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渗透式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中学生来说,这一方式更易接受,对学生的影响也更深入。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地理学是对从本区域到整个地球的不同规模的研究,它对环境教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必要性;环境的质量问题以及保护环境的可能性;地理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各区域的空间资源和行为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懂得环境问题乃是一种全球性问题。
一、探究性学习水污染与人类的关系
为进一步说明身居内陆的人类活动怎样引起水污染和海洋污染,寻找当地一条河流的源头至入海口:如舒城的龙河口水库通过舒庐干渠注入巢湖,最终由长江注入太平洋,在这整个流域内寻找污染源,在一张备用的河流流域的水域分布图上,把那些流入河流的污染物表示出来。可以看到进入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们的哪些活动所排放的。引出同学们思考:这些污染会带来的危害以及是否可以避免排放。
建议: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研究等章节课堂上使用。
二、课堂教学与实践渗透相结合
环境教育者认为,环境教育的重点之一,应放在由学生自己去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的认识,田野工作对于中小学生获得环境问题的直接经验十分重要。这种形式使环境成为一种学习的刺激,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好奇心,从而发展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田野工作如与地理学科教学联系起来,会取得更好的结果,一方面会促进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能促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环境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应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能用地理学知识对环境问题作出准确判断:①环境的自然进程;②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③各种环境问题,诸如温室效应、沙尘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的产生及预防;④人类生命和人类生活如何依赖于环境,以及可能引起环境问题的各种冲突;⑤规划、设计和地理学要求的保护环境的实施纲要。
(二)技能:①通过口头、书面和艺术等形式,明晰、简洁地表达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观点,在与他人的讨论中发展学生的交流技能;②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解释有关环境问题的数据和统计结果,如进行生态学调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③通过修正、分析、解释,评价从各方面获得的有关环境的信息,组织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④通过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权衡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经过认真思考的意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⑤通过参加与环境有关的团体活动,如清除废物的工作,并积极在团体中承担责任,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环境调查活动,并使用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发展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态度:应使学生理解并重视他们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养成对环境工作的积极态度;重视和关心环境和其他生态问题;独立思考有关环境的问题;尊重他人的信念和意见;尊重事实及合理的争论;养成宽容和开放的心灵。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桃溪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4.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单纯依靠科学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
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及环境问题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境知识,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1.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小栏目。为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可自选小栏目提出的问题,思考或议论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及影响经济建设的案例。分析自己感受最深的环境问题。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学生自拟题目收集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各种材料,可在教师或同学协作下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说服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严峻形势的认识。
3.“研究性学习能力”作为重构课程的主线,是超越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探究一些问题,例如: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法建议
环境问题的危害是本框的重点。教材分析了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问题是此框的重中之重,理解这个问题可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又是依法保护环境的认知前提。教材强调三层意思,首先要弄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教材指出传统发展模式不再适合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普遍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次还要认清我国的国情,认识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严重形势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以教学内容为线索,相关内容组分别进行成果交流,由于每个组收集的材料不一定全面涉及全部教学内容,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共同分享成果的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对全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教师则当好引导者和组织者,有计划的推进教学内容。
第一步:对环境及其要素进行分析。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说明有关环境及要素,由于这一问题地理课中曾经涉及,大家很快达成共识,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大体归纳出以下结构图:
第二步:对环境问题及其表现进行分析。
同学展示有关环境问题具体表现的材料(经筛选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材料和案例)
材料1:
据统计,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11.4万亿立方米,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大气质量普遍较差,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中,达到国家一级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都在世界十大污染程度最严的城市之列。
材料2:
2001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西北部一个金矿污水沉淀池发生泄露事件,氰化物废水流入了多瑙河支流之一匈牙利的蒂萨河。据悉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800倍,受污染水流经之处,所有水生生物几乎全部迅速死亡。
材料3:观看录像《造纸厂、化工厂排污造成大量渔业损失》。
归纳:污染环境——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
材料4:
我国森林资源约为18.69亿亩,居世界第8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1.68亩,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3%,居世界第121位。据测算,森林提供木材和林产品的价值仅为其全部价值1/4,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则为3/4。
归纳:破坏环境——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第三步: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进行分析。
材料1: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寂静的春天》成为一部畅销书,书中描写农药喷洒,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同时它们的食物链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材料2:
每天有100种或每15分钟有一种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在今后20年里,如果我们还不行动起来,阻止人为地对自然的侵害,可能有100万种物种处于死亡的威胁中。
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果:环境问题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一—威胁生态平衡。
材料3:
1984年12月3日凌晨2时30分,位于印度中部博泊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地储气罐阀门破裂,45吨左右的毒气泄漏。正在熟睡的人们被毒气熏得难以忍受,摇晃挣扎想跑出毒雾笼罩的地方,引起了一片惊慌。当场就使该城的350人窒息死亡,有12000人被送往医院。最终造成2000人死亡。
材料4: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不同工矿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不同,影响江水,也影响市容卫生,并威胁着人类健康。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二—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5:
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2.9吨,居世界第49位。有人预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只需五六十年即可耗去全部石油储量。照此下去,我们当代人吃子孙饭,后人将失去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连生存都成问题,何以谈发展!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三—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同步并行吗?
