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

时间:2023-07-24 17:0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的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1篇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要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的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又制约着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使国家不断迈向文明和进步,

各国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手段,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救助和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其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保障有利于实现公民的生存权。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它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自然产生的。由于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风险,基于人的生存权保障,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对这些陷入生存困难的人们给予救助,而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遭受风险的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因此,社会保障是实现公民生存权的重要方式。

第二,通过社会保障实现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稳定的基础主要取决于人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感。社会保障通过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最终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社会保障制度获得利益,并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三、促进经济发展。首先,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当经济衰退而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时,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有助于提高社会购买力,拉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当经济高涨而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从而使即期的社会总需求不致过度膨胀。而且,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社会保障费(税)率和待遇支付标准,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减少经济波动。其次,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

第四、保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二是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第五、协调各方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障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方面的物质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保障,彻底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必然会促使劳动者自觉地参与竞争,并更有效地为社会工作。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互助共济为主要行为方式的制度,其实质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保障在横向上是各种社会成员间的彼此互助、互济;在纵向上则是不同年龄劳动者之间的代际赡养、抚育,是代际互助、互济,这有利于社会成员间的团结,有利于代际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社会公德、道德观念的维护和延续,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社会各阶层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这是先进道德观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勿庸置疑

只有实行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受益,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目标,符合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需要。在社会保险方面,应逐步将范围扩及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并最终包括一些自我雇佣者和自我服务者,从而使社会保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更加凸显。也解决了在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阻碍这一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是社会良性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在快速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它要求国家保证每个公民都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也是实现公民生存权基本内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强制性就意味着它离不开法律的支持,从各国社会保障实践看,主要是通过立法将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法制化,使它在全国范围自上而下地实施,法制化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障。只有通过国家立法,赋予公民社会保障权,才能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明晰化,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只有通过立法将社会保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才能使其获得连续实施的生命力。而透过这些稳定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障主体对于自己的权利义务有一明确的预期,减少制度实施中的摩擦,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运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包括缴费体系的运作、支付体系的运作和基金管理的运作,这些涉及缴费和经费支出的问题必须由国家法律作为明确规定。因此,只有在法制的环境下,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地实施。

第2篇

一、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纵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口的增长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比如:英国是最早进入到工业化建设的国家,18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经济进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年平均2%的速度增长,社会上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又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以及大量国外务工者涌入导致英国人口显著增加,这为英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保障。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以来人口激增,这使本来就不发达的国家又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增添现代化设备,使得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落后,人民生活贫病交迫,因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加只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

二、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社会发展水平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可以增加对资源的利用率而降低环境污染。工业化带来了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的激增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的发展速度不同,影响着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速度,从而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总之,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上。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在世界人口空气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诚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科技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从自然界直接提取的资源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变少,新资源代替旧资源的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忽略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放松对世界人口的控制,如果人类盲目乐观地认为地球有能力供养超出自身承载力的数百倍人口那也是不切实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空前增长,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也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我们必须看到,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客观上存在某种比例关系。我们应该自觉地保持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使人口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互适应。

三、结束语

笔者认为若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挥政府的职责,引导、管理和监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严格管理与控制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人们认识并利用物质转化规律创造新能源的能力,立法对社会上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树立全民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王禹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第3篇

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既要建设现代农业,也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包括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得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而城乡经济发展是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这里我们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延伸为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如果不能首先在观念上打破二元经济社会分割的观念,进而逐步在体制和政策上体现二元经济社会统筹工作的话,要真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很困难的。二元经济社会的统筹实际上包括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统一协调,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或者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二元经济社会的统筹。

二、为什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道路呢?

这是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社会、体制等原因,在当前中国二元经济社会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极其悬殊的发展状况。二元经济社会的矛盾具体包括工农二元产业之间的矛盾、城乡二元社会之间的矛盾、大中小城市二元结构的矛盾、东西部地区二元结构的矛盾、富人和穷人二元社会的矛盾等等。一般来说,前者较多地代表着现代、先进、富裕、文明,后者则反映了传统、落后、贫困、愚昧。二元经济社会之间既存在着显著的发展势能差,又具有较强的供求互补性。二元经济社会的长期分离脱节、传统一元长期的落后、贫困、愚昧和弱小是造成中国近年来经济不活、社会不稳的根本原因。占全国70%的中国农村人口消费全国30%的社会商品总额,这是多年来中国内需不足、市场需求疲软、大量产品过剩积压的重要原因。注重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的矛盾问题,通过改革、开放、发展、调整、重组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工农产业协调化、条块经济融合化等等,已经成为中国许多沿海发达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之有效重要经验。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就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充分利用当时中国沿海地区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之间二元经济社会之间显著的发展势能差和较强的供求互补性这一规律和特点而发展壮大的,中国小城镇、县域经济、乡镇企业也是利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发展势能差和供求互补性而发展起来的。许多地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和区域经济、国家重点项目周围的地方产业和中小企业、城市经济周围的郊区经济、农业产业等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而且,利用二元经济矛盾发展起来、收到好处的不仅是二元经济中落后的一元,而且是先进的一元。也就是说在推进中国二元经济融合发展中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城市化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传统产业现代化战略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大中城市、现代工业也是大有好处的。二元经济社会的特征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国情,二元经济社会矛盾是中国过渡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重大问题。同时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矛盾也是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巨大潜力所在。就是说,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差距既给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整合、转化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和矛盾,同时也给二元经济转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希望。二元经济转化发展的问题也是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基础问题,推进二元经济转化发展的思路、战略、政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完全一致的。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道路

