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物流行业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当前我国物流管理的特点
物流原来指的是军事之中的后勤学,在二战之后,物流这个词更多的被用到经济领域之中,当前所说的物流主要指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起点至终点对相关的原材料以及产品制定出流动的计划,并且对流动过程加以控制的这样一个过程。在上述对于物流的定义之中,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生产物流,一个是流通物流。电子商务的含义是从电子数据交换中产生的,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多,使得电子商务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电子商务为物流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操作空间,使得物流不同的功能可以利用创造的虚拟空间更好地加以表现。在这种虚拟的过程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最大限度地使得物流工作更加的合理化,实现最高效率、最短距离、最小费用的最终目的。此外,还可以对物流过程进行实时的网络监控,这是由于信息不但会对物流的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对物流的运作形式起到了某种程度的决定作用。在实际的物流运作中,利用网络技术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传递,可以对物流进行合理的控制,提升整个物流过程的合理化程度。电子商务在对物流进行管理时,要求进行相对比较系统的管理,对物流的过程加以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将自身的管理工作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并且还要对整体的社会系统进行考虑。当前我国的物流管理工作已经逐渐地呈现出了信息化以及社会化的特点,由此可见,物流管理的一个十分显著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化,可以说,要想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效率较高的物流管理系统,信息化是必须要考虑的前提。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核心,也是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当前我国在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对于整体的规划能力不高
当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就表现在物流企业整体的规划能力不高,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在理解方面还不是很深入。我国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面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工作的标准化不高。此外我国的物流企业对未来的发展缺乏必要的长期规划,没有能够覆盖整个企业发展的系统。造成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整体规划能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相关的配套管理体制也不健全,虽然我国个别的大型物流企业已经建立起了物流的网络,但是只能够对物流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来进行网络控制,难以对物流过程中的计划和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2整合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整合能力也不强,首先就是物流信息平台在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相关的物流信息也必较分散,难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这就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信息孤岛。我国要想提升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对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从而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共享的实现。此外对于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也应该有所加强,随着经济发展,很多的物流企业逐渐地开拓国际市场,这也就使得我国的物流行业更多地出现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物流公司对全球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动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将自身的资源充分的加以利用,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
2.3对于信息化的应用程度不高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我国物流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应用程度也不高,尤其是一个小型的物流企业,他们对于现今的信息技术在利用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应用的范围方面也必较有限。此外很多的物流企业网站主要的内容仍然停留在宣传的方面,企业形象的树立方面,没有将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提升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3.1加强对于信息的收集
当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对信息的收集时还停留在手工的录入阶段,因此效率也不高,还十分容易出现差错,信息更新得也不及时,这就会对后期物流的传输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物流企业要加强对于信息的收集,真正地解决采集信息的问题,然后才能够更还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3.2建立起信息交换的平台
人们普遍都把信息交换的平台理解成为了一个机构,认为这个机构是有形的,或者是集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一个数据库,但是实际上,上述的这种理解还是不够全面和系统的,这种平台更多的是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更多的是一种信息交换的环境和机制。
3.3创新物流的模式
对物流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可以采用第三方的物流模式,所谓的第三方物流模式指的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提供物流服务的一种业务形式,这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供货方和消费者之外的一个企业,这是一种全新的专业化物流模式。这种物流的模式可以使得物流企业充分的对自身拥有的资源加以利用,将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和运输等都交给物流企业来承担,最大限度地确保效益。在这种新的电子商务的环境之下,物流企业还应该研发电子信息技术,对物流的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对于集成管理的重视程度,实现物流的再造,从而为消费者和供货方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促进物流品质的提升。
3.4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
物流行业还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一体化的模式来对专业的物流人才进行培养,从而更多地培养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实务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提升复合型人才的数量。
4结语
国内物流企业面临四个挑战
目前全球大型物流企业差不多入驻中国,对国内的物流企业带来强大冲击。叶伟龙认为,国内物流企业将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是理念即企业对物流和供应链的认识。中国的物流行业对于现代物流的理解与国外有比较大的差距。虽然很多企业都冠名之物流企业,甚至供应链管理等,但实际上企业负责人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程度还是很低的。有相当多的企业仅仅是在做物流或者是供应链管理过程当中的最为低端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更多的所谓物流公司、供应链公司越来越像一个纯粹的道路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再加上企业目前缺少整合整体行业服务的能力,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物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培育,也不利于与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合作。
第二是行业内部自身的恶性竞争和来自于国外物流企业竞争压力。国内的物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惨烈,服务价格偏低,同时外资物流企业凭借自身的资金和管理优势,在中国本土上的某一些领域已经具有垄断地位,对正在发展期中的中国的物流企业形成直接的威胁。
第三是成本,中国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和管理体制有关,整体中国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高居不下。近年来。国内物价、油价、人力等成本不断上涨,但国内物流企业很少有涨价,而每一次竞价之后,企业往往要牺牲本来就很微薄的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诱使了一些物流运输企业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包括违反国家有关的税收政策,经营一些非营业性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加大,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微利物流企业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出台了关于物流业振兴的纲要,相关的协会,行业组织提出多个建议与方案,包括对物流企业的营业税能否降到3%,目前危机已过,但税收还是在5%以上,整个行业的运行始终处于低效。
第四是快速发展中的融资风险,中国的物流企业和整个行业要快速发展,相当多的企业在发展融资当中遇到风险。特别是对很多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扩大规模均遇到不同程度的资金不足问题,使得投资建设物流设施、基础设施难度进一步增大,物流企业资产性成本也很大,负债率普遍较高。
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叶伟龙表示,要培育物流企业的竞争力,除外国的条件之外,核心和关键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国内物流企业要提高竞争力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企业战略定位,中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缺少明确的战略定位;其次是精准的市场细分,理论上说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物流需求,如果一个物流企业没有主要的目标市场,你这个企业迟早将毁掉;三合适的发展路线,也就是说企业有了方向之后必须有目标。
“企业既要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又需要有比较精准的市场细分,同时又要有阶段性目标,人才也非常关键。” 叶伟龙强调必须要有一部分能够理解物流,同时能够实践物流理论或者供应链理论的骨干队伍,才有可能去实现整个企业的战略,保证整个企业的竞争力能够到达一定的层次。
“中远物流战略定位是做整合物流的服务商。” 叶伟龙介绍,整合物流服务的内容包括客户原材料的采购、制造、装配、订货、库管和分销及客户的上下游原材料的供应商的采购、分销等在内的服务,“现在中国的物流企业绝大部分是在做其中的仓储、运输部分,这在供应链当中是最为低端的,而且不是供应链中的核心的部分。”
“供应链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仓储和运输。” 叶伟龙对供应链有自己的理解,供应链公司的最核心的功能和关键是如何为客户实现“双流”和“资金流”的更高效的运行。供应链管理公司围绕着核心客户,来完成核心客户贸易合同当中的采购执行和销售执行,同时配套以金融机构来为客户实现融资服务,而这种融资服务,是围绕着客户和银行进行连锁,完成协同采购的融资和协同销售的融资,实现物权的转让,如果能够把核心客户的贸易执行、采购执行和销售执行和融资服务能够进行有效地嫁接,再辅之于仓储和运输,这就是供应链管理公司的优势。供应链管理公司和物流公司之间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利润来源不一样,物流公司的利润来源应该是和客户共同成长,共赢共生,前提主要是在为客户降低成本,从降低的成本当中获得自己的一部分效益和利益。但是供应链管理公司是在和客户共同在供应链领域当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且和客户在分享这种新的价值。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民营的供应链管理公司在证交所上市就是为客户及其上游和下游客户提供采购和分销服务。
做精做细
据叶伟龙介绍,中远物流经过八年的实践,现正在按照公司的第二个五年战略规划,逐渐地往前推进。“刚刚成立的时候,海外的咨询公司和合作伙伴对我们能力进行评价,认为中远物流在2002年的时候只能做货运和简单的货物管理――货代。到了2008年,我们在做新一轮的五年规划,他们基本判断我们的服务能力可以满足整个供应链的需求。”
在细分市场方面如何来开展?叶伟龙表示,中远物流设定了四条标准,第一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中远物流判断的标准方法如果这个行业在过去五年它的产值的增长值和未来五年我们的预测它的产值的增长值明显高于同期的GDP,这种行业中远物流是不会去接触和进入的,但中远物流会关注这个行业自身的利润率。比如说中国的制造业,要考虑如果这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如果平均利润是5.52%,中远物流不会进入,这个行业发展空间有限,第三方物流利润低。
第二看行业对物流需求。理论上中远物流希望关注的行业其供应链越复杂越好,行业的供应链越复杂可以使得一旦和这个行业合作之后,它就很难离开供应商管理部门。另外中远物流也很关注这个行业前十位的企业加起来的产值占整个行业的产值比,产业的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供应链的市场推广。第三个,物流外包程度,中远物流分析这些行业和细分市场的时候,会分析已经在这个行业做的物流公司情况,中国物流公司排100强的有多少个企业在这个行业做,世界前20位的物流公司多少已界入在这个行业,如果竞争太激烈,意味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第四是市场竞争程度。中远物流每五年会做一次评估,每一年会做一次数据分析。
叶伟龙表示,从2003年到2009年,中远物流选择了几个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一个电子,第二个家用电器,第三个重化工,第四个会展,第五个汽车。这是中远物流第一个五年规划所进行的细分。两年前,中远物流在做第二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再次回顾和评估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对行业及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第一个是电子,依然保留着,第二个家电和电子产品,增加了电子产品,也包含了精密仪器。第三个是化工,第四个是会展,第五全面退出了汽车物流市场,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航空及制造市场。第六新增设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专业公司。
如在电力物流领域当中,中远物流一直是我们国家最大的电力物流服务商,为中国的水电、火电、通电、核电,所有的电力公司、电力造厂商以及海外性的电厂提供成套电子设备,从生产、工厂到组装工具的全程的跨国物流服务,包括海外。同时,在难度最大的核电物流领域当中,中远物流是我们国家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能够为成套核电设备、核原料以及核废料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在国内核电市场的成套装备当中,中远物流应该说占据了市场85%以上的市场份额。
现代物流发展快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物流行业很快就成了全球经济的焦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就产生了。物流这样一个新兴行业,在现如今的形势下,只有结合信息及网络技术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物流信息化的内涵
1.1物流的基本内涵
物流一词对于中国百姓而言,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一个词汇,而他的起源我们却可以追溯到1915年。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主要指的就是物质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的附加价值,而实物供给(PhysicalSupply)则是流通中的一个重要活动。而在我国,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对物流一词的理解和定义都不相同,结合这些学者所说,我们可以将物流理解为,就是让物品流动起来,通过分析两地的供求关系,以运输、仓储、包装和配送等手段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1.2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内涵
不同国家对物流一词的理解和定义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将物流理解为:让物品流动起来,通过分析两地的供求关系,以运输、仓储、包装和配送等手段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物流管理就是指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还要降低物流成本,以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物流信息技术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的统称。
1.3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而且进一步成为了物流技术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所谓的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指导下,对人类信息功能进行扩展的一项技术,整体来讲,信息技术指的是与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相关的技术,当前,我们对信息技术还没有明确而规范的定义,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在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的统称。