讨论情形:
学生甲讲了“杀鸡取卵”的故事,认为无节制的开采将会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试图说明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所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同步进行。
学生乙举例:德国森林面积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境内设立了大面积的天然林保留地,严禁砍伐;日本不愿意砍伐自己的一棵树木,每年却从周边邻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筷子,这种只要自己柳暗花明,不管他人山穷水尽的做法,并非经济和环保的同步发展,由此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同步发展。
学生丙发言:现在我们常听到把开发西部旅游作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一条途径,而且确实有很多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步的。
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探究活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否同步并行
1、明确小组分工,布置具体任务
a、制定小组计划和实施方案
b、小组协作,提交本组计划并进行交流
2、研究内容与方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同步并行吗?为什么?
3、提供收集资料的途径
a、自己发现:观察你所在的小区、学校等,是否有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人和事,都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或拍摄照片。
b、查阅资料:可上网、读报、观看电视和报纸。
参考网址:
中央电视台:
搜狐:
新浪:
环境与发展信息网:
中国环保网
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与环境道德、环境审美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了环境教育的真正内涵。环境意识源于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反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必然的选择,地理教学应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意识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意识到以往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不足,因此在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中对此内容明确要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把环境意识的培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二、必修教材中包含的环境教育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环境教育的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征,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天文、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生物资源和能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诸多因素,这些内容为环境意识教育提供了众多素材。然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意识,首先应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必修1和必修2主要是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来让学生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必修3则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区域为载体来呈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荒漠化加剧、森林锐减、能源短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部分知识的学习虽然没有直接与环境相关,但都或多或少的潜藏着环境内容,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他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层次地挖掘这部分隐含的知识,为环境意识的形成开辟沃土。
必修1涉及的是自然环境,介绍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形态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每一部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各要素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但每一章后面的问题研究都是一个引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知识载体。这一本书中显现的环境问题都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这些零散的珍珠尽可能地串成一条线。
必修2涉及的是人文环境,环境问题作为这本书隐含的一条线索贯彻始终。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及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当前的人炸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局部地区的人口增长甚至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发展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化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环境问题,要想缓解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才能有环境保护意识。工农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地理环境,尤其是工业发展中工业三废的排放,是一个首要的环境问题。本书还用单独的一章来讲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看做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概括。
必修3中每一章节都明显的展现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如荒漠化的防治就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环境的变化来渗透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影响及防治的对策,为认识环境问题、树立环境意识、实施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其实,在必修3中进行环境教育就是以这样一个个的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每个内容的学习都可以遵循这样一套程序,环境意识的培养也可以概括为知觉问题-树立意识-实施行为。
三、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第一,利用现有教材,深入分析其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内容。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将分散的知识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加深理解。通过上述必修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书本中没有明确指出哪些知识的学习与这一教育内容相关,但都会涉及环境中各要素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教师不能只看到这些表面的知识,而应将其背后的隐含线索挖掘出来。每面临一个环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善于归纳总结。经过多次的思维训练,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寻找因果关系和解决方案,环境意识也就会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的教师认为环境意识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而且难以把握,也不能进行考核,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将书本中的载体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也缺乏对书本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整体理解。因此,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问题; 环保教育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变暖导致全球的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们生产和生活排放出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酸雨使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淡水资源危机,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如石油、煤等;森林锐减严重;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环境问题不仅表现为人(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交叉、重叠,已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然而,公众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公共环境意识水平低下,缺乏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其实质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导致对环境教育的忽视,使全民环境教育不到位。“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得到一些怎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方法,从而使在校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且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使他们将来走入社会以后依然能把环保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应该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事宜,是目前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协调好人地关系,即处理好人类生产、消费等各项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具有统一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中,地理是中学各课程中唯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它阐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诸方面综合起来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为协调人地关系的唯一道路。地理教育中强调的这种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中学地理教育在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公众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2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从地理课程标准看,地理课程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使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编写有三个核心,即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现行中学地理教材打破了长期以来过分倚重学科特点,突出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的立体发展,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气候成因中讲到由于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章节中,对于我国农业、工业、自然资源的开发等都提及到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导致的环境恶性化发展及对策。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教育和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体现了对学生智能教育的功能。
教材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关注社区环境的习惯,进而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新的教材强调环境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这突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功能。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智能教育和道德培育,逐渐规范学生的行为。教育学生对待环保问题“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促进废旧物质循环利用,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这突出了对学生的行为教育的功能。
3创新地理教育方式方法,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境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最有效、最现实的形式。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个知识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高中地理教材蕴含有丰富的环境知识,而在地理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可以通过对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更好的来完成。
3.1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仅限于地理课本中的环境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动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
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学生对每个问题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意见,教师再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较为合理的结论,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辨证全面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3.2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强、参与度高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确定学习主题,再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一节时,可以给学生放映影片《2012》,引导学生思考“影片中出现了哪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是什么”、“现实生活中是否会出现这些灾害”、“看完影片后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等。学生在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部门去搜集信息、查找资料、调查研究,通过资料综合、分组辩论、评审打分讨论汇总,得出合理结论。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等基本概念,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训练学生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觉悟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
2、教学重点:严重的环境问题
3、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危害性
4、教学用具:挂图
5、教学方法:三动式
二、教学设计
课前老师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引出课题,拉近了师生距离,营造出民主、开放、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课堂中朗读比赛,地球诊所的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课后行动的布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课前行动]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流行歌曲,是不是?(是!)今天我来给大家唱一段我国古老的流行歌曲,好不好?(好!)不过在唱歌前我想提个小小的要求:现在听歌星唱歌得掏钱买票,我不是歌星,当然不要大家买票,但是希望大家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我的提问,可不可以?(可以!)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家乡……
下面请同学们回答几个问题: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风光?(草原风光!)长期生活在钢筋加水泥的城市中的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喜欢!)为什么?(因为这里的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总之,环境很美!)那么,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课本……(板书)
[课堂互动]
师:什么是环境?(板书)
生:
师: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构成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环境和环境要素?