必须正确处理四对二元经济社会关系:一是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其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根据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必须十分注意既弥补不足,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扬长避短,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并不就是泡沫经济,它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有及好的促进作用。但它确实又是一把“双刃剑”,若失去规范、使用不当,就将给整个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三是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只有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又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我国实现真正的和全面的小康。为此,要尽快实现从“吃饭”农业向市场农业的根本性转变。四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关系。中西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一个人力、物力资源供应的广阔基地和极具潜力的“内需市场”。要大力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从而真正实现东中西部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小康”是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为标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和谐协调发展的小康。过去的消费主要在“物”的方面,现在人们已开始追求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及时的和正确有效的消费引导,帮助和鼓励人们加大对“知识消费”、“精神消费”的投入,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专家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发展指标的实现可能要难于经济增长指标。而仅有经济的富裕,没有精神财富和社会人文品位的跟进,实现“全面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发展的关键是在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二元经济社会矛盾的症结是城市社会、现代部门和东部发达地区与农村经济、传统部门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相互脱节和两极分离。推动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一是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通过自身内部努力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二是市民、工业、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打开封闭的城门,扩大投资、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加强与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扶持、交流和合作,三是国家政府要对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扩大转移支付、增加财政贴息、信贷和产业政策的保护扶持,促进二元经济社会的融合和混合生长。如今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城镇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发展水平已明显高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因此,统筹城乡工农产业发展、协调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条件显然已经基本具备。

五、统筹城乡发展和二元结构,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农业、农民和下岗职工等弱质产业和弱势群体问题的思想认识,树立二元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观念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即使农业的比重降得再低,它在保障食品供给方面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绝不能因为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忽视农业、忽视农民;失业问题困扰各级政府的头疼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调整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一定程度上是其为政府进行改革而付出的社会代价,我们决不能因为一部分企业家和在岗职工的财政税收的贡献增加而轻视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社会失业和扶贫济困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协调社会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是社会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的不发达地区,更是重要经济资源和少数民族分布较大的地区,它们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稳定和繁荣。我们决不能因为其直接投资效益较东部低而有所轻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我们重要战略方针,但是决不能离开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股份化改造而孤立进行。实践证明,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重大问题,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长期相互脱节分离、差距悬殊就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二者关系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则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改变改革以来至今仍然存在的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社会发展,过分重视经济指标的提升,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不良倾向。必须高度重视二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西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和降低城乡失业率,注重多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文化生活。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的支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坚决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六、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社会差距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思路,这是从思维观念上、战略思路上而言的,但并不是说这是短期一下子就能实现的

因为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差距是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西部经济、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完成。当然也是不可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时完成的。但是这决不能否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根本思路。既要避免悲观失望的思想,又要避免急于求成的念头。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着眼,从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近期工作行动着手,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七、必须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矛盾为动力,以促进二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途径,把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把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与鼓励城镇人员和企业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农、轻、重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加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传统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和促进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尤其要鼓励其相互投资和入股,发展合作和混合经济。例如近年来,中国政府决策界和学术理论界都异口同声地认为加快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但是,许多人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部分农业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我认为城市化还应该包括部分城市人员和企业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城市化应该是一个城乡双向交流、融合发展的概念。当前鼓励城镇人员和企业到农村兴办实业更成为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必然之举。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已初具规模,许多大中小城镇已聚积了相当巨大的能量,具备了向农村辐射的基础和实力,形成了推进中国城市化的优势所在,也是现代化巨大动力之源泉。全国已建立城市660多个,工商建运服企业数十万个,城镇职工22亿人,仅国有单位中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上千万人,吃财政饭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数千万人,还有数量庞大的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城乡二元经济之间的巨大的势能差和互补性客观上奠定了分散型城市化和城乡交流合作的社会基础;但是由于城乡双轨体制与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的交流发展尚不正常和通畅。因此,促进现有城市人才、技术、资金、文化、信息向农村的扩散是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扩散、辐射和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城市人员和企业在推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巨大的辐射功能和优势,利用城乡二元结构具有较强的发展势能差和供求互补性,全面实施新的上山下乡实业工程,促进部分城市人口和企业、经济、文化、科技向农村的扩散,与农村自然和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形成的生产力,这将成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八、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做好统筹城乡工农产业发展、协调二元经济社会的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时代价值 实践取向 小康社会 改善民生

