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方案

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方案

时间:2023-07-24 17:0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方案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10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0.058

护理绩效考核是护理管理工作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夯实基础护理、优化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重要保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们对临床护理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护理绩效考核中着重于对护理人员工作量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管理的量化考核,从而造成考核结果有失公平,无法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导致绩效考核方案实施效果有限[2]。因此,如何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成为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3]。为此,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5月起实施全面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5月起对笔者所在医院20名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其年龄22~46岁,平均(29.73±4.28)岁;工作年限2~26年,平均(10.38±1.24)年;其中大专学历3名,本科学历2名。1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

1.2 方法

1.2.1 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对笔者所在科室各病房进行整体护理分组,实施责任包干制度,将20名护理人员分为5个责任组,每组4名,设1名组长,3名责任护士,各责任小组均负责4个病房,12张床位,制定连续排班制度,护理期间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医院简介、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由护士长管理整理护理工作流程,包括工作分配、人员配置等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各组长采取8 h上班制,但需保持24 h负责,对本组成员工作内容及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组织本组参与抢救危重患者、定期探查病房、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对本组成员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监督与检查。另外,整体护理人员之间均可相互监督,即上下级相互监督,责任护士相互监督。月底对护理工作量、质量及风险进行量化绩效考核,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奖金作为鼓励;发生严重失误者,将当月绩效工资扣除,并提出适当批评。

1.2.2 实施方法

1.2.2.1 工作量考核 工作量考核评分占总体绩效考核评分的1/5,依据工作岗位的具体特性,赋予不同分值,如给予A班(7∶30-16∶00)、P班(16∶00-0∶00)5分,给予N班(0∶00-8∶00)6分,组长可赋予6分。另外对各护理人员具体护理内容赋予相应的分值,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预防压疮等分值具有一定差异。月底汇总评分。

1.2.2.2 工作质量考核 护士长根据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讲、护理技能、护理文书,各项工作质量合格者可得满分100分,扣除不合格处相应分值。每月对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及技术操作进行检测,得分≥90分者,绩效考核评分加1分,80~89分者绩效考核评分无加减,

1.2.2.3 护理风险考核 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共同商讨不同护理工作相应的风险系数。如进行深静脉置管、留置静脉穿刺、输血等具有护理风险的操作时,护理风险系数增加10%,绩效评分加8分,对围术期患者与急危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者,护理风险系数加15%,绩效评分加10分,在对抢救器械、药物等方面管理工作完成较好者,护理风险系数加5%~20%,绩效评分加5~15分;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导致并发症者护理风险系数减15%,绩效评分扣10分。

1.3 观察指标

(1)随机抽取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实施前后的8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参与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讲、护理技能、护理文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风险越低[4]。(2)应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护理人员技能、态度、治疗环境等方面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100分,90分以上者为非常满意、75~90分者为满意、60~74分者为一般,60分以下者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 检验,P

2 结果

2.1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31,P

3 讨论

量化绩效考核是指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有效性、连续性、积极性等内容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优化后给予量化评估,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护理人员素质、工作能力、岗位特征评价依据,从而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薪资标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5]。在确保护理质量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护理风险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关键性意义[6]。本研究即深入探讨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第2篇

1一般资料

骨科病区分为关节、创伤、肿瘤、小儿骨科、运动医学等5个专业病房,护士长5名,护士82名,其中男性5名,占6.10%;女性77名,占93.90%。年龄21~44(28.21±12.47)岁。学历:硕士5名,占6.10%;本科57名,占69.51%;大专15名,占18.29%;中专5名,占6.10%。职称:主管护师18名,占21.95%;护师32名,占39.02%;护士32名,占39.02%。

2方法

2.1分层次设置护理岗位

建立以“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为框架的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制订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明确其岗位职责。

2.1.1责任组长

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5年;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技术操作,具有较好的沟通和带教能力。主要职责是强化级别监督机制,增加护理质量管理,对疑难危重症患者及时观察、随时记录,检查、督促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并承担助理护士及护生的教学工作。

2.1.2责任护士

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护师及以上职称2年;掌握本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具有掌握较好的沟通和带教能力。主要职责是根据医嘱完成落实本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操作,满足患者所需,加强健康教育,负责终末处理。

2.1.3辅助护士

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或护士及以上职称2年;取得注册护士证书;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学理论,初步掌握护理程序理论;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主要职责是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床上、床下活动,观察体温、脉搏并记录等,其工作时间以患者的需求来确定。