2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研究
随着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如果物流少了信息化,那么许多物流现代化的设想也就无疾而终,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物流的面貌。物流信息技术尽管更新速度快,但归根到底,其核心还是离不开通信、软件、业务管理系统者三大板块。其中包括了在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移动通信手段、条码技术、射频技术、信息交换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仓库管理技术、智能贴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端科技。
3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3.1研究现状
物流信息化如今随着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正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是彻底改变物流面貌的根本和核心,如果物流过程中不能依靠信息化,那么许多物流现代化的设想也就无疾而终。鉴于此,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在时代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将会飞速发展,诸如条码技术等在内的新兴技术应运而生,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重用。
3.2应用现状
物流信息技术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随之更新换代,归根到底,其核心还是离不开通信、软件、业务管理系统者三大板块。在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移动通信手段、条码技术、射频技术、信息交换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智能贴标技术、仓库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端科技均包括在内。合理应用这些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现在企业大多使用网络对企业物流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综合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长久健康地发展。
4.1物流配送的信息化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连接物流企业、物流节点、顾客以及消费者的信息纽带,物流配送企业能借助公共物流配送信息平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整合相关的物流信息,提高配送的可靠性、准时性和顾客的配合度,提高服务效率。政府要加强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扶持力度,加速完成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大力度开发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促进物流配送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还要主动开展物流市场预测,积极开发跟服务贸易相关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提升物流信息管理与经营的科技含量。
4.2条码技术技术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以长三角地区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分析研究常见条码技术应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在繁重的生产任务中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这些问题都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重阻碍,缓慢了企业发展脚步。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该公司在企业的各个业务区域建立一个高效、全方位的无线网络,便于各项数据能够实时、准确的进行业务流转引入条码应用技术;根据企业现状建立条码应用管理系统,以使用手持式移动数据终端采集条码获取数据的方式代替原有的手工记录并贯穿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条码技术给该公司带来了明显的效益。
5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问题的措施
我国若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掌握一定的主导权,就必须努力解决现在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5.1培养专业人才
在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一支专业的物流管理队伍是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市场经济变化加速,一支专业的物流管理队伍能够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让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使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经济中寸步难行。
5.2提高物流技术
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经验,改进现有物流设备,利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差距。
5.3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
要改变物流管理人员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第三方物流企业 评价选择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内企业纷纷都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在这股浪潮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在这股浪潮之中让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结合当前全球的经济环境可以发现,在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众多因素之中,如何合理地对全球资源响应市场需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利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之中,这种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竞争,而是企业对于供应链之间的选择和竞争。
一、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及特征的概述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第三方物流同时又被称为合同物流或是契约物流。
国际上对于第三方物流的理解,因环境和领域的不同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而在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上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与自营物流相较而言的:只要是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不用范围、不同深度、不同服务水平的物流活动,这一活动就可以包涵在第三方物流之中。而在对第三方物流的狭义解释之中就支出,只要能为客户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物流服务,即为第三方物流。
2.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范围及其特征。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外包的经营方式以及概念开始为人们所慢慢喜爱,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质量和服务范围也就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形成了一些特点较为鲜明的模式,将这些特征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系的契约化。约束并规范物流企业与业主企业之间关系的方式主要以契约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依照与业主企业之间签订的契约的要求,为业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并在提供物流服务的活动和过程中始终受到契约的约束和规范,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业主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明确的。
(2)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因为物流企业在进行业务活动以及往来时,往往要接触多家的业主企业,而这些业主企业之间又对物流服务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要在考虑到各业主企业的企业形象、产品特征、业务流程、顾客需求、竞争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同时,使用个性化且具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模式和内容。同时,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时候,也要对市场的竞争以及基本情况、物流资源、物流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包装,从而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核心业务以及服务水平。
(3)物流管理的系统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的系统的物流功能,才能确保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是实现物流功能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4)物流功能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业主企业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的同时,无论是从物流的设计、物流的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以及物流的设施和管理,都要体现出第三方物流公司一定的专业性,从而保障企业的正常发展。
(5)物流企业信息的网络化。信息技术在当前的各行各业都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发展企业内涵与形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物流活动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发展,可以尽早地对物流企业提供一点发展的基础,例如信息的实时共享等。采取这一举措不仅仅可以对物流的科学化信息化提供便利,还能够对整个物流行业的效率和物流经济效益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特征及该特征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
1.供应链管理环境的特征。(1)复杂性。供应链所涉及的管理环节非常多,几乎将企业内部以及外部所有的业务活动都包含在内,其中包括计划、订单、采购、生产、库存、运输、销售、服务以及与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相关的企业活动。
(2)动态性。市场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企业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交叉性。企业在一条供应链中往往要扮演着多个角色,同时扮演销售商和供应商的情况十分常见。并且,在供应链之中也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现象,处在这个供应链节点的企业可能又在另一条供应链之中扮演着另一个角色。
2.供应链管理环境特征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在供应链的具体运行之中,供应链所特有的管理环境特征也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为企业创造用户价值,同时降低核心企业的成本;(2)增强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于核心业务的管理能力;(3)提高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4)帮助核心企业适应新环境,进入新兴的市场拓展业务。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1)前身是运输公司或是仓储公司的区域性物流企业。这一类公司在寻求公司业务以及提供物流服务的时候,往往要以原来的仓储系统以及车队进行依托,提供本地区的物流服务以及相应的增值服务。这些企业目前主要存在的缺点有企业的仓库和设施比较陈旧、公司的体制比较老化、在对管理方法以及物流服务的认识上思维方法以及对事物的处理方式还是过于传统等。但是,对于物流服务的收费较为低廉是其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2)由国有企业而演变而来的物流企业。这一类的物流企业基本在行业内都处于一种较为领先或是垄断的地位,这些物流企业无论是规模、资金还是基础设施都比那些区域性物流企业要好。但是由于其子公司都是独立核算的,因此大多数客户无法享受到此类公司全面而统一的物流服务。同时,此类企业中的大部分在管理方法以及物流服务上,观念还是比较落后,工作效率也因为带着行业老大的自满情绪很难得到提高。
(3)跨区域的外资物流企业。目前我国的大型外资物流企业并不是很多,但却对整个物流行业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企业无论是在资金、人员、观念、管理经验和方法上,相较于国内的物流企业来说都有着比较大的优势。这类企业的集中地主要是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我国的三资企业。
(4)我国新兴的跨区域物流企业。我国新兴的跨区域物流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必须要依靠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判断和灵活的适应性求得生存,同时这类公司还必须要比其他一般的公司做得更加专业化,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要在短期内打入市场,规避物流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等风险,目前很多新进的物流企业纷纷采取了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在提供物流服务时,这一类公司无论是在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业务规模、设备水平还是价格上都完全有与其他物流服务商竞争的能力,但是在管理方法还有服务手段上,这一类物流企业会表现出有一点经验不足。
2.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应该从物流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的指标等来分析。
外部环境:物流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外部经济环境,国家政策环境以及物流行业本身的基础设施情况。经济环境: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这为现代物流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各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各地现代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国家政策的支持是现代物流得以发展的政策保障。政府有关部门,例如工商管理,融资等对现代物流发展的支撑。物流基础设施环境。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交通体系以及仓储等。港口是物流行业链上的重要枢纽,交通体系是保证物流服务的重要部分。现代物流要发展就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服务是否够到位,在物流服务生产链上的任何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物流链的顺利进行。
产业发展指标: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指标主要有物流也增加值,物流成本以及业务量。物流的业务量增加是物流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因素。这些方面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现代物流才能更好地发展。目前,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素质还比较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四、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产业竞争格局
前面提到经济环境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容易促进物流服务的需求。经过调查分析,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增长了11%,在之后的今年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已经增加了26%以上。物流行业的运转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服务需求。事实表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费用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是随着物流企业运转效率的提高而减少的。因此企业的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也随之下降。
企业的贸易模式的使用在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地位也是显著的。调查发展,国外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已经遍布在我国各个城市,这样的格局就要求物流行业开始为分销考虑,而不是一味的提供运输服务。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实际条件进行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传统物流企业是在优化运输和库存的基础上满足市场需求的。然而,在国际贸易发展和跨国公司不断合作的背景下,市场对物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在普通的运输服务上,网上订购,网上服务等新的服务开始衍生,这时物流也要开始走向现代化发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适应时代的供应服务。
