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

时间:2023-07-24 17:0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际化 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30-01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超越国界的世界经济活动。世界经济活动具体是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它是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和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发展生产。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化程度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进入到了世界的舞台上。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客观规律,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现代技术革命在更深的层次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演进。世界经济活动主要由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所组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源泉。

三、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是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这种分工方式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构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这种现代的分工方式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其次是产品国际化,也就是出口生产所占生产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形式是现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几乎所有国家的众多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国际商品交换。最后是投资金融国际化,随着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不断发展,使国际间资金的流动日益频繁,从而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了适应于国际化的大浪潮,各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还提出许多鼓励措施,促进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浪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流观点。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的经济来说,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快。但是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甚至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

五、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不断的会有问题发生,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如下:

(1)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在经过很多次的转变之后还是不完善,尚未完全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

(2)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法适应行政法制建设。长久以来,对管理经济的手段主要是运用于行政手段,这就容易使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缺乏法律保障。

(3)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地方行政部门的层级过多,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协调能力差。对于行政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解决对策

健全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就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中,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以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为重点,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1)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社会和经济的有序运行,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地调控经济,做好市场监督,做到政市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2)设置适当的规模,明确责任,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各级职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度规模的政府。

(3)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要理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要承担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保持各级政府顺畅、高效运行,就要理顺各级政府的内部关系、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总之,全球化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是人类的生产、经济乃至社会文化活动的必然归宿。全球化的基本推动力源自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必然伴随区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在某种条件下全球化是通过区域化来加以体现的。

【参考文献】

[1]李琮.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科学,1995.1.

第2篇

一、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几大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使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增强,以致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速度加快.其主要原因是: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提供了空前方便的条件,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从而推动拭骋住⒖绻蹲屎凸式鹑诘难杆俜⒄埂4哟司萌蚧魇票硐殖鲆灾段。越鹑谖诵模孕畔⒓际跷鹊迹钥绻疚靥宓男绿卣鳌5诙越⒍啾呙骋滋逑滴谥嫉氖烂匙橹稍钡脑龆嗫凸凵弦餐贫司萌蚧獭S捎嚼丛蕉嗟墓以谌谌胧澜缇锰逑抵械玫搅嗣骋鬃杂苫吹睦妫怪?0世纪90年代纷纷加入到贸易自由化体系中去。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新世纪初掀起兼并重组风潮,导致其规模不断扩大,加之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的不断发展,使跨国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全球性公司风起云涌。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总数已达5万多家的跨国公司及其遍布全球的数十万个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产销体系。第四,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大大加快了资本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络的兴起,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地全球化。与此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已跨出原来的地域界限,呈全球化特性。第五,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移动成为可能。目前,全球金融工具多达100多种,金融资本流量大,流速快,游资多,国际外汇交易额大约日均为1.5万亿美元左右。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作为经济全球化一个阶段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迅猛发展。据世贸组织报告,目前各种形式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有100多个,世贸组织95%以上的成员参加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地区组织。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有: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除三大板块大型区域组织外,世界还有很多地区性合作组织,如2002年7月正式成立的非洲联盟,是非洲53个国家在实现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启动,为东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成员国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是“开放性”。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在加强与非成员国的对话与合作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合作。二是“复合性”。区域经济集团在不断加速自身发展,不断扩大范围的同时,区域组织间出现相互交叉“重叠”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既是某一个区域市场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区域市场的成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通、交叉存在的“复合”局面。三是“渐进性”。主要是说区域集团的合作内容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发展,即从加强贸易、投资联系向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联盟方向提升。其中欧盟已经从共同市场发展为拥有统一货币的经济联盟;东亚国家也在从成立之初的地区性合作集团走向自由贸易区边缘。

(三)金融自由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已不局限于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提供服务,而是呈现出日趋独立发展的势头。国际金融活动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2001年以来,国际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仍在1.2万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世界各国外汇储备总量的85%,是全球日商品和服务出口总值的70倍。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国际私人资本的膨胀,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规模空前扩张。全球跨国的资金流通日平均量约1.5万亿至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近10倍。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也蓬勃发展。活跃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国际游资总量在7.2万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0%。世界商业银行的外国贷款达到8万亿美元。1997年世界直接投资达3940亿美元。到2002年,世界上有162个国家(地区)间签订投资保护协定1330多个,5年间这类协定增长3倍。

(四)“知识经济”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开始了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了科技与知识的投入。在未来20—30年间,科学技术将会有重大的突破,从而导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和新的增长点。

知识经济趋势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其一是制造业的高技术化。计算机、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工业成为发展最迅速的产业。最近十多年来,美国十大类高技术产品出口以两倍于全部商品出口的速度增长。目前,制造业结构高技术化进程还处在加速阶段。其二是第三产业的高技术化。服务业已成为高技术装备的主要采购者。美国80%的信息技术产品,英国75%的计算机被服务业所采购。近十多年来,服务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每年增长70%左右。服务业自身研究开发活动也日益频密,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比重迅速上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其三是就业结构的知识化。虽然世界所有国家就业者比重最大的仍然是初级劳动力,但高度技能岗位的比重在稳步上升。员工学习终身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学习型组织成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

世界经济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任何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对经济增长持续居于世界经济增长前列的中国而言,机遇明显大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也将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风险和困难

经济全球化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技术、管理和信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它将有力促进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贸易扩大和资本流动加速。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增加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的舞台,还带来了现代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中国企业可以更加直接地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迅速跟上国际先进企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不合理经济秩序的运行将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二步扩大。经济强国和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和影响,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市场贸易构成一定威胁。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经济波动的风险加大。关税税率降低以及贸易壁垒的消除,加剧全球范围内投资、生产和销售的无序竞争状态。加之各国经济的依存度加强,一国经济的兴衰对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经贸发展的影响加深,甚至形成连锁反应,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传播更加迅速。大量的外资进入易于造成国内产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使中国企业面临并购和竞争的压力。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为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但与地区国家建立相互依托的合作关系存在相当难度

第3篇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成本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决策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的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是企业可资利用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时是现代管理“不断改进”思想在成本领域的综合体现。

2、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企业可以采取的基本战略有多种,不同的战略对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战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构造与选择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成本是多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战略措施对成本动因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动,为了避免战略措施之间的冲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3、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是那些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之中的方法措施,只有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过程之中,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应用机制要优先于成本管理措施与方法本身。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要明确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特点,必须注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战术成本管理的区别,不应相互混淆。我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2、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目标,所以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协调好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3、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

(四)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大多数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著作中,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战略定位分析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生命周期战略及整合战略等;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的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

二、由成本动因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战略成本动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成本动因(costdriver)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

