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史

语文教育史

时间:2023-07-24 17:0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史

第1篇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含本科与研究生层次)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紧密相关。

中国语文独立设科教育110周年之际,由上海师范大学李杏保教授领衔主编的《国文国语教育论典》(以下简称《论典》)隆重面世。是年,恰巧又恭逢上海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长期与李教授共事的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我有幸见证如此盛事,不免往事历历,心潮澎湃。

李杏保先生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有18年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从教伊始,他就常常光顾旧书店,搜罗夏D尊、叶圣陶、朱自清、罗常培、胡怀琛、朱光潜等语文教育前辈的著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于1962年就已搜集到时人并不熟知的王森然的著作《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始知其为刘志丹、谢子长的老师,同志则为中国王森然学术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并倾心研读这部论著,萌生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诚意。

1978年,他支教返沪,调入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在撰写《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时,无意中接触到大量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论文。不久,又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上千种教科书。于是,酝酿既久而一气挥就了《编纂〈中国新语文教育大系〉构想》。1984年,他与陈必祥等好友撰著了《语文教育发展史》;1986年,易名《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传统教育名家张志公乐为之题签),在云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实际上,这些已经吹响了我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集结号,同时,也擘画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

在随后的15年,杏保先生等在语文教育史的教育和研究方面筚路蓝缕地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荦荦大者,有著作《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曾获1992年第六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1999年被中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版协教育图书研究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教育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等。杏保先生在壮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当时的语文学科教育界,都可列为翘楚。今年,他年届古稀晋五,依然壮心不已,应语文出版社之诚邀,“新编”了《国文国语教育论典》,实在令人称道。

《论典》的另外两位主编方有林、徐林祥先生在语文教育史研究方面亦用力甚劬。方有林在上海师大虽然师从于我,但是在专业深造方面向李教授请益尤多。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已正式出版,并获得学术界好评。徐林祥教授,是语文教育史研究专家顾黄初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筹建并于2004年3月开通了中国语文教育网(http://)。他的《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堪为语文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佳作。

30多年前,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建立的“民国教育资料库”,在孕育《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十分注重近代教育资料的搜集和开发,校图书馆在合并了原上海师院分院(现为上海师大奉贤校区)后,进一步建成了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教师教育资源库”,包括“中小学教材资源库”“民国教育期刊电子资源库”等,为语文教育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为扎实的史料支撑。这些,将为《论典》的再度开发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

语文出版社为语文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复兴中华国文国语教育梦,是中华语文教育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梦”“中华文化复兴梦”的必要条件。《论典》这部典范文献,将久远地迸射中华近现代语文教育的灿烂光辉。

为了更好地发挥《论典》的典范作用,倡议围绕《论典》的出版,语文出版社还可以联合相关出版社、语文类学术期刊,引导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论典》研读活动,团结和吸引有志于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同道,不断拓展和深化语文教育史的学科研究,不断涌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结集出版,或在相关杂志上刊载,或在网络上发表……假以时日,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史料将更为丰富,研究力量将不断涌现和集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将不断注入凝重的文化历史积淀。

我祝愿:整个中华民族的语文教育事业,将不断地展现与我们祖国大国地位相当的崭新人文精神风貌!

乐为之序。

第2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师 文化使命

一、概念界定

“使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如医生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警察的使命就是维护正义,儿女的使命就是孝顺父母,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文化使命”是一种特定场合中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责任主要落实在教师的身上,在中小学教育中,这个沉重的担子又重点放在语文教师的肩膀上。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大任务,为何会有这样的责任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的。

二、社会因素

(一)语文教师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似血肉同构……为人类构造精神家园——陶养人性与情操、心智与灵魂,唤醒生命与智慧、主体性与创造力,从而促进生命成长与个体发展,提升人生境界,培养人生能力。”[1]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包括语文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应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语文教师在工作之前就应该养成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等知识的习惯,为保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这种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和平时的言行举止传授给学生,或者是通过个人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二)语文教师分析和传播异质文化精华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通过研究和比较,选出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学习。当今的社会是复杂多元的社会,由于信息科技发达,学生随时都有可能受社会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所影响,也有可能受异国不良文化所影响。语文教师面对此种现象,不应杜绝或屏蔽,或阻止学生关注,而应为学生介绍异国文化,为学生分析它们的利弊之处,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和批评,指导学生抱着批判的态度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阻止不了不良风气的传播,但是,我们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如何分辨事物的利与弊。

(三)语文教师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尊重

文化精神是一种多元复合的结构系统,具有多种复杂的内质特性。今天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国门敞开着,异国文化纷纷涌入国内,我们的思维不断受到影响,我们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改变。并且,语文教育是综合了本国和异国的风俗民情,体现了不同国度的文化风貌。作为语文教师,面对此情此景,不是抱着排斥的态度,而是大大方方地为学生介绍本国和他国的不同现象,如中国的教育和外国的教育,中国的节日和外国的节日,中国人的性格和外国人的性格等。语文教师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宽容和尊重,这种开放的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宽容和尊重的意识。

(四)语文教师创生新的时代文化

“语文教育活动的内容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2]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活动的直接引导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语文教师不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代生活的节奏同步,还应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然而,语文教师在传授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传播者,他们通过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在平时坚持不断学习的情况下又创生了新的时代文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

三、学生因素

(一)语文教师养成并提升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则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成长的摇篮。”[3]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如何听、说、读、写,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斯朗格曾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4]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时通过与文化的交流、感悟和体验,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学生养成文化主体性意识。

(二)语文教师构建并丰富学生的文化内容体系

“语文是文化厚重的积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民族智慧的凝结。”[5]语文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把丰富的精神文化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课堂中享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得语文知识,还学得生命知识、情感知识、审美知识;不仅在课堂中学得语文智慧,还学得做人的道理;不仅在课堂中学得中国历史,还学得外国历史;不仅在课堂中吸收了本国文化,也吸收了外国文化。

