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3-07-24 17:0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有表面热闹的“满堂问”,有眼花缭乱的多媒体,也有不少花架子,这些都是对课程标准的一种曲解。不得当的方法使教学陷入了一种单一、低效的状态。寻求一系列实效的新意的语文教学方法,需要了解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一、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经过对小学高段学生的调查,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为:

1.阅读兴趣不够浓厚;

2.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范围有限;

3.阅读习惯培养不够。

二、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

目前,阅读教学存在如下弊端,导致阅读课支离破碎,实效不高。当前阅读教学还是“听师由命”的非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付之阙如,其学习更多靠的是学得而非习得。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和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实效性: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

但是预习不能停留在表面。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提得具体,而且要做好对预习任务的检查工作。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收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确立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阅读教学总目标的要求,我们应该主要关注两个目标:一是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

其次要为学生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堂“对话”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它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构建学生为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

阅读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因此,阅读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感悟、探究和交流,而不能搞“一言堂”,使得对课文的解读只出现老师一个人的声音。

第2篇

关键词:阅读体验;课堂对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G623.23

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及时改革传统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深化小学生的文学底蕴,实现小学生的素质化发展,从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进程。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阅读体验,提升对话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忽视小学的阅读体验,将学生与阅读文本相割裂,没有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对话。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是限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高的首要因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情况非常严重,小学生极少有机会对阅读文本发表主观性见解,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少与学生展开对话互动,经常采取全程“讲授法”开展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导致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文字表面,深入分析解读文章思想内涵的能力较弱,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加强教师与文本对话,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不断提升对阅读文本的解读与驾驭能力,加强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写作特点、思想情感,从而确定最佳教学方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职能与教师形象,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学生展开亲密的互动交流,拉进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距离。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抓住阅读文本的兴趣点与学生展开互动,对文章的理解要有创新,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反思和创新的态度解读阅读文本,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师要用感性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展开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尊重小学生阶段性的认知规律,增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在《黄果树听瀑》一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写景文章的特点,通过“空间位移法”对文章展开解读分析,以“景色之美”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写生对“黄果树瀑布”自然景观的破坏展开思考,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品质,实现“生态教育”的价值理念[1]。

(二)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实现小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从而使小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认知。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针对阅读本文展开“自主学习”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策略,为学生营造交互式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置,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为每一小组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合作互动、探索发现自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并且做好课堂小结,针对阅读文本中的好词好段做好积累,针对文本的结构层次和思想内容展开深入的挖掘分析,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深化小学生的文学底蕴,提升小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水平。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立体的音画境构成的感官冲击下,自觉走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小学生具有感情化的思维特点,对于抽象的文字概念的理解能力远不如直观性的事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全面理解文章,实现小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还是以《黄果树听瀑》一课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将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以动态影音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对黄果树瀑布产生无限热爱之情。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今天遭到生态破坏的黄果树景观图展示出来,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唤起小学生保护自然的内在情感[2]。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对话,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转变传统“灌输式”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展开双向互动,运用提问法启发学生对阅读文本展开思索,使小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积极动脑思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和“想”的结合,从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质量。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对话的“教态”一定要亲切平和,从而促进友好和谐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激发小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阅读本文的理解,提高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对话,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发挥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实践活动。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探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部分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定在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和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上,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实践活动。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以课文为载体,可以广泛地吸收别人的思想,扩充自己的知识,最终创新更多先进的文化。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目标是教会学生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忽视了引导学生在本次阅读教学中进行思考,忽视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小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小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学习热情。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专注于阅读教学活动,为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神笔马良》时。教师可以以小学生爱听爱看神话故事的特点,帮助引导小学生阅读文章。在阅读任务安排上注重掌握文章的故事梗概,了解神笔马良的神奇之处。通过教师的引读,小学生可以对整个神话故事有个大概的了解。小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想了解到马良是怎么得到这支神笔的,神笔马良最后会发生怎样的神奇故事。这样就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小学生愿意去阅读文章,激发了小学生对本次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为下一步阅读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教学模式,为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营造氛围