一、引言

包容性增长最早提出于2010年,该理念强调改善民生,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包容性增长也具有其丰富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二、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增长观念,具体来说,它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同的是,包容性增长更加倡导的是机会平等的增长,最为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该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特征。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具体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它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减少机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其次,包容性增长倡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时候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后,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成果不能为某部分社会成员所占有,而应该公平分享成果,让广大人们受到实惠,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

(1)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但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中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呈现扩大趋势。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在减弱,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社会成员获取高额的收入,一些社会行业获取高额利润,使其他社会成员和行业失去与之同等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采取新理念,新方法,而包容性增长正好适应这种需要,提出该理念,运用该理念指导经济发展是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

(2)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缩小贫富差距,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的机会平等,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树立包容性增长观念,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人们的机会均等,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人际关系,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但必须清楚认识到存在的不足,目前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更高层次的小康。实现这个目标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在扩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等领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了改变这些情况,妥善解决迈向更高层次小康水平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和计划,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建设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

四、包容性增长的实践取向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容性增长一种新的指导理念,在落实这项理念与措施的时候,应该坚持增长的理念,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不断将蛋糕做大,才能落实包容性增长的物资基础,同时也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支持。

(2)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包容性增长,如果仅仅只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该理念对增长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和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缩小东部、西部、中部之间的差距,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差距,让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在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仍然存在,甚至这种趋势出现进一步扩大的情况。而包容性增长将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关注公平问题,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作为主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并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4)重视采取措施改善民生。改善民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要求。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经济状况,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果实。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救济、福利等各项措施,让人们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其作为指导方针,并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并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水利经济 水利现代化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23

The Study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Take Jing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Li[1], LI Fang[2], XU Haoran[3]

([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The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2]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3] College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an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water conservancy.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economy. This paper takes Jingji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y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water economy and moderniz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to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nom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synergistic effect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格局。水利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国民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水利经济和谐发展体系的构建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该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①在水利方面进行了大规模且持续的投入,并且促进水利相关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推动水利发展和改革,引领水利创新发展,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

1 水利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根据水利经济,水利现代化不同的特点,我们把水利事业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主要致力于水利经济的发展。

水利经济作为位于国民经济基础的一种行业经济,涵盖了水资源的勘探、 开发、保护、利用、经营、管理及在水旱灾害防治过程中的全部社会关系。水利经济包括水利基础产业和水利基础设施这两个主体。②在这里我们把水利经济阶段理解为主要注重增强水资源的基础产业功能,即以水利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一阶段靖江市把水利建设重点放在充分利用水利优势,发展船舶运输等港口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靖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靖江市在这一阶段同时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调配能力,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与利用,为全市医药,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主要工业门类的发展和靖江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水资源的基础保障功能,使人民安居乐业,逐步走上以水致富的道路。

第二阶段为水利建设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水利现代化是指将现代化的手段应用于水利,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和发展。它包括的内容:一是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的现代化;二是先进的规划水平和设计能力;三是安全可靠的防灾能力和资源保障水平;四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装备。③在这里我们把水利现代化阶段理解为在科学技术的带领下,改变水利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信息化水利,主要注重增强水利的基础保障功能,水利建设重点逐步转向水利现代化。

在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中,靖江市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在长江、界河以及横港进行三条控制线的建设,有利地增强了防灾减灾的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加强了小型涵闸,灌排渠道的建设;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靖江市不断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功能比较完备的水利业务应用体系,并且致力于实现靖江市水利综合信息化和自动化,显著提升全市水利综合管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为水利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和成熟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

第三阶段为水利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持续加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并同时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

我们把这一阶段理解为注重协调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发展,使水资源基础产业和基础保障两个基本功能均衡发展,使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在促进水利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并且力争达到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即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和动力。

2 水利经济发展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1 在经济社会建设初期,必须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也就是本文所述的水利发展第一阶段,水利的作用更多在于实现水资源的供给,促进水利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利用发达的水运交通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等使沿江开发势头不断增长,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本来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发展水利经济,重视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有利于发挥水利行业特有的自身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2 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水利经济发展阶段,主要重视水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过去水利的发展历程中,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科技带领水利建设,实现水利信息化,科学化等方面明显不足,为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水利的发展必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只有在水利经济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后,水利现代化的提出才能认准方向,找准目标,才具备实力使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

(1)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水利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必须重视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经历的阶段,也就是本文所讲述的水利发展第二阶段。在加快防洪除涝,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推动水利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等目标的引导下,必须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实现资源集约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和生态安全等都必须靠水利发展提供更加完备更加可靠的基础性保障。由此水利现代化是未来水利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2)水利现代化推动了水资源更好的整合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水利经济的基础产业功能。靖江市本地水资源量不足,通过建设150余座涵闸,极大提高了沿长江引水能力, 实现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供给和保障了重要工业的用水,这为靖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靖江市也大力提倡建设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在工业用水方面实现重复利用率达到46%。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3)水利现代化大大降低了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损失,更好地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果。水利现代化过程中注重防洪除涝的建设,靖江市已经初步形成以内部骨干河道和配套设施为主体的西引东排,北纳南泄,分级控制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这为保障居民安全生活及依靠水资源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保障,使水利经济得以在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发展。通过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水利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实现了水利经济。