(三)语文教师奠基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层位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是一个鱼目混杂的时代,各种混合着杂质的流行元素通过网络迅速地传播到学生的面前。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判断事物是否健康的时候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很容易走上歧途。语文教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鉴赏风景,如何批判新生事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身素养,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四)语文教师培养并巩固学生的文化行为习惯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是靠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不是靠单一的言传讲授,还要靠教师的身教。教师本身做好榜样,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然后使学生产生模仿之心。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要及时地批评指正,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改正。在引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心理,采用民主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行为习惯。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设立的,因为中职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弱,人文素质较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如何教书,又要懂得如何育人。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我们不仅要把学生教养成有知识的人,还要把学生教养成有文化的技术型人才。

注释:

[1][2][3][5]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第23页,第32页,第34页。

[4]吴式颖主编:《外国现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姜凌.创生型教师文化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历史知识;渗透

一、前言

语文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互相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汉语及汉文工具。语文不仅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同时又是规范的语言文字实用工具,更是用来开拓及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学问。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以文学素质为前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时代的迅速进步及发展迫切的要求各个学科间的渗透与交流,语文教学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世界,语文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必将为高中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语文课程资源得以丰富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大方面,即课外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资源,比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其他图书、工具书、报刊、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电视、电影、网络等等,并且国内外重大事件、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均可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非常宽泛的资源范围,这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资源意识,对其他学科为语文课程所创设及提供的资源加以高度重视,其中,历史知识内容便将有效的资源提供给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得以极大的丰富。

2、语文课程性质得以体现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还与中华民族血脉延续及文明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过程当中,历史知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忘却过去就相当于背叛,只有对历史深刻的加以学习,才有助于对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理解,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切身的感受到历史知识的文化环境冲击,并且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充分的体现出了语文课程性质。

3、语文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加以制订,并于2003年4月正式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两个课程标准体颁布实施,意味着课程改革的开始。实施新课程需要对课程标准切当运用及正确解读,而两个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历史”,明确要求以现代观念与历史眼光对古代作品、古代诗文的思想倾向及内容进行学习、审视,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的高度重视。所以,对历史人物知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要求。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应用

1、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就孟子的观点来看,对作者书画诗词的品读,就必须充分了解作者本人,而要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则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文章的主要内涵及思想加以准确把握。因此,孟子的“知人论世”便逐渐成为古代文论的观点,并且流传至今。因此,在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孟子的“知人论世”提起重视,将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成是理解全文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均需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以解读,而对历史背景不了解,均无法正确的理解文章主旨。比如,李商隐的《马嵬》,便需要对唐玄宗后期的政治状况以及社会背景进行全面了解,熟悉在马嵬之地杨玉环被绞事件,以此深刻体会历史氛围与历史背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文章加以理解,这样不但有助于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而且对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大有裨益。

2、在成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约定俗成的定型的短句或词组,相当一部分均是由古代逐步沿用下来的,往往在用词上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代表着某个典故或者某个故事。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蕴含着大量的成语,有些学生便是由于不理解某些成语的意义,进而对整篇文章的认识带来直接影响。我们如果知道成语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便可以理解成语背后隐含的意思,那么就能够更好的解读课文。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通过了解历史人物我们理解了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以及廉颇的“负荆请罪”,明确了用“将相和”形容廉颇与蔺相如二者的关系,这篇文章有着相对较长的自然段,整篇文章的理解较为困难,而如果事先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事件,了解有关和氏璧的历史信息,那么就能够更加简单的解读整篇文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鉴于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的密切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有机加以结合,以此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金力东.运用历史知识,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中学教学参考,2010(8).

李春华.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第4篇

什么是人文主义教育?所谓人文主义教育,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人本身就富有个性。其目标就是培养学习知识、能力与人格、思想价值等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其途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能力,通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进而将自由平等博爱融入心田。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并且自那时起就一直贯穿着整个教育史。古希腊的雅典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经济繁荣,且教育发展水平较高。雅典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要求把他们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即“雅典的合格公民”。雅典还在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了“人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人多方面和谐发展,在希腊时代,主要指一个人在智、美、德、体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塑造。

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是对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成为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雄辩家应具备有广博的学识、独特的修辞修养、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等,其教育内容有修辞、文法、历史、文学等诸多文雅学科,被称之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然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混沌的状态, 人文主义教育集中体现在以人文学科训练、培养全面的人。”[1]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逐渐成形

人文主义最为明确地提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袁锐锷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事文化活动时所研究的对象,是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以人和自然为中心的世俗文化;二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提倡“人”或“人道精神”。[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尊重儿童,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全知全能、身心或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同时,还强调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直观的教学方法,用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艺复兴前后经历了近三百年,虽然这其中的人文主义仍然存有很大的局限性,可它作为当时思想的主流,广泛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引导着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方向。

3.启蒙时期至20世纪初,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遭遇挑战

培根的“归纳法”把科学的理念引进了教育,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飞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也越来越需要科学技术,教育就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使其培养的人符合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欧洲的教育由原来的贵族垄断,逐渐向平民开放,教学的内容开始重视实科知识,接近生活实际。唯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人文主义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为资产阶级创造更多财富的培训工人和职员,教育体现出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把人异化成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机器”。“人”在这一时期的意义是理性的,是逻辑学、符号学概念上的人,教育所追求的是高效,而不是学生的成长。

4.20世纪下半叶,“非理性人文主义”的诞生

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非理性人文主义”是针对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泛滥,使人失去了自由,从而变成机器的奴隶而提出的,它是以人

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观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

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与之前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不同。首先,它更加重视个体本质的生成。古典人文主义主张重视全人的发展,主张对人实施智、德、体的全面教育;而非理性人文主义则重视人的本质的生成,很少关注人的智、德、体的全面教育,使人自由的生成他自己。其次,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并未给人类带来福祉,所以,非理性人文主义开始轻视科学,而古典人文主义的知识包罗万象,既有人文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