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为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育工作者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引读教学法。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常见方法,小学生由于阅读经验比较缺乏,需要教师引读,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理解作者文章中暗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通过引读示范。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民群众对的爱戴之情。

(2)课外阅读法。阅读教学需要走出课堂,让小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思考,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在一定的时间里,要求小学生将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不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切实提高了小学生课后阅读量,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讨论交流法。学习需要讨论和交流,小学生在阅读文章后,每个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疑问。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阅读,还要让小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知识。通过讨论交流,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技巧,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读写结合,为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实践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实践。小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了作者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方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了技巧。在写作中遇到的疑问也为下一步阅读学习指明了重点,更好地促进了阅读教学的进行。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同时学习作者采用的观察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程讲解时,教师应该注重讲解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形象地把爬山虎的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教师在课程讲解之后,可以安排小学生采用相同的写作方法,描写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常见的事物。加深小学生对通过阅读获取到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写作是小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后进行的实践行为,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房相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

2013(2).

[2]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寻求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以便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阐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且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审阅,加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成为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教师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实行以及教学的具体安排,所以,教师需要通过自身良好的专业文化素养以及科学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会影响其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重要依据,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性;对教材的内容要深刻理解和掌握,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教育活动的安排,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不高

面对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需要及时地跟上教育时代步伐。然而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得不到加强,没有实现社会教育的目标。

2.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生硬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阅读时无法表达出对文章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方式单一化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缺失。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最终找到了一种自认为可行的教学方式,并且将这种教学方式作为自己固定的唯一教学方式,就会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限,阻碍学生探究性学习。单一化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散发,无法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新鲜感和学习热情。阅读教学方式缺乏多样化,会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语言文字训练不到位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提倡体会阅读的情感,从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的语言文学识别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教学内容,一味地进行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解决策略

1.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书籍的阅读和研究,能够丰富一个人的思想文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饱读诗书是必须具备的。教师应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文字艺术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应重视自身的专业素养。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教育发展步伐,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自己不断成为专业型教师,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皮亚杰说:“兴趣是其学习的不竭动力。”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时,他就会全身心地将自己的心思投入进去并且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组织各种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情感的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实现多样化教学

竞争才会进步。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会促进各种教学方式的竞争与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会丰富课堂教育的教学知识,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4.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使学生充分接触语言文字。首先,加强对读的训练来增加语言文字的词汇量;然后,经常进行复述训练帮助学生消化词汇;最后,加强文字的比较训练。

综上所述,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第5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改进策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处于最关键、最核心的地位,最直接地承载了奠基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发展的使命,对学生现实情感的丰富、阅读技能的提升、良好语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详细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梗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指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促进学生、教师与课本三者之间的自我体验和思考性对话,通过对话过程,老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实践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和阅读技能提升的语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满足了教育体制改革中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加强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总结和实际应用,促进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阅读教学理念滞后

现阶段,由于阅读课堂上学生人数众多、个体阅读能力差异大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阅读教学手段的表面化,虽然响应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手段进行了一定创新,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是阅读教学的以人为本的交互性理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仍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许多问题没有经过学生的自我思考就在老师的显性化暗示中得以解决,在课文中心思想的归纳上,部分教师更是以主观想法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一来,学生没有实际通过阅读、探索、发现和研究问题,无法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课堂实际就是对老师主观意愿的转述和重复,课堂阅读内容就变得死板、枯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

首先,部分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的投入。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多年的经验足以应付阅读课堂的所有问题,在对具体课本的研读上不够重视,对教材上的课文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没有深层次挖掘课文的情感,教学内容没有被内化吸收,教师难以精确把握教学目标,不能将有关阅读技能与课文完美结合。其次,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缺乏有效的引导。教师阅读教学时集中关注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过程,重视与优秀学生的交流沟通,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教学课堂效果。同时,教师没有确定一个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思考后,不能及时地反馈肯定的信息和评价,积极评价的缺失会极大地影响接下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阅读教学被动性较强,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

