高的学习效率。
2.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观,摆脱了语文单科教学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碰撞的新形式。但是,很多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只是按照原来被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不加以改变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对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把握。
3.对语文教师的指导不足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综合性学习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授综合性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这就导致教师无法找到最佳的模式和方法来完成教学,使综合性学习的效应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合理的角色定位分析
1.加强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基础性角色
提高教师的综合性学习理论水平,是加强综合性学习、促进教师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充分地把握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和意义,以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学依托,才能够在小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因此,若想要真正做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可以通过参加专家讲座、听报告等方式,来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这是保证教师能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扮演的基础性角色的根本途径,只有正确地把握住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使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能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并且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
2.充分发挥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指导性角色作用
(1)开展优秀课例研讨交流,启发教师拓展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使教师对于某一堂课能够进行层次较为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评价,以找到更加有效的教研方法,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指导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指导性角色作用。
(2)探索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开发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在整个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好指导性角色。要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方向,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身扮演的角色,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教学水平,准确地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角色定位。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综合性学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综合性学习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提高语文素质和学习能力。在整个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充实的理论基础,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进行准确的定位,为小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提供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刘云芳,梁忠旺,王桂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想期盼与现实境遇:基于对某省小学语文教师调查情况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2.
[2]于丽媛.巴顿语录启示: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行为的基本工具,口语交际已经成为人类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能力。新课标改革下,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具备日常口语交际基础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充分掌握社会交际能力,发挥合作精神。说话是一种单向的静态的语言表述方式,而口语交际是一种多元的动态的语言表述方式。新课标明确指出提高小学生文明、和谐的与人交流交际,作为教学重点。
一、小学口语交际的特点
(一) 听话说话是单方面的口语阐述能力,口语交际是双方面的互通交流
传统的听说训练比较单一听别人说,学生自我思考,思想、思维交流较少。而口语交际强调多元化语言表达信息交流,参加口语交际的学生不仅单纯的倾听,更主要的是在倾听过程中找到切入点适当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采取互动双向交流与信息沟通。其次,口语交际更注重实践与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图片听说来进行口语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而新课程改革下,口语交际课题来自学生中,训练方式采用面对面交谈,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可以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口语交际注重所处的环境
口语交际实际应用往往在不特定的场景,话题不确定,人物不特定,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挥受到情景、话题、人物等方面影响。所以在口语交际时要分清环境所处的位置,这样口语交际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 口语交际具有复杂性
口语交际不仅仅是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更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同时表达一段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不一样,同时语调、语气、语速都影响口语交际的实质效果。
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现状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实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往往是应付考试,传统的掌握知识为主,不注重应用,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目标过于笼统,这样的课题目标设置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新颖教学形式,但无法保证学生的思想交流
传统课堂模式一般沿用至今,目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传统的教说方式教学,学生很难产生自己的主观意识,学生思想难以融入课堂气氛,无法与教师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更无法表述出自己的见解。
(三)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课堂知识掌握,忽略口语交际教学的实用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往往更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以及考试要点的掌握,大多数老师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忽视口语交际实际能力应用。
(四)小学语文教学忽视系统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单章知识重点掌握,没有注意教材之间的系统联系,导致口语交际教学无法循序渐进,往往是内容脱节,无法系统化地学习。
三、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效率措施
(一)建立与设计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挖掘,体会教材内涵,精心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课题,创建多元化的课题内容,设置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教学。教师在日常口语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发言,教导学生如何倾听,如何委婉的评价别人的发言,如何合理的阐述自己的见解,观察课件进行口语教学,抓住课件内容重点进行联想,让同学阐述课件表达含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
同时,口语教学应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实行口语交际教学情境再现模式。例如让同学扮演生活中某个交流情境,教师设计交流话题,每个同学扮演不同角色,在同学进行交流表演同时,课堂下面同学认真倾听,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课堂同学进行点评,最后教师给予肯定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对学生进行鼓励。如:在学习《妈妈的账单》一文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式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对话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根据文中内容加入与现实相联系的话题如:我为父母做了什么等等。
(二)重视非语言因素
教师应把握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如手势、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因素在口语交际中也起到很重要的因素,往往能够对语言交际所表达的意思起到加强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语言交际。同时,良好的肢体语言能够给人一种诚恳、礼貌的印象,这也是作为一个合格学生应有的素质。此外,教师应当积极建立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评价体系,通过测评可以提高日常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明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参与态度,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展开学生间互相评价,充分思想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用性大,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小学是培养学生掌握此项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认识到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设置良好的课程内容,积极摸索提高口语教学效率的途径,努力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性 有效性
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它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要在学习方式、评价方法、评价目的、教学观念、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目标等方面实施系统性的改革。但是,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树立起良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从教师自身做起,努力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教育角色、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下面笔者就将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
一、进行创新前要明确教学目的
