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

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7-24 17:0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1篇

陕鼓集团作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陕西省重点支柱企业,面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新格局,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为“新风口”,提出“能源互联岛”概念,实现从能源供给端到排放端的全生命周期智能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当今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探索出了有效的实践模式。

当前,全球能源和环境危机凸显,能源安全和生态发展形势严峻。为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要求,应对资源、环境和气候问题的挑战,我国提出了多元化、清洁化和高效化的能源发展战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装备技术的开发,成为解决当今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推动我国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工业流程余热余压和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家和陕西省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陕鼓集团董事长印建安提出的将《分布式能源混合工质高参数一体化装置》纳入《重点领域绿皮书――技术路线图》的建议,已被工信部采纳。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也成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的重点工程。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作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也是陕西省重点支柱企业,面对环境和经济发展新格局,紧跟趋势,在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综合能源智能一体化园区建设、垃圾固废处理及生物质发电等领域进行产业布局,提出了“能源互联岛”的概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将园区内的冷、热、电、风、水、废等统一规划和管理,推进能源消费本地化,实现能源在系统优化叠加、能量梯级利用、资源互为物料等转换利用方面的综合平衡,为用户提供从能源供给端到排放端的全生命周期智能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土地集约、功能集约、设备集约、运营集约。

目前,陕鼓已构建了超临界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技术、一体化机技术、高参数中小汽轮机以及生物质能气化技术等前沿技术研发,以及商务、金融方案的核心能力。陕鼓动力自主创新、研发的“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已入选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项目。

为全力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陕鼓已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陕西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创新中心。同时,陕鼓正在建设的“陕鼓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将凭借陕鼓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系统集成优势,实现园区能源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减小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为了对接市场需求,陕鼓提出了水务一体化业务,固废物处理业务,热、电、冷、汽业务和园区综合能源一体化业务四大发展方向,并在分布式能源运营市场寻求突破。目前,陕鼓已与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蒸汽和电力供应项目合同,将为该公司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提供蒸汽和电力,并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

陕鼓EKOL已在埃及、捷克、伊拉克等海外市场实现了多个生物质发电领域的项目突破。目前,陕鼓已为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生物质发电等领域提供汽轮机发电装置40余套,并形成了包括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产业在内的金融支撑方案,为市场提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系统解决方案。

未来,陕鼓将持续在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为西部大开发和陕西经济发展,为践行我国供给侧改革战略,开启产业发展“新引擎”。

第2篇

1 现代中学化学教学与环境问题的联系

环境污染的产生,说到底还是从化学知识方面寻找答案,这其中,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很多陌生、抽象的专业名词,这就需要我国教育机构在中学阶段刚刚开设的化学课程中,加大环境问题的知识内容,帮助人们加大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1.1 化学课程可以帮助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把环境问题从抽象概念演化为具体事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试验等方式,初步明白一些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程度,他们就可以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宣传力度,进而为环保问题出一份力量。

1.2 化学课程可以为社会传播相应的环保理念

从根源上说,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危害,资深化学人士认识的最为全面,他们想到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最为全面,他们除了身体力行、提出解决方案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学与人的方式,把环保理念传播给周边人士,他们的学生就成为最忠实的听众和最主要的执行者。中学化学教师和每个学生在环保问题上人人都行动一小步,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

2 环保教育对于现代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化学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迫于一些实际情况的压力与阻力,教师难以拓宽所需讲授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比较枯燥。故此,把环保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化学教学之中,是现代中学教学的一大进步。

2.1 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改革的实施方向,我国各阶段教育体系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但现实教育生活中,一些学校迫于升学压力,一时还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侧重于讲授书面知识,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应对考试,卷面成绩就会决定一切。这种应试教育无疑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急需要加以改革和适度调整。现阶段中学教学中,把环保教育的理念和知识引入到化学课程之中,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学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来关心身边的事情,尝试寻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中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做到了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缓慢告别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学习方式。

2.2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抽象学科,很多专业名词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等,对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显得很抽象、深奥,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教师虽然可以拿出模型来演示一番,但对学生来说,很多概念还是难以琢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污染现象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温室效应、酸雨等等,对于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们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事情。现在化学课程中,教师通过把一些污染情况的发生原因引导到课堂,比如酸雨的产生,就是由于工业上酸性气体(如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使学生明白,“酸雨”可使地表水质酸化、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侵蚀每年损失达15亿元。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这种情况的严重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自我做起,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

3 环境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意义,不在于是应对考试,而且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了解,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根治的阶段,这就需要人人都应行动起来。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群体之一,他们的亲身见闻将会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一阶段内在化学课程中,教师积极讲授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就会有助于中学生群体对于环境污染的了解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授课办法,把环保问题引入到化学课堂之中。

3.1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关注环保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社会上亲自调研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夏令营、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去当地自然

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学生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鼓励学生通过所见闻,结合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尝试分析一些污染情况比如酸雨、雾霾、废水的成因,寻找出解决办法,通过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2 鼓励学生加大对环保问题的宣传力度

第3篇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应用;环境;影响

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为能够进一步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环境适应性,并提升其实际的应用效果,做好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便凸显地尤为重要,是社会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同时对有效解决部分地区的生产力低下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1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应用

1.1 热力发电

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发电结构仍以热力发电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发电效率更高,同时发电便捷性也相对较好,不受环境变换的影响,能够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下开展发电工作。我国在热力发电方面技术应用较为成熟,能够将单一的结构能源转化为多种电力资源,对于进一步提高电力发电的基本效果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是现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力发电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能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多个地区进行发电工作,就经济效益而言,电力发电仍是发电系统布局的最佳选择。

1.2 降低调压能耗

在具体的电力生产过程中,因为发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相应负荷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很可能造成电厂生产效率的下降,基于这一原因,加强对于发电机组压力的调节,保障机组工作的稳定性就能够切实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具体到调压过程来看,企业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针对这一损耗,我们也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损耗的大小,尽可能的提高生产效率,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导致这种损耗较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发电机组本身设计存在问题,进而导致在调压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能量损耗,另外一方面则是技术人员在调解过程中没有能够及时准确地做出调压操作,进而导致损耗增加,因此,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的水平极为必要。

1.3 加强调频技术操作

针对当前的并网运行机组发电过程来看,为了保障整个发电过程中电网频率的稳定性,做好相应的调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就目前的电力发电过程中的调频过程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其中,一次调频是整个发电机组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为的进行技术操作,但是很多时候这种一次调频过程很难满足发电需求,所以需要进行二次调频,二次调频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准确的操作,当然也存在一些电力发电机组是采用自动化的手段进行二次调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人工手动调频的效果是最佳的,但是前提必须是相关的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这就是今后我们需要加强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

2 热能动力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

2.1 空气污染

热能动力工程对于环境的污染涉及较为广泛,在我国多个地区均存在着严重的热能动力工程环境污染问题,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热能动力工程燃料燃烧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热能动力工程设备所使用的燃料主要以燃气为主,而燃气与其它物质的加热能够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等,其中铅物质、汞物质及铜物质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以上物质夹杂于空气中将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部分地区产生严重的雾霾情况。其次,是设备的废料处理问题,热能动力工程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料,而若其在废料处理方面未能形成完善的处理机制,则易使废料在不适宜的区域大量堆积,在空气蒸发的作用下,其中主要的有害物质便惨杂于空气中,继而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是热能动力工程建设设施不完善,部分地区的电厂及工业企业选址存在问题,同时在设备生产处理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导致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久而久之通过风力的作用便与空气互相融合,此时空气便再次受到热能动力工程的污染。

2.2 噪音污染

通常电厂及相关企业的热能动力工程设备的运行时,音律分贝较大,一旦在隔音方面的处理存在问题,则易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主要对人的听觉神经及脑干神经纤维造成破坏,使人逐步丧失听觉能力,并伴有神经反应速度下降的情况,严重者可出现呆滞及脑神经反应不协调的情况,对于人体机能影响尤为严重。虽然噪音污染在实际的生活中较为常见,但热能动力工程设备的噪音污染较为严重,不仅波及范围广泛,同时具备较强的破坏性,如其长期处于该噪音环境污染中,则对基本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在电厂中动力热能工程设备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影响极其严重,该问题在中小型城市及大型城市的周边区域较为常见。

2.3 液体废料污染和固体废料污染

部分地区的热能动力工程设备的运行多依赖于蒸汽结构,在此过程中水便成为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之一,如在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未能及时地对水及石油等液体废料进行及时的处理,则易导致严重的生态用水及饮用水污染,这对于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固体污染的处理方面,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未能及时地购置并使用专业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同时也未对其进行有效规划存放,导致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愈演愈烈,成为部分地区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3 节能减排工作重点与措施

3.1 节能减排的工作措施

节能减排是解决热能动力工程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的基本效果,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节能减排问题进行解决。首先需对现有产业结构做出深度的优化与调整。根据现有热能动力工程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热能动力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公实际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更换现代化的热能动力工程生产设备,并采用建立完善的电厂及企业废物处理与污水排放处理机制的方法来对热能动力工程的基本排放进行控制,以便于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效果。其次电厂要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做好技术研究与创新,通过选用适宜的新技术及新方法来控制热能动力工程设备运行的基本成本,从而将所节约的成本用于技术优化与节能减排处理方面,以此构建系统化的节能减排控制机制,继而降低热能动力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基本影响。

