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的内涵

健康教育的内涵

时间:2023-07-24 17:0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教育的内涵

第1篇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表;优质示范病房;应用

卫生部为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整体护理内涵,提高病人满意度,推行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护理临床路径是我国护理学者借鉴美国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做法[1]。它的功能是利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提高质量[2],而健康教育又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护理人员在专科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沟通技巧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且无统一标准格式,随意性大,因此健康教育效果也参差不齐,不尽人意。自2010年5月我科实施优质示范病房以来,结合本病房的特点,以“十分钟关爱交流”为护理特色,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12月共226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64例,女62例,年龄15岁-78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胃癌11例,直肠癌22例,结肠癌18例,乳腺癌21例,消化道穿孔12例,阑尾52例,疝气41例下肢静脉曲张49例

1.2方法:将22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36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方法(即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其余时间则进行随机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患者就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4],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疾病相关知识为内容进行测试,将能复述相关知识及机能得分90的患者为达标者。两组病人在文化程度及认知上无差异性。

2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达标率为99%,而对照组为90%。健康教育效果实验组为98%,而对照组为82%。两组有明显的差异。

3实施方法

3.1试验组患者入院第一天,发放临床路径并表挂于床尾。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采用通俗的语言进行优质示范病房的入院宣教,(做成塑封皮供病人传阅);介绍床位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联系电话并填入表内;责任护士评估病人的基础护理能力并在表内打’√“;通知护理员适时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每天都要两次签名,第一次为责任护士做了以后签名,第二次为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带领床边交班时检查落实情况,大家评价满意后签名。

3.2入院第二天,强化介绍床位医生,责任护士,宣教疾病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必要时让病人仔细阅读健康教育手册,以助其对宣教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时解决病人的疑问,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于我们继续完善资料。

3.3入院第三天至第六天,介绍当天的护理工作,如手术病人介绍手术相关的、饮食、引流管等现存在病人身上需要病人配合的工作,以便进行基础护理工作。协助病人下床活动、指导如何预防并发症。

3.4第七天至十天,介绍本疾病的饮食、伤口愈合情况、注意事项、及病人关心的问题。

3.5出院前一天,请病人选取最满意的护士,并评价基础护理执行情况,提出建议。

3.6出院当天,责任护士给予出院指导,签名后收回健康教育路径表。

3.7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评价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3.8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院宣教,在患者住院时由责任护士对其介绍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饮食指导,手术必要性、注意事项以及该病的相关疾病常识等。

4讨论

4.1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该路径表以图表的形式使护士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时间一目了然,最大限度地避免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工作由形式教育向内容教育进一步转化,由过去的软指标变成了硬指标,确保和提高了护理质量。

4.2保证健康教育质量,体现人文关怀,深化优质示范病房内涵。患者在新入院时角色未完全转换,对周围环境及人际关系尚未适应。若此时按常规对患者进行填鸭式的宣教,患者很难将所有内容掌握,勉强接受的内容也往往具有片面性,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标。而经过系统培训的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将较多的疾病保健知识信息分期、分阶段地传递给患者,注意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因人施教,既有针对性、预见性,又容易被患者接受,既体现了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又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4.3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与患者缺乏交流是常见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加强交流也是常常被护理人员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由此可引发工作失误[3]。健康教育路径要求护士必须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双向交流,由此而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平等、共同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密切了护患关系。

4.4规范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和方式,提高年青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传统随机教育法会因护士资历、学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给患者的健康教育带来不良效果,年青护士只是跟随老同志学习。应用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特别对年青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使每位患者都能得到规范的、完整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3.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34-02

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高速化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从生理角度出发,或是从心理角度出发,当代的大学生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为社会输出既具有能力又有较强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在国家的部署之下,于2004年就先后出台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之下,各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心理教育包括两层含义,即狭义和广义。从狭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心理咨询老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部分发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咨询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从而让咨询的学生克服已产生的心理问题。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治疗”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而言,广义的含义是教育者所能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其目的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适应与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不仅要体现时代、国家和民族精神,而且还要提高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人生哲学境界,健全他们的心智(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辱感),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核心竞争力。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教育在某些地方存在有一定的一致性。而关于这些“一致性”,如下所述:(1)教学内容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是务必要做到的。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种能力的形成,通常是架构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水准这些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认为:当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有着“同根”的关联。(2)教学目标一致。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中,我们可以读到: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健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的开设,本身就是以满足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是存在共性的。

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课程的内涵和共性,以及近些年来高校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拜金思想”、自杀问题等现象来看,狭义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有明显的局限性,是远不能解决现有问题的。因而,将这两门学科有机、科学和合理的结合是极为必要的。而关于具体的结合方式,本人有如下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

1.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我们知道,当今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仅是要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也是新时期对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在着眼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观和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唯有树立适时可行、科学完善的教学目标,才是实现两个学科有机结合的先决因素。