大部分阅读课堂上,语文教师依旧过分强调课文生字、词语、优秀句子的认知,完全以学生的应试考试为阅读教学的中心,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局限于问答、讲授,阅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文本引导理解中度过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即使教师的课堂内容十分精彩,学生的自我代入感还是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预先设定好的问题结论和答案,不利于学生深刻体会课文的真实情感和重点、难点,没有起到锻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总结课文思想的阅读能力的作用,阅读教学的人文熏陶作用大打折扣。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手段

(一)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学生自觉性

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老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进师生间的共鸣,老师还应该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会极大地增进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同时,还要提供宽松的质疑环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产生阅读的愉悦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最后,老师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记和善于使用工具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加强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能动性的自我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何教学手段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宽松的阅读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思考,切实将阅读技巧内化,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注重语文阅读教材的研读。教师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教学要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课文秩序,注重课程的导入和拓展,选择性地处理精讲和略讲部分,抓阅读课文的关键词句,激发学生阅读情感,读悟结合,促进学生感悟人生,把语文阅读生活化,促进学生走近生活,总结阅读技巧和规律,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实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陶冶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思想的目的。

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改进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综合运用教育学、语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近年来教育界人士越来越关注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认为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作品情感、增强语感,为学生未来文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奠定基础。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笔者重点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强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满足新课标阅读教学的基本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作品,还要在对文章的表现形式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进行强化,就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作品剖析、作品解读等,使学生懂得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写作方法、情感的传达,对作品进行体会和评价。由此可以确定,强化阅读教学的确能够满足新课标基本要求。

2.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为将来的文学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强化阅读教学活动,会在课堂中进行教材文学作品欣赏的同时,适当穿插课外文学,使学生可以对多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欣赏,了解作品人物描写、情感的表达、写作风格的体现等,长此以往可以逐步增长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强化阅读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从中锻炼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促使学生文学鉴赏水平不断提高。

3.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因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会学习文学作品的写作方式、词语运用方式、人物描写等,促使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都有所提高,再加之学生日常学习中,写作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将会逐渐提高。所以,强化阅读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习作水平。

二、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综合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佳。对此,应当以新课标为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进,具体的做法如下。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展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意愿来展开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使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为了避免此种情况,长期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效果,应当对阅读教学进行调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成绩等,规划设计阅读教学活动,使其围绕学生特点展开,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阅读文学作品、思考作品、体会文学作品,使学生阅读水平提高。

2.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还要语文教师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而适当地指导学生,可以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阅读,提升自身文学欣赏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①指导学生选择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因为引导学生选择与教材相关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对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与学习,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探索,从中寻求到新知,扩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再次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巩固知识。②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针对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进行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够使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提高自身阅读效率。

3.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为了使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满足新课程要求,还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1)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趣味性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提高文学阅读效果,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氛围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文学作品阅读,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北大荒的秋天》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投放秋天的场景。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对秋天进行描写,如此每个同学,脑海中都会有一个秋天的场景。此时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②与我们所熟悉的秋天有什么不同?③课文是从那两个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④第三段中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教师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来阅作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答案。在教师情境的影响下,加之教师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认真地进行文章阅读,解答问题。(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注意与写作相联系,鼓励学生借鉴文学作品,进行作文写作。如此,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地阅读文章,学习文章的写作风格、表达方式等,促使学生将所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写作中。采用此种方法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雅鲁藏布大峡谷》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文章中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描写分析,并借鉴文章中风景描写的方法,来对自己生活中的一景进行描写。如此,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对其中风景描写的部分进行分析,了解其中采用的写作手法、写作风格、词语的运用。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文章所应用的写作手法、词语等来完成写作。