3.2 具体的应对方法

受热能动力工程特殊性的影响,节能减排应首先对现有热能动力工程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提高热能动力工程的科技化水平来降低热能动力工程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概率。在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做到对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一旦在某一阶段数据信息高于实际的应用标准,则需及时的对其采取相关的优化措施加以控制,以此提高节能减排的有效性。而后需按照现有电厂及企业的热能动力工程生产标准不断必探寻新能源与新技术,以此从源头上做好环境污染问题的控制。最后相关的电厂及企业要在热能动力工程运行前夕阶段做好热损回收及热能技术控制工作,利用该方式来降低热能消耗的损失,从而提高热能动力工程的运行效果,以便于更好的在此基础上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不同的热能动力工程运行体系及生产环境对节能减排的控制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最佳的解决减排方法并不能达到最好的节能减排效果,需电厂及相关企业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节能减排方法,以此方能够达到最好的解决减排处理效果,这便能够有效的对电厂其企业的热能动力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加以有效控制。

4 结束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较为广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于进一步提高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在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方面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而在未来阶段电厂在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过程中,需充分地考虑到环境的影响问题,以便于其能够更好及更为有效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来,以此提高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晶.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

[2]贾永.刍议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工业,2017(2):00084-00084.

[3]徐海平.试论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J].民营科技,2016(3):203-203.

第4篇

一、科技发展进程带来的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 

(一)技术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堪忧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下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社会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很难避免购买到有毒、污染的食品,因为许多粮食、蔬菜瓜果从源头上就已经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现在的农业科学家们很“多产”,各式各样的化学农药数不尽数,抗虫的,抗干旱的,增产的…的确,有了大量农药的“保驾护航”,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农活也更加便捷,喷上农药,“药到病除”。农民们尝到了增产的甜头,药剂量也越来越大,对作物使用农药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部分果农、菜农把农药应用的“淋漓尽致”,为了防止害虫祸害果实,果农们从果实刚结出来就开始喷洒农药,有的菜农们甚至直接用剧毒药物敌敌畏浇灌蔬菜,防止害虫啃食蔬菜的根…粮食、蔬菜大增产,水果大丰收。但是对这些有毒食品,消费者并没有足够的鉴别力进行辨别和筛选,这些食物一旦被人们端上餐桌,对人身体的损害却是巨大的和难以补救的。农药在提高农业生产,富裕农民生活的同时,却被滥用,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部分人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看不到科技成果应用农业生产的本质,在社会道德失范的道路上越走越偏,越走越远。 

(二)工業发展,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近段时间,“雾霾”广受诟病,据报道,本轮雾霾天气或将持续五六天,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影响范围已扩大至142万平方公里,这次雾霾已影响11省市。北京、西安等重雾霾城市已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机动车严重限行。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限制和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一个镜头里出现了两根烟筒,她说:在有的人的眼里,它就是两根烟筒,在有的人眼里,它是回家的坐标。经济发展给中国人带来寿命的增长和更多疾病康复的机会,但是,空气污染的风险得到凸显,过去30年来,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虽然吸烟和老龄化,仍然是这个数字的主要因素,但细颗粒物明确的致癌风险,越来越得到重视,2012年,PM2.5被列入监测范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随着收入增加,信息透明,人们对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燃煤、燃油、生物质燃烧,工业、养殖、化肥、扬尘是造成空气雾霾的主要原因,其中工厂的燃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最重要原因。工业的发展水平被视为社会经济是否发达的标志,但是,经济的发展不应当以牺牲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代价。无论是科学活动,技术活动还是工程活动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都应体现相应的伦理诉求,最基本的就要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促进生态平衡,社会文明。经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运用,一定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环境,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此外,还要坚持安全性原则,致力于人类生活的改善,保障人类安全,在实施活动时要注意评估风险,保护公众安全。 

二、科技发展与社会道德平衡发展的模式探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持续扩大,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唯金钱论”“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充斥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之中,颠覆了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传统稳定的道德思想,人们的思想被日益腐化。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却被道德失范的人毫无限制的滥用,以攫取个人巨大的物质利益,再加上生产者、制造者、使用者,科学活动、技术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的背德成本较低,政府治理不力等原因,人们开展经济活动的时候并未充分了解道德和利益的关系,活动的开展并未充分考虑社会道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控制。蘸甲醛的毒白菜、打了蜡的毒苹果、打激素的毒豆芽,仍然在大行其道,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在持续失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更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防止更多的因科技成果滥用而给人们带来人身、生命安全的悲剧再次发生,促进科技发展与社会道德相互平衡,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整治措施。 

(一)加大政府惩治管理力度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须承担其社会的管理和监督职责。首先,加强政府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严格界定监管部门职责,防止出现多头管理体制,监管边界不清,监管乏力的现象。卫生、质检、工商等各个监管部门要有效衔接,加大监管效率。增强对食品和化工行业的突击检查力度,增大检查频率,扩大检查的覆盖范围,做到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局部检查相统一,最大限度发挥监管职能。增强监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对于严管不力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发挥切实落实监管效力。其次,加强法制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科技社会道德的制度保障。对违背社会道德生产、加工有毒食品的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督促其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对违规排放工业污染气体的化工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督促其进行整改,不能一再纵容,要形成法律威慑力,使其不能触碰环境污染这条“红线”。

      (二)重视对相关人员的道德教育 

古人云:“学则治,不学则乱”。可见道德教育对提升人们道德思想的重要作用。西方的经济学界一直都相当重视道德的力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就把“习惯和道德”作为非正式约束提升到和宪法法律等正式约束同等重要的位置。近些年来,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科学技术”与“科技伦理”分家的倾向比较严重。表现在食品和化工行业的负面效应就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首先要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教育,鼓励其致力于真正促进人类生活的科研发明,对人类健康有危害的技术和科研成果要避免研制,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眼前利益,忽视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其次,要加强对食品和化工行业相关人员的科技伦理教育,定期地对其宣传教育和道德培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培养其规避风险的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落实自身行为。 

(三)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效能 

扩大社会公众的投诉渠道,拓宽网上监督、电话监督、微信平台监督形式,为社会公众维权提供便利。激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督的热情和意识,披露相关质量信息,切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是一个广大的群体,监督范围广,监督力量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消费者使用监督权,维护自身利益的宣传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同时还要加大对消费者反映问题的处理能力,对涉世的个人和企业进行快速、准确解决。把解决方案对消费者进行及时反馈,回访消费者对处理结果的满意情况。对社会公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查处,同时把整改结果进行曝光,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到监督中来,对涉事企业进行跟踪整治。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使食品行业和化工业形成不敢违背科技社会道德进行生产的状态,同时把其他存在不良倾向的个人和企业行为清除在萌芽状态。 

(四)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第5篇

通过中国矿业网、淮南政府网、淮南矿业网、淮南旅游网和淮南煤矿发展的相关书籍,整理出淮南煤矿发展现状以及政府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的发展战略;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淮南废弃矿井旅游开发具备的区位条件和内外部发展条件进行评价;通过矿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对矿井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到已废弃矿井查看相关交通、附近环境、居民生活状态等,到经营矿井坐罐笼进入井下,探看井底安全防护设备及措施和布局;通过对周围居民关于矿井旅游开发的认可度进行现场访谈,预测开发后对他们经济、生活、就业带来的变化。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可行性,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淮南矿井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及建议

(一)淮南矿井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淮南矿井旅游开发可满足现代游客的诉求、符合淮南市政府城市转型发展的决策。淮南矿井旅游有安全保障措施。

1、淮南矿井旅游开发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

淮南的公路、铁路、水路和合肥骆岗机场淮南城市候机楼等交通一体化建设较好,特别是淮南东站高铁的开通,极大缩减了淮南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往返时间。

安徽合肥经济圈将建成“一小时通勤圈”和“一小时生活圈”,城市之间便利交通有利于淮南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淮南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2、淮南矿井旅游开发具有完善的外部条件

淮南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生态建设与保护和旅游公益事业建设都比较完善,有18家旅游星级酒店、52家旅行社、33家旅游购物企业和多家著名旅游景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备。

3、淮南居民对矿井旅游开发认同度较高

当前,国内工业旅游正在逐渐被旅游者接受。淮南因矿成市、因矿成区,随着煤炭挖掘,导致居民居住区域出现环境污染、地表塌陷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矿井旅游开发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还能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所以当地居民对矿井旅游开发认同度高。

4、淮南矿井旅游有安全保障

有“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防尘供水系统、地面集中降温系统或井下移动降温系统、防治自然发火的长效工作机制、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等措施,采取抽出式、混合式、Y型通风结合立体抽采、中央并列式等通风方式,可全面保证游客矿井旅游的安全。

(二)淮南矿井旅游开发的建议

1、加速旅游交通建设

交通是连接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纽带,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淮南目前交通发展较快,但较之成熟旅游城市的交通,淮南相对比较落后。景区之间没有互通交通网络,更没有立体的交通网络,这对游客旅游行程造成一定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加速交通建设。