2.2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实施绩效工资分配

实行按岗位定系数与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方法,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4]。绩效管理委员会由病区护士长、责任组长、高年资护士等3~5名组成,委员会对各病区护理人员按骨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方案进行检查督导,每月委员会计算出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报财务处发放。护士长的绩效系数基数为1.2,责任组长的绩效系数基数为1.1,责任护士的绩效系数根据其工作年限的不同,介于0.8~1.0,辅助护士的绩效系数基数为0.6。

2.3确定项目指标的考评标准

设计骨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方案,涵盖3个方面14个指标:护理病区工作质量考评(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文件书写、急救药品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6个指标)、护理病区安全工作考评(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等3个指标)及护理科研教学工作考评(理论授课、业务学习、教学查房、护理论文及申报课题数量5个指标)。每月月底由绩效管理委员会成员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参考各层次护士的绩效系数基数完成护理人员的绩效考评。

2.4效果评价

2.4.1患者满意度

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4个方面,以患者是否满意为判断标准。病区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每周星期五下午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绩效管理前(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和实施绩效管理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别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各40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2.4.2护理人员工作评价

自行设计骨科护理人员工作评价调查表,包括工作满意、岗位薪酬、医生(共55名)对护理人员总体评价、工作决策和胜任度4个方面,总分40分,各项分值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其中护理人员工作决策包括5个部分:了解护理人员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护理职业有关的需求、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护理职业有关的信息能力;做出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护理决策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5]。胜任度是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胜任力的体现,包括3个方面:①个体特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及内驱力6个层次;②行为特征;③工作的情境条件[6]。由病区护士长、责任组长进行他评和自评相结合。实施绩效管理前(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和实施绩效管理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护士长在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对护理人员及医生进行调查。对护理人员发放问卷82份,回收82份,有效回收率100.00%;对医生发放问卷55份,回收55份,有效回收率100.00%。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应用2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3效果

3.1实施绩效管理前后骨科病房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1)

3.2实施绩效管理前后骨科病房护理人员工作评价比较(见表2)

4讨论

4.1实施护理人员绩效管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实施绩效考核,并使考评指标充分量化,便于操作,使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可行、公平、公正,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表1结果显示,实施绩效管理后,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1)。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和患者需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合理安排人力,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发挥不同护士的潜能,有效地采用激励及绩效考核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4.2实施护理人员绩效管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3篇

高血压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最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我国因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居死因的首位[1]。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巨大,据2003年统计,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为300亿元人民币,脑血管病为263亿元,心脏病为288亿元,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花费的直接和间接费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1]。而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将无锡市滨湖区高血压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健全基层全科服务团队,实行双向转诊

根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市级情况组建全科服务团队(由临床医生、护士、防保医生、村医组成)。实行网络化户籍制家庭保健管理,推行全科医生负责制管理模式。依据地域现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利用区域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电脑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罡正系统、东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与上级医院构建绿色通道 。充分利用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优势,建立专家门诊、健康宣讲团,使社区居民能就近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

2 实行规范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估

我区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对所有患者每季度进行电话随访,每月对本组高危患者进行1次人户随访,每3个月请相关专家进行 1次专题讲座,每3个月办1期健康教育宣传板报,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日常医疗咨询并发放健康处方等。在随访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BMI、腰围等,半年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一年对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 建立团队绩效考核机制,强化服务意识

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内容进行细化,推动团队绩效考核。切实将社区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纳入考核中来,实现团队成绩与奖金切实挂钩,以提高团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提升团队人员素质。服务站将人才的培养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积极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职称教育、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培训以及健康管理师培训。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全科服务团队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4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治效果

要求各单位充分利用宣传日、讲座、展板、咨询、折页、电视媒体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鉴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专业人员相对不足,很难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持久的规范化管理,并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2-3]。

5 防治管理工作体会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高血压患者得到规范管理,依从性明显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有所增强。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利用信息软件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测压、随访,并对控制不良对象进行个体干预、针对性指导。通过努力,居民测压率和知晓率有明显上升。对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及预警方案,对居民定期随访、正常干预、健康教育、使其树立健康意识等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第4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对人民负责的教育为宗旨,树立"师强校强"观念,尽最大的努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搭建学习、创业和成功的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工的工作积极性。借助学区内领导关心,专家引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区域整体教师队伍素质,打造精英型教师队伍,推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区域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打造优秀的德育工作团队。

2、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4、关注师生安全和身心健康。

5、加强师德建设,学区内师德水平有明显提升。

6、教师的文化水平明显提高,教师学历达标率90%以上,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所有教师都持有所教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书。

7、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篇以上。

8、积极培养教学名师。

9、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教师评优、评先方案等,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10、继续开展深化十星级学校创建活动。