三、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当然,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注意强化以下几方面。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讲述作品写作背景、作品简介、段落划分、概括文章中心、说明文章主题思想以及分析文章的特色等,而学生则是按照老师讲授文章的顺序,被动地进行作品阅读与理解,学生自然不会充分地理解文章,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所以,在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即教师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空间,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思考文章,说明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及感受,逐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①引导学生静心阅读。学生好动、爱玩,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文章。为了改变学生这一陋习,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营造安静、轻松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静心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②鼓励学生尝试理解文章。学生在作品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对文章前后段落进行思考、分析,并体会文章情感,最好使学生能够与文章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中心思想。

3.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文章,主动思考文章,日积月累,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必然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基于此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依据,规划设计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此,学生会主动地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文章阅读,逐步提升学生自身阅读能力。所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文本细读;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60-01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及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开阔学生的视野等众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对许多晦涩难懂的文章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对文本进行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到文章中深层次的思想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文本细读策略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集中力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并且可以M行自主的思考,从而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1.小学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现状

1.1 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环节。小学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的主要作用,对文章重点进行文本化,让学生进行细读并自主的理解与认识文章的内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环节,而是不断的强化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学习能力的发展。

1.2 阅读兴趣低落。兴趣是人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源,只要在兴趣的支撑与引导之下才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环境、设备、教师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获得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

2.小学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的具体策略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文本细读将学生与教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快速熟练的掌握阅读的技巧。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逐步的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与理解水平。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教育事业单中,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优化与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阅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在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积极的引导与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众多新兴的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

2.3 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熟练的掌握阅读方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积极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深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深层培养。通过合理科学的使用本文细读教学策略,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此外,还需要重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的提高自身的阅读视野与阅读能力,最后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持续积累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结语

文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及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开阔学生的视野等众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对许多晦涩难懂的文章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对文本进行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到文章中深层次的思想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也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语文主题化阅读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重视。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谈一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当前阅读教学的现况与普遍问题

目前,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学校普遍对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低,具体表现在阅读教学安排时间较少且不紧凑,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少且不够专业有效。阅读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无味,导致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由于阅读教学方式的不当,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题性与目标针对性不强,极大地降低了学生们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们逐渐地对语文阅读厌弃反感,甚至产生了逆反放弃的心理。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这大大增加了学生们高阶段语文学习的难度,从而较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甚至整体成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二、推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有效策略

鉴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低效、学生阅读能力不足与阅读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我们应当尽快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快速化,经过调查研究以及深入探讨分析,以下是笔者关于提高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效益的几点策略。

1.阅读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有针对性.更加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再只采用以往课堂强制阅读的单一教学方式,要经常性地、定期地举办各种班级或者校园文化活动,每一期规定明确的阅读主题,例如校园课外读物比赛、班级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在阅读教学内容设置上,广泛听取接受学生的意见,改变以往不加筛选、毫无针对性的阅读材料与内容,尽量选取类型多样、针对性强的阅读材料,重点教授,调动学生们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开阔学生们的眼界c知识面。

2.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阅读课堂的主体。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应当加大关注与重视度,花费更多时间制订明确的目标,详细有序地安排每节阅读课堂的任务;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而不是仅仅蜻蜓点水,一扫而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推动了阅读教学课堂的高效化。

3.学校应当重新规划安排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安排.为学生安排更多的主题阅读训练课程.延长主题阅读训练或者练习的时间。这些训练课程并非是以往的语文常态训练课,而是根据学生的不足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阅读选择与鉴赏技巧。因此,主题阅读首先要安排速读速记训练,侧重于提升阅读速度与增强阅读记忆。其次,要加强眼脑机能配合训练,阅读是一项既需要眼力也需要脑力的活动,因此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要有所思考,带着想法去阅读。最后,培养学生的阅读注意力,阅读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并且也需要在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因而要加强学生注意力集中训练,延长学生专注的时间,加深专注的程度,可以提升主题阅读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课程观,提倡海量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书籍的海洋里尽情驰聘。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开拓视野,增长智慧,逐步提升审美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对策