2、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共分三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属于一级。淮南市是煤炭工业城市,属于三级。煤矿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较大,堆积在地面的煤炭和煤矸石风化后产生的灰尘对路面和空气污染较重。这些都会对游客的身体健康、淮南旅游区的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以及人文景观造成危害,特别是对游客旅游气氛和观赏效果造成影响。

3、拓展开发思路

首先需要聘请国内外对矿井旅游资源开发的专家对淮南矿井开发进行论证,制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请专家组研究其可操作性及制定开发规划和建设实施。为了适应淮南城市转型发展需求,目前可以开发废弃矿井,如果时机成熟,可以考虑开发在建和经营的矿井,拓展到整个矿区。

二、淮南矿井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淮南矿井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淮南矿井旅游开发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矿井旅游内容单一

虽然淮南矿井开发后可以让游客可以参观到井底煤炭开采历史文化、各个工作面开采煤体岩层构造和工人工作场景、井底建筑设施和机械安装设置、巷道结构、游客采煤体验区等等。但是现代游客对旅游景点需求出现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在旅游过程中不会只欣赏孤立的旅游景点。所以说一些独个孤立旅游景观,即使特色、价值很高,功能也多,但开发价值并不一定高。只有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的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开发效益。

2、旅游可进入性差

淮南虽然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主干交通比较便利,但直接进入矿井旅游景点的支系交通不便,特别是通往各矿区路面状况较差,主要因为煤炭运输工具超载导致公路路面崎岖不平又离居民区较远。游客进入参观后又从这些交通道路折回可能会影响游客的时间知觉。

3、矿井景区周围环境质量不佳

煤矿的开采产生的大量矿尘、煤炭运输散落的煤渣、煤矸石堆积分解产生的灰尘对矿井景区周围环境空气污染较大。这对于现代追求休闲和身体健康心理的游客来说是不能接受的,特别是长期生活在城市污浊空气、嘈杂环境中的人们,希望到自然界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在旅游过程中放松紧张的神经和疲劳的身体,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但所旅游的景点如果环境污染严重,就会破坏他们旅游的兴致,产生与导游接待人员相抵触的情绪,严重影响旅游效果。这就影响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4、杜绝安全事故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淮南矿业集团采取了多种方式手段,确保安全生产。由于淮南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开采过程中存在不可预测因素和管理过程可能中存在人员失误等等,安全保障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矿井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并形成可靠解决方案。

1、建立现代化矿井旅游产业集聚区,解决旅游产品单一问题

所谓矿井旅游产业聚集区就是以矿井为核心吸引点,建设大量旅游设施,聚集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

(1)在矿井旅游开发选址上要充分考虑与自然景观和其它人文景观相结合,避免形成一个孤立的旅游景点。如选在谢家集区矿井开发,附近有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淮西湖(塌陷区治理)、十涧湖湿地公园、春申君墓等,还有未来规划的淮南豆腐文化产业园和瓦埠湖旅游景观。

(2)可以在矿井旅游景区附近建立煤矿文化展示区域,展示内容包括生物化石、矿工生产和生活用品、原始采煤设备、现代化采煤设备等。向游客介绍矿井运行系统模型,再现矿井采运工作过程,普及有关煤层、地质构造、地下水和瓦斯的形成和演化等矿井地质知识,展示矿井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物,宣传煤矿精神和矿工文化。

(3)淮南矿井旅游开发不能仅限某个单一矿井或某些废弃矿井旅游开发,每个矿井开采方式和岩层结构以及矿井深度不一样,正在经营、在建和废弃矿井同时开发,是矿井景观多样化,对游客才有吸引力,否则可能重蹈山西大同斥资2000万元开发的中国首个“煤都地下探秘游”晋华宫矿“矿井游”的命运。

2、改变交通状况,改善旅游景区可进入性问题

(1)首先要建设通往矿井旅游景区的道路,而且道路路面要宽。(2)要考虑到与附近旅游景点衔接,在旅游旺季时可以对游客进行有效分流,解决拥堵问题。(3)大力发展淮南“蒸汽机体验游”,把废弃的运输煤炭铁路连接到矿井旅游景区,让游客坐蒸汽机列车到达景区,避开公路交通。(4)在景区游览路线上建立休闲娱乐设施和供游客休息的场所,在道路繁忙时可以分流一部分游客。如建立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向游客销售煤矸石雕等矿区特色旅游纪念品。

3、加大景区管理、完善环保法规,解决景区环境污染问题

(1)制定矿井旅游景区法律法规,把保护和破坏景区环境奖励和处罚制定相应标准。(2)严禁在矿井旅游景区附近进行煤炭运输等污染大气的行为。(3)在矿井旅游景区进行绿化建设,增加植被覆盖量。

4、加大安全保障建设

虽然矿井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各管理部门协调合作,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同时需要上级部门加大安全治理资金投入。淮南市已经十年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从瓦斯治理切入,开展安全治本发展思路。

第6篇

关键词:噪声;污染;创新

中图分类号: TB5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当今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早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多次的交通环境调查显示,噪声污染的控制均不甚理想。很多大城市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道路两侧的居民地带受交通噪声污染都十分严重。历时一年时间的调查,对全国的518条次干路以上公路两侧的众多建筑物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其中,包括民用住宅、学校和医院,数量达6300多座。调查结果显示,各等级道路两侧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受交通噪声污染程度是不同的。高速路两侧的建筑受影响程度尤为严重,可以说交通噪声污染对其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非常大[1]。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

2.1机动噪声

2.1.1动力噪音分析

机动车辆是产生噪音的最主要因素,发动机噪音的控制对于汽车噪声的控制非常关键。进气噪声,发动机的噪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噪声,会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大大增强。

2.1.2轮胎噪音分析

轮胎噪声也是道路交通噪声的重要噪声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轮胎噪声本身的噪音机制比较复杂,对各种设备的先进性和方法性要求非常高。当在正常情况下,车辆行驶较快的时候也会发出很大的噪声;当路面潮湿,且车辆速度行驶较慢的时候,噪音尤为明显。

2.2非机动车噪音

非机动车辆的噪音主要来源于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声。据监测,这种声音能使声值提高5dB还要多,防治交通噪声污染不能停滞于建设,要从初期开始注意,就应该提前注意噪声污染,把它放到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看,从实际中看到使用的任何一种降噪的方法,其在技术环节上也都没有达到是很完美的境地,在使用中使用的地点和方法和需要的材料也各不相同,在降噪的过场中,应该从公路所在地的实际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注意到环保建设[2]。

3.控制城市交通噪声方案创新

3.1噪声源的控制

3.1.1改进汽车动力机械设计

汽车产生噪音的主要因素有空气动力、械传动。从结构方面划分为发燃噪声、底盘噪声、各个设备噪声、车身噪声等。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的汽车噪音污染因素之一,进气噪声和本体噪声等引起的噪声等多方面的。对于发动机振动的调节也对于汽车噪声的控制非常关键,要合理改善发动机机制;降低底盘噪声,也就是排气系噪声和传动系噪声的一个措施;降低机器中各个电器设备噪声,包括风扇噪声以及汽车电动机发出的各种噪声;降低车噪声,这里很大程度是指汽车行进中的汽车噪音,现在车速快速提升,改善车身噪声的方法也就是:对车身改造为更好的流线型,在此情况下就可以光滑过渡;用弹性元件连接车身与车架使得稳定性增加;室内软化程度增大,可在顶棚及车身内蒙皮间加入吸声材料等。

3.1.2修建降噪路面

降噪路面,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沥青路面。目前,有科学家发明了两种混凝土,即空隙型混凝土和细槽型混凝土。第一种是沥青里的强胶粘剂在这里是用来使石子更好的连在一起,但也可能使得灰尘和脏物被牢牢地粘在上面,使得质量降低。而空隙型混凝土没有胶粘剂的问题,这样无形中使得它的使用期限会比开孔型沥青更长。另一种混凝土是经过特殊处理细槽型混凝土。与前者的生产过程不同,它是先做出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然后再用刷子打磨路面,把上面的添加物去除。此过程结束之后,路面也就会变得比较平滑,在视觉上很平整。这样就可以在这样的表面上会出线一道道纹,以起到一定的减噪效果。

3.1.3运用交通管制措施

在大中城市要建设环城道路,以此来减少城市高峰期的车流密度。为了减少交通密度,还可控制在用车的总数量,提供公共交通优先行驶,减少小型机动车的使用。但这种方法只是表面的,治标不治本。如果从深层度上解决,限速和限制超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在社区等要保持安静的地方要设置限速或者禁止超车标志,这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交通噪声。也可以设置专门的车道,这样可以通过减少车辆频繁停车、加速时刹车所产生的噪声。在平面交叉路口实行环行路况或采用最佳的交通信号并实行自动控制,保证车辆匀速行驶,减少机动车的停车、启动、加速的次数,这样也对降低交通噪声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3.2.1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种植树木在道路的两侧,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治交通噪声。在植树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将声波吸收,以此来起到降低噪声效果。这里有一个很专业的依据就是,当树木带宽度大于10m时,结果会使交通噪声下降4~5dB。由于声音投射到植物叶片上有四分之三被反射到各个方向,大约有四分之一被叶片的微震所消耗。这样形式最突出的优点即为: 对环境有益而无害。局限性是:大量占地,需要大量的时间等待树木增长,这样以便于更好的遮挡噪音[3]。

4.结语

总而言之,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受大了社会普遍的关注,控制和解决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的噪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发达国家的公路建设发展的过程来看,大量的资金是投放于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对环境的保护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后期治理的费用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对降噪使用的方法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既可以给居民安静的生活环境,也是得到社会的认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政府对交通噪声的控制的不断加强的大好背景下,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安静和谐,在我们全人类的建设下,将会呈现出一个祥和而又快速发展的地球。

参考文献:

[1]汤文倩.浅谈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5).