5.20世纪后期,“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试图完善“人文主义” 教育理念

在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受到社会的谴责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这一观点反映到教育上就是提倡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高度融合,即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但科学人文主义并不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简单相加,它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现代语文学科指导思想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转贴于

在科学主义万能论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出现了唯工具论,即把自然科学中的理性化方式放到语文教育中。唯工具论认为,语文是学语言的,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也是工具;认为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忽视了语文教育中思想文化熏陶,把语文当做一门“技术”来学,把形式上的目的当做其根本目的。语文教育工具论表现出对本学科偏执,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片面强调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工具论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往往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探讨文章用了多少比喻、多少拟人,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文本,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熏陶,同时也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偏离。无论是教育还是语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唯工具论严重忽视了这一点。

正是在这种“生存危机”的冲击下,现代人开始反思、批判语文教育的唯工具论,开始呼唤人文性的诞生。

2.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

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吴治中说过:“语文教育人文性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它包含三层意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概括地说,语文教育人文性就是教人如何做人。”[3]由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得呆板和沉闷,为了还语文以它原有的面貌,新人文主义教育家极力呼吁语文人文性的回归,希望以此来促进语文这门母语课程的发展。新人文主义融合到语文教育中去,开始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德育的发展,然而,新人文主义者想要单凭人文性就把语文引向成功,培养出合格的人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摒弃了科学主义,否定了科学的价值,制造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对立。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符合当前科学人文主义思想的需要,是对以上两种偏激教育观的纠正和综合,是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

有关语文教育的任务,陆俭明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4]陆教授说的语文教育任务,前两个方面是指语文的人文性,第三个是说语文的工具性,我们要明确语文的工具性是其基本属性,可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语文能力和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培养其文学素养。

学生只有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提高其语文能力;也只有在语文知识和能力得到实现和完善时,才能通过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发现与创新等高级思维模式和致思途径,使学生欣赏感悟到语文的文字美,感受到语文中所蕴含的内容美。语文教育的这两方面属性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很好的交融。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不是二者机械地相加,也不是简单地融合,二者之间应有一个递进的循环,这个递进的循环就表现在语文课程目标的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顺序中。”[5]

我们把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应用到语文教育中来,就是要以其工具性为基础来促进其人文性的发展。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变得毫无意义;而没有了工具性,人文性就很难实现,工具性是人文性实现的基础。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认识客体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对象,它对于学生和老师人文性思想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制备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我国的教材出现过不同方面的改革,但都是小修小补,它已经很难适应语文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语文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对教材进行新的改革,以使它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材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选取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鲁迅的作品,《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很富有情趣,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这类文章要多选。而像《纪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这类文章则晦涩难懂,读起来毫无生机,远离学生的生活,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所以我们要少选甚至是不选。我们的教材是拿给学生用的,所以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过程。自从新课改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开始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比如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就把学生作品选进了课本,给课本增添了生机和趣味。另外,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如火如荼地展开,把学生能亲身感触的文化吸引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虽然我们强调课本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但这也不是意味着要牺牲选材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对一些事物还不具有辨别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有可能是低俗的,不雅的,所以我们在选材时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要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转变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们在考虑到选材关注学生,满足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选材在排列上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它们的排列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例如苏教版中采用“模块”来构建知识体系,在关注人文性的同时考虑到知识的排列,使其系统化,让学生学习时循序渐进,在知识点不断累积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关系,这种双边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而不是教师独自讲授。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不会去考虑学生是否听得懂,只负责教“书”;学生也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理解,只是不停地往脑袋里灌输。长时间下来,学生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厌倦,语文也很难取得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要立足于学生,强调学生的自觉性和个性,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人的发展,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参与者、指导者。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教师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比如,多媒体,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等,但在考试的压力下,这些手段往往只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仍然是没用的。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个体,有自主性,课堂完全可以成为探讨式、研究式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抛出引子,让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并不断获得成长。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

其次,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到,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他还是哈姆雷特”,尊重学生主体,但也要对课本有基本的尊重,这样才不会偏离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其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

3.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很模糊,而师生关系往往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学科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但同时,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使得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科学的管理教育方法,使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得以完成。

语文学科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为自己的教学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不像数学一样,它本身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它应该生活在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当中,所以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奔着人文主义方向前进,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另外,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还要强调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一种科学性。教师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要学会使用适当的科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方向,这样老师巧妙地运用科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进步、科学的环境中得到改善。

所以,我们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沿着科学和人文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不断融合完善。

4.教师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

我们的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使我们的评价体系多样化,不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要全面的关注学生,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语文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应该是多元化的。语文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基础知识,写作,朗读能力,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像口头言语表达和朗读通过我们平时的笔试是无法进行评价的,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生可能考试考不好,但在这些方面可能就很优秀,这样的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甚至会成为学生生存的本领。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正确的评价方式,而且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使国家的人才多样化,使我国的教育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语文教育评价还要制定可行的、科学的、能操作的评价体系。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是些问答题,其主要观点仍是确定的,可是语文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灵活性。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评价已经是可操作的,可是像一些阅读和作文方面的评价则主观性很强,很难有效地实施。比如作文部分,大家都知道诗歌在我国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可是在我们的考试中却对诗歌进行了限制,一般的体裁要求都是“除诗歌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歌没有很好的可以具体操作的评价体系。另外,像其他体裁的作文,对于不同的阅卷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触,其好坏也就不同,所以其评价体系也是比较薄弱的。对于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无法操作的评价体系,我们要制定出科学的、可以执行的评价体系,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有机融合和统一。

人文主义在人类存在的几个世纪中,不断被提出,不断成为教育的主要研究思想,可见它对我们教育的意义之深远。语文作为教育中的一个分类,自然要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而且在它的影响下,语文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语文学科人文精神的回归,形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局面,这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出21世纪合格的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建平,田金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治中.人文性—语文的根本属性[J].职教通讯,1997,(3).

[4]陈文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流失与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3.

