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时间:2023-07-24 17:07:08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第1篇

根据我校留守儿童暑期活动中心实施方案安排切实了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暑期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现激发广大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广大留守儿童创造一个陶冶情操的阳光驿站、发展个性的丰厚沃土、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成效。

我校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留守儿童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了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2、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初步建成了留守儿童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4、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5、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准备用一段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二.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专家引领。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尚未有效建立。班主任、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健康; 体育参与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5-001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且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我们体育工作者可以从体育学的视角,对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及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体育手段、体育方法等体育功能与教育途径对这种特殊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与改善作用。

一、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现状

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性格孤僻不合群。留守儿童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具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在某段时间里不爱沟通、不愿和他人交往、性格抑郁封闭,具有焦虑与自卑倾向。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一个正常的家庭,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产生羡慕非留守儿童的心理,严重逆反心理和扭曲心理。农村留守儿童具有极强的逆反心理,抵抗思维严重。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转变或偏移,道德意志薄弱。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儿童尚未具备自律道德的能力,在这一时期就需要外界的帮助,那重要的就是外界给予的帮助是否起到教育的作用。

2.留守儿童的生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体质健康。通过调查,得到数据利用BMI指数来评定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程度。调查结果见表1:

注:BMI指数越高,说明体质健康程度越差,两组差异在1%以上为差异显著。

表1充分说明,普遍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在辽宁省特别是辽西北和辽中地区差异显著,主要原因在于辽东半岛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促使外出打工人员较少。在调查中也体现出辽东半岛的留守儿童相对数量较辽西北和辽中地区较少,所以辽宁省留守儿童问题重点在经济欠发展地区。

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吃早餐问题的情况如下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吃早餐的数量和质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体育

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通过调查得知,辽宁省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完全没有普通学生的体育兴趣浓厚。留守儿童的家庭体育项目。农村还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又都是靠双手劳动获得收入,那么繁重的农田劳作,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因此留守儿童基本就丧失了家庭体育的权利。

2.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师资概况。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学校调查表明,有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应有的事业心。更多的体育教师缺乏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进取心,应该体现出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作风,教学中要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规范教学,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不拘小节”,作风严谨。在工作业务上,以学习新课程改革为工作契机,发扬创新精神,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创新场地规则,发明实用器械。创新教法,更新教学内容。

3.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

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形式。调查显示,学校体育设施紧缺,除了单双杠以外,没有任何可以活动的体育设施,在玩的过程中,留守儿童显得特别被动,有时没有得到同学的允许,只能在一旁观看,这样对留守儿童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

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孩子的体育活动内容也逐渐丰富,也有现在流行的滑板、轮滑、呼啦圈等内容。但是对于留守儿童就不一样了,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富裕,温饱都是问题,更不用说玩了。

三、结语

辽宁省农村还有十几万留守儿童,是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运用体育干预,通过体育教学手段,消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体质,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玉军等.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理论[J]青年探讨.2005(6)

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距离让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这些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情况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学习动机说,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要么是为父母学,要么是为了走出家乡,这影响到学习的后劲和成绩。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

从情绪方面说,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自由放飞。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灵得到寄托和安抚,才能有美好的内心世界。我们相信留守儿童内心充满了美好,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第4篇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可以让你脱颖而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1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道口乡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_______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导主任汲广然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学期末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2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落实__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美好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活动内容

目标任务针对我班30多名留守儿童得不到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绩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不违法犯罪,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工作内容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民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惑,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

据调查,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识上的辅导。

2、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妇联、团委、镇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我们组织这一次活动,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以便影响本地区不在利用游戏厅、网吧、舞厅来坑害未成年人.特别是要与学校加强协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4、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凡牵手扶助联系留守儿童从初一开始,直至18岁之前,重点是初中阶段。联系要求: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意见,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大局的意识2016年留守儿童工作计划2016年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四、活动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

4月上旬

2、征求意见阶段

4月下旬

3、召开座谈会

5月中旬

4、拟定活动方案

5月下旬

5、实施活动计划

6月

五、活动的效果

群团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凝聚广大群众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要使广大群众认清形势,正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更多的农村家庭积极投身到富民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大潮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奋斗。

六、考核及奖励。

考核奖励分为两块。一块为牵手扶助志愿者、班主任。以初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习成绩总分名次为考核基数,到第二学期期末,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每上升1个名次,被考核人加10分,保持在班级前5名的加10分。学生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另加20分,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的加10分。

依据上述加分的办法,每一学年累计得出的加分总分即为牵手扶助志愿者及班主任老师的考核得分,考核分是多少就奖多少元。牵手扶助人员所得总分等于包保留守、单亲儿童各自所得考核分的总和。学校班主任按本班相关学生所得考核均分为实际考核得分。

