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关系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关系

时间:2023-07-24 17:0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关系

第1篇

基层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基本职能。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基层的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有效途径,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能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其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够稳定医患关系,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水平,使得医患关系得到升华。再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基本原则,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的规范和相关要求,组织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规范准则。

2基层医务人员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措施

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基层医务人员必须拥有强烈的使命感,转变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理念,提高健康教育意识。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和社会群众改变不正确的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教育意识。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要注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培训,切实做好患者教育和社会性宣传教育。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2.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规范健康教育模式

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首先应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相关的机构和部门要落实好监督和管理方面的职责,督促基层医疗单位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改革,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按照先进的健康教育医疗模式,基层医护人员合理科学地安排工作程序,有效果地进行健康教育。按照健康教育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选择进行经常性健康教育或应急性健康教育。按照健康教育的群众基础和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健康教育和教育促进等实际方案和措施。

2.2转变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理念,提高健康教育意识

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另外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转变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理念,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基层医务人员只有摒除以前的落后思想,积极地转变健康教育的理念,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意识。具体来说,基层医护人员应该积极改变工作观念和工作形式,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学习与修养,提高医务人员自身健康教育理念,并且将这些理念渗透到自己的医疗活动中。作为医务人员不论采取那种理论开展健康教育,都应在了解上述理论的基本内涵和适用范围后,提高健康教育意识,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帮助患者和社会群众重新建立起有易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3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培训专业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高水平队伍。因此,基层医疗单位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一方面,要注意积极引进适合健康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基层医疗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或者组织各类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加深基层医护人员对国内外先进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主动学习先进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医务人员具备解决健康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并且能够了解不同人群不同阶层的健康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和教育促进工作。。

2.4做好患者和社会群众的健康教育和教育促进工作健康教育工作

应该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心理卫生教育以及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内容。比如,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医院的门诊和住院部,设置字幕墙或者宣传单,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中的一些易发传染病做出知识宣传和讲解,并提醒注意事项。在面诊患者时,基层医护人员应该也要注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饮食保健等健康教育内容,提醒患者注意健康行为,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并进行干预,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另外,对于社会群众的健康教育和教育促进工作,可以以黑板报、校报、宣传栏、广播站为载体,通过一些自我保健的健康教育宣传来实现,帮助社会群众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提高社会群众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达到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

3结语

第2篇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是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健康的表述,也是第一次从党的指导纲领中明确健康的地位。它反映了党和政府把保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健康幸福不但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直以来,医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养成文明的生活、科学饮食习惯,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如下。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发挥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各项健康政策,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动员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在全院上下努力营造一个促进健康的良好环境,使广大职工及就诊、住院病人不断增加健康知识,掌握的健康的技能,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制定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规划;把落实《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及医务人员控烟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的大环境、关注健康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热点话题,掌握传染病的流行防控动态,明确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任务。

3、调整、落实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充分调动宣传网络人员的积极性,配合临床医疗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4、依托工会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推动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通过健康讲座提高职工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促进健康干预活动的开展。

5、积极参与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传播健康知识,普及预防疾病知识,构建和谐社区,做到人人重视健康,人人讲健康,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

6、制定健康教育经费的使用计划,争取院领导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支持,落实必要的健康教育活动经费。

1、保证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每季度有计划,有小结,有条有理工作规范。

2、做好年初健康教育宣传员的调整工作,做到院、科领导重视、积极参与,宣传员落实、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层层深入,科室合作,推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3、依据《北京市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考核标准》、《东城区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点》进一步完善院内门诊、病区健康促进考核标准,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医疗管理规划中,加强医疗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对健康促进工作的参与指导、监督和管理力度。

4、定期召开健康促进委员会及健康教育宣传员会议,利用院周会有效地向全院职工传达健康促进的新信息。

年度内召开两次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会议。

每季度召开健康教育宣传员工作例会。

5、积极参加市、区健教所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按时参加例会。

1、有计划地完成全年各大型宣传日的院、内外宣传咨询活动,大力倡导及普及卫生知识,倡导人们采纳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益健康的环境。全年完成不少于16个卫生宣传日的宣传,及时总结,按时上报活动统计报表。

2、依靠各科宣传员做好门诊病人的日常宣传教育工作,门诊各科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护士、医生在病人候诊和治疗时适时进行专科疾病知识的指导。

妇产科每周为孕妇播放两次《孕产期保健知识》录像。

3、门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定时播放卫生科普知识。候诊区通过电视传媒播放健康知识。

4、继续做好门诊35岁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工作,定期进行检查。

5、病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小广播向住院病人宣传健康知识,每月举行一次病人工休座谈会。宣传专栏、健康知识园地为病人提供与本病区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内容的宣教材料。护士、医生向病人传播健康知识,力求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提高宣教质量,宣教覆盖率100%。

6、根据病人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各病区认真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和出院指导,使病人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减轻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减轻心理负担,清楚了解疾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班级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这样,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因为现实的客观需要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十多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普遍认可。

无庸讳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问题。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直面这些问题,积极探讨解决之道,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一、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重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活动的渗透,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渗透。就是说,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活动的渗透,没有或者很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班级各种教育活动中。当然,把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活动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是有益的,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难以达到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不能充分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暴露出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班级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近年来,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应从二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从宏观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来理解,即是说实现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人们对学校教育目的更全面的要求,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二是从具体教育活动的角度来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学校组织进行的各种具体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必须通过教育者有目的的工作来发挥作用[1]。因此,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具体教育活动,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没有从宏观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而且在微观上也仅仅把它视为一种存在于其他教育活动之外的具体的教育活动。其结果是: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原先的班级管理的教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活动的简单叠加。

