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资源贫困论

社会资源贫困论

时间:2023-07-24 17:0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资源贫困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资源贫困论

第1篇

对于农村贫困户的研究,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今后这些农村贫困家庭的成员是否有一定的能力去摆脱目前的贫困现状,也无法预测是否会将贫困再次传递给下一代,但是基于对二十户贫困户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相关性高的因素。本文将基于社会排斥理论来分析探讨农村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

农村贫困家庭的贫苦状况的改善与摆脱,既可以看做是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割裂,也可以说是新的场域与惯习再生重构的过程。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其实质是部分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导致的社会剥夺②。农村的发展受到阻碍,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础设施缺乏,因此80?的③农村人口长期摆脱不了贫困。显然,社会剥夺和社会排斥对中国农村贫困的产生有着十分深远的负面影响。从社会排斥内涵来看,社会排斥理论强调贫困是被剥夺了经济机会所导致的,而造成被剥夺的因素在社会下层和穷人中不断再生产出来,贫困也因此发生代际传递④。因此,从社会排斥视角研究农村贫困代际能够从问题的根源入手,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农村贫困代际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排斥的经济维度与贫困代际传递

从社会排斥的概念来看,社会排斥既是是一种被边缘化的机制与过程,由于各种原因,在国家、社会组织和社会利益集团等施动者的作用下,致使个人、群体等受动者不能公平地享受到应该而且能够享受的公民权益与国民待遇,导致他们能力削弱与机会丧失,以致处于边缘化困境的一种社会机制⑤。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一座座高楼耸起,越来越富裕,而农村却一直处于贫穷状态。城乡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大现象,追其深层原因,不得不分析社会排斥的经济维度对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在工业化过程中,国家一方面对农民实行高积累政策,另一方面不断压缩农业的投资比例⑥,从而导致农业收益下降,农村发展严重受阻。这些政策措施给农村造成的经济排斥带来直接后果就是农村的长期贫困落后,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社会贫富悬殊急剧扩张。当前时期,现代化程度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开始选择进程务工,但是户籍制度的限制再次剥夺了农民非农的就业机会,他们只能从事一些最底层的工作,微薄的收入和户籍制度的限制,致使其子女依旧无法拥有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甚至被留守在农村,缺失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心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也有所发现。比如,M家,这是一个三代大家庭,奶奶今年78岁,独自一人在农村照看8岁的孙子小华,小华的父母全都在西安打工。据小华的奶奶说,孙子今年上一年级,其父母在他三岁的时候就一直在外打工,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本来想等孙子上了小学接去西安读书,但是高额的借读费和严格的户籍限制,最终还是让这个家庭放弃了这个想法,只能让小华继续在镇上的小学读书。由于小华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小华的关心很少,致使小华性格孤僻,很少和同学老师交流,学习成绩也不好。

对M一家而言,虽然夫妻两个人都进程务工,但是微薄的收入根本没有明显改善这个家庭的贫困状况,儿子小华依旧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甚至还成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都被剥夺。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未来成长,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二、社会排斥的福利制度与贫困代际传递

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认为,农民可以依靠土地和家庭保障实现自身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低保比不上城市低保重要和紧迫。国家长期实行一系列政策优先发展城市,忽视了农村的具体制度如户籍制度、养老制度、住宅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的建设,把全国80?以上的农民因户籍原因排斥在了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之外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圈地热随之而来,大量农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在农转非的过程中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本身,还丧失了一系列的权益和权利。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当不了农民,也无法与市民一样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因此,失地农民面临着极大的社会风险,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的农民。

除了无法实现对农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外,我国当前针对贫困农民家庭的扶贫政策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把传统的分散救济式扶贫方式彻底改变为开发式扶贫方式⑧。事实上,这种扶贫方式虽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受益的却不是向贫困农民,而是地方的强势群体和地方政府的各部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除了对20户贫困家庭进行调查访谈,我们还对享受扶贫政策的“非贫困户”进行了调研。如B家,经济条件在村里算中上等家庭,夫妻俩之前一直在苏州打工,后来通过哥哥(本村的支书)帮忙得到了地方政府扶持养猪政策的项目名额,于是决定回村创业,办了养猪场,目前这个养猪场固定资产大约在100万左右,流动资产在70-80万左右,当时创业投入资金大约在15万。据了解,村里真正贫困的家庭每年的平均收入大约在3500元左右,勉强可以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即使得到了这个扶贫项目的名额也根本没有能力和资金创办养猪场。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扶贫政策过度弱化了救济式扶贫的作用,忽视了真正贫困群体的实际利益。扶贫资源被有关系的“能人”用来发家致富,导致越富裕的家庭资本积累越多,越是真正贫困的家庭越没有能力摆脱贫困。

三、社会排斥的社会资源贫困代际传递

对于每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贫困不仅仅指物质贫困,更是一种持续的生活困境,靠贫困农民个人或家庭的努力,在短时期内难以摆脱。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其中80?生活在农村,30?为农村贫困残疾人⑨。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获取社会资源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亲属、邻居和农村社区。这里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其他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调研这20户农村贫困家庭发现,这些家庭获得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物质方面仅仅是从政府获得的低保金,只能暂缓温饱问题。而且他们获知的就业信息也较少,调查发现,村里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是通过亲戚、老乡介绍,才有机会出去打工的,但是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仍然在家务农,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家庭的社会资源少,社会关系单一,外加贫困家庭的子女一般受教育程度低,因此获取进程务工的途径少,机会少。例如W家庭,共有三口人,夫妻两人现已经60多岁,由于无法生育,收养了一个女儿,今年刚满16周岁。据了解,W家基本上算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女儿成绩也不好,所以女儿未上完小学就已经辍学在家。W家没有什么亲戚,在村里很少与人们来往,甚至与邻居也不怎么交往,而且w家的父亲担心女儿一人外出打工不安全,也不愿意让女儿去城里找工作,所以现在一家三口目前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种地和低保金。由此可以看出,贫困家庭由于没有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换的社会资源,担心给别人添麻烦或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心理原因导致他们有意识疏远了社会关系,从而制约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因此也降低了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

四、社会排斥的文化教育与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历来是促进社会阶层间合理流动的进阶,同时也是贫困家庭打破贫困代际链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知识的能力对一个人或家庭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我国农村居民历来在教育上所遭遇的社会排斥尤为显著,导致了他们知识的能力的欠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是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所在。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对于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社会地位最直接的办法。然而农村孩子在受教育方面大多数时候是受社会排斥的。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孩子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高额的学习而早早辍学,难以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或因不合理的高校招生制度而与大学无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高额学费让考上了大学的孩子家庭陷入选择性贫困当中,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排斥。这种排斥阻碍了农村居民自身文化素质和知识能力的提高,致使贫困代际延续问题尤为突出。