第5篇

一、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应试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仍有较大的影响,语文课程仍被功利性地对待,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被考试分数和各种教辅参考资料奴役化,忽视自身素质的修习。改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不可回避的前提。

1.人文素质方面的问题。

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然而,我发现,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对“人文素质”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少数老师对自身人生价值并没有明确的认识,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足;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以身作则,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教师自身魅力而更加喜欢语文课。

2.知识素质方面的问题。

由于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知识素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任务负担重,老师对专业知识更新不够重视,专业知识大多是局限于职前教育的层次,知识面“窄”,对一些现代教育思想、语文专业前沿领域知识,尤其是其它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

3.能力素质方面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事实上,在语文能力方面,大多数老师基本功还是很扎实,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设计与合作交流能力方面就有较大的欠缺,少数老师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效果不佳;在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方面最差,绝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只顾教学,无法顾及教学研究,更谈不上创新。

4.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中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但其心理素质结构还不完整,与语文学科特点相适应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以及情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二、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1.较高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包括对思想政治与法律品质、人格形象、职业信念等。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尊重、关心、关爱学生;言行合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较先进的教育理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树立大语文观,把学校语文教育系统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素质的养成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3.较为全面、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

“学高为师”是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熟悉本学科历史、现状,了解其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其次,应该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学的过程、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知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最后,应该掌握一些中外语文教育史,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包括语文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演变、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知识。

4.较高的专业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一是应当敏而好读,功于作文,善于视听,巧于辞令,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出榜样;二是要掌握较高的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及对学生评价在内的教学能力,要能够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是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大力进行科研创新,创新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5.较强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成为现代教师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能够客观准确地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和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应对;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要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保持基本的稳定和和谐。

三、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对策

1.完善中学语文教师职前和在岗教育。

第一,推进师范院校的改革。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文学等综合性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外,还应大量开设一些中文专业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综合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和教育实习方面的课程。其次,国家也应该加大师范院校的建设力度,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实效性。

第二,加强中学语文教师的在岗培训和进修。首先要鼓励大量在职中学语文教师进修语文教育硕士学位、文学硕士,并吸收相应的高层次人员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帮助中学语文教师解决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要加强新任教师的在岗培训。

2.改进教师评估制度。

实行教学评估制度,可以使认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通过教学评估而得到比较客观、公正的承认。要改变以分数为单一评估依据的做法,采用复合型标准,比如可以以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程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收获为依据。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资料,可用作教师晋升、评优、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坚持教师互评、校长评定、学生评价等方式,但不能流于形式。

第6篇

关键词:书院;语文教育;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23-02

书院起源于唐朝后期,起初作为官方或私人的藏书机构,后经历史变迁以及时展逐渐成为或演变为与官学并肩的私人教学场所,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书院教育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①。作为传统教学的载体,书院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对书院教育的研究,为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学习资源,从而实现语文教育对于传统语文教育的承接和再创。

一、现代语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弊端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以及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语文教育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文丰沛的人文内涵,强调语文的育人育德、陶冶熏陶功能,积极倡导培养全方面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和根深蒂固的“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语文教育在新时期的转变与改革尚未完全接受并付诸实践,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依然沿用老一套,拘泥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素材背后人文精神的传递和思想情感的共鸣,将离人性最近、最富有生活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枯燥无味的对于唯一标准答案解读的 “一言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反观现在很多地区开办书院式学校进行课外学校,一方面是国学热的影响,二是由于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代表,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有诸多借鉴价值,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二、书院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改变功利主义思想,发挥育人育德功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升学的压力,分数还是成为学校、家长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在对于高分数追求的“新科举”教学中,语文教育被抽离了丰沛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内涵。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受工具性教育价值观的支配,教师多将教学重心落实在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以及中心思想的分析指导上,固化的教学内容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不少高分低能或低素质的人才。

古代书院多主张以“德育”为主,注重生徒道德品性的培养。在古代,“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将读书作为唯一出路的科举时代,书院还是找到了精神独立与科举仕途之间的平衡,在不松懈传统儒学经典的学术研究学习的同时,开设相关时文课程以应试,二者并未冲突而相辅相成,培养出一批有独立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才,他们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为民造福。如北宋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就告诫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成为千百学子思想行为标准。由于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学子在执政期间多清正廉洁;卸任后亦寻求精神乐园,或继续研究学术,或效仿师长用余生精力来开办书院以发扬学术。

较之其他教育重要的区别在于语文教育有着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育人育德功能。许多课文尤其是古代经典诗文凝结着文人们的人生智慧,无不闪动着高尚品德和圣洁人性的光辉。语文教育中基础性语文知识的重要是毋庸置疑,但不能忽视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和道德品性的教育,这些也许不能在分数上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学生今后成熟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巨大裨益。

(二)注重诗词文的诵读,提倡自学质疑问难

朗朗的读书声在中学已经很少耳闻。由于课程安排比较繁重,多数老师在对课文讲解时候都直接跳过诵读环节。即使是诵读性很强的诗词歌赋,教师多将生字词疏通后就直接进行文意的讲解,忽略带有感情的诵读。诵读教学的忽略一方面让学生不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日益落后于写作能力,即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很好的文章,但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打腹稿然后进行口头表达,这对于很多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

诵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历来受到教育家的重视。叶圣陶在《文心》中指出“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诵读能从全方面锻炼学生听说读思考的能力。诵读对于古诗词文更显重要,朱自清认为古文、旧诗词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古代诗词文赋的词句都有一定韵律节奏,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诗文的节奏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在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便同学理解文意并背诵诗文。

古代没有音像,诵读多为老师范读,声情并茂在视觉和听觉给予学生深层感触。现代老师多为播放录音,仅仅是听,触动不够生动。老师可以示范诵读,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并能促进老师诵读技能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境地。