二、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加深,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个体具备全面的、能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文化、品德等素质的综合。正如卡普兰(Kaplan,L.)所指出的那样,心理健康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所涉及到的并不仅仅是心理本身,而且还包括个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系统。正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变化,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矫正性的教育活动,更是一种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教育。显然,基于这样认识的心理健康教育它不只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在内涵上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概念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因而,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教育活动同时,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是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展。

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现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它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呢?本文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这里说的发展一是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全体发展);三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人发展);四是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发展,都有发展的潜力,因而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2.从学生地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传统教育(如凯洛夫的教育学)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实实在在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为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学生是自己认识、成长和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布鲁纳语)。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是一种真正体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

3.从班级人际关系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活动。与传统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倡导并强调师生间的合作式、民主式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师生间的真诚、亲密、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助过程,教师应多持移情性学生观,多持非批评性态度,切忌以命令或教训的方式对待学生,应更多地扮演学生的朋友、“参谋”乃至“同伙”的角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开放自我,从而接纳教育与辅导。在教育与辅导过程中,教师只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重视同伴间的互相作用、彼此交流和共同发展。

4.从教育机制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含义就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作为受助者,他(她)得到别人(教师、家长、同学等等)的帮助和教育;作为助人者,他(她)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去帮助别人(主要是同年龄群体中的人)。从纵向上看,学生先是受助者,后成为助人者;从横向上看,学生要同时扮演受助者和助人者两种角色。但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的和最重要的目的乃是实现学生自己帮助自己。因此,教育者一要摆正自己作为“协助者”的位置,不以“万事通”的态度代替学生解决问题;二要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将他们在“他助”与“互助”过程中学到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人生技能,从而实现“自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

5.从教育技能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需要专业化技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一般的教育技能外,还需要掌握特殊的专业技能。如在咨询过程中,辅导人员就需要运用专注、接纳、倾听、同感、澄清、面质等精妙的专业技能;而角色扮演、心理剧、系统脱敏、行为修改等,更是一些专业化的技术。可以说,这些专业技能与技术是传统教育方法的提升,有些甚至是传统教育技能中所没有的。正因为如此,这种专业化技能不仅成为传统教育技能有力的补充,而且也能为传统的教育技能带来某种“革命”。当然,教师掌握这种专门的技能与技术也就成了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之一。

三、理念渗透的基本策略

看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把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仅视为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活动的渗透,实际上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简单化的反映。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更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信念和态度。在相当多的班级管理者看来,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当然这种渗透是有益的,是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我们忽视了更重要的一点:构建一种内化在教育者行为中的教育态度和固化在班级环境里的教育氛围。因此,基于理念的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使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指导班主任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这里所说的对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的调整包含了班主任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其次,班级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要求,任何的教育活动都必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第三,班级管理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班级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生活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具有含蓄化和潜在化的特征。教育对象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个体行为的改变、心理障碍的矫正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对教育态度、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和人际交往要素的优化。因此,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要求将学生置于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利用内在的、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其施加积极的影响。一些班级缺乏平等、宽松、尊重的人际氛围,教育专制、师道尊严、封建等级观念、官本位等陈腐思想依旧在毒化教师的教育态度和班级的教育氛围。教育者的言行中处处表现出生硬、粗暴、武断的态度,缺乏平等、尊重、关爱等人文关怀精神。综观班级管理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经常出现“严禁”、“违者严惩”、“后果自负”等词语,而象“请”、“谢谢”、“希望”等亲和性词语却非常少见。这样的班级环境必定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对学校生活感到厌倦、压抑,不被尊重。因此,班级管理者应从日常的教育活动入手,改善自身的教育态度,构建平等、民主、尊重、开放的人际环境和卫生、整洁、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使学生在这个优美、愉快的环境中时时处处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者有目的的教育影响不是通过生硬、强迫的方式施加给学生的,而是潜在地、自然地对学生发挥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存在于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使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班级管理者必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优美、整洁的自然环境和平等、信任的人文环境,使班级乃至学校真正成为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

第4篇

论文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正性情感、积极品质和积极组织环境的塑造。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和主流。它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视野,为开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本文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本质,力求把握积极心理学的精髓,构建积极组织环境,保证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积极心理学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等,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有责任感、有利他人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势必考虑到环境对他们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看待心理现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一) 积极更新观念,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帮助个别的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个方面。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即是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即是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错误观念,完成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评定从消极心理取向向积极心理取向转变。教育者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二)采取多种渠道,切实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尊重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是成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此外,除了通过现有的课堂教学和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学校生态环境的联系,积极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诚然也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教师却把学生当作问题的来源,常常带着有色眼睛看待学生,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学生置放在了被动的位置。只有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削减,才能真正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氛围,激发出学生潜能。

2.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消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积极心理学则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一个成长、发展中的个体,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也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来看待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多使用平等、积极的词汇,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在面向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中,应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尊重学生,耐心倾听,有同情心,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多强调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的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受众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思维活动、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积极的组织与群体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负性心理品质的过分关注,而要以培养积极、乐观等心理品质为重心,提倡他们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产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积极的解释,促进其积极情绪的产生。