生:
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同时又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18世纪中叶,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业污染加重,森林面积锐减,臭氧层被破坏,能源近乎枯竭,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呢?(板书)
生:
阅读课本上的材料,谈谈我们课本上讲述了哪些环境问题?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生:
师:这些环境问题概括起来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
生:
师:刚才同学们讲述的众多环境问题表明环境问题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朗读比赛,全班分为三个组,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注意朗读的语调和感情,请听课的老师做评委。(评比)
从朗读中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地球在痛苦地,愤怒地呐喊?环境是世界的,无国界的,环境破坏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任何一个地球人都必须对世界环境问题承担责任,都应当关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出示材料)
(伟大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生:
师: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真正幕后者是我们人类,我们不能不为之汗颜!
瑞典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除核战争以外的最重大的问题。”那么,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出示材料)
这些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我们周围有类似的环境问题吗?(板书)
生:
师:环境问题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值得欣慰的是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都采取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一个明证。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呢?
生: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为了发展经济,为了眼前的利益,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开发,使我们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这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的。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首先请我班最具有表演天赋的同学上来根据我设置的情景进行一个表演。
我们地球诊所来了一位病人,他将向各位医生讲述他的病情……
(我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可是头发越来越稀少,嗓子也不好使,经常咳嗽发烧,有时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有时热得大汗淋漓,有时冻得手脚破裂,皮肤经常骚痒难忍,有时还长出青春豆。)
下面请地球诊所的各位医生为病人找出病因并开出治病的良方。
生:
师:同学们都是良医,病因找得准,药方也开得很不错。
从刚才这位同学的表演可以看出,我们的地球已病得不轻了,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能看着他坐以待毙吗?(不!)那么,我们将如何行动起来呢?
生:
师:相信在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的努力下,我们的地球会越来越健康,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美!
[课后行动]
最后,请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考察周边的环境状况,并给相关部门写一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板书设计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1、环境
含义(略)
2、环境问题
(1)含义(略)
(2)表现
①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
②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环境
3、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4、环境问题的危害
(1)威胁生态平衡
学情分析:当前社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虽然学生已有一定的意识,但总体观念淡薄,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故需在行动上要进一步引导和落实。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尤其要明确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升华思想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原则;教学难点: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合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历史与社会教师要敢于并且善于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让乡土资源走进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来。这节课我把虹桥本土资源和教材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了历史与社会课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社会课不再是脱离现实和抽象难懂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通过当地存在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现状讨论,对前面所学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知识进行梳理。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对本地存在的人口问题(对班级里面独生子女的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有兄弟姐妹)资源问题(夏天经常缺水停电)环境问题(最新报纸报道:虹河变红新闻)等应该很惊奇又震惊,原来我们身边就存在这么多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啊。
设计意图:通过乡土资源的运用,能够克服教育中的抽象、空洞的弊端,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出对自己家乡强烈的责任感。
二、讲授新课: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主要是通过一幅漫画的描述,爷爷爸爸儿子三个人的传递,爷爷把一个完整的地球交给爸爸,爸爸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像烂苹果芯的地球交给儿子。请学生描述漫画隐含的意思。得出结论:我们的父辈认为地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可以对它随心所欲,但是现在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应该树立一种思想:我们的地球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过来的,他们还要发展的,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着想,引用鲁迅的名言来进一步说明问题。(鲁迅先生说:“挖出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使用数百年,但是数百年后呢?数百年后,我们当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要生存的”)
预设学生行为:祖辈父辈孙辈的漫画学生应该能看懂,能有所触动。2、例举2009年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和尼泊尔雪山内阁会议的例子来说明现状堪忧,进一步来说明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设计意图:用最新的相关图片和新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该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了。
3、三条基本原则的讲解,首先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原则的内容,然后是通过一些例子来落实。如漫画“等我们长大了再捞行吗?”违背了什么原则?青藏铁路在修建时设置动物通道,体现了什么原则?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什么原则?《哥本哈根协议》由发达国家承担主要责任符合什么原则,要求全球共同合作解决体现了什么原则?
