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自动主义兴起的背景
清末起赫尔巴特流派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理念及"五段教学法"传入中国并逐渐流行。由此,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逐渐变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
但到民国初年,赫尔巴特流派教学法的缺点与不足开始大量暴露,并受到广泛批评。寥世承说:"课室内死气沉沉,除了教师讲解的声音,学生呆望的态度,绝少变化的气象,生动的精神。"[1](P50)说:"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2](P109)
这时,杜威"儿童本位"、"兴趣主义"等一系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我国,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学并掀起了研究新教学方法的热潮。这个时期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有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提倡在教授时,以儿童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立于旁观地位只尽辅导之责,这些方法被统称为'自动主义教育法'。"[3](P14)
二 自动主义语文教育的特点
自动主义在民国教育中风行一时,深深影响语文教学发展,其特点主要如下:
第一,教材变革。
首先,教材的语体改变。自动主义的提倡者认为作为思想感情的载体,白话接近口语,比文言更利于学生的自我表达及自动学习。1920年教育部通令规定,凡国民学校都废止所用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至1922年止,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至此,白话文教材及国语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位置得以确立。
其次,教材体例内容改变。教材中大量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内容如儿童文学、儿歌、插图等开始出现,教材选材则多为生活日用的实物、场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勤学作人的道理等。设计主义教材还主张打破教科书固有体系,完全按学生认知习惯与生活问题为中心编排相互"联络"而"分科"教材。
最后,教材性质有利于学生自学。教学实践中,人们把语文教材逐渐定性为一个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阅读的对象并增加补充教材,扩充阅读书目。主张"指定分量,由学生自修",扬州中学的语文课开有略读课,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专书"来扩充他们的阅读量。这些观念、做法发展到后来便有了叶圣陶的"教材只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等名言。
第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学。
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大量有关自动主义的教学方法,比如自学辅导主义教学法、设计主义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创造教育"教学法,还有黎锦熙的"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教学等。这些有关自动主义的探讨极大地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当今的课堂改革留下了宝贵的资源财富。如在语文课文的诵读中,"受儿童本位和自动主义的影响,此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鼓励学生大胆朗读,而后教师和其他学生再给予指正和补充的教学方法。这使儿童面对新的材料时能够积极去探究,用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去解读……避免了原来教学中学生不动脑思考,只是等待教师的讲解或标准答案的弊端。"[4](P14)
第三,课堂模式发生变革。
道尔顿制是美国学者柏克赫斯特在1920年创立的一种个性化学习策略,它的核心是学生通过与教师签定学习"工约"(学生一个阶段内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附有学生自学辅导建议)来进行自动学习。教室被改为实验室,供学生自修及讨论用。学生将各科工约完成后,经检查合格,换取下一阶段的工约。学生什么时候学完全部课程,就什么时候毕业,既没有入学时间的限制,也无升留级制度。1923年自动主义在中国达到,1923至1924年全国行此制之学校达百校,它极大地冲击了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为解决传统教学的单纯灌输、被动接受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但也出现了部分学生怠于学习、成绩下降、费时费力等问题。
第四,辉煌与遗憾并存。
民国自动主义语文教育密切联系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自求知识,独立研究,自由活动,完成人格的成长,为解决学生被动式学习的缺点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总体来看它在民国的推广范围及成就是有限的,留下了不少遗憾。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经济及师资条件有限。自动主义教学法的推行及试验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及师资。但当时中国当时的图书及学习资源有限且师资队伍奇缺,不利于学生的自学,也无法承担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赋予教师的沉重任务。以扬州中学为例,当生源增加,教师数量不足时,学生阅读指导便由专书便成文章,这显然不利于自动主义教学的推广。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被动式学习的习惯,一旦被放开手脚不知该如何学习。不少学生因年龄小,自制力差,在自动主义的学习中变得偷懒,影响了自己的成绩,如"道尔顿制"竟被师生们形容为"逃而遁之"。
最后,民国纷乱的政治及社会环境影响。民国时代社会混乱,教育经费短缺,北洋军阀及政府的又力图控制学校教育,再然后又面临日寇入侵,这种险恶的环境显然也不利于自动主义教育的推广。
但是,虽然自动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畅,它在国外却继续成长,以致不少中国学生到西方留学时很不适应。如导演李杨的留学一开始就很不顺利,"他外头一天上课,老师拿了一张纸,让学生们读上面开列的二十几本书,几星期之后要出个论文。他感觉那二十多本德文书自己根本读不了,论文也不会写。"[4](P126)在科隆电影学院读书时,"有一天他找到导师抗议,因为同班同学太能侃了,课堂上这个讲讲那个讲讲,他什么也没有听到。他对老师说,我不远万里从中国来,是想听您讲课,不想听他们的。"[4](P127)很显然这是自动主义在国外蓬勃发展后所造成的中外差距。
三 自动主义教学法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民国自动主义教育来改善今天的语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启示主要如下:
第一,将教材与课外书籍相结合。当今语文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阅读量的不足。单单依靠课内有限的阅读篇目想提高语文能力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今天的中国物质条件无疑比民国要好上很多,我们可以仿效国外教育的形式,加强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级学校图书馆及信息化资源建设来给学生阅读量的扩大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民国语文教育的实践证明课堂教育仍是当今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但是我们可以以一种有机的形式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只有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学的知识有用,才能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
第三,将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有机结合。无论是片面地强调以学生中心还是教师中心都有缺陷,前者易受学生懒惰等习惯的影响,后者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学中要把两者结合,既严格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打造充满趣味而实用的语文课堂,推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指导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廖世承.最近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单中惠.教育小语:100位中外教育家的智慧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梦岚.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探微[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姜丽萍.清末民国小学语文教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本内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6—0029—01
一、从教材、教师、学生三维度界定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1.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激发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责任感。
汉字象形表意,本身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它是华夏文化的基石。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外化,蕴含着广袤的文化内涵。教学生学习汉语言,把握其人文属性,学生既习得了语文能力,又熏陶了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思维方式。
(2)热爱世界先进文化,理解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情感。
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世界的、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科学与人文并重,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理解全世界人民对自由、和平、文明渴求的美好情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注重审美情趣培养,逐步提升文化品位。
审美能力培养的一般过程是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语文教材中洋溢着真、善、美,浓缩了本民族及世界人民的美好情感的精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应该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
(4)强化情感目标,尊重个体体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认为语文课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人生态度、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多元因素都应归为“人文素养”的范畴。
2.教师的人文态度。
从教师层面上来说,“人文态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中,教师要尊重人、关爱人、服务人、发展人、保护人,引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生命,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处理师生关系。