4.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注重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活动课程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强调学生的兴趣和体验,贴近学生的心理世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更容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开展如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主题讨论、心理自助等专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在常规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增强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培养积极品质,促进心理健康。

5.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中,要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均有两种基本能力,即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就是让心理与行为异常的人了解到自己有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充分相信自己,并发掘自己的潜能。他们认为在心理治疗中要掌握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等技巧,增强患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积极心理学的上述观点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现在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帮助他们戒掉网瘾的手段除了采取说服、教育、规劝以外,最重要的是找出并发展他们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积极乐观向上、关注未来、心存理想、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是不会轻易沉湎于网络的虚幻世界的。

(三)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宽泛的视野,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1.摒弃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靶子的模式,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供利用的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的关系不是割裂和对立的,而是一个融合的有机整体。重新整合社会及家庭、学校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学生、家庭和社区为载体,构建一个积极完善的心理教育系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最大功效。

2.注重积极校园文化的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其更加热爱生活、感悟人生,从而养成良好健康的人格。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应当由专业人士来负责”的错误观念,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我相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陈晓英、杨舜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教育与职业,2009(15),79-80。

第5篇

【关键词】基层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模式探讨

引言

最近几年,在医学模式、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就医观念与就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知识指导的需要。生命体征维持正常的表现就是健康,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中,健康是最基本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需要着重在基层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基层就其性质与本质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都会对广大民众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1.基层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

从目前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仅影响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影响着广大群众所接受健康教育的质量。

1.1,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相较于我国其他区域,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服务条件稍显落后,人们的健康意识与观念并不是很强[1]。正是基于此,基层医疗单位,特别是乡镇与村卫生室对健康教育工作并未予以高度的重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医务人员不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之间的联系,将医疗服务局限在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层面上,不能与患者和群众进行健康知识的沟通与交流;另外一部分还在于基层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够,影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落后。自2009年启动实施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覆盖范围最大、受益人群最广的一项公共卫生干预策略,是政府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大举措。依附于基本公卫框架运作是目前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国家为此拨出专项经费。时至今日,我们也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健康教育工作形式,比如: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除此之外各种公共场所宣传牌、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和手机短信的宣传。可是仅以目前的落后模式操作,综合覆盖率不到1‰!我们新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取得相应的、预期的成效,

1.3健教业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从目前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和辖区人口不到1:10000的配备,该工作开展的人员主要是公共卫生科的工作人员,其次为临床护理人员。而公共卫生科人员变动频率大,队伍极不稳定,多为刚参加工作或无证人员,这些人员普遍是没有经过全面和系统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的人员,并且对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很深透,并不能将新形势下的健康教育知识传递给居民群众,健教整个队伍素质低下。

1.4缺乏健全的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基层健康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基层针对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尚未成立相应的机构,致使各类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的职责与管理不明确,难以顺利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另外一方面体现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和细节不够规范,同时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模式,多数流于形式,医护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服务的水平也就出现不统一的现象。

2.基层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基层疾病控制与预防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的开展对基层医疗工作实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在传染病与慢性非常染病预防与控制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方法[2]。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可以让民众根据自身情况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避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其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基层医疗服务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加强民众与医疗服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使双方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同时医务人员还能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有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现社会主义公共利益为本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促使相关部门与机构能够依据相应的规定开展此项工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3.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与模式

从前文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而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基层民众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此应当实行有效的策略与模式。

3.1规划健康教育,规范健康促进模式

基层医疗服务所要想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获得一个良好的效果,首先应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有政策的支持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做好配合及监督管理工作,促使基层医疗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规划好该项工作,采用先进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模式,合理安排该项工作,促使该项工作的开展产生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性教育或者经常性教育。

3.2转变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健康教育意识

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在9.48%,虽然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素养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健康素养是建立在健康知识知晓水平上的,因此,最有说服力的当数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只有把这两个率提高才是硬道理。针对此种情况,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摒弃落后的健康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针对这项要求需要基层医务人员对存在问题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和重视,主动学习,提高自身健康教育意识,将所学习到的健康教育理念渗入到医疗活动中[3],探索出服务于辖区全体居民群众的,行之有效的、货真价实的健康教育新方法,进而可以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让健康教育工作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3.3做好患者与群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我们知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首先我们是要解决如何让更多人“知”的问题,也就是传播手段的问题;如从学校入手,从学生阶段开始,学习健康知识,通过从学校―学生―家长这一链条把健康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受益广大师生及群众。在辖区内多组织大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活动,让群众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主动接受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再从“信”和“行”着手,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包括了疾病的预防治疗、心理卫生、健康干预行为、传播卫生保健等。针对每年各个不同时期可能产生的疾病与传染性疾病,采用合适的方式向群众讲解,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基层医务人员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保健等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应提醒患者健康行为,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第6篇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高职生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然而就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来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升学率和就业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社会里,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高职生容易被网络上那些不健康思想、观念给侵蚀,进而使得高职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扭曲,使得他们养成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而这些不健康的思想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传染给他人,威胁到学生自身以及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而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对全面型人才需求的扩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格外重要。对于高职学校而言,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观、价值观,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全面型人才。

二、高职生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注重的是学生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专业技能的教育,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当代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高职院校依然流行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表面,没有结合高职生的特点来开展教育,进而使得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二)高职生自理能力差

就当前的高职生来看,他们大多属于独生子女,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小缺乏锻炼,养成了一些不良好的习性,在他们进入到高职院校后,脱离了父母的怀抱,什么事都需要自己动手,而从小就没有做过什么事情的他们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后就会变得茫然,事事出错,甚至有的学生会变得焦躁,尤其是看到别人做的有声有色、井井有条之后容易产生妒忌心理。

