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气污染小知识

空气污染小知识

时间:2023-07-24 17:0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气污染小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气污染小知识

第1篇

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阶段学习的化学。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空气》是学生常见的,接触到的具体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开端,在整章乃至整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日后学好化学的关键。

而我在讲授这一节课时,跳出了以往的的僵硬 的知识灌输的模式,而是结合课内外知识,采用实验、讨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及各种活泼的形式,用准确、生动、形象流畅的语言加以表述,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急剧上升,在学生认识和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第一、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

本节通过演示实验 :“空气在氧气含量的测定”验证了空气中含 约1/5的氧气,引出人类对空气组成的认识过程,从而导出了空气的组成以及各种成份的体积分数 。阐述了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现实意义。在学习这一节时,(一)要了解空气组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作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能力;(二)是要重点掌握空气的组成和各成份的体积分数 ;(三)是要真正的树立起环保意识,要认识到人类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和排放污染物,超出大自然的自净作用和承受能力时,必然会受到大自然 的报复和惩罚,进一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四)是了解惰性气体演化为稀有气体的过程,树立辩证发展的思想。这四点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其次,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空气是人类、动植物必需的天然物质和生命支柱,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热胀冷缩会感到风的存在,很多物质在空气中点燃会燃烧,隔绝空气时又会熄灭,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蜡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羽毛在空气中飘动,人类、动植物隔绝空气无法生存,这些自然现象和小学的常识已使学生知道了空气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从化学知识角度来看,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空气的组成,所以空气的组成就是本节的重点。绪论课已阐述过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所以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也是本节的重点。同时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组成的历史过程的学习和对科学家探究方法的了解,要逐步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辩证观,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探究科学发展知识的能力,这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当今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在我国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防治大气的污染也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第二、教法及教学特点

1、

STS教学尽可能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对周围事物 产生兴趣和爱好,并关心周围的一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实验探索为,灵活并用讲授法、指导阅读法、作业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整个教案按以下过程设计

引出新知

设疑、启发

实验探索

探求新知

归纳小结

引深

应用新知

练习

知识小结

课堂思考

知识拓展

设计家庭实验

课外调查

知识反馈

作业布置

(一)引出新知

通过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让同学自己回答空气作用,空气的成份有哪些?是谁怎么样发现的?我们能不能回到几百年前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成分?这里用简短的设问,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明确了思维方向,激发了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知求欲望, 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探求新知

[增补实验]如右图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

槽中,用抽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掉一部

分观 察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由于初三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压强知识知之甚少,对下文由现象水面上升1/5,而得出空气体积减少1/5的结论的形成,成为障碍,设计此实验可避开压强知识,让学生自己由现象得出结论:钟罩水位上升是由于,罩内空气体积减少,且空气体积减少多少,水位就升高多少,为下文结论的形成作好了铺垫。

[实验 2-1]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装置如图所示。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 水面

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 燃烧

匙内盛过量的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

内,同时塞紧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指导学生以观察现象,及由现象分析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此过程通过 组与组间的竞答,使学生准确而完整地得出了结论,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如下问题(1)空气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它们的体积分数各是多少?(2)是哪国的哪些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的稀有气体学生知之甚 少,首先我介绍了稀有气体的组成,接着告诉他们稀有气体过去被称为“惰性气体”,原因是由于这些气体不可与其它物质反应,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通过实验认识到这些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其它物质反应,才改名为稀有气体,由此启迪学生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

其次,我通过讲解稀有气体的用途:广告牌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体育场石英玻璃中充入氙气的氙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灯强几百万倍的“人造小太阳”,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们回答第二个问题后,向学生介绍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和艰苦历程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号召同学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 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人云亦云的科学态度。

到此为止,同学们对空气的组成有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特别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断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气化碳的平衡。

再次引出问题:空气的成分是不是一尘不变的?是什么改变了空气的成份呢?由学生自己积累的生活常识和课外知识,抢答出污染空气原因,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污染空气的原因 :有气体和烟尘

在此基础上我作了补充和总结:空气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当人类大量地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时,会改变空气的成分,使空气污染 ,从而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和挑战,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分为粉尘和气体,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要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气的意识。