2.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并非只关乎心理素质问题,也和一个人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将两个学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保障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和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教育者(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为出发点,并借鉴诸如心理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去科学地拓展和完善与学生发展或是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高校的教育在现代社会这个繁杂的新阶段,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具有指导性。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我们除了给学生讲解“马列主义”等政治思想理论,还应当重视关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教育者可以将诸如遇到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有机地穿插于课堂之中)。

3.教学方式多样化。关于此点,笔者有两个观点需要阐述。其一,在将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结合之后的课堂之上,教师应当改掉“一言堂”、“零交流”的授课方式,而是应该和学生“坐在一起”,用平等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去进行知识传授;同时,在课外教师也应当和辅导员等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并尽可能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各种变化,而后再将一些普遍的问题于课堂中进行解决。其二,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的结合,除了要在课堂之上进行,还需要在院方的统一部署之下,广泛地开设到课下,开设到学生中间去,以达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延展到各个地方的目的。比方:教育者可以和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或是借助QQ、微信等“新沟通工具”,去进行深入、细致的谈心,并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意见。

三、结语

以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一学术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无论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还是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其在高校的开设初衷都是为了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对所有大学生顺利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个相对抽象和无用的课程(在部分学生眼中)。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校方起到的是提供教学环境、聚集学生的作用,教师起到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和帮助学生的作用,而学生则是一个“施教主体”。毋庸讳言,三者有机结合是课堂稳健进行下去的关键。然而,学生虽是一个主体,但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校方和教师,因而,校方和教师关注“主体”、科学教育,才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佳,尚大军,贺小翠.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理论,2010,(22):266-267.

[2]王安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论析[D].山东大学,200,(09).

第4篇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念是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以学生发展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课程建构线索的课程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着手:

第一,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往往是建立在广大学生一般的心理发展的需求上,而且这种课程的安排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课程体系遵循大众化、常识化、主知性等设计原则,这种课程建设是适应于学生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现实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固然考虑到课程对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现实适应性,也体察到学生在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试图给予知识性的指导或理论上的建议。但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建构要求来看,这种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需要自我运行的动力机制;而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性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成长需要的适应是暂时的,尚需要变革。随着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改革,尤其是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冲击,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向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出挑战,所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具有对诸多变化的预警灵敏度,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课程调整与改革,但这种改良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和分析基础上,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性僭越,而非盲目的、跨越现实的改良。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合理地超越源于课程体系建构者对现实课程内涵及外延的切实分析与评估,这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的改革提供敦实的现实土壤。

第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课程内容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并且以期待中的教学目标为着眼点,反映的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物质价值取向,通过这种价值取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全性建构。不仅如此,生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随着新的社会需要与要求的生成,已有的或是既成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针对这种不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课程设计者将依据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持有的超越性特征对当下课程视域中的结构和体系进行改良或改革,以此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日益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特征和学生心理特征的再适应。我们以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课程目标上是健全可行的,这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性超越提供了条件;其次,在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是设计完好,没有纰漏的,诸如要做到课程内容的理论性结合实践性、课程实施的规范性结合灵活性、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结合终极性、课程体系的稳定性结合发展性等等,都为心理健康教育生成性课程内容提供了保障机制。如果说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适应性模式,那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将是一种可预见、可建构的发展性模式。可预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视野,同时也为学生对现实心理状况的超越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第三,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是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超越性课程则要打破这种固定,引入更多的变化、创设和动态机制,这就需要建构一种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的并且要符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精神内涵的课程模式。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往来乃至经济合作都无不向既成传统价值观提出挑战,在这种挑战的影响下,我们的广大教育主体或是主动适应或是被动承受,无论哪一种面对方式,都在要求教育做出可能性的调整;学科在整合,知识在革新,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更新时间逐步缩短,在各种知识信息的冲击下,教育主体们依然要理性发问的是:我能否适应这种多元的知识要求?我能否拥有一套有助于自己适应社会、寻找梦想的知识结构?这样问题的顺利回答需要教育做出这样或是那样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实效在于主动、自觉和反思;教育在思考,当新的价值观或是发展理念以不同方式冲击学生的心灵世界,特别是当新的价值观与学生或老师长期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面对社会文化的主流导向与传统的文化观不一致时,广大学生们在成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各种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进一步表现为各种心理困惑、问题乃至疾病,而这些实际的问题现状构成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生成线索,并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突出了时效性、可持续性和可诠释性。

总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巩固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施过程,同时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外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倾向于一种静态的课程模式,实施和评价过程也缺乏必要的动态监督,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呈现出了死板、僵硬的缺点,也暴露出不适应变化,不善于应对危机干预的局限性。而比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以预见性、建构性、体认性、自反性等为贯穿特征的课程特点,这些特点为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线索。

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

(一)预见性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可预见性。可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基于课程建构的主动而非被动、动态而非静止、可持续而非一蹴而就的建构特征而自然发生的。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预见性具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自我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对整个周围环境的信息洞察与变化洞悉。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社会宏观的变迁、时展的脉络,这里包括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碰撞,这种宏观的社会背景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依据的现实土壤。而教育者对这些变化的感知和判断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可能性的预见,进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个体心理的动态追踪和发展性判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是我们实现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线索,而学生作为成长的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往往会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适应性的,也可能是不适应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的就是将学生可能会做出不适应反映的问题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有的放矢进行心理辅导与训练。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预见性特征的维护和发展关键在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换句话说,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否有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人员是否具有灵活的对已有课程的发展性预测,是否能够把握外在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冲击程度,是否能顺理成章地将理想化的课程模式有机转变为对现有课程模式的超越和再适应,等等。