第二学年的考核就以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为依据,加分办法不变。

另一块是奖励学生设有班级优秀奖和越位进步奖。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在班级前第一名的奖100元,2—5名的即为优秀奖,奖学生30元。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比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名次进步达5名的即为进步奖,奖学生15元。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根据校关于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结合我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

以此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交流,了解父母贡献,感受父母艰辛,让学生懂得父母给予自己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亲情,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第7篇

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可以让你脱颖而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1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道口乡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_______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导主任汲广然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学期末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2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落实__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美好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活动内容

目标任务针对我班30多名留守儿童得不到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绩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不违法犯罪,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工作内容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民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惑,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

据调查,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识上的辅导。

2、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妇联、团委、镇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我们组织这一次活动,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以便影响本地区不在利用游戏厅、网吧、舞厅来坑害未成年人.特别是要与学校加强协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4、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凡牵手扶助联系留守儿童从初一开始,直至18岁之前,重点是初中阶段。联系要求: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意见,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大局的意识2016年留守儿童工作计划2016年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四、活动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

4月上旬

2、征求意见阶段

4月下旬

3、召开座谈会

5月中旬

4、拟定活动方案

5月下旬

5、实施活动计划

6月

五、活动的效果

群团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凝聚广大群众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要使广大群众认清形势,正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更多的农村家庭积极投身到富民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大潮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奋斗。

六、考核及奖励。

考核奖励分为两块。一块为牵手扶助志愿者、班主任。以初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习成绩总分名次为考核基数,到第二学期期末,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每上升1个名次,被考核人加10分,保持在班级前5名的加10分。学生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另加20分,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的加10分。

依据上述加分的办法,每一学年累计得出的加分总分即为牵手扶助志愿者及班主任老师的考核得分,考核分是多少就奖多少元。牵手扶助人员所得总分等于包保留守、单亲儿童各自所得考核分的总和。学校班主任按本班相关学生所得考核均分为实际考核得分。

第二学年的考核就以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为依据,加分办法不变。

另一块是奖励学生设有班级优秀奖和越位进步奖。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在班级前第一名的奖100元,2—5名的即为优秀奖,奖学生30元。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比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名次进步达5名的即为进步奖,奖学生15元。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根据校关于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结合我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

以此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交流,了解父母贡献,感受父母艰辛,让学生懂得父母给予自己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亲情,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第8篇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1 前 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和父母是否长期在场监护和照顾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泰顺县九峰乡小学部分留守儿童的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对象 人物:泰顺县九峰乡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九峰乡全乡总面积40.3平方公里,属于山地地区,辖7个行政村,6154人(2005年),耕地面积2296.3亩。乡政府驻西地村,辖7个行政村(新和、九峰、半岗、西地、头、前坪仔、石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教育程度不高。

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少儿心理健康量表是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评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心理测量学原理编制的,从24个方面去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过程,也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其内容归属于5个领域①认知:包含感知觉、注意、记忆、智力、学习与工作5个条目。②思维与语言:包含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5个条目。③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3个条目。④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⑤个性特征:包括自信与自尊、安全与信任、责任感、活泼性、仁慈心、需要满足6个条目。

此次调研分发了100份问卷,回收经整理后有85份数据可用,有效率85%,其中男生43人,女生42人。

2.3 问卷的信度指标 健康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713,5个领域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认知(0.517),思维与语言(0.633),情绪(0.466),意志与行为(0.611),个性特征(0.477)。全量表的a系数为0.847,分半信度为0.800.学生与父母报告的一致性分别为认知(0.785),思维与语言(0.835),情绪(0.627),意志与行为(0.717),个性特征(0.750),总分的一致性为0.874[1]。

3 数据分析

3.1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2]简言之,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认知维度即从多方面认定认知水平。如图1,疾病状态所占比例为0,高健康状态为12%,一般健康状态为48%,较好健康状态为36%,亚健康状态为4%。说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处于中上水平,可能由于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认知维度并未出现明显缺陷。