然后我又补充了课外小知识:空气污染实例

据统计,一个 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次,吸入的空气量约10 立方米,大约是每天摄取食物重量的10倍,人不吃食物可以活3-5个星期,不饮水可以坚持5天多,不呼吸空气,短短的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害 ,它可使人急性中毒。1952年12有份伦敦上空接连几天被大雾笼罩 持续不散。从家庭炉灶,工厂烟囱排出来的烟尘和有气体都被封盖在低空扩散不出去,污染物不断积蓄,浓烈的煤烟和硫黄熏得人们咳嗽不止。成千上万的人急剧发病,患者开始发烧,呼吸困难,皮肤发紫,胸部可以听到水泡音, 短短的几天内就有四千多人死亡。空气污染的教训是惨痛的,它向人们重重地敲响了保护环 境的警钟。

此时同学们再次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何等地重要,如果不保护好环境历史必然重演 。如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如何从我做起?学生情不自禁地发表见解。

整个探知过程中我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凡是学生能回答出的由学生说,说不完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 ,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使同学们在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三)应用新知

给出了5道小题,前两题是本节的知识点, 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功, 而后三题重在考察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空气的组成及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源及环保、空气组成的发展史及稀有气体等,所涉及的问题重在观察实验,建立概念,理解和识记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原则,重在培养学生和能力

(四)知识小结

通过梳理本节知识空气成分的测定、体积分数及它成污染根源与防治方法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掌握本节知识点,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五)知识的拓展

1、思考题: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中钟罩内水位上升不足1/5的原因有哪些?目的使部分优生“吃饱”,能力进一步提高,此题重在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家庭小实验: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测定空气 成分的实验,并动手做一做。此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课外调查:通过调查你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析造成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想一想什么方法可发减少污染?此题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中的化学,使学生将课内、外知识溶为一体,由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心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知识的反馈(布置作业)

作业的设计紧扣大纲,突出重、难点,并通过系统 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 面,进一步促使他们将知识转为能力。

三、教法及教学特点

1、

STS教学尽可能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对周围事物 产生兴趣和爱好,并关心周围的一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

烟花炮竹三宗罪:

空气污染――

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明显增高,形成烟雾,影响可见度;形成硝酸小液滴,产生酸雨。

在没有燃烧完全的情况下,会释放更多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增加细粒子的浓度,也就是常说的“空中杀手”PM2.5。

危害健康――

刺激人的眼、鼻粘膜,呼吸道等,严重可进入肺部,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经常生病,严重损坏我们的健康。

噪声污染―― 使人听力下降,甚至导致耳聋。

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使人急躁、易怒,还能造成疲倦、影响睡眠。

固体废弃物污染――

垃圾量成倍增加,满地纸屑、烟尘,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也加重了节日期间环卫工人的负担。

小知识:

烟花鞭炮之所以会产生耀眼的白光、银光,是因为加入了金属铝和镁;如果需要产生彩色的光,有色金属更是少不了,而重金属和稀土金属的焰色效果最好,所以越是那些漂亮好看、鲜艳夺目的烟花,含有的金属越多(或越是有毒),产生的危害也就越大!

为此,我们国家各地先后出台了“关于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卡通:有没有一种既没有危害又能代替烟花炮竹的东西呢?

当然,电子鞭炮就是这样一种代替传统鞭炮的电子产品。

电子鞭炮好处多――

它安全、无污染,

不但不会发生火灾等事故,对人造成伤害,

还能重复“燃放”呢,

省钱又环保,真是太适合小朋友啦!

另外,人们现在正在研究和推广一种“无烟烟花”

它是通过物理原理来产生美丽的烟花,内部利用充电电池提供电源。其“燃放”效果可与传统烟花相媲美,最重要的是完全没有烟雾!

以后,小朋友们不用出门,在屋子里也能放烟花了。让我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吧!

国外节日也放烟花爆竹吗?