预见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既突出了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同时彰显的是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二)建构性

“建构性”一词折射出的价值指向在于作为个体的人在新知识面前,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的一种建设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是带有主体性特征的,也符合主体性的需求。事实上,建构性的课程特征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特征的产物,与“相对”“多元”等时代特征相辅相成。在这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建构性特征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变革的发展过程及其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基点的课程生成态势。课程建构的主体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课程建构的客体则是广泛的学生成长中的生成性问题。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信息做出辨析和净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就心理健康问题的生成来看,学校有必要对社会视域中的、学校视野下的、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进行筛选和过滤,在共性及个性化的问题中达成认识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指向的实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梳理出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来走向的课程脉络,并且要重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性监控体系,寻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应与超越的现实最优平衡点。建构性课程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命的动力,也为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形成性的评价机制。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特征正是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基础上,这种复杂性向传统的基于静止的课程模式提出了挑战,进而为这种建构性的超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心理经验,对教育主体的个体价值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超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既成价值观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和帮助的。

建构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正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人的自觉与自主的规定性,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现代教学适应。

(三)体认性

体认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三个主要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反映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又一重要理念精神,更揭示了当下中国心理学研究与思考的方法论特色。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或心道一体,强调不要在人之外或心之外寻求客观存在,而应在人本身,人本心中寻求真正的道。人是通过心灵自觉或意识自觉的方式,直接体验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3]。因此,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来感知对象,认识世界的。人的心理生活就是人自己创造生成的一个整体,心理行为的不同方面、层面和侧面都被整合到这个整体之中。对人的心理生活来说,体认是一种综合性和理解性的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生活来说,这种基于体认的思考才是一种真实的、创造性的认知[3]。而在我们看来,体认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方法,更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涵特点,主要是因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追求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过程中,与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提供的心理教育资源展开了力量的博弈,渴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的拓展与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了暂时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的解决要借助于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见与建构性特质,这种预见不是凭空产生,新的课程的生成也同样是建立在已有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之上的。因此,即使是针对预测的、未知的、可能性的未来情境,学生和教师仍然能够体悟到其已有情感之上的情感、已有态度之上的态度。可供体认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非理性特征、顾全理性教育方式和感性教育方式的兼容以及对课程实施所进行的定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应当以学生切实的内在体验的积极性为衡量指标,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心理成长的新的起点。概括说来,体认性特征的全部内涵在于:以学生的心理感觉和内在生命体验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要作为课程预见和生成的参考点,以学生内心的情感体悟和心理进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点。

体认性特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用身体去行动,用头脑去证明,用情感去体会。

(四)自反性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反性特征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不断建构与完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思性和批判性特征,这种反思和批判既有形成性的,又有总结性的,既可以表现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之初的问题反思、超越,又可以呈现为对超越课程现状后的状态的再反思、再超越。就如同有学者指出的,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人,是能够对现存的生活做出反思和批判的人。教育所期待的反思和批判者不仅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的人,更是勇于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人[4]。同理,心理健康教育所期待和追求的超越性课程当是能够对现时课程做出客观评估与理性批判的课程,这样的超越性课程不仅善于反思与批判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更善于弥补、校正这种缺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完善性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而是一个基于现实与理想、方法与媒介、条件与资源的需要系统铸就的宏伟事业。对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实效性的考察,至少要建立在三方面主体的自我反思与评判上:其一,来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自我反思。反思内容诸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念的设计是否符合“最近发展区”教育原则;课程建设过程的监督是否做到对变化的控制和调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面是否存在不足,等等。其二,来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者的反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离不开课程建构者的具体工作。因此,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或构建者,要时刻对课程建设的固有原则进行理智反思,尤其对于动态的、变化的建构线索做出客观的评估、分析和审视,挑选出那些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部分。其三,来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益人的反思。这里的受益人主要是指广大学生。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最具感受性。因此,其理应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反思的习惯,对于课程的实施和设计做出理智判断,并将此作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建构的重要反馈信息源。

第5篇

21世纪护理事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将直接决定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护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重视其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如何在现有护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升其健康教育实践能力,是中职护理教育必须探索与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健康教育概述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还可促进自我保护,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是无形的治疗和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也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最佳和最经济的手段,更是实现全球“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因此,国际上把健康教育作为“廉价的保健对策”大力推广、普及。

二、中职护生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卫校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明显不够

1.健康教育理念落后(1)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2)学校管理层未足够重视,专业教师健康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意识缺乏,教学重点仍然放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护理竞赛、资格考试、等级考试等方面,忽视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2.健康教育培训体系空白(1)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并未充分体现护理学科和中职教育的特色。(2)课程设置不全面,健康教育课时偏少,多为选修课或考查科目,专业实践无法保证。(3)教育与评价体系空白,目前国内中职卫校暂无统一标准,无章可循。