这些原因构成了成本的决定性因素(determinant)。

所谓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等。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战略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costdriver)与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alcostdriver)。由于这些成本动因在成本计算中常不予考虑,因此常常被传统的成本管理所忽视。对成本这样研究和划分,就能从经营战略的意义上作出成本决策,为我国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二)结构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如长期投资等相关的成本动因。其形成常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发生在生产开始之前,因此必须慎重行事,在支出前进行充分评估与分析。另外,这些因素既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可以决定企业的成本态势。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价值链活动规模较大时,活动的效率提高或活动成本因可分摊于较大规模的业务量而使单位成本降低。

2、整合程度:上述规模经济与水平一体化相关联,而整合程度指的是垂直一体化程度。整合(integrate)是指企业为了为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领域更广泛更直接,在本企业业务流中向两端延伸至直接销售、零部件内制和原材料提供等。

3、学习(learning)与溢出:企业价值链活动可以经过学习的过程提高作业效率从而使成本下降。通过学习降低成本的因素有:

(1)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用户信息的反馈对企业的作用。表现为根据市场的反映改善产品的设计,提高优质品率。

(2)通过逐步改善厂房布置、生产排程、作业进度降低成本。

(3)通过工人活动量的累积使劳动熟练程度提高。

(4)通过对同业和外部专家顾问的学习而不断改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地理位置:企业的地理位置可以若干种方式影响成本。主要表现在:

(1)由于工资水平和税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差异,影响了企业的工资成本和纳税支出。

(2)企业所处环境的交通便利程度及可利用的基础设施的状况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3)企业所处气候、文化、观念等人文环境,不仅影响了产品的需求,而且影响了企业经营的观念和方式。

(4)地理位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流入。处于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城市的企业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5)地理位置对营运成本有重要的影响。相对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地理位置是影响购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相对买方的地理位置会影响企业的促销成本和销售成本如运费。

(三)执行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它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其它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之则会使成本提高。执行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生产能力运用模式:生产能力运用模式主要通过固定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由于固定成本在相关的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改变,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产量上升时,单位产品所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少,从而引起企业单位成本的降低。对于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生产能力运用模式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产量的上升会带来单位成本的明显下降。

2、联系:所谓联系,是指各种价值活动之间彼此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联系;另一类是企业与供应商(上游)、客户(下游)间的垂直联系。

(1)企业内部联系。企业内部各种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遍布整个价值链。例如基本生产和维修活动的联系、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广告和直接上门推销之间的联系、品质控制与售后服务之间的联系。针对相互联系的活动,企业可以采取协调(coordination)和最优化(optimum)两种策略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2)垂直联系:垂直联系反映的是企业活动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主要是供应商的产品设计特征、服务、质量保证程序、产品运送程序和定单处理程序等。

3、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不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范围应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少的质量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故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总是能降低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能给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重大机会。超级秘书网

上述两种战略成本动因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于结构性成本动因而言,并不是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但对于执行性成本动因而言,一般认为程度越高越好,例如,应尽量加强和鼓励员工的全面参与,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就企业而言,执行性成本动因总结的越多,将越有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

总之,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企业改变成本地位,增强竞争力提供了契机。企业的成本总是由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来控制,而每一个成本动因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选择于已有利的成本动因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是企业竞争的一项策略,应引起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战略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夏宽云2000

2、《成本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乐艳芬2002

3、《战略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张士玉王滨有张士宏2002

第4篇

    1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1.1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

(2)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战略成本管理的属性决定了在成本管理领域所釆取的战略措施、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要与企业的基本战略相匹配,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要与产品的寿命周期阶段相匹配,同时所采取的各种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3)提升成本管理手段的思想。随着全球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过程。作为决策者往往认为信息化是企业重要的工作,但也是企业的成本支出。其实不然,从战略的角度理解,信息化既是企业的资源力,又是企业的执行力。因此,企业信息化不是纯粹的简单的成本,而是一项投资,最终影响企业的战略成本。通过贯彻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和实施电子商务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1.2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战略成本的管理提出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和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匹配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发展,而不是否定。2004年,西班牙温州鞋城的一把大火让中国的管理者触目惊心,彻底点燃了他们对中国企业实行简单低成本战略的反思。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企业已走向了国际市场,过去依靠简单低成本战略的中国制造产品不再受到国际市场的普遍欢迎。所以当企业管理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进入战略管理新阶段,传统成本管理也应该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

2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

2.1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往往要采取诸多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不遗余力地降低成本,使企业取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强调通过品牌、广告和广泛的售后服务塑造产品形象,以取得较高的价格一成本优势。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需要高于一切,成本管理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而展开。

2.2符合成本管理系统自身的功能性特征

    成本系统自身的基本功能是产生和利用成本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管理需求。从战略的高度将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同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做一个合理的嫁接,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在这种分析框架下,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借助于战略性成本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战略性成本信息。这些战略性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三个,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战略定位分析主要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在制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运行机制。通过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企业就能够确定其应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进行成本动因的分析,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

2.3建立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

尽管企业在不同的时期,由于要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所采取的成本管理目标、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但从企业整个的生命周期来看,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定位主要还是追求成本的持续降低。这也正是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具有耦合性的一面,只不过战略成本管理更强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有利于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从战略成本管理这一层面来分析,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其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预期达到的目的有差异的。由于战略成本管理立足于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注重成本管理效应的长期性,因此不断塑造企业自身特有的成本管理文化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过程。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和利用,围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这一目标来进行管理的。

3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

    3.1战略成本分析体系

    (1)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髙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

(2)成本抉择关系分析。成本管理中,涉及到诸多的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成本动因,一项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往往会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化,同时成本关联到质量、效率、产品价格等因素。这些错综复杂关系的存在,使成本管理面临一系列的抉择关系分析,成本之间的抉择关系主要表现为活动方式和政策措施的变化导致多个成本之间的相反变化。成本的代偿性特征揭示出,成本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代偿性,一种构成要素的增加有可能减少另一构成要素的消耗,同样,一种成本的降低有可能以另一方面的成本增加为代价。

3.1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

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目的的方法措施。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揭示出,控制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降低的深刻根源。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目的的方法措施主要有(1)重构价值链。重构价值链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为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提供新的基础。(2)控制成本动因。(3)长期成本计划与目标成本管理的协调。

3.3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它包括制度保障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其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防范性的。

第5篇

1.管理会计的定义。

本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西方会计学界一直是从狭义上定义管理会计的,如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委员会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处理企业历史和未来的经济资料时,运用适当的技巧和概念来协助经营管理人员拟订能达到合理经营目的的计划并作出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明确的决策。

2.管理会计在经济全球化下的作用。

全球范围内经济资源的最优置和充分利用的前提是企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置和充分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是社会资源最优置和充分利用的信号机制,而企业管理会计是企业资源最优置和充分利用的信号机制。在全球市场价格引导下,整个社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同理,企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优置和充分利用必须依赖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全球化。如何实现企业管理会计全球化是企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优置和充分利用的基本前提。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管理会计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性。