[2]赵延保.汽车车辆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J].论文集粹,2011(5).

第7篇

2012年12月,北京迎来了这个冬季的第二场雪,雪花飘飘洒洒落了一地,近处远处都是干净的白色。按照地图的指示,从地铁8号线永泰庄车站下车,步行545米之后便来到东升科技园·北领地。这是由15栋花园式、低密度独栋学院派风格建筑构成的生态型综合园区,“北领地”这个名字让人眼前一亮。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就坐落在其中。

了解中持环保是从他们企业的官方微博的原创动画开始,动画片的名字叫《环境还有救吗》——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短片,但内容却显得沉重。“2011年12月4日,淘宝商城一天就卖出了30000多只口罩,其中20000多只是被北京地区买家抢走了。买口罩干嘛?防毒啊!……中国过去五年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中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的水是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而高达65%的人则每天喝着浑浊、苦碱、含氟、含砷,带有工业污染和传染病的水……你说,咱们的环境还有救吗?我们自己还有救吗?”

“创作这个动画片的初衷,本来是在公司年会上播放的,没有想到被许多网站转发,引起轰动。”中持环保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陈德清笑声爽朗,“大家对环境问题的确越来越关注了,看来有必要重新编辑一下一个新版本了。”

商业之道

怎么介绍“中持环保”呢?这应该是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公司,2008年正式创立中持品牌,不过4年的时间。然而公司的核心层领导却早在1992年便步入这个领域,开始污水处理服务,并率先提出“交钥匙工程”的概念;1998年参与国家环保局运营资质标准的讨论制订,推动颁布《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完成了全国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BOT污水处理厂;2007年与北京建工集团合资,为客户提供环境修复服务,成为国内环境修复实践的先行者。专注于一个领域20年,应该算是老兵了吧!

动画片仅仅是一个引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但是部分地区仍饱尝牺牲环境、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苦果。

中持环保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专业的综合环境服务商,面向城市、工业园区和企业集团,提供环境与发展的解决方案及长期贴身服务。“我们就是用‘商业之道’解决环境问题,这个‘商业之道’的核心就是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人的价值的统一。”环境的第一要义是安全,基本依托是舒适,最终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全、舒适、可持续的环境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中持环保的业务范围也聚焦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领域、污水处理和水回用领域、有机废弃物综合解决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领域、环境修复领域、环境安全管理以及环境咨询服务等领域。

“单就环境保护工作来说,中小城市至少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乡镇企业长期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二是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治理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环境管理难题;三是不断成长的工业园区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说白了,就是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和工业园区污染治理问题。”陈德清说。

工业园区一直被当作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但实际上很多园区又成为藏污纳垢的集中排污区。中持环保在肃宁开展的综合环境服务模式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

长期以来,肃宁县第一污水处理厂一直存在诸多问题:上游企业污水处理站技术薄弱,运行水平低下,且存在偷排和使用自备井等现象;污水处理厂入水中工业废水占70%以上,含有大量毛皮类物质,COD排放不能稳定达标,且酸性较强,设备腐蚀严重、系统运行不稳定;政府收取的企业排污费用无法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同时缺少必要的优化改造资金。

中持介入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后,与地方政府、生产企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沟通、谈判和协调,逐渐明晰了各自权责。

“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商务模式,使专业环保企业在中小城市环境治理中发挥作用。”陈德清说,其指导哲学就是用市场方式调理基层的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其政策依据是“谁污染,谁付费。”

陈德清介绍说,首先上游生产企业要做好污水的简单处理,污水处理站的装置和设施不一定全部运转,但必须达到3个要求,即过滤掉“毛”类杂质,油脂比较多的时候要单独处理;保证不出现重金属;缴纳污水处理费。

“当地环保部门由原来上管企业、下管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忙碌状态转变为对第三方运营单位的监管,减轻了工作强度,理顺了管理机制;企业也不用担心因为污水处理厂运行不稳定而停产的情况出现。作为运营商,因为采取了上下游一体的联动管理,避免了上游企业排污的冲击负荷变化无常对污水处理厂运行造成的冲击。”中持水务副总经理朱向东对此也深有感触。

绿色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如不经妥善处理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我国,每年3000万吨的污泥,以及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农林废弃物、园林垃圾、工业有机垃圾,都是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管理和政策研究所所长常杪介绍:“我国大约有80%的污泥未作任何处置处理,而仅仅是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这些未处理的污泥里含有大量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第二次污染。

基于此中持提出了为城市建设绿色生态设施的理念,将区域内的有机废弃物集中进行以厌氧消化为核心的综合处理和利用,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稳定化处理,回收其中的生物质能——沼气。经过处理后的残渣进行土地利用、建材利用或焚烧等最终处置。沼气经过净化之后可以用于城市燃气、车用燃料或供热、发电等。

中持环保较早地意识到,中国的城市需要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并回收生物质能源,从而践行循环经济、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打造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提供支撑,这就是中持“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的理念。

“我国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温室效应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董事长许国栋认为,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无机物时产生大量甲烷,就其温室效应来说,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1倍。厌氧消化技术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收集有机废物进行处理,能够减少逃逸到大气的甲烷,同时厌氧过程产生的甲烷可以作为清洁能源利用。

中持倡导发展中的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基础设施,以协同厌氧消化技术为核心,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利用;中持倡导集中处理和协同处理,节约土地资源,尽量减少环境设施对周边的影响。

宁海县城北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就是中持提供解决方案的经典案例。工程采用DBO(设计—建设—运营)模式进行建设,于2012年3月竣工投产,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项目是国家863示范工程,并获得了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的支持。该工程采用“分级分相厌氧消化+深度脱水+土地利用”的工艺路线,将县域内的污泥、粪便和部分有机垃圾运输到城北污水厂进行集中厌氧处理、废弃物经过处理后能够降解有机物、杀灭病原菌并降低含水率,经过处理后用于园林绿化的营养土。

“若仅仅针对污泥问题,那么所解决的环境问题就过于单一。有机废弃物是否将进行相对集中、综合处理正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中持绿色总经理邵凯介绍说,“我们要了解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真正需要解决什么环境问题,如何给社会带来持续性价值。”

布局未来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下,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MEP/FECO)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合作开发了“中国POPs履约长期能力建设项目”,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和运行“履行《POPs公约》技术转移促进中心”(TTPC),以筛选POPs削减与控制关键适用技术、克服技术转移所面临的障碍,建立可持续的技术转移机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持环保合作承担了TTPC的建设运行工作。

“这个项目是我们着眼未来的一步棋,我们认为有责任以更多方式贡献社会。”陈德清认为中持环保不仅要输出服务和解决方案,更应该输出理念和独特的价值观。从创办公司至今,承担或是参编了环保部、发改委、住建部的相关政策制定,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建设标准 》、《餐饮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二恶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

第8篇

关键词:现代经济;高校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郑环(1971-),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0 )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YGJ13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08-02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环境已危害到农民的生活及生产,同时也对周围的城市环境及食品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农业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必备的实践能力。应用型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应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些农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在开设环境类普及课的同时,开设一些类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特色性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农业环境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同时,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途径,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专业领域内渗透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国家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准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要求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它以生态学、农业系统科学和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它也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于一身的交叉学科,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背景及其要解决的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由来和目前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掌握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及治理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今后形成合理的环境科学知识结构。[1]

二、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了解:国内外农业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农业环境的基本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当前农村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和资源污染问题;农用化学品污染途径及其防治措施;农业废物的产生及资源化利用;农业污水灌溉与农业生产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酸雨对农业的危害;深刻认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2)熟悉:农业清洁生产的由来、内涵、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国内外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些具体方法;环境伦理学在农业环境中的观念和主张等。

(3)掌握:农业土地退化与整治;农业环境的修复;农业环境灾害及其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种手段和措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2.实践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及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创新教学改革措施

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国内外在本学科、本行业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发展动态等传授给学生,尤其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吸收最新的信息(农业环境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传授给学生,在普及环境学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案例教学及实践模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以实际案例改革教学内容

在了解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重点通过案例讲授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出现的突出问题,比如农业资源锐减、生态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加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树立全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让学生掌握目前农业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农用化学品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污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同时利用实验及实践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教材正在编写中。[2]