(二)中职护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严重不足

1.健康教育意识淡薄(1)大部分中职护生未能正确掌握健康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也未能深刻理解当代护士角色的多元化,导致教育者角色缺如。(2)部分中职护生缺乏整体护理观念,主动服务意识、主动宣教意识淡薄,参与性、自觉性、积极性普遍不高。

2.健康教育水平低下(1)中职护生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跨学科知识匮乏,综合素质较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生搬硬套,不懂融会贯通。(2)缺乏护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言语生硬无情感,说服力不强,不会察言观色,找不到交流切入点,找不到话题与共鸣,沟通时间、地点、方法不宜等,从而影响沟通效果。(3)缺乏实践经验,多为“纸上谈兵”。宣教内容简单陈旧,宣教方式呆板僵化。护生常常照本宣科,苍白空洞,病人往往置若罔闻、视若无睹。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

三、中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大健康教育培训力度

1、转变教学理念(1)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健康教育质量,必须从教育入手,从学校抓起,从护生抓起。学校领导、专业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2)建立教育与评价体系,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持续、稳定、有效进行。制订教学计划,扩充知识体系,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完善评价机制,采取患者评价、自我评价、专业评价三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3)重视课程设计,如怎样了解患者、以思维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设计宣教方案、创造良好的宣教环境,准备宣教资料、现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力评价等。(4)倡导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践行人文精神,注重相关学科(如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改进教学方法 应不拘形式、勇于创新,推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护生学习热情,使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拓展教学场地 大力开辟第二课堂,从课堂从学校走向临床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从单纯单调的讲授走向生动形象的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时实地实效实践教学,如积极开展母婴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综合医院等单位的义诊、见习、健康咨询等,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勤于观察、勤于发现、勤于分析、勤于解决各种健康问题,并能动态评价效果,及时调整宣教方案。

(二)强化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1、健康教育课程培训(1)介绍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意义、步骤、内容、方法等。(2)聘请护理专家、专科护士定期开展主题讲座、学术沙龙、研讨会等专业指导或一对一辅导。(3)制定标准化专科健康教育计划,并装订成册,便于护生理解、记忆。主要包括入院介绍、疾病知识、用药指导、检查及手术指导、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内容。

2、健康教育实践技能培训(1)强化健康教育意识 帮助护生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大护理观”,强化角色意识、教育意识、服务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理解护士角色的多元化,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促进护生自觉以健康教育为己任,且贯穿于护理始终。(2)掌握护患沟通技巧 面对不同疾病、年龄、心理、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服务对象,护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沟通技巧,方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注意语言的情感性,语气语调恰当,适时适度,努力营造温馨的交流氛围。(3)少量多次,循序渐进 精选宣教内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切忌强塞硬灌、囫囵吞枣,否则易致患者遗忘与反感,必要时可以反复强化。

四、小结

健康教育能力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必备基本素质,也是衡量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本文以提高中职护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分析主要问题、寻求有效策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突破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的局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志英.社区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114-115.

第6篇

关键词:“和”;传统文化;和谐

当前,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重点工作。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已有多年,但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就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和”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由西方引进的实践性教育,此教育要想在中国发展就一定要依靠中国的文化基础。而我们国家最本质的文化就是“和”文化,同样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起始点,与中国的历史有着紧密的关联。

“和”的理解包括以下内容:①“和”而不同是文化核心内容,是以有差别的多元化事物为前提的;②“和”是有区别的、多元化事物的高度统一;③达到“和”即可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通过分析中国的传统历史可以看出,中国人虽然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但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这一内容。因此,在初中心理健康的教学中,要多告诉学生相关的历史内涵,强调“以和为贵”的理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和”基础上才能有坚实的民族文化根本。这也意味着要形成以“和谐”为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实现初中生身、心和谐

人身、心和谐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个人生理的和谐,即为身体健康;第二,个人心理和谐,指人在心理过程中,作为与意识相一致,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也指个性心理与行为动机高度统一,有效确保人心理的和谐;第三,生理、心理的和谐,意识是身心平衡,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轻易暴躁发怒。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中所体现的“仁爱”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常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告知学生,从以前的君臣关系至父子、兄弟、朋友等关系中,都包含了人际关系的内涵。我们所提倡的是礼让、自律、友好、宽容等,以“和”为根本,学会为人处世。由此可见,构建起和谐的人际环境与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存在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要求所有人与自己一样,在多元化的价值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并包容别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关系到每个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与精神的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通过教学组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

(2)学校可以开展心理服务诊所,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因为消极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生活、学习、社会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和发育时期,在这一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给他们灌输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以中国的传统美德激发起学生对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门诊;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核心是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健康的需要更为迫切,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尤为重要。门诊不仅是疾病诊疗中心,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可以在门诊利用橱窗、板报、宣传手册、热线电话、面对面咨询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采取行为干预、行为指导、行为矫正,使人们重视自我健康,改变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可达到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健康长寿、自我保健的目的。并且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还可把潜在的医疗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1】