我们知道,在经济全球化的车轮下,信息化,网络化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国际化使企业结构处于分布化与网络状态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能调动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企业的内部网、数据库可使所有企业单元获得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发挥作用。由于企业决策是由各部门如管理会计、设计、制造等部门的人员参与制定,因而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各层次、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水平。在企业内部,网络成了企业生产、营销、服务、购物、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及企业内部人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物资、档案、资料管理等各环节,以及与子公司、合作伙伴、商等联系的主要媒体与实施场所,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实行企业管理一体化。为此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国内外有关市场中经济的、会融的、技术的、管理的、物流的、人才的各类信息,并将整理分析过的信息供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以及本人工作使用;还可以在网上了解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或单位实施、完成企业有关生产、库存、销售的数量指标与各项技术指标情况,并进行实时监督,以保障企业规则、任务、指标的完成。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

我国在如何对待管理会计问题上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甚至有人对机会成本、本量利分析这类比较重要的概念与方法都全盘否定,基本认识上的偏差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是:对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功能性认识不足。所谓管理会计,实际上远非人们头脑中固有的那种“会计”,它不仅有别于传统会计,而且在许多方面还优于传统会计;它不仅是一个会计信息子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决策支持子系统和内部控制子系统。同传统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并不特别关注如何定期提供具有精确性和真实性特征的会计信息,而是十分强调如何提供兼备多元性、相关性、时效性特征的管理信息;并不特别关注对生产经营的“历史”进行客观描述,而是十分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未来”进行科学筹划,可以这样认为,从根本上讲,管理会计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不是“计算”过去,而是“算计”未来。

2.方法上存在偏差。

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会计实际上是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的集成,而能否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方法,则是管理会计能否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的关键。事实上,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应用问题之所以还不尽如人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管理会计方法上出现了偏差,其主要表现是:(1)习惯于固有的操作程式。管理会计实务并不像传统会计那样具有固定的工作规程或步骤,而是根据企业管理当局规划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定需要及时进行计算与分析,既无固定的时间与程序,也无固定的格式与内容,干什么、何时干、怎样干等均无一定之规,完全取决于管理会计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进程和管理当局决策意图的准确把握和主动配合。然而,不少基层企业会计人员却总是希望像传统会计那样,有事先划定的条条框框可照章办理,有现成的指标、公式可直接套用,不必跨越雷池,另起炉灶。(2)局限于静态的计算结果。管理会计实务不像传统会计那样致力于单纯计算某一特定指标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发生增减变化的最终结果,而是侧重于某一时间序列中或在若干因素的相互关联中,综合解析某一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主要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可是,不少基层企业人员却仍然停留在像传统会计所要求的那样,每到月末或年终就照例进行结账、汇总、编表,基本上是按照静态原则处理日常会计业务。

三、21世纪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框架

1.战略管理的应用。

战略管理会计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观念。它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塑造人的理性思维观方面,能帮助企业高层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眼光。战术管理会计漠视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企业全方位竞争优势的形成。相反,在战略管理会计模式下,生产以满足外部顾客需要为中心;竞争以企业的内部条件为基础,着眼于形成在外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决策时既要考虑内部因素,更要考虑外部环境状况、市场占有率、客户的盈利水平等等。这一切均要求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及时了解并充分使用外部相关信息,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以求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2.综合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

对于处在开放与竞争环境的中国企业来说,拓宽成本管理范围、分析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有助于明确自己的成本水平,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因此,企业对成本应实施战略性管理,从战略高度来探求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要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还应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把成本管理看作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实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加以利用。

3.实行内部作业成本管理。

知识经济使企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以产品产量为中心的大批量生产转化为根据顾客要求进行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相应地,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的战术考虑是:面向市场需求,以顾客定单为起点,把企业生产分解成一系列作业的集合,而将作业活动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两类。采取行动减少或消除非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也要尽可能提高运作效率,减少其资源消耗。企业内部每一项作业的消耗仅根据后一项作业的需求量来决定,从而永久性地降低成本。作业成本管理具有从长远角度管理成本的良好机制,它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通过分析作业活动引起的成本变化和强调成本动因,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作业成本管理最合理的运用是它扩展到生产经营的革新领域,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作实质性改进,如简化程序、提高质量和增加顾客满意度等。我国国有企业应很好地利用这一工具革新成本管理,即从单纯降低生产过程中料工费项目的成本管理拓宽和深入到为形成最终产品发生的所有作业的成本管理。

4.建立战略信息库。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转型;动因;内涵;支撑;产业长周期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034—06

一、引言

城市转型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它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转型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资源与环境压力的日益加大,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城市转型的热潮,中国的城市也正在进入一个总体转型的历史阶段。这个转型是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我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转变过程中城市由传统经济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城市能否顺利转型,不仅决定城市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决定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向这一领域,开始对城市转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可以认为,城市转型是当前城市科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前沿问题,也是学界、政府界和新闻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规划学等领域的学者的加入,有关城市转型的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综合研究日益增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关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创新城市、创意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等种种构想,一定程度上都包含着城市转型的思想。尽管目前有关中国城市转型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研究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概念比较混乱,不同学者对城市转型的界定不一,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二是对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综合效应和战略路径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三是对单个城市、特定领域的研究较多,而从整个国家层面的系统综合性研究较少。

从发达国家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轨迹来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产业层面上,既与工业化的演进轨迹切合,也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有关。本文试图从我国城市发展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长周期的基本现实出发,研究经济长周期与城市生命周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析城市转型的内涵并提出现阶段实现我国城市转型所需要的支撑体系。

二、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基本现实: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长周期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世界经济的总趋势是增长和发展的,但增长和发展并不是直线的,而是在波动中前进的。波动既有规律性的波动,也有非规律性的波动。规律性的波动即为经济周期。

从历史上的几次经济长周期波动来看,每一次均与主导产业群的变迁有着直接关联。每一次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都意味着以新产业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新格局形成。因此,主导产业群的演进是经济周期的物质承担者,是形成经济长周期的物质基础。主导产业群的不断演进使得经济形成了一个个的长周期,经济长周期的发展正是一个个主导产业替演进的反映。

城市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受经济发展中长周期的影响,其发展也表现为在一段时间内有较快的增长,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速度就会减缓,甚至出现衰退,表现出周期波动的特点。关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城市发展的轨迹中得到印证。