在调研的二十户农村贫困家庭中,不乏存在由于贫困使子女无法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现象。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是,这些贫困家庭的子女都在镇上的中学读书而且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在读初中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就基本上都在老师的劝说下去读技校了。在这个大学教育普及扩张的时代里,学历低的人很难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更不要说初中文凭都没有的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他们没有资本投入和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不得不进入地段就业成为新一代低收入群体,面对他们的无疑是持续贫困的生活。因此,教育的不公平时最大的群体歧视和影响最深远的社会不公平,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均衡发展和持续发展⑩。

五、结论与思考

农村贫困代际穿的发生并非必然,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的研究发现,影响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网络资源贫乏、社会排斥的经济纬度、福利制度以及文化教育这几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强化了农村贫困代际的传递。针对这些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对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排斥带来的不利因素,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对农村反贫困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

然而,切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往往一项体制的改革需要很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因此,针对此问题,找准切入点是关键,循环渐进,从致使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出发,解决各种对农村贫困家庭,尤其是其子女的不公平对待问题。首先,在影响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中,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政策不公平是当务之急。将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子女受教育权利公平化作为切入点,把义务教育普及到每一个地方,尤其是经济较为贫困较为不发达的地区,实现教育的公平化。通过政策鼓励来宏观调控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次,国家应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助学信贷制度,让寒门学子无障碍的接受高等教育,而不会因高额的学费错失上大学的机会。除此之外,国家和社会还应该给予农村贫困家庭更广泛的政策性支持,从而为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在强有力的社会资源的形成形成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尽快打破代际贫困的链条。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注解:

① 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评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75.

②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78.

③ 康涛陈斐:”关于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载《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

④ 许小玲,魏荣:”社会排斥与弱势群体:一个中国情境下的分析框架”,载《前沿》,2012(11).

⑤ 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13.

⑥ 杨涛,施国:”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2006(7).

⑦ 同⑤.

⑧ 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13.

第2篇

当前,中国在大的背景处于世界金融危机尚未复苏,国内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从前几年的12%左右,突降到如今的不足7.5%,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14年全国大学生人数高达727万,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况成为了一个血淋淋现实摆在了大学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由此, 非211高校贫困生群体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做好这个群体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前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方面所呈现的特征:经济地位低下,家族社会资源稀缺,在长期物质条件低下生活过程中自信心缺失,有着强大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性。很显然在现在中国社会阶层趋于凝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群体,特别是非211工程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当前非211工程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少一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家庭背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且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据 2003 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表明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就业率要比农村出身的大学生高出 14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就业所造成的影响。非211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来源大致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二是来自城市低收入家庭,三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家庭。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社会资源少,经济资源极其有限,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层面而言,非211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无疑处于弱势地位。

二、职业理想的缺失,导致低质量就业

由于在非211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没有良好的211以及985工程学校 强大的学校资源以及品牌影响力,在整体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本就处于不利地位,加之在长期的经济窘困的生存条件下,多数非211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读完大学本科课程之后,都基本达到了自己家庭经济上所能承受的极限,快速就业成为他们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业目标,因为他们没有强大资本作为后援,不能够有资本长时间去等待就业机会,由此便导致了质量就业现象的广泛存在。

三、如何做好非211高校贫困生群体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1.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在市场经济的大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逐渐趋于物质主义,物质成为了衡量价值的重要标尺,贫困生群体在这样巨大的物质主义压力下,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分屈从于物质主义现实,缺乏理想主义精神,理想主义精神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下降。而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不会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最终沦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大学职业规划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载体,在各个方面,或明或暗,全方位对大学生们进行理想主义教育,正因为莱特兄弟想飞,才有了飞机出现的可能性,相信一个有着巨大理想主义情怀的大学生,必定能够推进其专业知识上的进步,价值定位的提高,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劳动者。

2.组织贫困生成为互助共进激励小组,促进专业知识的进步

团结诞生希望,互助产生力量,将贫困生按专业组成一个特定的小组模式进行专业指导,激励小组之间进行良性互动与竞争,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这样小组一方面可以解决贫困生在大学生中由于自身经济上的拮据而主管节制社会交往的情况,促进贫困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技术共进;另一个方面也可以促进贫困生之间专业知识的巩固提高,为日后大学生找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设置丰富多样的职业规划课程,增加学生选择的可能性

职业规划教育在西方欧美国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体系,职业规划师在中国也已经蔚然成风,作为进行专门职业教育的人员,大学可以邀请其对本校大学生定期进行大规模的职业规划教育,运用其专业职业规划知识,为广大大学服务。

4.提倡专业化背景下的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课余活动,良好的社会活动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起到在课堂外对大学生进行隐性职业规划教育的作用。

在社会活动中要积极推进专业优势明显的社团组织,提倡和号召贫困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组件社团,这样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在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文娱活动的同时,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宽专业知识的运用范围,在贫困大学生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挖掘外部资源,发挥新媒体的方便、快捷的信息化作用

职业规划教育要同大学校园外部资源实现有效连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坐而论道,空而谈玄的误区。

首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设制度化和定期化的实践基地。企业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最为重要的领域,与企业建立好良好的联系,可以针对企业的现实要求,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做出适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订单式”大学生培养模式,方便大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实现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在本科教育过程中理论的应用水平,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基地中得到检验、实践、丰富和加强。

其次,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新媒体中实现校友资源的高效发挥。校友资源是一个学校潜在且能力巨大的资源,一般而言,校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凡是在本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校友,狭义而言,是要在同一所大学学习过的人。我们这里采用广义上的校友资源含义,作为传媒类院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媒体资源,特别是新媒体资源优势,利用微博、微信建设公共账号,把校友通过这样高效的公共平台,把校友都集中到一个或者几个关键平台之中,一方面可以实现校友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为加入新媒体公共平台的校友之间提供良好而高效的平台,另一个方便,有利于及时向校友公布本校学生的就业需求,通过校友的资源优势,消化掉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更能够促进校友力量的进一步壮大。

第3篇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充分利用这个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以此来应对社会对他们造成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二、贫困残疾人的致贫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两大变数的交织冲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贫困问题仍然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而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既是一个社会性弱势群体,又是一个生理性弱势群体。因此,导致残疾人贫困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个人因素。