三、工作重点

1、帮助各学校进一步树立德育强校的理念。本学区部分学校学生工作缺乏统领校本实际理念,学生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梯度层次。学区针对这一情况,将加强指导和培训工作,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以提升学生工作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无效性。

2、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全面提高本学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

3、开展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平台。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疏通学生心理渠道。

5、抓好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教育,加大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力度,开展留守子女主题教育活动,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重视养成教育,建立适合校情的学生日常管理机制,以学生行为规范为抓手,在学生中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系列活动,如:个人卫生、课间礼仪、排队集合、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爱护公物等方面。

7、规范各校招生行为,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招收一年级和七年级新生。

8、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

四、思想政治工作

定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当前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要创新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观看影像资料与网上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五、考核工作

①制定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按月、按学期对干部进行考核。

②认真做好20nn年的年度考核工作,对各校推荐的优秀等级教师进行公示、考核,对各校推荐的不合格等次的教师进行认真复评。

六、人事工作

①认真学习传达上级各类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在规定的时间内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总结反馈到位。

②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学校岗位设置的测算工作,为暑假教师竞聘上岗做准备。

七、具体月份计划如下:

一月份

1、年度考核工作

2、召开校长会,讨论交流学校干部绩效考核方案

3、建立学区内教师业务档案

二、三月份

1、走访慰问困难教师

2、开展读书报告会

3、开展"师德师风推进月"活动,评选学区师德先进典型。

4、配合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校舍鉴定加固工作。

5、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

6、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7、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护绿活动

8、举行青年教师听评课活动(小学每学期1-2个学科,初中每学期2-3个学科),具体将依照教研室活动安排。

9、开展中小学师生书画竞赛。

10、开展十星级学校创建活动。

四月份

1、举行学区师德先进个人演讲活动和教师代表座谈会

2、学区内学科带头人公开教学示范活动

3、辖区学校后勤、食堂管理互查。

4、启动"青少年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动(巡回讲座、主题队会、活动简报)

5、开展学区内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调研,召开学生双休日活动研讨会

6、结合清明节,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7、召开学区成员学校课题研究推进情况交流会

8、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

9、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10、学科带头人公开教学活动

五月份

1、学区期中工作互查,进行教、学情评估。

2、进行学区获奖教师优质课展示。

3、每学期组织一次学区教师"五认真"互查,优秀教案在区域范围内展示。

4、开展"防雷减灾教育周"、"科普宣传周"活动。

5、举行庆六一学生文艺汇演

6、期中工作检查,期中总结会

7、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

六、七月份

1、组织开展学区成员校学情、教情调研,总结学期工作。

2、在区域内开展《构建学校教学质量自我管理的行动研究》,每年进行一次交流。

3、开展学区内学校各类岗位设置测算工作。

4、制订学区暑假干训、师训计划。

5、检查学区学校财务内审、后勤工作资料有关记载整理汇总工作。

6、开展"环境教育周"、"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7、组织教师举行20nn年度优秀教育论文大赛。

8、布置"三爱"主题教育月活动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9、认真开展"十星级学校"、"校园之星"、"三好学生"、"文明宿舍"等项评比活动

第5篇

为有效调动公共卫生单位与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X月X日-X日,由县卫生局牵头,会同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人劳局组成X个绩效考核小组,对全县X个公共卫生单位和XX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2012年第一季度绩效考核。现将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考核结果

考核组根据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XX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X卫办〔2011〕XX号)文件要求,通过采取查阅资料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人事财务管理、院内建设与管理、群众评议与监督等七个方面工作重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详见附件。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各乡镇卫生院完成了从重医疗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新的公益性运行机制转变。

(一)基本医疗服务。

1、大部分单位均能够向群众提供农村适宜基本医疗技术服务,规范诊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病症进行恰当的处理与转诊。严格执行临床诊疗技术规范,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做好医疗废物处理、污物无害化处理。建立了院感组织,有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及措施。

2、病历、护理文书书写较为规范,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处方书写基本规范。门(急)诊人次、出入院人次、出诊人次、辅助检查总人次数等较以往同期有所增长;次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有所降低。

3、各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金额比例均≥70%。药房达到规范化要求,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均按《采购目录》和网上采购药品有关规定执行。

(二)公共卫生服务。

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启动以来,各项目管理单位和项目执行管理单位都高度重视,通过三年的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项目规范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考核发现,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理顺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电子档案录入率和档案质量均有一定程度提高;能够按照新的管理标准进行重点人群管理,慢性病人管理率、规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有所提高;重点人群查体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稳步实施,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工作积极推进。通过调查,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对于开展的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重点人群查体、定期随访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大部分单位对新农合政策宣传到位,补偿方案、报销流程、常用诊疗项目及药品的价格、住院及门诊补偿信息等均在公示栏内予以公示。能及时、准确的上传住院及门诊信息,并认真核对病人身份,开展即时结报。