预设学生行为:持续性原则理解应该没问题,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有一部分学生会混淆。
设计意图:三条原则书本上的解释理论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解,深入浅出,学生应该能举一反三。
4、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解决PRED问题的方法,解决人口问题是实行计划生育,解决资源问题是节约、保护资源,解决环境问题是保护环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三、课堂小结:利用以下板书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关键词]生态对话;环境社会学;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地区的环境、开发和社会发展问题研究”(12AMZ009)、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从理论到实践”(201406390030)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西部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行动逻辑与结构困境”(K20140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鹏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善待环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迈克尔・贝尔
自从1978美国社会学家卡顿(W. R. J. Cotton)和邓拉普(R. E. Dunlap)发表《环境社会学:一个新的范式》以来,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雄心勃勃”、80年代的“歧路彷徨”和90年代的“柳暗花明”①,学科范式渐趋成熟,理论建设和经验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变迁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环境社会学家迈克尔・贝尔(Michael M. Bell)和洛卡・阿什伍德(Loka L. Ashwood)在《环境社会学的邀请》②一书中的基本思想为线索,对环境社会学的基元观念、研究对象和核心议题作一检视,并就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进行简单讨论。
一、生态对话:环境社会学的基元思想
“生态对话”是《环境社会学的邀请》中所倡导的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全书的开篇,贝尔和阿什伍德即表明,生态对话是社会与环境之间持续的、没有终结的、相互依存的互动。在这场对话中,其中一个的内在改变会带来另一个的改变。在他们看来,生态对话的提出不仅是基于环境社会学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对话式”与“没有终结”的特征,还表明了环境社会学的行动取向――“我们可能无法在此刻停止环境问题造成的伤害,但确实可以做许多事情来改善所有生物的生态状况”①。
生态对话的实质是一种整体的环境观,表明环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可分离性和持续互动性。在此观照下,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最大可能意义上的群体”。“人类、其他生物、土地、水和空气”,所有这些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大意义上的群体。而环境社会学就是要研究这种群体,分析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以及支持所有生命的水、土壤、空气,如何共同分享地球这个唯一的共有地,进一步探讨现实的社会与生态冲突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自然的权利与魅力(rights and beauty of nature)则是贯穿生态对话的三个主题。
在笔者看来,生态对话和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最大意义上的群体”等观点,拓展了卡顿和邓拉普、洪大用等学者对于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卡顿和邓拉普认为,“人类例外范式”(Human Exceptionalism Paradigm,NEP)主导的传统社会学过于强调人的独特性和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环境因素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他们提出了建立“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NEP)的设想,新环境范式下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称为“环境社会学”②。卡顿和邓拉普关于环境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关系”研究的思路,在后来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继承。虽然切入的角度不同,但是施耐伯格的政治经济学范式、汉尼根的建构主义范式、吉尔贝托・C・加洛潘的系统论范式等都在具体的研究中展现了环境―社会关系的不同侧面。然而,“环境―社会”关系研究对象的确定过于宏观,停留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对经验研究缺乏支持;同时,环境―社会关系的范围也适用于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包括生态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无法凸显环境社会学的独特性。在对中国社会转型以来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时,洪大用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化为“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突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也将卡顿和邓拉普确立环境社会学时对传统社会学的“反叛”走向“归一”③。但是,随着“环境”维度的拓宽和越来越多研究分支(如灾害研究、深生态学、激进动物研究、Critical Animal Studies等)的发展,仅仅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稍显褊狭。“最大可能意义上的群体”不仅将动物、植物、水、土壤、森林、空气等都看作与人类平等且共享地球共有地的要素,而且把社会学(最初译为“群学”)“群体分析”的理路领到环境研究中,在研究视阈和分析方法上都大大拓宽。同时,这一界定也契合了当前环境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环境社会学立基社会学也包含“走出家门”的雄心得以展现。
贝尔和阿什伍德进一步区分出物质、观念和实践三个层面,作为讨论生态对话的切入点。物质层面是“消费、经济、技术、发展、人口、身体等如何塑造人类面临的环境现状”,观念层面是“文化、意识、道德观、风险、知识、社会经验等如何影响人类思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实践层面是“如何把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中的要素结合起来,更好地去解决环境冲突”①。在生态对话的视阈下,物质层面、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始终在发生着互动,因此三者并非严格的概念界限,而仅仅是分析上的体现。这样,环境社会学领域中“可能是最为持久的,并且有时是充满恶意”的实在论与建构论之间的论争②,可能是没有必要的,对学科的发展并无助益,因为环境的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实在论和建构论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共存的关系。环境社会学必须揭示的最重要真理之一,是“物质、观念和实践三者间的深刻联系”③。因此,对于物质层面、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下各个主题的讨论,也不脱离对这种“深刻联系”的揭示。
二、物质层面:多位一体的跑步机
贝尔和阿什伍德首先探讨了生态对话中物质层面上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他们依次分析了消费、金钱和市场,技术和科学,人口以及身体等与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状之间的关联。在论述中,贝尔和阿什伍德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在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生产跑步机”(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费跑步机”(the treadmill of consumption)④的观点。他们对于技术、科学与环境以及身体与环境的阐述也在学科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总体来看,贝尔和阿什伍德关于金钱和市场,技术和科学,人口以及身体等随后的讨论也是以跑步机(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为框架,构成了对环境问题的物质层面研究的“多位一体”跑步机的分析框架。