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育目标中要求教师要实现对小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读书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很多语文教师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希望能够寻找到提高其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学校和课堂是其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现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够为其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持的基础。另外小学生正处于其学习方法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外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它学科涉及到的知识,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现状

虽然小学语文教师都在不断进行阅读教学新方法的探索,并且得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理论的扩展。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1.教学脱离文本,缺乏价值引导。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创造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很多教师为了完成任务,随心所欲的进行创造,导致教学过程严重脱离文本。同时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追求某个目标丧失了其道德底线。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虽然素质教育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学生都是被动的进行学习,缺乏自主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的学生进行课外材料的阅读都是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他们不能够正式阅读的重要性,即便是进行阅读材料的学习,也是唯老师是从,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能够掌握阅读的方法。

3.师生关系不融洽。调查中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是耐心的进行引导和教育,而是动不动就采用教师权利给予其一定的惩罚。如罚学生抄写课文、抄写生词等等。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了较强的畏惧心理,他们害怕自己回答问题不好会受到惩罚,因此在学习时就会随着老师的思路进行,缺乏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个性。

三、提高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确保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的效果,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

1.提高教师对创造性教W的认识。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使其能够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因此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够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小学生不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认识。这就要求小学教师不断进行学习,正确认识到创造性阅读教学可以采取的模式和方法,实现自身教学思维的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小学生是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对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做到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够实现小学生阅读创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将其培养成具有较高创新意识的人才。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上下级关系,使得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关系比较紧张。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服务以及老师,即要具备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关心,还要具备教师的教育功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遇到问题愿意向教师进行请教,教师也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3.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对学生给出的否定或者疑问,切不可盲目进行批评,而是应该首先肯定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态度,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其问题的解决。

如在某次上课时,我问学生你们你们听过蟋蟀的叫声吗?学生们有的回答听过,有的回答没有听过。然后我让听过的同学描述下他们听到的蟋蟀的声音。这时同学们非常积极,踊跃模仿。这时只见有一个小男生说蟋蟀叫声像小孩子在哭。这时大家都说他胡说八道。这时我没有直接批评这个同学,而是让他也描述一下,并且问他可不可以再找到那个蟋蟀,让大家一块听听。他非常乐意的答应了。通过这次课,同学们更加乐于提出不同的意见,不再盲目跟随老师或者其他学生的想法,对事物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4.争取家长的配合。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地方,也是其接受教育的第二场所,因此家长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跟家长的合作,确保小学生每天放学后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确保小学生具有足够的阅读数量,才能够实现其阅读质量的提升。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既然新课标对于原有的师生角色进行了改革,那么就要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加入与学生互动学习的方法,尽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如何能使学生完成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教学呢?通过以下几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析。

一、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法的重要性

原有教育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是以教师为主,并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教师只是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对学习的文章没有良好的课前准备,只是机械地根据参考资料上面的思路来讲解文章,使语文阅读学习的课堂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还会遏制学生的自主思考,是极为不科学的,因此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法就显得极为迫切。

二、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处于求学生涯的初步阶段,对什么事情都具有一定的新奇性,也没有特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会给小学生带来非常大的感知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合理分析能力。那么如何能使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学习更高效呢?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都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有些学生把看一遍课文就当作是有效的预习,这样的想法是极为片面的。预习课文不能只读文章,还要带着问题来读懂文章,那么应带着怎样的问题来预习呢?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良好的备课,不能只照参考书来准备课程,而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学生留有与文章学习相关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顺利完成预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2.加强师生互动教学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不能再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应进行师生之间角色的转化。教学活动中的话语权不应只属于老师,而应进行互动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富有个性的对话,使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进入思维活跃的思考状态,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切实理解阅读中的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等内容。教师非但不能在教学中仍以一种权威的状态来教授阅读内容,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尽量给予害怕表达的学生张口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实效性。