1门诊患者的特征

1.1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

每日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门诊患者停留时间较住院患者相对短。且每个患者的疾病病因、病种、愈后各有差异。就诊人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以及对医疗的需求无从知晓。在疾病方面,老年病较多,老年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多为老年人。

1.2门诊患者具有早诊治的心理

门诊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着早就诊、早治疗的迫切心理,想尽快找到医生看病,来的患者不想在医院滞留很长时间,急切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安慰和交流,及时获得病情信息。凡是来就诊的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没有特效药等。希望尽早诊断明确,并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2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2.1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

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健康信念的基础上去收集门诊患者健康知识问题,由护士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了解其疾病情况、心里问题、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职业,对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等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查阅检查结果,咨询体检等方法收集资料,找出问题。

2.2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不同的病种以疾病防治指南为主要内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目的是让患者掌握防治疾病的健康知识,提高门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效果。包括门诊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流行病、慢性病的防治及家庭自我护理知识,儿童预防接种的保健知识、老年人自我保健、生殖卫生、优生优育等,把这些内容制成小册子或多媒体及健康教育处方。【2】

2.3组织实施健康教育

2.3.1接诊健康教育:它是门诊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随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及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重要问题,不失时机的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安慰。另一方面可减少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2.3.2候诊健康教育:①口头讲解:对患者个体或集体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及时准确地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护理、饮食、休息、用药及预防知识,做好健康教育。②在门诊大厅内设置了“专科专病门诊医生应诊时间表”;安置大屏幕电视系统,滚动播出医院介绍、专家简介、科室简介、常用药价表等供患者参考。③设置墙壁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橱窗,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④门诊咨询教育:采取护患之间面对面交谈、热线电话等形式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⑤健康处方及健康教育手册:医院发给患者的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以使患者通过自己阅读的方法获得与其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3】

2.3.3诊治结束健康教育: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离院后继续用药的用量、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和相关锻炼方法并留下医院的联系方式,告知复诊时间等,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提高患者满意度。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一门科学,健康知识丰富,健康内涵深奥。在门诊开展健康教育,不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而且也拓展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了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谈话的态度,应客观、公正且充满信心,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并且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中,我们应掌握相应的技巧,使每次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通过健康教育不仅能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重要的是使患者知觉到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使患者对健康教育不仅达到“知”,更应达到“信”和“行,,从而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而言之,将健康教育上升为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结果。我们应全力提供“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服务,其内涵就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在门诊患者分诊、挂号、候诊期间和就诊、检查、治疗期间以及离诊后各阶段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正确地选择最有说服力、最有教育作用的方法,给患者心理支持、健康指导,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进行护患沟通,提高医院的信誉,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护理工作者的自身价值,并为医院的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杜芳,万桂荣.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共建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职学院频繁发生的高职生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以及各种异常社会行为,已凸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所显现的诸多不适应,也昭示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运用教学、宣传、讨论、训练等多种活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情感的培养和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促进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做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单打独奏是难以奏效的。做好此项工作,除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外,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助、支持与合作,特别是良好的体制之共建,才是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靠保障。为此,各高校富有成效的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机制之共建。

一、学科资源联动机制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绝大数高校没有针对高职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各高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中,也只有基础文化课里的德育课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的同时,涉及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他的课程则是单一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技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培育、提高的课程。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迥异的当代高职生,面对诸多学生难以打开与解决的心结,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现实的,仅仅靠某一门课独自应对也是不切实际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需要各学科之间携手共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担当与完成培育一代新人这一历史重托。

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都兼有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心理调试等多项功能,但德育课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高等教育中,担当育人重任与排头兵的德育课,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高职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高职生的政治信仰问题。

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在向高职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担当着锤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与培养社会适应力的重任,肩负着培育和塑造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高职生的历史使命。

术道有攻,专业有别,课程迥异,但对当代高职生进行健全人格与健康心态培育与塑造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要求建立课程资源连通机制,需要学科之间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学科与课程之间相互连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应对高职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宽泛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软文化建设;既涉及校园整体布局与规划,也牵涉到校园局部建设与美化;既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也包括系部、班级文化建设;既包括教室文化建设,也包括公寓文化建设。各种文化之间内涵有别,特点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为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进步、高雅舒适的学习氛围与愉悦环境。

在高职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既能使高职生精神愉悦身心放松,也能使高职生陶冶情操享受温馨,更能使当代高职生在文化熏陶中美化心灵、开启心智。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会为学习、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心理负荷的高职生,排解郁闷与减缓压力,从而营造舒适恬静的外部环境。

当然,要完成这一共同的历史重任单靠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其效果也是事与愿违、差强人意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互为补充,要求校园文化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作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虽然有各自的活动特点与开展方式,有各自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规律,但服务于人这一共同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各种校园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补充机制。另外,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完善,客观上也需要各种校园文化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只有这样,各种校园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谱写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篇章,开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三、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的沟通机制