在物流行业竞争的中,物流行业的竞争形势主要有以下几点。替代品: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提供服务时,客户自己的自营物流可以看成是第三方物流的替代品。但是,客户自营物流的成本不会公开,因此第三方物流对于竞争对手的情况就不够了解,在竞争的过程中也就处于劣势。尽管目前客户自营物流已经开始减少,但是对于第三物流行业来说仍然不能忽视这个替代品。物流行业竞争中还有来自卖方以及买房的竞争。这主要是由于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的力量过大。买卖双方客户在物流行业中具有的竞争走向引导的作用,让物流行业不得不重视买卖双方对自己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
五、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和选择
1.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和选择的方法。国际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希望将自己的货物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业主企业在选择物流企业时,与物流企业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了解,从而无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综合评价,从而造成经销风险的扩大,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应当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一定的综合评价从而做出最为妥当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选择的方法主要有线性加权法、数学规划法、人工智能法以及统计方法等。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时,往往会有很多影响评价的因素,其中有很多可量化的和不可量化的因素,但是不可量化的因素占了大多数。因此,采用线性加权法来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线性加权法主要包括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评价法等方法。
在采用AHP法和模糊分析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运用AHP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一个综合评价层次体系。(2)构造矩阵,判断并确定每一层因素的权重。(3)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决策矩阵进行模糊运算,从而确定总目标的综合评价以及最低层的评价对象的序列,再进行一致性检验。
2.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综合评价层次体系。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评价体系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发展潜力主要是指企业的发展前景,与该物流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是否合适。因为一个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可以有效的减少协作的成本,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这对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和韧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命力。业主企业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的时候必然会考虑到该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时,有没有可靠的物流技术以及设备作为保障。
(3)服务质量。业主企业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的时候,可以通过该企业以往的经营状况、经营的历史记录以及行业内的反馈来了解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六、结语
文章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一些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评价的理论进行了简短的阐述。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提高供应链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文章所介绍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和选择的方法,希望决策者们都可以选择到一个良好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参考文献:
[1]陈清泰.中国物流服务社会化健康发展的对策[J].宏观经济论坛.2009(7)
[2]黄群.第三方物流决策模型的演进[J].华东经济管理.2012(5)
[3]刘志学.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竞争力[J].物流技术.2012(6)
高端物流常被望文生义而误解。典型的错误理解是,认为输送高端商品、高价值商品,提供高价格服务的物流即所谓高端物流。个别地方追求物流业产值,以为做强做大高端物流业,就能提高物流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其实,高端物流除了高附加值这一特性之外,更包括高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高端设备与高技术等要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端物流必须是国际化的,物流渠道应是陆、海、空一体化无缝对接的,物流辐射波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互联网时代,高端物流必须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面对市场化的第三方物流需求,高端物流必须是大体量、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为适应供应链管理,高端物流必须敏捷应变,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物流服务,成为供应管理的剂,同时为物流企业自身和第三方带来丰厚的利润。
发展高端物流业虽然是大势所趋,但不得不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高端物流业所存在的诸多瓶颈。
物流体系缺乏标准,市场体系不成熟。由于物流的各项业务分属不同部门多头管理,众多法规互相矛盾和抵触,尚未形成标准化体系,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而物流基础标准的制定,很难在地方范围内独立实行,更无法单独形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此外,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有待完善。一些物流园区以及某些大型批发市场,尚存在欺行霸市现象。物流市场体系不成熟会掩盖甚至淹没物流市场需求,阻碍物流需求市场化,妨碍高端物流的良性发展。
物流企业之间仍在进行同质化的低价竞争。物流企业通常靠增加每车吨位甚至超载来博取效益。不少美其名曰物流公司的企业依然停留在单一的运输、仓储、配送等传统的物流层面上。大量低档卡车投入物流业,不但使物流公司难以维持获利,而且占用和耗费大量的道路等社会交通资源。由于成本高企,第三物流企业难以得到系统化的物流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成为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第四方物流发展滞后,反过来使物流业继续维持低端竞争,固守落后。
不少物流企业依然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得到普遍应用,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不高,现代化手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商流、物流、信息流不能实现即时传达,现代物流系统要求的服务响应、快速及时、节约、规模化、库存调节五大目标无法实现。一些小型物流企业,甚至依然停留在手机联络传达信息的原始阶段,物流与电子商务严重脱节。
高端物流技术人才匮乏。一方面,原有的从业人员已无法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但是中小物流企业无力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大专院校培养的大批物流专业毕业生转行进入非物流行业。物流企业过分强调需要有经验的求职者,致使物流行业新生人才不足;部分物流企业不注重技术创新,不重视引进物流技术专才,致使物流行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物流行业第一线劳动条件比较艰苦,而平均工资低于其他行业,难以留住人才。
[关键词]绿色物流;集约化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41.027
1 绿色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目前而言,国际学术界尚未形成绿色物流的规范概念,众说纷纭。“绿色物流”这一名词最早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的提出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上的。一般认为,绿色物流的重点在于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建立与环境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高效率物流配送系统;重视物资流动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提高物流行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重视物流行业的社会效益。
国内普遍认为,绿色物流是指在物资流动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抑制物流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进化,使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各类资源物资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配制。绿色物流可以从物流作业的绿色化和物流管理的绿色化两个角度理解,并以此作为绿色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绿色化的物流作业主要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绿色流通加工;绿色化的物流管理主要从资源能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方向入手,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规范物流运行环节的绿色化和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
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应该坚持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并重,积极倡导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平衡;尽最大努力实现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和谐有机统一。
2 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2.1 绿色物流观念淡薄
目前而言,我国绿色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起步阶段,物流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对绿色物流的认知程度有限。绿色物流观念较为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绿色物流的思想观念尚未确立,并未形成一个被社会各界公认的概念。政府有关部分政策制定人员对绿色物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字面含义。如果政府有关人员和政策的制定者不能够深刻理解绿色物流的含义,就很难制定出能够指导我国绿色物流业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不能在绿色物流业发展的工程中,起到制定指导意见、把握全局的作用。其二,我国物流经营人员和从业人员绿色环保意识淡薄。物流经营人员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降低了服务质量,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绝大部分的物流企业都以营业额和业绩作为考核标准,甚少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也没有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绿色理念输送。其三,消费者缺乏绿色物流的相关意识,在选择物流服务时并没有将绿色理念和环保理念列入考核的范围,盲目追求低价物流而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
2.2 尚未制定扶持政策
积极发展绿色物流业,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需要国家政府、物流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用来规范物流业发展,促进物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受到物流业起步晚、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分指定的政策法规并不能与物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相适应,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绿色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指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此来规范绿色物流业的行业操作水平,促进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2.3 技术水平有限
绿色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支撑。现阶段,国内物流技术仍然较为落后,很多物流企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信息化程度急需提高。
2.4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并没有充分认可物流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经济性和专业性,而把物流行业归类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物流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节约用人成本和管理培训成本,并没有重视员工的素质培养,导致员工在工作实践中力不从心,物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受到了制约。
3 绿色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3.1 树立绿色物流的发展目标
物流企业应该在日常经营中把绿色理念和生态理念贯穿于运输和管理的全过程。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探索绿色物流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全面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较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杜绝能源资源的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团队建设中,应该全面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以绿色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和引导员工,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将“绿色生态”作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3.2 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
绿色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降低能源资料的消耗,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强能源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物流行业的绿色生产,节能低碳,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其一,协调物流规划,减少重复建设而造成的土地浪费;其二,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及时改进或改进不合理设备;其三,政府部分应该加大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交通运输网;其四,衔接运输过程中不同交通方式的转变,完善物流发展的新道路。
3.3 加大科技投入
首先,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如GPS或RFID等,建立现代化物流服务的网络系统;其次,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经验,推广现代物流行业管理模式;再次,促进物流行业的服务转型,建立现代化、多层次、综合性的服务体系;最后,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程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行业协会内部应该加强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技术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吸引专业的技术人才为物流行业服务。
3.4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制造业,盲目追求量的扩张,发展模式也较为粗放;效率和技术等内在因素在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不足,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物流业的未来的发展中,主要的发展因素是依靠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依靠较少的投入来实现物流业的大发展,不断表现出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
4 结 论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关绿色物流的方针政策,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量。发展绿色物流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想使我国的绿色物流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就必须加快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进步。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形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宁.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4(14):23-24.