(四)乡村一体化管理方面

通过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工作环境和面貌得到一定的改观,医疗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完成XX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XX个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各乡镇卫生院能够协助县卫生局建立乡村医生准入制度;不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进行督导。

(五)人事财务管理方面

    未发现非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会计账簿设置齐全,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核算符合规定。

   (六)院内环境与管理方面

    大部分单位服务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服务设施进一步规范完善,床单物品清洁卫生。院容院貌整洁、安静,秩序好。基本都能按要求制定各项制度和便民服务措施,公开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公开身份上岗,现场随机调查20名病人或病人家属填写满意率问卷,群众满意率均达到80%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管理体系不健全。有的单位虽建立医疗质量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病案质量管理等组织,但也是形同虚设,应付检查了事,平时不开展工作,不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制度不全,执行不严,监督不力。建立的各项医疗质量制度不全,执行不严,有章不循,又缺乏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表现在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按《处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皮试结果无双人签名,院感措施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存放未使用有盖垃圾桶。

(二)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够规范。少数单位只注重任务量的完成,而忽视了服务质量,建好的居民健康档案未实行动态管理,使用率不高和更新不及时,慢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不规范,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浮于表面,宣传对象、宣传内容不切实际。 

(三)新农合管理。部分单位没有专门的新农合宣传栏,无公布就诊流程图或内容过于陈旧,未及时更新内容,没有及时上报月报表,没有及时识别住院病人参合身份,患者出院未及时结账补偿,没有及时公示参合农民补偿情况,未能及时上传医疗服务信息。

(四)人事财务管理。部分单位收费员未能做到日清月结,收费款未及时存入银行,存在资金安全隐患。

(五)群众评议与监督。部分单位虽设有意见箱,但无开箱记录,无双人签字;未开展病人及群众座谈会;未开展门诊及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无病人及群众评价结果。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医德医风的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工作,加强督查指导,规范医疗操作,确保医疗安全。

(二)加强交流、学习与指导。各乡镇卫生院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借鉴好的经验与做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及卫生监督所等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督查、指导工作,指导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各乡镇卫生院要以绩效考核为动力,针对此次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认真整改,明确功能定位,切实提高卫生院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枢的作用,为群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附:

1、XX县2012年第一季度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汇总表

   2、XX县2012年第一季度公共卫生单位绩效考核汇总表

 

 

 

                            

 

 

 

 

 

 

二一二年X月 日

 

 

 

第6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88-01

我院神经内二科自2010年4月定为首批试点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一年多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护理人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1],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同时加大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考核,患者满意度提高。

1 具体方法

1.1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士按职称、年限及工作能力分层次使用,设2名责任组长,每名责任组长下面配备2-3名责任护士,2名助理护士,每人包管6-8名病人,按照住院患者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要求,对其实施全程、连续性护理,做到8h上班,24h负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各班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细化各班工作流程。

1.2 实施绩效考核 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将日常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根据护理人员的分层、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护士的基础护理、培训情况等分配奖金,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3 简化护理病历书写 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专科特点将护理记录表格化,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房,观察病情,与病人沟通,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2]。

1.4 加强业务培训 护理部组织对17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达标。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利用晨会时间共同学习《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并定期进行考核,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1.5 强化基础护理 根据分级护理标准,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制成公示牌张贴在病房,向患者主动公开服务标准和内容。按照分级护理标准,为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洗脸、梳头、喂饭、洗脚、翻身拍背、协助大小便,为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协助完成生活护理。科室建立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记录本,责任护士将自己为每位患者实施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床号、姓名、服务项目并双签名(护士签名、患者签名)。护士长随机检查护士的完成情况。

1.6 强化健康教育 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进行饮食、心理、生活起居、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并根据病人的个体化需求进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向病人发放健康小处方,科室设置健康专栏等方式向病人进行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护士在床头交接班,做治疗护理的同时,抓住点滴时间对患者进行宣教。

1.7 实施“123”服务 “1”是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一针准”。即对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前,要求护士充分评估,依据病人穿刺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方式,承诺一针见血。“2”是两个到位。即患者首问负责到位;探视陪护制度入院宣教到位。“3”是患者床前温馨问候三句话:即“称谓+您好!今天感觉舒服些了吗?有需要帮助的吗?”