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限于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大环境,我国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残疾人扶贫救助还未形成统一的运行机制,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还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救助作为残疾人一种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内容应包括医疗救助、辅助器具、康复救助、生活、就业、教育费用补或减免助和法律救助等多个方面。而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缺口仍然集中在辅助器具、贫困救助、生活服务、康复与医疗救助方面。这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残疾人赖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仍未得到有效的满足。 无障碍环境建设滞后,社会参与度低。残疾人不仅具有一般健全人的普遍需要,还具有作为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比如出行的需要。限于身体上障碍的,他们在出行、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需要借助一定的无障碍辅助设施,这是他们参与社会、摆脱贫困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无障碍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目前我国法规对无障碍建设与管理缺乏有力的管制与监督,导致许多无障碍设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现有的一些无障碍设施使用率较低,被废止、挤占、损坏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城市中心地区与郊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无障碍设施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无障碍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融入、参与社会的需求。 残疾人社区服务发展缓慢。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是残疾人在空间地域上的沉积点,也就是说,残疾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空间是社区,社区也是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最直接、最方便社会服务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社区建设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社区居委会下的社区残疾人协会作用不明显,社区内的民办非营利组织又发展迟缓,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总体上还比较滞后,难以满足残疾人社区救助、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生活服务等基本需求。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困难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王涛(1982- ),男,山东淄博人,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及控制工程。(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14-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程度更甚。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保证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而全国大中型企业招聘计划减少15%。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希望毕业后能尽快帮助家庭分担经济重担、回报家人,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并在选择单位时趋向现实。有关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研比例比普通毕业生低大约40%;同时,在就业地区的选择和职业选取上显示出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一般不愿到基层或偏远地区,而倾向于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和大企业。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较为薄弱,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签约率偏低、签约时间滞后、择业岗位偏差等现象。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否扎实、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失业率不断增加,签约率和就业质量不断下降,就业单位普遍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存在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许多贫困家庭把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投资,给予较高的期望值。这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成长环境,往往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时存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将薪酬待遇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就业地域、行业和待遇过分看重,就业倾向福利待遇高、工作轻松、生活舒适的单位,而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这种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导致很多就业机会的错失。

2.专业技能不扎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但由于时间、资源等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高校对市场需求反应存在相对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大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及应用能力欠缺,过分重视学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在实践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所学专业知识较多停留在书本上,知识的延伸性、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欠缺。

3.综合素质不强。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接受到的素质教育内容较少,外语、计算机水平整体较差,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爱好特长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日常学习中,且不擅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毕业时往往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就业实习实践欠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学习努力,但由于成长环境和经济基础的限定,往往视野不够开阔;由于信息闭塞和社会资源匮乏,往往少有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所措。

5.心理素质脆弱。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师生的交流、沟通,求职抱着“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想法,容易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紧张、压抑和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贫困生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6.社会资源匮乏。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特殊家庭背景,其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水平也由家庭经济地位决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依托家庭,通过“走关系、找熟人”找到理想工作。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因为经济问题,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就业信息较封闭,得到来自同学、朋友、老师的社会支持较少,掌握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而高校作为重要因素,更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逐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水平和能力。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时对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的视角为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出建议,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积极改造、推进传统专业建设,鼓励增设与国家战略需求、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模式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用人单位意见调查,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需求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做到“教学内容一年一微调,教学计划五年一大调”。明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基础宽泛+出口多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文基础、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实行课程分层次教学、选课制、专业选择、辅修专业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等,为各类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辅导水平。应结合学科特点与行业面向进行就业指导,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辅导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职业咨询、专家讲座、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职业辅导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能力和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发展能力;定期开展学生就业期望值调查、就业市场形势分析、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宣传就业政策及形势,明确就业流程;开辟“一站式”服务平台,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面对面”“一对一”地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4.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利用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加大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与人才输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提升奠定基础。

5.加强帮扶力度,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设立专项补贴经费,建立贫困就业学生档案,采取党员骨干结对帮扶、学校重点推荐等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实施就业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人负责“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通过校友报告会、村官事迹报告会、企业招聘主管校园行、就业政策宣传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6.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和自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搭建一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科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业氛围营造、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等,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毓丹,林石海.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邱显焱,刘莉莉,漆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2(28).

[3]张畔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2(5).

第5篇

关键词:地方财政;经济增长;经济类型转变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

财政无论是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地方经济的振兴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控制着一国的政府收支水平,它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财政职能表现为对社会资源的控制。通过财政调节,可以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使社会资源被充分利用。其次,财政通过对企业利润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调节,来达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合理。再次,财政对社会资源的调节能够使经济得到稳定、社会就业增加等。

地方财政作为中央财政的分级单位,在调节地方生产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内蒙古拥有“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等丰富的资源,但过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长期处于“资源优势,效益劣势”的状况中。要摆脱贫困,就必须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发展必须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增长和能耗降低的基础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转型颇具典型性,该市已探明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是全国地级市中产煤第一大市。近年来,鄂尔多斯变输煤为输电――煤从空中走,使煤炭工业附加值增加5倍;正在发展的煤转化工产品项目,附加值可增加10倍;煤转油项目则使附加值增加20倍。对资源进行综合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鄂尔多斯市的成功案例值得很多地区借鉴和学习。内蒙古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历史上有名的灌溉平原,但近些年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原因等使得这种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经济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延缓,农害严重。虽然税赋改革为农民减轻了负担,但从根本上来讲,该地区仍然是国家和自治区的贫困县。笔者以乌拉特后旗的旗政府所在地东升庙镇为基点进行了调查。

乌拉特后旗傍着阴山山脉,所谓“靠山吃山”,近几年阴山山脉不断给后旗人民传佳音。储量高、品质较好的铜、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开采频频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商利公司、紫荆公司等大型资源开发性公司驻进后旗,宝钢和首钢也在将目光投向这里。在历史的好时机面前,身为一方父母的旗政府更应该把握机会,为人民谋福祉。“招商引资”是很多城市在建市发展过程中必走的老路。将来如何走出“新道”来,旗政府财政在这个过程中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一、从当地人民收入结构来看

用饼状图可作如图1、图2表示。图1为矿产资源大力被开采之前,当地人民的收入中农业收入占很大比例,而外出打工收入则占比较小的部分;图2为矿产资源被大力开采之后,在矿产资源开发尤其是大型公司进驻后,当地人民的收入发生很大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为打工收入方面。由此可见,财政利用招商引资改变当地经济结构,加强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从当地税收收入增长看

农业税取消后,地方税收收入有很大地减少。因为该地的公司企业本就少,并且这些企业的盈利状况也并不乐观。但在商利、紫荆等企业进驻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些公司不仅吸收了当地闲散的劳动力,而且他们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先进的开发设备、充足的资金支持等使得他们的盈利状况较好,随之对当地税收收入的贡献就比较大。这些企业不再向当地原有的一些开发企业只是做原料的输出,他们更多的转向深加工,在不断创造附加值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而后者则显得更加有意义。

三、从旗政府作用发挥上看

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主要是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但其针对性明显加强。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大致可概括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文化与传播媒介、社会管理等。我们知道,税收的一大特性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旗政府在税收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对当地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的影响颇大。不仅改建扩建了小学及中学校区(该地无高中),而且还增加了师资力量。一个地方未来的发展潜力与当地的教育状况密切相关,从当前旗政府在财政职能上的举动,我们似乎看到了乌拉特后旗光辉的明天。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 C92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10-2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嵌入在制度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能为处于网络中的人们带来多方面的便利和收益,其对于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意义体现在,它可以转化为贫困者所需要的资源,节约获取资源所需的成本。所以,本文就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提升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最先对社会资本做出系统分析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他把社会资本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普特南认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著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最为综合,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的。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

总的来看,有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定义有助于我们对社会资本概念的认识:一种是将社会资本看作封闭网络中的信任、互惠和规范网络;另一种是将社会资本看做开放网络中的信息和影响力。