[2]刘禹池.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0):86-88.
[3]潘世凌,程娟,何明宇.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10):155.
1.1物流文化的定义。所谓物流文化,是指物流行业经过长期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富有本行业特色且在行业内认可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物流文化是物流活动中典范案例的归纳总结,是由这个群体中卓越人物所发起和倡导,它们对物流活动有着深远地影响,并为物流行业的人们普遍认同,这些文化成果在行业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坚不可摧的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永续经营和品牌建设的强大基石。1.2物流文化的功能作用。物流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物流文化的作用对象也是人,通过教育转变人的思想认识,进而影响带动整个物流系统的变革,是物流文化的重要作用。物流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物流文化具有明显的发展指向性,对物流行业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物流文化具有聚心功能。人气旺则物流兴,物流文化凝聚人心。物流文化具有鼓气功能。物流文化是物流行业长期积累沉淀的精神财富,是千百万物流人传承的不朽精神。它感召着物流人为之奋斗,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它营造着浓厚的行业氛围,树正气,祛歪风,讲诚信,从而净化人文环境,规范物流行业行为。
2建设中国特色物流文化的意义
2.1现实意义。加强我国物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1.1匡正物流行为。由于没有真正理解物流被称作“第三利润或非生产领域第三利润源”的真正含义,有些人便将这种观念生吞活剥地接受下来,轻率浮躁,盲目妙作,一方面一些管理部门投资热情过分高涨,不经论证便出台发展规划,使重复建设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也纷纷介入,自身评估和对外客观条件了解不足,即成立物流公司参与运作。基于此种现实状况,呼唤着先进的物流文化,亟须物流文化来澄清观念,减少盲目情绪。2.1.2改进物流技术。物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的物流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信息技术方面,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较难,直接影响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在运输、装卸技术方面,除外贸运输以外,难以实现公铁联运、水陆联运和陆桥运输,与国外在技术及组织上差距较大。在集装箱储运方面,与港口连接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等集疏运系统还不完善配套,制约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在包装技术方面,包装标准与运输装备、装卸设备、仓储设施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因此,亟须物流文化规范对国外先进物流技术的引进行为,鼓励自主研发,提高技术竞争力。2.1.3规范物流管理。目前,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足20%,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和商业流动资金年周转次数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反映出我国物流管理的粗放与落后。在物流企业组织规模上,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以及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网络化经营;在服务方式和手段上,众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没有附加服务,只能单纯地提供运输及仓储等服务;在经营管理水平上,普遍对现代物流企业的理念、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缺乏深度的理解,企业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不够合理,难以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所以,此时就需要物流文化来规范行业行为,搭建网络化管理平台,提高服务质量。2.1.4振奋物流状态。我国有些物流企业仍然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个别地区在物流发展规划中,对于物流需求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国内企业的物流需求还没有充分培养起来。因此,亟须物流文化正本清源,解决导致物流状态低迷的根本问题,振兴物流事业的发展。2.2长远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物流文化,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具有长远意义。2.2.1保持物流发展后劲。建设并弘扬有中国特色的物流文化,是建设和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工程,是从根本上为我国物流常青树施肥浇水,对于保证物流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2.2保持物流发展动力。思想观念创新,是物流行业竞争发展的不竭动力。物流作为与高科技产业、金融业并驾齐驱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外资与国内资本争相进入的战略性领域。建设中国特色物流文化需要关注管理秩序的规范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更应该重视对物流深层次理念的创新,只有真正的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才能更好的弥补国内物流企业在技术、信息、设备等方面不利的局面,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中国特色物流文化,应当而且能够从以下方面实现创新。系统优化理念,重在从系统最优出发,提高系统诸元的匹配性,实现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技术集成理念,重在从先进性和经济性出发,有选择地整合老旧技术和高新技术,集而成之;这些先进物流理念的创新与应用,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物流动力,排解物流运作过程中的阻力,尤其是观念和体制方面的阻力,推动物流事业的持续高效发展。2.2.3保持物流生机活力。建设物流文化需要了解物流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多渠道开发物流资源。通过物流文化宣传,可以让更多的物流人懂得并实践这一策略思想。通过加强政府与企业、地方与军队、国内与国外的物流文化交流与合作,合理开发政府资源、军队资源、民营资源甚至国际资源,构建多层次的社会物流渠道,有助于获得更多的物流资源,进而,更好的推进我国的物流事业。
3物流企业的文化主要表现方面
3.1时代文化。与时俱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以改革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以发展引领创新。3.2学习文化。生活工作所必需,进行学习型组织打造。实现心智模式、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的五项修炼。3.3开放文化。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是互联网的基本精神。要改变传统物流企业盲目布点扩规模、埋头苦干拼价格、企业封闭式发展的模式,促进全行业信息开放和数据分享。3.4速度文化。行业、企业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知识、技术和时间的竞争,在行业内建立起追求速度的企业文化。3.5虚拟文化。虚拟化在“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逐渐被关注,具备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3.6融合文化。融合体现一个时代的包容能力。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包容性的融合文化。3.7平台文化。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市场中最后的赢家不是最好的产品,而是最好的平台,具有开放、创新、完善功能的平台文化。3.8网络文化。互为节点,线点互动,专业功能互补,以网络物流整合与集成的系统运作,达到网络集成效应。3.9生态文化。适应环境,共创价值的生态链。电子商务运行的实质是使企业的竞争力不再是规模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素质竞争,因此,企业必须形成能够快速合成新经营能力的内生态和突破企业与市场的边界运作的供应链、生态链。
4物流企业文化创新体现
4.1以创新驱动力为着力点。党的十明确提出,我国若打算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出最新增长点,就需要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又对此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把创新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列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平稳,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物流行业也面临浙革新。只有积极创新才有生存空间。这就要求从技术、设备、组织形式、信息化、物流金融、专业分工等多方面努力创新。在“互联网+物流”的模式下,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中,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运作平台,例如:园区基地平台、电商物流平台,供应链集成平台、协同采购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等,进一步转变了传统物流的运作模式。4.2培育学习型、素质型的物流企业文化。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碰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有的物流公司重视学习型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中、高层,拼命学习新知识,吸收养分,强身健体:有的公司下大力气进行改革,扬长避短,提高整体竞争立;也有企业抱团取暖或者强强联合。这进一步印证了物流企业的成熟度和文化素质在提高。4.3重视人本管理是物流企业文化推进的动力。调动员工积极性被很多物流公司作为调动积极性的最重要任务。一些业内人士也认识到,只有把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即使有困难,也能够顺利克服,因此,“关爱文化、和文化、家文化”等物流企业文化纷纷出台,有些物流企业的职工凝聚力甚至达到了一定高度。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说:“企业无领导,管理无边界,供应链无尺度”,海尔力争把每个员工变成创新中心,这就是一种海尔文化的体现。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被基文聘为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青年创业与中小企业特别顾问时,曾经说:“相比于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创新,他更看重阿里巴巴先进的企业文化”。
作者:赵双喜 单位:山东高速标准箱物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舒化鲁.我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邵志勤.新鲁商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栾永斌.企业文化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边建强.特色企业文化实务与成功案例[M].当代世界出版社舒化鲁,2008.
