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

时间:2023-07-24 17:0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的本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的本质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本质;民族;文化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发展人智力的媒介。随着信息化、世界化的到来,小学语文教学本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多维文化的冲突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下,在充斥着各种网络语言的背景中,现代小学语文距离它固有的学科家园渐行渐远。语文的学习本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对母语的深入理解思考以及对我国文化精髓的继承。在网络多元化时代的冲击下,小学语文的传统教育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平台,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能授人以道理,沉淀其心灵,升华其品质。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方能使语文教学之树根深叶茂、苍劲挺拔。

一、民族语言的积累与沉淀

列宁曾经说过:“语言是负载文化的工具。”语文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本国文化的滋润和培养,突出本国文化的内容,讲述本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的教育在人一生的记忆中都不可磨灭,其地位非常重要。小学语文与其说是教人文字,还不如说是为了教人道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精髓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递,流淌着精神文化的大河才会永不干涸。

小学语文的教学选材非常注重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翻开带有清新油墨香味的课本,一行行伦理的教育浮现在眼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会我们的是孝道和尊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给我们的是奋斗,“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会我们的是要有品格,不能轻易屈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会我们的是责任。书香气息中,那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文化意韵,是中国人民鲜活的血肉之躯的践行,体现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信仰。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掉的情怀。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下,语言文字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深厚积淀,继承发展并传递着中华大地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它代表着中华大地的精髓,是我们心灵宁静的栖息地,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需要不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意义。

二、解读人生的情感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小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讲解的同时要多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有所不同。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一味地解读或曲解作者本身的意思,这对文章和作者本身就是一种亵渎。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出发就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解读人生重要的是感悟,是由心底发出的精神力量呼唤的渴望,能读懂文章体现的深层含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之一。

在阅读文章特别是文言文时,由于古代文字的一字多义现象很普遍,因此在解释字义和思考行文方法时要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联系文章整体认真品位,从感性认识逐渐到理性认识,最终把写作方法学成自己的,直至“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写作是解读情感内涵的重要方式,每篇文章都有自己想表达的重点,当所获取的知识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因素,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后,学生就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从学到会用,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完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从文章中解读表达的情感,把真实生活融入到语文学习当中,以语文学习为桥梁,逐步提升文化素养,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有神有形、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悲有喜、有鲜活的生命力。

三、积累和应用才是制胜点

小学语文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应用。积语言、生活和情感之累,应生活、成长和创新之用,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根基。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很多方法,首先要重视读和背,但不能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读到通顺、读到理解。学习都是有逻辑性的,可以通过联想思维、对比思维、强化思维不断积累,不仅仅是课堂内的内容,也要在课外阅读中多多积累,当文学的树苗枝繁叶茂时,就能达到小学语文学习应用的目的。应用包括会说、会写和会联想、会理解,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品格。学习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人格,懂得世间的真善美。

积累和应用能使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谨记以人为本、八荣八耻,不断约束和提升自己的品格,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往的教育和文化。每个学生都对文章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课堂这一个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通过思想火花的交汇以及心灵的碰撞,更容易进行自我的建构,将书中的文化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乐中保.语言:人与世界联系的桥梁——读柳斌《语论十首》[N].语文报·教师版(高中),2008—1 2A.

第2篇

语文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对于基础教育阶段而言,“语文”这个概念的内涵不宜太复杂,就该特指中小学生手中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内容。鉴于这样的认识,这里我们不妨就给“语文”下一个更接近实际的定义: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广大中小学生在校学好语文、学会做人,掌握运用语言的本领所凭依的教科书中的语言内容。由此,我们不妨也给“语文教学”下个定义:语文教学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中的语言内容所进行(包括从教科书出发)的教学生学好语文、学会做人,掌握语言运用本领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语文”和“语文教学”这两个概念理性地回归本位,其意义可谓重大。