二、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个案调查

结合研究需要,笔者对堰塘村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采用的是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主要是堰塘村苗族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状况,主要内容有: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村民的社区参与状况、村民的社会交往网络范围等内容。

堰塘村辖11个村民小组,595户,总人口2570人,属山区河谷相间的地形地貌,交通不便。其主要民族成分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川青族。堰塘村苗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生存条件较为恶劣,土地贫乏,信息闭塞。当地生产情况仍然属于“牛耕”的状况,生产工具主要有:牛、刀、犁等,基本上没有机械工具。

(一)堰塘村苗族的基本情况

堰塘村苗族较少,仅占总人口的7%,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生活习性已被汉族同化。这次调查的对象是住在原始的高山上的苗族,与外界交流较少,还保持原有的民族风貌。山区苗族的思想观念、市场观念还普遍低落后,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强,缺乏科技意识,由于长期生活在偏僻的山中,交通、信息闭塞,文盲、半文盲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二)堰塘村苗族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1.家庭成员之间信任度高。通过调查发现堰塘村苗族族内成员的相互交往是建立在一种高度的信任机制之上的, 相比汉族而言,苗族人群中对于家人的信任度较高。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家人、族人、朋友,深受中国“家文化”的影响,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在家族范围内进行。

2.苗族贫困人口社会规范层面涉及广。堰塘村苗族贫困人口的社会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原有村社共同的意志及相关习俗规定;(2)宗教伦理与规范;(3)村里明文规定的制度条文。这些规范以无形和有形的方式相结合,制约着村民们的行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村里的社会秩序,促进了村子的稳定与发展。

3.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国家利用财政税收等增加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救助力度、促进就业,为脱贫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贵州,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考总分上增加二十分,所以堰塘村的苗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考生都极大的增加了高考录取率,让更多的学子走出了大山。

三、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状况分析

(一)经济基础薄弱

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居住地多处于偏僻的山区等较为封闭的地方,由于地势条件较差以及生态脆弱,种植条件不好,难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另外,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点发展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其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与长期各方面都滞后的偏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

(二)家庭支持力度不足

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家庭教育培养方式等都较为落后。另外,不少年轻父母出去打工,不能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面临这样的情形,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教育方面都不能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长支持。

(三)社会关系网络狭小

1.社会交往对象范围狭窄。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信任度较高,其交往对象主要是限定在家人的范围之内,这也约束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社会关系网络的扩展。堰塘村苗族主要是和族内的人群进行交流沟通,经济较为富裕的大多搬下山和汉族一起生活。山区的苗族与其他民族交流较少,这样的生活模式限制了他们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限制了更多资源的获取。根据对村民的问卷调查,社会网络延伸情况如下表:

2.社区参与不足。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虽然对自己族内的事务参与积极性高,但是对于整个社区内的事务的参与性并不是很积极,尤其是在多个民族混居的社区内。这种社区参与不足主要表现为社区参与度低以及社区参与层次低。而社区参与度较小的民族就会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位置,对于社区资源的获取以及运用都是极为不利的。

3.社会组织发展滞后。近年农村在社会组织方面通过大力改革,在数量上已初具规模,但在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多是以一种非正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主要表现在利用亲戚网络以及群体网络中的资源自由组成一定的联盟,缺乏成熟的制度规范。而且由于农村民间组织几乎没有正规的人才获取渠道以及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强,限制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组织的发展。

(四)社会规范不足

传统非正式社会规范约束力较为分散,缺乏一致性,约束力度小,无法有效约束民众的行为。另外,一些非正式的社会规范正面临瓦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自不断扩大,利益价值取向明显,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等传统意识逐渐下降,不少人精神生活贫乏,降低了农村地区合作互助和凝聚力。

(五)信任缺失

中国人的信任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关系网络,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这种网络的延伸和扩展。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错综复杂并历经更迭,虽然传统信任模式对于维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社会转型、城市化过程的加速,这种传统的信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增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对策

(一)加大经济支持力度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政府、民营企业等可通过加大经济投入,开发民族旅游项目等来发展第三产业。如堰塘村的苗族会经常参加山歌比赛,胜利者不仅获得荣誉,而且还会有经济上的奖励,这样就大大的鼓励了更多的人来参加山歌大赛,宣传了苗族的山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扩大社会关系网络

1.扩大社会交往对象。突破传统的“家文化”的束缚,增加与同辈群体、邻村、同村非家族群体的交流,提高资源的流通速度。堰塘村部分苗族人常去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比较新奇的物品,然后带进族里进行买卖,他们的社会交往网络就比那些常年不出门户的苗族成员大,所以他们能够享有较为丰富的资源。

2.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对家庭成员进行再教育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意识,这样不仅增进了就业技能而且还改善了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另外还可通过家庭活动的举办,如家庭周末小组等社区层面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以及邻里关系的发展,以巩固社会支持网络的强度。

3.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社会组织朝着正规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吸引外资,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克服传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采用公正、民主的方式处理组织内部事务,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健全组织编制管理和聘用合同制度,使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有自己可以依托的人事管理制度。

4.提高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社区参与水平。组织多样、持续性的社区活动,激活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对社区的兴趣,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提高村民的社区参与水平。如堰塘村会在特定的时间举办山歌大赛,主赛成员为当地的苗族,而不少汉族也学习山歌踊跃报名。这就为汉族与苗族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并且增强了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当地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和支持网络的完善。

(三)加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社会规范建设

1.加强法制建设。加强严格执法,有法必依、合理立法的观念,破除封建家族机制,以扩大原有的家族、亲朋好友的家庭网络,扩充新的经济资源。如堰塘村苗族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为此,村里面与派出所共同联手整理治安,如发放宣传单宣传法律政策,提高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并在村里驻扎派出所的小分队,以维护当地的治安。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大投入教育成本,利用多种途径宣传道德规范意识,以规范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行为,创造多样化的道德约束和监督机制,使道德的“软约束”具备“硬约束”的功能,配合好法律法规一起维护社会的秩序。

我国对于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已采取了很多的政策措施,但是贫困状况仍不容乐观。如能通过建立普遍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交流机会,降低其交易成本,增进社会信任、社会规范等来为贫困者提供精神上的依靠和支持,则有利于防止其陷入封闭性和边缘化的社会生存困境,更好的缓解贫困状况。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01-305.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周长城.经济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3.

[4]黄展涛.浅析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J].人文杂志,2006,(4):47-52.

[5].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15-75.