韩国:氛围祥和、严格立法

韩国人也过农历春节(称作旧正),但没有燃放鞭炮的习俗,节日期间都在平静安祥中度过。即使偶尔有燃放鞭炮烟花的时候,也绝对看不到那种“震天动地、硝烟滚滚”的场面!对违反规定者,按情节严重,进行罚款。

美国: 根据地区分别管理

全美国50个州里只规定39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允许在遵守有关法律的条件下燃放,还有5个州只允许燃放某种指定的烟花,而在纽约州、新泽西、特拉华等五个州则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第3篇

如果是初次接触,“PM2.5”这一串字符也许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得益于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和微博网友的爆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表达天气的新词,以及北京连续数日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PM,即Particul ate Matte r,意思是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们大约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以至于我们肉眼看不到它。但这种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物质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的影响。

在汉语中,与PM2.5对应的词汇是阴霾,包括灰霾和雾霾。PM2.5是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可以充当大气物理学中所说的“凝结核”,吸附周围的气体、水汽和有机物。当PM2.5吸附气体、固体和少量水汽时,就形成令天空灰蒙蒙的灰霾;当它们吸附大量水汽时,就形成白茫茫一片的雾霾。小颗粒成为大麻烦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雾霾,能见度下降到了5米以下,这使得伦敦的交通几乎陷于瘫痪,警察不得不点燃火把,在大雾中指挥交通。当阴霾尤其是雾霾严重,能见度低于10米时,人的正常行走都会受到影响。雾霾发生时,飞机难以正常起降,高速公路如果不及时封闭可能发生“连环撞”的悲惨车祸,水上运输也受到影响。翻阅新闻,冬季里时常有因为阴霾天能见度低而发生的交通事故。

雾霾还会导致污闪现象,影响供电安全。PM2.5包含不少可溶于水且可导电的盐类化合物,它们附着在输电线路的绝缘层表面上时会形成一层导电膜,在强电场作用下出现的强烈放电现象,这也是冬季电力系统电能损耗高的重要原因。污闪还会导致高压输电线路短路,从而引发变压站跳闸而导致大面积停电。1990年2月10日~21日,华北平原北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一带出现严重雾霾,华北电网发生大面积“污闪”灾害,京津唐电网掉闸147次,北京200家工业大户限电停产2天,628列火车未能正常运行。“空气杀手”越小越危险

更严重的是,伦敦的那场雾霾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爆发,短短4天内就死亡了4000多人。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也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阴霾灾害。

伦敦的阴霾灾害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空气污染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十分注重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并对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e,总的悬浮颗粒的简称)和PMIO(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进行监测。既然PMIO的包含PM2.5,为何现在只特别关注PM2.5呢?这是因为直径越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大于2.5微米的PM10只能进入肺部的气管和支气管,而PM2.5会直接进入肺部的气体交换区肺泡,并存留在肺的深处,可能引发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

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曾经对50万人追踪了长达16年后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之下,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增加8%。研究人员推测,PM2.5作为载体将有毒物带入呼吸道,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支气管黏膜和肺上皮细胞突变而产生癌细胞。另外,PM2.5容易引起不良的免疫反应,增加人群对肺癌的易感性。

细小的PH2.5不但会堆积在肺泡内,甚至可能穿过肺泡上的血管进入血液。PM2.5中的重金属、无机盐、芳香族化合物等多种有毒污染物,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到人体各处的组织和器官,影响人体健康。PM2.5对幼儿的伤害很大,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因此,在阴霾浓重的早晨,如果可以,尽量避免到户外去运动,以免吸入大量的颗粒物,造成肺部的不适。城市为何更易灰蒙蒙

小时候,总喜欢仰望天空:蓝天、白云,干净又透明。而如今再抬头看天,再怎么努力也穿透不过这灰蒙蒙的一片。环境监测显示,2009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三分之一空气质量不达标。2010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2001~2006年PM2.5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华北、华东地区是PM2.5污染的重灾区,年均浓度都在60~80微克每立方米。为什么城市的天空比乡野更容易形成阴霾呢?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也使城市上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导致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这种现象在冬季尤为明显。浮尘是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流动,而逆温现象导致城市污染物聚集在低空中,不能向高空扩散,这也是冬季阴霾天更多的原因之一。当然,冬季更容易形成阴霾天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气温低,水汽容易在PM2.5表面凝结。

同时,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城市的空气流通减弱,PM2.5等颗粒污染物不能有效向城区扩展稀释。城市也逐渐成为钢筋混凝土的“森林”,绿地尤其是树林的占有率很低。而植物对大气污染有净化和调节作用,植物叶片可以大量吸附浮尘。因此为了减少阴霾,我们必须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自然调节能力。PH2.5日常防护小知识