3.2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思维维度=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2]。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情况如图2,高健康状态12%,较好健康状态28%,一般健康状态44%,亚健康状态12%,疾病状态4%。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分别为12%和4%,留守儿童在思维维度方面的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李根寿指出,留守儿童目前的监护状况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使他们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3]。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得不到好的家庭教育,导致思维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学校优秀老师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3.3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情绪维度健康状况 所谓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在调查中(图3),疾病状态占4%,亚健康状态占16%,而较好健康状态仅占16%,高健康状态为0,说明在情绪维度留守儿童的缺陷也较明显。蒋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2714% 有焦虑心理,27.16% 有抑郁心理,24.15% 有恐惧感心理,22.17%有易怒心理,57.16%有过失行为,35.12%有说谎行为,71.4%有偷窃行为,30.16%有攻击行为,41.13%有破坏行为[4]。王良峰指出学习成绩和学习困难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一定影响,学习成绩差往往会受到父母的责骂,可引起恐惧、焦虑、激越等不良情绪[5]。

3.4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意志行为健康状况特征 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图4),一般健康状况占本次调查的76%,亚健康状态占20%,疾病状态占4%,而高健康状态与较好健康状态却占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留守的意志行为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现出孤僻、胆小、自卑的心理特征,并且其人际交往能力也往往较差。极度焦虑和自卑的同时害怕与人交往,表现出社会交往行为退缩,从而出现对人焦虑问题[6]。

3.5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个性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2]。而个性维度就是人在其性格方面所表现的程度。

个性研究对于学龄儿童的培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发育都有重要意义,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良好的社会适应与其个性关系也较为密切[7]。

就此次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在个性方面上,留守儿童没有一个是处于疾病状态的,更有多数达到了高健康状态,可见,学校对于儿童的个性方面培养是有不错的成效的。不过,虽然如此,亚健康的留守儿童也不少,说明对于留守儿童的个性教育仍不可放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由统计可得,泰顺县泗溪镇九峰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思维,情绪,意志行为三个维度上较为严重。可能是(1)由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2)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子女身边,由于工作繁忙也很少与子女联系,缺乏交流和沟通,缺少应有的关爱。

4.2 建议

4.2.1 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种种歧视性政策。虽然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都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但城镇学校高额的择校费使他们无力承担,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针对留守儿童在城市入学难问题制定优惠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同等就学待遇,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减少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使得留守儿童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他们身心发展。

4.2.2 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使教师队伍和学校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要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定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学校应开设各种娱乐活动,增进各年级,各班的交流,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修建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开设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4.2.3 加强家庭教育。一是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需给子女足够的物质基础,就是对孩子的负责。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留给子女财富,不如让子女成为财富”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二是尽可能的与子女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在沟通中,尽量全面了解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8]。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编:《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版.

[2] 认知 思维 个性 百度百科.

[3] 李根寿,廖运生.农村/ 留守子女0 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5(12):13-165.

[4]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79-81.

[5] 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7):639-640.

[6] 黄应圣,刘桂平.农村“ 留守孩子” 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22):27-28.

第9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数以千万计的父母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他人照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在我国贫困山区,留守少年的数量逐年增多,这些学生大部分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往往是抑郁的、封闭的,且自律性差,自尊心强,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就中途辍学。面对此时学生复杂多样的生理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共性问题

1.留守儿童个性心理问题。由于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是老人,老年人唠唠叨叨,亲友、邻居、自己家务繁多,有时无暇顾及,导致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心里有苦无处诉说,有困惑无法得到解答,思想偏差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对监护人的劝告和老师的教诲听而不闻,脾气暴躁,易冲动发怒,攻击性强,以伤害他人来寻求心理上的发泄等。

2.留守儿童修养问题。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时间照料孩子,为弥补自己的愧疚,就想方设法给孩子以经济补偿或物质补偿,导致部分孩子好逸恶劳,行为习惯差,喜欢说谎,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电脑游戏,并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影响性。留守儿童表现为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缺乏良好的情感。一些留守儿童自我管束不严,沾染恶习,趁机进网吧,进游戏厅,甚至欺骗爷爷、奶奶,以学校要缴名目繁多的费用为由,在家骗钱,拿到钱后聚众赌博,模仿社会上的“帅哥”,出口成“脏”,语言很不规范,极易伤害他人,导致矛盾激发,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留守儿童学业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祖辈缺少文化,回到家里无人指导作业,导致成绩不好,对学习丧失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做作业,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久而久之,厌恶学习,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这样的学生几乎每班都有,可别看只有少数几个,致使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让老师们很无奈。

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几点建议

1.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活动有措施、阶段有总结,并把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把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起来,逐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为他们设置家庭背景档案,落实好他们的监护人,将他们及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做详实全面的记载,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教育。

2.要加强以心理教育为主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特别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开设心理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教育教师,设置心理辅导室,指导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全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局面。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淡忘亲情的欠缺,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与一位老师结对,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帮扶,实行“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活动上优先参与),畅通“四个渠道”(谈心活动、家访活动、建立家长学校、通讯),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每学期要召开一到两次留守儿童家长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探讨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家、校的联谊功能和作用。家长与学校共同负责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良好的教育。