高职生跨进大学校园后,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将会接踵而至。这些诸多问题显现于高职生活,然而,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靠学校一方也是难以奏效的。

高职生虽然离开了家乡,告别了父母亲人,迈入校园独自闯天下,但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对家人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其仍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他们与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亲人家庭有着深深地情感寄托与心理依附,况且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同家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这一切注定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序进行与全面展开,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彻底解决,客观上需要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建立定期的、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沟通机制的构建,应以教师与学校为主,社会家庭为辅。学校要定期向家庭通报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全面了解学生在社会特别是家庭的种种表现,加强同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到有针对性。

四、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人的一生要先后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系统教育,教师是我们的人生导航师;社会教育是终极教育,是人们行为的试金石,也是心灵的考验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之间内涵有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共同完成对一个人的心灵塑造与人格培育。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要求三种教育间不仅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更要建立一种社会资源的共享机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建没有围墙的大学,使高职生走出书斋,融入社区与社会,同社会共享资源,不仅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属于社会,社会需要大学,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不仅是新时期办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放松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实践实训联合机制

高职生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校内实训,也有校外实践;既有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也有工种实习,还有高职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参观考察等。诸多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高职生书本理论知识的一个应用过程,使高职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高职生体恤民情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是高职生良好心态与健康心智的一个确立过程。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健康教育 实施现状 大学生健康

1.引言

健康教育是21世纪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高校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学校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部署。健康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因我国高校健康教育课程起步较晚,发展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教材未形成体系、师资力量不强、教学管理缺失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要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引下,审视高校健康教育现状,正确看待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合格而又优秀的建设者。

2.健康教育内涵的厘清

何为健康教育?有人将健康教育等同为卫生医务教育,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国将健康教育定义为: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美国健康教育问题联合委员会对健康教育的定义是:健康是一切影响于个人、社区与种族的健康知识、态度和习惯的经验的总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991年在芬兰召开的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指出:健康教育及其相关理论是一种崭新的科学文化,它的着眼点应是如何促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消除危险因素,更好地促进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1]。尽管各方面对健康教育的定义各有所述,但其主要思想都是着眼于消除危险因素,强调个人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自我保健。

健康是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等方面健康与适应的完满状态。健康教育是有关人的生命发展的教育,学校健康教育也就更不能只停留在向学生简单地传授卫生知识和方法,进行身体疾病防治的教育这一狭窄的层面上,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生活观、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换言之,学校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学校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力量,使学生自愿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使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3.高校健康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3.1教学管理的缺失

1993年颁布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距今已18年,作为指导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最为严肃的政策,其中很多理念和措施已不合时宜,不能反映新世纪初高校健康教育发展形势的新需求。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我认为此类政策出台说明国家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暴露出目标不明确,内容不详尽,缺乏操作性和系统性的问题。首先是导致高校健康教育目标不明确,健康教育教学形同虚设。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校要么未开设健康教育选(必)修课,要么以举办宣传讲座草草了事;其次,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健康教育管理实施部门,即使有些高校成立了健康教育教研室,也严重缺乏教学资源;最后,由于对健康教育认知存在着差异,造成高校管理层及部分教育者认为高校健康教育是说起来挺重要而做起来却显得次要的课程,这直接导致高校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先天缺钙”。从总体上来讲,我国急需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高校健康教育政策体系和教学实践管理体系。

3.2高校健康教师队伍培养与发展现状

当前高校健康教育教师多由校保健医生或体育教师兼任,这与我国健康教育人才培养起步晚不无关系。1991年秋,天津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院校中首先开设健康教育专业2年制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5所医科大学、卫生学校陆续开办健康教育专业[2]。当前全国100多所医学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的院校不多,人才培养才刚刚开始起步,全国的体育院校也仅仅培养兼职的健康教育师资,并没有单独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全国仅有20余所高师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尽管这些渠道培养了一批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但仍不能满足学校健康教育对专业教师的需求。

对比美国的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情况,我们应该有所启发。美国从1920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师范学院中就设立了健康教育学学士学位。到1930年,学校健康教育发展成了与其他重要学科一样的主要课程。目前美国有200所大学设立了健康教育专业,其中20所可以培养健康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在健康教育中所有的课程,教师都必须具备健康教育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并经学校健康教育专业的上岗培训,获得证书后方能开课。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其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密不可分[3]。

为缓解高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高校可在现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将医师、体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纳入高校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同时,学校应出台进修政策,支持相关教师去接受健康教育再培训,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3.3教材及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

由于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教材建设滞后,教材大都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形式呆板,内容显得相对简单枯燥,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学科体系。前期编写的高校健康教育教材侧重于卫生知识和预防疾病的讲授,内容单一且枯燥,学生普遍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反观近几年出版的教材,能够根据高校教育方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社会角色来制定,一改前期教材的不足,同时也做到了与《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机衔接。还缺少健康意识、健康行为与健康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我国高校对健康环境和氛围的营造缺乏重视,例如美国的学生可以坐在满壁形态逼真,甚至堆放着“骼骸”的教室里听课;香港的健身课更是在流动的车厢里进行,光电技术将人体奥秘展示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另外,我国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注意多引入能提高大学生健康控制与健康管理能力的教学内容。