一.“语文”定位理性了,语文教学的本务自然就务实、简约了

目前,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这个定义内涵过于宽泛,并没有揭示出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实际上中小学阶段(也应该包括大学阶段)的学生所学的所有学科都应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学生的发展和提升有益。定义过于宽泛,自然也就给“语文”穿上了华而不实的“迷彩服”,导致语文什么都像就是不太像自己。当然,中小学语文学科也确实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若反过来讲,说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东西就只等于中小学语文学科,恐怕就极荒而特谬了。多少年来,我们就是用这个所有学科的“共性”来简单化地定义“语文”的,严重丧失了中小学语文学科这个特殊对象独特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语文”也就自然成了“万能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就是不怎么装“语文”)。这样一来,语文教学就自我膨胀了,也就什么责任都来往自己肩膀头上扛了,结果是越来越不像“语文教学”,净干些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的事情。近些年来,什么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悲悯教育、公民教育、环保教育等,乱花变幻迷人眼、蛊人心,语文教育、母语教育被大打了折扣,导致“人文教育”泛滥成灾,语文教学效率严重下滑,害了学生也害了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面对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如果真的能够像前文所阐述的那样,让“语文”归于本真和理性,我们也就不难让“语文教学”同时回归本真和理性了。如果“语文教学”回归了本真和理性,语文教学的本务也就自然会变得明确、务实而简约了,即教学生学好和会学语言,掌握运用语言的本领。这种本领具体包括听说读写思能力,听读是语言内容输入的能力,读写是语言内容输出的能力,思维则是介于“听说”和“读写”之间的语言加工能力。

二.“语文”定位理性了,语文教学活动自然就返本归真了

近些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些背离“语文”本质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和“语文教学”的定性和定位不够理性。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学活动出现太花哨、太喧闹、太漂浮、太离谱等一些偏离甚至抛弃本务的问题,一线教师所负的责任应该不大。实事求是地讲,在广大一线教师的心里(甚至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师),“语文”也早已被等视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内容了,一提起“语文教学”也就自然会想到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来组织的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退一步讲,如果我们当初就能够理性地看待“语文”和“语文教学”,并从一线教学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恐怕课标的一些表述也就不会那么玄奥、离谱了,教材的选文和体例也就不会脱离“语文”的本质和“教学”的实际了,一些“专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玄虚、离奇的“创新思维”了,广大一线教师也许就会更踏实,更务本,更从容了。可见,“语文”长期定义得过于宽泛和模糊,应该是“语文教学”长期定位不理性、“语文教学”的本务长期争吵不休、莫衷一是的根本原因;同理,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不务正业、随意盲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也应该是“语文”定位的长期不理性。假如“语文”理性地定位了,“语文教学”自然也就都本真、理性地归位了。果真如此,语文教师也就清楚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了,也就会理直气壮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同时,课标制定、教材编写、教学研究也才有可能随着大气候的不断改善而返本归真,并反过来再促进语文教学的返本归真,素朴务实,健康发展。可惜的是,我们“语文人”总是不能够统一这样的认识,一些人总爱自视神圣,不务正业,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如果仍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我们所输掉的将不仅仅是“语文”和“语文教学”,更是学生赖以安身立命、发展创造的母语教育,更是学生幸福美好的未来!

三.“语文”定位理性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讲,中小学各学科,唯有语文这个学科可以任人指手画脚、说东道西,因为似乎语文谁都可以教,谁想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对此,笔者认为,“语文”属性、定位、任务不明才是问题的关键,或者说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是非不断,左摇右摆,任人折腾,效率低下。近年来,“泛人文化”课堂教学倾向就很严重,教师动辄就架空课文组织学生现场合作探究,讨论并发表“独立见解”,致使语文教学的本务意识严重缺失,教学效率下滑。例如,架空课文、人云亦云地声讨周朴园的“虚伪和狠毒”(就好像这个人物就没有一点真心和无奈似的),大赞祥林嫂具有“争取婚姻自由”的叛逆精神,大批朱自清的爸爸“违反铁路交通法”,大谈“奥巴马上台当总统是马丁·路德·金领导黑人进行斗争的胜利成果”,等等。所有这些怪现象,都与“语文”的理性定位教学的本务不明很有关系。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不务正业用时过多,自然就严重削减了教学生学好和会学语文的时间,再加之教学的应试化倾向一直都很严重,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很难令人满意了。这里要强调一点,笔者这样讲,并不意味着反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人文教育,非但如此,笔者甚至认为当下一些语文教师做得还很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必须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使然,关键是语文教学绝不直截等于人文教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教语文的前提下,在完成语文教学本务的过程中有机地融入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人文教育。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天生的统一、自然的融合,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要看他是否真的觉悟,真的自觉践履。

第3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内涵;情感;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46-02

回眸几十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在建构新的课程标准和寻求新的教育理念的呼喊声中,我们发现,中国语文教育泯灭了自己的个性灵魂,斩断了自己的人文血脉,忽视、曲解甚至脱离了人文精神,而成为了一个缺乏个性、活力和情趣的“畸形儿”,丧失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一、对人文精神内涵的再度思考