关键词:物流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4日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往往将主流发展方向放在生产领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竞争不仅仅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提高,而且逐渐转向各种非生产的领域,而物流行业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经济趋势而发展起来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也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引来外资企业的关注,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物流企业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我国物流企业现状
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现代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和对竞争力的理解上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大,我国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发展进一步完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物流行业仍然有发展水平较低、规模较小以及不注意发展综合竞争力的缺陷。
(一)物流企业物流发展规划还不够明确。物流企业在进行企业的物流发展竞争布局时,应该对企业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行一定的规划。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总体的效益保持在最佳的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物流的不同环节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使生产效能达到最大化。在物流业务进行的整个过程中,不管是物流的需求方还是供给方都习惯以传统的结算方式进行资金的结算,这种单笔结算的模式不利于对于总体成本的控制。企业在完成物流计划而进行费用的结算环节时,对于不同环节的不同物流费用进行分别计算,以细化费用的指标,其次再进行物流总体费用的核实。
(二)企业的物流发展规模较小,不能适应经济规模的发展。对于一些生产性或者商业性的企业来说,其对于物流公司的依赖较小。据调查显示,类似的商业企业的物流任务有一半以上都是由企业自身完成的,20%左右的物流任务是由供货方进行执行的,真正由物流企业得以参与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无论是生产性的企业还是商业性的企业,仅仅把总体物流业务中的一小部分包给所谓的物流公司,而不会让某个物流企业经营其所有的物流业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物流公司的发展。物流企业的业务的获得主要集中在干线发运等方面,而且获得生产性企业的业务主要集中于城市内部的仓储和货运等。在物流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不能满足企业独立运行的经济活动。另外,物流企业往往在发展过程中给自身的定位不明确,不利于行业的细化。
(三)物流企业管理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人才保障。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高学历人才的比例较低。在内部的物流管理人才的招聘中,一般要求的学历过高,对于行业发展过程中无法找到符合条件的人才。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中,物流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强大的信息平台的支撑。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条块分割的情况,社会信息化程度很低,不足以支撑本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于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应建立一定的管理供应链。只有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和零售商等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才能使物流企业更好的发展,才能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对这种供应链条的经营,使物流企业缺乏一定的可持续性。供应链的发展需要资金的不断注入,而且还要对生产加工运输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一定的覆盖。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其发展的规模。
(四)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的各种企业也都在进行实力的发展和培养。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企业不仅需要进行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还需要和一些实力强劲的外资企业进行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恶性竞争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物流企业更是如此,面对恶劣的市场局势,应该集中资源,发展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合作,才能获得共同的进步。国外在发展过程中就有很多企业进行了战略联盟的缔结,这样更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优势。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进行系统竞争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往往在这方面做得有一定的欠缺。
二、物流企业竞争力比较
物流企业和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发展有所不同,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一定的独特性。只有在充分了解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之后,才能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一定的对比与研究。
(一)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竞争力的本质研究。从综合方面来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发展完成之后,是很难被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模仿的,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保持一定的主动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在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特征。相对于一些生产性的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或者是一流的技术,或者是某方面的出色产品。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有形的产品,而是体现在无形的物流服务当中。物流行业没有有形的产品,其业务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服务”来进行的。生产性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可能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物流企业主要依靠客户对其的忠诚度来衡量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一些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具备一定的物流业务上的核心能力,但是这种核心的物流技术并不能等同于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是对现有的管理结构的一种整合,而出现的一定的企业价值观。物流企业只有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才能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只有在文化等软实力上体现出一定的优势,才算具有了一定的核心竞争能力。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为市场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在物流过程中低廉的成本和高效的服务都是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在不同环节上工作的完善是支撑整个物流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物流企业的财务能力、服务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物流企业的日常运作当中,要从细节上进行完善,只有和客户建立一定的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才能形成自身有效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可以为企业带来相应的利润。
(二)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竞争力与企业行业的不同。物流企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与生产性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其核心竞争力却和生产性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核心竞争力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体现在无形的服务中而非有形的物质产品中。物流企业的这种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难以被其他的企业所代替。总的来说,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
1、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价值优越性。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价值,只有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运输要求,才能获得客户的满意。企业要尽可能地降低自身的成本,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用优质的服务拴住顾客的心,才能有助于物流企业更加长久的发展,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然会关注客户所关注的核心价值。在服务中把握住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帮助客户实现其所要实现的价值,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竞争力的提升。在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中,一些企业对此并不了解,只是注重相关物流技术的提升,以为技术的提升就是竞争力的提升。物流技术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开发,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服务态度,使客户达到满意,才能塑造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物流企业发展历程中,其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针对顾客的服务过程中,只有显出自身的独到之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生产性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核心竞争力可以依靠在市场上购买材料和机器设备来进行,而物流企业中,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靠的是服务经验的积累,只有日积月累的进行物流市场的拓展,才能实现企业的整体提升。针对物流企业内部来说,要对自身的物流技术、企业文化进行不断的提升,还要建立一定的营销网络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发展自身的业务实力,才能在竞争中获取一定的优势,从而使企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3、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延展性。物流企业在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通过自身软性文化实力的构建,可以较快地进入与物流业务相关的其他领域,具有很强的服务拓展能力。物流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企业营销网络,就可以通过这一关系网络来发展新的业务关系,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例如,在物流行业中的快速货运业务在进行一定的整顿后可以进入现代物流领域利用原有的利益输送链进行相关的运输业务。类似的业务拓展可以扩大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增强物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只有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管理体系,才能促使物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想发展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正视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1]窦坦磊.我国物流企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本文将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1和2012级校外实习学生中选取20名学生和实习企业3名高管为调研对象:3名来自实习企业具有多年物流从业经验的资深管理人士,分别用MA、MB、MC来代表;20名物流相关岗位实习学生,用SA~ST来代表。采用半结构化面对面访谈和叙说分析法(NarrativeAnalysis),将企业和学生的看法及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予以交叉比对,研究结果将分别从两者的观点进行探讨。
1.1实习企业访谈大纲
(1)校外实习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以及造成的问题有哪些?
(2)实习生在企业所扮演的角色、课题与功能?
(3)对于实习生工作表现的看法为何?你对学校或学生在课程规划上有哪些建议?
(4)目前实习生所欠缺的起点能力(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等)为何?
1.2实习学生访谈大纲
(1)求学期间为何选择参与校外实习课程?目的为何?
(2)校外实习前对物流业有何憧憬?校外实习后是否愿意投入物流业?为什么?
(3)实习过程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态度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实习中曾遭遇到的障碍或不适应有哪些?
(4)你觉得校外实习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同学来讲,重要性为何?为什么?你对学校或企业在校外实习课程上有哪些建议?
2实习企业角度看校外实习
2.1企业高度认可
校外实习物流业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专业高级技能人才。MA说:“高职校外实习对企业而言没有所谓的优劣,物流企业急需大量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是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实习生往往能够满足企业短期招工的需要。企业非常认可高职院校校外实习,MC提到,“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后,能够让学生出来参与实践,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再从企业角度来讲,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人士MB认为,“校外实习给企业和学生互相了解对方、双向选择的机会。”
2.2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2.2.1实习周期过短就实习期间而言,MB认为“从专业培训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实习越久越好,不能说,你学会了就再见走人,让企业来不及从你身上得到补偿。”因此,企业偏好实习生工作时间或周期较长的实习生。同时,企业希望与高职院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另外MA也说,“校外实习周期较短,企业对实习生的教育训练有所保留,过于复杂或技术性较高的工作无法完全授权,造成实习学生对企业的不理解”;MC提到,“问题会出现在学生不理解,好像到了职场,认为自己变成是任人宰割摆布的棋子或是廉价劳工。”