由于城市人口增长(从而就业人口增长),构成了城市复兴和繁荣的手段,我们可以用人口的变化来展示城市发展的周期。

图1是纽约一曼哈顿地区1790—1980年近200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的变化趋势,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周期性波动的特点。纽约自1790年奠定了贸易港城市以来,城市人口曲折上升,在总体上总是与国民经济的运动方向呈一致。在20世纪前有三个波峰增长,分别是1800、1850、1890三个年段前的三个波峰增长。进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口增长率陷入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0年前后的再一次回升波峰增长,但70年代前后,又快速下跌到负数。纽约人口这种下降趋势是当代城市的典型,70年代后欧洲的大城市,特别是正在进行工业化转换的中心城市,都明显地具有这种周期波动的特征。

为什么城市发展表现为周期性波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技术进步阶段性,这个阶段性促使主导产业群相互更替,而主导产业群的相互更替促使整个经济呈现“长周期”式的发展形态。城市经济转换意味着城市发展和衰退的周期循环。经济周期同样也是城市的发展周期,产业周期仍然是城市生命周期的物质承担者。

城市发展与产业周期的这种关系,也为西方工业化的历程所印证。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产生后的1800年、1850年、1900年、1950年、2000年前后的五个时期,是城市大发展的年代。这恰好与康德拉捷夫周期相吻合。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产生后在1800年、1850年、1900年、1950年前后经历了四次长周后,与20世纪90年代起进入以信息产业、纳米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为主导产业,以新经济、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的第五个长周期。

第7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

第8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第9篇

摘要:促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在于以储备资产为主的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深层原因在于国内外各种总量和结构因素。金融债权国地位带来了国民财富流失、内外失衡加剧等负效应。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投资模式转型,抑制对外金融资产过快增长,摆脱债权国困境。

一、中国金融债权大国的崛起历程与特点

这里通过分析1981-2009年的国际投资头寸来揭示中国金融债权大国的崛起历程与特点。①为便于行文,特做以下符号设定:对外资产-FA,对外负债-FL,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国来华直接投资-FDI,对外金融资产-FFA,对外金融负债-FFL。于是有:国际投资净头寸NOI=FA-FL,国际直接投资净头寸NODI=ODI-FDI,国际金融投资净头寸NOFI=FFA-FFL=NOI-NODI。分析显示,我国债权债务地位演进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于1995年首先在金融投资方面实现了债权债务转变。将国际投资分解为直接和金融两部分来看,我国两种净头寸总体上呈反向对称变化态势。如图1所示,NOFI在1995年前呈负值减少趋势年对外金融净负债年均降幅年由负转正年对外金融净资产年均增幅57·46%。而NODI则一直呈现负值增大趋势,1982-2009年年均负增长27·2%。

图1:中国国际投资净头寸演进态势

第二,于2000年实现了总体债权债务转变。如图1所示,NOI于2000年由负转正,之后以年均65·55%的速度快速增长。按照IMF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外净资产的统计和排名,我国于2006年成为世界第三大债权国,2008年超过德国,位居第二。从图1中三线对比来看,NOFI与NOI走势基本一致,但快于NOI,NODI与NOI则完全相反。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债权债务地位快速转变时期,推动力主要来自金融资本流动,其净流出抵消和超出了直接投资净流入,从而使我国拥居金融债权国和直接投资债务国双重身份。

图2:中国私人对净头寸与官方储备资产对比(单位:亿美元)

[@图头@]图2:中国私人对净头寸与官方储备资产对比(单位:亿美元)

第三,集官方债权国和私人债务国于一身。如果将NOI扣除储备资产视为私人对外净头寸,可以看出(见图2),1982-2009年我国这一指标总体上一直呈负值增大态势,净负债年均增长9·78%;储备资产则持续快速正增长(1985、1986、1989及1992四年微幅下降),年均增幅高达32·37%。这意味着,推动我国债权债务身份转变的动力主要来自官方,从性质上看,我国目前只是一个官方债权大国,私人投资方面始终处于债务国地位。

第四,金融和官方债权国的形成动力主要来自以储备资产为主的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图3显示,虽然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总体上都呈上升态势,但前者增速明显快于后者,1982-2009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48%和6·99%。这意味着促成金融债权国地位的主动力来自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储备资产占对外金融资产的比率呈不断上升态势,1981年只有13·71%,2009年上升到75·88%。这说明储备资产是推动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从而成为金融和官方债权国的根本动力。

图3: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储备资产占比演进态势(单位:亿美元)

[@图头@]图3: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储备资产占比演进态势(单位:亿美元)

我国国际投资头寸演变特点集中于对外金融资产、特别是储备资产的快速增长,那么,推动其增长的力量来自何方?带来了何种效应?应采取何种对策?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二、中国金融债权大国崛起动因分析

(一)理论推断

基于理论和逻辑推演,对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作以下判断(“+”、“-”分别表示其对对外金融资产的正向或负向影响):

1·经济全球化(+)。从经济循环角度看,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是历年贸易顺差动态累积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以后,在由跨国公司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逐渐形成了如Dooley等(2004)所述的以三大区域之间特殊的经济循环为特征的国际格局,处于贸易账户区的我国,依靠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被定位于制造业基地。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我国借助改革开放焕发出的巨大生产力和创造力,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出口,从而使贸易顺差、进而对外金融资产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可以推断,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构成正向影响。

2·美国货币供给(+)。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美元形成了贸易渠道流出、金融渠道回流的循环模式,美国依赖货币扩张政策支撑以双赤字和高负债为特征的国内经济循环,由此塑造出一个巨大的商品和金融市场,吸引贸易国家商品源源流入,美元资产快速增长(张纯威,2008)。基于美国1985年后一直是我国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地和对外资产投放地的现实,可以推断,作为美国货币政策主要指标的货币供给会对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构成正向影响。

3·经济规模(+)。从长远的角度看,作为国民财富存在形式的对外金融资产增长是国内实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结果,但会呈现阶段性特征:起飞准备阶段因国内物资和资金缺乏而存在“外汇缺口”和“储蓄缺口”,对外金融资产增速慢于经济增速;起飞阶段前者则会快于后者。

4·产能过剩(+)。观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我国经济运行,可以得到这样一种直观感觉:出口增长与产能扩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出口增长会拉动产能扩大,当产能超出国内市场容量时,企业必将尽力拓展国际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从而推动对外金融资产增加。于是,产能过剩度越高,对外金融资产增长就会越快。

5·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低廉是推动我国出口和对外金融资产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从逻辑上讲,对外金融资产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下降(上升)而增加(减少)。

6·工业化(+)。我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也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意味着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提高,从而有利于推动对外金融资产增长。

7·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为我国廉价商品输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吸引了外资的不断流入,在对外直接投资较少、且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必然推动对外金融资产增大。

8·城市化(+)。二元经济转型必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在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速加快的同时,也增大了就业压力,从而使政府和企业在扩大产能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形成合力,由此推动出口和对外金融资产增加。

(二)计量分析

以下基于1981-2009年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将对外金融资产、经济规模、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和工业化视为内生变量,将经济全球化、美国货币量、对外开放及城市化视为外生变量。①为统一量纲,所有国内绝对量指标都经过汇率折算,以美元计值,因此将汇率也视为一个外生变量。