三、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认识

高职院校作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者,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就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生的锻炼

造成学生自理能力差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小缺乏锻炼,另一方面是学校对心理教育的不重视。故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可以在校园举行各种比赛,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高职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后,他们讲独自面对今后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挫折,他们的生活圈发生了变化,身边的教师、朋友也都变得陌生起来,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健康发展。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会学生选择良性朋友,可以让学生在他人的身上学习到长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机构是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它可以为高职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故此,高职院校必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要根据院校的实际,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就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专业的心理服务。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还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网络时代里,网络的出现既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这样既保障了学生们的权益,有利于学生通过网络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另外,学校还必须加强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让学生原理网络上那些不健康的思想,要适当控制上网时间,合理利用网络来辅助学习,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7篇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实质是一种干预。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及服务等,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提高医疗质量,许多医院都开展了健康教育。妇产科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关系着母子的生命安危,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行为与疾病的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实现优生、优育、科学围产及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1 产科健康教育实施

首先应使科室的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本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识,用真挚的感情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密切护患关系,获得孕产妇和家属的信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沟通。

1.1 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 产科健康教育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健康教育,还包括孕产妇家属教育与计划生育等一系列内容[2]。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异常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新生儿的护理,怎样观察子宫复旧、恶露,早期下床活动,产后性生活,为新生儿更换尿布法,包裹新生儿的方法,怎样观察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及异常情况等。

1.2 产科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怀孕期间,借助孕妇学校,对辖区内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将教育内容编版印刷,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手册,以科学指导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等。宣教材料可提前发放给孕妇。妇产科医生或护士授课时,可使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语言应言简意赅,不使用医学术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多媒体演示,使知识点形象直观,有声有色,孕妇像看科普电影似的,极大地克服了传统单纯说教的弊端,增加了知识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结合演示法,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提问,加深影响,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产妇住院后,母婴同室责任护士应首先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生理需要,同时做好必要的入院宣教,以便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告诉产妇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好处,并评价产妇及家属是否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制定个性化的宣教方案。利用每天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时,播放轻音乐和宣教知识,使产妇和家属身心得到放松。同时在母婴同室走廊和室内悬挂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方便产妇及家属阅读。产妇分娩时,可以采取“导乐分娩”,由有经验的产科护士充当陪护角色,在整个产程陪伴产妇,指导其心理放松,充分休息,自由以及呼吸技巧、躯体按摩等。在分娩中应允许产妇的家人,尤其是丈夫全程陪产,以给予产妇有力的支持。

产妇分娩后,应对产妇做好母乳喂养教育,实行“三早”,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要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要做好产褥期保健,如饮食指导、卫生指导,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促进产后机体恢复的方法,尤其是促进子宫复旧的各种方法,如产后运动,给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计划生育指导以及家居环境准备等,并告知产后检查的时间和重要性以及提供本院24 h热线咨询电话,以便产妇和家属的咨询。

2 评价

通过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增强产妇的认知,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让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帮助孕产妇随时获取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总之,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护士长的定期检查及时与孕产妇沟通,了解孕产妇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在产后检查和访视时,医生通过检查和询问,以及医院发放出院产妇满意率调查的反馈情况,评价孕产妇和家属在住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另外,护士通过系统化、具体化、动态化地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的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提高了围产期保健质量。

3 体会

不同的住院患者、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在实践健康教育时须注意坚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持续评估的原则。健康教育内容整齐划一,不能满足每位孕产妇的阶段要求,因此要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有所侧重,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

2005年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式。例如,有学者指出心理教育的范式“从外延上可区分为:心理教育的宏观范式(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的中观范式(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微观范式(心理咨询与辅导)”[2]。也有学者在文章中使用心理健康教育范式的概念,但对心理健康教育范式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研究的文献却非常少见。国外也有很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范式,例如,理情教育范式(REE)、发展性心理辅导范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范式等,这些范式会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发展不断进行转换[3]。本文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依据,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动力转换的现实性和理想化。

一、内外驱型心理健康教育范式的本质内涵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20余年的建设历程,已经逐步由经验化走向科学化、由散在性走向系统性,发展成为有其自身相对完善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也有其教育主体所共有的信念、价值与技术的一个有序系统,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基本范式。

所谓驱动力是指有助于目标实现的力量,它一般可分为内驱力和外驱力。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是内驱力,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而外驱力是指因外在压力作用于接受主体而产生的一种动力,它是有形无形地强加给接受主体的一种力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囿于传统理念,在此,我们借用驱动力概念,根据教育驱动力来源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分为内驱型与外驱型两种类型。

我国学校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范式主要是外驱型范式。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按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被作为一项任务来对待,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只注重形式,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健康需求,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性,它属于外力驱动下的被动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国家需要的“救世”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则仅把其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学生也仅将其当作学校规定的一项学习任务而已。在这种机制下,一旦国家强制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势头减弱,或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获得的物质报酬和精神报酬减少,那么这些教育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度就会随之降低。这不仅严重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益的发挥,更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掣肘因素。