3.学生的人文态度。
从学生层面上来说,“人文态度”就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主、自信、自尊、自强的主体意识,以及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善于合作、乐于共处等品质。这是未来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素养。
二、设定人文养育目标,制订人文养育内容,挖掘教材人文养育点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养育的目标是:1.感受祖国的、世界的,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的熏陶;2.积蓄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思维方式,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3.提升课堂人文意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优化语文人文养育,实施课堂教学策略
1.“综合实践”策略
(1)听、说、读、写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四要义”,课堂上要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课堂上最显性的活动就是师生、文本之间的活动。(2)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养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任。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2.“自主探究”策略
(1)关注学生想学哪一部分。语文课上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言文字欣赏揣摩,激发学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2)关注学生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选择最佳的探究思路。(3)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3.“感悟·积累·运用”策略
感悟。(1)“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多读是悟的基本方法。通过读的熏陶,让课文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充分感染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2)增强直观感受,减少理性的支离分析。学生感悟语文、对理性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3)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感悟、欣赏比理解内容更重要。
积累。(1)让“读、背”在语文教学中返璞归真,提倡多读多背,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对于名家名篇、古代诗文等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2)别忽视了复述的功能,特别是重视对课文某个精彩片断的复述,复述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育 生活化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利用语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积极倡导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发展,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魅力,由此实现学生语文兴趣的唤醒,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1.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概念。所谓小学语文生活化,是指将语文教学活动放置到生活背景中去,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性活动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的比重。
2.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之所以倡导以生活化的方式去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是存在深刻的原因的,具体来讲可从如下的几个角度进行探析:其一,从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来看,语文教育最终需要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而生活实践的不断发展会对于语文教育的内容、方向和形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二,从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经验来看,以生活化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并且实现其积极性的激发,这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1.积极树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作为教学行为主体的双方,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改变语文教育理念,积极树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正视小学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生活化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针对语文教师群体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的培训和教育,使得教师意识到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其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其二,积极在学生群体内开展语文生活化的宣传,使得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之间是离不开的,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语文考试,而是生活基本能力的培养。
2.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还需要从语文课程体系入手,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简单来讲,要重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体系,增大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比重,充分展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特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依据新课改教材的教学大纲,积极将实践性活动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获取,尽可能地实现原来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以体现出实践性特点;其二,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性活动,比如语文作文比赛、语文演讲比赛、语文情节表演、语文诗歌创作等活动,使得语文教学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其三,积极将能够体现语文知识的相关案例纳入到课堂中去,充分展现出语文课堂内容的实践性,构建完善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体系。
3.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创新。既然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内容,就需要遵循生活化语文知识的特点,积极采取对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推动。为此,积极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法,以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融入到语文情境中去,以实现其实际语文素养的提升,保证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其二,改变以往传统考试评价机制,形成语文创新评价思维,从学生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角度去考量学生的成绩,以便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际生活化教学中去;其三,重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灵活调整,强调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手、动嘴、动脑,以形体语言的方式去学习语文。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是处理小学语文教育与语文应用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积极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以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不断觉醒、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革新、生活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将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庞善凤 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9期。
[2]时从荣 浅析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年,26期。
[3]陈继红 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3期。
[关键词] 导向型;教育改革;语文教育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中职公共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言工具的掌握,同时“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遗憾的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学生厌学情绪强,学生普遍更注重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对热衷于考级、考证,而不予重视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这一现象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语文教育被边缘化?本文主要从导向型教育改革思路出发,探讨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案。
一、中职语文教育导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1、导向型教育改革的内涵