4.改进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对策的思考

4.1拓展教学方法来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多采用室内讲授法。虽然组织容易,形式单一,但是多知识的灌输与少动手操作的教学让学生极易产生枯燥感。美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就有专题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类似于专题讲座,强调的是以某一个与健康问题有关的,在群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再如,多主题或全面性的健康课程模式,课程详尽复杂并且有全国代表性。借鉴美国的教学组织经验,我们可以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科教学、主题班会、团会等方式尤其是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教学。还可通过建设健康校园的环境,如在校园中布置专题讲座墙报、板报、海报、电子屏幕等方式举行定期和不定期专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健康教育。此外,高校或与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结合,紧贴形势,开展讲座、提供咨询、卫生帮助等志愿活动和服务,来改变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的做法,多渠道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为学生一生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4]。

4.2高校健康教育评价

有教学必须实施教学评价,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指导高校健康教育的教学发展。高校教育部门应当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进行教学评价与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育部颁布了《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其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却唯独没有列出高校部分的评价指标。教育部门要建立高校健康教育的评价机制,从高校健康教育目标和质量监控等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

5.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命运,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厘清健康教育的内涵,明确高校健康教育目标,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师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使毕业生在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的同时还树立健康和健身意识,成为家庭与社会健康的行为大使,带动社会群体健康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人骏.健康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83.

[2]孙波.以“健商”理念为依托.探求高校体育教学新思路[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9.

[3]范锦勤.刍议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3):114-115.

[4]张延香.以“健商”理念为依托探求高校体育教学新思路[J].中国厂矿医学,2009,(12):706.

[5]孙亚慧,姚慧,林伟.高校健康教育课设置思路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522,534.

第10篇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含义是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关键内容纳入到平时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从横向的角度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让所有学生都了解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保健意识;第二,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调节,掌握相关的心理疏导办法;第三,把学校社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保健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欠佳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变化,在新的形势之下,各种影响因素发生了改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实当中,高校辅导员并没有跟上这种形势,没有完全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内涵。对于辅导员来讲,因为其个性能力、专业能力以及主观的态度具有差异性,导致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普遍不高。所以,在培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方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会影响到辅导员队伍创新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的向前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专业化不足

只有将工作职责明确下来,才能促进辅导员走向专业化。以往辅导员工作的培养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是重要的培训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制度的革新,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培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同时,这种能力培养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很完善,例如培养时间、体制问题、场地设施以及依托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责任化薄弱

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责任制。主要的原因就是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培训的部门缺少责任意识。辅导员的工作本身很繁琐,会涉及到很多方面,要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对于辅导员来说压力很大,而且也会妨碍主管部门组织培训活动。举个例子,一名辅导员要负责二百到三百名学生,不但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很多时候要起到“救火员”或者是“办事员”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所以,主管部门要认识到开展培训,培养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推动职业化的发展。

三、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意识

辅导员要认清新形势下自身所处的位置,不断的改变工作理念以及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时刻提醒自己借鉴先进的教育办法,来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辅导员要判断出是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思想政治问题,可以较为灵活的处理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如果遇到单纯的心理问题,自己又没有能力处理好,就要转交给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妥善处理。

(二)在实践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需要慢慢的培养,通过实践不断的得到提升,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班级管理、校园活动、社团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到最好的教育方法。辅导员还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上来。

(三)重点培养几种能力

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

在和学生进行接触时,通过学生的表情、语言以及动作等细微的环节发现一般人很难发现的东西。在现实当中,学生的某些问题表现的很明显,例如逃课以及沉迷于网络世界等,对于这类问题,辅导员很容易发现。但是有些问题却很难发现,例如家庭变故、孤僻、不爱与人交往等,对于这种情况,辅导员要多加留意,用心观察,必要时可以进行提前的干预,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另外还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对学生的表现要加以判断,分析他们是否属于心理问题,属于哪类心理问题,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去请教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和老师。

第11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 大学生群体 心理健康 教育措施

如今我国高校在规划布置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理念,目的是透过适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令大学生群体在今后合理化调节人际关系并谋求理想化发展前景。这是作为现代专业化高校思政教师,必须细致化思索和实践的时代性课题,切勿引起任何忽视。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机理以及其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

所谓人文关怀理念,主要源自于西方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人类自觉意识的提升结果,即在认证人的尊严和价值前提下,凸显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怀,令个体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机激活之余,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化发展结果。宏观角度观察,其属于一类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以及人本文化,是现代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文关怀主张全方位迎合人民多元化的体验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调节人员心理障碍和思想困惑问题,其间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人文关怀理念贯彻执行的具体表现,两者始终维持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人文关怀理念指导下组织大学生进行合理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一)秉承人本服务理念,凸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特性