而内驱型范式的本质,是学校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健康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干预模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内驱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追求高质量的干预效果,其内容的规划和实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所实施的教育活动(包括深层次、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紧密相关且能发挥积极作用。其核心是“需求”,被教育者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的、不竭的驱动力。这就意味着要尊重和承认学生个人发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引导学生内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外化个体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各种教育需要”。学生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为此,学生可以做到自觉、积极地进行各种心理实践活动,自觉地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己,完善自身,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本体的目标,最终达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效益。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动力转换的现实需要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外驱型心理健康教育范式确实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建立了完整的学科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内容和方法均出现了变换的内在需求,该范式日渐失去了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新学习观和教学观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正在推动内驱型范式取代外驱型范式,占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的主流地位。

1.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动摇了外驱型心理健康教育范式赖以存在的基础观念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在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上,强调创新素质和职业再生能力。因此,“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4]。随着现行学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理念动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觉能动性,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周期的日益缩短,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掌握知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2.网络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模式的改变

网络数字化环境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极有力的支持,推动了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模式的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诸要素的管理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学习者可获得学习过程指导及一系列与完成该项任务有关的支持。对涉及学习者自主规划学习目标、自我组织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自主调节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能力培养,意志强化和习惯养成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网络交互技术、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智能感知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在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创建了计算机支持的特定学习环境,学生借助电子媒介和互联网络进行学习,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网络平台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条件,教师由过去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学习观和教学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新型范式的形成

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人类学习的建构本质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型范式在自觉意识的层面上得到进一步重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此,心理健康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纳入自我概念结构,方能转化为无需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也就是说,只有转变为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才会得以实现。建构主义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的观点,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推行自我教育有重要影响,利于张扬学生的主体性的基本理念的形成。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变革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源于社会整体发展所提出的新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支撑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手段与技术的创新、进步则是两个基本支点。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动力转换的理性展望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自身基本范式的转换与嬗变中不断向前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所面临的发展窘境,我们有必要理性思考如何在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范式演进的内生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转换。在上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改革与创新。

1.教育目标:由思想政治教育内核转向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本

在改革开放初期,心理健康教育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体系。“其特点就是心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由心理教育能够完成某种独特的外在任务这一点加以辩护。换言之,心理教育本身是作为一种工具而获得意义的。而心理教育其他更为重要的内在价值与人性意义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与慢待了。”[5]在外驱型心理健康教育范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功能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摆脱外驱型范式的羁绊,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自觉体现内驱型范式“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本”的基本属性。

(1)人性化。从对人的生命关怀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教育因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又对其他教育因素具有强大促进作用,它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内容。(2)发展性。重视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功能,改变过去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功能;要增强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性教育,改变过去仅从生理或心理的角度进行的防范性教育。(3)自主式。以学生自觉主动的需求为前提,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人自身发展的独特作用。改变过去在工具型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学校只关注形式而忽视内容,学生只追求考试成绩合格而没有学习的迫切要求。让学生将心理健康与自己的成长、发展联系起来,启动学生潜在的发展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6]。

2.主体定位:由主客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推行。学校在工具主义模式指导下,缺乏内部驱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完成上级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也仅仅放在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和治疗上,忽视或消极对待绝大多数学生。这种外驱型范式中的主客体性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受教育者的客体地位和服从角色,师生关系实际上是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关系。这种不平等性易使学生产生本能的排斥感,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在内驱范式中所体现的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影响、作用的内在属性。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承担着自我教育的责任,其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一切思想行为的终极动因,是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7]要变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性为主体间性范型与模式:首先要由教师中心转向自我教育。改变机械刻板的机器化心理健康教学程式,重新建构师生关系。在外驱型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常不去了解、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健康需求,而是主观地选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完全丧失了主体性。每个人心中原本就有“心理健康”的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与人本身的需要有机联系,才能形成一种长效的动力机制。其次,要由强调“面向结果”转向“面向过程”。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更关注形式而忽视内容,即更关注“为何教育”、“如何教育”的研究而相对忽视对“教育什么”的深层研究。卡尔·罗杰斯曾说:“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就是对于学习过程的学习,这是一种始终面向体验的学习,同时也是将学习者和变化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学习”[8]。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是教师教育起作用的前提,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追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作为参与者的教师主体要与另一主体学生互相制约、设定,在和谐、平等的环境和交往中师生双方共同受益[9]。

3.系统建构:由封闭“场域”转向生态干预

外驱型心理健康教育范式,以教育者或管理者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师中心的知识课程。它将学生当成一个需要灌输心理健康知识的容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课堂为限的教学,针对环境呈现闭锁状态。“生态心理观认为,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其相应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其中任何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到另一方。”[10]由于“场域”封闭,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仅依靠教育手段,机械照搬教育的理论、原则和规律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效果自然不会明显。

采取生态干预,也就是环境干预,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采用各种方法对个体所处的环境进行修正,给个体创造一个积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学校要在环境中找出那些对学生的自我概念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使学校环境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身价值和独特潜能所持有信念的发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人格品质培育。由封闭“场域”转向生态干预蕴涵着以下三个辩证关系。

第一,隐形教育与显形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干预,属于学校潜在课程范畴,是隐形教育。在运行机制选择上,以显形教育为主、隐形教育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交织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

第二,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相统一。既要构建好生态干预的“硬件”环境,增加教室、寝室、实验室、礼堂、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文化含量,形成对学生心理情感正面影响的环境氛围。同时,也要创造良好生态干预的“软件”环境,包括正确的舆论氛围、健康活泼的校园风气、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以利于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