第4篇

摘要:以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常见的环保主题为例,以英语技能大赛口试部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为切入点,设计任务,通过分解目标、降低难度、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上的欠缺,设计多种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顺利完成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竞赛环节,最终使原本只有“尖子生”才能参与的技能大赛成为普通职校英语课堂的教学素材。

关键词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环保主题

作者简介:张小雨,女,南京卫生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30-04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1]自2008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与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一年一度的比赛集训,选手不论在知识储备还是技能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是大家争抢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英语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语言学习最高规格的比赛,代表着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和语言运用的最新要求。因为比赛要求较高,每个学校只能有个别“尖子生”参赛,而大部分学生因为能力不足被挡在了技能大赛的门槛之外,没有享受到训练中新思路新方法对英语学习技能提高的乐趣而从中获益。[1]所以如何将难度颇高的比赛试题分解成一个个易于在课堂环境下操作,并且在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任务,多角度多方面弥补学生能力的不足,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最终让学生完成总任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环保主题为例,以技能大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为切入点,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辨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上的欠缺,设计了多种活动作为学生最终完成总任务的铺垫,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各种活动设计顺利完成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竞赛环节,最终将技能大赛试题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以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带动课堂教学改革。

一、技能大赛的任务要求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口试竞赛由两部分组成: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需一组两位学生共同完成。通常情况下,在情境交流竞赛中,一组学生在准备室中观察一组4幅图片并充分准备,20分钟后,A学生要在1分30秒之内将这4幅图片所表现的故事内容用清晰、流畅的英语表达出来,B学生则需要回答评委们就图片提出的问题。在职场应用竞赛中,两位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材料共同完成一个任务。A、B学生各自拥有一部分信息,他们必须在20分钟内用英语交流,了解对方获得的信息,并共同理解判断,达到任务要求。然后由A学生形成一份3分钟的英文报告向评委呈现,B学生要回答评委提出的与任务有关的问题。

这两部分任务难度相当大,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情境交流环节,学生需要理解图片的内容,然后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图片内容补充深化成为一个严密的、符合逻辑的故事。(2)语言表达能力。在两个环节中,不管是讲述故事还是形成汇报,学生都必须用英文流利地表达思想并阐述做出某个判断的原因。这两部分内容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语言的精准度和逻辑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阅读能力。在职场应用中,A、B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读懂材料,掌握关键信息。(4)语言交流、团队合作能力。作为团队任务,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合作交流消除分歧、形成共识,达到任务要求。在职场应用环节,学生们更是全程必须使用英语交流,用英语顺畅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共同形成某一个观点。(5)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A学生完成故事讲述或者报告之后,B学生必须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问题中既有与任务有关的问题,考察两人的合作与交流;也有发散性问题,需要B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并给出全面、有逻辑性的回答。从以上要求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由此可见,英语技能大赛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也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所追寻的目标和方向。

二、课堂教学设计助推能力提升

英语技能大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各种能力要求设计任务,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初步达成技能大赛任务目标,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图1的图片描述中,学生需要浏览每幅图,在对重点信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去串联这些重点信息,用精准的语言描述每一幅图片。然而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只描述图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故事生动、合理,有新颖的开头和结尾,同时心理活动的描写、每幅图之间流畅的转换和衔接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与流程图,帮助学生搭出整个故事的框架,提醒他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考虑图片之外的内容,提高故事的品质,在有限时间内更好地讲述故事。

以环保主题为例,学生需要描述下列图片,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图片1:一个公司职员(Jack)偶然发现,空无一人的会议室里,灯、空调、电脑都开着。

图片2:在厕所里,没人用的水龙头没有关紧,一直在滴水。

图片3:4月17日(公交地铁上的电视显示今天为4月17日),公司职员上班途中,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看到“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宣传公益广告。

图片4:和同事一起设计海报,并在公司里张贴,倡议改变行为、节约资源。

环节设计如下: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of four.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Fill your answers into the blanks.

Questions:

1.Can you suggest a beginning and an ending of this story?

2.What happened in each picture?

3.What did Jack think in each picture?

4.How to connect each picture into a whole story?