凡是以弘扬人的价值,探索生命意义为特征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归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伴随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西方从古希腊开始,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人文主义思潮。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崇尚德性,把道德精神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而缺少了西方民主、自由、博爱、宽容、尊严等人文理念,窄化了人文精神。新的时代需要人文精神新的内涵,求善、求真、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自由民主、合作等理念,应该成为新时期重塑人文精神的着眼点。

如果仅从一般意义上来归纳人文精神的内涵,它应该以对人的关注为自己根本的规定性。就当代的人文精神而言,“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性、人性、人格,为本质的知识意向。它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简言之,重塑人文精神应一切以人作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作为最后的目的。而语文学科带有很强的人文性,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深刻地意识到语文学科所固有的人文因素和在语文教学中挖掘人文因素、弘扬人文精神的建设性意义。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纵观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失误,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更多地强调自然的实证方法而忽视整体的社会学方法,执教者往往把语文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理性活动、逻辑思维活动,把语文教学内容量化、模式化、标准化,而忽视了隐性的人文精神。我以为,那些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总是将科学主义理性方法的实施限定在一定量度内,正视语文学科中的模糊性的非理性因素,尽力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将它淋离尽致地发挥出来,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动心、动情,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另外,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态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往往会产生偏差。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把这种“道”的理解窄化为道德教育,把人文精神归结为政治思想教育,进而丧失了人文精神的内在本质。也正是这种在既定文化形态下所形成的文化心理,才使得以往的语文教学过分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真正内涵。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语言教学,而语言决不仅仅是死板的物质外壳和“载道”的工具,语言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语言不能游离于人而成为客体单独存在,它必须与人的主体意识和情感相融合,才能被赋予特定的社会意义,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个体之间交流的工具。富有魅力的语文教学必然要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因素,着眼于语言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个性张扬、人伦关怀和人性关爱,把人文精神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去,使抽象化、凝固化的语言文字得以激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在情感的渗透中,在不知不觉之间,思想、情操、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品味语言的精妙并学会运用语言,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科学地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因此,我以为呼唤人文精神和复归,应该是语文教改的总趋势,只有打破所谓的“模式”,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充分地挖掘语文教学中“人”的因素,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让语文走进学生内心,使学生被语文所感染。

三、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人文精神的复归

要在语文教学中增强语文学科的感染力,必须把人文精神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力求重构人文精神的优良教法过程中,还应着眼于人文精神与感染力的关系,使二者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达到一种统一,以人文精神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第4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过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汉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语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及其审美情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一、通过朗读范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激发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作为载体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主要选取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背景,不同侧面和角度,运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及其手法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朗读语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最直观上感受文章内容,而且长此以往也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语感。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范文的朗读,让学生从语文课文这些直观材料上初步感受美,激发美的情趣,逐步树立美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美的充分感受。

二、创设优美情境,以情境辅助语言,用语言表达情境,情境与文字交汇,让学生体会情境美,学会表达美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学生的审美教育中,教师如果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优美的语文教学情境,就会以情境辅助语言,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出优美的情境也可以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课文的内涵与本质,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表达技巧,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情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更能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情境美,学会表达美。

三、说文解字,在分析文章时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深刻挖掘从更高层次上体会语言美,学会鉴赏美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对这件事情有着极其深入的了解和判断,那么就会做到游刃有余。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审美教育的实施也不例外。而初中语文课程,主要是以学习课文为主。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认真分析文章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达到对文章的宏观把握与微观理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分析,透过语言文字从更高的层次上体会语言美,学会鉴赏美。

四、重视对学生的写作练习,在运用语言文字及其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美的本质,学会创造美

古人云:“文以载道。”语文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式。所以对中学生写作的训练,可谓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教师更应该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我的情感。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审美教育的实施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写作练习,激发学生的个性,在运用语言文字及其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理解美的本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创造美。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体系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育方法对语文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语文教学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改进教育方法,不仅仅能够弥补语文教学中其他教育资源缺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很严重的缺失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缺失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建议,期望能够为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 应试教育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还是以升入高中为主要目的,而高中教育的差距也是的学生和教师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进而期望能够进入到教学质量较高的高中继续学习,为将来升学做好准备。这就使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较多的时间花费在考试要点和课本知识上来,这就与初中语文的教学本质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基本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2. 对传统文化继承教育的缺失。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度的任务,是学生观念转变的桥梁,也是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因此初中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通过教育教学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延续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 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以及逻辑能力,但是由于学生逻辑能力的欠缺,导致了学生在语文写作或者书面表达方面捉襟见肘,而这也影响到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造成这种原因的本质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不足,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素质教学的要求背道而驰。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语文写作的时候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不能在写作中收放自如。