3.利用评价完成师生间的交流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化原有的教学理念,从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化,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做到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评价这一法宝,对学生加以巧妙的评价,给予学生正确思想的肯定以及错误思想的纠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自信心,还能调动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寄予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效率。

4.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让小学生明白文章的表面意思,还要加强学生对于文章主旨内涵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文章的学习中,加强对其思想上的引导,因为从读顺文章,扫除阅读障碍到细读文章的每段每句,再到精读文章的主旨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很难的,他们很难在不加指导下自己理解文章的内涵,所以教师在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上要承担起一定的责

任,使小学生不只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还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在主旨,只有这样做才能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5.使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起来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来说,不仅要让小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理

解内涵,更要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阅读文章时,不能单单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理解文章的含义上,还要注重为小学生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使读写相互结合起来。当然,从阅读到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又一提升。这里说的写作,是分很多的教学阶段的,从简单地写句子到写段落再到高年级时写的短篇作文,并非一日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在阅读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分析阅读文章的技巧,积累写作的素材和手法等。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动手书写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写作的习惯,只有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才会对语文阅读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6.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文章进行“情景再现”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进步,许多现代化科技已经应用到教育系统中。比如,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辅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加大对多媒体等科技的应用。比如,学习《九寨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九寨沟的景色鉴赏专题片,加以民风淳朴的歌曲《神奇的九寨》渲染阅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美妙动人的歌声中观看九寨沟的神奇景象,相信这样的情感感触加上老师的生动讲解,必会调动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使其产生很多感想,积极发言,提出如“老师,九寨沟真的是那样吗?”“老师,您去过九寨沟吗?”等等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知识,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这样形象生动的教学,怎能不提高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率呢?

7.科学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一环扣一环的紧密设计,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开场白。比如,在《船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如“同学们知道船长是干什么的吗?”

“同学们印象中的船长有着怎样的形象?”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通过文章的学习相继提出更多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科学的问题创设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起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有了更多的要求,对如何使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学习实效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信心,这些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

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兰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0(56).

[2]张筱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观察例谈[J].上海教育科研,2009(7).

[3]康东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大江周刊:论坛,2012(10).

第11篇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小学生心灵的一种培育,积极有效的阅读可以对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极大的提升,而且还会激发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近年来对小学生实施了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要求,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师长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许多问题也开始呈现出来。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小学语文在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偏离了语文自身的属性,而将语文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思想和科学等其他的方面。语文教师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先由教师自己找出需要阅读的部分由学生阅读,然后再进行讲述,这就使得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则会为了调动小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而对教学内容实施其他方面的一些链接,这些链接则通常会成为一种喧宾夺主的存在。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落花生》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小学生了解文章的内蕴,而将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小学生应当怎样去学习落花生的品德,对于文章的文学方面的语言文字的描写等则被忽略掉了。

再者,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还肤浅地将不同的学科内容做了结合,对语文教学内容实施了空泛地拓展。比如《春》这篇文章,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完文章之后就开始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小学生有人喜欢春天放风筝这件事,有人喜欢唱与春天相关的歌、跳和春天有联系的舞蹈等。课堂活跃度提高了,而语文教学课堂也不是语文课堂而是活动课了。再如讲述《五彩池》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匆忙讲完文章就让学生为五彩池写广告词,而没有给小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小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细致地思考,写的广告词就成为了文章的复刻,这种延伸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浪费了教学的时间。

二、推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的对策

个性化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在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极大地调动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是,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偏离了教学的理念,从而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本文接下来谈论几点推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顺利实施的对策。

1、尊重小学生的阅读的主体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必须充分地尊重小学生的阅读主体性,为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阅读兴趣实施阅读创造机会。语文教师要努力感受学生喜欢某段文章的原因,以一颗孩子的心去衡量孩子进行阅读的效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做好对于学生的适时引导。比如在讲述《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大多数的学生通过阅读都提出了对于海上日出景象的美好的感悟,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云出现的时候的日出则像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的学习一样。老师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并对其想法进行一定的鼓励以拓展其思维,但是在学生的思维出现严重的偏离时,教师则要通过与他们交流达到对于他们的引导。