4.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些孩子虽然不能长期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不能推卸教育的责任。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尤为重要。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积极倾听子女的心声。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家长还应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使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

总之,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寻求新的办法和思路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奉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

第10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00-02

学校是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性心理学为主。笔者是安徽省某市的一位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关注留守儿童、特别是在教育局的倡导下,学校开展了关于留守儿童的活动,开通了留守儿童之家,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和在外打工的家长联系,拉近亲情。安徽省组织了各个学校学习心理学,我们学校也让我们几个老师参加培训。发现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借鉴这些经验,总结并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四种关爱模式。

一、住校留守儿童管理模式

中部地区是外出务工比较大的地区,留守儿童相对较多,笔者就是在安徽省一个留守儿童学校任课的一线教师,我们学校的学生住校的很多。几乎所有的农村中学都有住校的学生,如安徽阜阳市颍东区的插花第二中学、阜南县的于集中学、王家坝中学等。位于安徽阜南县王家坝中学,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60%,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中学,留守儿童高达80%。多数家长在外打工,根据教育局和当地政府的要求,学生可以留校,在学校里居住、学习,学校统一的管理这些学生。老师具有较高素质、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教育能力。老师排班和学生同吃、同住,便于深入地了解学生。更能及时地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平时多鼓励他们,夸奖他们,和孩子成为朋友。

1.留守儿童专门的心理健康组织

学校的心理学应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的前提条件下。由专职的心理学教师负责建立和完善以校长为核心,吸收骨干教师和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参加的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办公室、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心理学小组可以享受班主任或其他工资待遇,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是无法长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我们学校是以校长为组长,教学主任和少先队为副组长,各个班主任配合的情况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时候请阜阳师范学院的心理学教授来给我们老师、学生作讲座,给我们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的技巧等。

2.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专门的心理测试、心理分析、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根据教育局的文件要求,认真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并整理成学生“花名册”。基本信息包括记录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记录性格、爱好;记录有何病史;电话等。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如每年安徽阜阳市插花中学开学的时候都会对留守儿童进行填档案的工作,然后按照年级、班级把留守儿童的基本资料整理、归类。对特殊的、需要关注的学生,在保密的原则下进行观察,及时地跟踪调查。各中小学校及时制定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教育局每学期都会检查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登记情况,当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地联系上学生及其家长。可以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背景,及时、有效地预防、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3.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时计划

可以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学校在一阶段或月计划,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和老师的配备,甚至清楚地写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总结等。组织心理学老师对学生备课,定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状况的专题调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分析、心理疏导、并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4.落实心理疏导

当制定了计划,实施是个大问题,不但要有固定的人员、场地、时间,还要有心理辅导的目标、计划等。应该开设心理咨询小屋,让孩子可以随时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并有一定的督促机构,如教育局、校办或者社会志愿者等。进一步发展,教学资源的公平化。在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

5.心理健康教育补救性教育

针对少数留守儿童出现的自我认识偏差、人际交往不好、恋爱的心理问题、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等问题,或者是心理适应障碍、神经症等心理危机等进行干预。补救的工作应该由专业性的心理学教师负责,严格准守保密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慎重使用心理测量表,或者其他心理测试手段,在正确的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治疗。心理学小组应该细心对待这些学生有必要时集体讨论方案,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对于出现个别心理异常、有精神病的学生,进行转院治疗等。

二、志愿者家长模式

推行志愿者服务,联系学校附近的退休人员、在家的社会人员、党员等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源头上说,留守儿童之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严峻,是因为没有家长的关爱,心里感到孤独、没有安全感。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可以以家长的方式给留守儿童父母式的关爱。留守儿童旁边的邻居等也是很好的联系对象,因为他们更了解家旁边的学生。志愿者可以和留守儿童深谈,了解他们的情况,特别是学习动机、个性品质的修养、人际交往等。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在一起交流,相互之间有很深的了解,在工作、生活中都建立了很深的友谊,相互协作,工作起来相当有默契。志愿者家长是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有利的模式,他们很有耐心,很细心,能很好地和学生沟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很好的倾诉、表达自己。志愿者家长模式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使他们不再寂寞,有人可以倾诉,有利于培养他们和大人的相互信任,避免学生不会和家长交流的事情。这种志愿者家长模式的经费是没有的,完全靠志愿者的爱心,是无私的奉献。

志愿者要每年协助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档案,特别是对于自己要帮扶的留守儿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个性,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多鼓励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怀。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程序,并按照所制定的工作程序实施。学生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社会适应等,使学生感到家庭的温暖。