不同于担任基础性教育的私塾,古代书院重视学生自学读书,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质疑问难。宋代张载认为“于不疑中有疑方是进”,学会质疑是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第一步。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他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是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提倡学生自学和问题教学是建立在交给学生自学方法的基础上,例如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很多名师总结的读书方法,可以帮助生徒们提高学习效率,并学会学习的方法。此外书院还有相关制度以鼓励师生之间互相切磋讨论,如规定“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各出所习及所疑,相互商榷”②;规定固定时间进行切磋讨论;主张由学长带领做到“不惟师,不惟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阅读表达能力并积累语文知识文化,老师应该在继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其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③。不同于初中,高中语文教育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提出要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继而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双方共同解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给老师重新解读传统标准答案的新的视野,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三)继承尊师重道传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现代全社会轻视语文教育的背景下塑造人格魅力,保持老师威信的同时与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成为每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书院的老师多为名师大儒,自身高尚的德性就早已闻名于世,作为老师,他们更以“师者乃万世之楷模”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对生徒循循善诱;从生活学习多方面关心学生,并支持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书院的育人方式为“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注重先由教师做起然后通过高尚的师德感化生徒。生徒自小接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思想的熏陶,对于老师带有天生的敬畏感,生徒到书院求学多是慕名而来,加之老师的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也深深地感化了他们。师生关系和谐感情甚笃,如当年朱熹去世时,宋朝明确限制送殡人数,但前来送朱熹的人数仍达到数千人,其中多为朱熹的学子们。

现代师生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由于个别老师素质低下,学生尊师意识淡薄,心理叛逆,所以经常会出现无良老师虐待学生,学生叛逆打老师等现象。如何和谐师生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弘扬尊师的传统,让学生从小形成尊师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提高老师的素质,老师首先要是良师,具有高尚的师德,真挚得关心学生,感化学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增进师生情谊;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积极发觉学生个人特长和兴趣所在,促进其独具个性思维的形成,不能为达统一标准而禁锢学生独立思考,限制学生个性发展。

书院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历经种种变迁最后固定成型,凝聚了许多教育家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仅在以上三个方面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启示作用,书院的一些传统如定期举行会讲、讲会以增加生徒见识,开阔眼界,弃门派之间,重学术自由;因地制宜地制定学规,从行为上规范生徒,使其学术品德得到双修。这些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书院教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富饶的矿井,值得我们深层挖掘和研究,进而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促进高素质全方位且独具个性的现代人才培养。

注释:

①王炳照.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第11页.

②吕祖谦.吕东莱先生遗集·卷十·学规.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页.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第7篇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个性培养;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前沿阵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学生个性发展的坚实基础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倡导“个性化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个性化教学的实质

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教师、学生、作者、编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和感悟。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是指以“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具有的个性化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念,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与思考、情感与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换而言之,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努力,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生生对话等系列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就避免了以往的“考试得高分的乖学生、乖孩子缺少主见、缺少创新、缺少能力,结果社会不认可”的怪现象。

二、个性化教学的渊源

“个性化教学”虽是顺应当前时代的需要、课改的精神提出,是个新出现的词,其实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换句话说,倡导“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既是顺应当前社会改革的实际需要,也是继承优良传统的正确选择。中国的教育史已有二千多年,从教育实质上讲,这二千多年的教育史可说是一部语文教育史。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发展个性”一直是其中的重要旋律,使得我国二千多年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生机蓬勃。

从春秋时期一代宗师、圣人孔子开始,到南北朝的“二陆”,宋代的苏轼、朱熹,明代的王阳明、顾炎武等,再到近代的,现代的叶圣陶,当代的钱梦龙等,无一不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从而走上语文的大舞台的。如孔子与学生冉有、公西华、曾皙、子路等人一起探讨人生理想时的做法,就是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尊重各人不同的选择;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更是这种人性化、个性化的体现。

上述的苏轼等人更是将自己的个人操守融入文化,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追求学术自由,注重个人文化人格的形成,他们标榜文化个性,对个性的追求不惜付出物质、荣誉乃至生命的代价。而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所特有的书院教育,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书院教育也因这些人的努力追求而将古代教育史的个性化教育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引领后来人的执着追求。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最终落实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但也要防止由“教师中心”的极端滑向“学生中心”的极端。所以,在实际的“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仍起着科学的联结活动双方的关键的引导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在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做好个性化的“四读”。

(一)个性化的“读学生”

教师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确定学生的主体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个性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宗旨,这一点已为绝大多数的教师认识,故不赘述。同时,教师要努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做好教学的先期准备: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家庭生活背景,尤其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正所谓:“知其心”才能“救其失”。

(二)个性化的“读教材”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读教材的主动性,更谈不上“个性”,因为“教参”包办了一切,“教参”对教材的解读先入为主的占据了教师的阅读空间。但是新课程的实践中,在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先对教材有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结合自己生活阅历来理解、阐释教材及课文。通过教师的有个性、有创意、有发展的阅读理解,读出作品的精神与魅力,读出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感悟和收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教师自己对教材都缺少个性化的解读,找不出“自己的哈姆雷特”,又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哈姆雷特”。换句话说:没有个性化的学习习惯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个性化的学习习惯的学生的。

(三)个性化的“读自己”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们教师其实有过“个性化的读教材、读学生”,但担心与“教参”、与考试的标准答案不符,所以只能将教参的答案照搬了事,埋没了自己的思想。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便是解放了教师,倡导教师的素质发展带动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张扬个性,敢于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敢于把自己对语文、对生活的真实想法、真实理解“读”出来,用教师的个性色彩来铺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不必向以往一样看权威的眼色、看考试的风向教学,要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否则,语文教学将失去底气,甚至于装腔作势,让学生从心底就瞧不起语文课。