环境社会学中,施耐伯格(Allan Schnaiberg)在对环境问题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跑步机理论,并发展为环境社会学中的一个主流理论。这一理论聚焦社会结构和制度,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强化的机制,即资本、劳动力和政府构成了“经济增长同盟”,持续追逐利润,使生产的步伐就像在跑步机上一样无法停止,这一过程需要源源不断和持续增长的资源与原材料供给,工业污染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⑤。生产跑步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机制,即经济财富的制造和环境污染的制造。其内在机理是持续不断的投资需求,结果是高投资率的保持和环境成本的不断外部化。贝尔和阿什伍德指出,对生产跑步机最常见的调整方案,一是迫使一些人离开跑步机,将产量降到成本和价格均衡的水平,但这是跑步机上的每个人都反对的;二是做一些竞争性的调整,这在调整之初易获得人们的接受,但常常出现少数大企业垄断生产和被迫退出市场的人寻求创造新的“跑步机”的结果。最终,人们都努力留在跑步机上。但结果却是,富有者们努力将生产跑步机的压力变为使自己更加富有的机会,环境问题则继续为社会普遍忽视。因此,生产跑步机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各利益群体、这些群体所拥有的权力以及对他人利益关注程度的结果。
贝尔和阿什伍德进一步提出了消费跑步机的观点。他们指出,现代社会炫耀性消费所具有的竞争性与攀比性特点,不断加剧环境风险;同时,消费主义的扩张还抹去了物品所具有的社会精神,个体化愈演愈烈。如同瓦奇泰尔(Paul Wachtel)所指出的那样:“面对着伴随过去那种安全而其乐融融的群体感消失而来的孤独感和脆弱感,人们寻求追求财产来消解。”①但是,人们愈寻求更多财富来购得这些商品,就愈会不断陷入现代经济中相互竞争的个人主义,也就愈削弱了群体性,从而踏上了消费跑步机――不断增加物质消费量却未能带来任何内心满足感的消费全过程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却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生产跑步机和消费跑步机也在发生着“对话”,二者形成互为一体的跑步机――生产和消费跑步机,使它们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互相推动②。但这是一个恶性的对话循环:生产活动创造了不平等,不平等创生了消费跑步机,消费跑步机创造了更大的不平等,进一步加速生产跑步机,从而使得整个循环不断加快,而可持续性、环境正义、自然的权利和魅力被一再边缘化。
技术和科学常被看作是降低跑步机压力的关键。如生态现代化理论所指出的,技术在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中具有重要贡献和潜力③。但在贝尔和阿什伍德看来,技术不是机械结构而是社会结构。技术的现象学――技术规范将人们封锁在持续的常规行动中,技术的文化――技术被人们无条件地信仰和崇拜,技术的政治――特定技术结构及其社会利益被人们不加批判地强化,极易使人们患上温纳(Langdon Winner)所谓的“技术梦游症”――人们乐意地在重构人类生存条件的过程里梦游。可现实是,一旦付诸实践,技术的齿轮也会嵌入生产和消费的跑步机,变成社会结构来塑造人们的需求和利益。正如这些需求与利益也在塑造着齿轮和跑步机。人类很快便陷入由这些结构所安排的行为规范和文化需求中,掉进技术与经济的双重梦游症中。贝尔和阿什伍德还提出了“身体环境”(invironment)的概念来探讨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凸显人类的身体作为跑步机的环境后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指出,通过各种大大小小、可见或不可见的方式,跑步机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并引起累积效应,使每个人同经济模式、技术模式、环境污染和环境利益的分配模式联系起来④。因此,身体(进一步,健康)是一项基本和重要的环境议题。
“多位一体跑步机”的分析框架不仅是对已有环境社会学理论的推动,而且深刻揭示了人类日常生活的社会组织方式和制度方式如何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的发生。这对于如何改革已有的各种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和规避环境风险,具有启迪意义。
三、观念层面:环境意识与社会平等
观念(Ideal)是生态对话中同环境问题相连的又一重要内容。贝尔和阿什伍德首先追溯了环境统治(environmental domination)和环境关心(environmental concern)的意识形态根源,然后基于自然和风险作为人类思考和感知环境问题的观念维度,重点探讨了“自然的人类本质”(the human nature of nature)和“风险的理性”(the rationality of risk)。在观念层面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贝尔和阿什伍德的贡献在于,从环境意识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不平等问题与人们思考环境问题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就是说,社会不平等在环境问题上的投射不仅仅存在于物质层面上环境污染的不成比例的分布,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环境意识。这一视阈拓宽了环境正义研究、环境抗争研究、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等论题的分析维度和理论宽度。
在贝尔和阿什伍德看来,环境统治――人类能够并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环境――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有三大思想根据:基督教、个人主义和父权制①。基督教宣扬的崇尚工作、禁欲和理性等思想将改变自然不再视为亵渎神灵的行为,人类开始以开发和征服的态度对待自然。个人主义强调更大范围群体中个人的重要地位,导致了忽视周围环境的社会行动,人们不断地将自我与身体分离,与地球分离,与生态环境分离。父权制及其衍生的支配逻辑将女性与其生育原型同自然联系在一起并加以贬低,为统治环境、征服女性提供基础。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的环境关心不断提升,环境运动广泛发展,不仅仅在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民主思想与体制的普及,更在于自然道德心(natural morality)――人们对超越社会权力、不受利益困扰的纯净领域的共同追求――的回归。自然道德心旨在强调没有偏见的道德观和身份的外在来源。它倡导的朴素、自然客体(人们体验没有社会冲突、社会限制和社会权力的宁静与愉悦)、自然自我(真实自我,而非社会评价的自我)、对物质主义的批判等至今仍是环境思考的试金石②。由此,对“自然究竟是什么”(the human nature of nature)的理解,在怎样组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社会上具有核心地位。“自然”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结构。人类构造着自然,自然也构造着人类。任何一种仅仅将自然作为物质现象或者作为社会构建的观点都是威胁的。风险同样是影响人们思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贝尔和阿什伍德认为,风险是嵌入于权力和信任关系中的。而且,由于技术理性的自信,风险正在最大限度上将理性主义延伸到危险和不确定性中。这样,理性主义逐渐成为掌握理性主义优势的人群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使弱势群体陷入风险的“铁笼”,环境风险也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环境统治、环境关心、自然的人类本质和风险的理性等,是从观念上阐释现代社会中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角度。更重要的是,这些论题都将环境意识同社会平等联系了起来。环境统治中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人们之间、性别之间的不平等,环境关心中人类对社会公平追求的自然道德心,自然的社会结构观和风险的权力嵌入论,都凸显了社会不平等在人们考虑环境问题的方式中占有中心地位。可以说,社会不平等及其对社会的挑战,正是环境意识长久成为社会和道德话题的重要因子。在环境社会学中,着重探讨社会平等和环境污染的论题已经成长为“环境正义研究”(Environmental Justice Studies)的领域,发展迅速。但是,环境正义目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对环境污染在各个社会范畴中的高度分布不均的关注,较少涉及观念层面。环境问题的观念层面研究则将环境问题与社会不平等关联起来,深化了人们对于环境正义的理解。环境正义并不仅仅指涉物质层面的环境污染的不成比例的分布,同样有社会不平等引发的意识、观念和道德上的内容。因此,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不仅需要制度、法律等外在力量,也应包括公平基础上的人心、伦理等观念力量的建设,这二者同时也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四、实践层面:动员和管理“生态社会”