2、提供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平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而是一种情感的自由交流,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构建一种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平台,使学生在自己与文章形成的独特的感情共鸣中,达到对于文章内涵的理解。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平台需要是自由民主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而且有权力就某一方面的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教师要做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和引导者,积极适当地对学生的看法提出呼应,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化引导。比如教师在讲述古诗《赠汪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王伦以歌为李白送别这件事来进行自由讨论,帮助学生通过思考王伦送歌而不送酒的韵意来感受诗歌的情的含义。

3、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方式。小学生是一个较为活跃勇敢聪明的群体,他们在学习语文课程时,往往会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可能他们会喜欢以夸张的语气来表现对于文章的理解,或者他们会喜欢抑扬顿挫的有感情的朗读,甚至还有的学生喜欢将一些哭和笑等情感表现直接加入到阅读中等。这些阅读方式只要不影响到学生真正的学习,语文教师都应该予以鼓励,引导学生使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去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好,帮助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样势必会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个性化的适度以及自己与学生角色的定位,通过实施符合自己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一红. 从古诗《江雪》教例谈个性化阅读策略[J].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策略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理解与学习。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语文阅读的有效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增强自身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有计划性地构建增强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语文能力以及自身的理解水平,逐步地丰富自身的内涵,提高整体学习质量与效率。

一、语文实践性的含义

1.语文实践性是当代教育观

语文的教学是一个以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文水平。因此,语文实践性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从而使得其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拥有丰富的语言能力。

2.语文实践性是新型的教学模式

现代的语文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小学语文更是如此。小学生独特的年龄与性格特点,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充满丰富的趣味性,即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亲身体会知识的包容性与内涵。所以,语文实践性是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手段。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语文实践性的融合应用

1.现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陷

当前,在大部分学校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仅仅是对教材文章内容的总结与中心思想的体会。而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实践体会,却被教师们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吸收他人先进的思想,以扩充自身的内涵与底蕴,从而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无法满足这一目的的。

2.阅读教学与实践性的融合应用

当前,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要以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为基础,即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览能力、朗读技巧与理解能力。因此,在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结合语文实践性,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创新教学方式,以新颖的模式引导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基础上,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具体策略

1.注重预习指导的方法与策略

要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预习指导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就以《神笔马良》这一节课为例,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学生对各种神话故事的强烈兴趣,我们在对这一节课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可以从各种神话故事的讲述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进行快速阅读。只有学生对文章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才会对其产生各种疑问:马良是怎样得到这支神奇的笔的,这支笔会让马良发生怎样的神奇故事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起了,他们才乐意去阅读文章,积极地去动手实践,并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是学生培养阅读实践能力,提高整体学习水平的基础。所以,语文阅读的教学,我们仍不能忘记,松懈对学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练习与夯实。

比如,《麻雀》一文,文中有许多对动作描写的词语,像是“慢慢地走”“嗅了嗅”“扎煞起全身羽毛”“浑身发抖”等等,而我们要利用这次机会,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以及具体运用方式,让学生通过仿写等方式来加深记忆,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实践性能。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各种动词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阅读,强调的是学生的文章阅览能力与朗读技巧,所以,阅读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训练,这也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等,从而保证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积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爬山虎的脚》一文,对爬山虎的特点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在我们眼前。而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讲解作者是如何对爬山虎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来想象自己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还可以让学生以口头表述的方式来进行成果展现。这样一来,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有效地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性。

4.多元化指导方式的应用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指导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最大化地发挥语文实践性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要多注重细节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像是做笔记、圈点批画等等,以逐渐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整体学习效果的增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语文实践性以其独特的形式促进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语文实践性,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基础知识夯实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家教世界,2013(12).

[2]张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3(06).

[3]任静.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J].新科教,2013(01).

[4]周建.浅析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中实践性的增强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