第三,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外部客观环境的同时,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外部客观环境的互动所创造的结果。环境是人活动与发展的所有客观条件的总和。环境影响人,人也通过自己的能动性认识、改造和利用环境。这种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效应,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干预,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4.评价管理:由完全政府行为转向多元化体制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现在更多地还是依赖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性和强制性要求,学校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其工作只是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令,所采取的措施也是为了实现上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求。要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这种状况,需要由完全政府行为转向多元化评价管理,即政府的角色由以往的主导管控向引导监督转变,由以往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支持转变为对学生消费者的支持,在计划调控的同时,发挥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作用,弥补政府主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发挥市场的驱动力,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现实社会经济背景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我国经济的转型相呼应,与整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相对应,以利于克服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低效配置造成的困难,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也有着更深刻的意义: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并不断强化,学生可以从人类文明宝库中吸取更多、更新的营养,而这些都将有利于学生自觉提升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人的自利动机只能在尊重他方利益的前提下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谁要想通过市场为自身谋取更大的利益,谁就必须在更好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上做出更大的努力”[11]。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可以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必须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要由市场来评估学校教育质量,改变基于国家主导的效能评价;学校要重新定位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消费主体,决定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向和流量。

概言之,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范式危机,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内驱型范式会取代外驱型范式。虽然完善和丰富内驱型范式还需长足的努力,但范式的转换已成必然,这将是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崔景贵.心理教育范式论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Flaherty,T..L.et al.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in the United States:History,Current Models,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1996(3).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崔景贵.转型与建构:心理教育范式的发展趋向.上海教育科研,2005(7).

[6] 颜农秋.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转换.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7] 张积家,陈栩茜.马克思的需要心理学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8][9] 罗杰斯,福雷伯格.自由学习.伍新春,管琳,贾容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量化健康教育;实施体会

我国目前正在由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和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变得日益重要而有实际意义。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患者或其他人群获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知识的护理活动[1]。健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把健康教育分为量化健康教育和随机健康教育两种形式。量化健康教育,是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在一定时间内每天对每个患者完成一定量的教育内容,贯穿于治疗、护理中,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量化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最大程度受益,提高护理质量,便于行政部门质控,更适合于基层医院。现将实施体会总结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组织结构 护理部主任指导,护士长总体安排,负责组织、协调并制定相应措施,由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实施。

1.2 具体措施 首先制定出《标准量化健康教育计划》,以其为准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不同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规范量化健康教育用语,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社会背景等,适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健康教育;设立疾病的常见知识卡、健康教育卡、健康之友手册、活动性板报,便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的治疗、护理过程及防病知识、出院指导等的健康宣教;设立量化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采取召开工休座谈会、不定期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反馈。

1.3 具体内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和治疗护理措施,讲解疾病的保健常识、药物的作用机理、用途、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医患互动配合等,同时还要介绍就医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医护水平等情况。参加量化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座谈会,交流经验和体会。

1.4 评估方法 为保证量化健康教育有效实施,护理部深入病房,不定期将量化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患者及家属,采取问卷调查法、明察暗访法,进行质量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修改完善量化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案。

2 优点

2.1 由于量化健康教育每天宣教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全面。重点问题,反复指导,可加深患者的理解记忆,使其充分认识并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如糖尿病患者其饮食治疗为首要的治疗措施,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饮食指导,让其意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帮助患者逐渐建立并适应严格的糖尿病饮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并建立起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2.2 量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在问题出现前就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应对方案,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故具有前瞻性。如手术患者,术前通过量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方式、术后可能再现的不适、并发症及其预防应对方法。如术后尿滞留,患者能正确面对并主动采取应对方法,需采取导尿术者明显减少。各种骨折术后患者,主动下床活动、功能锻炼大大提前,消除恐惧、紧张、焦虑不良心态,使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

2.3 量化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弥补了护理队伍中,因服务水平、工作经验、施教方法参差不齐等原因所造成的宣教内容过于简单、凌乱等方面的不足,取长补短,使健康教育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全面性。同时,减少了施教时间,不会对日常护理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3 注意事项

3.1 为保证量化健康教育有效实施,全体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参加相关知识的学习讲座、专题护理查房等,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护士自身整体素质,认真履行健康教育者角色。

3.2 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和教育技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每个患者入院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所患疾病的原因及愈后情况非常关心,迫切了解相关知识,会主动咨询健康保健知识等。因此,护士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要深入病房,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使其感受到温暖呵护,拉近护患间的距离。在交流中,要尊重患者,注意交流的语言和提问方法,围绕患者病情、心理反应等重点。要注意倾听,通过回答的方法,帮助患者有效掌握教育内容。

3.3 在实施量化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个体差异,充分体现个体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一样的[2]。文化程度越高,对知识渴求越多,接受能力越强,掌握的信息亦随之增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掌握能力相应越少。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对文化程度低及老年患者,应采取不同的宣教方法和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内容应浅显易懂,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吐字清晰,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患者疲劳。尽量要用讲解、示范、图解资料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也可采用每天提问方式的宣教方法,讲解现存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及注意事项为主,增强健康教育效果。对中青年及文化层次高、理解能力较强的患者,则从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健康问题的发生原理、影响因素、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综合宣教,适当使用医学术语,采取口头、书面教育形式,以启发和回答为主,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这样做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又能收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3.4 应争取相关专业人员理解支持。在对患者量化健康教育过程中,责任护士应注意与患者主管医生交流,主动参与医生查房,了解患者有关治疗方法、用药特点、手术方式及各种特殊检查项目等,共同商议患者在治疗护理中的注意事项,达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量化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广大患者提高了自身保健能力,减少了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的目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改善了医院的形象,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护理人员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扩大了护士在治疗、预防、保健中的职能和作用,提高了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