二、初中语文教学缺失的主要表现

1. 素质教学的实施流于形式。自从我国社会素质教育提出来之后就成为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特点话题,引起了我国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实际额情况是,素质教育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2. 校园文化资源利用的缺失。初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内外部文化的建设,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利用,校园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对校园文化的塑造不够重视,导致整个语文教育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

3. 教学中人文主义观念的缺失。人文教育的关键因素便是对学生的情感滋润,初中语文教学往往是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但是仅仅是德育教育却容易忽视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包括感情倾向、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等,正是由于对这些方面的缺失,才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到枯燥乏味。

三、改进语文教学缺失的对策建议

1.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根据素质教育和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目标的制定上,除了学习成绩目标之外,更要涵盖德智体等过个方面的教学目前,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培养的目标。

2. 注重校园文化的塑造。初中语文教学环境对于整个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校园环境和文化的塑造,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来培养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3. 构建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课堂。现代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引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课本知识的教育,要鼓励学生通过各方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与教材相关的更多知识,鼓励学生对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现。对于其他文学之外的文化也可以适当的接触,同构成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结构。

初中语文教育是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各种欠缺,导致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达不到其要求。因此要通过各个方面的改进,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各种缺失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中的人文格调,从而唤起自身内心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主编《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年9月.

[2] 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第6篇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课堂教学

前言:语文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教材几乎年年都有改动,新的教法也层出不穷,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只是在语文教学的表面上做文章,并没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语言艺术。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为了教语文而教的思想,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理念上来。下面根据本人教学中的一点实践体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

一、教师要主动发挥先知先觉的优势地位,不断地延伸教材

教师拥有自己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高深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第一手的教材资料和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教师自己要在课前充分地吃透教材,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针对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好教案,做到对教材及其相关知识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更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言表达才能更凝练。所以说语文教师的眼光不能只盯着教本,要打破教材观念,内敛和外延教材,大胆吸收精华,引进富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的思想能穿越时空,与各个文学大师进行交际和交流,与未来对话,与现代社会接轨。

二、教师要体现教学的“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1.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师长、是朋友,老师要利用好自己的各种角色,给学生创造一种“人文性”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反对师道尊严,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2.以人为本,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氛围。怎样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民主、和谐、轻松、愉悦呢?教师要改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袁王容说过:新的观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是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这是民主的体现。教师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和谐,课堂教学才会得心应手。

三、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做到知己知彼

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让教学方法、教学风格逐渐和学生的能力融为一体,作为教师不能不管学生的意愿、体会,缺少双边的了解;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感情,以感情为纽带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学,帮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突出学生对语文教学过程参与的主动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职责是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对教案的设计,如果学生未参与进来,学生就会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有陌生感,缺乏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充当教师手下控制的机器了,缺少了创造性的思维和学习。再如,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一来每一节课都缺少勃勃生机,老师对牛弹琴,学生昏昏欲睡。一堂课好的语文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忙碌的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和手脚,如果仅仅是老师在忙碌,而学生很少参与,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没有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就不能称之为好课。

第7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教学误区,阻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初中语文教师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解决,进一步推动初中语文的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指导意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设计探究题误区。自主探究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设置探究性课题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是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然而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探究题过于简单,有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语文文章中,探究意义不大,无法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2)一些探究题难度较大,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探究目的何在,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同样影响探究学习的效果。这两种极端的探究题设计方式,使教学目标和探究题相脱离,不仅不利于学生拓展情感,还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2.探究法误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了比较的重要性,在比较过程中理解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思维。初中语文教学应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世界中。然而实践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法存在认知误区,没有理解探究法的精髓,极端的理解为探究性学习,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开放,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将课本作为根本,对学生不符合课本的探究性学习结果进行全部否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还有一些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将全部学习内容交由学生自己探究,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纠正,影响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二、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改善对策

1.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问题设计,体现启发式精神。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体现启发思维的作用。探究题的设计并要求对课文进行再现,而是围绕课文开展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探究题设计的难度大小是初中语文教师改善教学误区的关键,设计标准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大难度,迎合学生的需求,发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导作用;3)探究题设计要全面。要在充分把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确保探究题的全面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进行积极的引导。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本质上是教学指导思想和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教学基础理论,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同实际教学状况结合起来,深入的理解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要全部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把握规律,在给予学生探索空间的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提高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的重视,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