[6]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奖助政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70-02

目前,我国高校的奖助学金主要来源渠道有国家、省政府、教育基金会和社会人士及团体等几个方面。随着高校筹集资金方式多元化,奖助学金的筹集也越来越多来源于社会资源。由于奖助学金来源拓宽,相应制度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奖助学金的评定及发放方面,尚不能完全做到急学生所需,导致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探析奖助学金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奖助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高校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贫困生的产生是由经济困难而起,但问题却不仅仅局限于此。当前,家庭经济困难使得众多贫困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与其他学生相比有其一定的群体特殊性。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实效性总体上还不够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薄弱环节[1]。在贯彻、落实奖助政策过程中,侧重“扶贫”,轻视了“扶志”,注重了经济资助,弱化了思想育人。因此,在日趋完善的奖助政策体系下,如何在缓解高校贫困生经济物质困难的同时,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人格完善,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修订和完善国家奖助政策,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该政策进一步缓解了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已经初步形成了“奖、助、贷、勤、补、减、免”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这一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为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提供了切实保障,也体现了“采取切实措施,绝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近年来,各高校在充分发挥财政拨款作用的同时,也不断转变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奖助资金的来源渠道,通过联系校友会、企事业单位、教育慈善家等方式,加大非政府类奖助资金的筹集,把社会资源引入到高校资助体系中[2]。随着奖助资金多元化、学生覆盖面广、门槛低等特点的出现,这种无偿性的资助使得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思想,心理上形成“等、靠、要”的心态,这些都不利于减轻贫困生的精神压力,也违背了高校奖助政策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初衷[3]。

二、高校奖助政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理想信念教育

奖助政策并非仅具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还有不可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高校贫困生的评定和资助,不仅影响着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贯彻落实,而且影响着贫困生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支撑,贫困生很难直面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更有甚者无法正确看待人生,甚至对社会灰心失望。在高校中,贫困生因错误选择人生方向而自暴自弃,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例屡见不鲜。经济困难使贫困生选择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往往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大努力,这就需要在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同时,更注重贫困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认真开展“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立志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2.自立自强精神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要想勇挑大梁,担当重任,成就事业,就必须经过艰辛磨炼、自立自强。对于贫困生而言,开展自立自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的贫困生可能会由于自己家庭经济不好,而模糊了对自身能力的认识,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好,产生悲观情绪,失去信心。高校教育者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以自强社等贫困生组织为载体,鼓励志气,激发潜能,使他们清楚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并明白要想获取成功,必须要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3.感恩与责任教育

西塞罗认为:“任何一种生活,都不可能没有其道德责任,因为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行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4]感恩与责任相互联系、一脉相承,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更容易理解外界给予的恩惠,进而产生回报社会和他人的心态,并形成责任意识。通过在资助工作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和提升受助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帮助他们从正面向上的角度理解并接受资助,感恩受助,进一步引导他们形成报恩、施恩的意识。高校通过开展感动人物评选、感恩主题演讲等活动比赛,把握贫困生受社会恩惠的心理,使他们意识到获得外界资助得到的不仅是经济物质帮助,更是关爱和期望,进而激励他们积极进取,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优秀,回报社会。

第8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社会转型;原因

[摘要]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缺乏,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受性格原因和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影响。心理障碍问题日渐突出。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引发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制造的恶性事件可谓家喻户晓,社会各界对此事都表现出极大的震撼。但是,悲痛之后,为何不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即将大学毕业,正要开始人生之路的大学生走上这条道路?据有关报道,马家爵自幼家境贫寒,自小成绩优异,是父母眼中的孝子,是家乡第一代大学生。然而,这也造成了他孤僻,敏感,不善与人打交道的性格。这些问题一直伴随他到大学,环境的巨大变化更使心智发展不健全的他难以适应,从而引发心理危机。其实,这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在当代的贫困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现状描述

    在我国,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出现于90年代中期。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 %,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由此看来,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体,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其综合心理素质的发展,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改善农村落后状况,以及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般地讲,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逆反等方面,贫困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贫困生心理间题最为严重的方面。其次,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自卑和消极。自卑是贫困生心理间题较严重的方面,并由此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娜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二)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间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间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暇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贫困生心理间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间题,当多种因索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三)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较为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四)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如卫生、生活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 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其实,他们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经济贫困引发的各方面的贫困让他们更难使自身和这个社会相融合,大量的新的社会刺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从社会学角度浅析造成当今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在社会学中,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其具体内容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确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的。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常被用来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时期,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尤其是特指对当代

 第二,社会经济资源的暇乏导致学生“个人资本”暇乏。个人资本包括个人资源和个人能力。个人资源指个人所拥有的网络关系以及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个人能力则包括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才干、技能和资历等。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唯一可以证明他们能力的便是“学历资本”,而人际交往、组织、策划管理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他们所处的这个农民阶层无法提供给他们充足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使得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和其他阶层的大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经济、社会资源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在升学机会的获取上就开始存在不平等,他们占用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花在学习上,却忽视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能力素质的缺乏反而影响到他们在大学阶段在这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在校内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平等则明显出来。从现实情况看,市场经济对于人力资本的回报有明显的体现。因此个人择业更多的取决于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许多用人单位逐渐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成绩的办法,提出要复合型人才,把焦点更多的放在个人的综合素质上面,除了学业成绩还有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管理、组织能力等方面。但农村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劣势,除了先天没有培育之外,还有大学期间的缺乏锻炼,难免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

 第三,相关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的发展正处在调适期,经济正逐步回升,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百般“挑剔”,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锻炼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就业领域的渗透,大学生们愈感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还面临着另一层面的压力:由于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不完善,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两种利益群体格局即“城市人”和“农村人”依然存在,两者在就业、低价物质供应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补贴等方面都有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别也受到这种不平等制度的影响,使得农村学生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努力。

      同时,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了国家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并轨”,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这种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现实。1993年以来,国家教委先后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生活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和学杂费减免,从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然而,我国是个贫困人口较多的国家,贫困地区约占全国国土的60 %以上,在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

第9篇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外因

1.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各大城市,加之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和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特别是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出现大量的企业裁员和大批“海归”的“回巢”,使社会能够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持续大规模扩招,每年均有几百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加入到就业大军,和往届未及时就业的学生层层累积,使全国劳动力总量严重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极其激烈。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不规范、用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社会资源逐渐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人脉”支撑,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

3.就业成本负担过于沉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投入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费用包括:形象包装费用;参加各种招聘会的门票、考试费用;参加各地招聘会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用人单位收取的各种就业保证金、抵押金等。累计下来整个就业过程需花费上千元。这笔钱对于家境贫穷、未就业就已经背负沉重债务(四年的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多学生或者因为没有光鲜的服装、没有更多的特长证书而在竞争中惨遭淘汰,或者因为无法支付各种高额的保证金、抵押金而坐失就业机会。

4.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制约着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体系的发展。尽管目前一些高校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取得共识,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许多高校虽然有心理咨询教师,但进行的心理辅导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和跟进辅导不够深入。这使得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就业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二)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内因

1.个体综合素质能力欠佳,就业竞争力较弱。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薄弱,也没有条件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而成长在城市且家庭富裕的学生,自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享受各种优良的教育资源,他们视野开阔,有各类文体特长,综合素质能力远远高于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缓解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不断奔波于各种兼职之间,在选择兼职时也是经济考虑优先,对自身专业素养、个人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而经济宽裕的学生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思维方面都要逊色于其他同学,在求职过程中容易给用人单位高分低能、综合素质较差的印象,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