2.实践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1)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在考虑“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实验设置的基础上,学院安排了16 学时的实验,内容上主要涉及农业环境污染的特色性和与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的区别。做实验之前,设计好实验的要求及步骤,要求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并提出个人的实验想法,通过实验解决个人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2)加强案例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优结合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摆脱常规教学中教师讲理论,学生只听不记或只记而不思考的被动格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环境问题中。同时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既要不断地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补充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又要重视不同区域的社会实际现状,洞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社会实践中选择适宜教学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因此,案例教学不仅能将环境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3)加强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是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区域、行业在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类型、表现方式和发展趋势,在解决环境问题许可的原则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途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整合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4]为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与淮北市排水有限公司、宿迁市新源工业污水处理厂、邳州生态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通力合作,并制订详细的实践计划和实践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实践分析,写出一些有独到见解的论文,教师再择优进行发表。这样,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帮助教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5]

四、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教育是正在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一门学科,对大多数院校来说,它仍然是崭新的课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学院还应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仁斌,铁柏清,郭正元,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Joy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第9篇

本课题从系统论角度出发,以四川省什邡市宏达新村工程为研究案例,分析和讨论系统中各主体发挥效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网,采取交叉归因的方法,对“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希望对有关部门进行政策调整或改进有所参考。

二、调研描述

(一)企业

课题组把出资1.1亿为师古镇农民修建别墅型住房――宏达新村的宏达集团作为三个调查对象之一。通过对宏达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式采访,搜集相关信息。

(二)农民

课题组选取宏达新村的村民为问卷调查样本对象,课题组随机选择150个农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其中有效问卷145份,问卷有效率为96.7%。

(三)政府

课题组与师古镇政府工作人员就服务型政府和当地特色产业(雪茄原料烟种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与思源村的村委会主任就基层党建推进地方发展进行了半结构访谈。

三、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原因

(一)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农民的反哺缺乏长期规划

1、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存在

宏达集团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吸收农民务工以及“宏达新村”工程都是反哺农民的善举,但是环境污染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由于宏达集团电解锌产落户当地,对当地的水质、空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新村工程的致富造血功能不足

“宏达新村”工程虽然在住房上给当地农民提供了较大实惠,同时宏达集团吸收了部分村民进企业务工。但是,多数农民是从事基础性的体力劳动活,这种反哺模式“治标不治本”,侧重给予物质支持,没有从人的主体性地位出发,增强人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教会农民致富的技能和手段。可见,宏达新村安身工程没有和农民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致富造血功能不足。

(二)宏达新村村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随机抽样调查的145名村民当中,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了调查人数的54%和31%,另外还有6%的村民是属于基本不识字。另外,仅仅只有8%的村民是中专或者高中学历,这包括在读的青少年。

在调查关于在宏达集团务工村民的工作内容时,我们发现村民一般从事材料运输搬运、原料搭配混合等基础性工作,少数从事简单机械操作等工作。这些工作多属于体力活,技术含量比较低。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不少在外打工的农民返回宏达新村,有的找到零工,有的在家滞留现象,造成部分民工闲置劳动力和家庭经济来源没有保障。

2、农民缺乏有效的表达途径

在结构式访谈中,有部分村民反映他们的意见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村部的服务型职能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有村民反映村委或是政府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给予很好的解决和反馈,导致问题一直存在。

(三)基层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服务能力不足

1、乡风文明建设职能有待加强

通过对部分村民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宏达新村”工程的村风文明建设职能没有发挥较好的效用,处于“重政策,轻实际”的现状。目前,村民闲时主要依靠打麻将和看电视这种自发的方式来填补时间,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娱乐方式比较单一。虽然,以共和村村部为依托,村部为加强村风文明建设,建设了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等休闲娱乐文化设施,但是这些设施并没有被村民得到较好的利用,即村风文明的内容与方式没有很好结合,没有考虑农民目前文化素养的现状,以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建设乡风文明。

2、行政效率低,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调查中,有村民反映,政府和村委会对待村民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诉求没有给予很好的解决和反馈。存在形式上给予关心但是实质上没有给予解决,或给予口头应允,但是没有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而造成农民损失加重的现象。

四、政策建议

(一)借鉴思源村模式,以基层党建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新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

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技能是增强农民致富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是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更本途径。“有文化”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会经营”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借鉴思源村模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关键在于基层党委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增强党干群关系为基础,以人为本,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坚持政策指导与保障措施相结合,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工业反哺农业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改善其生活环境和条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能够坚持政策指导与保障措施相结合。一方面,政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政府要从技术指导和引导农民收购管理切实履行服务职能,在农民与企业之间扮演中间人角色,最终 实现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三)完善村民民主管理机构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反映农民需求,推进村风文明建设

第10篇

关键词:快递盒;回收利用;环境保护;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08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40

1 研究背景

1.1 快递包装盒的巨大需求量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因而快递包装盒的使用日益广泛。根据国家某部门的监测数据反映,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庞大的快递订单数据的后面隐藏着的则是快递包装盒大量使用后所造成的快递垃圾及接踵而至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将会使日益增加的快递垃圾得到有效缓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促使我国加快向绿色物流转变的步伐。

1.2 我国资源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如破竹,屹立于世界之巅。但是,如此成就的背后却是不尽的环境恶化与资源浪费。正是由于在环境压力和资源矛盾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型增长,距离集约型、循环绿色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而现实状况是,包装盒消耗的资源数量巨大,并且经过焚烧掩埋的快递垃圾又极度地污染环境,如果我们将拆包完好的快递盒进行回收并循环使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国家的整体资源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2 快递盒回收问题的现状

2.1 国内现状

在我国,绿色消费的观念起步较晚,许多消费者只是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缺乏主动性与践行力度。基于这样的现实,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争取使得绿色消费模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目前,我国开展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工作缓慢,还未取得显著成效。快递盒等包装垃圾和众多的厨房垃圾混合在一起,只能掩埋或焚烧,最终对资源与环境造成极大威胁。按我国当前的回收水平计算,如果全国一年回收纸箱14万吨,可节约生产同量纸的煤8万吨、电4900万度、木浆和稻草23.8吨、烧碱1.1万吨。事实表明,将回收来的快递盒进行循环再利用,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约国家整体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总而言之,我国对于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分拣、处理系统的认识及使用迫在眉睫。

作为一个规模化、新型化的行业,快递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空白地带。在我国,涉及包装的国家规范只有一个,即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其中规定快件封装时应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快递封装用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等,但对于过度包装问题却没有具体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对包装袋的种类规格、技术要求、包装、标志等方面提出全面要求,但因为级别太低,仅仅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性。

2.2 国外现状

美国从上世纪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例如,许多州政府通过法律强制性要求公众回收包装废弃物,并根据企业回收力度给予税收优惠;联邦政府也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规范包装的方针政策: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开展环境保护运动。美国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不仅改善了环境,减少资源的消耗,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德国颁布《循环经济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承担回收包装垃圾的责任,且要求消费者丢弃包装垃圾前,必须对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包装废弃物贴上绿色标志的标签,有效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能够更好地开展回收工作。

日本制定并实施《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包装再生利用法》,也致力于回收体系的建设。政府出资建立大量的回收站,并鼓励民众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指定专人定时回收、集中转运至专门的处理中心,开展再循环、再利用的回收加工。

国外其他的国家也各有特色,本文不拟列举。

3 快递盒回收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不同人群对于回收快递盒的思路

消费者认为如果将快递盒集中回收起来,再抱着一大堆纸箱送到回收点,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单独送一个,肯定不划算;攒多点再送,又会占据家里的存储空间。回收快递盒是一件回报率极低的事情,因为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及空间,自己所付出的成本会远远高于回收所得到的价值。然而要将回收价格提高到消费者的预期水平,其总成本势必会超过购置新纸箱的费用。

快递企业认为回收的快递盒会增加企I的额外成本。粘贴在二手快递盒上的物流单据,由于很强的附着力,往往难以彻底清理干净,这就需要快递企业采取专业化手段进行处理,快递公司不得不为这个环节所发生的费用进行买单。另外,回收的快递盒,还要面临如何妥善保管的问题。现在,各大快递站点有限的仓储空间都已经被每天大量的包裹所占据,很难再腾出多余的空间来存放回收的快递盒。室内仓储空间紧张,室外存储又容易损坏,根本无法保证快递盒的完整性、重复性使用。

快递员工作节奏快,绩效工资又是根据快递件数来衡量的,况且每天还有定额的配送任务。所以他们的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出更多的包裹。如果在中间加入了回收快递盒的环节,不仅会增加派件时间,还会占据其运输工具上的空间。快递员的工作量加大,最终还是要转嫁到快递公司的人力成本上。

废品收购人员认为,近几年随着整个市场上收购价格的持续走低,生意很是惨淡。每天爬楼层,辛辛苦苦地扛下楼,最后也卖不到几个钱。雪上加霜的是,城管管得又严,废品摊点不让乱摆,还要每月给物业交管理费,仔细算下来,挣不了多少钱,勉强糊口而已。

3.2 不同群体的根据行业特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为了保证现代物流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政府亟待建立快递包装的行业规范与国家标准。快递盒的循环使用,事关公共利益,政府应从立法、监管和市场等方面建立循环利用的链条,加强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最终实现绿色包装;建立全环节的责任制,使得包括快递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担负起责任。