导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一定的目标,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标是否达到、方向是否偏离作为教育改革成败的衡量标准。导向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明确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执行性,而不至于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2、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改革,这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常见的建议有如下几种:第一,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这一观点,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以专业化为导向;第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导向;教育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路径。
可见,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就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导向型教育改革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育改革方法论上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的改革导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1、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强调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机制上的反思与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寻求平衡,并为中职语文教育探寻到良好的切入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几率。
2、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需方特点
中职语文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型。中职学生们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客观需求,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个仅仅有技术的人,应符合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
3、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语文教育应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或专业,会导致语文教育承载过多、过度的其他职能,导致语文教育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强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反,语文教育应建立在对语言文学的审美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快乐、心得、体验,而不应使语文教育过于工具化。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导向改革方案的落实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人文素养培育,确立基本的改革路径与方案。结合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对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之推进突出如下建议:
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拓展阅读面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阅读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过滤、消化、反馈等阶段。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对语文教科书中相关文学作品和篇章的解析与审美上,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过程固然需要对一定的数量的美文进行解析与评价,课堂教育中教师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
3、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内外兼修的文化人。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则应通过角色转换,由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倾听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地畅谈有关国家、民族、社会、生命、爱等一切话题,使学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发,使学生从“学”到“说”,从“接受”到“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体验可以得到增强。
总之,导向型教育改革应作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够使中职教育改革目标明确化,更有利于达到改革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面的拓展,并在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场合,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倡导、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交流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持终生,真正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鲁卫平,陈彦:《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5期,第165页。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新一轮课改以来,国家和社会都越来越关注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更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为此国家也在不断呼吁重视德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小学语文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家对学生的评判,不再是单纯的看成绩,而更多的是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在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一方面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的成长时期,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阶段,一个人的性格如何,不仅在于学生的先天条件,更在于后天培养。学生要想成为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就必须重视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尤其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
(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涵。语文,是一种社科类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内涵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对于渗透德育有着先天优势。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对于做好小学德育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对于做好德育工作,有自己的体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将试着总结一下这段时期内,对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的措施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一方面要结合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在课堂中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来做。另一方面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在语文教育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使考核机制与教育机制,相配套,相适应。只有有了正确,良好的考核机制,才会有正确的德育方案,才能激励学生在这方面下功夫。第三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语文教育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老师填鸭式的过程,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教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第四就是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要深刻把握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来设计德育。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特点,语文是一门社会性学科,是一门沟通性较强的学科。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文本。在认识文本的过程中,深化德育的内涵。在字词句中,把握文本表达出的内涵;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的崇高气节;在课堂情景中融入德育。“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这首《示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字词句上,诗句精炼。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陆游那种渴望家国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在烘托出爱国的气氛下,此时正是激励学生爱国精神的,最合适的机会。在教学过程实现德育,使我们必须学会。
(二)要设计一个正确良好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这个机制不仅仅应针对学生,更应针对教学的主导者――老师。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教学机制。相反,在一个不合理的考核机制下,尽管有健康的教学机制也会被扭曲或者是被异化。语文教育工作,也适应这个道理。做好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必须有一个健康合理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在设计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德育。可以把语文成绩按百分比分成纸面成绩与德育成绩两部分来进行综合评判。
(三)要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德育是一个与人沟通的过程,单独的,一个人的德育即便是做的很好,也是无用的。因为道德只有在与人互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学相长,教学结合。教学实际上就是两个部分,一是教,二是学,两者缺一不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他们说的对,我们要敢于接受;他们说的不对,我们更要找出他们不对的根源,然后帮助他们改正。不能“不教而诛”。
关键词:网络 语文教育 就业指导