3.归纳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存在重视教学过程,忽略教学成果总结环节的问题,根据教学教案,主观上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并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应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由教师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纠正,保护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学习古诗词时,不要只停留在诗词的字面含义上,要从作者所处时代环境出发,引导学生将作者同时期所做的其他作品作为参考,配合教师的讲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词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掌握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综上所述,只有从根本上把握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本,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开拓学习的思路,将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摆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能力、思维的全方位的发展,才能有效改善初中语文教学误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的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认识语文教学的意义,最终实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钟伟球,教师,现居福建上杭。

第8篇

关键词:农村 作文教学 弊 端 对应策略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具体地说,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这一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是写作训练。作文是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通过书面语言描绘多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更成为决定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所有语文教师都有深切的感受,就是在组织语文教学中,付出努力最多的还是在写作训练上,收效最慢的环节也是作文。同时,新课标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人们都不陌生: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

这种以“师道尊严”为前提条件的教学模式,把生气勃勃、充满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一个很容易令人厌烦和麻木的条条框框之内,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现象.而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要求教学应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语文的学习不是外加的灌输,更不是强迫.由于以上这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剖析一下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教师和学生对作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学生的写作态度存在明显的问题——缺乏写作兴趣

第三、学生缺乏足够的写作素材和生活体验

第四、教师和学生都过于轻视评改

第五、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够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预示着语文教学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和中考话题作文的不断推出,为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针对目前作文“教”和“学”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正确对作文教学活动定位、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范围实施,使作文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俗话说:认清了目的,行动才有方向,认清了本质,才能够依本而行,才不会乱了手脚,只有弄清作文教学的目的、本质和重要意义,我们才能够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序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既定的目标和命题下去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因此,作文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可以概括为“作文是写文章的教学活动,学生作文是在语文教师以学生为本位,抒发其思想感情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师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

其次、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改变传统的“为作文而作文”的现状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动脑筋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对于好动的当今中学生来说,没有兴趣是无法吸引其注意力而让其独立行文的.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激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从动机上、情境上、构思中、评价上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再次、扩大课外阅读量,为写作积累丰富素材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初学写作者的主要方法无非是格式和写法的模仿。当然这并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学生那样,仅仅是对作文内容和形式的简单抄袭。而是把别人好的东西逐步吸收和积累下来,最后再把它融合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践,最终达到融合——创新。但是,正所谓自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如建房需要积累大量材料,要进行成功创作,首先得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从何处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首先素材是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来。语文老师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并转化为写作素材。

第9篇

祝禧先后进行了活动化语文教学研究、开放性课堂实践、综合化语文教学实验,在语文的教学方式、学习形态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操作层面研究并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她于2004年深入到对语文教学终极目标与学生终身关怀的追寻,提出了“文化语文”的命题并进行了实验。可以看出,“文化语文”不是心血来潮、空穴来风,而是祝禧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自然的、逻辑的结果。

祝禧的“文化语文”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提升语文教学的文化品位与含量;放眼语文学科的文化边际,开放语文教学的境域;关注文化的熏陶、濡染功能,让语文教学在对学生人格养成和终身发展中充分发挥奠基和建构的作用。这是锲入了语文教学本质和终极价值的可贵追求。最近几年祝禧和她的团队为了教育梦,在东洲小学做了认真的也是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初步进展,“文化语文”的教学模式正在建构,而它的完善和优化则需要更为持久不懈的实践与研究,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何广余(江苏省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副团长):文字不是简单的信息符号,而是文化的承载体,它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丰盈的文化内涵,鲜活的文化精神。语言承载着文化,繁衍着文化,发展着文化;而文化浸润着语文,光华着语文,灵动着语文。

教师是文化传承、传播的主力军,语文教师更是首当其冲。语文教学理应引领学生在人类文化的浸润中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宏气势与深刻内涵,充分弘扬文化意味,培养文化人。祝禧的文化语文就是基于语文教育的本质的研究。

施建平(江苏省特级教师、情境作文的探索者):祝禧老师倡导的文化语文着眼于文化,立足于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建构语文教学,注重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使语文课满贮文化的精华,达到了以文化“化”人的目的。她的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以传统文化为源泉,提取文化意象。二是以古典诗人为依托,丰富文化内涵。三是以资源整合为途径,开阔文化视野。四是以教师导引为契机,体现文化关怀。五是以学习创造为手段,促进文化生成。