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本质,明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目的,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要把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小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和关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必须建立在基本技能培训以及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将这一重要思想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自身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阅读、表达、听力等诸多方面的训练。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读写能力,并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十分片面的。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读和听来完成信息的录入工作,然后通过写和说来完成信息的输出工作,并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由此可见,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是缺一不可的。在过去传统的语文知识传输过程中,教师会对语文这一门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强调,然后将语文知识和生活知识、社会知识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扩大了学生自身的视野,增强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二、从重视备课,提升备课质量做起
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是备课。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转变自身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教材、教法,完善备课。然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做不到这一点,仍然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教法的研究,甚至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不必备课,只要依靠自己灵活的应变能力就能解决课堂上的各种问题,驾驭整个课堂。这样的思想增加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盲目性,导致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降低。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自身教育观,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新认识备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法,从而完善备课,提升备课质量。
三、创新讲课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教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读课文采用“读读、讲讲”的方法;阅读课文采用“议议、练练”的方法;诗歌可采取“绘画、改写”的方法等。这些不同的方法,既可以同时用于一节课中,也可以在一节课中只运用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更可以结合一些与学习内容的游戏、竞赛、智力测验进行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教学《一粒种子》时,教师可采用“群体表演法”,即在熟读课文后,让学生在座位上边读边表演动作。这种“群体表演法”往往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调控课堂气氛起着重要作用。
四、要改革教学手段
当今形势下,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新型的信息传递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实现现代化,不再是一种可能,而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电脑、投影、幻灯、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很多语文教师不能够充分表达出来的知识和内容,从而加大了小学语文课堂容量,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依靠文字符号以及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教育教学状态。现代化教学凭借其鲜明和直观的形象特征,加深了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凭借其灵活和多变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进而使得教育教学能够变难为易,化繁为简,从本质上提升了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能使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动画、色彩、声音、文字以及图片等,全方位和多角度地丰富学生的感知。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方便、界面优美等特点,并且十分符合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受到了众多教师的欢迎。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大量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甚至有些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适时选用多媒体配合板书、讲解等传统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从而避免课堂变成多媒体展示课,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创新与有效,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就要不断探索、研究,抓住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寻求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努力,开创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重要性
1 激励教育 回归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热情。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低人一等的,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学习的天才。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想着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才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父母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小学时期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差距是非常大的,有些孩子见多识广,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激励教育,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让所讲的语文知识富有情感和节奏感同时努力地为学生提供主动求知的材料,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不能随意而发,也绝不能矫揉造作,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舒适、愉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地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 教师要发挥导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对学生公平相待,在学习上更要循循善诱,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激励他,而不要讽刺、挖苦。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矫正学生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发展。既爱“白天鹅”,也爱“丑小鸭”。教师应该主动和他亲近,或者组织学生和他交往,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可按学习课本的环节进行:①初读课文,重在评价正确度和流利度;②感悟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情感度,使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文章的思想感情;③学完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诵记度,促进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累。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明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赞赏不要局限于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地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不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
3 创设情境激趣
认真抓好语文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环节,切实发挥语文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就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上,并且也通过这两个环节来实现。在教学中,经常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释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提问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在学习中存有疑问,在渴望答案中学习。在上课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特点和可接受程度,采取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法开展教学,最好是通过实践教学,设置一些德育场景,鼓励小学生参与,使小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水平,成功创设课堂情境,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中,为教学创设最佳的时机。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契合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4 大语文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初步感知某一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由教师或者由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交谈,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这一学习方法的精神实质提炼出来,使学生能抓得住,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抑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通过教师一次一次范读,让学生不断体会如何根据不同句子去把它们的语气与感情读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会有表情地朗读。在生活中自学,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迁移,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朗读也好,背诵也好,让学生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尤其课外阅读更是如此!这不仅有助于思考,而且有助于加深印象。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适当的课堂提问对开启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课堂提问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启发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握住提问的最佳时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把握提问时机。如果提问早于恰当时机,学生会因为准备不充分,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如果提问晚于恰当时机,解决了问题,提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要想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就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把握住提问的恰当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讲授《春江晚景》这首诗时,有学生根据文中注释,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河豚要浮上水面,那不就死了吗?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提前预想到,要随机应变给出恰当的理由,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这首诗是题画诗,那它的内容是紧扣画面的,大家想想画面上究竟有没有海豚呢?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画面上没有必要显现出海豚,这一句体现出了苏轼题画诗的核心所在。这样创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提问,二是对课文内容的省略处提问。这里所说的关键处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句、段,在关键处提问,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省略处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例如:学习《詹天佑》这一内容时,学习全文的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句提出一些问题,如课文主要写了哪些问题?其中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提出的,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学会提问。一些作者为了体现行文的简洁特点,会使用简略、省略等写作方法。小学生非常富有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小学生对省略处进行充分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多元性