引言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基地,是确保社会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人才储备所,因而高等院校必须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语文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完善高校学生知识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背景下的高校语文教育的独特性表现更为突出,因而必须重视其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融入到高校语文教育过程中。
一、高校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从近几年的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文素养不甚满意,不能够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这就暴露出当前的高校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长期的应试教育过于追求和关注分数、成绩等,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以掌握基础知识为目标,不关注甚至忽视自己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社科知识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自己的社会定位不够准确,好高骛远,因而在应聘求职过程中无法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降低了求职的竞争优势。所以,重视高校语文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点。
二、网络背景下语文教育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
(一)唤醒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就业意识
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与其所具有就业竞争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因而想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强化就业意识,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网络背景下的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精神及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起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从而使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材的应用,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要培养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社会就业现状的认识与把握能力,促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升学习与就业意识。
(二)调动学习兴趣,增强就业优势
网络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学习时间和空间灵活的特点,因而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十分便捷的。要将单调的、枯燥乏味的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学习兴趣得以提升,进而提高各门课程的成绩。
(三)实现语文教学与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育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性。语文教育往往局限在课堂上,师资力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的写作和课外阅读缺乏应有的指导。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师可以组织文学创作,建立班级阅读兴趣小组,对各小组的课外活动进行网上指导;可以鼓励学生将课外作业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教师,实现实时在线交流,从而在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语文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性。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和观点进行发表,教师对优秀的作品做到及时发现与鼓励,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
(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在未来一段时期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详细、科学、合理的计划,它关系到一个人踏入社会最初几年的人生定位。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不仅要表达自己专业的设计、规划知识,同时也需要表达自己的理念、思想及成就等的人文素养,以充实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定位不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社会实践能力欠缺,就业准备不充分,无法找到合适的立足点。
网络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不仅能够为大学生学好汉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为学生人文素质、审美素质的培养以及综合技能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借助于网络资源优势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它是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因而能够在更为宏观层面上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继而使得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就业能力。
三、提高网络背景下语文教育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作用的措施
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特点,使得其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语文学科是一门专门学习母语的学科,因而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够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合理应用,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监督和指导,并将这种习惯与能力推广应用到其他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网络背景下语文教育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十分明显,因而必须加强语文教育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一)高校语文教育必须突出就业指导特点
高校语文教育在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关键。网络背景下的语文教育能够更多地利用信息资源优势,获得更为丰富的语文教育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从而为其踏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重视语文教育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加快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要更加突出语文教育的就业指导性,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单纯的讲授语音、语素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进而降低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没有遵循客观规律,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接受能力,不利于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积极就业意识的形成,因而要改变这种忽视学生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现阶段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都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选好题材,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起具有就业教育观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
高校语文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架构起具有就业指导意义的大语文教育。首先要树立起语文教育服务于就业的意识,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基本的人文、科学及道德素养,因而,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课内外训练活动,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就业的充分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做好实验报告、专业科目的指导。大语文教学观要求加强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之间的联系性,以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为基础,实现本专业的有效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技能。
(三)利用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与其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有密切关系。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既包括了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人际交往知识等,也包括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该专业知识与技能,尤其指学生所应具备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
任何一种职业都会运用到语言组织能力及写作能力,它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础,各行各业的人在开展日常业务中都涉及到基本的社交。因而,学好语文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方法、经验,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网络背景下实施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精神,在信息技术时代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
结语
总之,网络背景下在语文教育中积极应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教学的自由发展,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多样化,促进精品教学资源共享,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汪瑞林.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N].中国教育报,2007-8-2(A3).