1·变量符号及数据来源说明

表1:对外金融资产FFA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1)对外金融资产FFA如前文所述(2)经济全球化符号表示为GLOB,以“全球贸易总额/全球GDP”来简要计量,数据源于世界银行在线数据库。(3)美国货币量符号表示为USM,数据源于美联储网站的M2。(4)我国经济规模以真实GDP计量,符号为RGDP,2007年前数据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2008年后数据根据实际增长率计算。(5)产能过剩符号表示为RSOT,以历年“实际生产性固定资产存量/实际商品零售额”相对于29年均值的离差来简要计量。

2·相关性分析

对各解释变量与对外金融资产进行相关性考察发现(表1所示),其间关系完全符合理论预期,其中RGDP、RSOT及USM与对外金融资产高度相关。

3·回归分析

为便于数据分析,对绝对量指标进行对数化处理,符号前加ln,由此将构建一个半对数模型。为了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首先对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都为一阶单整序列(见表2),适宜在VAR模型框架下进行回归分析。

表2:对外金融资产相关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在VAR模型下进行Johansen检验,显示协整关系成立(见表3)。于是,基于VE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①2阶滞后情况下得到长期协整方程(1)式。回归效果良好,符合理论预期。相比较来看,RGDP的影响力度最强,每变动1%将导致FFA同向变动2·12%;其后依次为ULC、SNA和RSOT,各自变动1个百分点将分别导致FFA变动0·602%(反向)、0·145%和0·00014%。②

表3: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lnFFA=-19·397+2·1203lnRGDP+0·0143RSOT-60·18ULC+14·5SNA(1)

(0·031,68·39)(0·0077,1·866)(0·7159,-84·07)(0·1708,84·9)

R2=0·9491,-R2=0·8587,F=10·498,LOG=55·12

在VEC模型下,考虑到外生变量的影响,进行内生变量间的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各解释变量值都是FFA变动的单向原因。由此证明前述有关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变动原因的理论推断及回归分析成立。

累积脉冲响应分析显示(见图4),短期看,lnRGDP和SNA对lnFFA构成正向冲击,RSOT和ULC对lnFFA构成负向冲击。这就是说,除产能过剩外,其他因素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完全一致。

图4:lnFFA脉冲响应图

为避免Cholesky方差分解存在的变量排序问题,这里综合了4个解释变量的24种排序结果得到表5所示的方差分解状况,如果将解释变量的总体方差贡献视为100%,那么,各自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力成本、非农产业比率、经济规模和产能过剩,分别为34·68%、29·05%、24·75%和11·52%。

由上述定量分析可以看出,ULC最值得关注,它不仅从长短期视角看都对FFA构成负向冲击,而且短期影响最大,长期影响仅次于GDP。1982-2009年间ULC呈不断下降态势,有21年为同比负增长。这就是说,劳动力成本低且不断下降是推动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三、中国金融债权国经济效应分析

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例如提高国际收支危机防范能力、增大国际博弈筹码、为我国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等,但这些效应多是战略性的,且并未充分显现。现实中观察到的多为消极效应,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负国民财富效应

债权国本可坐享投资收益,加快国民财富积累,而我国目前的债权国地位带来的却是国民财富不断流失,主要表现在投资净收益差损、汇率差损和通胀差损等方面。

从绝对金额来看,对外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似乎给我国带来了不断增加的投资收益,但如果与对外负债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种极为荒谬的现象。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投资收益的贷方和借方金额分别与国际投资头寸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相比,计算出对外资产收益率和对外负债成本率,结果显示:1985-1994年二者年均分别为3%和1·56%,国际投资正利差率1·44%;1995-2009年,随着对外金融净头寸由负转正并不断扩大,对外资产收益率却下降到年均2·42%、而对外负债成本率上升到年均4·80%,国际投资负利差率2·38%,也就是说,均衡状态下的国际投资年均净损失率为2·38%,对外净头寸越多,损失越大。

表5:lnFFA的方差分解

由于对外资产多种多样,总体汇率差损和通胀差损难以准确界定,但仅就我国持有的美国证券资产进行粗略计算,就足以看出这类损失的严重程度。基于美国财政部统计的中国持有美国证券规模,按照美元名义有效汇率、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及国际黄金价格,计算出2002-2009年因美元相对于他国货币、实物商品及黄金贬值而使我国年均损失率分别为2·13%、3·95%和14·6%,①累计损失额的美元值分别为622·63亿、2312·29亿和8416·48亿。考虑到期间我国持有美国证券年均余额为6994亿美元,将同期年均对外资产17505亿美元及其所带来的累计收益3829亿美元与之相比,可以推断:我国对外投资收益还不足以抵补汇率和通胀差损。

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以有效扭转,那么,中国人民在实体经济中通过辛勤劳动所积累的财富就会通过国际金融渠道不断流失,对外金融资产越多,国民财富流失就越严重。

2·加剧内外失衡效应

国内外结构性因素造成我国外贸出超,外资流入,从而使人民币具有了来自市场的巨大升值动能,为避免过快升值对实体经济造成剧烈冲击,央行不得不持续进行汇市干预,由此对内导致基础货币过度投放,对外导致储备资产快速增长,这使央行持续承压于本币升值和货币冲销。因顾忌冲击经济增长和引发投机性资本流入,央行难以采用提高利率、抑制需求的方式,而只能主要求助于发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率等规模型调控手段来遏制货币供给增长。

冲销性干预在缓解经济总量失衡的同时却加剧了结构性失衡,因汇市干预而投放的资金直接流入了贸易品部门和外向型地区,而冲销带来的流动性相对紧缩却面对整个社会,这使非贸易品部门和内向型地区资金流入相对更少,成为冲销性干预冲击的主要承受者,从而加剧了产业及地区失衡,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和敏感性提高,潜在风险增大。

四、中国金融债权国地位的改进

基于前述分析,为减弱官方和金融债权国地位的负效应,就必须抑制以储备资产为主的对外金融资产增长。具体的政策措施可归类为:对内,调节国内各影响因素;对外,促使对外直接投资更快增长。

在影响对外金融资产的各因素中,国际因素是一种客观存在,我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有限;国内城市化、工业化、对外开放及经济增长均属正向影响因素,但它们既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不能舍本逐末地抑制它们的增长;只有压缩过剩产能和提高劳动力成本两种措施可资利用。

压缩过剩产能可以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扩大国内消费双向着力。为实现前者,严控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关停一批“两高”企业都有必要,但是,为保持经济稳定协调运行,这类措施不可过激。扩大国内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在于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普通劳动者及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与提高劳动力成本水平、扭转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局面、缩小收入差距的要求是一致的。由此看来,对内措施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者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对外总资产一定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金融资产互为消长,因此,转变对外投资模式、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就成为抑制对外金融资产增长的有效手段。