三、互帮互助模式

学校把留守儿童组织起来,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其实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很强,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想法,比同龄的孩子敏感。留守小队模式的优势在于孩子之间更可以聊得来,建立友谊,友谊是学生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利于孩子沟通能力的培养,留守儿童小组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目前,留守小队模式的工作时间、地点、人员等,还不确定,流动比较大。特别是经费支持、管理人员的变动和周围人群的态度等因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特别是,互动时,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不能让活动的时候学生不知道干什么,学生的组织能力差,要在活动的时候,统一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特别是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各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一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逐步的、有计划的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社交等。二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学会与陌生人交往;学会沟通,让心靠近;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是教育的阵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校是个大环境,每个学生都在学校里养成各种不同的习惯、性格、友谊等。三是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时间安排,定期应举行专题性的小型的团体辅导活动;做好学生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个案登记、分析与跟踪。把家庭的温暖带给每个留守儿童。

四、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模式

学校应该多与心理专家联系、交流、合作。对学校核心心理学问题多做了解、学习,如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对儿童、青少年的基本行为和意识发生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采取团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训练心理咨询师对学生的感受性和关系性。教育局应该多组织专家、学者指导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心理学理论到咨询方法,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多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专家学习。

参考文献:

[1]郑学刚,周洁.论高校感恩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2]杨林玉,李化树.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及教育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马蓉,张祺,张沛亮.试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9,(15).

[4]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5]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

[6]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8]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

[9]王璠.统筹城乡发展与体制创新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第11篇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2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B)―0017―01

完善农村学校管理体制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农村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模式单一、教学管理滞后、学校心理辅导滞后、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等。为了加强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农村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承担教育留守儿童的职责。

一、开办农村家长学校是有益的教育模式

相关研究已经发现,寄宿制、代家长制在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农村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推广寄宿制和代家长制,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家长缺失给孩子带来的“亲情饥渴”,也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除此之外,开办农村家长学校是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教育模式。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应齐抓共管,加强对农村家长学校的扶持和督查力度,推进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把家长学校的开办落到实处。针对目前留守儿童大都由祖辈抚养或上辈托管的监护形式,学校在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可开设各种门类的“监护人培训班”,如爷爷奶奶家教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等,通过培训让“第二家长”懂得如何照顾孩子,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

二、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形成家校互相支持的培养模式

学校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使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及时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做好家访工作。家访的次数每学期应不少于两次,以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孩子与其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的“绿色通道”,让学生家长与孩子通过亲情电话或书信定期保持联系。2.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跟踪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与家长和家长探讨相应的矫正措施,并对有关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及时进行总结。3.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家长会或监护人会议,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三、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是了解孩子动态成长变化的有效管理方式。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档案资料应包括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者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孩子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情况、监护人的管教方式等。2.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加强与家长及监护人的联系,学校就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临时监护人公布学校办公室、行政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联系电话,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第12篇

可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目前全国约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余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不与监护人交流,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所以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得孩子无拘无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有困难没地方倾诉,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孤独倾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回去又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就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玩,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不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所以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班主任应特别注意保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加大家访力度,向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和疏导,减轻他们的压力,消除思想包袱,使其能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班有一个留守女孩叫姚小英,原来性格活泼,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上课经常思想不集中,学习不如过去刻苦,并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经过了解情况得知由于客观原因跟换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方式不一样,让学生错误认为老师不关心她、不重视她。由此,她学习时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反正成绩好坏老师都不在乎我。造成了心理上的错觉,所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听了她妈妈的一番话后,我耐心地跟她说原由,讲道理,并请来上语文课的老师和她沟通,消除她心里的错觉。之后,她上课能专心听讲,主动发言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绝大多数性格孤僻、任性,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因为他们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班主任必须以爱为基础,用爱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慈爱和温暖,从而消除师生隔阂与对立的情绪,使师生的情感逐渐融合,建立情感联系,培养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

2.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我认为,家长要发挥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3.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使其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倡导大家在生活上、学习上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做到教师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还可以用“结对”的方法,组织一部分先进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班级集体的感情与班级融为一体。例如:去年,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期间,班上留守儿童史大春同学,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淘气学生,过去不但不按时完成作业,而且逃学、旷课、早退、不回家便是常事。在我接手这个班后,时常有意无意和他接触谈心,了解一些他的特长和爱好,发现他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于是,我大胆地让他组织班上的很多活动,做得比较出色,从此他的逃学、旷课、早退也不复存在,在校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打铁还要趁热,此时我再和他谈一些班集体荣誉的事,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拖了班上的后腿,开始主动学习,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4.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教师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