[2]王东兴.网络时代语文教学新策略的构建[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职高语文;本质;职业化;趣味性
职高语文教育自有其本身的特点,与普通高中有所区别,语文教师必须尊重这一客观事实,有针对性地实施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出职业高中语文教育的职业化学科特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坚守语文教育的本质
无论是职业高中教育,还是普通高中教育,坚守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倡导涵咏、感悟、积累、实践的学习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坚持言语教育的学科性质,是每一位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所应当具有的不可更改的学科信念。因此,语文课堂并不能止步于仅仅让学生了解文本写了什么,而要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写、如何写,乃至于达到“我”能写好的实践层面。这种体认必须贯彻于整个的语文教育过程之中,不得偏离。
二、体现职高教育的特点
事实上,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似乎更应该重视学生言语能力的习得和实践,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具备各种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和实际的写作、口语表达能力。这是由职业高中的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文教师必须自觉践行这一理念。
职高学生在未来的职业行为当中,一定需要良好的倾听、表达和沟通能力,一定需要编辑文件、短信,比如撰写说明介绍性文件、工作计划和总结,乃至为单位做宣传等语文性活动。如果从事职业教育,那么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就会更高,比如需要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较高的教学专业素养等。
因此,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一定要在坚守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职业化的特点。
三、确立具体实施的策略
职高语文教育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主要来源于恰当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高中生,我们需要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否则就会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1.看专业调整教学方案。职业高中面对不同的专业,需要设计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案。不同的专业对语文的需求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否则这会造成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着冲突,也就大大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营销专业,需要合同签订、产品宣传和促销等所需要的语文表达的能力,在设计语文综合性活动时就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带领学生掌握合同签订的规范,现场模拟合同签订、产品宣传,以及设计营销策略等。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制作合同蓝本,撰写产品介绍,优化宣传标语,编写营销方案等,以锻炼他们的语文言语技能。如果在会计专业班里,那么就要在文件编辑时注重咬文嚼字的训练。即使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时也要关注这一点。比如《荷塘月色》一文,带领学生涵咏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沉醉自然情感的同时,不妨引入这样的话题:在未来的职业场上,我们会遇到种种不顺心的境况,那么,又该如何调适心态,保持内心的平和呢?营销专业的学生可能会从营销的专业角度给予这篇散文独有的解读:营销吃闭门羹应该是常态,但要相信只要坚持终会有收获,哪怕是收获的是失败,但这对于我们而言都具有宝贵的思考价值,就像那一池荷塘,有阴影,更有明亮的月色……
2.看学情优化教学策略。面对同一班学生的普遍学情和个体学情,我们应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如果我们的施教对象对语文课毫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教、学两条路,无论如何也不会使语文教学产生多大的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在趣味性上下功夫。
趣味永远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职高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职高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性格比较活跃,偏重于条分缕析的阅读教学,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甚微。”那么,我们不妨在激趣上用心思考,设计出富有情趣、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案来。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不少学生应该多少都能了解大致的内容,但是语文教育并不是只告诉学生写了什么,还应该弄清楚作者的行文艺术,习得言语技能。于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他们未必感兴趣。笔者这样设计问题:
职场如战场,但是面对诸多职场陷阱,我们又如何坚守为人底线,做出恰当的反应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能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请同学们研读这一片段,用该片段的材料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际,将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阅读该片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
当然,可以激趣的方式多种多样,这需要执教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务实地设计适宜的方案。
职高语文教育的职业化努力表现在诸多方面,除了阅读外,还有口语训练、写作训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乃至相关的资源开发等,职业化的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需要语文同行们不断地探索,以全面落实职业高中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镇,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是其职责所在。一些职业院校按照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语文教育的发展也开辟了通道,为职业院校在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平台。