2.就业定位不够合理,求职期望过高。考大学是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沉重的经济负担促使贫困大学生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作,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视野,使其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稳定的工作、高报酬的工作。

3.就业心理复杂,产生消极就业观。由于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一般大学生存在更加复杂的就业心理。经济上的困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佳,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胆怯心理,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不能充分展示和推销自己,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害怕竞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而一味等待机会。沉重的经济压力还会使贫困大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希望一锤定音,一旦求职不顺,就容易产生焦虑,甚至对其他顺利就业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部分贫困生尤其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敏感,容易对同学、对社会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做出过激行为。这些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往往人为地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的对策分析

(一)学校和社会方面

1.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缓解经济压力、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通过一份好工作来摆脱贫穷现状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建立在对自我、对就业形势、对职业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其一,要开展职业测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其二,要开设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培训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有效的求职面试技巧。其三,要注重职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其四,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增强其就业自信心。

3.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及时解除就业心理困惑。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应当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讨论会、现场咨询、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式,通过针对个性倾向和内在潜质的分析,帮助贫困大学生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规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及时纠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认知偏差,解答他们的就业困惑,树立择业的信心和勇气,以健全的心理素质迎接职场的考验。

4.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其创造就业先机;争取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网络化,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搭建就业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异地求职的风险和费用;广泛发动校内的职能部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开拓校内外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重点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方面的努力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改变现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对就业有过高的期待。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起四种正确的就业观:即积极主动了解就业形势,把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消除自卑心理和“等靠要”思想;脚踏实地,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抛弃虚荣浮躁思想;科学的职业选择,拓宽就业思路,选择最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岗位和职业;还要道德诚信,既不能因贫失志,也不能因贫失信。

2.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在活动中成长,树立信心,提高自己的择业竞争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接受锻炼,开阔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双选会等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当及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理性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客观评价自己是提高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基础。对自己了解越充分,对自己的评价越切合实际,就越能够树立起自信心。当前贫困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克服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等不良的心理倾向,走出虚荣、自卑、封闭、依赖等心理误区,理性评价自我,在就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善于换位思考问题,面对工资待遇不够高、工作条件不够好等情况,要客观分析发展前景、锻炼机会等因素,理性把握机遇。要根据现实条件提供的可能自觉调节需要,正确处理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自我需要与他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改变思维方式,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分析问题,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把就业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47-48.

第10篇

关键词:多维贫困;能力贫困;需求层次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日

一、引言

随着贫困相关理论与扶贫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贫困是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将贫困由一维的经济缺失逐渐扩展至健康、教育、公共设施等多个维度的缺失。多维贫困概念已逐渐在学术界、国际机构和政府部门达成共识。学者Amartya Sen于1998年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明确提出从多维角度认识贫困与发展问题。Sen将贫困的概念深入至能力层次,认为贫困是功能利的缺失,而功能利缺失是由实现功能利的可行能力的缺失所造成的,即个人的福利是以能力为保障的,能力的匮乏是贫困的根本原因。

Sen的“能力贫困”概念催生了多维贫困理论。收入匮乏作为一系列功能性活动中的一种,在市场不完善或不存在的现实情境下,无法作为工具性变量完全反映个体或家庭的被剥夺程度。要正确衡量个体或家庭的贫困程度,就必须从多个功能性维度来考虑个体或家庭被剥夺状况,构建多维贫困测度指数。

二、“需求满足缺失”理论框架

“小政府,大社会”,扶贫若完全由政府承担而成为行政目标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扶贫最终要依靠市场力量使贫困人口增强造血能力、脱离贫困。然而,现实是很多贫困人口不具有造血能力,很多村子交通闭塞、资源匮乏,不具有发展条件。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政府在扶贫中应满足贫困人口获取发展能力的需求,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村具有一定的发展条件。完成上述目标后,政府应采取补贴等倾斜政策,逐步推进贫困村市场化。政府在扶贫中要为贫困人口、贫困村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一手包办、一管到底。当然,对于确实无劳动能力,不具备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要依靠最低保障等社会福利输血扶贫。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Sen的“能力贫困”理论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需求满足缺失”贫困理论,以人满足“发展能力”所需需求的缺失识别贫困。从政府角度,进一步以人获取发展能力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为标准来评价扶贫政策的效果。其中,“发展能力”是指人在健康、知识、社会地位等维度谋求自身发展的能力。根据人对发展能力的不同层次的界定,将人的发展能力分为生存能力、知识能力、获取机遇的能力,对应的需求为生存需求、知识需求、机遇需求。(图1)

三、发展能力需求的三个维度与评价指标

笔者利用参与式选择方式划分需求维度并确定评价指标,即让贫困个体、家庭或群体亲自参与到贫困调查和扶贫项目中,由参与者自己确定遭受贫困剥夺的维度。笔者基于对221位贫困村村民的访谈调研,综合多种现实因素,将贫困人口最为迫切的发展需求划分为基本生存、知识教育、机遇获取,并在此三个维度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若一个需求的评价指标全部达成,则说明这个需求得到了满足。在指标构建方面,本文仅列出了评价指标,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及量化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图2)

(一)生存需求。人能够保障基本生存,才可以进一步谋求发展。因此,生存需求处在最低的维度,是整个需求维度体系的基础。生存需求的评价指标有:经济收入(达到省定人均年收入标准);宜居水平,包括房屋质量(不住危房、土坯房,房屋功能完善)、生活环境(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良好)、享受资源(通自来水、电)、燃料类型(天然气);健康状况(保障食品、饮水安全,有健身场所、医疗保障,健康意识强)。

(二)知识需求。知识需求是在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后,个体寻求发展所要满足的更高一级的需求。知识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知识与精神得到提升,体现在教育、娱乐方面。知识需求的评价指标有:有教育场所、有完整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学前、小学、中学教育)、保障教育安全、城乡教育资源资本均衡(教育硬件、师资力量)、6岁孩子全部入学、农村孩子义务教育全覆盖、高等教育比例逐步提升、有娱乐场所。

(三)机遇需求。机遇需求是人寻求发展的高等需求,机遇需求的满足确保个体拥有发展的机遇,是个体进一步发展的保障。机遇需求的评价指标有:村村通路、通公交,交通方便;通信息(通互联网、有线电视);有一定工作岗位;农村人口具有一定社会资源;农村具有一定数量的投资。

四、山东省脱贫标准评价效果

(一)山东省主要脱贫标准。2016年山东省贫困户的脱贫标准为人均年收入不低于3,402元。贫困村的主要脱贫标准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低于30,000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五通十有”。山东省的脱贫标准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指标,考虑了住房、交通、教育、娱乐等维度。这表明,政府在多个维度对贫困人口展开了帮扶。

第11篇

1 调研区域基本情况

__省__县位于__西北部,沅水中下游,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2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县共有劳动力35.5万人,其中女劳动力15.9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5 %;少数民族人口近37万人,占总人口的56%。

__县从1994年开始被国家明确为“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__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595元,有贫困人口1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5%。