祝老师将语文教学视作文化过程,将学生视为这一过程中的文化要素,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化意象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利用各种手段演绎出充满魅力的文化景象,从而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色彩斑斓、意蕴丰富的文化生活。

许新海(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我是看着祝禧老师成长起来的。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东洲小学在开始创办之时,他们就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十几年来,从“活动教学”到“开放教学”再到“文化语文”的研究,祝禧走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她不仅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更站在大语文课程的高度上重构小学语文课程,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我以为,文化语文强调从“文化”和“心灵”的视角来解决儿童的精神发育问题,这是人的成长中最突出的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追求真善美,让他们在语文文字无穷的魅力中获得文化的基因、生活的视野、生命的精彩。我希望祝禧老师不懈追求,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语文课程,形成基本的操作范式,让文化语文成为大众化的语文。

吴勇(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首先,真实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积累与积淀。语文仅仅是字词句章、听说读写吗?显然不完全是。有位哲人说过:“文化就是茶杯上的茶垢,只要经历积累的过程,都有文化流淌。”其次,真诚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感悟。在自然、自醒、自悟的情景与引导下,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走进表里如一、诚实守信的真诚状态,也才能走出厌倦、懈怠、内耗的怪圈。再次,真情的语文教学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与其说“文化语文”是一种教育理念,倒不如说是一种小学语文的思想心向和范式。祝禧在“文化语文”的实践与研究中,揪住“真”,环绕“真”,创造出一方属于她所特有的真实、真诚、真情的小学语文教学新天地。

周益民(江苏省特级教师、诗化语文倡导者):现代人爱用“距离”隐喻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状态,于是,我也不能免俗地开始考量自己跟祝老师的“距离”。我们是同乡,小学、中学、师范都是校友,曾做过两年的同事,有那么几次,还在同一期刊物上成了邻居,又是同一批被评上的“特级”,这样复杂的渊源,恕我寡闻,在国内小语界似乎尚无二例。

不过说句实话,我一直觉得自己同祝姐的距离不小。在我刚工作尚懵懂未懂的时候,她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已进行得如火如荼;随后几年在东小潜心研究她的语文活动教学,课堂教学与论文频频获奖,赠我的那本专著此刻就摆在我的案头。当我一边摇头叹服一边暗暗使劲想迎头赶上之时,却又听闻她新的研究规划与思考方向,她开始了“文化语文”的探索之路。

她凭借什么保持着这种领跑的姿势?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对文化背景的积淀?对教学艺术的砥砺?最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因为她拥有一颗为了儿童的真纯的心。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启发式 内涵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而在这个时期中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关键。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引导调节教学过程、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性步骤或程序。语文教学方法,是指语文教学中处理语文教材、设计语文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把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逻辑程序。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最值得研究和最值得期待的方法之一。

一、教学方法内涵

教学方法是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要通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此,教学方法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制约;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结合过程,就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具有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要求,因此,教学方法必须能够适应这些知识体系的要求,并受其制约。

语文教学方法以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其构建的前提和基础。而目标是不断发展的,内容更是经常改变,因此,语文教学方法就不是一种固定的方式或者动作,而是一种动态的系列活动,是在激发并引导学生以自我活动的方式去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并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过程。这就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本质。

二、启发式教学思想概述

最早提出启发式的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他说:“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论语・述而》)“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诽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告诉我们: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必得使学生愤而若饥,诽而若渴,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如此则识思深也”。

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的教学观点跟孔子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他说:“我的技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彻底审查年轻人头脑中产生的思想到底是一个虚假的幻象呢,还是一个崇高而真实的产品。”

从本质上说,启发式就是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能有所发现,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启发式的先进性表现在它对学生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开发,在于它对最终实现完满人格发展目标的期待。时至今日,启发式的先进性益发显豁,益发成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时代需要。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联系

启发式教法和学习方法的关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教法和学法分别是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研究语文学习的过程。教法决定于学法。好的学法在于积极思考,务求自得。那么,好的教法就是要激发思维,做好学习的榜样。教和学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对立统一于对语文材料的认知过程中。教师的教应该是自觉的,达到自觉的程度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应该是主动的,在主动的状态下才能有效地发展。语文教学法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学生的主体性,一个是语文课程的本质。背读法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之一,阅读中也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听说和写作的学习也有许多符合学科特点的规律性的方法,只要坚信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的主体性也唯有在他作为主体的活动中才能获得发展,进而切合语文学科本质特征,抓住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教和学的好方法就会被我们发现和使用。