2.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前,大多数院校都十分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也十分吻合。大多数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也十分强调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在设计语文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未来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3.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也是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表现之一
作为基础性、应用性学科,语文教育的发展,它主要依赖于语文教育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表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熏陶语文教育之美,提升气质和加强语文教育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看,职业院校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关于“美的教育”的一门课程,也是促进和提升专业教育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职业院校当前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目前,语文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指导教学、引导教学、演示文稿等。虽然有一些职业院校通过建立语文教育基地的形式来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教学,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解决了理论知识和实际语文教育脱离的问题,但仍与工作实践操作还有一定距离。语文教育是一门实用技术,所以在教师教学中如果没有实践经验教学,就会出现误人子弟现象。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师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极少。即使有一些从事过相关专业和行业工作的教师,但是由于他们深入实践时间较短,积累经验不够,实践能力不强,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将其实践的部分叙述清晰和完整。
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选择
1.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理念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教学就是要竭力营造一个大环境,在全校达成共识、学校相关主管领导和教学系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语文教育活动、各类社团活动等方式表现出来。既拓宽学生视野,又把已学的知识变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2.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设计
职业院校要根据当前语文教育发展前沿,瞄准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相关行业和市场的分析,进一步做好语文教育课程的设计,以落实“求实,务实”的原则,做好教学课程设置与课程设计的调整等工作。注重语文教育课程设计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与渗透,注重各课程的开设顺序,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了专业交叉、渗透与结合的特点。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更符合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及社会用人的需求。
3.提高教师的语文教育自身实践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发展的前景。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水平的提升,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自动启发和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关语文教育学历的提高,要让学生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成为最终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儿童在少年时代需要儿童文学来充实他们的想象空间,而青少年儿童的心灵空间也需要一定的儿童文学介入,以此来增强青少年儿童对于我国民族语言的热爱。因此要形成一套系统的以儿童文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体系,仍需要展开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具有少年儿童的独特审美特点,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审美塑造以及情感表达来为青少年儿童构建一个具有诗意特点的、纯真的文学世界。在这个文学世界,儿童能够自由自在地舒展自己的想象力,保存自己的童真。其次,儿童文学还具有鲜明的儿童本位性,以儿童为中心,能够契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社会化方面的特征等,同时又充分考虑到儿童经验世界与想象世界之间的联系。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如何将儿童文学的特点更好地融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工作当中,进一步发挥愉悦儿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首先需要认清在小学阶段,儿童文学教育具有典型性。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童年中期以及青少年早期,这个阶段的认知特点为:童年中期发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基础技能;青少年早期开始出现对于抽象食物的思维方面的推理能力。因此,在很大的层面上展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研究探讨,不难发现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理论训练,因此缺少关于儿童文学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难以通过自己的引导带领小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进入儿童文学的内涵世界,因此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儿童文学的学习以及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还存在一些问题。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为“一体两面”,目前我国儿童文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仍未充分涉及两者之间的融合问题,教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融合起来,展开沟通,以求能给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工作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一、探求真知的研究动因,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前提