2 调研实施情况

__县版图面积大,交通又十分落后,考虑到县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笔者分类选取了样本点:一是处于全县最高水平的县城所在镇__镇农村女性;二是319国道边乡镇马底驿乡,代表__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中等水平的地方;三是该县边远的贫困乡,也是少数民族乡火场土家族乡,代表该县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较低的水平;四是在该县其他乡镇再专题抽样调查部分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情况。一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200份),专题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

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家庭调查问卷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家庭对教育的评价;三是家庭获得收入的方式、方法。关于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二是个人主要经历;三是从事职业、收入来源及生活方式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份(其中包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132份),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

3 农户调查问卷情况

3.1 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142份中,户主年龄以30岁至49岁为多,有93人,占65.5%;文化程度以初中为最多,有80人,占56.3%;高中居其次,33人,占23.2%。为独生子女家庭户的52户,占36.6%,有两个子女的有40户,占28.2%;有三个以上小孩的户数不多,仅12户,占8.5%。家庭劳动力以夫妇二人为主的有84户,占59.2%。这些农户家庭收入也不尽相同,见表1。

表1 __县农户家庭年收入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户

年 货 币 收 入

户 数

比例%

20__以下

17

12

20__-4999

36

25.4

5000-7999

26

18.3

8000-10000

27

19

10000-29999

32

22.5

30000以上

4

2.8

3.2 农民对教育的看法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__县农民对教育的支出在其家庭支出中比例很小,为此,我们专门把他们对教育的看法评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__县农民对教育的看法调查表 单位:户

子女教育程度期望值

子女受教育的评价

子女受教育的目的

程度

户数

比例

评价

户数

比例

目的

户数

比例

大学

78

55%

有用但用处不大

28

19.7%

尽义务

57

40.1%

高中

57

40.1%

为子女能出人头地

31

21.8%

初中

6

4.2%

很有用

113

79.6%

无所谓

1

4.2%

无用

1

0.7%

更多收入

26

18.3%

3.3 农民对阻碍家庭致富原因的看法

__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作为贫困县的农民,对发家致富难的原因寻求是什么,为此,我专门进行了比较调查。调查结论见表3。

表3 __县农民对阻碍家庭致富原因的调查统计表 单位:户

原 因

户数

比例

缺 少 资 金

48

33.8%

缺 少 技 术

54

38%

子女受教育负担太重

6

4.2%

土 地 太 少

9

6.3%

缺 少 文 化

7

4.9%

交 通 闭 塞

9

6.3%

其 他

9

6.3%

4 农村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分析

4.1 受访农村女性劳动力个人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225人中,少数民族128人,占56.9%;婚姻状况,已婚210人,未婚15人。__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见调查表4。

表4 __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

年 龄 段

人数

比例%

文 化 程 度

人数

比例%

18-20岁

6

2.7

文盲半文盲

9

4

21-30

55

24.4

1-3年教育

12

5.3

31-40岁

94

41.8

4-6年教育

45

20

41-50岁

46

20.4

7-8年教育

50

22.2

50-60岁

21

9.3

完成9年义务教育

59

26.2

60岁以上

3

10-11年教育

11

4.9

高中毕业

28

12.4

12年以上

11

4.9

4.2 女性参与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的情况

在225名受访女性调查中得知,共有53人表示参加过各类技术培训,其中参加技术培训的人有38人外出务工。现将参加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农村女性的情况调查以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表5 __县农村女性参与技术培训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

项 目

人数

比例%

参加过技术培训

53

23.6

参与政府部门组织

27

51

方式

参与企业组织

12

22.6

自己寻找培训

3

5.7

其他方式参与

11

20.8

参加

时间

5天以下

8

15.1

5-10天

19

35.8

11-30天

11

20.8

30天以上

15

28.3

培训开支

没有开支

11

20.8

100元以内

11

20.8

100-300元

13

24.5

300元以上

18

34

关于外出务工情况:在受访的225名女性中,有87人占38.7%有过外出务工经历。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受访者表示,外出务工她们更多的愿意找老乡介绍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单独外出毫无目的的情况不多。同时,她们也表示,个人的素质决定了外出务工从事的职业和收入。现将87名外出务工农村女性情况调查作一汇总。见表6:

表6 __县外出务工农村女性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

务 工 情 况

人数

比例%

有外出务工经历

87

38.7

参加过各类技术培训

38

43.8

务工地点

出省务工

74

85.1

省内务工

3

14.9

寻找工作所花费时

0天

5

5.7

1天

4

4.6

2-10天

31

35.6

11-20天

29

33.3

20天以上

18

20.8

外出务工收入

400-800元

50

57.5

801-1000元

19

57.5

1000元以上

18

20.7

从事职业

制造业

43

49.4

销售

32

36.8

其他职业

12

13.8

务工职务

普通工人

63

72.4

班组长及其他

18

20.7

管理层人员

6

6.9

5 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看出,__省__县作为贫困地区,其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需要各级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教育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先天不足。首先是贫困地区农村女性自身素质状况偏低,而低层次的教育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她们自身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让贫困地区众多女性走不出低层次教育——低收入——低层次教育的循环往复。其次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影响很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作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农村女性是首当其冲的受益者,反之亦然。

二是经济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不足。作为贫困地区政府的财政,只能够在保工资、保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还有剩余资金都投入到民生关注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中去。而其中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保障义务制教育所需经费,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经费投入,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上级财政没有专项资金支持此项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只能依靠社会力量和人力资源自身,而这些力量,和政府这种强有力的推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现阶段,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还不能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更加充分的物质保障基础。

三是政治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女性参与权力是女性人权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女性参政的比例较小,参与权力的层次低,直接影响到女性人力资源从自身生存和发展出发对社会资源支配权限的实现。

四是社会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动力不足。在贫困地区,“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思想依然存在,农村女性大部分缺乏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同时,社会上对女性的成就期望值不高,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更缺乏社会上、心理上的动力,出现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结构性矛盾突出。

五是法律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不足。从美、日、韩等国人力资源开发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其人力资源的开发用法律来促进、保障它的实施和推进。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保障有些滞后和缺失,在人力资源开发上还需要通过超前的法律给于促进和保障。

6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开发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能办好的事情,需要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重视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是政府加大投入来规范。作为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这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全面发展的工作,在现阶段,只有各级政府将其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在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才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才能对此项工作有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各级应按照分类指导、按实际所需、分层次培训和以实践为中心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原则来规范,明确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林、卫生、科技、信息等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作主体,形成联席会议制度,促使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格局下有大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来保障。在法治社会下,用法律来保障需要全社会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要建立健全以下几种法律法规:第一种是关于全民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法律。我国在国民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可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关于终身教育、男女平等教育、科技振兴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第二种是关于完善男女平等相关国策方面的法律法规。西方国家已有将家务劳动有偿化作为基本国策的先例,还有关于男女同工不同酬、就业歧视等多方面存在的男女实际不平等问题,应以法律完善。第三是增设相关部门来确保法律实施。德国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并支付报酬,还成立“汉堡经济法庭”来管理此类案件。在我国建议在法院效仿德国建立专门法庭,来管理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