2 效果评价

2.1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护士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基础护理到位,健康教育到位,服务态度到位,使患者身心舒适,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由开展前的92%提高到99%。同时,强化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提高了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护理部、科室强化专科护理培训、加强基础护理培训、为病人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使护士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护士能够按各项服务标准安全、准确的实施各项治疗护理,全面细致的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更加到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低。责任制整体护理,绩效考核,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带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3 体现了护士的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 护士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体,通过这项活动的实施,转变了服务理念,由传统的“要我做”变成了主动的“我要做”;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护理模式,护士能够积极主动地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充分体现了护士的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同时对优质护理服务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4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二科多为偏瘫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很高,通过实施基础护理,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检查患者的皮肤,为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定时擦浴、及时使用气垫床,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功能锻炼指导,鼓励和督促患者坚持锻炼,增强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服务理念、护理模式、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这项活动调动了护士的积极主动性,使患者得到了切实可见的实惠,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第7篇

逐步实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是近三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的五项任务之一。以城乡居民人均15元经费实施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措施。我市自启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各县(区)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项目实施总体顺利。但由于服务能力偏低等原因,不同程度存在项目推进缓慢、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扎实推进国家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市各族人民提供生命健康安全保障服务。

二、目标任务

立足于全面完成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指标,稳步推进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目标任务,制定以下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指标及项目绩效评价目标。

(一)居民健康档案: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4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

(二)健康教育: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为目标,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全民健康教育。全面完成市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健康教育项目指标任务。

(三)儿童保健:以加强儿童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的0-36个月龄儿童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按照服务规范进行随访,管理率达到85%。

(四)孕产妇保健:以加强妇女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管理率达到85%。

(五)老年人保健:以关爱老年人健康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实施健康管理,管理率达到60%以上。

(六)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目标,对有预防手段的各种传染病实施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在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常规疫苗接种任务的同时,积极完成省卫生厅规定的乙肝疫苗、脊灰糖丸疫苗的接种任务。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以及时、准确掌握各种疾病发生、流行状况为目标,做好各种卫生应急工作。对辖区内发现的各种传染病要进行登记并及时报告,积极开展现场疫情处理;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应急管理,加强基层卫生应急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及处置能力;普及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素质。

(八)慢性病管理:以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管理为重点,逐步开展各种影响人群健康的慢性病管理。对辖区内35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筛查,管理率达到90%以上。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目标,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率达到95%以上。

(十)认真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7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18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按照《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对各县(区)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按时报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配合市财政局负责完成市本级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并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卫生厅。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在市卫生局制定的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办法基础上,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对各县(区)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病院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专业指导机构,负责对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技术服务指导,负责基层业务骨干培训,负责完成辖区内的项目工作任务和相关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业务承办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并完成项目实施情况的绩效评价工作。各县(区)要及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明确下放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城镇社区服务机构不健全的县(区),其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也可确定为服务机构。被确定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对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必须按服务包提供,服务项目不得缺项,服务区域和人群不得留空白,做到全面提供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三)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1.项目管理。各县(区)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项目,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督察,并及时征求城乡居民的意见建议,不断总结完善工作,直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实施统一、规范、有效。

2.资金管理。市、县(区)财政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包括资金使用范围、内容、各项目成本核算及要求和考评办法等。各县(区)要根据《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办法(试行)》,合理划分九项服务内容的服务成本,按照项目执行的质量、数量等情况兑现资金。资金使用按照先预拨、考核后结算的方式管理,预拨资金按80%的比例预拨,余下的20%经费待年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对于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县(区)要相应扣减资金并责成落实。各县(区)、卫生、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项目资金。

3.监督管理。市、县(区)卫生、财政部门要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指导和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联合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的,要严肃追究项目执行单位责任人和上级主管领导的责任。

(四)强化绩效考核,确保项目质量。市、县(区)财政、卫生部门要根据《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其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任务的落实和群众受益。被确定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要按照《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完成本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行评价工作,及时报告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及相关信息,确保年度项目目标按期实现。

第8篇

【关键词】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效;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507-02

【Abstracts】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 exploration in Tieling city of the government to purchase the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exploration has partly exhibited the public will of governments, intensified the function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met the health needs of residents in community.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absent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funds, irrationality of the work dividing between centers and station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imperfection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Key words】Government purchase,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service, effects, problems

2007年12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确定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服务提供机构选择、绩效考评、资金筹集和支付、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并规范了购买服务的工作参考流程,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案。铁岭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对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

1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概念

1.1 公共卫生:我国一般定义为:“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流行疾病,改善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1]。

1.2 公共卫生服务:为保障社区公众健康,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有组织的向社会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卫生监督等公共服务的行为和措施[2]。