(四)个性化的“读教学”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应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注意:①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发展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的服务者;②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对教材、教学内容作些个性化的组合与创新,适当进行专题教学;③提供良好、宽松的学习条件,适宜学生个性的自由、健康的发展;④创造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充分的展现各自的特长。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育 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而语文教育在中国人的教育史上拥有漫长的历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体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实际只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其差异在于是两种不同类别的教育,并非低层次与高层次的不同。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本质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地方性这四个方面。可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当然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称之为技术类教育。而语文是交际、交流的工具,但同时也有其思想和文化内容,因此语文可以同时兼顾品德修养和文化认识,是一种人文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而语文向来是基础,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重要支柱。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不仅包括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也包括心理学上的能力(ability)概念,即顺利完成学习或其他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它是指综合的职业能力 (competence),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一切内容。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来临,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处于不断变动中。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当前职业上岗能力的培养,更需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保证学生吸收和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对象的工作环境大都是千变万化、千头万绪的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他们的工作行为经常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工作者又往往是现场技术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在高职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组成中,除了技术能力、知识能力等专业性能力外,还应包括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关于这一点,国外也有相应的看法,法国国民教育部为短期技术学院制定的教学大纲指出:“基础科学是技术革新的源泉,与其让学生获得某些具体技术知识,不如培养学生从有限知识系统中吸取和提炼所需要的能力。”“技术科学是培训的主体课程,其教育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某些具体的工艺知识和技能,而且是使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 而这些职业素质恰恰主要依靠《高职大学语文》这样的课程学习来得到。

这样就得出一个结论:语文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组成中,除了技术能力、知识能力等专业性能力外,还包括非技术性的综合职业素质,而这些综合职业素质主要依靠《高职大学语文》等课程学习来得到。因此,高职教育中开设语文课程自然是很重要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开设的语文课不仅是文学素养的培养,或是一种应用性技术的传授,具体还应该达到以下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理智与情感的稳定性;②强化道德观念和人的价值观念;③培养求知欲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④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使用语言,如制定计划、进行讨论、主持会议和各项实际工作;⑤经常有意识地使用大众传播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要熟悉各种宣传手段,培养学生从中进行学习的能力;⑥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不断提高欣赏水平,以人文学科平衡纯粹技术学习;⑦培养高效率工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技能,要养成敢于分担责任的习惯;⑧熟练地运用语言,为寻找满意的职业而学会应聘、会谈、即兴演说等技能。

以上陈述只是表达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与教学应该努力达到的方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还是应把这些内容融化到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去。如果说,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的非技术性职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修养的水平,那么,语法、修辞、逻辑就是语文这门基础课中的基本功了。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言,语法讲的是对和不对,修辞讲的是好和不好,逻辑则注意说得通不通。而这三项基本功又必须经历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所进步。

总之,语文并不仅仅用来给事物贴标签,它起着学习、思维、表达感情和交流经验的工具的作用。语文修养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这种能力构成高职学生非技术性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适应性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适应性,没有必要在过于宽广的幅度中打基础,但加强语文教学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越处在基层的知识,稳定性越高,当前,人们惊呼的“知识老化、知识淘汰”大都是指专业技术知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最为稳定,有时即使“老化”了,但在一定时空下,仍然是有效的,语文即属于这种基础知识的范畴。

那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认识到,教学应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而不是以教材或授课时间为中心,如果教材不合适,教师甚至可以自己选编授课内容。高职语文教学从总体上应把审美教育和社会人生教育结合起来,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也可以增进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提高品德的修养;在教学中注意讲授的广泛性和集中性相结合,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可以深入体验艺术的精妙底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高职语文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能够充分体现它的重要性和意义与价值。

第9篇

【论文摘要】七年的语文新课改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语文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仍有“任重而道远”的沉重。本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新课程下个阶段一是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二是要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三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实施,历经七年了。小学阶段六年一轮的实验已经完成,初中阶段第二轮实验也已结束。按一般教育改革的工作程序,也到了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阶段了。

这七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七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人的七年,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七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发展格局的七年。

一、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亮点多多,实现了厉史性的跨越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比照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及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七年语文课改,特点鲜明、亮点多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2.《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侄桔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

3.《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

4.《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现了以“语文素养”为利好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5.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垢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人,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6.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家采用先在少数地区试验然后逐步推开的办法,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推进。经过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

二、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语文教育发生巨大变亿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年,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肯定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语文课改践行七年,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语文教育变新了: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深人人心,新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语文教学变活了:教学方法活泼了,评价机制灵活了;语文教学变宽了:教学目标增宽了,教学渠道拓宽了。”语文教育专家在谈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时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语文教学从‘真理模式’取向调为‘言语实践’取向;全面引人现代阅读观、写作观和言语交际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等。七年的历程值得回顾,七年的成就值得肯定。

七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诊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七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初步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能够在自主活动中释放。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或正在明显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学习的前台。

七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了十余套国标语文教材。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很多关心、热爱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人,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人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诊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初步构建了和谐框架。

七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创新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始“裂变”,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如“学教式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非预设性模式”、“生成模式”、“非指示性模式”等。

七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培育了一大批教坛新锐,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粗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孙建锋的“享受语文”、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摸索了一套套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七年来,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人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得到新建构。有钱理群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王富仁的“大语文论”与“小语文论”、童庆炳的“语文教学认识论与存在论”、潘新和的“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韩军的“重建与反思:新语文教育论”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观的多层建构。这些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整合升华为理论,将能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七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语文教学改革进人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新的景观。众多语文专业报刊相继推出“争鸣”专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

七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时代的新跨越。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七年语文谋程改革:步及维艰,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总结七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这七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无所适从。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被谈论得较多的有十种倾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虚假自主、无效合作、孤立文本、随意探究、曲解对话、讨论泛化、滥用媒体、追求前卫、盲目综合、弱化基础等。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概括。

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有论者从深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有论者指出在新课标实施中有许多伪善、虚化的现象,最突出的是“非语文”现象充斥着课堂,语文逐渐地空泛和虚化。表现为: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有论者概括了新课标语境下的强势话语对“真理”遮蔽的三个方面:泛人文强势话语下的工具性遮蔽;泛多元评价话语下的常识遮蔽;泛合作强势话语下的前提遮蔽。有论者提出,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课堂“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还有论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歧路。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实际效果;过分注重“学科整合”,迷失“语文本质”;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过分推崇“赏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