参 考 文 献

第10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门诊患者;应用

门诊健康教育是医院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 随着医学的进步,护理观念的更新,传统医学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正被广大的患者及护士所接受,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通过对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健康医学知识的需求,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患者满意度增加。

1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在门诊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门诊是患者最集中的地方,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最好场所,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健康教育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护士要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职责所在,把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防疾病、指导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视为本质业务的一部分[2],积极主动做好健康教育,同时不断加强和培养护士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2 门诊患者的特点

2.1 门诊患者的流动性大 ①每天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每位患者疾病的病因、病种、预后各有差异。②就诊者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无从知晓。③门诊患者相对停留时间较住院患者短。

2.2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 凡来就诊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什么特效药希望明确诊断得到最佳治疗,争取早诊断早离开,最好不要住院治疗。

3 门诊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3.1 就诊前教育 患者一进入门诊大厅,只要是非抢救患者,健康宣教便可进行。由于疾病的病痛,患者普遍存在急躁心理,急切希望从医务人员的口中了解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各种检查的指导、用药知识和疾病预防以及医院介绍等,根据这些特点, 导诊护士着重做好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坐诊医师、教授情况,及时通告各诊室诊病进展情况,使患者心中有数。并通过电视、录相、宣传栏等方法介绍就医须知、各科方位、宣传疾病保健及防治知识等,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3.2 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患者诊病结束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便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在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 语言要通俗易懂易接受,内容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橱窗专栏也方便门诊患者在候诊和休息时浏览,通过图文并茂的橱窗专栏,自主获取健康教育知识。

3.3 随诊教育 这是门诊健康教育最主要的、最经常的宣传教育方法,它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利用候诊、就诊、取药、进行各种治疗等机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对象、不同疾病的患者宣传不同的内容,原则上掌握针对性、通俗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戒烟、节制饮酒、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乐观开朗的心情,对促进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3.4 离诊时教育 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前,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有关锻炼方法、;继续用药的用法、用量及预后保健、复诊时间及方法以及同医院联络的办法等。

4 健康教育的形式

4.1 计划性教育 利用门诊走廊的墙壁设置卫生宣传栏,向患者赠送相应健康教育处方,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治疗等知识介绍给患者。在门诊大厅设置了“专科专病门诊医生应诊时间表”安置“电脑查询触摸系统”方便患者查询药价、选择医生、选择就诊时间。在患者相对集中的地方,安置大屏幕电视系统,滚动播出医院介绍、专家简介、科室简介、常用药价表等供患者参考。

4.2 随机性教育 抓住患者候诊、诊查、治疗就诊的每个环节给予患者健康指导,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3],重点根据患者出现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耐心地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依从性。

4.3 示范性教育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对患者治疗方法、技术操作上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示范和纠正。如基础体温的测量、血压的测量、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运动等,由护士示范给患者。

4.4 针对性教育 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因人施教、因病宣传,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文化程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可采用口头讲解、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闭路电视或多媒体教育系统等形式,做到使患者不受阅读能力、健康知识及方言的限制,让患者对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产生兴趣,并能记住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疾病治疗与康复中。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4]。门诊护士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还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增加了公众对医院的信任感,为医院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彭宁宁.细化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5(11):1882.

[2] 邓英,沈雯霞,罗旭.健康教育在特需门诊中的实施.护士进修杂志,2007:12.

第1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肝胆外科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34-02

随着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医院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一种治疗手段。健康教育所采用的形式,直接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但针对特定疾病目前尚无规范的教育形式。因此,研究适应不同疾病的教育形式,并从中筛选最佳教育形式,是医院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已得到普遍认可,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我科自2009年以来对本病区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我院肝胆外科病房概况

我院肝胆外科患者的年龄为15-88岁,常见病为胆石症、慢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囊肿、硬化性胆管炎等,其中大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患者病情重、心理压力大。

2健康教育在肝胆病房的实施

2.1患者人院时健康教育: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的接待患者和家属,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其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和病区护士长,并及时详细询问病情,简明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膳食、卫生、安全、陪护及探视制度,并指导患者在病房里注意预防跌倒及便民措施等,使患者感到亲切、安全,从而产生信赖感,初步形成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良好的身心状态。

2.2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文化背景、职业特点、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患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访谈,动态了解患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及时、合理地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便让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知识,同时每个病房内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内容包括科室简介,常见疾病的的治疗方案,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饮食指导等内容。

2.3患者手术前健康教育:由于患者手术担心术后的效果,大多患者在术前是焦虑的,我科护理人员在医生准备为患者做手术时便指导患者戒烟酒,预防感冒,有效咳嗽、等训练方法,手术及麻醉方式等相关知识,以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在手术前一天及手术当天早晨,讲解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行各种治疗及护理的必要性,让患者积极配合术前的治疗及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4患者手术后的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护理人员安置好患者后,我科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禁饮食、术后6-8小时需去枕平卧、引流管需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及牵扯,告知患者镇痛泵、监护仪及氧气的使用注意事项。术后随着患者的康复,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给予饮食指导、活动指导、休息指导、预防压疮的指导。如腹外疝术后患者应避免增加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如便秘和咳嗽,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胆石症术后的患者应减少食物中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不吃或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类制品),应妥善固定T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门静脉高压症术后的患者应禁食粗糙、坚硬、多刺、油炸的食物。