1.3 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有些学者认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市场组织或社会机构来完成,并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费用,是一种“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方式[3]。也有些学者认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在继续保留其筹资责任主体角色的前提下,将提供服务的责任通过契约形式交给独立的卫生服务机构承担[4]。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最初主要是为了降低服务成本、增加资金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克服官僚化现象,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缩小政府规模和减少行政干预的方式,从而使政府与服务提供组织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2 铁岭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探索

《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铁岭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铁政发〔2007〕23号)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投入机制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的方式,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等相关成本核定购买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金额。

自2007年起,铁岭市财政按照户籍人口和居住达六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购买18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按照人均6元的标准购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项服务,包括社区卫生诊断、日常信息管理、一类疫苗预防接种、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常见传染病防治、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儿童保健、残疾人康复管理等;按照人均4元的标准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8项服务,包括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健康档案、卫生知识普及、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疫情报告和监测、精神病患者社区管理、老年人保健等。在实践中,铁岭市根据中心和站的规模、配置和功能需求适当调整了服务项目。

铁岭市政府与经确认准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协议书,明确了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服务价格等,并规定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先拨付70%的补助;年末,根据社区公共卫生机构项目绩效考核结果,对达到考核标准90分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拨付剩余30%的补助。对未达到考核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限期整改,达到标准后按实际完成项目数量拨付补助;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不予拨付剩余30%补助,并取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格,重新竞争择优选择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准入。绩效考核主要分为专业部门考核(占考核总得分的40%)、相关部门考核(占考核总得分的30%)、社会满意度考核(占考核总得分的30%)。

3 铁岭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

3.1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公益性:铁岭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财政经费尚不充足,尤其是社区卫生经费相对有限。为了能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下,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完善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加强,铁岭市政府实施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从关注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微观管理活动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居民基本健康需求,从单纯关注“治病”转变为关注“防病”和“治病”一体化,使得社区居民更加公平地享有公共卫生服务,部分体现了政府的公益性。

3.2 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双重功能。由街道卫生院、二级医院、企业医院等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关注以往的基本医疗服务,而且更加关注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医疗、预防保健、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一体化服务;不仅需要转变服务理念,而且要转变服务模式,变“坐堂行医”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不仅以患者为服务对象,而且以健康人为服务对象,覆盖整个人群。铁岭市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明确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了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3.3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铁岭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政府举办和社会力量举办并存的模式。政府实施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凡是符合准入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签订合同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并保证完成服务数量和质量,都能公平享受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这一公平准入的举措,激发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拓展服务内容,而且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使得社区居民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4 铁岭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4.1缺乏成本测算,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尚不充足:铁岭市政府实行按“人头定额”和按“服务人口数量”拨付“定额补助”的购买模式,缺乏合理的成本测算,也尚未建立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的机制,总体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能满足项目设定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了完成工作量,达到绩效考核的要求,只能通过开大处方、多开药、多检查等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弥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足,“以药养医、以医补防”最终将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负担转嫁到居民身上,一定程度上又显示了政府公益性的缺失。

4.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分工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铁岭市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双覆盖、双管理”的服务模式。“双覆盖”即同一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实行服务人群双重覆盖,虽然各自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同,但是健康档案是双重的;“双管理”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区防保站同时管理社区居民公共卫生,其中1元/人的公共卫生经费拨付给防保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被机

械划分,并且服务人叉、服务内容部分重叠,在有限的经费投入情况下人为地降低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性、持续性健康模式的实现。

4.3 绩效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淘汰机制尚不能真正建立: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绩效管理是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绩效管理主要是由绩效目标、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以及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组成。目前铁岭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同时,在绩效指标设定时注重数量考核,轻视质量考核,同时绩效指标更新较慢,不能动态反应实际需求。另外,在绩效结果应用上,淘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不能实现持续竞争。一方面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达到全覆盖,数量不足,无法实施淘汰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各级政府近年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大量的人、财、物,一旦被淘汰,将导致资源浪费,也不能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持续开展[5]。

总之,铁岭市实施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面临一些难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总结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思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首先,组织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合理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其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分工明确、合作共赢。最后,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现公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仪.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开创我国卫生工作的新局面-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健康报,2003-6-9(3).

[2]张建华,滕文杰.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与政府职责[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2):47-49.

[3]刘军民.关于政府购买卫生服务改革的评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47(1):35-42.

[4]代会侠,冯占春.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模式及其理论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1):21-23.