七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探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因: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失辩证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不恰当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李海林撰文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从语文课程改革整体来看,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正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程改革总的态势是‘软着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理念、方案和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不断暴露,不断得到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省,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四、七年语丈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的信念不可动摇

语文课程改革七年的历程,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坚实基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受到语文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七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动摇“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正如巢宗棋教授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论者指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处在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坚定课改信念,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一是排除对课程改革存有抵触心理、畏难心理、观望心理的干扰。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语文课程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语文界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有人觉得课改改错了,到现在问题百出,有些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有论者指出,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二是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未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比如一强调弘扬人文性,便松开了语文的擅绳;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便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便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将很难避免语文教育思路的大幅摇摆。有专家指出,“矫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正’。这样才能避免大幅震荡。”还有论者提出,中小学语文课改要从长计议,“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

2要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全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与“多元”融于一体;坚持“主体”与“主导”互动互补;坚持“实”与“活”有机结合。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第10篇

一 文史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突出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的自身感悟、创新思维的能力,力求突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改变人们对于教学的看法,也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意识和学习规范。通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老师的风向标的作用,在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形成自我的求知方法,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鸿门宴》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去体会课文,了解当时的历史,在难度上应层次分明,逐渐深入。第一,品读文章,体会课文中的行文妙趣。第二,课堂之外查阅相关资料,并集体讨论“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第三,楚汉争霸时期有着非常多的逸闻趣事和成语故事,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分享各自的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独立分析刘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也可根据刘邦的一生或者生平片段,谈谈各自的看法。也可组织协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五,有条件的情况下,班集体可以组织将《鸿门宴》编成剧本,待中秋或者元旦晚会时现场表演。

其实,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许多学校就举办过“走近身边的历史文化名人”活动,将语文和历史紧密联系。通过对身边历史名人的调查,学生们可做出自己的调查报告。这样的活动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目前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为高考作文的选材提供了巨大的素材库。我们纵观高考优秀作文,可以发现它们都从历史素材中汲取了营养。因此,学生的历史素养对于高考作文的影响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二 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

高中课程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也要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成为一个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好学生,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部分基础知识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它的人文性和育人功能也没有被重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

例如,学习《声声慢》这首词时,老师可以先不着急直接进入主题,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进行翻译等。可以在进行文章分析之前,把李清照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赵明诚之间的婚姻状况给学生做一下介绍,让这段历史再现。古语有云:“读其书,知其人。”只有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做一番解读,方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内涵。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话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李清照,就可以“李清照是否改嫁张汝舟”为话题,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李清照是否改嫁历史上是有争论的,根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上内翰綦公启》中的记载,李清照亡夫之后是改嫁了。但也有人认为《上内翰纂公启》的全文,始见于李清照去世多年后,很难判定它是李清照所作,至少已不完全是李清照的原作。历史上还有其他著作提及李清照改嫁,但都因缺乏证据,不足以作为证明。在经过此番讨论之后,学生的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教师应趁机鼓励学生结合李清照一生的经历,细心品味《声声慢》这首词。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气氛不再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与文学自古都是紧密联系的。我们现今的语文教材中,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普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文史结合,引领高中语文教学进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吕思勉述、黄永年记.吕思勉文史四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历史知识 运用

一、前言

自古文史不分家,文学的学习离不开历史,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战国策》与《左传》以及《史记》,这些都是文学与历史结合的典范。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离不开历史,而学习高中语文课文也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匮乏,并且盲目应用历史知识,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往往忽视了历史知识的应用。因此,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同时学习历史,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知识点之一。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运用的必要性

语文包含着历史,而历史包含着语文,历史知识对高中语文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中国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高中语文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语文综合知识。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的历史知识,而课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在素质教育中,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而是应该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让学生面向更加广泛的空间。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学习历史作品,积极的渗入历史知识,把文学与历史结合起来,汲取民族智慧。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运用的方法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联合起来考虑问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对比和归纳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历史知识运用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知识,而且对教学的效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结合历史学科,开展历史人物专题知识讲座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作,而这些作品大多是反映社会现实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发,并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研究讲座,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历史背景,研究其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把握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二)导入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本身是有故事性和传奇性的。我们可以抓住历史的这一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由于种种原因,高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影响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更加需要教师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气氛来学会语文知识,以改变现状。通过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导入,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学习历史资料时,对历史进行再现,通过历史人物解读,掌握文本中所蕴含的历史情感。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归类同一历史时期的文章与作者,并进行集中讲解分析

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的风格也不相同,而呈现出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环境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可以把某一历史时段作为主线,将同一历史时期主要作家作品集中起来进行研究。让学生探讨相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心情的变化以及作品情感表达的异同处,同时,带领学生穿梭时空,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的体会。

(四)扩展历史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历史知识的收集。而历史知识可以作为教学的材料或者观点被选入教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资料的收集讨论活动,来扩展语文的知识内涵。像这样的有目的的拓展历史知识,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对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知识的拓展,增加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更加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渗入历史知识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历史,增加历史的知识含量和厚重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历史知识包括作者本身的经历、历史背景、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等。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很好的运用和把握历史知识,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文史联系,用新课程理念审视历史作品,课堂教学多样化,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文史修养,文史兼通,按照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来进行教学,使高中语文课堂充满传奇性和故事性,渗入历史知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促进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丁辉.中学语文现代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线索梳理[J].考试周刊,2008(11).

[2]陆游,黄宝琼.我国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目标分类取向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1).