四、启发式教学方法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总的要求就是把语文课程艺术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就是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教案设计要有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做到科学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

(一)标准明确化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年级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切实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把这一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贯穿于每一个教学步骤中,使整个教学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在的逻辑清晰严谨。

(二)程序科学化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身的结构复杂的体系,这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序”。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要体现他们之间的整体性、阶段性、连贯性;阅读教学设计、作文教学设计、课外语文活动设计,要体现他们之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o

(三)设计要“实、新、活、交”

实,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实在,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紧扣教学目标,给学生真实感受、真切体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隔靴搔痒,远离学生的心灵。

(四)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不是线性的、片面的依存关系

教学目标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方式。一般说目标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但在有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方法制约目标的情况,例如,文学教学要运用造就文学事实的思维方法,因为文学是从审美角度来把握客观现实的,是客观真实艺术化的审美认识方式,但是如果我们用纯粹理性认识的方法来处置它,就如现在许多中学课堂上流行的那种分解的、抽象的教学法,那么,文学作品就会只剩下几根筋,其美感就消失殆尽了。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情感;培养策略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为进一步顺应加强学生的素质需求,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应做出适当调整与优化,以确保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目标。因此,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融入审美元素,提升审美技能,其在本质上也与素质教育目标相呼应,具有情感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根据新课改要求和标准,高中语文教育工作应适时对教学目标作出调整,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情趣以及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美、体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通常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固定于教材内容的传输,并且将教学目标限定为“传道授业解惑”,但对学生而言却缺乏一定的兴趣和吸引力,同时也不能充分满足培养高中生审美情感的需求。仅从身心特点与年龄特点来看,该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思想、旺盛的活力和澎湃的青春热情,而这些均会导致他们对于审美情感的追求更为强烈。在语文教学改革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学校开展素质实践教育的需求,不仅有效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情感,而且也使得很多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教材内容的哲理美和人性美,尽享其中的快乐与自由。常言道,“兴趣是最佳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促进健康快乐成长,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凭借独有的优势在审美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既引导学生塑造基础道德,又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感,也就意味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一)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标志形象,提升思想境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鉴赏作品的语言文化是其重要环节之一。通常说来,形象生动的语言总会蕴含着饱满的思想情感,能够营造富有诗意的境界。例如,教师在讲授《天净沙・秋思》时,要求学生朗诵这首散曲作品,尽管远隔数百年,但作品中的画面仍然呈现在我们面前,进而使学生在脑海中不禁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流水图。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该首现代诗歌的语言极为秀丽脱俗,其节奏轻柔委婉,正如动听的钢琴曲,而且整部作品充斥着丰富的情感,无不耐人回味。针对文学作品中的标志形象,高中语文教师应在分析具体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刻体会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功能,从而感受语文教学的意境美。

(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形成情感共鸣

为提升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情感体验,深入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很多教学文章常常汲取了作者的生活、情感和思想等精华,当然这也是最真实的环境写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在本质上也就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为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教师必须合理运用作者的思想情感来熏陶并影响学生。例如,在教授沈从文的《边城》中,要想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创作背景、体会思想情感,即作者厌恶城市生活的市侩与庸俗,却向往淳朴真挚的乡村生活。小说《边城》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如诗的天堂,主人公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和思想。我国当代作家汪曾祺指出:这部作品描述的是与城市生活相对立的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有纯天然的人物,而且也有纯天然的文体,以此达到至善至朴的效果。作者运用众多笔墨来个体现最原始的生命,并且对那些尚未异化的小说人物包含情感,从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循循善诱,采用联想方法将文学作品内容深化为情感思想。

(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果

通过充分挖掘作品的标志形象,以及深入体会创造者的思想情感,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感。但是,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逐渐丰富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在目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均得到广泛运用,仍以沈先生的《边城》为例,教师对文本内容的叙述直接以动态的图像进行展示,不仅增强高中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感,从而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又如在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r,如若配声乐背景,其意境更为优美真实。另外,在面对文章中出现大量专业术语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兴趣不高,如果借助记录片形式来了解这些术语,势必就会容易些,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体验。

(四)运用高中语文教材知识灵活引导学生的道德操守

语文教材凝聚着前辈们的思想智慧,绝大多数内容都闪烁着伦理光芒,进而引领着学生的思想进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目的在于使得科学的思想道德深入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充分彰显情感意义、伦理道德,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包身工》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尽管两篇作品的创作手法有所区别,但都对学生的心灵有着强烈震撼,而且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升华他们的伦理道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高中生的探索热情与兴趣爱好,融入审美情感元素;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核心形象,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实现作品与受众者之间的情感共鸣;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并利用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操守,从而进一步强化高中生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刘国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3(22).