(4)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致富治水,治水致富”为导向,促进了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靖江市全面落实各项水环境管理措施,加强靖江市水功能区和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监督力度;在城区河道疏浚方面有很大的投入,大力实施了农村“双清”工程;在生活和工业污水收集和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靖江水利的发展适应了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从改善现状,预防发展,改变居民用水理念等方面努力,使水利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5)水利现代化注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改变水利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水利改革创新。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水利科技化发展,靖江市在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中普及高新技术,致力于实现工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目标。这为靖江市之后的水利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必须改变传统的水利发展模式,与时俱进,利用科技手段推动经济改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

4 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呈现协同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1 水利发展呈现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④同样的,我们把水利发展中的协同效应理解为在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其达到的经济社会效应大于水利经济或水利现代化单独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近几年来,靖江市沿江开发的势头迅猛, GDP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靖江市经济能得以如此快速的发展,与靖江市水利的跨越式发展是分不开的。近几年来,靖江市的水利发展呈现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共同作用的特点,处于本文所述的水利发展第三阶段,即靖江市在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以增强水资源基础保障功能的同时,也注重水利经济的发展,来增强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协同效应。而正是在其协同效应下,靖江市水利的发展呈现“目标明确,科技带领,不断提升”的特点,很好地适应了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4.2 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相互促进,并不矛盾

正如前面所述,水利经济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水利现代化不可能跳过水利经济阶段而直接产生,需要在水利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经阶段,水利现代化的提出更好地明确了水利发展的方向,即推动水利发展模式改革,提升水资源基础保障功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在水利发展中并不矛盾,只是在不同时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水利发展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水利经(下转第56页)(上接第50页)济与水利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促进水利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4.3 水利发展呈现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协同效应

水利经济的发展为靖江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水利现代化则为水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水利的发展必须在科学技术的带领下,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改革创新,不断改变水利发展模式,改变水利发展理念。使水利的发展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送去源源不断的动力。水利发展的进程中,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缺一不可,如果只注重水利经济,即正如我们前面所谈论的把水利建设重点放在水资源的基础产业功能上,就可能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重视和提高;同样地,如果只注重水利现代化的建设而忽视水利经济的发展,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可能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对于水利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只有重视两者的发展,才能很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双重效益,使水利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靖江市正是在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共同作用下,极大地发挥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基础保障功能和基础产业功能,不断加快了靖江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5 结束语

我们必须意识到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使水利起到更好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水利的发展必须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处理好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关系,使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能实现其最大的协同效应,以促进水利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基金来源: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靖江为例(项目编号:201410294048X)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廖丽霞.实现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6).

② 耿颖.关于加快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邢台;环保意识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跃发展,资源紧张、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不仅是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掣肘着邢台市的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协调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制度创新,进行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大气破坏,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平衡。而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的依托,生活法师决定经济路线,只有依赖低碳生活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贯彻节能减排的宗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简单、节约的方式降低碳排量,这种生活方式会促进低碳经济的油耗健康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加强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以态度改变生活方式,近而年从根本上使得人们自觉履行经济环保的行为,做到正正的节能减排从自己做起。

三、低碳生活与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公民作为主体,其节能环保意识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构建低碳型社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这公民在社会、自我环保行为中的参与度与主动程度,这是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人们的环保意识在经济发展过程的选材、生产、销售、流通、交换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环保政策的顺利推行、现实社会的公民履行程度和响应程度都决定这法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买更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提供公民环保意识、决策环保制度的制定、进行环保行动的履行程度、提升决策的准确性都有有利于切实体现公民的社会参与度,使其在思想上意识到资源环保的重要性,促进节能环保社会的发展。

四、邢台市的发展现状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的家乡,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之誉,这里不是经济发展要地,也具有悠久的政治历史。邢台市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中药城市,关系着河北省整体GDP水平的高低,然而,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邢台市的环境、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得这个历史上曾经被四次见过、三次定都的城市,逐渐面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能源消耗的代价所换来的经济社会进步发展,不值得被提倡,它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文明的缺失,也是人类社会的缺失,这种缺失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可估计的。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需要提高公民的整体节能环保意识。邢台市的发展需要公民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使得有意识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得以成功成为邢台市经济发展转型的契机,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邢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公民提高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促进公民参与节能环保行为的自主度和配合度,加强社会成员的共同监督效力,共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五、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低碳经济反战目标的制定与实现

“低碳环保”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是人类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先进模式,发展风能经济、阳光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目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碳资源的使用,降低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资源的浪费,实施可是许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全球、区域经济,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邢台市的节能环保意识,从公民的伦理道德、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通过全体市民的共同节能环保意识,使市民在生产、发展、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贯彻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方针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邢台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投入资金与先进技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积极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邢台市的整体发。