第一,在既有的学生观之中纳入人文关怀内容。须知高校学生心理感受和需求存在不同等级层次,作为专业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要定期校验认证学生学习满意状况,目的是在客观对待个体差异基础上,想方设法促进他们个性、才智、潜能的同步激活和发展结果。具体方式便是及时深入高校学生群体之中,其间细致化调查他们最为关切的实际问题基础上,搭设专业化心理疏导和服务平台,令学生最为直接和现实的利益问题得以精准化处理。

第二,在校园文化体系之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所谓高校校园文化,实际上便是师生统一要遵守的原则、生活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规范体系,时刻彰显出深刻的感染、向心力,能够自然地调动师生上进心,所以一直被视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指导线索。具体方式便是深入性验证校园文化内涵前提下,透过不同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环境,令学生个体精神文化需求得到系统化满足,顺势贯彻身心愉悦和情操陶冶等目标,避免以往忧郁、孤独、失落等不良感官效应的重复衍生。

(二)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需求,树立起完善形态的心理教育规范体制

首先,强化师生情感交流并搭建起健全化的交流机制。核心目标便是在秉承平等理念前提下,令以往教师鸭架式教学行为习惯得以顺利克制,进一步赋予学生主动思索的权利并顺势彰显出思政工作应有的亲和力。在实际交流环节中,教师务必要将单位学生差异化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充分考虑进去,同时布置拓展启发和引导式教学方案,令学生明白道理并收获情感,为今后自我约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等目标达成,提供保障。总的来说,就是令大学生在当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主体。

其次,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起标准形式的心理疏导机制。想要尽快创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想方设法维持高校学生心理的和谐状态。在此类背景影响下,作为专业化高校思政教师,要定期观察分析大学生个体心理波动、感受、需求细节,一旦说发现任何形式的心理问题,便需要在当下将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方式予以有机融合。具体方式,便是组织适当规模的心理教育、咨询和辅导等服务型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情绪宣泄的妥善平台基础上,搭建起和谐化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保证高校学生的自我调适和心理承受能力至此不断得以强化,进一步精准化处理个人-社会、荣誉-困难的关系;再就是强化大学生不同心态的动态化监测、校验和预警实效,令大学生心态疏导、调试和平衡性工作机制得以顺利覆盖交接,确保师生时刻进行流畅性沟通前提下,消除学生不良思想并辅助他们尽快达到心理和谐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广大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务必要穿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纲要的必要途径,更是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全新要求的方式。在此期间,要求高校教师实时性挖掘大学生不同阶段易引发的心理问题,并结合最新技术理念和相关实际状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疏导、咨询服务。如设置心理辅导讨论和咨询服务热线等,目的是为学生倾诉沟通需求满足提供便利,令大学生长期进行自我调节的同时,树立起自尊、自信和自强的理念,保证今后不论遭遇什么状况都能够坚韧不拔且珍爱生命。长此以往,势必令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朝着愈加理想化的方向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从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策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马加爵事件、徐丽杀母事件、虐熊虐猫事件以及前段时间的林森浩事件更加强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心理健康的相关内涵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提出,心理健康是指:“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效率的生活。”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几个层面的共同发展,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内容而言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个方面。因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并结合高中生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是这种情况并未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足够的认识,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只是把眼睛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盯着升学率,而很少甚至没有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训练还没有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很少。家长也极少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认为成绩就能代表一切。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与生活中的失败并存,会使得许多高中生虽然学了一些课本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严重者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走上自杀轻生之路。这对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014年2月18日发生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林森浩饮水机投毒毒杀室友黄洋一案。被告人林森浩终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林森浩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成绩优秀,尤其酷爱英语,高考时以780分高分进入中山大学,并于2010年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他的学习成绩持续领先,他发表的论文大大超过学校的要求。就是这样一个在学习上的天之骄子,在现实生活中却处理不好各种问题,处处不顺心,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不管是对于两个年轻人的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而言,都留下了持久的伤痛和遗憾。也许林森浩案件是个个例,但足以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警醒。如果在林森浩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没有一味地教授书本知识,家长没有一味地对其迁就、纵容,认为只要读好书其他一切家长都可以容忍,而是及时予以心理干预,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

(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所罗门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关怀,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然而,目前一般的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现代日益紧张和繁忙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一些教师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早在2000年,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约有5成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教育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系统,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而目前学校教育中,一学期除了开家长会,教师与家长几乎没什么交流,家长学校也是形同虚设。这就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与对策,从而降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

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坚定的过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同样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主动开展家庭心理干预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父母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练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

此外,家长应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务必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应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最终酿成大祸。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各个中学要抓紧时间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有利于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尤其是要对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进行重点培训,使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要认识到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学生家长要改变这种观点,不要认为学生送到学校就应该由学校全面负责,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不管不顾。家长也应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了解学习相关的知识。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反过来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只有学校和家长联手合作才能实现功能互补,互惠互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来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以上我们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研究是建立在各个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真实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形同虚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没办法研究也不需要研究。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高校入学率的不断提升,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在逐渐减小。希望在这样有利的环境中,学校和家长能真正意识到心理素质的好坏对于人生的成功与幸福的巨大作用,真正地在教育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应急的举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