依据Dunning(1986)的IDP(投资发展路径)理论,①沿用Narula(1996)的二次函数模型和Buckley和Castro(1998)的五次函数模型,②基于1981-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见表6),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路径符合二次函数模型。根据模型测算,扭转NODI负值增大趋势的人均GDP拐点值为2554亿美元,而我国现实的人均GDP2007年达到2566亿美元,这意味着NODI由此进入负值减少阶段,经济发展已赋予对外直接投资以强大的增长动力。借此有利时机,假以政策推动,必将得以迅速增长。

表6:对外投资发展路径模型的估计结果

针对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认识水平。切实把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实施,促进各类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拓宽投资领域。(2)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对外投资法》,以统一指导和规范对外投资管理;建立专门管理机构,以消除政出多门、相互扯皮推诿等现象。(3)改进服务效率。放宽用汇额度,减少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增大投资自由度。

第10篇

【摘要】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探讨成本控制思想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并就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超越传统成本控制的内部局限性,用战略视角看待供应链节点企业外部行业链中供应商以及客户层面的成本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的信息平台:URP。

以商品、资本、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正有力地推动全球化市场竞争与企业管理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主要特征是: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单体竞争已经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群体竞争,或者是联盟与联盟之间的群体竞争。而成本控制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群体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和供应链的竞争力。本文将成本控制思想融入供应链管理,并就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构成作了分析,对供应链环境下三个层面的成本进行战略性控制,即交易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以及直接成本控制。通过成本优化战略,拉动竞争优势,实现提升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的竞争战略。

一、基于战略层面的成本构成分析

传统的成本观念, 仅考虑企业的内部成本,将成本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业成本),而没有考虑与供应商和客户等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交互界面上的交易成本。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具有战略性,因为它将传统的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拓展到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要对供应链环境下这种跨组织的成本进行战略性控制,就必须进行价值链分析,而价值链包括两个层面――公司内部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其中公司内部价值链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它同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价值链发生相互作用,是行业价值链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供应链环境下企业成本分为三个层次: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

这三个层次的成本构成分析如下:

(一)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单个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构成产品实体的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和机器成本。但在供应链环境下,直接成本控制已不单纯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生产管理活动,它必然与上游供应商的供货活动和下游客户的采购、进货活动产生联系。

(二)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所有与供应商和客户处理信息和通讯的所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旨在协调、控制和适应彼此的交易关系。 因此,这些成本随着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并共同受到影响。信任、合作、信息共享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要根据与客户、供应商、合同谈判等交易来分析。

(三) 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是与产品生产不直接相关的活动所引起的,是在制造和配送产品到客户的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随企业生产活动和组织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在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上有较大的优越性,它提供了正确的分析工具和信息,使供应链管理者用少量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

二、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战略实施

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就是优化和重组企业内部、外部供应商和客户的产品、信息和资金流,以降低成本和达到成本控制目标,进而实现取得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战略。实施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的战略,可以理解为对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的构造与选择。它以成本控制过程为轴心展开,是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而对成本控制方法、措施、制度等所进行的构造与选择。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都具有长期成本降低措施成分,带有对成本控制的具体战略进行选择的倾向。由此,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是着眼于整个供应链大局,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成本战略。

(一)建立战略联盟: 交易成本控制

交易成本是发生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交互界面的一些间接费用。这些交易成本主要有:信息成本、订货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售后担保(或退回过程成本)和财务成本等。这些成本主要是一些机会成本,往往不能定量分析,只能进行定性分析。由此,要达到该层面交易成本控制的目标,供应商和采购商必须建立起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即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这种联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增进信息共享和交流、保持合作伙伴之间操作的一贯性, 共同确定交易动因,剔除不增值的交易作业,以达到共同降低信息成本、订货成本、采购管理成本等交易成本的目的。

(二)战略互动:作业成本和直接成本控制

互动管理IM(Interactive Management)是供应链节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以及与其它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快速、有效的信息工具和管理平台,实现透明、协作和互动一致的管理策略和手段,以实现供应链的资源的最佳组合和调度,极大地降低供应链资源的运作成本和浪费。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是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协作和互动共同完成的,其战略目标是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因此,本文将供应链合作伙伴协作和互动进行作业成本和直接成本控制的方法称之为战略互动式控制,其工具主要是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供应链节点企业协同供应商或客户等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通过价值链分析作业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的流程,剔除内部价值链中非增值活动,如:过度生产、不必要的开工、过度库存、过度加工等非增值作业,以达到作业成本缩减的效果,进而达到设定的作业成本控制目标。

供应商和制造商交互界面的直接成本主要有制造商的购货成本,对于供应商来说则是货物的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制造商要控制购货成本,必然向供应商提出压价要求,基于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合作信任关系,制造商应协同供应商制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成本目标控制计划,将市场驱动层面的成本压力分解为交易层面的成本压力和最终分解为产品零部件层面的成本压力,通过市场驱动层面成本目标设定产品层面成本目标设定零部件层面成本目标设定的目标成本的控制流程,结合流程优化的精益管理,达到共同控制交互界面的直接成本控制的目标。

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中的直接成本的控制,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即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通过价格控制来实现。辨别和归集分配直接成本到成本对象中去。但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其内部价值链中的直接成本的控制要从分析客户可接受的成本入手,结合企业生产流程,通过直接成本控制计划直接成本目标设定直接成本缩减目标当前成本当前客户可接受价格的分析流程进行目标成本控制。

三、URP信息系统:成本控制战略互动的信息平台

当前供应链节点企业实施的ERP信息系统,难以实现供应链环境下的战略成本控制,呈现出较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随着企业竞争环境从内部战略转向联盟体战略,ERP在实现联盟体战略,即实现企业内部人员、企业与业务伙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调商务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此外还存在互联互通性差、客户意识薄弱、集成度不够、知识创新能力不足和高风险性等缺陷。URP(Union Resource planning,联盟体资源计划)是一个国际权威组织Gartner Group提出的概念,是面向企业供应链这个经济资源联盟体的商务和应用而提出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理念是从设计思想入手,将“企业资源计划”提升为“联盟体计划”,从根本上实现对ERP的全面创新和突破。它不但在供应链节点企业内部对人力、资源、材料、设备、方法、信息和时间等诸多资源实行综合优化管理,而且把战略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乃至整个供应链。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资源运用情况实时和适时地了解,协同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进行财务监控、成本控制和业务协同,实施整个供应链价值一体化的成本战略。它通过如下互动方式以实现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战略:

(一)信息流互动

通过信息流的互动,使供应链节点企业实时了解其他合作伙伴的采购、运输、仓储、生产和产品销售等信息,便于信息的沟通,有效地降低信息成本和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制定成本控制的计划。