同时,政府可出台正面的激励政策,给予快递企业一些比如降低税费之类的补贴,以此提高企业回收快递盒的积极性。

快递企业应积极推行“逆向物流”模式,即与电商形成合作,通过返还积分、兑换商品、押金制等方式,调动消费者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另外,快递企业与各大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倡导实施最简包装及绿色包装的全新理念,尽可能地使用环保、绿色包装材料,少用或尽量不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快递企业实行专门针对快递员的奖励制度。每回收一个快递盒就给予一定的绩效奖金,以此来提高快递员的回收积极性,同时达到回收的目的。

消费者可以以更加“温柔”的方式拆开纸盒,使其具有更高的回收价值。取出物品后,把快递盒恢复原状,折叠整齐,降低回收方的时间成本,其实也是提高自己的空间利用率。快递盒是放错地方的艺术品。消费者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拓宽快递盒废物利用的渠道,譬如将快递盒进行DIY就可以做成收纳盒、鞋盒、抽纸盒、灯罩、笔筒等。

制造厂商推行快递包装绿色化,促进快递包装的环保化进程。立足于产品包装的顶层设计,满足现代物流需求。现代物流认为,包装是物流系统的重要功能要素,包装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起点。包装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保护商品、方便流通、降低物流成本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制造商应该改变传统产品包装设计理念,同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综合考虑产品销售流通环节对产品包装质量的要求。

快递员应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快递员应该减少派件过程中的暴力,以此保证回收来的快递盒的完好性与可用性。

物流行业协会应制定统一的合理化商品包装标准,促进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从物流总体角度出发,包装合理化要朝着包装标准化、包装成本低廉化、包装技术多功能化、包装智能化、包装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从而防止包装不足、包装过度和包装污染,以减少包装环节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4 结语

快递盒的回收再利用,从物流学的专业角度来看,被称为回收物流,属于逆向物流的一部分。回收再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使正向及逆向物流更有效率,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如图1所示,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对环境的伤害程度。不过对物流行业本身而言,逆向物流产生可以实现物流和快递业的完美闭环,衍生物流与快递业新的盈利模式,促进其进一步发达和繁荣。

图1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框图

我国现阶段资源、能源紧张,快递盒垃圾急剧上升,迫使我们必须坚持“以回收利用为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快递盒的循环使用将物流、环境、经济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回收利用问题是开展绿色物流的必经环节;同时也是对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及对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有利举措。因此有必要以市场为依托建立科学化、专业化、合理化的回收体系,加强包装废弃物法制法规的建设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快绿色包装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当然还需要提高全民的回收环保意识。只有处于快递盒回收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才能最终实现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汤慧玲,张海楠筝.绿色快递包的调查与设想[J].现

代商业,2014,(2).

[2] 李霞.基于电商购物环境下的快f包装[J].环球市场

信息导报,2015,(23).

[3] 胡语嫣,江梅筝.浅析快递包装盒的回收再利用[J].

新西部(理论版),2016,(4).

[4] 常俏.快递包装的“绿色难题”[J].中国物流与采

购,2016,(14).

[5] 杨丽辉,覃京燕.复用型绿色快递包装设计理念探究

[J].包装工程,2016,(10).

[6] 贺林平.快递包装废弃物如何再利用[N].人民日报,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暖通设计;注意;问题;方向

中图分类号: TU96+2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是推动我国经济的重要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而在建筑中暖通的设计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还关系到使用者的使用质量。因此,在暖通的设计中,建筑设计工作人员都应该清楚认识自己的职责,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在实践中遇到了几个问题,积极解决,平时要加强注意,必然设计出好的产品。

一、暖通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暖通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一个工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是最佳的呢?设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比较和筛选,才能确定既经济实惠又能满足日常需求的方案。而这样的方案,在进行实际施工中,能够节约资金,并且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设计理念落后现象出现,因此,暖通设计直接关系到暖通工程项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暖通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暖通设计是一项多方面考虑的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技术工作,一个优秀的暖通工程设计方案,应对设计方案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综合效益最高。综合考虑的因素越多,通常其方案设计的水平越高,同时其设计工作量和难度就越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很多甲方希望能够缩短工程周期,降低设计费用,从而导致在实际的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而甲方片面性和主观性的要求,就会导致后期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导致严重问题出现。另外在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没有从实地考虑出发,没有能够对工程设计项目的各项实际需求、环境条件的特点、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各种技术方案的特点、适用条件和范围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导致设计方案在实用性、可行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瑕疵,给后期的使用埋下一定的隐患,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三、暖通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点考虑暖通设计的可行性

一项设计方案能否切实实行,其可行性是最关键的问题,再好的设计,不能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也谈不上好的设计,只能算是一个理念,我们日常的暖通设计,就是要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暖通设计的时候,首先就是要考虑到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相关的法规和规范,这样才能从基本上满足设计的可行性。再者要考虑到后期周边发展情况,要重点考虑进去,避免后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增加成本,降低了设计的可行性。

2.暖通设计经济性是重点注意方面

无论哪项工程,哪个设计,都希望能花最少钱,办最多的事情,那么暖通设计秉承的原则就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成本,重点考虑设计的经济性。因为一项工程会在前期的预算中完成整盘的统筹和规划,所以经济性原则是首先考虑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整项工程很好完工。而暖通设计要重点考虑到设备成本、设备运营成本、美观情况等,只有综合考虑,设计出最佳方案,才能确保设计的经济性。

在进行暖通设计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比较,要全方位进行比较,保证既能满足日常的需求,又能控制成本,这样就保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暖通设计的一次投资不仅包括各种设备、管道、材料的投资,而且应包括各种相关收费(如热力入网费、用电设备增容费、天然气的气源费等),相应的安装、调试费用,相关的工程管理等各种收费,相关水处理和配电与控制投资,机房土建投资与相应室外管线的费用,而这些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容易被遗漏。因此,一方面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设备,另一方面要全面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运转费用,以相同的使用周期为基准,进行综合经济性的计算比较,而不能简单地根据设备报价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暖通设计的经济性。

3.暖通设计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现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心的问题,无论什么工程,必须要重点考虑到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和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是当前社会重点热议的问题。而在暖通设计中,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是容易忽略的地方,但是随着国内国际化形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近些年社会和自然问题突出,以SARS为例,在SARS严重流行时期,人们甚至对空调系统产生恐惧而不敢使用,这将对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暖通设计时,要从安全角度考虑,重点考虑环境、防火、人员、设备、系统运行五个方面。环境安全,主要是考虑到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确保将危害降到最低;防火安全,要严格按照防火设计规范来设计,避免火灾的发生;人员安全,主要考虑到人员在进行安装和调试设备的时候,避免人身伤害,同时在遇到重大传染疾病的时候,能够有紧急预防预案,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传播;设备安全,主要意考虑暖通系统故障可能对室内重要设备和物品产生的不利影响;系统安全,系统的安全,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要经常进行系统的巡检和维护,避免出现严重问题。

4.暖通设计应该注意节能和环保

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建筑业本身就是一项高耗能行业,并且对周边的环境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暖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在暖通设计中,对于设备的选择,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环保性能好的,耗能低的设备,尽可能少的减少耗能。另外对设备产生的废水和废渣等废料要进行严格的专门处理,避免影响周边环境,同时加强设备噪音的合理处理,利用新科技和新材料降低噪音的污染,将系统和设备全过程(包括设备制造、使用和淘汰处理的全过程)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等进行全面、科学、定量的经济性和环保评估比较,设计合理方案。

四、总结

总之,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暖通设计会不断发展,只有紧跟社会发展,多方面考虑影响设计的因素,才能在设计中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才能有助于暖通设计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大气污染因其污染因子易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可进行长距离跨界传输,是典型的跨行政边界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域众多且与多个国家接壤或比邻,跨界污染问题研究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明显,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相应管理体制和机制。美国在跨界大气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尤其是跨界大气环境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以美国大气跨界污染治理为例,结合具体实例,主要从机构设置、职能职责、运作方式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州内、州与州与之间以及跨国界三个层次跨界大气环境监管体系;其次,从上述几方面对我国与美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机制进行逐项比较分析;再次,对我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体系障碍分析认为,统分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和尚未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借鉴发达国家跨界大气环境监管经验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工作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即成立跨区域的权力机构;加强政府区域间协调合作;强化依法治理;多种管理手段综合应用;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关键词 跨界污染;大气污染;环境监管;启示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118-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20

环境问题的整体和差异性导致环境问题跨越了原有的行政区限,呈现区域整体性特征。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治理难题之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跨区域环境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制定了一些关于跨区域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1]。在水环境方面,跨区域(流域)方面已经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2、3]。与水环境污染有所不同,大气环境污染因子受气候、风向等自然条件影响可进行长距离传输,是一种典型跨界环境污染问题,但世界范围内有效治理经验还很少[4]。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和污染物的高排放,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虽有所好转,但SO2、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很高,且在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区域性复合性大气污染问题[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环境问题将愈来愈突出。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制度框架,在对我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和即将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提供参考建议。

1 美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

本文所指的区域指行政区域。本文将从州内、州与州之间、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三个行政尺度范围分析美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州内以美国西部工业区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为例,这里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州与州之间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各州和大西洋中部各州之间为例;第三个层次将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间跨国界大气污染为例。