实践层面的讨论也是《环境社会学的邀请》中较有特色的部分,突出环境社会学的公共取向和行动取向,即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也需要穿透学院的高墙,面向民众和公共社会,运用知识积极主动地推动生态系统的改善,造福于人类。在这一方面,贝尔和阿什伍德提出了“动员生态社会”和“管理生态社会”的观点,来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动员生态社会的三个要素是:放在一起(conception)、联结在一起(connection)、一起见证(contestation)。“一起”并非易事,哈丁所言的“公地悲剧”既是经济威胁也是环境威胁。然而,在贝尔和阿什伍德看来,公地悲剧其实仅仅是“个人主义的悲剧”。而人们的动机和选择不仅仅会出于狭隘的自我利益,同样重要的还有社会生活中的情感因素――社会传统。而且,情感团结和利益团结会不断相互塑造并相互维持,形成社会团结的对话(dialogue of solidarities)①。加上作为对话条件的“政治机会结构”,草根环境行动者已在路上。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场域中,情感团结与利益团结可能会发生博弈,出现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情况。但是,贝尔和阿什伍德的探讨指出了动员生态社会的“理想型”。
在管理生态社会中,贝尔和阿什伍德强调参与式管理和重构日常生活的重要。参与式管理能够促进实践绩效和民主化,使当地人与科学家、当地知识与专家知识的对话开展起来。重构日常生活可防止参与式管理的过度程式化及精英阶层对参与式管理的利用,避免出现“过家家式参与”。重构日常生活包括物质减量化、生态工业和智慧增长等。二者共同推动管理生态社会的目标――真实环境主义――的出现②。真实环境主义是环境友好行为变得简单的社会生活。也就是说,人类不是因为有意识做到环境友好才会选择,而是这样选择会最省钱、最舒适,因为发展到最后,环境主义已经不再是美德,而是一种必须尊重的现实。
五、结语
通过生态对话以及环境问题的物质、观念和实践等层面的探讨,贝尔和阿什伍德富有激情地将我们带进了环境社会学的场域中。如Sage出版社对该书的评介,《环境社会学的邀请》不仅仅是邀请,更是一个诱惑(seduction)。它将环境社会学真切地同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每个人的“当前”联系起来。诚然,该书的分析存在某些不足:偏重物质层面,在动员和管理生态社会中未根本触及如何消解跑步机的负面后果,生态社会未充分界定等,但仍不损伤其对于环境社会学基本论题的建设性分析和学科发展的贡献。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对话下“最大可能意义上的群体”;环境社会学的核心关切是可持续性、环境正义和自然的权利与魅力;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可以从物质、观念和实践三个层面上介入分析:物质层面的“多位一体跑步机”的分析框架,观念层面的环境意识与社会不平等的关联,实践层面的动员和管理生态社会。这些分析理路对于正处在积极建设和成长阶段的中国环境社会学来说,具有学理上的重要价值。
为使思想品德课复体上达到令人满意的目标,总复习应该分三步走。
第一步,复习基础知识。串讲课本知识,逐步落实基础,适度渗透当前的一些时政与社会热点问题。主要目标是夯实基础,锻炼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
第二步,进行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框架限制,对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比如可以将教材分成以下专题:法律基本情况、宪法、国家机构、公民同法律、基本国情、国际形势、学生的历史使命等。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专题进行专项训练。
第三步,搞好模拟训练。根据中考要求,通过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做好课堂教学的优化工作
1 教师应当转变观念,营造民主的学习气氛,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到复习过程中去。在抓好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实际和当前热点,突出学以致用。在教学中,要先让学生弄清理论知识,但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应该让学生明白怎么处理问题,在思想和行为上给予学生更多关注。如当我们复习“环境问题”内容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何为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如何形成的”等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在环境问题面前应该怎么做”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关心当前的热点问题,熟知并记住相关问题的政策方针与解决措施,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积极动脑、大胆发言。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与学习技巧。要让学生在记住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找出内在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当知识体系基本构建起来以后,要让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复习“人口与国情”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社区居委会了解人口实际情况以及就业压力等。要鼓励学生勤思考、敢创新,对于学生提出的别出心裁的问题,教师应当给予细致的解答,并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
3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为了适应开放性教学与开放性考试的要求,要在学生系统理解课本知识、完成科学归类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记忆知识、理解知识的水平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对基础知识和专题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但注意不能搞“题海战术”。鼓励学生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要提出自己的问题,增强自我提问、自我解答的意识。
三、注重研究与合作
1 注重对历年中考试题的研究。要让学生明确中考试题的各类题型的提问形式、答题要点与设计技巧。适时总结规律,找出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并归纳技巧。同时应当引导学生找出容易出错的关键点,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分类探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答题技巧。
2 注重合作,加深对教材的研读。复习时,要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优势,针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复习中的难点问题及社会热点问题等展开教法的讨论、研究,共同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合作研究“中学生怎样为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问题。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多单元、多内容、多问题的有机联系。比如,七年级中的“学法与用法”,八年级中的“珍惜受教育权”,还有九年级中的“培养创新能力、树立理想承担使命”等,这一系列问题的统一观点贯穿于三个年级的课程当中,属于综合性很强的课题。教师要通过分析,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把握教材内部联系,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阔学生视野
1 注重时政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收集相关的新闻与时政材料,并精心分类与筛选,让学生定期进行交流。可将每节复习课的前五分钟固定为时政学习时间,让他们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理解,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领悟能力。
关键词:环境意识;教材;争议性问题;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104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人们生活在环境之中对周围环境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教育已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努力推进环境教育,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中发挥自己学科的优势。下面,笔者试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谈谈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挖掘现行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