2.5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带有T管的患者应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穿宽松柔软的衣服,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3小结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2]。我科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所需,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消除焦虑和紧张的心理情绪,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提高了患者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后,促进了服务质量提高,使病人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由原先的95%提高到98.5%,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提高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让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避免了不必要的护患纠纷,2009年至今无护患纠纷的发生,2年来收到患者及家属的锦旗、表扬信等20余封(件)。通过对患者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实现了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从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向重视病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转变,从重视对疾病的护理向重视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的转变,从根本上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R 193 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8-0897-0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

健康素养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也是近10 a来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公共卫生角度诠释了健康素养的含义,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步认同健康素养是一个涵盖个体综合能力的概念。2000年Nutbeam提出了目前最广为采纳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面:反映个体对实用健康相关信息的基本阅读、理解以及表述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关注个体运用个人和社会技能,参与日常生活中健康活动和交流的“互动性健康素养”;强调人对信息的评价分析能力,关注个体能否运用这些技能发展有效的个人、乃至社会和政策活动的“评判性健康素养”。随后,Zarcadoolas等又将健康素养归结为基本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和文化素养4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素养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它集中强调了作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有益于个体交流和清晰表达自我健康的需求和倾向,参与有关健康的事务。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念上的一个新发展,其理论框架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利用。

1 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 青少年健康素养界定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其有效地应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是保证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成人健康素养的研究日趋增多,对成人的相关判断标准已逐步达成共识,但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以及相关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

美国州立学校教育主管官员委员会(CCSSO)通过《美国国家联合评价学生标准》项目(SCASS)组织诸多专家的论证,将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按照金字塔层次划分,由低至高分别确定为核心概念、获取信息、分析影响因素、决策制定、目标设定、人际交流、自我管理和倡导等能力。即一个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概念;具有获得真实有效健康信息、健康促进产品和健康服务的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和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行为;能够分析文化、大众媒体、科学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具备运用人际交流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运用目标设定和决策的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倡导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能力。

由此可见,涉及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与对成年人的认定基本一致,指向的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更为强调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能够动用身边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家庭、同伴、教师、医生、网络等,来帮助自己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的知识、信息与服务,逐步实现对个人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倡导和促进。

1.2 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健康促进曼谷》,明确将提高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认为健康素养作为一种有效资源,可以通过使个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个体和社会带来效益。Eichler等通过系统综述发现,美国每年由于低健康素养所导致的额外花费占到全部医疗卫生费用的3%-5%,平均每个病人因低健康素养每年多增加的医疗费用达到143—7 798美元。研究证实,是否具有健康素养及其技能,相比年龄、收入、工作状态、教育水平、种族等对个体健康状况和健康结局具有更强的预测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素养,才可能驾驭复杂的卫生保健体系,以及在非临床背景之下更为广泛的卫生环境。

低健康素养问题不仅关系到成人的健康结局,而且已成为影响或危及儿童青少年人群健康的一个潜在因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指出,在八年级(即初中)学生中,有26%的学生素养得分低于基本阅读水平,超过1/4的儿童青少年无法认识和理解与健康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概念。2005年,Gray等通过定性研究对英国、美国中学生的功能性、互动性和评判性健康素养现况进行探讨,发现青少年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都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与挑战。我国2008年首次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15—24岁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6.3%。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和各种行为形成塑造的重要时期,其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较低健康素养的儿童青少年更易发生吸烟等健康危险行为、其他问题行为(如侵犯他人、携带枪支)、肥胖等。Brown等就健康素养对早期青少年养成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显示理解健康信息有困难、自我效能低是影响学生将所学健康知识付诸实践的阻碍因素。台湾学者以1 60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健康素养明显关系到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健康促进行为,特别是有关营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系统进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青少年是各种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人群。面对媒体中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与服务,他们需要具备寻求、判断和应用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因此,让儿童青少年学会有效获取和准确应用健康信息及服务意义重大。Ghaddar等对美国得克萨斯州261名高中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个体的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寻求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密切相关。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青少年接触临床医疗系统相对较少,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也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儿童青少年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一些疾病(如哮喘、结核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精神性疾病)在17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帮助患有以及面临这些疾病威胁的儿童青少年人群,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掌握必要的自我健康管理等技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可能风险,直接关系到他们成年期以及终身的健康。

2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素养的媒介,而健康素养的充分提高又受文化、语言以及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掌握基本阅读、认知能力的可能和机会,也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教育继而提高健康素养搭建了平台。Manganello 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尽管儿童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同伴、大众传媒、医疗卫生系统等因素都存在作用,但在整个框架中,仅有教育系统与健康素养具备双向的相互关联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早已被公认是一项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进而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Kolbe概括了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计划可以达到的4个目标: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增进健康,提高教育的成果,增进社会的成果。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健康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习者。有证据表明,将促进健康素养技能的发展作为学校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投资。Higgins等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模型,以学报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传播媒介,初步探索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认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帮助学生通向发展健康素养的途径。St Leger研究也证实,学校健康教育最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笔者也曾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作用进行过探讨,结果提示尽管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水平还是有限和不平衡的,但学校确实有能力实现促成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目标。学校健康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最赋潜力的方式。

3 机遇和挑战

目前,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一项投资,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发展必要的健康素养,为成年期及其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更是面临着可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