(二)物流互动

基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互动是互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物流互动,可以有效解决需求和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减少生产资源的浪费和保障物流的畅通,降低基于物流的作业成本。

(三)资金流互动

资金流互动包含供应链中的现金流、信用额度、以从基于协作企业之间可预期和可计划的现金流、信用额度的企业现金管理策略。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通过资金流的互动,可以有效降低他们之间因交易活动产生的财务成本和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资信评级,保障资金流在供应链的顺畅流动以实现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战略。

(四)人力资源互动

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供应链环境下的人力资源互动能在整个供应链中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增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团结协作以降低供应链的人力成本,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URP信息系统为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一个战略互动的信息平台,它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互动和人力资源互动,有效地降低了供应链的总成本,成为供应链环境下成本控制信息畅通的有力保障。因此,URP信息系统是供应链环境下成本控制的战略互动信息平台。

第11篇

关键词:产业供应链;形成路径;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纵观整个世界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就制造业而言,产品的设计可能在日本,而原材料的采购可能在中国大陆或者巴西,零部件的生产可能在台湾、印尼等地同时进行,然后在中国大陆组装,最后销往世界各地。在这个产品进入消费市场之前,相当多的公司事实上参与了产品的制造,而且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生产水平、管理能力,从而形成了复杂的产品生产供应链网络。我国的产业供应链正处在快速成长时期,从产业发展的自身要求、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供应链的价值特征来研究和构建相关产业供应链,尤其是优势产业供应链,对于调整中国产业经济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产业供应链的内涵、产生动因、形成路径及其特性,提出了构筑产业供应链的一般思路,以期对产业供应链理论及实践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有学者认为,供应链是继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一种创新的组织分工形式,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应对竞争的一种制度安排[1]。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产业链是在中观层面的界定,如徐青青等认为产业链是产业部门间通过有机关联所形成的有序链状结构,是对经济部门特定运行结构的描述[2]。但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产业供应链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产业供应链是在某一产业范畴内以及关联产业之间,基于特定目标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表现为由主导企业和其上游、下游企业及相关协作企业共同建立的网链结构。对于产业供应链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1)产业供应链实质上就是产业内及产业间供需关系的表达,产业内供需关系体现为垂直分工划分的产业上、中、下游关系,产业间供需关系体现为横向协作关系,即相关产业的服务与配套。

(2)产业供应链的长度是产业核心产品加工深度的体现,供应链越长,表明加工深度越深,产品延伸越好,附加价值越高;产业供应链的宽度则是产业核心环节协作程度的体现,供应链越宽,表明协作程度越高,产业整体规模越大,协作效应越明显。

(3)从功能角度分析,产业供应链有机地实现了企业内部子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以及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的整合[3]。通过这种业内的上下游企业、同质企业集群以及产业间的相关企业形成一个集成性关联系统,实现产业各要素、功能、环节以及各企业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高效协作,范围内实现资源、流程的优化以及功能、组织上的重组,从而可以产生单个能实现的集成式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协同价值效益,从整个系统范围内大大降低各种业务运作成本、交易成本,杜绝无效资源内耗以及低效、重复使用现象,形成聚集效应和竞争优势。

1 产业供应链形成动因及形成路径

1.1 形成动因

产业供应链是在传统企业供应链的基础上,经历了不断的动态演变这一自组织、自适应的发展过程,其形成受到内外部多因素的影响(见图1)。

从外因分析,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经济的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所有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网络的运行轨道,使得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为复杂而紧密。企业内部的、纵向的价值链被打破,分解成全球范围内横向的价值链体系,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也产生了新的形式——集聚和分离[4]。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朝着个性化、高级化、准时化、便捷化等方向发展,单个企业仅靠传统的供需链已很难满足这些需求,因此,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形成产业供应链的重要拉动力。此外,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信息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加快了信息、物质的流动速度,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各种经济活动完全可以超越组织的边界和时空的限制进行有效运作,这为企业间的有效协作与快速沟通提供了基础手段,成为产业供应链形成的重要推动力[5]。

从内因分析,产业内及产业间的关联性、供应链本身具有的协同优化、价值优化特性,以及企业不断对效率、效益的追求是产业供应链形成的内在动力。其中,在经济、技术等各因素作用下所触发的企业间的协同行为,是形成产业供应链的根本动力。

1.2 形成路径

本文从企业为角度出发,来分析产业供应链的形成路径。企业最初在基于单向的供需关系基础上,经过长时间超出传统市场交易的行为,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即企业供应链形成。随着市场的发展,同类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上下游企业的选择面扩大,由于企业对自身效率、效益最大化以及对上下游协同效率最优化的追求,使得企业供应链出现了纵向扩展,单纯的纵向扩展导致一定市场范围内同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因此,企业开始追求一种以相关业务合作及产品配套为表征的规模经济效益与集聚经济效益,企业供应链出现了横向扩展,企业的这种纵向协同行为以及横向协作行为不是随意选择的,一般来说,它总是出现在特定的产业范畴内,从而驱动了企业供应链逐步演化为产业供应链,这不仅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更为紧密并且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也实现了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合作企业的协作共赢关系[6]。随着产业供应链的发展成熟,相互关联程度较高的产业也可能融合到一个产业链中,典型的实例如计算机制造业与软件产业的融合等,从而可以实现更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产业应链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产业供应链形成路径总结如表1所示。

2 构建产业供应链的发展策略

2.1 构建区域型产业供应链

产业供应链可以从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研究,也可以从区域的角度研究(这里区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内某一经济区域或特定的地域范围)。从区域角度研究,更关注不同区域的特征变量,包括自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在中国构建全国性的产业供应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循序渐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而且是否所有产业都适合构建全国范围的产业供应链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首先应考虑构建区域型产业供应链,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所处地区的经济特点与产业结构,构造适合产业特点的供应链模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国家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问题。

2.2 注重协调节点成员关系

产业供应链的目标是形成协同与规模优势,只有参与供应链各方利益达到相对均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而产业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都是独立自主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信息结构也不对称,而且性质相同的企业存在着“同极相斥”的内在驱动机制,这些都易造成冲突和矛盾。产业供应链不仅存在着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也存在着产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供应链成员间有着更为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中必然会存在较长时间的“磨合”过程,磨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优胜劣汰与优化组合共存、利益冲突与协调共生的过程,所以产业供应链的构建要注意把握形成和发展规律,准确确定各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基本利益关系,即实现合理的分工与角色定位,协调好产业内及产业间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充分发挥各种联系的良性互动效应,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帕累托最优。重点要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分工,产业间的相关企业如何消除体制性壁垒,实现有效协作,使各个企业依托产业供应链,体现出系统化的管理和协同化的操作。建立信任机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要通过高度的信任使各节点实现高度的协作,否则产业供应链只能形同虚设。