第7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能力 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1JK0308)。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使命,如何以自身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真正“有所为、有所位”,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认真思考并回答的现实问题。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支撑

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设在地级市,最容易了解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可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最快地响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聚集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果能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和有力的经费保障,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技术人才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大科研创新方面无法与老牌高校竞争,只有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在办学定位上充分体现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区域的特点,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社会适应度和认同度,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赢得区域社会的认同和肯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财政和就业支持

首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财政投入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充裕,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经费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才需求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策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四项主要职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的目标追求。

1.强化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并突出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拓宽发展空间,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2.立足地方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1)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为求高、求大、求全的办学思想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2)以地方经济特色为基础推动课程建设

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协调好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课程的衔接关系,既要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又不要出现课程之间内容的空白断档。随着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变化,课程所涉及的政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完善科研转化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要加强与企业、地方相关科研管理部门的联系,支持学校研发人员与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功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地方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支持。

4.建立健全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的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的建立,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结合学校条件和地方实际需要,着力打造三种机制。一是制订和完善校内服务动力机制,通过制度引导和利益驱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地方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高水平教师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二是运行协调机制,即成立协调机构、建立协作制度,通过制度、人员和经费保障制度,打破管理体制和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及时掌握地方急需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保证服务的持续健康和及时有效,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建立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姻”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推进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发挥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源”和“助推器”的功能,帮助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使学校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科研高地。

5.搭建灵活多样的服务平台

机制灵活、功能多样的服务平台是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的重要载体。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搭建好三个服务平台。

一是人才输出平台。学校要想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地,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适应度,促进区域社会从人口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的转化。

二是产学研结合平台。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实验室、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双赢”。企业可以将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建在校内,吸纳学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学校可将实验、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将实践教学延伸到企业车间和实验室,缓解学校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际困难。以产学研为抓手,积极促进校企、校地合作和有机互动,实现学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是文化交流平台。学校要依托地方文化资源禀赋,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和内涵,通过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培育企业文化等手段,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区域职教共同体;关系

在中国经济社会跨入健康发展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区域,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区域经济。众所周知,在当代新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也在一定意义上需以区域的教育为基础,尤其是区域的职业教育。然而区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规格总是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还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和直接性,因而可以认为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之区域的普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区域块状经济明显的地区,与这块状经济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逐步趋向于多元化,出现了公办、社会办、个私办并存的局面,区域职业教育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也因之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讲要显得弱一些。为此建立区域职教共同体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意义也就更为直接和实际。本文试图从职教与经济的关系出发,进一步探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之关系,从而为正确处理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样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担负起其神圣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培训人的职业能力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其关键就在于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是何关系,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命运。2004年6月,教育部等7部委在江苏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认识要有新高度时则指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这给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大局着眼,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这个整体中考虑,确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的意识。无论是从构建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是从培养、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看,都要求我们应该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度,与之形成一个紧密的统一体,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二、区域职教共同体是新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创新

教育单位作为社会的一种专司教育职能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二是教育过程本身以及教育实现的结果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得到一种需要的满足和人生的享受。从上述意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社会目的性职能和个体目的性职能。在现实社会中,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主要是指学校)在上述两个共同职能的前提下无疑有着各自具体的相对独特的职能。从这一概念分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是社会目的。然而问题是:(1)职业教育不能也无法无视教育的个体。(2)职业教育的社会目的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往往不可能达到相当的吻合,因而其社会目的也就往往难以现实化、彻底化和终极化。由此,在当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既有的职业教育单位(即各级各类有明显专业取向的职业学校)难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因而在现实的

职业教育领域,一种由数个职业学校联结而成的超学校教育组织形态也因此悄然出现。从国际教育视野范围来看,类似的教育组织形态早已存在。这种由数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单位组合而成的教育功能性组织机构就是所谓的教育共同体。

在教育社会学中,教育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地是使用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组织体系内部一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组合。如学生的组合、教师的组合、教师与学生的组合,还有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的组合。我们认为系统内部的概念是完全可以借用在同质系统构成的较大的系统中,这时教育共同体就可以用来指整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部门、机构、单位的组合。本文所述的区域职教共同体就是指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指的是某一经济区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

区域职教共同体的建立不但在理论上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符合教育理论的基本逻辑,在实践上也是符合教育的现实运行和发展的。它的出现,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需要。

三、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影响促进着教育的运行和发展,这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直接和明显,也尤为现实和具体。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其出发点和目的来讲,都是直接地具体地指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区域职业教育最现实的明确的任务,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可从两者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关系的特点上得以体现。