(二)语言表达能力

不管是在情境交流还是在职场应用环节,它们的最终任务都是依靠流利且正确的口语来呈现。所以在故事框架已经设计好或者信息充分交流的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完成“说”的任务。但是大部分学生无论在词汇量上还是句型表达上,很难达到几分钟的演讲要求,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活动设计给予帮助并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表达。

以情境描述为例,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设计活动要求4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位学生负责一幅图片,所有拿到同一幅图片的学生重新分组坐在一起,形成专家组,根据提示,讨论这一幅图片的描述方法。然后各专家组的成员回到原始组,将已经经过反复修改、能够较为完整呈现的单一图片向原始组另外3位成员讲述,并由他们提出意见再次修改。同时,每一位学生也应该从其他学生对于图片的描述中激发灵感,为完整呈现故事做好准备。另外,每一组4位学生要集体讨论故事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为升华故事主题,达成情感目标做好准备。

这一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在获得词汇提示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完善对每一幅图片的描述。另外,与老师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同龄人的建议,降低第二语言习得的焦虑感,有利于学生发挥,更好地描述图片。

环节设计如下:

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Choose one picture(Each student in groups of four should choose the different one.)and sit together with other students who choose the same picture.Try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as detailed as possible and help with each other in languages and details.Then sit back to your original group and describe your picture fluently and vividly.Make an adjustment if others give you suggestions.After that,tal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is story.

The words,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you may use:

(三)阅读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在职场应用环节,A、B学生必须分别阅读各自材料,并填写表格。因为部分学生阅读能力有限,没有办法判断重要信息,也缺乏定位重点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设计表格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辅助工具。他们只需要根据表格要求在各自材料中寻找对应内容,就能轻松掌握材料的重点信息,为双方接下来的顺畅交流打下基础。本文以环保主题职场应用练习为例,设计表格帮助学生找出材料中重点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在表1中(Table 1),A学生必须阅读材料,填写人名、行为和结果等;在表2中(Table 2),B学生必须阅读材料,填写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

学生之间交流信息是否顺畅、正确,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在明确自己手中材料的重点信息之后,学生们必须交换已经获得的信息,并且从搭档手中获取他人的重点信息。经过上一环节的准备,学生对各自手里的信息已经非常了解,但是他们也许并不清楚为了完成整个任务需要从对方手中得到哪些信息。所以教师设计表格提醒学生应该去交流哪些内容,确保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对于信息的交换可以非常明确并且高效,哪怕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也确保了交流的顺利进行。在表1(Table 1)、表2(Table2)中,学生必须从搭档手中获取信息,才能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的填写。

以解决以下任务的设计方案为例。

任务呈现:

中国目前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你决定设计一款海报在社区(幸福社区)宣传缓解空气污染的小知识。你手中有一份针对幸福社区居民的调查报告,总结了他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典型案例(例如:Jack习惯开大油耗汽车)。你的搭档手中的材料展示了很多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请与你的搭档沟通,总结出符合幸福社区居民实际情况的能够有效缓解空气污染的方法,并设计海报加以宣传。最后请在3分钟之内陈述、解释你的选择。

环节设计:

Work in pairs. First, you read your own passage individually, conclude the main idea and fill in Table 1(The first three columns)and Table 2(The first two columns).

(四)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环节中,在一位学生陈述故事和报告后,另一位学生需要回答评委现场提出的几个问题。在技能大赛中,选手几乎没有思考时间,必须立刻给出答案,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反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课堂环境中,大部分学生达不到竞赛选手的水平,所以教师将现场提问改为小组讨论,降低难度。学生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对几个发散性问题进行思考,并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吸收所有组员的想法和经验后,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可行性建议,在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

以职场应用为例,环节设计如下:

Please discuss in groups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ased on the task.

1.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when you are making the final decision?How can you overcome them?

2.Do the residents in your community have some environment unfriendly behaviors?What are they?What can you do to help them adjust their behaviors?

3.Can you give some advice to government for better air quality?