第12篇

一.自觉地置身于研究状态下工作

(一)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传递了五个核心信息:第一,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是“祖国语文”,而不是其他的;第二,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第三,这些能力是“实际需要”的能力,而不是高级能力;第四,学生要获得的语文素养是“基本”的,而不是高层次、全方位的;第五,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是“逐步形成”的,而不可能在某一阶段完全形成。

在短短的六年中,中学语文教学只能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最基本方法,使他们在进入大学或走上社会的几年里能运用这些方法,较好地学得他们以后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方法,为以后漫长的学习、工作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服务。

(二)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现状

1.研究语文教学改革试验和语文教育研究学派

全国比较有影响的语文教学改革试验项目很多。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三主四式”教改试验,“卡片教学”和“初中语文能力过关”教改试验,“初中语文能力过关即管用”教改试验,“六课型教学法”和“培养自学能力”教改试验,“点拨”教改试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教改试验,“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教改试验,“课堂教学模式”教改试验,“反刍式单元教学”教改试验,“导学式”教改试验,“课内外衔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教改试验等。

全国已形成了众多的“语文教育研究学派”。有以“求实、创新、去弊、兼容”为其特色核心的福建学派。有以追求“新锐”“专业”“沟通理论与实践”“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的浙江学派。有在语文教育史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美育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实证研究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学派。有“学术气氛活跃,学术主张纷呈,注重学理建构;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彰显海纳百川、开拓创新的学术气派”的上海学派。有“开创了语文教育文化学、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语文教学智慧论、语文阅读活动论、语文阅读体验论等理论新模式”的山东学派。有以“立足湖南、服务民众,开创湖南语文教育的致用学风;博采众长,融汇百家,建立湖南语文教育的开放机制;改善条件,营造气氛,建设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环境;求异创新,与时俱进,走湖南语文教育的科学之路”为理念的湖南学派。有以构建“语文学”为突破口,同时又直指语文教学实践,一方面彰显出浓厚的学理气息,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力图切实解决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求实”风格的北京学派……

2.研究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其治理的办法

对教学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目前主要存在四种问题:“教育规律取消论”,认为有一定知识水平就能教好学生;“远水不解近渴论”,认为教研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能让眼前的学生得高分;“教研神秘论”,认为教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故而强调条件不够,工作繁忙,存在畏难情绪;“实用至上论”,只看现实教学常规,墨守过时落后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与教学研究方面,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教学活动程式化,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薄弱,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教学研究还未形成特色,教研形式还比较单调,教研力量还比较分散,教研课题的设置还未形成完备的体系等。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研究“综合治理”的有效办法。

(1)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语文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2)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操。(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4)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5)把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做到课内外有机衔接。(6)以品味和运用语言为教学重点,注重语言训练和语文训练,加强思维训练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训练。(7)教法与学法结合,课型多样化。(8)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

(三)研究写作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规律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有知识型、经验型、研讨型、评述型和学术型五种类型。

写作知识型论文,着重介绍、阐明、分析以及矫正语文教学中的某些知识,或对教材体系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研究而后得出的结果。写作经验型论文,注重介绍在获取教育教学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把那些收获最大认识最深做法最有效的东西条理化,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阐述。写作研讨型论文,主要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解决的意见、方案和措施。写作评述型论文,立足于对教育教学领域里在一定时限里的活动、情况、现象、论争和做法等问题进行专项评述或分析。写作学术型论文,重点论述系统研究教育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表达科研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

二.在善于“述而且作”中推进“三化”

善于“述”且能“作”,这是对教师素质及其专业化发展的一个较高要求。所谓“述”就是教学,就是口头表达。所谓“作”,含义是多方面的,本文在此讨论的只是写作教研文章的“作”。

这里的“作”与“述”,是相互促进的。经常写,容易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长处与缺陷;经常写,能更积极主动地吸纳别人的最新教研成果;经常写,能对各种纷繁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这里所说的“三化”,是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实践知识理论化,把理论知识实践化,把日常工作问题化。

怎样才能做到在善于“述而且作”中推进“三化”呢?

(一)留心观察仔细分析

留心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是一个把实践知识理论化的过程。

学生课堂作文,常有不爱写老师给定的题目而自己命题,且自命题大都季节性很强,常常是“新学期的打算”“假期见闻”“纪念五·一”“庆祝五·四”“国庆颂歌”“元旦献辞”之类的。究其原因,与八股式、程式化的教学有着直接关系。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想办法纠正过去不当的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又可积极构思“作”,或谈论教改,或针砭时弊,或总结所得。

虚情假意,无病;言辞偏激,牢骚满腹;盲目求新,不近人情;格调低沉,消极颓丧:这是个别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研究切实有效的纠正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其方法确实有效,便可将其述诸文字。

(二)认真阅读勤于思考

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会经常阅读一些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假若发现谈得最多的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问题,便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素质教育的关键不仅在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而更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其本质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那么,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做人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运用哪些教育原则才有效?如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统一原则,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原则等。这些原则,是单项应用还是综合应用?是阶段性应用还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

认真阅读并勤于思考且精心实践,“作”出的文章才会有见地,才会有理论知识实践化、实践知识理论化的特点,才不会去“云”人之所“云”。

(三)努力实践及时总结

一个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家境、经历、条件、性格、认识水平、知识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有甲乙两组学生,甲组来自城镇,乙组来自农村。面对老师的提问,两组学生的反应有明显不同。甲组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并希望多有这样的机会。而乙组则不然,他们有的会竭力避开老师点名时的视线,有的甚至视被提问为受到惩罚,有的带着明显的抵触情绪对付老师提问,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就是简单地“答不出”“不知道”了事。这些学生,或许是他们以往缺乏锻炼,过于紧张,或许是他们思考还不到位,确实答不出来,或许是他们误解了老师的善意……

教师“作”时可以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谈如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问题,谈课堂提问的技巧问题,谈教师学生的相互理解问题……通过对具体工作问题化的精心研究与实践,教学会明显好转。这样,“作”起来也就更有话可说了。

三.需要有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在权钱都有极大诱惑力的今天,能安下心来“述”,已实属不易,能静下心来“作”,就更难能可贵了。潜心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要达到在善于“述而且作”中推进“三化”的境界,非淡泊名利耐得寂寞不可。

曾经见过一句这样意思的话:寂寞给人的不仅只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凡最有成就的人,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的人,但首先最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