现行初中地理教材,尤其是在课程改革后,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时,可充分利用课本中“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漫画,让学生分析这种农业方式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并联系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热带雨林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以致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旱灾、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现状,让学生谈谈对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21世纪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帮助学生树立人、环境、经济、社会相互统一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发掘教材中能开展环保教育内容的时候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例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笔者请学生例举走进低碳生活,做一个“低碳达人”的具体行动。学生的答案可谓“百花齐放”。而就在学生发言之际,笔者察觉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生活中却远远没有做到。因此,笔者突破原定预设,顺手从讲台旁拿出学生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机智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我们不能只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呀。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个人的私事,那么如何处理这喝剩的半瓶矿泉水,仅仅是我们个人的私事吗?”本来这是一个很生活化的问题,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做法,经过笔者的精心捕捉,用“仅仅”提醒学生注意思考的方向,却一下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正是通过笔者的精心引领,学生跳出了常规思维的束缚,运用逆向思维克服了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进而明白了这是我们个人的私事,但又不完全是个人私事的原因。接着我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个“特殊群体”,讲了著名影星成龙的故事。成龙为了避免与别人的矿泉水瓶搞混,造成浪费,他总是在自己的瓶上签上名字,直到喝完。请问像成龙这样的著名影星有必要如此节约吗?并说明理由。正是通过成龙这一公众人物的事迹再次引导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求异辩证思维发展,促使学生突破常规,从新的角度去挖掘、去理解。这样,学生会越学越有灵气,思想境界也能逐步得以升华,课堂问题的有效生成也会水到渠成。
二、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面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教授《日本》一节时,正发生了东京大地震引起海啸和核泄漏。于是我就设计了“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和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发生,提醒着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发展核电站这个问题。
又如:讲“可持续发展”这一节,笔者曾设计了“武汉市大力发展私家车还是公共汽车”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汽车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而且多个世界著名品牌的汽车企业与武汉有密切合作,东风等多家公司是武汉的纳税大户。所以有些学生认为大力发展私家车就是支持政府发展汽车的政策。而且在发展汽车制造和相关产业的同时,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公共汽车上的人太多,空气不新鲜,不利于健康,应积极发展私家车,尤其是小排量汽车;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大力发展私家车需要拓宽路面,修建停车场,需要大量资金,有些小汽车随处停放易造成交通拥堵,而且排放尾气多,环境污染严重。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大力发展私家车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大力发展私家车。
三、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保教育。
1. 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灾害性的天气”一节时,笔者让学生收集近期几次台风的报道资料,根据课本的原理自己分析台风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形成,知道这些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再介绍发生在1998年7、8月份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及近年来在北京等北方城市的发生的沙尘暴天气,使大量农田被毁、房屋倒塌,这些典型的环境破坏造成环境问题的例子。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环境知识,培养了环境意识,还增强了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2. 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到长江边去实地参观考察,当同学们看到曾经清澈的江水不但变得浑黄,而且近岸的江水中还漂浮着各种垃圾,沿江的某些单位甚至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中。大家纷纷感叹长江的水质已经变坏,难怪现在的自来水消毒剂的味道越来越重。在此基础上,笔者很自然地提出了“城市分布在河流附近的利弊”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应考虑诸多自然环境因素,真正做到“人地协调”。而正是意识到环境问题实际就在我们身边,才知道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所以,学生回到学校后都纷纷搞起环保小墙报,撰写环保小论文等活动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大部分同学都由此而自觉地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不随便丢垃圾,不随便使用一次性碗筷杯、塑料袋,垃圾分类,班级成立环保小组等,收到的效果是我们在课堂上仅仅靠讲授是无法达到的。
3. 在节日活动中丰富环保知识。节日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开展环境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结合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等纪念日,采用观看录像、开展讲座、展览图片等形式,围绕纪念日主题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环境状况,警示他们保护环境。例如,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学生了解树木与气候的关系,乱砍乱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意识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道理;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可以设计“地球是我家”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认识海洋、河流、山脉、平原、城市等标志;在“地球母亲生病了”的活动中,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母亲为什么会‘生病’”“人类该怎么办”等。通过层层深入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笔者所在学校是市、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重点扶植的学校,因此,在学校建设和资源配置上有一些优势。如:在校园中率先安装使用了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和食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并在校园内普及太阳能照明装置。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我环保教育的活教材。