三是优化社会环境来促进。首先是在全国要营造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氛围。形成政府重视、部门主导、企业支持、行业行动的全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氛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宣传引导力度、强化各项措施、明确开发目标,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其次是加大女性参政议政的力度。女性参政议政力度的加大,第一要从数量上逐步提升;第二要从层次予以提升;第三要从内涵上赋予更多;第四要从外向度上着力。以女性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来加大女性对社会资源支配权限的实现,增强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引导、政策支持力度。

四是突出农村女性特点来

第12篇

关键词:当代社会机构;弱势群体;本质特征

在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公平公正的发展观,体现的是当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公平以及当代和子孙之间的公平。如何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结构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基本前提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当代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转型时期由于制度缺陷而产生的弱势群体占了当代弱势群体的主体。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从当代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本质特征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试图达到认清楚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现状的目的。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弱势群体的界定经常会犯两大错误,首先是用财富多寡来解释强势弱势,实际上是将弱势和中低收入人群悄悄划上了等号,表面上似乎合理,因为当代的弱势群体缺失和贫困人群高度重叠,但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揭示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同样由这种解释推演出来的解决弱势群体的措施就是增加弱势群体的财富,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其次是把强弱的相对性泛化,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词比如“有上就有下,有好即有坏”,同理有强也必有弱,在一个群体当中只要“我”比另外一部分人相对较弱,那么“我”就是弱势群体,对方就属于强势群体,也就有了社会上流行的“教授是弱势群体,演员是弱势群体,公务员也是弱势群体”这样的说法。这两大理解都只看到了表象,不符合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

弱势群体简单地定义为基本权利受到了损害的群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说过,“人的智力和体力不同,赡养的家庭人口多少不同,那么其富裕程度就会有差异。”即社会上存在财富不均等是正常的,只要是在权利均等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就是合理的财富差异。因此不主张最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而谈扶持社会弱势群体,不以基本权利的保全状况,而以财富来衡量强势弱势,对中国社会进步没有意义。

因此笔者从基本权利来界定弱势群体的概念,弱势群体就是基本权利受到很大程度损害,进而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与其他人群进行正常的社会竞争,不得不退出主流社会,日益被边缘化的底层社会群体。

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从宏观的方面来看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集会等的自由;自由;人身、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内容。造成弱势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受教育权这宪法赋予的人们的基本权利不公,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中国最主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从此数据可知,近年来中国的农村教育有全面恶化的危险,中国城乡之间教育上的差距正在越来越演化成教育的不公平。而教育的不公平更加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子弟通过教育来改善自身境遇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目前的教育投入和教育结构,不仅没有成为弥合城乡差别的黏合剂,反而成了加剧城乡分化的筛选机器。

从以上的界定分析,如果给予弱势群体的仅仅是同情和怜悯,将起不到真正有效的作用。而正是因为忽略了对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的申张,所以才产生了种种以保护弱势群体为借口,行进一步损害弱势群体基本权利之实的怪诞现象。

二、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往往是由于自身生理、经历、家庭背景、文化等特征形成的。而我们现在所分析的是“改革中的弱势群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弱势群体”的概念而言的。这个背景提醒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国弱势群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其同质性、群体性很强。他们的经历、特征都比较类似,也往往居住在一起,甚至还有原来的单位的联系,或者说是原来的同事关系的联系。这就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集中性和群体性。这些特征可能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由于这样的一些特点,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要更强;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贫困定型化

无职化或低职化是造成贫困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源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由于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因此无法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基本的社会交往,即就造成了弱势群体比较典型的职业低下的现状,甚至是没有职业。更严重的是在进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中,作为劳动力供给方,弱势群体更不具备要价的权利。温铁军说:“这是‘race to bottom’(向下竞争或向谷底赛跑)。全球20%的发达国家掌握买方市场,卖方是占80%殳展中国家,由此产生过剩、低价劳动力过度竞争,产品和劳务的价格降到最低。”中国出口导向产业的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工,在中国劳工更多地被融合进世界经济的同时,中国的劳动标准却在降低。“race to bottom”使得发展中国家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福利等来竞争。

贫富分化开始定型为社会结构。目前,社会上下流动的渠道被堵塞,人们改变其地位的机会相应减少。贫富差距定型为社会结构是重要的,若仅仅是贫富差距,靠调节贫富差距的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在贫富差距定型为社会结构的情况下,仅仅用政策来调节贫富差距就不够了,同时需要优化社会结构。

在社会定型化背景下,新的财富分配过程开始。近年来,一场空前规模的财富分配过程正在展开。当今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主要是按资本而不是按劳动分配的,在社会中还没有按劳动进行分配的机制。

(二)社会生态系统恶化

在目前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人们生存的社会生态,特别是贫困群体生存的社去生态,不仅受到普遍的忽视,甚至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对城市发展追求美轮美奂的效果,将达不到规定营业面积的小饭馆、食摊一律取缔。这不仅对市民的生活非常不便,而且也使很多人失去谋生机会。而在这种追求之下,一切有碍观瞻的事物,如棚户区、城乡结合部等,都在改造清除之列。而事实上,这些地方可能恰恰是下层民众的安身立命之所。在西方发达国家,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都远远高于中国

的情况下也不能将贫民窟全部改造。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城市管理与下层谋生机会的冲突。不幸的是,这种冲突并没有在有效的城市管理下得到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的冲突因为涉及到生计,冲突本身就会带有一种更为暴烈的特征。

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固然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乎段,但要根本改变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仅仅有再分配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切实的措施,改善其在市场中的机遇和地位。否则,其脆弱的生存状态就无法改变。底层生存生态的恶化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在社会中的资源越来越集中到上层,贫富分化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如何防止底层生态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优化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心态边缘化

在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缺少基本的社会交往的资源和条件,进而丧失了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话语权。弱势群体因此遭遇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在社会发展的大小问题上缺乏甚至完全没有他们的声音,因而他们被不断地边缘化。

代表权力主体的政治精英、代表资本主体的经济精英和代表文化主体的知识精英,在共同“合法”地享受着社会主要经济成果的同时,初步形成了相互间身份转换机制。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统治集团,实现了所谓的“精英联盟”。同时,广大工人和农民因为贫穷被排斥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之外,边缘化程度不断加强,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被大部分知识精英遗弃的工农处于无意识和无组织状况,其生存条件和正当利益得不到正常表达,出现了工农的“失语症”并表现为群体无组织的“散沙状”。

全球化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整个社会在重构,利益在重新分配,这一段时期是非常不均衡的。当然,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的民营企业主以及外资企业中的白领阶层,无疑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然而,这些幸运者毕竟是少数。更加糟糕的是,全球市场的成功使人类发展的许多非市场活动边缘化、使人类幸福更为脆弱。

(四)行动民粹化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普通大众在特定的情况下通常会形成某种非理性的、情绪性的共识,盲目顺从这种非理性的大众意识,不仅可能有损其长远利益,而且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使大众被这些政客所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