从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方面看,由于区域职业教育总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设置的(这不仅包括各种不同专业特点的学校的设置,而且还包括各学校专业的设置,甚至课程的设置),因此可以这么说,区域的职业教育只有这么做,也应当这么做,才有生存、发展的良好条件和空间。这尤其是在基于义务教育基础上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更是如此。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问题,正是这种直接的密切相互制约关系的一个明证。特别是在地方经济和地方块状经济相对发展和明显的地区,这种区域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相对依赖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有些地方,职业教育几乎就是按照所谓的“订单式”方式来设置和安排的,这种模式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认为是区域职业教育良性运行和稳妥发展的一个现实范式。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区域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职业教育几乎自始至终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发展一体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办学校,行业办学校自不用说,即使是独立的职业教育,其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师资的来源、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见习、毕业实习直至学生的毕业考核、毕业分配也往往与具体的企业相联系、相挂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区域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具体规律性的特征,两者之间确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内涵。

当然,与区域职业教育相对直接和具体地依附于区域经济的同时,区域经济也现实地直接地以区域职业教育为一定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其后续人才的培养、储备上,既有人才的培训、提高上,还表现在企业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上,创造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上,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应用上,甚至表现在区域经济的格局、品质和品位上,区域经济的开发程度、文明程度和文化内涵上。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功能和效能的组合体,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正是从上述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且由于区域职教共同体的组织特点、智能特点、机制特点、运作特点等,使得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

社会性:主要是指区域职教共同体较之单个的区域职业教育机构有着明显的社会组织上的特征,即它是以一种具有明显社会化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参与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之中的。

全面性:区域职教共同体是由区域内众多的职业教育机构组成的,因而它不再是单一的专业或相对具有明显特征的专业系统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生联系,而是以各种专业的整体组成来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生联系,因而具有全面性。

直接性:区域职教共同体从其职能上看,除了协调各职业教育机构统筹各职业教育单位的资源以外,还能整合各职业教育机构的需要,代表各职业教育机构直接与区域经济社会沟通,起着一种直接的中介作用。

效能性:区域的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由于其毕竟是教育机构,因此其主要效能还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人为区域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服务,因而它的效能最直接和现实地落实在人才的培养上。而区域职教共同体它本身是一个专司教学职能的机构,它的效能可以超越这一点,在关联区域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这种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的关系,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和持续发展。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有着十分现实和具体的客观基础,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和创造力的激励,同时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巩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需要双方在上述客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极互动才能实现。这种互动不仅仅表现在频率上、距离上、幅度上,还表现在关联的深度上。

第9篇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改写了中国2004年的GDP总量,达到15.9878万亿元,增加了2.3万亿元。这一核心经济数据的修正,使得与之相关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传递出新的信息,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全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GDP总量,比年快报核算数多了2.3万亿元。而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也因此前移了一位。

数据的变化,能够反映宏观经济的一些现状。这无疑有利于国际社会客观地评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也有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

不可否认,很多巨大的数字,当除以13亿之后,就会变得很小。此次GDP总量调整后,2004年我国人均GDP仍排名世界百位之后,只有全球人均GDP的1/5。评价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在讲总量的同时,还要讲人均数量。就根本而言,讲“人均”更能使全社会保持头脑清醒。而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政府也将更有能力为贫困人口做更多的事。只有这样,贫富与城乡差距才能逐步缩小。

在关注贫困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面临的其他问题。比如,环保部门的资料显示,如果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到2020年,在GDP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可能面临更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这并不是说经济增长不重要,因为全面小康毕竟要以经济增长作为物质基础。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应当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在于以什么方式实现增长,以及这种较快的增长能否持续。如果采取外延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国民经济或许可以在短时期内增长得很快,但它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其他方面,比如生态环境等,反会因此受到损害。

中国的GDP已保持20多年快速增长,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用来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比如,它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程度,不能反映资源消耗和环境的代价,也不能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的结构变化和整体素质。我们要重视GDP指标,但更要重视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中进一步做大GDP;不能盲目地、一味地追求这个指标,更不能把它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绩的唯一标准。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眼下的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发展的全局。要改变一讲发展目标,就只强调GDP总量增长的传统思维方式。必须对发展有更加科学的认识,更加全面的理解,不可忽视环保、就业、社保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重要指标,还要努力做到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和谐发展。说到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归宿。(摘自200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0篇

1.1体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价值观办学价值观是办学主体运用经时间推演而逐步形成的办学价值取向或价值偏好,是对办学认知与行为所产生的趋向性价值导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服务对象应面向地方、面向区域经济社会,此类高校在获取招生生源、办学资金等资源上与“211”“985”高校差距明显,也缺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重要性的认识。鉴于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必须把握自身的办学价值观,解决“培养什么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如何增强服务能力”4个涉及发展道路的问题。[2]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后,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会认清发展趋势、明晰办学道路。

1.2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并发展壮大研究平台服务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用技术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驱动因素和激励能量,是提高其服务社会积极性的前进动力。雄厚的学科优势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并满足市场需求的支撑点,也是体现其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和办学价值的重要所在。为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积聚力量继承发展优势学科,整合办学资源开设新专业,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将自身的学术成果、智力团队、科研力量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地方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多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科研平台建设,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库”。

2有效的融合机制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1计划’是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3]“2011计划”不仅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也需要理论、思路、方法的创新,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也是如此。