三、结论

本文以英语技能大赛中常见的环保主题为例,以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为切入点,设计活动与任务,将难度较大的技能大赛试题分解成适合在职业学校普通班级里操作的小任务,弥补学生在各方面能力上的不足,帮助他们完成竞赛试题。经过一系列小任务的铺垫引导,大多数职校生能够完成技能大赛试题,感受到英语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通过教师的设计,原本高高在上的技能大赛试题可以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所有学生受益。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提高所有学生的技能水平,这才是技能大赛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土壤pH测定;pH计;土壤酸碱度计;pH试纸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9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沪教版教材(2012年11月第1版)中对“土壤pH的测定”略有涉及。说略有涉及,是因为提到“土壤pH”的地方只是寥寥几笔:第37页表7-2列出了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第65页的“整理和归纳”中第一条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对土壤进行pH测定有何实际意义”。但是文中对其测定方法却只字未提,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也颇感疑惑。笔者认为,土壤pH的测定方法的了解在学习溶液酸碱度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 土壤pH测定在沪教版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pH”,又名“酸碱度”,即“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因此pH的测定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才比较有意义。在第七章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中,其标题就已经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意识,而课本32页与36页的“活动与探究”中设计的实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所用待测物均是溶液。在说到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时,给出的表7-1仍然是人体的体液pH范围,但是接下来的表7-2中却给出了几种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由此引出土壤pH的概念。土壤的常态并不是溶液,因此,了解土壤pH的测定方法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接着在第七章第3 节“几种常见的盐”中再次由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引出用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知识。因此土壤pH的测定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周围的土壤是否酸化了。

最后在第九章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中通过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对空气的影响介绍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再次解释了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如此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的联系,并突出强调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但是,pH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生活中需要测定pH的物质也非仅有水溶液一种状态,因此,了解多种测定手段和新兴测定技术、设备对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pH测定的一般方法

1. pH指示剂法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pH指示剂,不同的指示剂根据不同的pH值会变化颜色,根据指示剂的研究就可以确定pH值的范围。这就是初中阶段最常使用的pH试纸对照标准比色卡的方法,其过程为:用玻棒蘸一点待测溶液到pH试纸上,然后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对照比色卡得到溶液的pH值。

该方法在测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pH试纸在测定前要保持干燥,以免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2)玻璃棒每次使用前都要用蒸馏水擦洗并擦干;

(3)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后时间不可过长,应在接触后半分钟内开始读数,防止时间过长,引发后续反应,引起指示剂的其它颜色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4)不要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因为试纸浸入待测液会有指示剂流失,从而导致所测值不准,而指示剂流失的同时,会污染待测液。

(5)pH试纸不能够显示出油份的pH值,由于pH试纸以氢铁制成和以氢铁来量度待测溶液的pH值,但油中没含有氢铁,因此pH试纸不能够显示出油份的pH值。

pH试纸有广泛试纸和精密试纸两种。广泛PH试纸测了溶液PH值范围是1-14,对比比色卡,只能测出PH整数值。 精密试纸是按测量区间分的,有0.5—5.0,0.1-1.2,0.8-2.4等。超过测量的范围,精密PH试纸就无效了。一般可以先用广范试纸大致测出溶液的酸碱性,再用精密试纸进行精确测量。

2. 电极法

利用玻璃电极及参考电极,测定水样中电位变化,可决定氢离子活性,而以氢离子浓度指数(pH)表示之(于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性改变10倍,即改变一个pH单位,电位变化为59.16mV)。通常所说的pH计(图1)测定就是最常见的电极测定法。

pH计是一种测量溶液pH值的仪器,它通过pH选择电极(如玻璃电极)来测量出溶液的pH值。良好的pH计可得精密度为±0.02,准确度为±0.05。其测定过程为:将电极冲洗拭干后置入水样中,以磁石搅拌,待稳定后读取pH值并记录温度。

该方法在测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每更换水样均应先将电极淋洗干净并拭干;

(2)每隔一段时间应用标准缓冲液对pH计进行校正(或依照制造商提供之仪器操作手册之说明来校正),校正后的pH计有效使用期限一般为四个星期;