第9篇

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

(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 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按照新生儿科培训计划分层对全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3、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

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严格遵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其要求规范管理。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2、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6、制定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并有效落实。制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四)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患儿,防止或减少输液外渗,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改变排班方法,实施责任制排班模式,弹性排班。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儿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患儿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六)定期满意度调查

1、患儿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听取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10篇

一、努力构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区财政又拨出专项经费,对业务辐射半径大、硬件设施完善、人员配备齐全的38个重点卫生所进行了升级改造,统一配套治疗台、高压灭菌器、清创包、健康教育宣传栏等,使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看病更加方便。截至目前,该区功能齐全的区、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建成,在构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推进新农合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积极兴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均等化工程

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把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区卫生局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全年工作重点,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其主要做法:

1.建立建全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区卫生局与承担基本公共卫生职能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督导责任制,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平稳发展。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村卫生所(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也鉴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卫生局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督查小组、专业指导小组,由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卫生机构进行业务指导、技术支撑、监督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稳步进行。

2.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分级负责责任体系。区卫生局专门成立了基妇股、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明确了专职人员。各乡镇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按辖区服务人口3/10000的标准配备业务人员,在行政村(居),由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担任本村(居)公共卫生协理员,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

3.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公共卫生工作有序开展。区卫生局制定下发了《基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小组按照考核目标要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绩效考核,每半年一次,考核实行为千分制,850分为优秀,850-700分为合格,低于700分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公共卫生补助资金结算依据。年终评为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前三名的分别给予3至1万元奖励,后三名分别处罚1至3万元。

4.加强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专业人员培训与否直接关系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质量。为此区卫生局组织了三期培训班。邀请市级专家进行专项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630人次。区卫生局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县区学习和参观,并组织召开全区现场会,加强工作交流,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出色地完成了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任务,让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作者:王迎旭单位:漯河市郾城区卫生局

第11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儿童系统管理和体检工作

严格执行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对县城幼托机构7间托幼机构2164名儿童进行了一年一次的健康查体工作,查出龋齿人数达238人,鸡胸36人,贫血278人,身高体重偏低人数26人,针对体弱儿进行了相应的指导和治疗建议,并对查出患病的儿童全部进行专案管理。

2、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和妇病普查普治

为了保障妇女的健康权益,提高女职工的身体素质和卫生保健水平,早期发现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今年来,共对一万多名妇女在门诊进行了妇科病普查。检查中,发现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普遍存在乳腺小叶增生,对患病妇女予以治疗和生殖健康指导。

3、开展地贫防治项目工作

地贫防治项目调查工作于今年7月开展,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分解到我县的任务如下:地贫相关调查问卷130份,血样采集250份。

地贫相关调查问卷包括卫生行政主管部门1份,妇幼保健机构4份,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21份,孕产妇夫妇60份,育龄夫妇60份,地贫患儿3份。地贫患儿住院病历筛录3份。

血样采集工作在县妇幼保健院开展,通过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于8月26日提前圆满完成任务,共为253个新生儿家庭(母-父-子)采集血样759份,并在第一时间送至省妇幼保健院筛查。7、8月县妇幼保健院建卡的孕产妇920人,其中地贫筛查253对,筛查率27.5%。

4、开展全县免费发放叶酸增补活动工作

在县卫生局,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组织对镇,村级的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包括神经管缺陷的诊断、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措施、叶酸的服用方法及农村妇女的随访、登记和信息统计等,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发放8654人,叶酸发放率达90 %,叶酸服用依从率达84 %,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90 %以上,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90%,为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造册登记全县辖区内居住在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达5901人,对预防出生缺陷做出了重大贡献。

5、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利用卫生宣传日上街宣传,并提供相关保健咨询和免费诊治。通过门诊、住院及病人问卷等形式,向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散发宣传资料。全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一万    余份,咨询达二千余人。完善孕妇学校的的管理工作,一月两次 的孕妇讲座继续进行,今年参加孕妇学习班人数约5千人次。

6、开展乙肝,梅毒、HIV免费筛查工作

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大众防治知识水平。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并张贴宣传栏、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今年来,全年检测12915人,发现阳性孕产妇0人;提供梅毒检测12917人,发现阳性病人6人;提供乙肝检测12918人,发现阳性孕产妇326人,阳性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全部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我县的管理服务能力和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7、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登记

缺铁性贫血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儿童的营养问题。贫血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认知和学习能力,使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和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血红蛋白测定是评价儿童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因此,将血红蛋白作为一个监测指标进行观察。全年来为21123儿童进行登记造册,发现情况及时以儿童家属交通