11 州内跨界大气环境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加州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随着入迁人口的急增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之洛杉矶盆地特殊的地形,使得加州地区烟雾弥漫,大气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引起州政府和当地居民的高度重视。为了控制跨界大气环境污染,加州政府将全区设13个质量管理区实行区域管理,但各个区域独立的管理已经不能解决整个区域环境问题,通过区域间的非正式合作与协商解决区域环境问题也被证明是无效的[6]。1976年加州政府立法建立了南海岸大气质量管理区(the South Coas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 SCAQMD),在SCAQMD领导和技术成员的努力下,南加州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效地解决了加州地区跨界大气环境管理问题,并一直沿用至今,是解决区域内跨界大气环境问题的典范。

111 机构设置

SCAQMD主体由加州构成,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授权成立[7]。其管理范围涉及洛杉矶(Los Angeles)、橙县(Orange)、河边县(Riverside)和圣伯那迪诺(San Bernardino)四个大县和几十个城市,是唯一仍被EPA划为空气污染极端严重的地区。管理区设有一个管理委员会,下设12个委员,其中州政府代表3个,其他9个委员由各县和部分规模较大城市代表组成,有的城市市长亲自参加。管理委员会一般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上午召开例会,讨论通过预算、立法、人事等重大决策。

112 职能职责

作为一个区域性管理机构,SCAMQD管理对象是固定大气污染源和部分流动污染源,汽车等流动污染源主要由州政府直接管理。它最主要的职能职责是加强跨界合作,与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制定和实施跨界合作计划。通过区域规划,与制定并与参与规划实施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协作,并将研究的跨区域管理政策向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和州政府提出,以便制定出使整个国家受益的大气环境政策。这些年来,SCAMQD向国家和EPA提出了不少大气环境管理方面的建议,被采纳的不计其数。

113 运作方式

管理区内设立法、执法和监测3个主要职能部门。立法部门每三年编制一次大气质量管理计划,确定改善大气质量的目标和措施。根据这一计划,还要对各种污染源制订具体的管理法则,各种法则经过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可实施。管理区执法部门主要是负责审查颁发许可证及对各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计划和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对违规者给予处罚。企事业单位领取许可证时需要交费,另需每年交纳一定的年费,对污染企业也会收取排污费。目前,管理区近90%的日常运转费用由各类收费解决。监测部门的职责是负责对大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此外,管理区也做一些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管理区机构更多的采用非管制手段,例如基于市场的激励手段,许可证制度、商业援助和技术支持等。

12 州与州之间跨界大气环境管理

科学家经由模式和研究证明,臭氧前趋物质会有长距离传输现象,因此臭氧与光化学烟雾问题须跨州合作才能解决[8]。于是美国东岸成立臭氧传输委员会,负责规划推动氮氧化物抵换交易制度。本文选取臭氧传输委员会(the Ozone Transport Commission,OTC)为例说明美国州与州之间的大气环境监管。尽管我国目前没有成立关于某一类污染物的专门机构,但是OTC作为一个跨行政区划的机构,它的大气环境监管机制具有代表性,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的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借鉴。

121 机构设置

OTC成立于1990年,由《清洁空气法》修正案批准设立,主要关注美国的东北部区域,负责美国东北部11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臭氧运输工作和规划推动氮氧化物抵换交易制度。OTC对组成成员有一定的限制,参加会议的成员必须是政府环境委员,EPA是其中必须参与的成员之一,这样可以迫使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能在一起讨论问题。当地方政府需要通过OTC向EPA提供建议时,EPA可以赞成也可以驳回它的提议。但是一旦驳回了OTC的建议,EPA必须给出理由,并提出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供选择的其他方案。

122 职能职责

OTC最初的职责是帮助地方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对对流层臭氧浓度进行控制,以达到联邦政府的要求,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氮氧化物的迁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开始关注氮氧化物的扩散。它的工作分为3个主要方面:

①风险评估和模型研究。重点关注大气污染易造成哪些潜在的健康威胁或安全风险,以及目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②制定控制移动大气污染源相关政策,主要是对汽车尾气的移动污染源控制。

③制定控制固定大气污染源相关政策,主要是能源的有效利用。

123 运作方式

OTC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1)联合科研、企业等各种机构进行科学研究和综合评估,同时也参与其中的科学研究,通过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研究,为EPA制定控制臭氧长距离传输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OTC成员州之间的约定。在OTC成员共同签署的理解备忘录指导下,各成员通过合作协议,相互合作、共同协商合作区域内流动污染源的控制;

(3)联合机制。通过这个机制OTC成员州可以在某个事件上一致对外(其他州、产业、联邦政府等)。

13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跨界大气环境管理(北美自由贸易区环境合作)

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个北美主要国家已经对严重的跨界环境污染十分关注,主要焦点问题集中在酸雨上[9]。1993年三国签订了《北美环境合作协定》(North American Agreement o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NAAEC), 主要通过规定环境保护的条约义务、建立专门的环境工作机构和寻求环境争端的妥善解决等各种方式来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NAFTA为协调区域环境保护问题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131 机构设置

为了保证环境保护目标得以实现,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内建立了北美环境合作委员会(Trinational North American 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CEC)。由三个部分组成:部长级理事会、秘书处和联合公众咨询委员会(Joi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 JPAC)。理事会由三国部长级官员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例会;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及为理事会执行协议提供具体技术服务;联合公众咨询委员会由来自成员国的15名环境和工商界代表组成的联合咨询委员会,负责向理事会就环境事务提供咨询,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和CEC预算。

132 职能职责

CEC主要致力于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主要工作包括协调环境、经济和贸易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维护、防治污染、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法律政策管理。通过联系政府官员、专家顾问、学术界人士及关心环境的公众来共同推动地区性的环境改善。在跨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通过协议合作来解决跨界大气争端。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作:促进三国空气质量管理合作;开发提高北美空气质量的技术和战略工具;制定三国空气质量改善计划。

133 运作方式

NAAEC运作方式最显著特点就是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部长级理事会每年至少开一次会,其中至少有一次必须向公众开放,至少在一次会议中组织三国环境部长与公众对话回答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问题,接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投诉和建议。所有的理事会决定都必须向公众宣布。联合公众咨询委员会则是直接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构,每年就各种环境论题开展公众咨询。

其次是争端解决机制。NAAEC争端解决的主要手段是合作,制裁是最后使用的手段,只有在当成员国持续的不实施其环境法规时才使用制裁手段。CEC有权召集技术顾问调解和向各方提出建议来寻求圆满的解决方案。允许成员国的公民或团体向CEC秘书处提出申诉,控告某一国未能有效地执行其环境法规。这种公众直接提出申诉在国际组织中是罕见的[10]。

2 中美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机制比较分析

21 组织方式比较

美国与我国都实行环保局统一管理、其他相应部门分别管理的统分管理模式。但在美国政治文化传统中,强调的是地方自治,对于涉及区域事务的问题,多数情况只建立管理体制,不建立政府体制。以《国家环境政策法》及《清洁空气法》为依据,美国联邦环保局与其他具有部分环境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职权划分明确,工作协调有效。地方政府之间经常会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找到利益共同点,从而联手合作。而我国经常出现部门之间或互相“扯皮”或争夺管辖权的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各部门的职权没有通过立法加以明确和细化。

22 法律和制度建设比较

1970年美国制定了以《清洁空气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来控制大气污染,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0年颁布的新的清洁空气法,对原清洁空气法进行了重大修订和补充,修正案进一步加强了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权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规,要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交通系统,甚至社会生活方式方面都要做出改进,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中国的大气环境保护立法,在法律的层次上,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和专门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层次上,主要包括《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等。此外,我国还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大气环境标准。

23 机构建设比较

美国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中设立了许多由立法机关和政府授权,以州为单位的组织,如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区。州级环保机构不受联邦环保机构的领导和管理,各州环保局各自保持独立,依照本州法律履行职责,只依据联邦法律在部分事项上与联邦环保局合作,完成任务。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6大区域环境督查中心,地方上有些省份也成立了地方环境督查中心,但是在跨区域管理上机构职能不全,例如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承办跨省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纠纷的协调处理工作”,只有事故发生后的协调功能,明显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大、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盲目建设了一些布局不合理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

24 监管手段比较

美国《清洁空气法》所规定的环境标准主要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排放限制、新源执行标准和危险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具有以下特点:①遵循技术强制原则,根据污染物类型的不同,新源和现源的不同,依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规定了宽严程度不同的排放标准;②强调对新源和有害污染物的控制,由联邦环保局划分制定措施全国统一适用;③在全国范围内划分控制单元,将其分为达标区和未达标区两类,对未达标区规定达标期限,制定地方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对达标区实施反恶化和防止降级的计划;④排放标准的实施得到联邦和州的双重监督,许可证的全面有效推行也为标准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环境质量为主要依据。其特点是:①虽然法律规定在制定排放标准时要考虑技术条件,但实际上排放标准与相应的环保技术政策和污染控制技术之间的依托关系不明确,区别于美国的“技术强制”原则;②排放标准因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类不如美国的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③对未达标规定了总量控制,但对达标区却没有防止空气质量恶化和降级的相关计划;④环境标准的实施与“三同时”、环评以及限期治理等制度有关,但没有规定许可证为直接实施环境标准的载体。