2.2.2前期物流职业教育不够MC提到,“在前期教育尚未完全扎根的状态下,经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实习生无心工作将自己界定为廉价劳工无法在工作上创造价值没有成就感无心工作。”企业认为,首先,高职院校前期职业教育充分,实习生得以认知这个行业,认同物流业的基本现状、服务精神、核心价值,有一定的兴趣并已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再来到物流企业校外实习。否则,实习生对企业的认知不清及自身的心态不正确,会出现认为自己是任由摆布的棋子或廉价劳工,出现不快乐的实习过程。
2.2.3与学校沟通不畅MA说,“不能把学生送到企业就没事了,学校如能重视学生参与校外实习的工作表现,并积极进行双方的沟通协调就能合作愉快。”
2.2.4家长不愿意孩子吃苦MC讲到,“很多时候,实习的孩子没怎么样,往往最不满意的是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总想在办公室吹空调,但物流业要到现场,才能接触到实务。”
2.3实习企业“知人善用、量才录用”
MB认为,“要把实习生放在合适的位置,把他放到一个不适合他的地方,会比把他放到适合他的地方糟糕很多,在对的地方他就会如鱼得水,也就是说人尽其才,这样他的实习表现会好很多。”在实习生及产学合作学校的选择上,“企业会主动跟一些他们认为可以提供比较优质学生的学校进行产学合作,以笔者过往的经验去接洽相关业者,也就是说,“如果你够好、够优质人家就会主动来找你。”
2.4实习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MC
讲到,“你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出来的,你要对物流业有兴趣,有一些物流专业的基本常识,接受我们公司的专业训练,其实你只要去上手,事情并不是太难。”MB说道,“说不好听的,没有任何的专业是绝对的,毕竟物流行业进入障碍低,用心学就会啦!”在技能和态度方面,MA讲到,对于实习生“首先要人家愿意教,关键是态度,态度不好,谁也不愿意教。”MC说,“实习生刚刚从学校出来,接受职场很严格的考验,重点是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次要的。”MB提到,“一般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旦到了职场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无法马上派上用场,所以重要的是态度,因为态度决定高度。”高职生在校外实习前已经具有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但进入企业实习毕竟刚接触社会,有很多事情与工作需要从基层做起,实习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及应变能力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所以重要的是待人处事的态度。
2.5课程规划MA和MC
提到,“近几年,企业关注到一个现象,普遍着重于培训少数学生参加全国性比赛,却忽略了教学的本意及初衷;很多高职院校先进的物流实训室看的多、用的少;学生和学校花很多精力在职业资格证书上面,但是否实用也是有待检验的。”要培养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角度,学生除了会比赛、会考试、会考证,还要懂得经营企业;专业技术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MB讲到,“要把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告诉学生,物流企业原来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将来怎么样,学生就知道如果选择了,在这个行业自己的发展在哪里。”MA说,“要让学生知道证书是基本能力的证明,并非绝对的职场实力,在职场上更应该以谦虚的心态学习,重新适应公司文化及工作环境。”
3以实习学生角度看校外实习
3.1选择校外实习
实习生校外实习的主要动机既有学校制度规定也有对自己的期许。SC说,“因为是必修课程,且可通过实习清楚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足”。SE提到,“可以增加社会经验,也可以认识企业状况,也是为了学分。”SH说,“为增进自我工作经历及抗压能力,也可以让自己提前了解社会职场动态及工作内容,以便未来能够迅速适应职场生活。”
3.2参与校外实习的体验与适应
3.2.1人际关系SA讲到,“曾对主管的错误指责不满,但还是忍了下来,继续微笑工作。”SO提到,“刚开始学习很多不会,经同仁教导才上轨道。”SF说,“凭借着大胆与决心,迫使自己与客人沟通,并在平时充实自己业务能力,努力完成客人交办事项。”SI说,“顾客的正向回应则是最好的回馈。”对新入职场的实习生而言,实习过程中有很多地方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一方面需要学校、企业为实习学习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主要是企业领导和员工多多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技术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稳定实习学生的思想,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实习学生要提高认识,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切实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3.2.2企业实习制度制度无论怎样改变,物流业的弹性工时与低薪资,一直是实习生抱怨最多的,每当正逢一般上班族的休假日或节庆日,却是物流业最忙碌的时候,长期的劳务性工作,常令人体力无法负荷。SB提到,“工作时间逼近12个小时,是最无法适应的。”SR说,“因工作需要排班作息不稳定。”SC说,“做的事情与一般员工无异的话,薪水或许可以差一点,但多少都要平衡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如不平衡,会影响实习生的职场表现。”在薪资与工作量无法呈正比的状况下,在对物流行业的认知不足且没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工作心态的不稳定,大大降低了日后投入物流业的热情。
3.3校外实习前后对物流行业看法变化
3.3.1实习前对物流业的看法SD提到,“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学校都会安排到物流企业参观,那时候看到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很轻松且很专业的感觉,想要在这样的环境工作。”SP也讲到,“准备去企业校外实习前有点担心,怕自己能力不足无法上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都对校外实习抱有憧憬,在希望能学以致用的前提下,多半都拥有高度的工作热忱,当然实习生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而倍感压力。
3.3.2实习后对物流业的看法SK讲到,“真正进入企业深刻体验到,物流业工作除了技术性的专业技能外,亦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体力的工作,旺季的忙碌往往会让许多人望之却步。”然而,SJ也提到,“喜欢这项工作的人很快就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般的应付自如。”SI说,“做物流这行真的跟其他人不一样,家人的休假日我们却是最忙的时候。实习后感觉这不是想走的路。”
3.4收获校外实习是工作经验
累加的过程,有满载而归的丰收是必然的,SI讲到,“知识、技能在实习过程中一定会学很多,毕竟我们是新人,很多事情不懂,但是我认为工作态度才是我学到的最大收获,不论在哪工作,态度决定一切,良好态度可以成就任何事情。”校外实习结束后,学生无论在哪个企业和部门,一致认为,除了在专业技能上有收获外,个人的基本操守与职业道德才是重要的内涵,同时,工作态度的表现更是关键,其中,谈到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与互动、应对进退的能力以及处事要细心等收获。
3.5实习生校外实习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校外实习课程结束后,实习生有重新选择职业规划的机会;不变的是,物流业依旧需要大量的基层人力。
3.5.1我愿意继续从事物流行业SL说,“物流企业发展非常快,得到锻炼的机会多,在企业职位上升也很快,虽然起步工资较低,但是随着职位的上升工资涨幅很快也很大,我2013年校外实习后,毕业在该企业工作起薪2500元,半年后3000多元,现在过来一年,职位上升到基层经理岗,工资马上涨到4800元。”SI提到,“学了三年的专业,如果一毕业就投入完全不同的行业产业,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除非真的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否则不会考虑离开此行业。”要将人才留住,除了物流业者提供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及薪资福利外,更要让员工爱上物流行业,择己所爱,爱己所择,为自己所选择的工作负责。
3.5.2我不愿意继续从事物流行业SB说,“物流属服务性行业,必须配合轮班,或是两头班,在实习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忙的时候是下午到晚上,发车和到货时间经常是晚上或半夜,常常感到筋疲力尽,因此,实习结束后告诉自己,我不会再回物流业工作。”SD讲到,“不是我想做的事,物流业很多都是要到现场工作的,我想做那种坐办公室的工作。”从访谈资料分析得知,在参与校外实习后仍有意愿投入物流业的受访者有11人,与过往的研究投入意愿基本一致。同时,发现虽同在物流业实习,但所被分配的实习单位不同,从事的岗位不同,亦会影响他们毕业后的物流从业意愿,多数受访者尽管犹豫不决,仍愿意留在物流行业继续磨练。
4建议
本文建议共分为三大部份,分别从学校、实习学生和企业给出校外实习建议。
4.1对学校的建议本文从课程规划和校外实习课程两方面给学校提出建议。
4.1.1课程规划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有明确的定位,比如基层管理者。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实现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相结合,成为物流业的基层干部。只有定位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才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付诸实施。
(2)在课程安排上要保证实务经验与理论基础的连贯性,物流管理专业按照实习前、实习中与实习后进行课程规划,尽量邀请实习企业人士共同参与。
(3)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最好每批学生坚持在同一家企业三年不断线的校外实习,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大一的2周物流企业认知实习+大二的6周物流企业校外实习+大三的16周校外实习,都在同一家企业进行。这样减少不断重复培训实习生的问题。
(4)保证老师在企业校外工作的机会,这样老师才能跟上物流行业趋势,让授课内容符合学生需求,并不断创新与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高职院校教师纳入企业人才评价标准,使老师实力与学生成就相匹配。
4.1.2校外实习课程
(1)制定可达成的校外实习成就目标,包括基础目标、主要目标及最终目标,让学生有肯定自己的机会。
(2)校外实习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向实习生介绍公司背景文化、组织架构、经营理念、业务性质、服务精神、市场定位。向学生发放实习手册。
(3)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采取“招聘会”形式,让合作企业和实习学生相互了解,双向选择,自己选择的相对比老师安排的来说,学生实习会更主动,责任心会更强。同时允许学生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校外实习,不一定必须是学校推荐的实习企业。
(4)校外实习导师工作到位,帮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熟悉企业工作性质,辅导学生如何面对工作压力,从而使学生针对物流行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5)校外实习期间和结束后进行经验分享,教师通过整理分析,以便掌握最新职场趋势,为校外实习后的课程调整做好准备。同时,经验分享能够帮助学弟学妹们建立校外实习的自信心。
4.2对实习学生的建议
(1)应评估自我条件及职业生涯规划来选择实习企业。
(2)按照学校的校外实习目标和企业的评价考核标准有条不紊的推进自己的校外实习,学到真知,学到本领,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想要的。
(3)借着校外实习的机会,培养自己情绪管理能力及抗压力。
(4)尊重学校和企业的辅导老师,在实习过程中,若遇不适应的任何状况,应主动告知辅导老师及实习企业主管。
(5)认同自己的角色———实习生。必须有职业道德,建立企业对自己及学校的信赖度。
4.3对实习企业的建议
(1)企业人士尤其高层人士,应尽早达成与高职院校进行产学合作对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人才的培养都大有裨益的共识。
(2)企业应指派具有丰富物流行业经验,并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专人,担任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务指导教师,并帮助实习生解决面临的困难。与学校校外实习辅导老师保持实时沟通,积极参与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规划。
(3)企业必须建立其员工和实习生的界线,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4)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规划,制定可行的实习方案和考核标准。培训方案包括技能实习和管理实习,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互适应,保证实务经验与理论基础的连贯性。在实习前座谈会上,实习企业和学校共同确认考核标准和方法,并告知实习学生,以实现真正的校外实习目标。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区域物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50
近年来,广州市物流行业在整体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遭遇行业发展的瓶颈,物流行业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广州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广州市区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物流行业面临仓储用地不足、交通拥堵严重、末端配送效率无法提升等困难,物流公司过去的推广行为,早已不能达成可持续战略的目标,进行高新技术物流、人性化物流、绿色物流,开始作为广州市物流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对广州市绿色物流建设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障碍,结合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物流行业特点,提出了广州发展市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1广州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在建设绿色物流体系、促进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广州市物流企业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工作,绿色物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限于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物流企业的工艺技术条件,广州市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物流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发展绿色物流的要求
在物流技术方面,广州市的物流行业起步比较晚,物流企业的科技程度不够高,广州市物流企业在物流技术、工艺水平和物流装备设施上还比较薄弱,和发展绿色物流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这是导致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较为缓慢的重要原因。另外,现阶段广州市物流企业在逆向物流方面的实践还比较少,也影响了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2发展绿色物流配套机制不健全
发展绿色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物流企业的建设和投入外,需要必要的配套机制,包括评价标准、监督机制、奖励政策等,从广州市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来看,相关的配套机制还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标准不明确。现阶段,广州市针对环保货运测评体系并不健全,无法对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测评系统的不全面增加了广州市政府在开发环保货运进程里的测试以及投入,减少了政府测评以及奖励的主动性。
第二,监管制度不完善。截至2016年8月,广州市还没有针对绿色物流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涉及环保和节能的相关条例、通知、办法中,对绿色物流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要求,但都不具体、不具强制力。由于政府的监管制度还不健全,广州市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建设责任、权利、义务并不对等,不利于广州市物流行业开展绿色物流建设。[1]