(3)温度影响电极电位和水的电离平衡,温度补偿器、标准缓冲液、待测液温度要一致。

(4)每批样品量测前必须先校正;连续量测十个样品后,须再量测校正液确保稳定性。

在测定土壤的pH时,由于土壤常态下是固体,无法直接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测量,需要进行处理后再测定,因此,测定土壤pH时一般先制成土壤浸出液再行测定。在制作土壤浸出液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土水比的影响:一般土壤悬液愈稀,测得的pH愈接近于7,尤以碱性土的稀释效应较大。为了便于比较,测定pH的土水比应当固定。经试验,采用1∶1的土水比,碱性土和酸性土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酸性土采用1∶5和1∶1的土水比所测得的结果基本相似,故建议碱性土采用1∶1或1∶2.5土水比进行测定。

(2)蒸馏水中CO2会使测得的土壤pH偏低,故应尽量除去,以避免其干扰。

(3)待测土样不宜磨得过细,宜用通过1mm筛孔的土样测定。

注意到这些问题后,一般土壤浸出液的制作方法为: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20g(精确至0.1g)于50ml高型烧杯中,加去除CO2的水20mL,以搅拌器搅拌1min,使土粒充分分散,放置30 min后进行过滤,其滤液即可用于测定(若土壤浸出液的pH

制成土壤浸出液后,即可按需要采用以上介绍的电极法和pH指示剂法进行测定。

3. 其他常用测定方法

(1)测细泥糊状物pH值

将足够量的蒸馏水加到土壤样品中搅成很细的糊状物,放置5分钟插入pH计,经过15-20秒后读取仪器示值。注意在两次测量之间要充分洗涤电极。

(2)水分饱和的土壤糊状物pH值

在土壤样品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刮勺搅动混成水分饱和的土壤糊状物,使其均匀,然后在专用的器皿中轻轻敲打糊状物,直至这种糊状物能够反射光线以及稍能流动。当将器皿翻转过来时糊状物应能自由滑出,如有粘附可用刮刀将其刮净。将糊状物放置1小时以上,再检查一次样品的水分饱和程度(按照上述方法)。

在放置过程中样品表面不应有游离水分出现,糊状物也不应显著变硬或失去光泽,如果样品变硬或失去光泽,应添加水重新混合,如果糊状物太潮湿则应添加一些干燥的土壤。

样品制备后,将电极插入糊状物内不断升高或降低电极的位置直至获得重现的pH读数为止。

以上方法都可以进行测定,但对于同一样品不同方法所得数据稍有较大差异,因此在给出土壤pH值时应指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

4. 土壤酸碱度计测定法

现在有了专门检测土壤pH的仪器——土壤酸碱度计(SOIL PH AND MOISTURE TESTER)(图2)。其测定范围是pH=3-8之间,测定时只要将其插入土壤中并观察读数即可。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1)如果测定点的土壤太干燥或肥份过多,无法测土壤的酸碱度时,须先泼水在测定点位置上,待半小时后再行测定。

(2)使用测定器前须先用研磨布,在金属吸收板的部位,完全地擦拭清洁,以防影响测定值。若是未使用新品,金属板表层有保护油,须先插入土壤数次,磨净保护油层后再使用。

(3)酸碱值测定时,直接插入测试点土内,金属板面必须全部入土,约10分钟所得的才是正确值。土壤的密度、湿度和肥份过多都可能影响测定值,故必须在不同的位置测定数次,以求平均值。

(4)测定器在10分钟后酸碱值很稳定,此时按下侧边白色按钮,湿度立即显现。

三、实际测定效果比较

了解了这几种常用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使用情况,笔者用同一片区域的土壤分别用不同方法进行了测定。

1. 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测定

(1)土壤浸出液的制作

在制作土壤浸出液时,过滤速度较慢。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先将上层较清的液体少量倒入滤纸内,多分几次进行过滤。

(2)不同测定方法的测量结果

用广范pH试纸去进行测定时,无法得到精确结果,只能粗略读为pH=7。用pH计对该土壤浸出液进行测量,其结果显示为pH=6.7

2. 用土壤酸碱度计直接测量

将土壤酸碱度计直接插入土中,测得结果并不精确,大至在6.7~7之间。

3. 三种方法比较

在测定过程中,土壤酸碱度计测定最简单易操作,但土壤的湿度不易把握,需要积累一定的经验,且测量结果受所用仪器精度限制,精度好的仪器价格相对较高。

广范pH试纸测定的精确度较差,无法测定。

pH计测定的方法精确度好,但土壤浸出液的制作较为烦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