课堂提出问题的多元性是说问题的多方面、提问对象的多层次及问题解决的多角度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是作者提出的。精读课文时,可以在预习、思考、练习环节设计一些问题,阅读课文时可以在阅读提示中设计适当的问题。问题的涉及面要广,可以涉及课文内容,也可以涉及到课外知识。教师要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对象的多层次,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易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稍加思索独立得出答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深思获取答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角度解决问题是说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如要理解重点句子,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来理解,也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只要和原文的意思相差不大,能把握住中心意思就可以了。
四、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度”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难易度。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领域主要有识记、领会、应用、创新等层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规律,把握问题的难易度。
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可以先设计识记型的问题,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狐狸见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后,它对乌鸦说了什么话?乌鸦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再设计理解型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狐狸用什么方法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你如何看待狐狸?最后设计创新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乌鸦发现自己被骗后,会想些什么呢?同时还要把握时间度。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要急于评价,给其他学生留出评价的时间,然后再评价学生的回答。
总之,提问的技巧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形成能力。教师要对教学中回答问题好的学生及时给以赞扬与鼓励,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提问的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40—01
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它的交流性和在个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性,决定了它的基础前沿性。它基础的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即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方法,具备听、说、读、写,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良好地掌握语文这门基础性工具学科,对于学生的各学科教育以及生存发展都是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的。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小学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智力,涵养道德情操和思想审美教育结合起来,从转变观念着手,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实效。
一、从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着手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是这门学科中基础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在整个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转变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着手,从教学思想上和新课程标准保持一致。转变观念,就是要把小学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思想教育、智能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等任务结合在一起,处理好智能教育与其他教学任务的关系,在加强小学语文智能教育的同时,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与学习习惯教育的活动。要敢于摆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倡导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体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创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强化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中国的语言文字,真正把小学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到实处,有效达到现代新课程教育的三维目标。
二、认真探索语文教学现代规律
布鲁姆说过:“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包括语言文字的音、形、义、标点和符号,也包括词法和句法,修辞和逻辑等。强化这些教学内容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更好、更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服好务。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单纯地、孤立地割裂开来,机械地进行教学,没有创设现代语文教学环境,没有把现代语文教学和现代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而只是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记忆语文基础知识,单调地学习语文的字、词、句,语法和句法,修辞与逻辑等,严重地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把学生引入了死记硬背的死胡同。
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讲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他不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育同时,也重视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现代语文教学倡导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更具有现代语文教学的生活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小学生现代生存能力的发展。这种现代语文的时效性教学,大大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这就是能力培养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语境是最活跃的教学因素,挖掘语境因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关键就是要我们探索语文教学的现代规律,用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进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有序发展。
三、加强学生语文能力训练
语文课是语言的交流课,也是语言的训练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课。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既不能把语文课单纯地上成识字课,也不能把它上成政治课,或者上成文学课。现代语文教学既要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也要突出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美育价值,渗透语文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文悟道,寓文为鉴的审美教育思想。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达到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训练。我们应该发挥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作用,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牵强的、或随意的开展语文教学,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训练。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到,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都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有赖于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训练出来的,并在训练中获得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为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育方法,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学习思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小学语文上成“是我学语文”、“是我学技能”、“知识容量大”、“生动而活泼”的愉悦课。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语文教学方法,多读、多写、多练等等,都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良好方法。这其中的精髓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感受,在训练中掌握语文学习技能。我们应该扬弃我国语文教学的优势,结合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新型训练方式方法,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能力训练,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众所周知,课本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蓝本,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者有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也有不同的教学习惯和模式方法,当然就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里种种丑恶现象;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都有每一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的着力点。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语文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加强小学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