是出于个人得失的功利目的研究,还是为探索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研究,这是研究者首先要面对与回答的问题,也是研究者教育学术道德的分水岭。张志公先生之所以执着于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主要是由于在他看来这一研究有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等多方面功能。
张志公先生在《我和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等文中具体阐述了自己研究这一问题的动因。首先,是由于语文学科所独具的民族传统文化之特征。任何一种语言既是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最主要载体,又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之中,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在其语言中有着充分的表达、传承与沉淀,这些表达、传承与沉淀就使得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传承性。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及心理的影响。”[2]语文课程要提高科学性,就不能不考虑民族文化特征,就不能不考虑其内含的文化特性。正因如此,张志公先生才十分关注传统语文教育,并试图从民族文化传承、心理特征与语言文字特点等诸多方面探求语文教育的独有规律与方法,为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服务。其次,是由于语文课程一些基本构成要素所存在着的必然历史传承。我们知道,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体系、学科设置、教材编写等基本要素始于20世纪初叶,即从1904年“癸卯学制”后才逐步出现。语文学科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性而无法从国外引入,只能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设立。正是出于对我国教育历史变革的认识,张志公先生在考查了我国中小学各科教育历史流变后指出,在废科举、兴学堂之初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像博物、物理、化学、算学这些课程,都可以直接照搬外国的教材,甚至连历史、地理也可以部分搬用。只有一科没法照搬,连部分搬用都不可能,这就是语文,当时称‘国文’。”[3]显然,无法从国外引进的语文课程只能从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育中继承经验、总结规律、提炼方法、促进发展。最后,是由于传统语文课程中包含着许多可供今天借鉴的经验。为推动社会变革、文化革命、科技普及,众多仁人志士在“打倒孔家店”的历史潮流中,对包括传统文化与教育在内的古代意识形态采取了一概否定态度,客观存在着把“孩子和污水一起倒掉”的倾向。因此,在基本完成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后,对有识之士来说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辩证对待、理性选择的问题,在语文课程中也存在着一个如何正确对待源远流长古代语文教育遗产的问题。张志公先生指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在许多方面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当然不可能都是精华,然而也绝不可能都是糟粕。如果都是糟粕,何来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亦然。”[4]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为正本清源、积极汲取古代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与成功经验,以披沙拣金的执着精神对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是传统蒙学蒙书进行系统具体研究,从中提取了一些值得今天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探求传统语文教育中可供今天学习的宝贵经验而研究,是张志公先生研究这一问题的真正动因。这一着眼于推动语文课程发展提高而不是为显示学识,或只为谋求名利的研究动机,决定了他能如实、辩证、持久地进行研究,也确保了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二、铢积寸累的研究积淀,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基础
张志公先生认为,研究传统语文教育“资料是一个困难问题”,因为“研究性的资料有一点,不多;而历代藏书者和书商对蒙书都不重视,所以保存下来的很少,并且很难搜求”[5]。虽所存资料不多、搜寻不易,但从《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众多的对古代语文教育文献的系列陈述、大量引用及该书所附“参考引用书目”与“蒙学书目稿”等来看,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史料搜集整理中不是花费了一些气力,而是下了很大气力,才拥有了众多的一手资料。譬如对我国流传时间最久且一直流传下来的识字教材《急就篇》及以此为借鉴而编出的历代蒙书,他就从最早《汉书・艺文志》所载史游之《急就章》查证到《隋书・经籍志》所载崔浩之《急就章二卷》,再从《急就章二卷》考证到《旧唐书》所载颜之推之《急就章注一卷》,又进而考证到欧阳修之《州名急就章》、王应麟之《姓氏急就篇》等,其搜集之不易、收录之完备、考证之详备,可谓世不多见。再如他对蒙书《千字文》及其种种续编、改编本的搜集与考证,也是极为周详备至的――不仅有历朝历代用汉字编写出的《千字文》,且有汉字(语)与梵语、与蒙语对照编写出的《梵语千字文》《蒙汉千字文》等。因此,无论从以上两例简单列举中,还是从他对《百家姓》《兔园册》《咏史诗》等诸多蒙书的详尽考证中,都可看出他对这些极为难得的语文史料的苦苦搜集与不懈整理。这一铢积寸累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如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确实是万难完成的。
三、诚实严谨的研究态度,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
张志公先生传统语文教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之中。由于《初探》资料翔实、论述深刻、阐述科学而受到广泛好评,并分别在1964年和1980年再版。虽《初探》取得了突出成就并获得了良好学术声誉,但他并不自满,而是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地继续对传统语文课程进行持久深入研究,并在199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探》修订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把《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与《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在研究经过、研究资料、内容观点与方法论述加以对比,我们就可发现张志公先生诚实的人品、严谨的学风、谦逊的态度。