2.3 处理好劣势节点问题

产业供应链涉及企业面广,产业链条长且宽,各个企业为供应链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形成链条的薄弱环节与优势环节。如果薄弱环节发展滞后,不仅会制约优势环节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水平,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供应链的瘫痪。因此,如何在保证不影响优势环节的前提下,采取措施补足“短板”,解决“瓶颈”,是产业供应链形成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对于瓶颈型企业,可以通过淘汰出局、协助改善或兼并收购等方式处理。

2.4 建立物流网络,建设信息平台

要有效地引发产业供应链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处理好产业供应链上的“四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和信息流又是关键所在。要重视产业供应链物流资源的整合,建立和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物流网络,同时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管理系统。要针对不同的产业供应链,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供应链信息平台,并处理好长远规划和当前需要的关系。

2.5 注重外部关联性和政府扶持

产业供应链除了要关注产业内部的协同性,还要注重产业外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不仅包括与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同一产业的信息及业务联系,也包括与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信息、业务交流以及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的联系。产业供应链的形成是一个从非均衡走向动态均衡的过程,初期阶段的构建及完善仍需要政府的扶持,这种扶持既包括硬件方面,又包括统一规划、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等方面。在产业供应链发展成熟之后,可逐步实现以市场调控为基础的自我发展。

3 小 结

产业供应链是一种基于串、并联形式的系统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增加动力、减小阻力,提高协同效应不断发展。产业供应链的构建要考虑产业的差异性,不同产业供应链特色各异,构造的方式、侧重点以及运作模式必然会有所不同。目前,所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应从产业的角度重构或调整自身的供应链结构,争取参与到产业供应链网络中,在产业市场中实现科学合理的定位,在实现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彭建仿,范秀荣. 供应链存在的理由——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读[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59-62.

[2] 徐青青,缪立新. 基于产业链演化的物流网络资源配置策略[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5):43-47.

[3] 张秀萍. 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83-88.

[4] 谭力文,马海燕,刘义胜. 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8-12.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作者:刘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会计学院

经济全球化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臻激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企业的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此环境中要保持持续发展状态必须不断适应这种变化,建立严格的经营管理体系。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赚取最大利润,必须全面发挥成本管理各职能的作用,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保障。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成长和发展战略,提高自身市场定位的准确性,最大化的利用有效的资源做最佳的资源配置。特别是企业在外部价值链的扩展中,利用成本的职能可以有效了解自身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目标,由此制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计划和决策,通过控制、分析和考核来促进成本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以提高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平稳和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战略观念不强、缺乏可持续的成本管理思路

当前,成本管理同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分离是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企业没有长远眼光,观念传统落后,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更不能将成本管理提升至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体系。成本管理缺乏前瞻性和全面性,忽视了针对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必要投入,单纯注重生产环节制造成本的降低,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及人工费用的投入得到短期效益的增长。这种方式势必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最终使企业在同类产品中失去市场竞争力及生存能力。总之,没有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使成本管理的各个职能发挥作用,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二)成本管理范畴过窄、且缺乏成本管理的行业价值链分析

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这些活动共同影响着成本指标及经济利益。目前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对制造成本的管控,把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料、工、费的数量以及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作为研究对成本有影响的因素;而现代企业影响成本变化的动因日益增多,例如产品的开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其他环节都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缺乏分析这些成本动因势必会导致成本管理职能不能全面高效的发挥作用。另有一些企业偏重于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只对内部成本加强管理,管理过程重视投产后、轻视投产前的各生产要素的研究与管理。特别是对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等外部价值链的分析与研究欠缺,无法真正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我们已经建立了系统的成本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等在内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但这个方法体系全面转化实际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单从核算环节来看,部分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依然陈旧,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据调查,使用品种法核算的企业占55.7%,分步法核算的企业占42.8%。这两种核算方法主要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不适合市场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尤其分步法中逐步结转分步法还需要成本还原,加大了成本核算的工作的复杂性;平行结转分布法中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与实际在本步骤结存的产品数量不一致,缺乏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国际上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在企业里很少被采用。

当今已进入计算机网络化时代,财务软件已广泛应用,但成本管理模块使用率不高,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仍然是传统的手工核算为主;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成本数据,势必对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所制约,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对成本信息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的要求。

(四)成本管理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一些企业的成本管理只重视事中和事后财务核算,对预测、分析、考核等功能则流于形式,企业缺乏健全的目标管理体系与成本管理考核体系,没有明确各环节、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成本管理岗位职责,责任未分解落实到人。因而,员工不能全员参与,成本责任考核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影响了成本管理目标的完成,最关键的是企业没有实行健全的成本管理考评体系,考核奖惩不严谨没有依据,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阻碍了成本管理职能的全面发挥。

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企业经营战略直接影响成本指标的变化,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应结合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对所在的市场环境深入调查研究,对企业内部的各种成本活动、成本结构进行全方位分析;确定影响成本动因的主要因素,为管理者提供数据信息,形成战略决策的各种方案。同时,为保证方案的实施,制定从产品预测设计、研发生产到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成本管控制度,利用标准成本法全面的技术、作业等指标实现对标准成本管控的合理化。成本控制不追求短期收益,注重长远降低成本效应,将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同制造成本控制相结合,形成贯穿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整个价值链上的成本管理。并放眼于外部环境,重点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的优势,积极应对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二)扩展成本管理的范畴,增加外部价值链分析

传统的成本管理不能全面分析影响成本高低的动因,或多或少地阻碍了管理者的视野,对企业的决策方案有所制约。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呈不断扩大和创新的趋势,为此,企业应适应这种变化,注重扩展成本管理的范畴,实行全方位管理,增强成本管理的系统性。以产品为例,其成本的形成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上的流通过程,这些成本既有像料、工、费这样有形的,又有如服务、环境等无形的。因此,企业不能只局限于对制造成本的控制,应对产品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成本费用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成本动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全方位数据资料。此外,企业外部还存在各种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企业在加强内部成本管理的同时,应增强外部价值链分析,从参与行业价值链的角度对包括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竞争对手进行全链端的管理;内外兼顾实现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三)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准确的采集数据尤为重要,对成本管理其他职能有直接影响。但目前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依赖于手工计算,工作量大且数据亦有误差,特别是在成本的预测、分析和管控等方面有一定的制约,亦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准确性和快捷性。为保证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规范性,应实现对成本管理的网络化和平台化,通过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成本管理软件中高度集成的各模块功能,准确快捷的完成从原始凭证的追溯到费用的分配、成本的计算及报表的生成等一系列工作。并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进行数据筛选、测算、分析、对比,完成成本信息的实时分析、整理和控制工作。对于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发适合本企业成本管理的软件,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更好地发挥监督、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