2.1精心建立扶持培育机制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从全局的高度,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各要素、各层次统筹规划。应用技术型高校面向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扭转长期的思维定式,以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亟待突破的技术性难题,结合自身条件,了解相关领域创新主体的优势,确定参与的学科、单位、企业和团队,构建适宜的协同创新体。应用技术型高校要紧贴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瞄准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的互动因素,通过汇聚科技创新要素,发挥人才、学科、科技等优势,培育协同创新方向,勇于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一道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帮助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关。

2.2有效推行协调发展机制开放办学是当今高校的明显特征之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整合优质资源,积聚力量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建立跨高校、跨单位的协同创新体系,参与协调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问题。

2.2.1推动学科资源深度融合 满足社会需求学科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需进一步汇聚特色学科资源,搭建学科创新平台,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才能牢固。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有利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地方特色的新兴优势学科,推动优势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密切交流、深度融合,使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符合区域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该校传承“大机电、大土木”优势,瞄准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开展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与福建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实现工管结合、工文渗透,管文理经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该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职能,突出内涵建设,就业率多年保持省内高校前茅,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体现了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过程中创造的办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2.2.2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突出特色科研与亮点科研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支撑。特色科研成果使学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亮点要素,也为协同创新体建设指明引导方向。实践表明,作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对引领高校优势学科发展、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将产生广泛、重要的影响力。应用技术型高校首先要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明确科研主攻方向,针对性开展科研工作,以特色科研打造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特色。[4]其次,学校根据科技攻关的需要,整合学科、专业科研资源,注重高水平科技研发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核心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再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利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影响力和效应。高校对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将影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福建省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围绕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需求,关注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攻克、解决生产难点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贡献。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联合校内外科研力量成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福建地方建筑研究中心、福建知识产权研究院、福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加强团队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2.3把握协同创新的根本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当今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资源的争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在人才汇聚与产出方面具备优势,若缺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便无从谈起。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将学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应主动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校地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前部署、谋划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工作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制订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区域经济社会特定资源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培养师生教学科研主攻方向。

2.3有力推动项目引导机制项目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纽带。目前政产学研合作大多还停留在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层次上,缺乏更高、深层次的合作。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以重大项目为引导,促进多部门共同参与,并对协同创新的工作目标和机制、推进方式等进行统筹安排,从整体上推动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发展。可见,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要以项目为纽带,发挥政产学研各方特长,依托高校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吸引政府、企业加入,共同成立联合体,抢占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制高点,承接学校科研成果的规模化生产,推动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应用技术型高校还可以与政府合作的形式,承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参与地方政府相关规划的制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从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另外,高校应敏锐地实施行业企业大合作战略,大胆尝试将政产学研合作的目光投向行业龙头,推进战略合作,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福建工程学院与福建省直单位(部门)、市县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内容;与GE公司、SIEMENS(中国)有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等大公司共建实验室,产生一批重大合作成果,促进该校各项建设发展成就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3结束语

第11篇

一、经济社会的和谐特征

(一)影响和谐特征的基本因素

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特定的时空条件,离不开其依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状况和政治经济结构等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影响和谐特征的基本方面,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时而这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那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都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

(二)和谐特征的基本内涵

经济社会的存在和运转,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首先就要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要形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如果为了发展经济而置环境于不顾,结果只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大气变暖、洪水泛滥、酸雨增多和污染严重等现象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次,只要有个人、企业和政府存在的地方,三者之间或多或少会发生联系,面对一定的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以及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必然在合理分配商品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明确的、有效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划分,以实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总的说来,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主要就是要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和谐、计划和市场作用范围、方式和程度等之间的和谐。

(三)和谐理论指标的应用

和谐特征的出现,自然会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关注,有的提出理论,有的提出对策,有的提出指标。不过,这些理论、对策和指标由于出自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前提和不同的背景,所以其应用的范围、程度和对象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计条件地拿来用,否则只会导致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结论和错误的后果。

二、经济社会的和谐模式

(一)和谐模式的理论前提

任何经济社会,不管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如何,都不可能撇开政府作用,只有把政府也考虑在内,才能比较好地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问题,这就必然要求有政府行为理论的出现。

(二)和谐模式的基本类型

当这些条件满足之后,由于伴随经济的发展,个人的作用已相对较小,所以三者的关系实质上就转化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根据两者的主次关系,即企业占主导,政府占主导,我们就可以划分出两种经济模式:企业占主导的经济模式和政府占主导的经济模式,如果再考虑到政府对企业施加作用的方式和程度大小,或者是采用市场方式,或者是采用计划方式,或者是程度大些,或者是程度小些甚至根本没有,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四种经济模式,即:企业占主导且政府完全采用市场引导的经济模式、企业占主导且政府主要采用市场引导的模式、政府占主导且政府完全采用计划引导的模式和政府占主导且政府主要采用计划引导的模式。通过联系我们既有的经济发展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实际上它们主要代表了四种经济体制模式,即: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和现代计划经济模式。