第12篇

创造力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功能,也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扩大效益的内在动力。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必须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按心理学的原理,学生学习动力有外在动力(如,奖励或惩罚等刺激所产生的动力)和内在动力(人的认知需要――认识和发现的需要与审美需要所产生的动力)。外在的动力是短暂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奖励或惩罚刺激。持续不断地反复使用相同性质的刺激手段,刺激效果会逐渐降低,甚至还可能产生与刺激目的相反的效果。内在动力则没有这些局限,内在动力来自人的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因而它具有强烈的求新特点,这种求新的认知探索和审美追求,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如果能够充分激发、诱导和利用学习者的内在动力,让它充分发挥出来,它就表现为一种创造力;创造力一旦得到充分发挥,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使学习者产生内在动力。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是最易产生认知探索和审美追求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学能把创造力培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过程始终表现为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价值的过程,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教与学双方就会永远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其教学效率与效益便自然得以提高。

一、消除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所以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淀很深厚。中国的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精华,不但过去有用,今天有用,将来也还有用。但必须看到,它也有不少消极因素,这些因素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表现是,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封闭性教学模式和僵化的思维模式。反映在阅读上,突出地体现为“解经”;反映在写作上,突出地体现为“宗经”。这种僵化的观念和方法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占据统治地位:文本理解上的贴标签化,理解依据上的唯教参是遵化,课堂结构上的刻板程式化,教学方法上的填鸭灌输化,作文内容上的瞎编抄袭化,作文形式上的陈腐八股化,等等。这样的教学结果,不只是学生语文能力低而已,更为有害的是它造就出了大量“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墨守成规、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的人,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所以,语文教学要体现出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得消除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二、教师要走出“传授式”和“应试式”教学观的误区

创造力培养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干扰,从整体上看,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还很不适应创造力培养教育的要求,其占主流的教学观有两种:①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传授知识的传授式教学观;②认为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是教师最主要任务的应试式教学观。这两种教学观使大量的语文教师不敢把课文当作例子,而只能做课文的奴隶;无法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没有把学生会学当作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是把会考试作为终极目标。这样的教学观所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当然是保守封闭的,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培养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观呢?那就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才能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才能使师生的创造力都得到发挥和发展。

三、处理好创造力培养与语文基础建立的关系

创造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技能的掌握和习练,但并不是把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性价值来追求,而是把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现教育目的工具性的价值来追求;不是把已习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而是拿去应用,去获取新知,在获取新知中学习创造。基础知识的习得积累和学习创造,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次,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习练,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了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造力,只能停留在儿童的水准上;如果只重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习练而不创造,则不但创造力无法形成,基础本身也不能真正建立起来。那么基础建立与学习创造怎样有机统一呢?基础要从语言的特性出发去确定,从立足语言应用去构建。什么是语言的特性呢?于漪老师说得极科学,她说:“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现行的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必须加以更新,因为它存在两大弊端:①它不是从立足于语言的应用来确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系统,而是把大学的研究型课程中的那套基本知识加以简化和浓缩而构成的;②它丢弃了“人文性”,所得出的一大套名词术语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这些弊端极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必须对现行的“语文知识”进行重新认定和构建。语文教学必须围绕语文的基础内容,花足够的时间和力气,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它们,建立起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理解知识如果没有形成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哪怕知识积累得再多,也无助于创造力的形成。应该注意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应用,目前语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层面上,而忽视了知识的应用。从另一角度说,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去独立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创造。

四、重视生活经验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当前的语文教学缺乏创造力培养功能,忽视生活经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又一重要原因。由于长期以来对语文的性质未能全面科学地把握,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导致了语文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成为象牙宝塔。语文一旦失去了生活这一活水,创造力自然枯竭。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对生活经验的依赖较之数理化,更加离不开。因为中小学的语言学习,主要是一种言语训练应用,而不是像大学那样,将其抽象为语言学来研究。这就决定了脱离生活的语言习得便成为空谈,培养创造力也自然只是奢望。所以,语文教学要把重视生活经验积累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自觉树立“大语文观”,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从而获得创造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