环境问题是当下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环境问题和化学课程的联系尤为密切,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十分必要,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中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大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让中职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知识.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进而影响社会各界更多的人置身于环境保护工作中.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1.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全球多个环境问题均与化学学科息息相关,化学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环境教育得到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环境教育则相对较少,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环境课程,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以手工操作实践为主,从事的行业多多少少能改变环境污染的状况,对中职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影响.具体而言,给中职学生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灌输给学生如何保护环境,教导他们遵守环境保护规则,并积极参与社会环保实践活动等,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化学学科与环境的结合点较多,大多数中职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环境保护课程,因此,教师在化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显得尤为必要.2.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中职化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可以为中职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环境保护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环境污染和危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及使命感.除此之外,在化学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带领其他学科也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为以后专门开展环境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帮助.
二、中职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备课所费精力较多由于中职教育的化学课本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较少,所以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要进行费时费力的备课,教师不仅要找到环境教育在课本中的切入点,还要考虑环境教育和课本内容的关联,为了有更好的授课效果,教师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除了考虑如何将这些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范围,以及尽可能多的找到环境保护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2.中职学校缺乏环境教育的意识相对其他课程来说,化学课中有关环境知识的相对较多,尤其经过新课改后的教材中环境保护的知识相对更多,学校领导和教师更为注重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培养,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弱,导致学生接触到的环境知识非常少,再加上部分专业并未开设化学课,致使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薄弱.
三、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措施
1.将环境教育结合教材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环境教育渗透进去,在教授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学到有关环境的知识.在授课前,教师首先要具备环境教育的责任感,多搜集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要考虑好如何将这些知识渗透到课本中去.除此之外,还应找到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而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环境教育进行渗透.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利用演讲的方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如在课前或课后安排两分钟演讲,围绕一些比较热门的环境问题或者是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环境问题进行演讲,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在期末或一些空闲时间内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环境教育的热情.2.结合习题课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为了让学生对环境知识能进一步地掌握和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习题,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距离较近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是和自己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与环境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地球的主人,保护地球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习题讲授时进行环境教育,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自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专业知识不仅得到提升,又掌握不少的环境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3.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渗透环境教育第二课堂的知识容量相对较大,内容比较系统,可以进行集中讲授,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环境教育放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由于部分化学课程的内容与环境问题无关,以及中职学校的化学课程内容较少,第二课堂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便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通过其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一些其他类型的活动也可以渗透环境教育,如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的演讲、手抄报、板报等可以进行宣传.教师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关于环境教育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在主席台上进行演讲,利用升旗仪式可以感染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有一定的认识,继而增强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可以举办手抄报比赛,内容以环境保护为主,除了有关环境的知识,还可以将环境知识渗透到化学学科之中,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最终可以让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日趋重视.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意识仍然需要继续引起人们的关注及重视,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更要牢牢掌握现代化的环境保护知识.鉴于中职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尽快的找到提高化学课堂上环境教育的措施,有机结合中职化学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不断的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从而大幅度的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作者:杨建军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