一是持续深化研究,不断创新。每个人在研究中,根据对研究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所获取资料数量的不断增多,自然就会有新发现、新结论,张志公先生也是这样。他在对古代语文课程的长期研究中,随着资料的增多、认识的深化,自然会有新发现与新结论。因此在从《初探》到《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他力求“适当增多点‘论’,使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明朗一些”;而且在“‘论’之中,把作者个人现在认为以前的说法不妥当的地方改一改,没说到的地方补充补充,――其中也包括吸取别人的意见”。[6]具体对比两书的内容,我们可看出他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对《初探》所做的“改一改”“补充补充”,绝不只是对原书中部分词句、衔接过渡等细枝末节方面的小修小补,而是涉及重要观点的转变、主要内容的提升和对语文课程的深刻启迪等多方面。这既显示出张志公先生对所研究对象的执着,也显示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深化。
二是对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如实叙述、客观交代。他在叙述那些“很难搜求”到的古代语文教育史料之来源时说:“恰巧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点便利。有一段时间我曾有志于研究汉语史。为此,需要搜罗几个方面的资料。蒙书是其中之一,因为历代蒙书的编法很能反映汉语的某些特点。这样我曾在十来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搜罗到一批过去的童蒙读本,这给我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7]这一说明,就表明难以搜集到的蒙书不是自己去刻意搜寻的,而是在研究汉语史时“顺手”搜集积累的。这一诚实说明,使我们看到了他诚实的人品与高尚的学术品格。再如,由于古代语文教育史料常散见于众多古籍典章之中,再加之数量众多,搜集时就难免有所遗漏。对此而造成的瑕疵,他既不讳言更不饰过,而是只要发现有所遗漏就及时加以考证和及时补充。如在1978年版的《初探》“重版题记”中,他说道:“《初探》在资料方面有遗漏。比较重要的一项是,《文渊阁书目》里列有六七十种蒙书,而《蒙学书目稿》全部漏载了。”对此较大遗漏,他筹划在“等全书修订的时候再认真考察一番,补进《蒙学书目稿》里去”[8]。同时,他在《初探》基础上修正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对新发现的蒙书(如“对相四言”等)及遗漏掉的《碎金》等蒙书都一一予以及时说明。
张志公先生严谨的研究态度与诚实的学术品德,无疑对进行教育研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对传统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研究,从研究动机、态度、过程到结果,时时处处体现出他忠于真理、探求真知、服务现实的良好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庄文中.博采兼中外精研析古今――张志公先生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2(9).
[2][3][4][7][8]张志公.张志公文集(四)[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237,236,254-255,15-16,237.
一、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借助网络的虚拟平台,能达到“学生”和“教师”角色互换的效果,使学生不受拘束,积极主动地讨论知识点,并且利用网络上的图像、视频等展示知识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方式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多样的环境,而且能够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提供更多便利的机会和相对宽松的沟通环境,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误区
1“.一体化”过程中的角色错位虽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但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应该将其定位为辅工具,形成以语文教育需要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整合过程。然而,在进行“一体化”整合的过程中两者却出现了不同程度错位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同时并举,或者是以语文教育为辅、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主。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不利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2“.一体化”过程中学科特点的缺位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不仅要阅读、写作、理解课文,还要对指定的一些文章进行背诵和默写。因此,在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进行“一体化”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例如网络资源的多样化,很容易使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被掩盖,必须引起注意。3“.一体化”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在“一体化”融合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只用极少的语言进行课堂引导,缺乏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丧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信息技术只是学校现代化的一种装饰,从而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以上两个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表达。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
1.基于学生的个性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等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否自如运用。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度性原则。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他们适应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环境,从而保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融合。2“.一体化”的融合贵在坚持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语文教育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因此,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语文教育融合难免会出现不少的冲突与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勇气,进行不懈的努力。语文教育也必须学会将信息技术的发展纳入到其教育教学中,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功能。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积极、认真地摸索融合的具体方式与各种可能性,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才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作者:高凤林 单位:河北省平泉县平泉镇城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