第三,激励政策不到位。广州市关于绿色物流发展而出台的文件并不全面,针对环保货运的奖励办法严重缺少,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广州市环保货运的进步。
13包装废弃物重复利用率低
在广州市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流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环保材料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下,物流包装材料废弃物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增加广州市的环境污染,影响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的建设。
根据统计数据,欧盟国家物流行业对废弃包装物、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约为72%,而广州市物流行业此项数据仅为16%左右,存在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近年来广州市物流行业废弃包装物重复利用整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广州市物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
广州市物流行业包装废弃物重复利用低的现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进,政府、企业、消费者都要参与。
14市场缺乏对绿色物流的支持
市场对绿色物流的支持是物流企业加大投入、持续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原始动力和保障,从广州市物流市场的需求现状来看,市场还缺乏对绿色物流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不会显著提高企业社会形象。现阶段的广州物流市场,企业顾客和普通消费者都还没有将绿色物流建设作为衡量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绿色物流建设对企业社会形象改善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企业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的投入。
第二,大部分消费者不存在选择绿色物流的差异化需求。从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广州市物流市场并不支持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这是由于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形成支持绿色物流的消费观念,即使有部分消费者环保观念较强,也无法判断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绿色物流的要求。
2广州绿色物流发展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广州市政府、物流企业的意愿来看,广州市建设绿色物流体系具有较多的积极因素,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政策、市场、企业运营策略、消费者心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物流观念尚未完全确定
从广州市物流行业的整体生态链建设情况来看,整个物流行业尚未形成建设绿色物流的积极氛围,绿色物流观念尚未完全建立,在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文化。首先,物流企业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广州物流企业还没有站在建设绿色物流体系的高度开展工作。其次,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倡导绿色物流的观念。消费者在选择物流产品和服务时,关心的主要是时效和费用,对物流企业是否属于绿色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是否会产生较大的环境负面影响并不关心。同时,政府也没有形成广州市建设绿色物流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在广州市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形成绿色物流建设的理念。
22支撑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截至2016年,家层面还没有针对绿色物流做出合理的、统一的体系开发计划,并没有针对绿色物流的发展做出规划和指导,导致部分行业、地区在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影响了国内绿色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
广州市政府也没有出台针对绿色物流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因此,法律法规体系、整体的规范的缺失,是制约广州市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
23绿色物流人才严重缺乏
发展绿色物流系统需要庞大的优秀人员数量,和传统的物流人才不同,绿色物流需要高度专业化、复合型的物流人才,现阶段广州市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众多,但符合绿色物流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这是影响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24成本因素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
推动绿色物流是需要一定投入的,和传统物流企业相比,绿色物流企业在短期内将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这是由于引进绿色物流技术、搭建绿色物流体系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且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相对应的经济回报,部分物流企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会对绿色物流存在一定抵触。
3广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针对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广州市政府应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使用效率高的办法改善物流企业中拥有的资源流失现象,保障其绿色物流的进步和发展。
31积极促进社会形成绿色物流理念
发展绿色物流的基础是消费者的支持,这就要求绿色物流理念得到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对于绿色物流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广州市应先从全社会形成绿色物流理念出发,推动环保货运的宣传以及推广任务。
311政府和企业加强绿色物流宣传
绿色物流是一种全新的货运经营系统,要得到当地政府、货运公司的共同参与。对于当地政府来看,要建立环保观念,增强对货运公司的监管和引导,应该使用不同的方式对推动绿色物流的必要性、价值进行宣传给建设绿色物流营造环境因素。
针对物流公司来说,应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建立绿色物流模式,要走出“发展绿色物流会增加运营成本支出”的错误观点,应该展望公司的长远利益,把对环保的重视、资源的合理应用加入公司的理念中。
312建立企业绿色品牌
广州市政府应积极帮助符合环保货运建设规定的公司建立绿色品牌,结合当地骨干航运企业数量多、航运物流规模大的特点,以中海物流、中远物流、长荣物流等国有控股物流企业为切入点,开展骨干企业绿色物流品牌建设,通过建设一批规模大、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绿色物流企业,促进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313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实施者是企业员工,如果企业员工不能理解绿色物流的价值和意义,只是简单地执行企业指令,在开展绿色物流不能在短期内增加物流企业收益的情况下,物流企业的绿色物流建设将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因此,广州市物流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促进企业内部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的良性推动力量。
32完善绿色物流政策保障体系
321建立绿色物流评价体系
要使绿色物流在广州市得到顺利的发展,广州市政府应推动制定并推行物流行业“绿色标准”,在充分考虑广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标准ISO14000的规定,制定标准化的绿色物流质量体系标准,推动广州市环保货运健康发展,环保货运质量体系标准应对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作业效率、工艺及技术路线、设备安全、碳排放、包装材料使用等进行科学的规定。[2]
322完善绿色物流监督机制
企业物流的外部性为政府开展绿色监督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广州市政府的环保监督拥有目标清晰、执行力强以及成绩突出的优势,重点要通过下面的角度来施行。
第一,加强对物流运输的统一管理。为了正确行使对物流企业节能环保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职能,广州市政府首先就要解决针对货运公司绿色物流实施状态的多头管理现象,将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绿色物流监管范畴做出合理的统筹规划,明确相关部门在绿色物流管理中的责任、权利、义务,采取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尺度、统一的行动开展针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物流活动。现阶段国内相关立法的数量还比较少,不足以支撑绿色物流的实施。 在国家层面立法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广州市政府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结合广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绿色物流发展规划,制定出针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专门的、详细的办法,整合广州市物流企业环保法律监管体系。
第三,严格排污收费制度和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在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市政府应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物流企业重视节能环保建设,例如,对于物流企业的尾气处理、噪声灾害,广州市政府应收取污水处理金、降噪处理金,保障货运公司能够积极地减少货运行为中的排污程度以及噪声等级。
在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市政府应根据物流企业的类型和能耗情况,针对设备落后、能耗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生产工艺落后的物流企业更新设备、升级工艺,降低高能耗物流企业的碳排放水平,促进广州市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3]
323完善绿色物流奖励机制
想要让物流公司环保变成一种习惯,广州市政府还要推出奖励办法,促进物流公司的环保型改革。
第一,实施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为政府鼓励公司活动的最基本途径,同时还是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公司生产工艺升级的有效途径。在建设绿色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广州市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财力较为充足的优势,开展合理的“绿色补贴”,通过政府奖励和专项补贴的方式,提高企业开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
第二,制定激励性的税收政策。对于各种类型的资源,广州市政府可以在国家税收制度框架内,对物流企业采用具有一定差异的税收政策。针对油、气、煤等不可再生资源要收取更高的税费;针对普通的金属以及非金属资源可适度征税;基于可以重复利用的各同资源要降低税收或者免去税收;针对环保货运模式、环保货运器材开发启用减税模式。
33提升工艺技术水平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331提升绿色物流技术水平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广州市要想推动绿色物流发展,一定要提升加快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多种货运途径的衔接,全面提高综合货运的水平,完善交通体系,并且还应该提升物流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建立绿色、环保的物流信息平台。细来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开展实施。
第一,广州市政府应加大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对管道、铁道、公路、航空、水上以及便利货运等设施设备的完善工作,提高广州市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为绿色物流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第二,应充分运用不同货运模式的衔接,采取不同的货运途径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大力提倡联合运输,加速完成综合道路建设任务。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推广发展迅速,广州市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应将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作为重点,加强在充电桩、电动汽车专用设备方面的投入,在降低物流行业石油消耗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和噪声污染。
332鼓励企业使用可循环包装材料
近年来,使用可循环的包装材料已经成为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循环包装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降低物流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有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包装成本,广州市政府应积极使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可循环包装材料在物流企业中的使用。针对国内物流绿色包装材料市场的现状,广州市政府应在鼓励物流企业使用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吸引并扶持本地企业开展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促进广州市绿色物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4]
34加强绿色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
绿色物流人才除了要掌握传统物流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必须树立环保理念,具备能够帮助企业发展物流绿色化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针对广州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广州市政府应统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建立不同层次的培养体系,为广州市培养发展物流绿色化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加强高端物流人才的引进,通过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投入,提高物流行业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制度分析及借鉴[J].生态经济,2013(7).
[2]李国旗,刘思婧城市物流设施的多属性特征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2).
[3]李建军区域物流协同成长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4]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5]陈雨露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所存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5(7).
[6]邓兴栋大城市扩张与城市物流发展演化及调控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8).
[7]冯学英浅议绿色物流[J].北方经贸,2015(8).
[8]胡世源浅谈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8).
[9]马金麟,陈龙基于FCE-DEA-AHP的城市物流绿色度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3).