(三)对和谐模式的错误认识

由于西方经济理论的内在缺陷,使得我们无法对各种经济体制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加上西方发达或比较发达国家的已有的自然演进发展经验,以为除了自由资本市场经济模式和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以外,就只剩下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可供借鉴,西方那些国家向我们兜售的也是这些看法。其实,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对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是有内在规定的。作为后起落后国家,德国没有采用英美经济体制模式,日本也没有采用英美经济体制模式,因为如果继续沿用那种自然演进做法,要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赶超任务是比较慢的,还有可能受制于人,于是加强政府的经济干预作用就成为了重要选择,已有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合理使用政府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四)构建未来和谐模式的基本做法

第12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 经济社会 发展 作用 发挥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激烈,并且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渐由之前的计划经济向当前的市场经济转换。因此,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完善的过渡阶段。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源信息,而且还能够为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调控提供更多有价值、可靠的统计数据依据。

一、加强统计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所谓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使全社会的经济正常进行。从概念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而资源配置包括各种社会资源,例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等。因此,市场经济要围绕市场资源配置的中心来确定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但是,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化的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发展课题。

首先,要立足于资源的总体数量并从宏观上进行调查,也就是做好统计工作,然后再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例如,要想切实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该区域进行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方面的充分调查,并且还要对当地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深入的统计与调查,充分了解和掌握该区域的基本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年龄和文化素质方面的构成,然后再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结合,从而做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究竟是知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形式。还可以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及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分析,从而有效调整商业的发展模式,另外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的调查与分析,能够确定该区域是选择产品加工还是服务性的产业发展方向。恩格尔系数是有统计学中对广大群众的生活开销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该系数的递减,可以分为贫困、温饱、小康以及富裕。因此,可以有效依照该区域内不同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数值来进一步确定这个区域中人们在消费中的投资规模。可见,任何投资一定要控制在该区域内部基本的消费水平,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投资过剩而造成闲置,并且也能够防范由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从上述可以看出,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经济规模的重要作用,并且要以行政的方式来实现。但是,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的发展规律只能通过有效的经济数据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因此,一定要与市场经济中的统计数据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抓住发展的规律,使市场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统计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国民经济的统计工作

首先,需要对国民经济的产出与收入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这也是对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最基本的科学衡量方式。统计工作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依据。生产是衡量国民收入的传统方式,并且是现代化社会中统计国民收入的基础,但这种统计方式没有对福利行为进行重点性的考虑,很容易忽略其中的非市场行为,从而造成人力资本、技术投资这些无形资产被纳入到基本消费的范畴内,而且也没有把现实人口的健康因素真正融入到统计学当中。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获得的收入以及健康的改善情况,就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统计方式来实现。但是,当统计国民收入时将非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以及对居民生产有影响的因素全都考虑在内,并且正确评估资本时,其自身的生产净值也就是可持续收入的最精准的衡量方式。

(二)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工作

1、更好地反映出居民财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在方向上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本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较低的利用率,使得我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变与优化,从而更进一步导致收入分配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当前,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财富的增长来有效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在能力上的转变。但是,从经济社会的统计角度上来看,就是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方式的真实反映,并且还将对财富增长对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整个转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统计指标的设置上就要尽可能满足科学发展观所具备的基本要求。

2、从制度上进行真实有效的反映

之前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增长方式的统计指标进行体系设计的反映时,并没有涵盖制度因素。但是,制度因素在实际操作中与经济的增长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并具备一定的掠夺和集约的特性。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制度有着明显差距。可见,要想从经济社会的统计出发对其增长质量与方式做出反映,就必须有效控制好制度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3、有效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及方式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因而,跨国的经济活动也时常发生。再加上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开放,众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完整性上受到了侵蚀,并且也对国家经济的安全与增长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可见,全球化程度、供需差率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程度等等,都可以从经济的统计角度出发。

(三)经济统计的模型创新工作

在现代化社会中,经济社会的统计模型自身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工具,并且还是进行思想分析的有效性模型工具。可见,它不仅能够对当前的经济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正、完善和验证,并且还能够对当前社会的经济理论适当进行有效的发现。所以说,建立在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讲一切经济模型进行适当的比较、整合、优化以及选择,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形成一个经济统计的全新模型,并且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但计数数据、板数据、非参数、托比、可变参数、样本选择、空间计量、期权定价以及非正态分布的模型,另外加上知识产业、知识经济以及知识产品等的相关投入及产出的模型,这些都与计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都将逐渐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进行统计模型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统计工作是企业进行重大决策以及指导工作的有效依据,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统计工作在当前经济社会中的发展性作用,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的统计工作、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工作、经济统计的模型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更加注重和加强经济活动中的统计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的有效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世芳,尤丽. 统计工作与经济发展[J].中国外资,2011

[2]金建娜. 强化统计文化建设 实现统计“六大创新”[J].浙江统计,2009

[3]李新,韩少将.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促进发展统计文化[J].浙江统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