25 主要成效的比较

美国早在1976年就开始试行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联邦环保局重视康涅狄格州的污染许可贸易的经验,于1982年颁布、1986年修改了排污交易政策,并注意不断推行在创立监测和减少污染的市场机制方面的一系列经验。1990年通过的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扩展了排污权交易作为空气质量政策一个组成部分的适用范围。通过排污权交易,可以保证每年1000万t的SO2排放量发生在那些能够以最低廉的代价控制排放的污染源。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应用相当广泛。2001年7月,山西省政府确定将亚洲开发银行提供技术援助的“山西省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项目在太原市进行试点。太原市采取“有上限的交易计划”,在总量控制下进行SO2配额交易。

2002年,江苏省了全国首部排污权交易办法,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的排污交易愈发受到重视。2003年,江苏省太仓市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与南京市下关发电厂签订协议,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跨市向下关发电厂购买1 700 t的SO2排污权。这是中国首例异地SO2排污交易,为长三角环境平台的区域内SO2排污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3 创新我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体系的障碍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在组织方式、法律法规、机构建设、监管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监管成效差异明显。借鉴发达国家跨界大气环境监管经验,在我国不仅仅是对策不到位的问题,更有更高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

当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工作的合力尚未形成,仍存在一些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职能分散交叉现象依然存在,环境保护统筹协调、统一监督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在少数地方得不到坚决有效执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三是环保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不适应;四是农村基层环保监管力量薄弱[11]。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实行的是统一监督管理和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关于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的内容几乎没有明确涉及。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将大气污染控制条块化,缺乏区域控制的内容,既没有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主体,也没有具体的控制措施。由于大气污染具有长距离、跨界污染的典型特征,而我国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尚未形成。在这一管理体制模式下,我国现阶段还无法成立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只能通过地方政府间形成区域合作,在京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12]。由于资金、管理水平等条件所限,现阶段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还集中在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无法覆盖全范围。在体制“横向”和“纵向”还没有完全理顺的情况下,缺乏程序性立法、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专家技术支持等都是创新我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体系的重要障碍。同时,技术上如空气质量监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经济手段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公众对市场运行机制不熟悉,市场发育不健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刺激功能不强等等。

4 美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对我国的借鉴

41 成立跨区域的权力机构

空气的跨界污染性质决定了有效环境管理不能采取分而治之的治理格局。从美国的跨界大气环境监管不难看出,其出发点都是设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独立的、专门的公共机构负责跨界范围内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面协调,且能够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和能源、交通、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规划。跨区域管理机构要在相关法律或区域行政许可范围内依法行使各项权利和义务,依法、科学设立其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对应的职能职责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其在跨行政区大气环境监管中的主导地位和统一的监督管理权限。虽然目前尚未形成有序、系统、全面、透明的制度框架,但成立跨国家的权力机构针对跨界大气污染等行使职能则是区域集团的环境政策的共同点。虽然在机构成立初期赋予该机构的职能权限较为有限,但其所致力于的目标则较为明确,无论是提供咨询与建议,还是协调各方合作,都可以为将来多边经济体系中的机构安排开辟可行性思路:即成立超国家的环境权力核心机构,在初期仅提供技术,同时可以辅之以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检查与监督的权利[13]。成立一个区域性大气污染管理部门,通过统一目标、统一区划、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行动和统一监控实现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14]。

42 加强政府区域间协调合作

政府在环境监管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都是对企业行为的管制,而法律又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因此,跨界环境问题的协调和解决要靠政府层次的制约和合作,加强对政府以及政府决策的规范管理以及人大、公众等对政府行政行为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等非常有必要。同时,通过联席会议、论坛和信息通报等途径,加强各行政单元之间的联系和区域间协调合作,积极开发交叉培训研讨会、示范项目等。

43 强化依法治理

30年来,我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部门法框架,但是在跨界大气污染治方面依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我国的科研和实践已经证明划定新区域范围的必要性,如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实施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因此,有必要加强跨界大气环境监管立法,对重点区域制定区域性空气质量标准,可由国家制定相关标准,各省、市、自治区负责规划并达到相关要求。对于达标和未达标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理策略,特别要对未达标地区制定具体的控制要求,努力促使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并进一步提高。其他跨界纠纷可由区域间共同协商制定具有法律标准的法规,共同依法执行。

44 多种管理手段综合应用

政府是环境管理的主体,通常采用的行政手段是一种强制性手段。但行政型强制手段成本较高,未必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整体利益分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持续繁荣扩张,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空气污染物,尤其是来自移动污染源的污染物。有必要从信任政府运用命令主导控制手段到利用激励手段和市场手段完成许多政策目标(包括空气污染控制)的变革。

技术手段是美国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无论是SCAMQD还是OTC或是NAFF,都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力量,SCAMQD的战略是通过开发、引进、要求和激励等手段,鼓励既运用现有技术,又利用“有待证实”的技术扩大行政管理范围;OTC通过技术研究,掌握空气主要污染物的长距离跨界运输并依此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依据;NAFF也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提供评估和建议。因此,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对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和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济手段也是目前解决跨区域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在太原、包头、开远、柳州、平顶山等10多个城市开展了排污交易试点工作,但目前除太原市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外,两控区其它地区还没有具体的行动。我国应尝试在省级范围内进行多种污染物的排放权交易,努力建立全面排污权交易制度。

45 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由于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性强,涉及利益方较多,要求参与政策制定和管理的人要理解被管制活动和过程的细节,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环境政策。这就需要在这方面占居信息优势的被管制方的参与和合作。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从美国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可以看出,无论是国会制定法律还是USEPA及州环境管理机构制定政策,都需要来自公众和受管制方的参与、配合。这种合作的方式无疑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并为政策的执行提供便利。在不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前提下采取切实的措施控制空气污染,要求有足够的公众压力、行政能力、政治领导力,还要求有来自国家政府或国际社会的外部压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Tuinstra W, Hordijk L. Moving Boundaries in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Cop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Policy Under the Convention on Long 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4): 349-363.

[2]Allouche J. International Water Treaties: Negotiation and Cooperation Along Transboundary Rivers [J].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9, 9(1): 142-143.

[3]Kallioras A, Pliakas F. The Legislative Framework and Policy for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Transboundary Rivers in Europe: the Case of Nestos/Mesta River, between Greece and Bulgaria [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06,9(3): 291-301.

[4]Bergin M S, West J J. Regional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Transboundary Air Quality Management [J].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005,30: 1-37.

[5]马中,石磊,崔格格.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9, (13): 20-22.[ Ma Zhong, Shi Lei, Cui Gege. Discussion about Region Environment Policy [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9, (13): 20-22.]

[6]Nordenstam B J, Lambright W H.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Transboundary Institutions for Air Pollutio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1998,1(3): 231-238.

[7]Lents J M. Making Clean Air Programs Work [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1998,1(3):211-222.

[8]De Leeuw F A A M. A Set of Emission Indicators for 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02,5(2): 135-145.

[9]Regas J L. Acid Deposition. In: Uman, M.(Ed,), Keeping Pace wi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 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3.

[10]李寿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协调及其启示[J].时代法学,2005 ,(5): 97-102.[Li Shouping. How NAFTA Coordinate the Issue on Environment and Trade and Its Enlightenments[J]. Presentday Law Science,2005, (5): 97-102.]

[11]周生贤.推进环保体制改革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EB/OL].(2011-07-05).. [People . SCS Text to Promote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to Improve Air Quality (Full Text). [EB/OL]. (2010-05-14). . ]

[13]秦天宝, 郭明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区域性环境政策浅析[J].上海环境科学,2000,(2): 56-62.[Qin Tianbao, Guo Minglei.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of NAFTA and EU[J].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0, (2): 56-62.]

[14]柴发合. 建议成立区域性大气污染管理部门[J].环境,2008, (7):34-35.[Chai Fahe. Recommen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Air Pollution Management[J]. Environment,2008,(7):34-35.]

Approach to Management of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in American

WANG Xiaoyong1 WAN Yuqiu1 JIANG Wen2 MIAO Xubo3 ZHU Xiaodong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2.College of Rongzhi,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3, China; 3.East China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Centr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42, China)

Abstract Air pollution is a transboundary problem, disregarding political boundaries, as prevailing winds and weather patterns move pollutants over long distances. The territory of China is vast and there are many administrative regions, with a number of other countries bordering on our count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into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more regional air pollution issues appear, but the management level is backward and rela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 United States has g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nsboundary ai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s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could be used as references for the ai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China, especially for the management of transboundary air. First, using case stud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we examine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mechanism by agent setting, functions and duties, and mode of operation at three regional scales: within states, among states, and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Second,the pape compares transboundary mechanisms fo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ird, China’s main barriers borrow the experience of transboundany management for air pollution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system of unified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indepedent management and no joint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zone defense. On the basis of above analys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the ai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China: establish transboundary authority,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regional governments, strengthen the rule by law,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 th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tools, an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ncourag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 monitor; suggestion

收稿日期:20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