[10]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交通出版社,2011
1 必要性分析
1.1 物流行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的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着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每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物流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求同学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学徒制这种教学模式从内容到方法正是符合时代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在学徒制中强调高职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融合到操作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念素养和操作技能。
1.2 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的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物流学科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比重较少,隐性的行业技巧知识更多更重要,而且和其他专业相比要求同学们能灵活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工作任务中,根据我们对物流企业所做的调查,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强调从业的经验,而对知识的掌握要求较少,根据物流专业的这个特点,就要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个实践能力就是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解决物流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徒制这种教学模式就强调对操作性能力的学习,而且它是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课堂上就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和实践工作内容,教师或由专家示范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将思考过程外显给同学,然后同学们可以进行模仿,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处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3 现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问题
由于物流管理属于一个新兴学科,其知识和理论体系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实训室建设投资大,学校普遍缺少专业化的实训设备。教学中理论多,操作少,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对现场实际了解甚少,严重欠缺实际知识与操作能力,难以尽快胜任现场工作。这也导致了就业问题,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市场中出现了数量上“供大于求”、结构上“供小于求”之现象,学生很难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门学生都选择放弃物流管理本专业工作,进行跨专业就业。
2 可行性分析
2.1 企业的合作与支持
推行现代学徒制首先要获得合作物流企业的理解和支持。高职院校在与物流企业合作过程中总会感到“一头冷,一头热”,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与热情,目前物流行业普遍利润较低,一些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是为获得学校的廉价劳动力,对培养学生认识不足。如何提高企业的积极主动性,除了高职院校要向合作企业讲明现代学徒制对行业发展的好处,积极诱导,也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给企业提供一些优惠与约束。被当成“现代学徒制”范本的德国,在1969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严格规定了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而实施“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而现在越来越受关注的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营,采用商业化拨款方式,即根据学徒的人数、开设课程的数量与培训的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拨款。显而易见,无论是德国的法律保障以及就业资格准入,还是澳大利亚的政府拨款,都是国家层面规则的设立和政策的保障。对中国而言,目前这些都是空白。
2.2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构
现代学徒制要求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的变革,培养模式的改变也就需要新的课程体系。作为物流行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行业培养标准,目前常见的形式是某个高职院校与某个行业企业制订人才培养标准,这样也导致相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标准不统一。英国的培养模式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现代学徒制作为英国技能教育发展规划的建设核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学徒制项目的实施须以相关行业领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Apprenticeship Framework)为依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徒制项目的招生要求、起止时间、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所获证书等各项要素。据英国行业技能协会联盟(Alliance of Sector Skills Council)的定义,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是对实施学徒制项目所需满足各项标准的汇总,其制定目的在于保证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质量持久性以及与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相契合。可以说,框架体系的制定过程堪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石。
2.3 专业教学团队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法;物流教学;综合素质;物流管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08-02
1“引导文教学法”的介绍
1.1起源和简介
由德国职教引入的“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行动导向,即根据行动引导文完成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要素主要包括引导文和引导问题。引导文是由教师总结的文字,包含了在学习工作中所必须的信息,如文献、资料、总结等,教师通过引导材料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以期实现教学中“导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目的;引导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可从引导文中得到信息和提示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来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学习目的。
具体来说,“引导文教学法”的元素包括:
(1)引导文。是由教师提供的学习工作资料,可根据学生的程度来确定其难易程度。
(2)引导问题(或称引导步骤)。由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和所给材料提出,可从引导文中得到信息,借助其回答这些问题。引导问题的设计应当注意:一是要与工作技能有关,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二是要有一定难度,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三是要能推动学习;四是问题应该清楚具体,学生不能看不懂;五是应是学生能根据问题进行独立加工和完成的任务;六是在解答中能考虑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
(3)制订学习工作计划。根据引导文和引导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制订一份完成教师在引导文材料和引导问题中布置的学习工作任务,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完成自主学习。
(4)控制表。学生自主学习后,由教师做控制表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控制表可以是书面考核,也可以是实际工作检测。其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掌控,并及时根据学习的进度和效果进行教学难易程度的修正,给出适当的教学引导。
根据上述要素,“引导文教学法”可分为六个步骤来实施:收集信息—制订计划—讨论—执行—控制—评价,通过引导文的信息去寻找引导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工作过程和规划来完成任务。
第一,收集信息: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材料,去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或其他信息;
第二,制订计划:根据学习和工作任务,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学习工作计划表,对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进行合理规划;
第三,讨论:围绕学习工作任务,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办法;
第四,执行:根据工作计划和讨论结果,进行任务和问题的实施;
第五,控制:一方面,学生对工作任务的执行进行检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控制表对学生的任务完成和进度进行掌控;
第六,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对任务完成的评价。
“引导文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明确工作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学会把握工作节奏;掌握独立处理信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小组中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对工作结果的控制。因此,它是一种注重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1.2“引导文教学法”的优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文教学法”通过对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相关要素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为教师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启发式、研讨式、小组式、问题式、案例式的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供有效的教学途径。
通过该教学方法,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有:
一是使学生掌握工作过程中的责任;二是把握工作节奏;三是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对工作基本性和创新性的规划能力;五是执行规划的内容;六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是增强小组中团队写作能力;八是对工作结果的控制;(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九是对任务完成的成果或失败的预期;十是引导学生对完成结果的原因分析。
2引导文为何适用于物流教学
2.1“引导文教学法”在物流学科中具有广泛适用性
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在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信息处理、配送等方面都是物流功能作业,物流现象具有普遍性。因此在物流管理学科中引入“引导文教学法”具有:
(1)教学资料获得的广泛性:物流现象广泛存在于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作为引导文的资料和信息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
(2)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大量的行业素材可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引导文教学法”的优势。
2.2“引导文教学法”顺应了物流行业工作的认知规律
物流工作的完成需要大量实践经验或体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培养从业人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引导文教学法”能够顺应这种认知要求,设置跟专业知识有关的引导问题,提供有关的资料或者查找信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物流的有关现象和工作要求,达到对物流行业和具体工作的认知。“引导文教学法”在物流行业工作的认知规律中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2.3“引导文教学法”有助于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
物流人才主要包括仓库管理、运输配送管理、报关报检、单证操作、客户服务等综合型、技能型的管理和操作物流人才。物流行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其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要求表现为:
(1)具备跨学科的行业知识,如不仅需要掌握物流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国际贸易、统筹规划、生产制造等了解或者精通;
(2)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具备优秀的服务理念是现代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重要考量指标,此外,还包括安全意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可见,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现代物流、外贸物流等基本知识,具备物流运输、仓储、信息处理、港口物流等操作技能,能从事操作与管理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货运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我们的教学培养目标。为此,通过“引导文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引导问题的思考和寻找答案的过程,对物流运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切身体验和思考,具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才能够胜任物流工作的需要。原有的单纯理论讲授或是纯粹的简单技能训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引导文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概论》中应用举例——以课题“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企业”为例
3.1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企业”这一课题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大纲和教材给出相应的可获取学习资料的引导文,并设计相关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学习目的。
3.2教学设计内容
引导文: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企业
导言: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含义、特点、分类、优势和发展模式等。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产生的背景;
(2)第三方物流的形式和专业优势。
2.能力目标:
(1)能够结合物流的功能要素等知识对物流公司的服务项目进行识别;
(2)初步掌握筛选物流公司的步骤和影响要素。
3.素质目标:
(1)良好的语言表达;
(2)能够收集物流业务开展所需的信息;
(3)树立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
信息资料:
1.定义:书本××页;产生背景:书本××页;
2.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选择步骤:书本××页;
3.网络收集:如百度搜索“物流公司百强”,然后登陆这些公司的网站查看有关企业信息。
学生任务:
1.怎么认识第三方物流?判断哪些活动为第三方物流活动?(给出例子)
2.为什么要引入第三方物流?对生产企业有什么好处?
3.第三方物流的提供者可由谁充当?共有几种类型?主要提供哪些物流服务?
4.从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看物流外包,能给供需双方带来哪些好处?哪些是供方的需求,哪些是需方的需求?(看图连线)
5.课外调查一家物流企业的有关资料。了解和熟悉公司的以下内容:
(1)公司的简介:名称、规模、理念;
(2)公司的服务内容:物流项目、服务领域;
(3)公司的优势:如何招揽客户和吸引人才。
6.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选择过程:通过案例分析第三方物流引入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各项条件。
3.3应用说明
第一,引导文要尽可能表达清楚,任务明确;
第二,尽量不要设置不符合要求的引导问题:
①不要涉及只用对或错判定的问题;②不要过于简单的问题,问题不应包含答案;③问题不宜太概括,使得学生无法下手;④不宜过于复杂,一个问题对应一个任务;⑤不能无法理解,避免令学生不能理解的概念,如果需要这些概念,则应解释;⑥不要引导学生走向错误方向。
第三,教师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尽量只起到引导的作用,注意观察和掌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进度,并对工作结果作出正确的积极的评价。
3.4实施条件
该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1)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教师要按照六个步骤,每一步与学生一块实施,做好引导者。
(2)要求学生有专业基础,有收集信息(如书刊、网络)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学生必须事前具备一定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前期知识储备。
(3)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只起咨询和辅导作用,给学生布置任务后,教师以观察者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教师要准备好主题、引导文和问题的具体材料,提前设计很多材料,并做好有关计划。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