8、新生儿听力筛查

孩子出生后,通过一些检查手段等对新生儿的听觉系统进行初步评估,以判断孩子的听觉系统发育是否正常的一种筛选方法。

今年来,我们为五千多名新生儿做了听力筛查,一旦发现孩子有听觉问题,我们能及早和家属交通,告知家属一旦发现孩子有听觉问题,能及早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方式及时干预,使其听觉系统受到应有的声音刺激,不断发育完善,让听力和语言能力达到或接近健康儿童的水平。

9、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

今年来,在县卫生局的布置组织下,通过有关专家等对我县二例孕产妇死亡个案作了评审工作,用明确的标准对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及时发现在孕产妇死亡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确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及时吸取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技术服务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技术服务规范,提高产科质量,有效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发生。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0、开展新的妇幼卫生工作考核新方案

今年来,保健院领导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制定了《海丰县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方案,用来考量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促进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县级妇幼卫生工作成果是全区整体妇幼工作的关键,实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加强妇幼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妇幼机构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当地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以带动全县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11、开展企信通短信平台

今年来,我们每天通过企信通短信平台,对来我院分娩的产妇发送温馨的祝福和提醒注意事项,省去时间和精力,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

二、存在的不足

今年以来,我科的保健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工作不到位的方面:

1、幼托机构指导工作基层医院督导工作

由于工作人员配备少,到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指导也没能按有关规定进行。幼托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和儿童入园前体检未能落实到实处。对乡镇卫生院督导工作没有尽到应负的责任,健康教育工作也没能按县卫生局的要求如期开展。

2、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由于当地人民群众普遍意识低下和宣传力度不够,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开展难度大,配置的仪器智力筛查仪未能正常的开展,只要是宣传的力度不够和科内的专业人员的知识有待加强。

3、乙肝,梅毒、HIV免费筛查工作

由于我县是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对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存在一定的资金困难,导致开展群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家庭参与等不到位。

第1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根据县局会议要求和安排,我就XXX中心卫生院近期公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单位基本情况

XXX中心卫生院位于XX县西部沿海的一所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36人(在编人员18人,临聘人员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人,下辖17个村卫生站,共有乡村医生17人,承担着全镇8个行政村,1.8万多人口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二、2019年公共卫生中期绩效评估情况

2019上半年,我院在XX县卫生健康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有序开展。2019年8月2日,XX县卫生健康局 海丰县财政局 根据《2019年XX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期绩效评估方案》对我单位开展了考评,在此次考评中我单位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不足,根据考核评估小组反馈的意见,我单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管理

1、未制定落实村医40%工作任务的制度,卫生站与院内绩效考核结果没有与资金相挂钩;

2、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在辖区内公共场所特别是人流密集地宣传不到位;

3、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工作记录不齐全;

(二)、资金管理

1、未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方案,未制定绩效评估计划;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登记造册不规范;

2、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未全面开展;

(四)、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偏低;

2、工作单位、血型、联系人电话等不符合规范;

(五)、孕儿管健康档案管理

1、新生儿访视率偏低,管理率偏低;

2、产后访视不及时;

(六)、预防接种管理

1、儿童接种信息录入不规范;

(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管理

1、档案记录不够规范整齐;

2、计生巡查有缺陷;

(八)、药具项目

1、村卫生室发放药具点在室内,不方面群众领取;

三、近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针对XX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期考评所暴露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对于做得不对的方面,立行整改;对于做得不足的方面,查漏补缺。

截至2019年9月30日,为全镇18190名居民建立纸质健康档案14948份,纸质建档率为82.18%,并按照规定录入广东省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8次、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专9期,开展主题日健康教育宣传活动8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107余份;计划免疫工作每月定期开展,辖区内现已建立预防接种证1567份建证率100%,预防接种主动搜索,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同时把握好疫苗的入库、保存,接种等工作,现已接种一类疫苗3133针次;儿童保健工作已经完成新生儿访视126人次,0-6岁儿童体检1438人次,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指导412人次;孕产妇管理工作,孕早期健康管理164人次,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126,产后访视率7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637人,现已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人数为1095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8.64%;高血压病患者管理918人,规范管理608人,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率87.48%;糖尿病患者管理310人,规范管理234人,规范管理率85.09%;精神病患者管理110人,规范管理93人,规范管理率84.54%;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工作,对疑似传染病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了筛查处理,有效的杜绝了传染病蔓延,今年来本院报告传染病7例,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到100%;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1人,均严格按照结核病管理规范进行随访和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现已组建了4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常住人口5451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1708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通过召开职工大会统筹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为了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

2.部门协调,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积极与镇政府、村委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时与分管领导沟通,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工作。

3.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成立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领导督查小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结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4.注重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尽量不轻易调动人员岗位,为此,我院将继续加强对我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力度,使业务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